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大选后局势问答(论文文献综述)
黄筱茵[1](2020)在《新媒体时代台湾媒体假新闻传播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自新闻业诞生以来,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都长期饱受假新闻的侵害之苦,假新闻就如顽疾一般与新闻共生长,并且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形态和传播渠道。近几年来台湾政党的频繁轮替让岛内政局常年处于动荡状态,对新闻自由的盲目推崇一度使得台湾媒体数量野蛮式增长;而随着台湾4G网络和智能手机覆盖率的逐渐展开,新媒体在岛内的发展与使用稳步上升,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遭到新媒体的挤压,彼此间的生存竞争更加恶劣,假新闻问题初露苗头。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民进党落败,在政治因素和商业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民进党最终将败选矛头指向了选举期间针对候选人蔡英文的假新闻攻击,至此岛内政党之间的政治斗争、媒体的生存困境与操纵舆论的假新闻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岛内热点话题。为此本文将以近年来台湾出现的假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关注在新媒体时代下,台湾特殊的政治与新闻生态对假新闻的产制与传播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分析台湾现行的应对机制在打击假新闻时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困境,最终归纳出导致台湾假新闻泛滥的核心关键,进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将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从问题入手,通过阐述中西方学者对假新闻的定义与分类,分析假新闻作为一种正常的“伴生”现象,历来是与媒体发展共存的,进而提出将台湾假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和议题的意义。第二部分将结合台湾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了解当前台湾传统媒体面临的生存危机给假新闻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同时引述台湾假新闻案例的传播现象,解读其在台湾政治与商业利益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生产与传播方式的特殊性。第三部分则主要介绍了台湾当前在应对假新闻问题上采取的政策与手段,从台湾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以及对根本原因的忽视导致治理效果不佳的困境中进行思考和反思,提出对解决当前台湾假新闻困境更为有效的建议与展望。
刘果果[2](2019)在《新闻游戏的学理审视与实践思考》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不同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跨界,游戏产业已逐渐超越“第九艺术”范畴,应用到军事、教育、医疗、社会服务、新闻传播等领域。与此同时,媒介融合也成为当前传媒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催生媒体形态的不断变化。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支持,新闻游戏在新技术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实现了传媒技术、内容、产品形态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新闻游戏的诞生和发展不仅符合时代的需求,也为游戏业的转型升级和新闻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因此,研究新闻游戏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厘清了多个概念与新闻游戏的关系。从学理的视角探讨了新闻游戏的本质与形态。同时,为了避免论述上的空洞,本文还从现有情况出发,立足国内外的典型新闻游戏案例,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新闻游戏的设计原则和叙述策略。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对新闻游戏做出了合理的价值评判,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的目的在于梳理新闻游戏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创新点以及存在的难点。第二部分是探讨与思考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二和第三章。这部分内容围绕目前新闻游戏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结合业界的实践情况,在立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闻游戏的本质、形式以及设计和叙述策略。通过对多组概念进行辨析,本文确定了新闻游戏的本质属性为游戏,同时,在形态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本文根据选题时间、题材内容、游戏方式和游戏功能四个方面对新闻游戏进行了分类,以便从多角度认识新闻游戏的内涵和外延。另外,针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游戏业与新闻业相结合的融合视角,从设计原则、故事内容和叙述话语三个多方面探讨了新闻游戏的设计和叙述策略,为新闻游戏未来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第三部分为总结和建议部分,即第四和第五章。这一部分对新闻游戏具有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对未来新闻游戏的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对新闻游戏的价值评判与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存在些许差异,而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新闻游戏本质认识的不同。本文认为,新闻游戏对游戏业和新闻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对游戏业而言,一方面新闻游戏能够帮助大众了解游戏的正面价值和社会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大众对游戏的负面认知;另一方面,新闻游戏能够激发游戏跨界发展的活力,为游戏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对新闻业而言,新闻游戏更多的发挥了借鉴和参考意义。受新闻游戏的启发,新闻业可以在游戏化思维的指导下制作游戏化新闻产品,以此吸引读者、丰富报道形式,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融合的边界,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最后,基于目前新闻游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议,以推动新闻游戏未来的发展。
秦守玉[3](2019)在《对海峡两岸报媒中“慰安妇”报道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二十二》于2017年首次在中国大陆公映,国内对“慰安妇”的热议如潮般涌现,一时间,这个几度失声的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媒体争相关注的对象。这个二战期间的女性受害群体,属于多个国家(地区)共同的历史记忆,中国作为二战中受害最大的国家,经学者与志愿者的研究,中国“慰安妇”的悲惨故事得以揭晓,而台湾有着日本殖民统治的记忆与意识,“慰安妇”也是该地区历史悲剧中的一员,对于有着共同血脉的海峡两岸,因被分裂的社会、文化、历史构成的影响,两岸媒体会如何建构“慰安妇”议题,存在哪些不同侧重的特点,在话语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若有,差异是如何体现的?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与《自由时报》十年间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比较视角出发试图梳理两岸“慰安妇”媒介图像、形象描绘及报道话语。研究发现,两份报纸的媒介图像与形象描绘整体上趋于一致,不同在于,《中国青年报》侧重纪念式报道,注重专家学者和志愿者的研究,文本体裁使用多样化,以评论作为呈现媒体观点的重要载体,呈现较为沉重的“慰安妇”形象与生活,构建战争受害者的身份,凸出历史创伤;《自由时报》侧重民间团体的资料,文本体裁单一消息化,图片使用繁多,作者观点时而夹于信息文本间,偏向于呈现较为乐观、轻松的“慰安妇”生活,强调女性人权。在报道话语上,《中国青年报》以民族主义话语来叙述,新闻用语规范化,表达方式模式化、严肃化,体现权威严谨的报刊姿态,互文性体现在直接话语描述与历史资料的运用上;《自由时报》呈现“省和族籍”的话语,本土化与泛政治化倾向明显,新闻用语直白通俗,不拘于语法,表达方式略显口语化,表现台湾媒体通俗化与商业化态势,互文性表现在间接话语描述与报道的连续性上。
隗晓[4](2019)在《国际问答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与国家形象 ——以Quora“中国”话题为例》文中指出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中扮演主导角色,经常提供信息给他人,并对他人进行积极引导的人物。他们在传播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中介或过渡作用。本研究选取国际问答社区Quora“中国”话题的意见领袖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意见领袖及国家形象相关理论,使用语义分析及文本分析方法,探讨了Quora“中国”话题中意见领袖的特征、涉华内容和意见领袖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及传播效果。研究发现,Quora“中国”话题的意见领袖大多来自美国、中国,以男性居多;意见领袖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能熟练使用英文在Quora上回答问题,流利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探讨;意见领袖多为草根型的中国通,大部分意见领袖在中国居住过或有多次来华经历,对中国比较了解;同时意见领袖在“中国”话题社区内活跃度高,关注时事热点,引导话题社区的舆论走向,并主动开设专栏,生产优质内容。本文使用语义分析方法对意见领袖的涉华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意见领袖涉华内容的语义网络以China为中心,在China节点的周围,围绕着people,America,government,country,economy等较大节点,这6个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构成了意见领袖的主要涉华内容。意见领袖对中国的社会民生、政治及经济议题最为关注,共占据62%,其次国际关系议题占据13%,两岸关系议题占据8%。Quora“中国”话题下的意见领袖整体对中国持正面态度,塑造出了发展迅速、社会稳定、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多样和谐、坚持和平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中国形象。意见领袖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时,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技巧的角度提高了自身作为信源的可信度,并增强了内容说服力,提升了传播效果。意见领袖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效果较好,对受众理性客观地认知中国形象起到了引导作用。
赵庆华[5](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慧[6](2018)在《新闻游戏对社会情境的建构与解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游戏是新闻和游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媒介形式,它以程序性修辞为根基,通过多媒体和游戏技术来建构互动式的社会模型,从而报道新闻。本文旨在从社会互动的视角来研究新闻游戏,运用历史研究、内容分析、社会情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以综合性的、历时性的和动态的眼光来考察新闻游戏的历史嬗变、生产和传播过程,进而在具体传播语境中分析新闻游戏对社会情境的建构与解构。首先,笔者将使用历史深描的手法还原新闻与游戏相遇的场景,对新闻游戏的本质属性进行探讨;然后介绍新闻游戏的生产、传播和发展呈现出何种样态,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是否有所变革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不同的新闻游戏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如何描述和报道社会现实、如何对社会情境进行建构和解构,以及这种作用过程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另外,此研究还借鉴了威廉·斯蒂芬森提出的大众传播游戏理论中的相关概念进一步分析新闻游戏的社会功能,同时笔者也总结了新闻游戏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闻业的整体发展前景来推测新闻游戏未来的发展趋势。
郭冬梅[7](2017)在《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中提出作为"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不仅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根植于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革命文化是共产党人探索和构建新的文化自信的重大成果,它传承于并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成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同时又是革命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性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西方文化领导权的逐渐式微,中国发展道路优越性的逐渐呈现,更增强了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骨气和底气。
沈和[8](2017)在《21世纪初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权益、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在国家战略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近代以来,日本在追求“大日本主义”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采取了“海洋强国”的战略模式。在“扩张——收缩——再扩张”的战略模式演变中,不断扩大本国的海上势力范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海洋扩张由隐性渐进发展向显性激进发展方向转变,其海洋安全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探究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发展与调整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规律,明确其战略未来走向,本文共分为五章,通过海权论的理论视角,搭建了“地缘特性——国家定位——战略需求——战略路径——战略走向”这一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逻辑分析框架。第一章基于地缘政治学中的海权论及其衍生理论,搭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探析日本学界对于海权论的内化与应用过程,将西方理论与日本海洋安全实践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外部环境的作用下,日本在海洋防御理论与海洋扩张理论的交替影响中,其战略模式呈现出阶段式的发展特征。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追求海洋大国的战略目标”、“选择与强者结盟的战略手段”和“重商主义的战略风格”三方面特征。第二章按照“地缘特性——国家定位——战略需求——战略路径”的内在逻辑,以马汉提出的海权六要素为分析模板,明确了日本的海洋地缘特性和海洋国家定位。在此基础上,解读了日本在不同时期对于海洋国家的身份认知。无论是幕府末年的“海国”、还是二战后的“不沉航母”,又或是21世纪以来的“海洋国家”,日本的这一自我定位中潜藏着贸易需求引发的的扩张性战略动机,以及对他国控制海上航路的焦虑。上述战略需求是日本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海洋安全战略的核心推动力,决定了其战略演变的内在规律,是本文推导其战略发展走向的内在逻辑基础。第三章梳理了21世纪初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实施所面临的国际体系和国内环境等现实基础,包括国际体系的大国因素、东亚区域体系的结构性因素、以及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归纳了当前日本推行“海洋强国”战略的主要战略内容,包括调整防卫态势和构建新的地缘政治理念两个方面。明确了在“海洋国家”的“国家定位”下,日本的“战略需求”在新世纪的战略环境中的表现方式,力求探究外界因素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制定之间的相关性。第四章归纳了21世纪初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实践的四种基本路径,即双边同盟路径、多边同盟路径、区域网络路径、以及拓展潜在权力空间的新路径。在上文中提到的国际与国内新态势的共同作用下,日本将日美海权同盟作为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军事行动和提升政治地位的基础;将多边同盟对话机制和应用集体自卫权作为介入区域内海洋争端和实施军事干预的借口;以“航行自由”为突破口,以价值观外交和经济拉拢为手段,构建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海上霸权网络,打造海上贸易通道的延伸;同时以科技外交和对外援助为诱饵,向以北极地区为代表的潜在权力空间拓展势力范围,明确了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扩张本质。第五章在上文得出的内在逻辑与规律的基础上,预测了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未来走向。即延续海洋扩张的发展道路,通过军力提升和经济拉拢等多重手段,完成“远交近攻”的同盟框架搭建,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政治与军事大国地位,维护本国在更广阔海域内的霸权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这一发展趋势给我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海洋安全战略发展的建议。本文以海权论为理论基础,利用“地缘特性——国家定位——战略需求——战略路径——战略走向”这一逻辑分析框架,考察了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内在演变规律以及战略实施模式。日本的海洋安全战略受制于不同时期的外部环境因素,同时也受制于自身的海洋地缘特性、国家利益追求、国家目标设定等诸多因素。在不同时期侧重不同的利益诉求、实施手段和战略目标,呈现出“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历史演变规律。本文将日本海洋地缘特性中所表现出的优势和劣势作为判定其国家身份和历史定位的横轴,将不同时期日本面临的国际体系结构和国内经济社会因素作为历史演变分析的纵轴,通过对日本海洋安全战略演变的回顾、现实模型的解析、以及未来趋势的研判,勾画出了日本“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路线图,探究了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规律。通过对内在规律和演变规律的系统性研究,可以看出日本的岛国地缘特性和由此引发的战略需求是其制定海洋安全战略的内在主导因素。这一内在因素所具有的持续性特征,导致“海洋强国”的战略模式在日本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所体现,并且在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发展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侧重,构成了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发展规律。未来的日本海洋安全战略也将延续这一规律,为了实现对更广阔海域的霸权控制,正在由单纯的海洋经济大国向海洋军事大国和海洋政治大国方向推进,日本进入了新的海上霸权扩张期。
王津京[9](2017)在《“相声剧”的历史演变与审美特征》文中提出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围绕“相声剧”这一形式的创作实践和理论认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大陆和台湾相关创作情况和理论认识的总结将详细描述这一过程,并进行评述。大陆地区最早出现的以何迟的作品为代表的相声剧,以及后来的新编相声剧在相声与戏剧的集合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多层叙事情境、评论性、表演的灵活性是这些作品的主要特征。相对地,滑稽戏曲(反串戏)应归属戏曲,“笑剧”由于失去传承已成为特定名词,移植自滑稽戏的“相声剧”只是一种喜剧,它们都不属于相声剧概念范畴。台湾相声剧是在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并主要在西方戏剧理论影响下产生的戏剧创作形式。赖声川的相声剧因多时空叙事的创作方法和悲喜交融的戏剧风格体现出独特的魅力,“相声瓦舍”的作品充分利用了相声的元戏剧性和荒诞性,使相声剧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式,并扩展了相声剧的题材范围。比较两岸相声剧创作情况,台湾相声剧体现出更明显的独特性,并且在形式上可以涵盖大陆的相关创作。因此,相声剧概念也主要以台湾相声剧为总结对象。相声剧是表演者以“表演相声”为主要行动,并在表演过程中构建至少两个的叙事时空,以表演者在不同时空中的行动(主要是话语)之间的对比联系,展现对中心议题的理性讨论与感性回应的戏剧。相声剧概念的内涵包括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行动,以相声形式为基础构建多层时空,以喜剧为主的多元化审美风格和以复合行动与即兴反应为特征的表演方式四个方面。从戏剧发展的历史来看,相声剧同时体现出表现主义戏剧与象征主义戏剧的特征,相声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工具。从1996年至今,“相声瓦舍”成立30年,创作了三十余部舞台剧作品。从诠释相声时体现出的主观性开始,瓦舍表演者们对相声的表演进行了戏剧化的改造。纵观瓦舍作品整体走向,相声的段子结构,利用戏仿技巧借古讽今、以古喻今,情感表达上的悲喜交融基本不变,整体结构从完整逐渐转向松散,情节上从较为固定的情境逐渐走向虚置的表演氛围,演员主观意识不断增强,体现出明显的元戏剧性。从现有相声剧作品来看,相声剧中的相声形式,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联结起来,形成了以幽默和玄妙为主的审美特征。戏仿理论和元戏剧理论对相声剧创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缪芹[10](2017)在《“场域”视角下大陆赴台驻点记者研究》文中指出1991年大陆第一批记者范丽青,郭伟峰赴台进行采访,标志着台湾地区与大陆的双向互通模式正式打开。2001年大陆派驻第一批记者赴台驻点进行采访,两岸的新闻交流开始走向常态化。作为两岸交流的先行者和对岸想象的传播者,大陆驻台记者在两岸交流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为切入点,将大陆驻台记者群体的活动空间视做一个微观的“新闻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对这一群体进行分析:首先从历史层面来分析,1991年台湾开放大陆记者赴台采访至今相关的的政策变化以及记者新闻实践的变化,发现大陆记者赴台驻点政策处于不断地波动变化中,主要受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力——政治关系的影响,驻台记者们的日常新闻活动由于政策的管制依然有诸多不便之处。其次,从现时层面上通过对驻点记者的访谈,发现大陆记者群体进入台湾这个环境,形成—种牢固的紧密的合作关系,追求共赢而非竞争状态;驻台记者作为新闻场域中的行动者,其新闻活动且具有极高度的“他治性”;新闻场域中各种资本相互转换,政治资本是最重要部分;记者们的生产惯习以“隐藏式采访”及“合作互通”等形式呈现。
二、台湾大选后局势问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大选后局势问答(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时代台湾媒体假新闻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中西方对假新闻的不同定义 |
二、 不同体制与意识形态下假新闻的分类 |
三、 假新闻定义和分类的重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概念阐释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相关概念阐释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假新闻与媒体的博弈 |
第一节 媒体与假新闻的“伴生”关系 |
一、 中西方媒体的“伴生”现象 |
二、 “伴生”现象受到时代演变的影响 |
第二节 中西方对假新闻的不同应对方法 |
第三节 台湾媒体的假新闻泛政治化现象 |
一、 当前台湾社会新闻泛政治化的表征 |
二、 新闻泛政治化的体制和立场诱因 |
三、 媒体的颜色化加剧了新闻的泛政治化趋势 |
第三章 台湾媒体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 |
第一节 台湾新媒体成为假新闻的新传播载体与温床 |
一、 网路快速发展下手机成为主流传播平台 |
二、 媒介融合趋势中资讯软体成为阅览新闻首选 |
三、 外来社交平台垄断导致假新闻全球化 |
第二节 台湾假新闻的产生方式 |
一、 煽动目标群体情绪的“证词法” |
二、 台湾受众的“花车乐队效应” |
三、 新闻标签滥用导致的过度解读 |
第三节 台湾假新闻的传播方式 |
一、 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 |
二、 媒体生态困境加剧假新闻传播的发酵 |
三、 自媒体平台接力假新闻的传播 |
第四章 台湾媒体假新闻的纠错手段与困境 |
第一节 台湾对假新闻传播的行政手段 |
一、 相关新闻法律法规的出版和修订 |
二、 媒体行为约束机构的建立 |
三、 第三方独立监管手段的引入 |
第二节 台湾对假新闻的社会控制 |
一、 “把关人机制”的演变 |
二、 网络信息甄别平台的建立 |
第三节 台湾遏制假新闻面临的困境 |
一、 政党斗争促成假新闻的生态链 |
二、 媒体狂欢下假新闻的存在合理化 |
三、 新闻专业主义在资本面前的瓦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新闻游戏的学理审视与实践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文献综述 |
1.3.2 研究述评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2 新闻游戏的本质与形态 |
2.1 新闻游戏相关概念辨析 |
2.2 新闻游戏的本质探究 |
2.2.1 新闻游戏是游戏非新闻 |
2.2.2 新闻游戏是新形式的媒介融合 |
2.3 新闻游戏的分类依据与形式 |
2.3.1 选题时间 |
2.3.2 题材内容 |
2.3.3 游戏方式 |
2.3.4 游戏功能 |
3 新闻游戏的设计与叙述策略 |
3.1 新闻游戏的设计原则 |
3.1.1 题材选择:平衡新闻性和娱乐性,避免选题不当 |
3.1.2 设计过程:把握作品构成规律,确立差异化思维 |
3.1.3 追求目标:兼顾功能性和可玩性,实现新闻游戏正向价值 |
3.2 新闻游戏的故事内容 |
3.2.1 故事情节:立足新闻事实,把握冲突悬念 |
3.2.2 人物角色:遵照人物原型,避免凭空设计 |
3.2.3 场景设计:还原新闻现场,烘托游戏氛围 |
3.3 新闻游戏的叙述话语 |
3.3.1 叙事视角:第一与第三人称视角结合,增强游戏沉浸感 |
3.3.2 叙事方式:线性与非线性叙事结合,丰富玩家叙事体验 |
3.3.3 叙事结构:以交互为核心,打破传统叙事模式 |
4 新闻游戏的价值判定 |
4.1 改变大众对游戏的负面认知 |
4.2 跨界融合激发游戏产业活力 |
4.3 提高年轻用户群体对新闻的接触意愿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内外典型新闻游戏案例 |
附录2 :国内外典型游戏化新闻案例 |
附录3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对海峡两岸报媒中“慰安妇”报道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形象建构研究综述 |
1.2.2 “慰安妇”研究综述 |
1.2.3 媒体中的“慰安妇”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对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3 样本选取 |
1.4.4 类目制定 |
1.4.5 编码信度检测 |
第2章 “慰安妇”议题的媒介呈现要素分析 |
2.1 报道信息量 |
2.1.1 报道数量、时间 |
2.1.2 文本体裁:《中青》各有涉及,《自由》多“消息” |
2.1.3 图片使用考察:《自由》多用新闻图片 |
2.2 信息来源 |
2.2.1 消息来源:《中青》重专家学者,《自由》重民间团体 |
2.2.2 作者来源:“本报记者”为主,《中青》多元,《自由》单一 |
2.3 报道主题:“政治”为主,“历史”《自由》弱于《中青》 |
2.4 媒体立场与倾向:都以“中立”为主 |
2.5 小结 |
第3章 话语分析 |
3.1 标题分析 |
3.1.1 两报都以“陈述式”标题为主 |
3.1.2 标题呈现主体:《中青》宏观集中,《自由》分散细化 |
3.1.3 标题呈现态度:《中青》多“呼吁”,《自由》多“局势” |
3.1.4 小标题的运用:《自由》多于《中青》 |
3.2 引语探究:《中青》“直接”,《自由》“间接” |
3.3 语词分析 |
3.3.1 热词:“历史”词频差异较大,“日本”“安倍”权重相反 |
3.3.2 语词表达:《中青》模式化,《自由》网络化 |
3.4 互文性 |
3.4.1 明确的互文性:《中青》略强于《自由》 |
3.4.2 互为话语性:《中青》严谨规范,《自由》直白通俗 |
3.5 小结 |
第4章 “慰安妇”图像描绘 |
4.1 “慰安妇”媒介形象塑造 |
4.1.1 两报都呈现“群体”式的普通老人晚年形象 |
4.1.2 “受害者”之下的“历史证人”与“外交物品” |
4.1.3 生活状态总体偏差 |
4.1.4 均呈现“对日索赔”的主要行为模式 |
4.2 “慰安妇”建构特点 |
4.2.1 两报都以“正面”形象为主 |
4.2.2 政治角力的工具:《中青》历史化,《自由》政治化 |
4.2.3 民间力量推动的索赔:大陆“外援”,台湾“本地” |
结论与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国际问答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与国家形象 ——以Quora“中国”话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意见领袖研究 |
一、意见领袖的缘起 |
二、社交媒体中的意见领袖 |
三、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的意见领袖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研究 |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二、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社交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和国家形象研究 |
一、社交媒体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影响 |
二、意见领袖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影响 |
三、社交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影响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语义分析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第三节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Quora“中国”话题的意见领袖特征及其涉华内容 |
第一节 意见领袖的总体特征 |
一、意见领袖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二、意见领袖的网络行为特征 |
第二节 意见领袖的涉华内容 |
一、高频词分析 |
二、语义网络分析 |
三、主题建模分析 |
四、情感分析 |
第五章 Quora“中国”话题意见领袖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及其传播效果 |
第一节 意见领袖塑造的中国形象 |
第二节 意见领袖如何对中国形象进行塑造 |
一、传播者和信源可信度 |
二、传播内容和说服力 |
三、传播技巧和影响力 |
第三节 意见领袖塑造的中国形象对受众的传播效果 |
一、形成正面态度的受众 |
二、加强原有正面态度的受众 |
三、改变原有负面态度的受众 |
四、负面态度没有改变的受众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讨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
一、郡城天后宫 |
二、北港朝天宫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
一、信仰风俗 |
二、祭祀仪式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
一、参与公益事业 |
二、移民精神安慰 |
三、同乡联系纽带 |
四、教育教化民众 |
五、军事战略防御 |
六、处理族群纠纷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新闻游戏对社会情境的建构与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新闻游戏 |
1.3.2 社会情境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社会情境分析法 |
1.5.4 文献分析法 |
1.6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1.6.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6.2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新闻游戏的出现、传播与发展 |
2.1 新闻与游戏相遇 |
2.1.1 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游戏与人类文明 |
2.1.2 现实背景:现代新闻事业的兴起和游戏化创新 |
2.1.3 呈现形式:新闻游戏的雏形——填字游戏 |
2.1.4 反响和后续:严肃化和多功能化 |
2.2 从媒体游戏到新闻游戏 |
2.2.1 媒体游戏 |
2.2.2 新闻游戏 |
2.2.3 媒体游戏转变为新闻游戏的原因 |
2.3 新闻游戏的定义 |
2.3.1 新闻游戏是新闻还是游戏? |
2.3.2 新闻游戏传播的是观点吗? |
2.3.3 什么是新闻游戏? |
2.4 新闻游戏的特点 |
2.4.1 生产环节 |
2.4.2 传播环节 |
2.4.3 反馈环节 |
2.5 新闻游戏的类型 |
2.5.1 形式 |
2.5.2 平台 |
2.5.3 内容 |
2.5.4 规模 |
2.5.5 功能 |
2.6 新闻游戏对新闻业的变革 |
2.6.1 新闻生产层面 |
2.6.2 新闻传播层面 |
2.6.3 媒介经营和发展层面 |
第三章 新闻游戏对社会情境的建构与解构 |
3.1 政治类:FloppyCandidate |
3.1.1 作品介绍 |
3.1.2 建构方式和过程 |
3.1.3 建构作用机制 |
3.1.4 解构方式和过程 |
3.1.5 解构作用机制 |
3.2 经济类:CutthroatCapitalism |
3.2.1 作品介绍 |
3.2.2 建构方式和过程 |
3.2.3 建构作用机制 |
3.2.4 解构方式和过程 |
3.2.5 解构作用机制 |
3.3 军事类:SyrianJourney |
3.3.1 作品介绍 |
3.3.2 建构方式和过程 |
3.3.3 建构作用机制 |
3.3.4 解构方式和过程 |
3.3.5 解构作用机制 |
3.4 环境类:ThinkLikeAMayor |
3.4.1 作品介绍 |
3.4.2 建构方式和过程 |
3.4.3 建构作用机制 |
3.4.4 解构方式和过程 |
3.4.5 解构作用机制 |
3.5 科技类:《带你体验真实版“星际穿越”》 |
3.5.1 作品介绍 |
3.5.2 建构方式和过程 |
3.5.3 建构作用机制 |
3.5.4 解构方式和过程 |
3.5.5 解构作用机制 |
3.6 小结 |
第四章 新闻游戏的社会功能及局限 |
4.1 社会功能 |
4.1.1 传播具体信息 |
4.1.2 构建社会情境 |
4.1.3 共享传播乐趣 |
4.1.4 形成社会文化 |
4.1.5 培养社会公民 |
4.2 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
4.2.1 存在问题 |
4.2.2 制约因素 |
4.3 未来发展 |
4.3.1 内部提升 |
4.3.2 外部助力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文化的生成与起承转合 |
(一)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衰落 |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自信确立的成功尝试 |
1. 革命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
2. 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石 |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成与成功实践 |
(一) 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 |
(二) 新世纪以来美欧局势的动荡 |
1. 政治军事方面 |
2. 经济方面 |
3. 社会文化方面 |
(三) 中国国内民间文化自信的增强 |
1. 民间舆论界 |
2. 民间心理对文化自信的渴求 |
3. 民间对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自信 |
(8)21世纪初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逻辑结构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章 海权理论与海洋安全战略实践 |
1.1 西方的海权理论及其发展 |
1.1.1 海权论的基本理论 |
1.1.2 影响海权的六要素 |
1.1.3 海洋防御理论的类型 |
1.1.4 海陆对抗理论的发展 |
1.2 日本的海防论、海洋扩张论及其理论变迁 |
1.2.1 日本的海洋防御理论 |
1.2.2 日本的海洋扩张理论 |
1.2.3 日本海权理论的变迁 |
1.3 西方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实践 |
1.3.1 西方的海洋强国模式与霸权的交替 |
1.3.2 日本的海洋安全模式与日本的兴衰 |
小结 |
第2章 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 |
2.1“海国日本”的地缘特性与国民性特征 |
2.1.1“海国日本”的地缘特性 |
2.1.2“海国日本”的国民性特征 |
2.2 不同历史时期“海洋国家”的战略定位与战略需求 |
2.2.1 日本海洋国家的战略定位 |
2.2.2 日本海洋安全的战略需求 |
2.3 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历史进程 |
2.3.1 近代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全面扩张 |
2.3.2 二战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收缩与发展 |
2.3.3 冷战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再调整 |
2.3.4 21 世纪初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再扩张 |
小结 |
第3章 21 世纪初日本海洋安全的战略考量 |
3.1“制海权的碰撞”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再思考 |
3.1.1 日本海洋国家的战略文化与战略实施 |
3.1.2“朝鲜威胁”与日本海洋安全理念的重新界定 |
3.1.3 东亚海洋权益争端与日本海洋安全政策的完善 |
3.1.4“亚太再平衡”与日美防卫分担体制的调整 |
3.2“积极和平主义”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再摸索 |
3.2.1 结构性困境与“积极和平主义”理念的提出 |
3.2.2“积极和平主义”与“大日本主义”路线的回归 |
3.2.3“积极和平主义”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 |
3.3 防卫态势的调整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再强化 |
3.3.1 从“基础防卫”到“统合机动防卫”的理念转变 |
3.3.2 集体自卫权解禁的体制突破 |
3.3.3 海上自卫队战略能力的强化 |
3.4“印太”概念的提出与海洋安全理论的再构建 |
3.4.1“印太”地缘政治概念的提出 |
3.4.2 日本“印太”海洋安全地缘新理念的形成 |
3.4.3“印太”战略理念与日本海洋安全理论 |
小结 |
第4章 21 世纪初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实施的基本路径 |
4.1 日美双边同盟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效能的提升 |
4.1.1 日美海权同盟关系的再定义 |
4.1.2 日美海洋安全合作领域的拓展 |
4.1.3“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改与同盟效能的提升 |
4.2 日美澳印多边战略对话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机制的充实 |
4.2.1 日美澳印多边战略对话机制的创设 |
4.2.2 日印海洋安全合作体制的架构 |
4.2.3 日澳“准同盟”关系的构建 |
4.3“两洋交汇战略”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区域网络的打造 |
4.3.1“印太”军事安全网络 |
4.3.2“印太”经济安全网络 |
4.3.3“印太”反海盗安全网络 |
4.3.4“印太”海洋主导权的争夺 |
4.4 北极战略与日本潜在海洋权力空间的拓展 |
4.4.1 日本北极战略的强化与提升 |
4.4.2“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的摸索与拓展 |
小结 |
第5章 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战略影响 |
5.1“大国化”与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 |
5.1.1 日本“大国化”的未来发展态势 |
5.1.2 日本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新动向 |
5.2 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
5.2.1 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多重影响 |
5.2.2 中国的战略应对与策略选择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相声剧”的历史演变与审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 |
第一章“相声剧”现象概述与相声剧概念 |
第一节 大陆地区相声剧基本情况概述及评议 |
一、融合观念的源起——“相声剧”萌芽 |
二、新中国 新气象——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相声剧”作品 |
三、“相声剧”进入文艺理论——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相声剧”作品与评论 |
四、“台风”过后——20 世纪90年代至今的“相声剧” |
第二节 台湾相声剧的产生与发展 |
一、20 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的历史背景 |
二、台湾相声剧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相声剧概念问题 |
一、相声剧概念 |
二、相声剧概念的内涵 |
三、相声剧概念的外延——从“剧种”到戏剧流派 |
四、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相声剧创作观念与作品分析——以“相声瓦舍”创作者及作品为例 |
第一节 台湾相声剧主要创作者及其创作观念 |
一、即兴创作方法 |
二、“相声瓦舍”主要创作者 |
三、冯翊纲对相声的认识及相声剧创作观念 |
第二节“相声瓦舍”主要作品分析 |
一、传统相声改编——《张飞要出来了,别害怕》《哈戏族》《他怎么那么红》 |
二、大话官场——《相声说跨鬼子们》《状元模拟考》《大唐马屁精》 |
三、关于幻觉的反思——《东厂仅一位》 |
四、平凡的诗意——《春夏秋冬》 |
五、童话式的“中华民国”史——《恶邻依依》 |
六、其他作品 |
第三章 相声剧的审美特征与创作理论 |
第一节 相声剧的审美特征——幽默与玄妙 |
一、幽默——理性与情感 |
二、玄妙——“刹那间的永恒” |
第二节 相声剧的创作理论 |
一、相声剧创作的一般理念 |
二、戏仿技巧的应用 |
三、元戏剧理论的应用 |
余论:相声剧是不是一种会僵化的形式 |
附录一 大陆相声剧创作情况一览(20 世纪 40—80 年代) |
附录二“相声瓦舍”作品年表 |
附录三“相声瓦舍”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场域”视角下大陆赴台驻点记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两岸关于驻点记者研究 |
2.1.1 大陆两岸驻点研究 |
2.1.2 台湾地区两岸驻点研究 |
2.2 场域理论综述 |
2.2.1 国外场域理论的源流和发展 |
2.2.2 国内“场域”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发展脉络描摹 |
3.1 萌芽试水阶段(1990.7-2000.5) |
3.2 加速升温阶段(2000.11-2005.4) |
3.3 低迷停滞阶段(2005.4-2008.5) |
3.4 重启友好阶段(2008.6-至今) |
第四章 “场域”视角下大陆驻台记者的新闻实践 |
4.1 新闻实践的空间:场域 |
4.1.1 新闻场域的历史建构 |
4.1.2 场域中新闻生产逻辑 |
4.2 多重资本的转换 |
4.2.1 政治资本 |
4.2.2 经济资本 |
4.2.3 文化资本 |
4.2.4 社会资本 |
4.3 新闻实践的惯习 |
4.3.1 惯习的表征与实质:流动性与稳定性 |
4.3.2 惯习的形成:“政治正确性”的指导 |
4.3.3 惯习的外化:策略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台湾大选后局势问答(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台湾媒体假新闻传播机制研究[D]. 黄筱茵. 华侨大学, 2020(02)
- [2]新闻游戏的学理审视与实践思考[D]. 刘果果. 重庆大学, 2019(01)
- [3]对海峡两岸报媒中“慰安妇”报道的比较研究[D]. 秦守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4]国际问答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与国家形象 ——以Quora“中国”话题为例[D]. 隗晓.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9)
- [5]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6]新闻游戏对社会情境的建构与解构[D]. 张慧. 西北大学, 2018(01)
- [7]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J]. 郭冬梅.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8]21世纪初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研究[D]. 沈和. 吉林大学, 2017(09)
- [9]“相声剧”的历史演变与审美特征[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3)
- [10]“场域”视角下大陆赴台驻点记者研究[D]. 缪芹. 厦门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