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通过审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兰民[1](2021)在《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引言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是地震灾害预防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支撑学科领域。其中,岩土地震工程学是研究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地震工程问题的学科,也是岩土工程与地震工程、土动力学交叉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地震作用下土体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场地、地基和土工结构物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而土动力学是研究动力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场地动力响应和场地液化、震陷、滑坡等问题的学科。
郝旭东[2](2021)在《“放管服”改革以来内蒙古抗震设防协同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以来,“放管服”改革的工作被各级政府不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抗震设防管理的相关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使得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更加规范,建设工程审批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企业投资成本也相应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抗震设防的事前审批事项,监管方式也自然而然由事前监管的模式转向事中事后监管,监管模式的转变给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再加上2018年机构改革后,市县基层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导致基层抗震设防要求落实与监管部门出现了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加重了抗震设防领域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而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怎么重建抗震设防监管机制,怎么厘清政府各部门职责,是当下自治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抗震设防管理跨部门协同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如何理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抗震设防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重建抗震设防监管机制开展研究,基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原因、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建立研究框架,尝试提出通过跨部门协同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内蒙古自治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指出了管理问题带来的非预期后果,通过分析得出横向、纵向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协同机制不完善就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借鉴了其他省份的管理经验,从跨部门协同的结构性安排、法律法规规制、标准协同、机制运行等几个方面给出了解决建议。
邱明兵[3](2021)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分离模型,分别考虑桩的运动相互作用和惯性相互作用,用试验获得的相位差求二者矢量和。对运动相互作用,基于弹性地基梁模型研发双弹簧反应位移法,计算桩侧土压力增量和桩身位移、弯矩、剪力。对惯性相互作用,采用成熟的m值法。试验方面,配合振动台10t的载荷量,设计和制作了粘弹性边界,可较好消除模型箱的边界效应,实现无限地基的震动模拟。设计和制作了高位和低位弹性质点体系,研究了不同频率结构的上部质点和场地位移的相位差规律。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拟合试验位移值,以实测桩身弯矩为基准,利用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反演获得土弹簧刚度值;并且进行了多工况验证,分析和试验数据的规律吻合度较高。主要结论有:1、叠层剪切箱增加粘弹性边界后,可明显调整试验土层位移幅值和曲线形态,以及加速度幅值。2、桩两侧土压力增量时程呈现反相,一侧达到正向峰值时,另一侧达到负向峰值。正向峰值大于负向峰值。3、压力盒测量的压力值是增量值,是与位移相关的物理量。正动土压力值是由土颗粒压缩产生的接触力增量。负压力值是桩主动侧卸载所致,是压力负增量,具有明确物理含义。应用到双弹簧反应位移法中,主动侧弹簧表现为负刚度。4、通过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反演的试验桩侧土弹簧刚度,被动侧为12MPa/m,落在相关规范取值(3~15MPa/m)范围内。振动台试验土层平均剪应变2.7x10-3,与对应的实际场地平均应变8.2x10-3在同一数量级,达到实际场地平均应变的33%,较为接近。因此,振动台试验反演的土弹簧刚度具有工程实际意义。5、实测相位分析表明,长周期结构质点振动相位与场地土相位的差值均大于90°;短周期结构质点振动相位与场地土相位的差值大部分小于90°,小部分大于90°。偏于保守的,长周期结构的两个相互作用矢量和可以用SRSS法代替,短周期结构矢量和用代数和代替。6、实测相位分析表明,桩身应变与场地位移保持同步。双弹簧反应位移法符合基桩动力响应机理,可用于地震作用下桩土运动相互作用的接触力和桩身效应增量计算分析。
晁洪太,关友义,刘敏,杨勇,徐凯,刘洋[4](2021)在《中国地震标准体系进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地震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地震标准共计756项,其中,国家标准129项,行业标准299项,地方标准160项,团体标准23项,企业标准145项。从技术角度分类,这些地震标准可以划分为地震基本概念与规定类、地震监(观)测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类、地震应急救援与灾情调查类、地震勘探类、通用设备抗震(振)类以及地震信息服务与科普类等7个类别。本文利用文献调研方法,总结了我国地震标准体系的进展,并对未来地震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孟盘继,王连柱[5](2020)在《长周期煤化工建设项目遭遇的难题实例及应对措施》文中认为内蒙古大唐鼎旺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硝酸和硝铵项目用时8 a完成了项目的建设。因国家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升级和地方性政策调整,致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消防、安全、环保等行业要求的合规性问题,企业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后,最终通过了试生产审查。从消防、安全、环保3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陆景慧,高明旭,孙蕾,井帅,钱睿[6](2020)在《管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与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针对管架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相关的现行规范、管架的分类及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列举了热力管道抗震计算单元的典型布置方式,最后针对三种类型的管架结构,分别从抗震性能要求、结构形式和地震作用三个方面做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郑文棠,李焯芬,程小久,张洁,冼健棠,孙德泉,吴志伟,梁健伟[7](2020)在《涉核工程边坡的抗震安全性分析》文中指出涉核工程边坡指分布于抗震I类和II类建(构)筑物周围或附近地区的自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其抗震安全性评价是核电厂或军工设施厂址各阶段安全性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边坡抗震设计规范、核工程法规导则中关于边坡抗震验算的规定和现有涉核工程边坡的抗震设计经验,提出一套适合涉核工程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确定、且包含对应不同核安全等级的边坡综合地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静态分析及动态分析方法和抗震验算流程的指导思路。本文对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编制团体标准《涉核工程边坡设计规范》(CNIDA2019–01)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韩振[8](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设计的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方兴未艾,桥梁作为其中的关键结构,由于其桥位环境的特殊性,潜在风险源多,一旦发生工程事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实践证明,很多事故或问题都与设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然而,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降低轨道交通桥梁设计安全风险,有必要加强对其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建立和完善设计风险控制体系。本文系统性地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在设计阶段的风险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论证了设计风险在城轨桥梁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总结出设计安全风险分析流程:风险源识别、风险等级评定、评估方案选择及风险对策制定,其本质是从定性到定量,再从定量到定性的过程。结合实践经验,对常见的桥梁建设条件风险和自身结构风险,提出了技术性风险措施,建立了一套适合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设计安全风险分析框架。(2)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归纳了城轨桥梁设计风险问题突出的四种常见情形:城区道路并行、跨(穿)越既有线、装配式施工及突发极端事件。运用模糊综合法,结合权重系数得出了各分项风险水平及整体风险水平,提出了定量化评估标准。(3)以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为应用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的设计风险开展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利用提出的评估标准初步判断风险等级,通过桥梁沉降安全评价、施工及运营影响评价、结构安全检算及抗震安全评价等手段,对风险危害程度做定量分析。依据计算结果,给出了城轨桥梁与道路桥梁的安全并行净距,归纳了涉路安全防护专项方案,并且综合了涉铁安全评价标准及监测方案,提出了结构验算+智能运维的装配式结构安全保障措施,总结了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的阐述,能够对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设计的单位有所参考和帮助。
胡珍秀[9](2020)在《电力设施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是社会发展生产的动力,更是人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因地震灾害频发,“地震韧性城乡”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国外对于电力系统的韧性已经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整体来讲,目前国内对电力系统地震韧性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如何评估电力设施地震韧性以及提高韧性的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电力设施地震韧性方面做了以下研究:(1)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韧性研究的进展,总结了不同领域各学者对韧性的定义、评价体系以及提高韧性的方法;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电力系统方面作出的与韧性相关研究的进展。(2)以电气设备和建筑物为例分析了电力设施震损情况;分析了电力设施韧性的意涵,从工程和非工程的宏观角度给出影响电力设施韧性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电力设施韧性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电力设施工程韧性和非工程韧性全要素的宏观韧性评价的方法,并进行了试算。(3)通过分析变电站室外设备及接线方式,对变电站的功能链路进行简化,根据汶川地震震害资料,统计了简化功能链路中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与变电站实际功能失效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变电站实际功能失效率与地震烈度的统计关系,建立了以变电站简化功能链路中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为自变量的半经验半理论的变电站功能失效率函数;以简化的功能链路中的高压设备和房屋及室内设备为参量计算变电站震害指数,基于变电站恢复时间与震害指数的统计关系,建立了以震害指数为识别参数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恢复时间函数;由以上功能失效率函数和恢复时间函数构建了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函数。(4)将变电站工程韧性划分为高、中、低、很低四个等级;提出了基于工程韧性损失函数的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值的计算;根据汶川地震中绵阳、广元、德阳等地103个样本变电站的震害情况,计算了工程韧性损失值,寻找工程韧性损失值与工程韧性指数的映射函数,计算工程韧性指数,建立了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数和韧性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电气设备的抗震等级将变电站分为7类,分别计算了其工程韧性指数,进行了韧性等级评价。最后以凉山地区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为例,对17所变电站进行了地震的工程韧性等级评估。
杨禅宇[10](2020)在《我国城镇污水厂施行准Ⅳ类排放标准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水污染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为了实现水污染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陆续发布了地方污水厂准Ⅳ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发了行业领域的广泛讨论和争议。总体来看,现有争议主要侧重于准Ⅳ类提标改造在水环境治理上的必要性与效果以及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手段及影响,而由于实施新标准所带来的全社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尚未得到重视和研究。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固然会带来本地水环境改善效果,但可能由于新政策的制定与推行、增加新设施与新材料、增加运行能耗与药剂而为全社会带来多方面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必须加以关注。论文旨在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从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和污水厂提标改造本身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两方面,对我国实施准Ⅳ类排放标准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以识别产生环境影响的重要环节,获得政策制定的环境影响,为实施新排放标准提供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视角上的观点和依据。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总结了目前准Ⅳ类污水处理标准的有关讨论,基于ISO14040、ISO 14044生命周期方法框架,针对准Ⅳ类标准的制定过程(子系统1)、执行准Ⅳ类标准的污水厂升级改造(子系统2)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分别以一份准Ⅳ类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m3处理水为功能单元。对子系统1,划分室内和室外活动进行清单分析,对于前者,主要通过文献和设计资料确定数据清单,对于后者,主要通过百度地图开放平台获取信息、Arc GIS进行数据预处理、Python 3.7计算距离矩阵并设计蚁群优化算法实现交通路径优化,来确定数据清单。对于子系统2,在现有文献工程案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工程概预算手册等资料完善子系统2数据清单。采用Ga Bi Education 9.1软件、CML2001方法评价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选择非生物资源消耗、非生物化石燃料消耗、酸化、富营养化、淡水生态毒性、全球变暖、排除生物源碳的全球变暖、人类毒性、海洋生态毒性、臭氧层消耗、光化学臭氧生成潜能、陆地生态毒性作为评价类别,进行分类、特征化和归一化,量化、对比和识别环境影响及其重要性程度。通过对出行方式、参会人数、准Ⅳ类污水厂升级改造的不确定性分析,综合考虑这些条件变化时系统环境负荷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准Ⅳ类标准的制定过程生命周期内,海洋生态毒性是最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别,其次是非生物化石燃料消耗,其中技术审查、专题研讨和培训的室内活动、以及环境从业人员从事与准Ⅳ类标准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对这些影响类别贡献较大,两个对应类别的潜能值分别约为6.33E+11 kg DCB eq.和3.35E+10 MJ,该子系统的臭氧层消耗潜能和非生物资源消耗潜能相对较小,最小值分别对应为学术会议相关的室内活动8.82E-09 kg R11 eq.、编制人员日常工作室内活动2.67E-01kg Sb eq.;(2)执行准Ⅳ类标准的污水厂升级改造生命周期内,运行阶段的环境负荷远大于建设阶段;建设阶段对臭氧层消耗、运行阶段对富营养化产生了环境效益,分别减少5.86E-11 kg R11 eq.以及2.24E-02 kg Phosphate eq.;运行阶段全球变暖潜能值最大,约为3.01E+03 kg CO2 eq.;人类毒性是建设阶段是最重要的环境影响类别;全球变暖是运行阶段最重要的环境影响类别,且是污水厂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最大的部分。(3)在系统整体生命周期内,升级改造及运行准Ⅳ类污水厂的环境影响远大于标准制定的环境影响,特征化结果在量级上相差约为102~105。两个子系统造成主要环境影响负荷的类别也各不相同,分别是海洋生态毒性和全球变暖;归一化结果可知,全球变暖是系统整体最重要的影响类别,归一化值约为4.9E+02。(4)准Ⅳ类标准的制定过程生命周期内,出行方式的变化对环境负荷的波动较大;短途旅行时,采用高铁替代普通火车造成的环境负荷相对较小但不明显;长距离运输时采用高铁替代飞机对环境负荷的主导影响类别发生变化,长途出行时采用飞机出行对非生物化石燃料消耗、富营养化、淡水生态毒性、全球变暖、人类毒性造成较大环境负荷,而采用高铁出行时主要影响类别与飞机不同,主要影响海洋生态毒性、臭氧层消耗和陆地生态毒性;采用高铁作为主要出行方式时相比起飞机可能更能减少环境足迹。分析参会人员不确定性可知,环境影响负荷变化随与会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与会人数的改变主要影响的是学术会议议程及论文集的制作、参会用的环保袋、会议室能耗、与会者住宿;升级改造的污水厂处理规模对准Ⅳ类标准的制定过程无明显影响。(5)对于执行准Ⅳ类标准的污水厂升级改造生命周期,出行方式、参会人员人数的变化对污水厂的升级改造无直接影响;除了富营养化和臭氧层消耗外,随着提标升级改造污水厂处理规模的不断增加,其他环境影响潜能不断增加,而富营养化和与臭氧层消耗趋势相反,表明污水处理厂基于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的建设和运行能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和臭氧层消耗的负担的同时,但也产生了其他环境问题;(6)对两个子系统综合分析可知,当全国的准Ⅳ污水厂日处理规模约为1012.4万m3/d时,两个子系统造成的富营养化和臭氧层消耗潜能数值上接近,污水厂对环境污染的削减效益不明显。
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通过审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通过审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砂土液化特性、评价与加固方法 |
(一)震害调查总结与满足国家建设急需阶段 |
(二)引进借鉴,研究制定标准阶段 |
(三)研发创新,创建理论与改进标准阶段 |
地震滑坡致灾机理、演化机制和风险评估 |
(一)发震断层地震滑坡效应及成灾模式 |
1.地震滑坡与发震断层的关系 |
2.地震滑坡与地震学参数的关系 |
3.地震滑坡运动学特征 |
(二)地震滑坡动态演化机制及长期效应 |
1.非动力作用滑坡触发机制 |
2.地震诱发土质滑坡演化机制 |
3.地震和水耦合及交互作用 |
4.滑坡演化机制数值模拟 |
(三)滑坡风险评估研究 |
1.滑坡危险性分析 |
2.滑坡致灾范围研究 |
3.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 |
震陷机理、预测和风险评估 |
(一)液化震陷 |
(二)软土震陷 |
(三)黄土震陷 |
土动力学理论与岩土地震工程实践成就 |
(一)土动力学理论 |
(二)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标准 |
(三)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城市地震小区划 |
结语 |
(2)“放管服”改革以来内蒙古抗震设防协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和方法 |
1.研究思路和内容 |
3.可能的贡献与局限性 |
一、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阐述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1.抗震设防 |
2.地震安全性评价 |
3.地震烈度 |
(二)相关理论 |
1.政府监管理论 |
2.跨部门协同理论 |
二、内蒙古抗震设防管理现状 |
(一)提高抗震设防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
(二)“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管理体制 |
1.“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管理机构设置 |
2.“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管理机构职责 |
3.“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的监管 |
4.“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执法机制 |
(三)“放管服”改革以来的抗震设防管理 |
1.抗震设防管理“放管服”以来行政审批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
2.抗震设防管理“放管服”以来机构改革的主要措施 |
3.抗震设防管理“放管服”改革的成效 |
三、“放管服”改革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
1.抗震设防要求落实监管不到位 |
2.抗震设防工作遭到弱化 |
(二)抗震设防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抗震设防管理部门间政策的横向不协同 |
2.现有跨部门协同架构作用不明显 |
3.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与非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缺乏 |
4.上下级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之间的纵向协同缺乏 |
5.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
四、其他地区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一)其他地区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和机制设置模式 |
1.河南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制模式 |
2.河北省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和模式 |
3.河北省基层市县地震部门或者机构设置模式 |
(二)启示 |
1.法律可操作性强可以明确政府和市场边界 |
2.抗震设防联合竣工验收是事中监管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
3.联合发文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法律的缺陷 |
4.有序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推动履职尽责 |
五、抗震设防管理跨部门协同对策建议 |
(一)加强跨部门结构性安排的协同 |
1.优化现有跨部门横向协同机构的运行 |
2.合理设置抗震设防纵向管理机构 |
(二)加强抗震设防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协同 |
1.多部门合作完善现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规章 |
2.加强一般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衔接 |
(三)加强跨部门协同程序性的运行机制建设 |
1.跨部门协同事项的认定 |
2.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启动 |
3.跨部门协同的具体形式 |
(四)完善跨部门协同配套措施 |
1.构建统一的审批监管平台 |
2.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审查系统 |
3.建立监管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
4.培育协同意识 |
5.提升协同能力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桩基础地震响应的惯性相互作用与运动相互作用 |
1.1.2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研究概述 |
1.1.3 桩-土运动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概述 |
1.1.4 张建民等任意侧向位移下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理论 |
1.1.5 地震动土压力沿深度分布的测试规律既有资料整理 |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3 台桩基振动台试验 |
1.2.1 成层土中桩基与复合地基地震作用下振动台试验研究 |
1.2.2 桩端嵌固效应对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
1.2.3 高承台桩基础的抗震性能研究 |
1.2.4 目前测试动土压力遇到的几个问题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制粘弹性边界剪切箱 |
1.3.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 |
1.3.3 动土压力 |
1.3.4 土弹簧刚度系数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 |
2.1 反应位移法 |
2.1.1 反应位移法的研究概况 |
2.1.2 反应位移法建模 |
2.1.3 地基弹簧刚度的确定 |
2.1.4 地表峰值水平位移的选用 |
2.1.5 惯性力计算 |
2.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模型 |
2.2.1 反应位移法的建模假定 |
2.2.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数学模型 |
2.2.3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位移求解 |
2.2.4 与传统反应位移法比较 |
2.2.5 弹簧刚度沿深度线性增长的解 |
2.3 均匀场地桩身效应的算例 |
2.3.1 桩顶自由,桩端自由 |
2.3.2 桩顶自由,桩端嵌岩 |
2.3.3 桩顶水平滑动,桩端自由 |
2.3.4 桩顶水平滑动,桩端嵌岩 |
2.3.5 下硬上软渐变土层反应位移法算例 |
2.4 成层土的反应位移法 |
2.4.1 线性粘弹性成层土的稳态地震反应 |
2.4.2 成层土的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数学模型 |
2.4.3 成层土场地桩身效应的算例 |
2.4.4 流滑土中反应位移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尺寸原型桩振动台试验设计 |
3.1 引言 |
3.2 试验目的和几个试验重点 |
3.3 试验设备 |
3.4 粘弹性边界剪切箱设计 |
3.4.1 叠层剪切试验箱粘弹性边界改进 |
3.4.2 粘弹性边界的参数确定 |
3.4.3 叠层框架与刚架设计与制作 |
3.5 试验方案设计 |
3.5.1 小尺寸原型桩基结构设计 |
3.5.2 质量块与弹性质点 |
3.5.3 模型土性质 |
3.5.4 传感器的选用与布置 |
3.6 地震波的选择与加载工况 |
3.6.1 地震波种类 |
3.6.2 加载工况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概述 |
4.1.1 拟合反演与验证的思路 |
4.1.2 场地位移测量和分析要点 |
4.1.3 场地加速度测量和分析要点 |
4.1.4 桩侧动力土压力增量测量和分析要点 |
4.1.5 应变测量重点 |
4.1.6 相位测量和分析要点 |
4.1.7 两个相互作用的矢量和 |
4.1.8 位移形态管 |
4.1.9 桩顶嵌固与绑扎SAA影响 |
4.2 模型试验体系振动特征 |
4.2.1 空土模型试验体系振动特征 |
4.2.2 模型地基振动特征 |
4.2.3 剪切波速 |
4.2.4 轻型动力触探 |
4.3 有边界数据规律与分析 |
4.3.1 场地加速度特征 |
4.3.2 场地位移特征 |
4.3.3 桩侧压力增量 |
4.3.4 有边界小震孔隙气体压力增量 |
4.3.5 峰值和相位值 |
4.3.6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
4.3.7 桩身应变特征 |
4.4 无边界数据规律与分析 |
4.4.1 场地加速度特征 |
4.4.2 场地位移特征 |
4.4.3 桩侧压力增量 |
4.4.4 孔隙气体压力增量 |
4.4.5 峰值和相位值 |
4.4.6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
4.4.7 桩身应变 |
4.5 边界条件和加速度的影响对比 |
4.5.1 剪切箱位移 |
4.5.2 场地加速度 |
4.5.3 桩两侧增量压力增量差 |
4.5.4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
4.6 补充试验及分析 |
4.6.1 补充试验说明 |
4.6.2 压力增量时程分析 |
4.6.3 位移分析 |
4.7 桩侧土弹簧刚度反演与验证 |
4.7.1 拟合与反演 |
4.7.2 小直径桩验证 |
4.7.3 群桩验证 |
4.7.4 反演及验证总结 |
4.8 成层土弹簧刚度反演 |
4.8.1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概况 |
4.8.2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场地位移 |
4.8.3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桩身应变特征 |
4.8.4 成层土弹簧刚度反演 |
4.9 叠层质量块体系试验分析 |
4.9.1 工况5 应变规律 |
4.9.2 工况17-1应变规律 |
4.9.3 工况19-1应变规律 |
4.9.4 两个相互作用的相位分析 |
4.9.5 拟合与验证 |
4.10 高低位弹性质点体系 |
4.10.1 位移规律 |
4.10.2 加速度规律 |
4.10.3 工况28-1应变规律 |
4.10.4 工况30-1应变规律 |
4.10.5 惯性相互作用与运动相互作用的相位分析 |
4.10.6 高低质量块试验验证 |
4.11 EL-C波作用下桩身应变规律 |
4.12 本章总结 |
4.12.1 位移规律 |
4.12.2 加速度规律 |
4.12.3 土压力增量规律 |
4.12.4 两个相互作用相位差 |
4.12.5 基桩变形机理与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刚度取值 |
4.12.6 试验安装经验 |
第5章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工程应用示例 |
5.1 前言 |
5.2 项目条件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勘察条件 |
5.2.3 结构条件 |
5.3 桩基础抗震设计 |
5.3.1 抗震设计基本规定和参数 |
5.3.2 惯性相互作用计算 |
5.3.3 运动相互作用计算 |
5.3.4 两个作用效应最大值组合及评价 |
5.3.5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1 |
附录图2 |
附录图3 |
附录图4 |
附录图5 |
精彩瞬间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
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
致谢 |
(4)中国地震标准体系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震标准体系 |
2 地震标准进展及特点 |
2.1 国家标准 |
2.2 行业标准 |
2.3 地方标准 |
2.4 团体标准 |
2.5 企业标准 |
3 讨论与建议 |
(5)长周期煤化工建设项目遭遇的难题实例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1 项目建设规模 |
1.2 工艺流程 |
2 建设过程中,国家、行业标准升级带来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
2.1 消防、安全 |
2.2 环保 |
2.2.1 褐煤干燥装置燃料由净化装置区变压吸附解析气代替燃煤的变更 |
2.2.2 锅炉烟气脱硫扩能和新增SCNR脱硝项目 |
2.2.3 三效蒸发取代蒸发塘项目 |
3 试生产前期的工程完善、三查四定、专项验收 |
4 结语 |
(6)管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相关现行规范及适用性分析 |
2管架分类及常见结构形式 |
2.1管架分类 |
2.2常见结构形式 |
3管架抗震计算单元的确定 |
4管架结构抗震 |
4.1固定管架 |
1.抗震性能要求 |
2.管架结构形式 |
3.地震作用 |
4.2导向管架 |
1.抗震性能要求 |
2.管架结构形式 |
3.地震作用 |
4.3活动管架 |
1.抗震性能要求 |
2.管架结构形式 |
3.地震作用 |
5意见与建议 |
(8)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设计的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设计安全风险分析框架 |
2.1 设计风险对其它风险因素的影响 |
2.2 风险源识别 |
2.3 风险等级确定 |
2.4 评估方法与工作流程 |
2.5 风险对策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设计的主要风险源分析 |
3.1 与城区道路并行的桥梁设计风险源分析 |
3.2 跨(穿)越既有线的桥梁设计风险源分析 |
3.3 装配式桥梁设计的风险源分析 |
3.4 突发极端事件设计的风险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邻近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桥梁的设计安全风险与对策 |
4.1 主要风险源分析 |
4.2 评估内容及评估标准 |
4.3 桥梁影响分析及建议性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穿)越既有线的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风险与对策 |
5.1 主要风险源分析 |
5.2 上跨沿江高速风险控制 |
5.3 下穿京沪高铁风险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装配式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的设计安全风险与对策 |
6.1 主要风险源分析 |
6.2 结构性能及施工工况验算 |
6.3 指导性智能运维监控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考虑极端事件的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的安全风险与对策 |
7.1 主要风险源分析 |
7.2 抗震验算原则 |
7.3 抗震结构验算 |
7.4 抗震构造及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8.2 风险管控设计建议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电力设施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韧性理论的研究 |
1.2.2 韧性评价体系 |
1.2.3 提高韧性的方法 |
1.2.4 电力系统韧性的研究 |
1.3 各章节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力设施非工程韧性和工程韧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力设施韧性的意涵 |
2.2.1 电力设施受损情况分析 |
2.2.2 电力设施地震韧性 |
2.2.3 电力设施韧性基本属性 |
2.3 变电站的韧性指标 |
2.3.1 以面积定义的韧性指标 |
2.3.2 宏观韧性评估的韧性指标体系法 |
2.3.3 指标试算 |
2.3.4 韧性宏观评价法的等级划分与试算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变电站韧性损失函数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函数的构造 |
3.3 变电站功能失效率函数和恢复时间函数的建立 |
3.3.1 基于变电站基本功能链路的功能失效率函数的建立 |
3.3.2 变电站恢复时间函数的建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标计算及等级划分 |
4.1 引言 |
4.2 变电站房屋建筑震害指数计算 |
4.3 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 |
4.3.1 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能力 |
4.3.2 不同设防烈度下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 |
4.4 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计算 |
4.4.1 不同设防类别变电站功能失效率计算 |
4.4.2 不同设防类别变电站恢复时间 |
4.5 汶川地震中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数的计算 |
4.6 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数的建立与工程韧性等级的对应关系 |
4.7 小结 |
第五章 凉山地区变电站工程韧性评价算例 |
5.1 前言 |
5.2 算例 |
5.2.1 工程韧性指数计算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电力系统地震韧性水平能力之专家调查问卷 |
一、关于电力设施地震韧性水平能力的社会咨询与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我国城镇污水厂施行准Ⅳ类排放标准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命周期评价历史与发展 |
1.2.2 生命周期评价相关概念及定义 |
1.2.3 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标准 |
1.2.4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1.2.5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 |
1.2.6 生命周期评价框架 |
1.2.7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范围 |
2.1 引言 |
2.2 产品系统 |
2.3 产品系统的功能 |
2.3.1 子系统1:城镇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
2.3.2 子系统2:城镇污水处理厂基于准Ⅳ类标准的提标改造 |
2.4 功能单元 |
2.5 系统边界 |
2.5.1 子系统1:城镇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
2.5.2 子系统2:城镇污水处理厂基于准Ⅳ类标准的提标改造 |
2.6 分配程序 |
2.7 LCIA方法论和影响类别 |
2.8 结果解释方法 |
2.9 数据质量要求 |
2.10 假设 |
2.11 价值选择和选择性要素 |
3 清单分析 |
3.1 引言 |
3.2 室外活动清单数据收集——蚁群优化 |
3.2.1 蚁群优化简介 |
3.2.2 蚁群优化元启发式算法 |
3.2.3 蚁群优化算法 |
3.2.4 蚁群优化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
3.3 子系统1清单分析 |
3.3.1 室内活动前景数据清单分析 |
3.3.2 室外活动前景数据清单分析 |
3.4 子系统2清单分析 |
3.4.1 建设阶段前景数据清单分析 |
3.4.2 建设阶段背景数据清单分析 |
3.4.3 运行阶段前景数据清单分析 |
3.4.4 运行阶段背景数据清单分析 |
4 影响评价 |
4.1 引言 |
4.2 子系统1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4.3 系统2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4.4 系统整体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5 结果解释与讨论 |
5.1 引言 |
5.2 不确定性分析 |
5.2.1 出行方式不确定性(U1) |
5.2.2 参会人数不确定性(U2) |
5.2.3 准Ⅳ类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不确定性(U3) |
5.2.4 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通过审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J]. 王兰民. 城市与减灾, 2021(04)
- [2]“放管服”改革以来内蒙古抗震设防协同管理研究[D]. 郝旭东.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D]. 邱明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4]中国地震标准体系进展综述[J]. 晁洪太,关友义,刘敏,杨勇,徐凯,刘洋. 中国地震, 2021(01)
- [5]长周期煤化工建设项目遭遇的难题实例及应对措施[J]. 孟盘继,王连柱.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0(10)
- [6]管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与探讨[J]. 陆景慧,高明旭,孙蕾,井帅,钱睿. 特种结构, 2020(04)
- [7]涉核工程边坡的抗震安全性分析[J]. 郑文棠,李焯芬,程小久,张洁,冼健棠,孙德泉,吴志伟,梁健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12)
- [8]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设计的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D]. 韩振. 东南大学, 2020
- [9]电力设施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D]. 胡珍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10]我国城镇污水厂施行准Ⅳ类排放标准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杨禅宇. 重庆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