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草原普通栗钙土土壤湿度空间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帅,于红博,张巧凤,马梓策,刘月璇,李想[1](2021)在《锡林郭勒草原土壤速效氮空间变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土壤速效氮(AN)的含量是反映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植被群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室内试验和数据处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AN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锡林郭勒草原土壤AN存在显着的空间分异规律。水平方向上,各土层深度AN含量均呈条带状分布并具有从东至西逐渐减少的趋势;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AN含量逐层递减,渐趋稳定。土壤AN总体含量属于中下等水平。各层土壤AN含量存在空间强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且都具有中等程度变异。2)不同的草原类型AN含量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在0~30 cm土层内,垂直变化梯度均表现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在20~50 cm土层内,垂直变化梯度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3)各层土壤AN含量之间均具有极显着(P<0.01)相关性。土壤AN与速效钾无明显相关性,其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有着极显着(P<0.01)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则呈极显着(P<0.01)负相关。
夏晶晶[2](2021)在《锡林河流域厚壁菌群和拟杆菌群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典型草原区锡林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全球研究的热点区域。厚壁菌和拟杆菌作为牲畜肠道微生物的两大优势类群随粪便排泄到土壤后,其生物地理学分布特征及环境驱动力问题尚不明晰。本研究在锡林河中游设置河床中心清洁区、河床边缘牲畜集中饮水区、牛轭湖牲畜粪便集中区、河漫滩食草集中区和阶地围封禁牧区,分别采集河床中心冲积土、河床边缘沼泽土、河漫滩沼泽化草甸土和草甸土、阶地典型草原区栗钙土样品。运用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放牧不同功能区属水平上厚壁菌群和拟杆菌群的组成、丰度、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结合放牧不同功能区土壤理化特性分析厚壁菌群和拟杆菌群空间异质性的环境驱动力。结果显示:(1)厚壁菌门的35个菌属主要隶属于梭菌纲(77.14%),最高累积相对丰度出现在牲畜粪便集中的牛轭湖区(OL:9.47%);拟杆菌门的53个属中主要隶属于鞘脂杆菌纲(43.40%)和拟杆菌纲(18.87%),最高累积相对丰度出现在河床中心清洁区(RB:31.29%)。(2)粪便集中区及食草集中区的多样性最高,主要优势菌为厚壁菌群的丹毒丝菌属、环脂酸芽孢杆菌属、氨基酸杆菌属和拟杆菌群的噬纤维菌和SB-5等;河床中心清洁区和阶地大针茅典型草原围封禁牧区的多样性最低,优势菌为拟杆菌群的噬几丁质菌。(3)土壤湿度本身及其与pH、总有机碳含量、氨态氮、硝态氮的复合因素对厚壁菌群和拟杆菌群空间变异的解释度分别高达54.7%和59.1%。锡林河流域放牧不同功能区土壤厚壁菌群和拟杆菌群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土壤湿度是直接或间接驱动厚壁菌群和拟杆菌群空间异质性的主控因素。
芦倩[3](2021)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植被类型变化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文中提出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是重要的水源形成区,有效保护和合理恢复森林植被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其水文效益。然而,盲目管理森林植被可能导致径流减少,水资源利用不充分。因此,合理调控森林植被和水资源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祁连山是该地区典型山地水源涵养林区。开展其森林水文研究,有利于探索森林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关系,揭示植被类型变化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水源涵养植被类型模式,对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祁连山典型流域排露沟为研究区,在传统的定位和半定位观测方法基础上,对流域中森林、草地、灌丛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水文过程进行试验观测,以期发现水文过程规律及内在联系;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空间变异理论、高精度数字制图等方法研究流域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性以及流域离散化和参数化;进一步结合分布式水文模型,从多点、多指标、多尺度出发,综合同步地研究排露沟流域水文过程及其机理。期望能够为深入理解山区水文过程变化特征及森林植被恢复提供一些新的认识,为提高水源涵养效能和科学管理流域水资源提供决策支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对排露沟流域进行植被分类,分类总体精度89.08%,总体Kappa系数0.834,分类结果符合流域植被分布现状。流域内青海云杉、草地、灌丛分别主要分布于海拔2600-3400m、2600-3000m、2600-3600m。流域内阴坡、半阴坡、阳坡和半阳坡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53.5%、20.7%、12.5%和13.3%。青海云杉是阴坡和半阴坡的优势树种,草地主要分布在阳坡和半阳坡,灌丛在四个坡向均有分布。(2)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显示:相同土壤水势下,青海云杉、草地、灌丛均在0-1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随土层加深到60cm,土壤含水量持续降低。三种植被的土壤砂粒含量、粉粒含量、孔隙度、饱和含水量、饱和导水率、容重、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粘粒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土壤持水量在相同水势下由大到小依次为:青海云杉、灌丛、草地。(3)基于环境协同变量和C5.0分类决策树算法构建的土壤类型图,经验证后总体精度为89%,Kappa系数为0.83,分类效果良好。土壤容重和土壤质地空间分布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分类回归树算法和线性逐步回归算法构建,经实地验证点从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两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均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制图结果。(4)通过2015-2017年流域气象和径流实测数据分析得到,流域的降水以小降水事件为主,占总降水的89%,大中降水事件占总降水的11%。在流域2700-3300m、3300-3500m高程带,海拔每升高100m,平均降雨量分别增加25.47 mm,减少10.48mm,降雨量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流域温度随海拔的升高呈递减趋势,气温递减率为8.375mm/km。(5)基于DEM数据对流域离散化,共划分出17个子流域,144个水文响应单元。采用2015-2017年的月、日流域实测径流数据对流域SWAT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影响径流变化敏感度较高的参数分别是SCS径流曲线数(CN2)、降雪温度(SFTMP)、最大融雪因子(SMFMX)、融雪基础温度(SMTMP)。最终模型验证的Ens值和R2均大于0.7,模拟值和实测值的拟合效果符合模型评价标准。模拟不同雨量下的径流变化发现:多雨期的径流量模拟结果较好;枯水期结果偏小;大降雨事件下模拟精度较差。SWAT模型适用于排露沟小流域。(6)SWAT模型模拟植被类型变化情景下的径流过程。流域径流量在植被类型为草地、灌丛及其他植被类型组合时增加,在青海云杉时减少。地表径流量在不同植被类型变化情景下,维持于0.09-0.18间,易产生地表径流的植被主要是草地,而非青海云杉和灌丛。相较对照,壤中流在植被类型为青海云杉或与其他植被类型组合时,数值下降。蒸散发量在植被类型为草地时最大。表明流域内植被组合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蒸散发,平衡流域内水分收支,提升流域产水量;而单一的植被模式会减少流域产水量,降低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提出祁连山区五种最佳水源涵养植被类型组合:青海云杉、灌丛+草地、青海云杉+灌丛、灌丛、青海云杉+草地。
王蕾[4](2021)在《基于环境相似性的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制图方法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环境相似性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地理学第三定律,成土环境如果越相似,其土壤属性的特征就越相近。土壤有机碳(SOC)属性图为全球范围或区域尺度的土壤碳含量变化以及土壤质量监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小流域尺度的土壤属性精细预测制图对于模型的尺度扩展研究以及预测制图方法间的比较与适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利用青海土系库中搜集的土壤样点以及模拟土系采样在环境高频区布设样点作为建模点,基于已有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土壤类型图和实验测定的土壤属性等数据,根据建模点的土体发生层厚度、容重、有机质等属性垂直方向计算单个土体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分别运用土壤类型法和基于土壤类型斑块的环境相似性法水平方向估算东峡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从不同角度对两种方法的预测制图结果来进行对比分析与精度验证,探索该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预测精度情况;通过主成分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讨论各环境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的探索结果与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类型法预测制图结果,东峡小流域总SOC储量为11.62 Tg。9种土壤亚类中淋溶灰褐土的SOCD最大为41.41 kg·m-2,钙质石质土的SOCD最小(9.01 kg·m-2),SOC储量最多的亚类是棕黑毡土(2.85 Tg),最少的是栗钙土(0.005 Tg)。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SOC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最大导致SOC储量占比最大(58.03%),农田生态系统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使其SOCD最大(31.87 Tg),各生态系统SOC储量为:森林>农田>草地>城镇>水域生态系统。不同土壤深度层次下,表层0~30 cm的SOC储量预测值(3.73Tg)低于30~100 cm的SOC储量估计值(7.18 Tg),原因可能是东峡流域内SOC受空间异质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相似性预测制图结果,流域总SOC储量为11.49 Tg(相似度阈值0.5)。在相似性阈值0、0.3、0.5三种情景下,东峡流域各土壤亚类的SOC储量均是黑毡土>淋溶黑钙土>棕黑毡土(排名前三的亚类)。在相似度阈值为0.5时,流域内不同土壤类型的平均SOCD最高为薄草毡土(46.07 kg·m-2),平均SOCD最低的是棕黑毡土(27.82 kg·m-2),SOC储量最多的亚类是黑毡土(3.08Tg),最少的是钙质石质土(0.28 Tg)。东峡流域各生态系统的SOC储量比例与面积占比一致:森林>农田>草地>城镇>水域生态系统。不同土壤深度层次下(相似度阈值0.5),表层0~30 cm与表下层30~100 cm的SOC储量分别为4.10 Tg和6.66 Tg,SOCD均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递增趋势;1 m以下的SOCD由北向南呈增加趋势,SOC储量为4.87 Tg。(2)从制图不确定性讲,基于环境相似性预测制图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对现有土壤建模点表示斑块预测点的可靠性进行度量,本文根据斑块预测点与建模点的最大相似度求得预测制图的不确定性(1-Si max);基于土壤类型法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对各土壤类型所包含建模点的数量与典型性进行研究,其通过土壤专家经验知识结合土壤属性的实验测定分析来判断。从精度评价结果可知,基于环境相似性的流域SOC含量预测制图精度比基于土壤类型法的预测制图精度高。因此,基于环境相似性的SOC含量预测制图在大尺度流域扩展时具有一定可行性。(3)流域影响SOCD的各环境因子中,海拔与表层(0~30 cm)SOCD的相关性系数为最大,次之为气温(-0.564)和降雨量(0.542),并且上述因子的变异程度均较小。由于土壤厚度影响,30~100 cm、1 m以下层次以及通体的SOCD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各环境因子对表层0~30 cm SOCD变异的影响程度为:年均气温>海拔>年均降雨量>植被指数>坡度>坡向;年均气温独立解释东峡流域SOCD变异的能力最强。环境因子对流域SOCD的相对影响为: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植被指数>坡度>坡向。
汪锦[5](2020)在《基于时空贝叶斯的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探寻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该区域环境时空变化情况,本文基于2001年至2017年时间分辨率为月的时空序列数据,将考虑时空因素贯穿整个论文的分析中。采用了时空克里格进行气象数据的插值,利用时空贝叶斯非参数趋势模型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的植被及与其相关的环境变化指标的趋势进行了分析,而后通过随机偏微分方程(SPDE)模型结合拉普拉斯近似(INLA)算法进行了响应关系分析,并对研究区的NDVI和GPP进行时空建模。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时空克里格由于考虑了时空相关性,其对于平稳数据的插值精度高,其中和度量时空模型拟合时空变异函数效果较好;非参数时空趋势模型Type II交互模式由于包含时间结构能按时间尺度呈现趋势,对于研究对象的周期、最大值、最小值、能准确反映,并与实际情况相符,且效应值大小显示研究区各环境指标趋势以时空交互趋势为主。(2)响应关系方面,对于NDVI,净光合作用和气温对其正向影响较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NDVI分别增加0.48和0.382个标准差;夜间陆表温度、日夜陆表温差和0-10cm土壤含水量对其负向影响较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分别减少0.077、0.074和0.065个标准差;对于GPP,净光合作用、气温以及实际蒸散对其正向影响较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GPP分别增加0.692、0.165和0.143个标准差;陆表温差、区域潜在蒸散对其负向影响较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GPP分别减少0.073和0.033个标准差。(3)对于土地覆盖类型,相较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以及常绿针叶林的NDVI分别增加0.05和0.03,其余土地覆盖类型NDVI均减少,GPP与其响应关系不显着;对荒漠化气候类型来讲,湿润区的NDVI值高于其他区域;亚湿润干旱区3的气候类型与GPP的响应关系显着,该区域GPP相较于湿润区减少约21.4kg C/m2;NDVI和GPP都与10-40cm土壤含水量响应关系不显着,淋溶土和灰色森林土最适于植被生长,盐土、碱土和红砂土最不利于植被生长;灰色森林土、黑钙土和淋溶土对于NDVI和GPP的正向影响超过了降水;比起土壤劣势天然对植被覆盖增加的阻力,风速更为严重的加速了该地区的植被退化。(4)时空建模方面,对于NDVI和GPP,考虑气象指标的时空模型在纳入时空效应和土壤类型指标后模型精度大幅提高。此时降水对于NDVI和GPP的影响下降70%左右,风速降幅分别为62%和15%,海拔的影响分别增加了15倍和6倍,气温对NDVI和GPP的影响的影响增加30%左右,说明海拔通过时空效应影响NDVI的程度较大;海拔和气温对于NDVI和GPP的影响有一部分通过土壤类型的不同得到了体现,降水和风速通过时空交互效应对于NDVI和GPP的影响程度较大。(5)精度检验显示时空贝叶斯模型估算NDVI和GPP的R2分别为0.82和0.91,优于固定效应模型的0.62和0.67;能捕捉到平时容易被忽视的时空交互效应,同时能给出超过阈值的概率图,且模型对阈值设定较敏感,效果好;仅用3种易获取的数据包括气象数据、高程数据和土壤类型数据,在时空贝叶斯模型下就能达到较高精度,且时效性强,对于估算植被覆盖变化有参考意义。
王慧敏[6](2020)在《锡林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区天然牧草优势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生态系统一直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草原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土壤作为牧草生长的载体,在牧草生长与环境变化研究问题中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以干旱半干旱区域的典型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与干旱指数(SPI、CI)分析方法,识别牧草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与研究区干旱状况;基于TWINSPAN分类、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理论等方法,识别研究区主要物种以及不同土壤类型中的优势物种;利用冗余分析(RDA)通径分析和决策系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物种多样性、主要物种分布以及不同土壤类型优势物种生长(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对环境因子(降水、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日照、海拔、潜在蒸发)的响应规律;以期识别干旱环境中不同土壤类型优势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为当地土壤合理利用、畜牧业管理以及草原生产力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气象因子中对植被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有降水量、平均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 98.59%,除此之外,潜在蒸发和海拔高度在牧草生长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对比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对研究区干旱状况的识别,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所得结果更为细致。研究区在近38年间干旱情况缓和,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事件分别发生101次、57次和11次;春、夏两季中容易出现重度干旱事件,尤其在夏季;牧草生育期中,6月、7月和8月干旱事件发生频次相对较低。2018年,在牧草生长初期无干旱,在快速生长期间(6月、7月),呈中度干旱,牧草生长末期(8月)呈轻度干旱。(2)植被生长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布呈向右偏的正态分布,地下生物量变异程度最低(CV=6%),根冠比最高(CV=81.9%),其余为中度变异。淋溶型栗钙土中物种丰富,普通栗钙土中物种个体占比较大。流域主要物种有羊草(Leymus chinensi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大针茅(Stipagrandis)、黄囊苔草(Cares korshinskyi)、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s)、灰绿藜(Chenopodiumglaucums)、狐尾草(Foxtail)、细叶葱(Alliumtenuifolia)、狗尾草(greenbristlegrass)和双齿葱(Alliumbidentatum)。淋溶型栗钙土中优势物种为羊草、糙隐子草和灰绿藜;普通栗钙土中优势物种为大针茅、糙隐子草和灰绿藜;红砂土中优势物种为羊草、猪毛菜、大针茅和灰绿藜;其他土壤类型中优势物种为羊草、糙隐子草和狗尾草。(3)淋溶型栗钙土中,羊草生长高度与密度受潜在蒸发影响较大,海拔在生物量积累中有较大贡献,降水量对羊草生长有直接促进作用,但在气温的影响下有所弱化;糙隐子草生长密度与生物量受潜在蒸发影响较大,降水量对糙隐子草生长有促进作用;灰绿藜的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相对来说最小,气温对其产生的直接作用较大。普通栗钙土中,大针茅生长受降水量、海拔和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大;降水量与糙隐子草的生长高度和密度相关性较大,气温与蒸发在生物量积累过程中有较大贡献,海拔会抑制其密度增加;降水量与湿度对灰绿藜高度生长与生物量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日照对其密度产生的直接作用较大。红砂土中,水汽压与湿度对羊草密度与生物量积累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海拔对其高度生长影响较大;大针茅生长受降水影响较大,海拔与潜在蒸发与其生长高度关系较为密切;灰绿藜与猪毛菜在生长过程中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在其他土壤类型,降水对羊草生长有促进作用,水汽压对其高度的直接作用较大,其密度与日照关系较为密切;降水、潜在蒸发与水汽压对糙隐子草的生长贡献较大,其中水汽压对其产生的直接作用相对较大;降水量对狗尾草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密度与水汽压和气温的关系较为密切。
周晓芳[7](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炭井工开采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井工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是地质灾害、地表水位下降、土壤性质劣化等地质生态环境损坏问题的根源。本文以鄂尔多斯市Ⅰ、Ⅱ、Ⅲ矿在采煤活动下的生态环境效应变化为研究课题,实地采集了三个矿区共135个土壤样品、收集了2008-2017年的地理信息数据,采用修正土壤侵蚀模型RUSLE(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与GIS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并讨论了开采前后矿区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强度变化趋势,根据土壤侵蚀强度与影响因子的叠加分析,明确了不同环境因子受土壤侵蚀影响程度;测定了矿区土壤样品表层重金属含量,结合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综合和地累积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开展了地表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并采取相关性、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Ⅰ矿的平均侵蚀模数20.06 t/(hm2.a)为三矿最高,Ⅰ矿和Ⅲ矿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相对开采前分别上升了 1.22 t/(hm2.a)和2.76 t/(hm2.a),Ⅱ矿下降了18.28 t/(hm2.a);开采前主要侵蚀强度是轻度和微度,开采后轻度侵蚀上升最快,微度侵蚀下降最快,Ⅲ矿的轻度侵蚀上升率为14.69%,高于Ⅱ矿11.16%和Ⅰ矿2.61%的面积上升率;(2)坡度范围为<5°和5°-8°时各矿区侵蚀面积最大,以Ⅰ矿中轻度侵蚀、Ⅱ矿轻微度侵蚀和Ⅲ矿的微度侵蚀为主,当坡度为15°-25°时各矿区侵蚀强度均出现下降趋势;各矿区土壤侵蚀面积占比最高的是林草地和裸地,其中Ⅰ矿以林草地中轻度侵蚀为主,总面积为393.766hm2,占比70.364%,Ⅱ矿以裸地和草地的轻微度侵蚀为主,面积为552.431 hm2,占比79.207%,Ⅲ矿以裸地和草地的微度侵蚀为主,面积为758.36hm2,占比73.539%;Ⅲ矿以植被覆盖度大于65%的微度侵蚀为主,总面积为884.86hm2,占比85.82%,Ⅱ矿以60%以上盖度的轻度以下侵蚀为主,总面积为606.12hm2,占比为86.84%,Ⅰ矿以轻微度侵蚀为主,与盖度关系较小。(3)各矿区土壤重金属处于国家风险管控范围内,但重金属元素Hg、Ni、Cd和Pb的平均质量浓度均超出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其中Ⅱ矿空间分布最不均匀,Ⅲ矿次之;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显示三矿As、Cr、Ni、Pb元素污染指数大部分处于警戒线以下,Hg、Cu、Cd有部分点位的污染等级处于轻度污染以上;内梅罗指数法显示矿区中As、Cr、Pb和Ni元素污染均处于尚清洁水平,Hg、Cu和Cd元素的污染水平较高;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各矿区Hg元素风险性较高,其次为Cu,生态风险水平高低顺序为Ⅰ矿>Ⅱ矿>Ⅲ矿;结合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各矿的重金属地累积程度相似,地累积指数顺序为Ⅰ矿>Ⅲ矿>Ⅱ矿,矿区Cr地累积指数达到10.07以上,Hg和Cd污染最弱;矿区重金属分为三类,第一类为Cr,第二类为Pb、Cu和Ni,第三类为As、Hg、Cd。图[24]表[25]参[70]
叶露萍[8](2020)在《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水-植被的时空变异分析》文中提出黄土高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退耕前大量的毁林开荒导致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成为世界上具代表性的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和侵蚀景观。为改善这一状况,采取了建造梯田和淤地坝等多种措施,但该区水土流失仍然严重。因此,1999年我国推行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即将坡耕地退耕为林地、灌木地或草地,以改善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在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常遵循“土是基础,水是关键,植被是标志,产业是保障,水土保持是目标”的理念指导;因此,为更好的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需要充分了解其在时空尺度上对“土—水—植被”的影响。同时,探讨该影响与农业生产间的平衡也是必要的。“3S”技术集成了卫星定位、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等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从而为评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水土流失的改善提供了机会。本论文在“3S”技术支持下,基于采样数据、文献数据、遥感数据、气象站监测数据、FLUX监测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等,选择黄土高原腹地典型小流域——纸坊沟流域和整个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黄土高原土壤水分、黄土高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及农业生产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析详细探究纸坊沟流域团聚体稳定性在景观尺度上的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空间预测和空间贡献分析,利用趋势分析探究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要素,以及监测黄土高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时空响应,并逐像元探测其时空变化出现的拐点/断点,最后结合统计年鉴数据分析黄土高原农业活动的时空变异,以期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下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团聚体稳定性指数平均重量直径MWD、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0.25和可蚀性因子K值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分别是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三指数低的块金值和基台值表明了实验具有较小的采样误差、随机误差和总变异。变程信息证明在0–10cm土层,它们均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性;10–20cm的K值具有最大的空间异质性和最小的空间相关性。基底效应强调了MWD和WSA>0.25具有强的空间相关性,二者主要受到本质因素的作用,对于K值,人为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表层。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强的农业活动和低的团聚体稳定性、高的土壤可侵蚀性具有紧密联系,其中特殊点分析发现短期内,耕园地转为灌木可显着改善土壤结构,尤其是对表层。进一步利用景观指数量化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结合土壤性质、地形因子、温度、干旱度和植被覆盖数据,预测MWD、WSA>0.25和K值的空间分布,发现团聚体稳定性指数的空间变异受土壤性质、景观结构、地形、植被活动和水热条件的综合影响,并且预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的量化,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常被忽略。土壤变量的排除虽会降低MWD和WSA>0.25预测性能,但对K值的预测仍较理想,说明利用辅助数据预测团聚体稳定性指数的空间分布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包括直接和间接贡献),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SOC、高程、坡度、耕园地斑块所占面积、草地斑块所占面积、pH、非晶质氧化铁、碳酸钙、季节性温差和地形湿度指数起着主要作用,越往表层,自然因素直接作用越强,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结构直接影响SOC、坡度等从而间接贡献团聚体稳定性;越往深层,土壤性质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加强;(2)黄土高原尺度下,人为活动强度的差异性导致退耕前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控制因素不同,退耕前主要受土壤质地、气候因子、SOC、地形因子的控制,退耕后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结构的作用由不显着到较强,证明了人为干扰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显着作用,坡度由负效应转为正效应,说明坡耕地转为林灌草地有益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另外,线性回归模型的性能反映出该尺度团聚体稳定性空间预测难度大,后期需更详细的规划,本论文是对该尺度相关研究的初探,为后期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3)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数据产品的综合方法,对土壤水时空动态中植被的驱动进行系统和定量评估。该方法也可应用到其他未布有土壤水监测网区域。首先证明了GLEAM土壤水数据集在评估黄土高原土壤水时空动态变异中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34年的时间尺度上,植被恢复在植被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异中发挥主导作用,驱使较湿润区域(年降雨>450 mm)变干燥,较干燥区域变湿润,这是植被结构差异、密度、树龄和物种综合促成的。降雨仅对裸地和稀疏植被区土壤水有显着正效应。而蒸散对裸地、稀疏植被区或茂密植被区的土壤水有重要影响。空间尺度上,蒸散和降雨作用更为显着,植被覆盖对土壤水动力学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弱,蒸散在还林区土壤水分动态中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退耕还林(草)工程早期阶段(2000–2010年);降雨和植被恢复对还草地土壤水的贡献远大于蒸散的作用。因此,空间分析对明确土壤水和植被恢复间相互作用是必要的;建议在半湿润地区不应进一步退耕,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稀疏以及过度稀疏的植被覆盖区可进一步恢复;(4)利用通量观测站监测数据验证GLASS GPP数据集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利用趋势分析探测到1982–2015年来GPP整体的增加趋势,但分段函数分析发现所有像元的变化速率和趋势是有显着性差异的,且在不同阶段也不同,主要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拐点)、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断点);平均拐点发生在2005年,平均断点在2003年,主要像元拐点/断点集中在2011–2015年,强调了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方式需不同,其强度也应因地制宜,否则可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生态效应,且主要像元的植被恢复已经达到阈值;(5)退耕后黄土高原粮食产量并未因种植面积减少而减少,反而大范围县域呈现增加趋势,肥料施用量的增加是原因之一,从趋势分析可知部分县域的产量波动较大,这种情况不利于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的维护,如果农民生计较为单一,则会为提高产量而增加耕地以抵御产量波动。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考虑拓宽农民生计降低其对耕作的依赖性。综上所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虽致该区耕地面积减少,但并未导致其农业生产力下降;考虑到退耕对“土—水—植被”的影响,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因地制宜。这对于揭示土壤侵蚀规律、更加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入黄泥沙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期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建议,为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杨磊[9](2020)在《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背景下,温带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及其变化机制,本文借助于遥感技术的区域性优势,融合生态水文学、恢复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气象、植被、社会经济等资料,以草地类型丰富的阿勒泰地区为研究区,选择覆盖度、产草量及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为量化指标,分析了草地退化的趋势、规律和空间差异性,评估了草地退化的ESV损失量,明晰了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影响强度,提出了草地退化区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为遏制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不断加剧的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程度不断加重。空间上,全区50%以上草地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持续增大,多样性和均匀性不断减小;覆盖度较高的草地(覆盖度>0.6)面积减少明显,并不断向覆盖度较低的草地(覆盖度<0.4)转移,草地产草量降低,阿尔泰山山区及山前植被覆盖较高的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退化明显。(2)利用时间累积归一化植被指数(Time-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TI-NDVI)作为ESV的当量修正系数,通过增强ESV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表达,首次计算了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计算得到:2000~2017年的18年内阿勒泰地区草地ESV损失5.10%。(3)自然方面,研究了草地的发展与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关系,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分布区内,92%以上区域气候变暖变湿,干旱的平原区内大面积草地在供水条件改善条件下发生改善,然而相对寒冷的山区,大面积草地在自然条件改善情况下发生了退化。(4)人为方面,阿勒泰地区草地超载比例高达52%,春秋牧场超载更是达到了69%。48.47%草地植被变化由人为因素所主导,46.82%由气候因素所主导,4.71%由两者共同主导。同时退化草地中的94.00%由人为因素主导,改善草地中的93.13%由气候因素主导。从而第一次比较清晰地区分了草地变化与气候、人为的关系,指出了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今后草地的保护、草场条件改善所要采取的有针对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5)根据其生态退化现状与原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A.打草适宜时间应该在7月26日至8月9日期间,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利于草地尽快恢复。B.开展草地修复和保护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围栏封育、人工补种和毒害草、鼠虫防治等工程措施。C.采取发展畜牧产业园、种植饲料灌木林,合理控制放牧强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非工程措施。坚持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以推动当地农牧业向现代化进程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工程和措施为依托,推进生态补偿和政策奖惩机制以保障生态修复措施的顺利推行,逐步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地恢复及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
席沁[10](2019)在《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典型栗钙土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代表性地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明显,降雨少,蒸发强,土壤中的碳酸钙在部分土层中大量富集,形成紧密的灰白色钙积层。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栗钙土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工程造林在该区域相继开展,但成效不足预期。为深入探究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限制性因素,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本研究首次以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出钙积次生化并进行验证。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进行选点取样调查,探究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过程与垂直分布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规律,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阐明了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机制。依据碳酸钙沉积的过程与原理,本研究以抑制钙积次生化为出发点,从多角度选用造林技术,开展多重复大田试验,其中将一种林业新材料——酵母提取物试用于栗钙土造林研究中。试验后,通过分析各项造林技术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沉积、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分运移的影响,并比较造林苗木对各项造林技术的响应,探究能有效抑制钙积次生化,提高典型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造林技术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少降雨强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后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在约20 cm深度以下再次沉积,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现象得到证实。其中,20-40 cm是钙积次生化的主要层次,1-10年林龄间该层土壤碳酸钙含量平均由192.25 mg/g增加到289.87 mg/g。形成钙积层的厚度随着造林时间的增长平均由8.5 cm增加至35.7 cm,沉积过程在垂直维度上呈由浅至深积累的演变规律(从约20厘米延伸到约60厘米)。在碳酸钙沉积量和垂直分布位置上,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表现出向相邻自然栗钙土趋近的特点。(2)钙积次生化过程中,20-60 cm深度间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表现为孔隙度和含水率下降、有机质及总氮、总磷含量降低,而pH和容重增大。由于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土壤毛管孔隙中随水分运移的Ca(HCO3)2转变为CaCO3沉积,导致造林地土壤物理结构破坏,养分运移受阻。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其理化性质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性。(3)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使相应土层的水力传导度降低,水分入渗过程受到钙积层的阻碍,更多的土壤水分积蓄在表层中极易蒸发和散失,持水能力因此而降低。试验中水分运移特征的观测结果可与Kostiakov幂函数模型高度拟合,本研究据此进一步量化分析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湿润峰位移、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持水变化量)与钙积次生化的模型关系。(4)钙积次生化对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的运移特征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这是导致造林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钙积次生化是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点。各项造林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量与理化性质对添加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与单向渗水膜有显着的响应。而渗灌补水和集水坡面处理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与理化性质没有显着影响。由于极性氨基酸与Ca2+的矿化反应,根施酵母提取物对20-60 cm深度间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的抑制作用不显着。但因其充足的养分含量,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在根施20 g、30 g、和40 g酵母提取物后有显着的改善。(5)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结果为,保水剂的施用减缓了入渗过程,用量越大入渗越缓慢,但入渗总量和持水能力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四种覆盖保墒材料对土壤入渗形成阻碍,其中,秸秆毯覆盖后土壤的入渗过程相对最快,地膜覆盖后入渗过程最慢,单向渗水膜的微孔结构可使水分通过并缓慢入渗。造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在覆盖单向渗水膜后最好,秸秆毯因具有遮光性也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酵母提取物中富含的有机物等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随着根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入渗与持水能力均逐渐提高。(6)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单向渗水膜及根施酵母提取物均显着提高了 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和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ere)de Vos ex Henry)四种研究区常用造林苗木的保存率、生长量、苗木的根系发育特征以及叶水分特征。叶喷酵母提取物使四种苗木的生长和叶水分特征有明显改善,对1.5%和2%两个浓度水平中有较好的响应。酵母提取物富含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且能有效地帮助幼苗形成叶绿素,因而在出新叶后喷施,苗木生长量有更显着的提高,容器苗在萌出新叶后喷施叶水分特征更好,而裸根苗适宜在生长旺盛期喷施。综上所述,深挖整地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会出现钙积次生化现象,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这是导致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工程低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抑制碳酸钙沉积为出发点,基于各项造林技术试用结果,提出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或单向渗水膜、根施40 g和在适宜时间叶喷2%浓度酵母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环境,促进造林苗木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典型栗钙土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典型草原普通栗钙土土壤湿度空间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典型草原普通栗钙土土壤湿度空间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锡林郭勒草原土壤速效氮空间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半变异函数 |
1.3.2 克里格插值法 |
1.3.3 垂直递减率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层土壤AN含量特征描述性分析 |
2.2 分层土壤AN空间结构分析 |
2.3 分层土壤AN空间变化分析 |
2.3.1 分层土壤AN含量水平变化特征分析 |
2.3.2 分层土壤AN含量垂直变化分析 |
2.4 土壤AN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各分层土壤AN相关性分析 |
2.4.2 土壤AN与土壤化学特征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锡林河流域厚壁菌群和拟杆菌群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1 锡林河流域厚壁菌和拟杆菌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
1.2 厚壁菌和拟杆菌的研究意义 |
1.2.1 厚壁菌和拟杆菌在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体中的功能 |
1.2.2 厚壁菌和拟杆菌的系统发育分类学研究进展 |
1.2.3 厚壁菌和拟杆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 厚壁菌和拟杆菌的研究进展 |
1.3.1 厚壁菌和拟杆菌的生物地理学分布研究进展 |
1.3.2 厚壁菌和拟杆菌对土壤理化因子变化的响应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二 材料与方法 |
2.1 锡林河流域放牧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及采样点布局 |
2.2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 土壤样品DNA的提取 |
2.4 细菌16S r RNA基因PCR扩增 |
2.5 细菌群落PCR产物纯化及高通量测序 |
2.6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7 菌群及理化因子的统计分析 |
三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理化性质 |
3.2 高通量测序结果 |
3.3 厚壁菌和拟杆菌群落组成 |
3.4 厚壁菌和拟杆菌的生物地理学分布 |
3.5 厚壁菌和拟杆菌群的空间分布热区 |
3.6 厚壁菌和拟杆菌群落的β多样性分析 |
3.7 厚壁菌和拟杆菌群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7.1 单个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7.2 复合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四 讨论 |
4.1 厚壁菌和拟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学分布特征 |
4.2 厚壁菌和拟杆菌群落的组装机制 |
4.3 厚壁菌和拟杆菌群落空间异质性的环境驱动力 |
4.4 厚壁菌/拟杆菌的比值变化 |
五 结论与创新点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植被类型变化对径流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进展 |
1.3.2 森林植被对径流过程影响研究进展 |
1.3.3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祁连山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植被特征 |
2.1.6 水文特征 |
2.2 排露沟流域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观测样地布设 |
2.3.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排露沟流域植被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3.1 ZY-3数据分类 |
3.1.1 数据预处理 |
3.1.2 研究过程 |
3.2 分类实现及精度评价 |
3.3 排露沟流域植被分布特征 |
3.3.1 植被随高程分布分析 |
3.3.2 植被随坡向分布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排露沟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性研究 |
4.1 排露沟流域土壤野外采样 |
4.1.1 土壤采样合理性分析 |
4.1.2 土壤物理性质测量内容及测量方法 |
4.2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差异性研究 |
4.2.1 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4.2.2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差异性分析 |
4.3 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及分布特征研究 |
4.3.1 研究区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4.3.2 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4.3.3 研究区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特征 |
4.4 排露沟流域高精度数字土壤制图 |
4.4.1 数据源介绍 |
4.4.2 环境因子构建 |
4.4.3 环境因子的筛选 |
4.4.4 空间数据挖掘 |
4.4.5 精度评价 |
4.5 土壤物理性质空间预测模型 |
4.5.1 土壤容重模拟结果分析 |
4.5.2 土壤质地模拟结果分析 |
4.5.3 模拟结果评价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排露沟流域径流过程模拟研究 |
5.1 流域空间离散化与参数化 |
5.1.1 流域水系提取 |
5.1.2 流域离散化 |
5.1.3 流域空间参数化 |
5.2 SWAT模型简介 |
5.2.1 SWAT模型概述 |
5.2.2 SWAT模型原理 |
5.2.3 SWAT模型模拟方法 |
5.2.4 SWAT模型输入数据 |
5.2.5 SWAT模型校准与验证 |
5.3 基于SWAT模型的排露沟流域径流过程模拟 |
5.3.1 流域气象特征 |
5.3.2 流域径流特征 |
5.3.3 流域径流过程模拟 |
5.3.4 不同雨量情况下的径流模拟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排露沟流域植被类型变化情景下对径流过程影响 |
6.1 研究方案设计 |
6.2 流域尺度植被组合模式的水文效应 |
6.3 不同植被组合情景下流域径流变化 |
6.4 不同植被类型组合下流域水量平衡指标的变化 |
6.5 排露沟流域最佳水源涵养效能植被类型 |
6.6 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性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中的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基于环境相似性的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制图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数字土壤制图的理论和方法进展 |
1.2.2 土壤采样设计研究进展 |
1.2.3 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现状 |
1.2.4 土壤预测制图的不确定性及验证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土壤剖面数据 |
2.2.1 布设建模点 |
2.2.2 布设验证点 |
2.2.3 野外采集与实验测定 |
2.3 环境协变量 |
2.3.1 气候要素 |
2.3.2 生物要素 |
2.3.3 地形要素 |
2.3.4 母质要素 |
2.3.5 人类活动要素 |
2.4 土壤属性精细制图方法 |
2.4.1 单个土体有机碳计算方法 |
2.4.2 土壤类型法 |
2.4.3 基于土壤多边形图斑的环境相似性方法 |
2.5 精度评价指标 |
第三章 土壤类型法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预测 |
3.1 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碳储量估算 |
3.2 不同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碳储量估算 |
3.3 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碳储量估算 |
3.4 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碳储量估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相似性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预测 |
4.1 环境相似性结果 |
4.2 不同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碳储量估算 |
4.3 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碳储量估算 |
4.4 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碳储量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5.1 基于土壤类型法与环境相似性结果比较与评价 |
5.2 不确定性分析 |
5.3 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
5.3.1 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5.3.2 各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重要性 |
5.3.3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主控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时空贝叶斯的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覆盖遥感监测指标的选取 |
1.2.2 时间序列数据重建研究进展 |
1.2.3 时空插值分析方法 |
1.2.4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1.2.5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 |
1.2.6 时空数据分析方法 |
1.2.7 响应关系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8 时间序列预测研究进展 |
1.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类型 |
2.1.6 水资源 |
2.1.7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植被覆盖 |
2.2.2 陆表温度 |
2.2.3 蒸散 |
2.2.4 土壤含水量 |
2.2.5 气象数据 |
2.2.6 空间数据 |
3 数据预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 序列数据整合构建 |
3.2 时空克里格插值 |
3.2.1 时空平稳性 |
3.2.2 时空平稳性检验 |
3.2.3 构造变异函数 |
3.2.4 理论时空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方法 |
3.3 隐高斯模型 |
3.4 INLA算法 |
3.5 非参数动态趋势分析法 |
3.5.1 时空模型 |
3.5.2 时空效应 |
3.5.3 时空交互效应 |
3.6 时空贝叶斯建模 |
3.6.1 时空贝叶斯模型 |
3.6.2 随机偏微分方程 |
3.7 模型评判准则DIC |
4 区域气象数据时空克里格插值分析 |
4.1 时间序列分解 |
4.1.1 降水 |
4.1.2 风速 |
4.1.3 气温 |
4.2 随机项平稳性检验 |
4.2.1 降水 |
4.2.2 风速 |
4.2.3 气温 |
4.3 随机项时空变异函数拟合 |
4.3.1 降水 |
4.3.2 风速 |
4.3.3 气温 |
4.4 精度验证 |
4.5 小结 |
5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环境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5.1 时空趋势模型比较与选择 |
5.2 年际及月际变化特征分析 |
5.2.1 月际变化特征 |
5.2.2 年际变化特征 |
5.2.3 年内月际变化特征 |
5.3 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3.1 植被覆盖 |
5.3.2 气象指标 |
5.3.3 陆表温度 |
5.3.4 土壤含水量 |
5.3.5 蒸散指标 |
5.4 时空交互效应分析 |
5.4.1 NDVI时空交互效应 |
5.4.2 GPP时空交互效应 |
5.4.3 降水时空交互效应 |
5.4.4 气温时空交互效应 |
5.4.5 风速时空交互效应 |
5.4.6 陆表温度时空交互效应 |
5.4.7 土壤含水量时空交互效应 |
5.4.8 蒸散时空交互效应 |
5.5 小结 |
6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 |
6.1 相关性分析 |
6.1.1 植被覆盖 |
6.1.2 气象指标 |
6.1.3 陆表温度 |
6.1.4 土壤含水量 |
6.1.5 蒸散指标 |
6.2 模型比较与选择 |
6.3 NDVI与各指标的响应关系分析 |
6.3.1 气象指标 |
6.3.2 陆表温度 |
6.3.3 土壤含水量 |
6.3.4 蒸散指标 |
6.3.5 土壤类型 |
6.3.6 土地覆盖类型 |
6.3.7 荒漠化气候类型 |
6.3.8 其他 |
6.4 GPP与各指标的响应关系分析 |
6.4.1 气象指标 |
6.4.2 陆表温度 |
6.4.3 土壤含水量 |
6.4.4 蒸散指标 |
6.4.5 土壤类型 |
6.4.6 荒漠化气候类型 |
6.4.7 其他 |
6.5 小结 |
7 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响应的时空建模 |
7.1 时空模型构建 |
7.2 模型比较与选择 |
7.3 植被覆盖时空建模结果 |
7.3.1 NDVI时空建模结果 |
7.3.2 GPP时空建模结果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特色与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据预处理代码 |
附录B 时空克里格插值误差 |
附录C 时空克里格插值结果 |
附录D 气象站点数据Adf检验结果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锡林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区天然牧草优势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 |
1.2.2 植被群落分类研究 |
1.2.3 生态位研究进展 |
1.2.4 环境因子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流域地理与地形地貌 |
2.1.2 流域土壤与植被 |
2.1.3 流域气象与水文 |
2.2 数据获取 |
2.2.1 植被数据获取 |
2.2.2 气象数据获取 |
2.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2.3.1 主成分分析方法 |
2.3.2 干旱指数方法 |
2.3.3 TWINSPAN分类方法 |
2.3.4 经典统计学方法 |
2.3.5 重要值与物种多样性 |
2.3.6 生态位理论 |
2.3.7 克里格(kringing)插值 |
2.3.8 冗余分析(RDA) |
2.3.9 通径分析与决策系数方法 |
3 流域干旱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素识别 |
3.1 主要气象因子识别 |
3.2 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
3.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3.2.2 气温变化特征 |
3.2.3 潜在蒸发变化特征 |
3.3 干旱环境识别 |
3.3.1 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 |
3.3.2 干旱事件的变化分析 |
3.4 小结 |
4 不同土壤类型下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生态位特征分析 |
4.1 不同土壤类型植被生长状况研究 |
4.1.1 不同土壤类型植被生长特征 |
4.1.2 植被生长的分布特征 |
4.1.3 物种的群落分类 |
4.2 不同土壤类型物种多样性分析 |
4.3 不同土壤类型主要物种生长特征 |
4.4 不同土壤类型种群生态位分析 |
4.4.1 主要物种生态位宽度 |
4.4.2 主要物种生态位重叠 |
4.4.3 生态位重叠DCA分析 |
4.5 小结 |
5 不同土壤类型牧草优势物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
5.1 物种多样性对环境因子响应的研究 |
5.2 物种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3 不同土壤类型物种生长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3.1 淋溶型栗钙土牧草优势种生长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5.3.2 普通栗钙土牧草优势种生长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5.3.3 红砂土牧草优势种生长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5.3.4 其他土壤类型牧草优势种生长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炭井工开采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区土壤侵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国内外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地表生态环境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矿区地表生态环境现状 |
2.2.1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描述 |
2.2.2 矿区典型生态环境问题 |
3 研究区数据收集与样品处理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1.1 DEM数据 |
3.1.2 RS数据 |
3.1.3 CMADS数据 |
3.1.4 HSWD数据 |
3.2 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样品预处理 |
3.2.3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2.4 测定方法与质量控制 |
4 矿区地表土壤侵蚀特征模拟计算 |
4.1 土壤侵蚀模型介绍 |
4.2 因子计算 |
4.2.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
4.2.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
4.2.3 坡长坡度因子(LS) |
4.2.4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 |
4.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
4.3 土壤侵蚀模数与强度特征对比 |
4.3.1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结果 |
4.3.2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面积和占比 |
4.4 叠加分析 |
4.4.1 坡度与侵蚀强度叠加分析 |
4.4.2 土地利用类型与侵蚀强度叠加分析 |
4.4.3 植被覆盖度与侵蚀强度叠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矿区地表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
5.1 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特征 |
5.1.1 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 |
5.1.2 重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
5.2 重金属生态风险污染评价 |
5.2.1 单因子和内梅罗指数法 |
5.2.1.1 评价方法 |
5.2.1.2 评价结果分析 |
5.2.2 潜在生态综合和地累积指数法 |
5.2.2.1 评价方法 |
5.2.2.2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污染特征溯源分析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聚类分析 |
5.3.3 因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水-植被的时空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水—植被”系统研究 |
1.2.2 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土壤团聚体的空间变异和影响因素 |
1.2.3 土壤水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时空响应及其驱动力 |
1.2.4 退耕还林(草)工程下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
1.2.5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时空变异 |
1.3 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黄土高原地区 |
2.1.2 纸坊沟小流域 |
2.2 数据源和提取方法 |
2.2.1 纸坊沟流域辅助数据 |
2.2.2 黄土高原辅助数据 |
2.3 样品采集和室内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2.4.1 经典统计分析 |
2.4.2 地统计分析 |
2.4.3 精度评估 |
2.4.4 通径分析 |
2.4.5 偏最小二乘回归 |
2.4.6 结构方程模型 |
第3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布 |
3.1 典型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布 |
3.1.1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 |
3.1.2 空间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1.3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的空间格局 |
3.1.4 普通克里格和反距离加权的比较 |
3.2 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布 |
3.3 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团聚体稳定性驱动因子研究 |
4.1 典型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预测 |
4.1.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1.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1.2.1 土壤性质的影响 |
4.1.2.2 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的影响 |
4.1.2.3 环境因素的影响 |
4.1.3 SSPFs和 ESPFs的方程构建 |
4.1.4 团聚体稳定性指数的空间预测 |
4.2 典型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贡献分析 |
4.2.1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各影响因素的贡献 |
4.2.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4.3 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初探 |
4.4 小结 |
第5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土壤水时空格局驱动分析 |
5.1 土壤水分动态时空格局 |
5.2 NDVI、蒸散和降雨动力学的时空格局 |
5.3 NDVI、蒸散和降雨与土壤水在时空尺度上的关系 |
5.4 NDVI、蒸散和降雨对土壤水的贡献 |
5.5 小结 |
第6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及农业生产的时空变化 |
6.1 黄土高原GPP的时空变化 |
6.2 农业生产的时空变化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研究 |
1.2.2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条件 |
2.3 土壤类型 |
2.4 生物资源 |
2.4.1 草地资源 |
2.4.2 森林资源 |
2.4.3 动物资源 |
2.5 水文水资源 |
2.6 经济社会概况 |
第三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特征 |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研究方法 |
3.2 草地类型组成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
3.2.1 草地类型 |
3.2.2 不同草地类型的物种组成 |
3.2.3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
3.3 当地居民对草原生态退化的感知 |
3.3.1 问卷基本情况 |
3.3.2 居民对草地生态退化的认知 |
3.3.3 居民认为草地生态退化的原因 |
3.4 草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 |
3.5 草地覆盖度等级的面积变化特点 |
3.6 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3.6.1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总体特征 |
3.6.2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空间特征 |
3.6.3 草地覆盖度趋势性预测 |
3.7 草地产草量的变化特点 |
3.7.1 草地产草量反演 |
3.7.2 草地产草量变化总体特征 |
3.7.3 草地产草量变化的空间特征 |
3.7.4 草地产草量趋势性预测 |
3.8 小结 |
第四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受损评估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不同时段TI-NDVI的空间特征 |
4.2.1 TI-NDVI(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2 TI-NDVI(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3 TI-NDVI(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3 TI-NDVI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3.1 TI-NDVI(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2 TI-NDVI(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3 TI-NDVI(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4 不同时段ESV的空间特征 |
4.4.1 ESV(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2 ESV(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3 ESV(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5 ESV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5.1 ESV(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2 ESV(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3 ESV(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 |
5.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2 研究方法 |
5.2 自然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2.1 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
5.2.2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 |
5.2.3 土壤干旱指数时空变化 |
5.2.4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TVDI相关性 |
5.3 人为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3.1 草地超载放牧 |
5.3.2 其它人为因素 |
5.4 草地生态退化的驱动机制 |
5.4.1 物候变化 |
5.4.2 草地与水分的关系 |
5.4.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退化影响的厘定 |
5.5 小结 |
第六章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与保障机制 |
6.1 野外采样与研究方法 |
6.1.1 野外采样 |
6.1.2 研究方法 |
6.2 草地围栏对草地影响 |
6.2.1 围栏对生物量的影响 |
6.2.2 围栏对草地植被盖度、高度的影响 |
6.2.3 围栏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4 围栏对草地产生影响的原因探讨 |
6.3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 |
6.3.1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
6.3.2 草地生态修复非工程措施 |
6.4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修复保障机制 |
6.4.1 生态补偿 |
6.4.2 政策奖惩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不同草地类型物种组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栗钙土分布与形成研究进展 |
1.2.2 栗钙土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
1.2.3 栗钙土造林研究进展 |
1.2.4 栗钙土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
1.2.5 酵母提取物应用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与植被 |
2.6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
3.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
3.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
3.1.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3.1.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3.1.6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研究方法 |
3.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演变规律研究方法 |
3.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研究方法 |
3.2.4 造林技术试验布设 |
3.2.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
3.2.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研究方法 |
3.2.7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
3.2.8 数据分析 |
3.3 技术路线图 |
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
4.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
4.1.1 不同林龄间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变化 |
4.1.2 钙积次生化过程垂直分布规律 |
4.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与自然土壤碳酸钙含量相关性 |
4.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
4.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演变 |
4.2.2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 |
4.2.4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
5.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的演变 |
5.1.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湿润峰位移的演变 |
5.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的演变 |
5.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的演变 |
5.1.4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入渗参数的模型建立 |
5.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的演变 |
5.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量的演变 |
5.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持水能力的模型建立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1 造林技术对土壤钙积次生化的抑制作用 |
6.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容重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pH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氮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磷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讨论 |
6.4.2 小结 |
7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湿润峰位移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栗钙土造林苗木生长情况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1 栗钙土造林苗木保存与生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1.1 苗木保存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1.2 苗木的生长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 栗钙土造林苗木根系发育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1 苗木总根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2 苗木根表面积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3 苗木根尖数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 栗钙土造林苗木叶水分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1 苗木叶水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2 苗木叶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3 苗木叶水分饱和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4 讨论与小结 |
8.4.1 讨论 |
8.4.2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典型草原普通栗钙土土壤湿度空间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锡林郭勒草原土壤速效氮空间变异分析[J]. 常帅,于红博,张巧凤,马梓策,刘月璇,李想. 草业学报, 2021(07)
- [2]锡林河流域厚壁菌群和拟杆菌群的生物地理学研究[D]. 夏晶晶. 内蒙古大学, 2021
- [3]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植被类型变化对径流过程的影响[D]. 芦倩.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基于环境相似性的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制图方法探索[D]. 王蕾.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时空贝叶斯的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D]. 汪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锡林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区天然牧草优势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D]. 王慧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炭井工开采环境效应研究[D]. 周晓芳.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8]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水-植被的时空变异分析[D]. 叶露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
- [9]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D]. 杨磊. 新疆大学, 2020(06)
- [10]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D]. 席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