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用本省生铁、焦炭生产球墨铸铁(论文文献综述)
李响[1](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武月清[2](2016)在《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文中研究表明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是建国初期我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它的兴建与投产可视为我国现代钢铁工业早期技术发展的模式,是我国现代钢铁工业化的缩影。对包钢的研究是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史、技术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挖掘档案史料,系统整理与包钢相关的文献,分析包钢建设初期(1953-1965年)在时政影响下的建厂举措,考察现在的炼钢厂、炼铁厂,对包钢铁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及受到技术决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搜集相关档案资料及未公开发表的厂志,对包钢建设初期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立项建设包钢的原因,并对比当时中、苏及世界主要产钢国的冶炼技术水平,分析包钢建设初期从苏联引进冶炼技术的水平、所遇技术难题,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等问题。研究认为:包钢因白云鄂博存在稀土共生矿的特殊性,当时我方既无技术根基,又无参考经验,从苏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不适应,遇到了各种技术难题,包钢的技术创新之路围绕解决这些难题展开,包钢的冶炼攻关史就是一部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史。再者,包钢的大规模建设适逢“大跃进”时期,一系列政治运动导致的技术决策出现偏差和错误,使中国的钢铁行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本文对以包钢为中心的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包钢因没有遵循钢铁行业科学发展规律,技术发展受到重挫的经验教训。这些工作,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尤其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政治干预对技术决策的影响,指出这是前人关注较少而对包钢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回顾包钢早期在技术能力本土化的进程中如何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和工人;总结苏联工程师在包钢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并以首任经理、技术专家型领导干部杨维做为个案进行研究,强调科学决策对人才培养、技术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文末还对包钢实际建设情况与原有设计规划及同期武汉钢铁公司的建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包钢因其矿源的特殊性及政治决策的影响程度大于武钢,致使其技术的发展落后于武钢,对后续的建设影响也比较大。第三、本文把包钢的发展置于现代钢铁技术体系下进行研究,表明包钢虽在建设初期遇到种种困难,未能按最初的规划如期建成,但在北方边疆地区,包钢平地起家,不仅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当时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钢铁基地,后来又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对于全国钢铁工业合理布局的形成,尤其是带动整个自治区为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不能因包钢遭受的损失低估它对钢铁技术现代化的意义。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起步于从苏联引进的技术,然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技术创新之路,其发展是在跌宕起伏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不同时期采用的技术政策对钢铁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总结各个阶段技术发展的特点,可看出技术决策的决定性作用;包钢的技术路线反映出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变迁,并对今天的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严鹏[3](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研究说明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乔亚娟[4](2012)在《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新型工业化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省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之上的,存在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低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山西长期以来依靠煤炭资源的优势,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不足,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新型工业化是针对经济发展方式中最为紧迫的市场、产业和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山西省必须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路径,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通过对山西省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得出山西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环境污染程度大,一三产业发展缓慢,技术含量低;主导产业资源储量有限,长期无序开发,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结论。文章认为,山西省应在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下,从高度化、低碳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结合自身资源、经济实际,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王艳成[5](2009)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研究》文中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统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是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两支重要力量,其中政府调控机制最为重要,它是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与主导。作为直接面对广大农民、具体运作城镇化进程的乡镇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其职能作用则更为明显更为重要。如何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目标和“政企分开、政事分设”的原则,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更新乡镇政府经营管理服务机制,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是促进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乡镇政府是我国政权组织中特有的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其管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农村和广大农民。乡镇政府在中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领导、决策、建设、管理、协调、服务、指导、执法等重要职能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正是基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考虑,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高度来诠释中国“三农”问题的。乡镇政府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极为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势在必行。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对中国乡镇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的基本前提予以探讨。通过对我国乡镇建制的历史嬗变,乡镇政府的性质与地位,相关法律法规对乡镇政府职能的规定,肯定了乡镇建制存在的必要性。现阶段乡镇改革可行的政策组合应是:在保留乡镇建制的基础上,逐步撤乡并镇,精简机构与人员,减少经费开支;重新定位乡镇职能,进一步强化其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应当成为现阶段改革乡镇政府体制的现实而有效的选择。其次,从中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出发,对中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艰难历程及其体制障碍予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与农村行政环境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这既有客观因素影响,又有主观因素的制约,更涉及到整个行政体制的系统化结构性转换。因此,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整体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其出路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探讨。再次,尝试从城镇化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中国乡镇政府是个考验,给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城镇化是一种制度变迁,需要政府推动与协调,尤其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更需要政府在放松行政约束的同时加强引导与管理;小城镇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公共物品”,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如果缺乏政府合理科学的干预,很难避免盲目性和自发性。尽管政府干预不适当同样会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但任何国家的城镇化进程都没有离开过政府的干预和协调。因此,为了保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政府的科学管理与指导、政府对社会经济制度的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治理和善治理论是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镇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研究的理论支撑。转型期的中国乡镇政府改革必须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来进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公平为核心、以民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是善治政府的本质特征:从“物本型”转向“人本型”、从“全能型”转向“有限型”、从“权力型”转向“责任型”、从“暗箱型”转向“透明型”,是善治政府的基本施政理念。在治理和善治理论指导下,公共服务就成为乡镇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乡镇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解决好现代社会条件下的政府和农民的关系问题,规范乡镇政府的管理行为,发展农村的基层民主,培养成熟公民,建设和谐农村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发展各种社会组织,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推动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是中国乡镇政府改革的必然选择。总之,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着重在于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核心是什么。综上所述,依据善治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借鉴西方国家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与实践,适应城镇化对乡镇政府转变职能的新要求,再考虑到乡镇政府职能的特殊性,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应该坚持政府职能目标指向上的“人本性原则”、政府职能价值取向上的“公共性原则”、政府职能设定范围上的“有限性原则”和政府职能履行效果上的“高效性原则”。据此可以得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的基本职能应定位于引导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城乡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三个方面。这是本文的结论。
常鹏北[6](1978)在《双自耗极有衬炉电渣冶金》文中指出 一、电渣技术的发展概况电渣技术包括:电渣焊、电渣重熔、电渣熔铸及有衬炉电渣熔炼四个方面。电渣技术按其热源本质来讲,是利用电流通过熔融的特制熔渣时,所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来进行熔炼或焊接的一种方法。电渣重熔起源于电渣焊,而电渣熔铸及有衬炉电渣熔炼是最近几年来在电渣重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冶金方法。电渣冶金由于所用设备简单,操作维修方便,能获得高质量的合金,所以,它既能适应现代尖端技术——原子能工程、导弹、火箭、宇宙飞船等对金属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日益扩大,日益严格的要求,又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对小型炼钢设备的急需。因此,这项
浙江省天台农机修造厂[7](1977)在《努力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用本省生铁、焦炭生产球墨铸铁》文中研究指明 本溪生铁是低磷、低硫优质生铁,在我国以往多采用本溪生铁来生产球墨铸铁,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所以用本溪生铁生产球墨铸铁质量比较稳定,综合机械性能也比较高。我厂在七一年开始试制球铁时,也千方百计搞本溪生铁。随着全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球墨铸铁产量日见增加,本溪生铁供不应求。特别是县级农机厂,就更加困难了。如何
铸工专业铸铁熔炼调查队[8](1975)在《四川省铸铁熔炼调查实验报告》文中认为 铸铁,是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铸造结构材料。在农业机械中,应用尤为重要。它的质量与产量,直接关系到机器的质量与产量。但它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原料、燃料、熔炼设备、工艺制度等等。为了总结我省铸铁熔炼的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推广先进炉型,立足本地资源,应用地区性的生铁、焦炭和耐火材料,发展农机工业,为大办农业服务,我们专业部分师生在全省四个市、十一个专区、一个自治州中的七十多个厂矿进行了调查,然后将样品一一进行了试验,共计取得了近三千个数据。在这个比较坚实的调查实验基础上,对四川省铸铁熔炼问题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二、努力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用本省生铁、焦炭生产球墨铸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用本省生铁、焦炭生产球墨铸铁(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
二、市政建设恢复 |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
三、文教区的新建 |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
一、单位制的形成 |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
结论 |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时间、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中国现代工业史的研究 |
1.3.2 对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史的相关研究 |
1.3.3 对包钢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性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建国初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
2.1 世界及苏联钢铁工业的发展 |
2.1.1 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
2.1.2 苏联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钢铁技术与社会概况 |
2.2.1 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概况 |
2.2.2 冶炼技术的发展 |
2.2.3 新中国钢铁技术发展的特点 |
2.3 小结 |
3 包钢立项与建设的背景 |
3.1 包钢建设的主要矿产资源 |
3.1.1 白云鄂博矿的发现与勘探 |
3.1.2 解放前日本对白云鄂博矿的勘察与开发计划 |
3.1.3 包钢选矿工艺实验 |
3.1.4 白云鄂博矿在中小高炉上的冶炼实验 |
3.2 国家建设包钢的决策 |
3.2.1 初期建设决策 |
3.2.2 建设方针变更 |
3.2.3 包钢做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方针的决策 |
3.3 党的领导人对包钢建设与发展的决策 |
3.3.1 周恩来总理对包钢建设的重视和决策 |
3.3.2 朱德视察包钢的几点指示 |
3.3.3 乌兰夫担负起建设以包钢为中心的包头工业基地的重任 |
3.3.4 邓小平同志提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的方针 |
3.4 小结 |
4 包钢冶炼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4.1 高炉建设与炼铁技术 |
4.1.1 投产前的高炉冶炼 |
4.1.2 投产后的高炉冶炼问题 |
4.1.3 炼铁技术经济分析 |
4.1.4 炼铁厂生产技术发展路线受到技术决策的影响 |
4.2 投产初期平炉炼钢生产 |
4.2.1 平炉生产工艺和主要炼钢技术攻关 |
4.2.2 包钢与武钢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
4.2.3 技术决策对包钢炼钢厂技术发展的影响 |
4.3 小结 |
5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影响 |
5.1 “大炼钢铁”运动的时代背景 |
5.2 包钢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的热潮 |
5.2.1 反浪费运动中包钢被动修改原初设计 |
5.2.2 为国庆献礼提前出铁 |
5.2.3 “大、中、小包钢”一哄而起强行上马 |
5.2.4 包钢开展各种自力更生的技术活动 |
5.3 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的影响 |
5.3.1 掀起“土法炼铁、炼钢”的高潮 |
5.3.2 呼和浩特钢铁厂的“快上快下” |
5.3.3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高炉遍地开花 |
5.4 对“大炼钢铁”运动的评价与反思 |
5.4.1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的积极作用 |
5.4.2 美好愿望的主观政治倾向引导技术生产决策 |
5.4.3 群众运动性的生产方式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
5.4.4 科学家没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力 |
5.4.5 急功近利地追求产量忽视配套发展 |
5.5 小结 |
6 包钢早期技术能力的培养 |
6.1 苏联的工程师及其作用 |
6.1.1 在包钢工作过的苏联工程师 |
6.1.2 苏联工程师工作的特点 |
6.2 本土工程师的培养 |
6.2.1 技术专家领导者的培养 |
6.2.2 成立各类研究机构培养高科研技术力量 |
6.3 技术工人的培养 |
6.3.1 包钢早期技术工人的概况 |
6.3.2 技术工人的培养 |
6.3.3 第一批民族特色钢铁工人的培养 |
6.4 小结 |
7 首任经理杨维对包钢创建的贡献 |
7.1 杨维担任包钢的首任经理 |
7.2 杨维在包钢创建初期所做的工作 |
7.2.1 负责领导筹备包头钢铁公司 |
7.2.2 主持厂区选址、确立包头钢铁公司名称 |
7.2.3 带领职工进入大规模建设 |
7.2.4 对包钢1号高炉出铁的贡献 |
7.3 杨维的科学精神受到批判 |
7.3.1 杨维的科学精神 |
7.3.2 杨维因反对修改设计受到批判 |
7.4 小结 |
8 包钢与武钢技术发展的比较 |
8.1 苏联设计的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对比 |
8.1.1 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结果 |
8.1.2 包钢没有完成规划的主要原因 |
8.2 包钢与武钢建设发展的比较 |
8.2.1 武汉钢铁联合企业基本建设情况 |
8.2.2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比较 |
8.2.3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后续发展 |
8.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
小结 |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
小结 |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
小结 |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新型工业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2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基础 |
2.1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
2.2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 |
3 山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现状 |
3.2 山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2.1 三次产业结构 |
3.2.2 各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
3.2.3 产业结构效益 |
3.3 山西省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3.5 主导产业问题分析 |
4 新型工业化下的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 |
4.1 山西省新型工业化的具体要求 |
4.2 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背景 |
4.2.1 山西省的省情 |
4.2.2 山西省在全国的地位 |
4.2.3 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
4.3 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 |
4.3.1 产业间比例平衡标准 |
4.3.2 经济增长与生产率上升标准 |
4.3.3 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标准 |
4.4 新型工业化下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
4.4.1 区别对待原则 |
4.4.2 主导产业优先原则 |
4.4.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5 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
4.5.1 新兴产业植入模式 |
4.5.2 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模式 |
4.5.3 多元化复合模式 |
4.5.4 各煤炭资源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选择 |
5 推进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思考 |
5.1 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四化”山西 |
5.2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
5.2.1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5.2.2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
5.2.3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形成高效的低碳能源供应体系 |
5.2.4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5.2.5 加快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
5.2.6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
5.3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历史与现状:乡镇建制及其职能界定 |
第一节 乡镇建制的历史变迁 |
一、乡建制的历史演变 |
二、镇建制的历史演变 |
三、全国行政区划及乡镇建制现状 |
第二节 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 |
一、乡镇政府的性质与地位 |
二、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 |
三、乡镇政府的组成与领导体制 |
第三节 当代学者关于乡镇建制的存废之争 |
一、保留乡镇政府论 |
二、撤消乡镇政府论 |
三、现阶段乡镇政府存在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应对挑战: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一节 乡镇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性 |
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乡镇政府的原有职能提出挑战 |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乡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三、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凸显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紧迫性 |
第二节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路径 |
二、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 |
一、理论和认识的不足 |
二、社会环境的阻碍 |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
第三章 城镇化: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背景 |
第一节 城镇化及其战略意义 |
一、城镇化的涵义 |
二、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
三、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
一、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依据 |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 |
三、高度重视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状况分析 |
一、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
二、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三、城镇化呼唤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第四章 走向善治: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转变职能的新理念 |
第一节 治理与善治理论的兴起 |
一、西方国家的两大行政管理模式 |
二、治理与善治理论的兴起 |
三、善治在中国的本土化阐发 |
第二节 善治政府的本质特征 |
一、以服务为宗旨 |
二、以公平为核心 |
三、以民主为基础 |
四、以法治为保障 |
第三节 善治政府的施政理念 |
一、从“物本型”转向“人本型” |
二、从“全能型”转向“有限型” |
三、从“权力型”转向“责任型” |
四、从“暗箱型”转向“透明型” |
第五章 服务型政府: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转变职能的新目标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 |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
二、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三、服务型政府提出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一、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 |
二、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 |
三、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 |
四、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 |
第三节 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 |
一、突出服务理念 |
二、彰显服务角色 |
三、探寻服务之路 |
第六章 科学定位: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的合理化建构 |
第一节 引导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
一、促进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
三、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 |
第二节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 |
一、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建设 |
二、逐步推进乡镇领导体制改革 |
三、积极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
第三节 维护城乡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 |
一、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
三、加强城镇规划与管理 |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本文的主要创新 |
三、继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努力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用本省生铁、焦炭生产球墨铸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2]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12)
- [3]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新型工业化视角[D]. 乔亚娟. 兰州商学院, 2012(02)
- [5]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研究[D]. 王艳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6]双自耗极有衬炉电渣冶金[J]. 常鹏北. 昆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8(Z1)
- [7]努力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用本省生铁、焦炭生产球墨铸铁[J]. 浙江省天台农机修造厂. 科技简报, 1977(02)
- [8]四川省铸铁熔炼调查实验报告[J]. 铸工专业铸铁熔炼调查队. 成都工学院学报, 19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