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氟、土壤氟、粮食氟与氟斑牙(论文文献综述)
何令令[1](2020)在《不同地质背景区氟的分布特征与人体氟暴露水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氟是一种对人体具有双阈值效应的卤族气体元素,摄入适量的氟有助于保护牙齿、防止骨骼疾病,氟摄入过量会引起氟斑牙与氟骨症,地方性氟中毒已成为突出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氟地球化学异常是被认为是导致人体氟暴露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我国西南燃煤型氟暴露地区对人体氟暴露的“源”及其暴露途径尚存在争议,尤其是燃煤和饮水氟含量较低区域产生的地方性氟中毒现象的原因和机理尚不明确,低背景区氟健康的高风险已成为医学地质学关注的焦点之一。论文选取贵州省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病区—黔西县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煤系地层区(A村)、碳酸盐岩裸露区(B村)和第四纪红色黏土埋藏型丘陵(C村)不同地质背景区水(35件)、土(79件)、煤(71件)、食物(173件)、人体头发(329件)和指甲(287件)等样品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区域地质环境背景不同差异制约着各区域环境介质(饮水、土壤、煤、和食物)氟含量分布特征。煤系地层、碳酸盐岩裸露区、第四纪红色黏土埋藏型丘陵区的水氟均值分别为0.12mg/L和0.08mg/L、0.19mg/L;煤系地层区表层土壤总氟(Ft)与水溶氟(Fw)分别为564.84~911.04 mg/kg、0.9~4.62 mg/kg,碳酸盐岩裸露区的Ft与Fw分别为798.82~829.13 mg/kg、1.08~0.22 mg/kg,第四纪红色黏土埋藏型丘陵区的Ft与Fw分别为1608.12~2113.42 mg/kg、4.89~9.92mg/kg。煤系地层区与碳酸盐岩裸露区、第四纪红色黏土埋藏型丘陵区粘土中总氟均值为920.32 mg/kg、1621.22 mg/kg、2720.90 mg/kg,达到了污染水平。各区域煤氟含量远低于土壤,煤系地层区、碳酸盐岩裸露区、第四纪红色黏土埋藏型丘陵区的煤氟平均值均值分别为207.13 mg/kg、245.28 mg/kg、131.74 mg/kg。此外,煤系地层区、碳酸盐岩裸露区、第四纪红色黏土埋藏型丘陵区的煤烘辣椒氟含量较高,均值分别为371.60 mg/kg、177.32 mg/kg、67.36 mg/kg。所以,高氟含量的环境介质是燃煤型地氟病区氟迁移转化的氟源。(2)不同地质背景区饮水氟、表层土壤总氟(Ft)及水溶氟(Fw)的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煤系地层区与红色黏土丘陵区煤中总氟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煤系地层区与碳酸盐岩裸露区、红色黏土丘陵区粘土总氟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碳酸盐岩裸露区与煤系地层区、红色黏土丘陵区的白菜氟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煤系地层区与红色黏土丘陵区晒干辣椒氟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区域煤烘辣椒氟含量具有显着区域差异性(P<0.05)。(3)三个区域氟暴露水平较高,头发和指甲氟均值已远高出对照区,其中头发中氟含量显着高于指甲(P<0.05)。结合各区域背景差异发现,各区域,头发、指甲氟含量的分布随之具有区域差异。对调查对象按年龄分组后,部分年龄组间的发氟暴露水平具有差异;而指甲氟暴露水平均具有年龄差异,而头发、指甲氟暴露水平均无性别差异。三个区域人体氟暴露水平分布与居民年龄、身高和体重的分布规律各不相同,但年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对氟暴露程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由人体氟暴露水平可鉴别其氟暴露程度的分布特征。(4)煤烘辣椒经口摄入时,其氟含量对人体氟暴露水平的影响率大于1,对人体每日氟暴露量的影响十分严重;煤、粘土、煤+粘土等物质高温燃烧后,释放的氟由呼吸途径作用于人体,该类物质对人体氟暴露水平的影响率远大1,其中煤+粘土影响率最高,直接影响人体氟暴露水平。所以,三个氟病区煤烘辣椒、煤+粘土是燃煤型氟中毒发生的重要氟“源”。建议病区居民采用晒干辣椒替代煤烘或食用煤烘辣椒前洗净的方式,选择烟囱外置的燃煤炉灶以降低氟化物被人体有效吸收后蓄积,可有效的预防、控制燃煤型氟中毒流行及程度加深。(5)健康风险评估显示,区域饮水氟含量低于国家卫生标准,无人体健康风险;表层土壤健康风险在各区域分布不同,红色黏土丘陵区分布于整个区域,煤系地层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区域;碳酸盐岩裸露区、红色黏土丘陵区的粘土THQ最高(>1),在各区域对人体会产生健康威胁;煤系地层区和碳酸盐岩裸露区烟熏辣椒对人体存在健康风险,同时煤系地层区部分煤烘玉米也存在健康风险。
洪秀萍[2](2018)在《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文中研究表明氟化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环境中过量的氟化物不仅对动植物产生危害,而且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煤炭分布非常广泛,在煤炭分布区常出现氟污染,汞污染及砷污染共存现象。从区域上来说,中国西南不仅是酸雨的重灾区,而且该区的氟污染和酸污染与煤炭分布存在重叠。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选取贵川交界区域、宁夏贺兰山及内蒙古乌达这三个中国典型富煤区,以该区域煤炭、地表土、植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调查了不同形式氟污染与酸污染现状,探讨了氟污染与酸污染成因机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龙潭组煤总硫含量较高,氟含量正常;但煤样总体偏酸,pH均值5.74,其中天然露头煤普遍呈强酸性,pH均值达到3.86;相比之下,矿井煤趋于中性或微碱性,pH均值7.26;相应地,天然露头煤富集硫酸盐,总均值高达12136μg/g,矿井煤则相对贫硫酸根,总均值限于2739μg/g。晚二叠世龙潭组煤系地层天然出露风化黏土偏酸具有普遍性,pH总均值5.84;硫酸盐含量也显着高于对照区,总均值1778μg/g;氟含量较高,总均值751μg/g;风化土中酸的存在形式可能为酸性硫酸盐如KHSO4或NaHSO4。典型煤系地层出露山谷及燃煤型地氟病严重流行村—贵州织金县荷花村测定结果与云贵川基本一致,譬如地表土和日常拌煤黏土呈显着酸化,pH均值低至4.90;硫酸盐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非病区地表土,总均值达到4465μg/g,且与酸度呈正相关,暗示了荷花村土样中的酸很可能以酸性硫酸盐形式存在;氟含量也偏高,总均值达到1284μg/g。同期采集的荷花村煤系地层出露煤也呈显着酸性,黏土层黏土也呈现高氟高酸。2.宁夏贺兰山羊氟中毒区地表土中氟含量总均值为707μg/g,显着高于当地氟背景值;牧草氟含量为218μg/g,表明羊氟中毒可能与地表土及牧草高氟息息相关。地表土中硫酸根均值是1771μg/g,而p H均值为5.92,与当地背景值相比,该区硫酸根含量显着偏高,酸性明显较强。表明:贺兰山北段地表土存在酸污染及硫酸根污染,并伴随氟污染。3.内蒙古乌达煤火及其附属高耗煤工业园引起270km2范围内的乌达行政区及外围地表尘和地表土总氟,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相对当地背景值呈现不同程度的提升:(1)地表尘中氟含量,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高于区域背景值,以煤矿区和工业园最为严重,扩散区城区和农场也受到一定影响。(2)地表土受污染也较为严重,同地表尘中浓度类似,其氟含量,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均显着高于区域地表土背景值,且重污染区集中在工业园和矿区污染。(3)进一步分析发现受酸污染影响,乌达区及工业园地表土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由原生态的碳酸钙型转变为硫酸钙型;城区和农场受污染较小,土质未发生明显改变。4.分析发现高氟地球化学背景对周边环境及动植物造成明显影响:(1)云贵川交界以典型高氟区织金县荷花村为例,分析发现荷花村采集的树叶,树皮及蘑菇中氟含量高于参照区雷屯村,其氟来源可能为高氟地表土。(2)宁夏贺兰山羊氟中毒区牧草样品中氟含量超过我国含氟量标准及前人报道的羊氟中毒区牧草氟含量数据;羊粪样品中氟明显高于典型氟污染区包头的羊粪氟值,说明该区存在氟污染。(3)乌达煤火区火点附近雾冰藜的叶氟含量总均值达到687μg/g,茎氟516μg/g;远离火点的煤田公路沿线雾冰藜的叶氟为146μg/g,茎氟108μg/g,表明乌达煤田可能存在空气氟污染与土壤氟污染,污染源是区内地下煤层自燃及地表矸石山自燃。5.在获得以上三个区域实际测定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扫面电镜(SEM/EDS)及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紧密仪器并结合室内试验得出了相关重要结论:(1)扫描电镜观察到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露头煤中确实富含黄铁矿;扫描电镜也观察到煤系地层相关黏土中有大量黄铁矿,TOF-SIMS分析进一步证实黏土中确实富含黄铁矿,且黄铁矿存在普遍风化,如在黏土样DF2T-1中检测到酸性风化产酸式硫酸盐(HSO4-)。(2)对煤样在400℃下加热,均检测到HF,且以天然露头煤释放HF浓度最强,且发现HF释放浓度与煤的酸度显着正相关,表明酸性可能促进了HF释放;进一步选取部分煤样进行室内模拟燃烧实验,实验条件接近西南农村燃煤环境,结果发现硫酸雾释放。6.根据前面四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氟污染与酸污染协同机制,此机制可以归纳为煤中硫如黄铁矿经过不同途径部分风化氧化成硫酸或酸性硫酸盐,一定条件下,此物会分解煤中氟化物而优先以HF形式释放。因此,氟污染与酸污染伴随出现,酸污染引发氟污染,而酸污染在化学形式上主要为硫酸型污染,酸的主要来源为煤中硫风化氧化,其反应模式为S(1)H2SO4(1)H+(1)HF,即硫氧化协同氟释放。7.不同区域酸的来源不一样,因而氟与酸污染模式也不一致:云贵川地表氟污染主要是晚二叠世煤系地层广泛自然出露,导致煤层及其黏土层中硫长期风化成酸,酸加剧地层中氟释放,导致大区域水系沉积物高氟,进而引起区域氟地球化学背景异常,为自然成因;而中国西南燃煤造成的地氟病则是这种自然成因与人为利用相叠加的结果,譬如当地村民常敞炉燃烧高酸露头煤并掺拌高氟高酸黏土一起燃烧,如此燃料体系在燃烧过程中很可能产生气态和气溶胶态HF形式,加剧氟释放从而加剧当地农村居室氟污染及人体氟暴露;在宁夏贺兰山主要是长期的煤炭开发,煤炭利用及煤层自燃引起的,主要是人为成因;而内蒙古乌达地表高氟高酸则是煤炭开采引起的,可能是由此加剧的煤火与高耗煤工业园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但主要是人开发煤炭活动的结果。
宋泽峰,段亚敏,蔡奎,崔邢涛,栾文楼[3](2016)在《沧州地区氟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文中认为以沧州地区的地下水、土壤和小麦中的氟元素为研究对象,探讨氟元素在地下水、土壤和小麦等不同介质中的含量、空间分布与来源成因。通过绘制各介质中氟元素分布图,获得氟元素在各介质中不同深度的含量及水平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当地深层地下水氟含量平均为2.25 mg/L,高于浅层地下水的平均值0.80 mg/L;深层和浅层土壤氟含量接近,平均值分别为557.18、569.20 mg/kg;小麦中的氟含量最高值为0.96 mg/kg,当地小麦氟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1.0 mg/kg)。根据氟元素的分布特点分析,当地深层地下水与土壤的氟元素来源一致,而不同于浅层地下水中的氟;小麦的氟元素分布受浅层土壤氟影响较大。
陈媛,熊传龙,张琦,陶勇[4](2016)在《氟中毒暴露途径及健康效应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氟在环境中的多途径暴露可导致多种健康危害。该文综述了氟中毒相关健康效应指标,将氟中毒的暴露途径总结为饮水暴露、饮茶暴露、食物暴露、呼吸道及其他暴露,分析氟暴露与氟中毒的关系,发现水氟浓度对氟斑牙发生的贡献率存在地区差异,提出应重视氟的多途径暴露识别,从总摄氟量的角度评价人群氟暴露水平。同时分析了氟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影响因素,应考虑氟中毒不同健康效应,综合评价其他途径氟暴露及影响因素在氟中毒中的作用,从而为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高嫘娜,陈黎明,田鲲,马丽霞[5](2014)在《息烽县温泉水氟含量对土壤及农作物中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贵州省息烽县温泉水氟含量对土壤及农作物氟含量的影响,为当地相关部门防控地氟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息烽县温泉村为实验组,修文县高峰村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水质、土壤及部分农作物进行取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实验组温泉源头、中间、末端灌溉水平均氟含量,分别是对照组源头、中间、末端灌溉水氟含量的8.62、8.47、5.24倍。实验组温泉源头附近土壤平均氟含量是对照组的3.26倍,2组土壤平均氟含量均高于我国土壤参考值200 mg/kg。实验组温泉源头附近农作物取样的辣椒、大米、土豆氟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5.62、3.49、1.96倍,而2组间玉米、小西红柿、南瓜氟含量相差不大。结论温泉水中的高氟含量可能是实验组土壤氟和农作物氟的主要来源。不同作物对水溶性氟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李美玲[6](2011)在《高氟温泉水中氟在周边环境中的分布特征与评价》文中认为人们在逐渐认识温泉水的保健功能、宣扬温泉好处的同时,忽略了温泉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的危害极大。高氟温泉水对环境的影响就是危害之一。为考察温泉中氟对环境的影响,本课题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格温泉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分析了温泉水质及周边河流、土壤和植物中氟的含量,总结出温泉水中氟的迁移规律及特征,并在结尾处分析评价了高氟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研究结论如下:1.红格温泉水中含氟高达18.67mg/L,红格温泉废水利用后直接排入周边流经温泉区的河流中,河水中氟含量最高达14.92 mg/L,远远超出国际卫生组织的小于1mg/L的规定,属高氟温泉。2.高氟温泉废水对周边河水的污染,经分析数据可知:沿水流方向氟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在距离温泉口2500m处,河水中氟含量下降到1mg/L以下,可见经过长距离河水稀释后氟含量才可降为正常值。3.高氟温泉废水对土壤的污染,温泉区周边分布的田地,受高氟河水及取水灌溉的影响,土壤中含氟较高。经测定,样品中氟含量最高达1275.27 mg/kg远高于我国土壤氟平均含量(453mg/kg)的背景值。4.高氟温泉废水对植物的污染,土壤含氟量较高导致种植于此的农作物含氟较高。经测定植物样品,当地所种蔬菜中含氟量最高达22.55mg/kg与GB 4809─84蔬菜≤1.0mg/kg规定相比氟含量严重超标。5.氟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通过对土壤中各形态氟的测定,水溶态氟含量高达201.17mg/kg,而土壤中氟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水溶态,所以高浓度的水溶态氟也是蔬菜中氟含量严重超标的主要因素。
李晓颖[7](2010)在《辽河流域典型区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文中认为高氟地下水指氟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地下水,长期饮用会导致氟中毒。康平、彰武及黑山浅层地下水中氟异常明显,属饮水型氟病区。论文通过现场采样系统调查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评价了地下水氟的环境质量状况,分析了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并采用暴露模型和健康风险模型定量表征了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的暴露剂量和健康风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山浅层地下水氟含量相对较高,有40.9%超出地下水Ⅲ类标准(22.7%为Ⅳ类,18.2%为V类),超标强度高达9.37;康平和彰武相对较低,分别有37.5%(25.0%为Ⅳ类,12.5%为V类)和32.0%(20.0%为Ⅳ类,12.0%为V类)超标,超标强度分别为1.04~3.15和1.10-3.15。(2)研究区蔬菜氟污染严重,食品安全性差,存在一定风险。其中萝卜超标率为66.7%,超标强度为1.07-1.29;白菜超标率为30.0%,但超标强度(1.06~2.96)较大,两种蔬菜均为不安全级。玉米氟含量较低,均未超标,为安全级。(3)玉米氟与浅层地下水氟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而蔬菜可食用部分氟含量与浅层地下水氟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表明浅层地下水中氟对蔬菜氟含量有很大贡献,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应因地制宜改善地质化学条件,选择适宜蔬菜品种种植,以保障蔬菜食用安全性。(4)研究区人群发氟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明显高于辽河流域人体发氟平均含量,其中女性发氟平均含量高于男性,儿童发氟含量平均值高于成人,表明妇女、儿童等敏感人群易受氟污染影响。(5)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的健康风险主要与饮水摄入量有关,其风险指数大于1,可能通过饮水对当地居民产生潜在非致癌风险;而食物氟摄入风险相对较小,风险指数均远小于1,可认为没有慢性非致癌风险。各种途径的年健康总风险为2.189×10-8,远低于英国皇家协会推荐的最大可接收风险水平1.0×10-6,属人类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朱玲[8](2009)在《衡阳市氟中毒病区农作物与土壤氟含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调查衡阳市流行强度不同的氟中毒病区的农作物氟与土壤氟含量,探讨农作物氟与土壤氟含量之间的关系,为地氟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衡阳市所辖耒阳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导子乡、大和乡和无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蒸湘区呆鹰岭镇各随机抽取一个村作为病区一组、病区二组和对照组。对各村中心小学10-12岁(4-6年级)所有在校学生氟斑牙情况进行调查。采集学校周围居民家中的饮用水、农作物(大米、新鲜辣椒、烘干辣椒、风干辣椒、苘蒿、白菜、菠菜、红菜、红薯、白萝卜、葱、蒜等)、室内外空气、田土、菜土、原煤、蜂窝煤、拌煤粘土样品,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样品中的氟含量。用χ2检验比较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差异;三组样品氟含量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法;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结果三组10-12岁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2,P<0.01),病区一组>病区二组>对照组。三组饮用水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9,P>0.05),且均在国家饮水氟化物限量标准范围内(1.0 mg/L)。病区一组和病区二组室内空气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4,P<0.01)。室外空气氟含量无统计学差异(F=2.31,P>0.05)。三组原煤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8,P>0.05),三组蜂窝煤、拌煤粘土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9,P<0.01:F=110.63,P<0.01),病区一组>病区二组>对照组。蜂窝煤与拌煤粘土、蜂窝煤与室内空气、拌煤粘土与室内空气氟含量之间均呈正直线相关(r=0.68,P<0.01;r=0.47,P<0.01;r=0.39,P<0.05),原煤与拌煤粘土、蜂窝煤、室内空气氟含量无统计学相关(P>0.05)。三组田土、菜土的全氟和水溶性氟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氟F田土=15.54,P <0.01,F菜土=7.22,P<0.01;水溶性氟:F田土=11.49,P<0.01,F菜土=13.05,P<0.01),病区组耕作土壤全氟和水溶性氟含量比对照组高。病区组的烘干辣椒、风干辣椒、大米、新鲜辣椒、菠菜、茼蒿、红菜苔、葱、蒜等氟含量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烘干辣椒与风干辣椒氟含量无统计学相关(P>0.05),风干辣椒与新鲜辣椒氟含量呈正直线相关(r=0.85,P<0.01)。烘干辣椒与室内空气、拌煤粘土、蜂窝煤氟含量呈正直线相关(r=0.54,P<0.05;r=0.58,P<0.01;r=0.39,P<0.05)。大米氟含量与田土全氟含量无统计学相关(P>0.05),与田土水溶性氟含量呈正直线相关(r=0.65,P<0.05)。蔬菜氟含量与菜土全氟无统计学相关(P>0.05)。新鲜辣椒、菠菜、红菜苔、茼蒿、葱、蒜氟含量与菜土水溶性氟含量呈正直线相关(P<0.05)。结论1、衡阳市氟中毒病区新鲜农作物氟含量比非病区组高,经农作物摄入氟是病区居民的摄氟重要途径之一2、氟中毒病区农作物中的氟含量主要受耕作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影响;3、拌煤粘土中的氟化物是氟中毒病区室内空气氟的重要来源;煤灶烘烤辣椒是烘干辣椒氟化物超标的主要原因。
徐青华,寿申岚,姜友华[9](2008)在《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调查与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掌握农村改灶降氟后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以便制定防治措施与对策。方法:按《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方案》要求,对常山县芳村、洁湖村进行病情、外环境氟含量调查,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居民饮用水氟含量缸水为(0.254±0.106)mg/L,源(井)水氟含量为(0.236±0.086)mg/L,T=-0.294,P=0.772。居民户室内空气氟含量为(0.002±0.0008)mg/m3,燃煤型户儿童尿氟含量为(1.016±0.728)mg/L,非燃煤型户儿童尿氟含量为(0.617±0.344)mg/L,T=1.718,P=0.102。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88%。结论: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得到控制,已不构成当地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兰德[10](2007)在《温泉型氟中毒地区环境本底高氟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文中提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危害最广、患者最多的地方性流行病。温泉型地氟病又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地氟病类型。本文对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病区氟中毒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区地氟病仍中度流行;进而对高氟的环境背景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选择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相近且与病区村相距6公里的非病村为对照点,系统采集水、稻田土、大米、整株蔬菜及其根周土,以研究土壤中氟,灌溉水中的氟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品种的作物氟富集能力进行对比;并将病区和非病区蔬菜不同部位的含氟量进行归类统计,研究不同农作物的氟富集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粮食、蔬菜能够富集土壤的水溶性氟和灌溉水中的氟,不同品种的作物氟富集能力不同,农作物不同部分的氟富集能力不同,新陈代谢旺盛的部分氟含量较高。为此我们得到高氟温泉进入环境导致环境氟背景值增高,造成饮水和食物氟含量升高使得人体通过饮食摄取过量氟的危险增大,仅依靠改水降氟不能做到真正杜绝氟中毒的流行,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尽可能规避过量氟的摄入这一结论。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水降氟,健康教育等防治措施,以期降低人体氟暴露风险,从而将地氟病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水氟、土壤氟、粮食氟与氟斑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氟、土壤氟、粮食氟与氟斑牙(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地质背景区氟的分布特征与人体氟暴露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氟理化性质 |
1.3.2 氟暴露对健康的影响 |
1.3.3 国外地方性氟中毒 |
1.3.4 国内地方性氟中毒 |
1.3.5 存在问题 |
1.3.6 人体暴露指标选择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方法 |
1.6.1 病区实地考察 |
1.6.2 实验方法 |
1.6.3 健康风险评估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环境要素中氟含量差异性 |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差异 |
2.2 各区域环境要素的氟含量及差异性 |
2.2.1 饮水pH值、氟含量水平差异与分布特征 |
2.2.2 表层土壤F含量、pH分布差异与健康风险 |
(1)主要利用类型土壤F含量与pH |
(2)表层土壤健康风险分布 |
2.2.3 煤及粘土中的氟含量、pH分布差异与健康风险 |
(1)煤及粘土中的氟含量、pH |
(2)煤及粘土总氟的健康风险 |
2.2.4 食物中氟含量与健康风险 |
(1)各区域食物中氟含量分布差异 |
(2)燃煤烘烤辣椒和玉米的健康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各区域人体暴露指标中氟分布特征 |
3.1 A村居民头发和指甲中氟含量特征 |
3.1.1 A村居民不同年龄段头发和指甲中氟含量 |
3.1.2 A村不同性别居民头发和指甲中氟含量 |
3.2 B村的头发和指甲中氟的分布特征 |
3.3 C村居民头发和指甲中氟含量特征 |
3.3.1 C村居民不同年龄段头发和指甲中氟含量 |
3.3.2 C村不同性别居民头发和指甲中氟含量 |
3.4 总体样本氟暴露水平分布特征 |
3.4.1 不同年龄段氟暴露水平差异 |
3.4.2 不同性别及区域与氟含量的关系 |
3.5 氟暴露程度与暴露条件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各区域环境氟含量对人体氟暴露水平的影响 |
4.1 环境物质对人体氟暴露水平的影响率 |
4.2 各区域大米/白菜对人体头发、指甲氟暴露水平的影响 |
4.3 各区域辣椒、玉米氟含量对人体头发、指甲氟暴露水平的影响 |
4.3.1 晒干辣椒 |
4.3.2 煤烘辣椒 |
4.3.3 煤烘、晒干玉米 |
4.4 各区域饮水氟含量对人体头发、指甲氟暴露水平的影响 |
4.5 各区域表层土壤对人体头发、指甲氟暴露水平的影响 |
4.6 各区域煤、粘土氟对人体头发、指甲氟暴露水平的影响 |
4.6.1 煤的影响 |
4.6.2 粘土的影响 |
4.6.3 煤+粘土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2)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自然界中的氟 |
1.1.1 氟的地球化学特性 |
1.1.2 自然界中氟的来源与循环 |
1.1.3 氟的生物效应 |
1.2 氟污染研究现状 |
1.3 煤中氟的研究现状 |
1.3.1 煤燃烧过程中氟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
1.3.2 燃煤型氟中毒研究现状 |
1.4 酸污染与硫酸盐污染的危害及研究进展 |
1.4.1 酸沉降及其危害 |
1.4.2 土壤酸化现状 |
1.4.3 硫酸盐污染研究概况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 技术路线、完成工作量、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2 工作量 |
1.6.3 创新点 |
2 样品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云贵川交界区域 |
2.1.2 乌达矿区 |
2.1.3 贺兰山北段 |
2.2 样品采集与分布 |
2.2.1 云贵川交界处样品采集 |
2.2.2 乌达样品采集 |
2.2.3 贺兰山样品采集 |
2.3 样品处理与实验 |
2.3.1 样品处理 |
2.3.2 样品测试 |
3 中国西南出露煤系地层氟与酸 |
3.1 云贵川交界出露煤系 |
3.1.1 煤中硫含量与灰分产率 |
3.1.2 煤中氟含量 |
3.1.3 煤的酸度 |
3.1.4 煤中硫酸盐 |
3.1.5 煤中酸与硫酸盐 |
3.1.6 露头煤中汞异常 |
3.2 云贵川交界出露风化黏土 |
3.2.1 总氟含量 |
3.2.2 水溶氟含量 |
3.2.3 风化土中的硫酸根 |
3.2.4 风化土的pH |
3.2.5 风化土中酸的可能赋存形态 |
3.2.6 酸性水动态溶出土中氟的实验研究 |
3.3 中国西南区域地表高氟特性 |
3.3.1 荷花村地表高氟特性 |
3.3.2 西南高氟背景及地氟病可能流行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4 贺兰山北段羊氟中毒区氟地球化学背景 |
4.1 地表土与煤中氟含量 |
4.2 地表土中硫酸根含量 |
4.3 酸度 |
4.4 酸的可能赋存形态及来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乌海市乌达区地表氟与酸分布 |
5.1 乌达地表尘中氟与酸 |
5.1.1 地表尘中氟分布 |
5.1.2 地表尘中pH |
5.1.3 地表尘中SO_4~(2-)分布特征 |
5.1.4 地表尘中pH与SO_4~(2-)的关系 |
5.1.5 地表尘其他无机可溶离子 |
5.2 乌达地表土中氟与酸 |
5.2.1 地表土中氟分布 |
5.2.2 地表土中pH分布 |
5.2.3 地表土中SO_4~(2-)分布 |
5.2.4 地表土中无机水溶离子 |
5.3 地表尘与地表土的相关性 |
5.4 酸污染对地表土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氟地球化学背景对植物的影响 |
6.1 荷花村植物中氟含量 |
6.2 贺兰山北段高氟背景 |
6.2.1 贺兰山牧草中氟 |
6.2.2 羊氟中毒 |
6.3 乌达植物中氟含量 |
6.4 本章小结 |
7 氟与酸污染协同机制 |
7.1 燃煤过程中氟与酸释放 |
7.1.1 煤酸化成因 |
7.1.2 氟化氢释放 |
7.1.3 硫酸雾释放 |
7.2 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煤系地层风化土酸化成因 |
7.2.1 风化土酸化的TOF-SIMS初步证据 |
7.2.2 氟化氢释放 |
7.2.3 煤系地层风化土酸性成因 |
7.3 氟与酸释放协同机制 |
7.4 中国西南燃煤型氟中毒成因机制探讨 |
7.4.1 煤中酸对氟释放的影响 |
7.4.2 煤系地层风化土对地氟病的可能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沧州地区氟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氟在地下水中的分布 |
4.2 氟在土壤中的分布 |
4.3 氟在农作物中的分布 |
5 结论 |
(4)氟中毒暴露途径及健康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氟暴露水平 |
1.1 饮水途径的氟暴露 |
1.2 食物途径的氟暴露 |
1.3 饮茶途径的氟暴露 |
1.4 呼吸道及其他途径氟暴露 |
2 氟中毒的健康效应研究 |
2.1 内分泌、神经健康效应 |
2.2 早期临床指标变化 |
2.3 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改变 |
3 小结与展望 |
(5)息烽县温泉水氟含量对土壤及农作物中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主要仪器 |
1.2 研究对象 |
1.3 实验组取样 |
1.4 对照组取样 |
1.5 水氟含量的测定 |
1.6 土壤中氟含量的测定 |
1.7 食品中氟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 |
2.1 2组水氟含量 |
2.2 2组土壤氟含量 |
2.3 2组农作物氟含量 |
3 讨论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样本的采集 |
3.2 水与土壤氟含量 |
3.3 土壤与农作物氟含量 |
(6)高氟温泉水中氟在周边环境中的分布特征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方案 |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 |
1.4.1 研究成果 |
1.4.2 创新点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氟的理化性质及对周边环境的危害 |
2.1 氟的理化性质 |
2.2 过量氟对环境的危害 |
2.2.1 过量氟对人体的危害 |
2.2.2 过量氟对土壤环境的危害 |
2.2.3 过量氟对植物及农作物的危害 |
第3章 温泉水中氟的来源及危害 |
3.1 氟的来源 |
3.2 温泉水的危害 |
3.2.1 温泉水的组成 |
3.2.2 温泉水洗浴的危害 |
第4章 高氟温泉水中氟在周边水环境中分布特征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实验原理 |
4.2.3 样品采集 |
4.3 温泉水周边河水及底泥样品的制备 |
4.3.1 氟标准储备液及缓冲液的制备 |
4.3.2 河水样品的制备 |
4.3.3 底泥样品的制备 |
4.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4 河水及底泥样品中氟含量的测定 |
4.4.1 河水中氟含量的测定 |
4.4.2 底泥中氟含量的测定 |
4.5 氟在水环境中分布特征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氟温泉水中氟在周边土壤环境中分布特征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2.2 实验原理和方法 |
5.2.3 样品采集 |
5.3 温泉水周边土壤样品的制备 |
5.3.1 土壤样品熔矿条件实验 |
5.3.2 总氟的提取 |
5.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4 土壤样品中氟含量的测定 |
5.4.1 样品的测定 |
5.4.2 结果计算 |
5.5 氟在土壤环境中分布特征与分析 |
5.5.1 氟在田地纵向上的分布 |
5.5.2 氟在田地横向上的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氟温泉水中氟在周边植物及农作物中分布特征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6.2.2 实验原理 |
6.2.3 样品采集 |
6.3 温泉水周边植物样品制备的条件实验 |
6.3.1 浸提时间的选择 |
6.3.2 浸提剂的选择 |
6.3.3 测定溶液形式的选择 |
6.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6.4 植物样品中氟含量的测定 |
6.4.1 温泉区园内外相同植物氟含量 |
6.4.2 温泉区园内不同植物氟含量 |
6.4.3 园外田地不同植物氟含量 |
6.5 氟在植物中分布特征与分析 |
6.5.1 不同位置相同植物中氟的分布特征 |
6.5.2 不同种类植物氟的分布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氟温泉水中氟在周边环境中各形态分布特征与分析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7.2.2 实验原理 |
7.3 氟的形态分析的条件实验 |
7.3.1 最佳调酸方法 |
7.3.2 铁锰结合态氟的最佳振荡时间 |
7.3.3 离心实验中最佳固液比 |
7.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7.5 各形态氟含量的分布特征与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高氟温泉水的净化方案 |
8.1 温泉水的直接净化 |
8.2 温泉废水的排放净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辽河流域典型区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浅层地下水氟污染 |
1.2.1 氟的环境化学性质 |
1.2.2 地下水氟污染的危害与生态效应 |
1.2.3 地下水氟污染现状 |
1.3 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氟地下水分布特征的研究 |
1.3.2 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生态效应的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气候特征 |
2.2 研究区地质、地貌特征 |
2.3 研究区水文特征 |
2.3.1 地表水 |
2.3.2 地下水 |
3 浅层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与氟污染评价 |
3.1 浅层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 |
3.2.1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2.2 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的生态效应分析 |
4.1 农作物中氟的分布特征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研究区人群发氟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4.3.1 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的暴露评价 |
4.3.2 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的健康风险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改水措施 |
5.1 开采深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 |
5.2 改善无优质水地区的含氟水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衡阳市氟中毒病区农作物与土壤氟含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调查与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氟斑牙及尿氟调查 |
1.2 外环境氟含量调查 |
1.3 仪器设备 |
2 结果 |
2.1 外环境氟含量 |
2.1.1 室内空气氟含量 |
2.1.2 饮水氟含量 |
2.1.3 粮食氟含量 |
2.1.4 土壤氟含量 |
2.2 儿童氟斑牙及尿氟调查 |
2.2.1 氟斑牙检查 |
2.2.2 尿氟含量 |
3 讨论 |
(10)温泉型氟中毒地区环境本底高氟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氟的性质 |
1.1 氟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 氟的生物化学功能 |
1.2.1 氟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 |
1.2.2 氟与骨骼代谢的关系 |
1.2.3 氟的防龋作用 |
1.2.4 氟对造血功能的影响 |
1.2.5 氟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1.2.6 氟对脂代谢的影响 |
第2章 地氟病的流行状况 |
2.1 地氟病研究简史 |
2.2 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 |
2.3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的类型特征 |
2.4 地方性氟中毒-氟斑牙 |
2.4.1 氟斑牙的简介 |
2.4.2 氟斑牙的临床表现 |
2.4.3 氟斑牙的分度 |
2.4.4 氟斑牙指数的计算 |
2.4.5 氟斑牙流行情况的分级 |
2.4.6 氟斑牙的危害 |
2.5 地方性氟中毒-氟骨症 |
2.5.1 氟骨症的临床表现 |
2.5.2 氟骨症的自觉症状 |
2.6 安徽省岳西县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 |
2.6.1 对象与方法 |
2.6.2 结果 |
2.6.3 讨论 |
第3章 高氟背景对作物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大气氟化物对蔬菜等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3.2.1 概述 |
3.2.2 大气氟化物污染的形成 |
3.2.3 蔬菜、农作物等植物对大气氟化物的吸收和积累 |
3.2.4 植物对大气氟伤害的反应 |
3.2.5 大气氟化物对植物影响总括 |
3.3 水氟对蔬菜、农作物等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3.3.1 土壤 |
3.3.2 氟在土壤中的分布 |
3.3.3 氟在土壤中的形态 |
3.3.4 灌溉水与土壤可溶性氟的关系 |
3.3.5 植物对水氟的吸收 |
3.3.6 水氟与粮食 |
3.3.7 水氟与蔬菜 |
3.4 氟对鱼的影响 |
第4章 实验部分 |
4.1 实验采样及质量保证 |
4.1.1 研究地区 |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3 分析方法与质量保证 |
4.2 土壤pH值的测定 |
4.2.1 方法提要 |
4.2.2 应用范围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试剂 |
4.2.5 分析步骤 |
4.2.6 计算结果 |
4.2.7 精密度 |
4.2.8 注释 |
4.2.9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的氟 |
4.3.1 方法的选择 |
4.3.2 原理 |
4.3.3 测定条件的选择 |
4.3.4 实验试剂 |
4.3.5 仪器 |
4.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7 水样的测定 |
4.3.8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9 注意事项 |
4.4 土壤中水溶性氟的测定 |
4.4.1 实验条件的选择与影响 |
4.4.2 试剂 |
4.4.3 仪器 |
4.4.4 实验方法 |
4.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用燃烧水解法测定土壤中的全氟 |
4.5.1 方法的选择 |
4.5.2 原理 |
4.5.3 实验条件的选择与影响 |
4.5.4 试剂和材料 |
4.5.5 仪器和设备 |
4.5.6 实验方法 |
4.5.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8 说明 |
4.6 蔬菜、大米中氟的测定 |
4.6.1 方法的选择 |
4.6.2 原理 |
4.6.3 主要试剂 |
4.6.4 仪器 |
4.6.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6.6 样品的测定 |
4.6.7 实验计算 |
4.6.8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9 分析方法与质量保证 |
4.7 温泉型氟中毒地区环境本底高氟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
4.7.1 环境氟含量及其对粮食、蔬菜的影响 |
4.7.2 氟在农作物中的分布 |
4.7.3 结论 |
第5章 温泉型氟中毒的健康教育防治措施及其思考 |
5.1 前言 |
5.2 温泉型氟中毒及其致病途径 |
5.3 地氟病的防治措施 |
5.3.1 政府措施防治地氟病 |
5.3.2 健康教育防治地氟病 |
5.3.3 其它防治手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水氟、土壤氟、粮食氟与氟斑牙(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地质背景区氟的分布特征与人体氟暴露水平研究[D]. 何令令. 贵州大学, 2020
- [2]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D]. 洪秀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3]沧州地区氟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J]. 宋泽峰,段亚敏,蔡奎,崔邢涛,栾文楼. 中国环境监测, 2016(06)
- [4]氟中毒暴露途径及健康效应研究进展[J]. 陈媛,熊传龙,张琦,陶勇.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6(01)
- [5]息烽县温泉水氟含量对土壤及农作物中氟的影响[J]. 高嫘娜,陈黎明,田鲲,马丽霞. 广东牙病防治, 2014(10)
- [6]高氟温泉水中氟在周边环境中的分布特征与评价[D]. 李美玲.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7]辽河流域典型区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D]. 李晓颖. 沈阳大学, 2010(02)
- [8]衡阳市氟中毒病区农作物与土壤氟含量关系研究[D]. 朱玲. 南华大学, 2009(03)
- [9]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调查与结果分析[J]. 徐青华,寿申岚,姜友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07)
- [10]温泉型氟中毒地区环境本底高氟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的影响[D]. 兰德. 南昌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