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板挡墙结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邓宗伟[1](2007)在《山区高速公路轻型支挡结构的力学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对于半挖半填及陡坡路堤处挡土结构物的选择目前一般倾向于摈弃传统的重力式挡土墙,而采用既经济又有更强适应性的轻型支挡结构。但山区地质地形复杂多变,相应而采用的轻型支挡也灵活多样,在这种复杂的边界条件下,支挡结构的受力机理更加复杂,其设计参数的确定也更为困难。目前,该类山区轻型支挡结构的理论研究已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因此,对高速公路轻型支挡结构的力学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论文以国家重点工程邵怀(山区)高速公路和湖南省交通建设重点试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为依托,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邵怀(山区)高速公路中有代表性的四种轻型支挡结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悬臂式桩板墙、锚杆式柱板墙和预应力锚索柱板墙),在现场埋设各种测试元件,进行比较系统的现场测试(包括行车动力试验)。2)、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原理,推导出一个能够考虑锚索破裂面形状、锚索的倾角、岩土体强度等因素的预应力锚索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3)、以损伤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应的损伤演化方程为基础,根据锚索荷载传递机理力学方程,推导出考虑岩土体损伤特性的锚索轴力和侧摩阻力沿着锚索长度分布的解析解;基于上述解析解、Mindlin解和Boussinesq解,得出锚索影响范围内土体中任一点的正应力、剪应力以及相应的位移和锚固体与墙面的位移;以上述理论结果为基础提出了锚索合理间距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实际工程对上述理论成果进行验证分析。4)、选取应用最为广泛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土墙为分析对象,以FLAC3D为研究工具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桩、土、锚索、及其界面的耦合分析数值模型,对影响挡墙受力变形的主要参数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提出设计时要考虑的控制因素及可供设计参考的数据资料。5)、根据现场的土压力测试数据、锚杆锚索锚固段与自由段的内力数据、桩的变形数据等对现场的四种挡墙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将每种挡墙的实测数据与其数值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出四种轻型支挡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并提出了静荷载作用下轻型挡土墙的修正设计方法。6)、在行车动力分析方面,基于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针对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考虑车速、载重、路面不平整度、行车车道等因素,对交通荷载下的轻型挡墙的墙背动态土压力、墙背动态变形、路面动态压应力及路面动态位移等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交通荷载作用下轻型支挡结构的作用机理。7)、选取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与锚杆柱板墙为分析对象,对这两种挡墙所在位置的路基与墙背处布置的应变式压力盒进行动力测试分析,并将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了交通荷载对轻型支挡结构的作用与影响,并提出了考虑交通荷载作用时该类挡墙的修正设计计算方法。
胡云龙[2](2013)在《衡重式桩板挡墙变形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衡重式桩板挡墙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由桩、锁口梁、柱板墙和衡重台(卸荷板)等构件组成。由于设置了与墙身刚性连接的卸荷板,其减小了卸荷板下部结构作用土压力,并为桩提供一个反弯矩(相对于土压力作用引起的弯矩),使结构的内力分布均衡;同时使支挡结构离开土体的位移趋势得到一定的限制。该类挡墙由于卸荷板的卸荷作用、反弯矩作用及结构-上的相互作用,结构的受力-变形性状较其他类型的桩板式挡墙更为复杂。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对结构的受力特性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该类挡墙的变形性状尚不明确,变形计算方法和控制变形的设计方法还有待研究。研究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变形性状,提出变形控制设计方法,进一步完善设计理论,对于该类结构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基于弹性地基梁法,按“两段法”推导了衡重式桩板挡墙内力、变形解析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弹性杆系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比较接近;与模型试验、现场测试结果比对,本文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用本文提出的解析分析方法,研究卸荷板的埋深和板宽对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卸荷板的合理埋深和板宽位置,分析结果得到了模型试验、数值分析方法的验证。此外,还分析了桩长、桩径和土体参数对结构变形的影响。采用FLAC软件,考虑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的条件下,模拟填方挡墙和挖方挡墙不同施工顺序进行数值分析,与本文分析方法、杆系有限元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在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数值分析计算的变形较小;挖方挡墙按增量法与总量法计算的结构内力和变形比较接近;填方挡墙按增量法和总量法计算的结构内力比较接近,增量法计算的结构变形比总量法计算结果大,与实测结果更为接近。考虑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用有限差分法对衡重式桩板挡墙墙后地表沉降进行分析。墙后地表沉降与卸荷板的设置位置有关,卸荷板设置在合理位置时,墙后地表沉降为向下的抛物线,地表沉降影响范围约为1.6H,地表沉降的最大值在距离墙背0.5H的位置,地表最大沉降与墙顶位移相等。选取填方挡墙和挖方挡墙各一工程实例,对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土压力、结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现场测试,实测结果验证了卸荷板的卸荷作用,其余土压力、内力和变形的实测数据与数值分析和本文分析方法计算结果接近。最后,总结了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变形特性,提出了卸荷板建议取值范围及控制结构变形的建议措施。
王鑫[3](2019)在《昆明市森林湖小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湖小区边坡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黑林铺昭宗村森林湖小区内西侧。自2014年因连日大雨导致边坡前缘及中部土层松动下滑形成滑坡,标注为H1滑坡,如果H1滑坡再次整体发生大规模滑移,后缘边坡也随之可能发生滑坡,将对坡脚28幢、27幢住宅和住户存在安全隐患,危害范围内有居民36户,约100人,给居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对该边坡的稳定性及防治工程设计开展全面的研究。本文以森林湖小区边坡为研究对象,从边坡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入手,并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室内实验等技术手段等系统的综合的研究了该边坡的基本特征及H1滑坡基本形态特征、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在对H1滑坡及整个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时运用了传统的极限平衡法。为了更好的反映边坡各个部位的变形以及位移情况,采用Midas/GTS NX对边坡进行模拟,对其应力、位移以及应变进一步分析,结合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提出两种边坡防治方案并进行优选研究,最后借助Midas/GTS NX软件对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利用极限平衡法验证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搜集研究区附近的勘察资料和实地踏勘,对边坡区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森林湖小区边坡的现状特特征及H1滑坡的形成条件、变形过程和诱导因素。(2)采用极限平衡法对H1滑坡及边坡在三种工况下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安全储备不足;在暴雨或连阴雨的极端恶劣天气下容易发生滑动,因此边坡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加固治理。(3)为了更好的反映边坡各个部位的变形位移以及受力情况,采用Midas/GTS NX对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对其应力、应变以及位移进行分析。通过模拟计算表明,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地震和暴雨工况下会导致边坡的稳定性进一步恶化,极易滑动。(4)基于稳定性的分析结果,设计出两套工程防治方案,并进行比选,最终确定“格构梁锚索+植草+深部泄水管+肋柱板锚索+泄水孔+毛石挡墙+监测”的综合治理手段(5)最后利用数值模拟进行加固后的效果,并用极限平衡法加以验证,结果显示边坡稳定性系数明显提高,位移和剪切应变都有所减小,防护效果很好。
侯俊伟[4](2010)在《填方区锚杆挡墙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公路、矿山、水利、城市建设等工程中的填方边坡越来越多。锚杆挡墙作为一种轻型支挡结构,因其具有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护工程。填方区锚杆挡墙与一般的挖方区挡墙不同,在实际工程设计与施工时不能将两种挡墙一概而论。到目前为止对填方区锚杆挡墙仍然没有公认且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工程事故屡屡发生,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应用。因此,对填方区锚杆挡墙力学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岩土工程减灾”(编号50625824)为依托,采用野外现场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小型原位试验和数值分析等方法对填方区锚杆挡墙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①对填方区锚杆挡墙试验测试元件的布置和测试方法以及相关的室内试验进行详细的介绍,可为类似工程的试验提供有益参考。②采用小型原位试验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工作,获得了大量详实的测试资料。在挡墙背侧埋设土压力计获得立柱和挡板土压力实测值;在锚杆上布置钢筋计,获得了不同高度锚杆的轴力分布规律;同时在立柱内埋设钢筋计得到立柱弯矩分布规律。③建立了锚杆挡墙FLAC3D数值分析三维模型,根据相关试验资料,对板肋式锚杆挡墙的土压力、位移、锚杆轴力以及立柱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将FLAC3D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填方区锚杆挡墙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同时为了更进一步弄清填方区锚杆挡墙受力机理,还建立了悬臂挡墙数值分析模型,将锚杆挡墙数值分析结果与悬臂挡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④将试验实测土压力与传统库仑土压力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以往土压力设计理论的不足,提出改进的计算方法。对以往锚杆挡墙结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探索出适合填方区锚杆挡墙的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资料和理论依据。在本研究中,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所反映的规律基本一致,理论研究的结果能够很好的阐述试验结果,三者互为验证。这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合理可信且对填方区锚杆挡墙的优化设计、施工及相关规范的修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白皓[5](2013)在《椅式桩板墙受力机制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布设支挡结构是陡坡路基边坡工程的常见技术措施。随着工程人员对陡坡路基支挡结构破坏机理的深入研究,国内外针对山区陡坡路基支挡工程病害的研究和防治工作空前活跃,支挡结构型式也在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向结构化、组合化和经济性、环保性方向发展。组合式抗滑支挡结构正是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重新出现在科技工作者的视野之中,新提出的椅式桩板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结构型式之一。铁路行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类似的支挡结构,但是由于其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应用,迄今为止还没有成熟的研究成果,设计、规范和手册上也没有相关条款,严重制约了这类支挡结构的发展与推广本文依托中国中铁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无砟轨道陡坡路基椅式桩板结构研究》、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叙大铁路龙山车站高路堤椅式桩板墙应用研究》与道路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陡坡椅式桩板结构路基设计分析理论》等课题开展研究。对支挡路基边坡的椅式桩板墙的定义、分类与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椅式桩板墙在岩质和土质边坡上的工作机理。分别进行了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椅式桩板墙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技术工况下椅式桩板墙的变形受力机理及破坏特征,研制了适用于室内模型试验的微型应变式油压土压力计。对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上椅式桩板墙的内力变形进行了数值仿真,讨论了重要结构型式、关键设计参数、岩土体参数等对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性。在结构设计计算中,将承载板与挡土板简化为简支梁构件进行设计,将椅式桩简化为平面结构,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结构力学位移法两种方法计算结构内力与变形。最后,利用理论计算方法对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椅式桩板墙的设计方法。针对椅式桩板墙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定义路基边坡工程中新型的椅式桩板墙为组合式抗滑支挡结构,其由椅式桩、承载板和挡土板组成,综合了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悬臂式桩板墙与双排抗滑桩的技术特点,兼有支挡、阻滑和承重三重功能,可以按照其布设位置、组合形式和受荷类型进行分类。2.承载板和横梁支承竖向荷载,使椅式桩板墙的重心后移,提高了其抗变形能力与整体稳定性;椅式桩板墙具有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好、收坡快、占地范围较小等优点,适用于斜坡高填方路堤、深大路堑、深厚软弱土斜坡、大型滑坡体、山区陡坡、山区城市道路等复杂条件下的路基边坡支挡工程。3.当位于岩质陡坡上时,竖向荷载通过承载板作用于椅式桩上,主副桩通过横梁连接共同抵抗横向荷载,主要表现出承重和支挡双重功能,当岩体中存在节理面或软弱带时,椅式桩又体现出抗剪阻滑的特性。当位于土质边坡上时,部分荷载和滑坡推力还会通过坡体中的土拱效应传递给椅式桩,此时主要表现出阻滑与支挡双重功能。4.当岩体完整性较好时,桩侧岩石压力可按理论计算、经验方法或弹性抗力法求解;当岩体存在外倾结构面时,需确定最不利工况下的岩石压力;类土质岩石边坡可按土质边坡考虑。土质边坡上主动力按经典土压力理论、土拱理论或滑坡推力中较大者确定,被动力按经典土压力理论、弹性地基梁法或剩余抗滑力中较小者确定;滑坡推力与剩余抗滑力的计算往往较为繁琐,可采用修正后的土压力进行代替。5.内力协调机制使椅式桩上出现多个反弯点,大幅降低了结构内力;椅式桩破坏模式一般为某构件形成塑性铰使结构丧失正常使用功能,在可预见的较大荷载作用下椅式桩板墙不会发生倾倒破坏。6.副桩布设于主桩内侧可有效降低椅式桩内力、转换桩基拉压属性,桩梁刚度比控制在1-3范围内,可有效保证椅式桩的荷载效应自我调节作用;椅式桩纵向桩间距一般取3-5倍的桩径或桩宽、数值范围取5~8m,椅式桩横向桩间距一般取2.5~4倍的桩径或桩宽;岩质边坡坡角在40°~70°范围内时,主桩最优悬臂系数取值为0.4~0.6。7.在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中,当不考虑结构扭转变形时,可以将椅式桩简化为竖向和侧向联合受力的平面结构,根据桩顶与桩底的约束条件和各构件之间、各典型受荷区段之间的内力、变形连续条件,采用弹性地基梁法或结构力学位移法求解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并提出了不同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
李浩[6](2015)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肩桩板墙侧向位移特征及状态控制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桩板式挡墙是由抗滑桩演变而来的一种支挡结构。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应用于枝柳铁路路堑边坡中,接着在南昆铁路等应用于路堤支挡,1992年和1993年分别形成了铁路路堑、路堤通用图式,桩板墙支挡技术应用逐渐广泛。桩板墙是一种被动受力的支挡结构,依赖于锚固段地基土侧向变形产生的抗力,以平衡墙背土压力。因此,墙背荷载水平影响着锚固段地基土的变形状态,决定着锚固桩侧向位移的发展趋势,进而对路肩式桩板墙后的路基面工后沉降控制造成困难。当桩板墙应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堤支挡时,要求锚固段地基土的变形处于快速稳定状态(变形无时间效应),以控制路基的附加沉降,满足无砟轨道在少维修条件下的平顺性要求。我国TB10025-2006《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桩板墙地面以下锚固段长度1/3处的桩前抗力应不大于地基土横向允许承载力[σH],并要求桩顶位移小于悬臂段长度的1%,且不宜超过100mmm,这一强度及位移控制标准对无砟轨道条件下高速铁路的适用性尚待推敲。因此,研究适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桩板墙变形状态控制设计方法及快速稳定状态对应的桩体侧向位移阈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总结和分析已有桩板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锚固桩侧向位移处于快速稳定状态为核心控制目标,针对贵广、成渝高速铁路共两处路肩桩板墙典型工点,开展了无砟轨道条件下路肩桩板墙受力与变形特性的现场测试、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构建了基于快速稳定变形状态控制的桩板墙设计方法,提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肩桩板墙锚固桩侧向位移控制阈值。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肩桩板墙受力与变形特性的现场试验分析在对两处典型工点长达33个月的监测后,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由于基底摩擦作用及土拱效应引起的墙背土压力重分布,导致位于地面附近的墙背土压力大幅减小,土压力最大值位于挡墙中部,从而使墙背土压力表现出非线性分布特征。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较三角形分布模式平均提高近55%。当锚固桩刚度远大于锚固段土体刚度时,桩体相对于土体为刚性体,其侧向位移形态表现为绕转动中心向临空面的整体转动。现场实测结果显示,两处工点锚固桩侧向位移形态均符合刚性桩的位移特征。其中,贵广工点测得的锚固桩转角约1.1×10-3rad,相应的桩顶位移与悬臂段长度的比值约2.8%;成渝工点得到的锚固桩转角与贵广工点基本一致,约为1.25×10-3rad和2.4%。实测的两处工点桩顶侧向位移仅约为TB10025-2006《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中“桩顶位移不超过悬臂段长度1%”这一限值的30%。在墙背荷载作用下,桩体随地基土的侧向变形而发生侧向位移,使墙后路堤产生跟随性侧向应变,引起路基面附加沉降。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桩前地基土受到的桩体侧向作用影响范围与转动中心以上地层的朗金被动区一致;路基面受到的桩体侧向位移影响范围则与悬臂段土层朗金主动区域接近。2)基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桩板墙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以贵广工点桩板墙为原型,设计了不同桩前地基条件以及悬臂段高度共九组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受墙-土摩擦作用影响,在锚固桩转角较小时,墙背土压力变化不明显,之后随锚固桩转角的增大,墙后土体抗剪强度发挥程度提高,墙背土压力明显减小,最终达到主动土压力状态。据此,可将挡墙由静止达到主动土压力状态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墙-土摩擦作用主导阶段,其结果是墙背土压力变化不明显,相应的锚固桩转角阈值约(1~3)×104rad;第二阶段为墙-土摩擦作用保持不变后,墙后土体强度逐渐发挥的主导阶段,其结果是墙背土压力明显减小;第三阶段为墙后土体内摩擦角达到极限状态,进入主动土压力状态,相应的转角阈值约(5~20)×10-4rad。随桩前地基强度的降低或荷载水平的提高,桩前地基塑性区范围加大,引起最大土抗力作用位置下移。模型试验结果显示,随桩前地基强度的降低或荷载水平的提高,最大土抗力作用位置由锚固段长度的0.16倍下移至0.33倍。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桩顶位移速率v(t)随时间t的变化趋势(时间效应)符合负幂函数的规律,即v(t):a(t+b)-p。通过对幂次p值与桩顶位移s(t→∞)的关系曲线分析,将“p-s”曲线最大曲率点作为变形状态转变的判别标准,从而得到了锚固桩侧向位移处于快速稳定状态下的转角阈值约为8.7×104rad,此时悬臂段墙背土压力已进入主动状态。3)基于桩前地基土变形状态控制的桩板墙设计方法借用饱和粉质黏土在不同偏应力水平下的三轴试验研究成果,根据桩板墙的受力模式,以墙背主动土压力作为荷载条件、桩前地基中的水平向应力作为大主应力,竖向(自重)应力作为小主应力,利用桩前地基土变形状态强度参数得到与快速稳定状态相对应的地基变形状态横向承载力σp1,以桩前地面以下锚固段长度1/3处的地基抗力σy≤σp1为控制原则,构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条件下的路肩桩板墙侧向位移状态控制设计方法。针对不同c、φ值粉质黏土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σp1状态所对应的锚固桩转角φ随桩前地基土c、φ值变化幅度较小,平均值约1×10-3rad。对于一般状态下的粉质黏土,由σp1得到的锚固桩转角φ普遍小于由TB10025-2006《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横向允许承载力[σH]所确定的φ(1~3×10-3rad),说明由σp1状态得到的锚固桩位移控制标准严于强度控制标准[σH]。根据σp1状态对应的锚固桩转角1×10-3rad,提出了当悬臂段与锚固段长度之比按1:2考虑时,可近似取桩顶位移不超过悬臂段长度的3‰作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条件下的路肩桩板墙侧向位移控制阈值。
黄天元,王新泉,吴强强,曹铁锤,张泽宇,朱聪[7](2021)在《锚栓柱板型装配式可绿化挡墙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锚栓柱板型装配式可绿化挡墙由上下立柱构成,桩与桩间采用倾斜搁板连接,其在提高预制程度和生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经济性。以浙江省某高速公路挡土墙设置工程为背景,首先使用Midas Civil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然后对预制标准化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横向比较,明确该型挡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结构有较高安全性,锚栓柱板型装配式可绿化挡墙在某高速互通区工点可靠性高,可行性好。针对该挡墙结构特性,总结了其预制关键技术以及施工关键技术;经比较可得,在挡墙使用高度大于2.5 m时,此类挡墙经济效益最高。该型挡墙的应用有助于工点提高生态价值,降低建设成本。本研究成果可为公路工程工业化建造提供参考。
胡荣华[8](2011)在《衡重式桩板挡墙受力特性及破坏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衡重式桩板挡墙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由桩板墙和衡重台等组成,该挡墙利用衡重台的卸荷作用,使衡重台下部结构的受力减小,同时为桩柱提供一个反向弯矩(相对于土压力作用引起的弯矩),使整体结构的内力分布相比悬臂式桩板挡墙更为合理,相比锚索桩板挡墙施工方便、耐久性好、造价低。但其受力特性和破坏机理较复杂,设计理论不完善。因此,对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受力特性及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设计方法的完善和施工工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已建造的深圳市某工程衡重式桩板挡墙为原型,设计建造了1:7缩尺模型,开展了衡重式桩板挡墙的模型试验。试验研究了衡重式桩板挡墙结构在无外荷载作用下和有外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具体研究了: 1)上下墙土压力的分布模式; 2)衡重台(卸荷板)的尺寸和布置位置对土压力分布模式的影响; 3)衡重式桩板挡墙在受力和破坏时的变形性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压力分布模式、卸荷扩散角以及嵌固段反力分布模式。采用FLAC软件对衡重式桩板挡墙模型试验进行了多组数值模拟,具体分析了挡墙土压力、挡墙位移以及结构内力等随板宽与埋深的变化规律,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表明本文采用的数值研究方法能够用于模拟模型试验。基于此,选择板宽为0.40倍的墙高与板埋深为0.45倍的墙高,深入研究了桩长对衡重式桩板挡墙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衡重式桩板挡墙以倾覆破坏为主。对衡重式桩板挡墙进行了四组1:50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每组试验通过不同的离心加速度,模拟正常使用荷载和破坏荷载,对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倾覆破坏以及整体滑移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离心试验结果表明:1)衡重式桩板挡墙的破坏模式有倾覆破坏和整体滑移破坏;2)以倾覆破坏为主,地基土强度很低时出现过桩底的圆弧滑移破坏。根据对衡重式桩板挡墙缩尺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离心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整体滑移的模式,并基于条分法推导了相应的整体滑移计算公式;提出了倾覆稳定性计算的模式并推导了抗倾覆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并以模型试验为例对整体滑移稳定性及抗倾覆稳定性基于matlab编程进行了计算。最后对衡重式桩板挡墙的板宽、埋深以及桩长的优化计算进行了探讨,并编制程序进行了计算。
汪鹏福[9](2014)在《云桂铁路膨胀土路堑边坡桩板墙现场监测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膨胀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工程危害极大。尤其在我国西南地区,每年花费在处理膨胀土问题上的资金甚巨。目前,关于膨胀土边坡破坏机理、支挡结构设计计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铁道部科技开发项目《云桂铁路膨胀土岩溶地段关键技术研究》(2010G016-B),通过资料调研、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膨胀土路堑边坡桩板墙支挡效果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膨胀土特性以及膨胀土边坡的破坏形式和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总结了影响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探讨了考虑基质吸力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系数的计算方法。(2)在试验段典型断面的桩板墙结构关键位置布设土压力盒、混凝土应变计、湿度传感器等测试元器件,并制定了长期监测方案。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土体湿度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桩、板后土压力沿深度方向分布分别为“K”型,“C”型,和传统的库仑土压力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认为是土体中存在膨胀土压力的引起的。(3)将桩(板)后土压力视为库仑土压力与土体膨胀力之和,在传统桩板墙设计计算方法(m法和K法)的基础上,将侧向膨胀力对结构的作用进行了简化处理,得出了桩(板)身所受膨胀土压力及其桩(板)身弯矩的计算值,和实测数据在大小、规律上相差不大。(4)对膨胀土路堑边坡桩板墙支挡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从不考虑膨胀力到施加不同大小膨胀力,模拟了四种计算工况,并且将模拟得出的结果和实测数据、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和相互验证。图94幅,表26个,参考文献128篇。
何丽平[10](2012)在《地震区高陡边坡组合支挡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理位置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虽然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也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实震素材。汶川地震支挡结构的震害调查发现,在地震高烈度区的高边坡挡墙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从而导致落石断道和路基的坍塌。发生地震时,影响了公路、铁路等生命线工程的正常使用,防碍了抢险救灾的顺利进行,所以对地震区高陡边坡的支护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结合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特殊支挡工程抗震技术研究”(2008G028-D),以在建的大(理)-瑞(丽)铁路线的边坡支挡结构为工程背景,通过5.12汶川地震支挡结构的震害调查进行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提炼出几种适合高烈度高陡边坡的组合支挡结构形式,并提出合理可靠的抗震设计方法,指导沿线支挡结构的设计。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地震区公路和铁路支护体系震害进行调研和考查,从中提炼出一种上部采用锚索框架结构,下部设置为桩板墙的典型组合支挡结构体系,作为地震区高陡边坡的支护体系。2.对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支挡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3.对提炼的典型组合支挡结构进行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大瑞铁路线原型边坡进行抗震设计。(1)桩板墙的抗震设计,在低烈度区,采用现有的规范法进行设计;在高烈度区,对规范法的水平地震荷载沿墙高的增大系数进行修正,再计算其内力。(2)锚索框架梁的抗震设计,使用弹性地基框架有限差分法、弹性地基框架结构简化法、刚性支座上的连续梁法三种方法来计算锚索框架梁的内力,从中提炼出最合理的一种抗震设计方法。
二、柱板挡墙结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柱板挡墙结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山区高速公路轻型支挡结构的力学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柔性挡土墙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2 极限抗拔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支挡结构中锚杆、锚索布置间距研究状况 |
1.2.4 动荷载对轻型挡墙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轻型支挡结构中锚杆(锚索)极限抗拔力研究 |
2.1 锚杆(锚索)极限抗拔力及抗拔机理 |
2.2 现有的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简介 |
2.3 支挡结构中锚杆(锚索)抗拔承载力分析 |
2.4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锚杆(锚索)极限抗拔力的计算 |
2.4.1 统一强度准则及抗剪强度统一表达式 |
2.4.2 锚杆(锚索)的破裂面形状及破坏形式分析 |
2.4.3 锚杆(锚索)极限抗拔力计算 |
2.5 算例分析与讨论 |
2.5.1 软岩中的计算结果(算例一) |
2.5.2 硬岩中的计算结果(算例二) |
2.5.3 现场拉拔实验结果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轻型支挡结构锚索锚固段荷载传递机理与锚索合理布置间距研究 |
3.1 概述 |
3.2 锚索锚固段荷载传递机理 |
3.2.1 损伤变量的定义 |
3.2.2 岩土体损伤演化方程的描述 |
3.2.3 锚索荷载传递机理及其理论解析 |
3.3 锚索合理布置间距研究 |
3.3.1 基于Boussinesq解与Mindlin解的锚固岩体的应力计算 |
3.3.2 基于非线性本构模型的锚固岩体位移计算 |
3.4 算例分析 |
3.4.1 锚固段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
3.4.2 锚索的合理布置间距计算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山区轻型支挡结构受力变形影响因素的FLAC3D耦合分析 |
4.1 概述 |
4.2 轻型支挡体系的数值模拟 |
4.2.1 围岩、填料的数值模拟 |
4.2.2 预应力锚索的数值模拟 |
4.2.3 桩(柱)、挡土板及其界面模拟 |
4.2.4 桩身弯矩的计算 |
4.3 轻型支挡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基本特征——算例分析 |
4.3.1 墙后土压力分布 |
4.3.2 墙面及桩面水平位移分布 |
4.3.3 锚固段与基岩接触应力分布 |
4.3.4 锚固段轴力分布 |
4.3.5 桩身弯矩分布 |
4.4 不同参数影响下轻型支挡结构受力与变形特征 |
4.4.1 填料变形模量的影响 |
4.4.2 桩体柔度的影响 |
4.4.3 桩(板)土界面摩擦的影响 |
4.4.4 填料摩擦角的影响 |
4.4.5 填料粘聚力的影响 |
4.4.6 锚索预应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山区高速公路轻型支挡结构现场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工点概况 |
5.3 现场试验测试项目及元件布置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 |
5.4.2 悬臂式桩板墙 |
5.4.3 锚杆柱板墙 |
5.4.4 预应力锚索柱板墙 |
5.5 轻型挡墙设计计算方法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交通荷载作用下轻型支档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 |
6.1 引言 |
6.2 ANSYS中实现动力问题求解的方法研究 |
6.2.1 土体动力本构模型在ANSYS中的实现 |
6.2.2 土体与结构接触界面上的状态非线性模拟 |
6.2.3 阻尼模型 |
6.2.4 边界条件 |
6.2.5 动力平衡方程的求解 |
6.2.6 收敛问题和时间步长 |
6.3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及汽车荷载模型的选取 |
6.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3.2 汽车荷载模型的选取 |
6.4 汽车荷载作用下桩板式挡土墙基本受力变形特性分析 |
6.4.1 受力特征分析 |
6.4.2 变形特征分析 |
6.5 汽车距挡墙不同距离对挡墙的动力影响分析 |
6.6 汽车速度变化对挡墙的动力影响分析 |
6.6.1 固有频率与临界速度分析 |
6.6.2 行车速度对应力位移的影响分析 |
6.7 汽车载重变化对挡墙的动力影响分析 |
6.8 路面不平顺对挡墙的动力影响分析 |
6.9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山区高速公路轻型支档动态响应现场试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试验概况 |
7.2.1 试验工点概况、测试元件的布置与埋设 |
7.2.2 测试仪器、动态传感器及其标定 |
7.2.3 试验车辆及试验设计安排 |
7.3 动态测试结果及分析 |
7.3.1 不同载重下动应变变化规律 |
7.3.2 不同速度下动应变变化规律 |
7.3.3 汽车行驶于不同车道下动应变变化规律 |
7.4 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7.5 测试结果对现有挡土墙设计方法的验证 |
7.6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2)衡重式桩板挡墙变形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支挡结构的应用发展现状 |
1.2.1 新型支挡结构的发展 |
1.2.2 卸荷板式支挡结构的发展 |
1.2.3 桩板式支挡结构的发展 |
1.3 支挡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1 支挡结构的土压力研究 |
1.3.2 支挡结构变形的研究 |
1.3.3 卸荷板式支挡结构的研究 |
1.3.4 桩板式支挡结构的研究 |
1.3.5 衡重式桩板挡墙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2 衡重式桩板挡墙内力计算与变形的解析分析方法 |
2.1 概述 |
2.2 衡重式桩板挡墙的计算模型 |
2.2.1 结构形式 |
2.2.2 计算模型 |
2.2.3 基本假定 |
2.3 衡重式桩板挡墙变形的解析分析 |
2.3.1 变形分析的简化 |
2.3.2 受荷段变形分析及公式推导 |
2.3.3 嵌固段变形分析及公式推导 |
2.3.4 三种桩底约束条件下的计算公式推导 |
2.3.5 内力与变形解析分析方法 |
2.4 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2.4.1 计算参数及计算方法 |
2.4.2 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 |
2.4.3 不同桩底约束的对比 |
2.4.4 不同结构形式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衡重式桩板挡墙变形性状影响因素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变卸荷板埋深和板宽的模型试验 |
3.2.1 模型试验箱及结构模型 |
3.2.2 试验土样 |
3.2.3 量测装置与数据采集 |
3.2.4 试验方案 |
3.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土压力试验结果分析 |
3.3.2 结构内力试验结果分析 |
3.3.3 结构变形试验结果分析 |
3.4 解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1 内力与变形分析方法中的荷载计算 |
3.4.2 结构计算参数取值 |
3.4.3 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3.5 卸荷板对结构变形性状的影响 |
3.5.1 不同桩底约束时卸荷板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
3.5.2 板埋深与板宽对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 |
3.5.3 卸荷板合理埋深及板宽分析 |
3.6 其他因素对结构变形性状的影响 |
3.6.1 地基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对变形的影响 |
3.6.2 内摩角φ值对变形的影响 |
3.6.3 桩径对变形的影响 |
3.6.4 桩长对变形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的衡重式桩板挡墙变形性状研究 |
4.1 概述 |
4.2 衡重式桩板挡墙施工工序及计算模型 |
4.2.1 填方挡墙和挖方挡墙 |
4.2.2 两种工况施工工序及计算模型 |
4.3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 |
4.3.1 本构模型 |
4.3.2 参数的选取 |
4.3.3 网格划分 |
4.3.4 模拟过程及组数 |
4.4 衡重式桩板挡墙填方工况下的变形性状研究 |
4.4.1 变形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2 结构变形分析 |
4.4.3 土体变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衡重式桩板挡墙工程实例 |
5.1 概述 |
5.2 现场测试方法 |
5.2.1 测试项目及方法 |
5.2.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5.3 地铁三号线配套公寓衡重式桩板挡墙工点 |
5.3.1 工程及地质概况 |
5.3.2 设计方案 |
5.3.3 测试项目及传感器的安装布置 |
5.3.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5 主要试验结果 |
5.4 紫瑞花园衡重式桩板挡墙工点 |
5.4.1 工程及地质概况 |
5.4.2 设计方案 |
5.4.3 测试项目及传感器的安装布置 |
5.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5 主要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衡重式桩板挡墙变形控制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
6.1 概述 |
6.2 衡重式桩板挡墙变形特性 |
6.3 卸荷板对变形的影响 |
6.3.1 卸荷板宽度对变形的影响 |
6.3.2 卸荷板合理埋深和宽度 |
6.3.3 卸荷板埋深及板宽的建议取值 |
6.4 桩的嵌固深度对变形的影响 |
6.4.1 桩的嵌固深度 |
6.4.2 桩的嵌固深度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
6.5 衡重式桩板挡墙变形控制设计方法和建议措施 |
6.5.1 本文分析方法的几点说明 |
6.5.2 变形控制的建议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昆明市森林湖小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边坡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和治理技术 |
2.1 边坡的类型及破坏形式 |
2.2 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2.2.1 定性分析方法 |
2.2.2 定量分析方法 |
2.2.3 不确定分析法 |
2.3 边坡常用治理技术 |
2.3.1 绕避滑坡 |
2.3.2 减重与加载 |
2.3.3 边坡排水工程 |
2.3.4 支档工程 |
2.3.5 滑带土改良 |
2.3.6 生物工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
3.1 自然地理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象 |
3.2 边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层岩性 |
3.2.3 区域地质构造 |
3.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3.2.5 水文地质条件 |
3.2.6 人类工程活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1滑坡及后缘边坡基本特征 |
4.1 H1 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
4.1.1 滑坡边界条件、形态及规模 |
4.1.2 滑坡变形特征 |
4.1.3 滑坡形成因素分析 |
4.1.4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及破坏模式分析 |
4.1.5 滑坡演化过程分析 |
4.2 H1 滑坡后缘边坡现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
5.1 定性分析 |
5.2 边坡定量计算分析 |
5.2.1 计算模型选取 |
5.2.2 计算工况 |
5.2.3 计算方法的选取 |
5.2.4 计算参数的选取 |
5.2.5 计算结果分析 |
5.3 基于MIDAS/GTS软件分析边坡稳定性 |
5.3.1 MIDAS/GTS的基本介绍 |
5.3.2 强度折减法 |
5.3.3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
5.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5 边坡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 |
5.4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5 滑坡、边坡发展趋势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边坡防治方案设计研究 |
6.1 防治目标及原则 |
6.1.1 防治目标 |
6.1.2 防治原则 |
6.2 边坡防治工程等级及安全系数的确定 |
6.3 边坡加固效应研究 |
6.3.1 方案一 |
6.3.2 方案二 |
6.3.3 治理方案选取 |
6.4 分项工程设计 |
6.4.1 锚索格构梁工程设计 |
6.4.2 肋柱板锚索设计 |
6.4.3 毛石护脚挡土墙及深部泄水管及泄水孔 |
6.5 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
6.5.1 材料性质与参数 |
6.5.2 计算剖面选取 |
6.5.3 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分析 |
6.5.4 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填方区锚杆挡墙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用支挡结构类型 |
1.2.2 柔性挡土墙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3 填方区常用挡墙研究现状 |
1.2.4 锚杆挡土墙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2 填方区锚杆挡墙小型原位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3 试验元件布置及测试 |
2.3.1 测试目的 |
2.3.2 测试元件布置 |
2.3.3 测试工况介绍 |
2.4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
2.4.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2.4.2 单轴压缩变形试验 |
2.4.3 抗拉强度试验 |
2.4.4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
2.4.5 其它试验 |
2.4.6 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试验结果分析与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
3.2.1 土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
3.2.2 柱身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
3.2.3 锚杆轴力实测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填方区锚杆挡墙 FLAC3D 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填方区锚杆挡墙模型的建立 |
4.2.1 基岩、填料的数值模拟 |
4.2.2 锚杆的数值模拟 |
4.2.3 柱、板及其界面模拟 |
4.2.4 计算参数的选取 |
4.2.5 三维数值分析模型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土压力分析 |
4.3.2 挡墙应力分析 |
4.3.3 锚杆轴力分析 |
4.3.4 挡墙位移分析 |
4.3.5 悬臂式挡墙数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填方区锚杆挡墙设计计算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设计计算理论研究 |
5.2.1 土压力设计计算 |
5.2.2 立柱结构内力设计计算 |
5.2.3 锚杆的设计计算 |
5.2.4 立柱基础的设计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 |
(5)椅式桩板墙受力机制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边坡上路基工程研究现状 |
1.2.1 边坡上路基的工程特性 |
1.2.2 边坡上路基结构设计 |
1.3 椅式桩板墙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
1.3.1 椅式桩板墙的定义 |
1.3.2 椅式桩板墙的特点 |
1.3.3 椅式桩板墙的分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桩板墙结构形式研究现状 |
1.4.2 组合式抗滑支挡结构工程应用概况 |
1.4.3 组合式抗滑支挡结构试验研究概况 |
1.4.4 组合式抗滑支挡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椅式桩板墙工作机理及计算模型 |
2.1 概述 |
2.2 椅式桩板墙构造 |
2.2.1 椅式桩 |
2.2.2 承载板 |
2.2.3 挡土板 |
2.3 椅式桩板墙荷载类型 |
2.4 椅式桩板墙的填料和外荷载作用 |
2.4.1 挡土墙传统土压力分析理论 |
2.4.2 填料与外荷载作用于椅式桩板墙的侧向土压力 |
2.4.3 填料与外荷载作用于椅式桩板墙的竖向应力 |
2.5 岩质边坡上椅式桩板墙岩石压力 |
2.5.1 无外倾结构面岩石边坡 |
2.5.2 沿外倾结构面滑动岩石边坡 |
2.5.3 沿缓倾外倾软弱结构面滑动的岩石边坡 |
2.5.4 原坡面与软弱结构面平行的长大顺层岩石边坡 |
2.6 土质边(滑)坡上椅式桩板墙土中应力 |
2.6.1 椅式桩的土压力作用 |
2.6.2 椅式桩的滑坡推力作用 |
2.6.3 桩前抗力计算 |
2.6.4 滑坡推力及桩前抗力分布型式 |
2.6.5 椅式桩桩间作用计算 |
2.7 椅式桩板墙抗变形机理与适用范围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岩质边坡上椅式桩板墙模型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3.3 模型试验工作简介 |
3.3.1 模型试验目的 |
3.3.2 模型试验内容 |
3.3.3 模型试验相似比 |
3.3.4 模型试验方案 |
3.3.5 模型试验关键技术 |
3.3.6 模型试验设计 |
3.4 试验与测试结果分析 |
3.4.1 完整硬质岩边坡椅式桩板墙的受力变形规律分析 |
3.4.2 软岩边坡椅式桩板墙的受力变形规律分析 |
3.4.3 不同桩板组合条件下椅式桩板墙的受力变形对比模型试验 |
3.4.4 不同横梁设置条件下椅式桩板墙的受力变形对比模型试验 |
3.4.5 椅式桩板墙与悬臂式桩板墙的抗变形能力对比模型试验 |
3.4.6 软岩边坡椅式桩板墙破坏特征模型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质边坡上椅式桩板墙模型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模型试验工作简介 |
4.2.1 模型试验目的 |
4.2.2 模型试验内容 |
4.2.3 模型试验方案 |
4.2.4 模型试验设计 |
4.3 试验与测试结果分析 |
4.3.1 竖向荷载作用下土质边坡椅式桩板墙的受力变形规律分析 |
4.3.2 边(滑)坡推力作用下土质边坡椅式桩板墙的受力变形规律分析 |
4.3.3 椅式桩板墙与路基桩板结构的变形规律对比模型试验 |
4.3.4 土质边坡椅式桩板墙破坏特征模型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椅式桩板墙数值仿真分析 |
5.1 概述 |
5.2 数值计算方法 |
5.2.1 结构、岩土体的本构模型 |
5.2.2 接触条件分析 |
5.2.3 单元选取 |
5.2.4 非线性问题求解 |
5.3 岩质边坡上椅式桩板墙数值仿真分析 |
5.3.1 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
5.3.2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及参数取值 |
5.3.3 岩质边坡上椅式桩板墙内力变形分析 |
5.3.4 岩质边坡上关键设计参数分析 |
5.4 土质边(滑)坡上椅式桩板墙数值仿真分析 |
5.4.1 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
5.4.2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及参数取值 |
5.4.3 土质边(滑)坡上椅式桩板墙结构内力变形分析 |
5.4.4 土质边(滑)坡上椅式桩板墙关键设计参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椅式桩板墙设计计算方法 |
6.1 概述 |
6.2 椅式桩板墙支挡承载机理 |
6.2.1 椅式桩板墙变形形态 |
6.2.2 设计计算分析思路 |
6.3 承载板/挡土板内力变形计算方法 |
6.3.1 挡土板/承载板微分方程的建立 |
6.3.2 挡土板/承载板的初参数解 |
6.4 弹性地基梁法 |
6.4.1 荷载传递机理 |
6.4.2 计算方法的基本假定 |
6.4.3 计算模型建立 |
6.4.4 内力计算公式的建立 |
6.5 结构力学位移法 |
6.5.1 计算方法的基本假定 |
6.5.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6.5.3 主桩悬臂段内力计算公式 |
6.5.4 中部门型区段内力计算公式 |
6.5.5 桩基锚固段内力计算公式 |
6.6 计算案例分析 |
6.6.1 工程概况 |
6.6.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6.6.3 基于理论计算方法的关键设计参数分析 |
6.7 关键设计问题讨论 |
6.7.1 桩间距问题 |
6.7.2 边坡桩基有效锚固深度问题 |
6.8 椅式桩板墙设计方法 |
6.8.1 一般规定 |
6.8.2 设计流程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肩桩板墙侧向位移特征及状态控制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前地基土抗力 |
1.2.2 地基土变形的时间效应 |
1.2.3 桩板墙墙背土压力 |
1.2.4 考虑挡墙位移的墙背土压力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肩桩板墙现场试验 |
2.1 工点概况 |
2.1.1 现场试验工点简介 |
2.1.2 现场土样物理及力学性质 |
2.2 现场试验研究目的 |
2.3 现场试验方案 |
2.3.1 桩板墙墙背土压力测试 |
2.3.2 锚固桩内力测试 |
2.3.3 锚固桩侧向位移测试 |
2.3.4 桩前地基土变形测试 |
2.3.5 路堤变形测试 |
2.4 现场试验数据分析 |
2.4.1 墙背土压力 |
2.4.2 锚固桩内力 |
2.4.3 锚固桩侧向位移 |
2.4.4 桩前地基土变形 |
2.4.5 路堤变形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肩桩板墙离心模型试验 |
3.1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概述 |
3.1.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发展 |
3.1.2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和相似理论 |
3.1.3 离心模型试验误差 |
3.2 路肩桩板墙离心模型试验目的及离心机 |
3.2.1 离心模型试验目的 |
3.2.2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
3.3 路肩桩板墙离心模型试验设计 |
3.3.1 模型率确定及相似比 |
3.3.2 离心模型试验材料 |
3.3.3 试验测试系统 |
3.3.4 锚固桩位移控制装置 |
3.3.5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 |
3.4 模型制备过程 |
3.5 试验数据分析 |
3.5.1 锚固桩顶侧向位移 |
3.5.2 墙背土压力 |
3.5.3 桩前后地基土压力及锚固桩内力 |
3.5.4 桩前地基抗力系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板墙锚固桩侧向位移特性及变形阈值 |
4.1 概述 |
4.2 锚固桩顶位移时间效应 |
4.2.1 负幂函数的表达形式 |
4.2.2 桩顶位移数据拟合方法 |
4.2.3 锚固桩顶位移试验数据分析 |
4.2.4 锚固桩侧向位移阈值 |
4.3 锚固桩侧向位移与路基沉降的关系 |
4.3.1 桩板墙离心模型试验结果 |
4.3.2 锚固桩侧向位移引起的路基面沉降特征 |
4.4 桩板墙锚固桩侧向位移状态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变形状态控制的桩板墙设计方法探讨 |
5.1 概述 |
5.2 基于变形状态控制的桩板墙设计方法 |
5.2.1 设计流程 |
5.2.2 粉质黏土变形时间效应三轴试验 |
5.2.3 变形状态强度参数的确定 |
5.2.4 基于变形状态控制的桩板墙设计方法 |
5.3 计算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锚栓柱板型装配式可绿化挡墙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挡墙承载力特性研究 |
1.1 计算参数 |
1.2 结构计算 |
2 锚栓柱板型装配式可绿化挡墙结构及预制标准化研究 |
2.1 挡墙结构 |
2.2 挡墙预制标准化研究 |
3 挡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3.1 工点设计研究 |
3.2 挡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3.2.1 测量放样 |
3.2.2 挡墙基底开挖、地基处理 |
3.2.3 底板现浇 |
3.2.4 挡墙立柱、耳块、斜插板安装 |
3.2.5 路堤填筑 |
3.2.6 喷播草籽 |
4 挡墙经济效益对比研究 |
5 结论 |
(8)衡重式桩板挡墙受力特性及破坏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支挡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
1.2 衡重式桩板挡墙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桩板类、卸荷板类支挡结构土压力研究现状 |
1.4.1 概述 |
1.4.2 (锚索)桩板墙土压力研究现状 |
1.4.3 卸荷板挡土墙土压力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衡重式桩板挡墙静力模型试验 |
2.1 引言 |
2.2 模型试验设计及方法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衡重式桩板挡墙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模型及参数 |
3.3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衡重式桩板挡墙离心试验 |
4.1 引言 |
4.2 离心试验的原理及目的 |
4.3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 |
4.4 试验结果图片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6 挡墙的破坏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衡重式桩板挡墙受力特性及破坏机理的分析 |
5.1 引言 |
5.2 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受力特性 |
5.3 衡重式桩板挡墙的破坏机理 |
5.4 衡重式桩板挡墙优化计算的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m 值反算方法 |
附录Ⅱ 桩前抗力 m 法计算公式 |
附录Ⅲ 优化计算程序(探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9)云桂铁路膨胀土路堑边坡桩板墙现场监测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膨胀土边坡刚性支挡结构研究现状 |
1.2.1 室内模型试验 |
1.2.2 现场原位监测 |
1.2.3 数值模拟 |
1.3 桩板墙研究现状 |
1.3.1 计算理论研究 |
1.3.2 桩板墙土压力试验研究 |
1.3.3 桩板墙的数值模拟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膨胀土地区边坡破坏机理与稳定性分析方法 |
2.1 概述 |
2.2 膨胀土边坡破坏形式与机理分析 |
2.2.1 膨胀土边坡破坏形式 |
2.2.2 膨胀土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
2.2.3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3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2.3.1 极限平衡分析法 |
2.3.2 数值分析方法 |
2.4 膨胀土边坡病害防治措施 |
2.5 小结 |
3 膨胀土路堑边坡桩板墙现场监测 |
3.1 现场监测试验简介 |
3.1.1 监测目的与意义 |
3.1.2 工程地质资料 |
3.1.3 试验段主要工程措施 |
3.1.4 测试内容与方法 |
3.1.5 测试断面 |
3.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
3.2.1 坡体土壤湿度计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2 桩板墙后土体库仑土压力计算 |
3.2.3 桩后实测土压力沿深度方向分布规律 |
3.2.4 板后实测土压力沿深度的分布 |
3.2.5 桩间底板后实测土压力水平方向分布 |
3.2.6 桩身内力沿深度方向分布 |
3.2.7 底板板身内力分析 |
3.3 小结 |
4 膨胀土路堑边坡桩板墙理论计算研究 |
4.1 概述 |
4.2 计算断面情况 |
4.3 抗滑桩桩间距的确定 |
4.3.1 土拱效应 |
4.3.2 考虑土拱效应的抗滑桩间距计算 |
4.4 桩身悬臂段内力计算 |
4.5 膨胀土的土压力问题 |
4.6 锚固段的计算 |
4.6.1 锚固段内力分析方法 |
4.6.2 简化“m”法 |
4.6.3 简化“K”法 |
4.7 理论计算与实测比较 |
4.8 桩间板的设计计算原则 |
4.8.1 概述 |
4.8.2 计算假定 |
4.8.3 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
4.9 小结 |
5 膨胀土路堑边坡桩板墙有限元分析 |
5.1 概述 |
5.2 ABAQUS简介 |
5.3 ABAQUS求解非线性问题的方法 |
5.4 本构模型 |
5.4.1 摩尔-库仑模型 |
5.4.2 弹性模型 |
5.5 桩-土接触的实现 |
5.6 分析步 |
5.6.1 初始地应力 |
5.6.2 开挖与支护设置方法 |
5.7 模型的建立 |
5.7.1 有限元模型 |
5.7.2 参数选取 |
5.7.3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5.7.4 工况一 |
5.7.5 工况二 |
5.7.6 工况三 |
5.7.7 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 |
5.7.8 模拟值与计算值比较 |
5.8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地震区高陡边坡组合支挡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计算法 |
1.2.2 数值模拟法 |
1.2.3 模型试验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震区支挡结构震害调查 |
2.1 汶川地震公路支挡结构实震表现 |
2.1.1 紫坪铺重载公路 |
2.1.2 国道213线 |
2.1.3 庄毕公路 |
2.2 汶川地震铁路支挡结构实震表现 |
2.2.1 广岳铁路 |
2.2.2 宝成铁路 |
2.3 其它地震支挡结构实震表现 |
2.3.1 昭通地震 |
2.3.2 海城地震 |
2.3.3 唐山地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震规范中支挡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
3.1 国外抗震规范支挡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
3.1.1 日本规范 |
3.1.2 欧洲规范 |
3.1.3 新西兰规范 |
3.1.4 美国规范 |
3.2 国内抗震规范支挡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
3.2.1 公路规范 |
3.2.2 铁路规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支挡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
4.1 桩板式挡墙设计荷载及其分布 |
4.1.1 设计荷载的种类及外荷载的分布 |
4.1.2 挡土板上荷载及其分布 |
4.2 桩板式挡墙地震土压力的计算 |
4.2.1 地震下库伦土压力理论 |
4.2.2 非锚固桩板墙土压力计算 |
4.2.3 锚固桩板墙土压力计算 |
4.2.4 桩板墙锚固段弹性抗力计算 |
4.3 地震作用下滑坡推力的计算 |
4.3.1 基本假定 |
4.3.2 滑坡推力计算 |
4.3.3 滑坡推力分布 |
4.4 桩板式挡墙内力和位移计算 |
4.4.1 非锚固桩板墙 |
4.4.2 锚固桩板墙 |
4.5 预应力锚索框架 |
4.5.1 结构组成及作用机理 |
4.5.2 结构适用条件 |
4.6 预应力锚索框架设计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
4.6.1 结构受力模型 |
4.6.2 锚索长度和锚索框架安全稳定 |
4.6.3 锚索拉力的确定和分配 |
4.7 预应力锚索框架设计计算方法 |
4.7.1 弹性地基框架有限差分法 |
4.7.2 弹性地基框架结构简化法 |
4.7.3 刚性支座上连续梁法 |
4.8 高陡边坡锚索框架内植被护坡方法 |
4.8.1 高陡边坡植被护坡一般原则 |
4.8.2 施工方法和植被养护要求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合支挡结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
5.1 支挡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 |
5.1.1 振动台主要技术指标 |
5.1.2 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
5.1.3 试验方案设计 |
5.1.4 试验元器件布设方案及安装 |
5.1.5 试验加载制度 |
5.2 组合支挡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2.1 加速度响应结果分析 |
5.2.2 动土压力响应结果分析 |
5.3 原型边坡的组合支挡结构抗震设计 |
5.3.1 桩板墙的抗震设计 |
5.3.2 锚索框架梁的抗震设计 |
5.3.3 规范中水平地震荷载沿墙高的增大系数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四、柱板挡墙结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区高速公路轻型支挡结构的力学机理与应用研究[D]. 邓宗伟. 中南大学, 2007(01)
- [2]衡重式桩板挡墙变形性状的研究[D]. 胡云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3(05)
- [3]昆明市森林湖小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D]. 王鑫.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填方区锚杆挡墙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 侯俊伟. 重庆大学, 2010(03)
- [5]椅式桩板墙受力机制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白皓.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6]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肩桩板墙侧向位移特征及状态控制设计方法研究[D]. 李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15(11)
- [7]锚栓柱板型装配式可绿化挡墙设计与应用研究[J]. 黄天元,王新泉,吴强强,曹铁锤,张泽宇,朱聪. 结构工程师, 2021(06)
- [8]衡重式桩板挡墙受力特性及破坏机理的研究[D]. 胡荣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1(05)
- [9]云桂铁路膨胀土路堑边坡桩板墙现场监测与理论研究[D]. 汪鹏福. 中南大学, 2014(03)
- [10]地震区高陡边坡组合支挡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 何丽平. 中南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