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甲醇、碱、过氧化氢对于全氟环氧丙烷和对于全氟丙烯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佳琳[1](2019)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将具有优异水稳定性及水吸附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引入油水分离膜制备中,并通过有机亲水高分子对其进行改性。通过MOF材料与有机或无机材料的协同作用,增强膜表面亲水性,同时赋予膜表面微纳复合结构,进而提高膜的渗透性能与抗污染性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UiO-66-NH2颗粒,再通过氨基与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侧链羧基的反应实现交联与亲水改性双重作用。以UiO-66-NH2@PAA颗粒为成膜材料,通过真空辅助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高亲水性、水下超疏油的油水分离膜。UiO-66-NH2良好的水吸附性能、膜表面丰富的亲水基团,以及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强化了膜表面水化层的形成,提高了膜稳定性与抗污染性能。UiO-66-NH2(1)@PAA膜的通量为2337 L m-2h-1 bar-1,总通量恢复率为86%。引入具有二维片层结构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材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UiO-66-NH2@GO材料,用亲水高分子对其进行修饰后,将其作为插层材料,与GO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真空辅助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GO-UiO-66-NH2@GO-PAA膜,增大GO纳米片片层间距的同时保证膜稳定性。而PAA材料起到了对纳米片的交联以及亲水改性的双重作用,提高了膜的稳定性与抗污染性能。因此GO-UiO-66-NH2@GO-PAA膜显示出了长期稳定高效的油水分离性能。GO15-UiO-66-NH2@GO15-PAA膜的通量提升至5067 L m-2h-1 bar-1,同时总通量恢复率提高至92%。以UiO-66-NH2@GO膜为基底,通过仿生粘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修饰,通过共沉积或二次沉积的方法,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对膜表面进行进一步的亲水改性。有效减低膜厚度,提高分离层孔隙率的同时,保证了膜长期稳定性。膜表面的亲水化学结构与微纳复合结构协同作用,赋予了膜表面较高的亲水性和水下超疏油特性,降低油滴对膜表面的粘附力,因此膜抗污染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UiO-66-NH2@GO20-PDA12-PVP24膜的通量高达7067 L m-2h-1 bar-1,总通量恢复率为93.5%,同时三次循环过滤实验结束后,膜的总通量恢复率高达91%。
蔡星伟[2](2019)在《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传统哈龙灭火剂在环境保护上的问题,科研人员不断致力于新一代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灭火剂的开发。美国3M公司研制的Novec 1230防火液体,其化学名称为全氟-2-甲基-3-戊酮,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灭火剂高耗臭氧潜能值(ODP)、高温室效应值(GWP)等一系列环保问题。目前全氟-2-甲基-3-戊酮只有美国的3M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国内近几年陆续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始投入对该产品的研发,还没有实现该产品的工业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其热分解机理,为该产品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文献调研、分析比较和论证,本文设计了以六氟丙烯为原料,经齐聚、氧化和异构化制备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路线。研究发现:氰化钾、碱金属氟化物、溴化亚铜/联吡啶和双苯铬等催化剂均能很好的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了温度、溶剂、催化剂用量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氰化钾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反应最高收率可达85%。氟化钾和四丁基氯化鏻体系可使六氟丙烯二聚体收率达79%。氟化铯和冠醚体系反应效果较优,六氟丙烯二聚体收率达96%。溴化亚铜联吡啶体系也能很好的催化本反应,六氟丙烯二聚体收率达89%。双苯铬体系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π-双(1,3,5-三甲基苯)铬。推测了配位催化下的六氟丙烯齐聚反应机理。研究发现:次氯酸钠体系、叔胺氮氧化物体系对六氟丙烯二聚体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次氯酸钠溶液氧化全氟2-甲基-2-戊烯,在二乙二醇二甲醚中反应3~5 h,环氧化物收率达79%。提出了相转移催化氧化全氟烯烃的新方法,四丁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的次氯酸钠溶液体系,环氧化物的收率达96%。研究了全氟烯烃催化氧化的反应规律:除溶剂、温度和催化剂外,双键上取代基的结构、电子效应和碳负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等都是影响全氟烯烃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类新的叔胺/过氧酸或者超酸催化氧化体系,于室温下反应1~2 h,环氧化产物收率达95%。该催化体系对活性较高的三取代或者四取代全氟烯烃催化氧化效果较好,不能氧化活性较低的二取代全氟烯烃;确定了全氟环氧化合物在有机碱催化作用下异构化为全氟酮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全氟-2-甲基-3-戊酮单分子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全氟-2-甲基-3-戊酮在热力学上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自由基开裂反应为其主要分解途径。计算了其热分解产物的形成过程及反应能垒,阐明了由β开裂-自由基对全氟烯烃的加成构成的碳架异构体生成机理。基于ReaxFF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ReaxFF MD),研究了高温下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分解机理。探讨了温度对其分解机理、分解速度及中间体和产物浓度的影响。全氟-2-甲基-3-戊酮分子随温度的升高势能逐渐增加,热分解逐渐加剧,产生的自由基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反应机理表明:全氟-2-甲基-3-戊酮的分解路径主要有三种:2号位上C-CF3键断裂、2和3号位上C-C键断裂以及2号位与4号位上C-F键断裂。在2000 K下,由初始分解路径产生的自由基逐级进行后续的热分解反应,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为小的自由基片段和小分子化合物。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全氟-2-甲基-3-戊酮的热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全氟-2-甲基-3-戊酮在超过550℃的高温下才会发生分解,热分解主要产物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全晓冬[3](2018)在《聚苯胺衍生物和聚氨基氰制备及其涂层防腐防污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金属腐蚀与生物污损会降低金属材料及装备的性能,增加设备使用和维护成本,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是制约金属材料及装备使用的两大难题。针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与生物污损问题,本文制备了多种含取代基的聚苯胺衍生物及含-C=N-共轭主链的聚氨基氰,考察了其在防腐防污涂料中的应用性能。首先,以苯胺和邻硝基苯胺为单体,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苯胺-硝基苯胺共聚物。考察了单体比例对共聚物的形貌、结构、电化学性能、热稳定性、亲疏水性和杀菌性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聚苯胺及苯胺-硝基苯胺共聚物对环氧复合涂层防腐防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胺-硝基苯胺共聚物能够提高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浸泡55天时添加量为1%的涂层电荷转移电阻为2.05×1011Ω·cm2;在静态河道环境中浸泡24天时,苯胺-硝基苯胺共聚物环氧复合涂层表面污损物较少,但室内强化污损条件下防污寿命不超过两周。其次,以间氨基酚为单体,在碱性介质中,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间氨基酚。使用多种表征方法对聚间氨基酚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制备了聚间氨基酚环氧复合涂层,考察了聚间氨基酚添加量对涂层防腐防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间氨基酚能够提高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浸泡50天时添加量为3%的涂层电荷转移电阻为2.26×1011Ω·cm2;在静态河道环境中浸泡21天时,聚间氨基酚环氧复合涂层表面污损物较少,且室内强化污损两周时涂层表面未完全被生物膜覆盖。再次,利用苄基对聚苯胺改性,制备了苄基取代的聚苯胺;以溴化钾和溴酸钾的酸性溶液为溴代试剂,制备了苄基、溴基双取代的聚苯胺。使用多种表征方法对苄基、溴基双取代的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苄基和溴基提高了聚苯胺的抗生活性和疏水性,降低了聚苯胺的热稳定性。将苄基/溴基双取代聚苯胺添加到双酚A/聚氧乙烯双环氧涂层中制备了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综合了聚氧乙烯链段的抗粘附作用和苄基/溴基双取代聚苯胺的抗生作用,在室内加速污损两周时,复合涂层表面污损物面积小于5%。最后,在不同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尿素的缩聚反应制备了不同的缩聚产物(PCAs)。使用多种表征方法对PCAs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提出了聚合物可能的分子结构和聚合原理。制备了PCAs环氧复合涂层,对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氯化铵作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对涂层防腐性能没有提高作用,氯化锌作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能够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探讨了不同产物防腐性能差异的原因。
章彬[4](2018)在《环己烯环氧化制备环氧环己烷的催化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合成环氧化合物的重要途径,其结构中含有比较活泼的环氧基团,可以通过选择性开环的方式生成其它一系列的化合物。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化工、农药、香料等化学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绿色化学概念的日益推广,分子氧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的氧化剂,成为近年来烯烃环氧化的研究重点之一。本论文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催化剂对环己烯环氧化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的Co3O4/SiO2催化剂,利用XRD、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将该催化剂应用于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应。此催化体系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氧气为氧源,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钴负载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氧气压力对环己烯环氧化的影响。实验发现在3%Co3O4/SiO2催化剂0.20 g,环己烯20 mL,在反应温度50oC和反应压力4 MPa条件下进行,环己烯的转化率可以达到66.56%,环氧环己烷选择性达到71.03%。同时还考察了离子交换法、等体积浸渍法等不同方法与掺杂其它金属(Fe、Mn、Ni)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以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明显要优于其它的催化剂。(2)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CoO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影响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因素,如pH值、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沉淀温度和AB位掺杂其它金属离子等因素。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催化剂对环己烯分子氧环氧化性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实验发现pH=8、沉淀温度常温、焙烧温度700oC、去离子水80 mL和焙烧时间4 h的制备条件下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环己烯转化率比较高,能够达到64.91%,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能够达到68.57%。(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CoO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催化剂制备过程中pH值、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成胶温度和柠檬酸用量因素进行了考察,对制备出来的催化剂进行了环己烯分子氧环氧化反应。实验发现在合成催化剂过程中固定pH=2、去离子水80 mL、柠檬酸/(La3++Co2+)=1.2:1(物质的量比值)、焙烧温度为600oC和成胶温度80oC的条件下制备出来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环己烯转化率为62.89%,主要产物环氧环己烷选择性为63.00%。
戴思远,尹红,袁慎峰,陈志荣,刘乘风[5](2014)在《六氟环氧丙烷的合成工艺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六氟环氧丙烷作为重要的有机氟化工中间体,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介绍国内外六氟环氧丙烷的合成工艺,并更深入对各工艺的副反应和机理作了分析和探讨。现有合成工艺主要包括亲核氧化法、分子氧直接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碳酸盐氧化法等。其中,亲核氧化法中的次氯酸钠氧化法和分子氧液相氧化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陈耀卿[6](2014)在《吸附分离HFP和HFPO混合物的初步探索》文中指出六氟环氧丙烷(HFPO)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含氟精细化学品,是生产全氟聚醚、六氟丙酮、六氟异丙醇等重要有机氟化学品的中间体。国内外有许多以六氟丙烯(HFP)为原料制备HFPO的工艺方法,但由于反应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因此在产品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原料气。工业上为了获得高纯度的HFPO,需对其产品进行纯化。目前国内外提纯HFPO的工艺方法主要有:溴化法、直接蒸馏法和萃取精馏法等几种工艺方法。在这些纯化方法中,溴化法缺点是分离过程中HFP的损失及成本高昂;直接蒸馏法的不足之处是所需塔板数较多,无法同时得到较高纯度的HFP和HFPO;萃取精馏法存在着分离过程较长,且需要消耗大量溶剂,能耗较大的问题。与以上几种方法相比较,也许吸附分离法是一种低成本的分离方法。但目前尚未见此方法进行分离的报道。本实验采用吸附分离法对HFP和HFPO混合气的分离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查阅文献,本实验采用动态穿透曲线法对无机吸附剂、有机吸附剂和碳质吸附剂三大类吸附分离材料进行了大量筛选,从实验结果可知高温粘土和氧化铝对混合气具有一定的分离效果。在吸附研究过程中发现,不同厂家、批次的高温粘土和氧化铝对吸附分离也有重要的影响。实验对具有分离效果的9101#氧化铝和8#高温粘土进行了分析及表征,同时又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穿透曲线的影响。最后通过浸渍法对吸附剂进行了改性,以提高其吸附活性,从而提高其分离性能。实验测定了吸附分离剂在改性前后对HFP和HFPO的动态及静态吸附性能。测定了HFP和HFPO在吸附剂上的动态穿透曲线,根据动态穿透曲线计算出吸附剂的动态分离系数,其中8#高温粘土改性前后分别为1.8和2.3,9101#氧化铝改性前后分别为2.7和3.1,同时在真空重量法吸附装置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HFP和HFPO在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计算出其对HFP和HFPO的吸附量。最终筛选出了具有明显分离效果的吸附分离剂。
戴思远[7](2014)在《六氟环氧丙烷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六氟环氧丙烷(Hexafluoropropylene epoxide,简称HFPO)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氟化工中间体。现有六氟环氧丙烷的合成工艺包括亲核氧化法、分子氧直接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碳酸盐-氯气氧化法等,工业生产主要以分子氧液相氧化法为主,但其高温高压反应条件和选择性低等特点导致HFPO价格昂贵,次氯酸钠氧化法对反应条件要求低、选择性高,本文改进和优化次氯酸钠氧化法合成工艺以期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次氯酸钠溶液为氧化剂水相,1,1,2-三氟三氯乙烷(简称F-113)为有机相,三辛基甲基氯化铵(简称TOMAC)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两相液相工艺研究。首先进行反应溶剂的筛选和研究,考察六氟丙烯在1,1,2-三氟三氯乙烷(简称F-113)、氯仿、二氯乙烷和乙腈等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液对反应的影响,最终筛选F-113为反应较佳溶剂。随后考察物料加入方式对反应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对反应气体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核磁共振分析鉴定反应水相中的副产物,提出NaF、 CF3COONa、CF3COONa和CF3CFHCOONa的生成机理。通过比较直接加入方式、HFP缓慢加入方式和次氯酸钠水溶液缓慢加入方式,发现次氯酸钠水溶液缓慢加入方式的反应选择性达90%和大于收率80%。推测HFPO生成的反应机理,通过量子化学方法得到反应的中间体和过渡态,为提高HFPO的收率奠定理论基础。最后运用控制变量法对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水相有机相体积比、NaOH用量和反应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F-113为反应有机相,使用次氯酸钠水溶液为氧化剂,有机相和次氯酸钠水溶液体积比为1,2.5g甲基三辛基氯化铵(占有机相质量的0.4%~0.5%)为催化剂,-12℃下2小时后反应转化率为91.3%,选择性为92.5%,收率为84.5%,选择性和收率高于分子氧液相氧化法。
李峥嵘[8](2012)在《新型含全氟烷基多功能整理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穿着舒适和卫生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要求纺织品不仅具有透气性好,还要求具有拒水、拒油、防污和抗菌等多种功能。因此开发纺织品用多功能整理剂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在开发新型多功能整理剂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降低整理剂对环境的污染或不良影响。从合成功能性单体入手,设计和制备了几种多功能整理剂,其中就包括了含短氟链聚合物多功能整理剂,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低毒高性能的多功能整理剂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设计并成功合成了具有拒水拒油功能的全氟丙烯酸酯单体、具有抗菌功能的含季铵盐的短链丙烯酸酯单体(d1)和含季铵盐的长链丙烯酸酯单体(d2)、可以与棉纤维进行交联反应的双羟乙基砜丙烯酸酯单体和能改善拒水拒油性能和低成本的十八烷基丙烯酸酯单体,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H谱(1H NMR)、核磁共振F谱(19F NMR)、质谱、元素分析等对中间产物和单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功能性单体的设计和合成方法是可行的。将拒水拒油单体、抗菌性单体(d1、d2)、交联单体及其他辅助性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得到了功能性乳液。探讨了乳化剂、引发剂、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合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含氟单体):m(辅助单体):m(交联单体):m(抗菌单体)=55:10:10:25;乳化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O-10、含氟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其比值为1:1:0.5,乳化剂占单体量的5%;以过氧化氢异丙苯/硫酸亚铁(摩尔比1:1)为引发剂,其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6%;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得到的聚合物乳液[PFAC1(含d1)和PFAC2(含d2)],其外观呈蓝色荧光状,单体转化率大于94%。对比实验表明,PFAC1的抑菌率和拒水拒油性能都比PFAC2要差。对PFAC2进行了FTIR、19F NMR、粒径、GPC、DSC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FAC2是含有交联单体、丙烯酸酯季铵盐、含氟丙烯酸酯和丙烯酸十八烷酯的共聚物;PFAC2乳液的平均粒径为54.97nm且分布窄;PFAC2的数均分子量Mn=12173.0、重均分子量Mw=13390.3、分子量分布系数d=1.10;PFAC2出现了2个玻璃化温度,其中Tg1=65.1℃,Tg1=131.7℃,表明PFAC2是以两相存在的。通过测试PFAC2整理后织物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抑菌性能的变化,确定了PFAC2整理工艺和最佳条件:二浸二轧,PFAC2的浓度为40g/l,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3min,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3min。对PFAC2整理织物的拒水拒油级别分别为100分和6级,30次水洗后拒水拒油级别为80分和4级,对咖啡、葡萄酒、人造血、墨水、色拉油、酱油等均显示出排斥性。整理织物的易去污等级为4-5级,对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和Escherichia coli.(AATCC8099)的抑制率分别为97.4%和90.5%,洗水10次后,抑菌率仍能达到94.7%和83.7%。PFAC2与能与抗皱整理剂2D树脂同浴使用,与PFAC2比较,提高了整理织物的抗皱性和耐洗性能;由于2D树脂焙烘时分解产生了微量的甲醛,提高了初期的抑菌效果。PFAC2与阳离子软片、氨基硅油、反应性硅油柔软剂同浴使用时,对整理后织物性能的影响与其种类和结构有关。通过氟化的环氧丁烷单体开环聚合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含五氟丙基短氟碳链的低聚合度聚醚二醇(PFOX)。采用FTIR、1H NMR、19F NMR、质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PFOX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符合设计要求,其分子量Mn=2419,Mw=2709;分子量分布d=1.12。以脂肪族异氰酸酯(IPDI)、PFOX、N-甲基二乙醇胺、1,4-对二氯苄等为原料合成了无硅短氟链阳离子水性聚氨酯(Polymer1)。以IPDI、PFOX、N-甲基二乙醇胺、1,4-对二氯苄、胺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等为原料合成了含硅和短氟链阳离子水性聚氨酯(Polymer2)。对整理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抗菌和耐洗性能的评估结果表明,Polymer2的综合性能要好于Polymer1,主要原因是Polymer2所含的-Si(OCH3)3反应性基团,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棉纤维上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从而提高其在棉织物上的结合牢度。通过测试Polymer2整理后织物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抑菌性能的变化,确定了Polymer2整理工艺的最佳条件:二浸二轧,Polymer2的用量40-50g/l,烘干温度为80℃,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3min。整理织物的拒水拒油效果为100分和3级,对水的接触角为155o,对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和Escherichia coli.(ATCC8099)的抑制率分别为99%和96%,折痕回复角能达到230o;30次水洗后,整理织物仍具有很好的拒水和抗菌效果,显示出了较好的耐久性。
沙敏,蔡星伟,屈文良,潘仁明,姜标[9](2012)在《全氟己酮中间体全氟丙酰氟及全氟环氧丙烷的合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全氟己酮是优良的灭火剂和清洁剂,环境友好且性能优异。本文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探究,指出了以六氟丙烯为原料的合成工艺具有工业化的前景,并对六氟丙烯工艺中的重要中间体六氟丙酰氟及六氟环氧丙烷(HFPO)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分子氧液相氧化六氟丙烯制HFPO及使用鼓泡反应器将HFPO异构化成全氟丙酰氟是最有应用前途的工业合成方法。
郭希刚,张景海[10](2011)在《四氟乙烯产品的后续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氟资源大国,四氟乙烯的产能在10万吨以上,但从行业统计资料看,国内大部分四氟乙烯都用在了合成聚四氟乙烯方面,四氟乙烯的其他用途开发相对较少,产品同质化严重,国内厂家在同一市场上恶性竞争,2010年上半年以前,聚四氟乙烯每
二、水、甲醇、碱、过氧化氢对于全氟环氧丙烷和对于全氟丙烯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甲醇、碱、过氧化氢对于全氟环氧丙烷和对于全氟丙烯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膜与膜技术 |
1.1.1 膜技术与膜污染 |
1.1.2 抗污染原型与机理 |
1.1.3 膜技术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1.2 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 |
1.2.1 MOF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MOF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1.3 MOF膜的制备方法 |
1.3.1 共混改性 |
1.3.2 原位生长 |
1.3.3 颗粒沉积 |
1.4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UiO-66-NH_2材料的制备 |
2.2.2 GO材料的制备 |
2.2.3 材料的表征 |
2.2.4 膜的制备 |
2.2.5 膜的表征 |
2.2.6 膜的性能评价 |
第3章 真空辅助自组装法制备MOF油水分离膜 |
3.1 引言 |
3.2 UiO-66-NH_2@PAA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2.1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材料的制备 |
3.2.2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材料的表征 |
3.3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膜的制备与表征 |
3.3.1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膜的制备 |
3.3.2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膜的表征 |
3.4 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 |
3.4.1 膜的渗透分离性能 |
3.4.2 膜的抗污染性能 |
3.4.3 膜的长期稳定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真空辅助自组装法制备MOF@GO油水分离膜 |
4.1 引言 |
4.2 UiO-66-NH_2@GO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2.1 UiO-66-NH_2@GO材料的制备 |
4.2.2 UiO-66-NH_2@GO材料的表征 |
4.3 GO膜及MOF@GO膜的制备与表征 |
4.3.1 GO膜及MOF@GO膜的制备 |
4.3.2 GO膜及MOF@GO膜的表征 |
4.4 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 |
4.4.1 膜的渗透分离性能 |
4.4.2 膜的抗污染性能 |
4.4.3 膜的长期稳定性 |
4.5 小结 |
第5章 仿生粘和法制备MOF@GO-PDA油水分离膜 |
5.1 引言 |
5.2 GO膜及MOF@GO膜的制备与表征 |
5.2.1 GO膜及MOF@GO膜的制备 |
5.2.2 MOF@GO-PDA复合膜的表征 |
5.3 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 |
5.3.1 膜的渗透分离性能 |
5.3.2 膜的抗污染性能 |
5.3.3 膜的长期稳定性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臭氧层保护与哈龙淘汰计划 |
1.1.2 哈龙替代灭火剂发展现状 |
1.1.3 哈龙替代灭火剂发展趋势 |
1.2 全氟-2-甲基-3-戊酮性能、应用及合成方法概述 |
1.2.1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基本性质、性能及应用 |
1.2.2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大气行为 |
1.2.3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方法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
1.4.1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研究 |
1.4.2 全氟-2-甲基-3-戊酮的热分解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2 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1 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实验研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催化剂初筛 |
2.2.2 氰化钾为催化剂对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的影响 |
2.2.3 氟化钾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下的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2.4 氟化铯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下的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2.5 相转移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机理 |
2.2.6 配位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二聚体环氧化及环氧化合物的异构化研究 |
3.1 氟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
3.1.1 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
3.1.2 次卤酸盐为氧源的环氧化反应 |
3.1.3 利用其它氧化剂的环氧化反应 |
3.2 全氟环氧化合物的实验研究 |
3.2.1 次氯酸钠体系 |
3.2.2 叔胺氮氧化物体系 |
3.3 环氧化合物的异构化研究 |
3.3.1 实验步骤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全氟-2-甲基-3-戊酮热分解机理研究 |
4.1 全氟-2-甲基-3-戊酮单分子热分解机理 |
4.1.1 理论背景 |
4.1.2 计算方法 |
4.1.3 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4.1.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1.4.1 最初断裂的反应途径的能垒分析 |
4.1.4.2 氟烷自由基的重排与氟迁移反应 |
4.1.4.3 全氟烷基的β开裂与自由基对全氟烯烃的加成反应 |
4.1.4.4 氟烷自由基的链终止反应 |
4.2 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分解机理 |
4.2.1 模拟方法 |
4.2.2 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热分解机理 |
4.2.3 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热分解产物 |
4.3 全氟-2-甲基-3-戊酮的热分解实验验证 |
4.3.1 全氟-2-甲基-3-戊酮热分解实验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1 结构优化参数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聚苯胺衍生物和聚氨基氰制备及其涂层防腐防污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金属腐蚀与防护 |
1.1.1 金属腐蚀及危害 |
1.1.2 腐蚀防护研究进展 |
1.2 生物污损与防护 |
1.2.1 生物污损及危害 |
1.2.2 防污研究进展 |
1.3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 |
1.3.1 导电聚合物 |
1.3.2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结构 |
1.3.3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1.3.4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4 聚氨基氰 |
1.4.1 聚氨基氰的制备 |
1.4.2 聚氨基氰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苯胺-硝基苯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涂层防腐防污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聚苯胺、苯胺-硝基苯胺共聚物及复合涂层的制备 |
2.2.3 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苯胺-硝基苯胺共聚物结构与性质 |
2.3.2 聚苯胺及苯胺-硝基苯胺共聚物杀菌性能 |
2.3.3 复合涂层防腐性能 |
2.3.4 复合涂层杀菌及防污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间氨基酚的制备及其涂层防腐防污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聚间氨基酚及复合涂层的制备 |
3.2.3 表征及性能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聚间氨基酚结构与性质 |
3.3.2 聚间氨基酚杀菌性能 |
3.3.3 复合涂层防腐性能 |
3.3.4 复合涂层杀菌及防污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苄基/溴基双取代聚苯胺的制备及其涂层防污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聚苯胺、苄基聚苯胺、苄基/溴基双取代聚苯胺及涂层的制备 |
4.2.3 表征及性能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聚苯胺、苄基聚苯胺、苄基/溴基双取代聚苯胺结构表征 |
4.3.2 聚苯胺、苄基聚苯胺、苄基/溴基双取代聚苯胺杀菌性能 |
4.3.3 双酚A/聚氧乙烯双环氧涂层结构分析 |
4.3.4 复合涂层结构及性质 |
4.3.5 复合涂层杀菌及防污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氨基氰的制备及其涂层防腐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聚氨基氰及复合涂层的制备 |
5.2.3 表征及性能测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产物结构与性质 |
5.3.2 复合涂层防腐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环己烯环氧化制备环氧环己烷的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烯烃环氧化合物的概况 |
1.1.1 环己烯与环氧环己烷的理化性质 |
1.2 环氧环己烷的应用 |
1.2.1 生产农药杀螨剂 |
1.2.2 生产环氧树脂固化剂 |
1.2.3 阻燃剂 |
1.2.4 生产环己醇及其衍生物 |
1.2.5 生产增塑剂 |
1.2.6 己二醛 |
1.2.7 制备醇醚溶剂 |
1.3 烯烃环氧化研究概况 |
1.3.1 次氯酸及其衍生物环氧化法 |
1.3.2 有机过氧酸环氧化法 |
1.3.3 氧气环氧化法 |
1.3.4 过氧化氢为氧源催化环氧化法 |
1.3.5 电化学氧化法 |
1.3.6 烯烃环氧化生产工艺优缺点 |
1.4 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4.1 杂多酸催化剂 |
1.4.2 贵金属催化剂 |
1.4.3 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催化剂 |
1.4.4 金属-席夫碱催化剂 |
1.5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其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催化剂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XRD)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4 N_2吸脱附表征 |
2.3 环己烯分子氧环氧化催化剂性能评价 |
2.4 环氧化产物分析 |
2.4.1 氧化产物的定性分析 |
2.4.2 氧化产物定量分析 |
第三章 SiO_2负载钴系催化剂的环己烯环氧化研究 |
3.1 催化剂的制备 |
3.1.1 沉积沉淀法制备Co_3O_4/SiO_2催化剂 |
3.1.2 不同方法制备的Co_3O_4/SiO_2催化剂 |
3.2 催化剂的表征 |
3.2.1 XRD衍射分析 |
3.2.2 TEM电镜分析 |
3.2.3 N_2吸脱附表征 |
3.3 环己烯分子氧环氧化反应结果与讨论 |
3.3.1 环氧化反应的前期探索 |
3.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3.3 钴负载量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6 氧气压力的影响 |
3.3.7 不同方法和不同载体在环己烯环氧化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CoO_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环己烯环氧化研究 |
4.1 LaCoO_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
4.1.1 共沉淀法制备LaCoO_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
4.1.2 溶胶-凝胶法制备LaCoO_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
4.2 钙钛矿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4.2.1 XRD衍射分析 |
4.2.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2.3 N_2吸脱附表征 |
4.3 共沉淀法制备La CoO_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3.1 pH值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2 焙烧时间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3 焙烧温度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4 沉淀温度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5 A位和B位元素掺杂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 溶胶-凝胶法制备La CoO_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4.1 pH值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2 焙烧时间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3 焙烧温度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4 成胶温度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5 柠檬酸用量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5 反应条件对共沉淀法制备的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影响 |
4.5.1 反应温度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4.5.2 反应时间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4.5.3 不同氧气压力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4.6 不同催化剂之间的反应结果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六氟环氧丙烷的合成工艺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核氧化法 |
1.1 双氧水氧化法 |
1.2 次氯酸盐氧化法 |
1.2.1 单一相液相工艺 |
1.2.2 两相液相工艺 |
1.2.3 三相液相工艺 |
2 分子氧直接氧化法 |
2.1 气相氧化法 |
2.1.1 硅胶或硅酸类催化剂工艺 |
2.1.2 金属催化剂工艺 |
2.2 液相氧化法 |
2.2.1 氯氟烃 (CFC) 或氢氯氟烃 (HCFC) 溶剂工艺 |
2.2.2 全氟聚醚类溶剂工艺 |
2.2.3 氢氟烃 (HFC) 类溶剂工艺 |
2.2.4 其他液相工艺 |
3 电化学氧化法 |
3.1 直接电解法 |
3.2 间接电解法 |
4 碳酸盐氧化法 |
5 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法 |
6 结语 |
(6)吸附分离HFP和HFPO混合物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六氟丙烯及六氟环氧丙烷的性质 |
1.2.1 六氟丙烯的物化性质 |
1.2.2 六氟环氧丙烷的物化性质 |
1.3 六氟环氧丙烷的应用 |
1.4 HFPO 的合成方法 |
1.4.1 亲核氧化法 |
1.4.2 电化学法 |
1.4.3 分子氧的光化学催化和放射化学氧化法 |
1.4.4 液相直接催化氧化法 |
1.4.5 气相催化氧化法 |
1.4.6 合成方法评价 |
1.5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
1.5.1 分离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意义 |
1.5.2 分离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化学方法 |
1.5.3 分离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物理方法 |
1.5.4 分离方法评价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
1.7 吸附的理论基础 |
1.7.1 吸附的基本原理 |
1.7.2 吸附剂的种类和性质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吸附剂的制备 |
2.2.1 活性碳系列的制备 |
2.2.2 担体的制备 |
2.2.3 分子筛的制备 |
2.2.4 硅胶的制备 |
2.2.5 高温粘土系列的制备 |
2.2.6 氧化铝系列的制备 |
2.3 实验条件 |
2.4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2.4.1 动态穿透实验 |
2.4.2 静态等温吸附实验 |
2.6 吸附剂理化性质的分析与表征 |
2.6.1 高温粘土理化性质分析 |
2.6.2 活性氧化铝理化性质分析 |
2.6.3 吸附剂形貌的表征 |
2.6.4 吸附剂比表面积的测定 |
3 吸附分离剂的初步筛选及讨论 |
3.1 吸附分离剂的初步筛选 |
3.2 结论 |
4 氧化铝系列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测定及讨论 |
4.1 氧化铝的相关物性测定 |
4.1.1 酸碱性 |
4.1.2 含水量 |
4.1.3 氧化铝系列的形貌表征 |
4.1.4 氧化铝系列的比表面积 |
4.2 未改性氧化铝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测定及讨论 |
4.2.1 未改性氧化铝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动态穿透实验 |
4.2.2 未改性氧化铝对 HFP 和 HFPO 的静态吸附实验 |
4.3 改性氧化铝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测定及讨论 |
4.3.1 改性氧化铝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动态穿实验 |
4.3.2 改性氧化铝对 HFP 和 HFPO 的静态吸附实验 |
4.4 小结 |
5 高温粘土系列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测定及讨论 |
5.1 高温粘土的相关物性测定 |
5.1.1 吸水率的测定 |
5.1.2 化合水的测定 |
5.1.3 高温粘土的化学成分 |
5.1.4 高温粘土系列的形貌表征 |
5.1.5 高温粘土系列的比表面积 |
5.2 未改性高温粘土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测定及讨论 |
5.2.1 未改性高温粘土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动态穿透实验 |
5.2.2 未改性高温粘土对 HFP 和 HFPO 的静态吸附实验 |
5.3 改性高温粘土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测定及讨论 |
5.3.1 改性高温粘土对 HFP 和 HFPO 混合物的动态穿透实验 |
5.3.2 改性高温粘土对 HFP 和 HFPO 的静态吸附实验 |
5.4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六氟环氧丙烷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1.1 物理性质 |
1.1.2 化学性质 |
1.1.3 HFPO的应用 |
1.2 HFPO的合成工艺 |
1.2.1 亲核氧化法 |
1.2.2 分子氧直接氧化法 |
1.2.3 电化学氧化法 |
1.2.4 碳酸盐-氯气氧化法 |
1.2.5 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法 |
1.3 文献小结及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操作步骤 |
2.2.1 实验主要仪器 |
2.2.2 实验装置及反应流程 |
2.2.3 操作步骤 |
2.3 实验试剂及产物分析 |
2.3.1 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
2.3.2 气体产物的定性分析 |
2.3.3 气体产物定量分析 |
2.3.4 氟离子含量分析 |
2.3.5 氢离子含量分析 |
2.3.6 反应后水相核磁共振(NMR)分析 |
2.3.7 HFPO收率,HFP转化率和HFPO选择性的计算 |
2.4 气密性检测 |
3 反应溶剂的研究 |
3.1 HFP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测试 |
3.1.1 主要溶剂的溶解度数据 |
3.1.2 溶解度测试分析步骤 |
3.1.3 实验结果 |
3.2 溶剂对反应的作用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物料加入方式对反应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4.1 气质联用分析及相对体积校正因子的测定 |
4.1.1 气体产物的气质联用分析 |
4.1.2 相对体积校正因子的测定 |
4.2 反应后水相产物分析及副反应机理推测 |
4.2.1 反应后水相的NMR分析 |
4.2.2 副反应机理推测 |
4.3 次氯酸钠加入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
4.3.1 直接加入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
4.3.2 HFP缓慢加入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
4.3.3 次氯酸钠溶液缓慢加入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
4.4 次氯酸钠法合成HFPO反应机理研究 |
4.4.1 反应机理的实验研究 |
4.4.2 主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反应条件优化研究 |
5.1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5.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5.3 有机相水相的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5.4 NaOH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5.5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8)新型含全氟烷基多功能整理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含氟整理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含氟整理剂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
1.2.2 含氟整理剂特性 |
1.2.2.1 氟原子的特性 |
1.2.2.2 氟和碳氢结构表面性能的差异 |
1.2.3 含氟单体的合成方法 |
1.2.4 含氟整理剂的种类 |
1.2.5 纺织品的三防整理机理 |
1.2.5.1 拒水拒油机理 |
1.2.5.2 易去污整理的机理 |
1.2.6 含氟整理剂的展望 |
1.3 抗菌整理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抗菌整理剂产生的背景 |
1.3.2 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国内发展状况 |
1.3.2.1 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国外发展概况 |
1.3.2.2 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国内发展概况 |
1.3.3 抗菌纺织品的功能 |
1.3.3.1 抗菌是医护用品的必须要求 |
1.3.3.2 抗菌是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 |
1.3.3.3 抗菌是对纤维本身性能的保护 |
1.3.3.4 抗菌是加强食品卫生的重要措施 |
1.3.4 抗菌机理 |
1.3.5 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种类 |
1.3.5.1 金属及金属盐类 |
1.3.5.2 染料 |
1.3.5.3 季铵盐类阳离子 |
1.3.5.4 双胍衍生物 |
1.3.5.5 乙内酰脲衍生物 |
1.3.5.6 壳聚糖及衍生物 |
1.3.5.7 锆络合物 |
1.3.5.8 过氧化镁 |
1.3.5.9 Triclosan |
1.3.5.10 抗菌整理添加剂 |
1.3.6 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展望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4.1 本论文研究背景和主要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含全氟烷基三防、抗菌多功能整理剂的功能单体的设计、合成及其表征 |
2.1 引言 |
2.2 含全氟烷基三防、抗菌多功能整理剂的设计思路 |
2.2.1 丙烯酸酯拒水拒油单体设计和逆合成分析 |
2.2.2 丙烯酸酯抗菌单体设计和逆合成分析 |
2.2.3 丙烯酸酯可交联单体设计和逆合成分析 |
2.2.4 辅助性单体筛选 |
2.4 实验部分 |
2.4.1 主要实验原材料及仪器 |
2.4.2 测试与表征 |
2.4.2.1 红外光谱的测定 |
2.4.2.2 核磁共振谱的测定 |
2.4.2.3 元素分析的测定 |
2.4.2.4 质谱的测定 |
2.4.2.5 熔点的测定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含氟丙烯酸酯拒水拒油化合物 a 的合成路线 |
2.5.1.1 化合物 1 的合成 |
2.5.1.2 化合物 2 的合成 |
2.5.1.3 化合物 a 的合成 |
2.5.2 可交联化合物 c 的合成路线 |
2.5.2.1 化合物 3 的合成 |
2.5.2.2 单体 4 的合成 |
2.5.2.3 化合物 c 的合成 |
2.5.3 丙烯酯抗菌单体 d1 和 d2 的合成 |
2.5.3.1 化合物 5 的合成 |
2.5.3.2 化合物 6 的合成 |
2.5.3.3 化合物 d1 的合成 |
2.5.3.4 化合物 d2 的合成 |
2.5.4 辅助单体 b 的合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全氟烷基、抗菌多功能整理剂乳液聚合及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及仪器 |
3.2.2 测试与表征 |
3.2.2.1 双键转化率的测定:碘值法 |
3.2.2.2 粘度的测定 |
3.2.2.3 红外光谱的测定 |
3.2.2.4 核磁共振谱的测定 |
3.2.2.5 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测试 |
3.2.2.6 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测定 |
3.2.2.7 高分子乳液的粒径测试及其分布测定 |
3.2.2.8 拒水测试 |
3.2.2.9 拒油测试 |
3.2.2.10 易去污性能测试 |
3.2.2.11 抗菌测试方法 |
3.2.2.12 织物耐水洗性测试 |
3.2.2.13 整理织物物理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FAC1 和 PFAC2 合成工艺 |
3.3.2 聚合方法选择 |
3.3.3 乳化剂的影响 |
3.3.4 引发剂的影响 |
3.3.5 温度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7 单体配比的影响 |
3.3.8 PFAC1 和 PFAC2 性能初步测试 |
3.3.8.1 PFAC1 与 PFAC2 抗菌初步测试 |
3.3.8.2 PFAC1 与 PFAC2 拒水拒油初步测试 |
3.3.9 PFAC2 表征 |
3.3.9.1 PFAC2 红外谱图表征 |
3.3.9.2 PFAC2 的~(19)F NMR 谱图 |
3.3.9.3 PFAC2 乳液粒子尺寸表征 |
3.3.9.4 PFAC2 分子量及其分布 |
3.3.9.5 PFAC2 的 DSC 图 |
3.3.9.6 PFAC2 的聚合机理探讨 |
3.3.10 PFAC2 整理工艺的优化 |
3.3.11 整理剂 PFAC2 与 2D 树脂同浴研究 |
3.3.12 整理剂 PFAC2 与柔软剂同浴研究 |
3.3.12.1 整理剂 PFAC2 与软片的配伍性研究 |
3.3.12.2 整理剂 PFAC2 与与硅油柔软剂的配伍性研究 |
3.3.13 整理织物物理性能的测试 |
3.3.14 整理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及其耐洗性测试 |
3.3.15 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及其耐洗性测试 |
3.3.16 整理织物的易去污测试 |
3.3.17 PFAC2 在织物上耐洗性机理研究 |
3.3.18 整理织物的接触角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短氟链聚醚二元醇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含短氟链抗菌多功能整理剂的设计思路 |
4.3 实验部分 |
4.3.1 主要实验原材料及仪器 |
4.3.2 测试与表征 |
4.3.2.1 红外光谱的测定 |
4.3.2.2 核磁共振谱的测定 |
4.3.2.3 元素分析的测定 |
4.3.2.4 质谱的测定 |
4.3.2.5 PFOX 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聚醚二元醇 PFOX 的合成分析 |
4.4.2 PFOX 的设计与合成 |
4.4.2.1 化合物 1 的制备与表征 |
4.4.2.2 氟代环氧丁烷 FOX 的制备与表征 |
4.4.2.3 含氟聚醚 PFOX 的制备 |
4.4.2.4 含氟聚醚 PFOX 的制备反应机理 |
4.4.2.5 PFOX 的1H NMR 和~(19)F NMR 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短氟链聚氨酯多功能整理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目标产物 POLYMER1 的设计思路 |
5.3 目标产物 POLYMER2 的设计思路 |
5.4 实验部分 |
5.4.1 主要原材料及仪器 |
5.4.2 整理配方和工艺 |
5.4.3 测试与表征 |
5.4.3.1 NCO 含量测试 |
5.4.3.2 红外光谱的测定 |
5.4.3.3 核磁共振谱的测定 |
5.4.3.4 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测定 |
5.4.3.5 高分子乳液的粒径测试及其分布测定 |
5.4.3.6 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化学组成 XPS 测试 |
5.4.3.7 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形态测试 |
5.4.3.8 拒水测试 |
5.4.3.9 拒油测试 |
5.4.3.10 抗菌测试方法 |
5.4.3.11 织物耐水洗性测试 |
5.4.3.12 整理织物物理性能测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含短氟链抗菌多功能整理剂 Polymer 1 制备 |
5.5.2 Polymer1 的表征 |
5.5.2.1 Polymer 1 的红外谱图表征 |
5.5.2.2 Polymer 1 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5.5.2.3 Polymer 1 的乳化及其乳化粒子尺寸及其分布 |
5.5.3 含短氟链抗菌多功能整理剂 Polymer 2 制备 |
5.5.4 Polymer 2 的表征 |
5.5.4.1 Polymer 2 的红外谱图表征 |
5.5.4.2 Polymer 2 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5.5.4.3 Polymer 2 的乳化及其乳化粒子尺寸及其分布 |
5.5.5 拒水效果测试 |
5.5.6 拒油效果测试 |
5.5.7 整理织物的抗菌效果测试 |
5.5.8 含短氟链多功能整理剂 Polymer 2 整理的工艺研究 |
5.5.8.1 Polymer 2 用量对拒水拒油和抗菌性能的影响 |
5.5.8.2 焙烘温度对拒水拒油和抗菌性能的影响 |
5.5.8.3 整理浴 pH 值对拒水拒油和抗菌性能的影响 |
5.5.9 Polymer 2 与纯棉织物作用的机理 |
5.5.10 整理织物的 SEM 图 |
5.5.11 整理织物的 AFM 图 |
5.5.12 整理织物的 XPS 分析 |
5.5.13 Polymer 2 整理剂与含长氟碳链整理的协同作用 |
5.5.14 Polymer 2 乳液稳定性测试 |
5.5.14.1 Polymer 2 贮存稳定性测试 |
5.5.14.2 Polymer 2 耐剪切应力的稳定性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全氟己酮中间体全氟丙酰氟及全氟环氧丙烷的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全氟丙酰氟的制备方法 |
1.1 由六氟环氧丙烷制备 |
1.1.1 铂管或Carious管作为反应器异构化全氟环氧丙烷 |
1.1.2 鼓泡或压力釜作为反应器异构化全氟环氧丙烷 |
1.2 电解合成法 |
1.2.1 由丙酸酐制备[11] |
1.2.2 由丙酰氯制备 |
1.3 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 (MVE) 热异构化成全氟丙酰氟[13] |
1.4 由氟代丙酸丙酯制备[14, 15] |
2 六氟环氧丙烷的制备 |
2.1 亲核氧化法 |
2.1.1 H2O2氧化HFP法 |
2.1.2 次氯酸盐氧化HFP法 |
2.2 电化学法 |
2.3 分子氧氧化HFP法 |
2.3.1 分子氧的光化学氧化和放射化学氧化法 |
2.3.2 气相催化氧化法 |
2.3.3 分子氧液相直接氧化法 |
2.4 其他氧化HFP法 |
3 小结 |
四、水、甲醇、碱、过氧化氢对于全氟环氧丙烷和对于全氟丙烯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曹佳琳. 天津大学, 2019(06)
- [2]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D]. 蔡星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3]聚苯胺衍生物和聚氨基氰制备及其涂层防腐防污性能研究[D]. 全晓冬. 天津大学, 2018(06)
- [4]环己烯环氧化制备环氧环己烷的催化剂研究[D]. 章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六氟环氧丙烷的合成工艺进展[J]. 戴思远,尹红,袁慎峰,陈志荣,刘乘风. 化工进展, 2014(S1)
- [6]吸附分离HFP和HFPO混合物的初步探索[D]. 陈耀卿. 郑州大学, 2014(02)
- [7]六氟环氧丙烷的合成工艺研究[D]. 戴思远. 浙江大学, 2014(08)
- [8]新型含全氟烷基多功能整理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D]. 李峥嵘.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9]全氟己酮中间体全氟丙酰氟及全氟环氧丙烷的合成研究进展[J]. 沙敏,蔡星伟,屈文良,潘仁明,姜标. 化学通报, 2012(05)
- [10]四氟乙烯产品的后续开发[J]. 郭希刚,张景海. 有机氟工业,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