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在花生上的增产效果及应用技术

钼在花生上的增产效果及应用技术

一、钼对花生的增产效果及施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强[1](1997)在《花生钼营养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钼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主要生理作用是参与和影响氮素转化的两大生理过程—硝酸还原过程和固氮作用,进而影响其碳氮代谢。本文介绍了氮钼配施、磷钼配施+根瘤菌、钾钼配施、铁钼配施+稀土、硼钼配施+多效唑对荚果产量的影响。用0.2%钼酸铵拌种+0.1%钼酸铵花期喷施为最有效的施用方法。

曲胜男[2](2019)在《中微肥配施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于2017年、201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南试验基地进行,以农花5号花生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在正常施用氮磷钾肥的情况下,配合施用钙、钼、锌、铁、硼等中微肥对花生形态、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光合生理特征、保护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作用、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及积累规律、产量及籽仁品质的影响,旨在获得最佳中微肥配施方案,并探讨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的生理机理,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钙、钼肥配施(T1)促进了花生的营养生长,而锌(T2)、铁(T3)、硼肥(T4)配施均抑制了花生主茎高的伸长。在各中微肥配施处理中,T1处理对根系形态发育最有利,促进效果显着。2.钙钼配施(T1)、钙钼锌配施(T2)和钙钼铁配施(T3)处理的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变大,其中以T1处理对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变化影响最显着,在饱果成熟期达到了显着差异水平(P<0.05),钙钼硼配施(T4)则表现为抑制作用。3.饱果成熟期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均增加,T4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长显着,在配施中微肥后,花针期和结荚期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增强,胞间CO2浓度(Ci)则表现为减少趋势。4.各中微肥配处理下氮素积累量均变大,氮素最快积累时间出现推迟,并保持较高积累速率,其中T1处理增长显着;T1、T2、T3处理磷素积累量均变大,T4处理变小,促进了磷肥的早吸收,并保持较高积累速率,其中T1处理增长显着;钾素积累变化趋势与磷素一致。5.在饱果成熟期,各中微肥配施处理均延缓SOD活性的下降速度,同时也能相对阻止POD、CAT活性的下降,对MDA含量的上升有抑制作用,其中T1处理表现最优。根系活力方面,钙钼配施、钙钼锌配施和钙钼铁配施均对根活起促进作用,钙钼硼配施对根系活力产生较小程度抑制。6.从中微肥配施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来看,T1、T2、T3处理的花生产量增加,其中T1配施处理增加显着,两年分别增长14.06%、16.31%,其次为T2和T3处理,T4对花生产量产生抑制作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T1处理产量增加的原因是其各项产量构成因素均显着提高。7.从中微肥配施对成熟期籽仁品质可以看出,钙钼铁配施(T3)在蛋白质含量上显着增加,赖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含量最高,油酸/亚油酸(O/L)比值最大。T3、T4处理成熟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增加,T3处理与CK处理达到了显着差异水平,籽仁淀粉含量上,全部处理成熟期籽仁淀粉含量均变大,其中T2处理变化最显着。综上所述,从产量方面来说,钙钼配施(T1)产量较高,平均为5176.08 kg·hm-2,农花5号花生在此处理下拥有较合理的植株形态及良好的生长发育状况,从而促进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并进一步提高产量;从品质方面来说,钙钼硼处理(T3)品质最优,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对照,赖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改善了花生口感,油酸/亚油酸(O/L)比值较大,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耐储性。

李永胜,杜建军,赵荣芳,王浩,郑奕雄[3](2011)在《花生中微量元素营养特性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钙、硫、钼、硼是花生对之较为敏感的中微量营养元素。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花生的钙、硫、钼、硼营养特性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花生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指导,促进花生高产优质栽培。

蔡力,王文伟,赵竹青,王运华[4](2019)在《硼钼对大蒜产量及吸收利用氮磷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单施硼、钼和硼+钼配施对大蒜产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钼及其配合施用(B、Mo、B+Mo)比CK均增加大蒜蒜薹和蒜头产量,B+Mo最佳,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21 615.75和12 184.20 kg·hm-2,比CK处理分别显着增加14.66%和26.64%,硼比对照分别增产蒜薹与蒜头6.83%与21.75%,钼比对照分别增产蒜薹与蒜头8.92%与22.02%;硼、钼及其配合施用均提高大蒜全株及各部分氮磷钾吸收量,B+Mo处理大蒜全株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23.65、42.15、134.55 kg·hm-2,比CK分别显着增加17.03%、12.40%、10.74%。硼、钼及其配合施用使蒜头氮、磷、钾分配率比CK增加,硼、钼及其配合施用提高了大蒜氮磷钾肥(N、P2O5、K2O)养分效力系数,B+Mo的大蒜氮磷钾肥(N、P2O5、K2O)养分效力系数比CK分别增加17.88%、11.51%、10.95%。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每生产蒜薹1 000 kg+蒜头550 kg,及相应篙秆吸收带走N 10.39kg、P2O5 1.98 kg、K2O 6.42 kg,N∶P2O5∶K2O的比例为1∶0.19∶0.62,大蒜施肥的原则是适氮、控磷、慎钾,配合硼、钼肥。

吴正锋[5](2014)在《花生高产高效氮素养分调控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当前我国北方花生主产区覆膜栽培普遍应用,花生生长中后期养分调控难度大导致花生高产与氮肥高效无法协同实现的问题,以山东省为重点,通过一系列大田试验(不同产量、氮肥用量和氮肥调控),研究了高产花生群体干物质和氮素累积特征,明确了高产花生优化施氮用量和氮素吸收累积特征以及根瘤固氮潜力;探明了适合覆膜条件下氮调控措施(有机无机配施、掺混氮肥)对花生生育后期干物质生产和氮素需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山东省74个测土配方试验研究确定了花生磷钾推荐用量,研制出用于指导大面积生产的花生专用配方肥,并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三个产量水平(一般农户、区域高产、试验高产)下的花生干物质生产和氮累积特征。试验高产田花生最大叶面积系数和区域高产田花生相当,但试验高产田LAI高值持续期长,饱果期氮累积和荚果增长速率快,成熟期双仁果率高,加强生育中后期的营养调控,延长LAI高值持续期是区域高产变试验高产的主攻方向。与高产水平相比,一般产量农户水平花生群体的叶面积系数、叶片氮浓度较低,结荚后干物质和氮的累积比例小;生育后期营养体干重降低快,荚果增重慢,成熟期单位面积果数和双仁果数低,群体源数量不足是低产花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增大源强度是由一般产量田持续增产的主要途径。2、花生的荚果产量和施氮量之间的关系符合线性+平台模型和一元二次方程。基于线性+平台模型三庄和姜山实验点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84kg/hm2和100kg/hm2;基于一元二次方程两实验点最高产量的氮肥用量平均为135kg/hm2。15N微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氮处理在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降低氮肥用量、土壤氮残留量和氮的损失,显着增加根瘤固氮,提高氮的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平均节肥36.9%-55.5%。3、覆膜花生氮调控试验结果表明,与一次性基施处理相比,盛花期追肥、掺混氮肥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分别增产4.6%、7.2%-10.7%和14.0%。追肥、有机无机配施和掺混氮肥处理花生生育后期的0-30cm的硝态氮含量显着高于基肥处理,花生结荚后的干物质和氮累积比例高,成熟期氮的收获指数、氮的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显着提高。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和掺混氮肥可以维持花生生育后期的氮素供应满足高产花生氮素需求。4、山东省74个试验点平均最高产量为4914kg/hm2,该产量水平推荐施氮磷钾用量分别为136kg/hm2、88kg/hm2和114kg/hm2。结合田间试验结果,确定花生专用配方肥的氮磷钾的比例为12:8:10,配以钙、硼等中微量元素研制了配方肥1(有机无机肥)和配方肥2(控释复混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配方肥1和配方肥2处理的产量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产9.6~18.2%和9.6-17.6%。配方肥处理的百果重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差异不显着,但单位面积荚果数量显着多于常规施肥处理。配方肥比常规施肥节氮21.8%,节磷42.8%,节钾30%。

姚健,戴爱梅,杨稚娟,万蓉,马明武,张振天,杜保江,龚光炎[6](2015)在《钼肥施用模式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蛋白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求钼肥对花生的作用与肥效。试验设置在河南省原阳县格林湾村进行,在施等量氧、磷、钾肥基础上设了3个处理,重复3次:(1)水浸花生种12 h为对照(CK);(2)0.1%钼肥浸花生种12 h;(3)0.1%钼肥浸花生种12 h后待花生五叶期和初花期各喷一次0.1%钼肥液。收获时测定花生产量与分析不同处理花生仁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0.1%钼肥浸花生种能促进根瘤菌的繁殖和生长,显着增加花生单株生产率和双仁果;增产花生果23.24%,花生仁蛋白质的含量增加1.26个百分点。与水浸种相比,0.1%钼肥浸花生种加喷施2次处理,增产花生果47.51%,花生仁蛋白质含量增加2.39个百分点达到极显着水平。由此认为:浸种加喷施处理效果最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张翔,张玉亭,李刘杰,毛家伟[7](2010)在《花生的营养与施肥效应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简述了花生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单施及配合施用效应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花生营养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花生高产优质合理施肥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陶其骧,刘光荣,李祖章,罗奇祥[8](1995)在《红壤旱地的钾、钼营养对花生产量与品质影响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田间条件下进行了红壤旱地钾、钼施肥水平对花生产量、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钾、钼均显着地影响花生产量,且钾、钼存在相互正效应,以中钾、中钼配施产量最高,花生茎叶、籽粒钾、钼浓度和吸收量与施钾、钼水平有关,高钼水平时,不同施钾水平促进钼的吸收,低钼和中钼水平上,高钾则抑制钼的吸收,缺钾和低钾水平时,低钼量能促进钾的吸收,任一钾水平,配施高钼,吸钾量下降。钾肥能提高花生粗脂肪和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单施钼会降低粗脂肪的含量。

杜应琼,廖新荣,黄志尧,何江华,周晓洪,袁彩庭[9](2001)在《硼、钼对花生氮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取广东省花生主产区土壤研究硼、钼对花生氮代谢影响。结果表明 ,分别施用硼、钼和二者配合施用均可显着或极显着提高花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和根瘤固氮酶活性 ,促进花生固氮及对氮的利用 ,显着或极显着增加花生氮的积累量 ,促进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籽粒转移 ,提高花生产量和籽粒的蛋白质含量 ,并使土壤中有效氮含量提高

王凡,于洪久,刘杰,高亚冰,边道林,张成亮[10](2005)在《花生硼素营养机理及其施肥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硼素对花生的营养作用及其吸收、积累机制,硼素缺乏所引起的一系列花生生理病变,硼素营养诊断,硼素与不同营养元素配施对花生的影响及其合理施肥。

二、钼对花生的增产效果及施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钼对花生的增产效果及施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花生钼营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钼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2 钼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3 钼与其它营养元素配施对荚果产量的影响
    3.1 氮钼配施
    3.2 磷钼配施+接种根瘤菌
    3.3 钾钼配施
    3.4 铁钼配施+稀土
    3.5 硼钼配施+多效唑
4 钼肥不同施用方法和时期对荚果产量的影响

(2)中微肥配施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花生产业发展现状
        1.1.2 中微肥配施在农业生产中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钙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2.2 钼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2.3 锌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2.4 铁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2.5 硼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及气候条件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植株形态
        2.4.2 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重
        2.4.3 叶片光合特性
        2.4.4 植株氮、磷、钾含量
        2.4.5 保护酶活性
        2.4.6 脂质过氧化特性
        2.4.7 根系活力
        2.4.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9 成熟期籽仁品质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形态特征的影响
        3.1.1 主茎高
        3.1.2 侧枝长
        3.1.3 叶面积
        3.1.4 根系形态
    3.2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各器官干重的影响
        3.2.1 根系干重
        3.2.2 茎秆干重
        3.2.3 叶片干重
        3.2.4 果针干重
        3.2.5 荚果干重
        3.2.6 成熟期各器官干重分配
    3.3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叶绿素含量
        3.3.2 净光合速率
        3.3.3 蒸腾速率
        3.3.4 气孔导度
        3.3.5 胞间CO2浓度
    3.4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3.4.1 花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
        3.4.2 花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
        3.4.3 花生氮磷钾元素利用效率
    3.5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叶片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3.5.1 SOD活性
        3.5.2 POD活性
        3.5.3 CAT活性
    3.6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3.7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根系活力的影响
    3.8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8.1 产量
        3.8.2 产量构成因素
    3.9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成熟期籽仁品质的影响
        3.9.1 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分含量
        3.9.2 脂肪及其脂肪酸组分含量
        3.9.3 可溶性糖含量
        3.9.4 淀粉含量
4 结论与讨论
    4.1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4.4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5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保护性酶活性、膜质过氧化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4.6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4.7 中微肥配施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花生中微量元素营养特性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花生的营养特性
2 钙、硫、钼、硼对花生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2.1 钙
        2.1.1 花生钙营养特性
        2.1.2 钙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1.3 钙对花生细胞膜结构及抗逆性的影响
        2.1.4 花生钙肥的施用
    2.2 硫
        2.2.1 花生硫营养特性
        2.2.2 硫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2.3 花生硫肥的施用
    2.3 钼
        2.3.1 花生钼营养特性
        2.3.2 钼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3.3 钼对花生氮代谢的影响
        2.3.4 花生钼肥的施用
    2.4 硼
        2.4.1 花生硼营养特性
        2.4.2 硼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4.3 花生硼肥的施用
3 小 结

(4)硼钼对大蒜产量及吸收利用氮磷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法、土壤与大蒜品种
    1.2 试验处理
    1.3 试验小区设置
    1.4 播种、定苗、肥源及施肥
    1.5 收获产量、取样制样与测定
    1.6 数据分析
    1.7 有关数据计算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硼、钼对大蒜蒜薹与蒜头产量的影响
    2.2 硼、钼对大蒜全株与各部分干物质量的影响
    2.3 硼、钼对大蒜全株以及各部分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2.4 硼、钼对大蒜全株与各部分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2.5 硼、钼对大蒜各部分氮磷钾分配率的影响
    2.6 硼、钼对大蒜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其比例的影响
    2.7 硼、钼对大蒜氮磷钾养分效力系数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5)花生高产高效氮素养分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目录
附表目录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花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生产概况
        1.1.2 花生高产高效现状
        1.1.3 高产高效限制因素
        1.1.4 花生的高产途径
        1.1.5 花生干物质生长与需氮规律
        1.1.6 豆科作物生长发育、氮素吸收与供氮水平的关系
        1.1.7 提高豆科作物肥料利用率的途径
    1.2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第三章 高产花生群体干物质生产与氮素累积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取样方法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产量构成要素
        3.3.2 荚果产量与生物量、经济系数的关系
        3.3.3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干物质的累积
        3.3.4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干物质在营养体和生殖体间的分配
        3.3.5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光合面积的变化
        3.3.6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氮浓度
        3.3.7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氮的累积
        3.3.8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氮素利用
    3.4 讨论
        3.4.1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产量构成要素
        3.4.2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干物质生产
        3.4.3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氮素累积规律
    3.5 小结
第四章 供氮水平对花生氮素累积特征及根瘤固氮潜力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供氮水平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
        4.3.2 优化氮肥用量的确定
        4.3.3 供氮水平对花生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4.3.4 供氮水平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4.3.5 供氮水平对植株各器官氮浓度的影响
        4.3.6 供氮水平对氮素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4.3.7 氮素供应水平对根瘤数和根瘤鲜重的影响
        4.3.8 供氮水平对不同生育时期氮素来源的影响
        4.3.9 供氮水平对氮素吸收、损失及氮残留的影响
        4.3.10 供氮水平对氮的吸收利用效率
    4.4 讨论
        4.4.1 供氮水平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4.4.2 供氮水平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4.4.3 供氮水平对氮素累积、分配与氮素效率的影响
        4.4.4 供氮水平对根瘤固氮潜力与氮素损失、残留的影响
        4.4.5 协调生物固氮与花生需氮规律优化施氮量的确定
    4.5 小结
第五章 氮调控对花生干物质及氮累积特征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分析
        5.2.1 试验设计
        5.2.2 测定内容与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优化氮调控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5.3.2 优化氮调控对花生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5.3.3 优化氮调控对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5.3.4 优化氮调控对氮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5.3.5 优化氮调控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5.3.6 优化氮调控对氮肥效率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优化氮调控对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5.4.2 优化氮调控对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5.4.3 优化氮调控对氮素累积的影响
        5.4.4 优化氮调控对残留、损失和氮效率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花生配方肥的研制与效果验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设计
        6.2.2 测定项目
        6.2.3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土壤养分频数分布
        6.3.2 空白区产量
        6.3.3 山东省3414试验最高产量
        6.3.4 山东省3414试验最高产量施肥量
        6.3.5 配方肥的生产
        6.3.6 配方肥对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6.3.7 配方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6.3.8 配方肥对花生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6.3.9 配方肥对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综合讨论
    7.2 主要结论
    7.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钼肥施用模式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蛋白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与供试材料
    1.2试验设计
    1.3样品采集与测定
    1.4数据计算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钼肥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
    2.2钼肥对花生根瘤的影响
    2.3钼肥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4钼酸铵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
    2.5钼肥对花生蛋白质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9)硼、钼对花生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硼、 钼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2.2 硼、 钼对花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2.3 硼、 钼对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2.4 硼、 钼对花生植株氮的吸收、 运转和分配的影响
    2.5 硼、 钼对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10)花生硼素营养机理及其施肥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硼素对花生的营养作用及其吸收、积累机制
    1.1 硼素对花生的营养作用
    1.2 花生硼素营养的吸收、积累机制
2 硼素与其它营养元素配合施用对花生的影响
    2.1 硼与氮磷钾配施
    2.2 硼与钙配施
    2.3 硼钼互作
3 我国土壤中硼素情况及其临界值
4 花生硼素营养诊断
    4.1 外形诊断和缺素症状
    4.2 根外喷施诊断
    4.3 土壤诊断
5 硼素的合理施用

四、钼对花生的增产效果及施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花生钼营养研究综述[J]. 赵志强. 花生科技, 1997(03)
  • [2]中微肥配施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曲胜男.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3]花生中微量元素营养特性及研究进展[J]. 李永胜,杜建军,赵荣芳,王浩,郑奕雄. 花生学报, 2011(02)
  • [4]硼钼对大蒜产量及吸收利用氮磷钾的影响[J]. 蔡力,王文伟,赵竹青,王运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04)
  • [5]花生高产高效氮素养分调控研究[D]. 吴正锋.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6]钼肥施用模式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蛋白质的影响[J]. 姚健,戴爱梅,杨稚娟,万蓉,马明武,张振天,杜保江,龚光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7)
  • [7]花生的营养与施肥效应研究进展[J]. 张翔,张玉亭,李刘杰,毛家伟. 作物杂志, 2010(06)
  • [8]红壤旱地的钾、钼营养对花生产量与品质影响的探讨[J]. 陶其骧,刘光荣,李祖章,罗奇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5(02)
  • [9]硼、钼对花生氮代谢的影响[J]. 杜应琼,廖新荣,黄志尧,何江华,周晓洪,袁彩庭. 作物学报, 2001(05)
  • [10]花生硼素营养机理及其施肥研究进展[J]. 王凡,于洪久,刘杰,高亚冰,边道林,张成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05)

标签:;  

钼在花生上的增产效果及应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