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齐芮[1](2021)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让临床运用有据可循。方法:用计算机检索的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资源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日期为建库以来至2021年1月1日;手工检索学位论文,《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等检索有关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如发生分歧由导师进行判断。并将筛选出的文章应用改良版的Jadad量表与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用Rev Man 5.4软件对纳入的文献中的实验指标:血钙浓度、血磷浓度、甲状旁腺素浓度、血钙磷乘积、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血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KT/V、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中,共观察患者1683名,其中服用尿毒清颗粒结合西医治疗的试验组842名,未使用尿毒清颗粒的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841名。其中有19篇研究对象为血透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腹膜透析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慢性肾衰3-4期非血透患者,故先分为3个亚组进行试验数据的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血透组:研究血透患者血钙浓度变化的有17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钙浓度的MD=0.22,95%CI(0.13,0.31),Z=4.81(P<0.00001),试验组在升高血钙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钙浓度;研究对血磷浓度的影响有18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降低患者血磷浓度MD=-0.29,95%CI(-0.34,-0.23),Z=10.7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磷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磷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甲状旁腺素浓度变化的17篇,试验组降低血甲状旁腺素浓度SMD=-1.58,95%CI(-1.9,-1.27),Z=9.8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抑制血透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研究血透患者血钙磷乘积变化的有3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钙磷乘积的M D=-0.35,95%CI(-1.08,-0.37),Z=0.95(P=0.3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浓度变化的有8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肌酐浓度的[MD=-36.09,95%CI(-45.41,-26.76),Z=7.59(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尿素氮浓度变化的有7项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 D=-5.69,95%CI(-6.46,-4.92),Z=14.51(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尿素氮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尿素氮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有2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肌酐清除率MD=2.34,95%CI(1.1,3.58),Z=3.69(P=0.0002),试验组在提高血肌酐清除率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清除率;(2)腹膜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试验组对于提高血钙浓度[MD=0.30,95%CI(0.17,0.43),Z=4.26(P<0.0001)]、降低血磷浓度MD=-0.49,95%CI(-0.66,-0.33),Z=5.75(P<0.00001)、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MD=-2.63,95%CI(-4.2,-1.06),Z=3.29(P=0.001)]、提高白蛋白浓度[MD=6.06,95%CI(2.07,10.05),Z=2.98(P=0.003)],结果显示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在对于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提高血钙、降低血磷、降低甲状旁腺素、提高白蛋白上有明显疗效;(3)CKD3-4期非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其中试验组对于降低血磷浓度的[MD=-1.61,95%CI(-2.89,-0.33),Z=2.46(P=0.01<0.05)]、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D=-1.98,95%CI(-2.58,-1.38),Z=6.49(P<0.00001)、提高肾小球滤过率MD=3.47,95%CI(0.82,6.12),Z=2.57(P=0.01<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KD3-4期非透析组降低血钙浓度、降低尿素氮浓度、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有明显疗效;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适合临床应用;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小,存在偏倚风险。
何芳[2](2021)在《TGF-β1在诱导血管钙化过程中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COX-2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因,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进一步增加。在CKD中血管钙化极其常见,据报道,血管钙化是CKD患者CVD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CKD血管钙化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研究发现TGF-β1诱导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我们的前期研究也发现,COX-2参与介导血管钙化这一过程。本研究主要探讨TGF-β1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究COX-2在TGF-β1诱导的血管钙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评价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对肾衰模型大鼠肾损伤和血管钙化的作用,为临床血管钙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对减少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实验方法:1.体外实验(1)原代SD大鼠主动脉VSMCs提取。(2)高磷诱导VSMCs钙化,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及COX-2和β-catenin、GSK3β、p-GSK3β蛋白水平变化,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高磷对TGF-β1信号的影响。(3)腺病毒TGF-β1处理VSMCs,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指标Runx2、OPN以及VSMCs标记α-SMA、SM22α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检测COX-2、β-catenin、GSK3β、p-GSK3β、Sclerostin和c-myc蛋白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VSMCs钙化情况;腺病毒TGF-β1处理SD大鼠主动脉环,14d后进行硝酸银染色,检测主动脉环钙化情况。(4)对VSMCs进行如下处理:对照、Ad TGF-β1、NS398(COX2抑制剂)、Ad TGF-β1+NS398,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指标Runx2、OPN以及VSMCs标记α-SMA、SM22α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检测β-catenin、GSK3β、p-GSK3β、Sclerostin蛋白表达情况;对SD大鼠主动脉环做同样处理,14d进行硝酸银染色,检测主动脉环钙化情况。(5)腺病毒TGF-β1处理VSMCs,免疫沉淀(IP)检测p-Smad2/3与p-CREB之间的相互作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检测p-Smad2/3或p-CREB在Sclerostin和β-catenin启动子区域的募集情况。2.体内实验(1)0.75%腺嘌呤饮食诱导SD大鼠肾衰模型;(2)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正常饮食6W),低剂量预防组(0.75%腺嘌呤饮食+1mg/kg美洛昔康6W),高剂量预防组(0.75%腺嘌呤饮食+6mg/kg美洛昔康6W),模型组(0.75%腺嘌呤饮食6W),低剂量治疗组(0.75%腺嘌呤饮食6W后,胃内给药1mg/kg美洛昔康20d),高剂量治疗组(0.75%腺嘌呤饮食6W后,胃内给药6mg/kg美洛昔康20d)。(3)每个实验终点,处死大鼠,测量体重,收集眼眶静脉血,检测血生化指标:钙(Ca)、磷(Pi)、尿素氮(BUN)、肌酐(Scr),同时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TGF-β1与COX-2的表达情况;取大鼠肾脏标本做HE染色看肾脏的病理改变情况;取大鼠胸主动脉,Western Blot检测TGF-β1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硝酸银染色,检测每组大鼠血管的钙化情况。3.临床样本收集(1)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内科CKD患者血液样本,分为2组:CKD非透析患者和CKD透析患者。以下是该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KDOQI分期三期及以上即:肾小球路过滤(GFR)≤60ml/(min·1.73m2);排除标准:(1)有慢性基础疾病;有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梅毒等;(2)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3)严重贫血或有出血性疾病,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4)严重心血管疾病;(5)昏迷患者;(6)未经知情同意。特别说明:该研究在进行前均取得各位患者知情同意以及签字后才实施,且已通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2)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透析患者在未透析之前采血;(3)采血前仔细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和住院号;(4)采血后在室温下静置2小时,低温(4℃)、3500rmp离心5min,收集血清,并于-80℃保存样本;(5)血生化检测:钙(Ca)、磷(Pi)、尿素氮(BUN)、肌酐(Scr)(6)ELISA检测收集血清样本中TGF-β1、COX-2以及Sclerostin的表达情况。(7)本研究开始共计有175里患者参与,经排除标准筛选后共计96例患者入选。结果:1.体外实验结果(1)高磷诱导VSMCs钙化中,TGF-β1的m RNA和蛋白水平上调,以及TGF-β1信号转录活性增强,同时COX2和β-catenin、p-GSK3β蛋白水平上调,GSK3β蛋白水平无改变;(2)TGF-β1能上调VSMCs中Runx2、OPN的m RNA和蛋白水平,下调α-SMA、SM22αm RNA和蛋白水平,TGF-β1能诱导VSMCs和大鼠主动脉环钙化。TGF-β1在诱导VSMCs钙化过程中,上调COX2和β-catenin、p-GSK3β蛋白水平,下调Sclerostion表达,GSK3β蛋白水平无改变;(3)COX-2抑制剂NS398能降低TGFβ对Runx2、OPN表达的上调以及减少TGFβ对α-SMA、SM22αm RNA的下调作用。NS398能减少TGF-β1诱导的VSMCs和大鼠主动脉环钙化。NS398能降低TGFβ上调的β-catenin、p-GSK3βm RNA和蛋白水平,以及增加TGFβ下调的Sclerostion m RNA和蛋白水平。对GSK3β表达水平无改变。(4)IP和CHIP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处理VSMCs后,p-Smad2/3与p-CREB相互作用,p-Smad2/3与p-CREB在Sclerostion或β-catenin的启动子区域募集。2.体内实验结果(1)体重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而治疗组大鼠体重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2)血清生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a、Pi、BUN、Scr明显高于对照组,预防组大鼠血清中Ca、Pi、BUN、Scr高于治疗组但都低于模型组。(3)ELISA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OX-2和TGF-β1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4)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肾脏结构正常,肾小球、肾小管及间质无异常改变;模型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明显:肾小球数量明显减少,肾小管扩张,管内有棕褐色晶体物质沉积,间质区域增宽,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比较明显;预防组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稍微改善一些;而治疗组肾脏病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5)大鼠胸主动脉组织检测结果: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COX-2和TGF-β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硝酸银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管可见明显的钙化,预防组血管钙化改善不明显,治疗组血管钙化得到明显改善。3.临床样本检测结果(1)血清生化的分析结果:所有参与该研究的患者BUN及Scr水平均达到CKD KDOQI 5期,血磷水平明显升高,血钙水平降低。(2)ELISA实验结果:进行血液透析的CKD5期患者血清中COX-2和TGF-β1明显低于非透析CKD5期患者;非透析患者血清中Sclerostin水平明显低于CKD透析患者。结论:1.高磷诱导VSMCs钙化过程中,促进TGF-β1表达并且激活TGF-β1信号。2.TGF-β1可诱导VSMCs成骨分化以及胸主动脉钙化,同时也能促进高磷诱导的VSMCs钙化。3.高磷和TGF-β1在促进VSMCs钙化过程中,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4.高磷和TGF-β1在促进VSMCs钙化过程中,COX-2表达上调;抑制COX-2后能明显抑制高磷和TGF-β1诱导的VSMCs钙化。5.COX-2参与调节高磷与TGF-β1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COX-2后高磷和TGF-β1激活Wnt/β-catenin信号作用明显减弱。6.在体内大鼠肾衰模型中,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能明显减轻血管钙化,同时肾脏损伤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潘飞翔[3](2020)在《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并探讨其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和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理化指标的影响,评价中药结肠透析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辨证和临床上选择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对235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等情况进行查阅汇总,并进行统计与相关性分析,总结出该阶段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探讨中医证候的发展演变规律。2.通过对188例住院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病历资料的收集,统计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和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中药结肠透析对患者肾功能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干预作用。结果:1.235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中医证型表现为纯虚证35例(包括气虚证19例,气阴两虚证3例,气血两虚证5例,阳虚证6例,阴阳两虚证2例)和虚实夹杂证200例。本虚证中气虚证106例,占45.11%;阳虚证62例,占26.38%;阴虚证43例,占18.30%;血虚证24例,占10.21%。标实证中水湿证74例,占37%;瘀血证61例,占30.5%;湿热证51例,占25.5%;溺毒证14例,占7%。2.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湿热证和瘀血证在慢性肾脏病3和4期间的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水湿证和溺毒证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3.阴虚证和瘀血证在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势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4.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在不同证型患者中的平均水平存在差异(P<0.05)。5.188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中进行常规治疗共117例,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共7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相关指标的平均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6..常规组总有效率64.11%,肠透组总有效率70.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在组间分布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血钾、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血钙、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有所回升,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7.慢性肾脏病3期总有效率76.74%,4期总有效率57.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血压、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纯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并以虚实夹杂证为主。2.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水湿证、湿热证和瘀血证贯穿慢性肾脏病3-4期病程始终。3.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和矿物质与骨异常的临床表现形式均不同程度的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4.主要检查化验指标(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左心室质量指数)均不同程度的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5.中药结肠透析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更好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生化指标,其中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在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方面有优势。6.中药结肠透析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疗效优于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
陈勇[4](2020)在《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潜在治疗病谱及针刺网络调节作用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针刺潜在的治疗病谱及针刺的网络调节作用规律,为针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只Wistar大鼠右后足跖处注射弗氏佐剂0.1 ml,制备佐剂性关节炎疾病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造模成功的1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每组5只。同样的方法将其余1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正常+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电针组和正常电针组大鼠予足三里穴、环跳穴电针刺激,刺激参数为:疏密波,频率2/10Hz,强度5/10/15(0.76/1.53/2.3m A),各10min,共30min,隔日一次,第27天后各组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并离心提取血清。Exo Quick法提取血清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浓度粒径检测(NTA)等方法鉴定外泌体,应用非靶标(Label Free)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测量血清外泌体所运载蛋白的种类和含量。筛选组间变化倍数大于1.5,p<0.05的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将筛选出的263个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和61个炎症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作为源数据,在人类疾病数据库(MALACARD)查找与显着差异蛋白相关的疾病,通过Gephi软件构建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疾病网和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疾病网,将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相关疾病与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相关疾病列入Excel表格中,通过“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下拉菜单中的“重复值”,找出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和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二者皆相关的疾病,并联合应用连入度(Degree)、加权入度(Weight Degree)、Page Rank等运行算法筛选与显着差异蛋白相关度高的疾病,剔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及国内《现代针灸病谱》已推荐的针灸治疗病症,最终确定针刺可能的潜在治疗病症。将实验一中筛选的61个炎症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作为源数据,在Uniprot蛋白数据库、STRING数据库、GO功能数据库、KEGG数据库中查找显着差异蛋白相关的互相作用蛋白、分子功能、信号通路及显着差异蛋白来源的细胞和组织,通过Gephi软件构建显着差异蛋白-互相作用蛋白网、显着差异蛋白-信号通路网、显着差异蛋白-功能网及显着差异蛋白-分泌细胞组织网,联合应用Degree、Weight Degree、Page Rank等运行算法筛选关键的互作蛋白、信号通路、分子功能、分泌细胞组织,探究针刺镇痛抗炎网络调节的作用规律。结果:1.实验结合复杂网络分析挖掘的针刺潜在治疗病症结果显示,针刺在32种肿瘤、15种免疫系统疾病、15种循环系统疾病、6种传染病、5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种代谢性疾病、4种骨骼肌肉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3种消化系统疾病、2种呼吸系统疾病、2种皮肤疾病、2种神经系统疾病、1种五官疾病以及11种其他疾病中可能存在潜在的治疗效应。2.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的下游互作蛋白与免疫调节、脂质代谢、糖代谢、信号传导等功能密切相关;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的分子功能多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代谢、免疫调节、信号传导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运输相关;Fox O、Ras、补体和凝血级联、HIF-1、糖酵解/糖异生、PPAR等信号通路可能是针刺整体调节的关键信号通路,这些通路多与免疫调节、糖代谢、脂质代谢等相关;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可来源于消化、泌尿生殖、呼吸、内分泌、循环、免疫、运动、神经、泌尿、皮肤等各个系统。结论:1.针刺潜在适应病症广泛,涉及多系统疾病,其中免疫系统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可能是针刺重要的潜在治疗病症。2.针刺镇痛抗炎作用具有网络调节的特点,可从器官、组织、细胞、蛋白、信号通路等多层次、多维度、多途径发挥整体作用。
潘雅婧[5](2020)在《肾康注射液调节UUO小鼠肾纤维化及HUVEC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VEGF为切入点,在动物和细胞实验探讨肾康注射液对UUO小鼠肾纤维化和HUVEC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氯沙坦钾组(ARB)及高、中、低剂量肾康组(SKI-H、SKI-M、SKI-L)。除sham组外的各组行UUO手术;次日ARB组予氯沙坦钾(13 mg/kg·d)灌胃;SK]-H、SKI-M、SKI-L 组分别予 7.8 g/kg·d、3.9 g/kg·d、1.95 g/kg·d SKI 尾静脉注射。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记录体重变化。给药14天后检测血Scr、BUN、CysC水平;micro-CT检测肾脏血管分布;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改变;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沉积;IHC染色观察VEGF、VEGFR-2表达。2.细胞实验:将HUVEC分为空白组(CON)、SKI高剂量组(SKI-11)、SKI-低剂量组(SKI-L)、VE GF 沉默组(Si)、VEGF 沉默-SKI 高剂量组(Si-SKI-H)、VEGF 沉默-SKI 低剂量组(Si-SKI-L)。SKI-H、SKI-L 组分别予 8 mg/ml、2 mg/ml SKI干预 24 h;Si组通过RNAi转染沉默VEGF基因;Si-SKI-H、Si-SKI-L组在转染同时分别予8 mg/ml、2 mg/ml SKI干预24 h。观察血管生成情况,计算血管生成参数;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VEGF通路重要靶点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1.动物实验:给药14天后UUO组体重较sham组减轻(P<0.01);ARB、SKI-H、SKI-M组体重较UUO组增高(P<0.05)。UUO组Scr、BUN、CysC水平较sham组升高(P<0.05,P<0.01);ARB、SKI-H 组 Scr、BUN、CysC 水平较 UUO 组降低(P<0.05,P<0.01)。肉眼观察sham组双肾无明显异常改变;UUO组患侧肾脏表面粗糙、膨大、积水,肾盂肾盏扩张,实质变薄;SKI组患肾结构破坏较UUO组减轻。micro-CT见sham组肾血管密集,走向清晰;UUO组患肾血管疏松,分支减少、曲度下降;SKI组患肾血管损伤较UUO组减轻。HE染色见sham组肾脏结构完整,无明显病理损害;UUO组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肿胀坏死,间质增宽伴炎性浸润;SKI组肾脏损伤较UUO组减轻。天狼星红染色(光镜)见sham组肾脏几乎无红染胶原;UUO组肾间质大量红色胶原聚集;SKI组红染程度较UUO组减轻。偏振光镜荧光信号变化与普通光镜所见大体一致。IHC示UUO组患肾VEGF、VEGFR-2表达较sham组降低(P<0.01);SKI 组 VEGF、VEGFR-2 表达较 UUO 组降低(P<0.01)。剂量方面,SKI 减轻肾脏纤维化损伤和促进血管生成,以中、高剂量效果更优。2.细胞实验:沉默VEGF 24 h后Si组VEGF基因表达较CON组显着降低(P<0.01),阴性对照组与CON组VEGF无显着差异(P>0.05),验证转染稳定可行。血管生成方面,SKI组血管连接较CON组增多、血管网密度增大,血管生成参数提高,SKI促进HUVEC血管生成(P<0.01,P<0.05)。基因表达方面,与CON组相比,SKI-H 组 VEGF、VEGFR-2、eNOS 水平升高(P<0.05,P<0.01);与 Si 组相比,Si-SKI-H 和 Si-SKI-L 组 VEGF、eNOS 水平升高(P<0.05,P<O.01),SKI 上调 VEGF 通路靶点基因,且该效应在VEGF沉默时更突出。蛋白表达方面,在正常培养及VEGF沉默状态,SKI 均提高 VEGFR-2、p-VEGFR-2、eNOS、p-eNOS 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1.肾康注射液可改善UUO小鼠肾功能,缓解肾纤维化病理改变,减轻纤维化损伤;可缓解肾脏微血管网损伤,上调VEGF、VEGFR-2表达,促进患侧肾脏血管生成。2.肾康注射液可促进HUVEC血管生成;可上调HUVEC的VEGF、VEGFR-2基因表达;可提高VEGFR-2、eNOS总蛋白水平及磷酸化蛋白水平。3.肾康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VEGF/VEGFR-2及下游eNOS来改善肾纤维化损伤和促进血管生成。
胡楠[6](2020)在《主观全面评估法、握力和骨骼肌质量指数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营养不良是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的常见并发症,是透析患者技术失败和全因死亡率的重要预测指标。目前用于评估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方法很多,主观全面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评估方法,但其量表较多、操作相对繁琐,而握力(Handgrip Strength,HGS)及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使用方便、客观有效更有利于临床推广。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GA评分、HGS及SMI,评估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三种评估方法的诊断价值,并分析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4月起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接受CAPD的患者,共123例。分别用SGA评分、HGS和SMI评估患者初始营养状况,并根据结果分别分组(G1、G2;H1、H2;S1、S2)。所有患者随访至2019年11月,其中部分患者资料缺失、失访,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共67例。使用SPSS Statistic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CAPD患者临床指标分别与SGA评分、HGS、SMI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评估 HGS,SMI 对 CAPD 患者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CAPD患者共67例,其中男性37例(55.22%),女性30例(44.78%),男女之比为1.23:1。到研究终点为止,共死亡5例(7.5%),转血液透析12例(17.9%),肾脏移植6例(8.9%),继续腹膜透析44例(65.7%)。因技术失败退出腹膜透析共17例,其原因主要包括包括:心血管意外4例(23%),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5例(29%),腹膜透析充分性差4例(23%),重症感染2例(12%),恶性肿瘤1例(6%),腹透管渗液1例(6%)。2.采用SGA评分诊断患者营养不良并分组,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8.36%。营养良好组(G1)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氮、钾、磷、尿酸均显着高于轻至重度营养不良组(G2)患者,G2组患者年龄及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发生率高于G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HGS诊断患者营养不良并分组,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5.82%。握力正常组(H1)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氮、钾、磷、总铁结合力均显着高于握力下降组(H2)患者,H2组患者年龄及腹膜透析技术失败发生率均高于H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SMI诊断患者营养不良并分组,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8.36%。肌量正常组(S1)患者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血清总胆固醇、钾、磷、总铁结合力、尿酸均显着高于肌量减少组(S2)患者,S2组患者年龄及退出腹膜透析发生率均高于S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分析显示:(1)SGA评分与年龄成正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氮、钾、钙、磷、总铁结合力成负相关(P<0.05)。(2)男性HGS与血清白蛋白、总铁结合力成正相关(P<0.05);女性HGS与尿素氮、血红蛋白成正相关(P<0.05),与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成负相关(P<0.05)。(3)男性患者SMI与身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钾、磷、总铁结合力成正相关(P<0.05),与年龄成负相关(P<0.05);女性患者SMI与尿素氮、肌酐、总铁结合力成正相关(P<0.05),与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成负相关(P<0.05)。6.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握力下降(OR=0.766,95%CI:0.656-0.894,P=0.001),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OR=0.777,95%CI:0.659-0.917,P<0.001)是导致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握力诊断营养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676-0.925,P<0.05),SMI 诊断营养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 0.816(95%CI:0.668-0.944,P<0.001),提示两者诊断营养不良价值均较高。而当两者同时用于诊断CAPD患者营养不良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0.700-0.954,P<0.001),提示HGS与SMI联合应用诊断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价值更高。结论:1.营养不良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2.营养不良是预测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技术失败的重要指标之一。3.握力下降,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是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4.握力和骨骼肌质量指数可用于诊断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且当两者联合使用时,诊断价值更高。
杨语晨[7](2020)在《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兼浊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兼浊瘀证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安全性和综合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四川省中医院肾病科住院部及门诊诊断为慢性肾脏病3-4期,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兼浊瘀证的患者60例。通过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尿毒清颗粒治疗,试验组予以基础治疗+益肾泄浊方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Scr、BUN、UA、Cys-C、e GFR均有所改善,其中试验组Scr、BUN、Cys-C、e GFR改善明显(P<0.05),UA改善不明显(P>0.05)。对照组Scr、BUN、e GFR改善明显(P<0.05),UA、Cys-C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其他实验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ALB、Hb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前后ALT、AST及血K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肾泄浊方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兼浊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2)益肾泄浊方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兼浊瘀证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提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延缓病情进展;(3)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兼浊瘀证的安全性较好。
丘集维[8](2020)在《益肾补脾方对糖尿病肾脏病Ⅲ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益肾补脾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Ⅲ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状况,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的疗效性。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脏病Ⅲ期脾肾气虚证的患者,共纳入研究对象6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疗程均为12周。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压,降脂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予常规基础治疗+益肾补脾方加减,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观察“益肾补脾方”对脾肾气虚证糖尿病肾脏病Ⅲ期患者治疗前后微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营养指标(ALB、Pre-ALB、Hb、TSF)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疗效变化,从而评价该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肾脏病Ⅲ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微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的比较:(1)两组经过12周的治疗后,治疗组的hs-CRP水平与对照组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1,P=0.000);(2)予益肾补脾方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IL-6水平与对照组的IL-6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3,P=0.023);(3)经益肾补脾方治疗后,治疗组的TNF-α水平与对照组的TNF-α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01)。(2)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ALB、Pre-ALB、Hb、TSF)的比较:(1)经益肾补脾方治疗后,治疗组的ALB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1,P=0.009);(2)予益肾补脾方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Pre-ALB水平与对照组的Pre-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5,P=0.006);(3)经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Hb水平与对照组的Hb水平比较有显着差异(t=2.590,P=0.012);(4)两组经过12周的治疗后,治疗组的TSF水平与对照组的TSF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035,P=0.046)。(3)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经过12周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75,P=0.000)。(4)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中,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1)益肾补脾方联合基础治疗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肾脏病Ⅲ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2)益肾补脾方联合基础治疗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肾脏病Ⅲ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ALB、Pre-ALB、Hb、TSF水平,改善营养状况。(3)益肾补脾方联合基础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肾脏病Ⅲ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
李颖锦[9](2020)在《和解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生存时间逐渐延长,如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缓解血液透析并发症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营养不良是长期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是各种营养素的失衡,因其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住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治疗营养不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改善MHD营养不良方法有限,探索中医药对MHD营养不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医和解法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评估益气降浊加减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MHD营养不良的中医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治法。研究目的评价益气降浊加减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00年9月至2018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5例)与对照组(n=25例)。在饮食控制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益气降浊加减方(1剂/日)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3/周;对照组单纯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3/周。疗程均为24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检查结果、人体测量数据及中医四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与治疗后组间结果;比较两组安全性指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益气降浊加减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均>0.05)。(2)人体测量结果比较:试验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较治疗前有显着升高(P<0.05),其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人体测量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B比较均显着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ALB 比较,试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4)OSND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OSND评分比较,试验组OSND评分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分级比较,试验组轻中及重度组营养不良改善患者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5)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中医症状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对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口干、大便秘、结有明显改善,而试验组对缓解恶心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4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0%,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44%,但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531,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1)经24周治疗后,两组所有实验室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气降浊加减方对MHD患者营养不良状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主要表现在:①降低TNF-α水平;②延缓Alb水平的降低;③提高OSND评分。(2)益气降浊加减方能部分改善MHD患者营养不良中医临床症状。(3)益气降浊加减方临床应用安全
李扬[10](2020)在《益肾排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miRNA-21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益肾排浊方对慢性肾脏病3-5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GF-β1及miRNA-21表达的影响,评价益肾排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推测观察TG F-β1和miRNA-21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改变。方法:选取2017年09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确诊的且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01例。患者均符合国际肾脏病组织2012年发布的《KDI GO-CKD指南》的诊断标准,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53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7.7±6.32)岁;治疗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8.6±5.78)岁。对照组以西医治疗为主,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分别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肾排浊方。总疗程为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TGF-β1、miRNA-21,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eGFR)、TGF-β1、miRNA-21的变化,计算症状积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miRNA-21与BUN、SCr、CysC和TGF-β1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GF-β1的相关性优于肾功能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BUN、血清肌酐和eGFR改变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ysC、TGF-β1和miRNA-2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疾病疗效总有效率(93.8%)明显优于对照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肾排浊方能有效降低CKD3-5期患者胱抑素C、BUN、SCr,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有效延缓CKD进程;2.益肾排浊方对慢性肾脏病患者miRNA-21及TGF-β1的表达有明显的下调作用,推测可能通过miRNA-21介导的T GF-β1信号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进而改善CKD患者的预后;3.miRNA-21可考虑作为评估肾纤维化进程的预后指标。
二、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纳入标准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干预措施 |
1.4 研究指标 |
2.排除标准 |
3.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方式 |
3.1 检索范围 |
3.2 检索方式 |
4.文献资料的筛选和提取 |
5.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结果: |
1.文献筛选结果 |
2.纳入研究的特征 |
3.文献质量评价 |
4.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
5 Meta分析结果 |
5.1 对于血透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
5.2 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
5.3 对于CKD3-4 期非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
5.4 不良反应 |
6.发表偏倚评价 |
讨论 |
1.西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
1.3 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探究 |
1.4 慢性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
2.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2.1、病名 |
2.2 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究 |
2.3 中医各家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
3.尿毒清颗粒 |
3.1 尿毒清颗粒的药理研究 |
3.2 尿毒清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 |
4、对于本次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
5、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西医的研究 |
1.1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并发症的研究: |
1.2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 |
附录二: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中医的研究 |
2.1 病名渊源 |
2.2 中医对肾性骨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 |
2.3 中医对于肾性骨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TGF-β1在诱导血管钙化过程中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COX-2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TGF-β1 诱导VSMCs钙化过程中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COX-2在TGF-β1 诱导VSMCs钙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体内抑制COX-2 对慢性肾衰所致血管钙化和肾损伤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CKD3-4 期合并MB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结果 |
研究二 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展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CKD3-4 期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KD3-4 期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潜在治疗病谱及针刺网络调节作用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潜在治疗病谱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二 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网络调节作用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计算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1 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2 计算学在脑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
3 计算学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肾康注射液调节UUO小鼠肾纤维化及HUVEC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研究进展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临床治疗 |
4. 实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肾康注射液治疗肾脏疾病研究概述 |
1. 药物基本情况 |
2. 临床疗效研究 |
3. 基础药理机制研究 |
4.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血管生成在肾纤维化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血管生成发生发展 |
2. 肾纤维化发生发展 |
3. 血管生成障碍与肾纤维化密切相关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肾康注射液对UUO小鼠肾纤维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肾康注射液对HUVEC血管生成和VEGF/VEGFR-2/eNOS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
(6)主观全面评估法、握力和骨骼肌质量指数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临床资料及血生化指标检测 |
2.2 SGA评分的计算 |
2.3 握力测定 |
2.4 肌肉质量的测量 |
2.5 研究终点 |
2.6 亚分类 |
3 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CAPD患者的一般资料 |
1.1 CAPD患者性别和年龄 |
1.2 CAPD患者原发病因构成 |
1.3 CAPD患者预后及转归 |
1.4 CAPD患者技术失败原因 |
1.5 CAPD患者死亡原因 |
1.6 CAPD患者基线资料 |
2 用三种营养评估方法诊断CAPD患者营养不良,并分别比较其基线资料 |
2.1 根据三种营养评估方法将CAPD患者进行分组 |
2.2 通过SGA评分诊断患者营养不良并分组,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 |
2.3 通过HGS诊断患者营养不良并分组,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 |
2.4 通过SMI诊断患者营养不良并分组,比较两组间基线 |
3 CAPD患者临床各指标与三种营养评估方法的相关分析 |
3.1 SGA评分与CAPD患者临床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
3.2 SMI与CAPD患者临床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
3.3 握力与CAPD患者临床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
4 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
4.1 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2 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5 ROC曲线评价HGS及SMI在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 |
1 慢性肾脏病中的代谢和调节紊乱 |
1.1 代谢性酸中毒 |
1.2 持续性炎症 |
1.3 激素失调 |
2 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减少 |
2.1 营养摄入不足 |
2.2 厌食症 |
2.3 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 |
3 合并症和生活方式 |
3.1 合并症 |
3.2 活动减少 |
4 透析 |
4.1 血液透析 |
4.2 腹膜透析 |
5 临床建议 |
5.1 优化营养疗法 |
5.2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
5.3 消除炎症因素 |
5.4 减少激素变化 |
5.5 增加体育锻炼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常用缩略词 |
致谢 |
(7)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兼浊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试验目的 |
2.研究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3.试验方案 |
3.1 试验方法 |
3.2 分组方法 |
3.3 治疗方案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判定标准 |
3.6 统计学方法 |
4.统计分析 |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 |
4.2 研究结果 |
4.3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中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病因的认识 |
1.2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病机的认识 |
2.立题依据 |
3.益肾泄浊方选方依据及分析 |
3.1 选方依据 |
3.2 益肾泄浊方药物组成与方义分析 |
3.3 益肾泄浊方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分析 |
4.尿毒清颗粒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
5.本研究的结果分析 |
5.1 临床疗效分析 |
5.2 肾功能相关指标分析 |
5.3 其他实验室指标分析 |
5.4 安全性相关指标分析 |
6.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探究 |
6.1 抗氧化应激,改善肾小管高代谢作用 |
6.2 调节免疫作用 |
6.3 抑制肾脏纤维化作用 |
6.4 改善微炎症状态作用 |
6.5 改善肾脏微循环作用 |
6.6 抗细胞凋亡作用 |
6.7 调节信号通路 |
试验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
1.病名探讨 |
2.当代医家对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辩证分型 |
4.祖国医学多途径治疗慢性肾脏病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益肾补脾方对糖尿病肾脏病Ⅲ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包括排除和脱落标准) |
1.5 脱落、终止实验标准及处理 |
2 临床研究 |
2.1 分组情况 |
2.2 治疗方法 |
2.2.1 常规基础治疗 |
2.2.2 对照组治疗 |
2.2.3 治疗组治疗 |
2.3 疗程 |
3 观察指标 |
3.1 主要观察指标 |
3.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评分 |
3.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3.4 安全性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基线资料分析 |
5.1.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
5.1.2 两组患者的年龄比较 |
5.1.3 两组患者治疗前检验指标比较 |
5.2 治疗结果分析 |
5.2.1 两组治疗后微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比较 |
5.2.2 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ALB、Pre-ALB、Hb、TSF)比较 |
5.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5.2.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5.3 安全性评价方面 |
6 讨论 |
6.1 现代医学对DKD的认识 |
6.1.1 对DKD流行病学的认识 |
6.1.2 DKD的分期 |
6.1.3 对DKD发病机制的认识 |
6.2 微炎症及DKD与微炎症的关系 |
6.2.1 对微炎症的认识 |
6.2.2 对DKD与微炎症的认识 |
6.2.3 评价DKD微炎症的常用指标 |
6.3 营养不良及DKD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
6.3.1 对营养不良的认识 |
6.3.2 对DKD与营养不良的认识 |
6.3.3 评价DKD营养状态的常用指标 |
6.4 对微炎症与营养不良关系的认识 |
6.5 传统中医对DKD的认识 |
6.5.1 对病名的认识 |
6.5.2 对DKD病因病机的认识 |
6.5.3 脾肾气虚是消渴肾病转归和进展的关键环节 |
6.6 中医对DKD微炎症的认识 |
6.7 中医药对DKD营养不良的认识 |
6.8 益肾补脾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立法依据 |
6.9 组方及单味药的分析 |
6.9.1 益肾补脾方的方药组成 |
6.9.2 组方的药物分析 |
6.9.3 单味药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
7 疗效分析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和解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蛋白质营养消耗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蛋白质能量消耗概念 |
2 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
3 MHD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 西医干预治疗 |
5 小结 |
综述二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蛋白质能量消耗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蛋白质能量消耗中医病因病机 |
2. 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 |
3. 中医干预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终止标准 |
2.8 试验分组 |
2.9 治疗方法 |
2.10 主要疗效观察指标 |
2.11 安全性指标 |
2.12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临床疗效评价 |
3.3 安全性评价结果 |
4 讨论 |
4.1 和解法治疗MHD患者营养不良的认识 |
4.2 和解法治疗MHD营养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
4.3 益气降浊加减方对MHD营养不良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的影响 |
4.4 益气降浊加减方对MHD营养不良患者的安全性 |
5 结论 |
6 不足及展望 |
6.1 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益肾排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miRNA-21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一节、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及肾脏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2. 肾脏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
2.1 肾脏纤维化与慢性肾脏病 |
2.2 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
第二节、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脏病及肾脏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
1.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及纤维化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2. 中药复方对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TGF-β1、miRNA-21的生理机制及与肾脏纤维化的联系 |
1. 生理机制 |
2. 两者参与肾脏纤维化过程的机制 |
第四节、调控miRNA-21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调节miRNA-21研究近况 |
2. 中药复方调节miRNA-21研究近况 |
2.1. 补益脾肾法 |
2.2. 益气活血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益肾排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湿浊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 |
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
7. 研究方法 |
7.1 分组方法 |
7.2 观察指标 |
8. 疗效标准 |
8.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8.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9. 统计学方法 |
10. 研究结果 |
10.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10.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10.2.1 两组患者疾病总疗效比较情况 |
10.2.2 两组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情况 |
10.2.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10.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
10.4 安全性评价 |
二、益肾排浊方对慢性肾脏病纤维化及miRNA-21表达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实验病例来源 |
1.2 标本采集 |
1.3 指标检测 |
1.4 实验检测试剂盒 |
1.5 实验步骤 |
1.5.1 TGF-β1实验操作步骤 |
1.5.2 miRNA-21实验操作步骤 |
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在治疗前miRNA-21表达水平与其它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 两组在治疗前后CysC、TGF-β1和miRNA-21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
3.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一、慢性肾脏病纤维化相关指标研究 |
二、益肾排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分析 |
三、益肾排浊方在祖国医学理论分析 |
1. 病机分析 |
2. 治法 |
3. 方解 |
4. 问题与不足 |
5.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D]. 齐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TGF-β1在诱导血管钙化过程中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COX-2关系的研究[D]. 何芳.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D]. 潘飞翔.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潜在治疗病谱及针刺网络调节作用规律的研究[D]. 陈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5]肾康注射液调节UUO小鼠肾纤维化及HUVEC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D]. 潘雅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主观全面评估法、握力和骨骼肌质量指数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D]. 胡楠. 苏州大学, 2020(02)
- [7]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兼浊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语晨.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益肾补脾方对糖尿病肾脏病Ⅲ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D]. 丘集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和解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 李颖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益肾排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miRNA-21表达的影响[D]. 李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