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册会计师如何开展金融企业审计(论文文献综述)
樊姝楠[1](2021)在《三七互娱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余佩芝[2](2021)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以天业股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郑云雷[3](2021)在《Z互联网公司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各个领域影响日益突出,其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经营合法合规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内容。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行业审计风险研究存在必要性和现实需求。国际和国内的审计准则普遍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对互联网企业的审计也多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但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对复杂,因此互联网行业审计使得审计人员面临不小的挑战。目前,有关审计风险的研究多聚焦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缺少对具体行业的审计风险研究,特别是对互联网行业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选取Z互联网公司,对其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进行详细地分析与研究。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对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首先利用熵权法搭建了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各风险因素进行赋权,将审计风险由定性分析转为定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认定影响Z互联网公司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完善总体审计策略、优化实质性审计程序和加强事务所软硬件建设三个方面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应对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建议。在理论研究上,本文可以部分弥补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应对的空缺,熵权法是审计风险评估的有益补充,特别是通过熵权法对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进行评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审计风险难以量化的问题,帮助审计人员掌握互联网企业的具体风险点。在应用研究上,本文对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审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可帮助审计人员有效评估并应对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提升实施审计程序的质量,为今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互联网企业相关的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安子琪[4](2021)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财报审计风险研究 ——以三只松鼠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商务虽然在我国出现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乘着政策和环境的东风,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与传统企业相比,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存在颠覆式的变化,商品自产出到交易完成全都依靠互联网进行,如此新颖的经营模式使注册会计师面临了巨大挑战。审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对审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导致审计风险具有隐蔽性,而当前指导该类企业审计工作的法规和文献较少,因此针对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财报审计风险进行研究,有利于审计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审计工作,降低审计风险。本文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依据,对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财报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模式多样,具有营销渠道广泛化,交易过程虚拟化,数据信息无纸化,支付方式多样化,商品流通渠道多样化的特点。然而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众多,包括网络环境不安全,被审计方员工结构待完善,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审计相关法规不完善,审计队伍针对性专业能力待加强,缺少针对性审计软件等。以三只松鼠企业为例评估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财报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忽略企业整体经营存在的风险,信息系统安全不足,食品质量控制不到位,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重大错报风险,对于收入认定,原材料采购风险和成本方面的风险也应当重点关注,在检查风险方面,存在审计技术和方法相对滞后,缺乏电子商务专长人才,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待完善等风险。以上问题也是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统一问题,本文认为可以对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方面进行审计风险应对。有关部门监督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和信息系统安全性,企业完善员工结构能够应对重大错报风险,通过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审计法律法规,审计人员改进审计方法,开发新型审计软件,会计师事务所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审计人才的培养来应对检查风险。
牛艺迪[5](2020)在《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我国审计准则制定机构规定于2017年1月1日首先在A+H股上市公司试点披露关键审计事项,2018年起在A股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中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与内容描述的政策要求进行解读,接着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1)从行业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平均数量最多的是金融业;(2)从会计师事务所性质类型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对会计师事务所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平均数量统计,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高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3)不同关键审计事项内容类型分类统计,得到现有的审计报告7成左右披露的是资产减值类事项与收入确认类事项。为了进一步研究关键审计事项的经济后果,本文以2016年-2018年三个会计年度的A股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共6341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关键审计事项资产类事项金额与费用类事项金额对审计费用的实际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关键审计事项数量与审计费用显着正相关;(2)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事项金额与审计费用显着正相关;(3)费用类关键审计事项金额与审计费用显着负相关;(4)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对审计费用的积极影响不显着;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的金额大小对审计费用的积极影响更显着;费用类关键审计事项的金额大小对审计费用的消极影响更显着;(5)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对审计费用的积极影响不显着;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的金额大小对审计费用的积极影响不显着;费用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金额对审计费用的消极影响更显着。最后论文根据本文研究的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的分析,以及论证关键审计事项的数量、金额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领域的学术文献,检验了新审计政策实施情况,对审计相关部门的工作实施有积极指导意义。
陈文婷[6](2020)在《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以ZD企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国家对农业企业的发展不仅给予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支持,同时还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上市。但是,农业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意,近些年不断爆出的农业企业财务造假事件使得农业企业的财务审计监管及审计风险防范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人们也把目光聚焦到了承担审计责任的注册会计师身上。由于农业企业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大,生物资产存货监盘实施困难,行业专业性较高等特点,导致其审计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农业企业时,采用何种方式识别和评价农业企业的审计风险以及采取何种方案控制农业企业的审计风险就成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审计风险和审计风险控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并对农业企业的概况及审计风险产生概况,农业类企业的特点及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特殊条件进行了阐述,同时基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并结合资本市场上审计失败的几起案例,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社会环境三个不同角度分别揭示了农业企业的具体审计风险。其次,本文选择了农业类企业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ZD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站在注册会计师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识别和评价了ZD企业的审计风险,基于对ZD企业审计风险的评价结果,本文从审计工作执行的四个不同阶段设计了针对ZD企业审计的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案。最后提出了强化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的系列对策。
马建昕[7](2020)在《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中审众环对*ST高升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如今互联网作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和公众熟知。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出现了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在狭义定义上,不仅分为内容提供商和应用服务提供商,还涵盖能提供网络服务、数据服务、应用基础设施的各类型服务商。以上各类型互联网企业,共同缔造了新时代互联网企业的版图。随着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行业规范理论上应更加完善,但证监会和交易所出具的违规处罚公告数量却日益增加。例如*ST高升2018年至今,已收到六份违规处罚决定书,处罚公告显示2017年度存在多笔关联方担保问题,但2017审计报告和年报均未对此披露,显然存在审计风险。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导致存在一定的研究案例,总体数量较少,且多集中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方面,面临较高审计风险,因此本文旨在对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进行研究。本文从审计风险角度,对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进行研究,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模型,从重大错报风险及检查风险两个领域,结合*ST高升审计案例,探究财务报表层次及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存在的检查风险。针对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互联网企业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体现在经营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监管环境;(2)互联网企业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体现在商誉、营业收入、研发费用等重点会计科目;(3)审计人员检查风险主要源于未保持职业谨慎、未执行恰当审计程序、会计科目评估能力不足。针对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审计人员面对互联网企业时识别关键审计风险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进而降低检查风险,同时为后续审计互联网企业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
滕子[8](2020)在《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网络零售企业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基于三只松鼠案例分析》文中指出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政府要加快数据共享,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实施全国大数据战略,促进产业与大数据结合。为了发展审计信息化建设,我国已成功实施“金审工程”项目,逐步实现政府审计实时化、全面化模式,审计机关能更好地履行法定监督职能。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到来不断革新商业模式,网络零售行业顺势发展。网络零售不同于传统行业,企业经营虚拟化、无纸化、支付手段多样化、数据海量化等使得审计证据获取难度增大,进而加大审计风险。电子商务环境下,除了会计方面,审计过程还要充分考虑内部控制有效性、信息系统应用程度、网络安全程度产生的影响,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可能无法规避审计中遇到的风险。审计方法的每一次转变都伴随商业模式重大变革而发生,大数据、云计算给现代审计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指引,因此,针对网络零售企业的审计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如何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优势来防范网络零售企业审计风险,是当前审计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是: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当前网络零售行业审计现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对审计的影响研究,为尝试搭建“云审计”平台奠定深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零售企业作为案例对象,介绍了“三只松鼠”的经营模式、发展战略以及整体经营的情况,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对案例公司进行风险成因分析;最后,基于系统论和协同效应构建针对网络零售企业的“云审计”系统,依据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及审计环境三个层次对审计风险提出防范措施。本文突破了现有学者对大数据、云计算与审计关系的一般性探讨,根据网络零售企业特征和审计实务需求,结合具体案例设计出符合网络零售行业的云审计框架,旨在实现审计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审计方法和流程,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对云审计在整个电商行业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刘畅[9](2020)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以华鹏飞公司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飞速发展,并逐渐渗透到物流、金融和文化等各行各业,融合成一批新的业态主体,正全面影响着经济与民生。近年来,世界产业格局正围绕科技而展开竞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凭借其轻资产重人才等诸多特点,受到国家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但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其特有的审计风险,例如创新的跨行业业务融合模式、信息产品高度虚拟化,以及没有传统产业的采购库存环节等,已成为在新兴产业审计中被关注的对象。“海联讯”、“大智慧”、“九好集团”等重大财务造假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审计风险通常发生在哪些方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审计风险,以及注册会计师应该如何控制防范。目前,国内外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审计风险的研究理论基础都比较薄弱,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少数学者已经关注到对该行业的审计面临着很高的风险,但相对集中于具体业务的理论层面。本文的特色在于利用审计风险模型对行业代表性企业华鹏飞进行案例分析,首先以国内外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审计风险相关理论的归纳评述,再结合华鹏飞案例的具体情况,利用审计风险模型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审计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究其成因,进而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提出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发展历程短但十分迅速,与传统制造业在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存在较大差异,更面临着较高的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充分了解该行业审计风险的特点及其成因,并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在以后的审计业务中降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华鹏飞作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通过研究其违规手段对审计风险及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审计风险理论研究和实务改进都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促进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高文谦[10](2020)在《新三板企业的审计风险研究 ——以新绿股份为例》文中认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自2013年成立以来在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规范了创新创业资本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扮演者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角色。但是由于新三板在准入门槛与监管力度方面的宽松,使得整个新三板市场面临比较高的整体风险。特别是近年来,众多拥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将新三板审计业务作为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拓展点,业务的迅速扩张与执业能力的矛盾愈发突出。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的研究方向都在主板审计业务上,没有给予审计风险更大的新三板市场足够的关注,所以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如何识别和应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审计风险,为各方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公司信息?本文结合现代风险导向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借助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从新三板市场整体市场特点出发,具体分析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企业在审计业务中的应该承担的责任及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引入的案例为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山东新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造假数额庞大,造假手段多样并且造假具有明确的主观性,所以具体研究该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对新三板审计业务的健康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新三板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1)会计师事务所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导致未勤勉尽责,审计程序流于表面(2)企业自身造假动机浓厚,为完成对赌协议业绩要求不惜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舞弊,账外设帐(3)行业特点导致的审计固有限制,农产品加工业向来是审计失败事件的高发区(4)外部监管政策及力度不到位,较低的违规成本与高额的利益诱惑一定程度上促使相关企业铤而走险。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希望能为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审计业务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注册会计师如何开展金融企业审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册会计师如何开展金融企业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3)Z互联网公司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审计风险评估研究 |
1.2.2 审计风险应对研究 |
1.2.3 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商业模式 |
2.1.2 审计风险 |
2.1.3 熵权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2.2 商业模式创新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风险管理理论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Z互联网公司审计风险识别与评估 |
3.1 Z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基本情况介绍 |
3.1.2 商业模式分析 |
3.1.3 基本财务情况 |
3.2 Z互联网公司审计风险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外部风险因素 |
3.2.2 内部风险因素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3.3 Z互联网公司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3.3.1 评估方法 |
3.3.2 问卷调查 |
3.3.3 审计风险评估 |
3.3.4 Z互联网公司主要审计风险点 |
第4章 Z互联网公司审计风险应对研究 |
4.1 Z互联网公司审计风险应对框架构建 |
4.2 完善总体审计策略 |
4.2.1 明确审计范围 |
4.2.2 完善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 |
4.2.3 优化审计时间安排 |
4.3 优化实质性审计程序 |
4.3.1 准确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 |
4.3.2 信息系统审计 |
4.3.3 改进营业收入审计程序 |
4.3.4 改进研发费用审计程序 |
4.3.5 改进商誉减值审计程序 |
4.3.6 改进无形资产审计程序 |
4.3.7 改进职工薪酬审计程序 |
4.4 加强事务所软硬件建设 |
4.4.1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
4.4.2 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进行审计 |
4.4.3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
4.4.4 提高审计人员独立性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对会计师事务所防范审计风险的建议 |
5.2.2 对互联网企业防范审计风险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审计风险因素评价表 |
附录2 问卷调查结果汇总表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财报审计风险研究 ——以三只松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互联网电子商务相关研究 |
1.3.2 审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相关研究 |
1.3.3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相关研究 |
1.3.4 三只松鼠企业相关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电子商务 |
2.1.2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 |
2.1.3 审计风险 |
2.1.4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及审计内容 |
3.1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模式 |
3.1.1 Business-to-Business |
3.1.2 Business-to-Consumer |
3.1.3 Customer-to-Customer |
3.1.4 其他类型的经营模式 |
3.2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 |
3.2.1 营销渠道广泛化 |
3.2.2 交易过程虚拟化 |
3.2.3 数据信息无纸化 |
3.2.4 支付方式多样化 |
3.2.5 商品流通渠道多样化 |
3.3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审计流程与内容 |
3.3.1 审计流程介绍 |
3.3.2 审计内容及重点关注点 |
3.4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的财报审计风险 |
3.4.1 重大错报风险增加 |
3.4.2 检查风险水平提高 |
4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财报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4.1 重大错报风险成因分析 |
4.1.1 网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
4.1.2 被审计单位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高 |
4.1.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 |
4.1.4 企业员工结构有待合理化 |
4.2 检查风险成因分析 |
4.2.1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审计相关法规尚不成熟 |
4.2.2 审计人员针对性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
4.2.3 缺少针对性审计软件 |
5 三只松鼠财报审计风险评估 |
5.1 三只松鼠公司介绍 |
5.2 三只松鼠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
5.2.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
5.2.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
5.3 三只松鼠的审计检查风险评估 |
5.3.1 审计技术和方法相对滞后 |
5.3.2 缺乏电子商务专长审计人才 |
5.3.3 审计程序设计和实施有待完善 |
6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财报审计风险应对的建议 |
6.1 重大错报风险应对建议 |
6.1.1 有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安全性的监督 |
6.1.2 提高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性 |
6.1.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
6.1.4 被审计单位完善员工结构 |
6.2 检查风险应对建议 |
6.2.1 完善相关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
6.2.2 根据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 |
6.2.3 开发适应性高的电子商务审计软件 |
6.2.4 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审计人才的培养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声誉溢价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关键审计事项的研究进展 |
2.3.1 关键审计事项的选定 |
2.3.2 关键审计事项的内容 |
2.3.3 关键审计事项对信息含量的影响 |
2.3.4 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
2.3.5 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费用 |
2.4 审计费用的研究进展 |
2.4.1 审计费用的组成因素与影响因素 |
2.4.2 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 |
3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分析 |
3.1 审计报告历史沿革与最新变化 |
3.1.1 审计报告历史沿革 |
3.1.2 审计报告的最新变化 |
3.2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现状 |
3.2.1 关键审计事项的内容 |
3.2.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情况 |
3.3 假设提出 |
3.3.1 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 |
3.3.2 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 |
4.2 变量选择 |
4.2.1 因变量 |
4.2.2 自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5 实证结果及讨论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3.1 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费用的影响分析 |
5.3.2 进一步研究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小结及建议 |
5.5.1 实证结果小结 |
5.5.2 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以ZD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审计风险及审计风险控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审计风险的概念 |
2.1.2 审计风险的特征 |
2.1.3 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 |
2.1.4 审计风险模型 |
2.2 审计风险控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1 审计风险控制的概念 |
2.2.2 审计风险控制流程 |
2.2.3 审计风险控制的意义 |
第三章 农业类企业概况及农业企业审计风险概况 |
3.1 农业类企业的概况 |
3.1.1 农业类企业的概念 |
3.1.2 农业类企业的发展现状 |
3.1.3 农业类企业的特点 |
3.2 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特殊条件 |
3.2.1 现金交易量大增加审计难度 |
3.2.2 农业类企业受税收政策扶持,税收成本低 |
3.2.3 农业类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 |
3.2.4 农业类企业生物资产审计风险大 |
3.3 农业类企业的主要审计风险 |
3.3.1 从审计主体——注册会计师角度分析农业企业的审计风险 |
3.3.2 从审计客体——农业类企业角度分析农业企业的审计风险 |
3.3.3 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农业类企业的审计风险 |
第四章 ZD企业概况及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
4.1 案例选择及企业介绍 |
4.1.1 案例选择 |
4.1.2 ZD企业基本情况 |
4.1.3 ZD企业事件介绍 |
4.2 ZD企业审计风险识别 |
4.2.1 审计客体角度——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 |
4.2.2 审计主体角度——检查风险的识别 |
4.3 ZD企业审计风险评价 |
4.3.1 ZD企业审计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2 利用审计风险评价模型评价ZD企业的审计风险 |
第五章 ZD企业审计风险控制方案设计 |
5.1 审计业务承接阶段审计风险控制方案 |
5.1.1 接受业务委托前与前任会计师做必要的沟通 |
5.1.2 与企业管理层沟通评估管理层的诚信问题 |
5.1.3 强化风险意识 |
5.2 审计计划阶段审计风险控制 |
5.2.1 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必要时利用专家工作 |
5.2.2 制定详细的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
5.3 审计业务执行阶段审计风险控制方案 |
5.3.1 实施充分恰当的风险评估程序 |
5.3.2 严格执行控制测试 |
5.3.3 严格实施生物资产存货实质性程序 |
5.4 完成审计工作阶段的风险控制 |
5.4.1 评价错报及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
5.4.2 根据审计准则合理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
第六章 强化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 |
6.1 针对审计主体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强化审计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
6.1.1 全方位综合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
6.1.2 结合农业类企业特点创新审计方法、优化审计程序 |
6.1.3 重点关注农业类企业内部控制,合理进行风险评估程序 |
6.1.4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
6.2 针对审计客体农业企业角度强化审计风险控制的辅助措施 |
6.2.1 优化农业企业公司治理、提升人才质量 |
6.2.2 完善农业类企业内部控制 |
6.3 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辅助措施 |
6.3.1 加大对农业类企业舞弊的处罚力度 |
6.3.2 规范农业类企业信息披露 |
6.3.3 借助现代传媒力量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中审众环对*ST高升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框架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审计风险研究 |
2.1.2 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研究 |
2.1.3 概括性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2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
3 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
3.1 互联网企业基本概况 |
3.1.1 互联网企业定义 |
3.1.2 互联网企业特点 |
3.2 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领域 |
3.2.1 企业经营风险 |
3.2.2 虚增收入风险 |
3.2.3 研发费用确认风险 |
3.2.4 审计人员自身的问题增大检查风险 |
4 *ST高升案例选择与风险分析 |
4.1 案例选择背景 |
4.1.1 公司概况 |
4.1.2 本文案例选择依据 |
4.2 *ST高升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2.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2.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3 检查风险分析 |
4.3.1 未保持足够职业谨慎 |
4.3.2 未执行恰当审计程序 |
4.3.3 预计负债评估能力不足 |
4.3.4 缺乏对互联网企业了解 |
5 针对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
5.1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5.1.1 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
5.1.2 重点关注持续经营风险 |
5.1.3 关注商誉减值等财务数据 |
5.1.4 关注企业收入的真实准确性 |
5.1.5 关注企业研发费用等科目 |
5.2 针对检查风险应对措施 |
5.2.1 提高审计风险意识及专业胜任能力 |
5.2.2 持续优化互联网审计程序 |
5.3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网络零售企业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基于三只松鼠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 研究思路及预期创新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设计 |
2 文献述评 |
2.1 电子商务审计研究 |
2.2 大数据与审计关系研究 |
2.3 云计算与审计关系研究 |
2.4 概括性评论 |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大数据与云计算 |
3.1.2 云审计模式 |
3.2 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3.2.3 系统论和协同效应 |
4 网络零售行业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4.1 审计对象 |
4.2 审计主体 |
4.3 审计环境 |
5 三只松鼠案例分析 |
5.1 案例概况 |
5.1.1 零售电商上市公司状况 |
5.1.2 案例选择 |
5.1.3 经营模式 |
5.1.4 营收状况 |
5.2 案例研究框架 |
5.3 源于审计对象的重大错报风险成因 |
5.3.1 收入确认风险 |
5.3.2 整体经营风险 |
5.3.3 内部控制风险 |
5.4 源于审计环境的重大错报风险成因 |
5.4.1 市场竞争激烈 |
5.4.2 电商法律较宽泛 |
5.4.3 信用体系风险 |
5.5 源于审计主体的检查风险成因 |
5.5.1 明股实债安排风险 |
5.5.2 复合型人才短缺及审计软件亟待更新 |
6 网络零售企业云审计平台构建 |
6.1 云审计的应用现状 |
6.2 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云审计存在的障碍 |
6.2.1 技术标准和相关责任法律的缺失 |
6.2.2 云审计平台还不够完善 |
6.2.3 综合型人才欠缺 |
6.3 网络零售企业云审计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6.4 网络零售企业云审计平台运行逻辑 |
6.5 云审计对于审计对象的风险防范机制 |
6.5.1 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
6.5.2 实现审计全覆盖和提高审计效率 |
6.5.3 协助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
6.6 云审计对于审计环境的风险防范机制 |
6.6.1 完善电商审计法律 |
6.6.2 优化信用评级 |
6.7 云审计对于审计主体的风险防范机制 |
6.7.1 升级审计软件 |
6.7.2 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综合素养 |
6.8 云审计平台的预期效益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以华鹏飞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研究 |
2.1.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审计风险相关研究 |
2.1.3 概括性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
3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审计风险概述 |
3.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概述 |
3.1.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界定 |
3.1.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传统企业区别 |
3.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审计风险特点 |
3.2.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重大错报风险 |
3.2.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检查风险 |
3.3 本章小结 |
4 华鹏飞审计风险案例分析 |
4.1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4.1.1 公司概况 |
4.1.2 案例选择合理性分析 |
4.1.3 华鹏飞公司责令整改事件回顾 |
4.2 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2.1 战略转型导致经营风险 |
4.2.2 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
4.2.3 存在较高固有风险 |
4.3 检查风险分析 |
4.3.1 注会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
4.3.2 信息系统存在风险 |
4.4 案例小结 |
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审计风险成因 |
5.1 重大错报风险成因 |
5.1.1 行业经营风险较高 |
5.1.2 内控不能有效执行 |
5.1.3 行业相关规范不完善 |
5.2 检查风险成因 |
5.2.1 对注会能力要求更高 |
5.2.2 审计技术不完善 |
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
6.1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应对措施 |
6.1.1 充分评估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 |
6.1.2 充分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
6.1.3 收入与成本审计程序进行细分探讨 |
6.2 针对检查风险应对措施 |
6.2.1 培养专业服务审计人才 |
6.2.2 发展云审计技术 |
7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新三板企业的审计风险研究 ——以新绿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 |
2.1.2 审计失败的相关研究 |
2.1.3 新三板审计的相关研究 |
2.1.4 概括性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3 新三板企业审计概述 |
3.1 新三板市场基本情况介绍 |
3.1.1 新三板市场的起步与变革 |
3.1.2 新三板挂牌企业特点 |
3.2 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概况 |
3.2.1 新三板审计总体情况 |
3.2.2 新三板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
4 案例概况与案例分析 |
4.1 基本情况 |
4.1.1 新绿股份公司背景 |
4.1.2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概述 |
4.2 案例回顾 |
4.2.1 新绿股份违规概述 |
4.2.2 会计师事务所责任 |
4.2.3 处罚情况 |
4.3 案例分析框架 |
4.4 新绿股份重大错报风险识别 |
4.4.1 外部环境 |
4.4.2 内部组织结构 |
4.4.3 公司治理 |
4.4.4 关联方交易 |
4.4.5 财务指标 |
4.4.6 对赌协议下的审计风险 |
4.5 检查风险识别 |
4.5.1 审计程序实施不充分 |
4.5.2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问题 |
4.5.3 审计人员缺乏职业怀疑 |
5 新三板审计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
5.1 会计师事务所的立场 |
5.1.1 主要风险点的识别 |
5.1.2 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培养与保持 |
5.2 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立场 |
5.3 外部监管 |
5.3.1 审计资源的视角 |
5.3.2 制度的视角 |
5.3.3 避免低价竞争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注册会计师如何开展金融企业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七互娱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研究[D]. 樊姝楠.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2]房地产开发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以天业股份为例[D]. 余佩芝.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Z互联网公司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D]. 郑云雷. 山东大学, 2021(02)
- [4]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财报审计风险研究 ——以三只松鼠为例[D]. 安子琪.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5]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D]. 牛艺迪.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以ZD企业为例[D]. 陈文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7]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中审众环对*ST高升案例分析[D]. 马建昕.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8]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网络零售企业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基于三只松鼠案例分析[D]. 滕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以华鹏飞公司为例[D]. 刘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10]新三板企业的审计风险研究 ——以新绿股份为例[D]. 高文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