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周夕雨[1](2019)在《运用批判性思维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研究 ——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课堂提问是高中历史教师实施教学的手段之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高中历史课堂存在开放性问题较少、提问过于随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缺乏针对性评价等问题,使得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无法适应新时期课程标准的要求。批判性思维是鼓励人们对于所相信的或要做的进行的合理、反思的一种思维,主要特征是分析、评估和批判,它要求人们对待任何事物要怀有质疑和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是课堂提问的工具,是教会人善于提问的思维艺术:而课堂提问能使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发挥核心作用,成为塑造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手段。因此,将批判性思维用于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塑造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也能够改进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更对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将批判性思维与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相结合的研究并不多,其重要性还没有真正被重视。为此,本文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学实验,归纳出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策略。具体涵盖以下部分:第一部分:批判性思维概念及在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的意义。主要介绍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分别阐述了批判性思维与课堂提问、历史思维之间的关系,在明确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将批判性思维运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的意义。第二部分: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分析。通过对滁州市Y中学的高中历史课进行课堂观察,从而发现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第三部分:运用批判性思维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与策略。针对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在运用批判性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笔者提出要在遵循逻辑性、真实性、批判性及开放性原则基础之上,教师要转变传统提问观念,营造“自由”的课堂环境,把握合适的提问时机并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万美云[2](2018)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提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手段,是悠久且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好的课堂提问,有着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师生教学任务完成的作用,故称为有效提问。但很多提问非但不能启迪学生思维,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反而会引发学生知识混乱、浪费课堂时间等副作用,此称为无效提问。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基本为有效提问的研究,关于无效提问的研究成果甚少。中学历史课堂提问的研究也是如此。调查发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低效和无效的提问,如:习惯性无意义提问、惯性思维提问、背景缺失性提问、偏离集体式提问、缺乏导向性提问、环节密集式提问、填空式惩戒式提问和评价缺失性提问。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提问观念存在误区,教师提问策略失当和提问后教师未进行反思。要规避无效或低效提问,教师应积极更新提问观念,改进提问策略,提问后要主动反思。
孟瑶[3](2013)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调查分析 ——以“大庆一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来说,在教学活动中,课堂上的提问是最重要也是最不能缺少、简化的教学过程,提问是引领学生思维、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检验每节课中学生接受知识程度以及了解每节课、每一阶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就历史学科而言,它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那就是在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寻找、分析、解决历史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就显得格外的突出与重要。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到今日已经时间不短,对于历史的教学要求已不能像过去那样把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流于表面,而是要适应教学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规律去积极主动的培养学生自主寻找、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并且还要改变学生过去那种为学历史而学历史,历史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去联系现实,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并尝试着去改变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中的提问方法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升级。要求历史教师在提问中多穿插一些有启发性的、探讨性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合理引导,学生的积极讨论与独立思考来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弊端。例如过去那种陈旧的提问方法仍然存在并且.“市场广阔”,要想达到新一轮课改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困难存在。因此,本论文以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进行研究并对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历史课堂提问方法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及分析,来探讨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对历史课堂提问进行优化设计。本论文整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概述和研究意义等;第二部是新课改后大庆一中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调查与研究。第三部分是大庆一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的一些方法。第四部分是新课标下大庆一中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反思。
施梦柯[4](2020)在《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培养方式发生改变,要求采用探究、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发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提问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启发式教学的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本文在认真梳理、总结各种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对优质提问的内涵以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优质提问的策略和具体案例等。本文内容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概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优质提问的理论基础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优质提问的相关概念。本部分通过对优质提问的理论性阐述,为后续的实践应用提供参照,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第三部分论述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本部分是论文的基础,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实际情况,梳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途径和方法。第五部分介绍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不同环节中的运用的具体案例。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具体展现优质提问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归纳出一定的共性,为优质提问教学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本文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研究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希望本文研究能有益于促进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方式的改进,提升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将这一教学方法更好地贯彻到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孙蓓[5](2019)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关键,是课堂教学与互动的核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对于数学课堂的有效开展与师生的有效互动产生重要的价值。教师通过预设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近年来新课改与核心素养被倡导的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热点问题逐渐反映于真实的课堂上,课堂提问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被关注,为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并探查有效性的标准与维度,需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在西安市2所小学(民办小学和公立小学)的随堂听课、随堂观察、教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探查课堂提问的现状与问题,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表明:衡量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标准需要从三方面考虑,第一,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第二,师生课堂互动效果;第三,学生学业成绩。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提问的有效性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有价值意义的优化策略。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绪论。在此部分呈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设计,并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论基础。以启发式教学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对课堂提问进行整理与分析。第二部分为包含第二、三章内容。即围绕研究设计开展现状调查的分析部分,从研究假设的三个维度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观察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整合梳理,并且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探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即优化策略及实践反思。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改进策略;第二是实践反思,根据所研究的意义与思路付诸实践,观察优化策略在实践研究中的效果。
贾森浩[6](2011)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文中指出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发散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交流、检验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集传授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于一身的历史学科来说,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自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学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应试的层面上,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联系现实生活、自主构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提问方式上也倡导教师多提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提问模式根深蒂固,远没有达到新课改所要求的标准。基于此现象,本论文选择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设计的方式,分析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探讨其存在不足的原因,并为进一步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做出反思。论文一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概述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二部分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理论依据和学科要求,其中涉及到心理学、教学理论,高中历史学科特点以及新课改提出的要求等几个方面;第三部分为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该部分是论文的实践操作部分,对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提供相关策略和建议;第五部分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设计后的反思,通过反思为教师改善课堂提问提供借鉴和参考。
单小珂[7](2020)在《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变化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于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学的聚焦点,对核心素养的落实终究是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去进行,而课堂提问又是教学过程中促进和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及时获取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在历史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中,更多的研究方向是倾向于一些理论层面或是对历史教学宏观意义上的讨论,能够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初中历史课堂提问进行探究的文章较少。因而本文旨在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论进行解释论述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活动的设计案例,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相应的提问原则和改进对策进行详细解读。为此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本论述。第二章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初中历史课堂提问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第三章通过对本人所在地区三所中学的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和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从问题的设计方面和课堂提问实施过程方面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只为落实知识点;教师没有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等待的时间不足、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盲目随意、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第四章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改进对策:精心设计问题,渗透唯物史观;梳理内容体系,加强时空观念;合理运用史料,培养史料实证;保证课堂探究,提升历史解释;深化课堂内容,内化家国情怀。通过这样的研究,以期能够对广大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提问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樊松松[8](2017)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探究》文中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有效性提问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以有效性提问作为切入点,深入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贯彻历史课程改革思路,进而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在分析高中历史课堂开展有效性提问的原因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理论和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现状,结合历史课堂教学案例,提出实施有效性提问的一些原则和策略,以期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得以运用,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有效性提问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从高中历史课堂开展有效性提问的原因出发,结合历史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模式对有效提问的关注、师生角色定位以及注重对话的教学环境等方面,详细论证了高中历史课堂开展有效性提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部分结合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设计和实施现状,对有效性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则提出了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几点建议和原则。强调在贯彻针对性与检测性相结合、适度性和整体性相结合、助学性和反思性相结合、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问题,通过创新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促进高效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建立师生、生生间有效学习共同体,注重提问的时效性和反馈性、落实问题设置目标等手段,建设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邵蒙[9](2020)在《论课堂提问在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中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而史料的价值就在于能够证明史实。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想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就需要重视提问环节,掌握提问时效性、及时性、固定性和发散性统一的特点。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历史核心素养的史料实证和课堂提问进行合理联系,结合高中目前的历史教学状况,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如何借助于课堂提问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文首先根据对学科、学情的分析论述在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进行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者针对高中生展开问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环节中史料实证培养的相关现状,从而找出历史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归因。再次是文章的重点,从提问的方向、提问的类型、提问的方法、以及教师素质方面总结出将在历史课堂提问中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应用上部分之教学策略。最后是针对在历史课堂提问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进行效果评价及反思,以更好的落实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苗碧[10](2017)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而高中课堂有效提问不仅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启发作用,对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有效提问较少、提问大多趋于低效化或无效化,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历史素养的养成。为此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研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有效提问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涵进行阐述,分析并指出有效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研究的进行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锦州市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和比对,总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再次,就目前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践研究,从教育部门和教师自身两个层次提出解决策略;最后,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现有效提问过程的实施策略及注意事项。要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历史课堂灌注创新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运用批判性思维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研究 ——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批判性思维概念及在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的意义 |
第一节 批判性思维及相关研究 |
一、批判性思维概念界定 |
二、批判性思维与课堂提问的关系 |
三、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思维的区别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二、马赫穆托夫问题教学理论 |
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运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意义 |
一、基于教师角度 |
二、基于学生角度 |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课堂观察 |
第一节 课堂观察量表编写及课例分析—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 |
一、课堂观察量表编写的原则、方法 |
二、课堂观察量表内容的编写 |
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例分析实例 |
第二节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批判性思维运用的因素 |
一、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
二、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影响批判性思维运用的因素 |
第三章 运用批判性思维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原则 |
一、逻辑性原则 |
二、真实性原则 |
三、批判性原则 |
四、开放性原则 |
第二节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
一、转变传统的提问观念 |
二、营造“自由”的课堂环境 |
三、把握合适的提问时机 |
四、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
第三节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实验—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 |
一、实验的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的方法与准备 |
三、实验过程 |
四、实验结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提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历史课堂提问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
(三)关于历史课堂无效提问的研究 |
三、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有效提问 |
(二)无效提问 |
四、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效提问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中学历史课堂中无效提问的调查 |
一、调查说明 |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无效提问的现状 |
一、习惯性无意义提问 |
二、惯性思维提问 |
三、背景缺失性提问 |
四、偏离集体式提问 |
五、缺乏导向性提问 |
六、环节密集式提问 |
七、填空式惩戒式提问 |
八、评价缺失性提问 |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效提问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提问观念存在误区 |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存在 |
二、对新课改教学理念认识存在误区 |
三、对课堂提问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思考 |
四、对教学中师生互动评价的误解 |
第二节 教师提问策略失当 |
一、问题设置欠妥 |
二、课堂发问不当 |
三、候答时间过短 |
四、叫答固定单一 |
五、理答笼统随意 |
第三节 教师提问后未进行反思 |
一、未站在学生立场进行反思 |
二、未立足自身专业知识反思 |
三、未立足自身专业能力反思 |
第三章 规避无效提问促成有效提问 |
第一节 更新教师提问观念 |
一、提高教师的历史观念和意识 |
二、增强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 |
三、重视课堂提问的作用 |
第二节 改进教师提问策略 |
一、问前未雨绸缪 |
二、发问灵活新颖 |
三、候答合理机智 |
四、叫答广泛多样 |
五、理答去伪存真 |
第三节 教师要主动问后反思 |
一、教思融合:提升自我反思能力 |
二、问后思索:丰富自身专业知识 |
三、践思共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调查分析 ——以“大庆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概述 |
(三) 研究方法 |
一、新课改后大庆一中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调查与分析 |
(一)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堂提问要求 |
(二) 新课改后大庆一中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
二、大庆一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 |
(一)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优化设计的原则 |
(二)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在不同环节的具体设计 |
三、新课标下大庆一中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
(一) 新课改后大庆一中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
(二)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反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4)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理论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优质提问的概述 |
第一节 优质提问的概念 |
一、理论来源 |
二、优质提问的内涵 |
第二节 优质提问的主要特征 |
一、互动性 |
二、针对性 |
三、开放性 |
四、建构性 |
第三节 优质提问的作用 |
一、有利于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二、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三、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 |
第一节 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第二节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调查结果分析与反思 |
一、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出现的主要问题 |
二、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三章 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
第一节 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应用的可行性 |
一、历史学科的特点 |
二、高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
第二节 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
一、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优质 |
二、巧妙提出问题,促进提问的优质 |
三、保证候答时间,促进学生思考 |
四、优化叫答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回答 |
五、及时恰当评价,启发深层思维 |
六、勤于反思,提升教学实践 |
第四章 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具体案例 |
第一节 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
第二节 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
第三节 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总结中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时代要求 |
1.1.2 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趋势 |
1.1.3 教师专业发展的呼唤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丰富我国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理论的思考 |
1.2.2 构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优化策略的现实依据 |
1.3 概念界定 |
1.3.1 课堂教学提问 |
1.3.2 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
1.3.3 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5 理论基础 |
1.5.1 启发式教学理论 |
1.5.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1.5.3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
1.5.4 建构主义理论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问题 |
1.6.2 研究假设 |
1.6.3 研究内容 |
1.6.4 研究思路 |
1.6.5 研究方法 |
1.6.6 研究重难点 |
第2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
2.1 基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调查 |
2.1.1 知识技能 |
2.1.2 数学思考 |
2.1.3 问题解决 |
2.1.4 情感态度 |
2.2 基于课堂师生互动的调查 |
2.2.1 CLASS简述 |
2.2.2 研究过程 |
2.2.3 研究分析 |
2.3 基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调查 |
2.3.1 周测考试 |
2.3.2 月测考试 |
2.3.3 期中考试 |
2.3.4 期末考试 |
第3章 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成因分析 |
3.1 提问类型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
3.2 提问方式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
3.3 提问频次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
3.4 提问难易程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
3.5 提问时间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
3.6 提问对象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
3.7 提问时机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
3.8 提问内容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影响 |
第4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
4.1 数学课堂提问理念的反思 |
4.1.1 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特点,关注学生切身需求,实施生命力课堂环境 |
4.1.2 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及时肯定与激励学生 |
4.2 数学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化 |
4.2.1 提问设计梯度化 |
4.2.2 提问设计多样化 |
4.2.3 提问设计人性化 |
4.2.4 提问设计去边界化 |
4.3 数学课堂提问评价机制的完善 |
4.3.1 扩充评价的丰富程度 |
4.3.2 提高评价的针对程度 |
4.3.3 加强评价之间的衔接程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的 |
(四) 研究意义 |
(五) 研究方法 |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理论依据和学科要求 |
(一) 课堂提问的理论依据 |
(二)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学科要求 |
二、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 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问卷调查 |
(二) 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 |
(一) 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原则 |
(二) 多种类型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模式 |
四、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设计后的反思 |
(一) 课堂提问的效率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作为保障 |
(二) 针对高中历史学科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下变革教学实施的需求 |
(二)适应历史学业考试变化的需求 |
(三)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 |
二、文献综述 |
(一)课堂提问研究现状 |
(二)中学历史课堂提问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阐释 |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其关系 |
第二章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启发性原则 |
三、主体性原则 |
四、关联性原则 |
第三章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目的和对象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教师访谈及分析 |
(一)教师访谈 |
(二)访谈分析 |
三、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 |
(一)问题设计方面 |
(二)课堂提问实施过程方面 |
第四章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改进对策 |
一、精心设计问题,渗透唯物史观 |
二、梳理内容体系,加强时空观念 |
三、合理运用史料,培养史料实证 |
四、保证课堂探究,提升历史解释 |
五、深化课堂内容,内化家国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关于有效性提问的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有效性提问的定义与内涵 |
(一)有效性提问的概念界定 |
(二)有效性提问的标准和特点 |
(三)有效性提问的价值目标 |
1.温故而知新 |
2.善学而乐学 |
3.思辨而启发 |
4.信息与反馈 |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开展有效性提问的原因 |
(一)有效性提问是实现国家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手段 |
1.历史课程改革对有效性提问的倡导 |
2.历史新课标对有效性提问的要求 |
3.课堂教学模式对有效性提问的关注 |
4.师生角色定位对有效性提问的倡导 |
5.注重对话的教学环境对有效性提问的支持 |
(二)历史课堂开展有效性提问的学科基础 |
1.有效性提问是历史学科属性的重要体现 |
2.有效性提问是培养学生历史批判性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 |
3.有效性提问是塑造学生实事求是品质的重要方法 |
三、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有关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二)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缺失的原因分析 |
1.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 |
2.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简单化 |
四、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原则和建议 |
(一)高中历史课堂开展有效性提问的原则 |
1.针对性与检测性相结合原则 |
2.适度性和整体性相结合原则 |
3.助学性和反思性相结合原则 |
4.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原则 |
(二)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几点建议 |
1.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问题 |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促进高效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3.建立师生、生生间有效学习共同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4.注重提问的时效性和反馈性,落实问题设置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论课堂提问在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中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 相关概念解析 |
一、通过提问培养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 通过提问培养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必要性 |
(二) 通过提问培养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可行性 |
二、高中历史课堂提问中的问题诊断——基于师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现状调查 |
(一) 课堂提问中关于史料实证素养常见问题 |
1.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伪开放问题 |
2. 呈现史料后提问方式单一 |
3. 呈现史料后的问题只为落实知识点 |
4. 呈现史料后的提问缺乏深层能力的培养以及评价 |
(二)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方面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三、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历史课堂提问策略 |
(一) 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 |
1. 多种史观引领下创设高质量开放型问题 |
2. 运用史料后使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法 |
3. 以史料实证素养培养要求为提问方向 |
4. 运用史料后呈现多种类型的提问以培养深层能力 |
(二) 提高教师的史学素养 |
四、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历史课堂提问策略效果的评价及反思 |
(一)备课时间不足的问题 |
(二)水平无法达到量性测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髙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及髙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调査问卷 |
致谢 |
(10)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社会调查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 |
(二)有效提问的理论基础 |
1、教育学理论 |
2、心理学理论 |
二、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
(一)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必要性 |
1、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要求 |
2、高考历史学科命题趋势的要求 |
3、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现状的要求 |
(二)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
1、有利于促进三大历史模块间的整合和建构 |
2、有利于把握学生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
3、有利于促进生成性史学问题的产生 |
4、有利于促进师生对话的建立和形成 |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
(一)问题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1、问题难度较低 |
2、问题较为乏味 |
3、问题联系性差 |
4、问题年级指向性差 |
(二)课堂提问过程存在的问题 |
1、提问缺乏史学严谨性 |
2、提问方式单一 |
3、学生思考时间不足 |
4、有效提问次数过少 |
四、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是制约有效提问的根本原因 |
1、教师教育观念较为滞后 |
2、教师教学技能不够成熟 |
3、教师历史问题意识缺乏 |
4、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
(二)历史学科的高考指向性是制约有效提问的重要原因 |
五、提升历史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
(一)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
1、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
2、广泛涉猎史学读物 |
3、注重提高专业技能 |
(二)历史教师有效提问实施策略 |
1、课前问题设计策略 |
2、课中细节处理策略 |
3、课中评价实施策略 |
4、课后教学反思策略 |
(三)历史教师职后再提高策略 |
1、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历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
2、学校定期组织历史学科听、评课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运用批判性思维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研究 ——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D]. 周夕雨. 扬州大学, 2019(02)
- [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提问研究[D]. 万美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调查分析 ——以“大庆一中”为例[D]. 孟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01)
- [4]优质提问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施梦柯.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研究[D]. 孙蓓.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D]. 贾森浩.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7]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研究[D]. 单小珂. 鲁东大学, 2020(01)
- [8]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探究[D]. 樊松松.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9]论课堂提问在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中的培养研究[D]. 邵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探究[D]. 苗碧. 渤海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