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扬我军做群众工作的光荣传统 为普及大寨县作出更大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吴明怿[1](2020)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在敌人侵略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粮食损失非常严重,在此情况之下,如何解决抗日根据地的粮食问题,支持边区军民与日伪顽军进行频繁的大小战斗,解决边区军民的吃饭和生存问题,并使根据地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是值得探讨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边区政府开展粮食工作过程中各方互动的具体历史过程,探讨冀鲁豫边区政府如何根据复杂多变的历史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应对粮食困境,从而推动根据地发展的内在原因。本文运用河南、山东两省以及部分地方市县档案馆馆藏史料和《冀鲁豫日报》等报刊史料,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探讨边区的粮食工作:第一章主要从“人祸”和“天灾”两个角度探讨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粮食困境产生的原因。第二章主要从救灾和加强农业生产两个方面,讨论冀鲁豫边区如何实现生产自救,以及加强农业生产在根据地进行自救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具有的历史地位。第三章主要讨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政府如何解决根据地民众的土地问题和减轻农民的农业税负担问题。第四章主要探讨冀鲁豫边区政府如何通过贸易、金融以及藏粮等措施加强粮食管护,同敌人开展粮食经济斗争,保障粮食正常交易活动的进行、稳定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等问题。第五章主要论述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完善粮食供给制度上所采取的努力。结语部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抗战时期,冀鲁豫边区在粮食工作中体现出了以农业为主发展根据地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并注意利用商业、贸易、金融等手段,积极支持边区粮食工作的开展。这种经济思维使中共和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各种粮食政策措施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效果,对保障困难环境下根据地党政军民的粮食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冀鲁豫根据地得以在残酷条件下依旧能够得到巩固、发展、壮大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第二,冀鲁豫根据地开展粮食工作的过程,并非简单的“政策-效果”之间的线性演进关系,群众在对待政策的态度上,更倾向基于自身利益基础之上的权衡。边区政府在开展粮食工作过程中,坚持“政策的群众利益指向”,不断根据民众反映对政策和工作方法进行符合群众利益的调整,进而推动了粮食工作的切实开展。而这一过程实则反应的是抗日根据地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层面与群众所代表的“社会”层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妥协、改进的“互动”过程。通过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战时期所开展的粮食工作,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新发现和值得思考的地方:第一,边区的粮食工作,突破了单纯依靠国家力量的传统救济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边区各级政府培养并吸收了一批积极分子,他们在参与中共的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共也借此实现了政权向基层的延伸。其次,传统农村社会中的封建统治力量被削弱,农村中的阶级成分发生改变,农民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中农力量得到壮大,加强了中共革命的群众基础。再次,边区政府在开展粮食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视发挥中共的政治宣传优势,注意依靠人民,打消了基层民众的思想顾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成为抗战时期边区的粮食工作能够得到切实开展的关键。
余皓洁[2](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认为
李乾坤[3](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赵宇华[4](2018)在《文革时期故事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中国电影史的研究过程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电影研究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研究比较薄弱,而其中对故事片的叙述也是少之又少。文革电影的断裂论和空白论影响着对这一时期电影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不可否认的是,文革电影是20世纪中国电影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像记录,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文革时期的故事片为研究对象,在纵向上从梳理文革之前的文艺思潮开始,挖掘其对文革电影的影响。横向上对影片的叙事主题、人物谱系、题材类型所承载的家国想象进行分析,以期形成对文革故事片总体状况的一个基本架构。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宏观概括和文献综述,正文部分分别从文艺思潮的演变、影片的叙事主题、人物谱系、家国想象以及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探析。第一章,梳理了文艺思潮的演变历程。在中国电影史上,文革电影其浓郁强烈的政治意识、昂扬乐观的精神气质,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爱憎分明的思想倾向是其总的美学特点。“为人民服务”是其创作的宗旨。教育和引导民众是影片服务的根本目的。从总体上讲,影片围绕着政治使命而展开,常常与国家强大的政治意志交融在一起,成为树立权威意识形态的工具。第二章,对影片的叙事主题进行分析。本章分三部分,对文革故事片的三大叙事主题分别进行剖析。第一部分对影片中的怨恨叙事进行分析,指出“怨恨”是影片鲜明的情感特征;第二部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下,高度集中的全民性政治运动将日常生活挤压殆尽,无论是人身自由还是婚姻礼俗,权力触角对人们日常生活进行多方面侵蚀,并不断地以社会主义为其最终旨向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第三部分探讨影片的英雄叙事。出身底层和“演说”是“英雄”的主要特点,影片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他们身上彰显着浓郁的革命气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第三章,对影片中人物形象进行立体分析。按其在影片中所处的地位和创作者对人物的喜好分为红色人物系列、灰色人物系列和黑色人物系列。其中红色人物系列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着重体现主流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是创作者着重表现的对象;灰色人物系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系列,与红色人物相比,他们缺少了神性的光辉,多了些世俗的气息,他们的形象拥有比红色人物更为丰富灵活的阐释空间;黑色人物系列是被教育与改造的一群人,他们处于社会政治的边缘与被压制的状态,这三类人物的模式化问题在影片中有充分地体现。第四章,对文革电影三大题材所承载的家国想象进行展开。其中农村题材的影片意蕴丰富,讲述的虽然都是农村的故事,但是实际上,农村只是一个背景,当时的各种政治斗争在农村题材的影片中均能找到相应的内容,农村成为了政治斗争的角斗场;工业题材的影片同建国以来对现代化的想象与期待是密切相关的。西方国家的技术强势主导世界工业的发展并对中国的崛起进行打压与威胁,后发的中国要在强国如林的国际角逐中崛起,选择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方式,对于当时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鲜明地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由敌视外国进而敌视与外国有关的一切,包括西方科技技术及掌握西方科技技术的知识分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工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可以想见,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工业化是让人担忧的,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深远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在多年的拍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叙事套路和修辞策略,在“既定的意识形态”中讲述既定的革命故事,以配合国家意识形态的表达。文革后期,一部分影片以不同以往的面貌走进大众视野,在继承原有叙事手法的基础上凸显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以其高调的政治姿态宣示政权的合法性,并规训民众建立起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信仰。第五章,对文革影片进行反思。文革时期,电影艺术的自觉意识与国家强大的意识形态交融在一起,直接促成了政治对影片的介入以及影片对政治的主动迎合。在这种“大一统”的思想指导之下,批评多为“政治化”的批评,导致了权威批评的膨胀和精英批评的退场。尽管如此,在那个娱乐贫瘠的年代,文革影片仍给人们单调的生活带去了丝丝欢乐。
叶蓓[5](2018)在《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占人口半数的妇女便始终与党并肩同行,中国共产党亦重视发挥妇女的能动作用,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将其纳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的潜在劳力进一步被挖掘,妇女解放与党的事业结合得更为紧密。五十年代末,以上山开荒为主要任务的妇女耕山队,因契合妇女的生理特点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社会动员之下,福建妇女普遍通过参加妇女耕山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福建妇女耕山队作为特定时代中国劳动妇女投身国家建设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是新中国妇女史不同寻常的篇章。本文将福建妇女耕山队置于社会动员视域下展开研究,突出社会动员在福建妇女耕山队的衍生与演进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探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组织在良好的运作环境下逐步展开社会动员,进一步阐释运作方式、分析动员特征,并对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社会动员进行考量,从而为新形势下社会动员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静[6](2014)在《延安文艺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30—1970年代)》文中研究说明延安文艺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代创构的新的文艺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与“五四”文学以及“左翼”文学具有天然的联系,又直接规范并影响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发展。从延安文艺本体研究来看,延安文艺在对中西方文化的借鉴和运用基础上,从制度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展开了我们民族国家文学的建构。从延安文艺影响来看,延安文艺的政治倾向,文学创作实践以及美学经验等,直接影响了“十七年文学”,而“文革”文学的爱情叙事、“智斗”书写和“诉苦”书写也都能从延安文艺找到渊源。本论文以“问题意识”入手,将1930—1970年代的文艺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延安文艺本体研究和影响研究中的几个关键词,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和“大众化”、文学体制、政治、美学以及叙事模式等,看待延安文艺的历史形态、现实意义及其社会影响和价值。以“价值重估”的视角进行研究,有利于将1930—1970年代的文艺问题进行整合,进行历史的再审视、再考量。本文的论述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章延安文艺:“中国化”革命文艺经验的集大成。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以及具有“中国化”本土特色文艺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国化”的延安文艺的内在要求和必然性。一方面,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进而反观延安文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从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中国化”本土文化出发,研究延安这一新的文化中心的形成,及其文学的“创造”和“生产”,形成了延安独特的本土文艺经验。探察延安文艺在创造性地吸取西方经验及“本土化”过程中对民族国家文学的建构。第二章延安文艺“民族化”与“大众化”。延安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是继承“左翼”文学对“大众化”倡导的基础上,进行的文艺实践。它突破了三十年代知识分子过于“欧化”的语言倾向,整合民间文化资源,以大众语言进行“工农兵”文学创作,突破了“左翼”文学写作的局限,以对农民文化的选择真正地实践了毛泽东的《讲话》方针,以人民性的突显体现了“工农兵方向”的精神内核。另外,“民族化”、“大众化”在延安文艺实践初期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工农兵”文学普及,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慢慢消失的时候,就出现了大众阅读“趣味”的多元要求。所以,必须深入思考时代和作家对受众“趣味”的想象与受众真实的阅读“趣味”的问题。第三章延安文艺与新的文学体制的构建。从文学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来看,延安时期的诗歌、小说、戏剧、美术、电影等组织形式以及众多社团等都已经初具规模,而文学会议、文艺批评等又对文艺进行了规范。新的文学体制也相应地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组织性、群众性的特点。在新的文艺体制的建构过程中,出现了文学体制内比较重要的两个制度,一个是“稿酬”制度,一个是以“柳青”为代表的作家体验生活的制度。这两种制度成为新的文学制度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两种制度。第四章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的关联。从政治意识、文艺创作、美学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寻找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的联系。从政治意识入手,审视文艺在与政治的博弈之下对文学性的追求,并从文艺批评的双重标准和作家身份来阐释这一问题。如果说延安时期“工农兵”文学是主潮的话,“十七年文学”中的大众文化则呈现了向主流文化的融会,而具体到人物描写上,无论是对“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以及“中间人物”的分类还是对人物思想“改造”的描写,都呈现出政治的规训作用。从美学形态来看,在二元思维下,文学审美也倾向于美丑、好坏,崇高与优美等,部分知识分子则倾向于对人性美的书写以及“大团圆”结局的喜剧追求,这是两个时期文艺审美的共性。第五章延安文艺传统与“文革”文学辨析。从延安文艺对革命文艺的书写到“文革”革“文化”之命,这一发展与革命语境和战争心态密不可分,但也导致了“唯政治”的创作现象和批评标准。从文艺体制与文学生产来看,“文革”时期“集体写作”的方式以及“样板”文化的推广和对文艺“提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文艺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另外,从“工农兵方向”到“三突出”,及以“智斗”方式塑造英雄人物,都可见两个时代文艺的传承。但无产阶级文学对政治性、阶级性的强调,导致了从作家到作品的窄化,以及无产阶级文学话语的窄化。在“样板戏”以“诉苦”方式来进行“痛说革命家史”式叙事的同时,也使“样板戏”的叙事走向了窄化。余论:以延安情感和延安精神进行总结,进而对新时期以后的文学发展与延安文艺精神的联系进行再审视,探讨延安文艺的当下意义。
任玲玲[7](2013)在《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思想界、文艺界展开了连续不断的批判、改造运动。文艺方针背离文学的功能,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日益扭曲,直至“文革”期间出现“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局面。浩然是建国以来,“左”的文学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所谓“政治化写作”,是指作家迎合或者根据当局的政治需要,为直接配合政治宣传,而以图解政策、图解社会、图解生活为创作手法的应景式的文艺写作。它是中国革命过程中,为适应革命的政治需要而被不断提倡起来的“左”倾文艺传统的产物,也是作家缺乏起码的文艺价值和文艺个性,而自觉不自觉地阿谀政治的结果。以浩然为典型的政治化写作,是建国以来极“左”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文艺标签。“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在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浩然的政治化写作进了剖析:首先,结合浩然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分析其如何通过故事结构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等意识形态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浩然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及创作经过、浩然创作活动与社会政治形势的对应关系,剖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发展过程。浩然早期的短篇小说可以解读为宣传性型文艺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歌颂新中国农村移风易俗、公而忘私、爱社如家、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人好事,是配合国家大事所做的政策宣传。《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是浩然以图解“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题的政治图解型长篇小说。浩然“文革”期间创作的《西沙儿女》和《三把火》是僵硬的“文革”式写作,是“文革文学”的典型代表。“文革”后,浩然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勉强写了一些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但由于已形成了固定的政治化写作模式,难以有所突破。其次,通过浩然的成长经历,分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思想基因。浩然是一个孤儿,在解放区政府的帮助之下有了家、有了工作。从一个只受过三年多小学教育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党报记者和走进文学殿堂的知名作家,一路革命走来,他有着有表现自己、向上爬的强大动力。对党的感恩戴德和多年从事党报记者的经历,使得浩然在当“文革”假“革命”之名要求文学为其服务时,浩然不但不会觉得别扭,反而会觉得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从而顺理成章地沿着这个思路去营构他的作品,去迎合“文革”政治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些社会的、政治的客观的条件以及作家自身主观意愿,促成了浩然在“文革”文坛上的特殊地位。最后,通过分析极“左”的时代氛围清理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浩然作品的走红有他的社会氛围。读者、编辑、出版社、评论界,甚至各种各样的座谈会,都有“左”的要求,都在推动浩然去写“左”。浩然的问题,既是他个人问题,又是时代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文革”结束,中国社会整体是一个极“左”时代。浩然要歌颂这个时代,必然要跟着这时代的要求走。建国后对胡风、丁玲、萧也牧、甚至后来对周扬等人文艺思想的批判,导致中国的文艺政策越来越“左”。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合作化、集体化、地主富农的反革命阴谋、批斗党内走资派等这些政治运动,自然成为浩然的作品主题。紧跟政治指挥棒的浩然,至死都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时代歌者”的“真诚”性,对于自己所受到的质疑感到委屈、苦闷。将浩然放在当代思想史的大背景下,运用文学史、社会史、思想史、心态史等跨学科的方法,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进行深层次的清理,使文学能够重回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对当下社会文化、文艺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旺[8](2013)在《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文学编辑机制的惯性因素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中的作用、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无产阶级群众文艺的代表形式——革命故事、文革与新时期对十七年文学传统的接受与变异、文革结束后作家形象塑造的意识形态性六个层面探讨1976年前后(1971——1979)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异同性。论文第一章探讨1971至1979年间文艺刊物生产方式的延续与变异。试刊号、复刊号、征文、抄袭、读者意见调查表是本章论述的五个关键词。对于1971年以来出版的文艺刊物来说,安全避开政治地雷是求得生存的首要条件,而1976年后文艺刊物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政治尴尬,即1971——1976年间的办刊经历,复刊号如何讲述刊物的文革原罪是新时期伊始最富有意识形态症候的文学现象。征文是文革和新时期文艺刊物的一个重要栏目,同时它也是文艺刊物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举措。对待作品抄袭的态度反映出文革时期和文革结束后文学生态的变迁。读者角色从文革到新时期的变迁通过读者意见调查表内容的调整表现出来。论文第二章讨论1971年后编辑机制在文革主流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生产中的独特作用。已有研究关注文革与新时期作者群的跨界性,并未注意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性。本章以叶至善、鲁秀珍对肖复兴稿件的修改,何启治对陈忠实的热情鼓励,谢泉铭对张抗抗、赵丽宏、王小鹰等知青作者的指导为例,分析文革文学编辑对十七年文学编辑惯性的继续发挥:修改稿件、介入作品生成过程,敏感的政治嗅觉,与作者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完全政治化的文革社会,编辑与作者的私人友谊也延伸为另外一种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恩义伦理”对专制体制微弱的抵抗。作为文学编辑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文革时期也表现出独特的创作心理。对时代风气的追随与以写作改变命运的功利理性影响了文革时期开始写作的作者心态,本章以叶辛为例探讨这一问题。论文第三章在回顾左翼文学传统基础上讨论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问题。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教旨主义理解,使得1949年后主流文学对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农民和作为国家机器的解放军的写作潜能表现出巨大的期待热情,并付诸行动进行培养训练。1949年后,主流文学赋予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以政治意义经历了两个阶段:对资产阶级文学堡垒的攻占,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后者开启了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热潮。文革结束后,工农兵业余作者从舆论中心跌落,遭遇何去何从的身份难题。论文第四章在左翼文学以“文艺”取代“文学”的演进脉络中讨论故事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在十七年时期、特别是文革和新时期的演变史。从旧书到革命故事,从旧说书人到革命故事员,故事经历了革命意识形态的彻底改造。文革结束后,故事的去革命化成为主导舆论,但故事的性质定位遭遇新的难题。论文第五章探讨十七年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小说与叙事诗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作为十七年期间最为重要的叙述模式,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中继续存在,新时期伊始,农村题材小说成为备受瞩目的创作潮流,本章以陈忠实、周克芹、叶蔚林、古华、孙健忠五位作家为例,分析他们从十七年到文革再到新时期的创作演变。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则以梅绍静诗歌中信天游的抒情功能演变为对象进行探讨。论文第六章讨论作家形象塑造在文革与新时期转换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本章首先考察文革当红作家浩然在文革结束后的形象塑造问题,其次探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的作家新时期伊始的文革记忆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合谋。
吴家虎[9](2012)在《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山西省阳城县下孔村为个案,以建国后珍贵的村级档案为主体资料,辅以省、县级档案及调查访谈口述史料,用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和“新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从革命文化、国家权力与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的角度,对毛泽东时代乡村独特的文化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从文化的角度看,“革命”本质上是国家权力通过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一种重塑与整合,这一过程伴随着文化上的彻底转型与重建的浪漫追求。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革命文化输入乡村的主要管道,同时,正是共产党员体现出的新的形象、品格和风范,对国家倡导的一套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传播与认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革命文化正是通过确立新的话语体系,通过弥漫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象征的不断操演,来颠覆传统,确立其文化霸权地位的。同时,这一文化体系非常注重对革命自身的记忆,以期巩固与延续革命文化的霸权地位。但是,当貌似十分强大的革命话语主宰一切而泛化以后,当革命话语颠覆了传统,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来界定与表达人们的思想的时候,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要理解清楚这些话语的内涵是困难的。于是,我们看到毛泽东时代政治话语下移与泛化以后,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话语混乱”的现象。在革命文化对乡村社会的重塑与整合过程中,国家还极力通过破立结合的新的教化体系来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本文考察了农民在被不断塑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和时代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革命文化与传统的复杂互动与纠葛。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思想不断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但我们不能仅将这一过程看作思想宰制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思想教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既有悖离人性的一面,又有高尚与令人崇敬缅怀的一面。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下,追求道德理想的一个时代。学习毛主席着作运动是20世纪5070年代席卷全国的一场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思想一元化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成为基层干部、农民群众汲取工作方法、道德价值与人生信念的源泉。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思想教育运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思想强制等负面因素,而对之作简单化与片面性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与典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从持续的时间,发动群众的规模和对人们思想改造的努力程度看,这一学习运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实践。其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及取得的成就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在理论观点的创新上,本研究对建国后国家权力如何深入乡村及其性质作了新的观察。以往对这一时期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研究,多从经济制度、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着眼,本研究重点从文化上考察了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改造。在对国家权力性质的理解上,本研究摆脱了以往当代中国乡村研究中,在国家—社会互动分析的框架内,从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对乡村的渗透、控制及与乡村社会互动的视角对国家权力的分析,转而重点关注革命文化对农民精神与价值世界的积极建构,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并不完全是渗透、控制所能概括和解释的。本研究最终还试图提炼出“植根于人心的国家权力”这一分析概念,来理解与解释毛泽东时代中国乡村的社会变革。从来没有一种国家权力试图如此彻底地重塑社会,改造人心。悖论的是,不论国家权力有多么强大,不论领袖的权威与魅力有多大,人心的治理谈何容易!这是国家权力的顶峰,也是它退撤的前兆!通过下孔村的经验观察,笔者还想强调,我们要用“不断生成的传统”这一概念去理解下孔村这类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走向。今日下孔村文化繁荣、民风淳厚,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弘扬密切相关。学术界对当代中国乡村的观察,要么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么强调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巨变,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积淀与影响普遍关注不够。笔者想强调的是,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发掘弘扬,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下孔村是观察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扇难得的好窗口,笔者对她的解读才刚刚开始。从新鲜的经验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提炼出一些解释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理论观点,而且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理思考。
曹建林[10](2012)在《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文中指出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抗日救国为主题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它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动员民众投身抗战;它弘扬民族正气,鼓舞军民斗志;它热情讴歌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情操、英雄主义精神,深刻揭露日伪顽敌人践踏国土、蹂躏人民、破坏根据地建设的罪行;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众多史料的整理、比较、分析、归纳、综合、提炼,深入地分析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运动蓬勃开展的动因和历程;全面地介绍了在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中起到组织和主体作用的文艺组织与团体: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鲁迅艺术工作团、阜宁文化村、湖海艺文社、苏北文工团和新安旅行团;详尽地论述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所进行的戏剧、文学、音乐与美术等多样形式和歌颂中国共产党、新四军、根据地人民的英雄业绩与揭露日、伪、顽罪行的丰富内容;高度地概括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独特的地方性的特点;客观地总结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所具有的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建立抗日文化统一战线,以“铁军精神”的勇气开展抗战文艺运动,以“战时形态”的特质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宝贵经验,并从中得到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团结拚搏、开拓创新,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重要启示,以提示后人要发扬优良传统,把前辈打下的江山巩固好、建设好、发展好;最后对文艺在抗战中的作用、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讨论。本文特别注意到苏北根据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抗战文艺开展所创造的宏观环境,特别注意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为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运动开展所指明的方向,特别注意到刘少奇、陈毅作为中共华中局、新四军领导在领导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本文力求全景式地介绍和分析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的概貌,也力求从中寻找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建设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为什么能成为一支能文能武的“铁军”。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从中已可以看出:高度重视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战文艺运动对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时形态的文艺有它的特殊性,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为时代主题所服务的。本文研究表明,与抗战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抗战文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号召力和生命力,也对时代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力。本文也提出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当代研究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二、发扬我军做群众工作的光荣传统 为普及大寨县作出更大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扬我军做群众工作的光荣传统 为普及大寨县作出更大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意义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史料运用说明 |
六、论文思路与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冀鲁豫根据地出现粮食危机的原因 |
一、冀鲁豫边区的建立与发展 |
(一)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成立 |
(二)根据地的行政区划 |
二、冀鲁豫根据地环境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边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
(二)旱灾害所造成的民力与粮食损失 |
(三)蝗虫灾害对粮食的危害 |
三、敌人侵略活动对边区所造成的民力和粮食损失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生产自救 |
一、积极救灾,克服灾荒 |
(一)政府筹粮,实施急赈 |
(二)向地主豪绅借粮 |
(三)开展赎地运动 |
(四)提供优惠的救灾借贷政策 |
(五)开展灭蝗斗争 |
二、开展广泛的农业生产建设活动 |
(一)奖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
(二)劳动互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三)边区合作社发展对缓解粮食困境所发挥的作用 |
(四)为扶持农业生产提供贷粮贷款 |
(五)促进生产发展的其它措施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推动减租减息,减轻民众税负 |
一、冀鲁豫边区农民的受剥削情况 |
(一)几种租佃形式与剥削情况 |
(二)地主对承种人的超经济与高利贷剥削 |
二、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
(二)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逐渐走向完善 |
(三)边区减租减息政策的逐渐完善与推广 |
(四)开展集体倒粮运动,保护减租减息成果 |
(五)与地主豪绅的减租减息斗争 |
(六)边区减租减息政策所取得的效果 |
三、推行合理负担,采取累进征税制度 |
(一)政策的制定和推广 |
(二)负担的计算方法 |
(三)累进等级与累进率的制定 |
(四)加强合理负担政策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
(五)土地调查评议工作 |
(六)负担的减免 |
(七)公粮征收的一般过程 |
四、开展清查黑地的斗争 |
(一)抗战时期边区的黑瞒地情况 |
(二)清查黑地的措施方法 |
(三)查黑地斗争中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 |
五、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加强粮食管控,保证粮食安全 |
一、对粮食贸易采取统制政策 |
(一)“对内自由,对外统制”贸易政策的确立 |
(二)通过“贸易统制”调节需用,保护边区粮食安全 |
(三)采取粮食专卖政策 |
(四)公营商店在边区粮食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 |
二、加强集市管理,保障粮食交易 |
(一)冀鲁豫边区集市管理的背景 |
(二)对中心区和游击区采取不同的集市管理政策 |
(三)建立集市交易所,开展粮食等特殊商品的交易 |
(四)适时转移集市,保证粮食交易的安全 |
三、开展金融斗争,支持农业生产 |
(一)抗战初期冀鲁豫边区的货币金融情况 |
(二)抗战中期冀鲁豫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
(三)抗战后期冀鲁豫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
四、做好粮食的管护工作 |
(一)加强粮食存储 |
(二)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敌人的抢粮行径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边区财粮制度,保障党政军民粮食供应 |
一、加强财粮工作机构建设和组织领导 |
二、建立健全根据地的财粮供给制度 |
(一)采取统筹统支和分区财粮统一供给制度 |
(二)建立健全边区的财粮审计制度 |
(三)完善根据地的财粮预决算制度 |
(四)实行粮票制度 |
(五)清理尾欠,掌握现粮 |
三、对各级党政军民的粮食供给制度和标准 |
(一)冀鲁豫边区各级政府机关的财粮供给 |
(二)对各级群众团体的粮食供给 |
(三)对军队和抗属的财粮供给 |
四、边区党政军民的粮食供给情况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3)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妇联组织 |
(二)社会治理 |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
二、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文革时期故事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文革故事片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极左文艺思潮的演变与电影生存空间的淤塞 |
第一节 从激进到极左:文革文艺思潮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 |
第二节 文革的思想环境与故事影片的生产 |
第三节 文革故事片的构成及基本情况 |
第二章 文革故事片的叙事主题及文化取向 |
第一节 苦难叙事:困苦与抚慰 |
一、苦难、仇恨:阶级压迫下的生存困境与阶级意识的养成 |
二、追忆、感恩:继续革命的情感动力 |
第二节 革命叙事:革命情结与家国神话 |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
二、革命愿景:乐园世界的建构 |
第三节 英雄叙事:平民英雄观的书写 |
一、英雄话语的纯粹化 |
二、平凡岗位上的英模人物 |
三、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人物 |
第三章 影像中的人物谱系与政治诉求 |
第一节 红色人物系列:革命的快感与“高大全”式英雄的难局 |
一、“老革命”:打江山到执掌政权者 |
二、“铁姑娘”:新典范的女性形象 |
三、“造反派”:奉旨造反的“革命”先锋 |
四、“红孩子”:暴力崇拜与英雄情结 |
第二节 灰色人物系列:保守的干部与落后的群众 |
一、保守的基层干部形象:夹缝中生存的困境与出路 |
二、“落后”群众:卑微的要求和法令的冲突 |
三、“臭老九”:思想改造的主要对象 |
四、官僚主义者:新权力阶层的出现 |
第三节 黑色人物系列:革命的敌对者 |
一、企图复辟的敌特形象 |
二、走资派的多维面相 |
三、“黑五类”的原罪与恐惧 |
第四章 文革电影三大题材承载的家国想象 |
第一节 别样风景与异样乡土:农村题材电影 |
一、农村:政治斗争的角斗场 |
二、农民:被政治裹挟前行的主角 |
三、“风景政治”的营造 |
第二节 革命化与现代化的追求:工业题材电影 |
一、中国/外国:现实重压下中国工业的困境与出路 |
二、革命/建设:强国梦的大主题与小主题 |
三、年轻一代的产业工人 |
第三节 变异与拓展: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
一、从喧嚣到沉淀:“精神偶像”的强力植入 |
二、现实时空的缩写与规避 |
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育 |
第五章 文革故事片的政治反思与艺术审视 |
第一节 电影管理体制与制作模式的规约 |
第二节 权威批评的膨胀与精英批评的退场 |
第三节 文革影片的艺术审视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目录(已上映)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发展概况(1958-1965)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孕育与演进 |
一、农业合作社中耕山队的产生 |
二、异军突起:“平和十八女将” |
三、两面旗帜:“林海娘子军”与玉溪妇女耕山队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类型与分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组织类型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地域分布 |
第三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若干问题探析 |
一、“耕山先锋地”与第一支妇女耕山队的衍生要素探析 |
二、以玉溪妇女耕山队为例探析福建妇女耕山队组织特征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与外省妇女林业队的比较分析 |
第二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及主客体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政治环境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经济环境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主客体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组织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动员对象 |
第三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及运作方式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 |
一、动员准备:思想改造与经验借鉴 |
二、抓好头头:妇女耕山队队长以一带多 |
三、多方渗透:广泛动员妇女群众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方式 |
一、宣传教育 |
二、情感调动 |
三、典型示范 |
四、评比竞赛 |
第四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双重激励 |
一、激励法与社会动员相始终 |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二节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沟通 |
一、党的事业与妇女诉求相契合 |
二、动员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 集体发动与个别串连有机结合 |
一、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 |
二、集体发动为主,个别串连为辅 |
第五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若干考量 |
第一节 乡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半边天” |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与无性别观念的冲突 |
第三节 耕山女与国家、家庭之间的互动及效应 |
第四节 历史的承续: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附录1 福建妇女耕山队大事年表(1958-1965) |
附录2 福建妇女耕山队口述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延安文艺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30—197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从价值重估视角研究延安文艺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及其影响研究的现状 |
第二节 价值重估视角之于延安文艺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延安文艺:“中国化”革命文艺经验的集大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延安实践 |
一、马克思反映论的“中国化”与文艺实践 |
二、马克思阶级论的“中国化”与文艺实践 |
第二节 本土化的文学“创造”及“生产” |
一、延安文艺空间的文学“创造” |
二、延安文艺空间的文学“生产” |
第三节 民族国家的文学救赎及其构想 |
一、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艺 |
二、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学趋势 |
第二章 延安文艺的“民族化”与“大众化” |
第一节 “民族化”、“大众化”的阐释与实践 |
一、“民族化”、“大众化”的提出与阐释 |
二、“民族化”、“大众化”与形式改良 |
第二节 “民族化”、“大众化”与文艺方向的形成 |
一、农民文化的择向与实践 |
二、“工农兵方向”的精神内核与中国经验 |
第三节 “民族化”、“大众化”与大众“趣味” |
一、趋同的文学实践(前期) |
二、背离的文学“趣味”(后期) |
第三章 延安文艺与新的文学体制的构建 |
第一节 文艺制度: 体制化的组织与生产 |
一、文学的组织结构 |
二、文学生产方式 |
第二节 文学稿酬: 文艺制度健全的一个表现 |
一、延安时期的文学稿酬 |
二、文学稿酬制度的发展 |
第三节 新的文学体制: 特点与意义 |
一、新的文学体制的特点 |
二、新的文学体制的意义 |
第四节 “柳青模式”: 新的文学制度探索的典范 |
一、“柳青模式”的形成和经验总结 |
二、知识分子群体的“柳青模式”化 |
第四章 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的关联 |
第一节 文艺制度规范下的政治意识反思 |
一、强力规范与自由意志的双重博弈 |
二、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为例: 反观批评标准 |
三、由作家身份反观文学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
第二节 文艺创作的反思 |
一、大众文化向主流文化的融会 |
二、从“两极现象”到“中间人物”论 |
三、“改造”的政治化规训书写 |
第三节 美学形态的反思 |
一、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审美价值判断 |
二、女性: 革命书写中的人性美化身 |
三、“大团圆”结局的喜剧文化内涵 |
第五章 延安文艺传统与“文革”文学辨析 |
第一节 革命文艺与革“文化”之命 |
一、革命与革命文艺 |
二、战争心态与文学话语 |
三、从“政治第一”到“唯政治”标准 |
第二节 文艺体制与文学生产的高度集约化 |
一、“突击文化”与集体写作 |
二、“方向性”文化与“样板”文化 |
三、艺术“提高”与普及“样板” |
第三节 从“工农兵方向”到“三突出” |
一、英雄文化传统的接续与重构 |
二、“智斗”书写与英雄的打造 |
三、英雄人物的政治隐喻 |
第四节 无产阶级文学的空前“窄化” |
一、作家到作品的空前窄化 |
二、无产阶级文学话语的窄化 |
三、“样板戏”叙事的窄化与“经典”的反思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悄然归去的浩然 |
第一节 孤独的落幕 |
第二节 为谁写作 |
第二章 家庭出身和青年时代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歌者 |
一、从孤儿到户主 |
二、记者生涯 |
第二节 作家梦 |
一、一张“作家证” |
二、从《红旗》到北京市文联 |
第三章 早期创作活动 |
第一节 “文革”前的短篇小说 |
一、主要作品集 |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创作经验 |
一、无产阶级理想人物的塑造 |
二、创作公式 |
第三节 评论界对浩然短篇小说的评价 |
一、肯定浩然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新事物的歌颂 |
二、批评浩然对阶级斗争表现不足 |
第四章 《艳阳天》的创作及其社会影响 |
第一节 创作背景及经过 |
一、《艳阳天》的创作背景 |
二、《艳阳天》的创作经过 |
第二节 《艳阳天》的主要内容与改编 |
一、主要内容 |
二、《艳阳天》的版本差异与不同时期的推介 |
三、小说文本的外溢 |
第三节 阶级斗争的文学描述 |
一、《艳阳天》的创作特色 |
二、《艳阳天》里的阶级阵营与阶级矛盾 |
三、《艳阳天》关于阶级斗争的日常化、生活化的描述 |
第四节 评论界对《艳阳天》的解读与批判 |
一、“文革”时期的评论 |
二、“文革”后的评论 |
第五章 《金光大道》的创作及其影响 |
第一节 《金光大道》的创作经过及主要内容 |
一、《金光大道》创作经过 |
二、《金光大道》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
一、“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 |
二、“农业合作化”的文学叙述 |
第三节 《金光大道》的政治宣讲 |
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
二、“高大全”的示范性与样板性 |
三、革命话语对日常生活的入侵 |
第四节 小说文本的外溢 |
一、小说文本的改编 |
二、电影《金光大道》的拍摄与影响 |
第五节 《金光大道》的相关评论 |
一、“文革”期间的评价 |
二、“文革”后的评价 |
第六章 “文革”中的经历及其它创作 |
第一节 “文革”期间经历 |
一、走红的农民作家 |
二、“文革”中两桩公案 |
第二节 《西沙儿女》的创作与影响 |
一、《西沙儿女》的创作 |
二、《西沙儿女》内容与特色 |
第三节 迎合与彷徨:《百花川》创作与修改 |
一、《百花川》的内容 |
二、从《三把火》到《百花川》 |
第四节 对“文革”期间浩然的评价 |
一、浩然作品的评价 |
二、对浩然“文革”表现的评论 |
第七章 “文革”后浩然的境况和文学活动 |
第一节 遁走“泥土巢” |
一、“文革”后的经历 |
二、“文艺绿化”工程 |
第二节 “文革”后的创作 |
一、“反思”过去寻找新出路 |
二、主要作品 |
三、对浩然“文革”后作品的评价 |
第八章 浩然作品的艺术分析 |
第一节 浩然创作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 政策、主题与故事情节 |
第三节 语言特色 |
第九章 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 |
一、浩然晚年受到的批评 |
二、浩然政治化写作的逻辑分析 |
附录1 打倒“四人帮”后浩然在北京市文联恢复大会上的检讨 |
附录2 浩然关于老舍之死的第一次访谈 |
附录3 浩然作品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方式 |
第一节 文革文艺刊物的政治试探:试刊号 |
第二节 新时期文艺刊物的复刊之路:如何讲述文革原罪 |
一、“四人帮”的阴谋与“我们斗争性不强” |
二、为刊物正名:回归“十七年”与文艺刊物的“伤痕”叙事 |
第三节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政治动员:“征文” |
一、文革征文:无产阶级文艺新军的培养与政治博弈的论证 |
二、新时期征文:新时期总任务的集合令与“去曲艺化” |
第四节 “抄袭”在文革与新时期的遭遇: |
一、资产阶级名利思想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对立 |
二、新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垒思想的弱化 |
第五节 读者意见调查在文革与新时期的作用:群众还是读者 |
第二章 从文革到新时期:编辑机制惯性与跨界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编辑的职业惯性与文革文学和新时期文学 |
一、1949年后的文学编辑:组织化文学的生产者 |
二、文革:组织化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与“人情伦理恩义”的反作用力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发表语境与知识青年的创作心理 |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谱系 |
第一节 1949年之前关于工农作者的讨论与实践 |
一、文学大众化与工农通讯员 |
二、农民文艺与工人文艺 |
第二节 1958、1966、1976: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实践 |
一、1958——1966:拿下“文学堡垒”与通向共产主义 |
二、1966—1976:无法完成的文化大革命与永远长不大的工农兵业余作者 |
第三节 新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何去何从 |
第四章 无产阶级文艺的胜利与难题:革命故事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的定位 |
第一节 革命故事与革命故事员:民间文艺的革命化与组织化 |
第二节 新时期:重述故事传统与新故事的提出 |
第五章 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中的十七年小说、诗歌传统 |
第一节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 |
一、陈忠实:文革与新时期的十七年作家 |
二、周克芹:社会主义新人塑造的贯穿性 |
三、叶蔚林:歌词创作与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对话 |
四、古华:风俗的挤压与释放 |
五、孙健忠:乡土味中的民族性 |
第二节 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 |
一、《兰珍子》:“文革”诗歌与“十七年”民歌体叙事诗传统 |
二、“兰珍子”与“我就是你的梅”:革命后代与落难学生 |
三、陕北与延安:从革命圣地到母亲、祖国以及民族 |
四、梅绍静的信天游:从革命形式到故事重述 |
第六章 告别文革,走向新时期:1976—1979作家形象形塑的意识形态性 |
第一节 文革主流作家:浪子回头金不换 |
第二节 文革中被贬抑的作家:霜叶红于二月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 |
三、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 |
四、学术史综述 |
五、文献资料与调查访谈 |
六、主要创新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下孔村及其研究价值 |
第二章 共产党印象 |
第一节 “共党来了铲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 |
第二节 “羊群走路靠头羊,群众看的是共产党” |
小结 |
第三章 政治运动与革命文化的输入 |
第一节 锣鼓喧天进公社 |
第二节 整党整风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
小结 |
第四章 革命文化:话语·仪式·象征·记忆 |
第一节 革命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仪式与象征 |
第三节 革命的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被改造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一 |
第一节 冬学民校与政治夜校 |
第二节 学雷锋 |
第三节 学大寨 |
第四节 破四旧、立四新 |
第五节 思想检讨与重做新人 |
小结 |
第六章 学毛着: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二 |
第一节 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学习制度 |
第三节 学习内容 |
第四节 学习方法 |
第五节 记忆与认识 |
第六节 典型个案 |
小结 |
结论 革命与教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农村调查及访谈资料 |
附录 A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概述与资料来源 |
三、 研究方法、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文艺的开展 |
第一节 抗战文艺开展的动因 |
一、 宣传抗日、唤醒民众的需要 |
二、 新文化、新启蒙运动的呼唤 |
三、 延安抗战文艺的影响 |
四、 新四军早期抗战文艺的延续 |
第二节 抗战文艺开展的历程 |
一、 抗战文艺的开创与兴起 |
二、 抗战文艺的繁荣与普及 |
第二章 抗战文艺的组织与团体 |
第一节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 |
一、 鲁艺华中分院的创立与发展 |
二、 鲁艺华中分院的教学活动 |
三、 鲁艺华中分院的文艺实践 |
四、 鲁艺华中分院的主要作用 |
第二节 鲁迅艺术工作团 |
一、 鲁工团的组建 |
二、 鲁工团的教学活动 |
三、 鲁工团的文艺实践 |
四、 鲁工团为部队、农村基层服务 |
第三节 阜宁文化村 |
一、 文化人的学习和创作中心 |
二、 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中心 |
三、 文化人的集聚和联谊中心 |
四、 文化人的生活和安全中心 |
第四节 湖海艺文社 |
一、 湖海艺文社的发起 |
二、 湖海艺文社的成立 |
三、 湖海艺文社的活动 |
第五节 苏北文工团 |
一、 苏北文艺团体概述 |
二、 苏北文工团的建立与发展 |
三、 苏北文工团的文艺宣传活动 |
第六节 新安旅行团 |
一、 新安旅行团的创建 |
二、 新安旅行团的文艺宣传活动 |
三、 新安旅行团的儿童工作 |
四、 新安旅行团的宝贵精神财富 |
第三章 抗战文艺的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戏剧活动 |
一、 话剧、歌剧和京剧活动 |
二、 淮剧的改革与发展 |
三、 秧歌舞运动 |
第二节 文学创作 |
一、 诗歌创作 |
二、 小说创作 |
三、 散文、报告文学及其他 |
第三节 音乐活动 |
一、 音乐创作 |
二、 歌咏活动 |
第四节 美术宣传 |
一、 美术宣传概述 |
二、 美术宣传的主要形式 |
第四章 抗战文艺的评析 |
第一节 抗战文艺的特点与作用 |
一、 鲜明的时代性——为抗战救国服务 |
二、 强烈的战斗性——为战胜敌人服务 |
三、 广泛的群众性——为工农兵服务 |
四、 独特的地方性——为苏北民众所喜闻乐见 |
第二节 抗战文艺的经验与启示 |
一、 经验与启示之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二、 经验与启示之二:要学习“铁军精神”、开拓创新 |
三、 经验与启示之三: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
余论:问题与思考 |
一、 文艺在抗战中的作用 |
二、 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
三、 文艺的普及与提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发扬我军做群众工作的光荣传统 为普及大寨县作出更大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研究[D]. 吴明怿. 上海大学, 2020
- [2]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3]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文革时期故事片研究[D]. 赵宇华. 吉林大学, 2018(12)
- [5]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D]. 叶蓓.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延安文艺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30—1970年代)[D]. 李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7]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D]. 任玲玲. 南京大学, 2013(07)
- [8]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D]. 李旺. 南京大学, 2013(05)
- [9]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 吴家虎. 南开大学, 2012(06)
- [10]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D]. 曹建林. 苏州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