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的经济周期正在消失吗?(论文文献综述)
潘桦,孙一[1](2021)在《论电影与新媒介的冲突与融合:以媒介传播史为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影院的大银幕到移动端的小屏幕,新媒体的崛起更加深刻地动摇了电影传统的传播形态与观看方式;面对后疫情隔离时代对实体影院的"封锁",电影面临着新的危机。从媒介传播的发展历程来看,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面临着与新兴媒介相互博弈的问题,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新媒介对旧媒介的影响与冲击,看到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几乎重构了整个媒介生态时,却忽视了电影在对于新媒介的深层形塑上发挥的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日益尖锐的冲突表象背后,电影与新媒介的相互融合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齐双英[2](2021)在《《空心化的谎言--日本企业的“本土化”策略》日汉翻译实践报告 ——浅析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策略》文中认为
邹依然[3](2021)在《《今后的动画,由谁来创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
代领[4](2021)在《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个性、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拐点,高中教师自然担任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在某种程度上,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整个国家科学的进步和生物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先挖掘出教师群体的内在和外在需求,再根据群体的专业发展阶段和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教师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发展,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本研究主要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设计问卷和访谈进行调查,首次将教师的学校性质,即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纳入了背景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也首次将调查结论与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实践相结合,让高中生物学教师的需求和困境落地,从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挖掘一线生物学教师的真实需求。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181份问卷,利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origin软件进行作图。研究结果表明,在专业发展意识层面: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状态比较良好,有大部分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上升期。但是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发展意识,并且缺乏专业发展的方法和能力;在专业知识层面:高中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需求较大。不同于以往教师对理论的需求,在本次被测教师中他们更倾向选择实践层面的知识以及相关教学能力的支持;在专业能力层面:生物学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以及成果转换方法需求较大,关注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薪资待遇以及教育资金的投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所任职学校营造的教学环境也能左右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除此之外,个人专业发展意识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性别、学历、学校的性质等背景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程度和层面的影响。通过对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后发现,随着教龄的增长,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就越弱;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年轻教师具有更强的教学媒体制作能力。基于此,笔者从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从教师层面:需要教师强化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变“普通型”教师为“专家型”教师;从学校层面: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激励机制,保障教师的基本需求;完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合理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从社会层面: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系,大力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注重师范生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
廖怡[5](2021)在《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研究》文中提出“三山五园”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当今挖掘历史、传承文化价值的重要研究领域。香山静宜园在“三山五园”中占有一山一园,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均体现出特殊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对于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和“别垣二景”的个例研究与复建工程正在逐步开展,“别垣二景”之一的见心斋是静宜园内唯一一处具有江南文人园特色的园中园,其保存完好、文化价值突出,值得深入研究挖掘。当今快速发展的三维数字化技术,为见心斋园林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首先在第一章绪论中,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关于古典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方面的不足。第二章本文梳理了信息模型理论源流,分析国内外信息模型建构的实践案例。第三章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探讨了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的体系和方法。该信息模型包括园林实体信息、园林空间信息、园林属性信息,建构步骤包括园林数据数字化采集、园林数据精细化分类处理、园林要素信息化保护与管理三个方面。第四章,在见心斋园林数字化采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综合考量了工作环境、条件、效率等因素,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了见心斋园林三维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与配准,最终获得见心斋全园点云模型及二维测图。证明该技术在古典园林实体信息数据的获取中的可行性。第五章,在见心斋园林数据精细化分类处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综合风景园林、测绘实操、文化遗产相关理论,提出古典园林信息模型建构需求的要素分类系统。将点云滤波、分类方法应用于见心斋中,探究园林环境中点云数据的分类方法,印证了以上分类系统的可行性。第六章,在见心斋园林要素信息化保护与管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以数字化采集和精细化分类的结果为基础,构建见心斋园林管理系统,分别利用BIM技术和GIS技术对见心斋内建筑单体和园林环境进行系统性管理。该部分证明了北京皇家园林信息模型的建构需要BIM和GIS技术的综合应用,文化遗存的数字化管理已成必然发展趋势。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结论。本文首次提出了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该信息模型包含了园林各方面的信息,是集园林实体信息、园林空间信息、园林属性信息于一体的数据库,其文件形式是点云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场地模型、文字及图片信息,具有检索、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以上数据中,实体信息数据主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利用激光雷达处理软件进行分类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古典园林地形环境及假山空间的采集和处理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数据主要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在处理时应注意文字和图片信息的匹配度和全面性。已完成的信息模型建构逻辑和方法可靠,预计达到多源信息的可视化录入、管理、查询、展示效果,在北京皇家园林的研究与保护领域有比较大的应用前景。我们相信,随着未来新兴技术和平台的更加成熟,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中多源信息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会更进一步提高,以更好的实现检索、交互等功能。
曹聪[6](2021)在《科普类文本机器翻译错误及译后编辑策略分析 ——以《2018世界鸟类现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算法与翻译结合的机器翻译彰显出强大生命力。机器翻译以其翻译速度、便捷度等优势愈来愈多地受到大众关注。但是,随着机器翻译被广泛应用,众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机器翻译的质量仍无法让使用者满意。因此,机器翻译与人工编辑的方式得到青睐。本文亦基于此种翻译方法,以展现科普类文章机器翻译结果的常见错误,并为译后编辑提供思路。本文以《2018世界鸟类现状》基础,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翻译问题进行分析。《2018世界鸟类现状》是国际鸟盟发布的一份报告,向读者展现鸟类面临的危机,具有科普性质。报告语言风格平实,句子结构多变复杂,词汇丰富多样,给翻译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笔者在对文本进行人工翻译后,选择谷歌翻译、DeepL等五种翻译引擎对选中文本进行翻译,并对翻译错误进行分类、统计。随后,笔者以谷歌翻译输出的结果为基础,进行全文修改,并进行案例分析。笔者发现,因专有名词众多、指代频繁等因素,词汇错误成为科普类文本机器翻译结果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错译、漏译、成分缺失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笔者建议在对科普类文本进行译后编辑时,需格外注意各类名词的译法,关注上下文衔接是否妥当,必要时对句子或段落进行重组。
陈钰晓[7](2021)在《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住房资产是我国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将总资产的70%配置在了住房资产上。因此,房价成为我国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房地产价格剧烈变化不仅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更会引起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的波动。1998年中央政府确定了城镇住房的货币化、市场化、商品化改革方向之后,我国新的住房制度逐步构建起来,房地产市场自此开始走向蓬勃发展。自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住房价格节节攀升,从1998年的1854元涨到了2019年的9287元,20年间房价上涨超过4倍。房价的过快上涨一方面造成居民买房难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探究房价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并针对性地出台调控政策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现有研究从土地财政、货币超发、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等视角切入,解释房价变动的原因。但是这些因素在解释房价长期变动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住房销售价格与销售面积变动步调十分一致,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的需求是影响房价的关键,人口因素会对住房价格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来看,第三次“婴儿潮”成年以及老年群体代际转移行为共同作用,导致房价进入上升通道。但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持续恶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数据显示,0-14岁少儿比例从1953年的36.3%下降到2018年的16.9%;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则从4.4%上升到11.9%,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效果如何、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微观机理以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未来房价可能产生何种变动趋势等问题,是当前经济学领域十分重要的议题。围绕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全文通过逐层递进的三个部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论文首先从理论溯源、现实描述和实证研究三个层面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体来讲,在理论分析层面,构建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老年群体自身住房需求降低,导致房价下跌,但从代际转移理论出发,老年群体的代际转移行为则会推动房价上涨,因此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依赖于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在现实描述层面,基于全国、省份、城市维度的历年数据,描述我国房地产价格、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婴儿潮”成年是推动房价在2003年之后结构性上涨的重要因素,少儿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实证研究层面,第一步,基于中国199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二步,基于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省份层面和城市层面相应年份数据,实证检验各个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三步,通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数据,结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未来走势的影响。无论是从省份还是城市一级宏观数据都得到一致结论,即少儿抚养比下降推动房价上涨,老年抚养比增加推动房价上涨但推动力量在减弱。第二部分从微观个体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从不同年龄群体住房需求决策出发,基于微观视角探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这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房地产价格运行规律。论文分别使用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M-W模型计算出年龄与住房需求之间呈现稳定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修正“群组效应”的基础上,提供老年人口代际转移行为变化的证据。结果发现,老年人口自身住房需求下降,但会通过代际转移行为推动房价上涨,同时代际转移的力量正在逐步减弱。伴随着代际转移力量的消减,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弱,未来将会呈现何种趋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必要汲取OECD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一方面,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正在与OECD国家趋同;另一方面,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相对成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时序长,使得研究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有优势。因此,论文利用1970-2018年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为本研究提供更多证据。实证结果显示,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住房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抚养比对住房价格指数的负向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综合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老年抚养比增加将会从推动房价上涨转向抑制房价上涨。第三部分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未来房价趋势。由上两部分的论述可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而且未来会呈现出新趋势。那么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内在规律,我国房价未来将会如何变动?这是政府、居民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论文首先选取人口—发展—环境分析(Population-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alysis)模型,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其次,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来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住房总需求将在未来遭遇拐点,在低/中等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0-2035年之间;在高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5-2040年之间。由于城市人口和跨区域流动人口变动的一些特征趋势,会导致不同层级城市出现拐点的时间存在差异。一二线城市房价更稳定且拐点更靠后,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风险更大且拐点更靠前。最后,通过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人口年龄结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优化人口结构、强化住房居住功能、坚持“因城施策”、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加强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包括:第一,通过生命周期理论与代际转移理论的统一,国内经验与国际经验的统一,最终得出老年人口占比与我国房价之间将呈现“倒U型”关系的结论。仅仅依靠生命周期理论很难解释我国人口老龄化推动房价上涨这一现象,因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会下降。为了解释这一悖论十分有必要引入代际转移理论,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经历了房地产市场改革,获得了房改红利,加之我国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社会养老制度并不健全、房屋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老年人口具有较强的代际转移能力和意愿。因此,老龄化反而推动房价上涨,但这种代际转移行为难以持续。伴随储蓄释放过程的逐步减弱、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的日益丰富、养老制度的逐步健全,代际转移的力量也将削弱,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进一步,结合国际经验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对房价的抑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综上,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先推动房价上涨,之后推动力量变得不显着,最终人口老龄化将抑制房价。第二,通过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结合的方式,有机整合国家、地区层面以及微观个体层面的数据,全方位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及其机理。从宏观视角出发,选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5个大中城市的人口与房价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论文进一步选取1970-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展开分析。国家、省份、城市层面的房价数据,各有其优缺点,能够在不同维度上更好度量我国房价变化的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特征。从微观视角出发,选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345个地区的2585481个样本)、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907238个样本)以及2011、2013、2015、2017年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剖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机理提供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和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可以更好地度量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住房资产变动情况。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建立对应的计量模型,本文相对更加准确、全面的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房价的关系。第三,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更精准地预测了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当前,预测房价变动趋势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直接将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分布平移至未来,结合各年龄段对应的住房需求,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第二种,基于线性模型,将房价影响因素的预测值代入模型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三种,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根据房价历史变动趋势特征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一种直接平移人口分布预测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动态演变的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后两种方法则适用于预测短期房价变动,在预测房价长期变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引入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同时,考虑城镇化率、人口跨区域流动等因素,对房价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骆明婷[8](2021)在《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匮乏,通常局限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困问题突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某一特定人群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能力的社会性问题。联合国成立后,减除贫困、促进发展成为联合国的核心议题之一,联合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联合国的行动下,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双边或多边协议、私营部门、公民自愿行动的庞大的减贫机制,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的力量,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单一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贫困问题。本文的阐述基于以下假设: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有约束性的法律结构;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行为体,各国的行为决策是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的,寻求在安全、权力、财富上的最大收益;第三,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良性合作预期会带来共赢的局面,但各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取决于行为体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量,并符合某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合作的实现和维系是艰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全球贫困治理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模式以及各行为体在其中的行为方式。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就将发展议程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减除贫困、提升各国人民福祉,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逐步建立起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为核心的全面的减贫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决策程序、议事规程和监督体系。2015年,在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期评估中发现,虽然千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指标尚未达成,且出现了发达国家未履行筹资承诺、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收入国家减贫进展缓慢等现象。随后,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期待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包容性相结合的目标。本文认为造成全球减贫机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是由发达国家供给、发展中国家消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提供GPGs,由于减贫领域的GPGs供给成本高,见效周期长,且与供给国的核心利益关系不密切,通常不会获得优先投入,当投入成本过高或与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发达国家将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投入。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到GPGs供给的决策过程,无法根据本国需求改变GPGs供应和分配的规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过程是低效、混乱的。国际组织在GPGs供应和分配中发挥着激励和衔接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且随着减贫议题的扩大,国际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导致国际组织指导的减贫机制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本文介绍了自2002年蒙特雷发展问题筹资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关于MDGs筹资问题和GPGs供给模式的论争,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在全球层面推进减贫领域的改革、重塑减贫GPGs筹资和分配体系存在着困难,并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虽然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较于“千年发展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全球减贫机制的内核和运行模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GPGs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联合国始终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来保证减贫领域GPGs的充足供应,这个体系可以减轻发达国家在面临国内财政或政治危机中筹集资金所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推进其减贫进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中国经验传递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机制,增加对外援助,并提出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助模式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援助理念,但与联合国建立互利合作的新型减贫机制的理念更加契合。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先,梳理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的变化和发展议程的推进、“千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总结了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减贫机制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各行为体参与方式;其次,将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注意辨析市场中的“理性人”和全球公域中的“理性的国家”之间的行为差异;一国内部有强制性权力下的公共选择和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不同问题领域(根据是否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是否能取得即时的利益来划分)中行为体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并最终聚焦到全球减贫领域的相关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全球减贫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的行为模式,论证为什么减贫领域公共产品的供需存在矛盾?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戴东新[9](2021)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重视文艺作品的内在价值,批评时表现出社会敏感性与责任担当。其文艺批评往往从社会文化视角切入,因为他认识到对社会文化批评会对人的世界观产生积极影响。威尔逊的批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具体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包括文艺批评思想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对于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发展史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和思想价值。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威尔逊文艺批评中的历史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表现,对此进行梳理对于探研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建设和开拓文学批评视域方面有着借鉴意义。在对国外与国内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综述时,发现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研究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探索空间:对其社会文化批评理论源头的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批评三个阶段代表作的系统发掘,以及少数族裔的文化批评和人类学调查。第二章以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为基础,分别阐释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与40、50年代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此些背景下威尔逊文艺批评表达。此章中有针对性地加入美国社会历史的叙述,旨在通过背景介绍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威尔逊的批评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紧密关系。第三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四方面溯源,探讨了其社会文化批评与泰纳的历史批评,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的关系。这四种批评方法让威尔逊深刻地认识到:批评家通过文艺批评自愿地投身于社会,只有牢牢地把握人类社会的整体,批评在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有一定的深入性和综合性;文艺批评肩负着从文化角度进行理性社会批评的责任,在实施“破旧立新”的扬弃批评功能时,既要珍惜、保护经典文化,又要接受时代的优秀思想。泰纳的“三要素”说传达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其“永恒长青”的批评方法。其社会文化批评对阿诺德的“两希”文化价值理念和“试金石”理论标准表现出一定的继承和超越。他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运用到《创伤与神弓》中对各位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应用精神分析,另一方面将作品创作与社会相互结合。威尔逊利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进行文艺批评时,在四个方面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走向社会文化批评,关注现代文学和文学断代史研究中的历史意识,批判文学和批评的“建制化”,因此他是批判意识不断升华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第四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三个层面的系统综述:“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角下的大众文化批评”。从其批评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看,他批评关注文学的自律与他律,启蒙和审美等文学审美特性的悖论,揭示了文艺批评的审美实践性和社会价值。文学的价值与政治的介入并不冲突。就历史批评而言,其历史批评方法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批评与泰纳“三要素”说的结合。威尔逊的“传记批评”表明时代环境始终会影响个体,“传记批评”是其历史批评方法和历史观的表现。另外,威尔逊对文化多元主义持肯定态度,因为它允许不同群体的人有自己的文化标准,让人在文化领域中有一定的民主选择,给人带来一定的文化自由。第五章对威尔逊批评三阶段的三部代表作做以具体的分析和阐释。每部作品都是从题目的源起及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威尔逊在《阿克瑟尔的城堡》中并非谴责象征主义作家的创作技巧,而是他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他对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辩证的认识:一方面,他不鼓励作家用艺术笔触描绘的幻想世界作为真正生活的天地,另一方面阐述了这种艺术手法的进步性。在《到芬兰车站》这部书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作品中,威尔逊从米什莱和泰纳两位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陈述写起,再到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书写和传播,最终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部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威尔逊批评的特质:“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以及“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在《爱国者之血》中,从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其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和美国民族性剖析,以及作品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三方面来阐释他的历史观。在“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部分,凸显了威尔逊在《爱国者之血》中描述的人类道德问题,突出了内战中各个人物的道德冲突,这说明文学作为“媒介”的独特作用:文学是文化生产,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与伦理,道德,宗教等相互联系。本文旨在系统探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除了前面提到的研究突破外,在结语部分指出了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还存在的研究空间。
李亚琪[10](2021)在《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本样态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从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的过渡,在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和积累创造新的生产资料与生产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更为抽象化的数字拜物教。在社会生活遽变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具体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全新拜物教形式——数字拜物教,是我们当前阶段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数字拜物教为核心论题,旨在通过对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深层内涵及内在机制的批判性考察,破解数字拜物教现实存在的秘密,从而推动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的深度研究。数字拜物教本身并未脱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与逻辑,它是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拜物教形式。在对资本样态的历史裂变与数字资本时代生产方式的最新变化分析基础上,文章重点阐述了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与深层内涵。数字拜物教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不仅表现为人们对数据、数据商品、数字资本的崇拜,同时还表现为社会整体对数字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当代智能数字技术的膜拜,我们可以把这种崇拜或膜拜称为“数字崇拜”。数字崇拜对主体价值意识的渗透和浸润,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数字拜物教意识再生产出来,进而,数字拜物教意识在深层次上融入到人们的生命结构中,并对其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施加隐秘影响,使之成为认同和接受数字资本主义颠倒社会秩序的物化存在,数字拜物教的社会现实由此强化,这正是数字拜物教意识发挥社会效力的体现。数字资本主义为数字拜物教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而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的展开同时又为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营造了有利环境。数字资本主义通过操控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诱导大众沉浸在数字化幻象之中,致使数字拜物教意识或者说观念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同并且接受的意识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拜物教机制又进一步为数字—生命政治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在这里,数字拜物教已经由一种虚假意识幻象转化为社会现实存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能够稳固运行的条件与基础。正是在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多层面的作用下,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主体以及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才真正被数字资本逻辑控制与塑造,数字资本逻辑的统治也因此得到巩固和强化。对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颠倒假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破解数字拜物教秘密的根本途径。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拜物教彼此支撑相互补充,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关系形式内在需要并不断要求数字资本逻辑在拜物教机制展开的基础上,生产出适合且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秩序的劳动主体。所以对数字拜物教的批判,就需要将其放置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展开探究,即揭示出拜物教形成的社会历史前提及其遮蔽的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本质。为此,本文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方法论基础,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出发,具体揭露了“劳动的自由自主”、“合理的分配关系”、“流通生产价值”、“消费需要的满足”等资本主义的颠倒假象背后,被数字拜物教遮蔽的“无酬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不平等的分配关系”、“流通时间是价值实现的障碍”、“拜物需要替换真实需要”的社会现实,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形成数字拜物教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前提批判。消解数字拜物教,实现人类解放并不是内涵于哲学理论中的抽象论断,而是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实建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文中指出,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是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前提。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性决定了它必然在自我增殖的过程中遭遇到限制,从而走向自我否定,数字拜物教消解的现实根据就在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同资本逻辑自我否定与扬弃资本文明的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客观趋势相呼应的是,原来物化的人将在生存实践活动中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承担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重任,从而推动全新社会关系形式的历史生成。归根结底,消解数字拜物教,一方面需要从资本逻辑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洞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及其必然灭亡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人的社会性生存方式取代物化的片面存在,激发人的社会性生产与生活的共同感,最后统一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扬弃资本主义“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之后,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实现与社会整体充分发展的历史形态,它所要确立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阶段,不仅数字拜物教被消解,任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抽象统治将得到全面祛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压迫、矛盾关系都将被彻底超越,普遍性意义的人类解放将会成为现实。
二、美国的经济周期正在消失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的经济周期正在消失吗?(论文提纲范文)
(1)论电影与新媒介的冲突与融合:以媒介传播史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影传播方式的变革:“消失的银幕”与“无处不在的屏幕” |
(一)影院危机与观影模式的转变 |
(二)影院“保卫战”是一个伪命题 |
二、电影与新媒介的“不同而和” |
(一)新媒体的泛叙事化倾向 |
(二)关于电影的进化论 |
三、未来趋势:电影与新媒介的互补之道 |
四、结语 |
(4)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发展所必须,国家发展有要求 |
1.1.2 师资队伍需变革,教师发展有困境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
1.2.2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师 |
2.1.2 高中生物学教师 |
2.1.3 教师专业化 |
2.1.4 教师专业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2.2.2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2.2.3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3 调查问卷基本说明 |
3.1 问卷设计说明 |
3.1.1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卷设计说明 |
3.1.2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问卷设计说明 |
3.1.3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设计说明 |
3.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说明 |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说明 |
3.2.2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4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高中生物学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1 性别结构 |
4.1.2 学校层次结构 |
4.1.3 教龄结构 |
4.1.4 职称结构 |
4.1.5 学历结构 |
4.1.6 专业结构 |
4.2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 |
4.2.1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状态分析 |
4.2.2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4.3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群体的差异分析 |
4.3.1 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
4.3.2 不同学校性质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4.3.3 不同专业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4.3.4 不同年级授课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4.3.5 不同学校区域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4.3.6 不同学历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4.3.7 不同职称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4.3.8 不同教龄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
5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分析 |
5.1.1 个人层面 |
5.1.2 学校层面 |
5.1.3 社会层面 |
5.2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差异性分析 |
5.2.1 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
5.2.2 不同学校性质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
5.2.3 不同专业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
5.2.4 不同年级授课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
5.2.5 不同学校区域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
5.2.6 不同学历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
5.2.7 不同职称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
5.2.8 不同教龄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
6 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实践研究 |
6.1 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编制 |
6.1.1 量表编制的依据 |
6.1.2 量表编制的原则 |
6.1.3 观察量表的维度选择 |
6.1.4 观察量表的试用与修正 |
6.2 教师教学课堂观察结果 |
6.2.1 课前准备 |
6.2.2 课中观察 |
7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论 |
7.1.2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结论 |
7.1.3 教学课堂观察结论 |
7.2 建议 |
7.2.1 教师:强化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争做“专家型”教师 |
7.2.2 学校:创造健康良好工作环境,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
7.2.3 社会:大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5)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1.7 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 |
第二章 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的理论源流 |
2.1 信息模型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1.1 早期信息模型理论 |
2.1.2 中期信息模型理论 |
2.1.3 近期信息模型理论 |
2.2 几种主要信息模型系统的结构 |
2.2.1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结构 |
2.2.2 景观信息模型(LIM)的结构 |
2.2.3 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的结构 |
2.3 近年与古典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相关的实践及评价 |
2.3.1 古典园林数字化测绘 |
2.3.2 嘉峪关信息化测绘研究 |
2.3.3 苏州环秀山庄三维数字化信息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体系建构 |
3.1 见心斋园林概况 |
3.1.1 见心斋园林造园意匠 |
3.1.2 见心斋园林价值评价 |
3.1.3 见心斋园林数字化研究特点 |
3.2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内容与结构 |
3.2.1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创新性 |
3.2.2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内容 |
3.2.3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结构 |
3.3 实现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建构步骤与技术条件 |
3.3.1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建构步骤 |
3.3.2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的技术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见心斋三维数字信息模型的实体信息采集 |
4.1 见心斋园林三维数据采集方案选择 |
4.1.1 见心斋园林测绘内容及难点 |
4.1.2 各测量技术适用性比较 |
4.1.3 数据测量方法确定 |
4.2 见心斋园林优化布站方案及数据获取 |
4.2.1 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 |
4.2.2 三维激光扫描布站要求 |
4.2.3 见心斋全园数据获取 |
4.3 见心斋全园点云数据预处理 |
4.3.1 数据导入 |
4.3.2 数据预处理 |
4.3.3 点云配准 |
4.4 处理结果表达 |
4.4.1 见心斋全园三维点云模型 |
4.4.2 见心斋园林总览图量化研究 |
4.4.3 现状点云正射影像图 |
4.4.4 二维图纸表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实体信息处理 |
5.1 古典园林信息要素的分类 |
5.1.1 古典园林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5.1.2 风景园林理论中已有园林要素分类 |
5.1.3 基于测绘需求的园林要素分类的提出案例 |
5.1.4 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 |
5.2 信息模型建构导向的园林要素分类系统的提出 |
5.2.1 古典园林要素量化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
5.2.2 信息模型建构导向的园林要素分类的原则 |
5.2.3 基于古典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的园林要素分类 |
5.3 点云分类处理在见心斋园林要素中的应用 |
5.3.1 点云数据格式对接与转换 |
5.3.2 见心斋全园点云数据分类处理的目标 |
5.3.3 见心斋园林要素点云量化分类方法 |
5.4 点云的精细分类与目标提取在古典园林要素中的应用 |
5.4.1 见心斋山地条件下的地面点改进式渐进加密滤波提取 |
5.4.2 人机交互提取见心斋假山点 |
5.4.3 见心斋各植被单体信息精细区分 |
5.4.4 见心斋全园建筑单体分离 |
5.5 基于见心斋园林要素特征的点云数据处理 |
5.5.1 见心斋各园林要素特征提取及处理目标 |
5.5.2 见心斋三维数据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
5.5.3 见心斋各园林要素基本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的应用 |
6.1 见心斋信息化平台选择 |
6.1.1 见心斋信息模型建构中的需求分析 |
6.1.2 见心斋信息模型建构中所需的关键平台 |
6.2 见心斋三维数据信息的管理 |
6.2.1 见心斋园林环境要素的管理 |
6.2.2 见心斋园林建筑要素的管理 |
6.3 见心斋三维信息系统的应用 |
6.3.1 见心斋系统的使用 |
6.3.2 信息化视野下的古典园林保护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科普类文本机器翻译错误及译后编辑策略分析 ——以《2018世界鸟类现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Machine Translation |
2.1.1 Brief Histor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
2.1.2 Quality of MT Output |
2.2 Post-editing |
2.2.1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
2.2.2 Classification of Post-editing |
2.2.3 Functions of Post-editing |
2.3 Errors in 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 |
Chapter 3 Task Description |
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3.1.1 Text Analysis |
3.1.2 Choice of Machine Translation Engines |
3.2 Post-Editing |
3.2.1 Classification of Machine Translation Errors |
3.2.2 Error Correcting |
Chapter 4 Analytical Framework |
4.1 Error Classification |
4.2 Definition and Examples |
4.2.1 Lexical Errors |
4.2.2 Syntactic Errors |
4.2.3 Textual Errors |
Chapter 5 Case Analysis |
5.1 Frequenc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Errors |
5.2 Case Analysis |
5.2.1 Lexical Errors |
5.2.2 Syntactic Errors |
5.2.3 Textual Errors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PE Result of 2018 State of the World's Birds |
Appendix 2 MT Output of 2018 State of the World's Birds |
(7)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
1.2.2 人口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及价格的影响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房地产市场 |
1.3.2 人口年龄结构 |
1.4 研究路线、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 |
2.1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相关理论 |
2.1.1 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 |
2.1.2 人口转变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代际转移理论 |
2.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分析 |
2.2.1 理论分析框架 |
2.2.2 世代交叠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 |
3.1 房价变动情况 |
3.1.1 房价变动趋势 |
3.1.2 房价变动特征 |
3.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 |
3.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
3.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征 |
3.2.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
3.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1 婴儿潮与房价的相关性 |
3.3.2 老龄化与房价的相关性 |
3.3.3 人口抚养比与房价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宏观视角 |
4.2.1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
4.2.2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 |
4.2.3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未来房价增速的影响 |
4.3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微观视角 |
4.3.1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人口普查数据 |
4.3.2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5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与经验启示 |
5.1 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与人口年龄结构的情况 |
5.1.1 房地产市场情况 |
5.1.2 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
5.1.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5.2.3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
5.3 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启示 |
5.3.1 人口转变的内在规律 |
5.3.2 婴儿潮对房价的影响 |
5.3.3 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 |
5.3.4 不同层级城市房价的变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
6.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
6.1.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模型选择 |
6.1.2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参数设定 |
6.1.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结果 |
6.2 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1 不同生育率方案下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2 考虑城镇化率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3 考虑跨区域流动人口的房价趋势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促进房价平稳运行 |
7.2.2 强化住房居住功能,防范楼市投机行为 |
7.2.3 坚持“因城施策”,实现差异化引导 |
7.2.4 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满足流动人口住房需求 |
7.2.5 加强房地产调控,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贫困治理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
一、什么是贫困 |
二、全球贫困的地区分类与现状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一、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 |
二、治理和统治 |
三、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贫困的产生 |
二、解决贫困的手段 |
三、国际机制理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贫困治理 |
四、中国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
第四节 研究假设、基本观点及章节安排 |
一、研究假设 |
二、基本观点 |
三、章节安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机制化减贫的理论解析 |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 |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节 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作用模式 |
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 |
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模式 |
三、全球公共产品的的供给模式 |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筹资模式的探索 |
第三节 制度理论语境下的全球贫困治理 |
一、国际机制理论 |
二、全球治理理论 |
三、全球贫困治理:集体行动的逻辑 |
第三章 联合国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机制 |
第一节 |
一、贫困是人类发展的痼疾 |
二、全球化下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
三、贫困治理的多元方式 |
第二节 联合国的发展议程和贫困治理路径 |
一、联合国的发展理念演进 |
二、联合国治理贫困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程 |
三、发展议程中的联合国与区域合作 |
第三节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
一、1960—1969,第一个发展十年:重视经济增长 |
二、1970—1979,第二个发展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三、1981—1990,第三个发展十年:人的全面发展 |
四、1991—2000,第四个发展十年: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千年发展目标下的减贫机制及其实施 |
第一节 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与千年发展目标 |
一、千年计划的形成 |
二、千年计划的具体内容 |
三、千年计划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千年计划的机制化实施 |
一、千年计划的推进 |
二、千年计划的实施结果 |
第三节 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与挑战 |
一、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 |
二、千年计划遇到的挑战 |
第五章 联合国减贫机制运行分析及后2015 议程 |
第一节 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 |
一、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作用模式 |
二、减贫领域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方式 |
第二节 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一、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二、国际筹资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 |
第三节 后2015 议程展望 |
一、后2015——《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争议 |
三、对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析 |
第六章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的减贫历程与成就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
二、中国减除贫困的治理手段 |
三、中国的减贫进程中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一、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二、中国参与全球减贫机制的贡献与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埃德蒙·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2.1 国内汉译本资料及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单一性分析 |
1.2.2.2 国内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整体性研究 |
1.3 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及其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2.1 2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
2.1.1 “金色”20 年代的“喧嚣”思想和文化与威尔逊批评的表现 |
2.1.1.1 “迷惘”的一代与威尔逊批评表达 |
2.1.1.2 格林威治村的反文化与威尔逊对此的认知 |
2.1.1.3 20 年代开始在美国文学中盛行的弗洛伊德主义 |
2.2 3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
2.2.1 经济大萧条及“改良”和“革命”两种反应 |
2.2.2 威尔逊的历史报道——《美国大震荡》 |
2.2.3 美国30 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
2.2.3.1 30 年代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的影响与威尔逊批评 |
2.2.3.2 30 年代后期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衰退与威尔逊批评 |
2.3 20 世纪40、5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
2.3.1 二战后美国地位的加强和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表现 |
2.3.2 冷战和“第二次赤色恐怖”与《爱国者之血》中的战争批评 |
小结 |
第三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溯源 |
3.1 威尔逊对泰纳历史批评方法的批判性发展 |
3.1.1 认同泰纳界定的历史批评范本 |
3.1.2 威尔逊批评中的泰纳思想具象及对其“三要素”说的突破 |
3.2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对威尔逊的影响 |
3.2.1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观及“两希”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
3.2.1.1 解读阿诺德的文化观——文化的功能及其批评维度 |
3.2.1.2 确定以“两希”文明为代表的文化及其意义和价值 |
3.2.2 阿诺德与威尔逊认可“文学洞察人类生活”和古典文化价值 |
3.2.3 阿诺德和威尔逊批评中的多重切入视角 |
3.3 威尔逊和弗洛伊德主义 |
3.3.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格结构与意识层次 |
3.3.2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文学批评:分析作家的白日梦和本能升华 |
3.3.3 威尔逊的“精神分析”批评 |
3.3.3.1 威尔逊“精神分析”对人性、现实和性格冲突的剖析 |
3.3.3.2 威尔逊心理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结合 |
3.4 威尔逊批评中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观的涉入 |
3.4.1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
3.4.2 威尔逊“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 |
3.4.3 威尔逊文艺批评中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的表现 |
3.4.4 威尔逊对少数族裔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研究 |
3.4.4.1 执笔《死海古卷》,发掘希伯来文化 |
3.4.4.2 调研印第安人文化,保护易洛魁人 |
3.4.4.3 威尔逊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观点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三个层面 |
4.1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 |
4.1.1 文学的自律与政治批判认识 |
4.1.2 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学关系的辩证视域 |
4.2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 |
4.2.1 “文学的历史性阐释”——批评方法的适当融合 |
4.2.2 传记中的历史批评 |
4.3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大众文化批评层面 |
4.3.1 威尔逊的大众文化批评综述 |
4.3.2 从威尔逊批评实践看其大众文化观 |
4.3.2.1 对好莱坞电影商业化的批判 |
4.3.2.2 从对胡迪尼的批评看威尔逊的艺术人格观 |
4.3.3 多元文化主义和民主一致性 |
小结 |
第五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及代表作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
5.1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划分 |
5.2 第一阶段——《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
5.2.1 《阿克瑟尔的城堡》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
5.2.1.1 题目的缘起 |
5.2.1.2 文集结构的追溯 |
5.2.2 威尔逊象征主义批评中的“辩证法” |
5.2.3 《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艺术政治”观——文学超越性 |
5.2.4 社会批判和审美需求 |
5.3 第二阶段——《到芬兰车站》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
5.3.1 《到芬兰车站》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
5.3.1.1 题目的缘起 |
5.3.1.2 作品结构追溯 |
5.3.2 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 |
5.3.3 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 |
5.4 第三阶段——《爱国者之血》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
5.4.1 《爱国者之血》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
5.4.1.1 题目的缘起 |
5.4.1.2 作品结构追溯 |
5.4.2 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 |
5.4.3 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 |
5.4.4 《爱国者之血》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反思数字拜物教:深化拜物教理论研究的当代重要课题 |
(一)拜物教理论内容的历史嬗变 |
(二)数字拜物教研究的重要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主要思路 |
第一章 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的新形式 |
1.1 资本样态历史裂变中的数字资本的形成 |
1.1.1 产业资本的积累 |
1.1.2 金融资本的兴起 |
1.1.3 数字资本的形成 |
1.2 数字资本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特质 |
1.2.1 数字平台与平台经济的发展 |
1.2.2 劳资关系的弹性化与网络化 |
1.2.3 数字资本的金融化趋势 |
1.3 数字拜物教的表现与内涵 |
1.3.1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困境的分析 |
1.3.2 数据商品化和资本化与数字拜物教 |
1.3.3 数字技术膜拜与数字拜物教 |
1.3.4 数字崇拜对人的价值意识的塑造 |
第二章 数字拜物教机制对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 |
2.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结构内化机制与数字化幻象统治的实现 |
2.1.1 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的繁荣 |
2.1.2 沉迷他者的欲望:数字拜物教意识的同一性接受 |
2.1.3 数字化幻象统治:数字拜物教结构的无意识认同 |
2.2 数字拜物教机制:数字—生命政治的支撑性条件 |
2.2.1 数字—生命政治治理术的形成 |
2.2.2 量化自我的拜物教行为:巩固数字—生命政治统治的关键 |
2.2.3 拜物教机制内的“透明人”:数字—生命政治治理对象的最终形成 |
2.3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 |
2.3.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性质:数据殖民的合法性依据 |
2.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 |
2.4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必要条件 |
2.4.1 数字资本逻辑成为控制意识、生命、全球社会的同一性力量 |
2.4.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论 |
第三章 数字拜物教的秘密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批判 |
3.1 勘破拜物教秘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
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劳动过程的剥削新形式 |
3.2.1 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价值生产的源泉 |
3.2.2 拜物教机制掩盖的真实生产过程:数字劳动生产剩余价值 |
3.2.3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 |
3.3 数字拜物教机制遮蔽分配关系的不平等实质 |
3.3.1 平台层面:数字资本处于价值分配关系的核心 |
3.3.2 社会层面:处于分配关系边缘的主体低酬或无酬劳动 |
3.4 数字拜物教机制掩盖“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
3.4.1 数字资本借助数字平台技术加速资本流通 |
3.4.2 平台加速流通与在线的数字劳动: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
3.5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消费需要的虚假满足 |
3.5.1 数字化消费与数字资本的价值实现 |
3.5.2 数字化消费与拜物欲望的生产、膨胀 |
3.5.3 自由的假象:虚假拜物消费需要的满足与剩余价值的实现 |
第四章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解放 |
4.1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基础 |
4.2 资本的限度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根据 |
4.3 新型社会关系的重构: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道路 |
4.3.1 共产主义运动:新型社会关系重构的途径 |
4.3.2 从物化存在到社会性存在:重构新型社会关系主体力量的凸显 |
4.4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求 |
4.4.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目标 |
4.4.2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美国的经济周期正在消失吗?(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电影与新媒介的冲突与融合:以媒介传播史为线索[J]. 潘桦,孙一.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10)
- [2]《空心化的谎言--日本企业的“本土化”策略》日汉翻译实践报告 ——浅析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策略[D]. 齐双英.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3]《今后的动画,由谁来创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邹依然. 东华大学, 2021
- [4]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代领.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研究[D]. 廖怡.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6]科普类文本机器翻译错误及译后编辑策略分析 ——以《2018世界鸟类现状》为例[D]. 曹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7]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陈钰晓. 四川大学, 2021(12)
- [8]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D]. 骆明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9]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D]. 戴东新. 辽宁大学, 2021
- [10]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D]. 李亚琪.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