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信令集群系统同抢碰撞控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臧桐[1](2018)在《350兆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发展很快,在电子通信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警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原有的模拟同播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也逐步体现,如技术落后、设备开始老化、频率利用率低、网络容量小、系统功能不全面等问题已使网络不能适应当前各部门对新业务的需求,因此研究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迫在眉睫。本文基于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通信理论,研究了海南省公安厅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方案以及网络规划方案,在警用数字集群实际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参考支撑。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阐述了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及理论基础,从模拟集群通信着手,逐渐演变到数字集群通信,而警用数字集群通信则是其中的一种较为广泛的应用方式。2、分析了警用数字集群系统的技术需求指标与系统需求功能。根据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需求功能,进一步深入了解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需达成的各项技术指标,从而为下面警用数字集群系统的搭建做了良好的铺垫。3、构建了警用数字集群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在全国采用四级拓扑的网络架构。而海南省作为中国一个省份,并且属于台风多发地区,所以在海南省内采用二级拓扑结构。为了增强系统容灾能力,采取冗余备份与故障弱化的处理方式。系统的交换中心,警用数字集群基站,调度子系统,警用数字集群终端这四大网元在拓扑结构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在对海南全省各区域进行话务量建模分析的基础上,优化了各基站载波资源配置;根据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频率规划原则,对海南全省各区域的频率进行统一规划,形成最终的全省频率规划方案,使得后期建成的警用数字集群系统最大程度发挥性能,有效提高通信效率。
刘西[2](2017)在《基于DMR的林业数字集群通信调度台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为了满足欧洲各国专业及商业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求,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通信标准协会)设计并制订了一套开放性的通信协议标准DMR(Digital Mobile Radio,数字移动无线)。该通信标准是近年来在国际无线通信领域逐步形成的一项新型技术,并在专业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DMR通信协议的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不仅能实现数字常规系统的基本功能,还能实现单基站多信道共享、多基站IP互联、数据传输等集群通信系统才具备的功能。而其中,调度台子系统是整个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林业行业的特定使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DMR通信协议的数字集群通信调度台子系统。该行业定制化的调度台子系统是用户直接操作的设备,并具有行业用户的最高使用权限。本文首先介绍了林业行业通信调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基于DMR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调度台子系统的相关技术;接着阐述了基于DMR通信协议的数字集群通信调度台子系统的需求和总体方案设计,并重点介绍了调度台系统与交换控制中心、集群终端的交互及相应的实现过程;然后详细给出了调度台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系统注册模块、语音通信模块(如组呼、单呼、全呼)和数据通信模块(如GPS位置信息显示、短信、动态重组)的详细实现;最后介绍了调度台子系统的相关测试,主要包括调度台内部的测试以及调度台在集群通信系统中的测试,并给出了相关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卢诗尧[3](2015)在《CRAHN网络节点间协作中继方案研究及物理层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变得日趋紧张,CRAHN网络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频谱感知能力,它们地位平等,以自组织、多跳方式进行组网。CRAHN网络适用于复杂的电磁环境,能够以自适应方式实现无线宽带多跳系统,在应急通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二级分簇CRAHN网络拓扑结构,研究适用于该背景下的协作中继方案。首先介绍了协作通信的相关理论,对传统802.11的MAC层关键协议进行了说明,概括了中继技术的分类,并详细介绍了两类传统协作中继策略,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接着,本文在已有的基于中继列表的协作策略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二级分簇网络的协作中继方案,并分为簇内中继与簇间中继进行讨论。新方案根据邻居节点表信息,在不同信道条件下采用不同的中继策略进行协作时机与最佳中继节点的选择。另外,相比簇内中继,簇间中继节点要求能够进行收发频率切换。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然后,本文重点研究了簇内通信CP时段非实时业务传输时的协作中继策略。在传统CoopMAC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即时信道信息与节点剩余能量的协作中继方案。该方案无需维护中继列表,动态选择中继节点,并且能够避免信道条件好的节点的过度利用,适用于有突发业务的自组织移动网络。仿真表明在网络饱和吞吐量性能略微下降的情况下,能大大增加网络生存时间。最后,本文重点研究了与协作通信相关的物理层关键技术。设计了一个协作控制模块,在物理层对接收数据完成部分操作,只将处理结果以报告形式发送给MAC层,以节省信号处理时间。物理层采用OFDM调制技术,它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案,能够有效对抗窄带噪声与多径效应。本文详细介绍了与协作通信密切相关的信道译码模块的原理以及硬件实现方法,并在FPGA硬件环境下进行了时序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块满足实验要求。
蒋轶林[4](2014)在《数字集群移动通信容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集群移动通信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普及,与其相关的系统可靠性与可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有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的设计标准中并没有容灾方面的内容,并且目前国内外的相关公司与研究机构也没有为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专门的容灾方案。为了满足集群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要求,本文围绕数字集群移动通信容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而展开。本文首先对PDT数字集群标准(一种通用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模块进行研究,分析容灾系统的具体需求。随后根据需求设计合适的容灾方案,并实现了一个数字集群移动通信容灾系统(Digital Trunk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of Disaster Tolerance System,简称DTDT)。本文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实现数据备份功能,针对数据备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引入了备份日志和备份状态表,实现了更新序号登记与状态迁移查询的功能,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备份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问题。针对备份数据量过大,设计了一种基于rsync算法改进而来的bsync算法进行备份数据的压缩,极大的提高了备份效率。针对灾难监测与系统业务迁移功能,采用了双网卡双路心跳监测机制和虚拟IP技术进行实现,可以高效可靠的实现设计要求。针对系统恢复的功能,在bootloader、操作系统内核、应用程序三个层次嵌入容灾模块,并在硬件中加入了一个系统状态寄存器以实现三个层次间的通信。最后通过三个层次容灾模块的协同工作,最终实现了系统启动和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检测与系统恢复。经过实验测试,DTDT系统各项数据都满足容灾的性能指标,基本实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但部分性能尚有较大的提高空间,还需进一步研究。
岳骏[5](2013)在《基于MPT-1327集群通信协议的公安指挥调度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基于MPT-1327通信协议的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它广泛应用于公安、武警、交管、消防等部门以及铁路、民航、地铁的调度指挥等领域,特别在公安系统,全国各级公安部门均建有公安专用的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民警通过对讲机、车载台、基地台等无线终端就能在整个无线集群网络中进行语音和数据通信,各级领导和指挥部门可以便捷、迅速地对相关民警进行指挥调度。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公安部门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大,公安行政执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处置各项应急突发事件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当今时期的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包括最日常的接处警在内都依托于准确、快速的指挥调度。随着现阶段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使用有线调度台技术对警力进行快速、有效、合理的调度指挥已经成为公安“科技强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结合福州市公安局的现状,从服务公安工作为出发点,开发建设了一套基于福州公安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指挥调度系统。本课题根据当前我国无线集群通信网络的指挥调度系统的开发建设情况,借鉴吸取了其系统研究和设计方面的开发应用成果,总结了已建成的指挥调度系统在通用性、扩展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不足,从福州公安自身工作需求出发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功能设计目标。同时,在指挥调度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实现过程中,不断对发现的难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许多新的设计思路。本课题立足于公安实战工作,注重各项具体功能需要出发,综合考虑了公安指挥调度工作的特殊性,最终提出一个完整的指挥调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利用最新的软件设计技术,解决了系统方案在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该系统在福州市公安指挥指挥调度平台和新西兰TAIT无线集群通信网络的基础之上开发设计了整个指挥调度系统:首先,指挥调度系统通过350M无线集群系统局域网连接到TAIT 1541节点控制器上,用以收、发各种指挥调度相关的呼叫信令;另一方面通过公安网连接到福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公安指挥调度平台,为其提供无线集群通信网络的数据接口。因此,部署集群有线调度系统的服务器需配置两个网络,以连接到两个不同功能的网络,而坐席电话作为PABX、PSTN和警用集群电台的语音终端并线接入指挥中心程控交换机,调度终端再通过调度台服务器与T1541节点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整个指挥调度过程。最终在.NET平台下面完成了指挥调度系统的开发,并在实际的应用中对系统预期目标中的通用性、扩展性、可靠性等进行了验证,最后总结了该系统的优缺点,并对本课题今后进一步的扩展研究和完善设计工作进行了展望。
艾岳,张锋,孙慧洋[6](2012)在《MPT1327集群信令测试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集群通信系统的信令处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本文介绍了MPT1327集群信令系统,分析了MPT1327集群信令的特点。设计了一种MPT1327集群测试系统,并介绍了其功能及开发过程。
律倩[7](2012)在《数字集群移动台直通模式上MAC层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数字集群系统是一种高级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它不仅可以提供个人移动通信业务,还能控制和实现个人与群体间的通信,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无线指挥调度应用。数字集群直通模式(DM)具有组网迅速和灵活便捷等特点,在抢险救灾和紧急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数字集群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是数字集群直通模式协议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无线资源的管理和无线信道的接入。上MAC层是MAC层的一个子层,主要负责地址的管理、移动台的同步、随机接入控制、直通模式信道的监视等功能,因此上MAC层功能是数字集群直通模式协议栈开发的关键。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数字集群系统直通模式的发展状况,在分析数字集群直通模式工作模型和空中接口协议栈的基础上,对上MAC层的结构、功能以及直通模式信道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描述了上MAC层的PDU、上MAC层与直通模式呼叫控制CDMCC)层的接口原语以及上MAC层与下MAC层的接口原语,并对上MAC层的状态转换、信令的发送与接收、帧倒计数机制、随机接入控制、信道的建立与释放等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叙述;最后,基于Tornado集成开发环境,使用C语言实现了直通模式上MAC层功能,并通过仿真测试和实际测试两种方法对上MAC层程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满足用户需求。
刘科兴[8](2011)在《面向集群通信的数模兼容发射模块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集群通信指挥系统是在我国内大面积采用的一种应急通信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系统内所有可用信道都可以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1],集群系统利用基站切换实现多信道复用,将有限的频率资源动态分配给用户使用,因此集群通信指挥系统的重要特点便是信道化通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模拟集群系统的局限性已经显现出来,数字集群通信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是其成本偏高、现有模拟装备数量大等情况使得模拟集群通信系统和数字集群存在一个较长的混用过渡期。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一种满足现在国内集群现实需求的发射模块,该模块采用一个通用的软件、硬件平台以智能切换的方式实现对现有MPT1327模拟系统和DMR数字系统的兼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一种利用DDS芯片实现兼容模拟FM和数字4FSK的实用调制模块的实现方法,关键技术涉及基带数据的处理、DDS芯片的控制和发射信号电路的设计。文章首先介绍了MPT1327体制下模拟集群发射机的空中接口及物理信道要求,进而介绍数字集群DMR协议规定的4FSK调制方法的一些关键技术,主要涉及调制参数和成型滤波参数。之后分析了DDS芯片输出的具有频域采样特征的频率调制信号(DDFM)的频谱特征,提出符合集群通信系统邻道干扰要求的处理办法。最后完整介绍了实现该设备电路板具体功能模块的原理和方法,重点对基带信号处理、全网定时实现、倍频电路实现以及基于FPGA的控制流程设计进行阐述,展示了基于DDS技术的集群数模兼容调制设备。
宋政育[9](2011)在《数字集群基站上MAC随机接入与保留接入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数字集群系统能够提供安全、可靠以及高速的语音和数据通信,在全世界取得了迅猛发展。目前,国外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相对来说已较成熟,但是价格昂贵,安全性和保密性不足,而国内数字集群通信技术起步较晚,成熟度相对较差,还需要时间继续完善。因此,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层是数字集群系统协议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责无线信道的接入和无线资源的管理。上MAC层是MAC协议层的两个子层之一,它为移动台提供物理信道及不同的逻辑信道组合,提供随机接入和保留接入等接入方式,并提供周期性广播以便移动台获得小区同步消息和网络消息等。由于随机接入和保留接入是上MAC层协议栈最重要的接入控制功能,所以它是上MAC层协议栈开发的关键。本文首先综述了上MAC协议接入控制的主要功能以及国内外上MAC协议接入控制的研究状况,并分析了选题的意义;接着在对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栈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MAC层的内部结构以及上MAC层协议栈的主要功能;然后,对上MAC层随机接入和保留接入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叙述,并在分析和比较目前主流通信协议开发语言和开发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议栈软件的开发语言、开发和调试工具以及实现方法。最后,基于Tornado集成开发环境,使用C语言实现了上MAC层随机接入和保留接入的功能,将程序移植到承载VxWorks嵌入式系统的CVT PXA270平台上,并对相关程序进行了协议一致性测试,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吴文杰[10](2010)在《警用350兆集群分布通信系统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警用350兆集群通信系统是公安指挥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项重大安全保卫、抢险救灾以及日常警务活动中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指挥调度的快速灵活性是任何公网移动通信系统无法比拟的,其作为一种一线民警较为实用的通信手段己在全国各地公安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但是,随着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公安业务不断扩展和各种快速反应机制的逐步到位,各地公安部门对无线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警用350兆集群通信网渐渐显露出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缺憾。其中涉及到大中城市的良好覆盖、移动台漫游过网、重大通信工作保障、链路工作不稳定、频率使用效率较低、应急网的可靠稳定等问题。这些技术上的“难点”问题,不仅制约了日益发展的公安工作对无线通信越来越高的需求,而且也影响了集群通信系统本身的推广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了警用集群分布通信系统。集群分布系统是基于MPT1327空中接口技术,面向未来演进的“新一代”警用350兆集群通信网,它是将架设的多信道大覆盖大(高)基站的系统设备,按照服务区域的地形分布条件和用户密度分布情况进行匹配配置,形成以主基站为中心的多个子基站分布覆盖的大系统,以最少的资源、最简单的结构达到最有效的覆盖,不仅满足了现阶段公安无线通信的实际需求、确保重大安全保卫活动的信息稳定畅通、提高了网络广域覆盖的能力、降低了组网建设和维护成本,而且把人们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引向了更加专业化的新起点。可以这样说:集群分布通信系统是在解决传统集群系统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过程中诞生的。它在MPT1327标准信令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公安移动通信业务的实际需要,对网络结构、技术特性、设备功能、信道配置、运行环境、适用领域等方面都赋予了一种全新的理念。集群分布系统不仅扩展了集群通信网的许多功能,而且由于多基站纵、横方向动态支配频率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频率共享的水平,使有限的频率资源满足多警种、大区域、地毯式电磁覆盖成为可能。工程实践证明,跟传统集群分布系统相比,警用350兆集群分布系统解决了扩容覆盖难题、频率资源难题、保卫通信难题、漫游过网难题、链路稳定性难题、维护应急管理难题、高效指挥调度。随着集群分布系统功能的不断扩展,工程应用经验不断丰富,警用350兆集群系统将越来越广泛地采用集群分布的组网方式。
二、数字信令集群系统同抢碰撞控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信令集群系统同抢碰撞控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350兆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
1.2.2 指挥调度业务应用的需要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数字集群系统理论基础 |
2.1 集群通信系统背景知识 |
2.1.1 集群通信系统概念 |
2.1.2 模拟集群通信系统 |
2.1.3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
2.2 集群通信系统原理 |
2.3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标准 |
2.3.1 警用数字集群简介 |
2.3.2 警用数字集群特点 |
2.3.3 警用数字集群通信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需求分析 |
3.1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技术需求 |
3.1.1 质量指标需求 |
3.2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需求功能 |
3.2.1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基本功能 |
3.2.2 补充业务功能 |
3.2.3 终端功能 |
3.2.4 互联互通 |
3.2.5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方案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4.1.1 全国网络架构 |
4.1.2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网络架构 |
4.1.3 警用数字集群系统网络拓扑 |
4.1.4 冗余备份与故障弱化 |
4.2 系统总体技术特点 |
4.3 系统主要网元 |
4.3.1 交换中心 |
4.3.2 PDT基站 |
4.3.3 调度子系统 |
4.3.4 PDT终端 |
4.4 运维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规划建设方案 |
5.1 基站建设思路 |
5.2 覆盖规划流程 |
5.3 基站覆盖能力预测 |
5.4 警用数字集群业务信道数 |
5.5 话务量模型 |
5.6 基站载波配置方法 |
5.7 基站载波具体配置 |
5.8 频率资源 |
5.9 频率复用通用要求 |
5.10 本系统频率规划原则 |
5.11 总体频率需求 |
5.11.1 类别分组 |
5.11.2 频率的配置 |
5.11.3 频率过渡 |
5.11.4 频率复用射频指标要求 |
5.11.5 本次建设系统频率规划 |
5.12 链路带宽要求 |
5.13 安全规划 |
5.13.1 鉴权、端到端加密系统 |
5.13.2 边界接入平台 |
5.1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DMR的林业数字集群通信调度台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林业行业通信调度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调度台子系统介绍 |
2.2 调度台子系统开发介绍 |
2.2.1 调度子系统的体系结构 |
2.2.2 调度台子系统API函数 |
2.2.3 调度台子系统接口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度台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调度台子系统的功能设计 |
3.1.1 调度台子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
3.1.2 调度台子系统组成结构 |
3.1.3 调度台子系统开发介绍 |
3.2 调度台子系统与交换控制中心的交互方案设计 |
3.3 调度台子系统与终端的交互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度台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注册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4.1.1 AMBE声码器模块与交换控制中心的交互设计和实现 |
4.1.2 软件模块与交换中心的交互设计和实现 |
4.2 语音通信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4.2.1 被叫及主叫功能实现 |
4.2.2 组呼语音通信模块实现 |
4.2.3 单呼语音通信模块实现 |
4.2.4 全呼语音通信模块实现 |
4.3 数据通信模块实现 |
4.3.1 GPS模块实现 |
4.3.2 短信模块实现 |
4.3.3 动态重组模块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度台子系统的测试 |
5.1 内部测试 |
5.2 外部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3)CRAHN网络节点间协作中继方案研究及物理层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
1.1.2 CRAHN网络 |
1.1.3 课题提出的意义 |
1.2 协作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协作通信技术基础 |
2.1 IEEE802.11MAC层协议 |
2.1.1 分布式协调控制方式DCF |
2.1.2 帧间隔 |
2.1.3 退避机制 |
2.2 协作中继技术分类 |
2.2.1 放大转发协作方式(AF-Amplify and Forword) |
2.2.2 解码转发协作方式(DF-Decode and Forward) |
2.2.3 编码协作方式(CC-Coded Cooperation) |
2.3 协作通信主要研究热点 |
2.3.1 物理层 |
2.3.2 MAC层 |
2.3.3 跨层思想 |
2.4 无线局域网协作通信MAC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簇网络的协作中继方案研究 |
3.1 分簇网络混合信道接入机制 |
3.1.1 Ad Hoc二级分簇网络 |
3.1.2 超帧结构 |
3.2 基于邻居节点表的协作中继实现方式 |
3.2.1 邻居节点表 |
3.2.2 簇内协作中继 |
3.2.3 簇间协作中继 |
3.3 性能仿真研究 |
3.3.1 网络初始化 |
3.3.2 网络吞吐量的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种基于CRAHN网络的协作中继策略 |
4.1 引言 |
4.2 CR-MAC协作通信策略 |
4.2.1 网络拓扑结构模型 |
4.2.2 CR-MAC中继选择算法及帧结构 |
4.2.3 算法流程图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参数设置 |
4.3.2 性能评价指标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协作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实现 |
5.1 协作通信物理层设计 |
5.1.1 物理层调制解调技术 |
5.1.2 数据帧结构设计 |
5.1.3 协作控制模块 |
5.2 协作通信物理层相关实现 |
5.2.1 物理层协作相关流程 |
5.2.2 协作控制模块实现 |
5.3 信道译码模块设计与FPGA实现 |
5.3.1 BCH译码 |
5.3.2 Viterbi译码 |
5.3.3 CRC校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数字集群移动通信容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容灾系统介绍 |
1.1.2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介绍 |
1.1.3 数据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容灾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灾害处理现状 |
1.2.2 容灾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现有方案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2.1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2.1.1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史 |
2.1.2 PDT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结构与系统组成 |
2.2 容灾理论概述 |
2.2.1 容灾基本概念 |
2.2.2 容灾系统分类 |
2.2.3 容灾系统性能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DTDT容灾系统设计 |
3.1 容灾方案选择 |
3.1.1 需求分析 |
3.1.2 方案选择 |
3.2 DTDT容灾系统设计 |
3.2.1 DTDT容灾系统结构 |
3.2.2 DTDT容灾系统模块设计 |
3.2.3 DTDT容灾系统工作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DTDT容灾系统备份机制 |
4.1 备份管理模块 |
4.1.1 数据一致性 |
4.1.2 备份日志 |
4.1.3 备份状态图 |
4.1.4 备份管理模块数据一致性维护 |
4.2 备份数据处理模块 |
4.2.1 基于bsync算法的备份数据压缩 |
4.2.2 模块设计 |
4.3 写控制模块 |
4.3.1 写文本文件的处理 |
4.3.2 写数据库文件的处理 |
4.4 网络传输模块 |
4.4.1 传输协议 |
4.4.2 报文设计 |
4.5 备份机制工作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DTDT系统灾难恢复机制 |
5.1 高可用性系统 |
5.1.1 基本概念 |
5.1.2 高可用性系统 |
5.2 灾难管理模块 |
5.2.1 异常监测机制 |
5.2.2 网卡双路心跳监测机制设计 |
5.2.3 灾难迁移 |
5.3 系统恢复模块 |
5.3.1 平台环境搭建 |
5.3.2 平台容灾改造 |
5.3.3 灾难恢复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与评估 |
6.1 系统鲁棒性测试 |
6.1.1 实验设计 |
6.1.2 实验结果 |
6.2 恢复时间测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结果 |
6.3 数据备份速度测试 |
6.3.1 实验设计 |
6.3.2 实验结果 |
6.4 系统性能评估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5)基于MPT-1327集群通信协议的公安指挥调度系统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集群通信及其调度系统的相关技术协议 |
2.1 无线集群通讯系统 |
2.2 集群通讯协议MPT-1327 |
2.3 基于MAP27的集群通讯访问 |
2.3.1 MAP27协议 |
2.3.2 MAP27协议主要命令介绍 |
2.3.3 MAP27下计算机建立呼叫的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挥调度系统总体设计 |
3.1 功能设计 |
3.2 总体架构设计 |
3.3 指挥调度系统硬件组成 |
3.4 系统的信息处理流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指挥调度系统的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功能模块架构 |
4.2 呼入呼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MAP27编码的设计与实现 |
4.2.2 MAP27接收解码的设计与实现 |
4.2.3 MAP27通信的状态变化的实现 |
4.2.4 呼叫号码数据库访问实现 |
4.3 集群通信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3.1 MPT-1327中GTC的提取与分析 |
4.3.2 MPT1327和MPT-1343编队的转换 |
4.4 录音放音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 数据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运行实例及应用分析 |
5.1 调度系统的运行实例 |
5.1.1 系统运行环境与硬件配置 |
5.1.2 调度系统的主界面 |
5.1.3 呼入呼出通信 |
5.1.4 集群通信监控 |
5.1.5 调度系统通信记录统计 |
5.1.6 联席调度服务器资源管理 |
5.2 调度系统的应用分析 |
5.3 总结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MPT1327集群信令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MPT1327信令标准介绍 |
(一) 协议规定的呼叫功能 |
(二) 系统性能和实施 |
1. 系统控制 |
2. 呼叫建立和处理 |
三、协议中几个关键准则指南 |
(一) 控制信道信令 |
(二) 随机接续协议 |
(三) 地址 |
四、MPT1327信令码字结构 |
(一) 控制信道系统码字 (CCSC) |
(二) 地址码字 |
(三) 数据码字 |
五、MPT1327集群测试系统设计 |
(一) 功能设计 |
(二) 软件设计 |
1. 串口通信 |
2. 提取信令并进行数码转换 |
3. 代码解析 |
4. 显示存储和打印 |
六、结束语 |
(7)数字集群移动台直通模式上MAC层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数字集群直通模式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外数字集群直通模式的发展状况 |
1.2.2 国内数字集群直通模式的发展状况 |
1.3 选题的意义和论文的结构 |
2 数字集群直通模式协议栈 |
2.1 数字集群直通模式的工作模型 |
2.2 数字集群直通模式协议栈的结构 |
2.3 直通模式上MAC层 |
2.3.1 直通模式数据链路层的内部结构 |
2.3.2 直通模式上MAC层的功能 |
2.4 直通模式信道 |
2.4.1 直通模式的帧结构 |
2.4.2 直通模式信道的分类 |
2.4.3 直通模式信道的状态 |
3 上MAC层的PDU和原语 |
3.1 概述 |
3.2 上MAC层的PDU |
3.3 上MAC层的原语 |
3.3.1 上MAC层与D-ICC层的接口原语 |
3.3.2 上MAC层与下MAC层的接口原语 |
4 上MAC层的工作过程 |
4.1 帧结构的限制条件 |
4.2 上MAC层的状态 |
4.3 信令收发的时机 |
4.3.1 信令的发送 |
4.3.2 信令的接收 |
4.4 帧倒计数机制 |
4.5 分片与重组 |
4.6 随机接入控制 |
4.7 业务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
4.7.1 业务数据的发送 |
4.7.2 业务数据的接收 |
5 上MAC层的开发 |
5.1 开发环境 |
5.1.1 VxWorks操作系统 |
5.1.2 Tornado |
5.1.3 CVT-PXA270处理器 |
5.2 直通模式上MAC层函数的开发 |
5.2.1 复位函数的开发 |
5.2.2 时间计算函数的开发 |
5.2.3 接收函数的开发 |
5.2.4 发射函数的开发 |
6 上MAC层的功能测试 |
6.1 仿真测试 |
6.1.1 测试工具 |
6.1.2 测试的原理与方法 |
6.1.3 测试用例 |
6.2 实际测试 |
6.2.1 测试工具 |
6.2.2 测试方法 |
6.2.3 测试用例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面向集群通信的数模兼容发射模块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模兼容发射模块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集群系统研究状况 |
1.2.1 集群通信系统的定义 |
1.2.2 集群通信系统的基本特征 |
1.2.3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国内发展使用情况 |
1.3 本文章节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MPT1327 模拟集群和DMR 数字集群 |
2.1 引言 |
2.2 MPT1327 模拟集群系统 |
2.2.1 MPT1327 信令介绍 |
2.2.2 MPT1327 信令格式 |
2.3 DMR 数字集群系统 |
2.3.1 4FSK 调制技术 |
2.3.2 调频信号合成算法 |
2.4 集群通信的通信信道特点 |
2.4.1 军警应急移动通信的传播特点 |
2.4.2 多载波多信道的相互干扰 |
2.4.3 无线电频率规划分配 |
2.4.4 频分制通信频谱结构规范及相关参数 |
2.4.5 无线电频率干扰与处理 |
第三章 DDS 直接频率调制信号频谱研究 |
3.1 DDS 技术 |
3.1.1 DDS 原理及特点 |
3.1.2 DDS 芯片及应用 |
3.1.3 DDS 数模调制器的实现 |
3.2 DDS 直接频率合成信号的频谱特征 |
3.2.1 DDS 输出信号的谐波干扰分析 |
3.2.2 DDS 直接频率合成信号的谱特性 |
第四章 DDS 数模调制模块的实现 |
4.1 系统硬件设计 |
4.2 模拟语音信号前端处理模块 |
4.3 数字信号基带处理 |
4.4 DDS 输入参考信号 |
4.5 发射端倍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
4.6 基于FPGA 的控制流程实现 |
4.6.1 XilinxFPGA 介绍 |
4.6.2 ISE 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
4.6.3 语音采样芯片AD1871 的控制 |
4.6.4 四通道DDS 芯片AD9959 的控制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数字集群基站上MAC随机接入与保留接入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上MAC协议接入控制的主要功能 |
1.3 国内外上MAC协议接入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上MAC协议的接入控制 |
1.3.2 国外上MAC协议的接入控制 |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结构 |
2 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栈 |
2.1 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栈 |
2.2 DLL层协议栈的结构模型 |
2.3 MAC层的内部结构 |
2.4 上MAC层的PDU和原语 |
2.4.1 PDU |
2.4.2 原语 |
2.5 上MAC层协议栈的主要功能 |
3 上MAC层随机接入与保留接入的功能 |
3.1 概述 |
3.2 随机接入的功能 |
3.3 保留接入的功能 |
4 上MAC层随机接入与保留接入的开发 |
4.1 开发环境 |
4.1.1 CVT_PXA270硬件开发平台 |
4.1.2 操作系统与软件开发工具 |
4.2 开发方法 |
4.3 随机接入与保留接入功能的实现 |
4.3.1 随机接入功能的实现 |
4.3.2 保留接入功能的实现 |
5 上MAC层随机接入与保留接入的测试 |
5.1 测试的原理与方法 |
5.1.1 测试原理 |
5.1.2 测试方法 |
5.2 测试的主要内容 |
5.2.1 随机接入的测试内容 |
5.2.2 保留接入的测试内容 |
5.3 测试用例的设计 |
5.3.1 随机接入的测试用例 |
5.3.2 保留接入的测试用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警用350兆集群分布通信系统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发展历史和现状 |
1.2 传统警用 350 兆集群通信组网技术 |
1.3 传统警用 350 兆集群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集群分布系统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集群分布系统功能设计 |
2.1 系统单呼功能 |
2.2 系统组呼功能 |
2.3 同频常规通播呼叫 |
2.4 半常规通信功能 |
2.5 主基站功能 |
2.6 子基站功能 |
2.7 频率使用功能 |
2.8 系统终端管理功能 |
2.9 系统监控屏 |
第三章 集群分布系统的技术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3.1 MPT-1327 数字信令 |
3.2 系统控制技术 |
3.3 有线联网技术 |
3.4 有线/无线双备份联网技术 |
3.5 多系统联网技术 |
3.6 虚拟频率库技术 |
3.7 接收场强判选技术 |
3.8 同频通播技术 |
3.9 管理/监控系统技术 |
第四章 集群分布系统的工程设计 |
4.1 无线覆盖区设计 |
4.2 集群分布基站硬件平台 |
4.3 选址、安装与调试 |
第五章 泉州市公安局 350 兆集群分布系统应用 |
5.1 概况 |
5.2 实际需求 |
5.3 设计原则 |
5.4 网络结构分析 |
5.5 系统常用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数字信令集群系统同抢碰撞控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350兆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可行性研究[D]. 臧桐.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2]基于DMR的林业数字集群通信调度台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刘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7(04)
- [3]CRAHN网络节点间协作中继方案研究及物理层实现[D]. 卢诗尧.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5)
- [4]数字集群移动通信容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蒋轶林.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5]基于MPT-1327集群通信协议的公安指挥调度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 岳骏. 福州大学, 2013(09)
- [6]MPT1327集群信令测试系统研究[J]. 艾岳,张锋,孙慧洋. 警察技术, 2012(02)
- [7]数字集群移动台直通模式上MAC层的研究与开发[D]. 律倩.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8]面向集群通信的数模兼容发射模块设计与实现[D]. 刘科兴.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 [9]数字集群基站上MAC随机接入与保留接入的研究与开发[D]. 宋政育.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4)
- [10]警用350兆集群分布通信系统工程应用研究[D]. 吴文杰. 福州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