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碱的定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露[1](2021)在《粉煤灰制备富铝浸出液及提铝酸渣制备吸附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煤炭需求量虽略呈下降趋势,但其占比仍超过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据调查粉煤灰产量也逐年上升,但其综合利用率却逐年下降,利用价值普遍较低。粉煤灰中氧化铝(Al2O3)含量约为15%~50%,将其视为低品位铝土矿回收利用铝元素,可实现粉煤灰的高值化利用。同时,为避免工艺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开发高价值提铝酸渣综合利用技术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NaOH为烧结助剂,采用烧结活化-酸浸法从粉煤灰中提铝,探究最佳提铝工艺条件,并通过分析烧结产物矿物组成及官能团等特性探讨粉煤灰烧结活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550°C、NaOH/CFA(wt./wt.)=1.40、硫酸浓度为30 wt.%及烧结时间为10 min时,铝的浸出率达到95.00%以上。在粉煤灰烧结活化过程中,莫来石及非晶态硅铝化合物与NaOH反应,其中的铝氧八面体结构转变为铝氧四面体结构,铝氧四面体与硅氧四面体结构相结合形成以四元环和六元环为基本结构的铝硅酸盐,即八面沸石和霞石。在酸浸过程中,八面沸石和霞石与硫酸发生反应使铝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于酸浸液中,其中霞石相更有利于烧结产物的酸浸过程。为避免烧结活化-酸浸过程造成的二次环境污染,以提铝酸渣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材料,采用FT-IR对材料制备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介孔二氧化硅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当模数比为3,硅浓度为45 g·L-1,老化pH为7时,材料比表面积最大为1039.32 m2·g-1,其平均孔径为3.09 nm,孔体积为0.87 kg·m-3,其孔结构狭窄且均一。以提铝酸渣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主要分为三步:水解、缩聚和老化。为考察介孔二氧化硅的吸附性能,以染料废水中常见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为吸附质,开展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11,吸附温度为293.15 K,初始亚甲基蓝浓度为200mg·L-1,介孔二氧化硅投加量为1 g·L-1时,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较佳,吸附量高达189.10 mg·g-1,去除率可达到94.55%。介孔二氧化硅对亚甲基蓝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吸附反应后固液界面混乱度降低。同时,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作用力以静电吸引力及氢键为主,且吸附过程可逆。
郭王彪[2](2021)在《微藻三维亚微结构解析及扰流锥闪光反应器研制促进烟气CO2减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微藻减排烟气CO2国际学术前沿,研究突破高效固碳藻种、光生物反应器和固碳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微藻细胞内三维亚微结构不清晰,跑道池反应器内藻细胞闪光频率低,传统曝气器CO2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限制了微藻固碳产业发展。本文揭示了核诱变蛋白核小球藻的高分辨率三维亚细胞器结构,研制了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反应器强化微藻细胞闪光效应促进生长固碳,开发多孔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将气态CO2转化为液态HCO3-离子革新了微藻固碳技术工艺。为了解决微藻细胞内三维亚微结构不清晰、导致无法直接观测核诱变微藻细胞器结构差异的科学问题,采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获得蛋白核小球藻原位状态下的三维高清细胞器结构形态,采用冷冻聚焦离子束连续切割技术及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获得蛋白核小球藻细胞高分辨率的三维亚细胞器结构。核诱变蛋白核小球藻的细胞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2倍和70%,这主要归因于Rub i s c o酶的表达量大幅上调以及光合代谢互作网络增强。为了解决传统跑道池反应器垂直流速低导致微藻细胞闪光频率低、漩涡流场发展弱导致光传输距离短、混合传质差导致CO2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采用流体力学CFD计算模拟扰流锥反应器内漩涡流场以及微藻颗粒的运动轨迹,实验测试了气液混合传质和CO2气泡生成演变规律。当扰流锥的相对间距为3.0、相对高度为0.6时,涡量和湍动能分别增加了 6和14倍,气泡生成时间减少了 26%,气液传质系数增加了 34%,藻细胞的闪光频率提高了 1倍。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反应器内的螺旋藻平均实际光化学效率提高了 13%,螺旋藻光合生长速率提高了 40%。为了解决烟气CO2通过传统曝气器直接通入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气泡停留时间短导致微藻细胞接触概率低,CO2反应压力小导致HCO3-目标产物的转化效率低,CO2容易大量逸出导致利用效率低经济性差的工程难题,研制了鼓泡式碳酸化反应器和多孔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将气态CO2分子转化为液态HCO3-离子革新了微藻固碳技术工艺。使得CO2分子向HCO3-离子的转化效率提高至80%,螺旋藻生物质固定CO2速率提高了 1.1倍,Rubisco酶表达量提高了 3.5倍。将实验室研制的交错排列扰流锥和碳酸化反应器应用于660 m2跑道池中,试验发现扰流锥跑道池内螺旋藻固定CO2速率提高了 42%,采用碳酸化反应器培养螺旋藻使其生长速率提高了 25%。为微藻减排烟气CO2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助力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朱晓昱[3](2020)在《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对于维护草原健康、优化土地管理、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呼伦贝尔草原区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了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规律,结合传统统计学和结构方程模型阐释了1990-201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并以陈巴尔虎旗为案例分析草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管理结合起来,提出草原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90-2015年,研究区耕地、林地、人工表面面积增加,草原、湿地、其他类型面积减少,其中耕地、林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其余类型相对较少。草地在1990-2000年减少面积较大,为1 309.79 km2,耕地1990-2000年增加面积较大,为1 212.08 km2,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2000-2010年下降最为明显,减少363.76 km2,人工表面面积2000-2010年增加最大,为162.52km2,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净减少213.15 km2,减幅21.52%。(2)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经济+农畜因素+气候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农畜因素驱动占主导地位(路径系数最大为-0.84)。显着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城镇化率(因子载荷最大为0.95)、第三产业增加值(因子载荷最大为0.83)、牲畜数量(因子载荷最大分别为0.95和0.90)。耕地和林地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分布和结构影响,草地受畜牧业因素影响明显,建筑用地受城镇化和经济因素影响较明显。(3)案例研究表明,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以来,陈巴尔虎旗草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草地放牧利用和割草利用面积分别为83.00×104 hm2和80.29×104 hm2。割草场和放牧场草原平均生物量由2010年的8.72×103 kg/hm2、7.68×103 kg/hm2,分别提高到2019年的12.93×103 kg/hm2、11.12×103 kg/hm2,草原植被长势向好。2019年,陈巴尔虎旗除宝日希勒镇外其他苏木均达到草畜平衡,宝日希勒草畜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割草地面积有限,冬春季饲草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季节性失衡。(4)研究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草地及割草地退化、人类活动增强和湿地萎缩等。本文针对草地保护与建设,提出按照“五区一带”的空间布局建议,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畜牧业管理结合起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管理建议与对策,为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草原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创新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克服了传统统计方法的缺陷,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了不同时空尺度下区域经济、农畜因素和气候变化三大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的大小和方向,定量研究了不同驱动要素间的因果关系,为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切入点。
尚超[4](2020)在《基于喷雾干燥技术的多级结构沸石微球的可控制备与形成机理探究》文中提出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兼具纳米沸石的低传质阻力和微米沸石的易分离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吸附与催化材料。如何通过简便的合成策略制备出形貌可控和机械性能稳定的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基于微流控喷雾干燥技术,对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可控组装/合成与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索了其在酸催化应用方面的性能。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喷雾干燥技术,提出了“化学交联”策略。以纳米沸石(Nano-ZSM-5)合成母液为前驱体,通过喷雾干燥自组装,成功地制备了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SD-ZSM-5-190-12-M)。这种合成策略不仅避免了纳米沸石繁琐的离心分离过程,而且可以显着提高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貌均一性和机械稳定性。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合成母液中无定形的硅铝酸盐物种首先作为液滴气-液界面稳定剂,使得液滴的稳定性显着提高;其次在随后的干燥和煅烧过程中,作为“交联剂”,将纳米沸石“化学交联”在一起,使得沸石分子筛微球的机械强度显着增强。样品SD-ZSM-5-190-12-M具有均一的球形形貌(表面具有凹陷)、窄粒径分布(97~108μm)、高比表面积(509 m2/g)、均一堆积介孔(~6 nm)和高孔容(0.51 cm3/g),在环氧氯丙烷的开环加成酯化反应和低密度聚乙烯的催化裂解反应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2、研究了纳米沸石合成母液喷雾干燥自组装制备沸石分子筛微球过程中,配方与实验参数(固含量、干燥温度、纳米沸石直径、喷嘴尺寸和前驱体pH)对沸石分子筛微球形貌的影响,深入探究了不同形貌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成和形貌转变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不调节前驱体pH时,固含量、干燥温度、纳米沸石直径和喷嘴尺寸对于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貌与粒径均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但其调控能力受限于设备的干燥能力或喷嘴的工作状态,因而难以得到表面无凹陷的沸石分子筛微球;前驱体pH是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貌的决定性因素。结合单液滴干燥实验结果和液滴干燥理论,提出了前驱体pH调控沸石分子筛形貌的机理。随着前驱体pH的改变,纳米沸石的表面电荷量降低,前驱体中的纳米沸石开始发生可逆的微团聚,液滴干燥过程中形成的壳层的堆积密度随之减弱,致使作用于该壳层上的的毛细管力的强度显着减弱,进而驱动液滴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始终保持各向同性收缩,最终得到表面无凹陷的沸石分子筛微球。3、基于喷雾干燥技术,提出了“原位沉积”策略。以Fe(NO3)3·9H2O为铁源,纳米沸石(Nano-ZSM-5)为载体,通过喷雾干燥自组装,制备了不同负载量(1~5wt%)的载铁沸石分子筛微球(Fe-ZSM-5)。α-Fe2O3的分布受到负载量和前驱体pH的影响。当前驱体pH<1.58时,α-Fe2O3以纳米颗粒形式(12.50± 3.67 nm)分散于纳米沸石的堆积介孔中。在此pH条件下,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大量α-Fe2O3亚微米颗粒出现在Fe-ZSM-5表面,其直径逐渐增加。当固含量为3wt%时,随着前驱体pH值的增高,Fe-ZSM-5表面的α-Fe2O3亚微米颗粒逐渐减少,其形貌逐渐由红细胞状转变为完美球形,这归因于Fe物种在液滴内部的迁移速率的降低和纳米沸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在亚甲基蓝的光催化脱色实验中,Fe-ZSM-5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4、基于喷雾干燥-蒸汽辅助转化(SAC)策略,成功地将喷雾干燥制备的无定形硅铝酸盐微球原位转化为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干燥温度不仅决定了硅铝酸盐微球中微孔模板剂(TPAOH)的状态与相对含量,还决定了硅铝酸盐微球的形貌与粒径。前者会显着影响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的结晶度,而后者会影响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貌与粒径。SAC时间和H2O/Dry gel质量比对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的结晶度和形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SAC时间小于6 h时,此时硅铝酸盐微球从外至内逐渐发生溶解-结晶转化,并最终形成由100~200 nm的沸石晶体堆积而成的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延长SAC至9 h和12 h时,可以得到核-空隙-壳型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其内核由纳米沸石(100~200nm)组成,而其外壳由交错生长的微米沸石晶体(0.97±0.19 μm)的构成。在最优条件下(干燥温度为110℃,SAC时间为6h,H2O/Dry gel质量比为1.0),所得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ZM-6-1.0)为表面具有凹陷的球形颗粒,其平均粒径为53.7±2.0 μm。ZM-6-1.0具有较高的结晶度(95.2%)、多级孔道结构、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较强的酸性。在苯甲醛与乙醇的醛醇缩合反应中,ZM-6-1.0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易分离性。
吕宗桀[5](2020)在《尾矿库稳定安全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的发展,造成矿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由于矿物加工技术和矿石品位的限制,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会导致大量尾矿的产生和堆积。将尾矿储存在水下可以有效地阻止它们发生的化学反应,将尾矿储存在大坝后面的蓄水池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尾矿库一旦发生渗漏,将对经济、周边财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尾矿库和尾矿坝的稳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尾矿坝溃坝机理并构建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可有效降低尾矿坝溃坝事件的发生并为矿山企业提供帮助。本文针对尾矿库目前所存在的较高失事率这一问题,重点分析影响尾矿库安全稳定因素,对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介绍尾矿相关的基础概念,总结尾矿坝常用的筑坝方式并对比不同筑坝方式的优缺点。(2)尾矿坝的溃坝原因和失事机理分析。目前学者研究主要倾向于单因素造成尾矿坝溃坝,缺乏多因素共同影响尾矿坝安全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常见的尾矿坝失事原因,分别是渗流破坏、边坡失稳、洪水漫顶以及地震作用。通过实例对失事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并分析尾矿坝建设过程中对尾矿坝影响较大的安全稳定因素。(3)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尾矿库安全运行的层次结构模型,即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值并将各个指标进行排序,来确定尾矿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论文最后介绍尾矿库泄漏事故发生后,几种常见的应急处置方式。尾矿库需采取科学的闭库设计,介绍了尾矿库的一些风险控制方法。
陈婧[6](2020)在《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及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研究》文中指出盐湖卤水的基础物化性质研究是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由于碳酸盐型富硼卤水中碳酸盐准确测定的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致使相关基础研究大多停留在不含硼碳酸盐型卤水体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适用于碳酸盐型富硼锂卤水。而对于盐卤硼酸盐化学及硼酸盐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也集中在硫酸盐型及氯化物型卤水,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该类型卤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鉴于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问题及其中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的研究现状,该博士论文在充分研究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经典分析方法(双指示剂法)、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吸收光谱法原理的基础上,将经典化学滴定与仪器分析联用,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型富硼锂卤水中CO32-和HCO3-分别准确测定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富硼碳酸盐卤水体系中CO32-和HCO3-分别准确测定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体系中硼酸盐的介稳区性质,为后续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硼酸盐性质的系统研究打下初步基础。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有:(1)针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无机碳浓度的测试条件进行了详细考察,初步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含硼体系中总无机碳的分析方法,硼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混合样品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加标回收率在100%±7%以内;但对于盐湖卤水样品的测定需进一步优化。(2)考察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卤水中无机碳的条件,建立了化学滴定联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准确测定含硼卤水中CO32-和HCO3-含量的分析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5 mol/L,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4%以内,加标回收率在100%±10%范围内。与化学滴定联用分光光度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可满足碳酸盐型卤水蒸发浓缩过程中CO32-和HCO3-准确测定的要求。(3)研究了Na+//Cl-,CO32-,SO42-,B4O72--H2O体系中硼砂溶解度性质,通过经验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拟合。Na2SO4、Na Cl、Na2CO3均对硼砂有盐析作用,其影响顺序为:Na2CO3>Na2SO4>Na Cl;两种盐类共存时其影响大小为:Na Cl+Na2CO3>Na2SO4+Na2CO3。根据相关热力学参数,对所研究体系中硼砂溶解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解释。(4)研究了Na+//Cl-,CO32-,SO42-,B4O72--H2O体系中硼砂介稳区性质:硼砂介稳区宽度随降温速率的增加而变宽;随硼砂浓度增大、饱和温度升高而变窄。共存盐类对介稳区宽度影响顺序为:Na2CO3>Na2SO4>Na Cl;两种盐类的影响顺序为:Na2CO3+Na2SO4>Na2CO3+Na Cl。通过Nyvlt自洽成核方程理论和经典三维成核理论计算出相关成核参数,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对硼砂介稳区宽度变化规律进行解释。
郑洁铭[7](2020)在《母杜柴登井田强碱性水质成因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母杜柴登煤矿位于内蒙古东胜煤田呼吉尔特矿区,矿井正常涌水量达到1400m3/h~1480m3/h,上覆延安组承压含水层为矿井主要直接充水水源,其地下水矿化度最高在1.6g/L,p H值最高达到了11.7,而且氟离子浓度超标。基于上述水文地质背景,本文开展了地表盐碱湖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水化学特征规律研究,并通过现场取样、抽水试验、室内实验,进行了地表水水质测试以及含水岩组水文地质参数、主要矿物成分测试。最后,通过剖面流场模拟以及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综合分析了研究区高矿化度、强碱性、高氟离子含量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成因。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对研究区内的7个地表天然盐碱湖进行实地调查以及水化学分析,研究区内大部分地表湖泊同样具有高矿化度、强碱性、高氟离子含量的水化学特征,并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确认了地表盐碱湖与浅层地下水间存在水力联系。(2)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获取了研究区内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和水化学成分,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手段对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综合钻探资料、抽水试验资料、以及研究区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树谱关系图,证明了区内由于缺乏稳定的隔水层,地表水(盐碱湖)与地下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也成为地下水强碱性的成因之一。(3)通过GMS模拟软件,建立了二维地下水稳定流数值模型,揭示了研究区剖面及平面上的流场演化过程;并基于地下水动力场,研究分析了地下水水化学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演化过程。(4)通过地下水的R因子分析和含水岩组的岩样采集分析,选取了模拟路径上发生水文地球化学反应的“可能矿物相”。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水岩作用进行了地球化学模拟,进一步对强碱性、高矿化度地下水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胡亚平[8](2020)在《CO2与超临界水共气化污泥产轻质燃料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量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城市污泥迅猛增加,这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超临界水气化污泥技术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转化技术,它具有能源转化能力强、进料无需干燥、除菌灭毒效果显着和固定重金属等优势,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可以在处理污泥的同时产生轻质生物燃料,同时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缓解能源短缺。本论文对超临界水气化污泥工艺参数进行筛选,确定了污泥含水率和反应温度为关键影响因素。实验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首先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污泥含水率,分别考察了生物气和生物油的产率与组成的差异,获得基础对照数据。在不同的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深入研究不同氛围气(CO2/N2)、催化剂种类、催化剂与干污泥的质量比等参数的改变对生物气、生物油和生成规律与机理的影响;最后探讨碳元素的迁移分布,同时对固体残渣作相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控反应温度、污泥含水率对气相和液相产物产率的提高有显着的影响,当气化条件为:含水率90%,停留时间40min,反应温度420℃时,固态残渣产率仅为47%,生物气和生物油的产率超过50%。N2氛围下,当含水率90%,停留5min时,污泥气化产气量在440℃达到最大,为372.71 L/kg OM(OM:有机质质量),且氢气产量也达到最高值5.05 mol/kg OM,相同条件CO2氛围下产气量375.49 L/kg OM,比N2气氛下高出1.2%。在N2氛围下,污泥含水率为90%,停留5min,420℃时生物油产率为25.76%,但生物油中的烃类产量达到最大值50.29%,生物油的HHV达到最高值35.41 MJ/kg。尽管温度升高降低了油的产率,但是提高了油的质量。另一方面,CO2增加了生物油的产生,但对生物油的品质影响较小,同时CO2强化了污泥的热解,固体残渣产率降低了1.8%-3.7%,C元素含量下降了14.26%-15.78%。通过计算C元素的分布发现,当CO2气氛下的反应为420℃,污泥含水率为90%时,污泥中的C元素分别向气体和油中迁移了40.35wt.%和43.92wt.%,C元素的回收效率高达84.27wt.%。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气的产量和H2的产量,本文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污泥气化的影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e、Fe3O4和Fe2O3三种铁系催化剂产气量排序为:Fe>Fe3O4>Fe2O3>无催化剂,以铁(20wt.%)作为催化剂时产气量达到最高,为519.56 L/kg OM,比无催化剂产气量高232.29 L/kg OM,产气量提高了83.5%,且氢气产量从3.69 mol/kg,提高到8.66 mol/kg。Fe3O4和Fe2O3对产油率提升较大,在无催化剂时氮气氛围下的产油率只有25.02%,而Fe2O3将产油率提高到29.26%,提高了4.24%。Fe与污泥的质量比为30%时,氢气产量从3.3 mol/kg增加到9.2 mol/kg,提高了2.8倍,C元素平衡分析表明,随着Fe催化剂添加量的增加,生物油中的C元素往生物气中转移,这主要因为Fe具有还原催化作用。在催化过程中Fe被氧化成Fe2O3和Fe3O4,变成了+2或+3价,且生成的铁氧化物进一步促进了生物油的气化,提高了生物气的产量。综上所述,温度、含水率和氛围气是影响污泥热解产轻质燃料的关键参数,温度为440℃和含水率为90%时,生物气产量达到最大,温度为420℃和含水率为85%时,生物油产量最高。CO2在重利用的同时提升了生物油的产量,以单质Fe为催化剂的CO2-SCW体系,定向提高了生物气中H2的含量。本文的研究为实现CO2利用和超临界水催化气化污泥提供了新思路。
武慧[9](2020)在《动态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 ——基于远兴能源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传播迅速,技术更新迭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处于这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强大更持久的动态学习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文致力于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动态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在梳理前人对动态能力理论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案例研究法,以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2008-2018年的数据资料进行纵向研究,从“位势——流程——路径”三个要素对动态学习能力的培育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动态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动态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是通过特定的维度传导的。处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企业通过动态学习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可以总结为:通过“位势——流程——路径”三个要素在原有资源基础上对动态学习能力进行重新构建和培育,通过整合形成企业的特性优势,运用特性优势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形成良好的绩效表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环境中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应当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继续构建和培育随着环境变迁而自主进行学习、整合和重构的动态学习能力,最终有助于企业形成优质的特性优势。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代领[10](2020)在《岩石点荷载试验研究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点荷载试验是一种快速预测岩石强度的有效方法。开展岩石点荷载强度特性及其破坏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对完善岩石点荷载测试技术及岩土工程的安全稳定性的评价都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对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开展了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下岩石的点荷载强度试验;分析两种主要计算模式和不同修正指数m对点荷载强度计算的影响;分析各向异性对岩石强度特征和破坏形式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获得点荷载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式;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弹塑性细胞自动机分析系统(EPCA)分析点荷载作用下岩石的破坏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开展了三种不同形状试样(圆柱体、方块体、不规则块体)和三种不同直径(38mm、50mm、75mm)的圆柱体试样的点荷载试验,通过对破坏面积Af和等效直径De的平方分别与破坏荷载P进行相关性和误差分析,对比两种最为经典的点荷载计算模式,同时分析形状效应和尺寸效应对点荷载强度指标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内外主要规范中的修正指数m计算后的点荷载强度Is(50),讨论不同修正指数m对点荷载强度指标的影响。(2)开展了片麻岩的点荷载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各向异性对点荷载强度的修正指数m、强度特征和破坏形式的影响,最后得到了岩石强度各向异性指数。(3)开展了岩石的点荷载强度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在分析统计的基础上,建立点荷载强度IS(50)与单轴抗压强度UCS的转换关系。(4)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弹塑性细胞自动机分析系统(EPCA)进行点荷载数值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均质度下岩石的破裂形式与强度特性,揭示了点荷载试验的破坏机理。
二、天然碱的定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碱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粉煤灰制备富铝浸出液及提铝酸渣制备吸附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粉煤灰特性及危害 |
1.2.1 粉煤灰特性 |
1.2.2 粉煤灰的危害 |
1.3 粉煤灰提铝方法 |
1.3.1 烧结法 |
1.3.2 酸法 |
1.3.3 碱浸法 |
1.3.4 粉煤灰提铝存在问题 |
1.4 提铝酸渣综合利用 |
1.4.1 制备水玻璃 |
1.4.2 制备白炭黑 |
1.5 本文论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实验原料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扫描电镜分析 |
2.3.4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
2.3.5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6 比表面积及孔道结构分析 |
2.3.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3 粉煤灰烧结活化-酸浸法制备富铝浸出液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工艺条件对铝浸出率的影响 |
3.3.2 烧结活化-酸浸化学反应原理探究 |
3.3.3 烧结活化机理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提铝酸渣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及吸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工艺条件对介孔二氧化硅孔结构的影响 |
4.3.2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制备机理 |
4.3.3 介孔二氧化硅吸附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微藻三维亚微结构解析及扰流锥闪光反应器研制促进烟气CO2减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微藻减排燃煤烟气CO_2的背景意义 |
1.2 微藻细胞三维亚微结构研究现状 |
1.3 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研究现状 |
1.3.1 开放式光生物反应器 |
1.3.2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 |
1.3.3 贴壁式光生物反应器 |
1.3.4 各种反应器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
1.4 微藻减排CO_2技术工艺研究现状 |
1.4.1 光生物反应器内的CO_2原位直接补碳 |
1.4.2 碳酸化反应器内的CO_2离位间接补碳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本文研究目的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2 仪器设备及实验计算方法 |
2.1 实验材料:固碳藻种和培养基 |
2.2 实验计算仪器设备 |
2.2.1 冷冻三维大体量全尺寸细胞器结构测试系统 |
2.2.2 原位冷冻高分辨三维亚细胞器结构测试系统 |
2.2.3“天河二号”模拟计算系统 |
2.2.4 涡流闪光反应器内三相流动混合传质测试系统 |
2.2.5 涡流闪光反应器内CO_2气泡生成演变在线测试系统 |
2.2.6 微藻细胞生长过程光合效率动态测试系统 |
2.3 试验过程方法 |
2.3.1 冷冻三维大体量全尺寸微藻细胞器结构测试方法 |
2.3.2 冷冻三维原位高分辨微藻亚细胞器结构测试方法 |
2.3.3 核诱变微藻蛋白及代谢组学定量测试方法 |
2.3.4 涡流闪光反应器内混合传质系数测试方法 |
2.3.5 反应器内CO_2气泡生成直径及停留时间测试 |
2.3.6 微藻细胞生长过程中PSII光合参数测试 |
2.3.7 藻液中碳氮磷营养盐浓度测试 |
3 核诱变小球藻冷冻原位亚细胞器的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 |
3.1 引言 |
3.2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揭示核诱变后小球藻细胞体积增大 |
3.3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发现诱变后藻细胞类囊体膜间距增大 |
3.4 蛋白组及代谢组学揭示诱变后藻细胞光合路径加强 |
3.5 小结 |
4 设计模拟扰流锥强化跑道池漩涡流场提高微藻细胞闪光频率 |
4.1 引言 |
4.2 设计交错排列扰流锥结构建立三维计算模型 |
4.2.1 设计交错排列扰流锥结构 |
4.2.2 微藻细胞和CO_2气泡存在下光传输数值计算模型 |
4.2.3 水平及垂直方向的漩涡流场模型建立 |
4.2.4 光暗循环闪光频率计算 |
4.3 交错排列扰流锥强化跑道池内漩涡流场的数值计算 |
4.3.1 扰流锥增大漩涡直径提高漩涡中心位置 |
4.3.2 扰流锥增大流场涡量和湍动能 |
4.3.3 扰流锥在跑道池内产生自旋流和漩涡流 |
4.4 扰流锥跑道池内光强分布数值计算 |
4.4.1 增加藻细胞浓度加剧光衰减速度 |
4.4.2 增大CO_2气泡直径减小体积分数提高光区占比 |
4.4.3 提高入射光强促进光传输能力 |
4.4.4 扰流锥增强跑道池内微藻细胞的光区分布及闪光频率 |
4.5 交错排列扰流锥促进螺旋藻固定高纯浓度CO_2速率 |
4.6 小结 |
5 研制交错排列扰流锥促进跑道池混合传质提高光化学效率 |
5.1 引言 |
5.2 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研制及测试方法 |
5.2.1 构造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测试系统 |
5.2.2 跑道池内 ζ 电位及表面张力测试 |
5.2.3 藻细胞形态测试 |
5.3 加强扰流锥跑道池内混合传质促进CO_2气泡生成停留 |
5.3.1 降低混合时间增加气液传质系数 |
5.3.2 降低气泡生成直径增加气泡停留时间 |
5.4 强化扰流锥跑道池内微藻细胞实际光化学效率 |
5.4.1 提高螺旋藻细胞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 |
5.4.2 提高小球藻细胞光暗适应后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
5.5 促进扰流锥跑道池内藻液营养盐吸收提高微藻生长固碳速率 |
5.5.1 提高藻液表面张力和 ζ 电位 |
5.5.2 藻液内HCO_3~-和氮磷营养盐吸收速率增加 |
5.5.3 增大螺旋藻藻丝螺距和小球藻细胞直径 |
5.5.4 交错排列扰流锥促进蛋白核小球藻固定烟气CO_2速率 |
5.6 小结 |
6 研制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微藻固定烟气CO_2效率 |
6.1 引言 |
6.2 研制鼓泡式和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 |
6.2.1 研制鼓泡式碳酸化反应器 |
6.2.2 研制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 |
6.2.3 数值模拟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内组分分布 |
6.2.4 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内CO_2转化效率计算 |
6.3 研制鼓泡式碳酸化反应器转化气态CO_2为液态HCO_3~- |
6.3.1 碳酸化效率随反应时间逐渐增加 |
6.3.2 碳酸化效率随反应压力逐渐增加 |
6.3.3 碳酸化效率随Na_2CO_3底物浓度先增后减 |
6.3.4 碳酸化效率随填料高度比逐渐减小 |
6.4 研制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微藻固定烟气CO_2效率 |
6.4.1 优化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烟气CO_2固定效率 |
6.4.2 数值计算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CO_2气体分布 |
6.4.3 微藻细胞生长过程中光化学效率及电子传递速率强化 |
6.4.4 微藻细胞光合及碳代谢通路加强 |
6.5 小结 |
7 交错排列扰流锥及碳酸化反应器应用于 660m~2跑道池工程现场 |
7.1 引言 |
7.2 微藻固碳产业化工程的现场条件 |
7.2.1 交错排列扰流锥应用于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工程现场 |
7.2.2 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应用于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工程现场 |
7.2.3 微藻固定烟气CO_2效率测试计算 |
7.3 扰流锥在 660 m~2跑道池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工程现场应用 |
7.3.1 扰流锥跑道池提高螺旋藻的藻丝长度及固定CO_2速率 |
7.3.2 扰流锥跑道池促进碳氮磷等营养盐吸收 |
7.4 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在 660 m~2跑道池中促进微藻固碳速率 |
7.4.1 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速率 |
7.4.2 高光强、高温和高pH值提高Na_2CO_3/NaHCO_3质量比 |
7.5 小结 |
8 全文总结和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
1.2.4 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 |
2.1.2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2.2 研究数据 |
2.2.1 土地利用数据 |
2.2.2 野外调查数据 |
2.2.3 社会经济数据 |
2.2.4 气象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2.3.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
2.3.3 主成分分析 |
2.3.4 多元回归分析 |
2.3.5 结构方程模型 |
2.3.6 生物量估算模型与精度检验 |
2.3.7 载畜量计算 |
第三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3.1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
3.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
3.1.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
3.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动态分析 |
3.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 |
3.2.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
3.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
3.3.1 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3.2 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3.3 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3.4 199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 社会经济状况动态分析 |
4.1.1 人口因素动态 |
4.1.2 经济因素动态 |
4.1.3 畜牧因素动态 |
4.2 气候因素动态分析 |
4.3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4.3.2 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
4.3.3 草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
4.3.4 林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
4.3.5 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
4.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统计分析 |
4.4.1 多元线性回归 |
4.4.2 主要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5.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5.1.1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
5.1.2 测量指标的选取 |
5.1.3 模型的建立 |
5.2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
5.2.1 模型的识别 |
5.2.2 模型的拟合检验 |
5.2.3 模型的修正 |
5.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1 研究假设的检验 |
5.3.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5.3.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
5.4 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
5.4.1 研究假设的检验 |
5.4.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5.4.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
5.5 不同时期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
5.5.1 2000-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
5.5.2 201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土地利用的草原管理案例分析 |
6.1 案例研究区选取 |
6.1.1 案例研究区概况 |
6.1.2 案例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6.2 土地利用和草地利用分析 |
6.2.1 土地利用变化 |
6.2.2 草地利用现状及生产能力 |
6.3 草畜平衡状况分析 |
6.3.1 牲畜数量变化 |
6.3.2 载畜平衡情况 |
6.4 .草原管理建议 |
6.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2 管理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
7.1 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 |
7.1.1 草地退化现象仍然存在 |
7.1.2 天然割草地退化严重 |
7.1.3 湿地面积萎缩明显 |
7.1.4 人类活动强度增加 |
7.2 土地合理规划建议及对策 |
7.2.1 土地规划基本原则 |
7.2.2 土地规划建议 |
7.2.3 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政策建议 |
7.2.4 可持续发展工程措施的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呼伦贝尔草原区数据源与预处理 |
1.1 遥感数据源 |
1.2 预处理 |
1.2.1 大气校正 |
1.2.3 正射校正 |
1.3 基础地理数据 |
附录B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
2.1 土地利用分类流程 |
2.1.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定义 |
2.1.2 建立解译标志 |
2.1.3 面向对象分类技术 |
2.1.4 分类后处理方法 |
2.1.5 变化监测 |
2.1.6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精度验证 |
2.2 野外调查数据 |
2.2.1 土地利用类型地面核查点布设 |
2.2.2 土地利用地面核查流程 |
2.2.3 野外调查样点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基于喷雾干燥技术的多级结构沸石微球的可控制备与形成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 |
1.2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的合成 |
1.2.1 “自上而下”法 |
1.2.2 硬模板法 |
1.2.3 软模板法 |
1.2.4 无模板法 |
1.3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的催化应用-固体酸催化剂 |
1.3.1 环氧氯丙烷开环加成酯化反应 |
1.3.2 低密度聚乙烯(LDPE)催化裂解反应 |
1.3.3 苯甲醛醇醛缩合反应 |
1.4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的催化应用-金属纳米粒子载体 |
1.4.1 稳定金属纳米颗粒 |
1.4.2 双功能催化剂的构建与催化应用 |
1.4.3 介孔/大孔分子筛用于大分子反应物催化转化 |
1.5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在合成与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1.6 喷雾干燥技术 |
1.6.1 喷雾干燥技术在沸石催化剂合成中的应用 |
1.6.2 喷雾干燥过程中颗粒形貌的调控 |
1.7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喷雾干燥-化学交联法制备多级结构沸石分子筛微球 |
前言 |
2.1 原料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米沸石(Nano-ZSM-5)的合成 |
2.2.2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喷雾干燥自组装合成 |
2.2.3 离子交换 |
2.3 表征及测试手段 |
2.3.1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机械稳定性评价 |
2.3.2 纳米沸石合成母液的组分构成分析 |
2.3.3 催化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纳米沸石合成母液的组成 |
2.4.2 纳米沸石形貌和粒径分布 |
2.4.3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貌及粒径分布 |
2.4.4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相对结晶度及骨架结构 |
2.4.5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孔道结构 |
2.4.6 沸石分子筛的酸性 |
2.4.7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机械稳定性 |
2.4.8 喷雾干燥组装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成机理 |
2.4.9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酸催化性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雾干燥辅助组装多级结构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貌调控与形成机制研究 |
前言 |
3.1 原料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不同直径纳米沸石(Nano-ZSM-5)的合成 |
3.2.2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喷雾干燥自组装合成 |
3.3 仪器表征及测试 |
3.3.1 不同pH的前驱体稳定性测定 |
3.3.2 不同pH对于前驱体单液滴干燥实验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固含量对沸石分子筛微球形貌的影响 |
3.4.2 干燥温度对ZSM-5沸石颗粒形貌的影响 |
3.4.3 喷嘴直径对沸石分子筛微球形貌的影响 |
3.4.4 纳米沸石直径对沸石分子筛微球形貌的影响 |
3.4.5 前驱体pH对沸石分子筛微球形貌的影响Ⅰ |
3.4.6 前驱体pH对沸石分子筛微球形貌的影响Ⅱ |
3.4.7 pH对前驱体物化性质的影响 |
3.4.8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貌调控与作用机制Ⅰ |
3.4.9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貌调控和作用机制Ⅱ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搭载金属氧化物的多级结构沸石分子筛微球 |
前言 |
4.1 原料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纳米沸石(Nano-ZSM-5)合成母液的制备 |
4.2.2 搭载金属氧化物的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合成 |
4.2.3 亚甲基蓝光降解脱色实验 |
4.3 表征及测试手段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米沸石合成母液固含量对前驱体的稳定性影响 |
4.4.2 不同铁负载量Fe-ZSM-5沸石分子筛微球的XRD |
4.4.3 不同铁负载量的Fe-ZSM-5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形貌 |
4.4.4 铁元素在Fe-ZSM-5沸石分子筛微球内的分布 |
4.4.5 前驱体pH对Fe-ZSM-5沸石分子筛微球形貌的影响 |
4.4.6 Fe-ZSM-5沸石微球的形成机理 |
4.4.7 Fe-ZSM-5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喷雾干燥-蒸气辅助转化法制备无粘结剂的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微球 |
前言 |
5.1 原料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前驱体配置 |
5.2.2 喷雾干燥实验 |
5.2.3 蒸气辅助转化实验 |
5.2.4 参比样品合成 |
5.3 仪器表征及测试 |
5.3.1 催化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喷雾干燥制备硅铝酸盐微球的理化性质 |
5.4.2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理化性质 |
5.4.3 沸石微球的形成机理 |
5.4.4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酸性 |
5.4.5 沸石分子筛微球的催化性能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5)尾矿库稳定安全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尾矿、尾矿库、尾矿堆积坝的介绍及特征 |
2.1 尾矿特点和分类 |
2.2 尾矿库 |
2.2.1 尾矿库及分类 |
2.2.2 尾矿库等级划分 |
2.3 尾矿堆积坝的建造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方法 |
3.2 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 尾矿坝坝体失稳研究 |
3.3.1 尾矿坝破坏的主要形式 |
3.3.2 渗透破坏 |
3.3.3 地基破坏 |
3.3.4 洪水漫顶 |
3.3.5 地震作用 |
3.4 尾矿坝溃坝研究的一般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尾矿坝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4.1 工程实例 |
4.1.1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4.1.2 预测范围 |
4.1.3 预测时段 |
4.1.4 地下水水质影响预测 |
4.1.5 预测内容 |
4.1.6 预测结果 |
4.2 层次分析法 |
4.3 建立评估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尾矿库的风险控制 |
5.1 尾矿坝溃坝后的应急处置的方法 |
5.2 尾矿库的风险控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及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CO_3~(2-)和HCO_3~-的分析方法概述 |
1.2.1 化学滴定法 |
1.2.2 离子色谱法 |
1.2.3 离子选择性电极 |
1.2.4 分光光度法 |
1.2.5 红外吸收光谱法 |
1.3 结晶概述 |
1.3.1 结晶动力学概述 |
1.3.2 Nyvlt自洽方程理论 |
1.3.3 经典三维成核方程理论 |
1.3.4 硼酸盐结晶过程研究 |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化学滴定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_3~(2-)和HCO_3~-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CO_3~(2-)和HCO_3~-测定原理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3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无机碳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吸收波长的选择 |
2.3.2 pH的影响 |
2.3.3 缓冲溶液的选择 |
2.3.4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2.3.5 温度的影响 |
2.3.6 显色剂的用量 |
2.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3.8 显着性检验 |
2.3.9 硼酸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混合溶液体系中CO_3~(2-)的测定 |
2.3.10 卤水样品中CT测定 |
2.4 小结 |
第3章 化学滴定联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CO_3~(2-)和HCO_3~-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仪器装置及原理 |
3.2.3 干扰离子实验设计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进样体积对C_T的影响 |
3.3.2 C_T测量范围 |
3.3.3 共存离子对C_T结果的影响 |
3.3.4 C_T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
3.3.5 CO_3~(2-)和HCO_3~-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
3.3.6 碳酸盐型卤水中碳酸盐的分析应用 |
3.4 小结 |
第4章 Na~+//Cl~-,SO_4~(2-),CO_3~(2-),B_4O_7~(2-)-H_2O体系硼砂溶解度性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2 各组分组成的分析方法 |
4.2.3 实验步骤及原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晶固相组分测定 |
4.3.2 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的溶解度性质 |
4.3.3 NaOH-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溶解度性质 |
4.3.4 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的溶解度性质 |
4.3.5 Na_2SO_4-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的溶解度性质 |
4.3.6 Na_2SO_4、NaCl、Na_2CO_3对Na_2B_4O_7 硼砂溶解度影响对比 |
4.3.7 Na~+//Cl~-,SO_4~(2-),B_4O_7~(2-)-H_2O体系中硼砂热力学性质 |
4.4 小结 |
第5章 Na~+//Cl~-,SO_4~(2-),CO_3~(2-),B_4O_7~(2-)-H_2O体系硼砂介稳区性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2 实验原理 |
5.3 Na~+//Cl~-,SO_4~(2-),B_4O_7~(2-)-H_2O体系介稳区宽度 |
5.3.1 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2 NaOH-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3 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4 Na_2SO_4-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5 Na_2SO_4、NaCl、Na_2CO_3对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影响对比 |
5.4 Na~+//Cl~-,SO_4~(2-),B_4O_7~(2-)-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1 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2 NaOH-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3 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4 Na_2SO_4-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母杜柴登井田强碱性水质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 矿区地质条件 |
2.3 母杜柴登矿区区域地下水系统 |
3 地表盐碱湖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
3.1 水化学样品的采集及测试 |
3.2 盐、碱湖湖水化学特征分析 |
3.3 碱湖成因机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地下水水动力条件及水化学特征研究 |
4.1 研究区水文地质补勘 |
4.2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规律 |
4.3 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力联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动力场对水化学场的影响作用 |
5.1 剖面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 |
5.2 流场演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水-岩作用下水化学场的演化过程 |
6.1 R型因子分析 |
6.2 含水层岩样采集及测试 |
6.3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CO2与超临界水共气化污泥产轻质燃料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临界水气化技术简介 |
1.1.1 超临界水的特性 |
1.1.2 超临界水的作用 |
1.1.3 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2 超临界水气化污泥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
1.2.1 污泥性质 |
1.2.2 工艺操作参数 |
1.2.3 超临界水气化设备材质 |
1.2.4 氛围气 |
1.3 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反应研究进展 |
1.3.1 强碱或强碱弱酸盐催化剂 |
1.3.2 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3.3 活性炭和矿石类催化剂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实验装置图 |
2.1.2 实验路线流程图 |
2.1.3 实验步骤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污泥特性 |
2.4 实验分析方法 |
2.4.1 气态产物分析方法 |
2.4.2 液态产物分析方法 |
2.4.3 固态产物分析方法 |
第3章 超临界水作用下CO_2与污泥共气化关键因素研究 |
3.1 二氧化碳/氮气对比研究 |
3.1.1 关键操作参数筛选 |
3.1.2 实验设计与产物质量核算 |
3.1.3 含水率变化条件下三态产物分布 |
3.1.4 温度变化条件下三态产物分布 |
3.2 CO_2/N_2气氛下产物分析 |
3.2.1 生物气 |
3.2.2 生物油 |
3.2.3 水相 |
3.2.4 固体残渣 |
3.3 能量回收与C元素迁移 |
3.3.1 轻质能源能量回收分析 |
3.3.2 C元素分布及转移规律 |
3.3.3 CO_2在C元素迁移中的作用 |
3.4 小结 |
第4章 铁和铁氧化物催化SCWG污泥 |
4.1 铁和铁氧化物催化剂对产物分布及组成的影响 |
4.1.1 生物气的提质 |
4.1.2 液态生物油的优化 |
4.1.3 污泥的深度热解 |
4.1.4 C元素的迁移转化 |
4.2 不同Fe单质添加量催化条件下产物分布与元素迁移转化 |
4.2.1 关键产物分布与组成 |
4.2.2 C元素迁移规律 |
4.2.3 Fe在 SCWG中的变化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动态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 ——基于远兴能源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
2.1 动态学习能力 |
2.2 动态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案例选取 |
3.3 指标测度 |
3.3.1 动态学习能力 |
3.3.2 企业绩效的测度 |
3.4 数据资料的搜集获取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公司概况 |
4.2 动态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 |
4.2.1 动态学习能力位势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2 动态学习能力流程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3 动态学习能力路径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实践启示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岩石点荷载试验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标及计算模式的研究 |
1.2.2 岩石点荷载强度与单轴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
1.2.3 岩石点荷载试验的破坏机理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标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 |
2.1 引言 |
2.2 点荷载试验方法 |
2.2.1 试验简介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加载方式 |
2.2.4 试验试样要求 |
2.2.5 试验操作流程 |
2.3 两种计算模式的分析讨论 |
2.3.1 试验准备 |
2.3.2 试验结果 |
2.3.3 结论分析 |
2.4 试样形状效应的研究 |
2.4.1 试验准备 |
2.4.2 试验结果 |
2.4.3 结论分析 |
2.5 试样尺寸效应的研究 |
2.6 尺寸修正指数m的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各向异性岩石的点荷载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准备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点荷载强度修正指数m |
3.3.2 强度特征 |
3.3.3 破坏形式 |
3.4 点荷载强度与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 |
3.5 岩石强度各向异性指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标I_(s(50))第四章与单轴抗压强度UCS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试验准备 |
4.3 试验结果 |
4.4 结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PCA的岩石点荷载数值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细胞自动机模型 |
5.2.1 细胞自动机理论介绍 |
5.2.2 弹塑性细胞自动机力学模型的基本思想及特点 |
5.3 基于三维细胞自动机模型下岩石点荷载试验分析 |
5.3.1 岩石点荷载试验模拟的基本约定 |
5.3.2 岩石点荷载破裂过程的EPCA分析与试验结果 |
5.4 岩石非均质性对岩石点荷载破坏过程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天然碱的定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粉煤灰制备富铝浸出液及提铝酸渣制备吸附剂[D]. 张梦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微藻三维亚微结构解析及扰流锥闪光反应器研制促进烟气CO2减排研究[D]. 郭王彪. 浙江大学, 2021
- [3]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朱晓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基于喷雾干燥技术的多级结构沸石微球的可控制备与形成机理探究[D]. 尚超. 苏州大学, 2020(06)
- [5]尾矿库稳定安全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D]. 吕宗桀.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及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研究[D]. 陈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3)
- [7]母杜柴登井田强碱性水质成因机制研究[D]. 郑洁铭.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CO2与超临界水共气化污泥产轻质燃料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 胡亚平. 深圳大学, 2020(10)
- [9]动态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 ——基于远兴能源的案例研究[D]. 武慧.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岩石点荷载试验研究与分析[D]. 代领.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