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贡嘎山冰缘现象的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牛云博[1](2008)在《长白山冰缘地貌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化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冰缘地貌是古气候重建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知的冰缘地貌总数可达60余种,我国冰缘地貌分布广泛,中纬度高山高原的冰缘地貌尤其发育。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东北两大现代冰缘区之一,属中纬度垂直冰缘带,冰缘营力以寒冻风化和雪蚀作用为主,冰缘地貌类型丰富。本文根据冰缘地貌分布特点及其动力过程,确定海拔1700m为冰缘作用下限,并将长白山现代冰缘地貌划分为三个垂直作用带:1700~2100m为冻胀、冻融分选作用带;2100~2400m融冻泥流、寒冻风化作用带;2400m至山顶为雪蚀、寒冻风化作用带。长白山现代冰缘垂直作用带与其它高亚洲冰缘垂直带相比,具有降水充沛温度低的特点。虽然未达到现代理论雪线高度,雪蚀作用强于其它同类山地,属于冷湿冰缘地貌中等发育区。对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和古冰缘作用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冰川地貌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晚期冰缘作用的下限,恢复了当时的气候环境背景,结果表明: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下限为1700m ,现代理论雪线高度3380±100m ,二者之间的高差为1680±100m;根据孢粉和14C测年等手段确定晚更新世晚期长白山冰缘下限约在海拔400m,相当于现代高山苔原带,当时气候比现代干旱,冰缘下限与古雪线高差大约为1900m。冰缘地貌的环境意义是利用冰缘现象进行环境重建的基础,但冰缘现象与古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仍处于讨论之中。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野外观测,分析相关的温度、降水资料,讨论了各种冰缘地貌在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重点讨论了倒石堆的成因与运动机制,及形成石河的温度和降水条件。长白山有两期石海分布,依据地貌法,并对比长白山冰期序列,结合中国北方气候变化证据,确定长白山在晚更新世晚期经历了两次冰缘作用,分别是22~18ka和11.3~10 ka。
陈安东[2](2015)在《云南大理点苍山末次冰期冰川地貌与冰碛物特征及其发育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点苍山是大理冰期的命名地,有确切的末次冰期冰川发育。本文对点苍山冰川地貌特征、典型的冰碛物石英砂扫描电镜特征、粒度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点苍山冰川地貌特征和冰碛物特征进行研究,以求为解决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提供参考。对玉局峰北坡冰碛物进行ESR测年,对点苍山末次冰期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运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区域MIS3b阶段冰进进行了探讨。对点苍山冰川侵蚀地貌类型和冰川堆积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平坦指数F=a/2c和长宽比对部分保存较好的冰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计算。点苍山典型冰斗的平坦指数介于1.60-3.47,平均为2.10,长宽比为0.82-2.94,平均为1.43。对点苍山冰碛物石英砂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分析,获得其石英砂形态特征及其频率,并在冰川成因标志性特征的频率上取得了新的认识。在形态上,石英砂颗粒以次棱角-尖棱角状颗粒为主,边缘多为次棱脊状,表面起伏度高。机械作用特征主要有贝壳状断口、机械V形坑、平行解理面、擦痕和平行擦痕、粘附碎片、裂隙等。在石英砂颗粒表面与冰川作用密切相关的擦痕的频率为8%-32%,多为平行擦痕;粘附碎片的频率为16%-40%;裂隙的频率为12%-32%。对点苍山冰碛物细粒组分进行粒度分析,获得海洋性冰斗冰川和悬冰川典型的冰碛物粒度组成和粒度曲线。其粒度组成主要为极细砂、极粗粉砂、粗粉砂。粒度曲线呈多峰式,为一个主峰和两个不明显的小峰,主峰出现在45φ,为极粗粉砂。在45φ出现的峰值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冰川机械磨蚀作用产物,可以为判别未知沉积物成因环境提供参考。冰碛物粒度参数用图解法求得,平均粒径Mz介于4.4144.689φ,属于极粗粉砂。标准偏差σ介于1.1501.411,分选程度差。偏度Ski均为正偏,代表细颗粒偏多,范围介于0.0550.257,偏度不大。峰度Kg介于0.9961.149之间,为常峰态分布。玉局峰北坡冰碛垄ESR测年结果分别为38ka(±10-15%)、10ka(±10-15%)、8ka(±10-15%)。该处存在MIS3b阶段、末次冰盛期MIS2阶段和全新世早期冰川作用遗迹,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期出现在MIS3b阶段,此后冰川规模逐渐减小,雪线逐渐升高。主要因为MIS3b阶段气候相对冷湿,有利于冰川作用的发育。点苍山末次冰期冰川发育是该区域在共和运动(0.15Ma)以来山地抬升和末次冰期气候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中冰期气候所占影响可能更大。
郭旭东[3](1988)在《中国第四纪冰期气候与环境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我国第四纪冰期气候和环境进行了综合定量分析,澄清了冰期雪线的概念,研究了现代和冰期气候雪线的变化规律,认为冰期对中国北部和东部均属非冰川区的冰缘环境。
张国梁[4](2012)在《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冰川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最好指示器和存储器。冰川也与海平面变化、淡水资源供给、自然灾害及地貌演化等有密切关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中国西部地区的绝大部分冰川处于退缩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冰川退缩呈现加剧趋势,直接影响到冰川补给河流的径流变化,这势必对中国西部尤其是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影响。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冰川监测及冰川变化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典型季风温冰川一贡嘎山地区冰川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GPS测量、DEM以及消融观测等数据,结合GIS技术,从冰川面积、体积、运动速率及冰川消融等方面分析冰川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2009年,贡嘎山地区共有76条冰川,总面积为228.5±1.1km2,其中最大和最小冰川的面积分别为25.5km2和0.05km2;1~5km2冰川数量最多,而>10km2的冰川数量(6.5%)较少但贡献的面积却最大(45.7%):按中值高度统计,冰川主要集中在4700-5700m,其中5300-5500m冰川数量和面积所占比例都最大;按冰川朝向统计,东南朝向的冰川总面积最大,西南朝向的数量最多,而无北朝向的冰川;该地区冰川坡度介于15~45°,其中坡度为25~30°的冰川所占数量和面积都最多。2)1966~2009年,贡嘎山冰川总体处于退缩状态,冰川总面积减少率为11.3%,年均减小面积0.7±0.02km2。西坡冰川由41条减少到39条,面积减小15.0km2,减小率为14.6%;东坡冰川由33条增加到36条,但冰川面积减少15.2km2,减小率为9.8%。东西坡冰川面积退缩率的不同可能是由冰川规模的差异引起。海螺沟、燕子沟、磨子沟和大贡巴冰川末端分别退缩约1146±42.7m、725±42.7m、502±42.7m和1002±42.7m m。东朝向冰川的面积退缩率最大(25.5%),东南朝向冰川的退缩率最小(7.2%)。中值高度超过5700m的冰川面积退缩率最大(15.2%),其次是5100~5300m的冰川(14.4%)。坡度为30-35°的冰川面积退缩最快(15.5%),25~30°的冰川退缩率最慢。1~5km2的冰川面积退缩率最大(34.8%),其次是>10km2的冰川(26.8%),<0.5km2的冰川退缩率最小。近43年中,6个时段(1966、1974、1989、1994、2005和2009年)冰川的退缩速率又有所差异,其中2005-2009年面积退缩速率最大(1.3km2/yr),其次是1989~1994年(0.8km2/yr),而1994~2005年最小(0.4km2/yr)。3)花杆观测数据显示,燕子沟冰川冰舌段,消融期平均日消融深为3.25cm,年消融深为424cm,最大消融出现在海拔3800~3900m。海螺沟冰川冰舌段的冰面消融,较燕子沟冰川要强,最大值出现在3200~3500m,且消融有近期加速的趋势。西坡的大、小贡巴冰川冰舌段冰面的消融强度相对较小。贡嘎山地区冰川冰舌段冰面消融总趋势为:东坡大于西坡,消融区海拔较低的冰川大于海拔较高的冰川,且最大值通常不是出现在冰川末端。4)燕子沟冰川花杆的GPS测量数据显示,冰舌区平均年运动速度为41.7m/yr,最大为49m/yr,出现于海拔约3950m处;消融期平均运动速度为0.31m/d。与已有观测数据对比,燕子沟冰川运动速度近期略增,但远小于海螺沟冰川(41~205m/yr),而大于西坡大贡巴冰川(33m/yr)和小贡巴冰川(36m/yr),且它们冰面运动速度最大值都出现于消融区的上端。5)不同时期冰川冰舌段(距离末端约3~4km) DEM差值的结果表明,1966~2009年海螺沟、燕子沟和大贡巴冰川消融区平均减薄速率分别为1.23±0.55、1.02±0.55和0.93±0.55m/yr;相应的体积减小0.076、0.073和0.057km3。1966~1989年3条冰川的高程及体积变化速率远小于1989~2009年的变化。6)初步探讨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近50年来,横断山地区与青藏高原具有相似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增温为主,降水量略有增加。根据贡嘎山西坡九龙气象站数据计算,19662009年,该区域气温升高率为0.18℃/10a,而降水量增加不足1%。基于冰川敏感性模型可推断出,降水的增加量难以弥补气温升高引起的冰川消融量,导致该地区的冰川长期处于负物质平衡状态,进而引起冰川的大规模的消融退缩。多时段冰川面积与年平均气温、降水的对比,发现气温逐渐升高,冰川面积逐渐变小;而冰川面积退缩速率与相应时段的年平均降水的量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即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总降水量大时,冰川退缩速率小,总降水量小时,冰川退缩速率大。b)贡嘎山地区规模在1~5km2的冰川退缩速率最大,更大面积的冰川次之,而面积<0.5km2的冰川退缩速率最小。这一规律表明规模较小冰川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但面积<0.5km2的冰川因受地形保护影响较大而不能作为反映气候变化的指示器。c)气温升高幅度和表碛覆盖厚度是导致1966~1989年与1989~2009年两个时段三条观测冰川,以及东坡与西坡冰川减薄速率差异的主要因素。d)三条观测冰川坡度和末端高度的不同是导致其冰川运动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冰川的变化不仅受气候因子的控制,也受到地形、冰川规模和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李娴[5](2008)在《贡嘎山地区旅游地学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贡嘎山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主峰海拔7556m,山体巍峨雄伟,地势高差悬殊,现代冰川发育,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垂直自然带谱完整,旅游地学景观资源非常丰富,是研究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形成与发展和开展地学旅游及山地生态旅游的理想地区。贡嘎山地区(旅游区)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主体)和雅安市(部分),涉及康定、泸定、九龙、道孚、石棉等5个县,30余个乡镇,总面积12000km2。该区处于川西平原经济区和川西高原经济区的结合部,是藏汉经济走廊,川藏“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是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旅游线上的核心景区。科学评价、认真保护、合理开发贡嘎山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本论文重要任务之一。本论文在简略地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和前人研究概况之后,系统地阐述了贡嘎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根据旅游地学的原理与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贡嘎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布、分类和特征,共划分出“高山峡谷地貌景观”、“冰川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构造地貌景观”、“层状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地貌景观”等6大类、21亚类。详细分析了各类地质遗迹景观的地学成因,并对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64个地质遗迹单体景观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同时,对其它类型旅游资源——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也进行了分类与评价。论文在深入分析贡嘎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全球的视野出发,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科学的开发理念和在旅游管理、保护、开发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为贡嘎山地区旅游开发提供样板和启示。最后,论文根据建设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原理,借鉴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贡嘎山地区的旅游开发坏境与资源特色,提出了贡嘎山地区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及山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即山地生态旅游“时空三维立体开发模式”(3S Mountain Ecotourism Exploitation Model)。该模式包含三大要素:(1)平面(X轴)分区:根据保护与开发两大主题进行功能分区;(2)垂直(Y轴)分带:按照山地海拔高程变化引起不同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进行分带;(3)时间(Z轴)延续方向上持续发展:按照生态旅游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参与和旅游管理。根据该模式原理将贡嘎山旅游区划分为五大功能区、三大圈层和四个旅游产品垂直分布带,并建立一整套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卢爱刚[6](2009)在《基于冰川学学科分支下的贡嘎山区海洋型冰川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贡嘎山是横断山地区海洋型冰川最集中最发育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中低纬度海洋性冰川分布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其冰川对全球变化和区域气候波动有着明显的响应和影响,是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关键地区。在现有贡嘎山海洋型冰川研究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冰川学学科分支的角度去总结和分析该区海洋型冰川的研究进展,重在总结过去,把握现在,进而展望未来贡嘎山区海洋型冰川的研究,以开发其潜在的科研价值。
韩丹[7](2020)在《基于高光谱的冰川退缩区地貌特征与植被演替系列研究》文中指出海螺沟冰川位于贡嘎山主峰东坡,是横断山脉最具代表性的季风海洋型冰川,自第四纪以来,持久而剧烈的冰川作用塑造了海螺沟流域独特的“U”型冰蚀谷,沟谷上游为表碛覆盖的现代冰川,下游发育着丰富的冰川沉积地貌,小冰期结束以来海螺沟冰川退缩显著,在末端下游形成2km左右的退缩区,退缩区上发育了典型的原生植被演替系列。冰川末端沉积地貌蕴含了丰富的古冰川变化及气候环境信息,而冰川退缩后沉积地貌上发育的植被则记录了冰川退缩的时序信息,因此,将冰川末端地貌与其上发育的植被群落作为一个完整的、关联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高光谱技术、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探讨了退缩区沉积地貌特征和植被演替群落的光谱特性,基于此进行遥感识别分类试验,从空间尺度探究时序上冰川沉积地貌发育特征和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具体工作及结论如下:(1)根据不同时期冰川末端位置来获取退缩区的形成年龄及范围,结合无人机航测影像、历史遥感影像和前人研究资料,绘制了海螺沟冰川末端1930-2019年后退时序图。(2)利用无人机获取的数字表面模型,从高程、坡度、坡向和沟谷剖面等方面,探讨了冰川沟谷整体地形表征及侧碛垄、终碛垄等沉积地貌的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从高光谱角度出发,对冰川退缩区各类地貌形态的光谱特征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地貌的光谱反射率与地表覆盖的冰碛物类型有关,砾石成分越高,光谱反射率越大,对地貌光谱信息进行去包络分析发现,地貌形态的去包络特征与沉积物中砾石岩性呈现一致性,表明利用高光谱数据对地貌形态的主要岩性进行判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在对冰川退缩区植被演替阶段进行划分的基础上,使用野外地物光谱仪采集了植被演替群落中优势植被的高光谱数据,分析了各演替阶段植被的光谱特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沙棘、川滇柳、冬瓜杨、冷杉是植被群落演替各阶段关键的优势植被,可作为划分演替群落的树种,通过对各演替群落的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微分变换、三边参数计算等处理发现,从整体反射率来看,沙棘>冬瓜杨>冷杉>草本群落,他们的光谱反射率差异主要体现在红谷、红边及近红外波段,利用马氏距离算法可以对这些差异性波段进行提取。(4)采用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基于先验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方法,从遥感手段实现地貌信息与植被信息的精细识别。从遥感分类结果来看,退缩区内古冰川终碛垄基本为植被覆盖,而侧碛垄植被覆盖度则与距冰川末端的距离、坡度等因素有关。结合不同时期冰川末端位置,根据植被群落在空间上的分布探讨其在时间序列上的演替规律,退缩区植被群落的顺序为草本、沙棘、冬瓜杨、冷杉,其中草本和沙棘在冰川退缩11年后成为优势植被,53年后,冬瓜杨代替了沙棘成为主要植被,而冷杉成为优势植被则在89年之后。
赵徐[8](2011)在《太白山冰川发育与构造运动和气候特征的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山脉在地形上是我国西部高山区过渡为东部平原丘陵的桥梁;在气候上是我国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气候的分界。又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属于多种自然生态环境交汇的敏感地区。秦岭不仅是中国地质上的“枢纽”,更是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西部现代冰川的“桥梁”,因此对秦岭主峰太白山冰川作用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解决我国南北东西之间第四纪冰川作用的横向关系也会起到关键作用。研究太白山地区的第四纪古冰川发生与发展,可以揭示过去地质时期内气候与环境的变迁,了解古气候变化的成因并且预测未来气候演化趋势。本文以太白山为研究背景,采用野外地貌考察-采样、室内分析-断代对比的方法,对研究区内古冰川发育的地貌特点,冰川作用的规模、时代进行分析。太白山地区存在晚第四纪以来的冰川作用遗迹,主要分布在主峰附近海拔29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遗迹以三爷海-三清池终碛垄最为典型,冰川作用时期为末次冰期早期。二爷海冰斗和大爷海冰斗同处于末次冰期晚期(LGM)。根据冰川平衡线处年降水量与68月多年月平均气温的关系,计算得出太白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为4481±100m。应用冰斗底部高程法(CF)、冰川末端到山顶高度法(TSAM)、冰川末端至分水岭平均高度法(Hofer)及积累面积比率法(AAR)的平均值计算出太白山末次冰期早期雪线的高度为3404.6m,考虑构造抬升后其古雪线的高度应为3229.6m。本文尝试分析构造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共和运动以来,青藏高原内部及其边缘地区普遍抬升,山体高度超过当时雪线,进而发育末次冰期冰川作用。通过考察和前人资料所得,太白山无早期冰川作用遗迹。这说明研究区末次冰期冰川发育除受气候变冷影响外,构造运动也是促使冰川发育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对比深海氧同位素、黄土磁化率恢复了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气候环境。
胡发德,王明龙[9](1982)在《贡嘎山冰缘现象的初步观察》文中提出横断山脉的最高峰——贡嘎山(N29°20′—30°06′,E101°30′—102°15′,海拔7,556米)是突出在青藏高原最东缘的一个现代冰川作用中心。前人根据气象资料和冰川的存在,曾推测过这里有多年冻土发育。经过近年来(1979—1980)的考察、勘探和观测,我们发现本区不但有多年冻土存在,而且反映出有些冰缘现象还较为独特。本文仅就这些冰缘现象作一报道。
莫多闻,周力平,刘耕年,李有利,夏正楷,张家富,李宜垠[10](2017)在《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文中认为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新建的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开始了地貌与第四纪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标志着北大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建立。65年来,在新构造活动与构造地貌、气候地貌与沉积、流水地貌与沉积、沉积相与比较沉积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层与年代学、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迁、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演变、环境考古与古代人地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一些领域发挥了创新与引领作用,解决了一系列国家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为中国地貌第四纪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理学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北大地貌第四纪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将以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加强地貌学与自然地理学各分支以及地球科学其他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深化不同宏观时空尺度演化与现代过程关联的研究、以及影响地貌演化的地球系统各要素及相互作用研究,系统展开气候变化、环境演变与地貌过程的模拟研究,加强地貌第四纪理论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中国地貌第四纪科学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贡嘎山冰缘现象的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贡嘎山冰缘现象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长白山冰缘地貌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冰缘的相关概念 |
1.1.1 冰缘的涵义 |
1.1.2 冰缘形成物 |
1.2 冰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长白山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和土壤 |
2.1.5 河流分布 |
2.2 长白山冰缘地貌研究现状 |
2.3 选题原因及拟解决问题 |
第三章 长白山冰缘地貌分布及成因 |
3.1 寒冻风化作用地貌 |
3.1.1 倒石堆 |
3.1.2 石河 |
3.1.3 石流坡 |
3.1.4 石海 |
3.2 雪蚀作用地貌 |
3.2.1 高夷平阶地 |
3.2.2 雪蚀洼地 |
3.3 冻融分选作用地貌 |
3.3.1 石环 |
3.3.2 石带 |
3.4 融冻蠕流作用地貌 |
3.4.1 泥流阶地 |
3.4.2 泥流坡坎 |
3.5 冻胀作用地貌 |
3.5.1 小草丘 |
3.5.2 冻胀丘 |
3.6 热融作用地貌 |
3.6.1 热融洼地 |
第四章 长白山冰缘作用垂直带谱特征 |
4.1 高亚洲冰缘作用类型及其垂直带谱特征 |
4.1.1 影响冰缘作用的因素 |
4.1.2 高亚洲冰缘类型区划分及其垂直带谱对比 |
4.2 长白山冰期系列及雪线高度 |
4.2.1 方法 |
4.2.2 冰期系列 |
4.2.3 长白山现代理论雪线 |
4.2.4 长白山古雪线 |
4.3 长白山冰缘作用区垂直带谱特征 |
4.3.1 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区垂直带谱特征 |
4.3.2 长白山现代冰缘类型区与其它类型区对比 |
4.3.3 长白山古冰缘作用区 |
第五章 长白山冰缘期的划分 |
5.1 划分冰缘期的依据及其对比 |
5.1.1 地貌法 |
5.1.2 地层法 |
5.1.3 物质来源与风化程度 |
5.1.4 动、植物依据 |
5.2 长白山晚更新世晚期冰缘期划分 |
5.2.1 中国北方冰缘期的划分 |
5.2.2 长白山晚更新世晚期冰缘期划分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云南大理点苍山末次冰期冰川地貌与冰碛物特征及其发育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 |
1.1.2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第四纪冰川研究 |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地貌塑造因素的多解性 |
1.2.2 泥砾堆积物的冰川成因与其他成因 |
1.2.3 中国东部山地第四纪期间环境 |
1.2.4 第四纪冰期划分与对比 |
1.2.5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第四纪冰川发育 |
1.3 本文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工作量和创新点 |
2 点苍山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与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与构造概况 |
2.3 区域气候与土壤和植被 |
2.4 点苍山末次冰期研究概况 |
2.5 采样点概况 |
3 点苍山冰川地貌基本特征 |
3.1 点苍山冰川侵蚀地貌 |
3.1.1 冰斗和冰斗湖 |
3.1.2 冰川U型谷 |
3.1.3 刃脊和角峰 |
3.2 冰川堆积地貌 |
3.3 冰斗指数和长宽比 |
4 冰碛物石英砂扫描电镜形态特征 |
4.1 不同成因环境的沉积物SEM基本特征及其频率 |
4.2 扫描电镜样品处理流程 |
4.3 石英砂扫描电镜表面特征 |
4.3.1 颗粒外形 |
4.3.2 机械作用特征 |
4.3.3 化学作用特征 |
4.4 对点苍山冰川石英砂颗粒表面特征频率的分析 |
4.4.1 颗粒外形频率 |
4.4.2 机械作用特征频率 |
4.4.3 化学作用特征频率 |
4.5 与秦岭太白山末次冰期冰碛物的对比 |
4.6 点苍山冰川石英砂扫描电镜认识与讨论 |
5 点苍山冰碛物粒度分析 |
5.1 粒度测试流程 |
5.2 粒度参数计算 |
5.3 粒度组成 |
5.4 粒度参数和粒度曲线 |
5.5 点苍山冰碛物粒度特征认识与讨论 |
6 点苍山冰碛物ESR测年与第四纪冰川发育探讨 |
6.1 点苍山冰碛物ESR测年 |
6.1.1 ESR测年结果与分析 |
6.2 点苍山冰川发育讨论 |
6.2.1 第四纪冰川发育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
6.2.2 点苍山MIS3b阶段冰进探讨 |
6.3 点苍山冰川发育的基本认识与讨论 |
7 结论与讨论 |
7.1 本文得到的基本认识 |
7.2 本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国第四纪冰期气候与环境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冰期气候雪线的重建及其变化规律 |
1. 冰期气候雪线的重建 |
2. 冰期气候雪线和温度的降低值 |
二、冰期冰川与假冰川辨析 |
1. 西部高原和西北部极高山区的冰川 |
2. 东部地区假冰川 |
三、冰缘作用与冰缘气候 |
1. 化石冰缘现象 |
2. 山地冰缘带和冰缘类型 |
3. 冰缘气候的变化和特点 |
4. 冰缘期与间冰缘期 |
四、冰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格局 |
五、结语 |
(4)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冰冻圈 |
1.1.2 冰川与海平面 |
1.1.3 冰川与水资源 |
1.1.4 冰川与自然灾害 |
1.1.5 冰川与气候 |
1.1.6 冰川与地貌 |
1.2 冰川变化监测研究进展 |
1.2.1 国际冰川变化研究 |
1.2.2 中国冰川变化研究 |
1.2.3 冰川遥感监测进展 |
1.2.4 冰川高程体积变化遥感监测进展 |
1.2.5 冰川运动速度变化监测进展 |
1.3 贡嘎山地区冰川变化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线路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技术路线 |
1.5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述 |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3 地形地貌 |
2.4 气候 |
2.4.1 大气环流形势 |
2.4.2 太阳辐射 |
2.4.3 温度 |
2.4.4 降水 |
2.5 贡嘎山地区冰川发育条件及特点 |
2.5.1 降水 |
2.5.2 气温 |
2.5.3 贡嘎山冰川分布 |
2.5.4 贡嘎山地区冰川特点 |
第三章 贡嘎山冰川面积调查 |
3.1 遥感数据选取 |
3.1.1 冰川调查常用遥感数据简介 |
3.1.2 遥感影像的选取 |
3.2 数据处理 |
3.2.1 地形图处理 |
3.2.2 遥感影像处理 |
3.3 冰川制图 |
3.3.1 冰雪波谱信息 |
3.3.2 冰川边界提取方法 |
3.3.3 表碛覆盖冰川边界研究 |
3.3.4 冰川属性数据 |
3.3.4.1 冰川流域水系及山脊线 |
3.3.4.2 冰川中流线 |
3.3.4.3 冰川坡度坡向及朝向 |
3.3.4.4 冰川高度数据 |
3.3.4.5 地理坐标 |
3.3.4.6 冰川长度 |
3.3.5 误差分析 |
3.4 冰川调查结果 |
3.4.1 1966年冰川边界数字化 |
3.4.2 2009年冰川结果 |
3.4.3 贡嘎山地区冰川变化 |
3.4.3.1 1966~2009 冰川变化 |
3.4.3.2 多时相冰川变化 |
3.4.3.3 典型冰川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贡嘎山地区冰川消融与运动 |
4.1 燕子沟冰川消融观测 |
4.2 贡嘎山地区已有的消融观测资料 |
4.2.1 海螺沟冰川消融 |
4.2.2 大小贡巴冰川消融 |
4.3 不同冰川消融比较 |
4.4 燕子沟冰川运动 |
4.4.1 燕子沟冰川运动观测 |
4.4.2 贡嘎山冰川运动早期观测记录 |
4.5 不同冰川运动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贡嘎山地区冰川高程与体积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冰川高程变化监测的发展 |
5.2.1 数据简介 |
5.2.2 方法 |
5.3 贡嘎山地区冰川消融区高程体积变化研究 |
5.3.1 数据 |
5.3.2 冰川表面高程及体积变化计算方法 |
5.3.3 误差分析 |
5.3.4 结果 |
5.3.4.1 冰川表面高程变化 |
5.3.4.2 冰川消融区体积变化 |
5.3.5 三条冰川消融区变化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冰川与气候变化 |
6.1 气候变化 |
6.1.1 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 |
6.1.2 横断山地区近50年的气候变化 |
6.2 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2.1 冰川面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2.2 不同地形、规模的冰川面积变化 |
6.2.3 冰川高程和体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2.4 冰川消融特征 |
6.2.5 冰川运动特征 |
6.3 不同地区冰川变化对比 |
6.3.1 冰川面积变化比较 |
6.3.2 冰川末端变化比较 |
6.3.3 冰川运动速度比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贡嘎山地区旅游地学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贡嘎山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高科学价值 |
1.1.2 贡嘎山地区旅游开发研究可为山地旅游开发找到新模式 |
1.1.3 贡嘎山地区旅游开发可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1.2 前人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
1.2.1 前人研究概况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贡嘎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 |
2.1 贡嘎山地区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 |
2.1.1 贡嘎山地区地理位置 |
2.1.2 区位分析 |
2.2 贡嘎山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地层和岩石 |
2.2.3 第四纪地层 |
2.3 自然地理条件 |
2.3.1 地貌 |
2.3.2 气候特征 |
2.3.3 土壤特征 |
2.3.4 河流及水文特征 |
2.3.5 植物及野生动物 |
2.3.6 生态地质环境 |
第3章 贡嘎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分析 |
3.1 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地学成因分析 |
3.1.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类 |
3.1.2 地质遗迹景观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
3.2 贡嘎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 |
3.2.1 评价因子与评价方法 |
3.2.2 评价分级 |
3.2.3 评价结果 |
3.3 其他旅游资源分类与特征 |
3.3.1 其他旅游资源分类 |
3.3.2 其他旅游资源特征 |
第4章 贡嘎山地区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
4.1 旅游开发现状 |
4.1.1 旅游需求市场现状 |
4.1.2 旅游供给市场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交通现状 |
4.1.5 配套设施现状 |
4.2 存在问题 |
4.2.1 缺乏统一整体开发规划 |
4.2.2 体制不顺,管理不力 |
4.2.3 资源分割、同质性强,竞争力弱 |
4.2.4 尚未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品牌 |
4.2.5 资金缺乏,投入不足 |
4.2.6 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
第5章 典型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案例分析 |
5.1 典型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简介 |
5.1.1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
5.1.2 瑞士阿尔卑斯则马特(Zemartt)地区 |
5.1.3 尼泊尔安纳普尔那(Annapurna)地区 |
5.1.4 日本富士山 |
5.1.5 台湾中央山脉 |
5.1.6 黄山 |
5.1.7 东岳泰山 |
5.1.8 庐山 |
5.1.9 西岳华山 |
5.2 经验和启发 |
5.2.1 严格保护自然环境 |
5.2.2 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
5.2.3 地方居民参与 |
5.2.4 旅游方式和产品的多样化 |
5.2.5 普遍实行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
第6章 贡嘎山地区旅游发展战略及山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 |
6.1 贡嘎山地区旅游发展战略 |
6.1.1 开发思路 |
6.1.2 开发原则 |
6.1.3 旅游发展目标 |
6.1.4 空间布局 |
6.2 山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探讨 |
6.2.1 理论依据 |
6.2.2 山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结构 |
6.2.3 模式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著名山地旅游目的地一览表 |
附录B 论文研究过程及发表文章一览表 |
附录C 贡嘎山地区旅游资源照片 |
(7)基于高光谱的冰川退缩区地貌特征与植被演替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冰川地貌研究进展 |
1.2.2 冰川植被演替研究进展 |
1.2.3 高光谱数据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条件 |
2.4 地质概况 |
2.5 章节小结 |
3 冰川退缩区形成历程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遥感影像处理 |
3.1.2 无人机正射影像处理 |
3.1.3 冰川变化制图 |
3.2 冰川的变化分析 |
3.3 冰川退缩与气候变化 |
3.4 章节小结 |
4 冰川退缩区地貌特征分析 |
4.1 冰川退缩区地貌考察 |
4.1.1 冰川末端沉积地貌 |
4.1.2 冰川沉积物特征 |
4.2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模拟冰川地貌 |
4.2.1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的地貌特征分析 |
4.2.2 基于无人机航测影像的三维模型 |
4.3 基于高光谱的冰川沉积地貌分析 |
4.3.1 高光谱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4.3.2 不同地貌形态光谱特征分析 |
4.3.3 地貌光谱信息的去包络线分析 |
4.4 章节小结 |
5 冰川退缩区植被演替系列分析 |
5.1 冰川退缩区植被发育阶段 |
5.2 光谱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5.2.1 光谱数据获取 |
5.2.2 光谱曲线预处理 |
5.3 冰川退缩区演替群落光谱特征分析 |
5.3.1 各演替阶段植被高光谱特征 |
5.3.2 各演替阶段植被的光谱差异性 |
5.4 基于马氏距离的优势植被特征波段选择 |
5.5 章节小结 |
6 遥感手段的地貌与植被分布格局 |
6.1 遥感影像的选择 |
6.1.1 影像参数对比 |
6.1.2 模拟植被指数对比 |
6.2 基于Sentinel-2 影像的冰川末端地貌及植被识别 |
6.2.1 研究区概述与影像预处理 |
6.2.2 特征提取分析 |
6.2.3 基于知识发现的决策树分类 |
6.2.4 分类精度检验 |
6.3 冰川地貌与植被的关系 |
6.3.1 冰川地貌与植被分布的关系 |
6.3.2 冰川退缩背景下植被演替系列的发育规律 |
6.4 章节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太白山冰川发育与构造运动和气候特征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冰川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
1.1.1 冰川的概念 |
1.1.2 冰川的类型 |
1.2 国内外研究简史 |
1.3 关于青藏高原有无大冰盖的讨论 |
1.4 选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
1.4.1 选题依据 |
1.4.2 前人工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条件特征 |
2.1 太白山地理位置 |
2.2 太白山气候条件 |
2.3 太白山的土壤分类系统 |
2.4 太白山的植物与动物 |
2.5 太白山的河流 |
2.6 研究区地质基础 |
第3章 研究区晚更新世冰川地貌发育特征 |
3.1 冰蚀地貌 |
3.1.1 冰川槽谷 |
3.1.2 冰斗 |
3.1.3 刃脊与角峰 |
3.2 冰碛地貌 |
3.3 冰缘地貌 |
3.4 冰川作用的物理性质 |
3.5 太白山冰期的划分 |
第4章 太白山地区各阶段雪线高度 |
4.1 雪线的确定 |
4.1.1 太白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 |
4.1.2 太白山古雪线高度 |
4.2 太白山构造抬升对雪线的影响 |
4.3 与邻近山地对比 |
4.3.1 冰期系列对比 |
4.3.2 现代雪线高度对比 |
4.3.3 古雪线高度的对比 |
4.3.4 冰川作用差对比 |
第5章 太白山冰期环境 |
5.1 太白山冰期构造环境 |
5.2 太白山冰期气候环境 |
5.2.1 太白山晚更新世环境 |
5.2.2 太白山全新世环境变化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9)贡嘎山冰缘现象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冰川 |
二、古冰丘遗迹 |
三、泥流与泥流舌 |
四、热融错落体 |
(10)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北大地貌与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 |
2 主要学术成就 |
2.1 新构造活动与构造地貌学及其应用 |
2.1.1 新构造活动同地貌发育关系 |
2.1.2 区域构造地貌学 |
2.1.3 新构造活动与建设工程安全和地震危险性 |
2.1.4 新构造与构造地貌学理论与方法发展 |
2.2 气候地貌与沉积 |
2.2.1 冰川地貌与沉积 |
2.2.2 冰缘地貌 |
2.2.3 古岩溶、风化壳与夷平面 |
2.2.4 昆仑—黄河运动及其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 |
2.3 泥石流、崩塌滑坡与混杂堆积相 |
2.3.1 泥石流地貌、沉积、动力机制与灾害风险评价 |
2.3.2 崩塌、滑坡与沉积特征 |
2.3.3 混杂堆积相 |
2.4 河流、湖泊、海岸地貌与沉积 |
2.4.1 河流地貌与沉积 |
2.4.2 湖泊地貌与沉积 |
2.4.3 海岸地貌与沉积 |
2.5 地貌制图 |
2.6 沉积学研究与应用 |
2.7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
2.8 第四纪地层、沉积环境与年代学 |
2.9 黄土地层、沉积过程与黄土地貌 |
2.1 0 第四纪古气候与环境变迁 |
2.1 1 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演变 |
2.1 2 环境考古与古代人地关系 |
3 未来展望 |
四、贡嘎山冰缘现象的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长白山冰缘地貌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化的关系[D]. 牛云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08(09)
- [2]云南大理点苍山末次冰期冰川地貌与冰碛物特征及其发育时代[D]. 陈安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3]中国第四纪冰期气候与环境探讨[J]. 郭旭东. 地理科学, 1988(02)
- [4]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 张国梁. 兰州大学, 2012(04)
- [5]贡嘎山地区旅游地学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D]. 李娴.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3)
- [6]基于冰川学学科分支下的贡嘎山区海洋型冰川研究进展[J]. 卢爱刚.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7]基于高光谱的冰川退缩区地貌特征与植被演替系列研究[D]. 韩丹.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太白山冰川发育与构造运动和气候特征的耦合研究[D]. 赵徐.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9]贡嘎山冰缘现象的初步观察[J]. 胡发德,王明龙. 冰川冻土, 1982(04)
- [10]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J]. 莫多闻,周力平,刘耕年,李有利,夏正楷,张家富,李宜垠. 地理学报,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