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结石误诊为小肠肿瘤1例

空肠结石误诊为小肠肿瘤1例

一、空肠结石误诊为小肠肿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丁梁[1](2020)在《消化道脂肪瘤临床特征及其内镜超声检查术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消化道脂肪瘤(gastrointestinal lipomas,GIL)是可发生在全消化道各部位的由纤维囊包裹分化成熟的脂肪组织形成的粘膜下良性病变。该病变相对少见,人群总体发病率约在0.035%-4.4%,其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通常难以提供诊断线索,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内镜与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EUS相比普通内镜而言具有可以清楚地观察粘膜下肿物起源层次,病灶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回声特点等功能,是GIL诊断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无系统评价EUS对于GIL诊断价值的文献报道。无症状的GIL通常以随访观察为主,部分临床症状明显或肿块较大时则可考虑内镜或外科切除,切除后通常预后良好。然而由于该疾病的相对少见性,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大样本GIL病例的系统性回顾分析,同时对于GIL的诊治亦尚缺乏共识意见。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07-2017年GIL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我院对GIL的诊治经验,分析GIL的临床特征,探讨EUS在GIL中的诊断价值,为合理诊治GIL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检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由普通内镜、超声内镜、CT检查初诊为消化道脂肪瘤或病理确诊为消化道脂肪瘤的病例,检索时间为2007.1-2017.12。回顾分析GIL患者基本资料、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病灶特点,超声内镜表现、CT影像表现、诊治经过和随访结局等。采用Stata SE15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研究结果:1.共纳入病理确诊患者198人,其中女性患者112人,男性患者86人,比值为1.3。患者年龄分布在25-9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1±12.4岁。其中一名患者为食管合并胃窦脂肪瘤,因此共观察脂肪瘤病灶199个,其上中下消化道脂肪瘤病灶数分别为69(34.7%)、36(18.1%)、94(47.2%)例。共有180(90.5%)个病灶具有大小信息,其长径平均大小为2.4±1.6cm,短径平均大小为1.8±1.1cm,长径超过2cm的病灶数为83个。2.不同消化道部位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上消化道脂肪瘤(upper gastrointestinal lipoma,UGIL)患者以非特异性消化道主诉就诊为主;中消化道脂肪瘤(middle gastrointestinal lipoma,MGIL)患者几乎均因继发肠套叠,肠梗阻就诊;下消化道脂肪瘤(lower gastrointestinal lipoma,LGIL)患者就诊原因可大致分为非特异性消化道主诉、排便异常、消化道出血,部分也可因发生肠套叠或梗阻就诊。MGIL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4±14.6岁,显着高于UGIL(55.1±1.0岁,P<0.001);MGIL平均长径3.5±1.4cm,显着大于上、下消化道脂肪瘤(2.0±1.2cm、2.7±1.9cm,P<0.001);MGIL平均短径2.4±0.9cm,显着大于UGIL(1.6±0.9cm,P<0.001);MGIL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显着低于上、下消化道脂肪瘤,贫血和OB(+)发生率则明显升高,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P<0.001)。3.GIL前三位实验室指标异常率为OB阳性率(32.2%),高甘油三酯血症(24.6%),贫血(21.2%)。另GIL患者有42.1%的脂肪肝发生率。4.EUS显示脂肪瘤通常表现为位于粘膜下层(95.6%)、高或偏高回声(88.2%)、回声均匀(88.2%),边界清(100%)的圆或类圆形肿块,平均截面长径为1.3±0.6cm,截面短径为0.8±0.5cm;有8例脂肪瘤超声内镜回声表现为非高回声,其中6例产生误诊,误诊率为75%;EUS诊断脂肪瘤的正确率为87.1%高于CT检查的57%(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长径值是CT诊断的重要影响因素,优势比为2.0,95%置信区间为1.1-3.6,P=0.026。5.不同消化道部位脂肪瘤在治疗选择上存在差异。96.7%UGIL患者采取内镜治疗,50.0%LGIL选择内镜治疗,但所有MGIL均选择外科治疗;内镜治疗与外科治疗均具有较高成功率(98.9%vs 100%),但内镜治疗相对手术治疗在术中出血量(1.8±4.9ml vs 56.6±35.9ml)、手术时间(44.9±33.4min vs 113.5±52.1min)、禁食时间(2.4±1.9天vs 7.1±3.0天)、住院时间(9.2±4.0天vs 15.9±7.2天)、住院费用(14880.2±7329.2元vs34893.0±17465.2元)、术后体温(37.5±0.5℃vs 38.0±0.5℃)6项指标中均拥有显着优势(P<0.0001),且该优势在剔除26例中消化道病例时依然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内镜治疗抗生素使用量明显少于手术治疗(p<0.001)。6.尼龙绳勒扎术平均术中出血量为0.3±0.1ml、手术时间为12.3±11.6min、禁食时间为0.9±0.6天、住院时间为6.2±2.3天、术后体温为37.1±0.3℃、住院费用为5812.5±3311.0元,6项指标均为内镜治疗中最低,但该治疗技术失败率为8.1%,且通常难以获得病理验证。7.远期随访发现患者通常预后良好;内镜治疗组有1例患者在第148天复查内镜时显示手术部位有伴活动性炎症的溃疡存在,大小为0.4*0.4cm;外科治疗组有1例偶发病例发现脂肪瘤复发,1例形成窦道;尼龙绳勒扎治疗有1例可见脂肪瘤残留;EUS随访脂肪瘤自然病史,平均随访间隔666±550.5天,长径增长值0.03±0.38cm,短径增长值0.02±0.23cm,前后大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消化道脂肪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增长缓慢的良性消化道粘膜下病变,女性略多,发病年龄高峰为50-70岁;其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EUS作为消化道脂肪瘤主要诊断手段,其诊断正确率优于普通内镜及CT检查;脂肪瘤的治疗以切除为主,成功率高,预后良好,几乎无复发可能,内镜切除相比外科切除更微创经济,可作为消化道脂肪瘤切除的首选手段。

李艳乐[2](2020)在《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背景与目的目前,异位胰腺(ectopic pancreas,EP)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等,目前依赖于病理学确诊,但既往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研究,国内相关大样本研究极少,有关该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数据欠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单中心相对较大样本的研究来探索消化道异位胰腺的相关临床特点。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收治的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病理明确诊断,收集的资料包括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的部位组成、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者百分数表示,呈偏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中位数(全距)的方式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 SPSS 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结果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中,男性为106例(50.72%),女性为103例(49.28%),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例为1.03:1;年龄为40(6-77)岁。常见的症状有腹痛(41例,19.62%)、腹胀(43例,20.57%)、纳差(16例,7.66%)等,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30例,14.35%)。209例病例确诊的消化道异位胰腺病例中,有1例(0.48%)位于食管,159例(76.08%)位于胃部,13例(6.22%)位于十二指肠,24例(11.48%)位于空肠,12例(5.74%)位于回肠。159例胃部异位胰腺患者中,位于胃窦者128例(80.50%),胃体15例(9.43%),胃角6例(3.77%),胃底10例(6.29%)。普通内镜检查中:158例隆起性病变中,仅45例(26.95%)可在病变顶端见脐样凹陷或病变开口,病灶表面多光滑,色泽同正常粘膜,仅8例(4.79%)病变表面可见充血、水肿,3例(1.80%)病变表面可见溃疡形成,5例(2.99%)病变表面略粗糙。超声内镜显示:病变多起源于粘膜下层(85例,62.96%)和固有肌层(35例,25.93%),以低回声(77例,57.04%)和中等回声(51例,37.78%)多见。病灶边界多清楚(130例,96.3%),仅5例(3.7%)边界欠清。172例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中,153例行内镜下治疗。小肠异位胰腺患者共36例,分别为男19例,女17例,男:女=1.12:1,年龄45岁(25-72岁),其中空肠24例,回肠12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1.消化道异位胰腺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小肠,胃部以胃窦大弯多见;异位胰腺无明显特征性内镜表现,顶端有脐样凹陷患者比例低;2.超声内镜示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多起源于粘膜下层,混合回声多见;3.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可行内镜下治疗,小肠病变多行外科手术切除。第二部分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背景与目的消化道异位胰腺最常见于胃部,虽内镜下可见病变顶端有脐样凹陷,但仅少部分患者可观察到此特征,与胃间质瘤鉴别困难。而胃间质瘤亦是常见的一种胃粘膜下肿物,因具有潜在恶性,需要尽早诊断并给予治疗,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既往文献报道为小样本研究,所得结论并不可靠。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较大样本对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相关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两者的差别,从而为临床中两种疾病的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胃异位胰腺患者和248例胃间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两者的临床表现、所在部位、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以n(%)表示,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P<0.05 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临床症状均不特异,常表现为腹痛、腹胀、纳差等不适,无症状者亦不少见。两组患者的病变均表现为粘膜下隆起,并可发生于胃的各个位置,但胃异位胰腺多发生于胃窦,而胃间质瘤多发生于胃体和胃底(P均<0.05);胃异位胰腺表面可见脐样凹陷或粘膜光滑,而胃间质瘤病变表面多粘膜光滑或糜烂(P均<0.05)。共130例胃异位胰腺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225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结果显示,胃异位胰腺主要来源于胃粘膜下层(85例,65.38%),其次为粘膜层和固有肌层;胃间质瘤主要来源于固有肌层(175例,77.78%)(P<0.05)。胃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以肌壁内为主(102例,78.46%),而胃间质瘤以肌壁内、腔内和腔外为主(P<0.05)。胃异位胰腺的长径/短径比值高于胃间质瘤(1.86±0.24 vs 1.12±0.18,P<0.05)。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147例,94.23%),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P<0.05)。结论1.胃异位胰腺和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胃间质瘤多位于胃体、胃底;2.胃异位胰腺多为肌壁内生长模式、混合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下层;胃间质瘤多为腔内生长模式、均匀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肌层及固有肌层;超声内镜下测量的胃异位胰腺长径/短径比值多高于胃间质瘤;3.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背景与目的异位胰腺术前诊断存在困难,但其放射学和内镜下表现特点可有助于诊断。钡剂造影检查显示为中央凹陷的圆形缺损,但发生比例较低;增强CT并无明确诊断价值,仅显示肠壁或粘膜层增厚。尤其是空肠异位胰腺的诊断更为困难,小肠镜检查在临床并未普及,因此该病的诊断仍需要影像学检查的辅助。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空肠异位胰腺病例特点,以及病理与CT表现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断空肠异位胰腺提供理论支持。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20例空肠异位胰腺的患者资料。收集和分析了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CT表现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计算相关分类的比例,分析比例时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软件 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P<0.05提示数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例空肠异位胰腺患者中,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并发现相应的占位性病变,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和黑便等,其中有6例患者无症状。空肠异位胰腺多位于空肠近段(15例,75%),直径为2.32±0.63cm(0.8cm-3.5cm),常见的形状为圆形(8例,40%)。多数病灶边界清楚(18例,90%),病灶本身呈小叶状(17例,85%),生长方式各异。仅在5例病变中观察到导管样结构,本研究中的病变表面未见凹陷性表现。空肠异位胰腺的强化模式,与正常位置胰腺相比,在动脉期有13例(65%)患者出现相同强化,在门脉期多数患者出现明显强化(8例,40%)或相同强化(8例,40%)。与空肠相比,多数病变在动脉期(16例,80%)和门脉期(18例,90%)均出现明显强化。空肠异位胰腺患者病变肉眼和镜下特点有:多呈淡黄色,有或无白色病灶,可见多个小叶,未见出血或囊性病灶,15例(75%)患者出现了异位胰腺和空肠之间的微导管相通。微观组成,其中导管优势者5例(25%),腺泡优势者15例(75%)。与正常胰腺强化模式相同或明显强化或强化均匀,病变多以腺泡为主;若表现为弱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则病变多以导管为主。结论1.空肠近端异位胰腺直径多<3cm,呈卵圆形或扁平状,CT上可见多个小叶状结构;2.空肠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不尽相同,病变导管结构少见;3.CT强化模式与正常胰腺类似,但与病变的结构组成有关。

陈颖[3](2019)在《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及术前诊断目的:分析麦克尔憩室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探索不同年龄和不同症状患者合理的术前检查方法和诊断路径,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经临床、手术、小肠镜证实的麦克尔憩室病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手术发现和病理结果等。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2例麦克尔憩室纳入研究,男女性别比为2:1,成人儿童比为1.9:1,10~40岁患者占76.4%。(2)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占70.8%(51/72),儿童多见(P<0.05)。腹痛症状患者占29.2%(21/72),成年人多见(P<0.05)。10岁以上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血组患者数量逐渐减少,腹痛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3)出血组较腹痛组患者病程长,发作次数多(P<0.05)。消化道出血伴贫血占84.3%,伴腹痛占25.5%。17.6%消化道出血前存在诱因。腹痛组疼痛位于中下腹和脐周占85.7%,中度和剧烈疼痛占81%。(4)检查方式的使用与患者年龄和临床症状有关。异位胃粘膜显像儿童检查人数多于成人(P<0.05),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成人检查人数多于儿童(P<0.05),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出血组检查人数多于腹痛组(P<0.05)。另外,不同组 MSCT检查方式的使用也存在不同。儿童和消化道出血患者倾向于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 CT 小肠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CTE)检查,成人倾向于CT平扫,腹痛患者倾向于CT平扫或CT增强(P<0.05)。(5)CTE对麦克尔憩室的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P<0.05),消化道出血患者的CTE诊断率高于腹痛患者(P<0.05)。未能发现麦克尔憩室的病例中,CT平扫对憩室并发症的检出率高(P<0.05)。(6)使用最多的三种检查的诊断率依次为:DBE>CTE>胶囊内镜(P<0.05)。结论:(1)综合性医院中,麦克尔憩室成人患者约为儿童的2倍,10~40岁为高发年龄段。(2)儿童和成人的临床特点和术前检查方法存在差异,宜根据年龄段和症状选择适合的诊断路径。(3)麦克尔憩室的术前诊断率DBE>CTE>胶囊内镜。CTE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应优先选择。第二部分麦克尔憩室的MSCT表现及检测影响因素目的:探讨麦克尔憩室及其并发症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和影响MSCT诊断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麦克尔憩室81次MSCT检查资料。记录麦克尔憩室的位置、大小、充盈情况、主要内容物、憩室周围组织、憩室壁厚度、强化程度、是否存在软组织结节及独立供血动脉等影像表现。从MSCT检查技术、图像质量、患者腹腔脂肪、肠管充盈程度、其他检查结果和憩室本身MSCT特点等方面探讨影响麦克尔憩室MSCT检测的因素。结果:(1)64例中,MSCT初始报告检出麦克尔憩室26例(40.6%),回顾性分析检出56例(87.5%),检出率高于初始诊断(P<0.05)。(2)MSCT中,麦克尔憩室最常见部位是右下腹(62.5%),其次是脐下中线(19.6%)。憩室位置与其距回盲瓣的距离有关(P<0.05)。(3)56例检出的麦克尔憩室中,25例(44.6%)位于肠管肠系膜游离缘。憩室壁增厚、存在软组织结节、存在麦克尔血管的分别占67.9%、16.9%和35.7%。(4)97.6%出血性憩室未能在MSCT中发现出血征象;5例急性憩室炎表现为憩室壁增厚、强化,周围渗出,伴穿孔者见腹腔游离气体;肠梗阻8例中,6例为粘连性肠梗阻伴/不伴内疝;憩室内翻4例,2例表现为肠腔内明显强化的实性肿块,2例导致肠套叠,套叠的肠管中见脂肪团块。(5)9个因素可影响麦克憩室的MSCT检出,包括薄层图像、MPR重建、MIP重建、静脉造影剂、肠管充盈度、肠管均匀度、腹腔脂肪量、憩室周围组织和憩室强化程度。(6)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利于麦克尔憩室检出的因素是大量腹腔脂肪和憩室明显强化。多因素数学回归模型最大约登指数为0.541,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8%、73.3%、78.6%、66.9%、85.1%,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结论:(1)回顾性读片中,MSCT对麦克尔憩室的检出率达87.5%。MSCT能很好地显示麦克尔憩室及其相关并发症表现特征。(2)影响麦克憩室MSCT检出的因素较多,良好的肠道准备和完善的MSCT重建技术具有重要价值。第三部分麦克尔憩室的CT小肠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麦克尔憩室的CT小肠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entrography,CTE)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麦克尔憩室的CTE表现。根据憩室的长宽比、憩室壁厚度和是否存在软组织结节,将麦克尔憩室分为3个类型。Ⅰ型:憩室壁薄,光整,无软组织结节;Ⅱ型:憩室壁增厚、不光整,无软组织结节;Ⅲ型:憩室内存在软组织结节,不论憩室壁是否增厚。各型均分2个亚型,a亚型:憩室呈长管状或阑尾状,长宽比≥3:1;b亚型:憩室呈囊袋状,长宽比<3:1。将憩室并发症、病理结果与CTE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2例麦克尔憩室长径5.2±2.3cm(2~16cm),基底宽径1.9±1.0cm(0.9~6cm),长宽比 3.0±1.3(1~7)。(2)CTE 分型:Ⅰ 型 9 例(21.4%),包括 Ⅰ a 型3例、Ⅰ b型6例;Ⅱ型22例(52.3%),包括Ⅱa型13例、Ⅱb型9例;Ⅲ型11例(26.2%),包括Ⅲa型6例、Ⅲb型5例。a、b亚型在各类型中的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Ⅱ型和Ⅲ型憩室相比,Ⅰ型憩室强化程度轻(P<0.05)。(4)Ⅱ型憩室较Ⅰ型憩室更容易出现独立血管(P<0.05),较Ⅰ型和Ⅲ型憩室更容易发生慢性炎症(P<0.05)。(5)Ⅲ型较Ⅰ型和Ⅱ型更容易出现异位组织(P<0.05)。结论:(1)麦克尔憩室的CTE分型能反映了憩室的影像特点,有助于麦克尔憩室的规范化描述。(2)CTE分型有助于憩室内异位组织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富彦[4](2019)在《基于改良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全肠道CT造影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基于常规小肠CTE的全肠道CT造影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索利用常规小肠CTE检查观察结直肠情况的效果,以评估其一站式观察全肠道情况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小肠CTE检查,采集图像并重建,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在重建图像上测量全肠道各组肠段的平均厚度及肠管直径,并观察充盈良好的肠段范围在其所在肠组全长的比例,然后进行评分,1分代表占比<30%,2分代表占比30%-50%,3分代表占比50%-80%,4分代表>80%,以评价利用常规小肠CTE检查一站式观察全肠道情况的可行性。结果:充盈后全肠道充盈良好的肠段平均肠壁厚度为1.41±0.3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全组充盈良好的肠段平均直径均大于2cm,大肠全组充盈良好的肠段平均直径均大于3cm,回肠及全组结直肠肠腔扩张度评分均大于3.0分,即充盈良好的肠段占其所在肠组的50%-80%。结论:常规小肠CTE技术对于观察全肠道肠壁以及回肠及结直肠肠腔内情况的性能优异,可用于对全肠道疾病的检查。第二部分基于改良肠道准备和完全肠道准备的全肠道CT造影对比研究目的:将行1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联合应用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的简易肠道准备的患者及行完全肠道准备的患者进行的全肠道CT造影检查进行对比,探究基于此简易肠道准备方法的全肠道CT造影是否能在保证诊断性能的同时提高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度。方法:选择60名因明显胃肠道症状拟行全肠道CT造影检查的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2组,第一组患者(30名)按结肠镜检查的清肠标准进行完全肠道准备(2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分次饮用),并记为FL组;第二组患者(30名)进行简易肠道准备(1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联合应用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并记为RL组,统计两组患者对于肠道准备过程的耐受情况;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肠道CT造影检查,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及病变检出工作,并对60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统计内镜、手术及病理学资料,将CTE检出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比较基于两种肠道准备的全肠道CT造影对各种肠道疾病的诊断性能的差异。结果:全部60名患者均成功完成清肠后的全肠道CT造影检查,并对肠道清洁过程的耐受情况进行了评分。其中52名经临床信息确认有阳性病变存在,所有病变均经内镜或手术后病理证实。对于肠道非占位性病变,全肠道CT造影共检出24例,其中FL组检出11例,RL组检出13例,全肠道CT造影检查总体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100%、83.3%、80%及100%;FL组分别为100%、82.4%、81.3%及100%;RL组分别为100%、84.2%、78.6.3%及100%,两组之间的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肠道占位性病变,全肠道CT造影共检出24例,其中FL组检出13例,RL组检出11例,全肠道CT造影检查总体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41.3%、95.5%、92.8%及53.2%;FL组分别为39.4%、94.7%、92.8%及47.4%;RL组分别为43.3%、93.3%、92.8%及45.2%,两组诊断性能之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最大横泾≤6mm的病变,全肠道CT造影检查的SE、SP、PPV及NPV分别为12.5%、90%、55.6%及56.3%;FL组分别为17.4%、95.8%、80.0%及54.8%RL组分别为5.9%、88.0%、25.0%及57.9%。两组诊断性能之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最大横径>6mm的占位性病变,全肠道CT造影检查的SE、SP、PPV及NPV分别为90.5%、91.1%、82.6%及95.3%;FL组分别为90.0%、92.0%、81.8%及95.8%;RL组分别为90.1%、90.0%、83.3%及94.7%,两组诊断性能之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FL组及RL组患者对于肠道清洁过程的评分分别为2.70±1.37及4.33±1.06,两组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5.17)。结论:基于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全肠道CT造影对肠道非占位性病变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性能无显着统计学差异,行简易肠道准备的患者对于清肠过程的耐受程度好于行完全肠道准备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全肠道CT造影的检查方法对于肠道非占位性病变及>6mm的肠道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性能,可为临床一站式观察全肠道疾病提供有力的帮助。

叶涛,梁宗辉,李克,张士玉,何正颖[5](2016)在《MDCT小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扫描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临床怀疑小肠病变患者术前行MDCTE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图像行后处理,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181例患者中,58例MDCTE诊断为小肠病变,并与最终临床诊断相符。123例患者MDCTE诊断为阴性,108例符合,9例漏诊,6例误诊。MDCTE诊断小肠疾病的敏感性为79.45%,特异性为100%,诊断正确率为91.7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7.80%。本组资料中小肠肿瘤15例,其中腺癌5例,间质瘤3例,淋巴瘤1例,平滑肌瘤1例,肠系膜转移5例。小肠炎症性病变27例,其中克罗恩病16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小肠结核1例,病毒性肠炎1例,小肠黏膜一般炎症7例。肠梗阻22例,其中腹内外疝9例,小肠扭转6例,小肠粘连性梗阻2例,幽门梗阻2例,胆石症2例,因克罗恩病肠壁增厚引起不全性小肠梗阻1例。小肠憩室2例,其中Meckel憩室1例,盲肠憩室伴慢性阑尾炎、阑尾结石1例。血管性病变3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肠道血管畸形1例。其他病变包括腹茧症2例,肠息肉1例,过敏性紫癜(腹型)1例。结论:小肠肿瘤、炎症、肠梗阻等病变在MDCTE上具有特征性的表现,MDCTE能全景式、多方位展示小肠肠道、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李操[6](2015)在《多层螺旋CT口服低张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三种不同中性对比剂MSCTE小肠扩张效果的对比研究目的:分析比较临床怀疑小肠疾病患者口服三种不同中性对比剂小肠扩张程度的差异性,为临床口服低张小肠造影选择合适的对比剂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3月期间临床怀疑小肠疾病且无明确肠梗阻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三组并口服三种不同的中性对比剂,即2.5%等渗甘露醇组、纯牛奶组、纯净水组各20例。60例患者均行CT增强双期扫描,所有数据建薄后导入后台独立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后重组,然后采用盲法原则经过两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析重组图像,判断全组小肠及各段小肠扩张程度,最后对所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小肠整体扩张程度比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渗甘露醇组扩张程度最好,与纯牛奶组及纯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牛奶组与纯净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段小肠比较:回肠扩张效果最好,空肠其次,十二指肠扩张效果稍差。结论:2.5%等渗甘露醇扩张小肠肠管效果最好,更利于发现小肠病变,可推荐临床对怀疑小肠疾病患者口服2.5%等渗甘露醇行多层螺旋CT检查。第二部分MS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口服低张小肠造影(MSCTE)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消化内科及胃肠外科临床诊断怀疑小肠疾病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条件的患者共98例,CT扫描前按要求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1000~1500ml,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轴位连续增强双期扫描,通过横断位、冠矢状位重建及曲面重组、血管成像技术观察是否有小肠病变,若有小肠病变应进一步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强化特点、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远处转移情况,最后将MSCTE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作对照分析。结果:本研究98例患者中,53例患者MSCTE诊断发现有小肠疾病,没有发现小肠病变者共45例,而最终临床诊断共58例有小肠病变,40例无小肠病变。MSCTE诊断共漏诊5例,其中包括空肠腺癌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1例、肠结石1例、小肠血管畸形2例,误诊2例,包括空肠腺癌误诊为淋巴瘤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为肠结核1例。本研究中MSCTE诊断小肠疾病的灵敏度为91.38%(53/58),特异度为100%(40/40),阳性预测值为100%(53/53),阴性预测值为88.89%(40/45),诊断正确率为92.86%((51+40)/98)。58例小肠病变中,肿瘤性病变共26例,其中腺癌13例,发生于十二指肠3例,2例表现为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起始部管壁环形增厚,增强轻中度强化,肠腔轻度狭窄,1例表现为十二指肠降段突向腔内的软组织结节影,增强明显均匀强化,3例均未引起近段肠梗阻征象;发生于空肠5例,位于空肠近端2例,1例表现为腔内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明显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伴异常强化,2例均引起十二指肠梗阻扩张,位于空肠中远段2例,1例为绒毛状腺瘤恶变为粘液腺癌,表现为空肠远段腔内较大分叶状肿块影,同时可见近段肠管内胶囊内镜滞留,1例表现为空肠壁不规则增厚伴肠腔扩张,MSCTE误诊为小肠淋巴瘤,1例MSCTE漏诊;发生于回肠(包括回盲部)共5例,2例表现为回肠壁局限性环形增厚,3例为回盲部肿块影,其中1例侵犯升结肠并引起低位小肠梗阻。小肠淋巴瘤4例,均表现为较长范围的肠壁环形增厚、肠腔不狭窄,2例可见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增大。小肠间质瘤6例,其中3例表现为腔内均匀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影(最大径<5cm),边界较清晰,动脉期病灶内可见多发血管影,3例表现为较大囊实性肿块影,其内见较多液化坏死及气体影。小肠脂肪瘤3例,均表现为小肠内多发结节状脂肪密度影。小肠炎症性病变共24例,其中克罗恩病4例,均表现为空回肠多节段性肠壁增厚伴肠壁强化,一例伴有腹腔脓肿形成并侵犯右腹直肌,一例伴有肠系膜多发小脓肿及肛周脓肿形成;溃疡性结肠炎3例,2例表现为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异常强化,肌层水肿,浆膜层模糊不清,1例表现为全结肠连续性肠壁增厚并异常强化,肠系膜增厚且明显强化;肠结核7例,3例表现为广泛腹膜、系膜增厚呈"腹茧症",小肠被聚集且肠壁弥漫性增厚,腹腔多发淋巴结增大,环形强化,4例表现为回肠末端、回盲部肠壁增厚、异常强化,腹腔积液,腹膜增厚;腹型过敏性紫癜5例,3例表现为小肠节段性肠粘膜增粗、明显强化,肠腔未见狭窄,其中1例合并盆腔积液,1例表现为回盲部及回肠末端肠壁增厚,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增大,腹膜增厚,MSCTE误诊为肠结核,1例MSCTE漏诊。一般炎症性疾病5例。肠结石1例,MSCTE漏诊。肠系膜血管病变7例,包括肠系膜扭转2例,均不伴有肠壁缺血坏死,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血栓2例,较长范围小肠壁缺血坏死,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节段性小肠壁水肿增厚,小肠血管畸形2例,MSCTE漏诊。结论:小肠肿瘤性病变、炎症性病变及血管性病变等在MSCTE上具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MSCTE能全面展示小肠腔内外病变、肠系膜、系膜血管及其他脏器情况,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窦娅芳,唐颖,解骞,朱全东,祝瑞江,梁宗辉[7](2013)在《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扫描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18例临床怀疑小肠疾病患者,男53例,女65例,平均年龄48.5岁。行256-MDCTE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周围侵犯及转移情况,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对照分析。结果:本组118例患者中,56例MDCTE诊断为小肠病变,并与最终临床诊断相符。另外62例MDCTE诊断为阴性,其中47例符合,9例漏诊,6例误诊。并且通过统计分析得出MDCTE对小肠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78.87%(56/71),特异度为100%(47/47),正确率为87.29%((56+47)/118),阳性预测值为100%(56/56),阴性预测值为75.80%(47/62)。结论:小肠肿瘤、炎症、肠梗阻等病变在MDCTE上具有特征性的表现,MDCTE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窦娅芳[8](2012)在《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小肠其特定的解剖特点,小肠疾病一直是影像学检查的难点。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及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的迅猛发展,为我们诊断小肠疾病开拓了一项简便、快捷而又准确的检查方法。本组研究旨在分析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口服法造影(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 MDCTE)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探讨其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由于CT造影检查仍存在弊端,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小肠疾病的诊断将会更完善。第一部分MDCTE扫描技术和体位选择目的:评价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的最佳体位选择、小肠肠腔宽度和肠壁厚度的测量值及其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60例受检者(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48.3岁)口服2.5%的甘露醇口服液充盈胃和小肠,随机分为俯卧位组(35/60,58.3%)与仰卧位组(25/60,41.7%),行256-MDCTE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分别对2组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测量肠腔宽度、肠壁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十二指肠肠腔最宽、肠壁最厚,空肠次之,回肠最薄。在肠腔宽度、肠壁厚度方面,2种体位无明显差异;49例小肠充盈程度为满意~较满意,肠管分布、显示病变等俯卧位均优于仰卧位。结论:小肠MDCTE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小肠,俯卧位更有利于得到清晰的图像。第二部分正常小肠的MDCTE表现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小肠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60例受检者(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48.3岁)口服对比剂充盈胃和小肠,行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观察不同断面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壁、肠腔形态,肠曲的分布,增强后动脉期和静脉期的表现,小肠系膜血管、淋巴结的形态及排列分布等情况。结果:口服法小肠MDCTE增强扫描中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有利于充盈肠管,与肠壁有良好的对比,易于观察肠壁结构及血运情况;静脉期(60s)扫描图像肠壁强化值接近峰值,此时肠壁与肠腔密度对比鲜明,更容易观察肠壁厚度、粘膜细微结构及腔内外结构,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提供更多影像信息,对清晰显示小肠的结构具有意义。结论:口服法小肠MDCTE增强扫描技术能较好地显示肠壁细微结构及肠外情况,可作为小肠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第三部分小肠疾病的MDCTE表现目的:探讨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扫描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18例临床怀疑小肠疾病患者(男53例;女65例;平均年龄48.5岁)行256-MDCTE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周围侵犯及转移情况,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对照分析。结果:本组118例患者中,56例MDCTE诊断为小肠病变,并与最终临床诊断相符。62例患者MDCTE诊断为阴性,47例符合,9例漏诊,6例误诊。MDCTE诊断小肠疾病的灵敏度为78.87%(56/71),特异度为100%(47/47),正确率为87.29%((56+47)/118),阳性预测值为100%(56/56),阴性预测值为75.80%(47/62)。本组资料中小肠肿瘤15例,其中腺癌5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或分叶状肿块,近端肠道梗阻;间质瘤3例,表现为富血供肿块而无肠道梗阻;淋巴瘤1例,表现为小肠壁较长节段的不均匀增厚,肠腔反而扩张,病灶强化不明显;空肠平滑肌瘤1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动静脉期强化不明显;肠系膜转移5例,表现为肠系膜密度增高、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腹水形成等。小肠炎症性病变25例,其中Crohn病16例,表现为病变以直肠、结肠为主,肠壁不规则增厚,肠壁全层或分层样强化和梳状系膜血管;溃疡性结肠炎2例,表现为肠壁的连续、对称、均匀轻度增厚,黏膜面的小溃疡和息肉,而浆膜面光滑;小肠结核1例,病灶以回盲部为中心,广泛累及回肠和升结肠,表现为肠腔狭窄,肠壁增厚、僵硬,增强后动脉期和静脉期可见明显强化,可伴腹腔内淋巴结环形强化;病毒性肠炎1例,表现为小肠局部管壁轻度均匀增厚,增强后呈明显强化,无分层,肠管周围渗出、水肿;小肠黏膜一般炎症7例,根据溃疡、水肿、增生糜烂表现各异。肠梗阻22例,其中腹内外疝9例,表现为肠腔(本组病例均为小肠)通过腹股沟、闭孔、膈肌及结肠系膜疝出,近端小肠扩张;小肠扭转6例,小肠粘连性梗阻2例,幽门梗阻2例,胆石症2例,因克隆恩病肠壁增厚引起不全性小肠梗阻1例,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可发现“分界移行带”、“漩涡征”、“鸟嘴征”、“靶征”等特征性及原发疾病的表现。小肠憩室2例,其中Meckel憩室1例,盲肠憩室伴慢性阑尾炎、阑尾结石1例,表现为阑尾增粗,阑尾及盲肠开口处多发类圆形高密度影,伴气体影。血管性病变2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迂曲、纤细不规则并有钙化斑块,分支明显减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肠壁增厚、靶样强化,肠系膜水肿。肠道血管畸形1例。其他病变包括腹茧症2例,肠息肉1例,过敏性紫癜(腹型)1例。结论:小肠肿瘤、炎症、肠梗阻等病变在MDCTE上具有特征性的表现,MDCTE能全景式、多方位展示小肠肠道、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第四部分小肠疾病的影像学展望尽管现在有很多敏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技术可以应用,但是小肠疾病的诊断仍是一个难点。MDCT和MRI的优质图像能清晰地反映肠壁和肠腔外的病变,因此,将传统X线检查结合CTE、MRE技术,能全面反映小肠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将小肠疾病的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随着CTE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关于辐射所引起的健康危险。影像学技术正在不断更新,目前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的新型技术,有望发展成为小肠特异性检查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小肠疾病的诊断将会更完善。

项成,周宁,时立平[9](2010)在《6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分类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6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8例中良性16例(23.5%),以小肠腺瘤多见,其次为间质瘤。恶性肿瘤52例(76.5%),以小肠腺癌最多见,其次是间质肉瘤和恶性淋巴瘤。肿瘤位于十二指肠24例,空肠24例,回肠20例。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及肠梗阻。术前55.9%(38/68)不能明确诊断。结论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

熊玉玲[10](2019)在《单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腹痛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单气囊小肠镜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本研究目的为比较患者在静脉麻醉与地西泮镇静状态下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的耐受性,并评估单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腹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因不明原因腹痛并接受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的190例患者,95例患者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完成检查,95例患者采用检查前静注地西泮注射液1Omg镇静完成检查,分别定义为静脉麻醉组和清醒镇静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病变检出率、诊断率、疾病类型、镜下治疗、操作相关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进而评估单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腹痛中的诊疗价值。结果:静脉麻醉组95例患者共行118例次检查,其中单纯经口 17例,单纯经肛55例,经口联合经肛23例,经口平均用时39.60±7.59 min,经肛平均用时48.76±8.49 min;清醒镇静组95例患者共行117例次检查,其中单纯经口25例,单纯经肛48例,经口联合经肛22例,经口平均用时50.24±8.50 min,经肛平均用时61.87±7.65 min;两组中经口者操作用时明显少于经肛者,静脉麻醉组经口和经肛检查平均操作用时明显少于清醒镇静组(P<0.05)。静脉麻醉组镜下发现病变者共78例,病变检出率82.11%(78/95),其中65例可以解释腹痛、明确诊断,诊断率68.42%(65/95);清醒镇静组镜下发现病变者共73例,病变检出率76.84%(73/95),其中67例可以解释腹痛、明确诊断,诊断率70.53%(67/95);两组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率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检出的小肠疾病类型中主要为非特异性小肠糜烂、非特异性小肠溃疡、克罗恩病、小肠腺瘤。静脉麻醉组中检出的小肠疾病类型为非特异性小肠糜烂32例(33.68%),非特异性小肠溃疡19例(20.00%),克罗恩病7例(7.37%),腺瘤6例(6.32%),腺癌4例(4.21%),肠结核、P-J综合征、小肠淋巴管扩张症、黄色素瘤、小肠间质瘤各2例(2.11%);清醒镇静组中检出的小肠疾病类型为非特异性小肠糜烂30例(31.58%),非特异性小肠溃疡18例(18.95%),克罗恩病8例(8.42%),腺瘤5例(5.26%),肠结核、小肠间质瘤各3例(3.16%),小肠淋巴管扩张症、黄色素瘤、腺癌各2例(2.11%)。清醒镇静组患者在检查中出现的腹胀、腹痛、恶心等情况较严重,配合度较差,检查后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情况亦较静脉麻醉组中多,但两组无严重操作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均顺利完成小肠镜检查。静脉麻醉组中的3例腺瘤患者、1例P-J综合征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术,1例小肠间质瘤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1例黄色素瘤患者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率6.32%(6/95);清醒镇静组中的3例腺瘤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术,1例小肠间质瘤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率4.21%(4/95);所有镜下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无大出血、感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好。结论: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在静脉麻醉状态下耐受性好,更容易完成操作,静脉麻醉和清醒镇静状态下的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均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诊断率,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并且单气囊小肠镜还有镜下治疗的能力,在检查及治疗上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单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腹痛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空肠结石误诊为小肠肿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肠结石误诊为小肠肿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道脂肪瘤临床特征及其内镜超声检查术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表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数据收集与分析
    2.3 仪器与试剂
    2.4 检查与诊断
    2.5 消化道脂肪瘤的处理
    2.6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消化道脂肪瘤的病灶及患者特点
    3.2 消化道脂肪瘤的临床特点
    3.3 消化道脂肪瘤的诊断
    3.4 消化道脂肪瘤的治疗
    3.5 消化道脂肪瘤的随访
4.讨论
5.结论
6.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消化道脂肪瘤的内镜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
    1 引言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胃异位胰腺与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1 引言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
    1 引言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位胰腺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及术前诊断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麦克尔憩室的MSCT表现及检测影响因素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麦克尔憩室的CT小肠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研究创新点
综述 麦克尔憩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改良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全肠道CT造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基于常规小肠CTE的全肠道CT造影可行性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CT检查设备
        1.3 相关药品
        1.4 检查前准备
        1.5 小肠CTE扫描技术
        1.6 图像后处理
        1.7 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3.1 肠道解剖学及生理学特点
        3.2 肠道疾病的特点及CT征象
        3.3 基于常规小肠CTE技术的全肠道CT造影可行性分析
    4.小结
二、基于改良肠道准备和完全肠道准备方法的全肠道CT造影对比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CT检查设备
        1.3 相关药品
        1.4 检查前准备
        1.5 全肠道CT造影扫描技术
        1.6 图像后处理
        1.7 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病变检出情况及诊断性能分析
        2.3 患者对于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
    3.讨论
        3.1 改良肠道准备方法清肠药物的选择
        3.2 全肠道CT造影病变检出性能分析
        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肠道CT造影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MDCT小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1. 临床资料
    2. CT检查方法
        2.1 扫描前准备:
        2.2 成像方法和参数:
    3.图像分析
    4.诊断标准
    5.统计分析
结果
    1.MD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与最终临床诊断
    2.MDCTE对小肠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3. MDCTE小肠疾病的表现
        3.1 肿瘤共15例:
        3.2 炎症性病变共27例:
        3.3 肠梗阻22例:
        3.4 小肠憩室2例:
        3.5 血管性病变3例:
        3.6 其他病例4例:
讨论
    1.MDCTE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2.小肠疾病在MDCTE上的表现
        2.1肿瘤性病变:
        (1)小肠良性肿瘤:
        (2)恶性肿瘤:
        2.2非肿瘤性病变
        (1)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2)小肠憩室(small bowel diverticulum):
        (3)小肠梗阻(small bowel obstruction):
        (4)小肠血管性病变(small bowel vascular lesions):
        (5)其他病变:

(6)多层螺旋CT口服低张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三种不同中性对比剂MSCTE的小肠扩张效果的对比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MS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多层螺旋CT口服低张小肠造影研究新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2.1 扫描前准备
        1.2.2 成像方法和参数
    1.3 诊断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MD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与最终临床诊断
    2.2 MDCTE小肠疾病的表现
        2.2.1 肿瘤
        2.2.2 炎症性病变
        2.2.3 肠梗阻
        (1) 腹内外疝。
        (2) 小肠扭转。
        (3) 小肠粘连性梗阻。
        (4) 幽门梗阻。
        (5) 胆石症性肠梗阻。
        (6) 其他。
        2.2.4 小肠憩室
        2.2.5 血管性病变
        2.2.6 其他病变
    2.3 MDCTE对小肠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3 讨论

(8)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MDCTE扫描技术和体位选择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正常小肠的MDCTE表现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小肠疾病的MDCTE表现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小肠疾病的影像学展望
总结
    全文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6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症状
    1.3 诊断
    1.4 手术治疗
2 讨论
    2.1 小肠肿瘤的特点
    2.2 小肠肿瘤误诊原因分析
    2.3 小肠肿瘤的术前诊断
    2.4 治疗

(10)单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腹痛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病人及临床资料来源
        2.1.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仪器设备
        2.2.1 SBE系统组成
        2.2.2 SBE检查方法
        2.2.3 SBE检查禁忌证
    2.3 检查前准备
        2.3.1 患者准备
        2.3.2 操作者准备
        2.3.3 麻醉
        2.3.4 操作者注意事项
    2.4 评估指标
    2.5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患者特点分析
    3.2 评估指标结果
    3.3 病变类型与性别、年龄、腹痛时间的分布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SBE在不明原因腹痛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4.2 SBE在不明原因腹痛中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参考文献
第7章 综述 胶囊内镜和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第9章 致谢

四、空肠结石误诊为小肠肿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道脂肪瘤临床特征及其内镜超声检查术诊断价值分析[D]. 丁梁. 浙江大学, 2020(02)
  • [2]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D]. 李艳乐. 郑州大学, 2020(02)
  • [3]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研究[D]. 陈颖. 苏州大学, 2019(08)
  • [4]基于改良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全肠道CT造影的研究[D]. 富彦.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MDCT小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叶涛,梁宗辉,李克,张士玉,何正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6(06)
  • [6]多层螺旋CT口服低张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李操. 西南医科大学, 2015(06)
  • [7]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 窦娅芳,唐颖,解骞,朱全东,祝瑞江,梁宗辉.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3(01)
  • [8]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的临床应用研究[D]. 窦娅芳. 复旦大学, 2012(03)
  • [9]6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分析[J]. 项成,周宁,时立平.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0(06)
  • [10]单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腹痛中的应用价值[D]. 熊玉玲. 滨州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空肠结石误诊为小肠肿瘤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