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再振兴的迫切性——对辽宁省本溪市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连刚[1](2019)在《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老工业基地由于其特殊的发展背景和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资源枯竭、产业技术老化、金融危机等冲击的影响,步入经济衰退轨迹,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辽宁作为我国传统工业基地之一,体制机制落后、产业结构僵化、路径依赖严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枯竭的加剧,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自2013年开始出现经济“断崖式”下滑,再次引发学界和政界的关注,辽宁老工业基地亟需进行城市经济转型以恢复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弹性理论被用来解释区域受冲击影响后为何有的区域能够积极应对冲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而有的区域受冲击影响严重,步入衰退轨道,区域经济弹性对分析区域应对不确定性冲击,恢复原有路径或创造新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将区域经济弹性理论应用到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拓宽了区域经济弹性理论应用领域,为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论文分析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演化过程,构建了区域经济弹性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模型,评价了辽宁省城市经济转型效果,预测了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转型趋势,提出了提升区域经济弹性能力和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的对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现有关于弹性、区域经济弹性和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论文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弹性和城市经济转型的概念内涵、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论文认为区域经济弹性是区域经济系统面对市场、环境等冲击扰动时的抵抗能力或通过调整适应转型来迅速恢复系统冲击前发展路径或转向到一个更优发展路径的恢复能力。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是城市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调整升级,是体制机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过程。论文梳理了弹性概念由工程弹性到生态弹性到演化弹性的演变,总结了区域经济弹性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创新理论等理论基础。2.基于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分析评价了辽宁省面对短期冲击情境下的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机制。论文通过抵抗力指数和恢复指数测度区域经济弹性,抵抗力反映了区域经济系统面对冲击时的抵抗程度,恢复力反映了区域经济系统面对冲击后恢复经济发展的能力。研究发现,辽宁老工业基地1992-2015年面对冲击的抵抗力较低,二三产业对冲击的抵抗力低,服务业的恢复力弱。论文通过偏离份额模型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两部分,发现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弹性产生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弹性主要由区域竞争力决定。第二产业竞争力较低,第三产业长期存在内部结构失衡和竞争力低下问题,限制了区域经济弹性能力。论文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政府支持力度、技术创新水平、经济结构多样性均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的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和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弹性具有负面作用,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临近地区的经济弹性能力的提升将会限制区域自身的经济弹性水平。3.构建长期扰动情境下的区域经济弹性分析框架,分析了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和演化阶段。论文从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经济弹性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进行动态测度,并依据适应性循环模型对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进行划分。脆弱抵抗性主要指经济系统面对冲击的抵抗程度,适应转型性主要表征区域适应冲击引起的变化来恢复发展或借此冲击创造新的发展路径的能力。研究发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应对长期扰动的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2003-2005年为释放-重组期,2005-2009年为重组-开发期,2009-2012年为开发-维持期,2012-2015年为维持-释放期。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水平较低,主要归因于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均较低,区域经济弹性水平主要受脆弱抵抗性决定。4.基于区域经济弹性内涵和相关理论,构建区域经济弹性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产业结构多样性和路径依赖两种作用方式,探讨区域经济弹性不同演化阶段对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论文认为,区域经济弹性可以通过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这两个关键过程影响经济转型过程,脆弱抵抗性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保障,维持区域经济转型过程的正常运转,适应转型性是区域经济转型的动力,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多样化的产业结构能够提升系统的适应力和创新力,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机会与动力,积极的路径依赖促进了区域经济转型而消极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区域经济转型。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中的重组和开发阶段,有助于区域经济转型效果提升,维持阶段限制区域经济转型效果,释放阶段为新一轮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可能。5.基于区域经济弹性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辽宁省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进行动态评价,根据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划分城市经济转型阶段,分析不同阶段的城市经济转型特征。研究发现,辽宁省经济转型过程呈现出周期性特征,2003-2005年为波动期,2005-2009年为波动上升期,2009-2015年为提升期,2012-2015年为下降期,辽宁省社会维度转型效果最高,其次为经济维度,最后为环境维度。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中的释放-重组期内城市经济转型呈现出波动特征,重组-开发期促进了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的提升,开发-维持期城市经济转型效果快速提升,维持-释放期限制了城市经济转型过程。6.根据区域经济弹性和城市经济转型实证分析结果,预测辽宁省城市经济转型趋势,针对短期冲击和长期扰动不同情景,探讨区域经济弹性提升策略,提出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对策。论文认为,辽宁省经济转型将再次步入到释放-重组阶段,开启新一轮城市经济转型过程。在应对短期冲击方面,辽宁老工业基地应提高其抵抗力和恢复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当前发展模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经济结构多样化水平、政策扶持力度,发挥中心城市的“反哺”作用。在应对长期扰动方面,辽宁老工业基地应加快提升其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抓住冲击打破原有路径的机遇,对系统释放的资源进行重组,创造新的发展路径。为提升城市经济转型效果,需要重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同步转型,针对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特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效果。
李博[2](2019)在《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比较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和政策工具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作为特殊城市,它的产业结构单一。当资源消耗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随之停滞不前,所以当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正在面临巨大挑战。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认定的资源型城市262个,其中地级市126个,辽宁省中高达6个。本文以本溪、鞍山、阜新、抚顺、盘锦、葫芦岛2003-2018年在转型中发颁布的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对这6个资源型城市的政策文本外部属性和政策使用工具进行对比,总结出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政策特征。首先,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政策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表述,并对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的概念,公共政策执行、制定、工具使用的理论进行研究。其次,对2003-2018年辽宁省6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政策文本进行搜集,筛选,确定文本190项。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外部属性包括政策文本数量发展、文种类型、主题类型进行研究。再次,对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的政策工具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出各城市政策工具使用特征。最后,通过上述研究对不同类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的城市在转型中的政策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对各个资源型城市的对比研究,发现其发布的政策数量、政策文种、政策主题、政策工具各具特色,符合其类别发展特征。
胡亚双[3](2017)在《本溪市德峪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逐年加重,给城市社区老年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应该注重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老年人解决思想、心理问题,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高社区老年人精神生活品质。以本溪市德峪社区为个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个案分析等方式,对老年人的生活及思想状况、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成因,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调研发现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由于社区老年群体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故社区老年人所存在的思想状况也就不尽相同。思想问题不解决,很难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牵动着社区、社会乃至国家的整体精神文明水平。所以,加强社区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方法、创新之处、文章概念界定等进行阐述,以本溪市德峪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心理及日常精神生活状况为基础,调查研究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找到德峪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及其原因进而分析产生问题的成因后给出对策建议。理论联系实际,以“六个老有”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夯实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丰富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创新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加强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监督体系,增强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赵志超[4](2016)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影响因素及促进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资源型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型城市正面临资源枯竭危机,这极大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转型已势在必行。本文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居民生活和政府管理“五维”指标体系实现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的测度,基于此,按照“辽宁省内资源型城市中最佳”、“辽宁省内全部城市中最佳”和“全国范围内资源型城市中最佳”的顺序,在各自维度内确定低、中、高基准城市,并结合“测度”与“基准”对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进行评价。此外,为增强政策指向性,本文选取资源禀赋、制造业投资、教育投资、环境规制和研发创新为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测度出各影响因素的政策影响力。除绪论外,本文内容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对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等概念,以及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产业演进、主导产业等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从产业、社会、环境角度,对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予以阐述,并基于此,发现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现状综合评价模型,构建过程先后经历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基准城市比较两个过程;第四章先对资源禀赋、制造业投资、教育投资、环境规制和研发创新等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做出研究假设,再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测度各影响因素的政策影响力;第五章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进行总结;第六章对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相应对策。
李伟民[5](2015)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从依赖廉价劳动力,生产低成本产品的传统经济时代全面进入依赖新产品研发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均提出了切合时代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试图通过创新增加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占据主动位置。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发展成经济大国,迈入了科技大国的行列,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提升,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远未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强调中国未来的发展要实现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东北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了石油、煤炭、机械、化学和钢铁冶金产业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子,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历来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早已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当前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本质要求。经过十余年发展,开展实施了一系列发展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等的重大举措,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得到了明显加强,生产制造技术、技术设备先进程度以及产品质量均得到提高,大中型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果,突破了产业发展的瓶颈桎梏,从根本上提升了东北的技术装备质量。然而受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技术创新对全面振兴的作用还未得到完全释放。作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为区域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提升技术创新的竞争力是提升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因此,对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展开深入研究并形成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对当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论文所研究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竞争力研究需要大量的相关数据及前期研究成果,因此要从相关研究文献中整理,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第二,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论文所研究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竞争力研究需要借鉴或创新相关的理论,并且要运用这些理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行路径、阶段、重点及对策进行具体分析,因此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三,计量分析方法。运用综合评价体系和DEA-Malmquist模型,利用多种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发展阶段、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进行准确测度。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为绪论,分别就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创新点与不足进行阐释。第2章是文献综述,对有关区域创新竞争力研究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文献做出总结和归纳,进而分别论述竞争优势理论、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第3章是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分别从基本内涵、特征表现、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进行阐述。第4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基础竞争力分析,主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竞争力、产业基础竞争力、企业基础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第5章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环境竞争力分析,主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硬环境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企业制度、市场制度、政府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现状、成因和着重点进行分析。第6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投入产出竞争力分析,主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投入竞争力、创新产出竞争力分析,以及通过构建DEA两阶段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理论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7章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竞争力做出总体评价分析,以及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分别基于创新基础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投入产出竞争力分析归纳总结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王磊[6](2012)在《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步入21世纪,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因此,只有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加大优化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才能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任务中,辽宁作为关键省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开发好辽宁农村人力资源对于促进辽宁经济和谐、快速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以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辽宁省要抓住“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大乡土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高质量的新型农民,为建立富饶、美丽的辽宁新农村而不懈努力。本论文以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阐述了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即辽宁农村人口多、基数大。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即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障水平不高。在借鉴发达国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的对策。
孙建民[7](2012)在《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规律研究及其对辽宁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如今已经进入到大提高的历史性的关键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分析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的形势,需要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做强区域高等教育,特别应该注重区域高等教育的资源整合和协调发展的问题,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模式,关注发展理念,关注模式创新,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经验和理论,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智力支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对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在英国、德国和美国三次变迁以及国内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形成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总结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演化的特征、原因、影响以及规律,进而以增长极理论等理论为建设的理论基础,结合辽宁省战略发展实际,提出对辽宁省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几点建议。全文共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包含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在文献综述中,主要是做了两方面的分析,第一是国内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研究,第二是国外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研究,明确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概念界定与理论溯源。这一部分首先对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特征,最后对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高校的集聚-溢出效应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第三部分,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三次变迁及其启示。这一部分先介绍了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三次变迁情况,分析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在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经过了三次变迁的动因和历史影响,并总结了国际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规律和启示。第四部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形成及其发展新态势,通过分析国内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形成特征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总结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新的发展态势。第五部分,辽宁建设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内在优势及其基本策略。通过归纳分析国内国外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特点和影响,借鉴其经验,提出建设适合辽宁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合理化建议。
吴松[8](2011)在《法团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社团建设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辽宁社团建设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加强对社团的整顿,辽宁社团的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在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继沿海地区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我国政府采取措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全面的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既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辉煌,也集中了计划体制的所有弊端。辽宁省是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诸多问题的一个缩影和集中体现。如何在老工业基地规范社团的发展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辽宁社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社团是辽宁省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营利组织中不仅成立的最早,而且数量上也占优势。目前,国内仍缺乏关于老工业基地改造中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理论,这使得辽宁省社团在发展中无所适从,举步维艰。本文试图通过法团主义理论分析辽宁省社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工业基地省市的社团发展和建设经验,提出辽宁省社团的发展对策。本文采用政府与社团合作的理论研究框架,主张辽宁社团与政府之间建构一种良性互动合作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的实质是通过社团与政府双方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双赢的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本文试图通过全国和辽宁省社团的各项数据比较,根据以往对老工业基地社团的研究成果,借鉴其他省市社团的发展经验,为辽宁省的社团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实践上的准备。本文从老工业基地中政府对社团影响来看待辽宁社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辽宁社团与政府的关系是政府支配下的合作和控制关系。数量和规模不平衡,组织功能实现不充分,缺少制度化的合作机制,这些都是辽宁省社团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辽宁省社团建设是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部分。要促进社团在省内各个城市的均衡发展,为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改造创造良好的环境;健全辽宁社团组织分化功能;在辽宁政府和社团间建立制度化的合作机制。通过社团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推动辽宁经济的发展。
孙蕾[9](2012)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及动态DEA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开局之际,国家陆续将战略性区域落实于13个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各省份均有所涉及,迎来了巩固和推进振兴成果的又一机遇。在这个过程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实现与腹地的一体化发展从而发挥引擎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应当从空间联系及互动发展角度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辽宁沿海与东北腹地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状况进行概述,并对经济发展态势、相互促进作用、产业优势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利用综合考虑经济要素的扩展的引力模型得出辽宁沿海经济带6座城市与东北腹地各节点城市之间的引力关系,并进行横向比较得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引力作用的层次关系。而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空间联系潜力则能够显示出近5年沿海与腹地空间联系的变化趋势。最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揭示空间联系的现有效率及互动发展需改善的地方。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的互动发展以区域间的空间联系作为基础呈现出稳定的结构特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具有差异性、也具有关联性,互动发展战略实施至今沿海与腹地在经济发展、产业建设等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效果明显。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对腹地的带动作用有效,与腹地的空间联系分为三个层次,哈大沿线是主干,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则以大连为中心。在空间联系的影响因素中,距离仍是重要因素,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能够弥补空间距离的缺陷,另外,外向型产业对空间联系也具有较大影响。针对现阶段状况,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应当建立起跨区域协调组织机制,对海陆经济统筹规划、统筹发展,继续完善交通信息网络。辽宁沿海经济带应实现区域内错位发展,发挥大连市的龙头作用,最终形成有效、流畅的互动发展格局,使东北在一体化发展中推进、巩固振兴成果。
牟建华[10](2011)在《辽宁省环境灾害综合研究》文中提出环境灾害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超越了自然环境承载力和自然环境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违背了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致使自然环境的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毁灭性破坏,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其服务于人类的功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和环境破坏,甚至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并因此反作用于人类,造成人类生命财产严重损失的自然社会现象,它具有自然和社会(人文)双重属性。灾害研究在初期主要研究灾害的某个方面,本文从综合角度出发,研究分析辽宁省的各种环境灾害。辽宁省地处我国东部中纬度地区,多山地丘陵,气候复杂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平衡,脆弱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我国灾害频发地区之一,严重制约着辽宁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环境灾害对于人们认清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人类活动的角度,在研究辽宁特殊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基础上,从大气、水、土壤、生态退化、诱发性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化六个方面来分别阐述辽宁省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分布地区;通过分析得出辽宁省环境灾害种类齐全,而且不断联系变化,空间分布广泛,发生日趋频繁,社会系统承灾能力弱,危害严重深远,人类活动致灾效应强烈等特点;分析了辽宁环境灾害发生的根本动因是人为失误,以及人为失误可能导致那些环境灾害类型;最后,通过查阅资料列举了辽宁省防灾减灾做了很多工作,并提出自己的针对防灾减灾的合理化建议。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再振兴的迫切性——对辽宁省本溪市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再振兴的迫切性——对辽宁省本溪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弹性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1.2.2 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案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内涵 |
2.1.2 城市转型、经济转型与产业转型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弹性的理论视角 |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4 创新理论 |
第3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短期冲击情境下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机制分析 |
3.2.1 区域经济弹性测度方法 |
3.2.2 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 |
3.2.3 区域经济弹性机制分析 |
3.3 长期扰动情境下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分析 |
3.3.1 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 |
3.3.2 区域经济弹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3.3.3 区域经济弹性能力演变阶段和演变特征 |
第4章 区域经济弹性对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作用机制 |
4.1 区域经济弹性对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模型 |
4.1.1 区域经济弹性对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框架 |
4.1.2 脆弱抵抗性的作用与特性 |
4.1.3 适应转型性的作用与特性 |
4.2 区域经济弹性对经济转型的作用方式 |
4.2.1 产业结构多样性与区域经济转型 |
4.2.2 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转型 |
4.3 不同演化阶段的作用机制 |
4.3.1 开发阶段与区域经济转型 |
4.3.2 维持阶段与区域经济转型 |
4.3.3 释放阶段与区域经济转型 |
4.3.4 重组阶段与区域经济转型 |
4.4 不同情境下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4.4.1 短期冲击情境下的作用机制 |
4.4.2 长期扰动情境下的作用机制 |
第5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
5.1 城市经济转型现状 |
5.1.1 城市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 |
5.1.2 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
5.2 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指标体系构建 |
5.2.3 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
5.3 基于区域经济弹性的城市经济转型阶段划分 |
5.3.1 适应性循环模型视角下的转型阶段划分及机制分析 |
5.3.2 不同阶段城市经济转型基本特征 |
第6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趋势与对策 |
6.1 区域经济转型周期性与转型趋势预判 |
6.2 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能力提升对策 |
6.2.1 短期冲击情境下区域经济弹性调控措施 |
6.2.2 长期扰动情境下区域经济弹性调控措施 |
6.3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发展对策 |
6.3.1 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转型 |
6.3.2 区域经济弹性演变阶段下的经济转型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比较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和政策工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研究 |
1.3.2 政策工具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城市转型发展 |
2.2 基础理论 |
2.2.1 政策执行理论 |
2.2.2 政策制定理论 |
2.2.3 政策工具理论 |
3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的外部属性分析 |
3.1 政策文本来源 |
3.2 政策文本分析 |
3.2.1 政策文本数量分析 |
3.2.2 政策文本种类分析 |
3.2.3 政策文本主题分析 |
4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工具比较分析 |
4.1 政策工具维度确定 |
4.2 政策工具频数分析 |
4.3 政策工具选择比较分析 |
4.3.1 供给型 |
4.3.2 环境型 |
4.3.3 需求型 |
4.4 小结 |
5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特征分析 |
5.1 成熟型城市 |
5.2 衰退型城市 |
5.3 再生型城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本溪市德峪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情况概述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重要概念界定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
(三)社区老年人及其分类 |
(四)社区工作者 |
(五)关于老年人的法规政策 |
五、城市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意义 |
第一章 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
一、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
二、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
三、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
四、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
五、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 |
(一)老年人作为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
(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 |
(三)工作载体的特殊性 |
第二章 本溪市德峪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德峪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 |
(一)社区老年人的年龄分布及老龄化程度 |
(二) 社区老年人的家庭构成 |
(三)社区老年人的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 |
(四) 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 |
(五)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精神生活 |
(六)社区老年人的需求 |
二、德峪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
(一)利用社区资源落实制度和政策 |
(二)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六个老有”为核心指导 |
(三)关注和关心老年人的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 |
三、德峪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一)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方面有待提高 |
(二)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单一 |
(三)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力量薄弱 |
(四) 负责部门对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 |
(五)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设施、场所有限,经费不足 |
(六)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监管和有效指导 |
四、德峪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区老年人家庭、生活、受教育情况差异大,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难 |
(二)一些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 |
(三)社区工作队伍配置滞后,相关部门配合缺位 |
(四)大部分社区工作缺乏统一规划,考核考评体系不完善 |
(五)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老年人教育活动场所有限 |
(六)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过分注重政治宣传,效果不佳 |
第三章 德峪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
一、以“六个老有”为目标,夯实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
(一)统筹兼顾,将社区老人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范畴 |
(二)引入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 |
(三)加快推进社区用人制度改革,留住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 |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 |
(一)加大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老年人思想政治意识和觉悟 |
(三)鼓励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建设,不断提高归属感 |
三、注重创新,增强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
(一)争取各种力量积极参与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 |
(二)社区老年人进行差异化思想政治工作 |
(三)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贴老年人学习和生活实际 |
(四)坚持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寓教于乐 |
(五)丰富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资源型城市转型影响因素及促进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资源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点及不足 |
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1 主要概念界定 |
1.1.1 资源型城市 |
1.1.2 城市转型 |
1.1.3 人力资本 |
1.1.4 环境规制 |
1.2 理论基础 |
1.2.1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1.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1.2.3 主导产业理论 |
1.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现状及问题 |
2.1.1 产业高级化现状及问题 |
2.1.2 产业合理化现状及问题 |
2.1.3 产业集约化现状及问题 |
2.2 资源型城市社会转型现状及问题 |
2.2.1 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 |
2.2.2 居民失业现状及问题 |
2.2.3 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 |
2.3 资源型城市环境转型现状及问题 |
2.3.1 大气污染治理现状及问题 |
2.3.2 水污染治理现状及问题 |
2.3.3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现状及问题 |
3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现状综合评价 |
3.1 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 |
3.1.1 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内涵 |
3.1.2 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测度的五维指标球 |
3.2 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测度模型 |
3.2.1 分要素测度模型 |
3.2.2 指标量化辨识 |
3.2.3 多层次基准城市模型 |
3.3 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特征 |
3.3.1 维度分布特征 |
3.3.2 时间变化特征 |
3.3.3 空间分异特征 |
3.4 资源型城市转型程度评价启示 |
3.4.1 实施“差异型”转型模式,因地制宜提升城市质量 |
3.4.2 推行“稳健型”转型模式,合理处理城市系统协调关系 |
3.4.3 深化“内涵型”转型模式,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3.4.4 建立“多维型”质量考核模式,淡化城市质量的单一数量指标 |
4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
4.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影响因素 |
4.1.1 资源禀赋 |
4.1.2 资本积累 |
4.1.3 环境规制 |
4.1.4 研发创新 |
4.2 影响因素数据预处理 |
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与结果分析 |
4.4.1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及形式 |
4.4.2 显着性检验和拟合度评价 |
4.4.3 参数估计结果 |
4.4.4 结果分析 |
5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 |
5.1.1 德国鲁尔区转型经验 |
5.1.2 美国休斯顿市转型经验 |
5.1.3 日本北九州地区转型经验 |
5.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 |
5.2.1 甘肃省白银市转型经验 |
5.2.2 黑龙江省大庆市转型经验 |
5.2.3 山东省枣庄市转型经验 |
5.3 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启示 |
5.3.1 淘汰落后,培养新兴,力求高新 |
5.3.2 部门集权,政府引导,规制先行 |
6 促进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对策 |
6.1 延伸传统产业链条,优化产业整体结构 |
6.1.1 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深加工 |
6.1.2 培育新兴产业动力,发展接续产业 |
6.1.3 挖掘城市服务业潜力,提升产业高度 |
6.2 增加环境规制强度,提升环保产业比重 |
6.2.1 增加城市环境规制强度,实现污染源头治理 |
6.2.2 激励发展环保产业,形成“三元环保格局” |
6.3 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促进学科间协同创新 |
6.3.1 消除资源价格管制,激发企业节约创新动力 |
6.3.2 实现“产学研”结合,推动学科间集成创新 |
6.3.3 完善创新投融资渠道,实现新兴产业资金稳定 |
6.3.4 完善创新中介服务,牵头创新成果供求 |
6.4 优化人才环境,提高教育投资水平 |
6.4.1 转变城市居民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投资水平 |
6.4.2 转变政府教育投资理念,创造人力资本吸引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竞争优势理论 |
2.1.2 国家创新体系 |
2.1.3 区域创新体系 |
2.1.4 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国家创新体系 |
2.2.3 区域创新体系 |
2.2.4 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 |
2.2.5 简要评价 |
第3章 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3.1 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
3.2 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
3.2.1 创新基础竞争力 |
3.2.2 创新投入竞争力 |
3.2.3 创新产出竞争力 |
3.2.4 创新环境竞争力 |
3.3 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3.4 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
3.4.1 建立原则 |
3.4.2 指标体系构建 |
3.5 评价模型 |
3.5.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3.5.2 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3.5.3 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基础竞争力 |
4.1 区域技术创新基础竞争力 |
4.1.1 评价指标分解 |
4.1.2 评价结果 |
4.1.3 结果分析 |
4.2 经济增长竞争力 |
4.2.1 经济增长的特点 |
4.2.2 经济增长存在问题 |
4.3 产业基础竞争力 |
4.3.1 产业结构分析 |
4.3.2 产业基地分析 |
4.4 企业基础竞争力 |
4.4.1 企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4.2 企业发展问题的成因 |
4.5 对外开放竞争力 |
4.5.1 基本现状及特征 |
4.5.2 制约因素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环境竞争力 |
5.1 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竞争力 |
5.1.1 评价指标分解 |
5.1.2 评价结果 |
5.1.3 评价结果分析 |
5.2 基础设施环境 |
5.2.1 交通基础设施 |
5.2.2 通信基础设施 |
5.3 市场体系 |
5.3.1 商品市场 |
5.3.2 劳动力市场 |
5.3.3 金融市场 |
5.4 制度环境 |
5.4.1 制度供给和需求失衡 |
5.4.2 制度供需失衡的成因 |
5.5 人才培养环境 |
5.5.1 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5.5.2 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成因 |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竞争力 |
6.1 区域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竞争力 |
6.1.1 评价指标分解 |
6.1.2 评价结果 |
6.1.3 结果分析 |
6.2 区域技术创新投入竞争力 |
6.2.1 评价结果 |
6.2.2 评价结果分析 |
6.3 技术创新产出竞争力 |
6.3.1 评价结果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技术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
6.4.1 DEA两阶段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理论模型构建 |
6.4.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6.4.3 科技产出效率 |
6.4.4 经济社会转化效率 |
6.4.5 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技术创新效率 |
6.5 结论与政策意义 |
第7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总体评价与对策建议 |
7.1 总体评价 |
7.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
7.1.2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竞争力的纵向比较 |
7.1.3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竞争力的动态变化 |
7.1.4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竞争力的优劣势结构 |
7.2 对策建议 |
7.2.1 提升技术创新基础竞争力 |
7.2.2 营造技术创新环境竞争力 |
7.2.3 提升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选题依据 |
2.研究目的 |
(二) 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 论文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结构安排 |
一、 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的理论依据及现状 |
(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 |
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 |
2.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的理论基础 |
3.农村人力资源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二) 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
1.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规模 |
2.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 |
3.辽宁省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 |
二、 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基础薄弱 |
1.农村居民教育意识相对淡薄 |
2.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3.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高 |
(二) 农村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质量不高 |
1.农村职业培训缺乏资金支持 |
2.培训机构分散,培训体系不健全 |
3.农村职业培训师资条件和配套设施不足 |
4.农村职业培训内容单调,培训效果不理想 |
(三)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1.城乡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设置不合理 |
2.医疗费用高,农民负担重 |
3.农村居民参保意识不强 |
三、 国外发达国家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经验借鉴 |
(一) 美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1.重视农业技术培训 |
2.完备的农业科技体系 |
3.注重中等农业教育 |
(二) 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1.开设农业高中 |
2.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
(三)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启示 |
1.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 |
2.政府与各级机构联手共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3.以政策为向导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四、 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的对策 |
(一) 大力完善农村教育体系 |
1.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
2.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水平 |
3.强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二) 健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
1.多方筹资,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投资保障 |
2.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符合农民需求的职业培训 |
3.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
(三) 增加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资金 |
1.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
2.增加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
(四)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建设 |
1.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 |
2.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 |
(五) 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政策体制性障碍 |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3.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
五、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情况 |
(7)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规律研究及其对辽宁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研究 |
(二) 国外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研究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溯源 |
一、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区域 |
(二) 教育中心 |
(三) 区域教育中心 |
(四)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
二、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理论溯源 |
(一) 集聚溢出效应理论 |
(二) 增长极理论 |
(三) 后发优势理论 |
第三章 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三次变迁及其启示 |
一、 18 世纪的国际高等教育中心—英国 |
(一) 英国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标志 |
(二) 英国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原因及影响 |
二、 19 世纪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德国 |
(一) 德国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标志 |
(二) 德国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原因及影响 |
三、 20 世纪以来的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美国 |
(一) 美国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标志 |
(二) 美国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原因及影响 |
四、 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三次变迁的规律及其启示 |
(一) 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三次变迁的规律 |
(二) 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三次变迁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形成及其发展新态势 |
一、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形成特征 |
(一)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分布与老工业基地布局密切相关 |
(二)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具有鲜明的“苏联特色” |
(三)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与当时国防紧密相连 |
二、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
(一)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形成的原因 |
(二)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形成的影响 |
三、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新态势 |
(一) 形成高等教育区域次中心 |
(二) 形成跨区域高等教育中心 |
(三) 产学研结合促使新的学科集群成立 |
四、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 |
第五章 建设辽宁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内在优势及其建议 |
一、 辽宁建设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内在优势 |
(一) 规模和资源优势 |
(二) 大区域政策优势 |
(三) 学科优势 |
二、 建设辽宁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建议 |
(一)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 |
(二) 发挥政府主导性,加强省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
(三)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区域高等教育交流互动平台 |
(四) 加快“大学城”和大学科技园区建设 |
(五) 加强特色学科群建设,发挥大学集群的辐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8)法团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社团建设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0.2 文献综述与创新点 |
0.3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0.4 论文创新点 |
1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1 社团的概念及特征 |
1.1.1 社团的概念 |
1.1.2 社团的特征 |
1.2 法团主义理论基础 |
1.2.1 法团主义理论的概念 |
1.2.2 以法团主义理论视角,分析辽宁社团问题的优势 |
1.3 法团主义理论的应用 |
1.3.1 获准的团体数量是限定的 |
1.3.2 社团组织内部具有功能分化的特征 |
1.3.3 法团主义的中心任务是促进国家和社会团体的制度化合作 |
2 辽宁省社团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1 辽宁社团建设现状 |
2.1.1 各城市社团的现状 |
2.1.2 社团的行业分类比较 |
2.1.3 社团的存在环境 |
2.2 辽宁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
2.2.1 数量与规模不平衡 |
2.2.2 组织功能实现不充分 |
2.2.3 缺少制度化的合作机制 |
3 制约辽宁社团建设发展的原因分析 |
3.1 社团数量地域发展失衡 |
3.1.1 辽宁社团审批程序复杂,民间社团数量繁多 |
3.1.2 辽宁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社团发展失衡 |
3.1.3 缺乏各城市间共生共荣,业态互补的互助机制 |
3.2 社团组织内部功能分化不完善 |
3.2.1 辽宁社团对会员主体管理不善 |
3.2.2 辽宁社团为会员服务意识不强 |
3.2.3 辽宁社团缺乏凝聚力和社会公信力 |
3.3 经济体制转轨使社团与政府缺少制度化的合作机制 |
3.3.1 经济体制的转轨引起辽宁社团发展动力机制的变化 |
3.3.2 政府的定位不明,管理不善 |
3.3.3 辽宁社团官方化倾向明显 |
4 法团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辽宁社团建设对策建议 |
4.1 社团的均衡发展 |
4.1.1 简化审批程序,严格控制民间社团数量 |
4.1.2 建立老工业基地城市间的社团互助网络 |
4.1.3 均衡各行业的社团发展 |
4.2 健全辽宁社团的组织分化功能 |
4.2.1 强化会员主体定位,完善组织体制 |
4.2.2 加强能力建设,健全运行机制 |
4.2.3 拓展活动空间,改进活动方式 |
4.3 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 |
4.3.1 切实转变职能—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服务型管理 |
4.3.2 政府正确定位,科学管理 |
4.3.3 打破官方依赖,摆脱路径束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9)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及动态DEA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论研究 |
1.2.2 实证研究 |
1.2.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联动发展研究 |
2 相关理论与理论模型 |
2.1 区域空间联系理论基础 |
2.1.1 空间联系作用机制 |
2.1.2 空间联系影响因素 |
2.1.3 空间联系的效用 |
2.2 区域空间联系分析模型 |
2.2.1 引力模型 |
2.2.2 潜力模型 |
2.2.3 威尔逊模型 |
2.3.4 城市流强度模型 |
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现状分析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空间结构布局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自然资源部局概观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人力资源配置认证 |
3.1.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技术资源相互作用 |
3.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空间联系现状 |
3.2.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
3.2.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经济发展相关关系 |
3.2.3 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优势及互动 |
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空间联系定量分析 |
4.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空间引力分析 |
4.1.1 指标体系建立 |
4.1.2 区域质量测算 |
4.1.3 区域引力模型 |
4.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空间联系潜力及动态效率分析 |
4.2.1 节点城市间空间联系潜力分析 |
4.2.2 沿海地区整体空间联系效率分析 |
4.2.3 节点城市间空间联系效率分析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1.1 空间联系分为三层,哈尔滨——大连为主要干线 |
5.1.2 大连仍是龙头城市,经济带内部呈现均衡化趋势 |
5.1.3 带动作用总体有效,互动发展还需腹地地区承接 |
5.1.4 距离因素影响力强,交通信息网络发展至关重要 |
5.1.5 外向性行业贡献大,发展方向比产业规模更重要 |
5.2 对策建议 |
5.2.1 建立跨区域协调组织机制,培养区域利益共同体 |
5.2.2 海陆经济统一规划和发展,发挥海洋经济作用 |
5.2.3 完善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缩小区域间摩擦力 |
5.2.4 创建合作型服务型经济带,助推腹地经济发展 |
5.2.5 沿海六市错位一体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2.6 发挥沿海经济带示范作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5.2.7 发挥大连市龙头城市作用,尝试发展总部经济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辽宁省环境灾害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环境灾害的基本概念 |
1.2 环境灾害与自然灾害、人文灾害的辩证关系 |
1.3 环境灾害的分类体系 |
1.3.1 根据环境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分类 |
1.3.2 根据环境灾害的发生速度分类 |
1.3.3 其他分类方法 |
2 环境灾害国内外研究情况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 国内研究状况 |
2.3 写作思路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辽宁省自然条件 |
3.1.1 地质与构造条件 |
3.1.2 地貌条件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水文条件 |
3.1.5 土壤和植被条件 |
3.2 辽宁省社会人文条件 |
3.2.1 人口与人口素质 |
3.2.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4 辽宁省典型环境问题及成灾类型简介 |
4.1 大气环境污染及灾害 |
4.1.1 大气环境污染影响因素 |
4.1.2 大气污染引起的环境灾害类型 |
4.1.3 辽宁省大气污染类型 |
4.2 水环境污染及灾害 |
4.2.1 人类活动与水环境污染 |
4.2.2 辽宁省水污染及灾害 |
4.3 土壤环境污染 |
4.3.1 污灌区土壤污染状况 |
4.3.2 工矿区土壤污染状况 |
4.3.3 城市土壤污染状况 |
4.4 资源开发诱发的环境地质灾害 |
4.4.1 人类活动与环境地质灾害 |
4.4.2 环境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
4.4.3 辽宁省主要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
4.5 生态退化引起的环境灾害 |
4.5.1 人类活动与生态退化 |
4.5.2 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 |
4.5.3 辽宁主要生态系统退化类型及环境灾害分析 |
4.6 全球变化与环境灾害 |
4.6.1 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 |
4.6.2 全球变化对辽宁省的影响 |
5 辽宁环境灾害人为原因及对策探讨 |
5.1 辽宁省环境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 |
5.1.1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足 |
5.1.2 人为失误 |
5.1.3 人口的增长 |
5.2 辽宁防灾减灾工作 |
5.2.1 保障措施 |
5.2.2 管理措施 |
5.2.3 宣传措施 |
5.3 辽宁省防治环境灾害的措施探讨 |
5.3.1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
5.3.2 水污染防治对策 |
5.3.3 土壤污染防治对策 |
5.3.4 诱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
5.3.5 生态退化灾害的防治措施 |
5.3.6 应对全球变化的措施 |
5.4 突发性环境灾害的防治手段探讨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再振兴的迫切性——对辽宁省本溪市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研究[D]. 李连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2]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比较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和政策工具分析[D]. 李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本溪市德峪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D]. 胡亚双. 大理大学, 2017(02)
- [4]资源型城市转型影响因素及促进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资源型城市为例[D]. 赵志超. 辽宁大学, 2016(02)
- [5]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研究[D]. 李伟民. 辽宁大学, 2015(06)
- [6]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研究[D]. 王磊. 渤海大学, 2012(10)
- [7]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规律研究及其对辽宁的启示[D]. 孙建民. 沈阳师范大学, 2012(01)
- [8]法团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社团建设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吴松. 辽宁大学, 2011(01)
- [9]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及动态DEA的分析[D]. 孙蕾.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8)
- [10]辽宁省环境灾害综合研究[D]. 牟建华.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