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主目录

下期主目录

一、下期主要目录预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咏梅[1](2018)在《胡政之编辑《国闻周报》的思想和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闻周报》是民国时期着名新闻周刊。总编辑胡政之的编辑思想体现为:重视新闻报道,供史料之保存;保存中国民意,作迷途之指南;注重学术文章,兼顾文艺作品;配合运用图文,增加新闻照片;改良版面编辑,报告战时动态;满足读者兴趣,吸纳受众意见。在他的带领下,《国闻周报》成为发行量较大、影响深远的周刊。

李光荣[2](2014)在《大型文学刊物《文聚》形式考述》文中指出抗战时期昆明的文学刊物《文聚》是西南联大学生林元主创的。《文聚》有着自己的形式特征,刊名、开本、刊期、目录、编后、出版时间和版权页等"版形"同少异多,不可"举一反三";稿约和广告等"附载"有同有异,反映出文聚社的外部关系,不能"知一而足";目录与正文的排列显示出《文聚》高超的编辑艺术,值得研究学习。在研究者很难见全《文聚》杂志的情况下,文后还附录了《文聚》各期的目录。

吴利亚[3](2020)在《《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版业的宣传需求遇上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为书业广告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良友》画报是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2月在上海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画报,堪称“中国最早出版之图书杂志”,比美国影响深远的《生活》画报都要早十年。因其组稿多元、印刷精良、内容丰富,吸引了大批读者订阅和购买。《良友》画报上的书业广告占比达到《良友》广告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报刊,在书业广告方面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仅体现出民国时期较高的广告发展水平,也记录和呈现了当时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面貌。论文立足民国时期画报书业广告发展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良友》画报为媒介载体,从发展概貌、类型与特点、策略检视和时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和梳理《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及历程;第二章从文本角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所呈现的内容;第三章从创意表现策略和营销传播策略两个维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是如何利用杂志媒体进行推广并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的;第四章则尝试归纳并揭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时期复杂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通过研究,论文认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因其数量比重相对较大、传播范围相对较广、存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由此个案窥探民国时期书业广告发展的大致情况。《良友》画报中形式多样且种类多元的千余则书业广告至今品读起来都十分经典,其中饱含当时广告人的巧思与匠心。在深谙目标受众心理的基础上将营销传播和广告学理论灵活运用到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画面的美术表现当中,创作出既能吸引读者眼球,又能有效促进书籍报刊销售,还兼具较高文学意蕴和历史价值的广告,实属不易,对当下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广告营销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明宇[4](2012)在《预告、呈现、揭示 ——文学广告视角的现代文学传播研究(1915-1949)》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学界对现代文学广告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分别从不同角度系统收集、分析、整理和研究现代文学广告。对现代文学广告的关注和研究得益于学界对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重视,现代文学广告是现代文学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1915年至1949年现代文学发展的三十年这一时间段内,刊载在报刊、图书上的文学广告的数量是十分庞杂的。不仅刊载广告的媒体丰富多样,包括了报纸、杂志和书籍本身,就报纸和杂志来看,还包括纯文学报纸/杂志、准文学报纸/杂志以及非文学报纸/杂志;刊载的内容更是风格多样,新文学作家撰写的文学广告文学意味足,书卷气浓,具有现代书话的特征,通俗文学作家撰写的文学广告通俗、直白,商业气息重;同时撰写文学广告的作家队伍的数量也十分庞大,其中不乏现代文学名家和大家。在数量如此庞杂的现代文学广告背后,存在一个共性的东西:现代文学广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现代文学发展史,凸显了一定时期内的“文学生态”。本文认为,现代文学广告不仅是现代文学研究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视角、是分析和揭示现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渠道;透过对典型文学广告的分析,可以“再现”现代文学的发生过程。绪论部分概述了之前关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相关问题以及现代文学广告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论文的核心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数量庞杂的现代文学广告的选择,本文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文学广告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作为现代文学研究的史料类型之一,文学广告要能成为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视角、文学广告应是分析、揭示现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渠道;同时文学广告应能“再现”典型文学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还原”特定时期的“文学生态”。其次,现代文学传播史就是传播媒介(主要是报纸、文学期刊和图书)不断出现、发展和丰富的历史;就是文学社团不断建立、新旧更替的历史;就是文学样式(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和鸳鸯蝴蝶派文学(通俗文学)不断多元发展的历史;就是受众逐步接受的历史。结合本课题研究的时间概念,本文将1915年至1949年划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分别选择不同的侧重点,从文学广告的角度分析文学期刊、图书的编辑出版;分析文学社团的建立和新旧更替;分析不同文学样式多元发展的特征。顺着这一思路,本论文分为五章予以具体探讨:第一章探讨了文学环境的转型和现代文学广告产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文学环境的转型是促使现代文学广告出现的最直接的动力。文学广告的本质是商品广告,只不过这个商品比较特殊,文学广告是在报纸、文学期刊和书籍上出现的、以文学书刊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广告信息。作为商业行为,文学广告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有作者、读者、媒介三个方面的原因。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广告主是广告传播活动的起点,如果广告主不想做广告,广告传播行为就不会产生。文学广告的广告主是作家,准确地讲是现代职业作家,收取稿酬,以写作作为谋生手段,他们是十分乐意并十分迫切地想为自己的作品做广告的,由此,文学广告产生的动力有了,文学广告传播的起点有了;如果说广告主是广告传播活动的起点,那么受众(读者)则是广告传播行为的终点和目标,作家是十分乐意并十分迫切地想为自己的作品做广告的,读者对文学广告也是有需求的;有了起点和终点,广告传播行为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还有媒介,印刷技术的革新、报馆/书局/报刊数量激增以及现代文学广告传播媒介的重要特征——多种刊物均属于同一家书局,广告资源共享和相互做广告,带来了广告信息传播的重复效应,文学广告传播效果显着提升。在简要分析文学环境的转型和文学广告“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后,第一章还概述了文学广告从“牌记”到报刊广告的发展过程;由文学大家、名家参与文学广告撰写而形成的现代文学广告的“大手笔写小广告”的重要特征以及现代出版机构的文学广告宣传。第二章从预告、呈现、揭示三个关键词出发,文章对文学广告和文学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本文指出,文学广告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现代文学传播层面。所谓传播,即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从传播的社会性质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它既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1915年至1949年现代文学发展的三十年中,由于文学创作、出版的繁荣,使得文学书、刊大量面世。如何使文学书刊、文学作品顺利到达读者手中,如何在作家和读者之间建立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文学广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文学广告预告了文学书刊、文学作品的诞生,文学广告除了对具体文学作品内容进行预告外,还对具体文学期刊的创刊和出版进行了预告。其次,文学广告所起的“预告”的功能和效果,不仅受制于预告的内容,就文学期刊的出版预告而言,更受制于文学广告刊载的渠道。在某种程度上,文学期刊出版预告刊载的渠道,对于扩大期刊和书局的声誉影响重大。第三,文学期刊上刊载的各类“社告”,包括创刊号社告、新开设栏目的社告等等,都是重要的文学广告文字,对于预告和揭示杂志的性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文学广告的“呈现”功能而言,本文认为文学作品、文学期刊的出版预告常常以作品简介、期刊办刊宗旨为主要内容,在预告中也就“呈现”了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文学期刊的风格特色。除此之外,文学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一定时期的文学生态。本文以刊载在《文艺新闻》1931年6月8日第13号至7月13日第18号上的“用作品的名字来给作家起绰号”的广告文字为例,深入阐述文学广告是如何“呈现”一定时期文学生态的。所谓文学广告的“揭示”功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揭示”包含了“预告”和“呈现”的内容,只不过在程度上有所区别;狭义的“揭示”,则着重强调透过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的同一报纸、期刊或不同报纸、期刊关于同一个文学活动、文学事件的广告宣传文字,揭示文学活动、文学事件动态发生的过程。文章透过刊载在《生活周刊》上的《文学》创刊前后的广告,揭示了《文学》的编辑方针、内容特色以及创刊过程。第三章透过文学广告分析了1915年至1927年——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重要文学刊物的创刊(改版)以及重要文学社团的建立。本章首先分析了《新青年》杂志的创刊、编辑出版与文学广告的关系。在分析了《新青年》杂志文学广告的特色和广告营销策略的基础上,文章提出,除了从宏观层面研究《新青年》杂志广告营销策略外,从《甲寅》杂志上刊载的《新青年》广告、《新青年》创刊号“社告”以及《新青年》上刊载的《每周评论》出版广告这些“广告文本”出发,可以分别揭示《新青年》与《甲寅》月刊的关系、《新青年》的读者定位/编辑方针以及《新青年》杂志的“精英化”倾向。本章第二节以“文学研究会简章”和“文学研究会宣言”两个文学广告文本为研究对象,就文学研究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的宗旨以及“文学研究会宣言”中提到的“联络感情”、“增进知识”和“建立着作工会的基础”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本章第三节分别以“《小说月报》改革宣言”、“《小说月报》宣告本刊‘特殊色彩’”以及“《小说月报》‘预告开设故书新评专栏’”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小说月报》改革宣言”时,本文提出无论是《小说月报》革新的目的、革新的动力,还是革新的实际效果,尽管在其中有文化危机、思想危机所带来的文学“现代性”的要求,尽管有来自于新文化阵营的压力,尽管《<小说月报>改革宣言》对文学现代性的要求表述得非常明确,但是,《小说月报》毕竟并非如文学创作那样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产品,《小说月报》的改革,与其说是一次“文学革命”,是一种“断裂”,还不如说是一场带有商务印书馆特色的商业“拼合”。在分析“《小说月报》宣告本刊‘特殊色彩’”时,本文认为,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有着清醒的文学译介思路;国情的比附是革新时期《小说月报》译介以俄国文学为核心的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要原因。以“《小说月报》‘预告开设故书新评专栏’”为研究对象,本文还重点分析了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之间的关系。第四章透过文学广告分析了1927年至1937年——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重要文学组织的建立、重要文学作品的编辑出版以及作为现代文学“双翼”之一的通俗文学的特征。本章第一节首先从刊载于1930年3月10日《拓荒者》第1卷第3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的广告文字入手,分析了左联的成立与“革命文学论争”之间的关系、分析“左联”对1930年代左翼文学创作运动所起到的很大的组织作用,“再现”了从“左联”成立到“中国文艺家协会”成立的全过程。本章第二节以鲁迅逝世后,刊载在各个报刊上的“《鲁迅全集》出版预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鲁迅全集》的出版过程。本章第三节以《红玫瑰》杂志和《紫罗兰》杂志的出版广告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时期通俗文学的重要特征,本文认为,与“红色系列”杂志与“紫色系列”杂志有共性也有差异。共同点是立足于市民阶层;差异突出表现为:与出生于游戏小报的“红色系列”杂志不一样的是,“紫色系列”在追求趣味性和通俗性的同时,还带有较浓厚的名士作风。第五章透过文学广告分析了1937年至1949年——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三个十年重要报告文学作品的编辑出版、丛书的编辑出版以及歌剧创作、演出的复杂过程。这一时期是中国政局大变的转折时期,战争形势反转到现代文学传播特征上来看,首先是创作面貌的巨变。一方面对刚刚过去不久的“抗战文学”总结性的出版工作仍在继续,另一方面,解放区在文学上的作为越来越突出。从这一思路出发,本章三个小节分别以刊载在1937年3月10日出版的《工作与学习丛刊》上的以及刊载在1936年8月10日《光明》1卷5期上《中国的一日》的出版预告;刊载在1947年5月1日《文艺复兴》3卷3期上的《晨光文学丛书》出版预告以及刊载在《解放日报》1945年6月10日第2版的“鲁艺工作团演出《白毛女》”等诸多典型文学广告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论述和分析。通过对《中国的一日》的广告文本的分析,“再现”了《中国的一日》的成书过程,分析了《中国的一日》一书对解放区《冀中一日》的影响以及《中国的一日》对抗战时期全国报告文学创作的热潮的直接影响;从《晨光文学丛书》的广告入手,分析文学广告与丛书成书过程,并将《晨光文学丛书》广告宣传与之前的《一角丛书》、《良友文学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广告宣传放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分析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市场、现代学术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解放日报》刊载的歌剧《白毛女》的演出预告,力图“再现”歌剧《白毛女》创作、演出的复杂过程。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邓海燕[5](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指出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孙蕴芷[6](2020)在《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文中研究说明“现实主义冲击波”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文学思潮,其文学影响与文学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回潮中的重要一环,它深度参与了对“85新潮”延续至1990年代初遗留下的过度形式实验、私语化、封闭式等问题的纠偏,重启文学介入现实的对话,为沉闷已久的文坛带来新气象,对1990年代乃至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学界对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研究局限于从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等层面进行分析,究其一点而不计其余,未能将其“发生—发展”的脉络做一个清晰梳理,缺乏一种“大历史观”的视野。因此,本文旨在从1990年代市场经济、文学机制变动等方面发掘“现实主义冲击波”现象发生的原因,完成对此现象脉络的梳理,把在某种程度上“被压抑”的文学现象重新打捞出来,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许多问题重新发掘,意在与1990年代以来的主流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对话,打破主流文学史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固化评价,试图用相对整体和贯通性的历史视野来重新评价“现实主义冲击波”。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讨论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的变化所衍生出的1990年代文学期刊与文学现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具体考察“三驾马车”话题的制造、《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文艺报》《人民文学》等代表性期刊与“现实主义冲击波”之间的隐秘关联等,完成对其“发生—发展”脉络的勾陈。第二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通过对两类作品的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结合社会背景、国家政策、文学内部的嬗变等考量1980年代发生的改革文学对于19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影响。“现实主义冲击波”突破了改革文学与国家话语之间的“并轨”状态,将视线下移至“改革”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同时文本内部的“撕裂”隐含着“改革”无法克服的“悖论性”问题,因而呈现出与国家话语之间的“脱轨”。第三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80年代末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担任了 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的“先声”角色。“现实主义冲击波”一方面延续了新写实小说对于“生活状态”/“生存本相”的还原式呈现,另一方面相较于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从“场域”和“身份”两大层面完成“写作对象”的转换。此外,“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更着意于表现社会转型期个人与集体的复杂关系,在致力弥合“改革”与个人之间“裂隙”的同时又忽视了自我欲望的合理性表达。第四章,关注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问题,深入考察同为现实主义回潮中的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围绕90年代批评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所产生的“两极化”批评现象,探究隐藏在该批评现象背后90年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问题,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品的局限性予以客观评价。

郭竹君[7](2015)在《电视季播型节目的预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在欧美的电视节目形态中,季播型节目已经是较为成熟和常态化的节目播出形式,而在中国兴起的时间较短。作为我国电视界的新生事物,实力雄厚的卫视频道纷纷投资试水。季播型电视节目,是一年中固定在某一个时期,按季节编排播出的节目形式,播出的时间分别为2到3个月。那么,如何保证老受众不流失而新受众被吸引,则是季播型节目面临的最大考验。因此,节目预告也就成为了季播型节目的重要构成部分与环节,也是一个传播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不只依靠实践领域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也有赖于学术界对这一个领域的理论梳理和规律摸索。本文先是研究常规节目的预告,对常规节目预告体系进行文本分析,探索常规节目与季播型节目之间的区别,并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为案例对此展开分析;然后研究季播型节目在本频道的编排、包装、营销等预告体系;再分析了新媒体预告特性及分类;最后,探讨频道预告与新媒体预告如何共构,并运用了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对电视季播型节目的预告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本人在对季播型节目预告体系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中发现,季播型节目的预告在节目品牌的建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季播型预告节目应该在积淀中找寻新的起点,通过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定位和与时俱进的内容创新,强化季播型节目从预告中塑造品牌价值,从而打造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本论文还结合季播型节目的特征及现实情况,提出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预告体系构建策略以及创新策略。

黄海飞[8](2010)在《从新文学广告管窥上海文坛(1932-1935) ——以《文学》、《现代》、《矛盾月刊》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在主流媒体上,已经很难看到书籍广告的身影。而在1930年代的上海,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候,文学书刊在报纸期刊上大登广告,是读者获取书刊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新文学广告参与了新文学生产、传播、消费的全过程,包含了丰富的信息,理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并深入研究下去。三十年代左翼书刊的畅销已是一个不争的史实,右翼刊物在市场上则占绝对弱势。国民党在文艺领域一败涂地。原因是什么?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本文选取三个不同立场的大型文学刊物,以刊物上的新文学广告为研究对象,尝试围绕新文学广告中各种文学势力的表现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展开论述,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做一点解释,提供一种参考或者补充。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以及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和怎样研究新文学广告这两个问题。第一章主要解释选择两个时间节点和这三个刊物的原因,介绍三个刊物的概况和立场。第二章从政治角度来看各刊物之间的关系与斗争。第三章从经济上的竞争关系入手,主要描述各刊物对读者与作者的争夺。第四章则描述图景的另一面,呈现刊物内外存在的复杂性。结语综述观点,收束全文。

林江辉[9](2003)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披露研究 ——制度变迁、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文中提出信息在证券市场运作和功能发挥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维护信息公平,提高信息效率,是保障投资者利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盈余预告制度贯彻了监管当局崇尚的高质量信息披露理念。在主张充分披露的监管当局看来,公司信息披露越充分,透明性就越大,那么股价的波动就可能越小。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披露问题。首先,我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梳理了盈余预告制度演变历程,并对国内外股票市场有关盈余预告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尔后,我们从三个方面对盈余预告制度的执行效果展开实证研究:第一方面,我们运用事件分析法考察单一预告(主要是年报盈余预告)披露的事件性反应,旨在考察:年报盈余预告是否向市场传递了新信息?市场对预告做出了何种反应?投资者的表现是否理性?新规则对年报盈余预告事件性反应到底产生何种影响?第二方面,新规则缩短了时间间隔,提高了预告及时性。由于事件分析法自身存在固有的缺陷,间隔性预告的政策效果无法在事件研究中得到完整解释。为了进一步检验盈余预告新规则实施效果,我们考虑从波动性入手对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我们尝试利用波动率数值的时间序列表现进行研究,力图了解:①预告公司股票日收益率序列的时变条件方差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②预告公司股票是否存在信息非对称性调整现象,即对利好利空消息分别做出何种反应。第三方面,在寻求预告披露与市场稳定证据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考察间隔性预告与股价波动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关系,了解间隔性信息供给是否带来互相干扰。公司间隔性预告披露的行为特征可以在滤波效应的研究中得到部分解释。根据上述经验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关注的视野投向预告制度建设中的质量规范这一层面,提出规范预告信息质量的相应对策,以期对盈余预告制度的帕累托改进提供参考。 全文共分7章,结构安排具体如下: 第1章:导言 本章阐述了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动因、研究对象的定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以及本文的基本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我国盈余预告制度变迁研究 我国盈余预告制度的变迁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盈余预告制度涵盖预亏、预警、预增和预盈披露。2002年开始,监管部门确定了“前一季度预告后一季度业绩”的新规则,以利于形成市场预期,建设成熟有效的市场。通过大力建设与完善盈余预告体系,监管机构期望充分保证信息的公平性和投资者的知情权,增加上市公司的透明性,减缓信息不对称状况,抑制股价异常波动,稳定股票市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披露研究—制度变迁、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第3章:文献回顾 本章描述了国内外股票市场有关盈余预告研究情况。国外股票市场对盈余预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管理当局盈余预告动机、盈余预告披露策略、盈余预告与盈余公告之市场反应比较、盈余预告的准确程度研究以及分析师对盈余预告策略的反应研究等方面。国内对盈余预告的研究起步不久,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检验预亏的信息含量、预警制度的实证研究以及年报盈余预告前后的价格变动,早期研究的结论表明:预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第4章:预告披露的事件性反应 常用的事件研究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公司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我们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单一预告(主要是年报盈余预告)披露的股价行为变化情况;通过构建预亏输家投资组合,考察预亏风险提示的股票价格波动行为,以此来比较预亏的信息含量。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预告向市场传递了新信息,投资者做出了理性的反应。2、新规则提高了预告及时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效果,年报盈余预告与股价波动关系即是明显证据。3、预盈公司的信息效应暗示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堕待规范。4、投资者可能没有充分意识到季报预亏与年报预亏之间存在的可预测性,低估了季报预亏的信息含量。5、从披露形式上要求上市公司在规定时间内简单重复预亏,其政策效果不如要求改进披露内容有效。 第5章:探察间隔性预告与市场稳定的经验证据 新规则缩短了时间间隔,提高了预告及时性。由于事件分析法自身存在固有的缺陷,间隔性预告的政策效果无法在事件研究中得到完整解释。为了进一步检验盈余预告新规则实施效果,我们考虑从波动性入手对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我们尝试利用波动率数值的时间序列表现进行研究,一是观察预告公司股票收益率序列波动的时变特征,二是考察预告公司股票是否存在非对称性调整现象。研究的结果表明:l、随着新规则的实行,预告体系日渐完善,信息披露频率不断提高,预告公司股票日收益率序列的时变条件方差满足稳定性要求。大多数股票的条件方差序列的波动特征是相同的。2、在样本期内,绝大多数股票的收益率波动是高度持续的,即外部事件对绝大多数股价收益冲击造成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3、预告公司股票存在对利好利空信息的非对称性调整,未预期的价格下降(利空消息)对?

文娟[10](2006)在《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发展之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申报馆出现之前的近代32年间(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1840—1871),清政府曾经先后五次颁布小说禁令,坚决销毁小说书板,对私自印行小说出售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小说失去了自由创作与出版的环境,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据陈大康先生在《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的统计,这32年中成书的近代小说作品只有寥寥无几的51种,而刊出流传,并在读者中产生的影响的作品数量更少。同治十一年(1872),朝廷颁布了军流徒不准减等条款,其中就明确规定“造刻淫词小说及抄房捏造言词录报各处,罪应拟流者”,而成立于当年的申报馆却以地处租界、负责人为外国人的优势,开始在所办的报纸、杂志上连载小说。在不久之后的同治十三年(1874),申报馆甚至陆续在《申报》上刊发启事,公开向海内藏书家和作者征求说部书稿,并将得到的说部陆续刊行销售。 申报馆在所办的报纸、杂志上连载小说这种开风气之先的举动,虽然在当时并未产生立竿见影的连锁反映,立即引发小说连载的热潮,但无论是其对于杂志的商业化经营模式,还是在近代中国所首创的小说刊载模式,都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三十年之后中国小说杂志涌现时期的杂志创办,其中同治十一年(1872)由申报馆所主办的《瀛寰琐纪》更是当之无愧地成为近代各种小说杂志的先驱。此外,申报馆对于说部书籍出版的重视,不仅使在道光、咸丰年间问世却无法出版的《笑史》、《风月梦》等书籍得以出版,而且还为中国本土已经失传的《快心编》等书籍的重新回归出版创造了条件,报馆的小说出版在不久之后就为其他书局所仿效,各书局的小说出版曾经在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达到一个小高潮。申报馆小说和各书局小说的广泛传播,就为当时傅兰雅小说征文启事的刊发和后来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提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再者,在近代小说蓬勃发展的二十世纪初期,《申报》从光绪三十三年(1907)起,开始刊载大量小说,到宣统三年(1911)共计248种,成为近代中国刊载小说最多的报刊。还有《申报》上为数众多的小说广告,则向我们提供了有关近代小说的促销、盗版、征文等各种资料。可以说,申报馆和中国近代小说四十年的同行历程,是值得去探索和挖掘的一个丰富矿藏。 首先,本论文从申报馆的创立和《申报》的创刊出发,概括论述申报馆在创始之初的具体情况。一方面,总结报馆在美查的主持下是如何进行小说出版的,又是如何通过创办文艺期刊对小说进行刊载的;另一方面,也对早期《申报》主笔与小说之间的联系进行概括的分析,其中着重论述主笔钱听伯对于申报馆小说的影响;进而阐述小说刊登在《申报》上从无到有的原因,具体分析

二、下期主要目录预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期主要目录预告(论文提纲范文)

(1)胡政之编辑《国闻周报》的思想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视新闻报道, 供史料之保存
    (一) 纂辑中外新闻, 记录当代历史
    (二) 重视国际报道, 提供世界知识
    (三) 重视独家采访, 亲自采写新闻
二、保存中国民意, 作迷途之指南
三、注重学术文章, 兼顾文艺作品
    (一) 供给正确资料, 介绍进步学术
    (二) 重视文艺作品, 扩大读者群体
四、配合运用图文, 增加新闻照片
五、改良版面编辑, 报告战时动态
    (一) 改良版面编辑, 追求醒目美观
    (二) 创办《战时特刊》, 报告战时动态
六、满足读者兴趣, 吸纳受众意见
    (一) 满足读者兴趣, 增加栏目、图片
    (二) 乐与读者交流, 吸纳受众意见

(2)大型文学刊物《文聚》形式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聚》杂志的创办
二、《文聚》杂志的版面形式
三、《文聚》杂志的附载
四、《文聚》杂志的编排
五、《文聚》目录汇编

(3)《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的界定
第一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概貌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
        一、社会的开放与民智的开启
        二、商业的发达与广告的兴盛
        三、教育的发展与国语的普及
        四、技术的进步与行业的革新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营脉络
        一、《良友》画报的发行状况
        二、《良友》画报的广告受众
    第三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刊载情况
        一、《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梳理统计
        二、《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投放主体
第二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
        一、图书(丛书)广告
        二、报刊(画册)广告
        三、贺卡(海报)广告
        四、印刷(制版)广告
        五、书局(书店)广告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特点
        一、简明扼要的叙事风格
        二、立足时代的议程设置
        三、图文并茂的视觉呈现
第三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策略检视
    第一节 创意表现策略
        一、知情达理的广告诉求策略
        二、妙笔生花的文案表达策略
        三、画龙点睛的美术表现策略
    第二节 营销传播策略
        一、相时而动的生命周期策略
        二、顺风张帆的借势营销策略
        三、家喻户晓的名人代言策略
        四、恰如其分的产品定位策略
        五、深入人心的公共关系策略
        六、物超所值的产品促销策略
第四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济价值
        一、促进书报刊物的销售
        二、塑造书业品牌的形象
        三、加速书业的良性竞争
        四、助推广告水平的提升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社会价值
        一、阅读氛围与休闲空间营造
        二、舆论动员与民族情感凝聚
        三、文化传播与现代化的促进
        四、历史记录与史料价值凸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预告、呈现、揭示 ——文学广告视角的现代文学传播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三、 核心问题
    四、 本课题研究现状
    五、 本文的创新之处
    六、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学环境的转型与现代文学广告的发展
    第一节 从“牌记”到报刊广告——文学广告溯源
    第二节 大手笔写小广告——现代作家的文学广告创作
    第三节 从报刊到丛书——现代出版机构的文学广告宣传
第二章 预告、呈现、揭示——透过现代文学广告看现代文学传播
    第一节 作家生平/作品内容/期刊编辑方针的全面预告
    第二节 作品内容/文学生态的双重呈现
    第三节 文学传播过程的准确揭示
第三章 文学广告视角的文学期刊创刊/改版和文学社团的成立(1915-1927)
    第一节 《新青年》的编辑出版与文学广告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与文学广告
    第三节 《小说月报》的改版与文学广告
第四章 文学广告视角的文学组织建立、作家作品和通俗文学期刊的出版(1927-1937)
    第一节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与文学广告
    第二节 《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与文学广告
    第三节 红系列杂志、紫系列杂志与文学广告
第五章 文学广告视角的报告文学/文学丛书的编辑出版和歌剧创作(1937-1949)
    第一节 《中国的一日》编辑出版与文学广告
    第二节 《晨光文学丛书》的编辑出版与广告
    第三节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演出与广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小说月报》刊载的主要文学广告摘录(1921—1930)
附录二:《新青年》刊载的主要文学广告摘录(第一卷至第七卷)
附录三:《创造月刊》主要文学广告摘录(1926 年至 1929 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一、炮制伪满洲国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三、推行殖民学制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二、“大众”读者定位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一节 “三驾马车”的话题制造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
    第二节 《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三节 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的《人民文学》《文艺报》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二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
    第一节 “改革”历史语境下的两种书写态势
    第二节 国家话语权力的转变——由高度集中到隐形渗透
第三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与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
    第二节 生存写作背后两种不同价值指向
第四章 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深化——新世纪底层文学
    第二节 批评的错位/滞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困境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电视季播型节目的预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理论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季播型节目的预告传播
    2.1 电视预告作为一种特殊传播
        2.1.1 电视预告定义及内涵
        2.1.2 电视预告分类
    2.2 常规节目的预告体系建构
        2.2.1 常规节目预告的内容构成
        2.2.2 常规节目预告的视觉构成
        2.2.3 常规节目预告的文本构成
    2.3 季播型节目预告传播的特殊性
    2.4 季播型节目的预告体系建构
        2.4.1 传统媒体预告
        2.4.2 电视频道预告
        2.4.3 新媒体预告
第三章 季播型节目的频道预告
    3.1 季播型节目进行频道预告的原因分析
    3.2 季播型节目进行频道预告的体系建构
        3.2.1 季播型节目进行频道预告的类型分析
        3.2.2 季播型节目进行频道预告的文本分析
    3.3 季播型节目进行频道预告的策略分析
        3.3.1 季播型节目的预告营销
        3.3.2 季播型节目的预告策略
第四章 季播型节目的新媒体预告
    4.1 季播型节目进行新媒体预告的原因分析
    4.2 季播型节目进行新媒体预告的定义及其特性
    4.3 季播型节目进行建构新媒体预告体系
        4.3.1 新媒体预告的媒介类型
        4.3.2 新媒体预告的形态分析
        4.3.3 季播型节目进行新媒体预告的体系建构
第五章 季播型节目的预告效果
    5.1 预告共构
    5.2 预告与受众
        5.2.1 受众与节目的互动
        5.2.2 受众对预告的反馈
        5.2.3 季播型节目预告调查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附录——深度专访
致谢

(8)从新文学广告管窥上海文坛(1932-1935) ——以《文学》、《现代》、《矛盾月刊》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新文学广告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立场和概况:《现代》、《矛盾月刊》、《文学》
    第一节 《现代》
    第二节 《矛盾月刊》
    第三节 《文学》
第二章 对立:文化统制与对策
    第一节 国民党的文化统制
    第二节 改头换面与反做广告
    第三节 《文学》月刊里的明枪暗箭
第三章 竞争:对读者与作家的争夺
    第一节 广而告之:争夺读者
    第二节 拉拢、利诱:争夺作家
第四章 图景的另一面:合作与龃龉
    第一节 丁玲事件
    第二节 《译文》风波
    第三节 右翼刊物内部的矛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披露研究 ——制度变迁、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和研究动因
    1.2 盈余预告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1.2.1 盈余预告的概念
        1.2.2 我国盈余预告的表现形式
        1.2.3 盈余预告与盈利预测辨析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结构安排
    1.6 基本结论与主要贡献
    1.7 研究局限与今后发展方向
第2章 我国盈余预告制度变迁研究
    2.1 从制度变迁角度研究的意义
    2.2 盈余预告的制度环境分析
    2.3 我国盈余预告制度演变
        2.3.1 预亏制度率先登台
        2.3.2 预警制度随后推出,确立了间隔性预告方式
        2.3.3 预增制度开始实行
        2.3.4 预盈公告自愿披露
        2.3.5 预告新规则的确立-“前一季度预告后一季度业绩”
        2.3.6 盈余预告信息的强制更正与更新
    2.4 我国证券市场盈余预告制度变迁特征分析
    2.5 政策期望效果解析
        2.5.1 证券市场监管目标阐述
        2.5.2 高质量信息披露理念与充分披露原则
        2.5.3 信息披露频率和滤波效应
        2.5.4 预告制度的政策预期效果推演
第3章 文献回顾
    3.1 国外盈余预告研究文献回顾
        3.1.1 管理当局盈余预告动机
        3.1.2 盈余预告披露策略研究
        3.1.3 盈余预告与盈余公告之市场反应研究
        3.1.4 盈余预告的准确程度研究
        3.1.5 证券分析师对盈余预告策略的反应研究
    3.2 国内盈余预告研究文献回顾
    3.3 小结
第4章 预告披露的事件性反应
    4.1 事件研究的方法运用
        4.1.1 事件分析法基本步骤
        4.1.2 计量正常收益和非正常收益的模型选择
    4.2 年报盈余预告的市场反应研究
        4.2.1 实证研究设计
        4.2.2 实证结果
        4.2.3 分析与讨论
    4.3 预亏的市场反应比较
        4.3.1 实证研究设计
        4.3.2 实证结果
        4.3.3 分析与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探察间隔性预告与市场稳定的经验证据
    5.1 ARCH簇计量模型在股价波动研究中的运用
        5.1.1 ARCH模型与股价波动的聚集性
        5.1.2 GARCH模型与外部冲击影响持续性刻画
        5.1.3 TARCH模型与杠杠效应检验
        5.1.4 ARCH簇计量模型的作用评析
    5.2 数据来源
    5.3 收益率波动的ARCH效应探究
        5.3.1 ARCH效应检验
        5.3.2 GARCH(1,1)模型的建立
        5.3.3 分析与讨论
    5.4 信息反应非对称性调整研究
        5.4.1 TARCH(1,1)模型的建立
        5.4.2 分析与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间隔性披露的滤波效应检验
    6.1 数据来源与描述
    6.2 变量和检验
    6.3 分析与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盈余预告信息质量分析
        7.2.1 可靠性与相关性不可偏废
        7.2.2 预告信息相关性亟待加强
    7.3 规范盈余预告披露之政策建议
        7.3.1 盈余预告编制基本原则
        7.3.2 完善强制披露信息体系
        7.3.3 强化威慑治理
        7.3.4 协调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
        7.3.5 推进公司治理改革
附表Ⅰ GARCH(1,1)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附表Ⅱ TARCH(1,1)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依拼音顺序)
    外文部分
后记

(10)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发展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早期申报馆概述
    第一节 报馆的创立缘起和美查的经营
        申报馆的创立缘起
        美查经营下的申报馆与小说的关系
    第二节 早期申报馆的人事安排
        最初的人事安排及主笔与小说的联系
        钱昕伯与《申报》及申报馆小说
第二章 申报馆与小说结缘之开始
    第一节 小说刊登从无到有
        创始之初无小说刑登的原因
        小说刊登的出现
    第二节 《申报》刊载的翻译小说
        首刊的翻译小说《谈瀛小录》
        其他两种翻译小说
第三章 《瀛寰琐纪》的创办及其上连载的翻译小说
    第一节 《瀛寰琐纪》创办在近代小说史中的意义
        《瀛寰琐纪》的创办目的
        《瀛寰琐纪》的创办在近代小说发展史中的意义
    第二节 《瀛寰琐纪》连载的翻译小说
        《昕夕闲谈》的提供者、译者和翻译特点
        《昕夕闲谈》的广告、出版及影响
第四章 早期申报馆报刊的笔记小说刊载
    第一节 三种“琐纪”上的笔记小说
        “琐纪”所刊载笔记小说的来源
        “琐纪”所刊载笔记小说的内容
    第二节 从《松荫庵漫录》看早期《申报》的笔记小说刊登
        狐鬼的故事
        社会生活故事
        爱情故事
    第三节 《点石斋画报》和其上的笔记小说连载
        《点石斋画报》的创办缘起
        《点石斋画报》所刊内容对近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图文并茂的笔记小说连载对近代小说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早期申报馆小说征求与出版
    第一节 小说出版方针的改变
        第—部 小说的出版及出版连载翻译小说的困难
        《儒林外史》大获畅销对于出版方针改变的刺激
    第二节 早期申报馆的小说征求
        最初刊登的小说征求广告及影响
        申报馆对于稀见本小说的征求
        申报馆在小说征求中与书稿提供者、作者的来往
    第三节 早期申报馆的小说出版及其影响
        早期申报馆出版小说的书稿来源
        早期申报馆的小说出版及其对近代小说发展的影响
        早期申报馆对于盗版的反击
第六章 《申报》的沉潜与其他书局、个人的涌现
    第一节 申报馆的人事变动和《申报》总主笔的更换
        人事的变动与总主笔的更换
        对于小说出版、小说刊登的影响
    第二节 书局及个人对于小说的关注
        书局及个人关注小说的概况
        《海上奇书》的创办及《申报》上的《海上奇书》广告
    第三节 从沉潜中恢复的潜在因素
        申报馆与近代小说的潜在联系
        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大改革
第七章 由复苏到繁荣的五年——1907-1911年的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
    第一节 重视小说刊载的开始
        第一篇短篇小说及其作者
        第一篇长篇小说及其作者
    第二节 《申报》刊载的小说理论文章
        《答客问本报附刊小说》
        长篇小说理论文章《小说界评论及意见》(兼论《小说之小说》)
    第三节 逐渐繁荣的小说刊登
        长篇小说的刊登
        短篇小说的刊登
        图画小说和广告小说
        转载的小说作品
    第四节 集成图书公司的小说出版
        《九尾龟》的出版及其影响
        《历朝一百三十五种说部大观》的出版与销售
        先连载后出版的小说
第八章 近代《申报》小说广告研究
    第一节 近代书局对于小说书籍的促销
        降价出售
        季节性打折
        购书赠书
        买书赠彩
        预约券和分期付款
        免费阅读
    第二节 近代小说出版中的盗版现象
        盗版小说对于出版正版小说书局的危害
        书局对于盗版行为的谴责和警告
        各书局对于盗版的反击
    第三节 近代《申报》上的小说征求广告
        早期申报馆的小说征求及其产生的影响
        “寓沪远客”的小说征求
        傅兰雅的小说征求及其影响
        商务印书馆、改良小说社和申报馆的小说征求
结语
附录
    附录一:近代《申报》刊载小说资料汇编
    附录二:近代《申报》刊载小说作品目录
    附录三:《瀛寰琐纪》、《四溟琐纪》、《寰宇琐纪》刊载小说目录
    附录四:《瀛寰琐纪》及近代《申报》刊载小说理论文章
    附录五:近代《申报》刊登小说统计表
    附录六:近代《申报》小说广告中出现的小说书名目录表
论文书影、插图及表格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感恩的心,感谢缘分(后记)

四、下期主要目录预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胡政之编辑《国闻周报》的思想和实践[J]. 王咏梅. 兰州学刊, 2018(09)
  • [2]大型文学刊物《文聚》形式考述[J]. 李光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 [3]《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D]. 吴利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预告、呈现、揭示 ——文学广告视角的现代文学传播研究(1915-1949)[D]. 胡明宇. 苏州大学, 2012(12)
  • [5]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6]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D]. 孙蕴芷. 山东大学, 2020(11)
  • [7]电视季播型节目的预告研究[D]. 郭竹君. 天津师范大学, 2015(08)
  • [8]从新文学广告管窥上海文坛(1932-1935) ——以《文学》、《现代》、《矛盾月刊》为中心的考察[D]. 黄海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9]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披露研究 ——制度变迁、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D]. 林江辉. 厦门大学, 2003(03)
  • [10]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发展之关系研究[D]. 文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下期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