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自然》199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徐海娇[1](2017)在《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着由社会转型而生的一系列挑战,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是一个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2015年8月3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一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劳动在教育场域中被弱化、软化及淡化的窘境。沉寂许久的劳动教育再度被人提起,重提劳动教育,有它新的历史文化背景语境,有它被充实了的新的内涵,有它新的现实针对性,当然也有它新的混乱和不足。价值是劳动教育的“生命之维”,探讨劳动教育价值是劳动教育摆脱自身发展困境的出路之一,是提升理论研究自觉意识的一种努力,是对新时期新语境的一种主动回应。本文由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起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做了简要陈述。第一章,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一方面,如何理解“劳动”概念,是探讨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本章首先从词源学、概念辨析对“劳动”进行形而上的省思与叩问,试图从本体论视角划定劳动教育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从劳动教育的概念阐释、体系及其特点揭示劳动教育的理论范畴,有助于从根本上澄清对劳动教育的各种误解,提升劳动教育的研究深度,延展劳动教育的研究空间,扩展劳动教育的研究视野。第二章,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劳动教育本身并非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缩影,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为实现各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劳动教育政策,而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的实施又折射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为直观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对历史进程进行时序划分方法。劳动教育在雏形建立时期凸显“体能”、全面探索时期侧重“生产”、十年文革时期变成“工具”、恢复重建时期突出“技术”、改革深化时期立足“素养”。不同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各有侧重,勾勒劳动教育价值重心的变迁轨迹,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重新审视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轨迹以及此种价值取向在劳动教育实践层面的具体运行机制,试图探寻我国未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基点和努力方向,从而推动我国劳动教育的现代转型。第三章,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可以看到对于“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教育被误读为技艺评比、误解为休闲娱乐、误用为惩罚手段,弱化为技能培训。劳动教育的种种价值畸变折射出劳动教育目的的“外在化”、内容的“知识化”、方法的“规训化”、途径的“去身体化”、环境的“去自然化”等价值症结。价值危机背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困惑、制度缺位、评价失位、条件空位。第四章,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从可能空间、期望空间、到现实空间这一立体的认知图式出,个体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未完成存在具有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超越的内在需求,内在的需求划定出了人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劳动教育作为个体积累经验、涵养公共理性的方式以及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这一本体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可能空间;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与生产力的耦合以及与文化的共生等外在条件,成为制约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空间。从期望空间、可能空间到现实空间探索劳动教育价值,有助于我们突破主客体关系中认知价值的思维局限,看到价值是具有通过提升人的认识和改善外在条件而不断被“开发的可能性”。第五章,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生成问题是劳动教育价值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是劳动教育如何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的问题,这是理论者与实践者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荡起幸福人生的重要教化方式,在实践取向上应当回归自然,贴近生活,走向身体解放,注重学生的体验,从而弥合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的裂隙。在劳动创造中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结语,劳动教育价值回归:真善美的统一。新时期,我们澄明教育场域中劳动“真”、“善”、“美”的价值意蕴,重提劳动教育,并不代表试图以劳动替代一切教化的路径,合理的劳动教育不是抹杀其他各类教育的积极性,而是与其他教化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真”、“善”、“美”的内蕴价值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成强[2](2015)在《环境伦理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环境伦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必须引起人类社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伦理为先。环境伦理教育是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中心工作,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丽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之一。绪论部分对环境伦理的产生根源和实施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研究。阐释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是推动环境伦理研究持续深入的主要动力,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了生态危机恶化,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亟待加强。绪论对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论述,环境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环境伦理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环保实践技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深入辨析。一是对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主要包括伦理与道德,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概念辨析、对应关系和基本特征。二是对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三是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系统阐明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必然联系,对环境伦理教育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了明确界定。第三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与权利论、敬畏生命、大地伦理观、自然价值论、深层生态伦理、生态女性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环境伦理理论流派的研究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环境伦理对改变人类价值观、提升道德境界、实现伦理超越、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现实意义,环境伦理价值观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内在价值的对立统一、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对立统一、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受动性的对立统一。二是简要阐释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智慧,对儒家、道家和佛教的传统环境伦理思想萌芽进行重点介绍,尤其对“天人合一”的朴素环保思想和“善待万物之仁”的伦理价值取向给予生态意蕴上的特殊关注。三是对环境伦理学演变进程进行简要梳理,从国外环境伦理萌芽时期开始,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公平正义的环境伦理、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环境伦理和全球化的环境伦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批判和价值澄清,进一步倡导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四是主要阐述了认知规律研究的教育启示意义,包括杜威的道德认知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三水平六阶段发展理论、彼得斯的道德认知与发展阶段理论、布鲁姆的认知层次学说和掌握学习理论、卡都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柏瑞的发展模型理论。五是简要展示了道德教育研究普遍规律对现代环境伦理教育的有益启示,包括道德可教、学校和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有机衔接、道德教育的非灌输性原则、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规律研究、道德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研究。第四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体系进行总结分析。主要是对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活动要素、组织结构、功能价值、评价方式进行科学界定,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伦理教育理论框架体系。第五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全过程跟踪国际环境伦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环境伦理教育诞生开始,经过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的成长阶段,以第比利斯会议为标志的蓬勃发展阶段,再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以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普遍认同。二是对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重点对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和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做出系统阐述。三是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环境伦理教育经验和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从两个方面论述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着重剖析了当前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环境伦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对策,一是关注道德认知水平发展,针对不同思维发展阶段,区别化实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二是注重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三是借助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学科融合力度,开展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拓展第二课堂,澄清环境价值观。四是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舆论监督和伦理引导。五是体现政府部门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导力量,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六是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环境伦理教育影响力。七是倡导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环境伦理教育实践活动。八是加快环境伦理教育法治化进程,倡导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九是注重完善教育保障配套措施,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师资保障、组织机制保障、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保障。十是关注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社会。第七章对环境伦理教育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为继续深入研究环境伦理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结构、改进措施和保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军辉[3](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认为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苏超[4](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石润宏[5](2017)在《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代文学有关植物的书写,涉及体裁众多,文学实绩丰赡,是唐人留存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文学植物书写的丰富景象是在先唐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先秦至六朝的先唐文学为唐代文学提供了众多有关植物的历史典故与文学原型,是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走向深入和繁荣的导引者。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唐代各类文学体裁、具体文学作品对植物题材与意象进行的书写。唐代诗歌在描写季节时经常运用植物意象,勾勒各个季节的植物风景,植物在季节诗中成了季节的指示物和诗人情绪的象征物。唐人喜爱把玩和栽植各类观赏植物,这在唐代诗、文、赋中均有明确表现。唐代描写植物的文学语言中大量出现了体现人们价值判断的言辞,这表明唐人针对植物的精神审美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渐渐步入成熟的境地。唐代笔记小说中与植物有关的条目多达五百余条,这其中既有真实记录,也有文学虚构,均反映了唐人对植物的重视与喜爱。不同的文学创作群体对植物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比如唐代女诗人常以离枝的落花比喻自身,又如唐代诗僧群体因为性喜自然,所以注重利用植物在禅院中仿造建构山野环境,从植物中体味禅机,植物成了诗禅交涉的纽带。第二个方面是唐人营造的植物景观进入到文人视野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唐人十分重视寺院、道观、祠庙、驿道、驿站等建筑群落周围植物景观的营建工作。比如唐代寺观的植物景观以松竹为主而能兼顾各地自有风格,唐代驿道驿站等场所由官方主持驿树的栽种,不同时期也有文人官员按照自身的喜好栽植特有品类的植物,唐代交通要道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上述人造建筑区域情况不同,兼有野生与人造两个方面。唐代文人爱好游览和观赏此类植物景观,并乐于用文学语言加以描绘。第三个方面是自然植物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唐代文人的心绪、情感和生活、生产活动,进而产生的较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在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日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植被类型的地理分野直观而易感。植物的生态状况造成自然环境的差异,使文人身处其间有别样的心境感受。比如唐代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多样性易于激发文人的创作欲望,也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又如唐代陇右道的荒野风景极大地唤起了文人的羁旅愁思,荒漠草原上飞卷的沙蓬成了客居陇右道文人的自我体认。唐代长城以北地区迥异于关中以南地区的植物地理风景,被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生活的唐代文人所关注,引来他们对异域植物风光的欣赏与书写,如今这些文学语言已成为记录唐代长城以北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的宝贵文献。
周泓远[6](2016)在《半殖民语境下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 ——以《玲珑》、《良友》和《妇人画报》为中心(1926-1937)》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特殊而复杂的半殖民语境中,诞生了三份颇具影响力的“摩登”女性刊物——《玲珑》妇女图画杂志、《良友》画报和《妇人画报》。深受欧风美雨及租界文化影响的它们,为彼时上海之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提供了一套具有某种系谱性、权威性的参考标准。都市女性经由对上述三份刊物中西方“现代性”的融会杂糅、效仿改造,在形成一种既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又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新式”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之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塑造自己的“摩登身体”,更实现了自身对在传统两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之男权/父权话语的僭越,以及对在救亡图存中所产生之强大民族主义国家话语的挪用。因而,《玲珑》、《良友》和《妇人画报》对我们考察、还原彼时上海的“摩登”女性刊物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对于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不仅如此,我们还能透过其中对于(西方化女性)“摩登身体”与“现代生活”的引导和描述,返观作为受众的女性读者是如何在有意无意中接受、融入甚至共同参与了这一过程,并进一步在大众媒体及现实生活中做出自身的相应“反馈”,从而让我们探究出这整个进程背后,其所隐含的社会内核与政治内涵。第一章:通过探究(西方)“现代性”和“身体”(这两个概念)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半殖民语境上海都市居民与“摩登”女性刊物的意义,我们发现,借由“封面女郎”、“时装展览”、“美容专栏”、“时尚用品广告”等充满“西方元素”的图文,《玲珑》、《良友》和《妇人画报》为上海女性带去了西方化的新式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并将“现代性”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女性也在此过程中前所未有地关注、认识甚至掌控了自己的“身体”,从而帮助画报实现了对于都市女性身体之“现代性”建构由“媒体营造”(想象层面)到“生活应用”(实践层面)的落实。第二章:在《玲珑》、《良友》和《妇人画报》中,以“家庭”为主题的广告,往往都会体现出浓厚的(西方)“现代性”色彩;另外,这些广告也经常伴随着男性“弱势”甚至被直接“去势”的现象。事实上,在“现代性”与“国难”的“夹击”之下,“男权/父权话语”开始向“国族话语”低头,而女性便于这“语境重置”的开放性中获得了突破男性所建立之“真理体制”的契机。于是,“家庭空间”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权力挪用”的发生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都市女子在其中或多或少地实现了对传统男权/父权话语的颠覆和僭越。同时,伴随着妇女在“现代”家庭中地位的逐渐提高,刊物中也随即出现了不少女性表达自身“厌男心理”与“现代”性意识的图文,其不仅体现了西方“现代”婚恋观通过“摩登”女性刊物而对上海都市女子所产生的影响,也展示了后者在吸纳、汲取这一“现代观念”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男权/父权话语之主导性与权威性的消解。第三章:在西方崇尚女子“体而健”的“现代”审美观影响下,《玲珑》、《良友》和《妇人画报》刊载了大量倡导女性走出家门进行体育锻炼的图文,其在将“西方(女性)”作为偶像予以呈现的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反拨了中国欣赏“女子病态瘦弱”的审美传统;此外,“摩登”女性刊物中关于女运动员的报道,又使得前者替代男性成为了“现代性”的新载体,帮助读者完成了“半殖民语境下的中国并不弱于西方列强”的想象。不仅如此,杂志又通过策略性地将(西方现代)“健美观”与“新生活运动”相结合,于暗中推动、引导了都市女性在“身体”战场中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从而经由对民族利益和国家政策的越界企图和挪用行为来争取(甚至实现)自己的身体权利。
李鉴,高健,刘萍[7](2005)在《从科普期刊看我国近年天文教育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综合性科普期刊的调查和对《天文爱好者》杂志读者调研的分析,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我国天文科普近年的发展.从1996—2003年,我国综合科普期刊中天文科普文章所占的比例从4.3%增加到12.4%.但另一方面,我国对天文感兴趣的群体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大多数(62%)的天文爱好者认为自己身边对天文有兴趣的人很少.我国天文科普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涂昕[8](2014)在《从“博物学”看鲁迅》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鲁迅对“博物学”持续终生的爱好为核心展开话题,大致想要梳理以下三个问题:(一)鲁迅一生对“博物学”的兴趣体现在哪些方面;(二)他为什么如此热爱“博物学”;(三)“博物学”的视野对他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绪论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论文选题的依据,以及对“博物学”的界定;第二部分简述跟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整理论文的大致思路。第一章首先依据鲁迅本人以及周作人、周建人等人的回忆,介绍鲁迅童年时代的自然环境、自幼对花木的喜爱,以及成年以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然后从中国传统“博物”图书、近现代“博物”图书以及美术中的“博物学”三个方面分别梳理鲁迅一生的“博物学”历程。第二章分三节探讨鲁迅喜爱“博物学”的原因。第一节将从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展开我们的讨论:鲁迅从南京矿路学堂开始,一直到留学日本,接触了大量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什么归国以后,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来作为自己研究植物的参考?我们细读鲁迅早期论文《科学史教篇》、《破恶声论》等,会发现相较于具体的科学知识,鲁迅更看重的是滋养科学(以及音乐、美术、文学等所有人类文明)的“神思”。而“神思”并非凭空而来,它是人类与天地万物“冥契”、“灵会”的产物,也正因为此,鲁迅才特别看重我们古中国“普崇万物”的文化“本根”。在鲁迅看来,只有那些没有丢失自己的“本根”、保持了天性中最原初的一颗与万汇百物交相感应的“白心”的人,才能“神思美富”。所以,鲁迅大量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是想从本民族文化的“根柢”处寻找和体验自己最为看重的“白心”和“神思”。第二节首先探讨鲁迅早期的论文和翻译喜欢用“古字古义”,这样的态度实际上跟他后来“五四”时期倡导“白话”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个“辩证的转化”关系。与之同构的是,他对“博物学”这种“异端思想资源”的热爱,也包含着对传统士大夫主流文化的反叛和对少受实利污染的“纯白之心”的看重。接着探讨鲁迅为呵护他所看重的“白心”做了哪些努力,其中的重点是他如何尝试着将“博物学”与文学相沟通。第三节通过分析那些深受鲁迅喜爱的作品,获得这样一个发现:无论是古籍中的“博物学”还是美术中的“博物学”,鲁迅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背后是否有切身的“实感经验”作为支撑,而他本人的“博物学”实践,也一直有个人的切己经验参与其中。无论是“伪士”的空腹高心、顺大势发声,还是英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虚妄幻觉,都是鲁迅要摒弃的东西;他所愿意的,是向低的、广的方面寻求切实而宽博的实感经验,而关联着民俗风情、日用生计的“博物学”,正是通向这些经验的一个可靠途径。第三章则探讨“博物学”的视野对鲁迅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者说“博物学”所包含的核心精神、致思方式,跟鲁迅本人有哪些可以相互印证的地方。第一节第一部分讨论鲁迅由生物学的“进化论”所产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引入:为什么鲁迅如此喜欢陶元庆画在《彷徨》封面上的那个“不圆”的太阳?在鲁迅看来,“圆满”、“圆融”、“止于至善”、“理想家的黄金世界”,都是“心造的幻影”,因为在进化的链条上,一切都是“中间物”;深知自身的限度,切实地完成自己在进化的长索上应尽的一环,是鲁迅一贯的态度。第二、第三部分探讨的则是“进化学说”中所包含的万物同根同源的思想,这给了鲁迅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观察生物的生活,作为人生的参照。更进一步,鲁迅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展到了既包含“有生物”,也包含“无生物”的整个宇宙万象——“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万物都与我有关联、我对万物有情的广阔胸怀。第四部分则探讨所有事物相互关联的前提,是各各不同的个体,由此引出鲁迅对“个体”的尊重,对万物差异的敏感和爱惜,以及始终站在“弱小者”一边的立场。第二节首先将生物世界中个体之间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以及人与其它生物“共同进化”的“相互主体性”格局,与鲁迅的思想相互印证。然后试图呈现鲁迅“相互主体性”的意识已经渗透到他思想的方方面面:在他看来,这样一种关系不局限于人与人(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国家)之间,也应该建立在与人之外的万事万物之间。同时,他也将这种思路化用在自我意识的内部,所以我们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不同思想意识之间的交流、对话、质疑、争辩;而当他把原本从属于个人内心主观的“寂寞”、“绝望”与“希望”,变作超出自身经验以外的、可以与之进行“对话”的“主体”时,它们就获得了自身的开放性。最后一部分则将话题延伸到与“博物学”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那就是鲁迅如何看待“自然”、描写“自然”,我们试图回答鲁迅分明对自然有着精细入微的感受,为什么却故意说自己对自然之美并无敏感,且对流连于“风景名胜”的“雅人”嗤之以鼻;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会通过文本细读,来感受鲁迅理解自然、描述自然的独特之处。
楼宇栋[9](1995)在《陕西考古学文献目录》文中认为1981年至1984年陕西考古文献目录已载本刊1985年第4期,1985年的载本刊1986年第5期,1986年的载1987年第5期,1987年的载本刊1988年第5期,1988年的载本刊1989年第4期,1989年的载本刊1990年第4、6两期,1990年的载本刊1991年的第5、6两期,1991年的载本刊1992年第5、6两期.今编发1992年目录,并补入往年漏编篇目.为便利读者查阅,1900年至1986年的陕西考古学文献目录已载入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北五省(区)考古学文献目录》一书.
许端阳[10](2009)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 ——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它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引起的土壤质量下降、土地资源减少以及沙尘暴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尽管我国的沙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体上其形势依然严峻。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力作用研究是沙漠化研究的基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两个主要驱动力,在不同尺度下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评价,对于沙漠化治理和沙漠化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是准确评价沙漠化动态过程、研究沙漠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以及制定沙漠化防治对策与战略的基础。探索有效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突破目前的研究瓶颈,不仅能够丰富沙漠化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澄清目前沙漠化研究中的一些误区,而且能为区域和国家尺度上沙漠化防治对策与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鄂尔多斯高原为典型研究区,在系统分析近30年来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征变化的基础上,建立沙漠化的定量监测以及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最终对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进行多尺度研究。论文以定量研究为主线,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沙漠化过程中驱动力作用研究进行突破,主要取得了以下的成果和结论:1、建立基于Landsat数据的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定量监测方法。从沙漠化引起的地表特征变化入手,选取NDVI、MSDI以及Albedo三个指标分别代表沙漠化地表的植被丰度、景观格局以及地表微气候条件,来进行沙漠化定量监测。针对Landsat数据特点,在提出各个指标的反演算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植被类型区以及遥感影像获取的时间,建立了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沙漠化定量监测方法。根据精度检验的结果,该方法监测精度较高,可以准确地用于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的监测研究。2、1980-2005年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趋势呈一种逆转与发展同时存在,但是逆转整体大于发展的态势。在1980-1990年间,逆转的沙漠化土地在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相对分散,而发展的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杭锦旗东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与荒漠草原的过渡区域、准格尔旗西部的温带禾草草原区域、以及鄂托克前旗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区。在1990-2000年间,沙漠化逆转的土地面积略高于沙漠化发展的土地面积,明显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伊金霍洛旗西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与温带禾草草原的过渡区以及鄂托克前旗西部的温带落叶灌丛区;而沙漠化发展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达拉特旗、杭锦旗、准格尔旗、乌审旗以及东胜。在2000-2005年,该时段年均沙漠化的逆转面积最大,逆转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东胜这三个旗县的大部分地区;而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伊金霍洛旗以及鄂托克前旗西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与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的建立。选择净初级生产力NPP为衡量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公共指标,利用潜在NPP以及潜在NPP与实际NPP的差值来衡量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通过拆分复杂的沙漠化驱动力过程,根据沙漠化逆转和发展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NPP变化趋势之间的可能情景,构建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定量评价方法。在建立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对评价过程中所需的数据进行量化,其中用CASA模型来模拟实际NPP,并在CAS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潜在NPP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实际NPP以及定量评价结果的验证,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可以用于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评价。4、不同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1990年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是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逆转的主要原因,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逆转面积的89.45%;人类活动则是沙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占总发展面积的83.93%。在1990-2000年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是沙漠化逆转的主导因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逆转面积的90.04%;而气候变化则主导了该时期的沙漠化发展,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发展面积的91.20%。在1980-2000年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是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逆转的主要原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逆转面积的93.02%;而气候变化则是导致沙漠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发展面积的85.77%。1980-2005年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了鄂尔多斯高原的沙漠化逆转,其中气候变化主导的沙漠化逆转面积略大,占59.71%;而对于沙漠化发展,人类活动则是该时间尺度下的沙漠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占总发展面积的62.35%。5、不同空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1980-2005年时间尺度下,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主导的沙漠化逆转面积均呈增加的趋势,直到旗县尺度达到最大;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主导的沙漠化发展以及评价过程中的误差面积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直到旗县尺度减低为0。
二、《大自然》199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自然》199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价值危机的诉求——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 |
(二)理论深化的呼唤——研究这一问题的空间 |
(三)社会变革的冲击——研究这一问题的契机 |
(四)成长经历的反思——研究这一问题的旨趣 |
二、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劳动”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二)关于“教劳结合”的研究——为本研究聚焦新的起点 |
(三)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为本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
四、研究方法 |
五、可能创新与局限 |
(一)可能创新 |
(二)存在局限 |
第一章 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 |
一、劳动的概念诠释 |
(一)劳动的概念厘定 |
(二)劳动的概念辨析 |
二、劳动的理论谱系 |
(一)我国劳动思想渊源 |
(二)西方劳动思想渊源 |
(三)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
三、劳动教育的界定 |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辨析 |
(二)劳动教育的概念流变 |
四、劳动教育的体系、特点 |
(一)劳动教育体系 |
(二)劳动教育特点 |
第二章 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一、雏形建设时期(1949-1956)——凸显“体能” |
(一)劳动教育的直接契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展生产技术课和劳动实习 |
(三)劳动教育的思想:“以俄为师”的理论底色 |
(四)“体能”主导下的劳动教育——为工农服务 |
二、全面探索时期(1957-1965)——侧重“生产” |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和提倡勤工俭学 |
(三)劳动教育的调整——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四)劳动教育的思想:“本土探索”的转向 |
(五)劳动教育的重点:“思想劳动两头红” |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变成“工具” |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门办学,上山下乡 |
(三)劳动教育的重点——世界观的改造 |
四、恢复重建时期(1977-1998)——突出“技术” |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设劳动技术课 |
(三)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
(四)劳动教育思想——“教劳结合”的大讨论 |
五、改革深化时期(1999 至今)——立足“素养” |
(一)劳动教育目的:全面发展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
(三)劳动教育的理论:人的回归 |
(四)劳动教育的重点——劳动素养 |
第三章 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 |
一、劳动教育价值畸变表征 |
(一)劳动教育误读为技艺评比 |
(二)劳动教育误解为休闲娱乐 |
(三)劳动教育误用为惩罚手段 |
(四)劳动教育弱化为技能培训 |
二、劳动教育价值困境症结 |
(一)劳动教育目的:“外在化” |
(二)劳动教育内容:“知识化” |
(三)劳动教育方法:“规训化” |
(四)劳动教育途径:“去身体化” |
(五)劳动教育环境:“去自然化” |
三、劳动教育价值危机根源 |
(一)文化困惑 |
(二)制度缺位 |
(三)评价失位 |
(四)条件空位 |
第四章 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 |
一、个体的内在需求:劳动教育价值的支撑点(期望空间) |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存在——学会生存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存在——学会交往 |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未完成存在——学会超越 |
二、劳动的教育意蕴:劳动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可能空间) |
(一)认知之真——劳动教育是个体积累经验的方式 |
(二)伦理之善——劳动教育是陶铸公共理性的方式 |
(三)成人之美——劳动教育是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 |
三、价值的实现限度:劳动教育价值的张力(现实空间) |
(一)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 |
(二)劳动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耦合 |
(三)劳动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共生 |
第五章 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 |
一、劳动教育从“远离自然”走向“回归自然” |
(一)劳动教育遵循儿童的内在秩序 |
(二)劳动教育挖掘自然的教育资源 |
二、劳动教育从“身体规训”走向“身体解放” |
(一)整全的身体观:从离身走向具身 |
(二)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教育关联 |
(三)关注学生生命和情感体验 |
三、劳动教育从“疏离生活”走向“贴近生活” |
(一)内容上联系生活,突出其生活性 |
(二)目的上观照生活,指向幸福生活 |
(三)领域上覆盖生活,重视家庭与社会 |
四、劳动教育从“被动接受”走向“积极体验” |
(一)重视情感的作用机制,激发体验者的活力 |
(二)引导学生成为体验者,有所经历,有所运思 |
(三)关注地域文化的因素,创设劳动体验之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环境伦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环境伦理的产生 |
第二节 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辨析 |
第一节 伦理研究的相关概念内涵 |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联系 |
第三章 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 |
第一节 环境伦理研究主要流派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启迪 |
第三节 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认知规律的研究启示 |
第五节 道德教育规律的研究启示 |
第四章 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活动要素 |
第三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组织结构 |
第四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功能价值 |
第五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评价方式 |
第五章 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际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环境伦理教育国内外实践 |
第六章 环境伦理教育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 |
第一节 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剖析 |
第二节 环境伦理教育框架构想和具体实施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奖励 |
(3)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
4.2.1 美国 |
4.2.2 欧盟 |
4.2.3 澳大利亚 |
4.2.4 印度 |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
5.3.1 加强宣传教育 |
5.3.2 完善规章制度 |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题的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本论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编 唐前与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 |
第一章 唐前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发展史 |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生 |
一、《诗经》:古代文学运用植物的滥觞 |
二、《离骚》:文学植物道德比况的先导 |
三、《尔雅》:中国古代植物研究的鼻祖 |
四、《山海经》:中国植物神话传说的起源 |
第二节 汉代: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展 |
一、《上林赋》:汉人对植物的圈养与欣赏 |
二、《神异经》:植物神话想象的丰富 |
三、古诗十九首:文学以植物起兴的娴熟运用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初步兴盛 |
一、魏晋南北朝植物赋:文学描写植物的精细化 |
二、《世说新语》:以植物喻人的常态化 |
三、《南方草木状》:植物知识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
四、陶渊明对植物的接受与书写 |
第二章 唐代季节诗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代春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春季诗中的植物 |
二、春季诗书写植物的类型与模式化问题 |
三、唐代春季诗的“梅柳”并题现象及其原因 |
第二节 唐代夏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夏季诗中的植物 |
二、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
第三节 唐代秋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秋季诗中的植物 |
二、植物在秋季诗中的意义:悲秋之寓物 |
第四节 唐代冬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冬季诗中的植物 |
二、冬季诗以春写冬:植物报春来 |
第三章 唐文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文所反映的唐代文人对植物的栽种与翦除 |
一、文人对植物的栽种 |
二、文人对植物的翦除 |
第二节 唐赋题咏植物时的互贬现象 |
一、互贬现象的实例 |
二、互贬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意义 |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植物故事的真与假 |
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虚构故事中植物的四种类型 |
第四节 唐人植物故事想象的灵感来源 |
第五章 唐代女诗人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接受与营造:女性诗作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单纯与专注:女诗人的自然书写 |
一、宫廷妇女身居内宫,借植物以娱乐 |
二、家庭妇女身居宅院,借植物以抒情 |
第三节 花的形象:物我两忘 |
一、花与女性可以互相比喻 |
二、唐代女诗人以落花离枝比喻夫妻离别 |
三、花与女诗人的形象交织浑融 |
第六章 唐代诗僧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代诗僧的主要生活场景 |
一、唐代诗僧的日常活动 |
二、唐代诗僧的居处环境 |
第二节 唐代诗僧与自然山水 |
一、自然山水对诗僧的意义 |
二、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栖居自然的区别 |
第三节 唐代诗僧与植物 |
一、诗僧利用植物在禅院中建构自然 |
二、诗僧厨房中的食用植物 |
第二编 植物景观与唐代文学 |
第七章 唐代寺院道观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寺院道观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
一、道观的情况 |
三、寺院的情况 |
第二节 重要寺观植物景观考述 |
一、专写植物景观的唐诗 |
二、知名景观考述 |
第三节 唐代寺观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人文意义 |
一、植物景观特点:以松竹为主而兼顾各自独有风格 |
二、松竹成为主要造景植物的原因 |
三、寺观植物景观的人文意义 |
第八章 唐代祠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祠庙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知名祠庙植物景观的描绘 |
一、桃花夫人庙的桃花景观 |
二、武侯祠的松柏景观 |
三、竹郎庙的竹子景观 |
第九章 唐代驿道驿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唐诗中的馆驿植物景观 |
一、馆驿题材诗中的植物信息统计 |
二、馆驿题材诗歌描写植物的诗学意义 |
第二节 唐人对馆驿植物的栽植与维护 |
一、官方的行为:“驿树”与“官柳” |
二、驿站周边植物的栽植:以褒城驿为例 |
第三节 唐代蜀道题材诗中描写的植物景观 |
一、唐诗所见蜀道地区的植物 |
二、唐人蜀道题材诗与边塞诗描写植物景观的差异 |
第四节 唐代有关馆驿植物的传说数则 |
一、馆驿植物传说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
二、思先驿的桧树生药传说 |
三、枫亭驿的荔枝与梅妃传说 |
第三编 植物生态与唐代文学 |
第十章 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状况与文学创作之关系 |
第一节 从文学作品看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
一、河东道特殊的地理区位对生态和人文的影响 |
二、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
第二节 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 |
一、唐代文人的仕隐心态与隐居地点选择 |
二、唐代文人在河东道隐逸和闲居的地点 |
第三节 河东道植被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易于激发作家写作的兴致 |
二、自然植被类型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
三、河东道文人园林内的植物是沟通自然与文学的桥梁 |
第十一章 唐代陇右道的植物生态与文学 |
第一节 荒野中的文学体验 |
一、荒野的风景 |
二、荒野寻绿 |
第二节 荒野植物蓬草与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体认 |
一、蓬草象征义的发展 |
二、沙蓬:一个经典的边塞意象 |
三、心随蓬转: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比拟 |
第三节 杜甫陇右诗的植物书写 |
一、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宏观层面:反映陇右的地理风景 |
二、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微观层面:反映杜甫的心志风骨 |
第十二章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植被生态与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一、唐代长城的地理位置 |
二、长城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三、唐人对长城以北一些重要地理概念的感知与描绘 |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书写 |
一、唐代文学中长城以北的大草原 |
二、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历史状况 |
三、胡峤《陷北记》对长城以北地区植物的书写 |
征引文献目录 |
在读期间有关成果发表情况 |
全文图版 |
后记 |
(6)半殖民语境下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 ——以《玲珑》、《良友》和《妇人画报》为中心(1926-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及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从想象到实践:画报对女性摩登“身体”的构造 |
一、半殖民语境下的“(女性)身体”:“现代性”话语之投射 |
二、画报里的“现代性”:日常生活中的(女性)“摩登”身体 |
第二章 从身体到意识:“现代”女性的家庭地位和两性观念 |
一、“现代”家庭里的西方元素与性别僭越 |
二、话语表达中的“厌男心理”与“现代”性意识 |
第三章 从体育到裸露:审美“现代性”中的女人和国家 |
一、“体育”作为审美“现代性”的能指 |
二、半殖民语境下女性在运动场上的“崛起” |
三、女性“身体”对于国家话语的挪用 |
结语 |
图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从科普期刊看我国近年天文教育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综合科普期刊中的天文学 |
2 《天文爱好者》杂志读者调查结果分析 |
3 结论 |
(8)从“博物学”看鲁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的界定 |
二 研究现状简述 |
三 论文大致思路 |
第一章 鲁迅“博物学”历程简述 |
一 从童年的“百草园”到成年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 |
1 童年的自然环境、对花木的喜爱 |
2 青年时期对植物的钻研 |
3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
二 对中国传统“博物”图书的搜求与辑录 |
1 多方搜求 |
2 影写与辑录 |
三 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与翻译 |
1 矿物学 |
2 进化学说 |
3 植物学、动物学等生物科学 |
4 科普读物 |
5 文学中的“博物学” |
四 美术中的“博物学” |
1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及博物图谱 |
2 花鸟诗笺 |
3 “只有梅花是知己” |
4 域外美术中的“博物学” |
第二章 鲁迅“博物学”爱好探因 |
一 从“博物学”获得“研索天然”、“冥契万有”之体验 |
1 问题的提出 |
2 鲁迅的“科学观”,本柢与葩叶 |
3 “本根”、“白心”、“神思” |
二 “博物学”中的“白心”、“神思”、“诚与爱” |
1 “复古”与“革命” |
2 “博物学”的反叛性 |
3 对“白心”的呵护,将文学与“博物学”相沟通 |
三 “博物学”之切实而宽博的精神 |
1 “说说较为切己的私事” |
2 “博物学”中的实地经验,向低广处看 |
第三章 “博物学”视野对鲁迅文学、思想的影响 |
一 “中间物”的意识、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
1 “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
2 “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
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
4 尊重“个体”,爱惜“差异”,保护“弱小” |
二 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相互主体性”的建立 |
1 个体与共生 |
2 互为主体性 |
3 鲁迅眼中与笔下的“自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国学部分) |
附录二: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现代及外文部分) |
附录三: 鲁迅收藏美术作品中的“博物学” |
(10)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 ——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 |
1.1.2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学术背景 |
1.1.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概念及我国沙漠化问题研究概况 |
1.2.1.1 沙漠化概念 |
1.2.1.2 我国沙漠化问题研究概况 |
1.2.2 沙漠化监测与评价 |
1.2.2.1 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
1.2.2.2 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方法 |
1.2.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力研究 |
1.2.3.1 气候变化对沙漠化的影响 |
1.2.3.2 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 |
1.2.3.3 驱动力定量评价方法 |
1.2.4 沙漠化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1.3.3.1 技术路线图 |
1.3.3.2 主要数据来源 |
1.3.3.3 主要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沙漠化驱动力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与水文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土壤与植被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2 鄂尔多斯高原的沙漠化问题 |
2.3 沙漠化驱动力系统构成 |
2.4 近30年来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驱动力系统特征 |
2.4.1 气候变化特征 |
2.4.1.1 降水 |
2.4.1.2 温度 |
2.4.1.3 风速 |
2.4.1.4 太阳辐射 |
2.4.1.5 干湿状况 |
2.4.2 人类活动特征 |
2.4.2.1 人类活动的显性层面 |
2.4.2.2 人类活动的隐性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定量监测及时空演变 |
3.1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1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2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3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的反演 |
3.1.3.1 遥感影像的选择 |
3.1.3.2 指标反演方法 |
3.2 沙漠化定量监测方法 |
3.2.1 决策树法介绍 |
3.2.2 决策树模型建立 |
3.3 沙漠化监测结果精度评价 |
3.4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时空演变 |
3.4.1 1980-1990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 |
3.4.2 1990-2000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 |
3.4.3 2000-2005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
4.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的概念框架 |
4.2 评价所需数据的处理 |
4.2.1 沙漠化数据的处理 |
4.2.2 矢量数据的栅格化处理 |
4.2.3 NDVI数据的处理 |
4.3 实际和潜在NPP计算 |
4.3.1 实际NPP的计算 |
4.3.1.1 APAR的估算 |
4.3.1.2 光能利用率的估算 |
4.3.2 潜在NPP的计算 |
4.3.2.1 潜在NPP的FPAR计算 |
4.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建立 |
4.5 评价方法的验证与不确定性分析 |
4.5.1 CASA模型的精度验证 |
4.5.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相对验证 |
4.5.3 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 |
4.6 与其他模型方法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多尺度研究 |
5.1 不同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
5.1.1 1980-1990年和1990-2000年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
5.1.2 不同时间跨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
5.2 不同空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6.4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大自然》199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D]. 徐海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2]环境伦理教育研究[D]. 成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3]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5]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 石润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6]半殖民语境下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 ——以《玲珑》、《良友》和《妇人画报》为中心(1926-1937)[D]. 周泓远.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7]从科普期刊看我国近年天文教育的发展[J]. 李鉴,高健,刘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8]从“博物学”看鲁迅[D]. 涂昕. 南京大学, 2014(05)
- [9]陕西考古学文献目录[J]. 楼宇栋. 文博, 1995(01)
- [10]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 ——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D]. 许端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