一、各国商务礼俗撷萃(论文文献综述)
董莉莉[1](2021)在《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文中提出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它将古代世界几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兴盛的关系作系统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存续在促进汉王朝的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进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促使汉王朝改变了其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致力于开拓丝绸之路。其一,对匈奴方面的策略,汉王朝由最初的击退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向消除匈奴在西北边疆以及西域的势力转变。其二,对于西域,汉王朝开始开拓与经营西域,使其“威德遍于四海”,造就“四夷来献”的政治盛景,构建更为广大的“天下秩序”。基于此,汉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军事战争、边疆建设。其结果是,丝绸之路得以开拓的同时,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映照出了汉王朝的崛起。其次,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繁荣。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中原地区种植的葡萄树、胡桃树、胡麻、胡葱等皆由这一时期引进。这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效价值而促进了内地医药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异域诸国对国内丝绸、漆器等的需求是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丝织业为例,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地丝织品的生产数量是开通之前的数百倍,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的需求外,异域诸国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再次,丝绸之路的存续促进了汉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异域文明的不断输入为汉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百戏就是在吸收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前提下,融入异域元素而形成的。社会上兴起了胡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代的既有信仰。最后,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在这部新的世界史中,汉王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展现出其国际影响力。其一,汉王朝对中亚、西亚尤其是帕提亚帝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提亚帝国政局的变动与遥远的汉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匈奴西迁,在欧洲引起了民族大迁徙以及罗马帝国的消亡,是汉王朝的西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畅销商品来自汉王朝,彰显了汉王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西交往中,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魏寒梅[2](2018)在《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凭经”、“遵经”来革除和纠正伊斯兰教中不符合《古兰经》和圣训的礼仪、习俗,使之回归到《古兰经》和圣训的正确教义中,以达到纯洁和净化伊斯兰教的一种宗教改革思潮。宗教改革和宗教复兴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主流,改革者倡导的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由关注穆斯林社会内部的宗教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的道路,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成功转型的缩影。以史为鉴,通过对近代该思潮的研究,为客观评估和引导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潮提供参考。另外,全面梳理和研究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对当前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在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华文明的影响下,融合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伊斯兰教自唐宋移植到中国,也逐渐经历了中国化过程,走上了中国化道路。同时,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世界伊斯兰教思潮的影响。梳理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传播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伊斯兰教与世界伊斯兰教的互动关系和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发展脉络,对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本土化建设及其走向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当前学术界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研究薄弱,通过对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研究,为研究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史做些基础工作。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宗教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与分析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主要人物思想和思潮兴起、传播与发展。总结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对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进行定性分析与思考。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改革内容上主要围绕宗教礼俗而展开,重点体现在念经、礼拜、寻月、丧葬等方面。新老教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分歧,他们仍沿袭传统的逊尼派和遵循哈乃斐教法学派。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改革者通过着书立说和翻译经书典籍,表达其思想。他们注重对教义、教法的研究,解答现实问题。他们也重视经堂教育,对经堂教育实施改革,融入现代教育元素,培养了许多从事宗教活动的阿訇和研究伊斯兰教文化的人才。从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与发展轨迹看,改革者的思想并不拘泥于某种思潮的影响,而是在借鉴外来新思潮的同时,结合中国伊斯兰教的实际从事改革,在不同阶段和地区改革的侧重点和主张亦不同。在传播方式上以传统的讲学为主,通过报刊、举行辩经活动和张贴宣传单等方式传播思想。纵观伊赫瓦尼“遵经革俗”的改革者,他们的思想历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起初主要关心教务改革转变到“保国保教”、“以教救国”的思想。后期的宗教改革者,大多以全局视野关注本民族的信仰问题,他们把国家、民族命运与宗教联系起来,提出“有国而后有教”,“保国始能保教”的口号。呼吁穆斯林消除民族隔阂,积极投入到保家卫国中,使得他们倡导的“遵经革俗”主张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客观上改变了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风向标,也改变了普通穆斯林原有不关心国家政治事务,爱国与爱教相分离,唤醒了穆斯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凸显了改革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改革者的思想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根据不同地域提出具体主张,显示出改革的地域性特点。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是积极的,也体现在多方面。尽管它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出现教派纷争以及分裂,但在后期国家危亡时刻,对唤醒普通穆斯林的爱国意识和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使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形成新的教派格局。总之,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受伊斯兰世界思潮的影响,但它具有中国社会时代烙印,彰显出中国伊斯兰教的特征。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思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宗教教务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充分体现了“遵经革俗”思潮的时代进步性,表现出中国伊斯兰教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杨茹琪[3](2018)在《民国时期香港男性服饰形象研究(1911-194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港自南京条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成为重要的通商港口,以岭南地区为主的华人和以英国人为主的外籍人齐聚香港,使香港形成了华洋混杂的社会特色。香港社会主要由外来人口构成,大致分为华人、外籍人两大类,其中华人有早期移民的广府、客家、疍家、福佬四大群体,以及近期移民的中国内地商人、工人、难民等;外籍人有来自欧美的政府官员、商人、传教士,还有他们带来的来自印度、葡萄牙等地的随同人员,这些人群所属的背景文化和穿着的服饰各不相同,却共同生活在这个港岛。民国时期,香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变革时代,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的等级礼仪制度,新文化的推动,以及对外海运贸易发展迅速,香港成为中国新潮的西方物质文化冲击点,服饰在传统与创新,中式与西化之间交替着。在这一时期中西方服饰文化由相互独立到互相影响中不断发展,使香港呈现出中西并行、新旧交织的服饰文化景观。本文以1911-1949年为时间线索,经过多方收集查阅、整理香港人文服饰相关的文献,运用文字与图像结合的方法,结合香港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习俗等文化背景,梳理这一时期香港男性服饰的演绎过程,对服饰的艺术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包括华人男性和外籍男性服饰的款式、面料、配饰等,纵向解析这一时期香港男性独特的服饰风貌;然后对香港男性按不同的阶层和职业划分为军政官员、商人、普通市民等,剖析其服饰形象,从中找到服饰背后所隐藏的审美情趣和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香港服饰呈现出既有岭南的传统特色,又有欧美的潮流风格,是中国服饰近代服饰转型的桥头堡。文章通过图文互证,旨在探究1911-1949年期间香港男性服饰的基本特征、文化内涵、中西服饰的文化互动,继而论证近代香港地区服饰具有东西交融、时代性强,是中华近代服饰流行风向标的特点。
周广骞[4](2018)在《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研究》文中指出京杭运河是维系元、明、清各朝封建统治的经济命脉,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一定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重要文献。京杭运河流经山东各府州县方志中,保存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各类诗文作品,较为集中、全面、深入地反映了山东运河风貌,是对山东境内京杭运河进行专题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本论文在充分翻检和使用山东方志的基础上,对山东方志中收录的与运河有关的诗文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挖掘了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状况,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为本论文以下各章节提供了铺垫。第一章结合元代以来山东区划变迁,对山东沿运地区方志纂修情况进行概括和研究。在论述山东沿运地区方志纂修时,注重摸清方志纂修底数及存佚情况,并进行了量化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章在对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来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山东运河诗文文献的含义,并概括出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地域性、政治性、时代性、丰富性、累积性等特色,为在以下章节对相关诗文文献进行较为细致的专题论述,确定了较为清晰的研究范围。第三章主要按照不同的时代,对元代京杭运河开通前山东中西部与后世运河地域相关地区的诗文创作进行专题研究,以体现山东沿运方志收录运河诗文创作和流布的连贯性,更为全面地展现山东运河相关地域诗文的纵向历史风貌。第四章至第九章是对元代京杭运河开通后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研究和论述,在时间上承接第三章,主要基于山东方志收录运河诗文文献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按照不同的内容和类别,分专题进行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其中第四章主要研究运河工程类诗文,第五章主要研究运河行役类诗文,第六章主要研究运河灾荒战乱类诗文,第七章主要研究运河商贸经济类诗文,第八章主要研究运河祠祀类诗文,第九章主要研究运河写景怀古类诗文。不同章节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整体风貌。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对相关诗文如工程类诗文进行量化分析,二是选择较有代表性的诗文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三是将诗文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相关文献进行结合研究,四是将挖掘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认知价值与艺术价值有机结合。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力求较为全面深入细致地展现山东方志收录运河诗文的风貌。第十章是对上述第四至第九章的补充,主要从作者身份的角度,分别对山东方志收录的康熙、乾隆二帝出巡运河诗文进行专题研究,并论述了作者特殊身份对运河诗文创作的影响。第十一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山东运河沿线地域方志收录运河诗文在文献校勘、文献辑佚等方面的价值和不足。本章主要使用版本目录学的方法,初步对山东方志收录运河诗文文献的价值进行了评述。此外,本论文编制了四个附录,以期较为全面地展现山东历代方志的纂修及保存运河文献的情况。其中附录一、附录二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山东通志纂修情况及京杭运河所经山东府州县建制沿革及志书纂修情况,并对其价值、特色及收录运河文献情况进行了评价。附录三、附录四就明、清两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纂修情况制作了表格,是对上述附录一、附录二的有用补充。
陈涛林[5](2015)在《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古丈县地处武陵山脉川、渝、黔、鄂腹地,东北紧邻张家界、常德等地区,承“华中”启“西部”,是湖南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也是湖南产茶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享有“茶叶之乡”、“林业之乡”和“歌舞之乡”的美誉。茶叶产业是古丈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也是古丈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古丈县茶产业开发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茶产业发展过程的初级阶段,要实现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产业转变还存在多种制约因素。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年鉴、走访相关部门获取了大量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古丈县茶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做了深入剖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现状对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确立了将古丈县打造成中国有机绿茶第一县和武陵山片区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中心以及中国出口绿茶的产业中心,将古丈毛尖打造成湖南绿茶第一品牌和武陵山片区第一绿茶品牌的产业总体发展定位。最后提出了古丈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一是茶园建设合理规划,科学栽培;二是加快茶叶加工厂建设与升级改造,提高机械化生产加工水平;三是强化品牌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建立健全茶叶市场营销体系;五是优化茶叶产品结构;六是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行业管理体制;七是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促进茶旅产业联动发展;八是加强风险防范;九是完善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涂昕[6](2014)在《从“博物学”看鲁迅》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鲁迅对“博物学”持续终生的爱好为核心展开话题,大致想要梳理以下三个问题:(一)鲁迅一生对“博物学”的兴趣体现在哪些方面;(二)他为什么如此热爱“博物学”;(三)“博物学”的视野对他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绪论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论文选题的依据,以及对“博物学”的界定;第二部分简述跟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整理论文的大致思路。第一章首先依据鲁迅本人以及周作人、周建人等人的回忆,介绍鲁迅童年时代的自然环境、自幼对花木的喜爱,以及成年以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然后从中国传统“博物”图书、近现代“博物”图书以及美术中的“博物学”三个方面分别梳理鲁迅一生的“博物学”历程。第二章分三节探讨鲁迅喜爱“博物学”的原因。第一节将从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展开我们的讨论:鲁迅从南京矿路学堂开始,一直到留学日本,接触了大量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什么归国以后,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来作为自己研究植物的参考?我们细读鲁迅早期论文《科学史教篇》、《破恶声论》等,会发现相较于具体的科学知识,鲁迅更看重的是滋养科学(以及音乐、美术、文学等所有人类文明)的“神思”。而“神思”并非凭空而来,它是人类与天地万物“冥契”、“灵会”的产物,也正因为此,鲁迅才特别看重我们古中国“普崇万物”的文化“本根”。在鲁迅看来,只有那些没有丢失自己的“本根”、保持了天性中最原初的一颗与万汇百物交相感应的“白心”的人,才能“神思美富”。所以,鲁迅大量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是想从本民族文化的“根柢”处寻找和体验自己最为看重的“白心”和“神思”。第二节首先探讨鲁迅早期的论文和翻译喜欢用“古字古义”,这样的态度实际上跟他后来“五四”时期倡导“白话”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个“辩证的转化”关系。与之同构的是,他对“博物学”这种“异端思想资源”的热爱,也包含着对传统士大夫主流文化的反叛和对少受实利污染的“纯白之心”的看重。接着探讨鲁迅为呵护他所看重的“白心”做了哪些努力,其中的重点是他如何尝试着将“博物学”与文学相沟通。第三节通过分析那些深受鲁迅喜爱的作品,获得这样一个发现:无论是古籍中的“博物学”还是美术中的“博物学”,鲁迅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背后是否有切身的“实感经验”作为支撑,而他本人的“博物学”实践,也一直有个人的切己经验参与其中。无论是“伪士”的空腹高心、顺大势发声,还是英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虚妄幻觉,都是鲁迅要摒弃的东西;他所愿意的,是向低的、广的方面寻求切实而宽博的实感经验,而关联着民俗风情、日用生计的“博物学”,正是通向这些经验的一个可靠途径。第三章则探讨“博物学”的视野对鲁迅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者说“博物学”所包含的核心精神、致思方式,跟鲁迅本人有哪些可以相互印证的地方。第一节第一部分讨论鲁迅由生物学的“进化论”所产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引入:为什么鲁迅如此喜欢陶元庆画在《彷徨》封面上的那个“不圆”的太阳?在鲁迅看来,“圆满”、“圆融”、“止于至善”、“理想家的黄金世界”,都是“心造的幻影”,因为在进化的链条上,一切都是“中间物”;深知自身的限度,切实地完成自己在进化的长索上应尽的一环,是鲁迅一贯的态度。第二、第三部分探讨的则是“进化学说”中所包含的万物同根同源的思想,这给了鲁迅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观察生物的生活,作为人生的参照。更进一步,鲁迅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展到了既包含“有生物”,也包含“无生物”的整个宇宙万象——“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万物都与我有关联、我对万物有情的广阔胸怀。第四部分则探讨所有事物相互关联的前提,是各各不同的个体,由此引出鲁迅对“个体”的尊重,对万物差异的敏感和爱惜,以及始终站在“弱小者”一边的立场。第二节首先将生物世界中个体之间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以及人与其它生物“共同进化”的“相互主体性”格局,与鲁迅的思想相互印证。然后试图呈现鲁迅“相互主体性”的意识已经渗透到他思想的方方面面:在他看来,这样一种关系不局限于人与人(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国家)之间,也应该建立在与人之外的万事万物之间。同时,他也将这种思路化用在自我意识的内部,所以我们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不同思想意识之间的交流、对话、质疑、争辩;而当他把原本从属于个人内心主观的“寂寞”、“绝望”与“希望”,变作超出自身经验以外的、可以与之进行“对话”的“主体”时,它们就获得了自身的开放性。最后一部分则将话题延伸到与“博物学”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那就是鲁迅如何看待“自然”、描写“自然”,我们试图回答鲁迅分明对自然有着精细入微的感受,为什么却故意说自己对自然之美并无敏感,且对流连于“风景名胜”的“雅人”嗤之以鼻;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会通过文本细读,来感受鲁迅理解自然、描述自然的独特之处。
罗佳[7](2013)在《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考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东天山地区史前时期的艺术遗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考古学材料、文献资料、图像资料的分析、梳理和田野考察活动,运用考古学、文献学、人类学、图像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文中首次对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遗存的图文资料做了全面、系统的整理与归纳;以艺术门类为研究框架,对该地区史前时期的石器、陶器、铜器、金银器、木器、服饰及岩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形态特征、文化源流作了初步考释;并尝试对史前艺术所体现的民族关系、原始宗教、工艺技术、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该地区的石器艺术始于工具制造,是造物技艺、审美心理及文化关系的最早显现;陶器艺术受到以甘青地区为主的周邻文化影响,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在新疆史前陶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属艺术,尤其是铜器艺术,在西方冶铜、制铜技术的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特征,进而对我国中原及北方地区铜器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木器及骨(角)器艺术以本土实用器物为主体,同时也折射出对西来文化因素的积极内化和创新;服饰艺术彰显了生活化的审美情趣,以及制革、染织、刺绣工艺的发展水平;岩画艺术以直观的视觉形象为载体,表现了史前先民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信仰。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是先民现实生存需要、原始宗教信仰与审美意识的综合体现;特定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经济形态构成了史前艺术形成的地域和时代背景,同时也深度影响了艺术品格的形成。作为异质文化因素的承载者,东西方古老族群共同参与了当地史前艺术的创造过程,使其艺术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和丰富性,艺术面貌甚为独特。总而言之,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的主体形成于内陆欧亚早期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中。作为具有多元文化特质和强烈本土风格的早期地域性艺术,它不仅彰显了我国古代艺术宏厚与多元的本质,同时也在欧亚内陆早期艺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狄英杰[8](2011)在《近代湖北羊楼洞茶业经济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近代湖北羊楼洞茶区是指以蒲圻(今赤壁)羊楼洞为加工集散中心的广大茶区,主要包括鄂南咸安区、赤壁市、通山县、通城县、崇阳县、嘉鱼县和湘北临湘市,该区所产茶叶称为羊楼洞茶叶,简称“洞茶”。洞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川”字牌青砖茶,至今仍为湖北赵李桥茶厂特色产品。洞茶历史悠远,文化底蕴深厚,尤其发展到近代,曾辉煌一时,在近代汉口茶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当时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羊楼洞茶业经济与文化,对有效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搜集历史文献资料和对洞茶产销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茶学、经济史学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羊楼洞茶区为研究区域,对羊楼洞茶业的发展历程、近代羊楼洞制茶业的生产形态演进、洞茶贸易流通机制与特征、洞茶产销带来的影响及孕育的茶文化进行了研究。1系统阐述了羊楼洞茶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盛衰原因羊楼洞茶业始于两汉魏晋,唐、宋直至清初得以发展繁荣,清末民初达到鼎盛,之后走向衰落,解放后逐渐恢复。文中从史书记载、典故传说和出土文物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出现的时间;从生产扩大、贡茶增多、贸易兴起、出口扩张和茶政变迁五个方面论述了其发展繁荣;从茶园面积缩减、茶号衰落、贸易量下滑和茶价下跌四个方面论述了其衰落过程;从政府投入和茶叶产量回升两个方面论述了其恢复过程。认为优越的自然、社会环境和独特的拳头产品是其兴盛的关键原因;落后的生产技术、不平等的经济待遇和混乱的社会局势是其衰败的根源所在。2分析了近代羊楼洞茶业经济的发展与影响2.1分析了近代羊楼洞制茶业生产形态的演进过程在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刺激下,羊楼洞制茶业先后经历了家庭小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机器工业三种生产形态。这个演进过程的推动力量是近代茶叶贸易量的激增。随着茶叶市场需求的扩大,以简单的生产工具、有限的生产规模、个体劳动和简单协作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小手工业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规模宏大、劳动力密集、分工协作细密的制茶工场手工业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它以雇佣劳动为主,实行薪酬分配制度,采取早期的强权管理。随着市场的日益扩大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出现了机械化生产,制茶业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迈进。这三种生产形态在近代羊楼洞茶区既长期并存,又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2分析了近代洞茶贸易的流通机制卷入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后,羊楼洞茶业经济是一种以广阔的边疆市场和世界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茶农、茶贩、茶庄、茶行(栈)、洋行为贸易主体,以产地初级市场、汉口转运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为市场体系,陆路和海路运输并举的近代贸易流通机制。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自由自主的市场主体,为近代羊楼洞茶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3分析了因洞茶而兴的近代汉口茶市的贸易特征羊楼洞茶区是近代汉口茶市的经济腹地。对1868-1928年江汉关贸易数据的分析表明,俄商是近代汉口茶市的最大主顾,其茶叶购买量占汉口茶叶出口总量的54.1%,所购茶叶中砖茶占83.0%,而砖茶的原料主要来自羊楼洞茶区。近代汉口茶市在贸易过程中形成了如下特征:汉口茶市在华茶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渐突出,1866-1925年汉口茶叶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出口量占全国的46.0%,最高值为97.2%;出口结构以间接出口为主导,1866-1919年间接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1.4%,直接出口和复出口分别占28.4%和20.2%;出口市场呈现以英俄两国为主的多元化格局,1874-1919年直接出口英俄的茶叶量占汉口直接出口量的比例总体在92.9%-100.0%;出口商品呈现以红茶和砖茶为主的多元化结构,1866-1926年出口的红茶和砖茶量占出口总量的比例总体在83.1%-100%。这种独特的贸易特征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深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二是汉口深居内陆、江河运输量有限使其比较依赖大型通商海口;三是受汉口与羊楼洞茶区之间紧密的经济互动关系的影响。2.4分析了洞茶产销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近代洞茶贸易的繁盛促进了羊楼洞制茶业生产形态的不断演进,对茶区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以羊楼洞为代表的市镇近代化发展加快,茶区人口规模日益扩大,政治地位渐趋重要,城市通讯、交通和教育等功能逐渐完善;社会分工细化并向专业化发展,羊楼洞区域内外与茶叶贸易有关的金融业、运输业以及竹木、旅栈、典当等其他行业迅速兴起发展;茶叶社会组织发生演变,出现了行帮、公所、商会等商业组织和讲习所、示范场等科技组织;茶区人思想观念逐渐开放,民风民俗渐次开化,参与政治、经济活动的意识增强,崇尚科学之风日盛。3剖析了洞茶文化的组成形式将洞茶文化分为物质、行为和精神三个层面。洞茶物质文化是在洞茶生产、流通和应用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洞茶种类丰富,包括黑茶、红茶和绿茶等,其中由帽盒茶演变形成的砖茶是洞茶的主要产品。特殊的原料和加工技术形成了洞茶独特的品质特征,而独特的产品又衍生出以茶为药、以茶代币的文化现象。洞茶行为文化是在洞茶生产消费中约定俗成的民风习俗,具体表现为:产区以花、粮、调味品入茶,销区以奶入茶而形成了花茶、调味茶和奶茶等饮用习俗;在婚丧嫁娶、祀神祭祖时,将忠贞信仰、灵魂信仰、树木崇拜等融入其中形成了婚茶、丧茶和祭茶等传统民俗;在岁时节日中,以茶为载体突出喜庆祥和的主题而形成了年茶、节茶和多种农家茶等民间习俗。洞茶精神文化以故事传说、诗词歌谣为表现形式,反映了茶区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形成了以洞茶为神物、仙物和灵物,为正义、善良和勤劳的化身,为寄托情感的情物等多元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杨扬[9](2011)在《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谐机制研究 ——基督教的融入与本土化共生》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以GDP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精神文明建设又始终未能与物质文明的发展相匹配,导致主流价值观缺失、诚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现代化之路难以为继、社会和谐成为中国普遍诉求的当下,中国社会的未来是实现从现代向后现代的社会转型。新中国建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和分布新疆、青海的几个蒙古族自治州,民族关系较为和谐,社会局面也较为安定。中国的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因此民族关系的和谐必然包含着宗教的和谐。在社会和谐成为中国普遍诉求的当下,本文从宗教信仰入手,对于呼和浩特城市和谐文化元素的研究,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区文化重建具有借鉴意义,它同时也有益于整个中国从民间的宗教信仰入手推动和谐社会构建。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和政治环境宽松,基督教获得了较快增长,在呼和浩特地区也呈现这样的态势。本文以基督教为例,考察这个在西方经历了宗教改革和现代化的异域宗教如何在草原民族和曾是藏传佛教“昭城”的呼和浩特立足,又怎样渡过中国起伏跌宕的革命时代并在改革开放中实现自身发展?它与青城本底宗教信仰曾经怎样互动,对内蒙古今日民族宗教和谐有何意义,在中国民族文化重建中又将发挥怎样作用?通过对呼和浩特老城通顺街基督教堂’的田野调查与分析,本文的结论是:通过本土化和世俗化方式融入中国社会的基督教,发挥了一定的文化调适和社会整合的积极功能,满足了部分人的精神需要,对社区文化的建设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体现在教堂呈现的和谐的氛围和“平民化”色彩。呼和浩特多元宗教和谐共存的后现代发展方式,尊重差异、包容多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应该成为中国民族文化重建借鉴的模式。本文结构分绪论、结语和正文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和论点如下:绪论交待选题缘起、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第一、二章,讨论青城文化底色。内蒙古呼和浩特是四百年前阿拉坦汗和土默特蒙古人所建立的草原城市,初建时虽有明朝赐名“归化”,但直至清中期新城“绥远”修建之前,一直是典型的“蒙古城市”,体现了蒙古人的思维方式和信仰文化。其宗教文化本底是草原生态文明和具有天人合一价值追求的萨满教。第三章,进入对青城多样宗教信仰的考察。随着本土农牧发展与外来工商交流增加,各种宗教持续传入并以藏传佛教为主导呈现多元格局。当地居民形成了对各种宗教信仰兼容并包的文化心态,居民的这种文化心态成为基督教在青城传播和发展的基础。第四章,近代以来,外来的基督教通过本土化和世俗化调适,趋近于适应和融入当地环境,满足了部分城市居民的信仰需要,与本地其他宗教共存共生,但始终处于一种“边际化”的地位。’第五章新中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基督教境遇。在政治压力巨大时,宗教和谐机制无从谈起。但同时,通顺街教堂信徒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居民始终需要表达宗教信仰,只是在非常态的社会和政治环境里,这种信仰处于被压抑或被替代的境地。第六章,以位于呼和浩特老城区的基督教堂为田野点,考察基督教与周围老百姓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通顺街教堂的很多信徒面对生活困难仍不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且能在困境互相安慰扶助,保持和谐氛围。笔者认为通顺街教堂的和谐氛围是呼和浩特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和蒙古族人民传统和谐文化的延伸。结语分析青城文化生态,总结其特点,并揭示它对于中国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浩知[10](1998)在《各国商务礼俗撷萃》文中研究指明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贸易间的往来越来越密切。为了你的产品能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在商谈中一定要遵守他国的一些商业礼俗,否则,你将一败涂地。这里略举一些国家特殊的商务习俗,供你参考: 沙特阿拉伯:宗教戒规最严格 沙特阿拉伯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国家,伊斯兰教教规在沙特的实施比其它任何阿拉伯国家都要严格。沙特社会的风俗习惯也突出地
二、各国商务礼俗撷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各国商务礼俗撷萃(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及构架 |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汉王朝形势 |
一、汉王朝国力的提升 |
二、汉王朝的边疆形势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
一、早期丝绸之路 |
二、张骞“凿空”与汉王朝新局面的打开 |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拓展 |
一、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
二、丝绸之路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连通 |
三、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诸文明的连通 |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西北边疆的构建 |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匈奴战略的转变 |
二、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营 |
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开发 |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拓展 |
一、张骞“凿空”与汉王朝西域战略的转变 |
二、从军事开拓到西域诸国的“东向” |
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构建 |
四、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屯田体系的建立 |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西方作物的引进对汉王朝经济的促进 |
一、西部世界经济作物的输入 |
二、西方“善马”的引入 |
第二节 外来生产技术的传入对汉王朝经济的影响 |
一、西方毛纺织技术的东传 |
二、两汉医药学中的异域因素 |
三、西方铠甲具装技术的引进 |
四、西方建筑技术的引进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通后外向需求对内地生产的影响 |
一、官方贸易的需求 |
二、民间贸易的需求 |
三、外向需求影响下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一、丝绸之路与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二、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思想与文化的繁荣 |
第一节 异域文化艺术的传入对汉王朝文化的影响 |
一、异域乐器、乐舞及杂技的传入 |
二、绘画以及雕刻风格的变化 |
第二节 佛教传入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方僧人的东来 |
二、佛教在东汉王朝的传播 |
三、佛教对汉王朝既有信仰的影响 |
第三节 “胡风”传入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汉代“胡风”的盛行 |
二、“胡风”与汉代社会新风尚 |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对中亚、西亚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
二、丝绸之路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 |
第二节 丝绸之路开拓的递进影响 |
一、匈奴西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
二、贵霜帝国南下印度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
一、汉王朝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确立 |
二、长安、洛阳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由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一) 主要内容 |
(二) 基本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重点难点 |
(五) 基本观点 |
(六) 创新之处 |
五、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术语的阐释 |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相关概念、术语阐释 |
第一章 清代伊斯兰教的改革思潮 |
第一节 清代伊斯兰教发展特点 |
一、经堂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
二、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
三、汉文译着的发展 |
第二节 清代“遵经革俗”思潮的开端 |
一、常志美的教义思想 |
二、常志美的宗教改革 |
三、舍蕴善的宗教礼俗改革 |
第三节 清代伊斯兰教宗教改革发展趋向 |
一、山东其他寺坊宗教礼俗改革 |
二、北京伊斯兰教礼俗改革 |
三、河北新旧之争 |
四、河南“连班”与“独班”以及礼俗之争 |
五、云南风俗改革 |
六、礼俗纷争在其他地区 |
第二章 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
一、近代伊斯兰世界思潮运动 |
二、社会变革与穆斯林内部衰落 |
第二节 马万福改革思想的形成 |
一、青年时代的教育 |
二、开学讲授 |
三、朝觐求学 |
四、尝试改革 |
五、马万福“遵经革俗”思想理论来源 |
第三节 马万福“遵经革俗”主张 |
一、教义思想 |
二、教法思想 |
三、“果园十条”主张 |
四、其他礼仪习俗改革 |
第三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西北的传播与发展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的社会因素 |
一、社会启蒙思想 |
二、报刊业的普及 |
三、朝觐、游学与留学 |
四、《古兰经》和圣训的翻译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青海的传播与发展 |
一、确立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海乙寺”地位 |
二、改革经堂教育 |
三、重视理论学习 |
四、各地讲学 |
五、其他人物改革主张 |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甘肃和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
一、“遵经革俗”在河州 |
二、“遵经革俗”在甘肃其他地区 |
三、“遵经革俗”在新疆 |
第四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宁夏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初传阶段 |
二、虎嵩山宗教改革 |
三、力促传播与发展 |
第五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陕西的传播与发展 |
一、“遵经革俗”在安康的传播 |
二、“遵经革俗”在西安初传阶段 |
三、萧德珍的宗教改革 |
第四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及其它地区的发展 |
第一节 王静斋宗教改革主张 |
一、改革思想形成 |
二、宗教改革主张 |
三、阐扬回教文化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的传播与发展 |
一、天津教改 |
二、河北新行与古行之分 |
三、北平新行改革 |
四、新行改革在山东的发展 |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其他区域 |
一、新行改革在华东地区 |
二、华中地区的新行与古行之争 |
三、西南、华南等地区的宗教改革 |
第五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特点 |
一、宗教改革的继承性 |
二、传播方式多样性 |
三、注重教育 |
四、重视研究 |
五、宗教思想的多重层次性 |
六、彰显时代性 |
七、具有地域性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 |
一、伊赫瓦尼派的分离 |
二、唤醒爱国意识 |
三、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 |
四、奠定中国伊斯兰教教派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民国时期香港男性服饰形象研究(1911-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影响民国香港服饰文化的因素 |
2.1 交通便利的地理环境 |
2.2 先进的纺织制衣业 |
2.3 新兴的故衣业 |
2.4 时尚摩登的百货公司 |
2.5 繁荣的电影、广告业 |
2.6 总结 |
第三章 民国香港男性服饰的演绎过程 |
3.1 多元时期(1911-1919) |
3.1.1 中西并行的警服 |
3.1.2 中西各异的礼服 |
3.1.3 走出封建的剪辫风潮 |
3.2 渐变时期(1920-1939) |
3.2.1 中式的劳动群众服饰 |
3.2.2 中西混搭的风潮 |
3.2.3 西式的绅士风范 |
3.3 战乱时期(1940-1949) |
3.3.1 战时的军装风潮 |
3.3.2 战后的新潮美式风尚 |
3.3.3 传统的华籍男童服饰 |
3.4 总结 |
第四章 民国香港男性服饰形象 |
4.1 军政服饰形象 |
4.1.1 威严的港督形象 |
4.1.2 华洋杂处的公务员形象 |
4.1.3 英勇的义勇军形象 |
4.2 商人服饰形象 |
4.2.1 精明实干的华商形象 |
4.2.2 休闲娱乐的欧美商人 |
4.3 普通市民服饰形象 |
4.3.1 简朴的市井男性形象 |
4.3.2 能文能武的学生形象 |
4.3.3 妙手仁心的医护人员形象 |
4.3.4 西风东渐的结婚礼服 |
4.4 四大华人族群服饰形象 |
4.4.1 农耕的本地人形象 |
4.4.2 务农的客家人形象 |
4.4.3 捕鱼的疍家人形象 |
4.4.4 经商的福佬人形象 |
4.5 总结 |
第五章 香港男性休闲服饰的应用设计 |
5.1 设计启示 |
5.2 设计实践 |
5.3 设计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BACT |
绪论 |
第一章 山东境内京杭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
第一节 山东行政区划的变迁与方志的纂修 |
第二节 明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
第三节 清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
第四节 民国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
第二章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略述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来源、含义及编纂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特色 |
第三章 元初京杭运河开通之前与运河有关的诗文 |
第一节 唐代之前山东运河区域诗文创作举隅 |
第二节 唐宋时期山东运河区域诗文创作举隅 |
第三节 金末至元初山东运河区域诗文创作举隅 |
第四章 山东方志河渠修治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治黄保运类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治理类诗文 |
第三节 山东方志保障泉源类运河诗文 |
第五章 山东方志纪程述行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记述出行路线的运河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记述出行细节的运河诗文 |
第六章 山东方志灾荒战乱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记述灾荒的运河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记述战乱的运河诗文 |
第七章 山东方志商贸经济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城垣桥梁等修筑类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城镇商贸繁荣类诗文 |
第三节 山东方志运河税收管理类诗文 |
第八章 山东方志祠祀风俗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水神祠祀类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治河人物祠祀类诗文 |
第三节 山东方志运河时令风俗类诗文 |
第九章 山东方志写景怀古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描绘运河自然风光的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记述运河登临怀古的诗文 |
第十章 山东方志康熙、乾隆帝出巡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康熙帝出巡所作运河诗文 |
第二节 乾隆帝出巡所作运河诗文 |
第十一章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价值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校勘价值评述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辑佚价值略述 |
第三节 山东方志未收运河诗文举隅 |
结语 |
附录一: 《山东通志》纂修及收录运河文献情况 |
附录二: 山东府州县志纂修及收录运河文献情况 |
附录三: 明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纂修表 |
附录四: 清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纂修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现状 |
1.2.1 世界茶产业发展现状 |
1.2.2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 |
1.2.3 湖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古丈县简介 |
2.2 古丈县茶产业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2.2.1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2.2.2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章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SWOT分析方法及其在茶产业研究中的应用 |
3.2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2.1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
3.2.2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
3.2.3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
3.2.4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威胁(Threats) |
3.3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对比与对策制定 |
第4章 古丈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 |
4.1 古丈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4.2 古丈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4.3 发展定位 |
4.3.1 古丈县茶叶产业的总体定位 |
4.3.2 古丈县茶叶产业的产品定位 |
4.3.3 古丈县茶叶产业的市场定位 |
4.4 古丈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4.4.1 绿色生态有机茶战略 |
4.4.2 政府引领,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战略 |
4.4.3 科技兴茶战略 |
4.4.4 品牌化经营战略 |
4.4.5 茶文化宣传与茶文化旅游拉动战略 |
第5章 古丈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
5.1 合理规划,科学栽培 |
5.1.1 优化茶园区域布局,打造有机茶之乡 |
5.1.2 优化茶园建设模式 |
5.1.3 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
5.1.4 大力改造低产茶园,发展标准化无性系良种茶园 |
5.1.5 加强茶园科学化管理,提高茶园生产管理水平 |
5.2 加快茶叶加工厂建设与升级改造,提高机械化生产加工水平 |
5.2.1 改造现有加工厂 |
5.2.2 积极筹建新的加工厂 |
5.2.3 创新加工厂改造与建设模式 |
5.2.4 加大茶叶加工厂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
5.3 强化品牌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
5.3.1 强化品牌意识 |
5.3.2 加快品牌培育和整合 |
5.3.3 完善品牌监管体系 |
5.4 建立健全茶叶市场营销体系 |
5.4.1 充分利用古丈区域优势,加快“六个中心”的基础建设 |
5.4.2 依托生态茶文化旅游景点,助推“古丈毛尖”茶的营销宣传 |
5.4.3 加强茶叶市场平台建设,搞活茶叶市场及营销流通领域 |
5.4.4 依靠古丈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古丈毛尖”品牌文化销售的宣传水平 |
5.4.5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开拓古丈毛尖茶市场 |
5.4.6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拓宽营销途径 |
5.5 优化茶叶产品结构 |
5.5.1 优先发展生态名优绿茶优先发展生态名优绿茶 |
5.5.2 稳步发展优质工夫红茶和黑茶 |
5.5.3 积极发展茶叶深加工 |
5.6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行业管理体制 |
5.6.1 完善茶叶标准体系 |
5.6.2 加快茶叶标准体系的实施与推广 |
5.6.3 加强茶叶标准的监管 |
5.7 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促进茶旅产业联动发展 |
5.7.1 抓好两项工程 |
5.7.2 落实三项具体工作 |
5.8 加强风险防范 |
5.8.1 自然风险与防范 |
5.8.2 经济风险与防范 |
5.8.3 质量安全风险与防范 |
5.9 完善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
5.9.1 组织保障 |
5.9.2 资金保障 |
5.9.3 人才保障 |
5.9.4 政策保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茶业是适应古丈县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 |
6.2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仍处产业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从“博物学”看鲁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的界定 |
二 研究现状简述 |
三 论文大致思路 |
第一章 鲁迅“博物学”历程简述 |
一 从童年的“百草园”到成年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 |
1 童年的自然环境、对花木的喜爱 |
2 青年时期对植物的钻研 |
3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
二 对中国传统“博物”图书的搜求与辑录 |
1 多方搜求 |
2 影写与辑录 |
三 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与翻译 |
1 矿物学 |
2 进化学说 |
3 植物学、动物学等生物科学 |
4 科普读物 |
5 文学中的“博物学” |
四 美术中的“博物学” |
1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及博物图谱 |
2 花鸟诗笺 |
3 “只有梅花是知己” |
4 域外美术中的“博物学” |
第二章 鲁迅“博物学”爱好探因 |
一 从“博物学”获得“研索天然”、“冥契万有”之体验 |
1 问题的提出 |
2 鲁迅的“科学观”,本柢与葩叶 |
3 “本根”、“白心”、“神思” |
二 “博物学”中的“白心”、“神思”、“诚与爱” |
1 “复古”与“革命” |
2 “博物学”的反叛性 |
3 对“白心”的呵护,将文学与“博物学”相沟通 |
三 “博物学”之切实而宽博的精神 |
1 “说说较为切己的私事” |
2 “博物学”中的实地经验,向低广处看 |
第三章 “博物学”视野对鲁迅文学、思想的影响 |
一 “中间物”的意识、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
1 “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
2 “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
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
4 尊重“个体”,爱惜“差异”,保护“弱小” |
二 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相互主体性”的建立 |
1 个体与共生 |
2 互为主体性 |
3 鲁迅眼中与笔下的“自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国学部分) |
附录二: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现代及外文部分) |
附录三: 鲁迅收藏美术作品中的“博物学” |
(7)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目录 |
附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围及其相关问题 |
一 东天山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二 关于新疆“史前”的界定 |
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资料 |
第二节 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综述 |
一 考古发现简史 |
二 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史前艺术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史前文化与居民 |
第一节 史前文化 |
一 中石器时代 |
二 青铜时代 |
三 早期铁器时代 |
第二节 史前居民 |
一 居民的种族与构成关系 |
二 居民的族属与文化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石器艺术 |
第一节 石器艺术举要 |
一 山南地区的石器 |
二 山北地区的石器 |
第二节 石器艺术综考 |
一 工具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渊源 |
二 石祖的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 |
三 权杖头的起源、传播及象征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陶器艺术 |
第一节 陶器艺术举要 |
一 山南地区的陶器 |
二 山北地区的陶器 |
第二节 陶器艺术综考 |
一 陶器的造型特征及其源流关系 |
二 彩陶纹饰的母题、风格与象征意义 |
三 陶埙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金属艺术 |
第一节 金属艺术举要 |
一 铜器艺术遗存 |
二 金银器艺术遗存 |
第二节 金属艺术综考 |
一 铜镜的源流、装饰风格与文化内涵 |
二 铜鍑的传播、艺术特征及其影响 |
三 装饰品的分类、功能与艺术风格 |
四 铜刀的分类、造型及其文化源流 |
小结 |
第六章 木器与骨器艺术 |
第一节 木器与骨器艺术举要 |
一 木器艺术遗存 |
二 骨(角)器艺术遗存 |
第二节 木器与骨器艺术综考 |
一 梳子的种类、功能与装饰风格 |
二 船形木器的造型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
三 木雕人像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
四 箜篌的形制特征、装饰风格及其来源 |
小结 |
第七章 服饰艺术 |
第一节 服饰艺术举要 |
一 毛织物遗存 |
二 毛质服饰遗存 |
三 皮质服饰遗存 |
第二节 服饰艺术综考 |
一 服装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 |
二 制革、染织与刺绣工艺 |
小结 |
第八章 岩画艺术 |
第一节 岩画主要遗迹及图像举要 |
一 主要遗迹 |
二 图像举要 |
第二节 岩画艺术综考 |
一 年代和作者的相关问题 |
二 视觉语言的基本特征 |
三 典型题材分析 |
四 岩画图像判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近代湖北羊楼洞茶业经济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汉口贸易市场方面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外茶商方面的研究 |
1.2.3 关于洞茶或茶区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与时间断限 |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湖北羊楼洞茶业的发展历程 |
2.1 羊楼洞茶叶的出现 |
2.2 羊楼洞茶业的发展、繁盛及其动因 |
2.2.1 发展、繁荣的表现 |
2.2.2 兴盛原因分析 |
2.3 羊楼洞茶业的衰落及其原因 |
2.3.1 衰落的表现 |
2.3.2 衰落的原因分析 |
2.4 羊楼洞茶业的恢复 |
3 近代羊楼洞茶业经济 |
3.1 羊楼洞制茶业生产形态的变迁 |
3.1.1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手工业生产 |
3.1.2 制茶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蜕变 |
3.1.3 近代机器制茶工业的崛兴 |
3.2 羊楼洞茶叶的贸易流通机制 |
3.2.1 贸易主体多样化 |
3.2.2 贸易市场多级化 |
3.2.3 贸易路线多元化 |
3.3 因洞茶而兴的汉口茶叶市场 |
3.3.1 羊楼洞茶区是汉口的经济腹地 |
3.3.2 汉口茶叶贸易的特征分析 |
3.4 羊楼洞茶叶产销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 |
3.4.1 茶区新兴市镇的崛起和发展 |
3.4.2 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发展 |
3.4.3 茶叶社会组织的发展演变 |
3.4.4 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风气的革新 |
4 洞茶文化 |
4.1 洞茶文化的物态形式 |
4.1.1 洞茶的产品种类 |
4.1.2 洞茶独特的品质 |
4.1.3 具有特殊作用的洞茶 |
4.2 洞茶文化的行为模式 |
4.2.1 产销区的洞茶饮用习俗 |
4.2.2 传统民俗文化中对洞茶的信仰崇拜 |
4.2.3 岁时节日中的洞茶习俗事象 |
4.3 洞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4.3.1 洞茶在民间文学艺术中的多元象征意义 |
4.3.2 文学艺术中洞茶意象的根源分析 |
4.3.3 洞茶文化的基本精神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各类统计表 |
附录二 实地调查相关表格 |
附录三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9)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谐机制研究 ——基督教的融入与本土化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文化回归的需求 |
一、选题缘起:小巷通向老顺堂 |
二、研究意义 |
三、工作概念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一)、草原文明研究 |
(二)、城市史/呼和浩特城市史研究 |
(三)、宗教多样性和谐与基督教研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城文化底色 |
一、青城山水 |
二、边城古道 |
(一)、远古足迹 |
(二)、边城要隘 |
(三)、古道通途 |
三、土默特蒙古人 |
(一)、十二土默特 |
(二)、从大板升到"归化"城 |
四、纷繁族类 |
(一)、"满城"和"绥远" |
(二)、八拜村的回回营 |
(三)、"走西口"的雁行人 |
第二章 经济互动:蒙古贸易与回汉商 |
一、归化城的"桥" |
二、茶叶之路与旅蒙商 |
(一)、草原茶叶之路 |
(二)、回汉旅蒙商 |
三、大盛魁与"归化"和"绥远" |
(一)、骆驼"房子" |
(二)、诚信"印票" |
(三)、"民族"资本的危机 |
第三章 青城信仰的"加法" |
一、从长生天到"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 |
(一)、蒙古人的萨满信仰 |
(二)、召城"归化" |
(三)、藏传佛教的影响 |
二、宗教多样性 |
(一)、清朝对蒙古的"联"与"治" |
(二)、召庙衰落 |
(三)、庙会兴盛 |
(四)、"绥远"城的多神崇拜 |
(五)、穆斯林街区 |
三、嵌入本土的洋教 |
(一)、前世今生基督教 |
(二)、天主教"移民传教" |
(三)、基督教"立榜设会" |
(四)、洋人洋教 |
第四章 札达盖河畔起洋堂 |
一、西河沿上的三教九流和"五教共和" |
(一)、召庙景观 |
(二)、"汉庙十三座,首座观音庙" |
(三)、清真古寺 |
(四)、天主教堂 |
(五)、耶稣堂 |
二、老顺堂和他的兄弟 |
(一)、"国际化"的"归绥" |
(二)、基督教的反思 |
(三)、纯效华风的鄂牧师 |
(四)、麦牧师与老顺堂 |
(五)、基督将军冯玉祥 |
三、"毛毛匠教会"神召会 |
(一)、非基督教运动 |
(二)、牧师李金彪 |
(三)、国人自办教会 |
(四)、"归绥"基督教派别 |
第五章 通顺小巷老顺堂 |
一、见证"三自"爱国运动 |
(一)、宗教"五性论" |
(二)、"三自"爱国运动 |
(三)、响应和影响 |
二、老顺堂的坎坷与重建 |
(一)、"老顺堂成了粮库" |
(二)、翻建老顺堂 |
第六章 老顺堂的"平民化"色彩及解读 |
一、老顺堂综观 |
(一)、信息板上看"信息" |
(二)、"马大"现象 |
(三)、"神迹"老年识字班 |
(四)、主日学 |
(五)、"心里火热"的义工 |
二、老城居民困境 |
(一)、呼市工业"轻"与"重" |
(二)、老城区改造的负效应 |
(三)、"漂在呼和"——老城流动人口 |
三、老城居民的信仰需求 |
(一)、青城信仰环境 |
(二)、重建社会网络 |
(三)、普世价值的体现 |
(四)、容纳多样性 |
结语:草原生态文明与文化多样性平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四、各国商务礼俗撷萃(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 董莉莉. 山东大学, 2021(11)
- [2]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D]. 魏寒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民国时期香港男性服饰形象研究(1911-1949年)[D]. 杨茹琪.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4]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研究[D]. 周广骞. 上海大学, 2018(02)
- [5]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 陈涛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6]从“博物学”看鲁迅[D]. 涂昕. 南京大学, 2014(05)
- [7]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考论[D]. 罗佳. 西安美术学院, 2013(01)
- [8]近代湖北羊楼洞茶业经济与文化研究[D]. 狄英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9]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谐机制研究 ——基督教的融入与本土化共生[D]. 杨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10]各国商务礼俗撷萃[J]. 浩知. 决策探索,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