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处所宾语”(论文文献综述)
盛益民[1](2014)在《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一篇描写吴语绍兴柯桥话的参考语法。全文一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八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九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绍兴柯桥以及绍兴柯桥话,同时进行了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本项研究所使用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关注柯桥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第三章讨论了柯桥话的词、词类和构词法。文章首先根据类型学的操作方法区分了“句法词”和“音系词”,然后在“句法词”的基础上讨论了柯桥话的词类和构词法。第四章主要讨论做论元的名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的扩展主要有两类:受定语修饰和并列。本章先后讨论了外延性定语(包括“指量名”短语、“数量名”短语、领属定语等)、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第五章主要考察做谓语的谓词性短语。先是介绍了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这三类不同的谓词,接着讨论了动补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最后讨论了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以及并列。第六章讨论柯桥话的简单句。先是讨论了简单句中论元关系的整合及调整,然后介绍了副词性的修饰语,最后讨论了话题成分和焦点表达。第七章研究柯桥话的复杂句和复合句,先后介绍了补足语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包括关系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主从复杂句、主次复杂句和并列复合句。第八章介绍柯桥话的句类,分别讨论了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同时讨论了与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九章讨论了柯桥话的否定、体、情态、量、比较和比拟等重要的语义范畴。第十章总结了柯桥话的语序类型特征。
李晨溪[2](2017)在《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句法成分和“把字句”“被动句”“是字句”“有字句”“存现句” “连谓句”“兼语句”“重动句” “双宾语句” “比较句” “主谓谓语句”十一种典型句型句式入手,对哈萨克族人所说的的五个等级普通话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语法偏误分析和等级特征的归纳概括,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一、句法成分的偏误特征表现为:数量名结构使用不当,特别是量词的偏误;词语搭配不当,多是词性、数量和概念不匹配;结构助词“的”“地”的偏误;能愿动词和副词的使用不当;“主谓宾定状补”句法成分间的混淆,尤其是定语和状语、补语和状语的混用;介词短语、方位短语和时间词语做状语时的混用;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的顺序问题,尤其是“游离式”重复偏误。二、典型句型句式的偏误特征表现为:表层句法形式使用不熟练;不清楚深层句法意义和表层句法形式间的关系;回避使用典型句型句式,常用一般动词谓语句进行替换;相似句式间误代。哈萨克人普通话偏误总体上呈现出类型多而杂、综合偏误较多的特征。五个等级普通话偏误难度与普通话等级序列一致,二甲二乙多复句形式,句法层次丰富,三甲三乙不入级多单句形式,其中不入级的半句和不成句现象较多。各个等级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布多呈现倒U型,二乙和三甲普通话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可能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中介语特性;样本问题;口语语料的特殊性;高等级和低等级普通话话语量和语法难度的不均衡性;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偏误分析的主观性。在教学策略上,要坚持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要注意使用具体可感的教学手段,分解难点,分步骤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多种形式的操练中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提升学习策略。
珠尔扎雅[3](2017)在《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对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通过语料查找和统计,对汉语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由于笔者是非汉语母语者,因此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和角度与汉语本体研究者有所不同。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以实用性为主,尽可能兼顾描写和解释,既考虑理论方面的探索,也考虑应用方面的操作。本文包括绪论、结语等在内的八个章节及附录,主要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着重分析了基于认知语言学派的构式语法理论对于生成语法学派的反思与批判,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略的综述。第二章是建立研究汉语动词和宾语的理论体系,通过简述相关理论的主语观点,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对汉语动词进行语法和语义分析的理论框架。同时尝试利用动词的语义特征给出界定方法,然后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每个动词作出判断和归类。第三章是谈动词带宾语的语法功能,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对动词和整个结构进行次范畴研究。根据是否可以带宾语,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形式动词之后所带的是谓词性宾语,谓词性宾语可以是光杆谓词,也可以是带修饰语的谓词。按动词后宾语的数量进行分类,有单宾动词和双宾动词。其后只带一个宾语的为单宾动词,单宾动词可以根据它所带宾语的性质进行分类考察,对单双宾语动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进行分类。第四章是从宾语的类型、宾语的形式分类、宾语的数量分类、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的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动词和名词的语义等多个角度对宾语进行了考察。动宾结构作为现代汉语句子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整个汉语语言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虑到动宾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两个类别: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动宾结构。在区分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动宾结构时,我们可以从动词和宾语的语义特征、宾语的可类推性和可扩展性三个方面入手。第五章是选取了动词中能带宾语的相关动词,对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分析。动词带哪一类宾语的数量最多?最多的是带几类宾语?动词带宾语能力强弱情况怎么样?具有多义项的动词带宾语时,哪一义项的带宾语能力强,带宾语能力强的义项常带哪类宾语等,这些问题都是亟需回答的。按照《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的标准,本文把宾语分为14类,并考察带不同类型宾语的动词数量,做出统计。第六章是我们将动词带宾语的形式进行考察,涉及的结构有“动词重叠+宾语”结构。动词重叠是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种语法现象,动词不仅能重叠使用,而且有的重叠动词还能带宾语,因此我们将针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特点和情况考察进行探讨。动词重叠是指汉语的动词可以重叠起来使用,重叠的动词表示一定的意义,并具有特别的表达功能。第七章是试图从孟琮1999年编纂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提取出可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并对这些动词进行穷尽性的考察,结合语料库探索这类非常规动宾结构中动词与宾语的个性以及二者是否存在一种制约与平衡的关系。第八章是讨论述宾短语在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充当中心语的定语的情况,并且这种用法非常普遍。从述宾短语作定语的判定方法、“的”的省略、述宾短语作定语时对中心语的选择、形容词性的述宾短语等方面入手,对述宾短语作定语的情况进行较为细致、系统的阐述。
唐依力[4](2012)在《汉语处所范畴句法表达的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认知出发,将四种与处所范畴相关的句法结构统一到构式的大框架下,从构式的角度对这四种句法结构进行了重新分析。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本章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回顾了相关的已有研究,介绍了本文的语料来源、主要内容、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非常规关系下的“V+N处所”的构式研究。本章主要考察了非常规关系下的“V+N处所”构式的产生动因、词汇化机制、构件特点、语境依赖度、构式义与“P+N处所+V”的区别等问题。影响该构式产生的动因主要是述题化和语法化;高频的促动、动宾结构的仿用、构式化是促成其词汇化的三个机制;构式中的动词动性极弱,体现的主要是抽象义,而处所名词通过述题化变成了非典型的受事论元,属于基本层次范畴;该构式对语境的依赖度与结构的自足度成反比,与语用推理度成正比;具有选择性应该是从该构式提炼出来的抽象构式义;非常规关系下的“V+N处所”构式与“P+N处所+V”相比,在形义关系、处所格的角色突显度、语境的使用条件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三章:“把+O+VR+L”的构式研究。本章主要对“把+O+VR+L”构式的分类、特点进行了考察,并从构式的路径图式、构式的主观性及构式义等角度对其作了认知角度的分析。根据该构式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基本式、引申式和各种变式等三类;该构式既表达了对具体物象进行处置导致的位移,也表达了对抽象物象进行处置导致的位移;该构式绝大多数都是独立存在的构式,可以进入句子层面单独成句,但也有一些是进入句子的下位组合,作为句子成分出现的;该构式中,“把”隐去的难易程度与其后宾语的生命度、控制度密切相关;受语体的影响,“把”后宾语以短小语块为主;动介式VR与动趋式VR中动词的语义特征有一定差异,处所格L在构式中表达的语义有所不同,其隐现的情况也会随之不同;该构式的信息安排完全符合由旧到新的信息格局,体现了路径图式,在实际使用中绝大部分都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其构式义为“使位移主体产生位移,有新的着落点”。第四章:“VO+N处所”的构式研究。本章概括了“VO+N处所”构式中各个构件的特点,从构式的理据性、象似性和语用理解等角度对其进行了认知语用分析,指出了该构式与“坐沙发”类构式的差异。“VO+N处所”构式中的VO结构的扩展能力有大小,其概念语义也存在不同的情况,而根据不同属性特征N处所也可以分出不同类别;该构式的形成,有其自己的理据性,它是语义和语用共同语法化的结果,同时高频率地使用也是导致了该构式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该构式是由动作事件和处所事件这两个有相关性的概念通过截搭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从外部结构来看,“VO+N处所”是无标记的,但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VO+N处所”又是一个有标记的结构;“VO+N处所”构式适合在新闻标题或广告语等篇幅受限的语体中出现;该构式的语力表达,由于VO与N处所的整合度相对较高而使整个结构的语气得到增强,似乎隐含了一种结果,表示一种已然,突显了事件性;该构式与非常规关系下的“V+N处所”构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动词性成分对语体有不同的影响、处所名词的构成不同、语义理解难度上存在差异、动词的价数不同、构式的扩展能力不同。第五章:“在+处所”的构式研究。本章将“在+处所”构式分为动前构式“在+L+VP”和动后构式“V+在+L”两种子构式,着重对这两个子构式各自的构件特点、不同的意象图式、不同的语用理解进行了分析,并从构件特征的角度出发对这两个子构式之间的变换进行了解析。在“在+L+VP”子构式中,L在语义上具有空间性的语义特征,都是具有有界性的,而VP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从认知角度来看该子构式象似性地体现了汉语中对于“场景先于目的物”这样一种空间表达形式;在“V+在+L”子构式中,L主要表达的是具体的物理空间,该构式对动词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从认知角度来看该子构式基本上体现了一种线性的路径图式;这两个子构式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互相变换的,但由于构式内部构件特征的影响,两个子构式在有些情况下的变换是受到限制的。
杜可风[5](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提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邵健[6](2012)在《现代汉语主动宾句的认知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汉语主动宾句向来是国内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对于主动宾句的认识也一直伴随着语法研究视野和分析方法的发展和演变而逐渐深入。早期主要借鉴美国结构主义的描写方法,从用层次分析法对主动宾句句法角色进行定性,到后来运用变换分析方法区分语言形式中蕴含的语义结构差别都是如此,它们为描写主动宾句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八十年代之后,语言研究从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一枝独秀到各种学派和思想的百花齐放,不仅突出了语义和句法层面的描写,并且注重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各个层面对语言事实的共同解释。同时,受格语法理论的影响,对动词和名词之间语义关系的研究日益活跃,使宾语内涵的界定和宾语类型划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九十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引入为语法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主动宾句研究从描写转向解释,从语言内部转向语言外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代汉主动宾句的研究现状还不是非常令人满意,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研究方法上,重静态的语义描写而轻动态的认知解释;在研究内容上,重孤立的分类而轻整体的联系。此外,对于主动宾句的研究常常过多地注重动宾语义关系,对于主语的关注还略显薄弱。本文对现代汉语主动宾句进行尽可能细致的描写、分析和解释,力图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内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主动宾句描写的是外在世界中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具体表现和特征是什么?第二、事件是如何进入到语言层面被构建为主动宾句的?语言使用者是如何加工事件中的诸般要素,对其进行遴选、删除和修补的?第三、主动宾句对事件的表达是内部同质还是异质的?如果是后者,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原因将它们统一在同一个语言表现形式之下?通过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本文建立了用来解释现代汉语主动宾句生成和理解的认知框架;通过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本文加深了对现代汉语主动宾句常见小类的理解,并且通过它们的发展和衍生过程勾勒出现代汉语主动宾句家族的关系图谱。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本文首先对主动宾句所表达的外在世界内容进行了界定,认为主动宾句表征的是外在世界中力的事件,该事件包括“力的施加”和“力的作用效果”两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工力的事件所需的认知框架,即力的概念结构,它通过象似性原则和常规关系对力的事件进行摹拟,并由语言结构反映。通过对概念结构的分析和描写,提出力的概念结构分主副结构两部分,其中副结构主要包含“位置移动”和“性状变化”两部分概念内容,主副结构分别加工力事件中的“施加”和“作用效果”两部分内容。接下来,介绍Langacker(1987)提出的焦点调整(Focal Adjustments)和识解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为语言使用者选择适当的认知路径用以加工力的事件并生成主动宾句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不同主动宾句小类所映现的不同意象及其衍生。总之,力的概念结构和主观性为语言使用者加工力的现象、生成和理解主动宾句提供了认知框架,前者提供了语言表达所需的意义潜势,后者为意义潜势的最终确定提供了认知路径。接下来,本文以“施事+Vt+受事”为原型,以非原型句在主语、宾语和谓语动词三个维度对原型句的偏移为标准,对现代汉语主动宾句进行了分类。我们将主动宾句分为原型(Ⅰ类),亚原型(Ⅱ类)和非原型(Ⅲ类)三类,第三类又可以下分为IIIA-IIIE类五种。通过对句中语义角色组配关系的考察,得出了主动宾句存在的可能类型和构建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处所宾语句(包括“施事+Vt/Vi+处所”和“受事/结果/工具/材料+Vt+处所”);目的、原因、时间宾语句;结果宾语句、部分工具/材料宾语句和存现句。在处所宾语句章节,区分了不同小类的处所宾语及其生成过程。本文认为处所宾语具有空间性特征和事物性特征,前者包括位移性、容纳性和领属性三种次类特征,它们是处所成分的本质属性,而后者则是由主动宾句宾语的句法-语义特征所赋予的。通过空间性和事物性的调配和平衡构成了语义表现不同的处所宾语次范畴,由此构成了各种处所宾语的模糊性级阶。通过对次范畴处所宾语衍生发展过程的描写,确定了处所宾语句和原型主动宾句的衍生发展关系,以及处所宾语句内部次范畴的关系。本章还简单分析了原因宾语、目的宾语和时间宾语与处所宾语的隐喻衍生关系。本文将结果宾语句和工具/材料宾语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结果宾语句的生成构建过程。在前人将结果宾语分为三类的基础上,结合工具/材料宾语提出了一类新的结果宾语Rd类,这类结果宾语所表达的力的事件中的受动者为工具/材料角色。此外,本文还重新分析了主语由处所成分承担的结果宾语句(Rc)类,认为其内部是不同质的,可以分为三个次类,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意象。最后,从整体上考察了几类结果宾语句之间的内部联系以及与原型主动宾句和处所宾语句之间的外部联系。在对存现句的研究中,认为存现句的重要特征是句首的处所成分,通过对其属性的研究和归类,提出了承(受)义和(容)纳义的概念,认为承纳义是存现句的基本构式义。承纳义的提出有助于确定存现句作为主动宾句家族中边缘性成员的地位。此外,本文还在整理孟琮等(1999)所建封闭语料库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几类常见存现句的承纳义表达,并以此为依据对存现句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对以上几种常见主动宾句,本文既把它们看作是独立成员,对其进行个性研究,又把它们放在主动宾句范畴内,对其进行共性研究,充分考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衍生关系,这样,既确定了它们作为主动宾句家族成员的地位,又确定了它们在主动宾句家族中相对所处的位置,从而勾勒出主动宾句家族的关系图谱。
刘琦[7](2013)在《汉语单宾语构式承继网络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其他语言一样,汉语单宾语句是最基本的、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表达式,在语言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学界非常重视此句式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过去的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界对宾语的关注较多但忽视了主语;侧重组分间的关系却忽略整体对组分的作用和影响;分类标准不统一等。也正因此,此课题存在改进空间,值得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主要基于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全面、系统地讨论汉语单宾语构式(简称为单宾构式),旨在解开单宾构式谜团同时补充和完善认知构式语法。本研究认为单宾构式是个有层次的承继网络系统。其最上位是抽象单宾构式,其最下位是单宾动词本原构式。本研究的路向是以语言实体作为证据从单宾动词本原构式层层向上推导和归纳出最上位的抽象单宾构式;另一方面,在概念上从最上位的抽象单宾构式回溯到最下位的单宾动词本原构式。为此,本研究自下而上地亲历各构式,廓清层次并绘制构式网络地图。最后参考构式网络地图从上往下看此全景,并揭示其理据。本研究重点设定在动词本原构式(简称为动本构式)和超动词构式(简称为超动构式)及其区别和互动。前构式是动词自身基本题元配置和形义组配而后构式是前构式作为组分参与的复杂构式。本研究分别切入微观和宏观层面并梳理单宾构式内纷繁复杂的语义-句法关系,具体采取以下步骤。首先,构拟动本构式内的在线互动模式以及超动构式内的在线整合模式,既关注构式对组分的作用也不忽视组分对构式的影响。其次,把主宾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谓语为动词的单宾语句纳入统一的构式体系,并设立单宾构式的承继网络系统。在微观层面,本研究首先构拟动本构式内的在线互动模式,涉及动本构式与具体词项。在线互动过程包括初始、互动以及合成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名词组分准入构式,施事实现为主语,受事实现为宾语。在互动阶段,构式与名词互相压制和协调。在合成阶段,构式与组分语义达到和谐和融通。此三阶段以互动阶段为核心,互动具体涉及构式对名词的局域激活以及名词对构式的隐喻或转喻压制。本研究以上肢动作“打”和视觉感知动作“看”为个案详细分析典型承继句以及非典型承继句内三阶段在线互动过程。研究发现典型承继句内互动简单,而非典型承继句则较复杂,构式与宾语名词的相互作用明显,动本构式义因此引申或扩展。动本构式义引申是消解组分与构式语义不和谐的方式或手段。非典型宾语名词参与动本构式引起语义冲突,名词通过隐喻或转喻压制迫使构式与其在语义上相互认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本研究认为动词语义的变异是有动因的,有些学派脱离构式形成的语境奢谈动词义的变异是十分荒谬的。其次,构拟超动构式内的在线整合模式,涉及超动构式和动本构式两类题元框架,而具体词项在此两构式的共同规约下嵌入。在线整合过程包括准入、选择、压制以及结果四个阶段。准入即超动构式对动本构式的准入,选择涉及两构式兼容信息的选择和匹配,压制是整合过程的核心,主要体现为两构式压制和规约的具体方式和内容,结果即是最后呈现的超动构式承继句的状态和特性。非常规句(如“他写毛笔”)的产生实质上是动本构式参与超动构式的整合结果。在参与过程中,由于动本构式与超动构式题元不匹配,后者对前者进行压制性整合。具体表现为迫使前者增加、剪切或者位移题元从而使两者和谐兼容。而某些动本构式在参与某超动构式受到较大压制有较大的形义变化,这样的承继句就是不可预测的有标记句。本研究运用整合模式深度剖析工具宾语超动构式和益损超动构式,并对两超动构式内的在线整合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类超动构式共享双向互动特点,但在具体整合阶段是有差异的。体现在准入阶段的条件不同,选择阶段题元匹配的依据不同,压制阶段整合力度和方式不同,以及结果阶段动本构式形义变异程度不同。在宏观层面,本研究首先梳理单宾构式的各类各层。单宾构式涉及单宾动本构式和单宾超动构式。各单宾动本构式依据事件发生域纳入特定的认知域群,涉及空间域、社会域、体验域、关系域以及经历域。单宾超动构式分为典型题元构式、背景题元构式以及特殊题元构式三类。典型题元构式是单宾动本构式的上位抽象构式。背景题元构式突显动本构式的某背景题元,涉及动本构式宾语题元变异的是非受事宾语构式,有处所宾语等宾语类构式;涉及主语题元变异的是非施事主语构式,有工具主语等主语类构式;还有主宾语题元均变异的是非施事主语受事宾语构式,涉及互动式构式。特殊题元构式强调特殊功能义,涉及容纳构式、益损构式和存在构式。其次,构建单宾构式的承继网络体系。从构式层级看,自上而下有七层,最上位是抽象单宾构式,最下位是单宾动本构式。这七个不同层次的构式相互联接,上位统制下位,下位承继上位,共同形成单宾构式承继网络。第一至第三层构式是上层构式,构式义泛化,题元配置各异;第四层构式是基本层构式,有较为明确的构式义和题元配置,具有较大构式区分度,在心智中的固化程度高;第五层是下层构式,表达的是更细致、具体的构式义;第六层和第七层涉及基底的动本构式。在此网络体系里可梳理出三种构式承继关系:图式-例示关系、部分-整体关系以及原型-引申关系。其中前两种是跨层构式间的纵向关系,而后一种则是同层构式间的横向关系。本研究最后对汉语单宾语构式和汉语双宾语构式(简称为双宾构式)进行对比研究,旨在进一步认识单宾构式的特性和地位。研究发现,单宾构式与双宾构式在网络体系以及内部互动两方面存在差异。从网络层次地位看,抽象单宾构式是上层构式,语义泛化;而双宾构式是较为具体的基本层构式,具有特定的形义组配和构式义,在心智中的固化程度高。从单宾和双宾构式各自的内部互动看,前者比后者复杂。单宾动本构式可能涉及压制性互动,而双宾动本构式一般无压制;单宾超动构式对其动本构式组分的具体压制方式和组配多于双宾超动构式。总体而言,本研究统一分析常规和非常规句式,整体考虑主宾语,认定和分析一动多构,确立构式分层标准,细化和深化构式承继联接研究,完善和发展认知构式语法。这些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王一涛[8](2012)在《山西文水方言的趋向动词及其语法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山西省文水县全域的趋向动词为讨论对象。文水县地处山西中部,离省会城市太原约80公里。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文水方言归入晋语并州片。1993年版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将文水方言归入山西中区方言太原片。本文首先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重点描写文水方言趋向动词表位移的用法:1.趋向动词可以进入的句法格式。2.趋向动词带宾语时,宾语类型和位置。3.趋向动词做补语时,前动词的类型。4.动趋式带宾语时,宾语类型、宾语位置的考察。5.趋向补语的可能式和反复问形式。这一部分的研究力求对文水方言趋向动词的基本用法做一个详尽、仔细的描写。在描写的过程中,同时关注普通话、周边方言的用法,及时进行共时层面的比较。然后,本文主要选取“来”、“上”、“下”、“起”、“过来”等发生了语法化的5个趋向动词进行考察。连动结构后项的“来”虚化成了先事时标记和表示邀请对方共同做事的语气词;动趋式中的“来”进一步虚化为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意义的过去时态助词;“上”虚化成了实现体标记和方式性类词缀成分;“下”虚化为完成体标记和方式性类词缀;“起”虚化成了起始体标记;“过来”虚化为表示“……的时候”的时间成分。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力求在解释趋向动词所表现出的不同语义的基础上,探究其演变的轨迹,构拟其具体演变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既关注这些趋向动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共性,又关注这些趋向动词语法化的不同类型。其中的共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在发展过程中基本遵循从谓语到补语,从趋向义补语到结果义、状态义的演变路径,语义上基本是由表示具体空间位移向抽象位移演变,再进一步向时体意义虚化,还会进一步变成动词或者形容词的附着成分。影响其演变的主要机制是泛化、隐喻、重新分析、类推等。我们期待,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山西晋语乃至整个晋语和晋语史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翔实的材料;可以将描写语法学与语法化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注重历史文献的语法化理论与活的语言结合起来,推动语法化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发展。
张学广[9](2019)在《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从趋向动词入手,通过细致分类、认知观照、功能探究,进一步揭示由其构成的趋向补语所具有的语言类型学意义。本文从“认知”出发,根据“认知参照”对趋向动词进行细致分类,分析位移事件中的“信息组块”,再从“信息”的角度分析趋向动词的句法问题,以及趋向补语表述不同位移时的句法差异和语序问题;借助“视觉表象”,分析趋向补语各种语义的衍生机制与语义特点;从语用的角度,分析语境、发话人主观视角、交际情境、交际功能等对趋向补语句法形式和语义的影响。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第二章从位移类型和认知参照的角度考察趋向动词。趋向动词表述的位移,可以分为施事位移、受事位移、部位位移三种类型,对位移现象的认知需要借助“认知参照”,如“立足点/场域”“处所”“相对位置”“空间方向”等,不同的趋向动词对应不同的“认知参照”;位移类型、认知参照影响趋向动词的语用和语义。第三章从“信息组块”和“语块组合”的角度考察趋向动词。通过分析位移“活动”与位移“事件”的差异,指出位移“事件”包括四个“信息组块”:背景、起始、过程与结果。趋向动词表述位移的“结果”,同时含有位移的“方向”信息;动词在汉语“语块组合”中具有“标记”作用,动词之间的距离造成“动补式”与“连动式”两种结构差异;根据“动词性”的强弱,趋向动词可以分为“弱动型”和“强动型”,前者只能作补语,后者既可作补语,也可作谓词;在表述施事位移时,不同的认知参照、信息加工和关注焦点,位移是否涉及“处所”,涉及的“处所”是位移的终点、起点还是路径,都会对趋向动词的句法形式产生影响。第四章分析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与语序呈现。部位位移和受事位移的“信息组块”比施事位移复杂,“把”字句能更好地呈现其“信息组块”及相互关系,在句法上能够平衡补语与宾语的位置“竞争”,是表述部位位移和受事位移的“优势语序”;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不同,语义结构和组合关系也存在差异,“后宾式”是典型的“动补”结构,“前宾式”可以视为“连动式”或“兼语式”,“中宾式”可以视为“兼语式”或“动补式”加“来/去”;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体现了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和“动词核心”,体现了汉语注重形象思维和韵律节奏的特点。第五章分析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与语义特点。趋向补语表述的是位移的“视觉表象”,基本义为“趋向结果义”,是对位移“过程”“结果”“方向”的综合表述;在“趋向结果义”的基础上,通过视觉表象中的“信息附加”和“隐喻”,趋向补语有了“结果义”和“状态义”;趋向补语的语义都与“变化”有关,趋向动词是对“变化”的起点、方向/过程、终点的综合表述;“语用”推动了趋向补语的语义发展,需要结合具体的“语用”背景分析趋向补语的语义。第六章从语境、视角、信息三个角度,阐述趋向补语的语用问题。“来/去”的立足点,与语境中的“场景”切换、发话人的“视点”切换、发话人的心理位置等有关;“V上”与“V下”可以表述相同的事件,体现出语言的“主观性”和“视角”差异,“V上”对应“处所”视角和“施事”视角,突显“主观期望”,“V下”对应“受事”视角,突显“客观结果”;趋向补语可以传递或者强化“结果”信息、“变化”信息,可以引出“评判”信息、传递“暗示”信息,“承载”和“传递”的信息不同,去掉趋向补语后对语义的影响不同。第七章从交际情境、交际功能的角度,分析趋向补语的语用问题。交际情境可以分为“对话”和“独白”,交际功能可以分为“告知”“祈使”“叙述”“描述”“评述”等,交际功能不同,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也有差异;趋向补语与“了”的搭配,受交际情境、交际功能与表述内容的影响,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动态助词“了”服务于交际需要,或者是补足信息、消除误解,或者是传递交际意图,或者是增强表达效果。第八章为结语,总结研究收获,反思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之处。本课题通过对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进而对趋向补语进行多维的深化探索,对趋向动词和趋向补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深了对汉语特点的认识,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朋飞[10](2020)在《唐宋处置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置构式是汉语中的常用构式,在语法系统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唐宋时期,处置构式就已经基本成熟,依据处置介词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六类,分别是“以”字处置构式、“持”字处置构式、“取”字处置构式、“将”字处置构式、“把”字处置构式和“捉”字处置构式。“以”字处置构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它的形成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动词“以”的语法化,外因是双宾语句式的影响。唐宋时期,“以”字处置构式的形式表现为“以+O1+V+O2”,其构式义为“对‘O1’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1’关联‘O2’”。其中“O1”“O2”既可以是名词、代词、谓词,也可以是短语,“O2”具有四种语义类型,分别是与事宾语、结果宾语、施事宾语和处所宾语。“持/取”处置构式出现于魏晋时期,其形成的内因是动词“持/取”的语法化,外因是“以”字处置构式的格式类推。唐宋时期,“持/取”处置构式有两种形式表现,一是“持/取+O1+V+O2”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1’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1’关联‘O2’”,二是“持/取+O(+X)+V”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其中“O”“O1”“O2”既可以是名词、代词、谓词,也可以是名词性短语,“O2”具有三种语义类型,分别是与事宾语、结果宾语和处所宾语。“将/把”处置构式大致出现于唐代,其形成的内因是动词“将/把”的语法化,外因是“以”字处置构式的格式类推。唐宋时期,“将/把”处置构式有三种形式表现,一是“将/把+O1+V+O2”形式,当“O1”为动词“V”的受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1’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1’关联‘O2’”,当“O1”为动词“V”的施事或当事时,其构式义“对‘O1’施以处置,致使‘O1’发生动作‘VO2’”。二是“将/把+O(+X)+V”形式,当“O”为动词“V”的受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当“O”为动词“V”的施事或当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致使‘O’发生动作‘V’”。三是“将/把+O(+X)+V+Y”形式,当“O”为动词“V”的受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出现‘Y’的状态”。当“O”为动词“V”的施事或当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致使‘O’发生动作‘VY’”。其中“O”“O1”“O2”既可以是名词、代词、谓词,也可以是短语,“O2”具有三种语义类型,分别是与事宾语、结果宾语和处所宾语,“Y”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情态补语、数量补语和动态助词。“捉”字处置构式出现于唐代,其形成的内因是动词“捉”的语法化,外因是“将”字处置构式的格式类推。唐宋时期,“捉”字处置构式具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捉+O1+V+O2”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1’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1’关联‘O2’”,二是“捉+O(+X)+V”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三是“捉+O+V(+X)+Y”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出现‘Y’的状态”。其中“O”“O1”可以是代词、名词和名词性短语,“O2”可以是名词和谓词。
二、浅析“处所宾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处所宾语”(论文提纲范文)
(1)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绍兴和柯桥简介 |
1.1.1 地理位置 |
1.1.2 绍兴及柯桥的政区变更 |
1.1.3 方言系属 |
第二节 绍兴话研究综述 |
1.2.1 绍兴话研究历史 |
1.2.2 语音研究 |
1.2.3 语法研究 |
1.2.4 词汇、语义研究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参考语法 |
1.3.2 语料搜集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音系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系统 |
2.1.2 韵母系统 |
2.1.3 声调系统 |
第二节 音节结构 |
2.2.1 柯桥话的音节结构 |
2.2.2 入声音节的舒化 |
第三节 派生音和边际音 |
2.3.1 派生音 |
2.3.2 边际音 |
2.3.3 与单字音系统的不同 |
第三章 词、词类和构词法 |
第一节 从类型学看“词”的界定问题 |
3.1.1 “词”的多维性 |
3.1.2 类型学界的操作方法 |
第二节 句法词及其判定标准 |
3.2.1 句法词的判断标准 |
3.2.2 特殊的句法词:附着词 |
第三节 音系词及其判定标准 |
3.3.1 音系词的判定标准 |
3.3.2 柯桥话音系词的连调模式 |
3.3.3 音系词内的语流音变 |
第四节 各类结构的成词性问题 |
3.4.1 名词性结构 |
3.4.2 谓词性结构 |
3.4.3 其他结构 |
3.4.4 音系词与句法词的对应关系 |
第五节 词类及其操作性定义 |
3.5.1 开放性词类 |
3.5.2 封闭性词类 |
第六节 构词法 |
3.6.1 复合构词法 |
3.6.2 派生构词法 |
3.6.3 复杂的构词法 |
第四章 名词及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和人称代词 |
4.1.1 名词的种类 |
4.1.2 光杆名词的指称 |
4.1.3 名词的构形成分 |
4.1.4 人称代词 |
第二节 指量结构修饰名词 |
4.2.1 指示词 |
4.2.2 量词及其形态 |
4.2.3 指量结构修饰名词 |
第三节 数词、量词修饰名词 |
4.3.1 数词 |
4.3.2 数量结构的形态 |
4.3.3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 |
4.3.4 “一量(名)”结构 |
第四节 定指的“量名”结构 |
4.4.1 定指“量+名”结构 |
4.4.2 “个+名” |
第五节 领属结构 |
4.5.1 领属结构的基本构成 |
4.5.2 亲属-集体关系领属的表达 |
4.5.3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 |
第六节 内涵性定语 |
4.6.1 粘合式内涵性定语 |
4.6.2 组合式内涵性定语 |
第七节 多项定语的共现及语序 |
4.7.1 多项粘合式定语的内部语序 |
4.7.2 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 |
第八节 同位结构 |
4.8.1 由名词构成的同位结构 |
4.8.2 由人称代词参与构成的同位结构 |
4.8.3 指示成分复指 |
第九节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并列 |
4.9.1 并列标记 |
4.9.2 使用标记与否的差异 |
第五章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动词及其形态 |
5.1.1 动词 |
5.1.2 动词的构形重叠 |
第二节 形容词、状态词 |
5.2.1 形容词的词类地位 |
5.2.2 形容词及其形态 |
5.2.3 状态词及其构成 |
5.2.4 形容词和状态词的句法功能 |
5.2.5 形容词短语 |
第三节 动补结构 |
5.3.1 “补语”的性质 |
5.3.2 结果补语 |
5.3.3 趋向补语 |
5.3.4 程度补语 |
5.3.5 粘合式动补结构的形态 |
第四节 动宾结构 |
5.4.1 名词性宾语 |
5.4.2 谓词性宾语 |
第五节 连动结构 |
5.5.1 由普通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2 由“来”“去”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3 由“有”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4 由“是”构成的连动结构 |
第六节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的指称化 |
5.6.1 自指形式 |
5.6.2 转指形式 |
第七节 谓词及谓词短语的并列 |
第六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简单句的主要类型 |
6.1.1 完整句 |
6.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动词谓语句 |
6.2.1 及物性 |
6.2.2 存在句 |
6.2.3 领有句 |
6.2.4 系词句 |
第三节 论元关系的调整 |
6.3.1 致使结构 |
6.3.2 被动结构 |
6.3.3 处置结构 |
6.4.4 相互结构 |
第四节 旁格成分和加接成分 |
6.4.1 介宾状语 |
6.4.2 副词状语 |
6.4.3 其他状语成分 |
第五节 话题 |
6.5.1 话题成分及其构成 |
6.5.2 话题结构的结构类型 |
6.5.3 话题化的规则 |
6.5.4 话题的话语功能 |
第六节 焦点结构 |
6.6.1 整句焦点 |
6.6.2 成分焦点 |
第七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 |
第一节 补足语从句 |
7.1.1 主语从句 |
7.1.2 宾语从句 |
第二节 定语从句 |
7.2.1 关系从句 |
7.2.2 同位语从句 |
第三节 补语从句 |
7.3.1 结果补语从句 |
7.3.2 程度补语从句 |
第四节 主从关系和主次关系 |
7.4.1 时间小句 |
7.4.2 原因小句 |
7.4.3 目的小句 |
7.4.4 条件小句 |
7.4.5 让步小句 |
第五节 并列复合句 |
7.5.1 连接复合句的手段 |
7.5.2 等立关系 |
7.5.3 选择关系 |
7.5.4 承接关系 |
7.5.5 递进关系 |
7.5.6 取舍关系 |
7.5.7 转折关系 |
第八章 句子的功能类型 |
第一节 疑问句 |
8.1.1 是非问 |
8.1.2 特指问 |
8.1.3 选择问 |
8.1.4 回声问 |
第二节 祈使句 |
8.2.1 肯定性祈使 |
8.2.2 否定性祈使 |
第三节 感叹句 |
8.3.1 有感叹算子的感叹句 |
8.3.2 其他感叹格式 |
第四节 语气词 |
8.4.1 表交际功能的语气词 |
8.4.2 表主观态度的语气词 |
8.4.3 语气词的连用 |
第九章 语义范畴 |
第一节 否定范畴 |
9.1.1 形态特征 |
9.1.2 句法、语义功能 |
第二节 时间范畴 |
9.2.1 完整体 |
9.2.2 完成体和经历体 |
9.2.3 起始体 |
9.2.4 进行体 |
9.2.5 延续体 |
9.2.6 即将实现体 |
9.2.7 反复体 |
9.2.8 先行 |
9.2.9 已然和非已然 |
9.2.10 体标记的位置关系 |
第三节 情态范畴 |
9.3.1 情态范畴 |
9.3.2 动力情态及其表现 |
9.3.3 道义情态及其表现 |
9.3.4 认识情态及其表现 |
9.3.5 传信 |
9.3.6 情态词的连用顺序 |
第四节 量范畴 |
9.4.1 客观量 |
9.4.2 主观量 |
第五节 比较和比拟 |
9.5.1 差比 |
9.5.2 等比和比拟 |
第十章 总结 |
第一节 柯桥话的语序类型特征 |
10.1.1 基本语序类型 |
10.1.2 话题显赫 |
10.1.3 其他类型参项 |
第二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期成果 |
(2)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有利于普通话水平测试体系的科学发展 |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
三、有利于完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和结构体系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习得研究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理论方法 |
1. 偏误分析 |
2. 中介语假说 |
3. 自然顺序假说 |
(三) 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
二、哈族人汉语习得研究 |
(一) 词类研究 |
1. 实词 |
2. 虚词 |
(二) 句法成分研究 |
1. 补语 |
2. 其他句法成分 |
(三) 句型句式研究 |
1. “把”字句 |
2. “是”字句 |
3. 存现句 |
4. 连谓句 |
5. 兼语句 |
6. 主谓谓语句 |
7. 被动句 |
8. 双宾语句 |
9. 重动句 |
10. 比较句 |
(六) 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标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六节 题目说明 |
第七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哈萨克族人二级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
第一节 二级甲等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
一、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
(一) 主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 谓语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三) 宾语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四) 定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五) 状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六) 补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
(一) “把”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 被动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三) “是”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四) “有”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五) 存现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六) 连谓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七) 兼语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八) 重动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九)双宾语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十)比较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十一)主谓谓语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第二节 二级乙等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
一、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
(一) 主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 谓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三) 宾语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四) 定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五) 状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六) 补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
(一) “把”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被动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三) “是”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四) “有”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五) 存现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六) 连谓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七) 兼语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八) 重动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九) 双宾语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十) 比较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十一) 主谓谓语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第二章 哈萨克族人三级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
第一节 三级甲等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
一、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
(一) 主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 谓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三) 宾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四) 定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五) 状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六) 补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
(一)“把”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 被动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三) “是”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四) “有”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五) 存现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六) 连谓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七) 兼语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八) 重动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九) 双宾语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十) 比较句偏误 |
1. 错用偏误 |
(十一) 主谓谓语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第二节 三级乙等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
一、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
(一) 主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 谓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三) 宾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四) 定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五) 状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六) 补语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
(一) “把”字句偏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二) 被动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三) “是”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四) “有”字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误 |
(五) 存现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六) 连谓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3. 错用偏 |
(七) 兼语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八) 重动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错用偏误 |
(九)双宾语句偏误 |
1. 误加偏误 |
2. 遗漏偏误 |
(十) 比较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2. 错用偏误 |
(十一)主谓谓语句偏误 |
1. 遗漏偏误 |
第三章 哈萨克族人不入级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
第一节 不入级普通话的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
一、主语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遗漏偏误 |
二、谓语偏误 |
(一) 遗漏偏误 |
(二) 错用偏误 |
三、宾语偏误 |
(一) 遗漏偏误 |
(二) 错用偏误 |
四、定语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遗漏偏误 |
(三) 错用偏误 |
五、状语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遗漏偏误 |
(三) 错用偏误 |
六、补语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遗漏偏误 |
(三)错用偏误 |
第二节 不入级普通话的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
一、“把”字句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遗漏偏误 |
(三) 错用偏误 |
二、被动句偏误 |
(一) 遗漏偏误 |
三、“是”字句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遗漏偏误 |
(三) 错用偏误 |
四、“有”字句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遗漏偏误 |
五、连谓句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遗漏偏误 |
(三) 错用偏误 |
六、兼语句偏误 |
(一) 遗漏偏误 |
(二) 错用偏误 |
七、重动句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遗漏偏误 |
八、双宾语句偏误 |
(一) 误加偏误 |
(二) 错用偏误 |
九、比较句偏误 |
(一) 错用偏误 |
十、主谓谓语句偏误 |
(一) 遗漏偏误 |
第四章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的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的等级特征 |
一、句法成分等级特征 |
(一) 主语等级特征 |
(二) 谓语等级特征 |
(三) 宾语等级特征 |
(四) 定语等级特征 |
(五) 状语等级特征 |
(六) 补语等级特征 |
二、典型句型句式的等级特征 |
(一) “把”字句等级特征 |
(二) 被动句等级特征 |
(三) “是”字句等级特征 |
(四) “有”字句等级特征 |
(五) 存现句等级特征 |
(六) 连谓句等级特征 |
(七) 兼语句等级特征 |
(八) 重动句等级特征 |
(九) 双宾语句等级特征 |
(十) 比较句等级特征 |
(十一) 主谓谓语句等级特征 |
第二节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的教学策略 |
一、句法成分的教学策略 |
(一) 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教学策略 |
(二) 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教学策略 |
二、典型句型句式的教学策略 |
(一) 高频句型句式的教学策略 |
(二) 中频句型句式的教学策略 |
(三) 低频句型句式的教学策略 |
第五章 结语及余论 |
(一) 句法成分偏误特征 |
(二) 典型句型句式偏误特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介 |
1.2.1 前人对动词与宾语的定义及研究 |
1.2.2 以往汉语动宾分析研究成果 |
1.2.3 汉语动宾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 |
1.4.1 范畴化理论 |
1.4.2 动词的次范畴 |
1.4.3 认知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步骤 |
1.7 研究框架 |
1.8 考察范围与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动词的基本语义分类 |
2.0 引言 |
2.1 动词的研究范围 |
2.2 动词的语义分类 |
2.2.1 动作动词 |
2.2.2 存现动词 |
2.2.3 关系动词 |
2.2.4 使令动词 |
2.2.5 能愿动词 |
2.2.6 心理动词 |
2.3 结语 |
第三章 根据后带宾语情况分类 |
3.0 引言 |
3.1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研究范围 |
3.2 现代汉语及物动词 |
3.2.1 形式动词 |
3.2.2 单宾动词 |
3.2.3 双宾动词 |
3.3 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 |
3.4 结语 |
第四章 宾语的类别及典型考察 |
4.0 引言 |
4.1 宾语的类型 |
4.1.1 语法类型 |
4.1.2 语义类型 |
4.1.3 宾语的形式分类 |
4.1.4 宾语的数量分类 |
4.2 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动宾结构 |
4.2.1 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的动宾结构的区分 |
4.3 动宾结构动词和名词的语义 |
4.3.1 语义确定方法 |
4.3.2 重新确立名词性宾语的类别 |
4.4 结语 |
第五章 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能力的情况分析 |
5.0 引言 |
5.1 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能力的情况考察 |
5.1.1 汉语动词考察 |
5.1.2 动词带宾语总体情况 |
5.2 带各类宾语的动词分布情况考察统计 |
5.3 动词带宾语能力强弱的情况考察 |
5.3.1 动词带宾语数量与带宾语能力 |
5.3.2 动词及物性弱强程度与带宾语能力 |
5.3.3 动词的音节与带宾语能力 |
5.4 结语 |
第六章 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结构的情况考察 |
6.0 引言 |
6.1 关于对单双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与范围 |
6.2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类型 |
6.3 从动词的次范畴角度考察动词的重叠 |
6.3.1 表示动作动词 |
6.3.2 表示存现动词 |
6.3.3 表示关系动词 |
6.3.4 表示使令动词 |
6.3.5 表示能愿动词 |
6.3.6 表示心理动词 |
6.4 动词重叠式的特点 |
6.4.1 动词重叠之后的句法特点及功能变化 |
6.4.2 重叠式带宾语能力变化情况 |
6.4.3 重叠式带宾语类型的对比 |
6.5 汉语重叠式带宾语的制约机制 |
6.5.1 语义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 |
6.5.2 句法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 |
6.5.3 语用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 |
6.6 结语 |
第七章 动词带谓词性宾语情况分析 |
7.0 引言 |
7.1 谓宾动词的概念界定 |
7.2 动宾结构非常规搭配考察概况 |
7.3 谓宾动词的分类 |
7.3.1 前人研究成果概况 |
7.3.2 谓宾动词分类新探 |
7.4 谓宾动词小类分析 |
7.4.1 只能带形容词宾语的谓宾动词 |
7.4.2 只能带动词宾语的谓宾动词 |
7.4.3 既能带动词宾语又能带形容词宾语的谓宾动词 |
7.5 结语 |
第八章 述宾短语的入句情况 |
8.0 引言 |
8.1 述宾短语的语法功能 |
8.1.1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主语 |
8.1.2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谓语 |
8.1.3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宾语 |
8.1.4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定语 |
8.1.5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 |
8.1.6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补语 |
8.2 判定述宾短语作定语的方法 |
8.3 “的”在述宾短语作定语时的隐现问题 |
8.3.1 汉语“的”字隐现规律的研究 |
8.3.2 “的”字隐现的制约因素 |
8.3.3 述宾短语作定语时“的”的隐现规律 |
8.4 述宾短语作定语时对中心语的选择 |
8.4.1 施事中心语 |
8.4.2 系事中心语 |
8.4.3 工具中心语 |
8.4.4 质料中心语 |
8.4.5 处所中心语 |
8.4.6 时间中心语 |
8.4.7 同位中心语 |
8.5 形容词性的述宾短语 |
8.6 结语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致谢 |
(4)汉语处所范畴句法表达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传统角度下的汉语处所范畴研究 |
1.2.2 认知观视角下的汉语处所范畴研究 |
1.2.3 历时角度的汉语处所范畴研究 |
1.2.4 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处所范畴研究 |
1.3 理论背景 |
1.4 语料来源 |
1.5 主要内容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非常规关系下的“V+N_(处所)”的构式研究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2 非常规关系下的“V+N_(处所)”构式的产生动因 |
2.2.1 述题化 |
2.2.2 语法化 |
2.3 非常规关系下的“V+N_(处所)”构式的词汇化机制 |
2.3.1 高频的促动 |
2.3.2 动宾结构的仿用 |
2.3.3 构式化 |
2.4 非常规关系下的“V+N_(处所)”构式的构件特点 |
2.4.1 V 的语义特点 |
2.4.2 N_(处所)的语义特点 |
2.5 非常规关系下的“V+N_(处所)”构式的语境依赖度 |
2.5.1 结构的自足度与语境依赖度 |
2.5.2 结构的语用推理难度与语境依赖度 |
2.6 非常规关系下的“V+N_(处所)”构式的构式义 |
2.6.1 构式义的呈现 |
2.6.2 构式义与词汇义的互动 |
2.7 “V+N_(处所)”与“P+N_(处所)+V”的区别 |
2.7.1 形义之间的关系 |
2.7.2 处所格的角色突显度 |
2.7.3 语境的使用条件 |
2.7.4 构式义上的差异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把+O+VR+L”的构式研究 |
3.1 相关研究综述 |
3.2 “把+O+VR+L”构式的分类 |
3.2.1 形式分类 |
3.2.2 语义分类 |
3.3 “把+O+VR+L”构式的特点 |
3.3.1 “把+O+VR+L”构式的句法功能 |
3.3.2 “把+O+VR+L”构式的构件特点 |
3.4 “把+O+VR+L”构式的认知分析 |
3.4.1 “把+O+VR+L”构式的路径图式 |
3.4.2 “把+O+VR+L”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
3.4.3 “把+O+VR+L”构式的构式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O+N_(处所)”的构式研究 |
4.1 相关研究综述 |
4.1.1 VO 结构的特点及 VO 与 N 的语义关系 |
4.1.2 VO+N 的历时考察及复兴原因 |
4.1.3 VO+N 的语用动因 |
4.2 “VO+N_(处所)”构式的构件特点 |
4.2.1 VO 的语法性质 |
4.2.2 VO 的概念语义 |
4.2.3 处所名词 N 的构成 |
4.2.4 处所宾语 N_(处所)的语义分类 |
4.3 “VO+N_(处所)”构式的认知语用分析 |
4.3.1 “VO+N_(处所)”构式的理据性 |
4.3.2 从象似性的角度看“VO+N_(处所)” |
4.3.3 “V双+N_(处所)”构式的语用理解 |
4.4 与“坐沙发”类构式的差异 |
4.4.1 两类构式的动词性成分对语体的影响不同 |
4.4.2 两类构式中的处所名词的构成不同 |
4.4.3 两类构式语义理解难度上有差异 |
4.4.4 两类构式中动词的价数不同 |
4.4.5 两类构式的扩展能力不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处所”的构式研究 |
5.1 相关研究综述 |
5.1.1 “在”的词性和切分 |
5.1.2 “在+处所”的句式种类 |
5.1.3 “在+处所”的语义分析 |
5.1.4 “在+处所”的配价考察 |
5.1.5 “在+处所”的认知考察 |
5.2 “在+L+VP”构式 |
5.2.1 L 的特点 |
5.2.2 VP 的特点 |
5.2.3 “在+L+VP”构式的整体认知 |
5.3 “V+在+L”构式 |
5.3.1 L 的特点 |
5.3.2 动词 V 的特点 |
5.3.3 “V+在+L”构式的整体认知 |
5.4 两个构式之间的变换 |
5.4.1 二者可以互相变换 |
5.4.2 二者变换受限制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现代汉语主动宾句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1 引论 |
1.1 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意义 |
1.4 本文框架 |
2 主动宾句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汉语语法界的主动宾句及相关问题研究 |
2.2.1 早期研究(五十年代以前) |
2.2.2 质疑(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 |
2.2.3 深入、全面、多元(八九十年代至今) |
2.2.3.1 动宾语义和宾语类型研究 |
2.2.3.2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类 |
2.2.3.3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研究 |
2.3 新方法的引入——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主动宾句研究 |
2.4 问题、启示和本研究的创新 |
2.4.1 问题和启示 |
2.4.2 本研究希望取得的突破 |
3 主动宾句的经验基础和概念化 |
3.1 引言 |
3.2 语言的经验基础 |
3.2.1 外在世界中力的现象 |
3.2.1.1 力的特征 |
3.2.1.2 力的类型 |
3.2.1.3 力的加工机制 |
3.2.2 力的概念结构 |
3.2.2.1 Jackendoff的概念结构 |
3.2.2.2 认知语言学家提出的概念结构 |
3.2.2.3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3.2.2.4 我们提出的力的概念结构 |
3.2.2.5 力的概念结构的操作原则 |
3.2.3 语言、语义结构、概念结构和外在世界 |
3.2.3.1 概念结构的强制性限制 |
3.2.3.2 语义结构的选择性限制 |
3.3. 主动宾句生成的象似性原则 |
3.3.1 顺序象似性 |
3.3.2 常规关系和原型主动宾句的生成 |
3.4. 小结 |
4 主观性与非原型主动宾句 |
4.1 引言 |
4.2 主观性 |
4.2.1 两种主观性 |
4.2.2 焦点调整 |
4.2.2.1 视角 |
4.2.2.1.1 图底关系 |
4.2.2.1.2 观察点 |
4.2.3 识解 |
4.3. 主观性和主动宾句 |
4.3.1 原型主动宾句的意象及其衍生 |
4.3.1.1 基于整体-部分衍生的意象 |
4.3.1.2 空间-容纳类衍生意象 |
4.3.1.3 衍生的认知规律 |
4.3.2 移动效果类意象及其衍生 |
4.3.2.1 原型移动效果类意象 |
4.3.2.2 位置移动的不同阶段 |
4.3.3 性状变化类意象 |
4.3.4 复合类意象 |
4.4. 小结 |
5 汉语主动宾句的组配及规律 |
5.1 引言 |
5.2 及物性与汉语主动宾句 |
5.2.1 对及物性的传统认识 |
5.2.2 系统功能语法对及物性的看法 |
5.2.3 及物性的原型跨语言观 |
5.2.4 及物性对主动宾句分类的意义 |
5.3. 亚原型和非原型主动宾句的分类 |
5.3.1 以宾语语义角色为基础分类的不足 |
5.3.2 基于主动宾句整体的维度标准 |
5.3.2.1 ⅢA类主动宾句 |
5.3.2.2 Ⅱ类主动宾句 |
5.3.2.3 ⅢB类主动宾句 |
5.3.2.4 ⅢC类主动宾句 |
5.3.2.5 ⅢD类主动宾句 |
5.3.2.6 ⅢE类主动宾句 |
5.3.3 主动宾句的组配和规律 |
5.3.3.1 宾语位语义角色的组配规律 |
5.3.3.2 动宾关系建构 |
5.3.3.3 主宾语的组配 |
5.4. 小结 |
6 处所宾语的跨类研究 |
6.1 引言 |
6.2 处所宾语的分类 |
6.2.1 以往分类的不足 |
6.2.2 我们的归类 |
6.3 ⅢA类主动宾句中的处所宾语 |
6.3.1 以句子表达语义为标准的分类 |
6.3.1.1 La类 |
6.3.1.2 Lb类 |
6.3.1.3 Lc类 |
6.3.1.4 Ld类 |
6.3.1.5 Le类 |
6.3.2 处所宾语的属性特征及对分类的影响 |
6.3.2.1 处所宾语的属性特征 |
6.3.2.2 不同类别处所宾语的属性特征 |
6.3.3 ⅢA类主动宾句中处所宾语的生成方式和意象 |
6.4 ⅢB类主动宾句的处所宾语 |
6.4.1 分类和生成基础 |
6.4.2 生成方式及概念意义 |
6.4.3 对其他ⅢB类结构的隐喻投射 |
6.4.3.1 Lf类结构与因果关系 |
6.4.3.2 Lg类结构和时空对应 |
6.5 ⅢD类主动宾句的处所宾语 |
6.6 处所宾语的类型总结 |
6.6.1 处所宾语的语义特征 |
6.6.2 处所宾语的类别 |
6.6.3 Ⅴ-处所角色进入动宾结构的理由 |
6.7 小结 |
7 结果宾语与性状变化 |
7.1 引言 |
7.2 生成和分类 |
7.2.1 外在世界中的结果范畴 |
7.2.2 结果宾语句的认知动因 |
7.2.3 结果宾语句的生成 |
7.2.4 结果宾语句的分类 |
7.3. 结果宾语句的内部分类及外部联系 |
7.3.1 Rc类的下类划分及与Ra和Rb类的区别和联系 |
7.3.1.1 Rc类结果宾语句的下类划分 |
7.3.1.2 结果宾语句的内部联系和区别 |
7.3.2 Rc类结果宾语句与其他非原型宾语句的外部联系 |
7.4 结果宾语与工具/材料宾语 |
7.4.1 工具宾语和材料宾语区别 |
7.4.2 带不同宾语情况的统计 |
7.5 小结 |
8 主语维度偏移的汉语主动宾句 |
8.1 引言 |
8.2 ⅢD和ⅢE类主语维度偏移的汉语主动宾句 |
8.2.1 存现句与相应处所宾语句的变换关系和频率 |
8.2.2 ⅢD和ⅢE类存现句中处所主语差别 |
8.2.3 Ea类存现句的次分类和ⅢE类中的非存现句 |
8.2.4 ⅢE类中的存现句与原型主动宾句的区别 |
8.2.4.1 处所成分的句法定位 |
8.2.4.2 处所主语及ⅢD类、ⅢE类存现句构式义 |
8.2.4.2.1 容纳义 |
8.2.4.2.2 承受义 |
8.3 ⅢC类主动宾句中的存现句 |
8.3.1 变换关系 |
8.3.2 Ed类存现句对“承纳义”的体现 |
8.3.2.1 存在句(Ed1类)对承纳义的体现 |
8.3.2.2 隐现句(Ed2类)对承纳义的体现 |
8.3.2.3 领主属宾句(Ls类)对承纳义的体现 |
8.4 小结 |
9 总结 |
9.1 研究成果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局限和不足 |
9.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汉语单宾语构式承继网络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0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研究框架 |
2 单宾语句研究综述 |
2.0 引言 |
2.1 国内单宾语句研究 |
2.1.1 研究阶段 |
2.1.1.1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 |
2.1.1.2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 |
2.1.1.3 第三阶段:深入和多样化阶段 |
2.1.2 专类研究 |
2.1.2.1 处所宾语句 |
2.1.2.2 存在句 |
2.2 国外单宾语句研究 |
2.2.1 单宾语句研究 |
2.2.2 单宾语动词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2.4 本研究的突破点 |
2.5 本章小结 |
3 认知构式语法理论 |
3.0 引言 |
3.1 认知构式语法 |
3.1.1 动词与构式 |
3.1.2 构式与构式 |
3.2 认知构式语法评述 |
3.3 本研究的理论建构 |
3.3.1 压制 |
3.3.2 同形异义联接 |
3.3.3 动词本原构式与超动词构式 |
3.3.3.1 两类构式的定义 |
3.3.3.2 两类构式的区分 |
3.4 本章小结 |
4 单宾语动词本原构式 |
4.0 引言 |
4.1 单宾语动词本原构式的存在 |
4.2 单宾语动词本原构式的分类 |
4.2.1 空间域 |
4.2.2 社会域 |
4.2.3 体验域 |
4.2.4 关系域 |
4.2.5 经历域 |
4.2.6 小结 |
4.3 单宾语动词本原构式内的在线互动构拟 |
4.3.1 一动词多构式 |
4.3.2 在线互动模式 |
4.4 个案分析一:“打” |
4.4.1 典型承继句内的在线互动构拟 |
4.4.2 非典型承继句内的在线互动构拟 |
4.4.3 “打”单宾语超动词构式 |
4.5 个案分析二:“看” |
4.5.1 典型承继句内的在线互动构拟 |
4.5.2 非典型承继句内的在线互动构拟 |
4.5.3 “看”单宾语超动词构式 |
4.6 两个案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5 单宾语超动词构式 |
5.0 引言 |
5.1 单宾语超动词构式 |
5.2 典型题元配置超动词构式 |
5.3 背景题元配置超动构词式 |
5.3.1 处所宾语超动词构式 |
5.3.2 工具宾语超动词构式 |
5.3.3 材料宾语超动词构式 |
5.3.4 方式宾语超动词构式 |
5.3.5 动机宾语超动词构式 |
5.3.6 工具主语超动词构式 |
5.3.7 材料主语超动词构式 |
5.3.8 互动式超动词构式 |
5.3.9 小结 |
5.4 特殊题元配置超动词构式 |
5.4.1 容纳超动词构式 |
5.4.2 益损超动词构式 |
5.4.3 存在超动词构式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6 单宾语超动词构式内的在线整合构拟 |
6.0 引言 |
6.1 动词投射论与构式论 |
6.2 在线整合模式 |
6.2.1 准入 |
6.2.2 选择 |
6.2.3 压制 |
6.2.4 结果 |
6.3 个案分析一:工具宾语超动词构式 |
6.3.1 准入 |
6.3.2 选择 |
6.3.3 压制 |
6.3.4 结果 |
6.4 个案分析二:益损超动词构式 |
6.4.1 准入 |
6.4.2 选择 |
6.4.3 压制 |
6.4.4 结果 |
6.5 两个案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7 单宾语构式承继网络 |
7.0 引言 |
7.1 单宾语动词本原构式和单宾语超动词构式 |
7.1.1 在线互动与在线整合 |
7.1.2 构式分类 |
7.2 单宾语构式承继网络 |
7.3 承继网络形成的理据 |
7.4 历时演进分析 |
7.5 英汉单宾语构式对比 |
7.5.1 英语单宾语构式 |
7.5.2 共性分析 |
7.5.3 个性分析 |
7.5.4 小结 |
7.6 本章小结 |
8 单宾语构式与双宾语构式的对比研究 |
8.0 引言 |
8.1 双宾语句研究综述 |
8.2 构式承继网络对比 |
8.2.1 单宾语构式承继网络 |
8.2.2 双宾语构式承继网络 |
8.2.3 两构式承继网络对比 |
8.3 构式内的互动对比 |
8.3.1 单宾语构式内的互动 |
8.3.2 双宾语构式内的互动 |
8.3.3 两构式内的互动对比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0 引言 |
9.1 研究成果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8)山西文水方言的趋向动词及其语法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人文历史与方言的形成 |
1.1.1 地理、行政和人口 |
1.1.2 历史沿革 |
1.2 文水方言 |
1.2.1 方言归属 |
1.2.2 方言特点 |
1.2.3 内部区划 |
1.2.4 方言地图 |
1.3. 本论文的主要问题、研究意义和理论、方法 |
1.3.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理论和方法 |
1.4. 本文语料来源及发音人 |
1.5 体例和常用词释义 |
1.5.1 体例 |
1.5.2 常用词释义 |
第2章 文水方言趋向动词的范围和性质的研究 |
2.1 现代汉语中关于趋向动词的范围和性质的研究 |
2.1.1 关于趋向动词范围的界定 |
2.1.2 关于趋向动词性质的界定 |
2.1.3 关于趋向动词、动趋式的研究方法 |
2.2 关于方言中趋向动词语法化的研究 |
2.3 文水方言中的趋向动词范围 |
2.4 文水方言趋向动词的性质 |
第3章 文水方言单纯趋向动词表位移的用法 |
3.1 趋向动词“来”表位移的用法 |
3.1.1 “来”作谓语 |
3.1.2 “来”带处所宾语 |
3.1.3 “来”作趋向补语 |
3.2 趋向动词“去”表位移的用法 |
3.2.1 “去”作谓语 |
3.2.2 “去”带处所宾语 |
3.2.3 “去”作趋向补语 |
3.3 趋向动词“上”表位移的用法 |
3.3.1 “上”作谓语 |
3.3.2 “上”带处所宾语 |
3.3.3 “上”作趋向补语 |
3.4 趋向动词“下”表位移的用法 |
3.4.1 “下”作谓语 |
3.4.2 “下”带处所宾语 |
3.5 趋向动词“回”表位移的用法 |
3.5.1 “回”作谓语 |
3.5.2 “回”带处所宾语 |
3.6 趋向动词“进”表位移的用法 |
3.6.1 “进”作谓语 |
3.6.2 “进”带处所宾语 |
3.7 趋向动词“出”表位移的用法 |
3.7.1 “出”作谓语 |
3.7.2 “出”带处所宾语 |
3.8 文水话的趋向动词“开” |
3.8.1 “开”作谓语 |
3.8.2 “开”带处所宾语 |
3.8.3 “开”作趋向补语 |
3.9 文水话的趋向动词“起” |
3.9.1 “起”作谓语 |
3.9.2 “起”作趋向补语 |
3.10 文水话的趋向动词“过” |
3.10.1 “过”作谓语 |
3.10.2 “过”带处所宾语 |
3.10.3 “过”作趋向补语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水方言复合趋向动词表位移的用法 |
4.1 趋向动词“上来”表位移的用法 |
4.1.1 “上来”作谓语 |
4.1.2 “上来”带处所宾语 |
4.1.3 “上来”作趋向补语 |
4.2 趋向动词“上去”表位移的用法 |
4.2.1 “上去”作谓语 |
4.2.2 “上去”带处所宾语 |
4.2.3 “上去”作趋向补语 |
4.3 趋向动词“下来”表位移的用法 |
4.3.1 “下来”作谓语 |
4.3.2 “下来”带处所宾语 |
4.3.3 “下来”作趋向补语 |
4.4 趋向动词“下去”表位移的用法 |
4.4.1 “下去”作谓语 |
4.4.2 “下去”带处所宾语 |
4.4.3 “下去”作趋向补语 |
4.5 趋向动词“回来”表位移的用法 |
4.5.1 “回来”作谓语 |
4.5.2 “回来”带处所宾语 |
4.5.3 “回来”作趋向补语 |
4.6 趋向动词“回去”表位移的用法 |
4.6.1 “回去”作谓语 |
4.6.2 “回去”带处所宾语 |
4.6.3 “回去”作趋向补语 |
4.7 趋向动词“进来”表位移的用法 |
4.7.1 “进来”作谓语 |
4.7.2 “进来”带处所宾语 |
4.7.3 “进来”作趋向补语 |
4.8 趋向动词“进去”表位移的用法 |
4.8.1 “进去”作谓语 |
4.8.2 “进去”带处所宾语 |
4.8.3 “进去”作趋向补语 |
4.9 趋向动词“出来”表位移的用法 |
4.9.1 “出来”作谓语 |
4.9.2 “出来”带处所宾语 |
4.9.3 “出来”作趋向补语 |
4.10 趋向动词“出去”表位移的用法 |
4.10.1 “出去”作谓语 |
4.10.2 “出去”带处所宾语 |
4.10.3 “出去”作趋向补语 |
4.11 趋向动词“过来”表位移的用法 |
4.11.1 “过来”作谓语 |
4.11.2 “过来”带处所宾语 |
4.11.3 “过来”作趋向补语 |
4.12 趋向动词“过去”表位移的用法 |
4.12.1 “过去”作谓语 |
4.12.2 “过去”带处所宾语 |
4.12.3 “过去”作趋向补语 |
4.13 趋向动词“起来”表位移的用法 |
4.13.1 “起来”作谓语 |
4.13.3 “起来”作趋向补语 |
4.14 趋向动词“起去”表位移的用法 |
4.14.1 “起去”作谓语 |
4.14.2 “起去”作趋向补语 |
4.1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水方言趋向动词的语法化 |
5.1 与文水方言趋向动词语法化研究相关的问题 |
5.1.1 语法化理论 |
5.1.2 文水方言的时体系统 |
5.2 文水方言趋向动词的语法化 |
5.2.1 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 |
5.2.2 趋向动词“上”的语法化 |
5.2.3 趋向动词“下”的语法化 |
5.2.4 趋向动词“起”的语法化 |
5.2.5 趋向动词“过来”的语法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趋向动词的界定与分类 |
1.2.2. 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研究 |
1.2.3. 趋向补语的句法研究 |
1.2.4. 趋向补语的语义研究 |
1.2.5. 趋向补语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
1.2.6. 趋向补语习得顺序与教学研究 |
1.2.7. 本文的“研究切入点” |
1.3. 理论基础 |
1.3.1. 认知语言学 |
1.3.2. 功能主义语言学 |
1.3.3. 传播学理论 |
1.3.4. “语言”与“语言之外”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问题 |
1.4.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位移类型、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 |
2.1. 位移的三种类型 |
2.1.1. 施事位移 |
2.1.2. 部位位移 |
2.1.3. 受事位移 |
2.2. 施事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
2.2.1. “立足点/场域”与“来/去” |
2.2.2. “处所”与“上_1、下_1、进、出、回” |
2.2.3. “处所/立足点”与“过/过去/过来” |
2.2.4. “相对位置”与“开/上_2” |
2.2.5. “空间方向”与“起/起来_2” |
2.2.6. 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的分类 |
2.2.7. 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的使用 |
2.3. 部位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
2.3.1. 与施事位移的相同之处 |
2.3.2. 与施事位移的不同之处 |
2.4. 受事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
2.4.1. 与施事位移的相同之处 |
2.4.2. 与施事位移的不同之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组块、语块组合与趋向动词 |
3.1. 位移事件与“信息组块” |
3.1.1. 位移“活动”与位移“事件” |
3.1.2. 位移“事件”的“信息组块” |
3.1.3. 位移“过程”与位移“结果” |
3.1.4. 位移“结果”与位移“方向” |
3.2. “信息加工”与“语词加工” |
3.2.1. 信息的省略、虚化与突显 |
3.2.2. 语词的脱落、移位与转喻 |
3.2.3. 语法结构与信息结构 |
3.3. 汉语句式与“语块组合” |
3.3.1. 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 |
3.3.2. 动词在“语块组合”中的作用 |
3.3.3. 动词“距离”对句式结构的影响 |
3.3.4. 趋向动词作“补语”与作“谓词” |
3.3.5. 趋向动词的句法规则差异 |
3.4. 趋向动词表述施事位移 |
3.4.1. 以“空间方向”为参照 |
3.4.2. 以“相对位置”为参照 |
3.4.3. 以“立足点”为参照 |
3.4.4. 以“处所”为参照 |
3.5. 趋向动词与处所宾语的搭配 |
3.5.1. 趋向动词与处所宾语的“语块组合” |
3.5.2. 处所宾语:终点、起点、路径 |
3.5.3. 处所宾语与“来/去” |
3.5.4. 处所对施事位移表述的影响 |
3.5.5. 隐现句与施事位移的表述 |
3.5.6. 句法形式的外部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与语序呈现 |
4.1. 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
4.1.1. 部位位移的“信息组块” |
4.1.2. 简单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
4.1.3. 复合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
4.1.4. “把”字句的“语序优势” |
4.2. 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
4.2.1. 受事位移的“信息组块” |
4.2.2. 简单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
4.2.3. 复合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
4.2.4. 宾语位置与语法结构 |
4.3. 从趋向补语看汉语的句法特点 |
4.3.1. 竹式结构与动词核心 |
4.3.2. 形象思维与影像呈现 |
4.3.3. “韵律句法”与“信息量” |
4.3.4. 语言表述的“软约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与语义特点 |
5.1. 位移现象、视觉表象与语言表述 |
5.1.1. 从位移现象到视觉表象 |
5.1.2. 从视觉表象到语言表述 |
5.1.3. 视觉表象与位移的三种表述方式 |
5.1.4. 趋向补语“趋向义”的语义特点 |
5.1.5. 视觉表象与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 |
5.2. 位移“信息附加”与趋向补语的“结果义” |
5.2.1. 施事位移与“上_2”的“结果义” |
5.2.2. 受事位移与“上_1”的“结果义” |
5.2.3. 受事位移与“下”的“结果义” |
5.2.4. 受事位移与“出”的“结果义” |
5.2.5. 部位位移与“上/开”的“结果义” |
5.3.位移“隐喻”与趋向补语的“结果义” |
5.3.1. 空间位置隐喻等级和数量 |
5.3.2. 空间位置隐喻心理预期 |
5.3.3. 空间位移隐喻时间位移 |
5.3.4. 位移事件隐喻抽象事件 |
5.4. 趋向补语“状态义”及其衍生机制 |
5.4.1. 趋向补语表述形态变化 |
5.4.2. 位置变化隐喻状态变化 |
5.4.3. 形态变化隐喻状态变化 |
5.4.4. 趋向补语表述动态变化 |
5.5. 趋向补语的语义特点 |
5.5.1. 语义的糅合与共性 |
5.5.2. 语义与“语境”信息 |
5.5.3. 语用与语义的关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趋向补语的语用分析(上):语境、视角与信息 |
6.1. “语境”与“来/去”的“立足点” |
6.1.1. “场景”切换与“立足点” |
6.1.2. “视点”切换与“立足点” |
6.1.3. “心理位置”与“立足点” |
6.1.4. 言语交际与认知推理 |
6.2. “视角”与“V上/V下”的使用 |
6.2.1. 语言的“主观性”与“视角” |
6.2.2. “处所”视角与“受事”视角 |
6.2.3. “施事”视角与“受事”视角 |
6.2.4. “主观期望”与“客观结果” |
6.2.5. 句法形式与篇章语法 |
6.3. 信息传递与趋向补语的使用 |
6.3.1. 传递“结果”信息 |
6.3.2. 传递“变化”信息 |
6.3.3. 强化“结果”信息 |
6.3.4. 强化“变化”信息 |
6.3.5. 引出“评判”信息 |
6.3.6. 传递“暗示”信息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趋向补语的语用分析(下):交际情境与交际功能 |
7.1. 交际情境与交际功能 |
7.1.1. 交际情境:对话与独自 |
7.1.2. 对话情境中的“告知” |
7.1.3. 对话情境中的“祈使” |
7.1.4. 独白情境中的“叙述” |
7.1.5. “叙述”与“描述”“评述” |
7.2. 交际功能与趋向补语的使用 |
7.2.1. “告知”时的信息选择与句式安排 |
7.2.2. “祈使”与“来/去”的使用 |
7.2.3. “叙述”中的语句衔接 |
7.2.4. “描述”“叙述”与“V来V去” |
7.2.5. “评述”与“V+得/不+趋向补语” |
7.3. 趋向补语与动态助词“了”的搭配 |
7.3.1. 趋向补语与动态助词 |
7.3.2. “告知”与“了_2”的使用 |
7.3.3. “告知”与“了_1”的使用 |
7.3.4. “祈使”与“了_2”的使用 |
7.3.5. “叙述”与“了_2”“了_1”的使用 |
7.3.6. 交际情境与动态助词“了”的作用 |
7.4. 交际情境、交际功能与语言习得 |
7.4.1. 交际情境与语法语义 |
7.4.2. 交际功能与语言价值 |
7.4.3. 交际功能与语言习得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1.1. 对趋向动词的认识 |
8.1.2. 对趋向补语的认识 |
8.2. 研究价值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唐宋处置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研究目标与方法 |
0.3 相关研究回顾 |
0.4 处置构式的界定说明 |
0.5 语料选择 |
第1章 唐宋“以”字处置构式分析 |
1.1 “以”字处置构式的语义特点 |
1.1.1 “O1”的语义特点 |
1.1.2 “O2”的语义特点 |
1.1.3 “O2”的语义类型 |
1.2 “以”字处置构式的语法意义 |
1.2.1 “处置(给)”式 |
1.2.2 “处置(作)”式 |
1.2.3 “处置(到)”式 |
1.3 “以”字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及在唐宋的表现 |
1.3.1 动词“以”的语法化 |
1.3.2 双宾语句式的影响 |
1.4 “以”字处置构式衰落的原因 |
1.4.1 “以”字式的多义性 |
1.4.2 处置介词“将/把”对“以”的替换 |
1.5 小结 |
第2章 唐宋“持/取”处置构式分析 |
2.1 “持/取”处置构式的语义特点 |
2.1.1 “O1”的语义特点 |
2.1.2 “O2”的语义特点 |
2.1.3 “O2”的语义类型 |
2.2 “持/取”处置构式的语法意义 |
2.2.1 处置(给)式 |
2.2.2 处置(作)式 |
2.2.3 处置(到)式 |
2.3 “持/取”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及在唐宋的表现 |
2.3.1 处置构式“持/取+O1+V+O2”的历时形成及在唐宋的表现 |
2.3.2 处置构式“持/取+O(+X)+V”的历时形成及在唐宋的表现 |
2.4 “持/取”处置构式衰落的原因 |
2.4.1 “持/取”语法化的不彻底性 |
2.4.2 语言环境的制约 |
2.5 小结 |
第3章 唐宋“将/把”处置构式分析 |
3.1 “将/把”处置构式的语义特点 |
3.1.1 “将/把+O1+V+O2”式 |
3.1.2 “将/把+O(+X)+V”式 |
3.1.3 “将/把+O(+X)+V+Y”式 |
3.2 “将/把”处置构式的语法意义 |
3.2.1 “将/把+O1+V+O2”式 |
3.2.2 “将/把+O(+X)+V”式 |
3.2.3 “将/把+O(+X)+V+Y”式 |
3.3 “将/把”处置构式的成因分析 |
3.3.1 处置构式“将/把+O1+V+O2”的成因 |
3.3.2 处置构式“将/把+O(+X)+V”的成因 |
3.3.3 处置构式“将/把+O(+X)+V+Y”的成因 |
3.4 小结 |
第4章 唐宋“捉”字处置构式分析 |
4.1 “捉”字处置构式语义特点 |
4.1.1 “捉+O1+V+O2”式 |
4.1.2 “捉+O(+X)+V”式 |
4.1.3 “捉+O(+X)+V+Y”式 |
4.2 “捉”字处置构式的成因分析 |
4.2.1 动词“捉”的语法化 |
4.2.2 “将”字处置构式的影响 |
4.3 唐宋“捉”字处置构式的制约因素 |
第5章 处置构式的形成动因及发展演变 |
5.1 处置构式的形成动因 |
5.1.1 语法化的影响 |
5.1.2 语法现象之间的影响 |
5.1.3 语言环境的影响 |
5.2 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与发展演变 |
5.2.1 不同句型的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 |
5.2.2 不同类型的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 |
5.2.3 同一类型处置构式义的发展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浅析“处所宾语”(论文参考文献)
- [1]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D]. 盛益民. 南开大学, 2014(04)
- [2]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D]. 李晨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3]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D]. 珠尔扎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2)
- [4]汉语处所范畴句法表达的构式研究[D]. 唐依力.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5]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现代汉语主动宾句的认知研究[D]. 邵健. 浙江大学, 2012(05)
- [7]汉语单宾语构式承继网络探究[D]. 刘琦. 浙江大学, 2013(09)
- [8]山西文水方言的趋向动词及其语法化研究[D]. 王一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9]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D]. 张学广.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唐宋处置构式研究[D]. 杨朋飞.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