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指称形式初探

汉语指称形式初探

一、汉语的指称形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旗[1](2021)在《“有定”“无定”与指称的功能概念的关系》文中提出"有定""无定"与"有指""无指""定指""不定指"等指称概念之间的关系令人困惑,文章旨在梳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指称的分类有形式的和功能的两种,"有定""无定"是指称的形式分类概念,而"有指""无指""定指""不定指"等则是指称的功能分类概念,所以,"有定""无定"与"有指""无指"是交叉关系,"有定"与"定指"、"无定"与"不定指"也是交叉关系,但"有定"与"不定指"、"无定"与"定指"是排斥关系。由于"定指""不定指"是"有指"的下位概念,因而在叙实的句子中,"有定"与"定指"、"无定"与"不定指"可以互相替换,但在非叙实的句子中则不可以,在非叙实的句子中则应使用复合指称概念,如"有定-指称性""无定-非指称性""有定-有指""无定-无指"。

曾丽娟,齐沪扬[2](2021)在《韩国学生汉语语篇指称习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考察了韩国学生汉语语篇指称习得情况,并与汉语母语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类语料中,代词、省略和同形表达式的使用频次位居前三,同义词使用最少,统称词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多。韩国学生省略和代词偏误最多,初级阶段同形表达式使用最多,代词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少。母语者同义词、省略使用最多。基于语言共性分析了两类语料语篇指称使用的相同点,基于汉语与韩语的差异分析了偏误成因,提出语篇指称教学建议。

张璐[3](2021)在《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文中提出授受义在汉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研究者们很早就开始了对授受语义的研究。汉语语法研究中,主要从形式出发,在双宾语结构、双及物构式和“给”字句等框架下解释授受义。这些研究虽然对人们认识授受义及表现形式有很大帮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授受语义是什么?表现授受语义的只有双宾语、双及物构式等形式么?从实际话语中可以发现,有些非双宾语形式也表现了授受语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实际言语交际经验出发,站在语义的立场上,沿着“语义出发——形式表现”的解释路径,对汉语授受语义及表现形式做一个整体的描述和解释。1.建立授受语义范畴,解释其内涵、特征和结构授受语义范畴是基于授受行为事件抽象出来的事件图式,是人的一种认知范畴。其内涵可以表述为:某个主体的领有物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行为过程。授受语义范畴具有四个特征:主动性、移动性、方向性和得失性。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决定于授受事件的构成要素,包括必有要素和非必有要素两类。必有要素是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生成的根本前提,包括授受主体、授受行为和授受对象。非必有要素对授受语义范畴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要素,包括方式、时间、空间、结果、原因等。授受语义范畴赋予了各必有要素不同的特征,授受主体双方具有拥有能力、授受行为能力和损益性特征,可以是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对象具有可转移性和预存性特征,可以是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或人。行为具有转移性,分为予取行为、交换行为和分享行为。2.授受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本文将授受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表征和话语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授受语义范畴主要由授受动词表征,基于语料库,我们找到了243个能表征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从表征类型、抽象程度和音节形式三个方面对这些动词作了分析。根据授受语义范畴的类型,授受动词也可分为三类:予取类、交换类和分享类,每类还可以再细化为不同的小类;根据表征的抽象程度,授受动词可分为单纯型动词和复合型动词,前者只对授受行为本身编码,抽象等级高,后者除表征授受行为本身外,还包含事件的其他信息,抽象等级低。根据表征动词的音节可分为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二者在使用频率、隐喻能力和语体方面存在差异。3.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授受语义范畴实现指言语交际中,授受语义范畴的具体化,即用话语指称具体的授受语义。根据语料,我们找出了汉语中实际存在的话语形式44种。再根据话语始发成分的要素性质,将话语形式分为动作者前置序列、参与者前置序列、行为前置序列和对象前置序列,各类序列在功能和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别。与索取事件相比,给予事件在动词数量、组合形式数量和实际话语形式数量上存在一定优势。4.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和原则归纳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是一种静态描述,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话语形式是一个动态建构或选择过程,受到一定条件和规则的制约。基于对语料的分析,我们概括出了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包括事件抽象程度的需要、主体的特征、主体关系、语境等条件。话语形式的选择过程除了条件外,还存在一些原则,我们把这些原则概括为激活原则、得体性原则、简洁性原则、信息分布原则、凸显性原则和词语组配原则。话语形式的选择是各种原则综合作用、平衡的结果。

廉晨飞[4](2021)在《新加坡《叻报》称谓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佳奇[5](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唐姣[6](2021)在《第三方人物指称语人际关系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交际中对第三方人物进行指称的指称语为研究对象,从人际语用学、认知语用学角度,运用立场三角理论、功能语法理论,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研究了交际中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人际关系建构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语言形式做了归纳和总结,把第三方人物指称语分为词语形式和结构形式两大类。词语形式含有较低的信息量和较高的可及性,是指称发出方更熟悉的信息。结构形式与之相反,往往需要指称接收方进行更多的加工。指称发出方和指称接收方在对新旧信息的把握中发生交互关系,同时也分别折射出与第三方人物的关系。交际中指称发出方、指称接收方和指称对象这三方之间的关系随着话语的生成和调整处于不断衡量、协商的建构状态,在心理层面呈一个动态变化的三角形,其中任意两方之间的关系都是双向的、动态的、累积的。指称语建构中主要发生的认知活动有语用预设和语用推理,均关涉双方。语用预设强调指称发出者决定指称语之前的认知活动,以及指称接收方接收之前的认知活动,语用推理强调指称双方接收新指称之后的认知活动。经过这一认知过程,指称主体选择出得体的指称语。其中,指称双方随着交际的进行分享新旧信息,强化或调整指称客体的定位,指称客体作为一个被协商定位的信息对象在变动的信息下制约指称双方的指称选择。当指称发出方没有充分指称或发出接收方预料之外的指称,造成指称接收方接收不良时,会引起双方的进一步协商,语言上表现为指称语的调整。在所有的第三方指称行为中,指称接收方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情感态度是重要的考量依据。经过对交际参与者和指称用语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后,指称双方发出的第三方人物指称语实现了经验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三个层面的意义建构。经验意义的建构指的是第三方人物指称语实现的能够实现交际角色的概念化、范畴化,建构活动场景的功能。人际意义的建构指的是第三方人物指称语能够反映出交际三方之间的关系,传达指称主体的立场、评价、情感三个层面的人际关系。语篇意义的建构指的是第三方人物指称语能够传达新旧信息的分布情况,在新旧信息的流转中建构人物关系。本文关注指称发出方、指称接收方、指称对象三方之间的交互关系,重视指称接收方视角的解读,以动态的、发展的视角研究第三方人物指称语人际关系的建构,认为在交际过程中人际关系是不断重建或强化的。

姜海艳[7](2020)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文中指出“形式动词”在语言中的存在具有跨越古今、横亘中西的共性。然而对形式动词研究,从国外的“从属动词”“空泛动词”“轻动词”等,到国内的“傀儡动词”“虚化动词”“形式动词”等,其语言学身份定位和功能定位却至今仍不明确。本文从事件语义范畴的视角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观点,建立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并对该范畴从客观世界到认知世界,再到语言世界的层层实现的过程和机制做出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形式动词在语言里的本质地位,是作为高度抽象的动作义动词,完成对“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与形式动词研究有关很多悬而未解的问题,都可以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框架内得到系统性的解答。全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为后续研究做基础性准备。本文以阐释“人如何用语言表达抽象动作事件——以‘事件实体’为虚拟支配对象的事件”为目标,尝试采用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路线,由人类普遍具有的、有关动作事件的认知基础和语义构成出发,建构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明确其语言表征形式,并概括出抽象动作事件话语形式的生成机制。第二章是形式动词的研究综述。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形式动词的相关研究成果中。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以往学界对形式动词的研究,由于多从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韵律语法、语体语法等偏形式化的理论视角切入,因此在形式动词的意义、词类归属、形式动词的功能及双事件的句法整合等方面都遗留了很多问题,悬而未解。因此,对形式动词的研究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以语义为根,从事件语义范畴的建构出发,穷尽式地搜索其可能的表达形式,讨论它们的认知机制、符号化机制、线性序列机制,进而探索抽象动作事件义的表达路径,从而为形式动词的意义、句法、语用相关现象和问题,找到一种合理性的解释。第三章,从事件语义视角出发,构建起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包括范畴意义、构成要素、语义特征、分类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我们将抽象动作范畴语义内涵表述为“主体对某事物施加或施行了某种行为”,对其事件要素进行了分类提取;概括了抽象动作事件的三个语义特征“及动性”“虚拟支配性”“双事件表达性”,这三个语义特征从内涵意义上决定了抽象动作事件动作义的高度“抽象性”;根据“对象”要素的有无,将抽象动作事件分为“抽象施加动作事件”和“抽象施行动作事件”;最后,区分了抽象动作事件和具体动作事件在对事件的表达上的三点的不同:“整事凸显性”“规划程序性”“对象的衔接性”,并进一步明确了二者形成的认知机制的差别。第四章,本章我们结合抽象动作范畴的语义特点及相关词典释义,确定了抽象动作事件的符号表征形式,其中抽象施加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有:加以、给以、予以、给予、进行、做/作(出)、给出、提出、发出,抽象施行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有:进行、做/作、搞、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抽象动作事件表征形式符号化的机制,包括公共语义因子提取、公共语义因子符号化可能的方式、公共语义因子符号化可能的原形式(具体的“做”义类和具体的“给”义类),而符号化的方式是形式扩展和语义增值。从而为下一步,语言表征形式的深入研究及汉语形式动词的性质、功能定位,类义与个性义,形式义与非形式义的深入探讨奠定理论基础。第五章,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理论,对汉语形式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系统的解释。首先,在上一章表征形式符号化机制基础之上,建立了汉语抽象动词类,探讨了抽象动作词类建立的理据、方法、标准及结果,明确了形式动词在汉语动词系统里的地位:作为动作动词的下位类别“抽象动作词”,与“次抽象动作词”和“具体动作词”相对,其本质功能就是表征“抽象动作事件”;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理论对以往形式动词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解释,包括形式动词的系统价值,抽象义与具体意义,类义与个性意义的分合;用语素的区别性特征、语法化的保持原则、语义蕴含及潜在语义在组合中的激活等理论,对形式动词成员的抽象度、语体色彩、宾语的选择性等问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解释。第六章,本章我们在事件核心要素数理排列的基础上,确定了抽象动作事件范畴可能的话语形式序列,以此为参照,结合语言经验,依托北大CCL语料库,对汉语中可能存在的抽象动作事件的语义配列及典型话语形式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分类,概括出包括主体先行序列、对象先行序列、动作先行序列和行为先行序列,4个大类的19种语义配列及29种典型的话语形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抽象动作事件话语形式的倾向性规律,即:跟事件语义铺陈顺序一致的话语形式,一般可以无标记序列化;跟事件语义铺陈顺序相反的话语形式,一般倾向于有标记表达。第七章,讨论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向话语层面映射的过程及机制。话语形式的形成包括要素的提取、要素的指称、要素的排列三部分,分别找出对应于三个过程的制约因素及相关规则。具体可表示如下:要素提取环节,制约因素主要有事件的概括层级、言前语境的给定;要素指称形式选择环节,制约因素主要有抽象动作事件语义内涵和语义可及性差异的影响;话语形式生成环节,影响因素主要有原型及物事件的规则主导、图形与背景交互的凸显和语篇衔接、连贯与对照;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正是在以上三次选择过程中相关制约因素和规则的限定下,经过言者的比较、筛选和统筹,最终实现为话语层面的线性表达。最后,是结语部分,我们梳理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构想。

左乃文[8](2020)在《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借助他人话语来表达自我观点。此类言语活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本文以汉语中的话语套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功能主义视域下,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着眼于话语的基本单位——句子展开研究。通过对话语套用的结构、意义、篇章、功能的研究能够为套用现象的分析提供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套用与引用的差异,并尝试构建话语套用的分析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话语套用的选题缘起,指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主要梳理了话语套用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语料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通过辨析套用与仿拟辞格的异同,比较套用、引用、借用、化用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话语套用的确定标准,界定套用现象。从关联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总结话语套用在结构、意义、语篇和功能上的特征。依据话语套用的三个层级:当下文本层、原话语层和套用层,划分套用类型。根据话语套用各个层级的互动关联,区分明示性套用(与原话语层的互动)与联想性套用(与当下文本层的互动);根据套用层和原话层的语篇表现,区分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根据套用层内部套用话语和原话语的关系,区分框架套用与实体套用。以第二章概括出的套用特点为依据,组织安排第三至七章。第三章从话语套用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套用类型的形式表现和建构模式。明示性套用具体表现为明标性套用和无标并置套用两类,前者利用套用标记中话语主体、修饰语的数量及位置体现套用表达的创新性。后者依靠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通过形式距离的相近引导受话人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和意义上的解读。联想性套用的突出特点是语篇内不出现原话语和套用标记,只依赖于受话人的认知联想,主要表现为框架套用。依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建构套用表达的形式模式、语义关系模式和认知模式。第四章从话语套用的意义特征分析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性与类推关系。套用浮现义不是当下文本义与原话语义的简单加合。概念整合理论能够解释在选定当下文本和原话语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套用手段筛选参照话语的内容,最终糅合呈现为套用表达。利用“再语境化”概念,分析原语境因素对话语套用的重要影响,原话语经过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以及套用义的语境解读。话语套用的结构形式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类推产生的,通过概念整合、语境吸收浮现出的套用义,在不同场合下类推形成了系列表达和多种语义模式。第五章从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分析其语篇表现。套用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原有文本的解构和现有文本的建构形成的互文重构是同时进行的,具体表现为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和互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互动。基于话语套用的对话特点,体现了文本间的互涉、交融。根据原话语层的隐现,将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分为言内套用和言外套用,其利用语篇衔接语、激活认知记忆等方式连贯话语套用各个层级,而后进行线性排列。不同的语篇模式和套用层所处位置决定了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第六章从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分析其传信策略。不同套用类型利用多种形式表明套用话语的来源和获取途径,以此传递言者的认识态度,具有表达“言之有借,无意掠美”的作用。通过言语手段标示传信语,交代话语出处,构建交际双方的共有背景,标明套用话语中言者认识的来源理据。原话语显隐及其出现的位置、“套用X话(说)”中不同的X、套用话语中留存的结构框架是查据套用信息来源的编码形式。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具有双向调控的作用,既可以对原话语明说或隐去作出策略选择,也能利用不同方式对套用话语的信息地位进行策略调整,使表达言据性的原话语、“套用X话(说)”处于背景位置,使表达主观认识的套用话语凸显成为前景信息。第七章从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分析其交互功能。话语套用是具有交互特征的动态交际活动。交互功能是促使套用表达式形成的重要动因,其在语篇中表现为互文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委婉情态和立场建构。言者利用套用层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情态词、标记成分、并置语序及套用话语的配合,语境化吸收它们的主观性特征,建立不同层级的关联。各个层级在文本互动中也蕴含着人际互动功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附带情感态度,使观点呈现丰富内涵。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主观认识的表达,体现了言者对受话人的关注。委婉情态、视角取向和设立言谈立场是话语交互功能的体现。第八章是总结和余论。套用表达是表述言者创新性观点的话语手段,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达到了传承基础上令人感到陌生新鲜的表达效果,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语套用结构、语义、语篇和功能的分析,揭示套用和引用在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对话语套用现象的系统研究能够有利于语言伦理建设、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语言的文化传统以及跨语言的比较等角度,还可以对汉语套用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

李玲[9](2020)在《《经律异相》所引北传四阿含经与其原经异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律异相》成书於南朝梁,作爲现存成部最早的佛教类书,与所出原经间存在大量异文,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本文以《经律异相》所引北传四阿含经与其原经异文爲研究对象,利用语料库建设与检索法、比较法,从字词、句用和语篇三个层面对异文现象进行了较爲全面的考察。通过对古今字、异体字和讹误字三种类型的字类异文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字间的字际关系,并对各字在《经律异相》和北传四阿含经中的使用情况作了一定的説明。对同义词异文进行研究,包括单音同义词、双音同义词的转化及单双音同义词间的转化,加深了对同义词间相互关系的认识。通过对音译词不同音译用字的分析,反映了一定的语音情况。在句用层面,《经律异相》在摘录北传四阿含经时多省略各句法成分,行文更爲简洁,更加追求句式整齐。有时则改变原经的句法结构,或将原经中的复句改爲单句。语篇层面异文主要体现在指称方式的使用、语义表达、叙述方式以及前後景信息的编排四个方面。《经律异相》常对原经的指称方式、叙述方式进行改变,也常运用省略和概括的方法,对原经内容进行删改和调整,多省略原经中的背景信息。本文在校勘学、语篇学和佛教文化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异文比勘,纠正了《经律异相》的句读疏误,探究了异文成因、判定了异文是非、匡正了刊刻讹误;通过异文语篇分析,对古汉语特点及语篇理论的认识也更加深入。《经律异相》作爲现存成部最早的一部佛教类书,对《经律异相》所引北传四阿含经与其原经异文的研究有利於更好地还原佛经的本来面貌,也加深了对佛教文化的理解。

殷小梅[10](2020)在《中级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篇指称方式及其偏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指称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方式之一,指称方式的合理运用影响语篇衔接与连贯。中级韩国留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出现较多指称方式运用不当的问题,严重影响语篇衔接和连贯。本文通过教材分析、留学生语料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式,一方面探究汉语指称运用规律,另一方面分析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指称使用特点和偏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目前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等。在指称本体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的领域集中于指称的分类问题,对指称规则使用缺乏系统研究;在对外汉语指称研究方面,留学生指称偏误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但未深入分析偏误的原因,国别化研究也较为缺乏。第二部分考察汉语叙述性语篇指称的使用情况,以留学生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作为参考,并且分析教材中指称练习设置和知识编排问题。通过教材语料分析,我们发现在汉语叙述性语篇中人称指称的使用频率高于指示指称,零形式指称的使用频率高于人称代词指称,人称代词的使用高于名词指称。指示指称主要以“这、那”单用、“这、那”组词、“这或那+NP”三种形式出现,在实际运用中“这”及其组合使用频率高于“那”,呈不对称性分布。第三部分是根据收集中级韩国留学生语料对该群体留学生指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该群体留学生语篇指称使用与规范的汉语语篇指称使用相比,人称代词指称过度使用,零形式用量不足,名词指称过度使用,并且零形式指称、指示指称使用正确率偏低。第四部分对中级韩国留学生指称使用偏误归类分析,我们把留学生人称指称偏误分为七类,指示指称偏误分为三类,出现较多的偏误是零形式误为人称代词指称、人称代词误为零形式指称、零形式误为名词指称。与其他国家留学生指称运用相比,该群体留学生在人称代词指称过度使用、名词指称过度使用偏误较为突出。在这部分,我们对留学生正确率高和偏误率高的指称方式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基于对前面数据的分析,我们针对中级韩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从教师、教材、学生等方面提出提高学生指称运用能力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汉语的指称形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的指称形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有定”“无定”与指称的功能概念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与指称有关的三个理论问题
    2.1 关于限定性
    2.2 关于指称两种主要的分类
    2.3 关于无指
3“有定”“无定”与指称的功能概念的对应
    3.1 有定
        (1)非指称性
        (2)指称性
        (3)无指
        (4)定指
    3.2 无定
        (1)非指称性
        (2)指称性
        (3)有指
        (4)无指
4 对本文“引言”两个问题的回答
    4.1 对“有定”“无定”与指称的功能概念关系的概括
    4.2 对“引言”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4.3 对“引言”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5 汉语是否需要指称的形式概念“有定”“无定”
6 结语

(2)韩国学生汉语语篇指称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语篇指称分类
2. 语篇指称使用频次分析
    2.1 四个水平组内六类语篇指称使用情况分析
        2.1.1 四个水平组内六类语篇指称共性分析
        2.1.2 四个水平组内六类语篇指称差异分析
    2.2 六类语篇指称组间使用情况
3. 韩国学生汉语语篇指称偏误(1)分析
    3.1 省略偏误
        3.1.1 承前省略不足
        3.1.2 宾语省略不足
        3.1.2 蒙后省略不足
    3.2 代词偏误
        3.2.1 代词位置错误
        3.2.2 代词误用为同形表达式
        3.2.3 代词误用为省略
4. 结论及启示

(3)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和问题
    2 研究的路径及方法
    3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4 语料来源
第1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1 句法形式研究
        1.1.1 双宾语的研究
        1.1.2 双及物构式的研究
        1.1.3 “给”字句的研究
    1.2 授受动词研究
    1.3 授受意义研究
        1.3.1 给予义和索取义
        1.3.2 其他语义
    1.4 相关研究评述
第2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特征
    2.1 双宾语、双及物构式和授受语义
        2.1.1 意义的不同认识
        2.1.2 共性和差异
    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范围
        2.2.1 授受事件和授受语义范畴
        2.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
        2.2.3 授受语义范畴的范围
    2.3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征
        2.3.1 主动性
        2.3.2 移动性
        2.3.3 方向性
        2.3.4 得失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结构
    3.1 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
    3.2 核心要素
        3.2.1 授受主体
        3.2.2 授受对象
        3.2.3 授受行为
    3.3 非核心要素
        3.3.1 时间要素
        3.3.2 空间要素
        3.3.3 结果要素
        3.3.4 方式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表征
    4.1 语义范畴和动词
    4.2 授受语义范畴类型的动词表征
        4.2.1 予取范畴的动词表征
        4.2.2 交换范畴的动词表征
        4.2.3 分享范畴的动词表征
    4.3 单纯型和复合型动词表征
        4.3.1 单纯型动词表征
        4.3.2 复合型动词表征
    4.4 单/双音节动词的表征差异
        4.4.1 使用频率差异
        4.4.2 隐喻能力差异
        4.4.3 语体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话语表现形式
    5.1 授受语义范畴的实现
    5.2 出现在话语形式上的要素及序列
        5.2.1 给予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2 索取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3 给予事件和索取事件话语形式的关系
        5.2.4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殊话语形式
    5.3 授受语义范畴构成要素的词语表现
        5.3.1 主体要素的词语表现
        5.3.2 对象要素的词语表现
        5.3.3 时空要素的词语表现
        5.3.4 结果要素的词语表现
        5.3.5 方式要素的词语表现
    5.4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总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条件和基本原则
    6.1 实现的条件
        6.1.1 需要条件
        6.1.2 主体条件
        6.1.3 语境条件
    6.2 实现的基本原则
        6.2.1 激活原则
        6.2.2 简洁性原则
        6.2.3 得体性原则
        6.2.4 信息分布原则
        6.2.5 凸显性原则
        6.2.6 词语组配原则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5)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网络语言研究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取向
        (二)研究方法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一)学界相关分析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一)序列的类型
        (二)序列的特征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一)话轮上的异同
        (二)序列上的异同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一)人际隐喻
        (二)即时转喻
        (三)指称与互文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二)伦理对策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二、现实应用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二、不足与期待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第三方人物指称语人际关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一)功能层面的研究
        (二)结构层面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五、语料来源说明
第二章 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语言形式
    一、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词语形式
        (一)名词
        (二)代词
    二、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单层结构形式
        (一)定中结构
        (二)复指结构
        (三)指量结构
    三、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多层结构形式
第三章 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认知建构
    一、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交互性认知
        (一)主体与客体间的交互关系
        (二)主体与主体间的交互关系
    二、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语用认知
        (一)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语用预设
        (二)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语用推理
第四章 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意义建构
    一、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经验意义建构
    二、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人际意义建构
    三、第三方人物指称语的语篇意义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对象
    1.2 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 语料来源
第2章 形式动词研究综述
    2.1 形式动词的描写
        2.1.1 关于形式动词的意义
        2.1.2 关于形式动词的宾语
        2.1.3 关于形式动词的功能
    2.2 形式动词的解释
    2.3 已有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建立
    3.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动态建构
        3.1.1 概念范畴与事件范畴的分与合
        3.1.2 抽象动作事件的产生
        3.1.3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形成
    3.2 抽象动作事件的构成要素
    3.3 抽象动作事件的类型
        3.3.1 施加类抽象动作事件
        3.3.2 施行类抽象动作事件
    3.4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义特征
        3.4.1 及动性
        3.4.2 双事件表达性
        3.4.3 虚拟支配性
    3.5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具体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区别
        3.5.1 整事凸显性
        3.5.2 规划程序性
        3.5.3 对象衔接性
    3.6 抽象动作事件与具体动作事件的分化
        3.6.1 范畴化机制的不同
        3.6.2 分化的层面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
    4.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表征形式
        4.1.1 施加类抽象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
        4.1.2 施行类抽象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
    4.2 抽象动作范畴表征形式的符号化机制
        4.2.1 符号化理据性的研究设想
        4.2.2 符号化理据性的研究过程及结果
        4.2.3 抽象动作事件表征形式的符号化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汉语抽象动作词类的建立
    5.1 抽象动词类建立的必要性
        5.1.1 动词内部分类意义标准的同一性
        5.1.2 来自词汇语义系统性的缺口
        5.1.3 以往学者研究的支持
    5.2 抽象动作词类建立的原则及结果
        5.2.1 建立的原则
        5.2.2 建立的结果
    5.3 抽象动作词类的解释力
        5.3.1 关于形式动词的词汇意义及其系统价值
        5.3.2 关于形式动词的类义与个性意义分与合
        5.3.3 关于形式动词的形式义与非形式意义分与合
    5.4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加以给以予以给予
        5.4.1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共同类义
        5.4.2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个性意义
        5.4.3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逐例说明
    5.5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进行作做搞打
        5.5.1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共同类义
        5.5.2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个性义
        5.5.3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逐例说明
    5.6 形式动词、泛义动词和代动词之辩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序列
    6.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类别
        6.1.1 主体先行序列
        6.1.2 对象先行序列
        6.1.3 动作先行序列
        6.1.4 行为先行序列
    6.2 抽象动作范畴形式序列的特点
        6.2.1 顺序排列与无标记形式
        6.2.2 逆序排列与有标记形式
        6.2.3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总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抽象动作范畴的话语生成机制
    7.1 抽象动作语义范畴的话语生成过程
    7.2 事件要素提取的制约因素及相关规则
        7.2.1 事件概括的层级
        7.2.2 言前语境的给定
    7.3 要素指称形式的选择规则
        7.3.1 事件语义内涵的制约
        7.3.2 语义可及性差异的影响
        7.3.3 事件概括等级的影响
    7.4 话语形式生成的制约因素及生成规则
        7.4.1 原型及物事件规则主导
        7.4.2 图形与背景的交互凸显
        7.4.3 语篇的衔接、连贯与照应
    7.5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话语生成机制及一般工作程序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8)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仿拟与互文性研究
        (二)套语与模因论研究
        (三)汉语引语的分类研究
    四、理论背景
        (一)互文性理论
        (二)对话句法理论
        (三)功能主义语言观与互动思想
    五、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语用认知法
    六、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话语套用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一、话语套用的界定
        (一)话语套用和仿拟辞格的区分
        (二)话语套用与引用、借用、化用的比较
        (三)话语套用的确认标准
    二、话语套用的特征
        (一)结构的依附性和并置性
        (二)意义的元语整合性和言据性
        (三)语篇的互文性和对话性
        (四)话语功能的表情性和互动性
    三、话语套用的类型
        (一)明示性套用与联想性套用
        (二)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
        (三)实体性套用与框架套用
第三章 话语套用的结构表现与建构模式
    一、明示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明示性套用标记的句法表现
        (二)套用标记语言变量的隐现规律
        (三)无标并置套用的形式表现
        (四)明示性套用的话语组合情况
    二、联想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套用流行构式激活联想
        (二)套用俗语、诗句、名言的框架激活联想
    三、话语套用的建构模式
        (一)形式表现模式
        (二)语义关系模式
        (三)认知模式
第四章 话语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与类推关系
    一、概念整合与套用浮现义
        (一)概念整合
        (二)套用浮现义
        (三)套用浮现义的生成识解
    二、再语境化与语境依赖
        (一)话语再语境化的制约因素
        (二)原话语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
        (三)套用话语的语境依赖与意义吸收
    三、套用义模式与类推关系
        (一)单套式
        (二)叠套式
第五章 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与语篇表现
    一、话语套用的文本互动与互文性
        (一)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
        (二)互文本与主文本的互动
    二、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
        (一)言内模式
        (二)言外模式
    三、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
        (一)原话语的管界和参照功能
        (二)套用标记的语篇功能
        (三)套用话语的评论功能、阐发新命题功能
第六章 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与传信策略
    一、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
        (一)套用标记明示话语来源和获取方式
        (二)原话语和语序的配合明示话语来源
        (三)框架联想激活提示话语来源
    二、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
        (一)原话语的信息包装
        (二)套用话语的信息调节
第七章 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与交互功能
    一、主观性特征
        (一)利用高可及度指称形式标示言者介入
        (二)利用情态共现表达言者认识
        (三)利用套用标记传递言者意图
    二、委婉情态的表现手段
        (一)评注性副词
        (二)表小量的补语
        (三)假设句
    三、视角取向与立场建构
        (一)视角取向与交互认同
        (二)立场同盟与情感共鸣
        (三)负面认识与评价立场
第八章 结论及余论
    一、主要结论
        (一)话语套用的层级性
        (二)话语套用的整体特征
        (三)话语套用的具体表现
        (四)话语套用的创新性及使用动因
        (五)比较话语套用与引用的差异
    二、余论
        (一)建立话语套用的评价等级
        (二)套用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三)话语套用的文化传统
    三、本文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经律异相》所引北传四阿含经与其原经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经律异相》、北传四阿含经及异文概述
    二 《经律异相》及北传四阿含经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字词异文研究
    第一节 字用层面异文研究
    第二节 词用层面异文研究
第二章 句用性异文
    第一节 句法成分的省略
    第二节 内部结构关系的改变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第三章 语篇功能性异文
    第一节 指称方式的使用
    第二节 语义表达
    第三节 叙述方式
    第四节 前景与背景信息的编排
第四章 《经律异相》所引四阿含经与其原经异文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校勘学价值
    第二节 语篇学价值
    第三节 佛教文化学价值
结语
附录一:《经律异相》引北传四阿含经情况
附录二:《经律异相》所引北传四阿含经与其原经异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中级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篇指称方式及其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汉语指称本体研究
        1.1.2 汉语指称对外汉语研究
        1.1.3 中级韩国留学生语篇指称研究
    1.2 理论依据
        1.2.1 语篇理论
        1.2.2 偏误分析理论
        1.2.3 中介语理论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中级阶段的界定
        1.3.2 小句
        1.3.3 语篇回指链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指称在教材中的使用考察
    2.1 汉语指称在教材中使用情况分析
        2.1.1 人称指称
        2.1.2 指示指称
    2.2 教材练习设置情况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中级韩国留学生语篇指称使用情况分析
    3.1 人称指称
        3.1.1 人称代词使用情况
        3.1.2 名词指称使用情况
        3.1.3 零形式指称使用情况
    3.2 指示指称使用情况
    3.3 小结
第四章 中级韩国留学生指称偏误及原因分析
    4.1 人称指称偏误分析
        4.1.1 人称代词指称使用偏误
        4.1.2 零形式指称偏误
        4.1.3 名词指称偏误
    4.2 指示指称偏误分析
        4.2.1 缺少指示指称
        4.2.2 指示指称多余
        4.2.3 近指和远指混用
    4.3 留学生指称使用对比分析
    4.4 指称使用原因分析
        4.4.1 指称正确使用原因分析
        4.4.2 指称偏误使用原因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提高留学生指称运用能力的建议
    5.1 教材编写
    5.2 教师教学
    5.3 学生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汉语的指称形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定”“无定”与指称的功能概念的关系[J]. 王红旗. 语文研究, 2021(04)
  • [2]韩国学生汉语语篇指称习得研究[J]. 曾丽娟,齐沪扬.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1(03)
  • [3]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D]. 张璐.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新加坡《叻报》称谓语研究[D]. 廉晨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第三方人物指称语人际关系建构研究[D]. 唐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D]. 姜海艳. 吉林大学, 2020(08)
  • [8]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D]. 左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经律异相》所引北传四阿含经与其原经异文研究[D]. 李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中级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篇指称方式及其偏误研究[D]. 殷小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汉语指称形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