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渗透

相互渗透

一、相互渗透 融会贯通(论文文献综述)

柳世玉[1](2016)在《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智力理论和智商测试手段,加德纳本人及其多元智能理论均蜚声世界,受到各国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欢迎,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各种教育实验和实践也迅速开展起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等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然而多元智能理论耀眼光芒却掩盖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体系,加德纳的教育思想体系生发于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思想,以及由多元智能理论拓展而出的创造力理论、领导力理论、优善工作理论、道德论等丰富多样又相互联系的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本文在对加德纳本人的着作、论文、报告等作品和其他学者对加德纳的访谈、纪实性研究资料等相关文献的深入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加德纳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增进人们对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理解,并更加全面地提出了加德纳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进一步阐明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运用适合于教育家思想研究的文献法和历史法提出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研究路径,并主要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加德纳及其学术人生,并从他的个人因素、他对传统智能理论的批判和对美国教育的指摘三个个方面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进行了归因分析。第三部分(第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主体,也是构成加德纳教育思想系统的重要组分,主要介绍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起源——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思想,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由多元智能理论拓展而出的创造力、领导力、优善工作和道德教育等理论,论述了几种理论之间的关系,此外还介绍了加德纳教育思想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实践,发现了实践中的问题。第四部分(第七、八章)首先对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目标、教师转型观、艺术教育观、学校发展观、教育评价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技术观作了总体呈现,发现加德纳的研究在对象、方法、内容三个方面的转变,构建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三维模式,认为加德纳教育思想具有建设性后现代的特征。从学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家庭教育和艺术教育五个维度,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提出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霍华德·加德纳的教育思想丰富深刻又独树一帜,引起了国际心理学、教育学界的关注、研究、实践和审视。该思想构筑于坚实的心理学理论之上,兼顾学校教育和公民教育,在人的智能发展、创造力培养等方面自成体系,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加德纳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本人掌握相关资料还不够全面以及本人研究能力的限制,加德纳教育思想中关于道德理论、领导力理论和优善工作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尤其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展开。

黄杰辉[2](2018)在《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这一总体看法,荀子以“一核双线”(人性论研究为理论内核、内圣能思外王能群为展开主线)为理论进路,展开了其政治哲学的思想体系。哲学研究离不开对人的理解,荀子认为人性虽有自然的趋向,但人却又能思、能群,具有社会的品格,从人之天性出发说人性本恶,仅仅只是荀子人性论学说逻辑起点所在,荀子并未仅仅停留在性恶本身,而是重点强调“化性起伪”以及“涂之人可以为禹”,后者体现了人的能善品格。荀子对人的理解,也主要聚焦于体现人的后天特性的能善论,其治国理论则由此引出,由此出发,荀子以内圣能思和外王能群为两条主线建构其治国思想体系。具体而言,荀子认为人的根本特性之一在于能思,个体能思特性展开为理性思维等能力,并使个体能够把握天道和人道,遵循礼法规范。圣人在这方面提供了典型的范例。荀子提出“心也者,道之工宰者也。”重要观点,又说:“圣人者,精于心道者也。”在荀子眼中,圣人就是精通思维之道者,所谓能思成圣,也就是在后天进一步发展人在这方面的能力,以便为“国”之治理提供内在前提。荀子认为,人的另一根本特性在于“能群”,人和万物根本不同,除了个体通过能思把握天道和人道,遵循礼法规范等等之外,还在于人能够合群以发挥更高的群体作用。在由能群而达外王方面,荀子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并强调:“国者,天下之重任也。”荀子主张以群学开外王,认为王道即群道,从而,把握并依据群道,便可逐渐达到合乎礼制的治国之境。综合起来,从广义的人性论出发,荀子以“能思”扩展内圣、以“能群”落实外王,就“个体如何思”、“国家如何群”进路进行深入研究,对国之“治”的一系列问题作出深刻阐述,由此展开的思想既包括历史的意义,也蕴含理论的意义。

娜仁高娃[3](2020)在《小学“比和比例”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比和比例”作为小学阶段最后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用比例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函数观念,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联通“算术”与“代数”,贯穿“数量”到“关系”。然而,有很多研究表明,能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小学“比和比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整理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小学“比和比例”理论和教学相关的文献,并简要概述了相关的教学理论,分析了课标和教材中与“比和比例”知识相关的课程目标及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使用人教版教科书的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试调查,对相关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访谈,从“比和比例”概念学习和应用比例解决问题角度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比和比例”知识本身三个维度进行归因分析:教师备课缺乏深度和广度,在概念教学中没有重视让学生体会概念的生成过程,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比”与“分数”的互化联通,对于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讲解的不到位,而且对于可视化模型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率不高等;学生无法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解题思维定势,缺乏对比、变式思维,没有很好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体会到应用“比和比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和检查的习惯等;“比和比例”知识中有很多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较抽象,且此部分知识综合性较强。针对以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优化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教学的具体策略: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亲历概念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加强变式训练,拓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加强培养学生自主检查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应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体会“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加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和学生的数学素养。最后,以《比的意义》和《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为例编写教学设计,并以《按比例分配》为课例进行案例分析。

户清丽[4](2013)在《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教学动力是促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学动力类型与师生互动行为密切相关。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是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诸教导要素与“学生学”诸学习要素通过主体适应行为形成的动力联合体,地理课堂教学动力乃是教师教的动力与学生学的动力交互作用所汇聚而成的合力。全文分五个部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界定相关概念,在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从本体论角度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理论架构。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是一个“二维三阶”结构,由“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二维”张力场是动力系统的动力源,主体适应是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二维”张力场的教学张力与主体适应动力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推动教学过程的动力运行系统,即“意向适应”、“工作执行”、“意向生成”“三阶”结构。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运行类型有教师命令式关系下的强迫牵引型、师生互不干涉式关系下的分裂内耗型和师生协商式关系下的互动生成型三种基本模式。动力策略是一个由内核问题聚焦策略、里圈认知性动力策略和外圈情意性动力策略构成的“一核两圈”结构,动力策略有基本策略、附加策略和片断增量策略三种类型,每个动力策略又各有“初—中—高”三级效能标准。第三部分(即第三、四章)从实践论角度探讨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状况。第三章揭示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基本特征有:动力源的整体结构意识日益增强,主体适应意识与能力日益提高,运行模式日益向互动生成型发展。存在问题有:动力源的“学生学”一翼有待加强,实然运行模式与应然动力机制存在落差,新课程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亟待重建。第四章分析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早期求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单点离散”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放任—随意”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分裂内耗型。“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教师教”单翼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控制—服从”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强迫牵引型。“关注学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双翼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参与—合作”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互动生成型。导致地理课堂教学动力不足的关键制约因素是地理教师的动力策略意识薄弱与实施能力的不足。“早期求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动力策略不仅类型少,而且策略效能等级水平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的地理教师,虽然能够采用多种动力策略,但各策略的效能等级水平均比较低;“关注学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动力策略已处于高水平运用状态。动力策略实施的主要问题有:整体设计能力薄弱,未做到教适应于学,策略实施技能匮乏。第四部分(即第五章)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阐明了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并结合中学地理三大模块各1节课例,确立了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为:在对话教学中发掘主体间性动力,在“预设—生成”教学中激发主体性动力,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激活认知内驱力。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整体原则、个性原则和内化原则。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是:首先进行“二维”张力场的张力状况分析,然后进行”三阶”结构的动力策略设计,最后进行动力系统与教学行为的整合设计。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反思。首先对各章主要观点作了撷纳,然后对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做了反思。本文试图创新之处有:研究视角上,从教学动力的视角探寻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研究方法上,突出理论演绎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结论上,确立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基本结构与运行模式,构建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和优化设计方案。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研究资料的丰富信息和多重价值挖掘不够,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合研究有待提高,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项敏[5](2020)在《基于学科融合的初中物理作业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现阶段,初中学生的作业主要以分科作业为主,破坏了学生对于整体知识与完整世界的认知,我国规定的课程结构是: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故分科教学以及分科作业违背了我国教育主导的课程思想,长久下去,不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处于割裂的局面,也会使各科教师各自为政、缺少知识层面的交流,更会使社会缺少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碰撞,使国家缺乏全能型人才,各科技文化领域彼此孤立。从初中物理作业入手,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形成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在创新的基础之上,更看到了学科融合物理作业的优点,增强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同时也是减轻作业负担有效途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各科冗杂的知识中,发现各个知识不是排斥存在的,而是相互融通、相互渗透的,在不断地学习与发现中,逐步建立形成网络的知识观。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其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对学科容和物理作业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理论基础等做了相关回答。并且关于此类作业的应用现状做了访谈与问卷调查。本文最重要的部分是搜集了大量学科融合作业的案例,并且按学科进行整理,主要涉及的科目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在此基础之上,编制了一组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题给与学生进行测验,得到许多宝贵的结论。

姚久潇[6](2020)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统编本”练习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又称为作业系统、训练系统,它承载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的训练活动。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深层次钻研解读文本、检测教学效果、完善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检测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实践实现知能转换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不管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不仅突出了文化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凝练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随后,教育部颁布了全新的“统编本”语文教材,该教材是由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综合性学习、名着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等几大板块组成。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也有更多的突出特点。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根本目的在于熟练掌握并运用本民族的语言,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以及根本目的决定了语文的学习必须通过一定的语言训练来习得。语文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势必会在教材中得以体现和落实。本文在倡导语文教育要体现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研究视角,以“统编本”教材练习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统编本”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对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调查学生的使用情况,结合案例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们提供使用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语文核心素养源自于核心素养,它是核心素养体系具体落实到语文学科中的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课程一样具有基础性和建构性、综合性与实践性、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它也是“语文素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继续补充和不断完善,和三维目标相比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指向的是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强调的是既定的“目标”和达到的“结果”。同时,语文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是在高中阶段,我们通过分析得知核心素养其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实施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习特点可以凝练出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第二、练习系统体现了课标的理念和育人要求,不仅可以为教师的“教”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以为学生“练”落实到具体可供操作的层面。同时练习系统还作为一种检测手段,能够对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诊断。此外,练习系统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历史的发展的链条中不断地清晰化,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从古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零散到规范具体的过程,追溯过去的发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看待当今的语文教育,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对于今天的借鉴价值。第三、“统编本”教材练习系统原人教版教材相比,体现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从课后练习题的数量来看“统编本”教材在课后练习的题目上做出了调整,前者的题目整体上要明显少于后者,但增加了教读课文习题数量,以帮助学生更由针对性的理解巩固,更好的贯彻了课标所提倡的“少而精”的理念;从课后练习的题型来看“统编本”教材课后练习评价型作业和记忆性作业所占比重多于人教版,理解性作业和应用类作业的比重少于人教版,同一课课后练习题目设置也有差异。此外,在其他版块中,新版教材也做出了调整,编排更加完善,育人优势更加突出。第四、语文核心素养为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提供了更高更广阔的视野。因此,练习系统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对于“统编本”教材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其练习系统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教材,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更好的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第五、“统编本”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在“人教版”的基础上内容编排更加完善,更加注重学生在练习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同时,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在新思想新理念的渗透下,语文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统编本”教材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将近两年时间,由于处在新旧教材交替的过渡阶段,受旧教材的评价体系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下许多教师对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以及新教材课后练习的认识了解不完善,练习系统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广大教师需要加强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克服畏难心理,更好的利用练习系统指导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刘佳妮[7](2020)在《书画同源同法的历史建构和审美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张彦远提出的“书画同体”和“同法”的命题为由,对书画两者的原初渊源和后来相互借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理论阐发和历史探讨。张彦远所谓“书画同体”也就是后来理论家所讲的书画“同源”问题,这一问题的考察构成了书画“同法”的历史根据。本文从书画“同源”的肇始再到“书”与“画”相互借鉴(主要是指画对于书的借鉴)的艺术现象,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审美解读。本文认为,书画同源是指书(字)与画在起源意义上的合一同体和交融未分的原始亲缘关系;书画同法是指书与画艺术二者在笔墨促发和审美意趣上的贯通融合。书画的同源与同法内涵虽然不同,但两者内在的关联和历史演化却是值得探讨的,构成本文的中心内容。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画论中的书画“同源”相关论述作为基本材料,辅之以文字学中的相关研究,深入探讨了“同源”命题的内涵,分别从现实根据,象形原则诸方面论证了书画“同源”作为“同法”的审美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书画“同法”审美建构的历史过程,解读了从六朝到宋元书画“同法”的几个重要关节点(主要表述为对相关书画理论的剖析);第三部分,围绕着书画“同法”的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考察,从而进一步印证书画关系在具体作品中的艺术关联和表征;第四部分,从文人写意,美感构成,天地精神和时空节奏等方面对书画“同法”的审美价值和哲学意蕴作出更为概括的形而上的理论阐发。

邓婷[8](2020)在《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某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数与代数”板块中的方程是小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折点。方程不仅仅包括其本身包含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方法。但是当前对“方程”的教学仅聚焦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基于相关理论发现这种教学情况亟待改进。本文首先深入解读了《课标》中对方程、方程教学要求及方程思想的表述,粗略把握相关描述的大致情况;其次,浏览了国内外关于小学方程及方程思想的研究成果,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较为客观地把握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再次,带着目的深入长沙市某小学,在老师的协助下以每一年段的两个班级学生和36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地对方程教学展开研究,大致了解实际教学信息。综合分析调查情况,找出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研究发现:1.在第一学段基础层中,学生符号意识渗透不足,不能理解符号的作用,从而导致学习方程概念及其意义的错乱。2.在第二学段发展层中,方程思想断层,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够透彻,结构意识和守恒意识缺乏,从而导致列方程解题时方程解法的生疏。3.在第三学段强化层中,忽略方程实质教学,学生没有领会方程方法和方程思想的价值,导致解方程时“小毛病”出现,进而代数思维的发展受限。改进意见:1.在基础层夯实基础加强对符号意识的培养,教师要挖掘且重视“前方程”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2.在发展层衔接发展,渐进方法和“关系”教学。有层次地、多角度地训练学生对关系的理解;加强公式、法则、数学语言的训练,逐渐渗透方程思想方法。3.在提升层强化提升重视方程“实质”教学,凸显方程思想和方程方法的价值。即既要重视方程的前后联系,又要注重方法的融会贯通和方程知识的学以致用,衔接与强化各个阶段之间的教学。综上,方程教学需要教师从整体上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地帮助学生掌握方程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邓梦园[9](2019)在《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研究》文中提出“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是柳宗元创作文章所采用的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他提出的一种创作思想。他在国家安定开明、三教调和,自身继承和发展前人文体文风改革,倡导古文运动,遭遇贬谪,实现理想抱负受阻的背景下,强调创作文章应兼收众长、融会贯通,从而逐渐形成了这一创作方法及创作思想。柳宗元主要通过兼学《榖梁传》遒劲峻拔的文气、《孟》《荀》严谨清晰的行文结构及思路、《庄》《老》肆意遐想的文思、《国语》有趣的文味、屈原含蓄深刻的文意、司马迁简洁雅致的文风及语言等众家创作所长,并将创作技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使各家创作特色及其产生的作用集于一文之中展现、结合、相融,进而使文章发挥出突显中心思想、促活事物形象、揭露事实真相、抒发作者真情实感、抚慰作者郁结心绪、保护作者自身安全、易于读者接受、引发众人关注、实现文以明道、教化世人、指导实践等作用,文章收效显着,影响深远。这一创作方法及创作思想,不仅影响了柳宗元创作的优劣及其作品的流传,还影响着后代学者的文集选编和文章创作。“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为柳宗元创作出诸多优秀精湛、闻名于世、影响深远的文章搭建了桥梁,提供了帮助。

曾丽颖[10](2019)在《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用人标准的升级,中职学校的主要功能正由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逐步转变为培养技术劳动力,同时兼顾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由于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核心作用,为了应对中职学校功能转变所需要的就业与升学人才培养,一些中职学校相应开发了就业和升学课程。同时,从学生角度出发,中职校以“职普渗透”课程吸引学生,以兴趣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由此,中职学校形成了兴趣、升学、就业三维的校本课程雏形系列。目前这样形成的系列校本课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课程结构松散,难以满足中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为此,本研究以两所中职学校为个案,在其实践基础上,提出“三维整合”聚焦后,兴趣课程基础上再分枝的升学、就业系列校本课程,形成生命之树“Y”形结构系列设计。全文构思按“提出问题-梳理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研究理论基础-课程需求与现状调查-‘三维整合’方案设计及理论提升-综合课程设计及理论提升-得出研究结论”的思路展开。利用文献研究法,发现可能创新点,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中职校本课程开设情况的问卷调查和案例学校访谈,吸取其校本课程系列开发经验,明确需要解决的顶层设计和综合类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并针对问题,从三个维度整合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聚焦“三维整合”点,开展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研究。最后,形成从整体方案设计到针对整合点的综合校本课程、拼盘课程的“三维整合”分层设计,相应地提炼出其系统优化的设计理论。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按以人为本的“三维整合”球形立体统一的建构思路展开的。其核心在于既以学生为本的整合设计,实现三维课程各有其领域和系列模块的椭圆形平面课程展开维度,又统一形成一个相互交叉、渗透多维的立体统一球体。(2)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系列设计,呈现出“职普渗透”拼盘课程为基础,以整合点的三维综合校本课程设计为突破,为后续分枝专业化发展奠基的整体生命之树“Y”形结构。该设计最终呈现横向综合、纵深推进的师生耦合优化设计路线。(3)“三维整合”点上,覆盖以横断学科如全校的英语、职业规划等为主线,将各专业知识单元串联起来,可以形成“兴趣、升学、就业”融为一体的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4)“职普渗透”校本课程系列,需要参照“三维整合”进行统一规划,由各专业独立实施优化“拼盘”设计。

二、相互渗透 融会贯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互渗透 融会贯通(论文提纲范文)

(1)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加德纳教育思想系统研究的缺失
        (二)加德纳学术思想对教育发展有启迪
        (三)加德纳教育思想适合中国国情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四、文献综述
        (一)加德纳着述中文版概说
        (二)我国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综述
        (三)国内对加德纳其它教育思想的研究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在国外的研究
        (五)对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现状的思考
第二章 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生成
    一、加德纳人生钩沉
        (一)教育初启蒙:天才少年长怀音乐情结
        (二)专业渐明晰:求学进业幸得名师引路
        (三)研究多元化:学术探索跨越公共领域
        (四)着得等身书:荣耀加持仍旧笔耕不辍
    二、催生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个人因素
        (一)边缘生活导致不同步性
        (二)钟情艺术继而执着开拓
        (三)名校名师影响学术方向
        (四)多个项目驱动研究实践
        (五)中国之行形成中国情怀
    三、引发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传统智力理论
        (一)对智能研究的心理测量取向的批判
        (二)对智能研究的信息加工取向的批判
        (三)对智能研究的认知发展取向的批判
    四、促成加德纳教育思想的教育场域
        (一)质疑统一的学校价值
        (二)批评偏狭的教育评价
        (三)抨击失衡的课程设置
        (四)诘问单调的教学方式
        (五)非难枯燥的教育内容
第三章 加德纳的艺术教育理论
    一、加德纳艺术理论的形成
    二、艺术本质论
        (一)艺术心理论
        (二)艺术属性论
        (三)艺术成就论
        (四)艺术符号论
        (五)艺术过程论
    三、艺术与多元智能的关系辨思
        (一)不存在艺术智能
        (二)艺术滋养多元智能
        (三)多元智能为艺术服务
        (四)以艺术的方式实现智能
    四、儿童艺术发展论
        (一)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
        (二)儿童与艺术家的关联
        (三)儿童艺术教育的途径
    五、艺术教育思想
        (一)艺术教育的价值
        (二)艺术教育的目的
        (三)艺术教育的课程
        (四)艺术教育的教学
    六、加德纳对中国艺术教育之反思
        (一)中国民众的美学和艺术素养匮乏
        (二)艺术教育在中国各级教育阶段发展失衡
        (三)中国高水平艺术家流失海外
        (四)艺术教育在中国各地发展水平不均
        (五)中国家长艺术教育存在误区
        (六)中国的艺术领域更加倾向于模仿而非创造
        (七)高年级学生艺术表演和展示缺乏个性
        (八)中国艺术教育注重职业教育忽视通识培养
第四章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一、智能的判定与内涵
        (一)智能的判定
        (二)智能的内涵
        (三)智能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加德纳探索多元智能的方法
        (二)符号系统与多元智能的关系
        (三)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四)多元智能理论之于智能理论的价值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愿景
        (一)以学科理解为教育目标
        (二)承认并尊重个体差异
        (三)重新调整课程体系
        (四)运用情景化评估替代标准化考试,全面评价人的智能
        (五)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师范教育
        (六)多元智能融入社会教育
第五章 加德纳的创造力理论
    一、加德纳创造力思想肇启
        (一)加德纳缘何走上创造力研究的道路
        (二)加德纳如何判定创造力的价值
    二、加德纳研究创造力的策略与方法
        (一)加德纳研究创造性活动的上层结构
        (二)具体的研究方法
        (三)加德纳对其他研究者创造力研究的批判
    三、加德纳关于创造力、创造者及创造性活动的论说
        (一)加德纳对创造力内涵及类型界定
        (二)人的创造力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领域性
        (三)加德纳关于创造者的分型辨类
        (四)创造性行为(活动)的五种形式
        (五)加德纳理解创造过程的层次
    四、创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创造力是升级版的智力
        (二)多元智能中优势智能的引领
        (三)符号系统的差异导致创造力不同
        (四)创造力的保持是创造力发展的高起点
        (五)创造者的自我认知和调节
        (六)艺术与创造力的相互激荡
        (七)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
        (八)文化、环境差异熏染不同的创造力
第六章 加德纳的道德论、优善工作理论与领导力理论及教育思想的实践
    一、道德论
        (一)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的判定标准
        (三)道德与智能的关系
        (四)道德的重要性
        (五)高校招生应把道德考虑在内
        (六)加强德育的必要性
        (七)后现代道德观
    二、优善工作理论
        (一)“优善工作项目”研究缘起及发展
        (二)优善工作的内涵及实现
    三、领导力理论
        (一)领导力理论
        (二)加德纳对教育领导提出的几点建议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的实践
        (一)多彩光谱项目——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实践
        (二)重点学校到重点学习社区——小学阶段的实践
        (三)学校实用智能项目——初中阶段的实践
        (四)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矫枉
        (五)警惕情境化评估带来的严重危险
        (六)加德纳教育思想实践的评价
第七章 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加德纳教育思想总论
        (一)为理解而教的教育目标
        (二)极富价值的艺术教育观
        (三)个性教育的学校发展观
        (四)全面真实的教育评价观
        (五)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观
        (六)尊重差异的学生观
        (七)多样有效的教学观
        (八)均衡设置的课程观
        (九)为我所用的技术观
    二、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三个转向
        (一)研究对象的转向:从关注特殊人群到放眼全民
        (二)研究方法的转向:从实证量化为主到融会贯通
        (三)研究内容的转向:从质疑智能理论到拓展智能
    三、加德纳教育思想具有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倾向
        (一)加德纳教育思想是有机的思想系统
        (二)加德纳教育思想鼓励创新并且实现创新
        (三)加德纳教育思想尊重差异倡导多元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强调整体效能
        (五)加德纳教育思想呼唤对世界和他者的关爱
        (六)加德纳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生态
        (七)加德纳教育思想把人还原为本真的人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三维结构
        (一)时间维结构
        (二)逻辑维结构
        (三)知识维结构
第八章 加德纳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富有职业伦理正能量的学校
        (二)学校教育应该增进理解
        (三)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四)注重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五)学校发展借鉴多元智能理论
    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一)塑造优善工作的教师
        (二)培养教师依据多元智能指导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教师教学领导力
    三、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儿童创造力需要保持而非刻意追求
        (二)依据优势智能发展学生创造力
        (三)创造者本人应耐住寂寞
        (四)重视艺术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培养创造力
        (六)培养认同并实践职业伦理道德的学生
    四、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家长的榜样力量
        (二)亲子关系培养
        (三)家长要给孩子自由创造的空间
        (四)多元智能融入家庭教育
    五、对增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启示
        (一)重新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
        (二)促进艺术教育均衡发展
        (三)改变艺术教育的方法
    六、对加德纳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瞻望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治国之道
    1.1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1.1.1 “国”的定位
        1.1.2 “国”的价值
    1.2 “国者,天下之重任也”
        1.2.1 研究的进路
        1.2.2 内圣能思和外王能群
        1.2.3 以法为端和以人为本
    1.3 “率一道治万变”
        1.3.1 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
        1.3.2 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
        1.3.3 化性起伪和王霸并用
第二章 人性与治道
    2.1 人之性
        2.1.1 人性本恶
        2.1.2 由恶至善
        2.1.3 人性与治道
    2.2 能思与能群
        2.2.1 能善为核心
        2.2.2 内圣与能思
        2.2.3 外王与能群
    2.3 内在意义
        2.3.1 人格的提升及其进路
        2.3.2 礼法的外在制约
        2.3.3 引导与教化
第三章 能思与内圣:以“治”为视域
    3.1 个体的层级
        3.1.1 “人有五仪”说的提出
        3.1.2 凡圣的区隔
        3.1.3 社会的结构
    3.2 能思与内圣
        3.2.1 治心之道的提出
        3.2.2 “精于道者,精于物者”
        3.2.3 “知道为本,以道观尽”
    3.3 内圣与治国
        3.3.1 社会治理的本质
        3.3.2 圣人思维的价值
        3.3.3 圣人为治理枢纽
第四章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能群与外王
    4.1 “国”的层级
        4.1.1 “国”的五重涵义
        4.1.2 “国”的差异
    4.2 王道的本质
        4.2.1 王道即群道
        4.2.2 何谓“群道当”
        4.2.3 王道境界说
    4.3 “国”之价值
        4.3.1 “国”对“民”的激发
        4.3.2 “国”的多方面性
        4.3.3 “国”与“治国”
第五章 国者,天下之重任也:外王的进路
    5.1 法治与人治
        5.1.1 以君为源
        5.1.2 以法为端
        5.1.3 以人为本
    5.2 以法为端和法治
        5.2.1 壹王道
        5.2.2 壹王政
        5.2.3 壹王制
    5.3 以人为本和人治
        5.3.1 得君行道
        5.3.2 尚贤使能
        5.3.3 大化合一
第六章 荀子治国思想与先秦儒学的演化
    6.1 逻辑的展开
    6.2 演化的历史
    6.3 演化的内在逻辑
第七章 荀子治国思想与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化
    7.1 理论的溯源
    7.2 理论的演化
    7.3 《管子》的初步探索
    7.4 荀子的系统整合
附录一 心也者,道之工宰者也:心如何思
    1.1 思维的层级
    1.2 思维的方法
    1.3 思维的检验
附录二 荀孟的分别
    2.1 人性论的分别
    2.2 内圣论的分别
    2.3 外王论的分别
研究综述
    1.1 中国大陆荀子思想研究现状
    1.2 中国近代、香港台湾及海外荀子思想研究借鉴
    1.3 近代世界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借鉴
结论
参考文献

(3)小学“比和比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小学比和比例相关教学理论概述及教学内容分析
    2.1 比和比例相关教学理论概述
        2.2.1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理论
        2.2.2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理论
        2.2.3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布鲁纳的数学学习理论
    2.2 小学比和比例内容分析
        2.2.1 《课标》对比和比例内容的教学要求
        2.2.2 小学教科书中比和比例的内容分析
        2.2.3 比和比例内容之教学分析
第3章 小学比和比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教师访谈
        3.1.1 访谈设计
        3.1.2 设计目的
        3.1.3 访谈形式
        3.1.4 访谈结果
    3.2 学生测试调查
        3.2.1 测试目的
        3.2.2 测试对象及形式
        3.2.3 测试卷编制
        3.2.4 测试卷结果及分析
    3.3 问题成因分析
        3.3.1 教师方面
        3.3.2 学生方面
        3.3.3 知识本身及教材编排
第4章 比和比例教学策略
    4.1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
        4.1.1 追本溯源,挖掘概念本源
        4.1.2 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感悟概念的生成过程
        4.1.3 加强对概念的多元表征,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概念
        4.1.4 在结构中理解和记忆概念
        4.1.5 在概念的价值与应用中掌握概念
        4.1.6 对比辨析有效区分易混淆概念
    4.2 注重让学生经历比和比例问题解决的完整过程
        4.2.1 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分析数值关系的能力
        4.2.2 加强变式训练,拓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
        4.2.3 培养学生自主检查的习惯
    4.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比例思维解决问题
    4.4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5 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素养
        4.5.1 完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4.5.2 不断研究,超越教材
        4.5.3 合理运用和开发教学技术和工具
第5章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5.1 教学设计
        5.1.1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5.1.2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5.2 教学案例
        5.2.1 按比例分配
        5.2.2 教学案例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教学建议
    6.3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4)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解析
        一、地理课堂教学
        二、教学动力
        三、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教学动力研究
        二、地理教学动力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架构
        一、主要问题
        二、基本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二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理论架构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源
        一、地理课堂:一个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
        二、“二维”张力场:动力系统的动力源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
        一、地理课堂教学: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二、主体适应: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运行原理
        一、“三阶”结构:动力系统的运行过程
        二、三种模式:动力系统的运行类型
    第四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
        一、“一核两圈”: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
        二、三级体系:动力策略的效能标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分析框架构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演进审视
        一、动力系统演进概况
        二、动力源结构演进
        三、动力机制与动力系统运行模式演进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演进思考
        一、动力系统演进基本特征
        二、动力系统演进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现状审视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现状初探
        一、“动力系统现状分析”框架构建
        二、教学流程与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三、动力系统现状差异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差异探因
        一、“动力系统差异调查”分析框架构建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调查结论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策略实施思考
        一、三位教师动力策略实施差异
        二、地理教师动力策略实施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思想与原则
        一、设计思想
        二、设计原则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
        一、自然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例
        二、人文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为例
        三、区域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论文的主要理论观点
        二、论文的主要实践观点
    第二节 讨论
        一、创新之处
        二、问题与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地理“锋面与天气”教学案例
    附录2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3 “锋面与天气”同课异构教学实录
    附录4 “锋面与天气”同课异构师生互动行为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基于学科融合的初中物理作业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2 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的研究
    2.2 国内的研究
3 主要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3.1 主要理论基础
    3.2 核心概念界定
4 对初中学科融合物理作业的现状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调查方法
    4.4 调查结果
    4.5 调查综合分析
5 与语文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
    5.1 与语文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可行性分析
    5.2 与语文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案例
    5.3 与语文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案例分析
6 与数学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
    6.1 与数学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可行性分析
    6.2 与数学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案例
    6.3 与数学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案例分析
7 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
    7.1 与历史、地理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
    7.2 与生物、化学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
    7.3 与音乐、体育学科融合的物理作业
8 学科融合物理作业的编制与测试
    8.1 学科融合物理作业的设计方法
    8.2 学科融合物理作业题的编制
    8.3 学科融合物理作业题的测试
9 结论
    9.1 总结
    9.2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9.3 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统编本”练习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文核心素养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
    二、“语文素养”与“核心素养”之辨析
    三、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第二章 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与练习理念
    一、练习系统的内涵
    二、练习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三、语文教材练习理念的演变和练习系统的发展
第三章 “统编本”与“人教版”练习系统比较分析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板块构成
    二、“统编本”与“人教版”语文练习系统宏观分析
    三、“统编本”与“人教版”语文练习系统微观比较
第四章 “统编本”教材练习系统对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在练习系统中的体现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在练习系统中的体现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在练习系统中的体现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在练习系统中的体现
第五章 “统编本”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情况调查与案例分析
    一、“统编本”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情况调查
    二、课后练习使用案例分析
    三、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分析
    四、写作板块教学案例分析
第六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统编本”练习系统使用策略
    一、借助练习系统明确教学目标
    二、师生互动,注重听说能力与诵读训练
    三、讲练结合,拓展思维广度与深度
    四、优化教学过程,渗透审美理念和审美意识
    五、融会贯通,发挥教材资源优势
    六、练习系统使用的反思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统编本”教材练习系统使用情况研究调査(学生卷)
附录B “统编本”教材练习系统使用情况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C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髙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比
作者简历

(7)书画同源同法的历史建构和审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主要内容及问题:
    四、选题目的及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书画“同源”的历史探渊与书画“同法”的逻辑关联
    第一节 书画“同源”的首倡及其理论演绎
    第二节 书画“同源”的文字学探讨
    第三节 画论关于书画审美同构的多种阐释
    第四节 “象形”原则作为书画“同法”的历史前提
第二章 书画“同法”的审美建构
    第一节 晋唐人物画中的书画“同法”初构
    第二节 宋代山水画书画“同法”理论的拓展
        一 郭熙论“人之学画,无异学书”
        二 郭若虚书画“本自心源”说
        三 韩拙论“书不同体,画不杂揉”
        四 米友仁“心画”论
    第三节 元明花鸟画书画“同法”互鉴的理论深化与延伸
        一 赵孟頫论“书画本来同”的转折意义
        二 夏文彦《图绘宝鉴》与历代书画兼善者的载录
        三 书法渗透花鸟的“同法”全面展开和提升
第三章 书画“同法”的个案考析
    第一节 赵孟頫花鸟写意中的书法笔气的贯融
    第二节 倪瓒的山水用笔与书法格调的相映
    第三节 徐渭草书与花鸟画大写意的互通
    第四节 董其昌的清润山水与书法平淡风致的相融
第四章 书画“同法”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书法对文人绘画写意的推助作用
    第二节 书法题跋与绘画美感的构成
    第三节 画中兼字透发的天地精神(“一画”)
    第四节 书画互鉴蕴含的时间(宇宙)节奏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综述
        二、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的内容及其价值
    第一节 方程分层渗透的内容
        一、小学一二年级基础层的前方程萌芽
        二、小学三四年级发展层的方程方法衔接
        三、小学五六年级提升层的方程强化
    第二节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教育价值
        一、循序渐进促发展
        二、承上启下利教学
        三、全面有效助教师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工具与目的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调查问卷的内容维度设计
        四、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第二节 调查实施
        一、调查过程
        二、数据处理
第四章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
        一、“基础层”——符号意识渗透不足
        二、“发展层”——方程思想渗透不强和“关系”解释不清
        三、“提升层”——忽略方程的“实质”教学
    第二节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问题原因剖析
        一、教师层面——专业素养不足
        二、教学层面——分层渗透教学力度不强
        三、学生层面——知识储备欠缺
第五章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夯实基础,加强符号意识培养
        一、注重前方程,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符号代表数
        二、渗透符号意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符号参与运算
    第二节 衔接发展,渐进方法和“关系”教学
        一、反复训练“思维”,发展结构意识
        二、增加数学语言训练,增强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三、加强公式、法则的训练,渗透方程方法的教学,
    第三节 强化提升,重视方程实质教学
        一、加强“用字母表示数”前后联系
        二、淡化方程概念,注重方程本质
        三、强化“解方程”的融会贯通
        四、增强“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学以致用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9)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产生背景
    第一节 元和中兴,三教调和
    第二节 继承发展,倡导古文
    第三节 求变求新,实现理想
第二章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的释义及具体做法
    第一节 “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的释义
    第二节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一、参之榖梁氏以厉其气,表心且达情
        二、参之《孟》《荀》以畅其支,旨明而益行
        三、参之《庄》《老》以肆其端,揭恶又护身
        四、参之《国语》以博其趣,讽世兼教化
        五、参之《离骚》以致其幽,言真亦明道
        六、参之太史公以着其洁,聚焦促学古
    第三节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的典范之作——《蝜蝂传》
第三章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选编文集,广收众长
    第二节 创作文章,兼学各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10)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产生背景及解题的现实可行性
        一、“三维”校本课程产生的内外因
        二、开发系列校本课程需要“三维整合”设计
        三、“三维整合”设计研究的现实可行性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及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中职校本课程整合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校本课程设计研究的现状
        四、现有研究述评及本研究可能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一、校本课程定义研究
        二、校本课程设计界定
        三、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
    第二节 “三维整合”设计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劳动的人”提供人性论基础
        二、杜威教育哲学提供整合的“经验”切入口
        三、以多维融合的个性化教育价值论为基础
        四、系统优化的校本课程系列结构功能论
    第三节 “三维整合”设计的课程理论基础
        一、“三维整合”设计的校本课程理论基础
        二、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对本设计的启发
        三、STEAM理念对“三维整合”设计的启发
    第四节 建构主义思想对“三维整合”设计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下的“三维”设计启示
        二、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三维整合”建构设计
第三章 三类校本课程需求与开设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三类校本课程开设需求与现状问卷调查
        一、教育哲学和校本课程论指导下的问卷设计
        二、北海中职学校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三、多所中职学校抽样调查结果描述统计分析
    第二节 两所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一、北海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二、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第三节 两所案例学校三类校本课程开设问题与出路
        一、现有校本课程与学生需求矛盾问题
        二、三维校本课程设计需要顶层规划
        三、三维校本课程需要整合组织实施
第四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设计
    第一节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设计原则与思路
        一、“三维整合”方案中开发系列课程的设计原则
        二、“三维整合”方案中的系列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节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目标与内容设计
        一、以教育哲学为指导的“三维整合”总目标设计
        二、建构主义启发下的“三维分枝”系列目标设计
        三、“三维整合”方案中系列校本课程整体设计
        四、综合设计“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
    第三节 “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实施及评价
        一、“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的纵横组织实施设计
        二、三维校本课程系列相对独立地组织实施设计
        三、“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实施的评价设计
    第四节 “三维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理论提升
        一、STEAM理念下“三维整合”设计的横向综合优化
        二、按阶段纵深推进的“三维整合”结构优化设计
        三、STEAM理念下师生耦合生成“三维整合”优化设计
第五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中综合课程设计
    第一节 “三维整合”综合类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目标设计
        二、浅表综合类“职普渗透”课程目标设计
    第二节 “三维整合”中综合类校本课程内容设计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内容设计
        二、“三维整合”中浅表综合的拼盘课程设计
    第三节 “三维整合”的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设计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实施与评价
        二、浅表综合类拼盘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第四节 “三维整合”中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理论提升
        一、“三维整合”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特性
        二、STEAM启发下的综合设计理念及操作框架
        三、STEAM理念下“三维整合”的综合课程优化设计
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四、相互渗透 融会贯通(论文参考文献)

  • [1]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D]. 柳世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4)
  • [2]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D]. 黄杰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小学“比和比例”教学研究[D]. 娜仁高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D]. 户清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5]基于学科融合的初中物理作业的研究与设计[D]. 项敏.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统编本”练习系统研究[D]. 姚久潇. 鲁东大学, 2020(02)
  • [7]书画同源同法的历史建构和审美价值[D]. 刘佳妮.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某小学为例[D]. 邓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研究[D]. 邓梦园.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D]. 曾丽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相互渗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