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为县教委积极解决教师断层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茜[1](2021)在《石柱县土家族竹铃球在中小学校的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薛光鑫[2](2021)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璇,王宏方[3](2020)在《关注生存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日本中小学消费者教育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中小学消费者教育既包括指向个体的认知情感与生存发展的意蕴,又包括指向社会的公共参与、助力可持续的内涵。经过导入、停滞、复苏、新发展的曲折历程,其目标、领域和内容得以明确,逐渐建构成较完善的消费者教育体系。面对实践中的若干问题,日本中小学消费者教育探索出一系列优化策略:通过学科课程多角度渗透以确保时间、开展多样实践活动以丰富体验、提高教师素养及能力以提升质量、编写读本教材及案例以共享资源、促进行政机关联合及外部协作以最大化效能等。消费者教育已成为日本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理想国民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黄润青[4](2020)在《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侧重于集体化时期的乡村被“国家化”的一面,直到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之后,相关研究虽再次确立乡村的主体地位,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策略却被或多或少有所忽略。当以乡村为研究视角时,可以发现国家对乡村的主导并不能完全取代乡村的主体意识,也抹杀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相反,国家权力的下沉,造就了乡村社会强势的公共权力。山东朱村的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表明,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价值取向,及其对国家权力的集体应对方式。国家与乡村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模式,一定程度上矮化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和主体意识。1949年以来,朱村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地失衡,朱村要面临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家庭贫困、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代朱村的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口暴增,加之水利工程占地,使得朱村的人地冲突问题更为严重。人口的增长与家庭的核心化致使家庭的劳动力比重减少,从而使家庭个体的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共资源的紧缺与家庭负担的增大,使朱村村民更加依赖于通过国家建构的集体权力。集体对资产、农产品的支配权,成为乡村公共权力的支点和集体行动的基础。一方面,乡村的组织化、单位化,缩小了村民生活、生产的距离,从而给乡村社会留下了自我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的失衡、资源的短缺,也迫使朱村不断地在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以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是依靠国家在乡村建立的党政组织基础上实现的。干部是乡村公共权威的直接代表,同时又区别于国家代理人、乡村保护者。干部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经历等因素,成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朱村在抗战时期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1949年之后的干部群体基本是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干部群体的延续。朱村作为人口众多的主姓村庄,更能体现出国家权力运作和内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叠、博弈的复杂性。在乡村与国家博弈和双向渗透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内生的家族、血缘关系对乡村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朱村新任干部的血缘关系网络愈加清晰。乡村社会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主体,村民以“己”为出发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私人的道德”。“公”与“私”的界限是集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建设、内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理性行为选择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朱村人口众多,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制度和规则,这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体现,也符合乡村社会生存逻辑。而且,在绝大多数村民不具备向村外发展的能力时,村民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相比于国家的权力制约,乡村社会内部的制约往往更具常规和有效。集体化时期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并不是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的全部因素,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也不能囊括乡村贫困的原因。集体化时期普遍贫穷的状态使乡村社会依靠生存伦理和互惠原则,并将分配制度推向“平均主义”方向。但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作为“道义经济”契约的担保。集体化制度的问题并不在于集体经营效率的低下,而在于人口与制度的悖论使乡村无法突破人地冲突的困局,从而导致“过密化”生产愈发严重。作为生产单位的乡村,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朱村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其次是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完整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乡村社会利用其受限的自主权和可掌控的“边缘地带”,围绕着“生存”和“发展”不断努力,其中既包括以“反行为”方式呈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也包括朱村在农业生产规划、劳动力分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集体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经济理性和自主意识。为解决生产“内卷化”的问题,朱村规划集体副业、林业的生产,鼓励村民从事建筑、运输等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村种植业集体经营的单位面积产出不低于自留地。“集体”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下延在乡村社会的代表,同时是作为乡村社会利益的角色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朱村的劳动力逐渐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朱村利用集体化时期的公共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公共权力削减,村民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距离拉大,集体行为的逻辑也慢慢失去其根基。转型期内乡村社会的地方性规则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乡村管理者具备了利益交换的可能。村民选择向外发展,从而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上主动退让。乡村社会中既涵盖个人逻辑、集体逻辑和国家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和渗透。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并不限于农民的“反行为”。朱村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国家权力不能替代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项奇奇[5](2020)在《土家族竹玲球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基于石柱民族中学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竹玲球作为土家族特有的文化符号,研究其传承路径有助于土家族这一体育文化的推广。本研究以土家族竹铃球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重庆市石柱县范围内立足石柱民族中学为个案,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等跨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对土家族竹铃球文化的传承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竹铃球发源于武陵山区,起源于土家人民生产劳动之中,在土家“女儿会”成为了土家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信物,并逐渐成为了土家人民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2.竹铃球主要流传地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民族中学的竹铃球教练与竹铃球队一直承担着传承竹铃球的任务;该竹铃球队近二十年来一直活跃于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并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和后发展时期三个阶段。3.竹铃球具有以下文化特征:物质层面——表达出了土家人善于利用自然、对艺术美的追求与竹铃球运动所具有的独特的经济性、审美性与民族性;行为层面——表达出了土家人善于合作、不畏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与竹铃球运动所带来的健身性与观赏性;制度层面——表达出土家人遵守规则并善于创造规则的智慧与竹铃球运动的包容性、创造性与娱乐性;精神层面——表达出土家人自然、洒脱和质朴的精神品质与竹铃球运动带来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4.基于对竹铃球的传承人、传承途径与传播方式、场地器材建设及革新情况、政府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宣传力度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发现竹铃球文化目前主要的传承途径为学校教育传承和民运会传承两方面,但存在传承人群兼职化与校园断层化、传承途径和传播方式单一化、器材与规则缺乏大众化、政策落实不完善化等传承问题。5.针对竹铃球文化传承现状与困境,本研究提出了五条传承路径:一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旅游传承路径;二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承路径;三是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全民健身传承路径;四是共生模式下的教育传承路径;五是文化自信下的体育竞技化传承路径。
柳丽娜[6](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认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李影[7](2020)在《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持续改进的策略研究 ——基于山东省某所农村“撤点并校”小学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适龄儿童也相应地大量减少,许多条件简陋,教学质量较差的村小、教学点被撤销合并,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但同时城镇化也造成了资源向城市聚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很多小学教师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镇地区,农村教师资源的流动性大大增加。针对城镇化以来农村教师队伍稳定问题,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出台了一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政策比如特岗教师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三支一扶”、“硕师计划”等,这些政策能够稳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进而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会影响整个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分析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和解决措施,希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为了具体了解城镇化以来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问题,本文以山东某农村Q校小学为例,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其教师队伍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此来了解和掌握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影响因素所在。通过调查,论文发现了这所学校的教师队伍的补充数量远远不足,而流出去的比例很大,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不稳定。同时深入的分析了影响这所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因素所在: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教师待遇问题仍没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相关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撤点并校后学校整体得办学条件仍然存在不足以及撤点并校后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并无较大改观;撤点并校后造成众多农村教师上班的不便利。依据前述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针对这所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论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持续改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持续完善现有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政策;创设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新理念;全面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生态环境;探索农村教师培训的新模式。以此提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薛崇义[8](2020)在《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生态系统是具有强大自组织性的非线形复杂巨系统,煤层气持续开发的压力会引起系统内任意一个或多个子系统之间或内部相关因素的作用,从而对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人类面对这种威胁,需要采取积极的工程或非工程响应措施引导系统演化成为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的稳定有序社会生态系统,提高系统风险防范能力。沁水盆地是我国最早进行煤层气开发地区之一,也是煤层气开发投入最多、研究程度最高、代表性最强的地区之一。鉴于此,本文选取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层气开发、社会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安全、PSR和耗散结构的相关理论知识展开研究。本文在界定煤层气开发中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基础上,利用PSR框架初步分析煤层气开发中引致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压力、系统状态发生的变化以及人类采取的响应措施,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揭示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动态演化机理并进一步深入研究。首先,简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况,并介绍当前煤层气开发活动可能引发的主要社会生态系统风险和防范措施。其次,基于PSR框架详细分析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各层面的风险因素并构建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三角模糊数和群决策DEMATEL法识别各层面内部的关键风险因素。然后,将Choquet积分算子与Brusselator模型的转义结合建立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动态演化模型,进而判定当前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的风险演化路径。最后提出郑庄煤层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研究主要结论有:(1)结合PSR框架和耗散结构理论揭示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是系统状态在压力和响应的非线性作用下不断涨落的动态演化而形成的。该演化机理综合考虑系统压力、状态和响应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可清晰地定性表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在不同条件下的演化路径。(2)从开采活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因素三个维度选取13个指标表征系统的压力。从环境(水、大气、土壤)状态、社会经济状态、生物资源状态三个维度选取9个指标表征系统的状态。从管理技术和制度政策两个维度选取9个指标表征系统的响应,建立全面科学的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因素指标体系。(3)三角模糊数对专家语言变量进行量化处理,结合DEMATEL法,得到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该计算方法可以降低专家信息模糊性的影响并考虑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准确计算PSR各层面风险因素的综合影响力和判断因果类型,从而识别关键因素。(4)Choquet积分算子计算压力和响应评价值,结合Brusselator模型建立的系统风险动态演化模型,得到系统风险状态演化路径及其判定条件。该演化模型充分考虑因素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并定量描述了风险的演化过程,可以准确研判系统风险的动态演化路径。(5)社会经济类因素是压力层面中的重要因素,环保投资占比是响应层面的最关键因素,而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域的社会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和响应中,部分关键因素控制不力,响应层能量不足以推动系统的有序演化,不干预的情况下,社会生态系统无法满足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郑庄区块的社会生态系统状态面临恶化的风险。本文的研究可为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防范提供有力的依据。也可为其他资源开发区域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研究提供些许思路和方法。
后红玉[9](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定西市体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伟大举措。本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体育精准扶贫为出发点,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定西市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定西市体育发展现状为依托,依据地域特色,从定西市六县一区体育发展现实出发,通过实地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定西市体育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体育精准扶贫创新路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把握新时代定西市体育面临的机遇,探索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借鉴思路。通过研究,结合定西市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定西市(六县一区)体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1.安定区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1]体育+赛事扶贫模式[2]体育+企业融合发展模式[3]“体教结合”新路径2.临洮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1]体育+文化艺术节扶贫模式(临洮牡丹节等文化节)[2]竞技体育扶贫模式3.陇西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1]体育+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模式[2]体育+文化艺术节扶贫模式(陇西李氏寻租祭祀节)4.通渭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1]体育+红色文化扶贫模式[2]体育休闲旅游扶贫模式5.渭源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1]体育+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模式[2]体育+旅游扶贫模式6.漳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1]体育+休闲+旅游+生态扶贫模式[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模式7.岷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1]体育+红色文化扶贫模式[2]体育+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管斌[10](2020)在《基于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铜陵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是我国重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由于铜陵是以矿山开发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矿山采掘活动强烈,加之所处地形地貌条件独特,地质环境脆弱,岩溶塌陷、采空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可靠地质依据,对当地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安徽省铜陵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编号:AH2013-09)为依托,在总结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铜陵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借助Map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运用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研究,绘制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图,并进行了易发性分区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位于扬子陆块下扬子凹陷中的沿江褶断带。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现今的构造格局基本上是中生代强烈的褶皱和断块构造变动所造就的。研究区域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矿集区之一,以矿业活动为代表的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强烈,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现存地质灾害隐患点24处,其中崩塌1处、滑坡13处、地面塌陷10处。(2)铜陵市地质灾害在时间、空间都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规律。在时间上,地质灾害多产生于5~8月份雨季期间;在空间上,崩塌和滑坡多分布于中南部丘陵山区、地面塌陷多分布于岩溶充水矿山周边的山间冲沟、坳谷等相对负地形地区。(3)在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和选取评价因子时,结合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形成背景、时空分布特征、诱发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等因素,按滑坡崩塌和岩溶塌陷分别构建评价体系并确定了评价因子。(4)通过Map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绘制了铜陵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评价结果将铜陵市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2.55%、14.25%、20.35%、62.85%。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建议。(5)将GIS技术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中,可以最大限度将评价过程中因素量化并将因子权重判别中的主观与客观因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体现地质灾害产生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无为县教委积极解决教师断层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为县教委积极解决教师断层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3)关注生存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日本中小学消费者教育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境脉:日本中小学消费者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消费者教育的导入期(1963—1969年) |
(二)消费者教育的停滞期(1970—1984年) |
(三)消费者教育的复苏期(1985—1995年) |
(四)消费者教育的新发展(21世纪以来) |
二、运作内核:日本中小学消费者教育的政策要点 |
(一)多层次的消费者教育目标 |
(二)复合领域的消费者教育内容 |
三、优化路径:日本中小学消费者教育的系统举措 |
(一)确保消费者教育时间:通过不同学科课程多角度渗透 |
(二)丰富消费者教育体验: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
(三)提升消费者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消费素养及教学能力 |
(四)共享消费者教育资源:编写读本教材及优秀案例集 |
(五)最大化消费者教育效能:促进行政机关联合及外部协作 |
四、结语 |
(4)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资料概述 |
第一章 朱村早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 |
第一节 村落形成与对外联系 |
一、傍水而居的生态地理 |
二、自然灾害与宗族迁居 |
三、经济地理空间 |
四、婚姻圈与社会交往 |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社会变革 |
一、科举传统与文化教育 |
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
三、土改与朱村权力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集体化与朱村的人口家庭变迁 |
第一节 人地冲突与调整 |
一、人口增长与人地失衡 |
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
三、人地冲突与人口外迁 |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家庭制度的变迁 |
一、家庭规模变化 |
二、核心家庭趋向 |
三、家庭周期与经济负担 |
第三节 家庭困境及其应对 |
一、合作化前的家庭经济 |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 |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家庭收入 |
四、灾荒与家庭经济生活 |
小结 |
第三章 集体财产与家庭经济 |
第一节 集体财产与家庭财产 |
一、合作社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 |
二、“大跃进”与资产的“再集体化” |
三、核算单位变更与资产下放 |
四、农村改革与资产分配 |
第二节 超支借款与家庭经济 |
一、集体化与超支欠款 |
二、借款与经济依赖 |
三、欠款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乡村与公共权力 |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者 |
一、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
二、主要干部的新陈代谢 |
三、家族关系的强化 |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权力制约 |
一、“四清”与财务整顿 |
二、整党与队伍净化 |
三、民主理财与政治、经济路线的监督 |
四、双向表达与“向下”的权力 |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乡村秩序 |
一、“看青”与社会管理空间 |
二、多维利益与“公”“私”界限 |
三、围绕公共食堂的利益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中的乡村理性 |
第一节 农业种植的有限自主 |
一、生产计划中的国家与乡村 |
二、计划中的“反行为”视角 |
三、种植结构的人为因素 |
第二节 劳动力分配 |
一、合作化与劳动定额 |
二、劳动报酬与“退社”风波 |
三、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 |
四、集体经济与联产承包 |
第三节 劳动力、机械化与集体经营 |
一、集体经营与密集型生产 |
二、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发展 |
三、剩余劳动力与副业生产 |
第四节 土地、水利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 |
一、土地登记与地权集中 |
二、水利占地与林业发展 |
三、维权与共同行动 |
小结 |
结语: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
一、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 |
二、集体行为的经济理性 |
附录 |
附录一 《庭训琐言》 |
附录二 常胜社部分社员土地股金登记表(1955年) |
附录三 金星社固定财产投资表(1955年) |
附录四 朱村固定财产统计表(1975年) |
附录五 部分朱村人口迁出表(1940-1963年) |
附录六 部分家庭土地、住宅情况表(1952年) |
附录七 部分家庭户口统计表(1958年) |
附录八 阶级家庭阶级成分统计表(1966年) |
附录九 部分家庭土地收入表(1953年) |
附录十 朱村劳动致富登记表(部分)(1983年) |
附录十一 小麦、地瓜劳动定额分类表 |
附录十二 朱村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表(集体经营)(1958—1977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土家族竹玲球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基于石柱民族中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基于相关政策对研究的导向性 |
1.1.2 基于对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的认知 |
1.1.3 基于土家族竹铃球文化现状的传承与发展需要 |
1.1.4 基于土家族竹铃球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2 民族传统体育与个案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3 土家族竹铃球文化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资料法 |
1.4.2.2 田野调查法 |
1.4.2.3 个案研究法 |
1.4.2.4 逻辑分析法 |
1.5 研究路径 |
2 相关概念阐释 |
2.1 文化分层 |
2.2 文化传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家族竹铃球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3.1.1 土家族竹铃球文化的起源 |
3.1.2 石柱县土家族竹铃球文化的发展历程 |
3.2 土家族竹铃球文化分层剖析 |
3.2.1 物质层面 |
3.2.2 行为层面 |
3.2.3 制度层面 |
3.2.4 精神层面 |
3.3 基于对石柱民族中学的竹铃球文化现代传承现状的考察情况 |
3.3.1 传承人情况 |
3.3.2 传承途径与传播方式情况 |
3.3.3 场地器材的建设及革新情况 |
3.3.4 政府的保护与支持力度情况 |
3.4 石柱县土家族竹铃球文化现代传承困境 |
3.4.1 传承人群兼职化与校园传承断层化 |
3.4.2 传承途径与传播方式单一化 |
3.4.3 器材与规则缺乏大众化 |
3.4.4 政策落实不完善化 |
3.5 个案启示:竹铃球文化传承路径探寻 |
3.5.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旅游传承路径 |
3.5.2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承路径 |
3.5.3 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全民健身传承路径 |
3.5.4 共生模式下的教育传承路径 |
3.5.5 文化自信下的体育竞技化传承路径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持续改进的策略研究 ——基于山东省某所农村“撤点并校”小学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城镇化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产生影响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国外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
2.国内研究者对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问题的关注 |
3.城镇化进程与农村教师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研究的框架设计 |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目标及其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
1.中国实施城镇化进程的目标、含义及其独特方式 |
2.城镇化进程对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产生全方位影响 |
3.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学校规模的影响及其政策调整 |
4.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影响及其补充政策 |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产生的影响仍然存在 |
1.城镇化进程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数量得到一定程度补充 |
2.城镇化进程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
3.撤点并校后农村小学教师岗位仍缺乏吸引力、补充不畅 |
4.撤点并校后农村小学教师仍存在流失和面临结构性失衡 |
5.撤点并校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尚需进一步提升 |
(三)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的根源所在 |
1.城镇化进程后城乡教育发展的二元结构的形态依然存在 |
2.城镇化进程后国家相关农村教育扶持政策仍具有局限性 |
3.城镇化进程后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发展遭遇了文化困境 |
(四)持续消解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的策略 |
1.加强城乡一体化,不断缩小城乡教师队伍的经济差距 |
2.进一步破除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政策的局限性 |
3.开展培训下乡、实现乡村教师发展“本土化”培养 |
三、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的个案调查 |
(一)山东省Q校小学:撤点并校而成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1.调查问卷的内容结构安排 |
2.样本的选取与调查实施 |
3.调查结果的整理与统计 |
(三)访谈内容的设计及整理 |
1.访谈提纲的设计 |
2.访谈对象的确定 |
3.访谈结果及分析 |
(四)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变化与现状表现 |
1.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进的两方面体现 |
2.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总体数量依然呈递减趋势 |
3.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的队伍结构依旧不合理 |
4.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依然单向的向城市流动 |
5.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工作仍存在负担过重 |
四、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教师待遇问题仍没解决 |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相关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三)撤点并校后造成众多农村教师上班的不便利 |
(四)撤点并校后学校整体仍然存在办学条件不足 |
(五)撤点并校后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并无较大改观 |
五、持续改进和稳定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措施与建议 |
(一)持续完善现有农村教育扶持政策措施 |
1.落实相关农村教师队伍政策 |
2.持续改进农村小学教师待遇 |
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新公开招聘机制 |
(二)创设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新理念 |
1.完善农村小学教师的管理制度 |
2.持续改进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 |
3.转变观念以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
(三)全面改善农村小学教育整体生态环境 |
1.构建学校整体改进与发展的生态环境 |
2.创设学校教师技能全面改进发展理念 |
(四)积极探索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
1.拓展教师“国培”模式,实现培训下乡 |
2.完善“互联网+”时代农村教师培训模式 |
3.缔结教师教育联盟,促进教师素养提升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8)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煤层气开发中社会生态系统风险 |
2.1.1 煤层气开发中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界定 |
2.1.2 PSR模型 |
2.1.3 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PSR框架 |
2.2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演化 |
2.2.1 耗散结构理论 |
2.2.2 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特性 |
2.2.3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演化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生态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煤层气开发引发的主要社会生态系统风险 |
3.2.1 对大气的影响 |
3.2.2 对水资源的影响 |
3.2.3 对土壤的影响 |
3.2.4 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
3.2.5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3.3 风险防范措施 |
3.3.1 大气污染的防范 |
3.3.2 水资源污染的防范 |
3.3.3 土壤和生物资源的保护 |
3.3.4 社会经济风险的防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的风险因素分析 |
4.1 风险因素的构成 |
4.1.1 压力层面 |
4.1.2 状态层面 |
4.1.3 响应层面 |
4.2 风险因素的指标选取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的确定 |
4.3 风险因素的分析 |
4.3.1 群决策DEMATEL法 |
4.3.2 中心度计算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演化 |
5.1 风险演化模型的建立 |
5.1.1 Choquet积分算子 |
5.1.2 Brusselator模型 |
5.2 风险演化路径及其判定条件 |
5.2.1 风险演化路径 |
5.2.2 判定条件 |
5.3 计算与判定结果的分析 |
5.3.1 实证计算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6.1 控制三废排放以减轻系统压力 |
6.2 提高环保投入以提升响应层能量 |
6.3 健全管理机制以引导系统有序演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定西市体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发展历史 |
1.2 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
1.3 实施体育精准扶贫的内涵及战略意义 |
1.3.1 体育精准扶贫的内涵 |
1.3.2 体育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
1.4 国家相关政策对全民健康给予高度重视 |
1.5 国家对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给予高度重视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精准扶贫方面的研究 |
2.2 有关体育扶贫方面的研究 |
2.3 有关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实地调查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定西市六县一区概况及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
4.1.1 安定区基本情况 |
4.1.2 临洮县基本情况 |
4.1.3 陇西县基本情况 |
4.1.4 通渭县基本情况 |
4.1.5 渭源县基本情况 |
4.1.6 漳县基本情况 |
4.1.7 岷县基本情况 |
第5章 定西市(六县一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
5.1 科技革命为定西市体育发展提供支持 |
5.2 健康中国为定西市体育发展增添生机活力 |
5.3 体育强国为定西市体育发展给与动力 |
5.4 环境的不断变化为定西市体育发展提供新平台 |
5.5 乡村振兴为定西市体育发展提供机遇 |
第6章 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核心,探索定西市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 |
6.1 安定区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 |
6.1.1 以创新发展为起点,探索体育+企业+赛事扶贫路径 |
6.1.2 体育+企业融合发展路径 |
6.1.3 “体教结合”新路径 |
6.2 临洮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 |
6.2.1 以协调发展为桥梁,搭建体育+文化艺术节扶贫路径(临洮牡丹节等文化节) |
6.2.2 竞技体育扶贫路径 |
6.3 陇西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 |
6.3.1 以绿色发展为基石,挖掘体育+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
6.3.2 体育+文化艺术节扶贫路径(陇西李氏寻租祭祀节) |
6.4 通渭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 |
6.4.1 以开放发展为胸怀,打造体育休闲+旅游扶贫路径 |
6.4.2 体育+红色文化扶贫路径 |
6.5 渭源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 |
6.5.1 以共享发展为平台,搭建体育+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
6.5.2 体育+旅游扶贫路径 |
6.6 漳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 |
6.6.1 坚持协调发展,探索体育+休闲+旅游+生态扶贫路径 |
6.6.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路径 |
6.7 岷县体育精准扶贫新路径 |
6.7.1 坚持共享发展,搭建体育+红色文化扶贫路径 |
6.7.2 体育+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访谈提纲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10)基于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铜陵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研究现状 |
1.2.2 GIS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铜陵市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2 地质环境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2.5 水文地质特征 |
2.2.6 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
2.2.7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
第三章 地质灾害分布与特征 |
3.1 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
3.2 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
3.2.1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概况 |
3.2.2 岩溶塌陷空间分布规律 |
3.2.3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
3.2.4 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及机理分析 |
3.3 采空塌陷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
3.4 滑坡、崩塌塌陷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
3.4.1 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
3.4.2 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3.4.3 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
3.4.4 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机制 |
第四章 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与分区评价 |
4.1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原则及方法 |
4.1.1 分区原则 |
4.1.2 分区方法 |
4.1.3 单元网格剖分 |
4.2 地质灾害评价因子 |
4.2.1 滑坡崩塌地质灾害评价因子 |
4.2.2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评价因子 |
4.3 地质灾害评价因子分级指标 |
4.4 地质灾害模糊综合评价 |
4.4.1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
4.4.2 确定隶属度 |
4.4.3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 |
4.5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
4.5.1 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
4.5.2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
4.5.3 铜陵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
4.6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
4.6.1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
4.6.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
4.6.3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
4.6.4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 |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
5.1 防治原则 |
5.2 防治措施 |
5.2.1 群测群防 |
5.2.2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 |
5.2.3 加大治理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无为县教委积极解决教师断层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柱县土家族竹铃球在中小学校的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茜. 西南大学, 2021
- [2]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薛光鑫.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3]关注生存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日本中小学消费者教育探析[J]. 吴璇,王宏方. 比较教育研究, 2020(10)
- [4]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D]. 黄润青. 山东大学, 2020(09)
- [5]土家族竹玲球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基于石柱民族中学的个案研究[D]. 项奇奇.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7]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持续改进的策略研究 ——基于山东省某所农村“撤点并校”小学的个案分析[D]. 李影.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演化研究[D]. 薛崇义.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定西市体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D]. 后红玉.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10]基于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铜陵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D]. 管斌.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