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辐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订正与反演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应用中疏于系统标定和数据订正而导致的亮温数据偏差以及云对大气温湿度反演的影响问题,根据辐射传输理论和辐射计性能开展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模拟计算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细化晴空、云天样本的筛选,建立起基于晴空样本的全样本亮温数据的系统偏差订正方案;根据云天辐射传输理论定量分析云的辐射贡献,基于辐射计各通道对云的响应分析,提出“三通道法”利用微波辐射计自身三个通道的观测亮温反演云参数;提出去除“云辐射贡献”的“云影响订正”方案。北京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间的数据资料实验表明,采取了本研究所提出的上述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得到的亮温数据与模拟计算的亮温数据之间的一致性,由此反演得到的大气温湿廓线与无线电探空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很大提高,误差偏差接近于零,误差均方根明显下降。由订正后的地基微波辐射计2分钟分辨率亮温数据反演得到的大气温湿剖面,可以更好地用于天气系统分析,比LV2产品明显合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研究强调了天线罩和环境温度等对旁瓣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晴空”条件下辐射理论分析和统计的环境干扰校正方案。基于“晴空”大气温湿度样本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天线周围的环境温度必须考虑在内,特别是在K波段,以消除污染的天线罩和旁瓣的影响。校正后消除了亮温观测数据中的“跳跃”现象、提高了亮温观测数据自身的时间连续性和与基于NCEP-fnl数据的正演数据之间的系统一致性。利用订正后的亮温数据反演得到的大气温湿度廓线与无线电探空数据(RAOB)一致性明显提高,各高度上的偏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都有明显的合理改善。利用辐射计2分钟一次的亮温数据,经订正后反演得到的大气温湿度剖面可以很好地展示大气层结的连续变化过程,连续12小时的一次逆温层生消变化个例分析表明,经亮温订正后反演得到的大气温湿度剖面所揭示的逆温层生消连续变化过程,是无线电探空数据所不能得到的,比辐射计系统自带软件提供的二级产品数据更加合理。本文所提出的这一修正方案,既可用于实时数据质量控制与系统工作状态监测,也可用于对微波辐射计在校准不当或观测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已经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数据抢救。(2)本文针对地基辐射计观测和大气层结反演受云的影响问题,提出“三通道法”,用给定的地面微波辐射计22个观测通道中对云参数敏感的3个通道,估算出云层厚度和云水浓度,同时辨别出亮温数据的“晴空”以及“云天”样本。在此基础上,完成其余通道观测数据的“云辐射贡献”订正,以便进行温湿度反演计算。本文强调,除了对亮温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观测系统所提供亮温数据的稳定性和可对比性外,还应进一步进行亮温数据的"云影响校正",以去除亮温数据中云层(尤其是厚浓云层)带来的影响,然后再将数据用于大气温湿度和液体水含量等垂直廓线与剖面的反演。通过对北京两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表明,对亮温观测数据进行“云的辐射贡献”订正是必要的,订正后反演得到的温湿度廓线与剖面明显改善,与无线电探空数据(RAOB)一致性明显提高,天气变化过程个例分析更加合理。研究发现,云影响因子(CI,Cloud impact Index)越大(即云越浓厚),云订正就越困难且越有必要。(3)将强对流降水前辐射计以2分钟时间分辨率观测得到的亮温数据进行系统订正和云影响订正后进行大气温湿度垂直廓线的反演,计算出相应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对流抑制能量CIN,并应用于强对流降水前对流不稳定性的分析,能够有效捕捉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局地对流有效位能积累过程。本文给出的一次强对流降水发生过程个例结果,印证了很多文献揭示的现象:对流有效位能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波动中持续增加、然后在短时间内呈波动减小趋势,随后强对流降水发生。这对临近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郭曦[2](2021)在《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凭借其云雨穿透特性,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是大气温湿度探测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与极地轨道卫星相比,静止轨道卫星在观测视场和时间分辨率方面具有重大优势,是实现台风、暴雨等快速变化灾害性天气现象监测与预报的理想观测平台。目前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在国际上仍是一项技术空白,是当今国际对地观测领域最前沿、最迫切、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对有效监测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空间分辨率指标与大口径天线的相关技术问题,采用传统真实孔径方案的微波辐射计难以实现基于静止轨道的高分辨率大气探测需求。综合孔径辐射计通过干涉式辐射测量技术将稀疏的小天线阵列合成为等效虚拟口径,能够实现观测视场内完整场景亮温的凝视成像,避免了大口径天线的制造加工、高精度机械扫描问题等难点问题,是实现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的有效技术途径。面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自然灾害防治的迫切需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支持了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的前沿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承担了综合孔径技术方案的相关项目,针对高分辨率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复杂度高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的静止轨道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概念。本文紧密围绕旋转采样式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研究任务,针对旋转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案设计两大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成果总结如下:1.针对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形成的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网格,分别从径向和圆周向两个采样方向对可见度函数开展了傅里叶频谱分析,提出了可见度函数在径向采样方向和圆周向采样方向上的带宽理论表达,推导了依赖于观测场景特性与系统参数的极坐标采样可见度函数有效带宽估计方法。为保证可见度函数采样信号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在不产生额外信息损失的条件下实现观测亮温重建,提出了极坐标可见度函数的采样准则,为旋转采样式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系统设计与运行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2.针对综合孔径辐射计分时采样体制所采用的阵列旋转与采样积分共同进行的工作模式,研究了因动态积分采样所导致的可见度函数模糊效应,建立了可见度函数旋转采样动态积分模糊理论。在小旋转采样动态积分角度的三角函数近似条件下,推导了点目标观测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采样模糊的解析表达式,从数值仿真实验角度验证了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采样轨迹与重建亮温误差伪影的对偶关系,发现了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因阵列旋转动态积分模式产生的圆周向空间分辨率损失并提出了理论估计方法。3.在高分辨率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难以实现传统噪声注入定标方案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等间距圆环阵列构型与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的综合孔径辐射计冗余空间系统定标方法。在不依赖内部专用定标硬件或外部定标参考源的条件下,该方法可同时实现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与幅度定标。其中相位定标方法在可见度函数测量相位存在自然缠绕的条件下仍可获得正确求解结果,无需额外设计相位解缠绕方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自定标。阵列旋转采样获得的强系统冗余度确保了该方法的定标性能,为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的定标方案设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4.在综合孔径辐射计误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第二代全尺度工程样机的全链路数据处理方案。从傅里叶中心切片定理的角度入手,研究了中心对称观测目标在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下的可见度函数特性,并以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外部噪声点源的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方法,在地面测试环境难以获得理想远场观测目标的条件下实现了系统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完善了数据处理流程。地面试验观测结果验证了数据处理方案的有效性,为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的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李怡辰[3](2020)在《活性炭吸附低浓度油气及其微波-真空再生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活性炭吸附法可以吸附大部分油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油气回收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目前,活性炭吸附法在油气回收工艺中多与其他处理技术进行组合,用于强化处理低浓度油气。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多采用真空解吸再辅以热空气吹扫的方式进行再生处理,但该再生方式存在油气解吸率低、活性炭再生不彻底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微波再生法是一种基于热再生法而发展起来的高效、环保的新兴再生技术,具有快速加热、能耗较低、操作简单等诸多优势,相关研究表明微波再生法对吸附剂的损耗较少,能较好地恢复其吸附性能。因此,本论文针对吸附处理低浓度油气达到饱和的活性炭,通过引入微波再生法探寻适用于载油气活性炭的再生工艺。本文选取了三种溶剂回收型活性炭(RAC-1、RAC-2和RAC-3)作为油气吸附剂,以92#汽油油气为目标吸附质,结合BET表征方法,考察了25℃下活性炭对油气的动态吸附性能以及活性炭性质对油气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RAC-1和RAC-2的比表面积相近,均高于RAC-3,而RAC-1的微孔含量更高,在0.8~2 nm的孔径分布更广。(2)在吸附浓度为50 mg/L的吸附实验中,RAC-1的穿透吸附量比RAC-2高出38.5%,而约为RAC-3的2.1倍;在吸附浓度为25~350 mg/L的吸附平衡实验中,在各个浓度下RAC-1的平衡吸附量均高于RAC-2和RAC-3,表明活性炭RAC-1对低浓度油气的吸附性能更优。(3)Logistic模型对吸附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理想(R2≥0.995),而Yoon-Nelson模型更适用于描述C/C0达到0.6之前的油气吸附过程。本文基于第二章的实验结果优选出RAC-1,在微波功率120 W,活性炭用量8 g的条件下,研究了微波-真空耦合再生工艺的多种操作模式对载油气活性炭的脱附再生效果,操作方式分别为连续式微波-真空脱附(模式一)、间歇式微波-真空恒温脱附(模式二(1))和间歇式微波-真空恒温脱附辅以氮气间歇式破真空(模式二(2))。结果表明,最佳的操作模式及工艺条件为模式二(2)中的循环抽真空4.5 min-破真空0.5 min,以下简称“模式二(2)-c”。在该工艺条件下,活性炭的床层温度维持在115~130℃,经过60 min的脱附再生后,脱附率为93.33%,高于模式二(1)的脱附率85.42%。结合BET、SEM、FTIR等方法对活性炭的表征结果得知,再生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含量均比原炭略有下降,但其炭骨架清晰有序,孔隙结构恢复良好,而活性炭表面的酸性含氧官能团减少,更利于油气吸附。同时,模式二(2)-c再生活性炭的表征参数与原炭差异更小,表明该模式对活性炭的再生效果更优。本文将微波-真空耦合再生工艺与常规真空再生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和评价微波-真空再生工艺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真空度(-0.088 Mpa)下,微波辐射下的真空脱附率远大于常温真空脱附(2.50%)和常规加热120℃-真空脱附(62.92%),表明单一真空再生的方法难以满足饱和吸附低浓度油气活性炭的再生需求,提高脱附温度可有效提升脱附效率,而微波加热可对吸附质进行选择性加热,可以提高油气的解吸速率。(2)模式二(2)-c的整体脱附浓度高于其他再生方式,脱附期间的活性炭床层温度适中,可避免活性炭出现过高温损耗,有利于油气回收和活性炭再生;在脱附过程中通过间歇式通入氮气进行破真空处理,可进一步提升再生效果。(3)在单次脱附过程中,微波-真空再生工艺模式二(2)-c的单位油气回收量的成本为0.173元/g,约比常规加热-真空再生工艺降低50.4%,比模式二(1)约减少6.0%。综上所述,从油气回收、活性炭再生性能及节约能耗等方面考虑,采用微波-真空耦合再生工艺,运用间歇式微波-真空恒温脱附,进行循环抽真空4.5 min,以氮气破真空0.5 min的再生方法是适用于载油气活性炭的最佳再生操作方式。
李明明[4](2020)在《大气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大气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影响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大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力度,及时有效地制定出环境治理解决方案。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监测效率高以及监测成本低的特点,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该文对大气环境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应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总结了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郭铌,王小平,王玮,王丽娟,胡蝶,沙莎[5](2020)在《干旱遥感监测技术进展》文中指出简单回顾了卫星遥感在可见光、热红外、微波、重力卫星、高光谱、叶绿素荧光、无人机以及多源遥感技术和大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干旱监测技术;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并结合国家和气象行业需求提出研究对策及学科建议。
胡丽莎[6](2020)在《立体移动走航观测系统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的立体监测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立体移动走航观测系统以其高效性和灵活性成为了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论文主要开展基于车载立体移动走航观测系统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应用研究。论文首先研究了走航观测系统总体结构,然后分析了车载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车载数据展示平台,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展示、分析及存储。论文最后给出移动走航观测系统的两个应用实例。应用一:结合空气自动监测站数据和车载激光雷达观测结果,研究了石家庄一次污染输送致污过程,分析了污染过程成因。结合风玫瑰图并叠加颗粒物浓度分析了气象条件;利用MAX-DOAS观测和相对湿度观测设备分析二次转化过程的影响;利用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得到边界层高度和逆温分析污染扩散条件;结合后向轨迹分析污染输送来源。应用二:针对现有环境空气监测站点布点不甚合理的问题,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布点优化研究,并建立了安徽省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点位优化综合评价指标。首先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插值,获得安徽省各区县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然后针对典型重污染过程,分析污染传输通道;利用立体移动观测系统开展走航观测,对传输通道进行验证;最后对安徽省101个县、市中的5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M2.5、O3、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人口、生产总值和建筑业等7个主要成分是决定安徽省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点位优化的重要因素。
李丽美[7](2019)在《基于Scheimpflug激光雷达技术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探测》文中提出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气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大气环境的治理离不开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的研究。大气边界层与地面相互作用,且大气与地面之间发生能量与动量交换导致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变化,边界层高度在几百米到1-2千米之间变化。大气边界层的高度决定了气溶胶或者是大气分子的扩散范围。因此,大气边界层高度不仅是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是气候模式和天气预报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激光雷达探测手段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探测手段在探测边界层结构技术上的难点,在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探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气溶胶、大气边界层、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概念以及激光雷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介绍了国内外激光雷达反演大气边界层高度的现状,包括激光雷达不同种类的应用和大气边界层高度的计算方法。然后为了获得在大连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变化,利用SLidar技术的实验系统收集从气溶胶反射回来的激光雷达后向散射信号,介绍了大气边界层高度常用的几种反演算法包括梯度法、曲线拟合法、小波协方差法并分析了三种算法的反演性能。为了验证小波协方差法在SLidar系统上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两次实验测量,其中在2017年5月1日到5月2日的晴朗天气下采用了一套偏振激光雷达系统在大连理工大学进行实验探测,从探测的后向散射信号中利用小波协方差法获得了在测量期间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值。为了进一步验证小波协方差法在SLidar系统上反演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可行性,接着在2018年期间利用一套可携式低成本沙氏激光雷达系统开展了在2018年8月21日到8月28日近8天的连续测量实验。在此期间天气情况不再是单一的晴朗天气而是在大气中时而有云层出现,为了消除云层对反演边界层高度的影响,在对信号进行去云层处理的同时进行了基于小波协方差法的质量控制算法。通过云层处理和质量控制算法,成功的反演了大气边界层高度,并且得到的边层高度有很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且与环境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一致。通过两次实验利用SLidar系统对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成功反演表明了SLidar系统探测边界层气溶胶的有效性,体现了沙氏激光雷达系统在环境污染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雅[8](2019)在《基于国产卫星的海上变化性目标物遥感监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海海域岛礁众多,数百个岛礁零星分布于广阔的海域上。海上变化性目标物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被观测目标物在形态上会呈现规律性不同。本文以岛礁作为研究主体,其组成部份是海岛、沙洲、珊瑚礁。针对近几年人类开发及自然因素对岛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海上岛礁的监测,从不同角度分析岛礁的变化。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不易用传统方式研究,遥感提供了便捷的手段,能够全天时、全天候进行观测,而国产系列卫星具有高分辨率、获取便利的优势,为海上变化性目标物监测提供了很好的手段。本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流卫星数据,说明了国产卫星数据的优势,并归纳了国产卫星数据的应用。总结了包括中巴资源系列(CBERS-1/2、ZY-02B/C)卫星、环境(HJ-1A/B)卫星、资源三号(ZY-3)卫星、高分系列(GF-1/2)卫星的数据应用,涉及环境监测、海洋生态、矿产普查、灾害监测等领域。说明了国产卫星数据应用广泛,能够满足研究需求,提供给公众以优质的服务;(2)对比了高分系列数据与国产海洋卫星数据,从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这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高分数据与海洋数据的特点,结果表明高分数据的各项技术指标可以满足研究需要,最终确定了以高分数据为数据源来开展海上变化性目标物的监测研究。(3)形成了针对海上变化性目标物监测的系统流程。从研究区的选取与圈定,到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再从海上变化性目标物的提取,到对提取结果的分析。最终形成了基于国产高分卫星数据的海上变化性目标物监测系统。
迟子惠[9](2019)在《用于关节疾病及骨病的微波热声成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因为关节结构的复杂性和疾病的多样性,关节疾病的诊断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且对于关节疾病和骨病,一旦病情发展到骨质的破坏,那么致残的进程则不可逆转。因此尽早确诊,对症干预治疗和疗效监测非常重要。当前临床影像学检测手段,如X线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等,在评估关节疾病和骨病时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X线成像和计算机体层成像具有良好显示骨结构的优点。然而,它们对软组织的变化不敏感且使用电离辐射。超声成像是非电离的,对软组织有很好的评价。然而,超声成像难以显示软骨下骨的异常。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因此它是一种评估关节异常(包括软组织异常和骨异常)强有力的方法。然而,磁共振成像价格昂贵,在评估滑膜炎时涉及到造影剂的应用,可能不适用于疾病的长期、常规监测。综上,发展一种可协助此类疾病尽早确诊的,以及长期常规监测的新型影像学检测技术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微波热声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入侵和非电离的新型医学成像方法。短脉冲微波辐射生物组织,生物组织吸收微波能量后热致伸缩产生超声波即热声信号,由热声信号重建出的图像则谱写了生物组织对微波吸收的分布。在此过程中,热声成像融合了微波成像高对比度、深穿透深度和超声成像高分辨率的优点。且热声成像便携易操作,至今已经被应用到乳腺癌检测,异物检测、脑成像、分子影像和血管成像等领域。针对临床关于诊断关节疾病和骨病的需求,本论文首次将微波热声成像技术应用到关节疾病及骨病检测。在体兔正常膝关节轴位热声图像证实了热声成像可以呈现具体的关节组织包括骨和多种软组织。在体人正常手指指间关节轴位热声断层扫描高保真地重建了各种解剖结构,人病态指间关节热声成像模拟实验为关节疾病和骨病的临床试点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导。小型化四通道人指间关节热声成像系统的搭建方便了临床试点研究的进行,初步的临床试点研究证明了热声成像检测和辨别关节疾病的能力。反相位微波辐射方法克服了传统微波辐射场分布不均匀的缺点,从而提高了对关节中肌腱和骨的检测能力。开展了热声成像监测大鼠骨质疏松形成的实验研究,探索了骨质疏松形成的生理变化机制。本论文的工作为微波热声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于关节疾病和骨病的检测和监测奠定了基础。本论文的工作内容:1、基于现有的实验室系统,分析了关节热声成像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离体兔正常膝关节轴位和冠状位的热声成像实验,对可行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验证。确定专注轴位成像以更好地显示多种组织,进而设计了在体兔正常膝关节轴位热声成像的支架,对数个兔膝关节进行热声成像,并用解剖图验证热声成像结果。结果表明,在多个膝关节组织的形状和大小方面,重建的热声图像与膝关节解剖图片有很高的相似性,可以清晰地显示不同的关节组织。2、为了更快地向临床试点研究推进,对在体人正常手指指间关节进行了微波热声成像。对一根手指进行了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的热声成像尝试,确定关注轴位成像以更好地显示多种组织,设计了指间关节轴位热声成像的支架。然后使用线聚焦探头进行了多根完整手指的轴位热声断层扫描,并采用轴位T1加权磁共振成像(3.0T)验证热声成像结果。对所有手指图像进行二维热声和磁共振对比分析,发现各种关节内和关节外组织高保真地显示在热声图像中。此外,还构建了人病态指间关节模型进行热声成像数值模拟实验,以展示热声成像如何用于检测关节疾病。3、为了方便临床试点研究,搭建了小型化四通道在体人指间关节微波热声成像系统。此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的完整指间关节成像,可以使得被试者更加舒适,并方便移动。此系统已经用于临床试点研究,前期的实验结果表明,热声成像可以定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灶和银屑病关节炎的病灶,呈现关节炎的不同病程阶段,并区分两种关节炎。4、提出并搭建了一种基于反相位微波辐射的新型热声成像系统。与传统的喇叭天线或波导辐射、同相位微波辐射相比,反相位微波辐射能在关节组织内产生相对均匀的电场分布,均匀电场分布可以增强完全描绘关节中肌腱和骨的能力,来克服传统微波辐射的局限性。5、对在体大鼠胫骨骨质疏松进行了微波热声成像实验研究。对骨质疏松热声成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然后选定用于分析的成像层面,设计大鼠固定支架以满足在体胫骨成像,确定分析方法和造模方法,从而制定了热声成像监测骨质疏松形成的实验方案。在模型形成的时间里,对数只模型大鼠和假手术大鼠进行热声成像监测,并在热声成像监测完成后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验证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分析表明,模型形成过程中,数只模型大鼠胫骨归一化热声信号强度在不同的监测时间点存在相似的升高和降低,而假手术组大鼠胫骨归一化热声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
周俊利[10](2018)在《基于光学与微波遥感的黄河流域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植被覆盖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且植被生长过程中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基于以第三代GIMMS NDVI数据集、MODIS NDVI数据集为主的光学植被指数数据集与以新一代微波传感器AMSR2数据集为主的微波植被指数数据集,分析黄河流域不同植被指数的适用性及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研究降雨、气温、干旱气候因子等对植被生长过程影响。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分析了光学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微波植被指数在黄河流域植被监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植被指数都能够很好的反映黄河流域长时间序列植被变化的趋势;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18、MPDI36.5的变化趋势与光学植被指数NDVI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微波穿透指数MVI与光学植被指数NDVI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且基于36.5频率的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36.5在植被变化监测方面优于基于18频率的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18。(2)研究了黄河流域长时间序列植被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第三代GIMMS NDVI数据集在植被时空变化研究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植被变化周期明显,且长时序植被变化与实际情况相吻合;MODIS NDVI数据集在黄河流域植被时空变化监测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两数据集整体相关系数达到了0.95。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植被整体呈增长趋势,如陕北高原、皇甫川、窟野河等地,植被有较明显的增长。黄河源区植被长时序时空变化不明显,多年维持在0.6左右。同时微波植被指数数据集与光学植被指数数据集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3)分析了黄河流域植被生长变化的趋势与降雨、气温、干旱等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植被与降雨多呈现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大。植被对降雨的响应滞后时间为1个月。植被与气温也多呈正相关关系,且植被对气温的响应滞后时间为3个月。植被指数与基于微波植被指数反演的微波旱情指数TMVDI、TMPVDI、TMPVDI18的相关性均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且植被指数与微波旱情指数TMVDI的相关性最好。本文探讨了光学与微波植被指数数据集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黄河流域长时间序列植被时空变化趋势;分析了植被对降雨、气温、干旱影响因子的响应关系,为黄河流域植被长时间序列时空变化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微波辐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辐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订正与反演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地基微波辐射计在大气遥感探测中的应用发展简介 |
1.3 地基微波辐射计数据质量控制以及反演的研究进展 |
1.3.1 辐射计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
1.3.2 辐射计一级数据反演的研究进展 |
1.3.3 辐射计二级数据在对流性天气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微波辐射传输理论、辐射计工作原理及本文所用数据 |
2.1 热辐射理论 |
2.1.1 极化方式 |
2.1.2 Kirchhoff定律 |
2.1.3 普朗克定律和瑞利-金斯近似 |
2.1.4 亮温度 |
2.2 辐射传输方程的表达 |
2.3 大气微波吸收模式 |
2.3.1 大气成分和吸收气体 |
2.3.2 大气吸收谱线理论 |
2.3.3 氧气、水汽吸收计算 |
2.3.4 云水吸收计算 |
2.4 地基微波辐射传输模型以及亮温模拟计算流程 |
2.5 辐射计工作原理及亮温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
2.5.1 地基微波辐射计工作原理介绍 |
2.5.2 辐射计亮温数据质量控制 |
2.5.3 数据质量控制的流程 |
2.6 本文所用数据 |
2.6.1 地基微波辐射计数据 |
2.6.2 RAOB、NCEP-fnl、ERA5等数据 |
第三章 基于“晴空”样本的一级数据评价和系统订正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订正”理论与方法 |
3.3 使用资料 |
3.3.1 地基辐射计数据 |
3.3.2 “晴空”概念以及“晴空”时次筛选 |
3.4 系统订正效果分析 |
3.4.1 “系统订正”前后的亮温对比评价 |
3.4.2 基于“系统订正”后亮温数据的温湿廓线反演和结果分析 |
3.5 基于系统订正后亮温数据反演的大气温湿度剖面在天气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
3.5.1 一次逆温层过程的遥感反演分析 |
3.5.2 一次夏季降水前后的水汽监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级亮温数据的“云影响”订正研究 |
4.1 引言 |
4.2 云天微波遥感理论 |
4.3 云天亮温订正与温湿廓线反演方法 |
4.3.1 “云天”模拟计算样本构建与云影响因子(CI) |
4.3.2 基于模拟样本的云亮温贡献特征分析 |
4.3.3 云水浓度和云厚度的估计方法——“三通道法” |
4.3.4 云天亮温的云影响订正方法——“亮温扣除法” |
4.4 实测数据云影响订正效果分析 |
4.4.1 实测数据“云天”样本提取 |
4.4.2 效果评价方法 |
4.4.3 实测数据“云订正”前后的亮温对比分析、温湿廓线反演和结果分析 |
4.4.4 云参数对云订正和大气温湿度廓线反演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基微波辐射计数据在对流性天气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CAPE和CIN值 |
5.2.1 CAPE和CIN的定义 |
5.2.2 高时间分辨率大气廓线数据集的构建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三通道法”得到的云变化 |
5.3.2 降水前大气层结的高时间分辨率数据变化 |
5.3.3 .降水前CAPE和CIN的高时间分辨率数据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微波遥感技术特点 |
1.1.2 静止轨道被动微波探测的意义 |
1.1.3 静止轨道被动微波探测的技术难点与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1.2.1 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研究发展概况 |
1.2.2 综合孔径辐射计定标方法发展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干涉式微波辐射测量理论基础 |
2.1 微波辐射测量学基础 |
2.2 干涉式微波辐射测量基本原理 |
2.3 综合孔径辐射计亮温重建原理 |
2.4 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系统性能指标 |
2.4.1 空间分辨率 |
2.4.2 无混叠视场 |
2.4.3 辐射灵敏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孔径辐射计旋转采样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可见度函数极坐标采样理论 |
3.2.1 点目标观测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的傅里叶分析 |
3.2.2 扩展目标观测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的带宽估计方法 |
3.2.3 可见度函数极坐标采样准则 |
3.2.4 数值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 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模糊理论 |
3.3.1 可见度函数旋转采样动态积分理论模型 |
3.3.2 数值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静止轨道等间距圆环阵列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与幅度定标方法 |
4.1 引言 |
4.2 冗余空间定标方法基本模型 |
4.3 等间距圆环阵列的冗余空间定标方程组 |
4.3.1 瞬时采样观测情景 |
4.3.2 阵列旋转采样观测情景 |
4.4 冗余空间相位定标方程组求解方法 |
4.4.1 固定位置的π模糊特性 |
4.4.2 相位求解方法 |
4.5 冗余空间幅度定标方程组求解方法 |
4.6 数值仿真实验 |
4.6.1 模拟观测场景与系统参数设置 |
4.6.2 噪声特性分析与权重函数设置 |
4.6.3 相位定标性能评估 |
4.6.4 幅度定标性能评估 |
4.6.5 幅度定标偏置研究与其校正方法 |
4.7 说明与讨论 |
4.7.1 总体定标性能 |
4.7.2 幅度定标偏置 |
4.7.3 针对真实观测场景的扩展仿真 |
4.7.4 同类方法的定标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字相关系数预处理方法研究 |
5.2.1 三阶量化相关系数估计方法 |
5.2.2 IQ非正交性误差校正方法 |
5.3 综合孔径辐射计可见度函数定标方法研究 |
5.3.1 基于外部参考源的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方法 |
5.3.2 可见度函数幅度定标 |
5.4 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地面试验数据处理 |
5.4.1 数据处理流程的试验验证 |
5.4.2 地面试验观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A.固定位置的π缠绕特性的证明 |
A.1 由式(A.1a)和式(A.2a)构成的解集规律 |
A.2 由式(A.1b)和式(A.2b)构成的解集规律 |
B.归一化可见度幅度噪声统计规律解释 |
C.冗余空间相位定标仿真实验补充结果 |
D.冗余空间幅度定标仿真实验补充结果 |
D.1 幅度定标模型考虑不可分离幅度误差项的情况 |
D.2 幅度定标模型忽略不可分离幅度误差项的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活性炭吸附低浓度油气及其微波-真空再生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挥发性油气概述 |
1.2.1 挥发性油气的组成及危害 |
1.2.2 加油站油气的排放特征 |
1.3 吸附技术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
1.3.1 吸附技术及其相关组合工艺 |
1.3.2 油气回收的常见吸附剂 |
1.4 油气回收吸附剂的再生技术 |
1.4.1 传统加热再生法 |
1.4.2 超声波再生法 |
1.4.3 超临界流体再生法 |
1.4.4 真空解吸再生法 |
1.4.5 微波辐射再生法 |
1.4.6 微波-真空联用再生法的引入 |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创新点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活性炭对汽油油气的动态吸附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动态吸附实验装置 |
2.2.3 实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
2.2.4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测定 |
2.2.5 动态吸附模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性质分析 |
2.3.2 活性炭对汽油油气的吸附容量比较 |
2.3.3 活性炭对汽油油气的吸附等温线测定 |
2.3.4 活性炭对汽油油气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载油气活性炭的微波-真空再生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脱附实验装置 |
3.2.3 再生系统的安全性说明 |
3.2.4 实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
3.2.5 活性炭脱附性能指标的计算 |
3.2.6 活性炭的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物料用量对活性炭温升的影响 |
3.3.2 微波功率对活性炭温升的影响 |
3.3.3 连续式微波辐射-真空脱附模式的脱附性能分析 |
3.3.4 间歇式微波辐射-真空恒温脱附模式的脱附性能分析 |
3.3.5 吸附前后与再生后活性炭的表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真空与常规真空的再生工艺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脱附实验装置 |
4.2.3 程序升温脱附理论 |
4.2.4 实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汽油油气在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 |
4.3.2 微波/常规加热对活性炭的真空脱附性能分析 |
4.3.3 微波/常规加热-真空再生工艺的实用性比较 |
4.3.4 微波/常规加热-真空再生工艺的经济性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大气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基本原理 |
2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2.1 大气环境被动空基遥感监测的应用 |
2.1.1 区域性大气污染物 |
2.1.2 灾害性大气污染物 |
2.1.3 其他影响全球空气质量污染物 |
2.2 大气环境主动空基遥感监测的应用 |
2.3 大气环境被动地基遥感监测的应用 |
2.4 大气环境主动地基遥感监测的应用 |
3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未来展望 |
(5)干旱遥感监测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遥感干旱监测方法 |
1.1 可见光、近红外及段波红外监测法 |
1.2 热红外遥感监测法 |
1.3 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遥感监测法 |
1.4 综合干旱指数 |
1.5 遥感蒸散干旱监测 |
1.6 微波遥感干旱监测 |
1.6.1 微波遥感降水监测方法 |
1.6.2 微波遥感土壤水分监测方法 |
1.6.3 重力卫星监测干旱 |
1.7 高光谱遥感农业干旱监测 |
1.7.1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
1.7.2 国内高光谱干旱监测存在的问题 |
1.8 基于低空无人机遥感平台干旱监测 |
1.8.1 基于低空无人机遥感平台的作物生长及水分胁迫状况精准制图 |
1.8.2 无人机技术与成像光谱的农业干旱监测发展趋势 |
1.9 叶绿素荧光遥感干旱监测 |
1.1 0 基于大数据和多源遥感技术的综合干旱监测 |
2 中国遥感干旱监测的需求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
2.1 国家需求 |
2.2 行业需求 |
2.3 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
3 对策建议和研究计划 |
3.1 对策建议 |
3.2 研究计划 |
1)建立以FY系列卫星估算地表蒸散为基础的干旱监测技术 |
2)综合微波遥感干旱指数构建、应用与评估 |
3)无人机航空-地面结合的高光谱遥感干旱致灾过程机理观测试验研究 |
4)研制综合干旱监测指数 |
(6)立体移动走航观测系统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 立体移动走航观测系统 |
2.1 系统结构 |
2.2 系统主要设备及工作原理 |
2.3 软件系统 |
2.4 小结 |
第三章 应用一:石家庄一次污染输送致污过程分析 |
3.1 联合观测结果 |
3.2 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应用二:安徽省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布点优化 |
4.1 现有监测网络的不足 |
4.2 总体研究技术路线 |
4.3 基于地面站全省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研究 |
4.4 污染传输通道分析 |
4.5 基于立体垂直观测分析安徽省典型重污染天气 |
4.6 SPSS主成分分析及优化点位布置 |
4.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7)基于Scheimpflug激光雷达技术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探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气溶胶和大气边界层及大气边界层高度概念 |
1.1.2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内容安排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实验原理及研究方法 |
2.1 激光与大气物质作用 |
2.2 SLidar技术 |
2.3 大气边界层高度计算方法 |
2.3.1 梯度法 |
2.3.2 曲线拟合法 |
2.3.3 小波协方差法 |
2.4 本章小结 |
3 SLidar实验系统及信号处理 |
3.1 SLidar实验系统 |
3.2 实验测量 |
3.3 信号处理与分析 |
3.4 实验测量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探测 |
4.1 小波协方差法的应用 |
4.2 基于小波协方差法的质量控制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国产卫星的海上变化性目标物遥感监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产高分卫星的发展 |
1.1.2 海洋遥感监测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国产卫星的应用研究 |
2.1 常用国产卫星介绍 |
2.1.1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
2.1.2 环境减灾小卫星 |
2.1.3 资源三号卫星 |
2.1.4 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卫星 |
2.2 国产卫星应用领域 |
2.2.1 环境监测 |
2.2.2 海洋生态 |
2.2.3 矿产普查 |
2.2.4 灾害监测 |
2.3 国产卫星与国外卫星的对比 |
2.3.1 卫星类型 |
2.3.2 波段覆盖范围 |
2.3.3 空间分辨率 |
2.3.4 国产卫星应用潜力 |
第3章 国产高分数据与海洋卫星数据综合对比 |
3.1 海洋卫星概况 |
3.2 高分数据与海洋卫星数据对比 |
3.2.1 空间分辨率 |
3.2.2 光谱分辨率 |
3.3 国产高分数据的海洋监测能力评估 |
第4章 海上变化性目标物监测系统构建 |
4.1 海上变化性目标物介绍 |
4.1.1 海上变化性目标物的定义 |
4.1.2 海上变化性目标物的分类 |
4.2 技术流程 |
4.3 关键技术 |
4.3.1 数据支持 |
4.3.2 影像预处理 |
4.3.3 监测对象信息提取 |
4.3.4 监测结果分析 |
第5章 应用实例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确立遥感解译标志 |
5.2.1 海岛解译标志 |
5.2.2 沙洲解译标志 |
5.2.3 珊瑚礁解译标志 |
5.3 海上变化性目标物信息提取 |
5.3.1 海岛信息提取 |
5.3.2 沙洲信息提取 |
5.3.3 珊瑚礁信息提取 |
5.4 海上变化性目标物监测结果 |
5.4.1 海岛监测结果 |
5.4.2 沙洲监测结果 |
5.4.3 珊瑚礁监测结果 |
5.5 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用于关节疾病及骨病的微波热声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节疾病及骨病概述 |
1.1.1 常规临床影像学检测技术简介 |
1.1.2 关节疾病及骨病的临床影像学检测 |
1.1.3 本节小结 |
1.2 微波热声成像技术概述 |
1.2.1 热声成像发展历程 |
1.2.2 热声成像研究现状 |
1.2.3 热声成像基本原理 |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工作安排 |
第二章 微波热声成像技术 |
2.1 热声成像理论基础 |
2.1.1 热声信号产生过程 |
2.1.2 生物组织电磁特性 |
2.2 热声成像重建算法 |
2.3 热声成像系统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膝关节热声成像实验研究 |
3.1 关节热声成像可行性分析 |
3.1.1 可行性分析 |
3.1.2 可行性离体兔正常膝关节实验验证 |
3.2 在体兔正常膝关节热声成像实验研究 |
3.2.1 层面选择和支架设计 |
3.2.2 成像系统与实验兔 |
3.2.3 信号预处理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指间关节热声成像实验研究 |
4.1 在体人正常指间关节热声成像实验研究 |
4.1.1 层面选择和支架设计 |
4.1.2 超声探头选择 |
4.1.3 热声成像系统与被试者 |
4.1.4 磁共振成像与被试者 |
4.1.5 结果 |
4.2 人病态指间关节热声成像模拟实验研究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模拟过程 |
4.2.3 结果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型化四通道热声成像系统及临床试点研究 |
5.1 小型化四通道指间关节热声成像系统 |
5.1.1 系统搭建 |
5.1.2 系统可行性验证 |
5.2 临床试点研究 |
5.2.1 正常组热声成像 |
5.2.2 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热声成像 |
5.2.3 银屑病关节炎组热声成像 |
5.2.4 正常组和疾病组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反相位微波辐射的热声成像研究 |
6.1 反相位微波辐射的提出 |
6.2 反相位微波辐射与传统微波辐射对比 |
6.2.1 系统对比 |
6.2.2 场分布对比 |
6.2.3 在体人正常手指热声成像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热声成像监测骨质疏松形成的实验研究 |
7.1 可行性分析 |
7.2 监测方案确定 |
7.2.1 层面选择和固定支架 |
7.2.2 成像系统 |
7.2.3 分析方法确定 |
7.2.4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建立 |
7.3 结果与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基于光学与微波遥感的黄河流域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变化特征 |
1.2.2 黄河流域植被指数应用 |
1.2.3 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 |
2.2.1 GIMMS数据 |
2.2.2 MODIS数据 |
2.2.3 AMSR数据 |
2.2.4 气象数据 |
2.3 数据处理 |
2.3.1 GIMMS-MODIS数据处理 |
2.3.2 AMSR2 数据处理 |
2.3.3 气象数据处理 |
2.4 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黄河流域光学与微波植被指数适用性分析 |
3.1 黄河流域光学植被指数适用性分析 |
3.1.1 验证年份选取 |
3.1.2 差值对比 |
3.2 黄河流域微波植被指数适用性分析 |
3.2.1 显着性检验 |
3.2.2 相关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光学与微波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1 黄河流域GIMMS NDVI3g数据集时空变化特征 |
4.1.1 时间特征分析 |
4.1.2 空间特征分析 |
4.2 黄河流域GIMMS-MODIS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
4.2.1 GIMMS-MODIS数据集时间变化特征对比 |
4.2.2 GIMMS-MODIS数据集空间变化特征对比 |
4.3 黄河流域微波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3.1 微波植被指数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3.2 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黄河流域植被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 黄河流域植被对降雨的响应分析 |
5.1.1 植被-降雨相关性空间格局 |
5.1.2 植被对降雨响应的时滞效应 |
5.1.3 站点分区对比分析 |
5.2 黄河流域植被对气温的响应分析 |
5.2.1 植被-气温相关性空间格局 |
5.2.2 植被对气温的响应滞后效应 |
5.3 黄河流域旱情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 |
5.3.1 旱情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5.3.2 植被对旱情的响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1.1 植被指数适用性研究成果 |
6.1.2 植被指数时空特征研究成果 |
6.1.3 植被变化影响因素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微波辐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订正与反演应用研究[D]. 李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D]. 郭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3]活性炭吸附低浓度油气及其微波-真空再生工艺的研究[D]. 李怡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大气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J]. 李明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7)
- [5]干旱遥感监测技术进展[J]. 郭铌,王小平,王玮,王丽娟,胡蝶,沙莎. 气象科技进展, 2020(03)
- [6]立体移动走航观测系统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应用研究[D]. 胡丽莎.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7]基于Scheimpflug激光雷达技术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探测[D]. 李丽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8]基于国产卫星的海上变化性目标物遥感监测应用研究[D]. 郭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用于关节疾病及骨病的微波热声成像技术研究[D]. 迟子惠.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基于光学与微波遥感的黄河流域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周俊利.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