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南方稻田种豆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庆元[1](1983)在《我国南方稻田种豆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我国大豆三大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的水稻主要产区,具有稻田种豆的优越条件和丰富经验。六十年代由于大力发展双季稻和绿肥作物,水田种豆急剧下降。七十年代初部分地区才恢复稻田种豆,并在新的生产条件下,发展了稻豆两熟、稻豆冬作物一年三熟等栽培制度,致使以水稻为主,稻、豆、冬作物一年多熟的耕作制逐步向北推进,直到北纬33度的双季稻地区。作者十七十年代开始就对湖北的稻田种豆进行调查研究。洲、苏、赣、闽、浙、粤诸省也相继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已有
吴梅香[2](2006)在《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豆田害虫综合治理的现状,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研究,采用群落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季节动态,并对杀虫剂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如下: 1.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 两季三菜用大豆田共查出节肢动物144种,分属于3个纲13个目,65个科(类),100709个体。其中害虫类51种,分属于25科;捕食类48种,分属于21个科;寄生类23种,分属于12个科,中性类22种,分属于14个科。春种菜用大豆田共有节肢动物115种,分属于56个科;秋种菜用大豆田共有节肢动物94种,分属于54个科。 春种菜用大豆田害虫类的相对丰盛度为0.6361~0.7018,捕食类的相对丰盛度为0.1641~0.1907,寄生类和中性类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0418~0.0647和0.0923~0.1085。秋种菜用大豆田害虫类的相对丰盛度为0.9483~0.9749,捕食类的相对丰盛度为0.0097~0.0164,寄生类和中性类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0087~0.0173和0.0067~0.0188。 两季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集中性为秋种田高于春种田,捕食类和害虫类优势种三样田基本一致。春种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集中性为台湾毛豆75>2808>茶豆;各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略有不同,台湾毛豆75和2808豆田为中性类>捕食类>寄生类>害虫类,茶豆田为中性类>捕食类>害虫类>寄生类。秋种菜用大豆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集中性为茶豆>台湾毛豆75>2808;台湾毛豆75和茶豆表现为害虫类>寄生类>捕食类>中性类,2808豆田各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为害虫类>寄生类>中性类>捕食类。 春种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DG指数是茶豆>台湾毛豆75>2808;秋种群落多样性DG指数台湾毛豆75>茶豆>2808;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2808较其他豆田大。 豆田害虫类节肢动物亚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与总群落一致,呈低-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捕食类亚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动态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影响群落多样性H指数的主要成分是均匀性和物种丰富度,春种菜用大豆田群落多样性变化受均匀性的影响占58.29%-63.54%;受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占33.93%-36.28%;秋种菜用大豆田群落多样性变化受均匀性的影响占75.18%-79.30%;受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占16.94%-22.61%。 2.施用辛硫磷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春种菜用大豆田施用辛硫磷区多样性指数略低于对照区,均匀性指数施药区高于对照区,优势集中性指数对照区略高于施药区;施用辛硫磷对节肢动物群落类群数、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菜用大豆生长前期施药比中后期影响大。施药对优势害虫和捕食性天敌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且对捕食性天
陈中督[3](2017)在《农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稻田是农业领域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释放的温室气体占农业总排放量的10%,因此,发展稻田低碳农业是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数据整理、田间定位试验、农户调研等方法,分析了我国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从农田角度分析稻田农作生产方式优化对降低双季稻碳足迹的潜力及途径;进一步定量分析影响稻农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提出构建水稻低碳生产技术体系的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上,早稻和晚稻生产碳足迹都表现为随着年份增加而增加趋势,稻田CH4排放量是其最大的组成部分。双季稻潜在温室气体排放量构成中以肥料的生产、运输及使用所占的比例最高(~60%),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004-2014年双季稻生产潜在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受柴油、复混肥和钾肥的影响。比较2004-2014年单位产量碳足迹空间分布,浙江、广东和海南省早稻和晚稻碳足迹最高,均约为0.90 kgC02-eq kg-1;安徽、福建、湖北和广西四个省份碳足迹较低,均约为0.50 kgCO2-eq kg-1。分析净利润收益表明,安徽和湖北两省双季稻减排收益表现为低排放-高收益省份,有利于双季稻低碳可持续性发展。(2)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免耕秸秆还田处理(NT)有机碳增长速率加快,有机碳累积量开始显着高于传统翻耕处理。NT处理显着降低了稻田净增温潜势(NGWP),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H4排放量的显着减少。在NT产量显着增加的情况下,碳足迹表现出NT处理最低(0.99 kg C02-eq kg-1)。节水灌溉模式降低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而增加了表层活性有机碳含量。间歇灌溉模式(Ⅱ)显着降低了水稻生长季CH4的排放量而增加了休闲期N20排放量。理论产量中,节水灌溉模式显着增加了水稻植株的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与淹水灌溉(FI)相比,Ⅱ处理显着降低了双季稻碳足迹,降低幅度达到44%。土壤年均碳汇速率随着稻田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少,短期差异不显着(P<0.05)。在常规施氮水平的基础上减氮20%(N2),双季稻产量下降不显着,但显着降低了双季稻单位产量碳足迹,降低幅度达到34%。(3)本文选择低碳高效品种、免耕栽培技术、肥料优化管理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药减量技术、冬闲田管理技术和种养结合技术等典型技术。通过Multivariate Probit(MVP)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七种低碳农作技术采纳过程存在互补及替代关系,稻农选择肥料优化管理技术和免耕栽培技术以及冬闲田管理技术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种养结合技术的采纳和农药减量技术以及冬闲田管理技术选择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年龄越大的农户越不愿意采用劳力输出型低碳技术,例如节水灌溉技术和冬闲田管理技术等;家庭劳动力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该低碳技术的采纳。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越容易采纳免耕栽培技术、种养结合技术等复杂型低碳农作技术。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显着促进农户低碳农作技术采纳的关键。建立政府补贴机制及技术推广配套服务、健全民间借贷服务等都能够有效降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门槛,尤其表现在节水灌溉和种养结合技术等低碳技术的采纳上。
崔婷婷[4](2019)在《江西古代士人园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优秀的士人园林。本文以江西地区的古代士人园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个例研究、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梳理出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发展脉络,并从相地选址、园林要素、造园技法、空间布局、园林意境等方面总结其艺术特色。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期为两汉时期,隐逸思想促使士人们到偏僻的郊野建茅舍或筑土室隐居;兴起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有机交融,玄学兴起,寄情山水和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士人们选择山水风景优美之处建舍而居;发展期为隋唐五代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诗画艺术繁荣,士人园林增多,造园技法提升,文人开始参与造园,园林富有诗情画意;成熟期为两宋时期,经济文化大繁荣,造园活动兴盛、技艺成熟,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园林意境深远;全盛期为元明清时期,士人园林全面文人化,园林艺术达到顶峰,园林更加精致,空间多样而富有变化,加上受到市民文化的浸润,人工化、市民化意味越来越明显,“娱于园”风气盛行。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在造园技巧、空间布局、园林意境等方面与江南园林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由于江西山川湖泊众多,园林借助于周围优美环境条件和园内引水凿池的现象更为普遍,且植物类型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多,常被借入园中增加活力和野趣。
乐锐锋[5](2015)在《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 ——基于环境史的视野》文中提出桑树是自古以来在中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它的广泛种植,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并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要选一种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植物,可能非“桑”莫属了。本文依据新兴的环境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桑与明清社会的关系。通过呈现出明清时期一幅幅生动的关于“桑”的画卷,来了解到一种不一样的过去,从中窥见当时的经济、生态与文化。因桑树种植的广泛,限于篇幅,本文侧重于对南方特别是杭嘉湖和珠三角等典型植桑区的研究,而以其他地区为辅。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明清时期植桑分布的形成”。分别评述了明清时期的种植业情况;明清以前的种桑情况;明清时期的植桑分布情况。以助于了解植桑在整个种植业的大背景中的地位;明清时期蚕桑业“南盛北衰”的格局是怎样渐渐形成的;其分布状况又是怎样的。第二章“桑与经济”。考察农业商业化背景下有关桑的经济现象。其中的“植桑与社会经济”从宏观上讲述植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植桑与政府税收,植桑与经济链,植桑与人民生活水平等;“专业化桑园”则对明清时期杭嘉湖,珠三角等地专业化桑园的出现,分布,收入,经营等情况做介绍和描述。“桑叶贸易”对杭嘉湖等地的出现的“桑叶贸易”这一有趣的经济现象做细致考量,它是怎样出现的;桑叶的价格波动何以如此之大;为何桑叶贸易会呈现出一种远期交易的态势;“桑争稻田”讲述为什么会发生“桑争稻田”;它的进程是怎样的;又有哪些影响。第三章“植桑与生态”。论述了明清时期植桑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以南方的杭嘉湖和珠三角地区为考察对象,兼及北方。对于杭嘉湖地区而言,日益增多的桑植小生境,造成了地形和地貌的某些改变,沼泽消失,河网破碎,小池塘和桑竹景观愈发常见,杭嘉湖地区的生态农业,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在这一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其总量却增加了;珠三角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条件,植桑几乎都采用桑基鱼塘这一模式,桑基鱼塘是一种极好的生态农业,对于维持珠三角地区几百年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土壤变得肥沃,水乡景观逐步形成,桑园围水网系统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广西却因持续往珠三角桑基鱼塘区输入稻米,陷入了生态上的贫困。与南方相比,明清时期北方缺少桑树种植,造成了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降低的结果。第四章“桑与文化”。论述明清时期桑与文化的关系。首先对明清以前的桑文化做了简要回顾,如“扶桑”的传说,桑间的风流,多情而美丽的采桑女,明媚婉转的采桑诗。然后论述桑在明清皇室与宫廷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国家上层的统治者如何看待桑;又和桑发生了哪些联系。再次论述桑与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分为两个小专题,分别是文人与桑之诗,桑与明清小说。明清的采桑诗风格多变,小说里的桑则体现了上古的风流,这体现了世风的变化,也体现了文人对桑的态度。最后则论述明清民间的关于桑的崇拜和风俗信仰,一窥那时的民情民风。
侯林英[6](2019)在《京西稻种植技艺与稻作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京西稻是指由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直接参与选拔、培育,种植在六郎庄、万泉庄、巴沟、西苑、北坞、功德寺、青龙桥等“三山五园”一带的水稻品牌,也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贡稻。2009年,京西稻种植技艺列入北京市《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京西稻以御稻、紫金箍为代表品种,经过三代帝王的共同努力,使其得到广泛种植,并形成完整的种植体系。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京西地区水资源的减少以及当地人口数量的增加,京西稻的发展也面临着传统种植地变更、水稻品种更换、生态环境改变、现代农业管理体系的冲击、后继乏人等诸多问题。京西稻这项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边缘化、被遗忘的危险。近几年,随着京西稻被列入《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京西稻再次回到大众视野。政府及专家学者对京西稻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京西稻农对京西稻的保护与传承的自觉与自信意识逐渐增强,作为传承主体的意识逐渐增强,一系列的举措将京西稻的保护与发展推向新的浪潮。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视角出发,对京西稻的发展历史、种植技艺、农耕活动、传承现状等文化事项进行整理与研究,对京西稻种植技艺进行全面梳理。
王逍[7](2007)在《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文中认为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农业民族,其主体人口分布于我国广袤的东南山区。基于畲族经济较之东南区域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以惠明寺村为中心的畲族村落群经济变迁之田野调查,为畲族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较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对畲族经济问题的关注,无论是从畲族研究的时代要求和学术使命,抑或从民族平等、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维度来审视,均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采取以惠明寺村为深度田野个案、以周边六个畲村为田野参照物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首先从畲族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变迁切入田野对象(第一章),然后勾勒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及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图像(第二、三章),再着力聚焦于惠明寺村人如何在各种力的交错互动中,通过惠明茶的复兴而逐步走向市场,进而阐析其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第四、五、六章),同时选取田野参照村落的若干经济面相,与惠明寺村进行共性及个性的比较(第七章)。最后,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互观照和畲族历史与现实深度评估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八章):一、依托畲区资源禀赋、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从传统与现代整合的角度,实现畲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商品化农业转变,是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二、超越“耐劳杂作、弗事商贾”的传统农本意识,淡化“山野自足、于世无求”的族群封闭心理,强化多维度的族群互动等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觉,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内在活力。三、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为优化畲区产业结构、加快畲族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畲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等提供制度性支持,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外在条件。
阚国坤[8](2010)在《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旱改水,是指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旱地改造为水田,将原来种植的旱作物改为水稻。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各级政府在1953-1983年领导广大干群艰苦奋斗推行旱改水农业开发活动,系统分析兴起的背景条件、发展历程、实践经验,进而,深入地探讨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产、农村经济生活与及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总结探索这项以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与成效,并以此展示苏北地区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不懈奋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出结论是旱改水促进了苏北形成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水土条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长期农业旱改水开发的基础上。因此,从历史角度研究苏北农业旱改水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稻麦生产、农民生活、农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活动兴起背景及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及农业合作化,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充满活力,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农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很迫切。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关心群众疾苦、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多项政策引导农民扩大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改变了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其二是苏北地区过去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水灾导致群众饥荒,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政府组织民众在影响较大的沂、沭两大骨干河流上进行“导沂整沭”和“导沭整沂”治理工程,打响了新中国治水第一仗。很快解除灾害,而后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改变。为实施旱改水创造了基本条件。其三是苏北实行旱改水地区绝大部分处于淮河以北,属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土壤及降水条件均属优越,适合水稻生长。其四是苏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穆子、山芋、玉米、大豆、高粱等旱作物为主耕作制度,为了这种多灾低产面貌,在实践中先后试验种植了马铃薯、甘薯、水稻等高产作物。苏北地区处于东部季风气候区,每年洪水涝害发生时期,也正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时期,在旱改水田种植高产作物水稻,实现了水稻生育期与当地降水高峰期、温度高峰期的基本同步,实现了种稻治水抗灾,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并且水稻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旱涝保收,能够有效利用瘠薄土地,改良盐碱土壤及营养价值好、经济价值高、民众喜食等优点,是成为符合旱改水条件的首选作物。因此,苏北各级政府在农业上推行旱地改水田种植水稻的耕作制度改革。相关资料显示苏北地区推行农业旱改水活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开展取得显着的成效。按照旱改水实施时间大致经过: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四个阶段,到1984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时代有组织、大规模农业旱改水活动基本结束。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干群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实现改善民生目标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其中值得记取的教训是受到1960-1962年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天灾加人祸使得旱改水刚推开就在一些地方被迫下马,导致大面积回旱,人为破坏了与稻作相关的水利设施,使得干群对旱改水是谈虎色变,回旱导致了群众生活艰难。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苏北地区农村只在初期影响较大,尔后在“抓革命,促生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农业上大力推行“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同时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够将江淮水通过江苏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输送到最北端的徐州丰沛县,有效保障了发展旱改水水源供应。同时因旱改水需要的机械、电力、农药、化肥增多,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高产杂交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促进苏北地区旱改水获得迅猛发展。到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苏北地区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稳步发展,水稻保持在较高面积。在没有稻作种植技术的苏北地区,大规模推行农业旱改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没有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持续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推广的组织管理。领导始终重视与支持并亲自参与旱改水,甚至对旱改水中遇到问题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按级负责,定时、定人办法子以一一解决。当时苏北旱改水地区经济十分贫困,群众无力拿出经费来推行旱改水,政府采取下拨经费及给予优惠贷款等方式解决所缺的经费予以支持。为了让苏北民众尽快掌握陌生的稻作技术,在大规模推行旱改水前,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到各地进行多点试验。邀请并选派农作物育种、栽培、耕作及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科技专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水稻专家陈永康多次前来传播高产稻作经验,许多农业科技人员亲自深入旱改水地区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予技术指导,使得旱改水在科学指导下顺利发展。为加强苏北地区旱改水领导与技术力量,实现水稻高产,江苏省多次从南方稻作地区选派多批有领导水稻生产经验的管理干部及掌握水稻栽培技术的稻农,到达苏北地区传授稻作技术。苏北地区在推行农业旱改水缺少相关生产工具与资料,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提水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以使旱改水得以顺利实施。政府的组织管理毕竟只是推动苏北地区旱改水发展的外在因素,而农民由思想到行动的自觉参与才是旱改水发展的真正动力,采取促进干群思想观念与行动的转变等管理举措,推动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逐步在实践运用,收到良好效果。推广南方插秧稻的种植技术经验是苏北地区旱改水主要内容。而对本区民众来说,插秧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作物,比种植旱作物复杂、繁琐得多,而且劳动力投入也大大增加,群众起初不适应也颇感辛苦。政府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尤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技术指导,传授及推广从平田整地、水稻选种、浸种、催芽、落谷、拔秧、栽插、耘耥除草、施肥、治虫、收获等一整套水稻生产技术经验,以保证水稻有效增产,实现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增加群众收入,摆脱其贫困生活。其中,最显艰难是对高低不平的田地进行勘测整理,有计划进行灌溉沟渠闸坝等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稳定种植地块。其次是插秧。插秧是苏北旱改水地区群众较为生疏与旱作区别大的农活,也是水稻生产中费工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环节。插秧用工数比小麦、玉米田多,因劳畜力不足及技术不熟练而费工更多。虽然如此,在上下努力下,到1965年各地普遍实现插秧稻,不再种植直播稻,并逐步建立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苏北地区推广旱改水过程中始终重视水稻优良品种引进、研制及推广应用,是实现不花钱增产多、收效快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不断引进推广并培育应用水稻高产和优质品种,奠定水稻单产和稻米品质不断提高的技术基础,更新换代的水稻品种为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促进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北地区群众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生产的技术,表现引进推广杂交稻种植上不仅与苏南同步发展而且使得水稻产量普遍超过苏南。苏北地区民众在上级支持与领导下,克服诸多的困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旱改水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了耕作制度的改革,不仅使得水稻面积扩大,而且使得稻麦一年两熟的面积也扩大,实现了当初制定旱改水目标。苏北地区旱改水变革对当地农业生产、民众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对农业生产方面能够促进水利规划与建设一直是遵照“水随农走”的原则为旱改水服务,先后修建水库、骨干河道及跨流域调引江、淮水工程为旱改水提供水源保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进行梯级河网化及灌溉站建设,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改变了单纯依靠雨水灌溉农业生产。使得苏北地区能够充分利用水源,有效地管理与维护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益。实现了水利条件好地方都进行了大面积旱改水,而实行旱改水地方都能保持良好的水源利用条件,形成旱改水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的良好互促互动关系。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促进当地民众社会生活改善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民众饮食结构,改善民众生活水平,使得民众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养成并增强了民众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减轻妇女劳动,发挥了妇女作用等方面,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兴修众多水库及稻田也为水产养殖提供基地,逐渐增多的水稻面积及产量为稻米相关的加工业兴起创造了条件。对此,当地民众多有切身体会,诸如增产了粮食、消灭了蝗虫等。旱改水还能够调节、改善气候状况,拦蓄雨洪,防治洪涝灾害,减少水土污染。改良当地盐碱土、砂姜黑等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巨大成功也为其它地区提供诸多的启示,农业旱改水是一场集中干群智慧与力量的农业生产改革。在推行旱改水过程中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基层干群劳动力量,促进了水利建设发展,为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走出一条至今仍然被借鉴与实践的成功之路:苏南支援苏北发展、苏北学习苏南先进技术经验。真实地反映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与实绩。旱改水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为有效保障国家与区域的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探求一条值得借鉴的可行之路及其经验。
严晗[9](2020)在《风景美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景观研究》文中指出美学在风景园林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类对景观的审美偏好往往影响着景观的面貌特征及演变方向。生产性景观,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作用在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相应空间变化,虽然不是审美主体有意识创造的审美载体,但同样受生产者的审美经验影响,具有美学研究的价值。生产性景观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林萌芽的温床,且生产这一属性一直伴随着风景园林的发展。但发展至今,景观的实用价值渐渐被忽视,“唯美主义”的设计压倒一切,极少有人关注景观的生产性。当代食品安全、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又迫使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在生产问题上,如何用景观手段解决城市问题成为设计师们的关注重点。因此,生产性景观的美学研究对于风景园林学科的未来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本文借用美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框架,并根据生产性景观的特征属性将其缩小至风景美学的理论范围,并整理出适用于生产性景观的研究框架,旨在揭示生产性景观的美学特征。具体而言,本文将生产性景观根据生产类型分为农业景观、工业景观及新能源景观三类,并逐一分析其形成的过程及景观空间特征,以总结出各类景观的美学特征。对于美学中最重要的形式感研究,本文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体系,从生产性景观的源头探讨其在外部形式方面的演变规律及相应的自然、人文方面的推动力,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景观演进的过程及趋势。最后,文章还论述了生产性景观的美学特征对人类相关审美意识的影响作用,以探讨生产性景观的美学价值,这部分内容分别按照以其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对生产元素的提取与改造及其时代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野外调查等方法对相关历史古籍、遥感地图、摄影作品等文献资源进行提取整理,并通过图像分析及逻辑整合概括出各类景观的空间特征及美学特征,并结合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对生产性景观的形式演变规律进行探析。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对生产性景观的美学特征与生产类型密切相关,农业景观自然美属性最强,呈现优美的特质,工业景观更偏社会美与韵律美,而新能源景观则具备科技美与壮美特质;(2)生产性景观的表现形式受生产和审美的共同影响;(3)生产性景观的美学特征对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环境建设理念有作用。因此,生产性景观是景观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兼顾平衡与再次统一,应受到风景园林学科高度重视与持续发展。
李琦[10](2012)在《认知实践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 ——基于哈尼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项跨越科学哲学、人类学、农学等人文与自然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旨在以科学实践解释学的视角重新理解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现代科学是当今知识的主体,主流文化中描述自然现象的唯一合法者。科学实践哲学中地方性知识观的提出,为理解非西方的知识体系,以及跨越知识体系间的相互阐释带来一丝曙光。合理性的知识不是唯一的,不存在中立的、完全无理论负载的方法以断言哪一种标准更为优越,然而对民族知识的地方性本质的研究,在传统理解下仍然未能深入文化与实践的层面。地方性知识是一整套知识体系,包括形而上的文化和形而下的技术,传统上从各角度研究地方性知识的问题,往往将其肢解为农业知识、生态知识、医疗知识或者天文历法知识等,不仅抛弃了文化信仰、世界观、人生观等成分,而且对于形而下的部分也做碎片化处理。这是对地方性知识解读的一大误区。理论优位的知识观是导致这种误读,以及知识体系间不可通约的矛盾根源。以构造和推广普适性理论为目标的现代科学,有着与传统知识不同的旨趣,因此,必须重新理解“认知”与“实践”,以发掘“地方性”在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过程中的表达。认知是分布性的、情境性的,实践包含了此种意义上认知的历史和知识的形成史,以认知实践的方式阐释地方性知识是一条实践哲学解释学道路的实证研究。在中国云南,哈尼族传统的梯田农业十分发达,作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经历了上千年的使用仍能保持产量,他们传统上也有一套维持梯田农业和生活的地方性知识,仍在运用。哈尼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源自于此,哈尼族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与现代文明迥异,哈尼族传统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难以兼容,但是,哈尼族地方性知识有着自洽的逻辑和施行方式。本研究通过分析定居哀牢山地区前后各阶段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阐释了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形成史。随后,又以认知实践的方式阐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哈尼族地方性知识,包括关注二者对世界理解的差异,哈尼族生活方式、人生观的变迁,现代农业与哈尼族农业的接触与冲突,以表现哈尼族地方性知识在现代文明下的动态发展过程。认知是携带情境的阐释,认知实践是携带历史情境的、对过程的阐释,而阐释的更高境界是在同一情境下淡化规则的涉入性理解。在尝试对现代知识与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相互阐释中,以梯田稻作系统的灌溉、病虫害防治、肥料的观念和施肥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四个主题作为参照物,通过比较同一目标、同一主题下的现代知识与哈尼族知识的对策,找到涉入性地理解彼此的平衡点,来揭示作为文化与实践的地方性知识的价值。认知实践只是理解地方性知识的一个手段,既然知识不再以理论为终点,对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讨论就必然要回到实践之中,地方性知识所持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不应被现代文明所埋没,它的传承需要大力发展传统教育,提倡民族文化来获得;它的创新有待与现代文明相互借鉴,本文给出了以建设哈尼族有机农产品基地为提议的哈尼族地方性知识创新方案。
二、我国南方稻田种豆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南方稻田种豆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菜用大豆的研究概况 |
1.2 群落生态学研究概况 |
1.2.1 群落生态学研究现状 |
1.2.2 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自然和社会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1.3 数据分析方法 |
2.1.3.1 群落的结构特征和动态分析指标 |
2.1.3.2 物种优势度等级及类群划分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
2.2.1.1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
2.2.1.1.1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 |
2.2.1.1.2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度分析 |
2.2.1.1.3 害虫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
2.2.1.1.4 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
2.2.1.1.5 寄生性天敌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
2.2.1.1.6 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
2.2.1.2 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集中性 |
2.2.1.3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
2.2.1.3.1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
2.2.1.3.2 节肢动物各亚群落多样性 |
2.2.2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动态 |
2.2.2.1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的季节动态 |
2.2.2.2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量季节动态 |
2.2.2.3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中各亚群落相对丰盛度的季节动态 |
2.2.2.4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集中性动态 |
2.2.2.4.1 春种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集中性动态 |
2.2.2.4.2 秋种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集中性动态 |
2.2.2.5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季节动态 |
2.2.2.5.1 春种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季节动态 |
2.2.2.5.2 秋种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季节动态 |
2.2.2.5.3 群落多样性的主要成分分析 |
2.2.2.5.4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相对稳定性的季节动态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施用辛硫磷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调查取样方法 |
3.1.3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3.2.1.1 施药对整个生育期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3.2.1.2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类群数的影响 |
3.2.1.3 施药对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的影响 |
3.2.1.4 施药对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的影响 |
3.2.1.5 施药对节肢动物群落优势集中性的影响 |
3.2.1.6 施药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的影响 |
3.2.1.7 施药前后群落相似指数Cs值的变化 |
3.2.1.8 施药对节肢动物相对稳定性的影响 |
3.2.2 施药对节肢动物各亚群落的影响 |
3.2.2.1 施药对节肢动物各亚群落相对丰盛度的影响 |
3.2.2.2 施药对节肢动物各亚群落类群数的影响 |
3.2.2.3 施药对节肢动物各亚群落物种数的影响 |
3.2.2.4 施药对节肢动物各亚群落个体数的影响 |
3.2.2.5 施药对节肢动物各亚群落优势集中性的影响 |
3.2.2.6 施药对节肢动物各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2.7 施药对节肢动物各亚群落均匀性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施用吡虫啉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调查取样方法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4.2.1.1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整体结构特征的影响 |
4.2.1.2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类群数的影响 |
4.2.1.3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4.2.1.4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的影响 |
4.2.1.5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集中性的影响 |
4.2.1.6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的影响 |
4.2.2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害虫亚群落的影响 |
4.2.2.1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害虫亚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4.2.2.2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害虫亚群落类群数的影响 |
4.2.2.3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害虫亚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4.2.2.4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害虫亚群落个体数的影响 |
4.2.3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捕食亚群落的影响 |
4.2.3.1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捕食亚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4.2.3.2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捕食亚群落类群数的影响 |
4.2.3.3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捕食亚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4.2.3.4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捕食亚群落个体数的影响 |
4.2.4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寄生亚群落的影响 |
4.2.4.1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寄生亚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4.2.4.2 施药对菜用大豆田寄生亚群落个体数量动态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
5.2 菜用大豆田天敌资源与控害作用 |
5.3 农药对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5.4 农药影响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可能机制 |
5.5 本研究的特色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I 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优势度 |
附录II 文献综述 |
附录III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农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系统碳足迹评价 |
2.1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耕作方式转变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的影响 |
3.1 田间试验及计算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化灌溉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的影响 |
4.1 田间试验及计算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施肥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的影响 |
5.1 田间试验及计算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稻田低碳农作技术农户采纳行为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讨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江西古代士人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结果 |
1.5 研究基础条件和方法 |
1.5.1 研究基础条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发展环境 |
2.1 江西古代历史发展沿革 |
2.2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发展背景 |
2.2.1 自然背景 |
2.2.2 人文背景 |
2.3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2.3.1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类型与特征 |
2.3.2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发展阶段与概况 |
2.4 小结 |
3 士人园林萌芽期——两汉 |
3.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萌芽概述 |
3.1.1 儒学独尊,礼法盛行,江西尚儒崇贤风气重 |
3.1.2 党锢之争兴起,士子避祸隐居,士人园林开始萌芽 |
3.2 主要士人园林 |
3.2.1 南昌市士人园林 |
3.2.2 宜春市士人园林 |
3.2.3 新余市士人园林 |
3.3 小结 |
4 士人园林兴起期——魏晋南北朝 |
4.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4.1.1 社会趋于安定,经济曲折发展 |
4.1.2 玄学盛行,寄情山水和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 |
4.1.3 佛道与退隐风气笼罩江州 |
4.1.4 士大夫普遍追求“林泉之隐” |
4.2 主要士人园林 |
4.2.1 九江市士人园林 |
4.2.2 宜春市士人园林 |
4.2.3 新余市士人园林 |
4.2.4 抚州市士人园林 |
4.3 陶渊明的田园理想对后世士人园林的影响 |
4.3.1 确立了山水田园风格,开创了士人园林的先河 |
4.3.2 对后世园林命名的影响 |
4.3.3 对后世园林造园手法的影响 |
4.3.4 对后世园林造园特点的影响 |
4.4 小结 |
5 士人园林发展期——隋唐五代 |
5.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5.1.1 江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大量北人迁入 |
5.1.2 政权南移,科举取士,外来文人引领风骚 |
5.1.3 山水诗画兴盛,园林富有诗情画意 |
5.1.4 佛道鼎盛,三教合流,士大夫立足儒学而兼取佛道 |
5.1.5 融合“兼济独善”,产生“中隐”思想 |
5.2 江西优美的自然风景吸引各地的文人隐士 |
5.3 主要士人园林 |
5.3.1 九江市士人园林 |
5.3.2 上饶市士人园林 |
5.3.3 南昌市士人园林 |
5.3.4 宜春市士人园林 |
5.3.5 抚州市士人园林 |
5.3.6 鹰潭市士人园林 |
5.3.7 吉安市士人园林 |
5.4 小结 |
6 士人园林成熟期——两宋 |
6.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6.1.1 区位优势增强,政治地位突出,赣南地区发展 |
6.1.2 农业经济空前繁荣,产生富室别墅与农庄 |
6.1.3 朝廷以文治国,江西富而重教,文人志士大量崛起,文人园林出现 |
6.1.4 三教融合,“中隐”思想流行 |
6.2 主要士人园林 |
6.2.1 九江市士人园林 |
6.2.2 上饶市士人园林 |
6.2.3 景德镇市士人园林 |
6.2.4 南昌市士人园林 |
6.2.5 宜春市士人园林 |
6.2.6 新余市士人园林 |
6.2.7 抚州市士人园林 |
6.2.8 鹰潭市士人园林 |
6.2.9 吉安市士人园林 |
6.2.10 赣州市士人园林 |
6.3 小结 |
7 士人园林全盛期——元明清 |
7.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7.1.1 移民为赣南士人园林发展带来机遇 |
7.1.2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士人园林逐渐世俗化 |
7.1.3 思想活跃,文化艺术繁荣,促进士人园林发展 |
7.2 主要士人园林 |
7.2.1 上饶市士人园林 |
7.2.2 景德镇市士人园林 |
7.2.3 南昌市士人园林 |
7.2.4 宜春市士人园林 |
7.2.5 新余市士人园林 |
7.2.6 萍乡市士人园林 |
7.2.7 抚州市士人园林 |
7.2.8 鹰潭市士人园林 |
7.2.9 吉安市士人园林 |
7.2.10 赣州市士人园林 |
7.3 小结 |
8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主要特点 |
8.1 相地选址,因地制宜 |
8.1.1 山林地 |
8.1.2 江湖地 |
8.1.3 城市地 |
8.1.4 郊野地 |
8.1.5 乡村地 |
8.2 巧布建筑,典雅精致 |
8.3 营造山水,自然境界 |
8.4 生物景观,勃勃生机 |
8.4.1 植物景观 |
8.4.2 动物景观 |
8.5 园景题名,雅致生趣 |
8.5.1 造园者之“号”与园名的相似性 |
8.5.2 景题常蕴含造园者的思想追求 |
8.6 文化艺术,诗情画意 |
8.6.1 受儒释道哲学和隐逸思想的影响 |
8.6.2 受山水诗、山水画传统艺术的影响 |
8.6.3 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充满士人情趣,常有文人活动 |
8.7 造景讲究,意境深远 |
8.8 富室农庄,田园别墅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5)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 ——基于环境史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 专着 |
(二) 论文 |
三、研究思路 |
四、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植桑形成的背景和演变 |
第一节 种植业的分布与结构 |
一、分布状况 |
二、种植结构 |
第二节 明清之前种桑回顾 |
一、先秦时期 |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隋唐宋元时期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植桑分布 |
一、杭嘉湖平原 |
二、珠江三角洲 |
三、其他地区 |
第二章 桑与经济 |
第一节 植桑与社会经济 |
一、不植桑则会如何? |
二、杭嘉湖和珠三角的植桑与经济发展 |
三、植桑收入的探讨:以江南小农家庭为例 |
第二节 桑叶贸易 |
二、桑叶价格的波动 |
三、桑叶交易的方式:远期交易 |
第三节 专业化桑园 |
一、地理分布的形成 |
二、专业化桑园相关事宜 |
三、专业化桑园经营三例 |
第四节 桑争稻田 |
一、种桑与种田收入之比较 |
二、桑争稻田过程略述 |
三、后果和影响评介 |
第三章 植桑与生态 |
第一节 杭嘉湖平原的桑基农业生境 |
一、地形地貌的变化 |
二、物种的变化 |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的桑植生态 |
一、以桑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桑基鱼塘 |
二、土壤的变化 |
三、地貌的改变 |
第三节 植桑造成的生态困境:北方与南方的实例 |
一、北方的桑与生态 |
二、桑基鱼塘对广西之影响 |
第四章 桑与文化 |
第一节 明清之前的桑文化 |
一、桑林 |
二、采桑女 |
三、采桑诗 |
第二节 桑与明清皇室文化 |
一、先蚕礼 |
二、桑乐 |
三、桑主 |
四、明清皇家园林里的桑树 |
第三节 桑与明清文学作品 |
一、桑与诗 |
二、桑与小说 |
第四节 桑与明清民俗 |
一、占叶 |
二、桑之杂俗 |
三、桑与情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京西稻种植技艺与稻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萌芽期的京西稻研究 |
二、《名录》时代的京西稻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田野调查 |
三、比较研究 |
第一章 清代前期京西稻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京西稻产生背景 |
一、京西稻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京西稻产生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康熙皇帝与御稻米 |
一、康熙皇帝与御稻米的培育 |
二、康熙皇帝与御稻米的推广 |
第三节 雍正皇帝与京西稻 |
一、雍正时期的水利营田活动 |
二、完善京西稻田管理机构的设置 |
三、开创京西稻“官种+民种”的种植模式 |
第四节 乾隆皇帝与京西稻 |
一、乾隆皇帝与玉泉山水系的重建 |
二、乾隆皇帝与万泉河水系的疏浚 |
三、乾隆时期京西稻的发展 |
第二章 京西稻传统种植技艺 |
第一节 京西稻种植流程 |
一、安家伙:春耕前的准备工作 |
二、浸种方式及其技艺来源 |
三、育苗:北坞模式与六郎庄模式 |
四、独特的耕地方式及其技艺来源 |
五、薅搬家:一种独特的插秧方式 |
六、稻豆间种:一种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 |
第二节 京西稻的田间管理 |
一、薅三遍:一种科学的除草模式 |
二、农家肥:大城市周边农业的独特优势 |
三、冷泉加温技术与灌溉方式 |
四、几种普遍的治蝗方式 |
五、驱赶麻雀:一种急剧争议的除害方式 |
第三节 京西稻的收获与加工 |
一、京西稻的收获 |
二、京西稻的加工 |
第三章 京西稻产区老百姓的生活民俗 |
第一节 京西稻产区的“劳保服” |
一、骆驼皮靴:京西早期的“稻田靴” |
二、“杈脚子”:京西晚期的“稻田靴” |
第二节 京西稻作产区普通百姓的饮食民俗 |
一、京西稻产区的特色主食文化 |
二、京西稻产区的特色副食文化 |
第三节 京西稻与锅伙文化 |
一、锅伙产生的背景 |
二、锅伙的相关制度 |
三、锅伙制度与族属 |
第四节 京西稻与农耕礼俗 |
一、耕籍礼:清宫皇室的农耕礼仪 |
二、开秧门:京西稻农的土地崇拜 |
三、开镰节:当代京西地区的农民丰收节 |
第五节 京西稻与成府村秧歌会 |
一、成府村秧歌会的起源 |
二、成府村秧歌会的发展 |
第四章 京西稻作文化现存状态与启示 |
第一节 京西稻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现代农耕技术对传统种植技艺的冲击 |
二、农耕仪式恢复陷入误区 |
三、新品种逐渐取代传统品种 |
四、传统种植区域发生变更 |
五、传统种植技艺后继乏人 |
第二节 解决措施 |
一、加强京西稻传统农耕文化宣传力度 |
二、成立京西稻专门研究小组 |
三、在传统种植地范围内适时扩大京西稻的种植和生产 |
四、培养新一代农民,确保种植技艺有序传承 |
五、延长京西稻产业链 |
第三节 京西稻种植技艺与价值 |
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京西稻种植技艺及其历史 |
二、可以通过它了解京西稻与当地文化的密切关系 |
三、京西稻可以为当下的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
四、京西稻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
第三节 相关学术谱系梳理 |
第四节 资料、思路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从游耕到定耕:汉族市场的边缘人 |
第一节 游耕与迁徙:游离于汉族市场之外 |
第二节 拓荒与定耕:汉族市场有限的辐射 |
第三节 市场边缘化与畲区经济、文化的滞后性 |
小结 田野聚焦的背景与田野结论的参照 |
第二章 拓荒与生存: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
第一节 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
第二节 惠明寺院——惠明寺村落变迁中的文化符号 |
第三节 汤夫人崇拜及其社区功能意义 |
小结: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中的悠悠禅意 |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 |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功能模式变迁 |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与市场关系变迁 |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生活变迁 |
小结:国家政治场域中的村落经济与市场 |
第四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上) |
第一节 互动——复兴惠明茶 |
第二节 重展新姿的惠明茶 |
第三节 惠明寺茶场的承包与转让 |
小结 惠明茶从沉沦僻壤到重展新姿 |
第五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下) |
第一节 惠明茶的大规模复兴 |
第二节 卷入茶叶市场经济大潮的惠明寺人 |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的憧憬与困境 |
小结:嵌合在传统之中的市场之路 |
第六章 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 |
第一节 走向市场的源动力 |
第二节 深入市场的客观制约因素 |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文化惯习的正负功能 |
小结:曲折漫长的市场进程 |
第七章 来自田野参照物的比较 |
第一节 经济变迁同步相似的敕木山村 |
第二节 惠明茶经济效应辐射的周湖村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东弄村经济图像 |
第四节 畲汉互动较多的杂居村落双后岗 |
第五节 被城市化辐射的旱塔村 |
第六节 惠明寺人先祖故地包凤村 |
小结 田野参照物与惠明寺村的共性及个性 |
第八章 结语: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经济转型 |
第一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依托资源禀赋、改造传统农业 |
第二节 畲区经济转型的内源性因素——经济主体的文化自觉 |
第三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外源性因素——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跋语 |
(8)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苏北地区旱改水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大规模水利建设为推行旱改水创造基本条件 |
第三节 苏北具备实施旱改水的气候和水土资源条件 |
第四节 水稻高产抗灾特性符合苏北旱改水的条件 |
第二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 |
第二节 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 |
第三节 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 |
第四节 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 |
第三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实施措施 |
第一节 制定规划,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给予拨款及贷款的财政支持 |
第三节 采取多种方式传播稻作技术与经验 |
第四节 邀请和选派农技专家与稻农指导旱改水 |
第五节 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六节 促进干群观念与行动的转变 |
第四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种稻的技术经验 |
第一节 土地整理,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 |
第二节 育秧、插秧 |
第三节 水稻田间管理 |
第四节 水稻种植方式 |
第五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改变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及效益 |
第二节 加快当地养殖业及农村副业发展 |
第三节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 |
第六章 苏北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 |
第一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第二节 改变饮食结构,增强民众身心素质 |
第三节 养成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 |
第四节 减轻妇女劳动,发挥妇女作用 |
第七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
第二节 改良当地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 |
第三节 减少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
第四节 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风景美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生产活动是风景园林产生的起点 |
1.1.2 不同时代对风景园林实用性的需求 |
1.1.3 当代景观“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及对生产性景观的滥用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对象概念解析 |
1.3.1 生产性景观的定义 |
1.3.2 本研究限定的生产性景观 |
1.4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
1.4.1 风景园林学科中生产性景观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2 美学中生产性景观的相关理论 |
1.4.3 地理学中生产性景观的相关理论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风景美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景观研究框架构建 |
2.1 风景美学视角下生产性景观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2.1.1 美的产生和发展与生产密不可分 |
2.1.2 生产性景观属于风景范畴 |
2.1.3 生产性景观具有形式美 |
2.2 风景美学的理论体系 |
2.2.1 风景美学的审美对象 |
2.2.2 审美经验作为审美的标准 |
2.2.3 审美经验对审美的反作用 |
2.3 风景美学下的生产性景观研究框架 |
2.3.1 生产性景观美学特征的定性 |
2.3.2 生产性景观美学特征的生成过程 |
2.3.3 生产性景观美学特征的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3 美学特征的识别:生产性景观作为审美对象的特质 |
3.1 自然人化的初始:农业景观 |
3.1.1 农业景观的空间特点:自然基底上的生产痕迹 |
3.1.2 农业景观的美学特征 |
3.2 过程塑造风景:工业景观 |
3.2.1 工业景观的空间特点:工业流程在自然环境的映射 |
3.2.2 工业景观的美学特征 |
3.3 科技利用自然:新能源景观 |
3.3.1 新能源景观的空间特点:能量与空间的转型 |
3.3.2 新能源景观的美学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美学特征的形成:生产性景观特有形态的生成机制 |
4.1 形式的来源:生产力与空间形态的互适 |
4.1.1 环境属性的确定:生产对象的遴选过程 |
4.1.2 空间秩序的转变:生产者的介入 |
4.1.3 景观层次的扩展:生产资料的革新 |
4.2 模式的转变:生产关系对空间形态的支配 |
4.2.1 土地所有制度与景观规模 |
4.2.2 生产关系与景观种类 |
4.2.3 消费模式与景观风貌 |
4.3 本章小结 |
5 美学价值的延伸:生产性景观对审美主体的影响作用 |
5.1 生产与创作:生产性景观的艺术加工 |
5.1.1 绘画:劳动崇拜的写实表达 |
5.1.2 田园诗:审美载体的文学重现 |
5.2 生产与情怀:生产性景观的意象升华 |
5.2.1 诗意栖居的营建 |
5.2.2 生产记忆的留存 |
5.3 生产与未来:生产性景观的时代意义 |
5.3.1 从“参与式”审美中思考景观的最佳审美方式 |
5.3.2 以科技为基础发展现代城市中的新型景观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1.1 生产性景观美学特征与生产类型密切相关 |
6.1.2 生产性景观的表现形式受生产和审美的共同影响 |
6.1.3 生产性景观美学对人审美意识与建设理念具有指导作用 |
6.2 创新点 |
6.2.1 将广义的生产性景观作为研究对象 |
6.2.2 从美学与生产的视角切入景观的研究 |
6.2.3 风景园林与美学研究内容的交叉融合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认知实践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 ——基于哈尼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地方性知识新的阐释方法:认知实践 |
第一节 对地方性知识的传统理解 |
第二节 批判理论优位的知识观 |
第三节 重新理解“认知”与“实践” |
第四节 以认知实践阐释地方性知识 |
第二章 哈尼族文化概要 |
第一节 梯田生活现状 |
第二节 族源与迁徙史 |
第三节 哈尼人对世界的认识 |
第四节 哈尼人对人生的认识 |
第三章 以认知实践阐释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形成史 |
第一节 定居哀牢山地区之前的生存环境 |
第二节 早期民族知识的产生 |
第三节 定居哀牢山地区之后的生存环境 |
第四节 地方性知识的形成 |
第四章 以认知实践阐释现代文明中的哈尼族地方性知识 |
第一节 对世界理解的差异 |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人生观的变迁 |
第四节 农业的接触与冲突 |
第五章 现代知识与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相互阐释 |
第一节 梯田稻作系统的灌溉知识 |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的知识 |
第三节 肥料与施肥的知识 |
第四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
第六章 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道路:从认知实践到实践创新 |
第一节 认知实践与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 |
第三节 地方性知识的传承 |
第四节 地方性知识的未来:回到实践之中创新 |
结论及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我国南方稻田种豆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南方稻田种豆的调查研究[J]. 郭庆元. 大豆科学, 1983(04)
- [2]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D]. 吴梅香. 福建农林大学, 2006(12)
- [3]农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研究[D]. 陈中督.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4]江西古代士人园林调查研究[D]. 崔婷婷.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5]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 ——基于环境史的视野[D]. 乐锐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6]京西稻种植技艺与稻作文化研究[D]. 侯林英.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7]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D]. 王逍. 厦门大学, 2007(09)
- [8]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D]. 阚国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9]风景美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景观研究[D]. 严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认知实践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 ——基于哈尼族的研究[D]. 李琦.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