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氯酸钠及矿物酸处理水井效果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凡,余青瑶,曹亦俊,范桂侠[1](2021)在《钛铁矿浮选药剂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在钛铁矿浮选中,表面改性可增加矿物间的表面性质差异,是钛铁矿高效浮选分离的关键。本文综述了浮选药剂、表面溶解、外力场调控、氧化焙烧、氧化剂改性等表面改性方法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规律,总结了捕收剂、抑制剂和活化剂在钛铁矿浮选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对比各类表面改性方法的差异性及共同点,提出当前钛铁矿浮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为钛铁矿的高效分选提供参考。
李臣磊[2](2021)在《某家纺公司污水处理站优化改造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游佳春[3](2020)在《含高成熟沥青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其去除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碳酸盐岩储层在全世界油气生产中占据着重要重要地位,高效开采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储层沥青作为油气的伴生产物,在碳酸盐岩中分布广泛,它的存在会导致储层物性的降低,影响油气产能。目前,针对低成熟度沥青的去除多采用有机溶剂,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而针对高成熟度的碳质沥青的去除及其损害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较少。开展对含高成熟沥青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其去除方法研究对于减弱储层碳质沥青损害及含碳质沥青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以川中龙女寺龙王庙组含沥青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基础物性、沥青含量、岩石组分、孔隙结构及储层沥青地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沥青对储层物性、裂缝渗透率及导流能力的影响,并构建了基于次氯酸钠溶液的沥青去除方法。描述了龙女寺龙王庙组储层孔渗特征、沥青含量、岩石组分及孔隙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沥青含量丰富,质量占比达2.71%,孔渗相关性差,岩石矿物以白云山为主,实验岩样主要发育孔径<1μm的超微孔隙。明确了研究区储层沥青微观与化学特征。通过薄片观察、成熟度测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对储层沥青产状、成熟度、微观形貌及来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龙女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沥青来源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沥青处于过成熟阶段,属热演化成因的碳质沥青,稠环化合物的缩合度较高,趋向于定向排列;主要充填在缝合线、晶间孔、溶孔/洞内。评价了碳质沥青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损害程度。开展了储层酸敏和应力敏感性评价、沥青对裂缝渗透率和导流能力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储层中的沥青占据储层的部分储集空间,堵塞渗流通道,减小储层的孔隙度的同时还会大幅度减低储层渗透率;酸压改造后易形成不溶的游离沥青,堵塞酸蚀裂缝造成严重导流能力损害。提出利用次氯酸钠去除碳质沥青的方法。当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为20%,处理温度为90℃,处理时间为12h时,碳质沥青去除率为15.01%;采用该方法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和裂缝导流能力;经过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沥青粒度降低,-OH基团增加,芳环骨架引起的振动减弱,表明次氯酸钠溶液将碳质沥青部分氧化去除。
吕扬[4](2019)在《基于双功能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催化己二腈加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己内酰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也是合成尼龙-6纤维、尼龙-6工程塑料和薄膜的主要原料。己内酰胺的工业生产路线主要包括环己酮-羟胺路线、甲苯亚硝化路线、环己烷光亚硝化路线三大类。而传统工艺生产路线主要以环己酮-羟胺路线应用最普遍,利用该路线生产己内酰胺的产能约占总产能的95%以上。环己酮-羟胺路线是以苯或苯酚为起始反应物合成环己酮,随后其与羟胺通过肟化反应得到环己酮肟,然后其在烟酸体系中通过Beckmann重排反应制得己内酰胺。然而,以苯为原料合成环己酮的该路线需要通过环己烷氧化合成KA油这项单程收率极低的步骤,并且环己酮-羟胺路线存在反应路线冗长、环境压力大、原子利用率低、设备腐蚀严重以及副产大量的硫酸铵等副产品。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一种节能减排,不副产大量硫酸铵,绿色生产己内酰胺的新工艺。己二胺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尼龙-66和尼龙-610,在尼龙树脂、聚氨酯、塑料、涂料、粘合剂、漂白剂、橡胶助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丁二烯/己二腈法生产己内酰胺路线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路线短、能耗物耗低、环境压力小且无副产硫酸铵、原子利用率高且副产物可回收等优点,可成为绿色生产己内酰胺的主要选择之一,而其中己二腈加氢合成6-氨基己腈是该路线的关键步骤,同时其还可联产己二胺。本文主要是设计与制备具有多金属协同催化效应的新型催化材料,应用于己二腈高选择性制备6-氨基己腈和己二胺,有望提升丁二烯/己二腈法合成己内酰胺及己二胺生产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好的应用前景。首先,本工作研究了海泡石负载镍基多金属催化剂催化己二腈液相加氢过程。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以两种不同的金属助剂钾和镧对活性组分镍进行单一修饰以及共修饰的负载型镍基海泡石多金属催化剂。结合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助剂钾和镧的引入,均能够有效地抑制活性组分镍在还原过程中的烧结,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金属镍颗粒在载体海泡石表面的分散。并且金属镧的引入,有效地降低了氧化镍的还原活化能,形成更多的活性金属镍。同时金属钾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碱性位点,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环己亚胺和双己撑三胺等席夫碱类副产物生成,进而调控产物的选择性。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金属钾和镧共修饰的镍基海泡石多金属催化剂的效果最优,当反应温度为393K,氢气压力为2MPa,反应时间为6h,溶剂为乙醇,己二腈的转化率为92.5%,6-氨基己腈和己二胺的总选择性为91.3%。本工作考察了以不同无机酸改性后的海泡石作为催化剂载体,利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以不同无机酸改性的海泡石负载型钾、镍双金属催化剂,并应用于己二腈液相加氢催化性能的考察。结合分析表征,表明相比较于盐酸、硫酸改性的海泡石载体,硝酸改性的海泡石载体表面会形成大量的Si-OH基团,Si-OH基团可以通过共价作用于活性组分镍的金属离子,而硫酸改性的海泡石载体表面的Si-OH基团会发生脱水缩合形成Si-O-Si基团,不利于Ni2+的吸附。Si-OH基团的形成,有利于在载体表面形成更多的金属镍,且可以有效地降低镍颗粒尺寸,促进其分散,而Si-O-Si基团的形成则出现相反的趋势。且通过无机酸改性的海泡石载体,均能够在海泡石表面形成弱、强酸性基团,而硫酸改性会形成更多的中、强酸性基团,这将更加有利于副产物的生成。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使用硝酸改性海泡石负载金属钾修饰的镍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不添加任何碱性溶液,在反应温度为373K,氢气压力为2MPa,反应时间为6h,己二腈的转化率为92.0%,6-氨基己腈和己二胺的总选择性为95.2%。本工作考察了以浓硝酸处理的木质炭为载体的负载型镍基多金属催化剂催化己二腈液相加氢过程。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以两种不同的金属助剂钾和铁对活性组分镍进行单一修饰以及共修饰的负载型镍基多金属催化剂,并通过调控助剂对活性组分的修饰量,进而考察助剂与活性组分镍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合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镍的负载会在载体表面形成弱、中、强酸性位点,并且随着铁助剂的引入,酸量有增强的趋势,而钾的引入将有效抑制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点。同时,铁助剂的引入能够与金属镍形成Fe-Ni合金,这将有利于活性组分镍的还原,促进表面金属镍的形成以及镍纳米颗粒的分散。而随着钾助剂的引入,将有利于抑制镍纳米颗粒的烧结,促进其分散,然而过量钾助剂的引入将抑制活性组分镍的还原,不利于表面金属镍的形成。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硝酸改性木质炭负载金属钾、铁共修饰的镍基催化剂的效果最优,当反应温度为348K,氢气压力为2MPa,反应时间为6h,乙醇为溶剂,不添加任何碱性溶液,己二腈的转化率为91.3%,6-氨基己腈和己二胺的总选择性为91.8%。本工作考察了以多壁碳纳米管为载体,制备金属助剂镁、铜单一修饰以及共修饰镍基多金属催化剂,应用于己二腈液相加氢催化性能的考察,并且对催化剂的催化剂用量、还原温度、循环利用率以及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及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组分镍的负载以及助剂铜的引入均能够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酸性位点,而碱土金属镁的引入,将可以有效地中和这些酸性位点,增加催化剂表面的碱性位点。并且碱土金属镁的引入,将与氧化镍形成MgO-NiO共溶体(因二者之间拥有相似的晶格结构),而MgO-NiO共溶体的形成将抑制NiO的还原,导致载体表面的NiO+减少,金属镍的比表面降低以及NiO的还原活化能升高,反之,助剂金属铜的引入可以促使Cu-Ni合金的形成,且由于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将有效地降低NiO的还原活化能,增加催化剂表面的金属镍含量,提高金属镍的比表面积以及促进镍纳米颗粒均匀分散。结合对催化剂工艺条件考察结果发现,低温低压及缩短反应时间将有利于6-氨基己腈的生成,而高温高压及延长反应时间将有利于己二胺及副产物的生成。另外对催化剂进行循环实验时发现,该催化剂在循环4次时均能保持较佳的催化性能,再次循环活性降低是由于活性组分镍颗粒聚集且变得无定型以及其他可能的原因。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金属镁、铜共修饰的镍基催化剂的效果最优,当还原温度为623K,反应温度为328K,氢气压力为2MPa,反应时间为6h,乙醇为溶剂,己二腈的转化率为96.3%,6-氨基己腈和己二胺的总选择性为91.2%。本工作制备了一系列氨基化,羧基化,羟基化以及掺氮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并以功能化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初湿浸渍法制备一系列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应用于己二腈液相加氢性能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碳管表面的功能团如NH2-、COOH-以及OH-能够通过静电吸引和化学共价作用于金属离子,从而为镍纳米颗粒的形成提供成核位点,进而可以有效地促进镍纳米颗粒的分散,提高金属镍的含量。而氮的引入可以通过氮与镍活性组分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而作为活性位点去沉积镍纳米颗粒,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超细镍纳米颗粒的形成,促进镍纳米颗粒的分散,降低NiO前驱体的还原活化能以及形成更多的Nj0+。同时,氮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增加载体表面的碱性位点,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伯胺6-氨基己腈和己二胺的生成。进一步地研究表明,碱性离子液体氢氧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OH)的添加可以通过固化氨基腈中间体上的-NH2基团来抑制伯胺亲核加成到醛亚胺上的碳原子,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副产物的生成。另外,通过DFT计算分析了[Bmim]OH体系下的己二腈加氢过程机理。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己二腈的转化率为90.2%时,6-氨基己腈的单一选择性为81.8%,而当己二腈的转化率为100%时,己二胺的单一选择性为90.4%,且当己二腈的转化率为95.3%时,6-氨基己腈和己二胺的总选择性达到97.8%。
郝锋珍[5](2018)在《化学处理对再生水滴灌灌水器堵塞及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滴灌是再生水适宜的灌溉方式之一,但是再生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有机质和微生物等,复杂的离子环境会影响灌水器流道中生物膜的形成及堵塞过程。不同化学处理措施(加氯和加酸)可有效减缓灌水器堵塞的发生,但可能造成盐分在土壤中累积,氯的强氧化性也可能对作物根系生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根区土壤养分转化和微生物活性,最终影响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形成。因此,研究化学处理对再生水滴灌灌水器堵塞及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影响对再生水安全高效灌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研究再生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过程及其减缓机制。再生水滴灌系统堵塞机制试验考虑离子种类和浓度、水质以及灌水器类型,化学处理试验考虑余氯浓度、加酸pH值和加氯加酸频率,定期监测灌水器流量,分阶段取灌水器样品测定堵塞物质生物膜组分(干重、EPS和有机质含量)及矿物组分,分析了水质对灌水器堵塞形成过程及堵塞机制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堵塞防止措施。为了评估加氯处理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以玉米(Zeamays L.)为研究对象,于2015和2016年在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北京大兴)开展再生水滴灌加氯试验,考虑余氯浓度、加氯历时和灌溉水质3个因素,监测了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变化、土壤氯离子分布和土壤氮素动态分布,定期测定了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LAI)、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地上部分干物质质量和吸氮量,生育期结束后测定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分析了余氯浓度、加氯历时和灌溉水质对土壤环境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6年进行田间余氯分布均匀性试验,分析了再生水滴灌余氯分布均匀性对玉米生育期内土壤硝态氮、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玉米生理生态指标对系统余氯分布的响应特征。为了更系统地评价余氯在滴灌管网内衰减运移规律,基于EPANET 2.0软件构建了再生水滴灌管网氯衰减模型,并利用田间滴灌管网实测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模拟分析了初始投加氯浓度及管网规模对再生水滴灌管网氯衰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再生水滴灌条件下灌水器平均相对流量Dra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内镶贴片式灌水器具有较小的流道长度和流态指数表现出较好的抗堵塞性能。加氯加酸可有效降低灌水器堵塞风险,化学处理对内镶贴片式灌水器堵塞的控制效果优于单翼迷宫式灌水器。(2)综合利用精细电子显微和现代环境微生物学测试等现代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再生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物质特性,评价了再生水中典型化学离子(Fe2+和Ca2+)浓度对灌水器中堵塞物质形成过程及堵塞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Fe2+(0.8mg/L)可明显促进微生物生长和堵塞物质的形成,再生水中Ca2+浓度增加会增加灌水器内化学堵塞风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考虑再生水水质的堵塞化学处理措施:再生水中Fe2+浓度相对较高时,宜采用一周一次加氯措施(保持系统余氯浓度2mg/L),而当再生水中Ca2+是造成灌水器堵塞的主要物质时,宜采用加酸方式(pH值5.0,2周一次)以降低灌水器堵塞风险。(3)两年玉米再生水滴灌加氯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氯次数的增加,0~40cm土壤中氯离子含量增加,根区土壤酶活性和玉米吸氮量呈降低趋势,但余氯浓度和加氯历时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建议采用低浓度、长历时的加氯方式以降低高浓度余氯对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4)定量评估了滴灌系统管网中余氯浓度沿毛管方向的衰减规律,研究了滴灌系统管网中余氯分布不均匀性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在滴灌毛管长度30 m条件下,余氯浓度随距毛管入口距离呈指数降低趋势,其降低速度随控制余氯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余氯分布不均匀性未对土壤酶活性、作物生长和产量等指标产生明显影响。同时,基于EPANET 2.0软件建立了再生水滴灌管网余氯衰减模型,评估了初始氯浓度和管网规模对氯衰减的影响。模型能较好模拟滴灌管网中再生水主体水衰减及管壁余氯衰减规律,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初始投加氯浓度下3个管网的余氯分布均匀系数均大于92%。因此,从减小加氯处理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的影响以及安全经济性角度出发,本研究推荐低浓度的加氯处理方式。
贾超[6](2017)在《木质纤维素材料纳米化及原位处理制备功能材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质纤维素材料是地球上储量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其具有可再生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能源、绿色电子、生物器件等领域。对木质纤维素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对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及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木质纤维素材料为基材,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通过草酸水解和机械纳米微纤化从不同的纤维素原材料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CNCs)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研究了草酸浓度和原材料来源对CNCs和CNFs性能的影响,并对CNCs的化学结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纤维素原材料在水解过程中发生了酯化反应,得到的纤维素纳米材料具有功能化的羧基;制备的CNCs的热稳定性高于硫酸水解得到的CNCs;由于草酸酸性较弱,CNCs的得率较低。(2)以漂白桉树浆为原料,通过盘磨预处理和草酸水解制备了高得率、热稳定和羧基化的CNCs,得率高达36.9%。以制备的CNCs为原料制备了具有高透光率和低雾度的薄膜,制备的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50℃连续使用4 h外观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将制备的CNCs应用于3D打印,得到了多孔的结构,由于CN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在组织工程支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3)以天然木质材料为原材料,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去除木质材料中的木质素组分,比较了L木(沿着树生长方向切的木头)和R木(垂直于树生长方向切的木头)的木质素去除效率,发现R木具有更高的脱木素效率。通过直接剪切压脱木素的R木制备了具有高透光率(~90%)和高雾度(~90%)的各向异性透明纸,该透明纸表现出各向异性的光散射和偏光效应。将制备的透明纸作为光管理涂层用于Ga As太阳能电池,总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短路密度分别提高了14%和18%。(4)以天然木质材料为原材料,采用亚氯酸钠溶液去除木质材料中的木质素组分,制备了各向异性的多孔材料。多孔材料表现出快速且各向异性的液体和固体颗粒物质传输性能,沿着通道方向的传输速度比垂直于通道方法的传输速度快5倍。借助多孔材料各向异性的物质传输性能和单向的毛细作用力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微观结构和双折射的壳聚糖膜。(5)以天然木质材料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阔叶木和针叶木微观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木质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导率进行了表征。天然木质材料,包括阔叶木和针叶木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相互连通的孔网络、低的热导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通过对天然木质材料表面进行碳化,制备了太阳能蒸汽产生器件。不同的天然木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造成了显着不同的太阳能蒸汽产生性能,孔隙率越高,蒸汽产生效率越高。
全桂香[7](2017)在《负载纳米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为活性材料的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ReactiveBarrier,PRB)技术是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用于原位去除土壤及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较新方法,通过与污染物发生的吸附、沉淀、催化还原或氧化等多种反应,使污染物转化为低活性物质或降解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具有去除效果好、安装施工方便、性价比相对较高等优点。但是,单纯纳米零价铁材料稳定性差,易失活,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存在易团聚、难分散,亲水性纳米铁与疏水性的有机污染物分子难于接触而反应困难等应用问题。纳米零价铁粒子的负载化修饰可以提高其反应性能,增大纳米粒子与污染物的接触总表面积,防止纳米粒子的团聚,方便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实际应用。本研究中,选择凹凸棒土、生物质炭及十六烷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土为载体制备负载纳米零价铁,详细探讨了负载纳米零价铁对典型污染物六价铬、偶氮染料A07及2,4,6--三氯酚的处理性能和动力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酸性活化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Cr(Ⅵ)去除行为。通过传统的KBH4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酸性活化凹凸棒土负载化纳米零价铁(A-nZVI),比表面积为30.63 m2 g-1,EDX与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负载量大于2.94%,TEM显示A-nZVI具有类似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酸改性凹凸棒土对Cr(Ⅵ)的去除以吸附为主且基本不受溶液pH的影响,而商业铁粉和负载纳米铁则随着初始pH值的升高,去除效率显着下降。对100mL浓度为20.00 mg L-1的Cr(Ⅵ)来说,当A-nZVI的投加量达到4.0 g L-1时,pH7.0的条件下,60 min内的去除率可达98.73%。A-nZVI对Cr(Ⅵ)的还原去除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kobs与A-nZVI的投加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还原反应受活性点位和比表面积控制。石英砂柱固定床模拟去除试验中,出水的pH值呈上升趋势,在第65PV时完全击穿,石英砂柱中每克纳米铁可以去除Cr(Ⅵ)31.51 mg,远低于批量试验中的167.70mg。第二部分:生物质炭基纳米零价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偶氮染料酸性橙7的降解特征与机制。生物质炭负载化纳米零价铁(B-nZVI)表面包覆着2-4 nm的具有簇状结构的无定形状态铁氧化物薄膜FeOOH,形成核壳结构并保护了内部纳米零价铁的稳定。对偶氮染料酸性橙A07的去除研究发现,生物质炭及其负载的纳米零价铁nZVI之间存在显着的协同作用,生物质炭表面的官能团特性有利于偶氮染料分子A07的吸附和聚集,并进一步被其表面负载的nZVI还原而降解。B-nZVI去除A07的进程可以被准一级动力学很好的模拟,且其表观动力学速率常数kobs与B-nZVI投加量密切相关。去除A07的可能途径为:酸性介质条件下,偶氮基团-N=N-结合溶液中氢离子H+,形成两性分子并质子化电子离域,随后受纳米零价铁攻击而发生断裂,生成磺胺和1-氦基-2-萘酚中间产物,再进一步矿化。由于H+参与了偶氮有机分子的还原反应,反应初始pH对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kobs和平衡去除率R%有显着影响,当pH值由2.0提升至7.0时,kobs则由0.67 min-1降至0.15 min-1。低浓度的电解质共存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B-nZVI去除偶氮染料A07还原反应的进行。但高浓度的NH4+存在,易形成[Fe(NH3)4]2+,加快了纳米零价铁的溶解而消耗;高浓度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也会促进零价铁的氧化并在其形成Fe2O3、γ-FeO(OH)或α-FeO(OH)保护膜,阻碍零价铁和A07的反应。石英砂柱固定床模拟去除试验研究发现,110PV时完全击穿,同时由于传质阻力的存在使固定床中A07的去除效率显着低于批量实验。第三部分:十六烷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酸性橙7的降解性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铵基与酸活化凹凸棒土表面的H+离子发生交换并插入层间,露出表面活性剂的碳长链分子覆盖在凹凸棒土表面,凹凸棒土(110)晶面间距并不发生改变,凹凸棒土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同时比表面积显着提高,能够有助于纳米零价铁颗粒的吸附,负载量高达27.44%。对20.00mg L-1 AO7溶液来说,pH 7.0、20℃条件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M-A-nZVI)的A07的脱色去除率为98.00%以上,远比酸性活化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的A07去除率(55.97%)高;准一级动力学模拟发现,pH值在3.0~7.0时,脱色及TOC去除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obs值分别介于0.0369~0.0392 min-1、0.0055~0.0082 min-1;25、35 和 45℃反应温度下,脱色Kobs值分别为 0.0337、0.0398和0.0521 min-1;当投加量分别为0.5、1.0、2.0和4.0 g L-1时,kobS值分别对应 0.0215、0.0308、0.0369 和 0.0581 min-1;并借助 UPLC&Q-TOF MS 对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进行分析,提出了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A07的可能降解途径,其反应机制表明N=N首先断裂生成磺胺和1-胺基-2-萘酚,再进一步转化。在相同条件下,对2,4,6-三氯酚的去除效果呈铁粉<凹凸棒土<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铁<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铁的规律变化。本研究以表面吸附和负载纳米铁协同处理水体污染物的技术思路,通过选择生物炭或调控凹凸棒土载体的表面亲疏水性能并负载纳米铁,制备所得复合材料A-nZVI、B-nZVI和M-A-nZVI具有较好的抗团聚性能且还原活性强,可以有效用于水体污染物的治理。
胡建龙[8](2013)在《脱水污泥吸附剂吸附镉的效能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现有镍冶炼含镉污酸处理工艺中存在的流程长、处理后出水中镉离子浓度难以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的问题,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制备方法筛选,制备得到了碱改性污泥吸附剂与碱提取聚合物吸附剂两类用于吸附去除水中镉离子的吸附剂,考察了该两大类吸附剂吸附水中镉离子的吸附效能,探讨了其吸附机理,并开展了脱水污泥吸附剂处理镍冶炼企业含镉污酸的应用研究。研究表明,碱改性污泥吸附剂的Cd2+饱和吸附容量可达0.966mmol/g,吸附剂对水中Cd2+的吸附主要是由于镉钙离子交换、静电吸附与羧基络合作用所导致的。碱提取聚合物吸附剂的Cd2+饱和吸附容量可达1.022mmol/g,其吸附机理主要为羧基的络合作用。采用石灰中和沉淀法与脱水污泥吸附剂吸附相结合处理镍冶炼企业污酸,处理后出水中Cd2+、Ni2+、Cu2+浓度低于《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中排放浓度限值。
黄永强[9](2012)在《双膜法在钢铁行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钢铁污水处理技术的成熟和超滤(UF)+反渗透(RO)双膜法工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开发和大规模应用的热点话题。国内钢铁行业越来越多的采用双膜法脱盐工艺将钢铁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用于循环水系统、锅炉用水以及一些工艺用水。减少了钢铁行业污水的排放量,为发展循环经济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带来技术支持,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我国钢铁企业是耗水大户,虽然排放的废水量不多,但耗水量很大,特别是在吨钢耗用新水量上与国外差距很大。钢铁行业要发展和增产仅靠节水是不行的,要寻求新的水源,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综合排放污水进行处理回用。有数据显示,2005-2007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耗用新水量分别为8.6m3、6.43m3、5.31m3,而国外先进钢铁企业耗水量仅为我国的一半,甚至更少。随着国家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和深化,将钢铁行业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回用,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就成了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缺水少水地区,倡导节能减排,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大量珍贵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已成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大的要求、水资源的匮乏和膜技术的高效能已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了。本文详细介绍了钢铁行业污水脱盐处理的工艺流程以及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工艺优化采取的措施,针对钢铁行业污水水质变化复杂,双膜运行中存在的污堵现象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案,保证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为钢铁行业污水处理回收利用提供查考,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供用力措施。
王海娟[10](2012)在《西南含砷金矿区砷富集植物筛选及其除砷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金矿大规模的开采和黄金选冶技术的发展,黄金资源开发的范围不断扩展,从性质单一的易处理黄金资源,迅速发展到难处理金矿资源领域。含砷金矿是难处理金矿石中储量最大、回收经济价值最高的金矿类型,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矿石类型。由于砷(As)的毒性和致畸、致癌、致突变效应,长期以来砷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金矿中砷的存在不但影响金的浸出,同时会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的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对含砷难处理金矿进行除砷预处理。随着植物修复思想的提出、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以及蜈蚣草、大叶井口边草等砷超富集植物的发现,为砷污染土壤和水体的治理提供了更为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的方法,也为将其用于金矿除砷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对云南、贵州部分难处理金矿区矿物样品、周围土壤及植物进行了采样分析,评价了含砷金矿区造成的土壤和植物砷污染状况;选定了金、砷含量均较高的贵州兴仁金矿进行后续植物除砷的研究;利用研究区域内广泛分布的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对难处理金矿进行了预处理;对金矿进行了直接淋洗活化,筛选有效促进砷淋溶的活化剂;以盆栽试验进行了调控处理,得到了有效的金矿除砷条件的调控方法;通过对金矿调控,分别提高了蜈蚣草砷去除效率及生物量;研究了淋洗剂及蜈蚣草根系分泌物对于金矿砷形态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收集了云南省文山州渭砂金矿(WS)、红河州官厅金矿(GT)、普雄金矿(PX)和贵州兴仁县紫木魅金矿(XR)等矿物样品,通过对4个金矿尾矿区周围土壤调查分析表明,调查区域土壤中砷含量范围258.16-3594mg/kg,不仅远高于我国红壤中砷含量的平均值(约为19.85mg/kg),而且均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砷含量旱地三级标准值。说明该有色金属矿区土壤超标率100%,超标倍数为6.45~89.85,土壤砷污染较严重,有待进行修复治理。另外,尾矿库有微量金残留,但是仅依靠氰化堆浸很难达到工业利用价值,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方法进行金的二次回收利用。2.植物调查结果表明,含砷金矿区周围植物砷含量变化较大,除已经公认的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和大叶井口边草外,钻型紫菀、密蒙花、苋菜、珠光香青和尼泊尔蓼等几种植物地上部As积累量相对较高,转运系数均大于6。有望将其作为一种修复植物来治理土壤砷污染。另外分析表明,矿区周围栽种的部分农作物(除玉米未采集到种子)及野生的可食用植物,其可食部位砷含量均超标,有必要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防治。3.通过对四个矿区金矿样品进行金、砷含量测定,筛选出金、砷含量均较高的兴仁金矿样品作为进一步植物除砷的目标。兴仁金矿矿石中的金元素的平均含量为3.8g/t,砷平均含量为0.85%。利用X衍射衍射分析(XRD)表明,兴仁金矿矿石中金属矿物组成较为复杂,所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赤铁矿、褐铁矿、臭葱石等,所见贵金属矿物包括自然金、银金矿石、自然银、辉银矿。矿石中脉石矿物组成主要是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其次为长石等其他矿物。通过鉴定发现金矿物在矿石中嵌布粒度呈现微细粒的特点,其中金主要以微细颗粒存在于黄铁矿和毒砂中,砷主要以毒砂形态存在。4.淋洗实验结果表明,金矿砷速效态(淋洗剂可溶态及离子态之和)含量极低,仅占原矿总砷的万分之五,而残渣态含量高,占总砷的81.94%。表明金矿砷有效性较低,通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磷酸二氢铵、亚硫酸氢钠、碳酸氢钠、硝酸铵、柠檬酸和丁二酸7种试剂各3个浓度、3个时间梯度进行震荡、分级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除硝酸铵外各试剂淋洗下速效态砷含量均有显着增加,并且有随着震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在高浓度的磷酸二氢铵和柠檬酸作用下,震荡3h和20h后,速效态砷含量最大可以增加到1%以上。结合态砷含量(A1-As、Fe-As和Ca-As)在不同震荡时间下有不同变化趋势,但是除亚硫酸氢钠外,总结合态含量有随着震荡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在高浓度柠檬酸作用下,从1h的19%分别增加到3h的33%和20h的37%。因此利用不同试剂进行金矿淋洗,可以把砷从残渣态向结合态和离子态逐渐活化,震荡淋洗时间从有效、节能的角度考虑以3h为佳。5.蜈蚣草调控试验结果表明,蜈蚣草吸收累积去除金矿砷的总量在磷酸二氢铵处理下有显着增加,表明磷酸二氢铵一方面起到肥料的作用,为金矿蜈蚣草生长添加了N、P肥,另外也对金矿砷的吸附-解吸起到竞争作用。通过磷酸二氢铵的加入,促进了砷从黄铁矿、粘土矿物等的解吸,提高了砷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了蜈蚣草对砷的累积。另外柠檬酸对生物量的增加起到了较明显的作用。其他试剂如EDTA-Na2、亚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硝酸铵在蜈蚣草生长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调控效果。蜈蚣草每生长3个月进行收割可以取得较高的除砷效率。在细磨矿样上种植蜈蚣草,有利于微细粒毒砂等砷化合物的暴露,从而去除效率比不同粒径配比的矿样高。6.根区砷形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种植蜈蚣草后,与种植前的原矿相比,蜈蚣草根区、非根区的离子态砷含量、结合态砷含量均有明显提高,而残渣态砷含量则明显减少,表明植物对于残渣态砷向结合态砷转化、结合态砷向离子态转化有很大作用,蜈蚣草根系分泌物对于金矿砷活化有显着的作用。根区残渣态砷含量下降了近30%,而非根区残渣态砷含量下降了近20%。另外除Fe-As外,根区的离子态砷、Al-As、Ca-As均比非根区多,证明了蜈蚣草根系吸收营养和砷的同时对矿样中砷向根区移动有明显的作用。XRD定量分析结果也表明,种植蜈蚣草前后矿样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但矿物含量有所变化,矿物种植蜈蚣草前后毒砂减少了0.89%,相当于砷减少了0.41%。7.蜈蚣草预处理前后金氰化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未经种植植物的原矿金浸出率最低,只有34.21%,而种植蜈蚣草4个月后的矿样金浸出效率均有所提高,其中利用柠檬酸调控的蜈蚣草处理后矿样金浸出效率最高,可以提高到52.54%。与未种植蜈蚣草的原矿以及种植蜈蚣草的对照(即未加调控剂)相比,利用磷酸二氢铵、亚硫酸氢钠和柠檬酸调控蜈蚣草除砷后金浸出效率也有显着提高。表明利用这三种试剂调控进行蜈蚣草除砷后对于金的浸提有明显效果。本论文成果通过植物预处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火法焙烧预处理工艺,在提高金的浸出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因采用焙烧法除砷工艺给大气环境带来的砷污染,通过植物可以回收有价金属砷,有利于节能减排,对我国黄金选冶行业砷污染控制有推广应用价值。
二、次氯酸钠及矿物酸处理水井效果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次氯酸钠及矿物酸处理水井效果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钛铁矿浮选药剂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浮选药剂 |
1.1 捕收剂 |
1.1.1 脂肪酸类捕收剂 |
1.1.2 羟肟酸类捕收剂 |
1.1.3 膦酸类捕收剂 |
1.1.4 胂酸类捕收剂 |
1.1.5 新型组合捕收剂 |
1.2 金属离子活化剂 |
1.3 抑制剂 |
2 其他表面改性方法 |
2.1 表面溶解法 |
2.2 外力场调控 |
2.2.1 超声处理 |
2.2.2 微波辐射 |
2.3 氧化焙烧 |
2.4 氧化剂改性 |
3 结论与展望 |
(3)含高成熟沥青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其去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 |
1.2.2 沥青对储层损害研究 |
1.2.3 沥青去除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案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2章 含沥青碳酸盐岩储层工程地质特征 |
2.1 龙女寺龙王庙组储层地质概况 |
2.2 储层基础物性及矿物组成 |
2.2.1 沥青含量 |
2.2.2 孔渗特征 |
2.2.3 岩石组分分析 |
2.3 含沥青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沥青微观与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石学分析 |
3.1.1 沥青显微镜下特征 |
3.1.2 沥青微观形貌特征 |
3.1.3 沥青成熟度分析 |
3.2 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2.1 氯仿沥青“A”及族组成 |
3.2.2 碳同位素特征 |
3.3 储层沥青结构分析 |
3.3.1 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沥青X射线衍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沥青诱发碳酸盐岩储层损害 |
4.1 实验样品及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酸敏和应力敏感性 |
4.2.2 沥青充填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2.3 沥青含量对裂缝渗透率的影响 |
4.2.4 沥青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去除方法与机理 |
5.1 碳质沥青去除方法优选 |
5.1.1 碳质沥青去除剂筛选 |
5.1.2 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5.1.3 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5.1.4 浓度对于去除的效果影响 |
5.2 沥青去除效果评价 |
5.2.1 去除剂作用对岩心孔渗参数的影响 |
5.2.2 去除剂作用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 |
5.2.3 去除剂对胶凝酸体系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
5.3 沥青去除机理 |
5.3.1 去除剂作用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
5.3.2 去除剂作用沥青粒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基于双功能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催化己二腈加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己内酰胺简介 |
1.1.1 己内酰胺的物化性质和应用 |
1.1.2 己内酰胺的发展和国内外现状 |
1.2 己内酰胺的传统生产工艺 |
1.2.1 环己酮-羟胺路线 |
1.2.2 甲苯亚硝化路线 |
1.2.3 环己烷光亚硝化路线 |
1.3 合成己内酰胺的其他工艺路线 |
1.3.1 环己酮氨肟化及一步法合成路线 |
1.3.2 环己烯水合路线 |
1.3.3 丙烯腈电解合成路线 |
1.3.4 硝基环己烷加氢合成路线 |
1.3.5 环己烷一步法合成路线 |
1.3.6 生物质合成路线 |
1.3.7 丁二烯羰基酯化或氢氰化合成路线 |
1.4 己内酰胺生产新工艺 |
1.4.1 Beckmann重排工艺 |
1.4.2 环己烷氧化工艺 |
1.5 己二胺概述 |
1.5.1 己二胺的性质和应用 |
1.5.2 己二胺的发展现状 |
1.5.3 己二胺的生产工艺 |
1.6 己二腈加氢研究综述 |
1.6.1 己二腈加氢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2 腈类加氢反应机理 |
1.6.3 己二腈加氢反应机理 |
1.6.4 己二腈及其主要加氢产物的物化性质 |
1.6.5 己二腈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7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与催化剂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3.1 N_2物理吸附脱附表征 |
2.3.2 X-射线衍射表征(XRD)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XPS)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3.5 拉曼光谱分析表征(Raman) |
2.3.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分析表征(H_2-TRP) |
2.3.7 氢气化学吸附表征(H_2 chemisorption) |
2.3.8 氨气化学吸附表征(NH_3-TPD) |
2.3.9 二氧化碳化学吸附表征(CO_2-TPD) |
2.3.10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SEM) |
2.3.11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TEM) |
2.4 反应过程及产物分析方法 |
2.4.1 反应过程 |
2.4.2 产物分析方法 |
第3章 K、La共改性的镍基海泡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评价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催化剂表征与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表征 |
3.3.2 催化剂催化己二腈加氢反应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海泡石负载K改性的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评价 |
4.2.1 改性海泡石的制备 |
4.2.2 改性海泡石负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 |
4.2.3 催化剂表征与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表征 |
4.3.2 催化剂催化己二腈加氢反应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K、Fe共改性的镍基活性炭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评价 |
5.2.1 改性活性炭的预处理 |
5.2.2 改性活性炭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制备 |
5.2.3 催化剂表征与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表征 |
5.3.2 催化剂催化己二腈加氢反应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Cu、Mg共改性的镍基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评价 |
6.2.1 Mg-Cu-Ni/MWCNTs催化剂的制备 |
6.2.2 催化剂表征与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催化剂的表征 |
6.3.2 催化剂催化己二腈加氢反应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功能化碳管负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碱性离子液体体系下的性能研究 |
7.1 前言 |
7.2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评价 |
7.2.1 羧基化碳纳米管(COOH-MWCNTs)的制备 |
7.2.2 氨基化碳纳米管(NH2-MWCNTs)的制备 |
7.2.3 羟基化碳纳米管(OH-MWCNTs)的制备 |
7.2.4 掺氮碳纳米管(N-MWCNTs-T)的制备 |
7.2.5 功能化碳纳米管负载镍基催化剂(Ni/F-MWCNTs)的制备 |
7.2.6 DFT计算参数的设置 |
7.2.7 催化剂表征与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催化剂的表征 |
7.3.2 催化剂催化己二腈加氢反应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化学处理对再生水滴灌灌水器堵塞及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水滴灌系统堵塞规律及机制 |
1.2.2 再生水滴灌系统堵塞控制方法 |
1.2.3 堵塞化学处理措施对土壤-作物的影响 |
1.2.4 再生水管网余氯运移衰减 |
1.2.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再生水水质对滴灌系统堵塞的影响 |
2.1 灌水器堵塞机制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灌水器选择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装置 |
2.1.4 灌水器流量测定 |
2.1.5 灌水器生物膜测定 |
2.1.6 水质监测 |
2.1.7 统计分析方法 |
2.2 水质对平均相对流量的影响 |
2.3 水质对生物膜干重的影响 |
2.4 水质对灌水器附生生物膜的矿物组分的影响 |
2.5 水质对灌水器内附生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化学处理措施对再生水滴灌系统堵塞及性能的影响 |
3.1 室内堵塞化学处理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灌水器选择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装置 |
3.1.4 灌水器流量测定 |
3.1.5 灌水器生物膜测定 |
3.1.6 水质监测 |
3.1.7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灌水器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
3.3 化学处理对生物膜干重的影响 |
3.4 不同化学处理灌水器附生生物膜矿物组分 |
3.5 不同化学处理灌水器附生生物膜胞外多聚物 |
3.6 小结 |
第四章 再生水滴灌系统加氯措施对根区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4.1 田间加氯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灌水与施肥 |
4.1.4 观测项目与方法 |
4.1.5 统计分析方法 |
4.2 加氯处理对土壤氯离子分布的影响 |
4.3 化学处理措施对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 |
4.3.1 化学处理措施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4.3.2 化学处理措施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4.4 加氯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5 玉米株高与叶面积 |
4.6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 |
4.7 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质量及其吸氮量 |
4.8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4.9 玉米品质 |
4.10 灌水器堵塞 |
4.11 小结 |
第五章 再生水滴灌管网中余氯分布均匀性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灌水与施肥 |
5.1.4 观测项目与方法 |
5.1.5 统计分析方法 |
5.2 沿滴灌带方向余氯分布及均匀系数 |
5.3 土壤硝态氮含量 |
5.4 土壤酶活性 |
5.5 玉米株高、叶面积及其均匀系数 |
5.6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及其均匀系数 |
5.7 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及吸氮量 |
5.8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5.9 小结 |
第六章 再生水滴灌管网余氯衰减的模拟评估 |
6.1 水质模拟基础 |
6.1.1 水力分析 |
6.1.2 水质分析 |
6.2 余氯衰减模型的确定及评价 |
6.2.1 主体水衰减系数确定 |
6.2.2 管壁衰减系数 |
6.2.3 模型评价 |
6.3 再生水滴灌管网余氯衰减模型 |
6.3.1 滴灌管网背景介绍 |
6.3.2 水力模拟 |
6.3.3 水质模拟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木质纤维素材料纳米化及原位处理制备功能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简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木质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
1.2.2 木质纤维素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
1.2.2.1 纤维素纳米纤维制备方法 |
1.2.2.2 纤维素纳米晶制备方法 |
1.3 木质纤维素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
1.3.1 透明纸 |
1.3.2 3D打印 |
1.3.3 宏观纤维材料 |
1.3.4 微流体 |
1.3.5 太阳能蒸汽产生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木质纤维素纳米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原材料预处理 |
2.2.4 草酸水解实验 |
2.2.5 机械微纤化制备CNFs |
2.2.6 测试与表征 |
2.2.6.1 碳水化合物分析 |
2.2.6.2 CNCs与纤维素总固体得率测定 |
2.2.6.3 聚合度(DP) |
2.2.6.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6.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2.6.6 颗粒尺寸分布及Zeta电位 |
2.2.6.7 羧基含量测定 |
2.2.6.8 透光率 |
2.2.6.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6.10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2.6.11 热重分析(TGA) |
2.2.6.12 拉曼光谱测试(FT-Raman)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得率 |
2.3.2 形貌 |
2.3.3 聚合度 |
2.3.4 酯化、羧基化和表面电荷 |
2.3.5 CNC和 CNF悬浮液的性质 |
2.3.6 CNCs的结晶度 |
2.3.7 CNCs的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盘磨预处理结合草酸水解制备木质纤维素纳米晶及其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原材料盘磨处理 |
3.2.4 草酸水解实验 |
3.2.5 CNC薄膜制备 |
3.2.6 3D打印 |
3.2.7 测试与表征 |
3.2.7.1 CNC膜光学性能 |
3.2.7.2 CNC膜热稳定性 |
3.2.7.3 CNC膜机械性能 |
3.2.7.4 CNC膜电导率测试 |
3.2.7.5 流变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CNC制备工艺比较 |
3.3.2 CNC形貌 |
3.3.3 CNC悬浮液及其薄膜的光学性能 |
3.3.4 CNCs及其薄膜的热稳定性 |
3.3.5 CNC膜机械性能 |
3.3.6 CNC膜电导率 |
3.3.7 3D打印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木质纤维素基各向异性透明纸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脱木素实验 |
4.2.4 透明纸制备 |
4.2.5 透明纸在GaAs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4.2.6 测试与表征 |
4.2.6.1 形貌 |
4.2.6.2 光散射 |
4.2.6.3 小角X-射线散射 |
4.2.6.4 光学性能 |
4.2.6.5 偏光效应 |
4.2.6.6 I-V曲线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各向异性透明纸制备原理 |
4.3.2 脱木素效率比较 |
4.3.3 透明纸的微观结构 |
4.3.4 透明纸的光学性能 |
4.3.5 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木质纤维素基各向异性多孔材料制备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脱木素实验 |
5.2.4 物质传输实验 |
5.2.5 壳聚糖膜制备 |
5.2.6 测试与表征 |
5.2.6.1 形貌 |
5.2.6.2 FTIR光谱 |
5.2.6.3 BET测试 |
5.2.6.4 孔体积分数 |
5.2.6.5 吸水能力测试 |
5.2.6.6 光学显微镜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多孔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
5.3.2 多孔材料的制备与结构 |
5.3.3 固体颗粒传输 |
5.3.4 水传输 |
5.3.5 三维物质传输 |
5.3.6 各向异性壳聚糖膜制备及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天然木质材料用于太阳能蒸汽产生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天然木基SSGDs制备 |
6.2.4 太阳能蒸汽产生实验 |
6.2.5 测试与表征 |
6.2.5.1 形貌 |
6.2.5.2 吸收光谱 |
6.2.5.3 热导率 |
6.2.5.4 机械性能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天然木质材料的相同点 |
6.3.2 天然木质材料的不同点 |
6.3.3 天然木质材料的热导率 |
6.3.4 天然木质材料的机械性能 |
6.3.5 太阳能蒸汽产生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负载纳米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其问题 |
1.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进展 |
1.2.1 异位修复技术 |
1.2.2 监测自然衰减技术 |
1.2.3 原位修复技术 |
1.3 纳米零价铁的合成及其地下水修复应用进展 |
1.3.1 纳米级结构材料的环境应用 |
1.3.2 纳米零价铁及其改性技术与应用 |
1.4 凹凸棒土的结构、性能及其环境应用 |
1.5 生物质炭的结构、性能及其环境应用 |
1.5.1 生物质炭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
1.5.2 生物质炭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酸性活化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Cr(Ⅵ)的去除行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溶液配置 |
2.2.4 凹凸棒土的预处理 |
2.2.5 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A-nZVI)的制备 |
2.2.6 表征手段 |
2.2.7 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A-nZVI)对Cr (Ⅵ)的去除性能研究 |
2.2.8 石英砂柱固定床中Cr (Ⅵ)的去除行为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凹凸棒土负载化纳米零价铁(A-nZVI)的表征 |
2.3.2 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A-nZVI)去除Cr (Ⅵ)研究 |
2.3.3 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A-nZVI)处理Cr (Ⅵ)的石英砂柱模拟去除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质炭基纳米零价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偶氮染料酸性橙7的降解特征与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溶液配置 |
3.2.4 生物质炭负载化纳米零价铁(B-nZVI)的制备 |
3.2.5 表征手段 |
3.2.6 生物炭质负载化纳米零价铁(B-nZVI)去除水体中酸性橙7(AO7)染料的性能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nZVI的表征 |
3.3.2 B-nZVI去除酸性橙7(AO7)染料的影响因素及其动力学 |
3.3.3 B-nZVI去除酸性橙7(AO7)染料的可能途径 |
3.3.4 B-nZVI处理酸性橙7(AO7)柱试验 |
3.3.5 共存离子对B-nZVI去除酸性橙7(AO7)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十六烷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酸性橙的降解性能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 |
4.2.2 实验准备 |
4.2.3 改性条件的确定 |
4.2.4 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铁的制备 |
4.2.5 表征手段 |
4.2.6 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零价铁(M-A-nZVI)的表征 |
4.3.2 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铁(M-A-nZVI)去除AO7研究 |
4.3.3 改性凹凸棒土负载纳米铁(M-A-nZVI)去除2,4,6-三氯酚行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 |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8)脱水污泥吸附剂吸附镉的效能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冶炼污酸处理技术现状 |
1.2.1 冶炼污酸的产生工序 |
1.2.2 冶炼污酸处理技术现状 |
1.2.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生物吸附剂研究现状 |
1.3.1 生物吸附剂的类别 |
1.3.2 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
1.3.3 生物吸附作用的影响因素 |
1.3.4 吸附机理 |
1.3.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化学试剂 |
2.3 实验材料 |
2.4 试验方法 |
2.4.1 生物吸附剂制备方法筛选 |
2.4.2 碱改性污泥类吸附剂的镉吸附效能及机理研究 |
2.4.3 碱提取聚合物吸附剂的镉吸附效能及机理研究 |
2.4.4 脱水污泥吸附剂处理含镉污酸废水应用研究 |
2.5 分析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3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筛选 |
3.1 超声破碎法制备生物吸附剂 |
3.1.1 超声破碎法制备的污泥吸附剂 |
3.1.2 超声破碎法制备的胞外聚合物吸附剂 |
3.2 热提取法制备生物吸附剂 |
3.2.1 热提取法制备的污泥吸附剂 |
3.2.2 热提取法制备的胞外聚合物类吸附剂 |
3.3 碱改性法制备生物吸附剂 |
3.3.1 碱改性法制备的固体类吸附剂 |
3.3.2 碱改性法制备的胞外聚合物类吸附剂 |
3.4 制备方法优选 |
3.5 小结 |
4 碱改性污泥吸附剂吸附镉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
4.1 碱改性污泥吸附剂的镉吸附动力学 |
4.2 碱改性污泥吸附剂的镉等温吸附性能 |
4.2.1 碱改性脱水污泥与脱水污泥等温吸附性能比较 |
4.2.2 碱浓度对吸附剂的镉等温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3 碱浓度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相关性分析 |
4.2.4 与其它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比较 |
4.3 碱改性污泥吸附剂的镉吸附效果影响因素 |
4.3.1 反应初始 pH 值的影响 |
4.3.2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4.3.3 初始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
4.4 吸附机理研究 |
4.4.1 离子交换 |
4.4.2 比表面积 |
4.4.3 Zeta 电位 |
4.4.4 FTIR 光谱分析 |
4.5 小结 |
5 碱提取聚合物吸附剂吸附镉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
5.1 碱提取聚合物吸附剂的成分分析 |
5.1.1 碱提取聚合物的 SCOD、TCOD 浓度 |
5.1.2 碱提取聚合物中的蛋白质浓度 |
5.1.3 碱提取物聚合物中的多糖浓度 |
5.1.4 碱提取聚合物中的核酸浓度 |
5.2 碱提取聚合物吸附剂的镉吸附动力学研究 |
5.3 碱提取聚合物吸附剂的镉等温吸附性能研究 |
5.4 操作条件对碱提取聚合物吸附剂的吸附效能影响 |
5.4.1 反应 pH 的影响 |
5.4.2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5.4.3 初始镉浓度的影响 |
5.5 碱提取聚合物吸附剂的吸附机理研究 |
5.6 小结 |
6 脱水污泥吸附剂处理含镉污酸应用研究 |
6.1 污酸水质特征分析 |
6.2 含镉污酸处理流程 |
6.3 含镉污酸处理工艺参数优化 |
6.3.1 反应时间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 |
6.3.2 反应 pH 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 |
6.3.3 投加量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 |
6.3.4 混凝剂对吸附剂沉淀效果的影响 |
6.4 吸附重金属后吸附剂的稳定性研究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参加 研项目 |
在学期间发表 学 论文 |
在学期间申请专利 |
(10)西南含砷金矿区砷富集植物筛选及其除砷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图表清单 |
字母符号说明及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1.1 含砷难处理金矿资源分布及其选冶带来的砷污染 |
1.1.1 国内外含砷难处理金矿分布与特点 |
1.1.2 含砷金矿除砷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1.3 国内外含砷金矿选冶引起的砷污染 |
1.2 砷超积累植物筛选及研究近况 |
1.2.1 砷超积累植物的发现 |
1.2.2 蜈蚣草超积累特性及机理研究进展 |
1.2.3 影响超积累植物吸收富集砷的主要因素 |
1.3 强化诱导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
1.4 超积累植物应用现状 |
1.4.1 植物修复 |
1.4.2 植物冶金 |
1.4.3 植物探矿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方法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南含砷金矿区土壤及植物砷含量调查 |
2.1. 概述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2.2.3 样品砷测定方法 |
2.2.4 样品金测定方法 |
2.2.5 采集植物种类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含砷金矿尾矿区周围土壤As含量及污染状况评价 |
2.3.2 含砷金矿尾矿区周围土壤Au残留状况 |
2.3.3 含砷金矿尾矿区野生植物砷含量分析 |
2.3.4 含砷金矿尾矿区植物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的对比 |
2.3.5 含砷金矿尾矿区土壤及植物金含量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砷金矿组成及矿物嵌布特点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矿样制备 |
3.2.2 矿样多元素分析 |
3.2.3 金矿样品矿石矿物组成分析(XRD-X-Ray Diffracteometer) |
3.2.4 金矿物形态特征 |
3.2.5 金矿样品基质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3.3 结果 |
3.3.1 原矿物多元素含量结果 |
3.3.2 金矿样品矿石矿物组成(XRD) |
3.3.3 金矿物形态特征 |
3.3.4 金矿样品基质基本理化性质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淋洗剂对含砷金矿As淋洗活化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金矿样品砷形态分析 |
4.2.3 淋洗试验设计 |
4.2.4 淋洗后矿样砷形态分析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金矿样品中砷形态分布 |
4.3.2 金矿样品中淋洗活化砷形态分布 |
4.4 讨论 |
4.4.1 淋洗剂种类的影响 |
4.4.2 淋洗剂浓度的影响 |
4.4.3 震荡时间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砷金矿蜈蚣草除砷调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蜈蚣草的采集与培养 |
5.2.2 细磨矿样蜈蚣草种植试验 |
5.2.3 不同粒径混合矿样蜈蚣草种植试验 |
5.2.4 蜈蚣草量株高与生物量分析 |
5.2.5 蜈蚣草砷含量分析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蜈蚣草株高与干重 |
5.3.2 不同条件下蜈蚣草羽叶砷含量 |
5.3.3 不同条件下蜈蚣草砷去除总量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蜈蚣草除砷前后金矿砷形态及氰化浸金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种植蜈蚣草前金矿样品砷分级形态分析 |
6.2.2 种植蜈蚣草后根区和非根区金矿样品砷分级形态分析 |
6.2.3 种植蜈蚣草后根区金矿样品XRD物相分析 |
6.2.4 蜈蚣草预处理前后柱状氰化堆浸实验 |
6.2.5 数据处理 |
6.3 结果 |
6.3.1 种植蜈蚣草前金矿样品砷形态分布 |
6.3.2 种植蜈蚣草后根区和非根区金矿样品砷形态分布 |
6.3.3 种植蜈蚣草前后根区金矿样品XRD物相分析结果 |
6.3.4 蜈蚣草除砷前后金矿样品氰化浸金效率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7.2.1 存在问题 |
7.2.2 建议 |
7.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野外调查的植物照片 |
附录B 盆栽试验 |
附录C 试验用设备照片 |
附录D GB15168-1995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附录E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F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申请的发明专利 |
附录G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H 冶金研究院XRD测定结果 |
四、次氯酸钠及矿物酸处理水井效果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钛铁矿浮选药剂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J]. 张超凡,余青瑶,曹亦俊,范桂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
- [2]某家纺公司污水处理站优化改造工程研究[D]. 李臣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含高成熟沥青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其去除方法[D]. 游佳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基于双功能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催化己二腈加氢性能研究[D]. 吕扬. 湘潭大学, 2019
- [5]化学处理对再生水滴灌灌水器堵塞及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影响[D]. 郝锋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12)
- [6]木质纤维素材料纳米化及原位处理制备功能材料研究[D]. 贾超.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7]负载纳米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研究[D]. 全桂香.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脱水污泥吸附剂吸附镉的效能和机理研究[D]. 胡建龙.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2)
- [9]双膜法在钢铁行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A]. 黄永强. 2012青岛国际脱盐大会论文集, 2012
- [10]西南含砷金矿区砷富集植物筛选及其除砷应用研究[D]. 王海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