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重组的政策建议

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重组的政策建议

一、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重组的政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飞雁[1](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古继洪[2](2011)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及处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体制僵化、管理粗放、技术落后、人员雍肿等。特别是“企业办社会”,积累了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导致企业资产质量下降,负担重,竞争力不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想在激励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迫切需要对体制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革。《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通过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支持国有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促进自主创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首先是解决政企分开,其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论哪种形式的改革,都离不开对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因此,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怎样剥离,剥离后的非经营性资产又如何处置是企业深化改革改制中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此课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即在国有企业层面上,通过合理规划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有利于企业精干主业,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同时,研究剥离后非经营性资产处置,主要是防止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产生新的问题,让非经营性资产也能发挥其最佳最佳经济效益,在社会层面上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以丰富和深化对公司治理、改革改制和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为基础,创新从国有大中型企业资产剥离和处置所带来的企业绩效的视角来研究企业改革改制问题,构建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和处置等理论和应用体系,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有针对性操作措施和建议,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改制中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全文研究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本文选题是基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制中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和处置遇到的问题而提出。从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分析了论文理论研究意义和对企业层面上及社会层面上的现实意义;就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和处置的研究内容,以及定性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概括;同时,对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从剥离研究动因和资产剥离绩效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对资产剥离理论研究成果;其次分别从核心能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价值耗散理论五个重要的理论出发,较为深刻论述了资产剥离与绩效等相关问题,并就上述理论在企业资产剥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本文研究建立系统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四个动因,概括分析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对企业的作用。通过建立企业竞争能力模型,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改制中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后企业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这一推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剥离企业非经营性资产,这样才能壮大主业,将企业做精做强,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观点。第四章以资产剥离的基础——清产核资为切入点,研究了资产剥离中清产核资的范围、主要内容和资产损失的申报与取证等方面的内容,为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奠定价值基础。从合理性、保证稳定、国家补贴、逐步移交、区别对待和吸收合并六个方面分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原则。从简化处理程序为出发点,提出了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方式,通过新设立的管理机构,统一对剥离后非经营性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处置这一设想,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本文还对管理机构与原主体企业的财务关系和剥离后非经营性资产的处理也一并进行了研究。第五章简要分析了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存在的现实问题,引出了本文另一研究重点——剥离出来的非经营性资产如何处置的问题。本文侧重从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角度,通过对从非经营性资产处置原则的选择,系统研究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五种处置方式,并对每种处置方式的思路、应难点及注意问题等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案例证明这些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方式的可操作性。同时揭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非经营性资产处置中存在的大集体改制、离退休统筹外费用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处理建议。第六章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取得成效的视角,来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属单位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操作流程。该章通过对A公司所属的医院采取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成功典型案例,研究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操作原则、财务审计、债权债务的处理、资产评估、产权转让及交易管理、改制成本的支付与预留、股权设置与权益核减等方面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辅业改制的实际工作就如何掌握政策、灵活运用好政策作了实证研究,进一步佐证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必要性。第七章系统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不足之处,并从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和近期提出的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继续推进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厂办大集体改革等方针为指引;主动做好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尤其是剥离非主业和非战略性业务,使企业由做大向做强转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本文还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可能创新与贡献之处在于:第一,本文以资产剥离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证据,大量实证材料,在论证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必要性的同时,通过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想做大做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这一观念,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理论和操作规范,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二,本文通过建立竞争模型,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与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剥离非经营性资产,这样才能精干主业,最终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三,本文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现状,提出了分离办社会职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和托管经营这五种处置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方式,通过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共同努力,建立三位一体的非经营性资产的处置模式,使剥离后的资产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第四,本文将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结合在一起研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当前学术界主流只关注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资产问题,缺乏对剥离后资产处置的深层次思考。本文试图在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同时又将如何处置这些资产,以克服剥离后只重视经营性资产效应而忽视对剥离后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弊端,使各项资产都能发挥最佳效益。

周学东[3](2013)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也是核心的改革,并且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始终。国企改革的进程,曲折而艰辛。有关国企改革的理论探索和争论也始终未停止过。在国企改革中,产权制度创新不单重要,且不可规避。它既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学命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把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国企改革源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战略,而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国企改革最终将方向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产权改革的主要方式确立为股份制,这既是国企改革的最优路径,也是基于实践探索做出的最优选择。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最优路径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产权,其效率存在很大的体制性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国有企业隐藏着较高的“相对成本”;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或“政府”的附属物,其与企业职工通过“身份确认”,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隐性契约”,并由此承担无限责任。非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因产权结构不同,与国有企业相比,“相对成本”较低,与企业职工也并无“隐性契约”。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成本也显着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这是股份制作为“最优选择”的产权理论基础。在改革工具选择上承包经营、兼并、关闭、破产、出售等均是重要选项,而政策性关闭破产这一工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依照这样的路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文中采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进行了案例分析,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上述结论。因此,从改革路径角度,运用产权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国企改革成效进行系统归纳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考,整个研究分为九章:第一章,概要介绍了本文使用的基本理论、概念,选题理由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提出国企改革应该继续深化,重点是施行“三次改革”——即功能性改革。第二章,分析了国企改革的动因和历史背景,认为改革是多因素引发的,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取向,必然要求对企业这一经济微观的基础进行适应性改革。第三章,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国企改革基本历程。从这一历程可以清晰发现,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是渐进的,是伴随着思想、理论的突破、创新,不断推进的探索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客观上将国有企业与市场、效率联系起来,决定了改革的路径选择。第四章,择要归纳了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效。本章应用实证分析方法证明;这场持续30余年的改革是成功的,而且是巨大的成功。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为什么国企改革,最终把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改革的方向,并将股份制作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在成效实证研究和改革方向、方式分析中,完成对“最优路径选择”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回答。第五、六两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在前述四章的基础上,这两章分别从“产权”和“效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选择股份制这一主要的改革方式。这两章不仅对不同类型的产权的性质(即属性)进行分析,也对不同类型的产权及与其相对应的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和比较。这部分内容尝试引入“相对成本”这一概念,并设计出一套指标体系,用以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问题。这两章的研究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产权界定得越清晰,交易成本越低,产权效率相对越高。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也解释了单一股东结构的私营企业无法成为企业主要组织形式的原因,即“管理半径”和“企业规模”之故。第七章,重点介评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成效。本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国企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国有银行数量并不多,但占有的国有资产比重却可与非金融类国有企业旗鼓相当;第二,国有银行采取的改革是建立在非金融类国企改革的基础之上的,两者的改革,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本章采用时序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相对而言,对国有大型银行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因此,这章的案例研究具一定独创性。第八章,结合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概括了作者有关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政策建议。本研究既是作者对改革实践理论思考的结晶,也期望能为关注国企改革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邹杨[4](2014)在《中外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法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良资产债务问题,无论是在中国抑或在国外,无论是国有企业抑或非国有企业,莫不如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企业的不良资产债务困境愈发“雪上加霜”。企业中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不仅使得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而且也使得企业的资产流失加剧,在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同时,更是导致企业资产竞争力大副度下降。由此,如何应对因不良资产债务问题而引起一连串的企业债务困境乃至恶性循环,进而恢复和提升企业的资产竞争力,无疑成为了一个既具有理论深度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为此,企业的不良资产债务重组问题不仅在理论讨论上趋于白热化,而且在实践操作中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在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过程中,作为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中的关键环节——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因受到多种利益的驱动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了多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仅相互之间的界限不明,而且在适用上往往“张冠李戴”,从而导致了各种的违规违法现象层出不穷。因此,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无论在制度设计上抑或业务操作中,均显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混乱不堪。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学者对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研究仅仅限于经济学、会计学上的实证性分析和法学上的“零星式”探讨,这种状况无法满足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在实践运用时对理论指导的渴求。而与此同时,域外主要国家及地区对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法律规定趋于完善,在实践操作中也相对娴熟,无疑给了中国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法律改进予以极大的启发。由此,有必要对中外企业不良资产重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总结,在对中外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不同规定进行比较考察的基础上,对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进行系统性的法律比较研究,以期对中国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法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有所助益。为此,本文对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研究,实行下述“三步走”方案,即:第一步,科学归纳。首先,在对中外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会计学上有关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规定,科学地界定了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法律上的涵义;其次,在对当前中外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归纳法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并将其划分为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破产法》项下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和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最后,对三种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定位,即在当前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体系中,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为主导,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为补充,而《破产法》项下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则与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并存的一种重要的债务重组方式。并且,上述三种方式并非孤立存在和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同时进行适用、交叉适用乃至组合适用。第二步,比较研究。先分别对有关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破产法》项下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和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中外法律规定或政策指导进行比较研究,后对中外之间的法律规定或政策指导进行客观评价,以便对中国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未来的改进和完善能有所启发。第三步,借鉴启发。先对中国当前的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破产法》项下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和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进行逐一分析,在查找出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后结合域外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或政策指导提出中国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改进和完善的具体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上述三种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继续存在,且相互间的融合渗透将会体现的更为频繁、更为密切。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庞大格局中,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将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一步深化组合,甚至在金融创新的带动下,出现新的操作方法或新的方法组合;在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现有《破产法》项下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弊端越发显现,破产和解与破产重整遭遇了“制度瓶颈”;在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仍占一席之地的现实背景下,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则有待于进一步限定与规范。有鉴于此,在对中外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不同法律规定进行系统考察与全面比较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考,即:关于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应当进一步坚持商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原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发挥着商事主体解决企业不良资产债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其具体操作方法上存在的立法上的滞后、空白以及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立法机关应当借鉴域外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定,及时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关于《破产法》项下的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就其和解程序中存在的操作程序繁琐、制约因素强大以及重整程序中存在的监控措施缺位、关键机制缺陷和转换机制缺乏,立法机关应当借鉴域外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定,及时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并进行一定的制度创新予以解决。关于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就其操作实践中存在的方式不明、政策模糊,需要进一步限定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充分发挥政策性债转股的功能和作用,参考美国商业性债转股的成功做法,对其进行进一步规范,使之与商业性债转股进行有机对接。

王志伟[5](2004)在《财务困境及其与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学的研究对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不断转换,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财富积累较少,金融市场呈现为买方市场,资金的供给者—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处于主导地位,金融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也表现为货币理论和政策、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等。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财富积累的增加,金融市场也开始向普通商品市场一样成为一个买方市场(资金的需求者公司等市场参与者占据主导地位),这一阶段的金融学研究重点又开始转向金融市场、财务金融、资产定价等方面。 虽然财务金融从 1950 年代以来一直是金融学研究的热点,但财务困境确是财务金融领域中相对生僻的课题。对于财务困境研究的文献倒也并非完全鲜见,笔者在正文中的文献综述中作了比较完整的整理。金融学家们在这个领域方面莫衷一是:不仅对于财务困境的定义、成因并无统一的看法,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困境理论。相对而言,大量的研究财务困境的学术论文集中于财务困境的预测方面,并且基本上都是使用公司的财务指标来进行估计。姑且不论财务指标本身就是财务困境的表现,用事后的表现来预测财务困境本身是否在逻辑上存在矛盾,就是财务指标往往也存在披露时间上一定的滞后性。本文独辟蹊径,从财务困境发生的内在因素出发,考虑资本结构、治理结构这两个影响公司本质特征的指标与财务困境的发生与否的内在联系。 资本结构是财务金融领域中最古老、最重要也是研究最广泛的课题之一,20 世纪 50 年代 Miller 和 Modigliani 所创立的 MM 理论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以MM 理论为研究的基础,资本结构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20 世纪 70 年代后,以产权理论、代理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核心的新资本结构理论出现,突破了 MM 定理研究框架的束缚,开拓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本文从资本结构对财务困境的影响角度来分析资本结构和财务困境的内在联系,既引用了前人研究的丰富成果,又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发展了资本结构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关注可以一直追溯到 Adam Smith(1776),而 Berle 和 Means(1932)在其《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观点。公司治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经济学文献中的时间是在,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学家 Bob Tricker 在 1984 年出版的《公司治理结构》一书中,首先论述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学界的观点也是不一而足。但是目前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在全球都成为热点。本文从治理结构对财务困境的影响角度来分析治理结构和财务困境的内在联系,既引用了前人研究的丰富成果,又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发展了 I<WP=4>财务困境及其与资本结构、治理结构的关系 摘要治理结构的研究。本文从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财务困境及其相关关系。本文的内容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对象、目的、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回顾、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是财务困境概论;第三章分析影响财务困境的内在因素之一:资本结构,根据金融学界关于资本结构对财务困境的有无影响分类阐述了各个理论流派;第四章是关于影响财务困境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第五章根据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的决定和影响关系对两者进行了分析,主要关注与资本结构对治理结构的决定作用;第六章开始转入对中国的分析,讨论了我国公司(企业)的资本结构、治理结构以及和财务困境的关系;第七章专注于对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财务困境一族进行分析:ST公司进行分析,运用了 Logit 模型分析了 ST 公司和资本结构、治理结构的相关关系。挑选了 158 个 ST 公司和 158 个可比正常公司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和治理结构存在相关关系。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曹晋生[6](2001)在《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银行都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并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银行的融资活动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日趋活跃、领域不断扩大并对企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有资金需求,银行有融资动力,并且在市场约束和双方博弈下形成都能接受的市场条件,从而完成融资交易,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从企业筹资行为看,企业围绕经营目标所形成的资本结构是企业作出筹资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银行融资决策看,客户选择和风险管理是其主要内容。即银行从制定信贷政策、进行市场分析、信用分析、发放贷款、收回贷款或形成不良贷款后的追索是银行融资的全过程。银企融资交易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企业的筹资动机和投资目标以及实际的行为也呈现不同的特点,银行则需根据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作出进退或增减融资额度的决策,避免和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融资交易完成后,作为微观效果主要取决于企业发展和融资目标能否实现,能够实现则企业取得利润,银行得到利息收入,本金安全收回;否则,企业的经营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银行也可能本息无归;作为宏观效果,如果银行体系的融资行为都能够有效率的实施,则能促进国民储蓄向现实投资的有效转化,社会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银行体系和企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否则,就会造成银行资产质量低下,银行不敢也无力扩大融资规模,企业经营困难,发展资金捉襟见肘,无疑将梗阻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严重则会引发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动荡。因此,研究企业发展和银行融资的目的,就是寻求企业和银行行为的理性化和效率导向,促进经济增长,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 本文的围绕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析我国企业发展和银行融资:一是对转轨过程中银企融资变化的分析;二是对银企债务困境及其化解措施的分析;三是探寻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银企融资新模式;四是借鉴国际经验,吸取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银企关系的教训。为此,本文将我国的企业发展历程和银行融资变迁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以前的传统体制阶段、1978年-1994年的体制转轨阶段和1994年以后的体制创新阶段。 在转轨时期,银行和企业之间呈现典型的“双轨制”特征。一是银企关系建立的市场化选择和行政化安排并存。长期以来,银行和国有企业主要是在行政安排下建立结算和信用关系,银行被指定为特定的国有企业服务,国有企业则在指定的银行办理存贷款和结算业务。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行政化安排逐步动摇,首先国有企业选择银行的权力扩大,银行往往为争夺效益好的企业作为本行客户而展开竞争。其次,银行在建立新的信用关系时也要选择企业,“嫌贫爱富”成为银行选择企业的前提。国有银行与非国有企业之间、非国有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则更趋于市场化。但由于行政力量的惯性,彻底改变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行政化关系尚需时日。尽管如此,银行和企业及其相互关系虽然还带有传统体制的惯性,但其总体方向是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因而对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是银行优先给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贷款,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实际上是银行代替了财政职能支撑了这些骨干企业。二是市场化选择的逐步增强有利于资金、资源配置的优化。一方面企业选择服务好、效率高的银行,加快资金运转;另一方面,银行选择企业有利于资金向效益好的企业转移,推动资金效率的提高。三是银行对非国有企业信贷的硬约束,实际上指明了银企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和规范银企融资行为。 转轨时期形成的这种国有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缓解了企业资本严重短缺的矛盾,从表面上掩盖了银行信用风险与企业债务危机。但是却造成高风险、高成本,导致银行债权无法实现,银行集中了巨额不良资产,形成极为严重的信用风险。实际上,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历和国有辅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一个问题的两各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对银行融资的高依赖是其过度负鹰的表象,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更有着根本性的体制原因;国有企业的亏损更多的原因不是利息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不断上升固然与大量国有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紧密相关,但银行本身的经营机制不完善、信贷风险管理落后、内控不严、监控能力低下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分析企业僻务问题必然要联系银行的经营行为,探讨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当然在分析企业症结的同时也要着力探寻银行自身的问题。只有企业和银行二者的问题都能得到合理解决,银企的债务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抉,单一地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都是难以取得成效的。基于此,本文对国家化解国有银企债务危机的主要政策措施—一破产兼井和核销银行呆坏账、债转股和剥离银行不良资产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消除产生不良资产的机制才是改革的根本方?

李瑞雪[7](2016)在《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工信部等四部委于2011年7月颁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小微企业正名以来,小微企业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对象。小微企业在活跃市场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弥补社会服务缺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存在着诸多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因素是融资障碍。而小微企业融资障碍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成为了目前学界集中研究的选题,相关学术成果颇丰。但是,关于小微企业另一项融资障碍,即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问题却很少受到关注。目前,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融资时并没有受到同等对待。同时,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也并没有得到应受的重视。诚然,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者是后者的重要表现。但是,两者不可以等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与否直接关涉社会正义是否实现的问题,后者更为根本。良法本身蕴含公平正义的理念,依照良法治理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问题是有效的路径。基于上述思想,本文以金融公平为价值理念,主要研究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相关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蕴含金融公平理念的法律制度的构建,保障小微企业可以与大中型企业公平地分享金融资源。除了引言和结论,本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阐释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相关的概念。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并详细阐释了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在现实中的主要表现及其制度原因。第三部分为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第三章探讨了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基本原则,并且,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构建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的整体思路。而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探讨了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和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问题。从以上三个层面,为保障小微企业公平地获得金融资源提供了具体的法律完善建议。第一章,小微企业的融资公平。主要探讨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内涵和外延,是全文的逻辑起点,为后文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法律完善建议提供理论支撑。建国后,我国颁布了多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本文界定小微企业概念,以最新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为主要依据。并且,本文构建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微企业,并不包括具有国有资本身份以及属于集团总公司性质的小微企业。同时,本文也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到了广义的小微企业的概念中。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确立依据,可以从法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具体是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以均等的机会获得融资、以相同的市场条件获得融资,以及融资需求满足度不能相差悬殊。以罗尔斯的现代公平正义观为基础,以融资环节为区分点,可以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分为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和结果公平。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是准入公平,是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具有相同的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是过程公平,是指,与对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相比,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时,必须依照相同的市场条件发放贷款和确定利率。而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是结果公平,是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度不能相差悬殊。第二章,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主要表现及其制度原因。通过调研等形式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进行考察后发现,我国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多不公平现象。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的表现包括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过窄和小微企业缺少具有层次性的融资渠道两个方面。从制度层面讲,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方面的法律制度缺位。第二,现行相关规则缺少顶层设计且具体内容也存在缺陷。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的表现包括:强迫购买理财、保险产品;要求以贷转存或者存贷挂钩;要求购买配套承兑汇票;不当要求小微企业主个人提供连带保证等。从制度层面讲,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法律制度应对金融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存在局限性。第二,法律制度回应实质不平等地位问题力度不足。第三,现有规则存在治理失灵现象。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的表现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度过低。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多数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低于60%,而现有融资渠道基本可以满足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从制度层面讲,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第二,法律制度在规范政府倾斜保护小微企业方面力度不足。第三章,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思路。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是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后文构建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尊重市场规律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以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为核心。二是,政府应定位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引导者和服务者。综合保障融资公平原则,一方面,要求综合实现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和结果公平。另一方面,要求利用多种手段确保小微企业融资公平。坚持金融创新促进融资公平原则,要求金融创新必须服务实体经济,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应对其进行适度监管。强化金融监管保障融资公平原则,强调应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为一体的监管体系。保障融资公平法治化原则,强调保障融资公平以法律制度为基础,并且,重视非正式金融制度的作用,将其作为法律制度的补充,共同服务于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整体思路部分,从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四个层面探讨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治路径的整体要求,并构建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法律制度框架。第四章,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为了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应分别构建小微企业集群融资法律制度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法律制度。同时,应针对小微企业特点,依法为其搭建多元化、具有层次性的融资渠道是保障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的主要路径。在融资平台方面,应依法为小微企业搭建全国性、区域性和民间性三层融资平台。重点探讨了三层融资平台的定位和职能、挂牌标准、股权和债权融资法律制度等内容。并且,为各层融资平台之间转板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在融资机构方面,应构建小微金融机构法律制度,规范专门或者主要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中小型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健康运行。在融资工具方面,应推行和规范公开发行的小微企业集合债券业务以及非公开发行的小微企业私募债券业务。总之,比照大中型企业现有融资渠道,针对小微企业自身特点,通过构建法律制度,为其搭建具有针对性的多层次融资渠道,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第五章,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为了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依照相同的市场条件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第一,应将小微企业融资基本利益,即自主选择的利益和公平交易的利益进行权利化,依法建立小微企业条件公平融资权利,增强保障力度。第二,应利用约束性和激励性法律规制的相关理论,分别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约束性法律制度和激励性法律制度。前者的主要内容为通过赋予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相应的义务、职责以及法律责任,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平等对待小微企业。后者主要包括推行行政指导手段、行政奖励手段以及合同菜单规范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等内容。第三,应构建法律救济机制,将投诉机制定位为前置救济机制、将金融申诉专员机制定位为核心机制、将诉讼机制定位为补充救济机制。第六章,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依法提升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是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的主要路径。构建融资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保障的对象是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但自身努力并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通过现有融资渠道无法获得融资,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下,应对其进行救济。具体而言,应明确政府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的主导性定位,完善目前政府推行的帮扶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措施。主要包括构建扶持资金运用绩效评价法律制度、构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证券监管法律制度、构建政府投资小微企业引导基金法律制度、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以及构建支小再贷款法律制度等内容。

刘明越[8](2013)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任何所有制都存有一个实现形式的问题。所有制改革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即社会中不同所有制比重的变化;其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即所有制具体采取怎样的形式来实现。我国的所有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沿着这两方面展开的。所有制结构改革,是从单一的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改革,是从传统的公有制企业变为现代公司制度,无论是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还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清晰地显示了这一演化过程。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微观基础,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国有企业30多年的改革,一方面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要不要坚持国有企业的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是围绕实现形式这一重点问题展开的。目前,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产权制度,实现了产权社会化。在我国,国有企业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担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性的重任,体现公有制的性质,而其创造的财富必须实现社会共享。但国有企业又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成为独立运行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按照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和产权理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强调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即国家所有的性质;一方面也要强调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制后,宏观层面的产权多元化的结构已经形成,而企业微观层面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也随着产权多元化结构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产权“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也逐渐因产权制度改革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发生变化,除涉及国家绝对控股的行业外,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产权已经实现多元化,形成了国有相对控股和国有参股的产权模式。根据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和委托—代理关系,国有企业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也就是全民所有,全民共享。国资委的成立,解决了国家所有权出资人的代管问题,解决了国有资产具体管理的问题。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的目标是保值和增值,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全民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全民共享。实现国企经营成果全民共享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国资委的定位:国有资产代管者职能的完善;其次是对国有资产代管者的监督,以便确保代管者能够真正履职;第三是探索和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共享机制,实现全民共享。

吴进良[9](2000)在《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并购自从80年代在我国出现以来,便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它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发展。我国的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明显滞后于企业并购的实践,企业并购的迅速发展对理论研究提出了严重挑战。目前的企业并购理论都是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其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和交易费用论基础上的,它无法合理地解释和解决我国改革时期的企业并购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研究改革时期的企业并购问题是企业并购实践的客观需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有紧迫性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我国改革时期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渡时期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作为研究课题,选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我国企业并购实践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是典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未曾有过的,有其特殊性和阶段性,如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导致的政府行为如何界定,产权转让收入如何处置,被并购企业职工如何安置等。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加以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企业并购就难以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最终将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可见,选择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分为八章和一个附录共九个部分。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对企业并购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对西方的企业并购理论作了简要介绍。西方企业并购的两大动因一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二是竞争压力的结果。企业并购效应首先是经济协同效应,它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和人力资源协同效应,其次是提高企业发展效率,再次是市场份额效应,最后是实现企业发展的竞争战略,正是因为企业并购有如此多的好处,西方的企业并购高潮才一波接一波不断。第二章 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源与特点 我国企业并购的兴起,既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企业并购经历了从单纯的政府甩包袱消灭亏损企业到企业为了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主动进行并购、重组的过程,通过并购、重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章 并购的主体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关系表现为:“全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多层次代理的产权结构模式,<WP=3>这种产权结构安排,造成了企业产权的条块分割,使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变得模糊不清和混乱,既构成了企业并购的体制障碍,又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国有经济产权结构的重组和治理结构的重塑,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经济的所有者代表职能分开。第四章 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政府既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我国企业的并购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的行政范围,政府对企业并购能否实现起决定作用。各级政府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的并购必然引起与此相关的各方面利益发生改变,这势必造成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许多经济和非经济的因素被掺杂到企业并购中来,使企业并购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并购成本非常高,同时,也造成了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矛盾冲突。政府职能的二重性,使政府在行使管理者职能和行使资产所有者职能时容易产生混淆和职能的重叠,导致了政企无法分开。政府职能的混淆使企业并购行为行政化而非经济化。政府在企业并购中应发挥规划作用、规范作用和协调作用。政府的资产所有者职能应分离出来,政府只管政府的事,即只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第五章 并购的社会环境 企业并购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任何的企业并购都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企业并购首先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这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行业管理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其次是法律的支持与保护。目前既需要建立统一的企业并购法律体系,也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并购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最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逐步实现普遍化、社会化、规范化。第六章 并购的中介机构 企业并购能否高效率除政府的影响外,对其影响较大的还有并购的中介机构。并购中介的作用长期被西方并购理论和我国并购实践所忽视。成熟的企业并购需要成熟的中介服务,缺少并购中介的并购市场是不健全的。企业并购运作的实践表明必须尽快培育我国的并购中介机构,它包括:投资银行、并购顾问公司、并购经纪人、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第七章 跨国并购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成为第五次并购浪潮的主流。各国之间的相对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跨国并购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不一致是跨国并购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外资投入少量资本并购和控制我国国有企业,并在境外上市,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必须加强利用外资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对外投资,推动我国的跨国?

田明[10](2001)在《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发展实力水下的“精华”与“代表” 国有企业资本是国有企业赖以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又影响着国有企业资本质量的高低、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并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临近;以及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更高的难度与风险。而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高负债低效益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迫切需要探索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经济热点。 从西方资本结构经典理论的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实践;系统论述并提出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财务判则,透视与剖析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问题,充分揭示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和资本运行质量下降的成因及诱发性风险,以及资本结构优化实践中的障碍与误区,进而探索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现实对策则是本文的宗旨。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不仅要借鉴和利用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更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体制特征。准确界定资本结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等概念的内涵,框定最佳资本结构的衡量标准;分析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财务杠杆效应的关系,为描述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特点提供了工具;对西方资本结构经典理论的详细评述,可以为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制度成因奠定基础;通过企业资本结构水平的国际比较,依此提出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水平的合理区间。 2.通过企业资本结构分析可以得知企业不同渠道资本来源的流动性大小、成本高低和对企业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的约束强弱。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分析可判明和确定资产结构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活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占用资本的对策,使企业的资产结构得以优化。但要反映企业取得经营成果所冒风险的大小、资产弹性的强弱等情况,单凭资本结构分析或资产结构分析是难以做出正确结论的。只有通过对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对称性分析,才能辩证地反映企业所承担风险的大小、资本成本的高低、资产弹性的强弱。使我们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认识具有综合性和高层性。通过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对称性分析,还有助于判断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对称性分析方法,对我们分析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特征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 3.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从行业、规模和组织形式全面描述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并从国有企业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对称性分析入手,可以看出,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具有体制惯性形成的路径依赖和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累积的扭曲效应,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新的难点。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分析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体制背景和成因,并以此为基点,运用西方资本结构的平衡理论建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制度成因进行诠释,形成了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此可以透视出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诱发性风险,即对国家财政收入、金融体系安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宏观调控、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主产经营活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组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5.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高度重视,不断推出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多种政策措施,但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政策效果不佳。企业不良债务和银行不良债权不断增加,不良负债问题越解决越严重。政府面对多种两难矛盾,如减债效果与逆向诱导的矛盾、债务重组与银行债权损失的矛盾、解决银行不良债权和解决企业不良债务的矛盾、不良债务和不良债权引发产权关系深层矛盾等。 愤转盼的实施是解决国有企仆资本结构忧化的有效丰段,也是最人限度保全国有而业银行资产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举措。但起我们也应看到,在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必须谨慎对待, 6.忧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资产负愤率的降低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关键在厂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的背后要有真正的投资上体生成,国有企业能够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运营。我们发现,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大衡、陷入财务困境的真正原因在下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的低下,国有企业如不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治理结构的优化,其经营绩效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提高,即使是通过政策措施操作(如债转股)而使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状况得到改善,也仅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回此,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必须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治理效率为目标,使国有企业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 完善我国国有?

二、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重组的政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重组的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混合经济思想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四)文献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二、混合所有制
        三、企业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三、启示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一、产权制度缺陷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四、金股制度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二、分类改革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一、优化的原则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四、优化方案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及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的内容
        (二) 研究的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理论基础
        (一) 核心能力理论
        (二) 竞争优势理论
        (三)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四) 委托代理理论
        (五) 价值耗散理论
第三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必要性分析
    一、制约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一) 企业外部因素
        (二) 企业内部因素
    二、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动因分析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 国有产权明晰的需要
        (三)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四)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三、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作用
    四、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 A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前的基本情况
        (二) A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发展状况
        (三) A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竞争能力分析
第四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原则与方式
    一、资产剥离的基础:清产核资
        (一) 清产核资的相关规定
        (二) 清产核资的主要内容
        (三) 企业清产核资的工作要求
        (四) 资产损失的认定
    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原则
        (一) 合理性原则
        (二) 保证稳定原则
        (三) 国家补贴原则
        (四) 逐步移交原则
        (五) 区别对待原则
        (六) 吸收合并原则
    三、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方式与具体操作
        (一) 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方式
        (二) 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立
        (三) 存续企业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
        (四) 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机构与原主体企业的财务关系
        (五) 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
第五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资产处置
    一、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负担重
        (二) 资产质量差
        (三) 富余人员多
        (四) 关联关系复杂
    二、非经营性资产处置的选择原则
        (一) 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资产
        (二) 承担服务社会职能的资产
        (三) 为自身经营服务的资产
    三、非经营性资产处置的方式
        (一) 分离办社会职能
        (二) 资产重组
        (三)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四) 产权转让
        (五) 托管经营
    五、非经营性资产处置的难点、解决的措施及建议
        (一) 非经营性资产处置的难点及措施
        (二) 对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政策支持的建议
第六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与处置案例研究
    一、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 观念得到转变、管理得到加强
        (二) 规范资产管理、防范资产流失
        (三) 盘活存量资产、减轻企业包袱
        (四) 面向社会、增加效益
    二、非经营性资产处置典型案例:A公司下属职工医院
        (一) 医院改制前的基本概况
        (二) 医院改制的必要性
        (三) 医院改制可供选择的方案
        (四) 确定医院改制方案
        (五) 正式签订协议
        (六) 规范改制操作程序
        (七) 改制后取得的成效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本文研究结论
    二、本文研究不足
    三、本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3)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
        二、科斯定理与当代产权经济学
        三、交易成本理论
        四、科斯产权思想的启示及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五、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第二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三、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二、国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理论综述
        三、国外国有产权改革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及历史背景
    第一节 亏损之困:转轨中的难点
    第二节 体制性之困:所有者“虚化”
        一、产权关系分析
        二、国有产权管理成效分析
        三、投资决策失误、浪费具有体制性根源
    第三节 监管之困:失效与失控
        一、问题的根源
        二、“代理人”概念的抽象与具体之分
        三、问责制的缺乏和失效
        四、典型案例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经济中心转移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历程
    第一节 1978年—1984年期间的改革:放权让利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二、主要改革举措
    第二节 1984年—1992年期间的改革:承包经营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二、落实《决定》的主要政策措施
        三、改革的局限性
    第三节 1992年—2002年期间的改革:改革攻坚阶段
        一、1992年—1997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1997年—2002年:寻找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第四节 2002年—2008年期间的改革: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改革国有银行和垄断行业
        一、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二、金融改革取得突破
        三、《企业破产法》修改完成并颁布实施
    第五节 2008年以来的改革: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一、金融危机的应对
        二、金融危机以来的反思和国有企业定位的再思考
第四章 改革成就及最优路径
    第一节 改革成就
    第二节 最优路径选择
        一、目标和方向选择:现代企业制度
        二、理论支撑和最优路径:股份制
    第三节 国企改革的工具选择
        一、经济责任承包制:不改变产权的改革
        二、兼并:一种过渡性工具
        三、关闭:政府的行政介入
        四、破产: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五、出售:产权改革的基础
    第四节 配套制度的建立与配套改革
        一、社会保障体系
        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三、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第五章 最优路径选择的基础:不同类型产权的法律及经济分析
    第一节 国有产权及国有企业:抽象的、集合的产权
        一、所有者
        二、权利的行使及其有效性
        三、代理成本
        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五、“权利”与“权力”的滥用
        六、公共产品及相关的国有产权
    第二节 集体产权及集体企业:模糊的产权
        一、城市集体企业
        二、农村集体产权与乡镇企业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产权
    第三节 私有产权及私有企业:分散的、清晰的、排他的个人产权
        一、私有产权的概念及演进
        二、私有产权的核心
第六章 产权、效率与所有制选择: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不同类型企业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分析
        一、股东体制的差异
        二、经营动机或目标集中度的差异
        三、决策机制灵活性的差异
        四、人工成本的差异
    第三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比较:相对成本的提出
    第四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比较
        一、私营企业的劣势和体制性弊端分析
        二、股份制的体制性弊端分析
        三、不同类型企业就业贡献度的分析
第七章 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及成效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国企改革与银行改革的关系
    第二节 基本过程
    第三节 取得的成效
    第四节 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改革效果评估的依据和目的
        二、评估的对象
        三、评估的时间范围及主要内容
        四、评估方法及结果
        五、评估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第五节 基本经验
    第六节 以股份制为制度选择发展民营银行
        一、政策意图及投资民营银行的动机分析
        二、民营银行的法律属性
        三、民营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及存款保险制度
        四、治理结构
第八章 结论
论文附录部分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4)中外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法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之基础探讨
    1.1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概念分析
        1.1.1 企业不良资产
        1.1.2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
        1.1.3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
    1.2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内容梳理
        1.2.1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基本分析
        1.2.2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科学归纳
        1.2.3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内容分解
        1.2.4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关系定位
    1.3 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研究意义
        1.3.1 强化法律制度之需要
        1.3.2 丰化比较研究之需要
        1.3.3 优化实践指导之需要
第2章 中外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之比较研究
    2.1 债务转移方式之比较研究
        2.1.1 中外债务转移方式法律规定之考察
        2.1.2 中外债务转移方式法律规定之评价
    2.2 债务抵销方式之比较研究
        2.2.1 中外债务抵销方式法律规定之考察
        2.2.2 中外债务抵销方式法律规定之评价
    2.3 商业性债转股方式之比较研究
        2.3.1 中外商业性债转股方式法律规定之考察
        2.3.2 中外商业性债转股方式法律规定之评价
    2.4 其他债务重组方式之比较研究
        2.4.1 中外其他方式规定之考察
        2.4.2 中外其他方式规定之评价
第3章 中外《破产法》项下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之比较研究
    3.1 破产和解方式之比较研究
        3.1.1 中外破产和解方式法律规定之考察
        3.1.2 中外破产和解方式法律规定之评价
    3.2 破产重整方式之比较研究
        3.2.1 中外破产重整方式法律规定之考察
        3.2.2 中外破产重整方式法律规定之评价
第4章 中外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之比较研究
    4.1 中外政策性债转股方式规定之考察
        4.1.1 中国有关政策性债转股方式的规定
        4.1.2 域外主要国家及地区有关政策性债转股方式的规定
    4.2 中外政策性债转股方式规定之评价
        4.2.1 政策性债转股发展方向之评价
        4.2.2 政策性债转股内部制度设计之评价
        4.2.3 政策性债转股外部衔接机制之评价
第5章 域外主要国家及地区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对中国的启示
    5.1 中国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存在的问题
        5.1.1 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存在的问题
        5.1.2 《破产法》项下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存在的问题
        5.1.3 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存在的问题
    5.2 中国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完善设想
        5.2.1 自由协商式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完善之思考
        5.2.2 《破产法》项下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完善之思考
        5.2.3 政策性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完善之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5)财务困境及其与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依据
    第二节 研究财务困境的意义
    第三节 关于破产、财务困境研究领域的文献回顾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财务困境概论
    第一节 财务困境的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财务困境的研究
    第三节 财务困境的成因
    第四节 解决财务困境的对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财务困境内在影响因素:资本结构
    第一节 资本结构的概念
    第二节 资本结构对财务困境的影响
    第三节 资本结构影响财务困境
    第四节 非对称信息下过度负债产生财务困境模型
    第五节 基于 EBIT的动态资本结构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务困境内在影响因素:治理结构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治理结构的研究
    第三节 有无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四节 治理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财务困境两内在因素关系
    第一节 债权结构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
    第二节 股权结构对治理结构的决定作用
    第三节 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第四节 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的综合效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财务困境
    第一节 我国资本结构研究
    第二节 我国治理结构研究
    第三节 现阶段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及财务困境
    第四节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上市财务困境公司(ST)研究
    第一节 ST、PT 制度的概述
    第二节 现有ST公司概况
    第三节 ST 公司与资本结构、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对象和主题
    三、 研究的脉络和主要观点
第一章 关于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的理论分析
    一、 对企业发展和银行融资的历史考察
        §1.1.1 对企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1.1.2 银行的起源、发展与银企融资关系的演进
        §1.1.3 银企融资关系的实质及银行与企业发展的互动
    二、 企业选择银行:资本结构、治理结构与筹资决策
        §1.2.1 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目标
        §1.2.2 企业资本结构与筹资决策
        §1.2.3 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
        §1.2.4 企业对银行的选择
    三、 银行选择企业:信贷政策与风险管理
        §1.3.1 银行选择企业的原因:信息不对称
        §1.3.2 银行选择企业的方法:信贷风险管理
    四、 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的互动:企业生命周期与银行融资
        §1.4.1 企业生命周期及成长类型
        §1.4.2 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融资需求与银行融资选择
        §1.4.3 银行对企业的评价体系及进退策略
    五、 银企融资的效果和作用
        §1.5.1 银企高效融资的作用
        §1.5.2 银企合理融资行为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及制度保障
第二章 我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
    一、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
        §2.1.1 经济运行的特征
        §2.1.2 企业发展及其筹资行为
        §2.1.3 银行制度及其融资行为
        §2.1.4 银企融资关系及其效率
    二、 转轨时期的企业改革与企业筹资方式的转变
        §2.2.1 对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
        §2.2.2 企业筹资模式的变化
    三、 金融体制改革与银行融资地位的强化
        §2.3.1 对银行改革的简要回顾
        §2.3.2 银行融资地位的强化
    四、 转轨过程中企业与银行融资关系
        §2.4.1 转轨时期企业与银行融资关系的特点
        §2.4.2 转轨时期国有银企融资博弈和还贷博弈
        §2.4.3 对转轨过程中银企融资关系变化的评析
第三章 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债务困境:存量矛盾与风险化解
    一、 国有企业高负债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高企
        §3.1.1 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与不良债务问题
        §3.1.2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3.1.3 国有银企债务困境的后果
    二、 国有银企债务困境的成因分析
        §3.2.1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3.2.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3.2.3 国有银企债务问题的共性体制性原因
    三、 化解国有银企债务困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评析
        §3.3.1 关于破产兼并
        §3.3.2 关于债转股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第四章 体制创新与市场型银企融资关系的确立
    一、 企业发展及其筹资行为变化
        §4.1.1 国有企业的改革及其筹资行为变化
        §4.1.2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及其筹资问题
    二、 银行业改革与银企融资关系的演进
        §4.2.1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
        §4.2.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与银行业市场格局
        §4.2.3 银企融资关系的演进与银行融资行为的变化
    三、 扩大内需中银企融资效率分析
        §4.3.1 扩大内需中的银行存差和惜贷
        §4.3.2 不同企业的融资差异与信贷配给
        §4.3.3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困难
        §4.3.4 社会信用环境不佳,银行融资缺乏制度保障
        §4.3.5 剥离不良资产后银行的增贷与信贷结构调整
    四、 我国市场型银企融资模式的构建
        §4.4.1 企业与银行真正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4.4.2 银企融资模式的选择与变革
        §4.4.3 银行信贷经营机制的转变
        §4.4.4 银企融资的配套制度改革
第五章 加入WTO,机遇和挑战
    一、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的发展
        §5.1.1 经济全球化
        §5.1.2 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的发展
    二、 在华外资银行状况
        §5.2.1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总体状况和特点
        §5.2.2 目前对外资银行的业务限制状况
        §5.2.3 外资银行可能的竞争策略
    三、 加入WTO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
        §5.3.1 国有商业银行的机遇
        §5.3.2 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5.3.3 加快改革,迎接挑战
第六章 银企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一、 美国的银企融资模式
        §6.1.1 企业的资本结构与筹资选择
        §6.1.2 银企融资模式及其相互关系
        §6.1.3 美国的金融并购与分业经营的终结
    二、 德国的银企融资模式
        §6.2.1 企业资本结构与筹资选择
        §6.2.2 银企融资模式及其相互关系
        §6.2.3 德国银行的发展与证券市场的发展
    三、 日本的银企融资模式:主银行制度
        §6.3.1 企业资本结构与筹资选择
        §6.3.2 银企融资模式及其相互关系
    四、 韩国的银企融资模式
        §6.4.1 企业资本结构与筹资选择
        §6.4.2 银企融资模式及其相互关系
    五、 反思亚洲金融危机:日韩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6.5.1 日韩银企融资模式的特点和经验
        §6.5.2 日本、韩国融资模式的变化与金融改革
        §6.5.3 亚洲金融危机后日韩融资模式的教训
        §6.5.4 各国银企模式及其发展趋向的借鉴

(7)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微企业的融资公平
    第一节 小微企业的制度意蕴
        一、我国企业划型标准的历史简述及评析
        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小微企业的界定
        三、融资公平视阈下的小微企业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确立依据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法学理论基础
        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三、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伦理学理论基础
    第三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内涵阐释与构成要素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内涵阐释
        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微企业融资不公平主要表现及其制度原因
    第一节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调研实施情况
        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情况
        四、小微企业融资规模、融资需求量与融资需求满足情况
        五、政府帮扶小微企业融资情况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相关政策与法律规范
        一、中央政府为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二、地方政府为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以重庆市政府为例
    第三节 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
        一、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的表现
        二、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的制度原因
    第四节 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
        一、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的表现
        二、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的制度原因
    第五节 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
        一、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的表现
        二、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的制度原因
        三、政府保障融资结果公平手段存在缺陷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思路
    第一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市场规律原则
        二、综合保障融资公平原则
        三、坚持金融创新促进融资公平原则
        四、强化金融监管保障融资公平原则
        五、保障融资公平法治化原则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整体思路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法治路径
        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法律制度框架
第四章 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
    第一节 构建小微企业集群融资法律制度
        一、小微企业集群融资的内涵与模式
        二、小微企业集群融资保障融资机会公平的原理
        三、促进小微企业集群融资的法律对策
    第二节 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法律制度
        一、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
        二、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方式
    第三节 依法构建小微企业三层融资平台
        一、建立全国性股权、债权交易中心
        二、建立区域性股权、债权交易中心
        三、构建小微企业网络融资平台
        四、制定小微企业三层融资平台转板规则
    第四节 构建小微金融机构法律制度
        一、明晰小微金融机构的内涵和定位
        二、明确小微金融机构最低注册资本、民间投资人投资比例
        三、建立多元化的小微金融机构融资渠道
        四、建立小微金融机构转制法律制度
    第五节 构建小微企业债券法律制度
        一、明晰小微企业债券的内涵、性质和定位
        二、确定小微企业债券的融资额度和发行主体条件
        三、确立小微企业债券发行监管方式
        四、建立小微企业债券合格投资者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五、规范小微企业债券发行平台
第五章 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保障法律制度
    第一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条件的权利化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条件权利化的理论阐释
        二、小微企业融资基本利益的类型
    第二节 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约束性法律规制
        一、约束性法律规制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总体思路
        二、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三、明确金融监管机构的职权、职责和法律责任
    第三节 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激励性法律规制
        一、激励性法律规制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理论阐释
        二、推行行政指导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
        三、运用行政奖励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
        四、利用合同菜单规制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
    第四节 构建条件公平融资权利法律救济机制
        一、构建法律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整体思路
        二、健全融资条件不公平纠纷投诉机制
        三、引入金融申诉专员机制
        四、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纠纷诉讼机制
第六章 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
    第一节 政府保障融资结果公平中的主导性定位
        一、政府主导性定位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
        二、现实中政府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存在错位
        三、明确政府主导性定位的整体思路
    第二节 构建扶持小微企业融资资金运用绩效评价法律制度
        一、构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确定绩效评价的内容
        三、明确绩效评价的程序
        四、建立绩效评价公开法律制度
    第三节 构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监管法律制度
        一、建立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资金监管法律制度
        二、制定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防范制度
        三、提升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市场流动性
        四、健全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信息披露制度
    第四节 构建政府投资小微企业引导基金法律制度
        一、协调创业投资企业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
        二、降低引导基金委托代理风险
        三、完善政府投资退出法律制度
    第五节 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和支小再贷款法律制度
        一、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
        二、构建支小再贷款法律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
        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的产权论
        二、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私有化论
        三、国企产权改革制度的社会化论
        四、按照宪法规制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方向
        五、国企改革的市场化竞争论
        六、国企产权改革的合理化优势论
    第二节 继续推进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研究路径
        一、论文基本结构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注释
第二章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维度
    第一节 产权制度概述
        一、产权界定
        二、产权的起源、产权结构与产权功能
        三、经济学的产权和法学的产权
    第二节 企业性质与企业产权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分工与企业的产生
        二、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局部均衡理论
        三、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四、企业家创新理论
    第三节 企业制度(形态)的演变与企业产权结构变迁
        一、企业制度的演变
        二、现代企业(公司)的产权制度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混合所有制
        四、现代企业制度与公有制的结合
    注释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演进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
        一、国有企业界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二、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及国有资本的关系
        三、经典作家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阐释和实践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最初探索
        一、利益约束机制下的国营企业制度改革——放权让利
        二、契约约束机制下的国营企业改革——两权分离
    第三节 产权约束下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
        一、国企法人财产权的确立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有限责任制度的形成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
    注释
第四章 国企产权结构多元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逻辑和实现路径
        一、国企股份制改革与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推进
        二、“债转股”与国企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实现程度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推进
    第二节 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演变
        一、政企关系的破冰
        二、政资关系的调整
        三、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
    注释
第五章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第一节 正确定位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功能
        一、公法与私法视阈内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法律特征
        二、国有经济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
        三、以增加全民福祉为目标
        四、强化国企社会责任
        五、弥补“市场失灵”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节 反对私有化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一、反对国企权制度改革的私有化倾向
        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第三节 国民共进
        一、“国进民退”的争论
        二、国民共进
    注释
第六章 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
    第一节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
        一、国企法人财产权的确立
        二、国企公司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向
        三、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第二节 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和出资人代管职能
        一、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架构
        二、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的方向
    第三节 实现国企经营成果的社会分享
        一、自然垄断行业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二、自然垄断行业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方向
        三、强化国资监管、防止国资流失
        四、建立国企经营成果共享机制
    注释
第七章 结论
    一、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二、渐进式改革可以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1. 企业并购的定义
        1.1 国际通用的兼并与收购概念
        1.2 我国对兼并与收购概念的定义与理解
        1.3 本文对并购的定义
    2. 西方企业并购的发展
    3. 企业并购的动因与效应
        3.1 企业并购的动因
        3.2 并购的效应
    4. 企业并购的成本与风险
        4.1 并购的交易成本
        4.2 并购的风险
第二章 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源与特点
    1. 中国企业并购的背景
        1.1 理论背景
        1.2 社会经济背景
    2. 中国企业并购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动因及特点
    3. 企业并购在我国改革中的作用
    4. 目前企业并购在中国的地位
第三章 并购的主体问题
    1. 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构成并购的体制障碍
        1.1 多层次代理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
        1.2 对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理论纷争
        1.3 对解决并购中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制度建议
    2. 国有企业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3. 企业并购中产权主体结构落差的问题
    4. 企业并购中的产权体系残缺
        4.1 我国企业并购的产权体系残缺
        4.2 国内现存的产权交易机构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章 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1. 目前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2. 并购中政府行为导致的利益冲突
        2.1 国有企业并购中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2.2 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的负效应
    3. 政府在并购中的地位与职能
    4. 正确行使政府在企业并购中职能的措施
第五章 并购的社会环境
    1. 政策问题
        1.1 财税政策
        1.2 金融政策
        1.3 行业管理政策问题
    2. 法律体系
        2.1 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的法律体系
        2.2 我国并购的法律现状
        2.3 构建我国的并购法律环境
        2.4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法律服务
    3. 社会保障
        3.1 社会保障体系
        3.2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3.3 企业并购中人员安置问题
第六章 并购的中介机构
    1. 并购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2. 培育我国的并购中介机构
        2.1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
        2.2 并购顾问公司
        2.3 并购经纪人
        2.4 商业银行
        2.5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第七章 跨国并购问题
    1. 跨国并购的产生与发展
        1.1 跨国并购产生的原因
        1.2 跨国并购的发展
    2. 跨国并购的利弊
        2.1 跨国并购的有利因素
        2.2 跨国并购的不利因素
        2.3 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3. 外资对我国企业的并购
        3.1 外资对我国企业并购现状
        3.2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特点
        3.3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4. 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4.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4.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未来
第八章 当前企业如何搞好并购
    1. 当前我国各种并购模式的利弊分析和经验教训
        1.1 目前我国的并购模式
        1.2 多种并购模式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1.3 我国企业并购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
    2. 在现有条件下我国企业如何搞好并购
        2.1 我国企业并购的背景环境分析
        2.2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障碍
        2.3 我国企业并购应遵循的原则
        2.4 我国企业搞好并购的对策分析
附录Ⅰ:并购案例
    案例一:多种形式的并购──赛格模式
    案例二:反向收购、并购后的运营──万向模式
    案例三:并购动因、程序、并购后的整合、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案例四:跨地区收购──中集模式
    案例五:并购动机、中介作用、并购后的整合
    案例六:并购动机、并购后的整合──君安投资
    案例七:收购动机、收购对象的选择、收购后的整合的反例
    案例八:强弱联合──常柴模式
    案例九:跨国并购──柯达公司购并中国感光行业案例分析
    案例十:并购的社会环境
附录Ⅱ: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企业资本结构及已有理论范式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资本结构与财务杠杆效应
    第三节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评析
    第四节 企业资本结构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二章 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分析
    第一节 资本结构分析
    第二节 资产结构分析
    第三节 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对称性分析
第三章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国有企业资产结构现状及特点
    第二节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及特点
第四章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成因及诱发性风险
    第一节 国有企业融资渠道的变迁
    第二节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成因
    第三节 西方资本结构平衡理论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制度成因的诠释
    第四节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诱发性风险
第五章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实践与障碍
    第一节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操作思路
    第二节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最新政策与实践
    第三节 债转股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障碍
第六章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基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节 法人治理结构概述
    第二节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三节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根本保证
第七章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有效手段-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
    第一节 国有资本配置不合理是导致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扭曲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 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有效手段
第八章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提高国有企业效益
    第一节 国有企业资本经营效益及质量状况
    第二节 近年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统计分析
    第三节 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实现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
第九章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推动力-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
    第一节 资本市场概述
    第二节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三节 规范股票市场发展推动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第四节 发展企债市场与国有企业负债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重组的政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及处置研究[D]. 古继洪. 武汉大学, 2011(07)
  • [3]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D]. 周学东. 武汉大学, 2013(05)
  • [4]中外企业不良资产债务重组方式的法律比较研究[D]. 邹杨.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8)
  • [5]财务困境及其与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D]. 王志伟. 复旦大学, 2004(01)
  • [6]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D]. 曹晋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01)
  • [7]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李瑞雪.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8]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问题研究[D]. 刘明越. 复旦大学, 2013(03)
  • [9]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 吴进良. 西南财经大学, 2000(01)
  • [10]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研究[D]. 田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01)

标签:;  ;  ;  ;  ;  

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重组的政策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