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的瞬间与永恒(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婷[1](2020)在《克尔凯郭尔“重复”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复”是克尔凯郭尔在同名作品《重复》中提出的哲学范畴,在他的日记和《哲学片段》、《恐惧与颤栗》等作品中也可以看到相关的思想片段。“重复”这一思想范畴既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的“回忆”说,也可以在现代哲学乃至后现代哲学中看到理论回响,尼采、本雅明、德勒兹等哲学家都从不同视角出发阐释了各自的“重复”思想。克尔凯郭尔则从生存论的立场出发,认为“重复”喻说的是一种个体的生存哲学,具有生成性、实践性和未来指向性。进而言之,“重复”中的关键环节“瞬间”被凸显出来,对“瞬间”的阐释揭示出了克氏独特的时间观、真理观和历史观。本文以克氏的“重复”范畴为研究对象,从“重复”的思想渊源、多重内涵以及与独特时间观密不可分的真理观和历史观三个方面入手,力图将克氏的这一核心范畴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除绪论外,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论述“重复”范畴的思想渊源。克氏的思想十分庞杂,他不仅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养分,而且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哲学渊源方面主要有苏格拉底的反讽思想、柏拉图的“回忆说”、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及其潜能思想、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及其“预定和谐”论、黑格尔的生成性思想,宗教渊源方面主要是受启于约伯式的受难和亚伯拉罕式的献祭。第二部分重点论述“重复”范畴的多重内涵,主要从哲学维度、个体生存维度、宗教维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阐释。作为哲学范畴的“重复”是无法被验证的,它拒斥那种指向外部的重复运动,这意味着“重复”是个体内部的运动,只有在生存领域才能被实现。对于个体来说,“重复”运动实质上是内在自我的运动,自我在“重复”中实现自我确证、统一和更新。作为一种宗教教义的“重复”既是上帝创世的原则之一,又是对“真正的信仰者”的要求。第三部分重点论述“重复”的关键环节——“瞬间”,及其折射出的克氏的时间观、真理观和历史观。在克氏的思想中,时间虽然仍旧是线性的,但它并不是无始无终地永恒流逝着,而是被“瞬间”标记出了开端,并在一个个“瞬间”与永恒相交。历史也不再是时间流逝的自然记录,而是由个体生存中与永恒契接的“瞬间”构成的。至此,克氏追求的真理也不再是先在于、外在于人的生存的理念,而是一种当下生成的真理状态,既包含个体在生成性运动——重复——中触碰到的永恒,也包括个体通过信仰获得的能够触碰永恒的能力和条件,后者意味着一种指向未来的可能性。指向未来的“重复”和将“历史”从“必然”中解放出来的“瞬间”共同构成了克尔凯郭尔的未来哲学,这种哲学将人的生存与“时间”和“永恒”联系在一起,将“生成”与“历史”以及“永恒”联系在一起。个体在有限的生存中,在具体的时间中把握永恒的真理,个体始终处于有限与无限、现实与永恒的张力之中。
葛星星[2](2020)在《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神秘书写》文中研究说明神秘作为一种未知,包裹着直接的生命经验,闪耀着神性。奥斯卡·王尔德书写了神秘,他描绘非现实,表现非道德,强调直觉、本能和灵感,追求超感觉和神秘体验。王尔德的神秘书写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表征,死亡书写生命之谜,罪行书写人性之谜,自我书写存在之谜。正如死亡导向的是生命的未知面,罪行表现了人性的隐匿面,自我一直是存在的未解之谜。王尔德通过书写死亡的神秘、罪行的神秘和自我的神秘,表现了“向死往生”的唯美生命,揭示了人性中的神性色彩,强调了“做你自己”的自由意志,回答了生命、人性和存在的谜题。王尔德的神秘书写是对神秘中神性色彩的强调,具有超越的意义。王尔德神秘书写的缘由与其爱尔兰的民族特性,唯美的异教气质以及时代的先锋冲动有关。王尔德出生于爱尔兰的传统家庭,爱尔兰的民族特性中有着对于神秘的特殊感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王尔德。其次,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将艺术家的气质投射到了宗教上,追求宗教仪式中的神秘体验,并艺术化了基督,使其摆脱世俗的束缚。王尔德走向了唯美,也间接地导向了神秘,他在形式诉求和颓废风格中强调着生命本身。最后,王尔德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压抑的时代,而王尔德艺术家的浪漫天性注定不能被时代所束缚,所以他书写了神秘,试图用非理性的力量与现代理性进行抗衡,表现出先锋性。王尔德的神秘书写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性,是在瞬间与永恒、疯癫与文明、存在与自由之间,对生命、人性和存在的思考。他强调了生命中诗意性的瞬间,认为在瞬间中可以瞥见永恒。他揭示了疯癫中蕴含的非理性一面,认为其中包裹着神性。他找寻了存在之自由,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然而,现代社会是权力关系占主导地位,人们总是倾向于追逐永恒真理而对生命的内涵漠然视之,非理性的色彩也总是被理性给掩盖,真正自由的关系也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是王尔德神秘书写的局限性所在。王尔德的神秘书写是他进行的一次艺术实践,他企图用艺术(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生活世界),通过书写神秘来找寻现代世界丢失的神圣之光。王尔德的神秘书写虽然具有局限性,却给予了人生有益的生活态度,主张用潜在的诗意性去感悟生命本身,具有现实意义。
田薇[3](2019)在《从永恒与时间的关系看尼采的“瞬间”概念——兼以克尔凯郭尔为参照》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传统哲学中永恒与时间是一种对立关系,为了求得永恒而放逐时间。进入现代性时期,生存则放逐了永恒而沉落于时间碎片以致虚无主义。尼采的永恒复返学说通过瞬间的概念使两者得以和解,永恒就存在于瞬间里。瞬间是过去和未来的交叠碰撞及其无限次重演的时刻,也是包含着转机或未来的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在无数次重演的时刻里,瞬间成为了永恒。这种瞬间的可能性不在与人无关的纯粹自然的一刹那,也不在与自然对立的非自然的一刹那,而在自然又自由的一刹那,也就是"我"之意志的一刹那。这是尼采提供的摆脱欧洲虚无主义处境的自救之路。而克尔凯郭尔的信仰超越之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他提出瞬间的原型是基督降临的时刻,是永恒的原子,是永恒切入并打开时间的缺口,构成面向未来的转机和新生。这一刻在个体生存中通过信心的一跃而实现,这是一条朝向上帝以克服虚无主义的救赎之路。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的瞬间都需要自由的意志作为沟通永恒与时间的桥梁。尼采的瞬间通过"我意愿"永远地再来一次,在自我创造与毁灭的瞬间进入永恒;克尔凯郭尔的瞬间通过自由的意志抉择,做出信心一跃而投入上帝的永恒。然而,尼采虽然抛弃了外在超验的上帝信仰,但自我复归和自我祝福的永恒轮回依然是一种信仰,一种对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的宗教性崇拜。
孙周兴[4](2018)在《尼采与现代性美学精神》文中研究指明尼采早期着作《悲剧的诞生》被认为是现代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开山之作,对现代主义艺术影响深远;但尼采美学不限于《悲剧的诞生》,对艺术和审美现象的关注贯穿了尼采哲思的终生。尤其在晚期(《权力意志》时期),尼采又重归艺术,重又赋予艺术以特别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一种以权力意志为基石的生命美学。尼采的美学观主要传达在冲突、复魅(神话)、身体、力感、瞬间、创造等词语中,对现代美学的规定性作用表现在,以冲突论反对和谐论,以神话性抵抗启蒙理性,以身体性反对观念性,以艺术性反对真理性和道德性,以瞬间论反对永恒论,以及对艺术—哲学关系的重构。
王保中[5](2012)在《欲望际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文中研究表明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作为中国和世界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文学理论的新世纪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精神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将促进女性主义的深入;女性主义的复兴,将推动精神分析的提升。一、本项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本文研究的两个基本目的。将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既区别又融合的领域,梳理相关论者欲望及其相关论题的关联和区分,建构远古自然母亲欲望谱系,把握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深入发展路向。在文学理论发展的层面,由中国返回西方,以欲望际及其相关问题的深入为中西文论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一种平台和探索。欲望际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的两个重要性。面对第三次女运具体化研究风潮的涌现,国内相关欲望理论研究,引入、传输、例证多于深入创新,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欲望研究日益陷入两元对立和重复的困境,欲望际及其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深入提供新的理论支点,也将改变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被市场社会扭曲和学界忽视的局面。在球域经济妄想狂般发展场域之下,所有的地球公民,尤其女人被卷入严重的精神内耗和困境,暴力、自杀等层出不穷,欲望际问题的澄清和深入,将可能带来窥探和纠正。二、研究过程及其完成的工作本文论域重点关注弗洛伊德、拉康、克里斯蒂瓦、伊利格瑞等欲望论及其周围论题,其他相关学者只做关联研究。德国学派和法国学派纠结只在关涉处给予简要论述。本文主要围绕极度欲望、自由、时间、期间、知识自性论等维度深入阐述欲望际框架之下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之间的关联、区分和发展。本文用统计的方法梳理已有相关研究的特点。在研读弗洛伊德、拉康、克里斯蒂瓦、伊利格瑞等重要论者资料的基础之上(主要采用英文资料,其次是中文资料、间杂部分法文、德文资料),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不是单纯的黑格尔意义之上的异同比较,而是在“与”的基础之上进行建构性比较),在梳理欲望、自由、时间、知识论等思想史的基础之上,借助这些视角对相关论着的欲望相关问题进行多维度论述。并主要采用和其他文献比较的方法印证欲望际相关论题。文中涉及外文资料由论者翻译。三、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1.打破两元对立就是打破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重复和两元对立的理论困境。2.欲望问题是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核心问题,家庭父亲欲望(弗洛伊德)、象征父亲欲望(拉康)、返回母亲欲望(克里斯蒂瓦)、女儿子宫界欲望(伊利格瑞)、远古自然母亲欲望(欲望际)等欲望理论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欲望问题的差异,即,欲望的动力、类型、性质等的不同。3.极度欲望是欲望问题的核心,极度欲望的变化将造成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诸多周围问题的改变。欲望际极度欲望是独特的欲望类型。4.自由史主要是母亲谱系欲望被压抑的历史。自尼采之后,弗洛伊德、克里斯蒂瓦、伊利格瑞、欲望际的欲望自由是自由哲学史上被忽视的高峰。5.精神分析是时间的艺术。在时间哲学史上,不同的学者的时间论造成不同的时间危机及其拯救路向。面对家庭父亲和象征父亲的时间计划和扭曲,返回母亲、子宫界女儿、欲望际等,在语言时间、心理时间、身体时间等层次,展开了不同的救赎路向。在叠合意义之上,西方时间哲学史始终交织父亲时间和母亲时间的防御、抵抗和反向、变换等。6.面对家庭父亲和象征父亲的历史终结、重复等论调,母亲欲望谱系的时间以不同的路向(否定的否定、断裂、变化等)被重新开始,并且没有放弃期间、瞬间等时间哲学领域。7.家庭父亲和象征父亲与女性主义的纷争的核心,不仅是存在的,也是知识的。知识自性论的提出将为中国女性主义文论提供身份的参照。四、研究的创新性1.面对国际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具体化研究浪潮及其止步不前的困境,重回理论理性,研究欲望及其周围问题。2.在统计、比较分析论证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和建构了欲望际欲望理论。在欲望类型、动力、性质等方面,其和家庭父亲、象征父亲、返回母亲、断裂子宫界女儿欲望类型区别开来。其摆脱了父亲欲望谱系的两元对立的费希特式陷阱。为母亲欲望、文本、语言、符号等分析提供了新的支点。3.图绘了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欲望自由的哲学地图,论证了返回母亲、远古自然母亲欲望自由在自由哲学史上的地位。4.相对空间欲望论的风行,图绘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时间欲望论的地形,并在时间哲学与危机拯救、历史、期间、瞬间等层次展开。5.首次提出并建构了知识自性论。
马春光[6](2016)在《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尝试从“时间抒写”这一视角出发,探寻二十世纪中国语境中新诗所呈现出的现代人对“时间”的体验、意识与想象,以及这一过程中彰显的抒情姿态、审美向度等等。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时间体验”的角度考量中国诗歌的历史转型。第一节通过对汉语中“时”、“时间”的概念史梳理,发掘古今时间意识嬗变的深层线索,进而考察中国古代时间观的特征及思想文化意义,最后就现代汉语中“时间”概念的形成、现代时间观的生成及其特征进行考察。第二节考察时间体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动态关系。首先梳理中国古典诗歌中时间意识的产生及演变,然后试图概括中国古典诗歌的时间主题,以及时间抒写的“意象模式”与“表现模式”。第三节从“时间体验”的角度契入“中国新诗的发生”这一话题。从理论阐释、文本构造及接受形态等层面考察现代时间体验对中国新诗的发生产生的助力与推动作用。从“时间体验”的角度勘探“新诗的发生”这一问题,既是从思想、文本以及接受等层面揭示新诗发生的深层动因,同时也是对以往新诗发生学研究固有模式的某种质疑与反思。第二章尝试梳理新诗“时间”抒写的历史脉络。从诗歌文本彰显的“时间观”来考察,百年中国新诗存有如下时间抒写的线索:一是以现代性进步时间观为思想基质的诗歌写作。进步时间观与现代中国的革命化历史语境高度藕合,成为部分现代中国诗人的“时间信仰”,规约了其诗歌文本中显豁的未来时间指向,并因其与时代思想的高度契合而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诗歌主潮。二是以后现代的“当下”时间意识为思想基质的诗歌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祛革命化”日常语境中,伴随着现代性进步时间观的瓦解,诗歌中的未来时间指向转向对时间之当下的关注与体悟。与消解未来同时出现的,是对实存性的线性历史的消解,个人化的历史观照视野在他们的诗歌文本中出现。三是以传统时间观(乡土时间观、宗教时间观)为思想基质的诗歌写作。在时间进步的幻象之外,时间的另一真实面目——循环时间——在很多诗人那里依然是时间感受和人生体验的重要内容。道家、佛教思想对现代文学的渗入,在中国新诗中鲜明地体现为时间感知的宗教方式。第三章试图对新诗文本呈现的四个集中、显豁的“时间主题”展开解读。一,在现代知性诗学的影响下对时间的哲思,主要表现为时间的诗意赋形、时间的冥想、“瞬间”的诗思等方面。二、新诗对“时间流逝”的诗性表达,主要体现为对时间消逝过程的细腻体验、“午后”的哀思以及更加强烈的时间焦虑。三、现代时间意识烛照下的死亡想象,对死亡的意识形态赋值、“绝对死亡”观念及诗学呈现、对死后时间的玄理想象是其典型体现。四、性别视野下的新诗“时间之思”,在现代时间观的影响下,女性时间体现了自己的特性,在新诗中鲜明地体现为“黑夜意识”的凸显和“个体生命时间”的彰显。这四个方面彰显了现代语境中中国新诗“时间探询”的重要向度,凸显了其“时间抒写”的现代特质,标志着现代人“时间困境”的加剧和对时间与人类生存之复杂关系的深入思考。第四章将论述的视角聚焦于中国新诗的“时间意象”。首节尝试对新诗中现代时间意象的营造进行论述,“世纪”、“黎明”以及以“凌晨三点”形式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夜晚”是考察的重点。现代时间意象在彰显现代时间观的同时,有效拓展了诗歌的表达技巧与抒情模式。第二节从“季节”、“黄昏”、“水”等“原型”时间意象入手,考察新诗对传统时间意象的现代转化。传统时间意象在新诗中被赋予了新的时间内涵,在现代语境中传达了更加丰富的对时间的思考。第三节则以“钟表”意象为中心,通过一个典型的时间意象来考察新诗时间抒写的意象模式与表现模式。“钟表”是现代时间的塑造者,现代诗人以不同的抒情姿态对“钟表”展开了丰富的抒写。从意象的角度对新诗的时间抒写之美学向度的考察,可以从诗歌文本内在结构的层面透析新诗时间抒写的现代性特征,为更好地认识中国新诗语言、形式的现代转型提供可资参照的角度。第五章深入具体的个案,通过对穆旦、西渡、洛夫等诗歌“时间抒写”的辨析,发掘更加个人化的时间抒写,进而窥视中国新诗时间抒写的诸多细微部分。在穆旦诗歌中,“时间”既是一个核心意象,又是一个贯穿性的主题。在对时间经验的多层面书写中,穆旦诗歌展示了“时间之流”中不断挣扎的现代自我,企图抵达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西渡通过个人化的“时间想象力”在诗歌中让时间不停地回旋或凝固,有效拆解了客观时间在诗歌中的方向性和紧迫感。西渡以细微的想象力和冥想式的诗歌语言,呈现了现代时间暴政下生命个体的复杂精神体验。“时间”在洛夫的诗歌中同样是一个贯穿的重要主题,他在“镜像”中体验时间,通过超现实的方式对时间进行抒写。洛夫敏锐的时间意识突出地体现为他对“时钟”的抒写以及对“时间之伤”的呈现。对个案的研究与阐发,试图避免宏观研究对历史细节与丰富性的遮蔽,期待形成交错式的论述格局。结语指出,面对现代社会不断加速的时间节奏和不断加剧的时间焦虑,中国新诗在用语言深刻指认、揭示它们的同时,试图从多个层面抵抗“时间之快”缓解“时间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诗歌在特定时代的“无用之用”。在“娱乐至死”的当今时代,诗歌面临娱乐化的陷阱。在深层上,诗歌能否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地揭示时代发展的症结,发现人类生存的真正困境,检验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诗歌的生命力。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在彰显现代中国生存经验的同时,尚存在诸多的思想与艺术问题,只有对此有深刻的体认,在厘清新诗“时间抒写”之历史线索的同时,匡正某些弊病,才能在理论上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参照。
史丽娜[7](2020)在《华兹华斯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自然诗歌举世闻名,流传广泛。乔纳森·贝特认为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不仅为浪漫时代与环保主义思想搭桥,也开启了华兹华斯研究的新纪元。美国生态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也声称环境问题将取代种族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的问题。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批评兴起发展的关窍所在,因此,生态批评家们在追溯生态文学的源头时,英国浪漫主义被视为“一块肥沃多产的土壤”,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诗人,华兹华斯首先进入生态批评视野。他的诗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超时代的生态智慧,对后世的自然生态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重估。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引导了后世英美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抒写方式。他对诗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与张扬,也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在他眼中,大自然永远充溢着激越的生命力量,他对诗学原则的思考,他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背景、人物、风物、语言以及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切的要素都是他在大自然的恩泽、启迪与引导下完成的。他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他将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参与社会文学改革的工具,其诗学思想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既批判资本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反思批判了资本科技理性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他终身都在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疗救复元人们被减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努力。而这种对人与自然间田园式相处的文学构建努力,既与当代生态批评遵循的生态整体论哲学信仰转变、呈现作家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立足生态的“环境想象”等几大批评原则一脉相通、也与生态存在论美学强调的“家园意识”以及当代生态伦理提出的“管理伦理”有着内在渊源,更是为生态批评的实践发展走向和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一种启迪与可能。泛神论宗教哲学观是华兹华斯诗学的基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以自然万物“同一个生命和灵魂”为主要特征,注重在大自然中宣扬上帝的内在性,尊崇自然,以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提高感受的敏锐度,培养人们的善德,帮人们产生更加坚定的信仰、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泛神论使华兹华斯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先知,他以描写自然世界和自然人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较早出现的对人类中心倾向的批判。他诗歌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泛神意识,则是一种信仰纬度的转变,为当代生态哲学基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同时,他的诗歌也可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与我们当代倡导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是一脉相通的。感受崇高是华兹华斯的崇高观。他在18世纪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心灵在感知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继承前人朗吉弩斯、伯克的崇高思想,同时借鉴了同时代康德、柯勒律治崇高理论,独创了自己的感受崇高思想。他将传统崇高理论中典型的崇高体验对象——自然壮丽景观进一步扩展到一花一木,涵盖了自然万物。他借助想象力去弥合感性与理性间的裂隙,借泛神论思想,将神性内在化,赋予心灵超凡的感受功能。他的感受崇高思想有望唤醒人们为工具理性所麻痹的心灵,借助大自然的支持和培育,恢复心灵的感受功能和想象的自由。这也对转变传统中错误的认识论思想,应对当代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华兹华斯诗歌的社会功能就在于通过风景权威的建立,来疗救人们的为资本妆害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被视作最早的典型的诗人有意识去构建的布伊尔式的“环境想象”。他认为诗乃人与自然之映像,相信诗歌在提升心灵的感动能力和疗救人们精神失衡方面的影响力,相信诗歌可以帮人们重建信仰,获得心灵解放。他尝试通过对湖区风景旅游的介绍和保护以及个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引领与回归,以期建立自己风景鉴赏的权威话语地位,这种对自然风景与人的理想相处模式的“环境想象”引导和改变了人们感受风景的方式,能够提升心灵的感受力,华兹华斯诗歌的治愈力得到了时代的认证。而他的风景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也恰为我们展示了环境文本是如何去引导和影响人们行为的,这正是当代的文学生态批评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所努力的方向。当然,在今天,华兹华斯眼中那个可爱的、能拯救人类的自然好似已经起了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得以重构。针对满目怆然的自然的疯狂报复,在生态整体论指导下的“管理伦理”似乎可以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看到一丝重归和谐的希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标识性词汇之一。华兹华斯最独特的一点是,他将自然视为培育想象力的源泉与摇篮,认为人类想象之河发源于童年的自然之境。他说随着心灵的成长,为俗世所扰,这条河流可能会意外中断,但只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并尊崇自然,那减损的想象力就必能接续起来。他还对想象与幻想做了区分,认为幻想是一种穿越时空场景的能力,而想象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永恒。他认为想象力是心灵的内在之眼,是个体超越世俗、追寻自由的最佳手段。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将文学想象与自然完美合璧起来,这成为当代生态批评中“环境想象”理论原则的滥觞。华兹华斯认为情感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调。在他眼里,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这种强烈却是一种平静中的强烈,是回忆中往昔的情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触发重现。这时的情感不同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宣泄,它已经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中呈现出来就能触发读者的感受力,收获一种普遍的同情。华兹华斯认为这种永恒的爱之情感也是自然导师赋予他的,他也由对自然之爱引发了对人之爱。华兹华斯的宗教情感虽不单纯却很虔诚。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学建构者,他对自然的虔敬和对人们心灵精神世界的始终如一的关爱,正是他呈现出来的一种较早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语言是华兹华斯进行诗歌实验依赖的直接工具。然而他又不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表达工具,而是认为语言乃是思想的呈现与化身。他放弃古典传统中既定雕琢的表达习气,将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强调语言的自然与纯朴。他为诗歌语言改革选取的主要是存在于大自然背景下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常人的语言。他打破了散文语言与诗歌语言的界限,认为散文语言也可以入诗。华兹华斯的诗学以自然思想为线索,将泛神论哲学观、诗歌功能论、情感论、想象论以及语言观融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无论对后世的自然文学创作、批评实践甚或是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和诗学中由“自然”生发的相关理论,在21世纪的生态文学批评实践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为当代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践范本,也为了当代文学生态批评原则的建立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诗学的构建。他对自然能提升人们感受力的抒写方式、对想象力乃永恒情感追寻手段的定位,都为当下身处“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人们带来一股思想上的清风,也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应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勇气。
王惠颖[8](2016)在《线性教育的道德困境及其可能出路 ——一个时间哲学的视角》文中认为现代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一危机的根源何在,如何克服这一危机?基于不同视角,人们对于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应当深入到其基本的思维架构层面,才有可能实现根本性的突破。时间正是这样一个突破口。时间作为一种观念的构造物,在思维架构的层面对教育发生着构成性的影响。追问时间,并不是追问“时间是什么”,而是追问人们是“如何理解和构造时间的”。人们对于时间的不同理解,构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念,也塑造了不同的教育现实。所以,从时间哲学的视角来反思现代教育,首先需要澄清现代教育赖以建立的线性时间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寻找替代性的时间观念框架作为摆脱危机的可能出路。从时间哲学视角而言,现代教育是基于线性时间观念的特殊教育形态,可以被称为线性教育。本论文首先从线性教育的阐释入手,描述线性教育的基本特征,追寻其根源性的线性时间观念。线性时间观念对教育的影响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于线性时间是不可逆的,时间不会往“过去”折返,只会不停地奔向“将来”。因此线性教育在目的上就表现为指向未来,即“教育为未来做准备”。第二,线性时间预设了人类和个体的发展都是一个线性进步的历程,因此教育就需要根据线性进步发展的规律设计整个过程,使之能够通向预定的未来。第三,由于钟表时间的出现,从现在到未来之间的距离可以被精细地加以切割,因此教育可以利用这种线性的时间序列进行组织管理,教育的各种活动就被密密麻麻的课程表、时间表所标注和安排,教育活动成为了“线性时间序列”中的活动。源自于线性时间观念的教育似乎形成了一种朝向未来的、不断进步的美好图景,但从道德的立场审视之,就会发现线性教育的预成性和控制性明显,这幅教育的“图景”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美好。本论文紧接着从道德的立场考察线性教育的整体形态、目的设定、过程设计和组织管理,对线性教育可能存在的道德困境进行了分析。在教育目的层面,线性教育为了不确定的未来而牺牲了受教育者的现在,背弃了教育的传统;在教育过程层面,线性教育以封闭的目标设计教育过程,以工厂化的方式塑造人;在教育管理层面,线性教育以时间表的精确切割控制人。线性教育中的人面临着自然生存的危机、自由生存的危机和意义生存的危机。克服线性教育的困境,关键在于改变其主导的线性时间观念。所以,本论文在批判地审视了线性时间观念所造成的困境之后,以解决线性教育的困境为导向,分析了三种不同于线性时间的时间观念,即循环时间观念、断裂异质时间观念和统一到时的时间观念。这三种时间观念为克服线性时间架构下的教育困境分别提供了可能的出路,即古典的出路、解构的出路和超越的出路。古典的出路在根本上跳出了线性时间的框架,它呈现了一种不同于线性时间的循环时间观念。这种时间观念关注的不是未来而是永恒,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再地重复,并在重复中具有一定的节律。在这种时间观念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灵魂的转向;教育的过程是回忆灵魂已有知识的过程;教育的管理是通过灵魂自身的秩序而实现整体的有序。古典的方案为克服线性教育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这种灵魂的教育建立在世界二重存在以及灵魂不死的预设之上,并且蕴含着既成的观念,不能作为困境解决的出路。解构的出路则完全针对线性教育预成性和控制性的特点,以断裂异质的时间观念解构线性的时间观念。它强调时间无方向的“撒播”,强调时间的断裂,强调瞬间在“质”的方面的差别。在这种断裂异质的时间观念下,教育呈现的是一副充满差异、动态生成的景象。但是这种方案因其过于极端的特性,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我反驳的困境,另一方面又使教育面临着碎片化的状况。超越的出路则迥异于前两种解决困境的思路,统一到时的时间观念是对本源时间的一种探寻,它不同于单维度的线性时间观念,统一到时的时间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的统一,是人的生存境域。基于统一到时的时间观念,可能产生一种回归本真的教育。这种教育强调“时机”的教育意义,注重人与人相遇时刻而产生的相互引发和触动,帮助学生建构自身的意义世界。教育向人的本真回归,意味着线性教育走出道德困境的可能。概言之,线性教育是线性时间观念架构下的一种教育形态,它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根源于线性时间本身。因此,要彻底克服线性教育的道德难题,就必须扭转时间观念,根据一种新的时间形式建构新的教育形态。然而,无论是循环时间还是断裂异质时间下的教育形态,都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统一到时的时间尽管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相对而言,由其产生的回归本真的教育是克服线性教育困境的比较合理的出路。
郭卫娜[9](2020)在《祁克果和尼采“存在”思想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往今来,“存在”作为最高的以及最终的范畴已然在不同哲学家的信念和思想中映射了数千年之久。从东方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广袤地境到西方“道成肉身”、人皆求善的理念,使得人在流逝的时间面前得以经久伫立。东方也好,西方也罢;宗教也好,哲学也罢,其精神内涵可能大相径庭甚至千差万别,但这些思想成果无一不怀揣着对真理和至善的恒久信念,无一不彰显着有限的个体在生存中通达无限和永恒的精神追求,为人类的思想源泉和生存体验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瑰宝。我们知道,近代西方的“存在”思想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转向,即传统哲学思辨性的存在向着现代意义上差异的个体存在转变。祁克果和尼采正是强调这种生存着的个体最具彻底性和激情性的代表。在虚无主义的废墟上,二者勇于承担起作为个体存在的应有责任,对如何过“柱天踏地的生存”作了彻底的思考,并力图将此种思想试验与生存体验相融合,虽然他们常常为此不堪重负。然而,祁克果和尼采的思想品质又决然异质,传达了两种不同的生存信念:祁克果在彻底的绝望中生发了个体生命的脆弱和罪性的意识,经由“信心的一跳”,依着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与永恒相遇;尼采则在生存的悲剧中沉浸于狄奥尼索斯式的迷狂,歌颂永恒的生命意志。由此,二者开创了现当代哲学极富特色的基本概念“存在”,并赋予其以全新的内涵,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和后现代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启发。本文通过追踪存在论意义上祁克果和尼采精神旨趣的交汇和分殊,探索个体在打破外在绝对和内在自我时所表达的思想方案,并以此为契机审视我们当前的生存状态和关乎己身的责任担当。本文有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祁克果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主要是尼采的生存论,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部分第五章,展开祁克果和尼采在存在意义上的交汇与分殊。面对虚无主义,祁克果的首要责任便是将批判的靶子对准黑格尔哲学和基督教教会本身。黑格尔创建了一个宏大精美的体系,然而却造成了对存在的遮蔽。祁克果批判黑格尔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宫殿,他自己却不住在里面,即“居于穹窿宫殿之外的纯粹幻想者”。祁克果其实在力图把“存在”抽回个体存在的层面,关注并解放被埋没在理性大厦中一个个具体的人。同时,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祁克果对基督教会内部流于世俗化、政治化的现象极为不满,他认为基督教之所以是基督教,乃是对上帝信仰至上的宗教,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因此成为基督徒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不是相反。祁克果的生存观在第二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展现。祁克果生存分析的出发点和思想旨归只有一个——“个体的人”范畴,该范畴与生存密切相关,体现为内向性和主体性两个特征。基于此,祁克果展开了审美、伦理、宗教三个境界的生存分析,体现了三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作为虔诚的基督徒,祁克果认为人处于自身的绝望中,只有在对上帝的信心“一跃”即宗教的生存中才能实现自由和永恒,这是一种永恒临在时间的“瞬间”,也是祁克果为自身和时代开出的一剂基督信仰之方。基于同样的问题意识,尼采也为自身和时代提供了一条几近癫狂的方案。在第三章中,尼采用他的锤子哲学粉碎了一切,生命的意志站了起来。尼采亦在“瞬间”中实现了永恒,与祁克果不同的是,这个“瞬间”是时间探达永恒。尼采的存在本身就是那作为不增不减的生命本体,尼采称之为“权力意志”。同时,生命力又是一种处于开放状态的、积极生成的东西。在生存论的问题上,尼采提出了“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思想,在生命意志不断生成和消逝、创造和毁灭中成就“瞬间”,与永恒相遇,线性时间被环环相扣的圆性时间打破,从而获得永恒。这也是“超人”的形态,是在权力意志不断轮回之下的更为完善的思想形态。第四章主要讨论的是尼采的铁锤砸向的两个大型“恐龙”,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他用自身得以站立的“武器”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基督教展开了彻底的清算行动,将哲学上的“木乃伊”和宗教上的“偶像”通通拉下神坛,在“上帝死了”的呐喊声中宣告了虚无主义的降临。第五章展开二者在存在论意义上的相遇和分离。二者在在传统价值的危机中相遇,即虚无主义。对于传统的形而上学,祁克果和尼采基本上持相同态度,他们坚定的否定了“否定的力量”,将“存在”以个人虚无主义的形式来克服那个最为深重的痛苦,在“瞬间”中接通永恒。不同的是,他们采取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案。祁克果在“致死的一跃”中只身投入了上帝的怀抱,以“个体的人”的形态来接受上帝的恩典和真理,从而在生存中获得永恒和自由。尼采在狄奥尼索斯的信念中试图通过生命意志的永恒复返来消除荒谬,在自我的否定和再生中步入永恒。
简卫杰[10](2019)在《海子诗歌的存在主义诗学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子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诗人。他是一个多面体,各个方面又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自足的整体。他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养分,并吸收世界上伟大诗人的经验,他虽环顾世界,但最终仍立足于中国大地。他在中国大地上诞生和死亡,在中国的大地上流放和还乡,他的幸福和苦难都来自于中国土地上人民的幸福与苦难。他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和书写荒诞精神与震惊意蕴,这两种观念成为他日常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他的作品虽带有自传性,但是他绝没有停留在自我欣赏的层面,他从自我舒展开来直达人类普遍精神。海子没有停留在此在的日常属性上,他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他用身体来关照大地,从水性、母性的观念上升到火性、父性的思考,并对神性进行呼唤。海子的文本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大地—麦子—饥饿—幻象—太阳—火—死亡—大地,文本中处处显现为对立统一,如孕育、诞生—死亡、毁灭,流放—还乡,大地—天空,水、母性—火、父性,痛苦—幸福、自传性—普世性、民族性—世界性等。他说诗歌“不是修辞练习”,但是他的诗歌语言已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将修辞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这是源于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的诗歌语言开启了文本书写的更多可能。他向传统学习和挑战的精神同样是伟大的,他的阅读量和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野心,使绝大多数诗人不能望其项背。他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和尼采的生命气质极为相似,并受其“相同者永恒轮回”观念影响,这一观念贯穿海子生死和文本的始末,诞生—死亡—诞生,所以死亡、毁灭在他那里显得轻而易举,死亡与毁灭并不是万劫不复,而是转换与循环开始的可能。海子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观念不谋而合,他在创作理念上深受雅斯贝尔斯影响,海子立志要践行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一次性诗歌行动”的理念。他的诗歌文本是自足的、巨大的、整一的,他诗中的一个意象随时牵动着多种意蕴和效果,他和其文本都是血肉丰满的。本文选取海子诗歌存在主义意蕴的角度,一窥其文本与生命的生存状态、个体生命与人类集体的情感交流。海子诗歌的存在主义精神表现为焦虑、困惑、苦难、同情、荒诞、操烦、良知、震惊、矛盾、超越等情绪与努力,本文试图从海子诗歌的荒诞意蕴、震惊与超越精神、放逐与还乡的形态、自杀与死亡筹划等方面来探析海子诗歌的存在主义观念。本文从海子的诗歌文本出发,以海子生平传记为参考,来分析海子存在于世的生存状态,同时主要观照海子心理状态在行动中的体现,和他的精神状况在物质世界中的处境,以便还原一个本真的诗人形象。
二、生命的瞬间与永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的瞬间与永恒(论文提纲范文)
(1)克尔凯郭尔“重复”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重复”范畴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重复”范畴的哲学渊源 |
一、苏格拉底的反讽 |
二、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 |
三、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预定和谐”论 |
四、黑格尔式的生成性运思方式 |
第二节 “重复”范畴的宗教渊源 |
一、约伯式的“受难” |
二、亚伯拉罕式的“献祭” |
第二章 “重复”范畴的多重内涵 |
第一节 作为哲学范畴的“重复” |
一、与“回忆”方向相反的运动 |
二、“重复”是一种超越的运动 |
第二节 作为存在范畴的“重复” |
一、主体性的生成与确证 |
二、克尔凯郭尔本人实践的“重复” |
第三节 作为宗教范畴的“重复” |
一、信仰层面的“重复” |
二、宗教伦理层面的“重复” |
第三章 “瞬间”:“重复”的关键关节 |
第一节 “瞬间”的含义及其双重转变 |
一、“瞬间”的含义 |
二、“瞬间”发生的双重转变 |
第二节 “重复”与“瞬间”折射出的历史观 |
一、“真正的历史” |
二、人类的历史与个人的历史 |
余论 “重复”范畴的理论回响及其当下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神秘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及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4.概念厘定 |
第一章 神秘书写的表征 |
1.1 死亡书写生命之谜 |
1.2 罪行书写人性之谜 |
1.3 自我书写存在之谜 |
第二章 神秘书写的缘由 |
2.1 爱尔兰的民族特性 |
2.2 唯美的异教气质 |
2.3 时代的先锋冲动 |
第三章 神秘书写的哲思 |
3.1 瞬间与永恒的融合 |
3.2 疯癫与文明的张力 |
3.3 存在与自由的取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从永恒与时间的关系看尼采的“瞬间”概念——兼以克尔凯郭尔为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4)尼采与现代性美学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冲突与和谐 |
二、复魅与祛魅 |
三、身体与观念 |
四、力感与颓废 |
五、瞬间与永恒 |
六、艺术与哲学 |
七、总结:什么是现代性美学精神 |
(5)欲望际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本论文预期的价值和意义 |
1.2 国内外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已有文献研究综述 |
1.2.1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知识关联已有着作文献综述 |
1.2.2 精神分析与女权主义知识关联部分已有专着文献略评 |
1.2.3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知识关联已有刊物文献梳理 |
1.2.4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热点观察 |
1.2.5 欲望研究的倾向和缺失 |
1.3 本论文预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欲望际论域之极度欲望 |
2.1 欲望概念辨析:Begierde,jouissance,plural-desiring, |
2.2 死亡和乱伦:弗洛伊德的家庭父亲极度欲望 |
2.3 补偿和迷失:拉康的象征父亲极度欲望 |
2.4 模仿与返回:克里斯蒂瓦的返回母亲极度欲望 |
2.5 断裂和返回:伊利格瑞的断裂女儿极度欲望 |
2.6 反向和变化:欲望际的远古自然母亲极度欲望 |
2.7 小结 |
第3章 欲望际论域之自由 |
3.1 欲望自由的自由学背景 |
3.2 欲望际论域的自由 |
3.2.1 男根逍遥和母亲奴役:弗洛伊德的家庭父亲异性恋欲望自由 |
3.2.2 无限自我和完全屈从:拉康的象征父亲自恋欲望自由 |
3.2.3 超若挪移和异质性敞开:克里斯蒂瓦的超若母亲间性欲望自由 |
3.2.4 复数逼近和非决定性存留:欲望际远古自然母亲欲望自由的重构 |
3.3 小结 |
第4章 欲望际论域之时间危机及其拯救 |
4.1 时间的古希腊哲学背景和形式 |
4.2 时间危机及其拯救 |
4.2.1 回忆与趋善:柏拉图之作为父本的原本时间 |
4.2.2 馈赠未来与无限趋善:奥古斯丁之作为父亲造物者时间 |
4.2.3 主观与自治:康德之自恋欲望的主观性时间 |
4.2.4 绵延与空间:柏格森之作为父亲普遍因果破裂的无目的时间 |
4.2.5 存在与占有:海德格尔之作为占有远古自然母亲的欲望时间 |
4.2.6 回忆和认同:弗洛伊德之作为父亲异性恋欲望的本能时间 |
4.2.7 魅惑和迷失:拉康之父亲空间化的时间哲学 |
4.2.8 拒斥和构成:克里斯蒂瓦之异质性言语-口腔欲诗学时间 |
4.2.9 异质和变化:欲望际的时间观和其危机及拯救 |
4.3 小结 |
第5章 欲望际论域之历史期间瞬间 |
5.1 历史的类型 |
5.2 历史的重复 |
5.3 强迫性重复的认识 |
5.4 再论作为欲望的时间:以柏格森期间哲学为视角 |
5.5 另论作为欲望的时间:以列维纳斯瞬间哲学为视角 |
5.6 小结 |
第6章 欲望际论域之知识自性论 |
6.1 知识自性论的提出 |
6.2 知识自性论的证成 |
6.3 知识自性论的个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及问题意识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对象、方法与结构 |
第—章 “时间体验”与中国诗歌的历史转型 |
第—节 “时间”概念史与“时间意识”嬗变 |
—、汉语中的“时间”概念史梳理 |
二、古代时间观及其特征 |
三、现代时间观的生成及其特征 |
第二节 “时间体验”与中国古典诗歌 |
—、古典诗歌“时间意识”的流变 |
二、古典诗歌“时间主题”探析 |
三、“时间抒写”的美学机制 |
第三节 “时间体验”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
—、理论阐释:“进化论时间观”视野下的新诗想象 |
二、文本构造:早期新诗的时间抒写 |
三、接受形态:“想象共时性”与作为“时尚”的新诗 |
余论 |
第二章 “时间”抒写的历史寻踪 |
第—节 新诗时间抒写的“未来”指向 |
—、“歌唱这新的世纪” |
二、“时间开始了” |
三、“相信未来” |
第二节 新诗时间抒写的“当下”指向 |
—、从“走向未来”到“消解未来” |
二、过程意识与还原叙述 |
三、“个人时间”的诗学建构 |
第三节 “传统时间观”的回响 |
—、“乡土时间”的显形 |
二、“循环时间”的浸染 |
三、“宗教时间”的启示 |
第三章 新诗的时间主题 |
第—节 “时间”的哲思 |
—、时间的诗意赋形 |
二、“时间”的冥想 |
三、“瞬间”的诗思 |
第二节 “时间流逝”的诗性表达 |
—、“时间已经消失” |
二、“午后”的哀思 |
三、“时间焦虑”及纾解 |
第三节 现代时间意识烛照下的死亡想象 |
一、死亡的意识形态赋值 |
二、“绝对死亡” |
三、“没有时间的时间” |
第四节 性别视野下的新诗“时间”之思 |
一、历史线索的梳理 |
二、“黑夜意识”的凸显 |
三、“个体生命时间”的彰显 |
第四章 新诗的“时间”意象 |
第一节 现代“时间”意象的营造 |
一、“世纪”及其衍生意象 |
二、现代的“夜晚” |
三、“黎明”的隐喻 |
第二节 传统“时间”意象的现代转化 |
一、新诗的“季节”书写 |
二、黄昏的意义附加 |
三、“水”的时间隐喻 |
第三节 :“钟表”意象与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 |
一、从“艺术品”到“时间机器” |
二、“钟表”与现代时间 |
三、“钟声”的时间内涵 |
四、“时间”的悖论 |
第五章 时间抒写的个人维度 |
第一节 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穆旦诗歌的时间抒写 |
一、现代时间中的“异化”生存 |
二、“季节”的现代性透视 |
三、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 |
第二节 “正午的冥想”:西渡诗歌的时间抒写 |
一、“正午之弓”的弦响 |
二、“在世界的快和我的慢之间” |
三、时间主题的现代转化 |
四、个人化的“时间想象力” |
五、时间面前的失败感 |
第三节 “时间之伤”的超现实抒写:洛夫诗歌的时间主题 |
一、“探索时间的奥义” |
二、中西交融的“时间意象” |
三、瞬间永恒:对时间的超越 |
四、余论:从“超现实”回归“现实” |
结语:时间困境与诗的超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7)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的成因 |
第一节 逃离城市:华兹华斯的自然人生和心灵成长 |
第二节 诗学原则自身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状况 |
第四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硕果——湖畔派 |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之泛神论宗教哲学观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同一个生命和灵魂”的泛神论思想 |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泛神论思想与生态意识 |
第三节 “同情”是华兹华斯诗学中泛神论的精髓 |
第三章 华兹华斯的崇高观——“感受崇高” |
第一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三节 “感受崇高”与精神生态危机 |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功能论——使心灵感动 |
第一节 “诗是人与自然之映像”——华兹华斯的诗歌事业 |
第二节 自然与华兹华斯诗歌的感受力和治愈力 |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重构 |
第五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想象论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想象力:对自然的认知与超越 |
第二节 想象力与审美力的削弱与复元——对风景“如画”的批判 |
第三节 幻想与想象的区分:穿越时空场景与追求情感永恒 |
第四节 想象力:“在生活常态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
第六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感论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情感观与大自然的“秀美与震慑” |
第二节 未来“瞬间”与平静的情感 |
第三节 感受力、同情与情感 |
第四节 “对自然的爱引致对人的爱” |
第五节 宗教情感——大自然是“至爱” |
第七章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 |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适用性: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之争 |
第二节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和化身 |
第三节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有机统一 |
第八章 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对英国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与欧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话 |
第三节 对美国社会改革与生态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线性教育的道德困境及其可能出路 ——一个时间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线性教育:源自线性时间观念的教育 |
第一节 线性教育:一种线性规划的教育 |
一、面向未来的教育蓝图 |
二、单向连续的教育过程 |
三、线性有序的教育管理 |
第二节 线性教育产生的时间根源:线性时间观念 |
一、不可逆转的时间:美好的未来 |
二、线性延展的时间:连续的进程 |
三、精确分割的时间:机械化的序列 |
第三节 时间观念对于教育的影响 |
一、时间观念何以影响教育:教育在时间之中存在 |
二、时间观念以何影响教育:时间观念的构成性作用机制 |
三、时间观念如何影响了教育:不同时间观念下的教育类型 |
第二章 线性教育的道德困境 |
第一节 线性教育的预成与控制 |
一、线性教育的规划之图:为了未来牺牲现在和过去 |
二、线性教育的过程设计:以确定化的模式塑造人 |
三、线性教育的组织管理:用序列化的时间控制人 |
第二节 线性教育中人的生存危机 |
一、人的自然生存危机 |
二、人的自由生存危机 |
三、人的意义生存危机 |
第三章 一种古典的出路:循环时间观念下的教育 |
第一节 循环往复的时间观念 |
一、无方向的时间:重复的过去 |
二、节奏化的时间:内在的节律 |
三、有规则的时间:宇宙的秩序 |
四、无变化的时间:构想的永恒 |
第二节 培育不朽灵魂的教育 |
一、促进灵魂转向的教育目的 |
二、回忆已有知识的教育过程 |
三、形成有序心灵的教育环境 |
第三节 古典的出路:启示与局限 |
一、教育由外在塑造转向内在引发 |
二、内在引发的教育所存在的局限 |
第四章 一种解构的出路:断裂异质时间观念下的教育 |
第一节 断裂异质的情景时间 |
一、分延的时间:偶然的当下 |
二、断裂的时间:去辖域化的过程 |
三、有差别的时间:异质的瞬间 |
第二节 情景中动态生成的教育 |
一、否定线性教育的“霸权”企图:情景生成的教育目的 |
二、解构线性教育的“封闭”过程:动态开放的课程教学 |
三、消解线性教育的“单向”关系:倾听他者的教育姿态 |
第三节 解构的出路:启示与问题 |
一、教育从同一确定走向差异分延 |
二、差异分延的矛盾及可能的后果 |
三、在瞬间的游戏中寻找新的可能 |
第五章 一种超越的出路:统一到时观念下的本真教育 |
第一节 统一到时的时间观念 |
一、追寻本源的时间:存在的时间性 |
二、三维一体的时间:绽出的境域 |
第二节 回归本真的教育 |
一、把握意义时机的教育本真 |
二、领悟存在意义的教育目的 |
三、建构意义世界的教育过程 |
第三节 超越的出路:一种解决困境的可能方式 |
一、教育由规划未来转向筹划存在 |
二、教育由传授知识转向领悟意义 |
三、教育由主客二分转向自由敞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祁克果和尼采“存在”思想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缘起以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写作难点 |
第一章 首要责任:批判与否定 |
1.1 因着信仰的反叛 |
1.2 居于穹窿宫殿之外的纯粹幻想者 |
第二章 祁克果的生存观 |
2.1 惟一的思考:“个体的人” |
2.2 生存论意义上的三境界 |
2.3 瞬间:永恒临在时间 |
第三章 尼采的存在论 |
3.1 权力意志与个体存在:快乐的悲剧 |
3.2 一种规定性:超人乃是大地的意义 |
3.3 一个生存论的问题:“瞬间”即时间探达永恒 |
第四章 重估:处于黄昏的“偶像”和“木乃伊” |
4.1 清算形而上学 |
4.2 高呼“上帝死了” |
第五章 在“存在”意义上的交汇与背离 |
5.1 瞬间即为永恒 |
5.2 在虚无主义中扎根大地 |
5.3 致死一跃:基督与狄奥尼索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海子诗歌的存在主义诗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海子诗歌的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二、海子诗歌的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海子诗学观中的荒诞性 |
第一节 荒诞意蕴的日常性 |
一、存在的荒诞 |
二、重复的荒诞 |
第二节 幸福的遮蔽与苦难的在场 |
一、幸福的遮蔽 |
二、苦难的在场 |
第二章 海子诗学观中的震惊与超越 |
第一节 震惊与存在 |
一、此在之震惊 |
二、语言的震惊 |
第二节 超越的体验 |
一、超越 |
二、原始意象 |
三、自传性 |
四、矛盾 |
第三节 轮回转世观念 |
一、轮回转世与循环 |
二、交互状态 |
第三章 海子诗学观中的放逐与还乡 |
第一节 此在之放逐 |
第二节 还乡之切近 |
第四章 海子诗学观中的死亡筹划 |
第一节 人造天堂 |
第二节 身体之操烦 |
第三节 向死存在 |
第四节 自杀之行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生命的瞬间与永恒(论文参考文献)
- [1]克尔凯郭尔“重复”范畴研究[D]. 王宇婷.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神秘书写[D]. 葛星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3]从永恒与时间的关系看尼采的“瞬间”概念——兼以克尔凯郭尔为参照[J]. 田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尼采与现代性美学精神[J]. 孙周兴. 学术界, 2018(06)
- [5]欲望际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D]. 王保中.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6]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D]. 马春光. 山东大学, 2016(10)
- [7]华兹华斯诗学研究[D]. 史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1)
- [8]线性教育的道德困境及其可能出路 ——一个时间哲学的视角[D]. 王惠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9]祁克果和尼采“存在”思想的比较研究[D]. 郭卫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10]海子诗歌的存在主义诗学观研究[D]. 简卫杰.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