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代瑜,肖书熠,齐凤军[1](2021)在《从中医瘀病角度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文中提出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而又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预后往往偏差。从中医理论看来,其发病因素以"瘀"为主,其病机以"肺络痹阻"为根本,因此运用中医特色辨证论治方法,从瘀出发浅谈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发挥中医药治疗特色,进一步扩宽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手段。

王加豪[2](2021)在《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应及其调控miR-210-3P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中医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IPF的可行性,然后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法的代表方剂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IPF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经济效益,随之通过网络药理学对相关靶点机制进行初步预测,最后通过实验研究探讨mi R-210-3P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在IPF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加味补阳还五汤对mi R-210-3P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第一部分理论探讨:从传统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方面剖析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IPF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第二部分临床研究:采取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吡非尼酮治疗,实验组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三个月后,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TLC及TLC%、DLCO-SB及DLCO-SB%、FVC及FVC%)、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试验、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第三部分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络(BATMAN-TCM)获得加味补阳还五汤的药物活性成分与相关靶点,通过OMIM、DRUGBANK、Genecards数据库收集IPF的相关靶点,取交集后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建立“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第四部分实验研究:实验一探讨mi R-210-3P对TGF-β1诱导的MRC-5细胞中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选用MRC-5细胞,将实验分为六组:空白组、模型组、mi R-210-3P mimic组、mi R-210-3P mimic negative control组、mi R-210-3P inhibitor组、mi R-210-3P inhibitor negative control组。培养48h后,q RT-PCR法检测空白组和模型组α-SMA m RNA和fibronectin m RNA表达情况,验证造模效果,然后检测六组间mi R-210-3P、VEGFm RNA、PEDFm RNA、HIF-lαm RNA、PDGF-BBm 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PEDF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二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TGF-β1诱导的MRC-5细胞中mi R-210-3P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选用MRC-5细胞,将实验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空白血清组。培养48h后,q RT-PCR法检测各组mi R-210-3P、VEGFm RNA、PEDFm RNA、HIF-lαm RNA、PDGF-BBm 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PED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第一部分理论分析后我们发现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IPF具有可行性。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而具体从几种典型症状来看,实验组在咳嗽、喘憋、自汗方面并无统计学改善,但在咯痰、乏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状上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各种典型症状上均无统计学改变;对于肺总量(TLC及TLC%)和6分钟步行试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结局指标有所加重,病情有轻度恶化,实验组虽也有轻度进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较对照组病情进展相对更慢;对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SB及DLCO-SB%)、用力肺活量(FVC及FVC%)、经皮动脉氧饱和度(Sa O2)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治疗前后,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用药消费情况,对照组治疗三个月人均消费超过2万元,实验组应用中药人均消费2千多元,对照组治疗花费远远超过实验组;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药物减量后反应消失,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第三部分网络药理结果显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IPF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炎症损伤修复、血管新生等,癌症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为其重要通路,而文献显示mi R-210-3P的靶点预测同样集中在癌症通路、HIF-1信号等通路中,与血管新生机制关系密切。因此我们针对血管新生展开研究,选取HIF-1信号通路中的代表性分子指标,作为后续实验部分的研究方向。第四部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一:(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mi R-210-3P、VEGF、HIF-1α、PDGF-BB、α-SMA、fibronectin表达量均有所增高,PEDFm 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2)与模型组相比,mi R-210-3P mimic组的mi R-210-3P、VEGF、HIF-1α、PDGF-BB表达量增高,PEDFm 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3)与模型组相比,mi R-210-3P inhibitor组的mi R-210-3P、VEGF、HIF-1α、PDGF-BB表达量降低,PEDFm RNA及蛋白表达升高。(4)模型组、mi R-210-3P mimic negative control组、mi R-210-3P inhibitor negative control组三组间mi R-210-3P、VEGF、HIF-1α、PDGF-BB、PEDF无明显差异。实验二:(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空白血清组mi R-210-3P、VEGF、HIF-1α、PDGF-BB表达量均有增高,PEDFm 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有显着减少。(2)与模型组相比,空白血清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差异。(3)与模型组及空白血清组相比,加味补阳还五汤血清组的mi R-210-3P、VEGF、HIF-1α、PDGF-BB表达减少,PEDFm RNA及蛋白表达量增多。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可以发现,IPF总体上是渐进发展的,但相较于吡非尼酮,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后患者在六分钟步行距离、TLC等指标上进展更慢,且中药组在中医证候总积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上较治疗前略有改善,但对咳嗽、喘憋无明显改善,对咯痰、乏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状略有改善,结合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加味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效果较之吡非尼酮相对更好,尤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疾病进展、减少不良反应以及用药花费等方面,中药更具优势。第二,从网药分析及实验结果可见,mi R-210-3P能够调控VEGF、HIF-1α、PEDF等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而加味补阳还五汤则可能是通过调控mi R-210-3P,进一步干预VEGF、HIF-1α、PEDF等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从而延缓肺纤维化疾病进程。因此,益气温阳活血法的代表方加味补阳还五汤对IPF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红舟[3](2021)在《五味子乙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进行性、不可逆转和致死性的特点。IPF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患者5年内生存率低于30%。IPF的具体临床表现是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发展进行性加重,伴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时可出现口唇发绀、胸廓扩张、膈肌活动度下降等,需要制氧机辅助呼吸;咳嗽咳痰方面,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是干咳或咳黏液痰,若出现肺部感染则可见血性痰或脓痰;疾病后期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死亡常见原因是呼吸衰竭。目前研究发现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等抗纤维化药物可改善IPF患者症状以及延缓肺功能下降,但不能显着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患者后期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未得到充分证明。除此以外,在治疗肺纤维化的过程中还有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的情况,但长期应用具有明显的副作用。近几年来,祖国医学对IPF的研究热度逐渐上升,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可用于指导临床。除此以外,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在治疗IPF上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探索中药草药及相关制剂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机制就很有必要。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博来霉素导致的肺纤维化小鼠作为模型,通过分析相关的纤维化、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水平,探究五味子乙素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Sch-B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在麻醉状态下,空白组气管内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NS),其余两组小鼠经气管给予博来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二天,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0.9%NS,Sch-B组灌胃给予五味子乙素治疗。各组均于第14天脱臼处死,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8-异前列腺素(8-iso-PGF)、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氧化损伤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用PCR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红素氧合酶(HO—1)的含量,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抗氧化损伤程度。通过以上检测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研究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相比,Sch-B组小鼠肺泡破坏和间隔增厚程度相对较轻,炎症细胞浸润相对较少,肺间质纤维化程度相对较轻,肺泡结构破坏程度和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炎性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相比,Sch-B组小鼠肺组织肺泡结构破坏程度相对较轻,肺间质、支气管壁和肺泡隔被蓝染区域的面积相对较少,胶原纤维的形成和胶原沉积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Sch-B组小鼠SOD和HO-1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Sch-B组小鼠HYP水平和8-iso-PGF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研究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能通过提高组织抗氧化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程度,抑制肺纤维化的进程,达到减轻肺纤维化程度的目的。

车艳娇[4](2021)在《基于Delphi法的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生活质量量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制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生活质量量表,旨在对课题团队前期形成的IPF生活质量评价专用量表作进一步的更新、验证及优化,为临床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疾病症状变化、生活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与工具。方法:首先设立研究小组,在遵循国际生活质量量表研制原则及团队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组间讨论,明确量表的概念和理论模型框架。接下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回顾既往病例、进行患者及家属访谈、专家依据个人经验提出条目等途径来源,来构建量表的初始条目。然后采用Delphi法和临床调查法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形成中医特发性肺纤维化生活质量的初选量表、终选量表,并完成对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的科学测评,初步制定中医特发性肺纤维化生活质量量表(TCM-IPF-QOL量表)。结果:中医特发性肺纤维化生活质量量表涵盖症状及体征、生理功能、情志、社会、环境5个领域/维度,较团队前期形成的IPF生活质量评价专用量表(中华IPF-QOL量表)增设了一个环境领域,用以评价环境因素带给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且每个领域下又延伸出疾病特有的临床表现、全身的临床表现、对治疗的依赖情况、日常活动的能力、精神活动层面、积极的感受、消极的感受、社会关系、满意程度和环境污染10个方面,共62个条目。Delphi法的专家组成员地域分布覆盖辽宁、河南、江西、山东、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以及北京、上海2个直辖市,与团队前期量表Delphi法相比,专家意见具有跨地域之局限的优势。临床调查数据分析方法较前期相比增加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加大量表条目的筛选力度,最终得到的新量表条目数量有所增加。临床问卷回收率和有效完成率均为100%,平均填写时间为22min,量表总体Cronbach’s值为0.970,症状及体征领域为0.958,生理功能领域为0.928,情志领域为0.828,社会领域为0.862,环境领域为0.812。总量表的前后折半系数为0.888,症状及体征维度、生理功能维度、情志维度、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的折半系数分别为0.967、0.918、0.843、0.693和0.717。各个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TCM-IPF-QOL量表与m MRC量表两者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临床调查)为0.803,p<0.01。结果显示TCM-IPF-QOL量表可行性、信度、效度均良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内涵和IPF疾病的相关问题,可初步认为TCM-IPF-QOL量表能用来评价IPF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1.完成了对团队初期形成的IPF生活质量评价专用量表进行更新、验证和优化的目的。2.TCM-IPF-QOL量表经初步测评后,其可行性、信度、效度结果均显示良好,可认为适用于评价临床IPF患者的生活质量。3.TCM-IPF-QOL量表在对前期相关量表总结、验证的同时,能进一步丰富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对中医药生活质量评价标准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丁露[5](2021)在《温肺补气通络方对肺纤维化小鼠炎症反应及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干预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温肺补气通络方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中TLR-4/IκB通路炎症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肺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和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相关蛋白Collagen I、α-SMA、TGF-β1、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和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改变,探讨温肺补气通络方对肺纤维化小鼠炎症反应及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干预作用,为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气管滴注博莱霉素的方法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2.通过HE染色的方法观察不同阶段小鼠肺部炎症及损伤情况。3.通过Masson染色的方法观察纤维化中期胶原沉积情况。4.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不同组别中IκB-β、TLR-4、Collagen I、α-SMA、TGF-β1、E-cadherin、N-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5.通过试剂盒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证明胶原沉积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表明,7天和14天的模型组均出现重度炎症反应,肺泡内大量炎性细胞渗出,肺泡壁轻度增厚,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给予温肺补气通络方治疗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炎症反应受到明显的抑制。2.Masson染色结果表明,在14天模型组中,小鼠肺脏开始出现纤维化表现,可见模型组的肺脏切片中有大量的胶原沉积,给予温肺补气通络方治疗后,胶原沉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纤维化程度受到明显的抑制。3.免疫组化检测结表明,7天炎症模型中,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的IκB-β、TLR-4低表达。模型组的IκB-β和TLR-4高表达,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蛋白高表达明显。另外,经温肺补气通络方及吡非尼酮的治疗后,我们发现治疗组浓度的增加,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炎症反应受到抑制,说明温肺补气通络方对纤维化早期的炎症反应有干预作用4.通过肺组织中羟脯氨酸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升高,羟脯氨酸是胶原组织的主要成分之一,通过检测羟脯氨酸含量间接验证组织中胶原沉积情况。5.通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14天纤维化模型组中,肺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和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中,Collagen I、α-SMA、TGF-β1、N-cadherin低表达,E-cadherin高表达。模型组中,E-cadherin表达下调,Collagen I、α-SMA、TGF-β1、N-cadherin表达升高,这符合肺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和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时出现的极化。与治疗组相比,经治疗干预,蛋白表达均有回调,温肺补气通络方12g/kg和吡非尼酮组最明显。说明温肺补气通络方在IPF早期有预防和逆转的效果。结论:1.温肺补气通络方能够降低TLR-4/IκB通路炎症因子的表达,有效抑制小鼠肺纤维化早期的炎症反应。2.温肺补气通络方能够下调肺纤维化与增殖相关蛋白Collagen I、α-SMA、TGF-β1、N-cadherin的表达,同时通过回调E-Cadherin蛋白起到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修复细胞损伤,起到抑制细胞发生间质化的作用。3.温肺补气通络方防治肺纤维化与抑制炎症反应、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和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有关。

孟令鑫[6](2021)在《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制及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研制《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及探讨分析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征。方法:1.采用国际通用量表研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及病例信息采集,运用频数频率分析确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四诊信息条目池,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确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的证素条目池,结合临床经验及既往研究结果确立证素-四诊信息关系并形成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通过专家咨询初步建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2.回顾133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探讨分析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的人口学资料及中医症状学特点。回顾19例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组及26例非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组,对比分析其一般资料及中医证素。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出226篇合格文献,共录入2670例次四诊信息及证素,通过频数分析最终筛选得到3个病位证素、9个病性证素及49个四诊信息条目。本研究共纳入133例F-ILD患者,共录入1086例次四诊信息,通过频数分析得到87个四诊信息条目,通过聚类分析得到4个病位证素及9个病性证素条目。经统合归纳条目池形成有4个病位证素、9个病性证素条目以及100个四诊信息条目的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本研究共邀请19名专家参与第一轮专家调查,通过频数分析,最终形成初版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2.133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病例中,以老年、男性居多,主要疾病类型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以及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咳、痰、喘是本病最常见症状,神疲、乏力、畏寒、口干渴、咽干、咽痒、纳差为本病常见症状。本病患者舌质以暗红舌、红舌、淡白舌为主,舌苔以白苔、腻苔为主,脉以沉、弦、细、滑为主。19例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及26例非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两组患者间用力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初次记录的用力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分析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间质性肺疾病分类、影像学表现、吸烟史、肺一氧化碳弥散量、KL-6、6分钟步行实验、CRP呼吸困难评分、莱斯特咳嗽评分,结果显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证素方面,两组均以肺、脾、肾、气虚、阴虚、阳虚、痰、湿、火(热)、风、寒、血瘀为主要证素。结论和意义:1.本研究基于国际通用量表制定方法初步制定了《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为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2.分别基于文献和临床资料进行量表条目池构建,更接近临床实际情况。3.探讨分析了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蔡松[7](2021)在《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研究及大黄(?)虫丸干预肺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总结肺纤维化的六经分布规律,研究肺纤维化六经辨证分型与一般情况、主要症状、评分指标及血瘀兼证的相关性,探讨血瘀兼证在肺纤维化六经辨证中的意义,为肺纤维化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延展。通过动物实验,探究大黄(?)虫丸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及生存状态的影响,并从大黄(?)虫丸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部分: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四诊信息等,进行六经辨证分型,并对血瘀兼证患者进行积分量化,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总结出肺纤维化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型特点及与一般情况、主要症状、评分指标、血瘀兼证之间的关系,以研究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规律。实验部分:采用气管内滴入博来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吡非尼酮组(C)、大黄(?)虫丸大剂量组(D)、大黄(?)虫丸中剂量组(E)、大黄(?)虫丸小剂量组(F)六组。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给药28天后检测肺功能。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实时PCR检测TGF-β1、Ⅰ型胶原及Smad3蛋白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临床部分:1.9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0例,其中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8岁,年龄最大的为93岁,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63.18±12.06岁,年龄分布以61-70岁之间最多,病程在1-3年之间最多。有吸烟史的患者有46例,其中男性占绝大多数。接触异物的患中接触粉尘的最多。合并循环、呼吸系统疾病者较多。2.有咳嗽症状的患者有88例,轻度咳嗽者居多,咳嗽无明显规律的患者最多。64例患者有咯痰,咳痰量为中量、黄白相兼的粘稠痰者最为多见,咯痰难易无明显差异。93.9%的患者出现气短,61-70岁这一年龄段的患者最多,轻度气短的患者最多。87.9%的患者出现喘息,轻度喘息的患者最多,61-70岁之间的患者最多。出现最多的症状为口干,口苦,胸闷,乏力,面色萎黄;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最为多见。3.属于血瘀证的患者有89例。其积分最小的为3分,最大的为12分,平均值为5.87±1.65分,中度血瘀的患者最多。mMRC呼吸困难指数评分为1分的患者最多,占比为46.5%;4.六经辨证中单经病76例,其中少阳病为最多见,有46例;最少的是太阳病,仅有1例,占比为1.0%。两经合病22例,有四种合病类型,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少阳、少阳太阴、阳明太阴,其中以阳明少阳合病最为多见,有13例;太阳少阳合病与阳明太阴合病最少,各仅有1例。四经合病仅有1例,为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合病。5.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咳嗽程度、气短程度、喘息程度、mMRC评分不具有明显相关性。6.肺纤维化的六经单经辨证分型与咯痰量有关,咯痰量大者与少阴病有关,咯痰量少者与太阴病有关;肺纤维化的六经合病辨证分型与血瘀兼证的分级有关,中度血瘀者与阳明少阳合病、少阳太阴合病有关;重度血瘀者与少阳太阴合病有关。实验部分:1.模型组~中剂量组大鼠死亡率相近,小剂量组造模后无死亡;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FVC、FEV0.2、CL降低(P<0.05),Ri、Re、0.2秒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吡非尼酮组~小剂量组Ri、Re降低(P<0.05),CL升高(P<0.05),中剂量组、小剂量组FVC、FEV0.2升高(P<0.05),0.2秒率降低(P<0.05),小剂量组PEF升高(P<0.05);病理可见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破坏,炎细胞浸润,胶原大量沉积,纤维化改变明显,吡非尼酮组~小剂量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以小剂量组最为明显。2.病理:模型组纤维化改变明显,小剂量组纤维化程度为各用药组中最轻。PCR:较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剂量组大鼠TGF-β1、Smad3及Collagen Ⅰ的基因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小剂量组Smad3、Collagen Ⅰ的基因表达显着升高(P<0.01),TGF-β1的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较模型组相比,小剂量组TGF-β1、Smad3的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1),Collagen Ⅰ的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较吡非尼酮组相比,小剂量组TGF-β1的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1),Smad3、Collagen Ⅰ的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mad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中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Smad3、大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小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P<0.01);与吡非尼酮组相比,小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结论从99例肺纤维化患者资料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可以认为:1.肺纤维化的六经单经病以少阳病为主,两经合病以少阳阳明合病为多,多经合病可见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合病。2.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咳嗽程度、气短程度、喘息程度、mMRC评分不具有明显相关性。3.肺纤维化的六经单经辨证分型与咯痰量有关,咯痰量大者与少阴病有关,咯痰量少者与太阴病有关;肺纤维化的六经合病辨证分型与血瘀兼证的分级有关,中度血瘀者与阳明少阳合病、少阳太阴合病有关;重度血瘀者与少阳太阴合病有关。4.肺纤维化患者多兼见血瘀证,血瘀程度以中度者为多,结合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特点,提示肺纤维化与少阳三焦及血瘀兼证关系密切。从本研究实验部分的结果分析,可以认为:大黄(?)虫丸可改善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指标及疾病状态,小剂量使用效果更佳,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存活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关。但小剂量是否为大黄(?)虫丸的最佳使用剂量,仍需更多的重复实验及更进一步的研究后方能最终确定。

王佳美[8](2021)在《基于Wnt/β-catenin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探讨保肺康颗粒干预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运用临床确有疗效的保肺康颗粒作为治疗药物,探讨该药物对模型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阐明保肺康颗粒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健康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42只大鼠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制备方法为常规麻醉后气管内注入硫酸博莱霉素溶液(剂量为5mg/kg),空白组以相同操作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第7天,将剩余33只存活的博莱霉素造模大鼠随机剔除1只,其余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剂量组和保肺康高剂量组,每组8只。每组再随机选取2只大鼠不予干预,于造模后第21天处死,取肺组织行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进行模型评估。其余大鼠给予相应干预:保肺康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保肺康颗粒27.18g/kg/d、13.59g/kg/d灌胃,醋酸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17m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一次,连续21天,观察大鼠一般表征,末次给药24h后取材。(1)比较各组大鼠肺通气功能、顺应性和组织形态学、病理学改变程度:检测各组大鼠肺通气功能和顺应性,记录用力肺活量(FVC)、用力最大呼气流速(PEF)、肺总阻力(RL)和动态顺应性(Cydn)等指标。处死大鼠后观察双肺的形态变化,取出左肺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进行肺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评分。(2)比较各组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MT的相关指标:通过腹主动脉采集血液,对右肺进行灌洗获得BALF液,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BALF内IL-1β、IL-6、TGF-β1、TNF-α及HYP的含量;取出左肺固定,石蜡包埋切片,以免疫组化法测定 Wnt3a、β-catenin、MMP-7、α-SMA 和 E-cadherin 的 AOD值;取右肺上、中、下叶,上叶用于Elisa法检测Col Ⅰ含量,中叶用于WB检测Wnt3a、β-catenin、MMP-7、α-SMA 和 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下叶用于 PCR法检测 β-catenin、Gsk-3β、Myc、MMP-7、α-SMA 和 Col Ⅰ 的 mRNA 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模型评价:大鼠肺组织HE染色见造模各组大鼠肺组织大部分严重毁损,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隔消失,代之以大块纤维化灶,小部分区域肺泡腔扩大,肺泡壁变薄,支气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制备成功。造模后7天内,博莱霉素造模大鼠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呼吸频率明显增快,伴有明显的腹肌收缩,口鼻、脚爪颜色紫暗,部分出现口鼻腔出血,皮毛杂乱暗淡,体重增长缓慢或减轻,陆续死亡9只;开始给药后,模型组大鼠整体状态仍然较差,精神萎靡,口鼻、脚爪颜色紫暗,体型消瘦,体重增长缓慢,其余3组大鼠精神状态逐渐转佳,口鼻、脚爪颜色逐渐转为红润,总体上以保肺康高剂量组为最佳;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指标FVC、PEF、RL、Cydn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剂量组和保肺康高剂量组FVC、PEF、Cydn均显着提高(P<0.05或P<0.01),RL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之间FVC、PEF、RL、Cydn均无显着差异(P>0.05);肉眼观察肺组织外在形态,见模型组大鼠双肺呈暗红色,表面粗糙,可见程度不一的结节样改变、条索状凹沟、陈旧出血点和整体的变形,肺体积缩小,质地韧硬,弹性差,醋酸泼尼松组大鼠以上改变均较模型组轻,保肺康高、低剂量组大鼠改变较醋酸泼尼松组略轻,保肺康高剂量组改变最轻;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大部分肺形态严重毁损,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隔消失,大量连续纤维化灶,小部分区域肺泡腔扩大,肺泡壁变薄,支气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评分显着升高(P<0.01),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剂量组和保肺康高剂量组纤维化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保肺康高、低剂量组纤维化评分更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2)BALF液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内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保肺康高、低剂量组IL-1、IL-6、TGF-β、TNF-α水平均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血清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其中醋酸泼尼松组IL-6β、TGF-β1、TNF-α的水平低于保肺康低剂量组(P<0.05或P<0.01),IL-1β的水平则无显着差异(P>0.05),保肺康高剂量组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对肺组织ColⅠ水平的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内Col Ⅰ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Col Ⅰ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醋酸泼尼松组Col Ⅰ水平与保肺康低剂量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高于保肺康高剂量组(P<0.01);对BALF和血清内HYP水平的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BALF和血清内HYP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BALF和血清内HY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保肺康高、低剂量组BALF和血清内HYP的水平均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内Wnt3a、β-catenin、MMP-7和α-SMA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醋酸泼尼松组β-catenin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保肺康低剂量组β-catenin、α-SM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保肺康高剂量组Wnt3a、β-catenin、MMP-7和α-SM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且除β-catenin外降低或升高的程度均大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WB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内Wnt3a、β-catenin、MMP-7和α-SMA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Wnt3a、β-catenin和MMP-7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保肺康高、低剂量组β-catenin和MMP-7表达水平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或P<0.01),Wnt3a表达水平则三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醋酸泼尼松组α-SMA和E-cadherin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保肺康低剂量组α-SM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低(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保肺康高剂量组α-SM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内β-catenin、Gsk-3β、Myc、MMP-7、α-SMA和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其余三组β-catenin、Gsk-3β、Myc、MMP-7、α-SMA和Col Ⅰ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且保肺康高、低剂量组中的表达水平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研究结论:保肺康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减少上皮细胞Wnt蛋白的表达和β-catenin在细胞内的聚集,抑制该信号向胞核内转导,从而阻遏了上皮细胞的EMT改变,减缓了大鼠肺中纤维化进程和胶原沉积,改善了肺顺应性,提高了肺通气功能。

何文凤[9](2021)在《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脾肾功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咳嗽是间质性肺疾病(ILD)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等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反复持续咳嗽困扰着许多ILD患者,且咳嗽具有典型的顽固性,严重影响了患者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并能提示疾病进展及预后。因此,全面认识并有效的解决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这一问题,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有重要意义。现代临床医学针对ILD反复咳嗽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暂无系统的诊疗方案,且疗效评估不明确。近年来运用中医辨证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准确把握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中医病机及脏腑功能特征对于指导今后临床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课题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多维度临床数据信息挖掘,总结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病机规律及临床辨证要点,阐释其以脾肾两脏为主的脏腑功能特征,发挥中医的优势与特色,为今后中医辨证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目的1.分析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分布及病机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其咳嗽发作频繁者的辨证要点。2.阐明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患者以脾肾两脏为主的脏腑功能特征。3.加强对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患者以脾肾为主脏腑功能特征的认识,为中医辨证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提供临床思路。方法本课题运用临床观察性研究方法,采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7例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要症状与兼证、舌脉及其他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及构成比分析归纳整理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分布规律,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患者临床症状特征与脏腑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基本病机及辨证要点,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症状变量与咳嗽发作频繁者的相关关系。结果1.构成比分析显示,临床除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气短、乏力等主要肺系症状表现,兼证中以失眠、口干、夜尿频、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大便溏、畏寒、食欲减退、口苦、头晕等脾肾两脏虚损的表现居多,兼以痰湿、瘀血、郁热及他脏功能失调表现;舌色出现频次较高的为色暗红、色淡红、色暗,舌苔出现最多的为薄白苔、白腻苔,脉象多以沉细脉、细脉最多见。2.因子分析通过对纳入的31症状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后提取出13个公因子:因子1为咳痰,干咳,痰难咯出,痰质粘,痰量少,痰色白;因子2为心悸,头晕,大便干,耳鸣,自汗;因子3为痰易咯出,痰量多,痰质稀;因子4为手足不温,畏寒,腰膝酸软;因子5为饱胀感,食欲减退;因子6为夜尿频,盗汗,大便溏;因子7为口干,口苦;因子8为胸闷,气短;因子9为咽痒,咽干;因子10为晨起咳重,白天咳重,夜间咳重;因子11为反酸;因子12为痰色黄;因子13为流涕。这较为客观反映了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分布规律与基本病机。3.聚类分析通过对纳入的34个症状体征变量进行R型聚类分析,发现聚为三大类时结果最为清晰,且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实际将各聚类进行整理分析:聚类一①为流涕、痰质稀、头晕、心悸、自汗、耳鸣、饱胀感、食欲减退、反酸;聚类一②为盗汗、痰色黄、咽干、咽痒、大便干、苔黄。聚类二①为畏寒、手足不温、大便溏、夜尿频、舌淡红;聚类二②为口苦、口干、脉弦。聚类三为咳痰、痰质粘、痰色白、苔白、脉沉细、失眠、腰膝酸软、乏力、喘息、气短、胸闷、舌暗红。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了纳入患者症状变量是否对咳嗽发作频率产生影响,结果显示咳痰、大便溏、夜尿频、头晕、腰膝酸软这5个症状在频咳组中权重更大,表现更明显。结论1.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除肺系表现外,多以脾肾两系表现多见。2.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中医基本病机及辨证要点为肺脏虚损为主,以脾肾两脏虚损为本,兼以痰湿、瘀血、郁热及其他脏腑功能失调。3.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患者中咳嗽发作频繁者,脾肾两虚症状表现的更明显。

袁慧琴[10](2021)在《回顾性分析ILD不同中医证型HRCT评分差异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依托HRCT来研究ILD的不同中医证型,分析ILD不同中医证型在HRCT评分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以促进IL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期将HRCT影像表现作为望诊的延续纳入到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并为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断和治疗ILD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材料和方法研究一回顾性的收集了东直门医院2013.1-2020.12符合ILD西医诊断标准并行HRCT与肺功能的449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肺功能结果及HRCT影像表现,分析肺功能与HRCT评分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研究二回顾性收集东直门医院2013.1-2020.12符合ILD西医诊断标准并行HRCT的787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及HRCT影像资料,分析ILD不同中医证型HRCT评分差异。本研究所有的数据均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LD的男女性别比为1:0.9,年龄主要在61-90岁之间。2.ILD患者的通气功能表现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41.6%)居多,其次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1.8%)、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5.4%)及小气道气流受限(22.5%)。3.从肺功能的损害的程度来看,ILD以轻度损害(37.4%)居多,其次为重度损害(18.7%)、极重度损害(16.6%)、中重度损害(15.1%)及中度损害(13.2%)。4.从弥散功能降低情况来看,以弥散功能轻度降低(35.7%)居多,其次为弥散功能中度降低(25.6%)、弥散功能正常(20.8%)及弥散功能重度降低(17.8%)。5.ILD患者的肺功能主要检查指标结果分别如下:TLC%平均值为74.98±15.32,FVC%平均值为 75.28±21.34,FEV1%平均值为 62.09±26.03,FEV1/FVC%平均值为 63.00±16.39,DLCO%平均值为 62.86±21.37,DLCO/VA%平均值为 87.58 ±25.03。6.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ILD患者HRCT评分和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得出:HRCT评分与DLCO存在中等负相关关系r=-0.403,(p<0.01);与TLC及DLCO/VA存在弱的负相关关系 r=-0.250,r=-0.282,(p<0.01)。7.ILD患者以双侧病变为主,且最常见的分布为3到4个区域。8.ILD患者的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证与痰浊阻肺证为主。9.蜂窝期表现的80例ILD患者中,以肺肾气阴两虚证为主。10.I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HRCT总评分由高到低为: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阴虚内热证>血瘀证>肺气虚证>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11.ILD患者右下区域较右上区域的胸部HRCT评分高,经过统计学分析右下区域与右上区域的胸部HRCT有显着差异;左下区域较左上区域的胸部HRCT评分高,左下区域与左上区域胸部HRCT评分有显着差异。结论1.ILD以中老年男性居多;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障碍。2.HRCT评分与肺功能具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HRCT可以反映ILD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3.ILD不同中医证型HRCT评分具有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HRCT评分可以反映不同证型的预后情况,推测肺肾气阴两虚证的预后最差。

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中医瘀病角度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凝血-纤溶系统异常是特发性肺纤维化重要原因之一
2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
    2.1 肺络瘀阻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关键
    2.2 特发性肺纤维化当提倡分期治疗
3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关键
    3.1 艾灸疗法
    3.2 针刺疗法
    3.3 中药治疗
4 结语

(2)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应及其调控miR-210-3P表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西医理论基础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流行病学基础
        (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理病机
        (三)血管新生机制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探讨
        (四)miRNA在肺纤维化血管新生机制中的作用探讨
    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理论基础
        (一)肺为气脏,肺脏病则气虚
        1.肺主诸气
        2.肺脏病则气虚
        (二)肺为血脏,肺脏病则血瘀
        1.肺脏参与血液生成
        2.肺脏参与血液运行
        3.肺脏病变则瘀血内生
        (三)阳虚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探讨
        1.阳气虚为肺纤维化发病之因
        (1)阳气虚则卫外不力
        (2)阴邪为患,源自阳虚
        2.阳气虚为肺纤维化必然之果
        (1)肺纤维化必有肺阳虚
        (2)肺纤维化必有肾阳虚
        (四)益气温阳活血法的应用价值探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脱落标准
    三.研究方法
    四.临床评价指标
    五.统计学分析
    六.结果
    七.结论
第三部分 网络药理学分析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一)加味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筛选
        (二)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靶点收集
        (三)靶点交集及网络的构建和分析
        (四)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三.结果
        (一)加味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及靶点的收集
        (二)IPF的靶点收集
        (三)药物靶点及疾病靶点交集
        (四)GO基因功能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四.结论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miR-210-3P调控TGF-β1诱导的MRC-5细胞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一.材料
        (一)细胞株
        (二)主要试剂与耗材
        (三)主要仪器与设备
        (四)引物信息
        二.方法
        (一)细胞培养
        (二)实验分组
        (三)细胞转染
        (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五)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六)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一)空白组和模型组间α-SMA mRNA以及Fibronectin mRNA表达情况
        (二)各组间miR-210-3P表达的结果统计
        (三)各组间VEGF表达的结果统计
        (四)各组间PEDF表达的结果统计
        (五)各组间HIF-lαm RNA、PDGF-BBm RNA的表达情况
        四.结论
    实验二 .加味补阳还五汤调控TGF-β1诱导的MRC-5细胞中miR-210-3P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一.材料
        (一)实验动物和细胞株
        (二)实验药物
        (三)主要试剂与耗材
        (四)主要仪器与设备
        二.方法
        三.结果
        (一)各组间miR-210-3P表达的结果统计
        (二)各组间VEGF表达的结果统计
        (三)各组间HIF-1α、PDGF-BB表达的结果统计
        (四)各组间PEDF表达的结果统计
        四.结论
讨论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概述
    二.益气温阳活血治法浅析
        (一)气虚血瘀阳衰为IPF发病之机
        1.气虚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分析
        2.血瘀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分析
        3.阳虚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分析
        (二)益气温阳活血法为IPF重要治法
    三.加味补阳还五汤方剂分析及现代研究
        (一)加味补阳还五汤历史溯源
        (二)加味补阳还五汤配伍规律及药物分析
    四.结论分析及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现代研究进展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疗现状
    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因病机
        (一)炎症损伤学说
        (二)损伤修复学说
        (三)肺纤维化中的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
        (四)血管新生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五)miRNA与血管新生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及检索证明

(3)五味子乙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研究进展
        1. 特发性纤维化中医诊断
        2. “肺痹”古代认识
        3. “肺痹”病因病机认识
        4. “肺痹”中医防治
        5. 小结
        参考文献
    二 特发性肺纤维化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发病机制
        2. 治疗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三 五味子乙素研究进展及现代应用
        1. 五味子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 五味子乙素药理作用研究
        3. 五味子乙素药理研究应用
        4. 五味子乙素防治纤维化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五味子乙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标本采集及指标检测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基于Delphi法的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生活质量量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生活质量评价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温肺补气通络方对肺纤维化小鼠炎症反应及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干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 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及干预方案的确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第二章 温肺补气通络方对肺纤维化小鼠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第三章 温肺补气通络方对肺纤维化小鼠上皮间质转化的干预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6)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制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西医文献综述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医文献综述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制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的《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条目的筛选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临床信息的《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条目的筛选
        1.研究对象
        2.统计分析
        3.结果
        4.
        5.条目筛选
        6.聚类分析法提取证素
        7.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条目优化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第一轮专家调查及初步制定
        1.第一轮专家调查
        2.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3.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
        4.《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制定
研究二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第一部分 133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进展型与非进展型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5.结果
        6 讨论
结语
致谢
附录1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2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

(7)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研究及大黄(?)虫丸干预肺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研究
    综述一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 病因
        1.1 吸烟
        1.2 遗传倾向
        1.3 环境及职业暴露
        1.4 胃食管反流
        1.5 其他
        2 发病机制
        2.1 IPF的发病机制
        2.2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IPF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
        3.2 胸部HRCT
        3.3 肺组织病理
        3.4 诊断标准
        3.5 诊断流程
        4 治疗
        4.1 非药物疗法
        4.2 药物疗法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纤维化的中医认识
        1 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认识
        1.1 病名源流
        1.2 肺疾论
        1.3 肺痹论
        1.4 痿、痹并重
        2 肺纤维化的辨证论治
        2.1 正气虚衰为肺纤维化的发病根本
        2.2 痰浊、瘀血、毒邪均为本病的病理因素
        2.3 肺络是肺纤维化的关键病位
        2.4 分期论治肺纤维化
        2.5 六经与肺纤维化
        3 大黄(?)虫丸与肺纤维化
        3.1 大黄(?)虫丸的方义
        3.2 血瘀兼证与肺纤维化
        3.3 大黄(?)虫丸治疗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
        2.2 六经辨证分型标准
        2.3 血瘀证诊断、量化标准
        2.4 主要症状分级标准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症状特点
        3.3 舌脉特点
        3.4 评分指标
        3.5 肺纤维化肺六经辨证分布
        3.6 六经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讨论
        4.2 肺纤维化、少阳三焦及“干血”之间的关系探讨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大黄(?)虫丸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及生存状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物与仪器
        1.3 动物分组与造模
        1.4 给药方法
        1.5 肺功能检测
        1.6 肺组织病理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体重变化
        2.3 死亡率
        2.4 肺功能
        2.5 肺组织病理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大黄(?)虫丸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药物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造模与给药方法
        1.5 标本采集
        1.6 肺组织病理
        1.7 RT-PCR法检测TGF-β1、Smad3及Collagen Ⅰ相关基因表达
        1.8 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3, p-smad3蛋白表达
        1.9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
        2.2 RT-PCR法测TGF-β1、Smad3及Collagen Ⅰ相关基因表达
        2.3 Western blot法测Smad3,p-smad3蛋白表达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血瘀兼证诊断及量化标准
    附录2 肺纤维化中临床特征信息调查表
个人简介

(8)基于Wnt/β-catenin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探讨保肺康颗粒干预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 IPF疾病名称和分类归属的新认识
        2. IPF的致病因素
        3. IPF的发病机制
    综述二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及治疗进展
        1. 病因病机研究
        2. 中医治疗IPF的思路与相关研究
前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保肺康颗粒对肺纤维化大鼠通气功能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保肺康颗粒对肺纤维化大鼠Wnt/β-catenin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脾肾功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前言
        1 ILD咳嗽的临床特点
        2 咳嗽反射机制
        3 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发生机制
        4 西医干预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措施
        5 问题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1 中医对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认识
        2 辨证论治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
        3 基于脾肾功能特征认识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
        4 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临床症状特征分布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基于因子分析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脾肾功能特征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节 基于聚类分析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脾肾功能特征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节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脾肾功能特征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特色与创新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10)回顾性分析ILD不同中医证型HRCT评分差异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ILD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危险因素
        3 病因学
        4 病理生理学
        5 发病机制
        6 临床表现及诊断
        7 治疗
        8 HRCT典型表现
        9 ILD与HRCT、肺功能的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ILD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ILD的中医病名
        2 ILD的病因病机
        3 ILD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4 ILD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5 ILD中医证型与现代检查结果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研究与分析
    第一节 ILD的肺功能与HRCT及中医证型的特征分析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ILD不同中医证型的HRCT评分差异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四、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中医瘀病角度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J]. 代瑜,肖书熠,齐凤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5)
  • [2]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应及其调控miR-210-3P表达的实验研究[D]. 王加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五味子乙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赵红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基于Delphi法的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生活质量量表优化研究[D]. 车艳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5]温肺补气通络方对肺纤维化小鼠炎症反应及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干预作用的研究[D]. 丁露.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制及临床特征分析[D]. 孟令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研究及大黄(?)虫丸干预肺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D]. 蔡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基于Wnt/β-catenin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探讨保肺康颗粒干预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D]. 王佳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咳嗽的脾肾功能特征研究[D]. 何文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回顾性分析ILD不同中医证型HRCT评分差异及临床意义[D]. 袁慧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