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杂交高粱的研究与利用(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高亚婷[1](2021)在《基因工程提高高粱籽粒赖氨酸含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育高赖氨酸含量的高粱品种一直是重要的育种目标。然而,由于控制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基因与籽粒皱缩紧密连锁,使得常规育种一直没有突破。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控制籽粒赖氨酸合成和降解的基因AK、DHPS和RNAi-LKR基因导入高粱,通过修饰代谢工程的途径,提高高粱籽粒赖氨酸的含量。通过测定不同转基因株系高粱籽粒赖氨酸含量以及高粱籽粒理化性质,并对农艺性状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筛选高赖氨酸含量高粱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超声波花粉介导法成功将p SB2250载体转入到高粱中,经过PCR鉴定,得到14个转基因高粱株系,转化率为16.47%。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10株转基因高粱的基因表达量,发现其中8株AK基因和5株DHPS表达量提高,范围分别在24%-31%和11%-23%;10株RNAi-LKR基因表达量降低,范围在7%-29%。运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高粱籽粒的结合态和游离态氨基酸含量。与野生型相比,发现转基因SX260的结合态氨基酸含量提高15.92%,结合态赖氨酸含量提高7.12%;游离态氨基酸含量提高16.01%-35.69%,游离赖氨酸含量提高12.95%-59.72%。转基因晋梁五的游离态氨基酸含量提高22%-150%,游离态赖氨酸含量提高13.24%-84.31%。其他游离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的含量也显着增加。综上所述:与结合态氨基酸相比,转基因高粱籽粒游离态氨基酸含量显着提高,可提高达150%;游离赖氨酸含量比野生型提高84.31%。通过谷物分析仪对高粱籽粒主要理化性质进行测定。测定的58份转基因材料中有25份蛋白含量比野生型提高,淀粉含量变化范围在1.2%-3.5%,脂肪和单宁含量均比野生型显着提高。田间调查实验发现: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SX260的农艺性状差异不显着;晋梁五的株高显着变高,穗长变短,穗重减少,但籽粒表型未见差异。
高银涛[2](2021)在《固态双边发酵糖化过程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白酒作为中国固态双边发酵的典型代表,糖化和发酵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受到粮食原料蒸煮工艺、酒醅温度和酸度等多方面的影响,糖化过程自发进行,不易控制。国内大部分白酒企业研究只是聚焦于对大曲和酒醅中的糖化酶和糖化产物的提取和测定上,没有对整个糖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解析白酒双边发酵工艺的糖化过程控制技术手段,提高白酒产量为出发点。在研究粮食蒸煮工艺和大曲糖化酶酶学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单宁含量、糊化程度、酒醅温度、乳酸含量和酒精含量等因素对白酒双边发酵糖化过程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控制原料的蒸煮工艺可以影响白酒后续的糖化发酵,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确定了粮食最佳的蒸煮工艺为:润水量为粮重的90%、润粮时间为180 min、蒸粮时间40 min、润粮水温60℃,此条件下糊化率最高,可达61.63%,在影响因素中,蒸煮时间对糊化率影响最大。实际生产中蒸煮工艺要结合感官评价,不能一味追求糊化率的提高而造成粮食原料固态堆积特性遭到严重破坏。单宁作为高粱中的主要组分,可以通过加热粮食的方法有效降解粮食中的单宁。(2)对曲糖化酶进行提取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糖化酶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在5和6之间,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可以得到酒曲糖化酶酶解动力学米氏方程为:v=0.2428[S]/18.4366+[S]。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了在固态条件下糊化率、酒醅温度、乳酸含量和酒精含量等因素对糖化过程的影响和调控方法。结果表明,60%糊化率原料比50%糊化率原料在前4 h内糖化速率高41.47%。粮食糖化的适宜温度为40~50℃这个区间,其中在50℃时,粮食糖化速率可达0.2 mg·(g-1·h-1),比30℃时提高84.33%。乳酸对粮食糖化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润粮时加一定量乳酸可以促进原料的糊化,其中粮食乳酸含量为0.04 mL·g-1时,粮食糊化率同比增长7.5%;另一方面在带酸蒸煮后再添加不同含量的乳酸,糖化速率随着乳酸含量上升而逐渐下降,其中粮食乳酸增量为0.04 mL·g-1时,糖化速率同比降低36.94%。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蒸煮工艺、控温发酵和选育产耐酸性糖化酶菌株来调控糖化过程。(3)固态条件下模拟发酵探究了糊化率、初始酶活力和酵母数量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原料初始糖化酶活力低于120 U·g-1,初始酶活力与酒精的最后产量存在显着相关。酒精产量的多寡与初始酵母数量显着相关,在前2天表现的尤为明显。不同糊化率的原料产酒量一直差异明显,在7天时刻,糊化率为60%的粮食原料比糊化率为50%的粮食原料出酒率提高25.68%。对比正常发酵,补加酵母发酵(第4天每100 g酒醅补加2*107 cfu·mL-1酵母溶液10 mL)相比较正常发酵(不进行补加酵母)在糖化发酵7天的时刻出酒率提高16.8%。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这些特点通过控制大曲中的产糖化酶菌株的比例、拌曲发酵时的用曲比例、改变酒醅堆积时间和改变粮食的蒸煮工艺来控制粮食的糖化发酵情况,进而达到调控白酒双边发酵的目的。
张伟,赵威军,白文斌,张阳,王官,邵荣峰,薛丁丁[3](2020)在《EMS诱变甜高粱突变体筛选与鉴定》文中提出为了创制优良甜高粱种质资源,改良高配合力父本性状,为甜高粱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本试验利用24 h+0.25%甲基磺酸乙酯(EMS)水溶液诱变甜高粱甜C-1,从M2代中筛选鉴定优良突变体用于下一步遗传育种。研究表明叶色突变主要发生在M1代,且大部分不能遗传,M1代发现的突变,M2代中依然能够大量发现同类突变。在M2代田间鉴定中发现的突变体类型主要有叶色白化和黄化突变、穗型突变为纺锤型、颖壳包被度变异为1/2和3/4包被、颖壳颜色突变为黑褐色、籽粒增大、籽粒突变为白色、芒性消失、全生育期缩短。利用EMS诱变可以改良现有优良父本性状,加速杂交种的选育,且发现大量的突变体对甜高粱基因功能的挖掘和遗传育种有积极的意义。
彭方丽,周棱波,汪灿,张国兵,杜月红,邵明波[4](2020)在《高粱间套作栽培模式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酒用高粱是贵州省重点优势产业,但其产量远不能满足酿酒企业的需求。间套作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开展高粱间套作研究对于贵州发展高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为高粱高产高效栽培及贵州省高粱产业发展提供思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高粱常用品种、共生群体作物品种选择、主要间套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等方面概述高粱间套作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马史琛[5](2020)在《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采用沙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利用极性有机溶剂二氯甲烷提取供试材料幼苗根系分泌物,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砂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4周后,制备幼苗浸提液,划分浸提液浓度为:0.25dwg·L-1,0.5dwg·L-1,1dwg·L-1,2dwg·L-1(1dwg·L-1代表1L蒸馏水中含有1g幼苗干物质提取物),蒸馏水作为空白试验对照,总共5个浓度梯度,所有供试品种两两相互之间进行种子萌发试验。通过对23种不同品种牧草与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成分测定与供试品种相互之间他感效应检测,旨在了解牧草与作物幼苗化感物质的成分种类,并筛选相互间他感效应明显的品种,可为进一步研究他感作用机制,延长牧草与作物种植年限、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及为生产选育低自毒品种等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3种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差异较大。测定出甘农5号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67种;甘农9号紫花苜蓿55种;阿尔冈金紫花苜蓿104种;一年生紫花苜蓿蒺藜苜蓿37种;陇燕1号燕麦59种;白燕7号燕麦124种;丹麦444燕麦49种;德美亚玉米60种;陇单339玉米34种;陇单8号玉米69种;德胜高粱52种;海牛高粱51种;牛魔王高粱35种;陇春bJ103小麦37种;西旱3号小麦33种;甘啤5号皮大麦36种;甘肃红豆草13种;捷达黑麦草19种;宁农苏丹草60种;得力高丹草29种;墨西哥玉米92种;新哥莱德草地早熟禾22种;大力士杂交甜高粱95种。2、牧草或作物种内品种之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且他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幼苗浸提液浓度为2dwg·L-1时最强;不同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大多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低促高抑”现象,浸提液浓度低于0.5dwg·L-1时为表现为正效应,浸提液浓度高于1dwg·L-1时表现为负效应,且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2dwg·L-1>1dwg·L-1)。3、部分牧草与作物存在特性他感效应。4种苜蓿作为供体品种,白燕7号燕麦作为受体品种时,苜蓿品种与白燕7号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而当白燕7号作为供体品种对苜蓿品种皆表现为负效应;苜蓿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玉米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宁农苏丹草作为浸提液供体对大部分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他感效应表现为副效应,而作为受体时,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对宁农苏丹草既有表现低促高抑的,也有表现负效应的;草地早熟禾作为受体品种时,其他所有品种对其皆表现为负效应;甘啤5号皮大麦作为供体,对多个品种(苜蓿、燕麦、玉米、甘肃红豆草、捷达黑麦草、宁农苏丹草)都表现低促高抑。4、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的关系。供试材料间他感效应表现差异取决于根系分泌物的相近程度与,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多,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由于累加作用而增大,故他感效应表现为负效应;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少,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累加作用小,故他感效应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黄润青[6](2020)在《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侧重于集体化时期的乡村被“国家化”的一面,直到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之后,相关研究虽再次确立乡村的主体地位,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策略却被或多或少有所忽略。当以乡村为研究视角时,可以发现国家对乡村的主导并不能完全取代乡村的主体意识,也抹杀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相反,国家权力的下沉,造就了乡村社会强势的公共权力。山东朱村的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表明,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价值取向,及其对国家权力的集体应对方式。国家与乡村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模式,一定程度上矮化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和主体意识。1949年以来,朱村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地失衡,朱村要面临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家庭贫困、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代朱村的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口暴增,加之水利工程占地,使得朱村的人地冲突问题更为严重。人口的增长与家庭的核心化致使家庭的劳动力比重减少,从而使家庭个体的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共资源的紧缺与家庭负担的增大,使朱村村民更加依赖于通过国家建构的集体权力。集体对资产、农产品的支配权,成为乡村公共权力的支点和集体行动的基础。一方面,乡村的组织化、单位化,缩小了村民生活、生产的距离,从而给乡村社会留下了自我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的失衡、资源的短缺,也迫使朱村不断地在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以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是依靠国家在乡村建立的党政组织基础上实现的。干部是乡村公共权威的直接代表,同时又区别于国家代理人、乡村保护者。干部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经历等因素,成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朱村在抗战时期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1949年之后的干部群体基本是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干部群体的延续。朱村作为人口众多的主姓村庄,更能体现出国家权力运作和内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叠、博弈的复杂性。在乡村与国家博弈和双向渗透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内生的家族、血缘关系对乡村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朱村新任干部的血缘关系网络愈加清晰。乡村社会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主体,村民以“己”为出发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私人的道德”。“公”与“私”的界限是集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建设、内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理性行为选择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朱村人口众多,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制度和规则,这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体现,也符合乡村社会生存逻辑。而且,在绝大多数村民不具备向村外发展的能力时,村民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相比于国家的权力制约,乡村社会内部的制约往往更具常规和有效。集体化时期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并不是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的全部因素,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也不能囊括乡村贫困的原因。集体化时期普遍贫穷的状态使乡村社会依靠生存伦理和互惠原则,并将分配制度推向“平均主义”方向。但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作为“道义经济”契约的担保。集体化制度的问题并不在于集体经营效率的低下,而在于人口与制度的悖论使乡村无法突破人地冲突的困局,从而导致“过密化”生产愈发严重。作为生产单位的乡村,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朱村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其次是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完整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乡村社会利用其受限的自主权和可掌控的“边缘地带”,围绕着“生存”和“发展”不断努力,其中既包括以“反行为”方式呈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也包括朱村在农业生产规划、劳动力分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集体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经济理性和自主意识。为解决生产“内卷化”的问题,朱村规划集体副业、林业的生产,鼓励村民从事建筑、运输等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村种植业集体经营的单位面积产出不低于自留地。“集体”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下延在乡村社会的代表,同时是作为乡村社会利益的角色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朱村的劳动力逐渐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朱村利用集体化时期的公共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公共权力削减,村民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距离拉大,集体行为的逻辑也慢慢失去其根基。转型期内乡村社会的地方性规则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乡村管理者具备了利益交换的可能。村民选择向外发展,从而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上主动退让。乡村社会中既涵盖个人逻辑、集体逻辑和国家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和渗透。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并不限于农民的“反行为”。朱村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国家权力不能替代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陈许兵[7](2020)在《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盐碱地是我国重要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其中,江苏沿海滩涂面积达到65.8万ha,位居全国沿海各省市之首,是江苏省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饲草高粱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具有较高的耐盐碱能力,是盐碱地饲草种植首选品种。由于沿海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饲草资源较为缺少,盐碱地饲草高产栽培技术较为缺乏。因此本试验以加拿大饲草高粱CFSH-30为试验材料,设置密度(300000、500000和700000株/ha)和施氮量(0、150、300 kg N/ha)对饲草高粱幼苗生长、产量、生理特性以及品质的影响,旨在探究盐碱地饲草高粱的抗逆高产栽培措施,为畜牧业对饲草的需求提供保障。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滩涂饲草高粱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随着高粱的生长发育,高粱株高、鲜重、干重不断增加;茎秆伸长率总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抽穗期-成熟期最小:而相对生长速率总体呈现先大后降低的规律,在旗叶期-孕穗期达到最大。高粱的茎秆伸长率、鲜重、干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变大,高密度条件下达到最大。株高、茎秆伸长率、鲜重、干重、相对生长速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氮(N3)条件下达到最大;在高密度高氮(D3N3)组合下,拔节期、旗叶期和孕穗期的鲜重、干重产量最高,鲜重产量分别达到81255 kg/ha、96232 kg/ha、125024kg/ha,干重产量分别达到20313.8kg/ha、27494.9kg/ha、41674.7kg/ha;在中等密度高氮(D2N3)条件下,抽穗期和成熟期的鲜重、干重产量最高,这两个时期鲜重产量分别达到144113 kg/ha和169763kg/ha,干重产量分别达到51468.9 kg/ha和67905.2 kg/ha。2.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梁生理特性的影响种植密度过高不利于丙二醛(MDA)含量的降低,也不利于蔗糖、淀粉的积累,适当降低密度可以显着降低MDA含量,增加蔗糖、淀粉含量;低密度条件下有利于高粱植株在拔节期、旗叶期和孕穗期N、P、K含量的积累;中等密度有利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以及抽穗期和成熟期N、P、K含量的积累;而密度对脯氨酸、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影响不显着。总体而言,中等施氮量有利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高施氮量显着降低了 MDA含量,提高了 SOD、CAT和POD活性,增加了高粱植株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蔗糖、淀粉、N、P、K含量。密度和氮肥共同作用下,300000株/ha密度、300kg N/ha的氮肥比率处理下显着降低了 MDA含量,增加了植株N、P、K含量。在500000株/ha密度、施氮150kgN/ha时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较高;施氮300 kg N/ha时,SOD、CAT和POD活性,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蔗糖、淀粉含量积累较高。3.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盐碱地饲草高粱品质特性的影响高粱植株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粗蛋白在中密度(500000株/ha)下含量最高,低密度有利于降低高粱中的粗纤维含量。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抽穗期高粱植株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高施氮量(300 kg N/ha)水平下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而粗纤维含量恰好相反,在高施氮量(300 kg N/ha)水平下含量最低。在密度和氮肥共同作用下,中密度高氮(D2N3)处理下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9.87g/kg和1.99%;低密度高氮(D1N3)处理下粗脂肪含量最低,为21.21%。本研究表明,在中度盐碱地中,饲草高粱适宜的种植密度是500000株/ha,适宜的施氮量是300kg N/ha。作为青贮饲草,最佳收获期是抽穗期,在抽穗期收获能够兼顾产量和饲草品质。
赵仁杰[8](2020)在《高粱叶角性状遗传与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文中认为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hch)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型、酿造型、能源型和饲用型作物,随着对其需求的增加,如何在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高粱的产量,是高粱育种的重要目标。选育株型紧凑的优良高粱品种,是实现高粱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高粱的叶片角度是构成紧凑株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决定了高粱叶片的空间分布,与单位面积的群体的光能利用率有着很大关系,因此在紧凑株型育种中研究高粱的叶片角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289份吉林省现有高粱资源叶角性状进行统计研究,随后对9个亲本和其组配的18个杂交组合的叶角、叶向值以及其它相关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与遗传力的研究,最后对高粱杂交种吉杂319及其亲本叶片的光合相关参数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参试的289份高粱资源中叶片角度变异范围为15.52°-77.08°,且呈现出由旗叶向下叶角逐渐减小的规律。在0-30°小叶角资源中,恢复系有62份,不育系有11份,杂交种有10份。同时筛选出3个自选紧凑型恢复系S03、S05、短F和1个紧凑型不育系421A。(2)高粱叶角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高粱杂交种平均叶角变异幅度很大,大多数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90%以上的叶角超过中亲值。叶向值方面623A/短F表现最好。紧凑恢杂交种上部和下部的透光率分别比平展恢杂交种高68.62%和168.63%,紧凑类型的杂交种透光性高,透光率大,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3)恢复系S05、短F,不育系421A,在6个相关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上表现均较高,同时筛选出杂交组合421A/短F在各个性状方面均表现良好,在产量性状方面,421A/短F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17.3408,达到所有组合中最高。在遗传力方面,广义遗传力:产量>生育期>株高>叶长>叶面积>穗长,狭义遗传力:株高>叶长>叶面积>生育期>产量>穗长。影响生育期、株高、叶长、叶面积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较少,穗长遗传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生育期及产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这6个性状的狭义遗传率最大的为株高93.15%,最小的穗长也为66.89%,宜早代选择。(4)杂交种吉杂319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叶肉导度显着高于其母本不育系515A和父本恢复系501R,具有显着的杂种优势;叶片胞间CO2浓度显着低于其母本不育系515A和父本恢复系501R;叶片蒸腾速率与其亲本间差异不显着,叶片光合代谢能力显着高于其双亲。
李东亚[9](2019)在《低氮条件下玉米穗位叶持绿QTL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文中提出玉米穗位叶对籽粒碳水化合物的供应极为重要,施氮不足显着降低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最终导致产量的降低。因此,提高低氮条件下玉米穗位叶的持绿性对提高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筛选出一个包含低氮下玉米穗位叶持绿性QTL的单片段代换系1314,并且1314检测到低氮条件下生物量、氮含量、氮积累量以及根系性状的QTL。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单片段代换系1314和轮回亲本许178为试验材料,对亲本及F1的穗位叶持绿性、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分析;同时构建1314和许178的F2分离群体,对F2群体在低氮条件下玉米穗位叶持绿表型进行鉴定,筛选极端单株,构建DNA混池,进行BSA分析,对低氮条件下玉米穗位叶持绿QTL进行定位,且结合前期转录组数据对候选片段内的基因进行了功能预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表型观察发现,不论高氮还是低氮条件下,代换系1314下部叶的黄化面积均高于许178和F1。吐丝后10天1314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轮回亲本许178和F1,表明代换系1314中的代换片段中含有控制穗位叶持绿的等位基因。对亲本穗位叶的光合速率进行分析发现,低氮条件下代换系1314的光合速率显着低于许178和F1,并且低氮条件下其穗位叶中氮代谢关键酶GOGAT和GDH酶活性也显着低于轮回亲本许178和F1。但是PEPC酶活性差异不显着。表明1314所含的持绿QTL与氮代谢关系密切。整体而言,代换系1314的各表型值均与供体亲本综3接近,而F,的表型与轮回亲本许178接近。2、在田间低氮条件下对4890个F2单株的持绿表型(SPAD值)进行分析,统计显示群体表型分布为正态分布,亲本表型在峰值的两侧,符合BSA-seq基因定位要求。挑选极端表型单株(高SPAD值和低SPAD值)各100株,构建极端混池,进行BSA测序分析,定位低氮条件下玉米穗位叶持绿相关的基因。3、对亲本许178和1314,以及高、低表型单株DNA混池共四个样品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亲本测序深度为20×,混池测序深度为30×。测序共获得247.29Gbp数据量,过滤后为243.50 Gbp,Q30均大于93%,测序深度平均为28.15×,与参考基因组B73v4平均比对效率为99.44%,数据质量可靠,可用于进一步的BSA分析。4、测序结果通过SNP和InDel关联分析,将低氮条件下玉米穗位叶持绿相关的基因定位到第6染色体的168720000~171110000片段内,该片段大小为2.39 Mb,包含322个基因。5、对候选片段内的322个基因进行GO和KEGG注释分析,有290个基因得到GO注释,其中在细胞组分中显着富集的有过氧化物酶体(G0:0005777)、泛素连接酶复合物(G0:0000151)等,在分子功能中显着富集的有ATP结合(G0:0005524)、蛋白激酶活性(G0:0004672)等,在生物过程中显着富集的有蛋白质进入过氧化物酶体基质(G0:0016558)、蛋白质磷酸化(G0:0006468)等。有83个基因注释到KEGG的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嘧啶代谢、核糖体生物发生、萜类骨架合成等通路中。6、利用课题组前期已有的许178高低氮条件下的转录组数据,对322个候选基因进行分析发现,低氮条件下,许178叶片在候选区域内有10个基因表达量上调,其中有8个基因在数据库得到注释,分别是Zm00001d039110(与钙离子结合有关)、Zm00001d039037(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等功能)、Zm00001d039141(参与蛋白质磷酸化及调节酶活性等)、Zm00001d039102(参与氧化还原过程)、Zm00001d039016(参与细胞内蛋白质转运及信号转导等)、Zm00001d039090(参与蛋白质进入细胞核)、Zm00001d039142(与光合作用相关)和Zm00001d039052(参与碳水化合物的跨膜转运),后期将深入分析这些基因在玉米吐丝后穗位叶持绿中的作用。
奚江,黄娟,周瑜,李泽碧,张亚勤,张龙,吴毓[10](2019)在《二十一个高粱品种的产量品质及再生力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对二十一个不同来源的高粱品种进行头季—再生季产量评价和品质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西南地区再生生产的优质高粱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头季和再生季的穗粒重、产量有显着差异,杂交高粱两季产量明显高于常规高粱;高粱再生季蛋白质、淀粉含量高于头季,脂肪含量低于头季,杂交高粱单宁含量高于头季,常规高粱单宁含量低于头季;川糯粱1号、晋渝糯3号、金糯粱1号两季丰产性好、品质优,可作为西南地区再生高粱的生产品种推广。
二、中国杂交高粱的研究与利用(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杂交高粱的研究与利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因工程提高高粱籽粒赖氨酸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粱概述 |
1.1.1 高粱生物学特性 |
1.1.2 高粱营养品质 |
1.1.3 高粱应用 |
1.1.3.1 食用和食品加工 |
1.1.3.2 酿酒 |
1.1.3.3 动物饲料 |
1.1.4 高粱的转化方法 |
1.1.4.1 基因枪转化法 |
1.1.4.2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
1.1.4.3 花粉介导转化法 |
1.2 赖氨酸的重要性 |
1.3 高等植物中赖氨酸代谢调控 |
1.3.1 赖氨酸合成和降解途径 |
1.3.2 通过代谢工程提高作物赖氨酸含量 |
1.3.3 提高高粱籽粒赖氨酸含量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粱转基因植株的获取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转化菌株及质粒 |
2.1.3 主要试剂及常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高粱与水稻的AK、DHPS、LKR基因 |
2.2.2 质粒DNA的提取 |
2.2.3 高粱植株的转化 |
2.2.4 高粱植株叶片DNA、种子RNA的提取 |
2.2.5 高粱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2.2.6 高粱转基因植株AK、DHPS、LKR基因的反转录及q RT-PCR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高粱AK、DHPS、LKR基因与水稻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 |
2.3.2 超声波花粉介导法转化后高粱结实情况 |
2.3.3 高粱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结果 |
2.3.4 高粱转基因植株Hyg基因后代遗传规律 |
2.3.5 高粱转基因植株AK、DHPS、LK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高粱籽粒氨基酸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及常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高粱籽粒样品前处理 |
3.2.2 茚三酮比色法测高粱籽粒发育时期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
3.2.3 高粱籽粒粗蛋白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
3.2.4 高粱成熟籽粒结合态和游离态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高粱籽粒发育时期赖氨酸含量变化 |
3.3.2 两种不同方法测定高粱籽粒粗蛋白含量比较分析 |
3.3.3 高粱籽粒蛋白质组成成分百分比分析 |
3.3.4 高粱籽粒结合态氨基酸含量分析 |
3.3.4.1 SX260籽粒结合态氨基酸和结合态赖氨酸占种子干重分析 |
3.3.4.2 SX260籽粒结合态氨基酸含量占蛋白含量百分比分析 |
3.3.4.3 SX260籽粒天冬氨酸家族代谢途径结合态氨基酸含量分析 |
3.3.5 高粱籽粒游离态氨基酸含量分析 |
3.3.5.1 高粱籽粒游离态总氨基酸含量占种子干重的分析 |
3.3.5.2 高粱籽粒游离态赖氨酸含量占种子干重的分析 |
3.3.5.3 高粱籽粒天冬氨酸家族代谢途径游离态氨基酸含量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转基因高粱蛋白含量与赖氨酸含量的分析 |
3.4.2 转基因高粱其他氨基酸含量与赖氨酸含量的分析 |
第四章 高粱籽粒主要性状的测定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常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高粱籽粒主要理化性状的测定 |
4.2.2 高粱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 |
4.2.3 转基因高粱的其他性状 |
4.3 实验结果 |
4.3.1 转基因高粱籽粒粗脂肪含量变化 |
4.3.2 转基因高粱籽粒粗淀粉含量变化 |
4.3.3 转基因高粱籽粒单宁含量变化 |
4.3.4 转基因高粱株高、穗长、穗重、千粒重变化分析 |
4.3.5 转基因高粱种子表型分析 |
4.3.6 转基因种子的萌发情况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转基因高粱的理化性质 |
4.4.2 转基因高粱的农艺性状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小结 |
5.2 研究展望 |
5.3 本实验的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2)固态双边发酵糖化过程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固态发酵概述 |
1.3 白酒双边发酵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白酒原料糊化的研究现状 |
1.3.2 酒曲与糖化酶研究进展 |
1.3.3 白酒糖化发酵过程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粮食原料蒸煮糊化工艺研究方法 |
2.2.2 粮食中单宁物质研究 |
2.2.3 酒曲糖化酶酶学性质研究 |
2.2.4 固态条件下糖化酶糖化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5 实验室模拟糖化发酵实验 |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粮食蒸煮工艺研究 |
3.1.1 粮食蒸煮单因素实验 |
3.1.2 粮食蒸煮工艺正交实验 |
3.1.3 糊化粮食的回生 |
3.1.4 粮食中单宁研究 |
3.1.5 小结 |
3.2 固态条件下糖化酶糖化粮食原料影响因素研究 |
3.2.1 酒曲糖化酶酶学性质研究 |
3.2.2 固态条件下糖化酶糖化粮食原料影响因素研究 |
3.2.3 小结 |
3.3 固态双边发酵的控制研究 |
3.3.1 初始酶活对粮食糖化发酵的影响 |
3.3.2 初始酵母量对粮食糖化发酵的影响 |
3.3.3 糊化率对粮食糖化发酵的影响 |
3.3.4 补加酵母对粮食糖化发酵的影响 |
3.3.5 糖化发酵过程中微量成分分析 |
3.3.6 生产过程中高粱的微观结构观察 |
3.3.7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EMS诱变甜高粱突变体筛选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部突变 |
2.2 穗部突变 |
2.3 生育期 |
3 讨论 |
3.1 EMS诱变在在遗传育种中的意义 |
3.2 EMS诱变高粱效果分析 |
4 结论 |
(4)高粱间套作栽培模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粱生物学特性与生产应用品种 |
1.1 生物学特性 |
1.2 常用高粱品种 |
2 高粱间套作主要模式 |
2.1 共生群体作物品种选择 |
2.2 高粱主要间作模式 |
2.2.1 高粱间作豆科作物 |
2.2.2 高粱间作粮食作物 |
2.2.3 高粱间作薯类作物 |
2.2.4 高粱间作经济作物 |
2.3 高粱主要套作模式 |
2.3.1 高粱套作豆科作物 |
2.3.2 高粱套作粮食作物 |
2.3.3 高粱套作薯类作物 |
2.3.4 高粱套作经济作物 |
3 高粱间套作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5)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 |
1.1 牧草与牧草间的他感作用 |
1.2 牧草与作物间的他感作用 |
2 牧草与作物化感物质的研究进展 |
2.1 化感物质的分类 |
2.2 苜蓿中的化感物质 |
2.3 禾本科牧草或作物中的化感物质 |
2.4 化感物质的提取方法 |
3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前景 |
3.1 培育新品种 |
3.2 建立合理的种植模式 |
3.3 利用牧草的他感作用抑制恶性杂草 |
3.4 生物除草剂、杀虫剂的开发利用 |
第二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测定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2 燕麦幼苗根系分泌物的成分种类分析 |
2.3 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4 高粱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5 小麦与大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6 其他牧草及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检测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2 燕麦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3 玉米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4 高粱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5 小麦及大麦品种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6 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关系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资料概述 |
第一章 朱村早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 |
第一节 村落形成与对外联系 |
一、傍水而居的生态地理 |
二、自然灾害与宗族迁居 |
三、经济地理空间 |
四、婚姻圈与社会交往 |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社会变革 |
一、科举传统与文化教育 |
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
三、土改与朱村权力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集体化与朱村的人口家庭变迁 |
第一节 人地冲突与调整 |
一、人口增长与人地失衡 |
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
三、人地冲突与人口外迁 |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家庭制度的变迁 |
一、家庭规模变化 |
二、核心家庭趋向 |
三、家庭周期与经济负担 |
第三节 家庭困境及其应对 |
一、合作化前的家庭经济 |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 |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家庭收入 |
四、灾荒与家庭经济生活 |
小结 |
第三章 集体财产与家庭经济 |
第一节 集体财产与家庭财产 |
一、合作社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 |
二、“大跃进”与资产的“再集体化” |
三、核算单位变更与资产下放 |
四、农村改革与资产分配 |
第二节 超支借款与家庭经济 |
一、集体化与超支欠款 |
二、借款与经济依赖 |
三、欠款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乡村与公共权力 |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者 |
一、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
二、主要干部的新陈代谢 |
三、家族关系的强化 |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权力制约 |
一、“四清”与财务整顿 |
二、整党与队伍净化 |
三、民主理财与政治、经济路线的监督 |
四、双向表达与“向下”的权力 |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乡村秩序 |
一、“看青”与社会管理空间 |
二、多维利益与“公”“私”界限 |
三、围绕公共食堂的利益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中的乡村理性 |
第一节 农业种植的有限自主 |
一、生产计划中的国家与乡村 |
二、计划中的“反行为”视角 |
三、种植结构的人为因素 |
第二节 劳动力分配 |
一、合作化与劳动定额 |
二、劳动报酬与“退社”风波 |
三、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 |
四、集体经济与联产承包 |
第三节 劳动力、机械化与集体经营 |
一、集体经营与密集型生产 |
二、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发展 |
三、剩余劳动力与副业生产 |
第四节 土地、水利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 |
一、土地登记与地权集中 |
二、水利占地与林业发展 |
三、维权与共同行动 |
小结 |
结语: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
一、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 |
二、集体行为的经济理性 |
附录 |
附录一 《庭训琐言》 |
附录二 常胜社部分社员土地股金登记表(1955年) |
附录三 金星社固定财产投资表(1955年) |
附录四 朱村固定财产统计表(1975年) |
附录五 部分朱村人口迁出表(1940-1963年) |
附录六 部分家庭土地、住宅情况表(1952年) |
附录七 部分家庭户口统计表(1958年) |
附录八 阶级家庭阶级成分统计表(1966年) |
附录九 部分家庭土地收入表(1953年) |
附录十 朱村劳动致富登记表(部分)(1983年) |
附录十一 小麦、地瓜劳动定额分类表 |
附录十二 朱村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表(集体经营)(1958—1977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国内外盐碱地现状 |
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2.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2.2 盐胁迫对作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
2.3 盐胁迫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 植物耐盐机理及提高植物耐盐的途径 |
3.1 植物耐盐的相关机理 |
3.2 提高作物抗盐性的途径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目标 |
4.1 目的与意义 |
4.2 内容和目标 |
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株高和茎秆伸长率的影响 |
2.2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生物产量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案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2.2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2.3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2.4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光合色素的影响 |
2.5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
2.6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养分积累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2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3.4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光合色素的影响 |
3.5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
3.6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养分吸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品质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案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粗蛋白(CP)含量的影响 |
2.2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2.3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3.3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
2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生理特性的影响 |
3 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品质特性的影响 |
4 结论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6 需要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8)高粱叶角性状遗传与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高粱生产概况 |
1.2 高粱理想株型育种研究 |
1.3 高粱株型相关性状的探索发展 |
1.4 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解析 |
1.5 研究的目及意义 |
第二章 高粱叶角性状遗传及相关农艺性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高粱杂交种及亲本叶片光合参数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4.1 高粱叶角及相关农艺性状研究 |
4.2 高粱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低氮条件下玉米穗位叶持绿QTL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玉米的现状及玉米的重要作用 |
1.2 氮与植物的关系及氮肥不合理施用产生的危害 |
1.2.1 植物对氮的吸收转运、同化及再利用 |
1.2.1.1 植物对氮的吸收转运 |
1.2.1.2 植物对氮的同化 |
1.2.1.3 植物对氮的再利用 |
1.2.2 氮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 氮肥过量施用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
1.3 植物的持绿性状研究进展 |
1.3.1 持绿的类型及评价方法 |
1.3.2 持绿的生理生化机制 |
1.3.2.1 叶片持绿与衰老 |
1.3.2.2 叶片持绿与光合 |
1.3.3 持绿的生物学特征 |
1.3.3.1 持绿与产量 |
1.3.3.2 持绿与抗逆 |
1.3.3.3 持绿型植物的饲用价值 |
1.3.4 持绿与氮代谢 |
1.3.5 国内外持绿性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
1.4 BSA技术在植物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1.4.1 BSA的原理与特点 |
1.4.2 BSA-seq技术在基因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F_2分离群体的构建及大田试验设计 |
3.3 指标测定方法 |
3.4 BSA测序分析 |
3.4.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3.4.2 DNA混池的构建 |
3.4.3 测序流程 |
3.4.4 信息分析流程 |
3.5 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的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亲本表型及产量分析 |
4.1.1 亲本田间持绿表型分析 |
4.1.2 亲本和F_1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 |
4.1.3 高低氮条件下亲本和F_1的光合速率差异 |
4.1.4 高低氮条件下亲本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差异 |
4.1.5 高低氮条件下亲本成熟期茎秆及叶片氮含量差异 |
4.2 亲本和F_1穗位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分析 |
4.2.1 不同氮水平下亲本和F_1穗位叶PEPC活性分析 |
4.2.2 不同氮水平下亲本和F_1穗位叶硝酸盐含量及NR活性分析 |
4.2.3 不同氮水平下亲本和F_1穗位叶GS、GOGAT及GDH活性分析 |
4.3 低氮条件下F_2群体穗位叶持绿表型分析 |
4.4 BSA测序结果与质量评估 |
4.5 变异检测与注释 |
4.5.1 SNP检测与注释 |
4.5.2 Small InDel检测与注释 |
4.6 关联分析 |
4.6.1 关联分析(SNP) |
4.6.1.1 高质量SNP筛选 |
4.6.1.2 ED方法关联结果 |
4.6.1.3 SNP-index方法关联结果 |
4.6.1.4 SNP关联分析结果 |
4.6.2 关联分析(InDel) |
4.6.2.1 高质量InDel筛选 |
4.6.2.2 ED方法关联结果 |
4.6.2.3 InDel-index方法关联结果 |
4.6.2.4 InDel关联分析结果 |
4.6.3 候选区域筛选 |
4.7 候选区域的功能注释 |
4.7.1 候选区域的SNP、InDel注释 |
4.7.2 候选区域内基因的GO分析 |
4.7.3 候选区域内基因的KEGG分析 |
4.8 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的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叶片持绿与氮代谢之间的关系 |
5.2 基于BSA-seq定位持绿QTL |
5.2.1 利用BSA-seq进行定位的优势 |
5.2.2 持绿QTL的定位 |
5.3 对候选区域内基因的功能分析 |
5.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二十一个高粱品种的产量品质及再生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 |
2.2 产量性状 |
2.3 再生性 |
2.4 品质 |
3 讨论与小结 |
四、中国杂交高粱的研究与利用(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因工程提高高粱籽粒赖氨酸含量的研究[D]. 高亚婷. 山西大学, 2021(12)
- [2]固态双边发酵糖化过程调控技术研究[D]. 高银涛. 江南大学, 2021(01)
- [3]EMS诱变甜高粱突变体筛选与鉴定[J]. 张伟,赵威军,白文斌,张阳,王官,邵荣峰,薛丁丁. 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
- [4]高粱间套作栽培模式研究进展[J]. 彭方丽,周棱波,汪灿,张国兵,杜月红,邵明波. 贵州农业科学, 2020(10)
- [5]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D]. 马史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6]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D]. 黄润青. 山东大学, 2020(09)
- [7]栽培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草高粱生长的影响[D]. 陈许兵. 扬州大学, 2020
- [8]高粱叶角性状遗传与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D]. 赵仁杰.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9]低氮条件下玉米穗位叶持绿QTL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 李东亚.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二十一个高粱品种的产量品质及再生力比较研究[J]. 奚江,黄娟,周瑜,李泽碧,张亚勤,张龙,吴毓. 南方农业, 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