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俄语教材编审组1983年审稿会在我院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伏泉[1](2013)在《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关于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整体性研究,通过回顾和整理新中国成立至今与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相关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新中国六十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中日关系的变化,分析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成长轨迹,在整理前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形势和社会教育观念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产生影响的机制和原理,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探讨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日语高等教育活动规律。本论文由引论、上篇、下篇三部分构成。引论部分首先简要地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做一确定,归纳一些对论题研究有启示性意义的高等教育学普遍理论以及教学分析视角、教学过程各要素的评价方法等,为论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思路和指导。接着对论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目前有关我国外语教育史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特别针对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史开展过的先行研究,找到论文要达到的目标和突破的问题点。为了能够使论题具有更完整的历史脉络,注重历史发展的继承和延续,引论还对我国古代和近代的日语教育做了简要回顾,梳理了日语教育在古代中国的早期传播和近代中国的初步发展,为研究做了铺垫。论文正论部分的上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概述,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始阶段(1949--1966)、文革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恢复过渡阶段(1966--1977)、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至今)四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本科日语专业建设、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公共日语课建设、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建设、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和文件期刊、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这七个方面展开,在总体概观中,结合了有代表性的院校个案,比较了这些个案的共性和差异。在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中,从国内政治运动、经济形势、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等几个方面考察,明确不同时期的日语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大环境。在本科和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中,从创建的院校数量、招生规模、课程设置、使用的教材特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在公共日语课建设中,重点从科技日语教学特点、教材建设、侧重读写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主要从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研究会、大平班等几个角度考察,文件期刊主要从教学计划和大纲、《日语学习》等几个期刊考察,社会服务主要从科技日语书籍、广播和电视日语教材的角度考察。正论部分的下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思考,在基于上篇史实基础上,涉及了十一个方面的观点:即:国内环境和中日关系与日语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活动本质和中国特色、四类院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虽呈现多样但本质不变、六十年在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人才培养目标是语言技能上的“专”和专业领域内的“通”、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共同存在并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专业日语与公共日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办好中学日语对日语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日语高等教育中有着日本友好力量的参与。最后,论文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作了归纳,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论文除了参考著作文献外,还对六十年来,特别是前四十年里全国高校主要使用的日语教材进行了分析,通过教材探究编写者的思路和还原当时的教学情况。此外,论文还通过走访,整理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七所院校的日语专业老前辈对过去教学回忆的口述内容,将这些活的历史也作为材料引用在论文中。这些院校都是在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中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对日语高等教育贡献大、代表性强的院校,可以说,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些院校是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火种,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发展的局面。通过访谈获得的信息充实了论文细节,力图重现这些院校在日语教育草创期里的具体做法和有益经验。论文通过回顾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专业内的不同培养方向以及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复合的模式进行了思考,通过分析教材特点,分析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和曾经一度流行的听说领先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等方法,对不同时代和条件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运用技能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找到了教师在结合中国学生实际创造有本土化特色的日语教学方法上的智慧。论文通过多角度梳理史实,重温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在教学和科研中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在多方合力作用下的日语高等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规律。
冯辉[2](2012)在《中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文中认为本文简单回顾了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历史,描述了其在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工作实践,从而反映了外指委对我国外语专业教学建设、发展和改革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分析我国外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文章对外指委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展望。
马睿颖[3](2012)在《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本文排比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九套大学英语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包括许国璋主编的《英语》、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胡文仲主编的《大学英语教程》、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黄源深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以及何其莘和童明编著的《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等教材的初版及修订版,其内容涉及教材的编写依据,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课文主题以及教辅配套材料。通过对50年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主导教材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英语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转变,主要体现于以下诸方面:第一,从单纯传播语言知识到注重发展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转变。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第三,从以单词、句子教学为中心向注重语义、语篇教学的转变。第四,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转变。第五,从强调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对这九套教材全方位的详析与对比揭示出一种突出的发展走向:我国英语专业精读教材(包括改称为“综合英语”的教材)精读性质逐渐淡化,综合性质大大加强。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外语界引进并深受外国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本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一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二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外语学习观;三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与其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四是通过梳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选择教材,让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论文就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评估理论以及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等三个方面理清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发展走向并提出建议。
丁欣[4](2004)在《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文中认为“文学史”作为一种新的著述体裁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的欧洲。19世纪西方文学史主流采用的是把文学创作活动及作品的资料与其他历史因素相联系的历史主义的文学史观。中国于20世纪初随着大学设置文学史课程开始编写文学史教材。而外国文学史(西洋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从一开始就与西方思想、文学观念的传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体现了中国人在新旧知识的冲突中对西方文化思想、教育体制和研究范式的接纳。20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与知识体系的变化,与西方教育制度的引进、文学革命的提倡、国家权力对学术研究的制约与利用都有无法分割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学术传统与西方文学理论的互动。本论文考察了中国(暂限大陆)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史,追溯其编写体制及指导思想的形成及演变,把外国文学史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著述形式,探究其中折射的我国文学界思想界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中具体作家、思潮、流派的评介的研究,探究其中反映的我国对外国文学思想的接受。 大体说来,我国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917年—1949年,我国第一本西方文学史是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原为周作人在北京大学讲授西方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此阶段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为数不多,普及性的外国文学史倒不少,主要的编写者有沈雁冰和郑振铎。这一时期的外国文学史编写,还不具备学术意义上的探究的努力,而是被当时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视为进行思想启蒙的工具。第二阶段是1949年—1976年。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是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由于国家的政治手段干涉太强,这一时期的文学史编写不可避免地带上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但从客观上说,作为我国建国后的第一部外国文学史,它的起点较高,代表了当时外国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第三阶段是1977年—2000年。这一阶段以1985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文学史编写还不能摆脱建国以后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第二个阶段开始,我国的外国文学史编写呈现多元化趋势。
董洪[5](2016)在《一代共和国新人的教育人生 ——孙培青先生口述史》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运用口述历史的方法,叙述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教育史学家孙培青先生的教育人生,探讨那一代教育史学者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们所做的学术工作。为了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孙先生教育角色和从事的教育工作之变化分为四章。第一章叙述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改造、高等教育改造如火如荼进行时候的求学生涯。这时候,他开始接受教育学的专业训练,却因频繁的政治运动干扰而所学有限。后来受了“青年应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激励而专心学习,于1955年幸运地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开设的全国首届教育史研究生班,受苏联专家和孟宪承等老一辈教育史学家的指导,得到了比较系统而扎实的专业训练。毕业后留校工作。第二章即叙述他毕业留校后,作为青年教师受到的锻炼。起初只是作为助教做些“教育杂差”,后来奉命协助孟宪承编写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书未出版而“文革”爆发,一直“被运动推着走”,以后十年的学术光阴几荒废殆尽,到了近知天命之年才迎来了学术的春天。第三章乃着重叙述他在新时期的学术事业,分“参与教育史学界的拨乱反正”、“转向断代史研究——唐代教育研究的开拓”“致力于教育史学科基础建设”和“感悟教育史研究”四节,以展示他在教育史学术研究上做出的贡献。第四章叙述他在教学工作方面的探索,分编著教材、课堂教学以及研究生培养三个专题。以此较为完整地展现孙先生的教育人生图景。最后结语部分,是对孙先生整个教育人生的总结梳理和分析,他出身于农家,在新中国成立前接受早期教育时颇为曲折,新中国成立后才幸运地得到了制度化的专业训练,可是毕业后政治运动猛烈而频繁,青春被耽误的同时也磨练了人生,到了“文革”结束,便成为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器晚成。
二、高校俄语教材编审组1983年审稿会在我院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俄语教材编审组1983年审稿会在我院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凡例 |
引论 |
1、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性质和地位的认识 |
1.1 、教育与中国教育 |
1.2 、教育与教学 |
1.3 、高等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 |
1.4 、外语教育与外语高等教育 |
1.5 、日语在外语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性 |
2、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的研究范围、意义和方法 |
2.1 、研究范围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方法 |
3、中国的外语教育史研究现状和日语教育史先行研究 |
3.1 、中国的外语教育史研究发展 |
3.2 、中国的日语教育史先行研究 |
4、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日语教育概观 |
4.1 、古代中国的日语教育(明代—清代) |
4.2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国民政府) |
4.3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日本占领地区) |
4.4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中国共产党) |
4.5 、近代日语教育研究成果 |
5、引论总结 |
上篇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
6、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始阶段(1949--1966) |
6.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
6.1.1 、国内 |
6.1.2 、中日关系 |
6.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
6.2.1、 整体规模 |
6.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
6.2.2.1 、北京大学 |
6.2.2.2 、洛阳外国语学院 |
6.2.2.3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
6.2.2.4 、北京外国语学院 |
6.2.2.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6.2.2.6 、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
6.2.2.7 、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师范学院 |
6.2.2.8 、大连日语专科学校 |
6.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
6.4 、公共日语课建设 |
6.5 、该阶段小结 |
7、文革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过渡阶段(1966--1977) |
7.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
7.1.1 、国内 |
7.1.2 、中日关系 |
7.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
7.2.1 、整体规模 |
7.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
7.2.2.1 、北京大学 |
7.2.2.2 、洛阳外国语学院 |
7.2.2.3 、北外、北外贸、北二外 |
7.2.2.4 、上外、上外贸 |
7.2.2.5 、吉林大学 |
7.2.2.6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 |
7.2.2.7 、其他 |
7.3 、公共日语课建设 |
7.4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
7.5 、该阶段小结 |
8、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 |
8.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
8.1.1 、国内 |
8.1.2 、中日关系 |
8.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
8.2.1 、整体规模 |
8.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
8.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
8.4 、公共日语课建设 |
8.5 、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文件、期刊 |
8.6 、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 |
8.7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
8.8 、该阶段小结 |
9、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 至今) |
9.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
9.1.1 、国内 |
9.1.2 、中日关系 |
9.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
9.2.1 、整体规模 |
9.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
9.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
9.4 、公共日语课建设 |
9.5 、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 |
9.6 、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文件、期刊 |
9.7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
9.8 、该阶段小结 |
下篇 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思考 |
10、国内环境和中日关系与日语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 |
10.1 、国内环境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 |
10.1.1 、正影响 |
10.1.2 、负影响 |
10.2 、中日关系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 |
10.2.1 、正影响 |
10.2.2 、负影响 |
10.3 、二者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比较 |
10.4 、日语高等教育对内外环境的影响 |
11、日语高等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活动本质和中国特色 |
12、四类院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既有区别又有共性 |
13、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虽呈现多样但本质不变 |
14、六十年在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 |
15、人才培养目标是语言技能上的“专”和专业领域内的“通” |
16、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共同存在并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 |
17、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
18、专业日语与公共日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18.1 、大学日语 |
18.2 、第二外语(日语) |
19、办好中学日语对日语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 |
20、日语高等教育中有着日本友好力量的参与 |
结语 |
21、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轨迹和思想 |
21.1 、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轨迹 |
21.2 、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思想 |
21.3 、对未来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大事记 |
谢辞 |
(2)中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校外语专业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历史背景及历史沿革 |
二、主要工作实践 |
1. 教材编审委员会 |
1) 教学大纲的制订 |
2) 教材建设 |
3) 专业测试 |
2. 外指委 |
1) 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和外语专业教学改革 |
2) 大纲的进一步完善 |
3) 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 |
4) 外语专业水平测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
5) 专业规范制订和学科发展战略报告撰写 |
6) 师资队伍建设 |
7) 其他 |
三、发展展望 |
1) 进一步深化外语教育改革, 探索如何更好地对接国家战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2) 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3) 继续搞好教材规划 |
4) 制订外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着手实施外语专业规范 |
5) 修订各语种专业教学大纲 |
结语 |
(3)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在国内外语界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现状 |
四、国内大学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
一、本选题研究拟采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二、本选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学术意义 |
第二章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现代语言学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
二、当代语言学时期 |
三、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借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方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国外教学法流派简介 |
第三节 西方语言哲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编写的影响 |
第五节 国外英语教材评估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的影响 |
一、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 |
二、Jo McDonough与Christopher Shaw的细则 |
三、MichaelP.Breen与Christopher N.Candlin的指南 |
四、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 |
第三章 建国后起步阶段(1949-197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建国后高校英语教学起步阶段的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介绍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 |
二、俞大絪主编《英语》第5-6册 |
三、徐燕谋主编《英语》第7-8册 |
第三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语言观 |
第四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外语学习观 |
第五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1978-1985)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研究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1979-1981年修订版)介绍 |
二、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1992年修订版)介绍 |
三、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语言观 |
四、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五、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研究 |
一、《高级英语》1-2册(1980年初版)介绍 |
二、《高级英语》1-2册(1995年修订版)介绍 |
三、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语言观 |
四、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外语学习观 |
五、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研究 |
一、《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83-1987年初版)介绍 |
二、《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92-1996年修订版)介绍 |
三、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五节 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1986-199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4册(1986年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5-8册(1994-1997年版)介绍 |
三、《新编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新编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李筱菊《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研究 |
一、《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1987年版)介绍 |
二、《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2000年版)介绍 |
三、《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语言观 |
四、《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外语学习观 |
五、《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六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上)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998-2008年修订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语言观 |
三、《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杨立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研究 |
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6册(2002年版)介绍 |
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语言观 |
三、《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外语学习观 |
四、《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黄源深主编《综合英语教程》研究 |
一、《综合英语教程》1-6册(1998-2003年第一版)介绍 |
二、《综合英语教程》1-6册(2005-2007年第二版)介绍 |
三、《综合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综合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综合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下) |
第五节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研究 |
一、《综合教程》教材1-8册(2005-2008年版)介绍 |
二、《综合教程》:语言观 |
三、《综合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综合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六节 何其莘、童明主编《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文化透视英语教程》(2004-2010年版)介绍 |
二、《文化透视英语教程》:语言观 |
三、《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节 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八章 后方法时代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外语教学:能动与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 |
第三节 外语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一、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三、英语专业教材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四节 外语教学: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
第五节 外语教学:策略研究 |
第九章 总论:结语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语 |
一、改革开放起始、发展和创新阶段九套大学主导教材的特色研究 |
二、九套大学英语主导教材关于听、说、读、写项目设计情况比较 |
第二节 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与建议 |
一、重新审视新一代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原则 |
二、加强中国英语专业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
三、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 |
四、局限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概述 |
第一章 文化精英的努力:1917-1949我国的外国文学史编写 |
第一节 学制的改变:1917年以前的大学文科课程设置 |
1 京师同文馆 |
2 京师大学堂 |
3 国立北京大学 |
第二节 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 |
1 周作人1917年以前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 |
2 作为讲义的《欧洲文学史》 |
3 译名问题 |
第三节 沈雁冰的外国文学史传 |
1 沈雁冰的早期外国文学译介思想 |
2 沈雁冰的外国文学史类著作 |
第四节 郑振铎的“外国文学史”编译 |
1 郑振铎的外国文学译介主张 |
2 《文学大纲》和《世界文库》 |
第五节 三四十年代的文学史编写 |
1 对泰纳和勃兰兑斯的译介 |
2 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史 |
3 三四十年代的文学史出版高潮 |
第一章 征引书目 |
附录1: 1917-1949年我国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书目 |
第二章 新的时代、新的文学史:1949-1976年我国的外国文学史编写 |
第一节 建国后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 |
1 建国初期对高等院校的调整 |
2 前苏联模式的课程制度和课程体系的建立 |
3 对前苏联的外国文学史的翻译 |
第二节 新中国文科教材的编写体制 |
1 高等院校内部的教材交流 |
2 58年高校在校学生和青年教师自编教材 |
3 周扬主持文科教材编写 |
4 高等学校协作教材的编写 |
第三节 开创新的时代 |
1 杨周翰等的《欧洲文学史》(上) |
2 周煦良63年版《外国文学作品选》 |
3 北师大版教学参考资料 |
第二章 征引书目 |
附录2: 1949-1976我国外国文学教材即教学参考资料书目 |
附录3: 1949年以前我国翻译的苏联文学史即文学史论书目 |
附录4: 1949-1963年我国翻译的苏联文学史即文学理论书目 |
第三章 多元化格局的形成:1977-2000年我国的外国文学史编写 |
第一节 1977-1985年的外国文学史编写 |
1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教材编写恢复工作 |
2 艰难的折衷:这一时期几种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史教材分析 |
a. 1977年版《外国文学简编》 |
b. 24所高校合编的《外国文学》 |
c. 《外国文学五十五讲》 |
d. 石璞著《欧美文学史》 |
e. 杨周翰版《欧洲文学史》与朱维之版《外国文学简编》(第1版)比较阅读 |
f. 周煦良《外国文学作品选》修订版 |
g. 两套《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 |
第二节 1985年以后的外国文学史编写 |
1 新的教材编写机制 |
2 思路的转换:外国文学研究的深入 |
a. 对外国文学史的反思及重新评价 |
b. 一系列期刊、丛书的出版 |
c. 对外国文学新思潮的关注 |
3 文学史类书籍的大量出版 |
4 第三次教材出版高潮 |
a. 一版再版的朱维之版文学史 |
b. 李赋宁版《欧洲文学史》 |
c.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 |
d. 21世纪初三部新型外国文学史 |
第三章 征引书目 |
附录5: 1976-2003年我国出版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书目 |
附录6: 1962-2003年我国出版的外国文学文论书目 |
结语 |
主要参考书目文献 |
后记 |
(5)一代共和国新人的教育人生 ——孙培青先生口述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章结构 |
第一章 新社会里的求学生涯 |
第一节 在运动中受教育 |
第二节 “向专业进军” |
第三节 “苏风东雨” |
第二章 青年教师时候的锤炼 |
第一节 “教育杂差” |
第二节 参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 |
第三节 “被运动推着走” |
第三章 新时期的学术事业 |
第一节 参与教育史学界拨乱反正的讨论 |
第二节 转向断代史研究——唐代教育研究的开拓 |
第三节 致力于教育史学科基础建设 |
第四节 感悟教育史研究 |
第四章 薪火相传 |
第一节 编著教材 |
第二节 教学的艺术 |
第三节 研究生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口述访问提纲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高校俄语教材编审组1983年审稿会在我院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D]. 伏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2]中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校外语专业教学[J]. 冯辉. 外语界, 2012(05)
- [3]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D]. 马睿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
- [4]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D]. 丁欣. 复旦大学, 2004(01)
- [5]一代共和国新人的教育人生 ——孙培青先生口述史[D]. 董洪.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