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28与籼粳杂种育性与酯酶同工酶的关系

02428与籼粳杂种育性与酯酶同工酶的关系

一、02428和籼粳品种杂交杂种的育性与酯酶同工酶谱型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孙勇胜[1](2020)在《亚非部分种间杂交组合筛选与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杂种优势通常随着双亲遗传差异的扩大而增强,通过普通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基因渗入系作为亲本,能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杂交组合双亲之间的遗传差异,是选育高产杂交稻品种的有效新途径之一。本试验以20个非洲新稻、38个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恢复系为父本材料,2018至2019年分别以ST1和GZ63S为母本测交,获得116个部分种间杂交种,通过田间试验综合考察了116个杂交组合及其父母本的播始历期、株高、千粒重、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籽粒长宽比和单株产量等9个农艺性状并鉴定其超亲优势;筛选出具有强杂种优势组合并鉴定了杂种优势群。同时本试验还对其中49份ILs(Introgression lines)的非洲栽培稻基因含量(the proportion of O.glaberrima genome,PGG)进行了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总共获得了13383个多态性的SNPs位点,49个ILs的平均PGG为15.29%,变化范围是1.22%到47.53%。NERICA(New rice for Africa)的平均PGG为32.32%,变化范围是11.79%到49.71%。IRLs(Introgression restore lines)的平均PGG为3.55%,变化范围为1.22%到15.02%。2.ST1测配部分种间杂交组合中,单株产量(44.2%)、株高(9.2%)、有效穗数(3.8%)、穗粒数(2.0%)、穗长(1.2%)和千粒重(0.8%)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籽粒长宽比(-3.7%)、播始历期(-9.5%)和结实率(-21.0%)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GZ63S测配的部分种间杂交组合中,单株产量(41.3%)、穗粒数(32.4%)、株高(13.0%)、结实率(4.7%)、穗长(4.3%)和千粒重(2.2%)表现出正向的超亲优势,籽粒长宽比(-0.1%)、播始历期(-4.7%)和有效穗数(-10.7%)表现出负向的超亲优势。3.主成分分析发现,2018年和2019年都获得了4个主成分因子,其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了80.328%和75.268%,单株产量和4个主成分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两个回归方程:Y=11.6X2+7.4X1+2.2X4-1.5X3+42.5(2018)和Y=8.5X1+7.2X2-1.5X4+40.6(2019)。4.以丰两优香1号为对照品种,鉴定并分析了116个杂交种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2018年的强杂种优势组合是Y16、Y17、Y21和Y52,竞争优势分别达到了33.9%、35.7%、22.3%和24.1%,其中Y16和Y17是NERICA所配的杂交组合,Y21和Y52是IRLs所配的杂交组合。2019年的强杂种优势组合是分别为Z7、Z15和Z38,竞争优势分别达到了14.2%、20.3%和14.7%,其中Z7和Z15是NERICA测配的杂交组合,Z38是IRLs测配的杂交组合。5.通过各农艺性状的超亲优势进行UMPGA聚类,2018年获得了4个杂种优势群,分别为group 1、group 2、group 3和group 4,2019年获得了5个杂种优势群,分别为group a、group b、group c、group d和group e。然后对获得的杂种优势群进行判别分析进一步的验证,表明各个杂种优势群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多重比较筛选出两个强杂种优势群,分别为2018年的group 3和2019年的group e。

徐舶[2](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万谦千[3](2018)在《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的重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鉴定》文中认为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源于双亲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利用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远缘杂交后代选育基因渗入系为亲本选配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能够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双亲间的遗传差异,是超级杂交稻高产育种有希望的新途径。本试验以8个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恢复系和1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恢复系为父本材料,4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材料,应用4×18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得到72个F1,通过田间试验综合考察了22个亲本材料及72个F1杂交组合的播始历期、株高、剑叶长、穗长、单株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9个农艺性状的中亲优势和配合力表现;筛选出具有较强产量优势的杂交稻新组合;基于表型性状对4个母本及18个父本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72个F1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组合在除了结实率外,株高、剑叶长、穗长、单株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播始历期、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均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其所占总组合的比例分别69.17%、68.06%、95.83%、70.83%、98.61%、70.83%、69.17%和81.94%。以丰两优香1号为对照分析了72个组合杂种一代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在剑叶长、穗长和每穗颖花数3个产量相关农艺性状上表现正向竞争优势组合占总组合的比例分别为52.67%、54.17%和77.78%;说明与丰两优香1号相比,绝部分组合表现为具有较长的剑叶和穗大粒多。2.对22个亲本材料的GCA分析表明,4个母本材料单株产量的GCA排列顺序为:C1>C4>C3>C2;18个父本材料单株产量GCA排列顺序为:Q3>Q7>Q13>Q12>Q8>Q1>Q18>Q5>Q10>Q4>Q17>Q14>Q9>Q15>Q11>Q16>Q6>Q2。其中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Q7、Q13和Q12的单株产量GCA值居2-4位,表明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3.相关性分析表明,9个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中亲优势与F1杂交组合SCA、父本材料GCA、母本材料GCA、双亲材料GCA之和、SCA+GCA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其中株高SCA及SCA与GCA之和、结实率SCA+GCA、单株产量SCA及SCA+GCA与中亲优势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能够用来预测中亲优势。4.对72个F1进行综合筛选,获得5个高产杂交新组合,分别为C4×Q13、C1×Q18、C4×Q3、C4×Q4,C1×Q12 5个组合的单株产量均高于丰两优香1号,具有竞争优势,其中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C4×Q13的竞争优势达37.85%。5.利用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得到的UMPGA聚类图与亲本材料的遗传系谱大致相符。表明基于表型性状的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能够较好的反映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

涂各亮[4](2017)在《日本晴中野败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杂交籼稻以三系杂交稻为主,野败型(Wildabortive,WA)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可恢复性较好,WA型细胞质作为生产上主要利用的不育胞质类型,多年来其推广组合及面积在杂交稻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部分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发生自交结实现象,出现育性不稳定现象,影响制种纯度,从而影响三系杂交籼稻组合的应用。同时,WA型不育系育性恢复遗传的研究已经滞后于“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及恢复系的选育需求。本课题组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提出加强对WA型不育系和保持系中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WA-CMS育性恢复机理的认识,为WA型不育系及恢复系的选育提供借鉴。本研究以一套日本晴为供体、9311为背景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命名为C1-C135)为研究材料,通过构建目标染色体片段叠代系,对日本晴中一个WA型恢复基因进行定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WA型籼稻不育系五丰A与C31等6个代换系(Rf5所在染色体区段被替换)及对照9311进行测交,其中代换系C119测交后代自然结实率超过80%,对照9311及其余代换系测交后代自然结实率为0-12.7%,两者间存在显着差异。该结果表明,C119对WA型籼稻不育系五丰A的育性恢复是由于在9311背景中导入日本晴片段所致,由此说明粳稻保持系日本晴中存在WA型恢复基因。(2)利用WA型籼稻不育系五丰A、天丰A及广8A与C119及对照9311测交,育性鉴定结果表明,C119测交后代全可育,9311测交后代全不育,表明该恢复基因是与9311核背景中的恢复基因存在互作,与不育系核背景无关。(3)根据代换系重测序结果及标记检测结果,C119中带有6个导入片段,从该套代换系群体内筛选出18个与C119带有相同导入片段的代换系,与WA型五丰A、天丰A测交,根据测交F1群体育性,推断该基因位于第1染色体导入片段上,暂将其命名为Rf21(t)。根据重测序结果,将Rf21(t)初步定位于第1染色体上43.6-44.9Mb的区间内,物理距离为1.40Mb。(4)构建9311/C119的F2群体,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49株带有不同导入片段的单株与WA型五丰A、天丰A进行测交,根据测交F1群体育性,将Rf21(t)定位于第1染色体的导入片段上。对所有带有目标导入片段的代换系及单株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将Rf21(t)定位于标记 RM5310 与 ID01M29151 之间,标记 RM5310 位于41198296bp 处,标记 ID01M29151 位于41894866bp处,两标记间物理距离约697kb。(5)根据代换系重测序结果,筛选出14个在第1染色体上与C119中带有相同导入片段的代换系,与WA型五丰A、天丰A、广8A测交。根据测交F1群体育性,结合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将Rf21(t)定位于第1染色体上标记RM5310与STS1-170.4之间,两标记间物理距离约900kb。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9311/C119的F3群体构建覆盖目标区段的染色体片段叠代系,选择带有不同迭代片段的单株与WA型五丰A、天丰A测交,根据测交F1群体育性,将Rf21(t)定位于标记RM5310与RM12182之间,两标记间物理距离约187kb。

王有伟[5](2017)在《93-11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构建及品种改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本研究以骨干系93-11为受体亲本,以广陆矮4号为基因供体,构建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在鉴定染色体代换系过程中建立了KASP标记体系,鉴定出RD11、RD12、RD13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在品种改良中建立了种质鉴定、亲本塑造、杂交种配组为基础的分子育种程序。主要结果如下:以93-11为受体,广陆矮4号为基因供体,杂交一次、回交3代、自交1代,构建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该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CP1群体)包括82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1.以3000个水稻品种的重测序数据库和6K基因芯片探针序列信息为基础,设计了600个KASP引物,其中,以363个引物对51个水稻品种(包括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进行了KASP检测,可用于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2.图示基因型表明,51个材料(包括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可以显示育性基因(Rf-1、Rf-3、Rf-4)基因模块,显示了基因遗传具有分子模块的特征,“部件组装成机器”式的分子模块育种是可行的。3.363个SNP标记检测表明,CSSL14、CSSL32、CSSL53互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此染色体片段代换后,株高、穗型发生显着变化。4.KASP标记检测发现,363个SNP标记具有高效、低成本、多态性高的特点,51个材料的363个分子标记基因型与基因构型信息构成了一个“分子育种数据库”,可用于“优化设计育种”。5.93-11(扬稻6号,2001年审定品种)与广陆矮4号在第11染色体上的多态性为0.417,符合作为作图群体、定位群体和效应群体的要求。6.构建了9311A、荃93-11A、9311S、93-11Y、9311H等93-11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这些代换系包括了不育系、恢复系,可用于杂交稻育种。7.以93-11A为不育系,以津恢780为恢复系配置杂交组合,9优78,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应,具有综合优势。8.发展了种质鉴定、亲本塑造、杂交组合的分子育种程序,以越优16、9优78的选育为育种范例,证明了“种质鉴定、亲本塑造、杂交组合”为基本内容的分子育种程序,有望在新的育种计划中得到广泛应用。

张丽佳[6](2017)在《Rf5对H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力研究及WA型恢复基因Rf19(t)的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系杂交水稻的发展为提高水稻产量作出了重大贡献。生产上的杂交稻以杂交籼稻为主,杂交籼稻主要利用野败(WA)型雄性不育细胞质,但WA型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相对于WA型不育胞质的应用还较滞后,恢复基因资源较为狭窄,同时部分WA型不育系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存在自交结实现象,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杂交种的制种纯度和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相较于杂交籼稻,杂交粳稻主要利用包台(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质,因细胞质来源单一,产量较常规粳稻没有竞争优势而发展相对缓慢。本课题组综合考虑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不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提出发展红莲(HL)型杂交粳稻的构想,并通过回交转育的方法成功转育成HL型粳稻不育系,但现有的BT型粳稻恢复系仅存在较少的HL型粳稻恢复系。因此,加强WA型恢复基因挖掘和HL型粳稻恢复基因的研究有助于三系杂交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BT型粳稻恢复系泗R2982为研究材料,对其携带的HL型恢复基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世代回交群体明确恢复基因对H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力,同时对一个WA型恢复基因进行定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800株和1,200株HL-六千辛A//六千辛/泗R2982三交F2和F3单株为精细定位群体,根据交换株信息,明确BT型粳稻恢复系泗R2982中的恢复基因位于第10染色体长臂标记STS10-65和STS10-63之间,物理距离约100kb,Rf1a(Rf5)在此区段内。BT型粳稻恢复系恢复基因来源单一,多数恢复系只携带Rf1位点,因此推测该恢复基因可能为Rfa(Rf5),测序结果证实这一推测。(2)HL-六千辛A//六千辛/泗R2982三交群体内可育株的育性呈现连续分布,这些可育株的平均自然小穗育性明显低于HL-六千辛A/泗R2982 F1植株的育性,表明Rf5对HL-六千辛A只具有部分恢复能力,泗R2982中可能存在其他一些微效基因或修饰基因使育性恢复到完全正常。利用HL-六千辛A为轮回亲本构建HL-六千辛A//六千辛/泗R2982 BC4F2群体,群体内基因型为Rf5Rf5的植株小穗育性显着高于基因型为Rf5rf5的植株,说明Rf5对H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作用存在剂量效应。(3)天丰A为广东农科院育成的WA型不育系,该不育系配合力好但存在高温结实现象,说明其可能携带有微效恢复基因。为改良天丰A不育性稳定性,本研究中配制了天丰A/珍汕97B//珍汕97B和天丰A/珍汕97B//天丰B群体。正常气温条件下,在这两个群体中,均出现结实单株,说明保持系珍汕97B与天丰B中都存在恢复基因,且2个保持系中的恢复基因可能存在互补作用和剂量效应。同时,天丰A/珍汕97B//珍汕97B群体内结实株的比例及育性水平低于天丰A/珍汕97B//天丰B群体,表明保持系天丰B中恢复基因的数目要多于珍汕97B。(4)选取天丰A/珍汕97B//天丰B群体内可育株(株号P2-1014)为父本,天丰A为轮回亲本构建天丰A/珍汕97B//天丰B的BC4F1和BC4F2群体。2014年和2015年,根据BC4F1和BC4F2群体内植株的花粉育性和自然小穗育性,推断天丰A的育性恢复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Rf19(t)。(5)选取BC4F1群体内可育株及不育株各50株分别混成可育池与不育池,采用SLAF-seq对两个池进行测序,在此基础上利用SNPindex,ED算法和贝叶斯算法3种关联分析方法将Rf19(t)初步定位于第10染色体9.93~13.32Mb区段内。以BC4F2群体为精细定位群体,将Rf19(t)定位于第10染色体13.08~13.84Mb标记25300S-3/DraI和RM2538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23cM和0.30cM。(6)qRT-PCR结果表明Rf19(t)可降解线粒体不育基因WA352转录本,与已克隆的WA型主效恢复基因Rf4的育性恢复机制可能一致。Rf4编码PPR蛋白,根据RGAP(Rice Genome AnnotationProject)网站提供的基因注释信息,推测定位区段内唯一编码PPR蛋白的Os10g26070可能为Rf19(t)的候选基因。(7)测序结果表明,天丰中Os10g26070基因编码区的序列与珍汕97一致,而与群体内可育株(基因型为Rf19(t)Rf19(t))存在5个碱基差异,表明Rf19(t)不是来源于珍汕97B,但从定位区间来看,Rf19(t)仍然是一个新的WA型恢复基因。这些结果为Rf19(t)的克隆打下基础,为WA型三系的选育提供参考。

宋丰顺,倪大虎,倪金龙,李莉,杨剑波[7](2016)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综述》文中提出建立准确、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监控杂交水稻纯度对于保障我国水稻安全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杂交水稻纯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总体来讲,我国杂交水稻纯度鉴定方法的发展趋势是由鉴定周期长向鉴定周期短,由鉴定程序复杂向简单,由成本高向成本低的方向发展。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认为DNA分子标记技术和设计育种鉴定方法有较大发展空间,能满足准确、快速、经济的要求;实时荧光PCR技术具有美好的前景。

闵超[8](2016)在《籼稻特异表达蛋白(ISP)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全球大约一半人口的主食。目前我国水稻主栽品种可以分为籼稻及粳稻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杂种F1代蕴藏着巨大的杂种优势。籼粳杂交选育高产水稻新品种以及强配合力的杂交稻亲本是实现水稻高产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籼稻和粳稻之间蛋白的差异表达,进而探索水稻籼粳分化的分子机理。这不仅有助于阐明水稻的起源进化,而且可以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研究采用二维电泳及质谱技术分析20个常规水稻品种(10个籼稻品种、10个粳稻品种)黄化苗的蛋白表达图谱,发现一个在籼稻品种中特异表达的蛋白,因此将该蛋白命名为籼稻特异蛋白(Indica Specific Protein,ISP)。质谱鉴定其是一个盐诱导蛋白(salt-induced protein,salT)。序列分析表明,ISP基因由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组成。(2)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ISP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经比较,日本晴(粳稻)和93-11(籼稻)的ISP基因及其上下游序列中共存在7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15个插入/缺失(InDels)。这说明该基因具有较快的进化速率,可能与水稻的籼粳分化有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ISP蛋白是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我们在玉米、高粱、小麦和菠萝中比对到其同源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同源蛋白在进化中形成了两个进化分支。(3)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SP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性,该基因在黄化苗中表达量比绿化苗中高,由此我们推测光照能够抑制ISP基因的表达。此外,我们在烟草中对该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其定位在叶绿体上。我们推测ISP蛋白可能参与光调控途径,但是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本研究构建了ISP基因的过表达和RNAi载体,转化日本晴获得转基因水稻。通过表型观察发现ISP基因的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在成熟期能够一直保持绿色,而野生型和RNAi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则变黄枯萎。这表明ISP基因能够延缓水稻叶片的衰老,至于ISP基因是如何调控叶片衰老的尚需进一步研究。

Nguyen Pham Hung[9](2016)在《一个籼粳交加倍单倍群体的构建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亚洲栽培稻(O.sativa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 DH)群体在植物遗传和基因组研究中有着多种应用,但除从培矮64S/02428杂种获得少量DH系外,迄今报道的水稻DH群体均不带S5n广亲和基因。为了创制新的水稻种质资源,本研究从粳稻品种668B和广亲和籼稻T23的杂种F1花培后代获得了由178个株系组成的DH群体,并利用S5位点特异性标记和34对特异性区分籼粳亚种的InDel标记对DH群体了的遗传特征进行了研究。此外,还考察了DH群体的农艺性状并对三个籼粳不育系与不同籼粳属性DH系的Fl杂种结实率进行了考查,深入分析了广亲和性基因,双亲遗传差异等因素对结实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DH群体构建。通过对668B x T23的F1杂种进行花药培养,最后得到了一个无遗传冗余的由178个花培系组成的DH群体。2、DH群体的籼粳属性鉴定和S5位点单倍型分析。利用34对InDel标记对178个DH系进行籼粳属性鉴定,结果发现多数DH系属于中间类型,占74.15%,只有少数株系属于典型的籼稻(1.8%)或粳稻(0.6%)类型。在中间类型DH系中,具有粳稻属性(Fi<0.5)的DH系较具有籼稻属性的数量少。利用广亲和基因S5n的ORF3,ORF4和ORF5基因序列设计三对特异性标记对S5位点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有65个DH系与668B(ORF3-/ORF4+/ORF5j)单倍型相同,109个DH系与T23(ORF3+|ORF4-/ORF5n)相同,另外4个DH系表现为一种新的单倍型,ORF3+/ORF4+/IRF5h。这个结果表明广亲和籼稻亲本中的等位基因得到更好的传递,并且ORF3-ORF4区域很可能是一个重组热点。3、DH群体的亚种特异性和遗传相似性。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DH群体中籼型等位基因偏多。此外,只有少于一半(13/34)的InDel标记符合1:1的分离比,其余的标记或是表现籼型等位基因偏多(12/34)或是表现粳型等位基因偏多(9/34)。其中部分籼型等位基因频率低至1.8%或者高达98.3%。对DH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发现:178个DH系的相似性系数在0.51-0.97之间,平均为0.74。当相似性系数小于0.6时,UPGMA将DH系分为8个主要的类型,表明DH群体的遗传相似性较高。4、DH群体杂交F1结实率的分析。本研究利用3个籼粳不育系与不同籼粳属性的54个DH系杂交共获得139个组合。按照父本是否携带广亲和基因将所有组合分为两类,分别对其杂种F1的结实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华201S、GS113所配组合,父本是否含有广亲和基因对其杂交F1的结实率影响不大。668A与Sub-S5n和Sub-S5j两类DH系的所配组合的平均结实率普遍较高,表明DH父本和668A的亲和力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Sub-S5n还是Sub-S5j的籼基因型纯度和遗传距离均与结实率无相关性(华201 S/DH系组合和668A/DH系组合)或相关性极弱(GS113/DH系组合)。总之,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携带广亲和基因的DH建群体,并对其遗传特征及籼稻特异性分子标记位点和广亲和基因的单倍型分离开展研究,创制了材料和相关发现对以后而且所构对以后的水稻遗传育种和研究具体重要价值。

张美玲,陈洪伟,王红利,石爱平,洪培培,刘克锋[10](2015)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远缘杂交能有效地打破种、属间的隔离,获得远缘杂交新种质资源,进一步拓宽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其生产潜力,培育出特异性强的植物新类型。但是,远缘杂交中经常存在各种障碍,影响这些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为此,对远缘杂交的重要性和应用、远缘杂交障碍方式以及克服杂交障碍的方法、远缘杂种的鉴定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鼠尾草属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工作进行展望。

二、02428和籼粳品种杂交杂种的育性与酯酶同工酶谱型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02428和籼粳品种杂交杂种的育性与酯酶同工酶谱型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亚非部分种间杂交组合筛选与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1 前言
    1.1 水稻的多样性
    1.2 杂种优势遗传理论
    1.3 杂种优势的预测
        1.3.1 同工酶与杂种优势
        1.3.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1.3.3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1.4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1.5 水稻远缘杂交
        1.5.1 籼粳亚种间杂交
        1.5.2 两个栽培稻的种间杂交
    1.6 杂种优势群
        1.6.1 杂种优势群在玉米育种上的利用
        1.6.2 杂种优势群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
    1.7 试验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农艺性状考察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SNPs鉴定和PGG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非洲栽培稻基因组含量的鉴定
    3.2 亲本与杂交种表现
    3.3 部分种间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3.4 强杂种优势组合的鉴定
    3.5 部分种间杂交种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3.6 强杂种优势群的筛选
4 讨论
    4.1 种质创新与水稻育种
    4.2 部分种间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4.3 种间杂种优势的潜力
    4.4 杂种优势群在水稻上的利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1.2 单倍体的鉴定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1.5.1 形态学鉴定法
        1.5.2 细胞学鉴定法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主要研究内容
    1.10 研究技术路线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2.1.1 材料来源
        2.1.2 试验药品来源
    2.2 试验方法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2.2.4 炼苗移栽
        2.2.5 花粉育性鉴定
        2.2.6 自交结实率
    2.3 数据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2.5 讨论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2.6 小结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3.1.1 材料来源
        3.1.2 试验药品来源
    3.2 试验方法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3.5 讨论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3.6 小结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1 物候期观测
        4.2.2 人工杂交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物候期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 讨论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4.6 小结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药品
    5.2 试验方法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5.2.2 SRAP引物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5.2.4 PCR产物检测
    5.3 数据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5.5 讨论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5.6 小结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3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6.5 讨论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6 小结
7 全文讨论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8 结论
9 本研究创新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的重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水稻杂种优势
    1.2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1.2.1 显性假说
        1.2.2 超显性假说
        1.2.3 上位性假说
        1.2.4 其他理论假说
    1.3 水稻产量配合力研究进展
        1.3.1 配合力的概念、测定方法和研究意义
        1.3.2 杂交水稻产量相关配合力研究进展
    1.4 杂种优势预测
        1.4.1 亲本地理差异预测杂种优势
        1.4.2 生理生化遗传学方法预测杂种优势
        1.4.3 数量遗传学方法预测杂种优势
        1.4.4 分子遗传学方法
    1.5 杂种优势预测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6 远缘杂种优势研究与新种质的开发利用
        1.6.1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1.6.2 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非洲稻基因渗入系的配合力与部分种间杂交稻的杂种优势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农艺性状的考查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双亲配合力表现与F1的杂种优势表现
        3.1.1 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变异
        3.1.2 F1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3.1.3 不同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3.1.4 配合力分析
        3.1.5 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3.1.6 各性状配合力的基因型方差
        3.1.7 筛选获得的5个高产杂交稻新组合
    3.2 基于表型性状的亲本遗传多样性
        3.2.1 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3.2.2 亲本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不同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性状间相关性
    4.2 常规籼稻和非洲稻基因渗入系一般配合力与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
    4.3 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相关性
    4.4 农艺性状遗传特点
    4.5 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4)日本晴中野败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1.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
    1.3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定位
        1.3.1 恢复系中恢复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3.2 不育系中恢复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4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机理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日本晴中野败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
    2.0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2.1.3 育性鉴定
        2.1.4 DNA提取
        2.1.5 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2.1.6 标记开发
        2.1.7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代换系C119中WA型育性恢复基因的鉴定
        2.2.2 基于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基因初步定位
        2.2.4 Rf21(t)的精细定位
    2.3 讨论
        2.3.1 WA型不育系的育性遗传和基因定位
        2.3.2 育性恢复基因定位群体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5)93-11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构建及品种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染色体代换系及其应用
        1.1 初级作图群体
        1.2 次、高级作图群体
        1.3 遗传群体和育种群体的联系
        1.4 染色体片段构建方法和策略
        1.5 分子标记及其发展
        1.6 水稻设计育种与分子育种
        1.7 KASP标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第二章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构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水稻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子标记选择体系
        3.2 F_1鉴定
        3.3 BC_1表现及鉴定
        3.4 BC_2鉴定
        3.5 BC_3选择
第三章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51个水稻材料进行的聚类
        2.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
        2.3 采用SNP标记确定单倍型
        2.4 水稻 93-11 的性状改良
第四章 基于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设计育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水稻育种工作站
        1.4 建立KASP技术鉴定为基础的育种数据库
        1.5 以 93-11 改良为基础的品种改良与品种选育
        1.6 优化设计育种(Rational Design Breeding)
        1.7 基于多态性和品种多型性的跨区商业育种
    2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6)Rf5对H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力研究及WA型恢复基因Rf19(t)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1.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恢复机理
        1.2.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
        1.2.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机理
        1.2.3 WA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与基因定位
        1.2.3.1 WA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
        1.2.3.2 WA型恢复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2.3.3 WA型不育系中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1.2.4 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与基因定位
        1.2.5 HL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与基因定位
    1.3 Super-BSA (Super-Bulk Segregant Analysis)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Rf1a(Rf5)对H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力研究
    2.0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2.1.3 育性鉴定
        2.1.4 DNA提取与分子标记分析
        2.1.5 测序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HL型不育系及配制组合后代的花粉形态
        2.2.2 泗R2982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
        2.2.3 候选基因的确认
        2.2.4 Rf5对H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力
    2.3 讨论
第3章 1个WA型恢复基因的定位
    3.0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育性鉴定
        3.1.3 DNA提取与分子标记分析
        3.1.4 SLAF标签的开发及Super BSA快速定位
        3.1.5 测序
        3.1.6 qRT-PCR
        3.1.7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育性鉴定
        3.2.2 遗传分析
        3.2.3 SLAF标签开发和Super BSA初步定位
        3.2.4 SSR、InDel和CAPS标记的开发及连锁分析
        3.2.5 Rf19(t)的作用方式
        3.2.6 候选基因的预测
    3.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南种植鉴定法
2 粒型鉴定法
3 苯酚染色法
4 蛋白质电泳法
5 DNA分子标记鉴定法
6 实时荧光PCR检测法
7 设计育种鉴定法
    7.1 除草剂标记性状
    7.2 叶色标记
    7.3 芽鞘紫线法
8 结语

(8)籼稻特异表达蛋白(ISP)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稻的起源及演化
    1.2 水稻籼粳分化的研究进展
        1.2.1 形态水平的分化
        1.2.2 同工酶水平的分化
        1.2.3 DNA水平的分化
        1.2.4 蛋白水平的分化
    1.3 籼粳分化的机理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ISP蛋白的获得
    2.1 材料与试剂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剂
        2.1.3 试剂的配制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供试材料的黄化苗获得
        2.2.2 供试材料黄化苗的总蛋白提取(TCA法)
        2.2.3 蛋白浓度测定
        2.2.4 二维电泳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水稻黄化苗的差异蛋白表达谱以及ISP蛋白的获得
        2.3.2 ISP蛋白的质谱鉴定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ISP蛋白的功能研究
    3.1 材料与试剂
        3.1.1 供试材料
        3.1.2 相关载体及菌株
        3.1.3 实验试剂及相关试剂盒
        3.1.4 相关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3.1.5 主要仪器设备
        3.1.6 引物设计
    3.2 实验方法
        3.2.1 ISP蛋白转录本的获得
        3.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3 IS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3.2.4 水稻ISP基因的组织表达谱
        3.2.5 亚细胞定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ISP蛋白的转录本的获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3.2 IS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3.3.3 水稻ISP基因的组织表达谱
        3.3.4 亚细胞定位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过表达、RNAi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研究
    4.1 材料
        4.1.1 供试材料、菌种及载体
        4.1.2 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4.1.3 相关引物
        4.1.4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过表达及RNAi载体构建
        4.2.2 ISP基因过量表达和RNAi转基因水稻的获得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过表达、RNAi载体构建
        4.3.2 转基因植株鉴定
        4.3.3 植株表型统计结果
        4.3.4 过表达植株叶片保持绿色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一个籼粳交加倍单倍群体的构建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籼粳分化与分类方法
        1.1.1 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
        1.1.2 籼粳亚种的分类方法
    1.2 籼粳杂交亲和性与杂种优势
        1.2.1 生殖隔离和籼粳杂交不育现象
        1.2.2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基因
        1.2.3 Rfla基因研究进展
    1.3 广亲和基因的作用与应用
        1.3.1 广亲和基因
    1.4 籼粳杂种优势
        1.4.1 水稻杂种优势
        1.4.2 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1.5 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1.5.1 利用地理差异与生理生化特征预测杂种优势
        1.5.2 利用群体遗传学方法预测杂种优势
        1.5.3 分子水平上预测杂种优势
    1.6 花药培养培育DH群体及其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1.6.1 DH群体的概念
        1.6.2 DH群体的特性和作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2章 籼粳交加倍单倍体群体的培育与特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DH群体构建和花药培养
        2.1.2 田间种植与农艺性状考查
        2.1.3 S5位点和亚种间特异性标记的分型
        2.1.4 基因组DNA提取和InDel分析方法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DH群体构建
        2.2.2 S5位点的单倍型分析
        2.2.3 DH群体的籼粳属性鉴定
        2.2.4 亚种特异性的Indel标记的偏分离
        2.2.5 DH系的遗传相似性
        2.2.6 DH群体的农艺性状
    2.3 讨论
        2.3.1 纯合DH群体的选择
        2.3.2 籼粳属性及农艺性状的变异
        2.3.3 DH群体的亚种特异性位点的偏分离
        2.3.4 S5位点的重组
第三章 籼粳不育系与籼粳交DH系杂种F_1的结实率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不育系
        3.1.2 DH系
        3.1.3 杂种F_1种子
        3.1.4 田间种植与性状考查
        3.1.5 分子签定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不育系的籼粳属性等分子特征
        3.2.2 亲本遗传距离分析
        3.2.3 杂种的分子鉴定
        3.2.4 杂种F_1结实率分析
        3.2.5 亲本遗传距离和杂种结实率的关系
        3.2.6 其他农艺性状
    3.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10)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缘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
2 远缘杂交应用研究
    2. 1 属内种间杂交(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2. 2 属间杂交 属间杂交( Intergenericcross) 指同科但不同属间物种之间的杂交。
3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机理及其解决措施
4 远缘杂交杂种鉴定方法
5 鼠尾草属植物种质资源和远缘杂交育种展望

四、02428和籼粳品种杂交杂种的育性与酯酶同工酶谱型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亚非部分种间杂交组合筛选与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鉴定[D]. 孙勇胜.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3]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的重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鉴定[D]. 万谦千.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4]日本晴中野败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D]. 涂各亮. 扬州大学, 2017(07)
  • [5]93-11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构建及品种改良研究[D]. 王有伟. 天津农学院, 2017(02)
  • [6]Rf5对H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力研究及WA型恢复基因Rf19(t)的定位[D]. 张丽佳. 扬州大学, 2017(02)
  • [7]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综述[J]. 宋丰顺,倪大虎,倪金龙,李莉,杨剑波.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 [8]籼稻特异表达蛋白(ISP)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D]. 闵超. 江苏大学, 2016(09)
  • [9]一个籼粳交加倍单倍群体的构建与分析[D]. Nguyen Pham Hung. 浙江大学, 2016(09)
  • [10]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现状与展望[J]. 张美玲,陈洪伟,王红利,石爱平,洪培培,刘克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1)

标签:;  ;  ;  ;  ;  

02428与籼粳杂种育性与酯酶同工酶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