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何天行

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何天行

一、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论文文献综述)

郭梦雨[1](2018)在《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文中提出环杭州湾地区,即杭州湾、钱塘江的南北两岸地区,可进一步划分为环太湖、曹娥江以东、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三个小的地理片区。这一地区共发现10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或类型,分别是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马家浜文化、骆驼墩文化、河姆渡文化、楼家桥类型、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本文第一章简要说明论文的整体结构、年代体系及研究的方法、目的。第二至四章分别对环太湖、曹娥江以东、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三个区域的10支考古学文化或类型进行全面的编年研究。第五章对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与文化系统进行梳理。通过对环太湖、曹娥江以东、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三个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的横向对比,将他们统一为九个大的时间段,并可与北方地区查海时代、仰韶时代、龙山时代、“龙山时代之后和二里头文化之前”阶段、二里头文化时期对应起来。再结合九个阶段中出土典型陶器的种类和形制变化,最终将他们整合为三个时期:前陶釜时期、陶釜时期和陶鼎时期。另外,通过考古学文化遗存亲缘关系的比较,划分出了两个大的文化系统,即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系统和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系统。第六章中通过分析查海时代、仰韶时代早期、仰韶时代中期、仰韶时代晚期至龙山时代早期、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环杭州湾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演进格局,可以总结出:自仰韶早期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开始,太湖文化区初步形成并逐渐主导环杭州湾地区的文化面貌,这一形势在良渚文化时期达到鼎盛,同时,也扩展到了江淮地区、宁镇东缘地区等,并最终在钱山漾——广富林文化阶段稳定在太湖、浦阳江及钱塘江上游、曹娥江以东三个区域构成的环杭州湾地区。第七章是通过环杭州湾地区诸考古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比较,确立以本地区文化为核心的年代对应关系。

吴汝祚[2](1997)在《施昕更与何天行》文中研究表明施昕更与何天行吴汝祚□图一黑陶文字Itisweel-knownthatthefirsttohavediscoveredLiangzhuCultureisMr.ShiXingeng.Infact,atthesametime,therewereanumb...

吴汝祚[3](1997)在《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文中提出 1996年11月初在浙江省余杭市召开"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得知此会邀请了何天行先生的一位子女参加,以表达对何先生在这一方面做出贡献的怀念之情,这是很有必要的。事后我接触到的学者,都与我有同感。因此对何先生在良渚文化的考古和研究方面的业绩,在这里作必要的介绍。何天行先生(1913—1986年)字摩什,浙江杭州人。中国公学大学部预科毕业后,就入大学本科肄业,其后转入复旦

赵换[4](2010)在《卫聚贤学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聚贤(1899-1989)字怀彬,号介山,又号卫大法师等,山西万泉人。现代历史学家、考古学家。1927年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后历任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教育部编审、暨南大学教授等职,在沪曾创办国学刊物《说文月刊》。1951年由大陆赴港,后任香港联合书院教授、港大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职。1975年定居台湾,曾任辅仁大学教授等职。他一生涉足历史、考古、银行界,着作极多,涉猎颇广,并且在史学很多领域都有建树。卫氏受时代环境影响,主张大胆提出学术观点,认为只有大胆怀疑和假设,才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他常常语出惊人,被学晁称为“史学怪杰”。在史学思想上,他认为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经历了三次转变,即“在山西信古,在北平南京疑古,在上海为有信有疑”,最终形成了大胆的怀疑精神。他曾否认屈原的存在,认为扁鹊、墨子、老子均为印度人等等。总体来说,他比较注重搜集整理原始资料,善于运用地下材料和文献材料互相补正,因此他的治学风格更偏向于考古派。在治史方法上,卫聚贤应用历史统计学方法研究历史。他曾撰写了中国现代第一部用统计学原理研究历史的史学方法论专着《历史统计学》,该书不注重高深的方法统计,而注重一般使用的应用统计,将高深的统计学理论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方法,进而应用到历史学科当中,有力的推动了历史统计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历史学,卫聚贤在考古学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中国考古学诞生初期,他亲自参与南京、山西、上海、杭州等地的考古发掘,并发起创办了吴越史地研究会。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发现和考证,他第一次提出了长江流域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为后来良渚文化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主编的《说文月刊》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卫聚贤虽能大胆假设,却不能小心求证。他在论证一个问题时,为达到证实自己观点的目的,常常只攻一点而不及其余,甚至穿凿附会,以致某些论断常常是主观臆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以至于后来许多观点越来越偏离学术轨道,因此时常受到学界的排斥。建国后随着他离开大陆,很快被人冷落,至今鲜有对其进行研究者。

陈肖男[5](2011)在《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文中研究说明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主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社会生活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在逐渐的形成过程中,其中贯穿先秦社会生活发展的,就是原始宗教。原始宗教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宗教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息息相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原始宗教对中国早期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早期王权的确立和早期国家的形成,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探究原始宗教的起源和早期演变过程。以西方宗教学术着作为基础,从宗教的起源学说开始展开论证,这一时期的原始宗教处于最初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简单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之后又出现的灵魂与祖先崇拜,以及更高层次的图腾崇拜,都是人类思维长时间发展作用的结果。第二部分:原始宗教的发展与原始王权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原始宗教开始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先民对原始宗教的确信不疑,使得氏族首领从原始宗教的宗教首领中逐渐产生。同时,他们又利用原始宗教巩固自己的统治,原始宗教与王权的结合逐渐成为早期王朝的统治方式,这种情况在商代达到顶峰。第三部分:原始宗教的衰落与世俗王权的确立。从商代后期开始,商王与掌权的巫师阶层的矛盾愈发明显,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导致巫师阶层与政权阶层的分离。经过周代王权与礼制的结合,春秋战国时代人本思想的萌芽,最终的结果是,世俗王权取代了以宗教为保护伞的原始王权。

周鼎[6](2013)在《交响 ——原学宗师言象作品本原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原学(或鼋学),实即“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体系)”的一种提炼。这种本原思想体系,以裂前之道即庄子“道术将为天下裂”之前的思想为研究对象,以地下考古同地上文献、传说及民艺民俗等相互印证为研究方法,着力探讨文明前这种原学思想的生成、分布、流变规律以及对文明时代诸子思想的影响及对当代文化生成的意义。20世纪80年末,中央美院教授、本原文化研究学者靳之林基于数十年的中外文化考察提出了本原文化概念并进行了开创性梳理,成果引起海外关注并被译成多国文字,无疑成为一代原学宗师和本原思想体系奠基人,而其言象作品本原思想也无疑成为原学研究的起点。然而饶有意味的是时人对其的评介即便不尽归诸误读也多囿于民艺研究或诸如始终如一地追求现实主义精神等习惯性释读上,而对其作品本原思想则鲜有关注。靳之林作品本原思想是一种由其着作和创作即言、象互为里表所构成的阴阳生生文化意识,这种意识在靳之林的研究和实践中分别形成了构成其本原思想体系的逻辑语言和视觉语言两大系统。宗师言象作品本原思想的生成有其家学、师友和民艺等方面的影响和长年艺术实践及学术探索等方面的渊源。靳之林《抓髻娃娃》中的保护繁衍意识、《生命之树》中的通天永生观和《绵绵瓜瓞》中的浑沌同体生生绵延意识以及《民间美术》中流变的阴阳生生观等书言作品思想有机地构成了宗师作品本原思想的逻辑语言系统。靳之林的艺术作品在创作上所沉潜的由初期、早期、中期、晚期至今的“技进于道”意识,题材上所突出的由肖像向人物、由风景向山水花鸟发展的物我为一思想,以及画面中所蕴含的阴阳生生思想及其表现等则生成了宗师象语作品思想的视觉语言系统。靳之林书言作品之“言”以立象尽意方式对抓髻娃娃、生命之树、绵绵瓜瓞等史前造物中的阴阳生生思想进行着“象”化;而其象语作品之“象”则以属文载道方式对油画人物、山水和花鸟的物我思想进行着“言”化。宗师作品的这种言与象就在由彼此互化的独舞走向言象共舞中实现对生命的载道与尽意。靳之林书言作品本原思想之“思”以逻辑叙事语言的民间化、本原文化基因符码的视觉化,诗歌创作中本原思想的直陈化以及艺术实践中本原思想的通俗化等方式对阴阳生生观进行着相合化生的“诗”化;而其象语作品之“诗”则以象语作品视觉言语的混沌化、民族文化基因的符码化和观物取象的身体化等方式对技道、物我与生生不息等观念进行着“思”化。宗师言象作品的思与诗就在由彼此互化的独奏走向思诗合奏中实现对生命的道说即缘构生成。靳之林言象作品本原思想就在这种言象共舞和思诗合奏中最终实现了其本原思想的天地“交响”。民国至今的百余年来,民族化成为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之后几代艺术家的梦想,然而这种民族化探索几度潮涨潮落和化否相争;并先后涌现出中西折中、互化、调和及合璧等传统民族化范式;当前随着对艺术救国、建国和兴国等社会责任的疏离,传统民化范式转入市场后呈现某种繁荣面貌却掩盖不了其日趋孱弱的精神危机,为此靳之林以本原文化基因内化于身又藉情感激发再观物取象外化的民族化范式的悄然形成,为中国当代油画民族化之舟走出“山穷水复”之境提供了新的探索和成长空间。

余东东[7](2005)在《浙江美术史简说》文中研究表明浙江美术源远流长,史前的陶器、玉雕,先秦的青铜器、印纹陶,及汉唐青瓷、宋元绘画,明清版画、书法、篆刻,文脉流畅,谱写了一曲灿烂辉煌的美丽乐章。

刘斌,张婷[8](2009)在《卫聚贤与中国考古学》文中研究表明1921年~1949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和初步发展期。短短的二十多年里,虽然期间还经历了8年抗战和4年内战,但是考古学却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笔者以为,推动这一时期考古学发展的,就国内而言,有一主一辅两支力量①。主力军广为人知,是以李济、梁思永、裴文中等为主的学院派,他们受过

林志森[9](2009)在《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聚落的形成是一个“落而成之”的发展过程,人们通过定居而集聚,通过营造与使用赋予聚落以意义。聚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区的整合或分化,促进聚落空间的聚集与分离,由此形成不同聚落。本文尝试把社区结构研究视为一种认识传统聚落的方法,探索社会空间与聚落形态之间的关联与互动规律,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及社区传统的重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论文首先回顾国内外现象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及人居环境科学等领域关于聚落形态与“空间-社会”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人类定居过程与聚落发生原点的追溯,本文阐释了社稷崇拜在聚落形成与社区整合过程中的原型意义,选取了传统社区中的宗族组织与祭祀圈两个关键性因素作为论文研究的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测绘及文献资料的整理,借鉴人类学的方法理论,从“社会—空间过程”角度完整认识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突出人在聚落演变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外化在传统聚落的空间布局、组织层次、建筑形态及装饰配置之中,形成主次分明、先后有序、内外有别的空间位序格局。社区的神缘结构通过民间信仰和祭祀仪式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社区的分化与整合过程形成不同层级的祭祀圈,从而保证社区规模的合理性与可识别性。本文通过对佛山各层级祭祀圈人口规模的量化分析,提出社区层级的“倍数原则”,为当代社区层级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在认同与定向的差异上,相对西方以定向为主导的场所观而言,中国传统聚落不仅强调人在自然与社会差序格局中的定向,同时也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位序观和境域观。论文指出,中国传统聚落通过神镇之“境”与世俗之“域”的融合,构成了汉语语境中日常生活的根本指向,也构建了中国传统聚落的境域观。在此理论建构的基础上,本课题针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中仪式空间的匮乏,指出社区传统的迷失,并提出通过延续社区空间的层级性、多义性和领域性等策略,传承传统聚落形态,重建社区仪式空间,营造现代社区空间的新境域,以实现人类的诗意栖居。

梁文冒[10](20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这时期,中国在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也产生了剧变。为了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我国的历史发展状况,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的发展过程。这至少具有以下四点意义:其一,有利于深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认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过程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其二,有利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先进文化的历史过程。这可以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三,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的一些方式和方法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四,有利于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当然,它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虽然目前学界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研究成果,但它还可以从新的角度和新的材料进行再深入研究。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本文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萌芽阶段;第二,从建党初期到大革命失败的产生阶段;第三,十年内战时期的发展阶段;第四,延安时期的成熟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等先后从不同程度的反传统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选择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不断探索追求科学的文化认识武器;2.确立了科学的文化观但还存在局限性;3.在激进的变革观中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性、批判性占主导地位;4.虽然早期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并未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但一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之后,这些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得到迅速的发展。第二阶段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为思想基础反对复古主义思潮(主要是指“东方文化派”、“整理国故案”和学衡派、戴季陶主义),在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文化,以及在国民革命中对中国农民传统的重视。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传统文化观视角的一元性与多样性的不足;2.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实践是国内革命斗争性的要求;3.对传统文化的实践的初步运用性。第三阶段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辩证法为思想基础对中国农民传统的新认识和对中国传统兵法的批判性借鉴,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批判和研究,在新启蒙运动中对“新生活运动”和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批判,以及建立综合性新文化的努力。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对传统文化有益部分的继承;2.对国民党文化观的批判;3.对保守派文化观的批评;4.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第四阶段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元多维的传统文化观,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功能,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哲学、传统史学、传统伦理和传统文艺的扬弃和发展。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趋向成熟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传统文化观;2.从哲学、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总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延安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在民族战争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就为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民族性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民族战争的爆发促使当时全国各阶级、阶层的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一新的形势下达到对传统文化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本文提炼和概括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一元多维的传统文化观,建构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的基本构架。这个基本构架就是:形成了一元多维的传统文化观,即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基础上的从民族性、意识形态、地域性特征、历史继承性多个维度看待传统文化;形成了批判继承法、民族形式继承法、综合创新继承法、抽象继承法等对待传统文化的多种方法;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即它本身就成为对指导伟大的民族战争有重要帮助的一种方法,是民族精神的来源、民族文化的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的一部分。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以上的研究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认识过程。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的认识方法,在反对国民党对文化的复古倒退、西化派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保守主义对传统文化的片面肯定的文化斗争论战中,在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建设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实践中,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的理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一元多维的传统文化观。他们顺应当时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扬弃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在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今天,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征途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实践价值。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它至少给我们三点历史经验:一、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实践要围绕新文化建设这个主题;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实践要坚持独立性和开放性原则;三、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实践要注重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二、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论文提纲范文)

(1)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空间范围及地理变迁
    1.2 文章结构与年代体系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2.1 马家浜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1 研究简史
        2.1.2 马家浜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1.3 马家浜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2 骆驼墩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2.1 研究回顾
        2.2.2 骆驼墩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2.3 骆驼墩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3 崧泽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3.1 研究简史
        2.3.2 崧泽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3.3 崧泽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4 良渚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1 研究简史
        2.4.2 良渚文化中心区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4.3 良渚文化外延区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4.4 良渚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5 钱山漾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5.1 研究简史与材料确认
        2.5.2 钱山漾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5.3 钱山漾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6 广富林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6.1 广富林文化的内涵限定和初步研究
        2.6.2 广富林文化的分期和年代问题
    2.7 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
第三章 曹娥江以东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3.1 河姆渡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3.1.1 研究简史
        3.1.2 河姆渡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3.1.3 河姆渡文化的期段划分和年代判定
    3.2 良渚文化在曹娥江以东地区的分布和年代
    3.3 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时期的遗存
    3.4 曹娥江以东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
第四章 浦阳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4.1 上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4.1.1 上山文化的命名和争议
        4.1.2 上山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4.2 跨湖桥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4.2.1 跨湖桥文化的命名
        4.2.2 跨湖桥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4.2.3 跨湖桥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4.3 楼家桥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4.3.1 楼家桥类型的发现与认识
        4.3.2 楼家桥类型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4.3.3 楼家桥类型的分布
    4.4 良渚文化在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的分布及年代
    4.5 钱山漾文化在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的分布及年代
    4.6 浦阳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
第五章 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与文化系统
    5.1 九个时间段的划分
    5.2 三个时期的归纳
    5.3 两个文化系统的总结
        5.3.1 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系统
        5.3.2 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系统
第六章 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进格局
    6.1 查海时代:浦阳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一枝独秀
    6.2 仰韶早期:环杭州湾地区花开四朵
        6.2.1 东西两文化的碰撞——马家浜文化晚期环太湖文化区的初步形成
        6.2.2 钱塘江两岸的互动——环太湖文化区的初步发展
    6.3 仰韶中期:环太湖文化区的进一步扩张
    6.4 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良渚文化全面崛起
    6.5 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环杭州湾地区文化传统的延续
    6.6 小结
第七章 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7.1 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7.1.1 与宁镇、皖江东部、淮河中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2 与皖西南及其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3 与巢湖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4 与江淮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5 与山东及苏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6 与赣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7 与浙西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8 与其他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2 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施昕更与何天行(论文提纲范文)

施昕更先生
何天行先生

(4)卫聚贤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生平及主要着作
    第一节 生平
    第二节 主要着作
第二章 史学研究
    第一节 史学成就
    第二节 史学思想与治史方法
第三章 其他学术研究
    第一节 考古学
    第二节 学术活动
余论
附录 卫聚贤先生学术活动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一) 原始宗教理论
        (二) 原始宗教与先秦史研究
        (三) 原始宗教与考古学研究
        (四) 国外学者的研究
    二、选题意义
    三、原始宗教和原始王权等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原始宗教的出现与早期演变过程
    一、原始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原因
        (一) 宗教的起源学说
        (二) 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
    二、原始崇拜的早期演变过程
        (一) 人类最早的崇拜是自然崇拜
        (二) 灵魂崇拜与祖先崇拜
        (三) 图腾崇拜是动植物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延续
    三、考古资料中所见中国原始宗教遗迹
        (一) 墓葬
        (二) 殉葬品和随葬品
        (三) 祭祀坑与祭坛
        (四) 祭品物品
        (五) 壁画岩画
        (六) 其他物品
第二章、原始宗教的发展与王权萌芽
    一、原始王权的产生
    二、原始王权的确立
        (一) 颛顼“绝地天通”的意义
        (二) 半人半神性质的传说人物
    三、原始宗教强化了原始王权地位
        (一) 文献中所见原始宗教与原始王权
        (二) 考古遗址中的原始宗教与王权
    四、王权统治与原始宗教的高度结合
        (一) 商王的统治与占卜
        (二) 巫师阶层的权力
第三章、原始宗教的衰落与王权的加强
    一、原始宗教与世俗王权的矛盾
    二、原始宗教的衰落与世俗王权的确立
        (一) 世俗王权与原始王权的交接
        (二) 世俗王权的确立
        (三) 原始宗教的衰落
    三、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绩

(6)交响 ——原学宗师言象作品本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回归事实本身
绪论 缘起、现状、问题与思路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一 缘起
        二 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问题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
        三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义源与体构:宗师作品本原思想内涵渊源及构成体系
    第一节 本原与本源:宗师本原思想探释
        一 本原思想的内涵
        二 本原思想的成因
        三 本原思想的渊源
    第二节 逻辑与视觉:宗师本原思想的体系及构成
        一 本原思想体系的内涵
        二 本原思想体系的构成
        三 本原思想体系的建构
第二章 “诗”性之“思”:宗师书言作品的本原思想
    第一节 保护与繁衍:《抓髻娃娃》书言作品的繁衍生存意识
        一 生存与发展:抓髻娃娃的内涵及成因
        二 生成与流变:民艺民俗中抓髻娃娃的出土原型与文明时代的变体
        三 叙事与行文:对抓髻娃娃造物文化基因符号的破译和逻辑建构
    第二节 通天与永恒:《生命之树》的通天通阳思想
        一 生命之树的内涵及成因
        二 生成与流变:生命之树的史前原型及文明时代的异体和变体
        三 立论与行文:对“生命之树”的密码破译与叙事逻辑
    第三节 浑沌与化生:《绵绵瓜瓞》的生生绵延意识
        一 葫芦与崇拜:绵绵瓜瓞的内涵及成因
        二 原型与流变:绵绵瓜瓞的史前原型及文明时代流变
        三 叙事与逻辑:叙事与行文中对作为文化符号的绵绵瓜瓞的破译
    第四节 沉潜与流变:《民间美术》的阴阳生生思想
        一 文化与基因:民间美术的内涵及成因
        二 传承与流变:中国民间美术造物的原型与异体
        三 行文与逻辑:《民间美术》的叙事与造物逻思想
第三章 “思”性之“诗”:宗师象语作品的本原思想
    第一节 “术”高千丈:象语作品的“技进于道”思想
        一 初期和早期艺术作品的“技-道”意识
        二 中期及晚期艺术中的“技-道”观念
        三 目“击”象语:“技”进于“道”中的雪中“世界”
    第二节 落“叶”归根:象语作品的物我为一思想
        一 自然山水与田园:初期朦胧的田园诗意
        二 肖像和风景并重:早期的本土观念
        三 由肖像转向风景:中期自觉的天人意识
        四 油画山水和油画花鸟:晚期至今的物我为一思想
        五 目“击”象语:走向物我为一的道-地-天-人境界
    第三节 守望家园:象语作品的阴阳生生思想及其表征
        一 作品的阴阳生生思想
        二 作品阴阳生生思想的若干特征
        三 象语作品的阴阳生生思想的视觉呈现
第四章 共舞与合奏:宗师言象作品本原思想的生成
    第一节 言象共舞:宗师作品本原思想逻辑与视觉系统的互化
        一 书言与宗师书言:由口说、文述乃至身体道说与应合身体生命召唤而说
        二 象语与宗师象语:由物事、理道象到世界作为显象之道说与象尽意-道
        三 言象共舞:宗师作品本原思想的书言象语化与象语书言化
    第二节 思诗合奏:宗师言象作品本原思想的互化和生成
        一 闻道栖居:思诗与宗师言象作品本原思想的“思”与“诗”
        二 花花世界:宗师书言本原思想的“诗”化
        三 叶叶菩提:象语作品本原思想的“思”化
        四 思诗合奏:宗师书言作品与象语作品的思诗互化和生成
第五章 源头活水:宗师的本原思想对油画民族化的意义
    第一节 “潮”涨“潮”落:民国至今中国油画民族化百年风云
        一 教士初传:民国以前洋画东渐的油画民族化
        二 反“客”为“主”:民国前后及艺术新学以来的油画民族化
        三 集体行动:延安时期及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大陆的油画民族化
        四 谨言慎行:文革后及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油画民族化
        五 自由探索:江胡时代至今的中国油画民族化
    第二节 化否相争:民国以来油画民族化百年是非
        一 澄明之蔽:民国以来的油画民族化的否定观
        二 遮蔽之明:对油画民族化的肯定论
        三 明蔽兼及:民国以来油画民族化的反思
    第三节 山穷水复:民国以来油画民族化探索与归宿
        一 中西折中:以油画写实技法与中国画形式表现中国题材的民族化
        二 中西互化:以西方现代主义油画与中国画技法表现中国题材的民族化
        三 中西调和:以西方现代表现主义油画技法与中国题材相融合的民族化
        四 中西合璧:以西方写实油画技法与中国题材相结合的民族化
        五 以中化西:融入中国绘画观和形式的写实油画技法表现中国题材的民族化
        六 范式得失:中西折中互化调和合璧中等民族化范式成败
    第四节 相合化生:本原思想文化基因对民族化传统范式危机的超越
        一 族化何为:民国以来各种油画族化体系的民族化目标
        二 族化众说:流行观念中对原学宗师油画民族化的各种观点
        三 族化心语:建国以来宗师对自己油画民族化探索的自述
        四 相合化生:以天人同体为基础和民族本原文化基因为象的民族化
        五 源头活水:本原思想文化基因的传承对传统民族化转向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9)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聚落与聚落形态
        1.1.2 社区与社区结构
        1.1.2 传统社区结构中的两条纽带
        1.1.2.1 血缘结构与中国传统社区
        1.1.2.2 神缘结构与中国传统社区
    1.2 聚落形态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2.1 现象学领域关于场所的研究
        1.2.2 地理学领域关于聚落的研究
        1.2.3 “空间-社会”理论研究
        1.2.3.1 人类学领域的研究
        1.2.3.2 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1.2.3.3 社会学的聚落研究
        1.2.4 人居环境科学对聚落的研究
        1.2.4.1 国外聚落研究动态
        1.2.4.2 国内聚落研究动态
        1.2.4.3 社区理论研究回顾
        1.2.4.4 存在的不足与可能性
    1.4 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1.4.1 学术取向
        1.4.2 研究方法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框架
        1.5.1 研究目标
        1.5.2 聚落形态研究框架
第二章 社稷:中国传统聚落发生的原点
    2.1 原始崇拜与前聚落(游群)时代
        2.1.1 前聚落时代
        2.1.2 母神崇拜
    2.2 定居过程与聚落演化
        2.2.1 远古社会形态的三个阶段
        2.2.2 中国早期聚落形态演化
        2.2.2.1 环濠聚落——部落社会的聚落形态分析
        2.2.2.2 “似城聚落”——龙山时代的聚落形态分析
        2.2.2.3 城市聚落——早期国家的聚落形态分析
        2.2.2.4 早期聚落形态的“圆方之变”的社会意义解析
    2.3 中心方位与社土崇拜
        2.3.1 辨方正位与中心崇拜
        2.3.1.1 辨方正位
        2.3.1.2 中心的意义
        2.3.1.3 择中立国
        2.3.2 社土崇拜与“极域”转化
        2.3.2.1 社土崇拜
        2.3.2.2 从中心到“极域”的转化
    2.4 主体的定向与认同
        2.4.1 定居:主体存在的方式
        2.4.2 定向与认同
        2.4.2.1 定向
        2.4.2.2 认同
        2.4.3 主体的定向与认同
        2.4.3.1 宗法伦理:主体在社会结构中的认同
        2.4.3.2 人神共居:主体在宇宙结构中的定向
        2.4.4 社区中的定向与认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位序:传统聚落的血缘结构分析
    3.1 宗族制度与血缘结构
        3.1.1 祖先崇拜与宗法意识
        3.1.1.1 祖先崇拜与族群意识
        3.1.1.2 “礼”与宗法制度
        3.1.1.3 宗族制度沿革
        3.1.2 宗族的核心要素及宗族结构
        3.1.2.1 宗族的核心要素
        3.1.2.2 宗族结构的层次
    3.2 宗族结构与传统宗族社区
        3.2.1 社会族群与宗族的延续
        3.2.2 宗族活动与社区整合
    3.3 宗族结构对传统聚落的影响
        3.3.1 宗族制度与传统聚落
        3.3.1.1 宗族与聚落
        3.3.1.2 宗族聚落分类
        3.3.2 单姓宗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例析
        3.3.2.1 自由生长型宗族聚落:以福州地区为例
        3.3.2.2 整饬规划型宗族聚落:以闽南侨乡为例
        3.3.2.3 集合防卫型宗族聚落:以漳州客家土楼聚落为例
        3.3.3 多姓宗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例析:以福州螺洲镇为例
        3.3.3.1 螺洲宗族发展概况
        3.3.3.2 螺洲宗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分析
        3.3.4 宗族聚落空间成长过程
    3.4 传统宗族聚落的位序观
        3.4.1 关于位序
        3.4.2 宗族聚落中的空间位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境域:传统聚落的神缘结构分析
    4.1 民间信仰与神缘结构
        4.1.1 信仰、民间信仰与宗教辨析
        4.1.2 社土崇拜与民间信仰起源
        4.1.2.1 社土崇拜与民间信仰起源
        4.1.2.2 民间信仰的多元分化
    4.2 民间信仰在社区整合中的作用
        4.2.1 民间信仰对社区空间的界定作用
        4.2.2 民间信仰的社区整合功能
    4.3 庙会与中国市镇化过程
        4.3.1 “城”与“市”辨析
        4.3.2 庙会与传统商业城镇的兴起
    4.4 民间信仰与传统聚落形态:以传统商业城镇聚落为例
        4.4.1 传统市镇型商业城镇——以佛山为例
        4.4.1.1 佛山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
        4.4.1.2 外族迁入与佛山聚落的发展
        4.4.1.3 佛山市镇化过程与社区整合
        4.4.1.4 佛山铺制社区的层级与规模探析
        4.4.2 传统城郡型的商业城镇——以泉州为例
        4.4.2.1 泉州历史地理背景与市镇化过程
        4.4.2.2 泉州民间信仰与传统城市社区
        4.4.2.3 泉州铺境单元的社区特性
    4.5 中国传统聚落的境域观
        4.5.1 区域与场所理论
        4.5.2 中国传统聚落的境域观
        4.5.2.1 神镇之“境”
        4.5.2.2 世俗之“域”
        4.5.2.3 在境域中诗意地栖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社区传统的重建
    5.1 当代社会结构的空间转化
        5.1.1 正确认识中国的社区传统
        5.1.2 直面当代社区传统的迷失
    5.2 中国社区传统的重建
        5.2.1 二十世纪初“乡村建设”的探索
        5.2.2 传统社区纽带下的社区重建
        5.2.2.1 传统宗族社区的现代转型
        5.2.2.2 民间信仰在社区重建中的合理性地位
        5.2.3 重建有“神”的社区传统
        5.2.3.1 对制度性宗教社区再认识
        5.2.3.2 重建具有“集体意识”的新社区
    5.3 境域营造:中国聚落形态的传承策略
        5.3.1 延续社区空间的层级性
        5.3.2 保持社区空间的多义性
        5.3.3 营造社区空间的领域性
        5.3.3.1 空间层级的平衡渗透
        5.3.3.2 生活街道与日常交往
        5.3.4 重建社区的仪式空间(sphere of ritual ceremony)
        5.3.4.1 仪式的需求与仪式空间的缺位
        5.3.4.2 传统聚落中的仪式空间
        5.3.4.3 重建社区的仪式空间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际遇
    二、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可能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的概念阐释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传统文化观的界定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的界定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选择路径与科学文化观的确立
    第一节 从反传统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一、新旧思想之大激战
        二、中西文化观之比较
        三、马克思学说的接受与科学文化观的确立
    第二节 从古今中西调和到马克思主义
        一、新旧调和的文化观
        二、中西融糅的文化观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第三节 从先中后西到马克思主义
        一、“先中而后西”的治学方法
        二、旧国民性的批判
        三、由“经世致用”向共产主义思想转变的通道
    第四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观的嬗变及其特点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观的嬗变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观的嬗变特点
第三章 党的创立与大革命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初步实践
    第一节 “唯物史观为吾党的哲学根据”以及对传统文化认识方法的影响
        一、唯物史观与文化
        二、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节 对文化界复古主义文化思潮和国民党三民主义儒学化的批驳
        一、驳斥“东方文化派”
        二、揭露“学衡派”和反对“整理国故案”
        三、抨击“戴季陶主义”的三民主义儒学化倾向
    第三节 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反对改良主义
        二、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学
        三、行向无产阶级新文化的道路
        四、新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的缺失
    第四节 对农民文化传统的认识挖掘
        一、自修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与传统文化
        二、国民革命与农民传统
        三、农民文化与地主文化
    第五节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及其特点
        一、基于“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的文化观
        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的特点
第四章 十年内战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的深化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基础: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广泛传播
        二、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节 对中国农民传统、中国传统兵法的批判和借鉴
        一、以农村革命为中心的新阶段对农民传统的新认识
        二、对传统兵法的批判性借鉴
    第三节 对中国思想史的批判和研究
        一、中庸思想的批判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法思想的发掘
        三、中国历史上“重民思想”或民权思想的辨析
    第四节 反对“新生活运动”、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新启蒙运动
        一、反对旧礼教旧道德
        二、反对封建迷信、独断和盲从
        三、创造综合性的新文化
    第五节 十年内战时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特点
        一、十年内战时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十年内战时期对待传统文化的特点
第五章 延安时期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成熟和实践多方面的展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成熟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成熟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成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成熟
        一、一元多维的传统文化观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
        三、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功能
    第三节 传统哲学的扬弃和发展
        一、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运动
        二、对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流派的扬弃和发展
        三、对其他传统哲学流派的扬弃和发展
    第四节 传统史学的扬弃和发展
        一、对中国历史学习研究的重视和提倡
        二、传统史学的扬弃
        三、传统史学的创新
    第五节 传统伦理的扬弃和发展
        一、传统伦理的廓清
        二、传统伦理的升华
    第六节 传统文艺的扬弃和发展
        一、优秀传统文艺的继承和运用
        二、传统文艺的改造、普及和提高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的历史经验和重要启示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实践要围绕新文化建设这个主题
        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新文化建设为中心来认识和实践传统文化
        二、当代中国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中心来认识和实践传统文化
    第二节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实践要坚持独立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
        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始终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二、当代中国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宽容和文化融合
    第三节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实践要注重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实践
        二、当代中国要坚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以便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 郭梦雨. 吉林大学, 2018(12)
  • [2]施昕更与何天行[J]. 吴汝祚. 东南文化, 1997(01)
  • [3]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J]. 吴汝祚. 文物天地, 1997(06)
  • [4]卫聚贤学术研究[D]. 赵换.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5]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D]. 陈肖男. 河北师范大学, 2011(10)
  • [6]交响 ——原学宗师言象作品本原思想研究[D]. 周鼎. 西安美术学院, 2013(02)
  • [7]浙江美术史简说[J]. 余东东.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5(04)
  • [8]卫聚贤与中国考古学[J]. 刘斌,张婷. 南方文物, 2009(01)
  • [9]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 林志森. 天津大学, 2009(12)
  •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研究[D]. 梁文冒.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何天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