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节北太平洋的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和遥相关

寒冷季节北太平洋的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和遥相关

一、Atmosphere-ocean interaction and teleconnection in the Northern Pacific during the cold season(论文文献综述)

薛莲花[1](2021)在《长江中下游石笋记录对ENSO信号的遥相关响应》文中研究说明

冯小芳[2](2021)在《IPO-BT模态及其对影响热带气旋活动的环流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四十年,全球年平均地表面温度经历了不均匀的变暖:北极增暖、南极变冷,表现出明显的半球不对称性,北半球中纬度也出现“三波状”的空间变化趋势,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则略有降温。这与大型多模式集合模拟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全球纬向均匀增暖响应有所不同。通过对现代多套再分析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存在一种与热带东太平洋SST活动有关的全球大气遥相关模态,这个模态对近四十年观测到的全球地表温度和大气环流的不均匀变化具有重要贡献。这种由热带SST驱动的大气遥相关模态与年代际太平洋涛动(Interdecadal Pacific Oscillation,简称IPO)关系密切,以下称为模态为IPO-BT(IPOrelated Bipolar Teleconnection,简称IPO-BT)。此外,过去千年的历史代用资料和两套历史气候重建资料也显示,IPO-BT模态是过去2000年地球系统内部的一种重要的低频模态,对于调节北极增暖和南大洋变冷,以及北半球中高纬度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夏季欧亚大陆环流的“偶极子”模态是IPO-BT对北半球中高纬度气候影响的重要特征。多套再分析资料表明,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自然内部变率调节了中亚地区增暖和“偶极子”模态的变化。青藏高原以北位势高度异常升高,使位势高度纬向梯度力减小,导致青藏高原的西风和东亚夏季风减弱,对其南侧的南亚高压强度变化影响较小。而在热带东太平洋SST冷异常的强迫下,西北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环流系统季风槽和北太平洋洋中槽会发生一致的向西移动,进而减少了西北太平洋东部热带气旋的生成,表现出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北移的特征。这种受自然变率调节的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整体变化对热带气旋的影响,与全球变暖背景下观测到的热带气旋生成北移现象一致,更多的研究需要定量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作用。最新研究出的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模式资料可以较好的模拟出北半球冬季大气遥相关模态的时空特征,但大多数模式无法模拟出夏季的重要遥相关型:IPO-BT模态。气候模式的这种局限性,可能与模式对低频SST和热带对流活动,以及夏季热带东太平洋环流基本态的模拟偏差有关。不仅如此,CMIP6气候模式对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模拟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利用CMIP6预测环流气候变化和热带气旋活动时,要综合考虑这种模拟偏差。

秦旻华[3](2021)在《外强迫在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文中指出地球气候存在十年至数十年的年代际周期变化,既能为年际变化提供重要背景,又能显着调整更长时间尺度的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对社会和环境有巨大影响。北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AMV)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是两个重要的年代际信号,对全球气候有显着影响。因此确定海温年代际变化的来源和物理机制对于理解和预测多时间尺度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观测、CMIP5/6耦合模式以及大样本集合模拟试验,通过量化分离海温年代际变化中的自然变率和外强迫分量,探讨了外强迫在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比较全球海温年代际变化的不同定义方法,指出AMV在1970年以后差异较大,证实了AMV受外强迫作用明显,说明人为活动等外强迫对全球尤其是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作用不容忽视。而不同方法表征的IPO特征类似,说明IPO由自然变率主导。2.分析了外强迫对全球海温年代际变化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气溶胶强迫全球洋盆的多年代际变化,该多年代际变化特征与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类似,证实了外强迫对全球洋盆尤其是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影响。在北大西洋,气溶胶通过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影响了海温的年代际变化;而在热带太平洋,大气环流对气溶胶强迫的响应起重要作用。3.量化了外强迫和自然变率对AMV的相对贡献。长期而言AMV主要受自然变率影响,而火山和人为气溶胶强迫作用下可以使得AMV振幅变大,两者自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大致同位相变化。此研究不仅调和了有关自然变率和外部强迫在引起AMV方面的争议,而且还为以下观点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新证据:最近的AMV是由自然变率和气溶胶年代际变化共同导致的。4.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自然变率(AMVIV)和外强迫(AMVEX)引起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及其与气候的联系。未来变暖背景下,AMVIV(AMVEX)的变率趋于减小(增大);两者所对应的海温空间型也发生了改变:AMVIV暖位相所对应的副极地(热带)北大西洋海温暖异常减弱(加强),而AMVEX暖位相所对应的副极地北大西洋海温冷异常会在RCP2.6/4.5(RCP8.5)情景下加强(变为暖异常)。AMVIV与北美温度和墨西哥降水之间的正相关在未来有所加强。

章雯[4](2021)在《厄尔尼诺/拉尼娜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多样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厄尔尼诺次年夏季中国东部主要在长江—淮河流域发生正降水异常。然而,由于厄尔尼诺的多样性和平均态的变化,这种由厄尔尼诺引起的季风降水变化并不总是相同的。本文中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厄尔尼诺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分类,来揭示厄尔尼诺引起的季风变化。而对于拉尼娜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研究其主要的模态。结果表明在1957–2016年挑选的20个厄尔尼诺中,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要呈现三个不同的模态。第一类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很强的正降水,而其南北部为负降水。第二类降水呈现三极的降水分布,表现为中国南部和北部为负异常,中部为正异常。第三类降水模态大致与第一类相反。这三类事件分别与连续的厄尔尼诺、快速衰减到强拉尼娜和快速衰减到弱拉尼娜的事件有关。相关的异常反气旋在第一类中位于120°E,23°N,在第二类中向南扩展,在第三类中东撤。反气旋—海温反馈主要维持第一类事件中的异常反气旋,但是对于第二类比较弱;与拉尼娜相联系的赤道东风异常对第二类的异常反气旋位置有贡献。反气旋—海温反馈和东风异常都对第三类的反气旋有维持作用。CMIP5模式结果能够抓住不同的环流特征,除了模拟第一类的反气旋比观测中的偏东。在1957–2016年挑选的19个拉尼娜中,次年降水异常主模态为南北部相反的偶极模态。主模态中正事件中国南部为异常负降水,北部为异常正降水,而负事件中相反。正负两类分别与缓慢衰减的拉尼娜和快速过渡到弱厄尔尼诺的事件有关。相关的异常气旋在正事件中位于125°E,20°N,在负事件中向东移动。异常气旋—海温反馈主要在早夏维持正事件中的异常气旋,反馈中的北印度洋冷却主要维持负事件中的异常气旋。CMIP5模式大致上能够模拟出不同的环流特征,除了正事件中的反气旋比观测中的偏东。

王旭栋[5](2021)在《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局地不同时间尺度海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观测资料与ECHAM5大气模式输出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和动力学诊断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得到:(1)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是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经20天低通滤波后对印太海域对流层高低层风场进行EOF分析,揭示夏季印太地区大气低频主模态为热带季节内振荡(ISO)模态。EOF分析得到前两个印太海域大气年际主模态,分别代表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模态EOF1rec与南亚夏季风增强模态EOF2rec。EOF1,2rec亦可作为ISO的正交基底用于表征夏季ISO的传播与发展。EOF1rec存在准两年振荡周期,与ENSO位相转换有关。而EOF2rec在年际尺度为白噪声信号。能量学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产生位置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平均态分布有关。在对流层低层季风西风和信风东风的合流区,大气正压能量转换与对流反馈过程可将能量从平均动能和平均有效位能传递到扰动态,使得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态在不同时间尺度得到维持。(2)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生成和逐月演变特征与ENSO不同位相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ElNino衰减年与同期La Nina夏季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存在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存在逐月差异。中国东部夏季逐月降水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引起的温度平流有直接联系。此外,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中纬度西风急流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均可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协同作用,引起夏季中国东部降水逐月变化。(3)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年际变率不仅与ENSO密切相关,也可独立于ENSO,仅由大气内部过程产生。以8月份作进一步分析发现,观测中非海温影响主模态和ECHAM5模式成员间差异主模态类似,空间模态表现为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深入分析表明大气内部过程产生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主要由ISO引起。(4)基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作为局地大气共同模态,可定义一个表征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实时监测指数RTI1及其正交模指数RTI2,用于东亚夏季风区热带ISO的实时监控。通过对2016年厄尔尼诺衰减年夏季和2020年夏季的个例研究,发现2016年8月,ISO抵消ENSO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造成西北太平洋局地气旋环流异常,降水增多,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减少。而在2020年夏季,年际尺度上,北印度洋增暖和同期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协同作用,可造成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和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同时,ISO是引起长江流域降水增多的主要原因。RTI指数能较好反映2020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时空特征。(5)在ISO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水汽的水平平流及“气柱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夏季大气整层水汽倾向超前水汽本身,引起ISO的传播并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其中,水汽的水平平流作用有重要贡献。同时,“气柱过程”也有利于ISO向特定方向的传播。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刻认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跨时间尺度特征、物理机制及其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亚洲夏季风多尺度气候变率和气候预测预警提供线索。

胡侨宇[6](202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不同分区干湿程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是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破坏性最强的灾害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驱动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监测和预报我国的干湿程度,分析研究干旱的驱动因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气象站点、环流指数、社会经济指标和温室气体等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基于水分亏缺/盈余指数(water deficit/surplus,D)对我国七个不同分区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利用改进的Mann-Kendall(MMK)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检验;利用共线性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分析及其显着性检验对干旱的关键环流指数进行筛选;建立了关键环流因子与D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此对我国未来不同分区干旱进行短期预测;基于社会经济指标将我国分为6个不同的社会经济水平,探究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下,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对我国极端湿润和干旱事件的影响,并利用不确定分析方法从不同站点、不同分区和不同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确定了气候变化(以环流因子表示)和人类活动(以温室气体表示)对干旱的贡献度。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分析了七个不同区域水分亏缺/盈余指数(D)的时空演变规律。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区域,1961~2020年D值在不同分区上具有差异性,其中西北地区(I区)、内蒙古草原地区(II区)、青藏高原地区(III区)处于干旱状态,而且I区在5、6月最严重;华中地区(VI区)和华南地区(VII区)表现为湿润,东南区湿润程度在5~8月湿润程度最高。D的年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除II和V区外,其它区域的D值呈增长趋势的站点数大于降低趋势的站点数,尤其是VI区。此外,在研究期内我国的东部、西北部以及东南部等多地区有变湿润的趋势,而在我国的中部地区有干旱化趋势。(2)对不同区域干旱关键驱动环流因子进行严格筛选。通过共线性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及其显着性检验对干旱的关键环流因子进行筛选,发现干旱的发生是多种环流因子并发的结果;环流指数对各个分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干旱具有影响。此外,气候变化下环流因子对干旱的影响存在约为12个月的周期,并且存在一定滞后性,滞后时间基本在0~12月内。在众多环流因子中,大气类环流因子对各分区干旱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如西北地区(I区)干旱的环流驱动因子最多,影响程度最高,其中在同月与太平洋区极涡强度指数(PPVI)的相关系数高达0.88,在滞后时间为10个月时与南海副高脊线位置指数(SSRP)的相关系数为-0.86。(3)基于关键环流因子的干旱定量分析及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率定期(1961~2010)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比验证期(2011~2020)要高,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 RMSE)要低,但都表明率定期的模型好。无论是率定期,还是验证期,模型在西北地区(I区)的表现效果最好。同一分区不同滞后时间下的模型表现效果各不相同,在率定期下,I区在滞后时间为5个月时,模拟效果最好,r和n RMSE分别为0.96和8.2%;验证期下华中地区(VI区)在滞后时间为1个月下,模拟效果最好,r和n RMSE分别是0.58和15.3%。此外,2021年各月的D值在西北地区(I区)、内蒙古草原地区(II区)、青藏高原地区(III区)、东北地区(IV区)和华北地区(V区)为负,表明这些地区2021年将会处于干旱状态,且II区在2021年6月干旱最为严重,其D值为-144.1 mm;华中地区(VI区)和华南地区(VII区)的D值大部分大于0,表明这些地区在2021年将会处于湿润状态,且在VII区最为湿润,D值为113.3mm。根据预测模型的评价,II区2021年干旱程度比以往更严重(<40%),需要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干旱;VII区在2021年的湿润程度比以往更加高(>60%),需要我们提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该地区发生洪水风险。(4)社会经济状况对极端干旱和湿润事件的影响。考虑社会经济指标(人口和GDP)将525个站点划分为6个社会经济水平,各社会经济水平下的人口和GDP均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属于社会经济水平6下的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端湿润事件逐渐严重,极端干旱事件逐渐缓和。2016年和2011年分别是中国的湿润年和干旱年,其对应的12个月尺度中的标准化降雨蒸散发指数的最大值(SPEI_MAX)和最小值(SPEI_MIN)为1.83和-1.58。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SPEI_MAX总体呈上升趋势,SPEI_MIN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各不相同。在高社会经济水平下,发达城市的极端湿润事件更为严重,在低社会经济水平下,欠发达城市的极端干旱事件更为严重。(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从时间上看,温室气体CH4、CO2、N2O和SO2随时间变化都有上升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温室气体的浓度也逐渐增加。从空间上看,四项温室气体浓度在我国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并且由西向东逐渐增加。无论是从不同站点、不同分区,还是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上看,气候变化对干旱的贡献度都要比人类活动的贡献度大。不同站点下,气候变化对干旱的贡献度范围在30~99.2%,人类活动占比为0~70%,同时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在我国由西向东逐渐增大;不同分区下,青藏高原地区(III区)气候变化对干旱的贡献度最高,贡献度大小为82.7%;内蒙古草原地区(II区)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最高,贡献度大小为37.4%;气候变化对干旱的贡献度随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减小,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随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逐渐增加。

柴静[7](2021)在《重建和模拟中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文中提出东亚夏季风影响着全球超过三分之一人口的日常生产生活,对中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气候有重要影响。关于季风区域降水的变化研究主要包含内部变率和外部强迫两个方面,火山活动是气候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外强迫因子之一。然而,迄今为止,火山活动在东亚夏季风降水年际尺度气候变率中的作用仍不确定,亟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次,全球变暖是人类目前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现下通过全球减排措施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仍面临着很大挑战,因此科学界提出了以减少到达大气和地面太阳辐射为目标的太阳辐射干预地球工程。其中包括向平流层注射气溶胶和增加地表反照率等方法,作为抑制全球变暖的备用措施。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硫等气体进入平流层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作为自然类似物,也为我们了解平流层地球工程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基于观测和多源重建资料以及PMIP3、PMIP4和CESM模式过去千年模拟结果,利用叠加周期分析、诊断分析和设计敏感性试验等方法,证实了内部模态会调制赤道火山喷发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直接响应;揭示了赤道强火山喷发所激发厄尔尼诺是导致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的重要纽带;明确了赤道火山激发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的机制;分析了东亚夏季风降水对不同纬度火山喷发的直接响应特征。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赤道强火山喷发后不仅会对东亚夏季风降水产生直接气候效应,还会受到内部模态的调制作用。1815年Tambora火山喷发后三年全球显着降温,但基于三套重建资料的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风降水并没有减弱。根据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赤道强火山喷发后不同的响应特征,将重建和模式模拟结果分为降水减少型和降水增加型。进一步分析表明,赤道强火山喷发引起的全球一致降温会激发东亚夏季风降水负异常的响应,而冷位相的类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型内部模态会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降水减少类型主要体现了对火山外强迫的响应特征,而降水增加类型是内部模态贡献超过外部强迫的结果。(2)赤道火山喷发当年激发厄尔尼诺是使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的原因。首先,通过重建的东亚夏季风降水结果发现,赤道强火山喷发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会增加。接下来,利用多模式模拟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赤道强火山喷发当年冬季会激发厄尔尼诺,在厄尔尼诺衰减年通过菲律宾反气旋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最后,基于11套多源重建的厄尔尼诺(ENSO)指数代用资料和三套重建的东亚夏季风降水资料验证了火山喷发当年激发厄尔尼诺使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的关系。火山喷发次年,通过激发厄尔尼诺的间接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东亚季风区从“变冷-变干”转变为“变冷-变湿”。(3)赤道强火山喷发后,大部分(8/11)模式可以模拟出赤道中西太平洋显着的西风异常响应,这个西风异常是激发厄尔尼诺的关键。在赤道强火山强迫下,有显着的副热带大陆降温和赤道降水减少响应,在赤道南亚地区、西非季风区和赤道辐合带都会有降水的负异常。大部分模式都可以模拟出这一降水的抑制响应。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中西部的西风异常是由赤道大陆变冷引起的,尤其是赤道南亚地区的变冷引起的降水负异常所导致。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赤道三个降水抑制响应区域对这个西风异常的贡献:赤道太平洋中西部的西风异常是由于赤道南亚地区和西非季风区降水减少激发Gill响应的结果,其中赤道南亚地区的贡献高于西非季风区的贡献,而赤道辐合带是负贡献。(4)基于观测和三套重建的东亚夏季风降水资料,发现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会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减少,而南半球火山喷发后会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模式可以模拟出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东亚夏季风降水负异常的响应,但是对于南半球火山而言,多模式平均结果不能模拟出降水正异常响应。模式对火山喷发后气溶胶的经向传播模拟得越合理,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南、北半球火山喷发后的响应越不对称。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引起东亚季风区水汽减少和环流减弱,二者的共同作用造成东亚夏季风降水减弱。此外,北半球火山喷发后由于气溶胶分布的不对称,引起半球温度梯度异常,从而使环流减弱更强。

宋晗,刘鹏,陶丽[8](2021)在《CMIP5模式对AMO与PDO模拟评估及未来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1880—2009年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观测资料以及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中4种情景(piControl、historical、RCP2.6、RCP4.5)下的模拟资料,通过资料对比,评估了CMIP5模式对两个最为重要年代际尺度模态——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AM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的模拟性能,并分析了在不同增暖情景下,这两个海洋年代际模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historical和piControl情景下,多模式集合可以再现北太平洋、东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变化中心,但模拟的AMO和PDO模态的振幅都偏弱,特别是PDO模态在东太平洋强度的再现能力较弱。与观测资料相比,在historical情景下对AMO和PDO时空特征模拟较好的模式有:CESM1-CAM5、FGOALS-g2、GISS-E2-H-CC、MIROC5和NorESM1-ME,多模式集合则有更好的模拟效果。在不同增暖情景下,AMO与PDO的空间特征基本一致且振幅差随增暖变化不明显,但是伴随全球增暖加强,两模态都呈现方差贡献减小的特征,尤其AMO模态。

王靓[9](2021)在《西北太平洋主要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量对大尺度气候-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型中上层鱼类是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渔业资源,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高集群性等特点,其资源年间波动显着,且受气候-海洋变化的影响。本文围绕秋刀鱼(Coloabis saira)、鲐鱼(Scomber japonicus)、沙丁鱼(Sardinops sagax)3种主要的小型中上层鱼类,评估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La Ni?a-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黑潮-亲潮(Kuroshio-Oyashio,KR-OY)等关键气候-海洋指数的特点及对鱼类栖息地环境和资源变动的影响。梳理了气候-海洋变化对小型中上层鱼类的洄游分布和资源丰度的直接影响过程,探讨对亲体繁殖产卵、仔稚体存活率及资源量波动间接的滞后影响。结合(交)相关性检验结果,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模型预测小型中上层鱼类捕捞渔获量。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一、对比近24年来大尺度气候指数、海洋环境指数和鱼类渔获量波动趋势发现:1、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dex,PDOI)与El Ni?o3.4指数(ocean Ni?o index,ONI)的波动趋势一致,北太平洋环流振荡指数(North Pacific gyre oscillation index,NPGOI)与南方涛动指数(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2、黑潮及黑潮延伸区海域年间波动区间小,适合生长脆弱且极易受海洋环境变化影响的幼鱼生存,而亲潮及其延伸区海域的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波动较大,强烈的水流交换带来丰富的养分,适合成熟鱼进行索饵洄游。3、西北太平洋黑潮及黑潮延伸海域内的海表温梯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gradient,SSTG)较小,而在亲潮-黑潮交汇区海域的SSTG数值较高。4、主要小型中上层鱼类捕捞渔获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相较于鲐鱼、沙丁鱼,秋刀鱼资源波动更为剧烈。二、在较小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分析大尺度气候指数自身及与海洋环境之间的最大滞后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SOI与ONI相关性的最强烈,其次是PDOI,NPGOI与PDOI的相关关系最为密切,两者通过遥相关不同阶段的ENSO现象产生关联,极地指数(Arctic oscillation index,AOI)与代表海表温度距平(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值的ONI、PDOI短期内无直接相关关系。2、各海域SST及SSTG的年间变动与当年大尺度气候的年间波动无显着性关系,而月均大尺度气候与各海域海洋环境指数之间具有滞后的最大相关关系。各海域SST滞后于PDO事件1-2月后出现最大负相关性,在间隔5-6个月时,SOI与黑潮亲潮交互区海表温度(SST-TZ)间的相关系数最高;PDO事件发生6-8月后SSTG与之相关性最大,在间隔8-10个月时,SOI与黑潮亲潮交互区海表温梯度(SSTG-TZ)间的相关系数最高;西北太平洋温度参数与ONI、SOI、AOI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三、根据1995-2018年西北太平洋小型中上层鱼类捕捞渔获数据,参考上述交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索小型中上层鱼类渔获量之间及与气候-海洋指数波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秋刀鱼渔获量与PDOI呈滞后-1、3—4年的最大正相关关系;ONI、PDOI、NPGOI与鲐鱼渔获量具有显着相关关系,相关性检验表明鲐鱼渔获量滞后PDOI2—3年时相关性最大,滞后NPGOI 4年时具有最大相关关系;NPGOI与沙丁鱼渔获量具有显着相关关系,PDOI与滞后5年的沙丁鱼渔获量具有最大正相关关系;年均SOI和AOI与主要小型中上层鱼类年均资源量无显着相关性。2、春季气候指数与小型中上层鱼类无显着相关关系;夏季ONI和PDOI与鲐鱼资源量呈显着正相关;秋、冬季节的NPGOI与秋刀鱼资源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鲐鱼及沙丁鱼资源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3、相较于SST,鲐鱼资源量与SSTG关系更为显着,秋刀鱼、沙丁鱼渔获量与SST、SSTG均具有显着相关关系。4、秋刀鱼与沙丁鱼的年均捕捞渔获量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鲐鱼和沙丁鱼及秋刀鱼捕捞量无显着相关关系。四、为了相对准确的预测鱼类资源丰度的年间趋势,本文基于过去的经验值和同一系统的其他变量,构建了九个VAR模型,分析气候突变对小型中上层鱼类渔获量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大尺度气候波动对捕捞渔获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具有显着相关关系的变量均满足VAR实现的前提——通过ADF序列平稳性检验,除NPGOI外其他变量均通过协整检验,说明模型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2、关于最大滞后为4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认为,除AOI之外,西北太平洋鲐鱼渔获量(CM-TC)、ONI、SOI、PDOI、NPGOI的前期变化均对后期的西北太平洋沙丁鱼渔获量(JS-TC)产生显着影响;JS-TC、ONI、SOI、PDOI、NPGOI的前期变化均对后期的CM-TC产生影响。3、预测值评估结果显示,VAR(4-6)模型能够根据ONI、PDOI、NPGOI、AOI准确预测JS-TC,VAR4可作为沙丁鱼最适模型。建议今后应通过改进研究方法和融合其他领域以更深入的分析北太平洋渔业资源波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1、在多种气候-海洋指数基础上添加种群动态过程、捕捞方式系数、自然死亡率等参数构建生物量动态模型,揭示气候-海洋变化对渔业资源量的影响过程;2、结合北太平洋涛动(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NPO)、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北太平洋环流振荡(North Pacific Gyre Oscillation,NPGO)等其他北太平洋主要气候,基于物理海洋模型及空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研究大尺度海流、中尺度涡旋对小型中上层鱼类影响。

李凤[10](202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我国不同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极端降水事件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广泛、危害程度最大的自然气象灾害之一。未来气候变化将会导致全球水文循环变化更剧烈,由此引发部分地区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以及持续时间更长的极端降水事件。我国是受极端降水事件影响最显着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极端降水事件所造成经济和财产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因此,掌握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能为相关部门预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利用1961~2020年降水数据和环流指数数据分析了我国极端降水事件时空演变规律以及确定了7个分区(西北荒漠地区、内蒙草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和华南湿润热带地区)滞后1~12个月下影响我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关键环流指数。将率定期(1961~2010年)7个分区滞后1~12个月下确定的关键环流指数与9个极端降水指数(EPI),分别为持续干旱日数(CDD)、持续湿润日数(CWD)、强降水日数(R10)、特强降水日数(R20)、最大1日降水量(Rx1day)、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Rx5day)、非常湿润天降水量(R99p)、降水强度(SDII)和湿润日降水总量(PRCPTOT)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2020年12月环流指数,代入模型中即实现我国2021年1~12月7个分区中9个EPI(CDD、CWD、R10、R20、Rx1day、Rx5day、R99p、SDII和PRCPTOT)的预测。基于2018年人口和GDP数据将我国525个站点划分成6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站点规模),并研究了不同站点规模上人口和GDP的变化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此外,从站点规模I到VI,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也得到了进一步探索。最后,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浓度数据和关键环流指数分析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人类经济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极端降水事件影响的贡献度。论文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影响极端降水事件关键环流因子的数量和类型依分区和滞后时间而变化。将7个分区滞后0~12个月下9个EPI与57项环流指数进行显着性t检验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最终筛选得到7个分区滞后0~12个月9个EPI与环流指数之间具有显着性(P<0.05)且|r|≥0.3的关键环流指数。结果表明,分区VI和VII的降水偏多,故代表湿润类型的8个月尺度EPI的值较高,且呈现增加趋势。分区I的降水偏少,故CDD值较高,但呈现减少趋势。在分区VI中,滞后11个月下的Rx1day对应筛选得到的关键环流指数最多(23项),而滞后1个月下CWD对应的关键环流指数则最少(2项)。此外,在滞后12个月下,北非副高面积指数(NAHAI)、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APVA)、北美区极涡面积指数(NAPVA)、太平洋区极涡强度指数(PPVI)、北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指数(AEPVI)和北大西洋-欧洲环流型C型指数(ACCP)这6项关键环流指数均包含在7个分区的9个EPI中。(2)基于关键环流指数可对2021年1~12月我国7个分区极端降水事件进行预测。将2020年12月的环流指数代入模型即可预测2021年1~12月7个分区的9个EPI。结果表明,率定期和验证期的观测值和模拟值显示出了比较好的模拟效果。VI和VII区在夏季仍然需要防范强降水所导致的极端湿润事件,而I区则需要防范降水偏少的极端干旱事件。对比过去60年各个月份下9个EPI的阈值(20%、40%、60%和80%),2021年6~10月7个分区中预测的CDD结果相比往年对应月份的阈值偏高,而在1、2、3和12月的预测结果相比往年阈值则偏低。其余8个湿润类的EPI总体呈现出相反的规律。(3)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基于2018年人口和GDP数据对525个站点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最后通过同时考虑人口和GDP的站点规模划分得到了6个站点规模水平。结果表明,从站点规模I到VI,年平均人口和GDP及其线性斜率随之增加。处于较高站点规模的站点发生极端湿润事件的风险较高,处于较低站点规模的站点则发生极端干旱事件的风险较高。此外,不同站点规模上6个EPILS与Popu LS(或GDPLS)之间的相关关系大小也验证了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经济活动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此外,随着站点规模的增加,5个EPILS(CWDLS除外)呈现增加的趋势,即属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风险也将更高。(4)气候变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对极端降水事件影响的贡献度。基于方差分析方法量化温室气体排放浓度(人类活动)和关键环流指数(气候变化)对极端降水事件影响的贡献度。结果显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4项温室气体排放浓度随时间变化均呈增加趋势。西北和东北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均较低,而华中、华南和华东区域相对较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例如站点规模VI)的地区,气候变化对极端降水事件影响的贡献度也同样更高。除了东南区域部分站点中人类经济活动对6个EPI(CDD、CWD、SDII、R95p、Rx1day和PRCPTOT)影响的贡献度≥50%,对于全国大部分站点而言,气候变化对5个EPI(除CWD外)影响的贡献度≥50%,这也说明我国极端降水事件主要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Atmosphere-ocean interaction and teleconnection in the Northern Pacific during the cold seas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tmosphere-ocean interaction and teleconnection in the Northern Pacific during the cold season(论文提纲范文)

(2)IPO-BT模态及其对影响热带气旋活动的环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全球大气遥相关的研究进展
        1.2.1 北半球的基本遥相关型
        1.2.2 夏季影响西北太平洋的遥相关型
        1.2.3 影响大气环流和温度变化的主要自然模态
        1.2.4 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1.3 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大尺度环流系统
        1.3.1 影响热带气旋活动的四大环流系统
        1.3.2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的活动特征
    1.4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影响最近四十年全球大气环流变化的模态特征
        1.4.2 自然变率对西北太平洋地区大尺度环流系统变化的影响
        1.4.3 评估CMIP6 气候模式对北半球和西北太平洋区域大气环流的模拟能力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和模式试验设计
        2.1.1 多套现代再分析资料和海温等资料
        2.1.2 古气候代用资料和两套全球古气候重建资料
        2.1.3 五套大型集成耦合地球系统模式
        2.1.4 CMIP5和CMIP6 模式
    2.2 模式试验设计
        2.2.1 热带海温对全球大气环流的驱动试验
        2.2.2 西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对热带海温的响应试验
    2.3 主要方法介绍
        2.3.1 双线性插值方法
        2.3.2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
        2.3.3 最大协方差分析(MCA)
        2.3.4 波作用通量计算
        2.3.5 谱分析
        2.3.6 相关系数和显着性检验的有效自由度
        2.3.7 指纹模型方法(Fingerprint)
        2.3.8 减弱外部强迫对全球影响的方法
        2.3.9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方法(SOM)
        2.3.10 历史代用记录在LMR2 的资料质量评估
第三章 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遥相关型:IPO-BT
    3.1 本章引言
    3.2 近四十年全球环流和温度变化趋势
        3.2.1 观测分析
        3.2.2 模拟研究
    3.3 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模态:IPO-BT
        3.3.1 主导近四十年全球大气变化的主模态
        3.3.2 近百年大气环流的重要内部模态:IPO-BT
        3.3.3 过去400 年中存在IPO-BT
        3.3.4 评估百年以上资料的可靠性
        3.3.5 过去2000 年存在的IPO-BT
    3.4 检验IPO-BT的真实性
        3.4.1 直接证据:千年历史代用资料
        3.4.2 重建资料验证:LMR2和CCSM4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环流系统变化特征
    4.1 本章引言
    4.2 北半球夏季重要环流模态:IPO-BT
        4.2.1 IPO-BT的季节性变化
        4.2.2 IPO-BT对中亚“偶极子”模态的影响
    4.3 中亚环流影响下的南亚高压变化
        4.3.1 自然变率对中纬度环流的调制作用
        4.3.2 南亚高压环流的响应
    4.4 IPO-BT对西北太平洋环流系统的影响
        4.4.1 季风槽不同周期的变化模态
        4.4.2 季风槽不同模态与洋中槽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MIP6 气候模式对大尺度环流的模拟分析
    5.1 本章引言
    5.2 全球环流模态模拟评估
        5.2.1 冬季模态:PNA
        5.2.2 夏季模态:IPO-BT
        5.2.3 气候模式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5.3 西北太平洋四大环流系统的历史模拟
        5.3.1 南亚高压和洋中槽
        5.3.2 季风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外强迫在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研究进展
        1.2.2 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研究进展
        1.2.3 自然变率和外强迫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模式和方法
    2.1 资料和模式
        2.1.1 观测资料
        2.1.2 气候模式
    2.2 方法
        2.2.1 外强迫和自然变率的识别和区分
        2.2.2 显着性检验
第三章 全球海温年代际变率主模态特征
    3.1 引言
    3.2 全球海温年代际变率的主模态
        3.2.1 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IPO/PDO)
        3.2.2 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率(AMV)
    3.3 总结和讨论
第四章 外强迫对全球海温年代际变化的协同影响
    4.1 引言
    4.2 外强迫影响全球海温年代际变化的新特征
    4.3 气溶胶影响海温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物理机制
    4.4 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外强迫和内部变率对北大西洋年代际变化的相对贡献
    5.1 引言
    5.2 北大西洋海温的定量研究
    5.3 外强迫和自然变率的相对贡献
    5.4 外强迫和自然变率影响AMV的成因
    5.5 总结和讨论
第六章 变暖背景下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
    6.1 引言
    6.2 观测和模拟AMV的比较
    6.3 AMV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
    6.4 未来AMV对气候的影响
        6.4.1 未来AMV_(IV)对气候的影响
        6.4.2 未来AMV_(EX)对气候的影响
        6.4.3 未来AMV对气候影响的定量分析
    6.5 总结和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厄尔尼诺/拉尼娜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ENSO与东亚降水的关系
        1.2.2 与ENSO有关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维持机制
        1.2.3 中高纬大气环流对东亚降水的影响
        1.2.4 ENSO分类对东亚降水的影响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模式介绍
    2.2 方法说明
        2.2.1 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挑选
        2.2.2 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
        2.2.3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
        2.2.4 去除时间序列样本线性变化趋势
        2.2.5 合成分析和信度检验
第三章 厄尔尼诺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多样性
    3.1 中国东部的降水异常分布
    3.2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变化
    3.3 维持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机制
        3.3.1 与异常反气旋相关的海温变化
        3.3.2 与异常反气旋相关的反馈
        3.3.3 与反馈相关的三个指数
    3.4 中高纬环流对夏季降水的影响
    3.5 夏季降水的季节内迁移
    3.6 CMIP5模式模拟的响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拉尼娜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多样性
    4.1 中国东部的降水异常分布
    4.2 西北太平洋异常气旋的变化
    4.3 维持西北太平洋异常气旋的机制
        4.3.1 与异常气旋相关的海温变化
        4.3.2 与异常气旋相关的反馈
    4.4 中高纬环流的影响
    4.5 夏季降水的季节内迁移
    4.6 CMIP5模式模拟的响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讨论
    5.1 全文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年际变率
        1.2.2 印太海域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理论模型及影响
        1.2.3 MJO-ENSO相互作用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
    1.3 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1.1 观测资料
        2.1.2 ECHAM5 大气模式的多成员集合模拟
    2.2 方法
        2.2.1 水汽诊断
        2.2.2 能量诊断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亚洲夏季风区的跨尺度共同模态
    3.1 引言
    3.2 夏季热带印太地区的季节内与年际尺度主模态
        3.2.1 季节内主模态的结构与特征
        3.2.2 90 天低通滤波后的主要模态
    3.3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夏季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
        3.3.1 跨尺度共同模态的相应贡献
        3.3.2 跨尺度共同模态的形成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年际变化的逐月演变特征及其与ENSO的联系
    4.1 引言
    4.2 前冬El Ni?o对后期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逐月变化的影响
        4.2.1 与SSTA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联系
        4.2.2 对流层环流异常的逐月特征
        4.2.3 降水与对流层垂直运动的逐月变化
        4.2.4 El Ni?o衰减期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机制讨论
    4.3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与同期 LaNi?a的联系
        4.3.1 与SSTA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联系
        4.3.2 对流层环流异常的逐月特征
        4.3.3 降水与对流层垂直运动的逐月变化
        4.3.4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机制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非ENSO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年际变率的影响
    5.1 引言
    5.2 海温强迫信号与大气内部变率的分离
        5.2.1 同期ENSO影响模态
        5.2.2 印太电容器效应模态
        5.2.3 大气内部过程模态
    5.3 ISO与大气内部变率的联系
        5.3.1 利用EOF揭示的夏季ISO模态及位相传播特征
        5.3.2 夏季ISO对大气内部变率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的贡献
        5.3.3 机制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2016与2020 年夏季局地气候异常的影响
    6.1 引言
    6.2 2016 年夏季印太海域气候异常及其成因
        6.2.1 降水与低层环流的次季节特征
        6.2.2 热带ISO对2016年8 月气旋环流异常的贡献
    6.3 2020 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联系
        6.3.1 2020 年梅雨特征
        6.3.2 2020 梅雨的年际成因
        6.3.3 2020 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季节内特征及其成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ISO北传特征及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与“水汽模”
        7.2.1 季节内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指数的构造
        7.2.2 “水汽模”理论的适用
    7.3 夏季ISO的水汽方程诊断
        7.3.1 水汽的水平平流作用
        7.3.2 水汽方程其余项的作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状况
致谢

(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不同分区干湿程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研究的发展过程
        1.2.2 干旱指标
        1.2.3 大气环流对干旱的影响
        1.2.4 干旱驱动机制
        1.2.5 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
        1.2.6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干旱的关键环流驱动因子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数据来源
        2.1.3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计算方法
        2.1.4 MMK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
        2.1.5 共线性分析
        2.1.6 皮尔逊相关及其显着性检验
    2.2 结果分析
        2.2.1 不同区域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时间变化
        2.2.2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空间变化特征
        2.2.3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变化趋势
        2.2.4 筛选的关键环流指数
    2.3 讨论
        2.3.1 干旱指数的选择
        2.3.2 环流指数的选择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关键环流因子的干旱定量分析及预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和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计算
        3.1.2 多元线性回归建模
    3.2 结果分析
        3.2.1 计算与模拟的D值之间的关系
        3.2.2 模型的评价
        3.2.3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与环流因子的定量关系
        3.2.4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预测
        3.2.5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预测结果的评价
    3.3 讨论
        3.3.1 不同预测方法在干旱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3.3.2 中国不同分区干旱的变化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经济状况对极端干湿事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4.1.2 SPEI的计算
        4.1.3 线性斜率估计和相关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下人口和GDP的空间变化
        4.2.2 SPEI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时间变化
        4.2.3 SPEI、SPEI 最大值和最小值线性斜率的空间分布
        4.2.4 社会经济指标和干旱指数线性斜率之间的关系
        4.2.5 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下干旱指数线性斜率的变化
        4.2.6 极端湿润和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
    5.1 材料与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不确定性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温室气体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5.2.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干旱应对策略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重建和模拟中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季风降水的变率及其对外部强迫的响应
        1.2.1 季风降水的变率
        1.2.2 季风降水对外部强迫的响应
    1.3 火山喷发后的气候效应
        1.3.1 火山喷发后的直接响应
        1.3.2 火山喷发与ENSO的关系
    1.4 存在问题和本文研究内容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说明
        2.1.1 观测资料和代用资料
        2.1.2 过去千年模式资料介绍
        2.1.3 试验设计
        2.1.4 Gill模型
    2.2 方法介绍
        2.2.1 能量诊断方程
        2.2.2 叠加周期分析
第三章 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赤道火山喷发直接响应及其影响因子
    3.1 重建中温度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演变
    3.2 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赤道强火山喷发的响应特征
    3.3 降水不同响应的物理机制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道火山喷发后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
    4.1 赤道火山喷发引起的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强
    4.2 模式中厄尔尼诺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关系
    4.3 重建中厄尔尼诺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赤道火山激发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的机理研究
    5.1 观测和模拟中火山和厄尔尼诺的关系
    5.2 西风异常和降水的抑制响应
    5.3 不同区域陆地降温的作用
    5.4 不同区域异常降水的作用
    5.5 模型模拟厄尔尼诺的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的响应
    6.1 观测和重建中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的响应
    6.2 模拟中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的响应
    6.3 不对称火山强迫的物理机制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1 发表论文情况
    2 参加项目情况
    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8)CMIP5模式对AMO与PDO模拟评估及未来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和方法
2 historical试验中AMO与PDO的特征分析
    2.1 年代际变化主要区域
    2.2 historical和piControl试验中AMO、PDO时空特征分析
3 不同增暖情景下AMO与PDO特征分析
    3.1 空间特征分析
    3.2 方差贡献率随增暖的变化
4 讨论与结论

(9)西北太平洋主要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量对大尺度气候-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1.1 主要小型中上层鱼类及其特征概述
        1.1.2 大尺度气候-海洋环境因子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候-海洋环境因子间关系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数据及预处理
        2.1.2 分析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气候-海洋指数的年间变动情况
        2.2.2 大尺度气候间的相互作用
        2.2.3 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3 分析讨论
        2.3.1 大尺度气候指数及相关关系
        2.3.2 各海域水温条件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波动与气候-海洋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变动情况
        3.2.2 气候变化对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量的影响
        3.2.3 海洋环境变化对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量的影响
        3.2.4 主要小型中上层鱼类间的竞争关系
    3.3 分析与讨论
        3.3.1 气候波动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量变化
        3.3.2 海洋环境波动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量变化
        3.3.3 小型中上层鱼类间的生存关系
第四章 基于VAR的西北太平洋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量预测模型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选择合适变量
        4.2.2 变量序列关系
        4.2.3 拟合方程评估
        4.2.4 预测结果及最适方程
    4.3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改善研究方法
        5.2.2 拓展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10)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我国不同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极端降水事件研究进展
        1.2.2 基于大气环流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及定量模拟预测
        1.2.3 人类活动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影响极端降水事件的关键环流因子确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及站点分布
        2.1.2 数据来源
        2.1.3 极端降水指数的选取
        2.1.4 森斜率估算
        2.1.5 基于共线性分析方法的环流因子初步筛选
        2.1.6 基于t检验的环流因子进一步筛选
        2.1.7 基于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的关键环流指数选定
    2.2 结果分析
        2.2.1 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2.2.2 共线性分析初步筛选的相互独立环流指数
        2.2.3 不同滞后月份下环流指数与EPI相关关系的周期性
        2.2.4 滞后0~12 个月环流指数的筛选
        2.2.5 影响不同分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关键环流指数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环流因子的极端降水指数定量分析及预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率定期和验证期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相关性分析
        3.2.2 不同分区滞后1~12 个月下模型模拟极端降水指数评价
        3.2.3 基于关键环流指数与EPI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3.2.4 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测结果
        3.2.5 模型预测极端降水事件的结果评价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经济发展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
        4.1.3 极端降水指数挑选
        4.1.4 线性斜率估计
    4.2 结果分析
        4.2.1 人口和GDP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
        4.2.2 极端降水指数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
        4.2.3 极端降水指数的时间变化
        4.2.4 人口线性斜率与极端降水指数线性斜率之间的相关性
        4.2.5 GDP线性斜率与极端降水指数线性斜率之间的相关性
        4.2.6 所选择的6 个EPI线性斜率与站点规模之间的相关关系
    4.3 讨论
        4.3.1 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城市扩张对极端降水的影响
        4.3.2 气溶胶影响的不确定性
        4.3.3 城市化对极端高温的影响
        4.3.4 人口(或GDP)增加如何影响极端降水事件
        4.3.5 城市化带来的极端事件挑战
    4.4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对我国不同区域极端降水事件影响的贡献度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方差分析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5.2.2 气候变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对极端降水事件影响贡献度
        5.2.3 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气候变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贡献度
        5.2.4 不同分区气候变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贡献度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建议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Atmosphere-ocean interaction and teleconnection in the Northern Pacific during the cold season(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石笋记录对ENSO信号的遥相关响应[D]. 薛莲花.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IPO-BT模态及其对影响热带气旋活动的环流变化研究[D]. 冯小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外强迫在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D]. 秦旻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4]厄尔尼诺/拉尼娜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多样性[D]. 章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D]. 王旭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不同分区干湿程度的影响[D]. 胡侨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重建和模拟中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D]. 柴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8]CMIP5模式对AMO与PDO模拟评估及未来预估[J]. 宋晗,刘鹏,陶丽. 大气科学学报, 2021(03)
  • [9]西北太平洋主要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量对大尺度气候-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D]. 王靓.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10]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我国不同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D]. 李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寒冷季节北太平洋的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和遥相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