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描电镜测定硅溶胶的粒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成浩[1](2019)在《基于煤系泥岩孔裂隙三维表征的纳米型浆液扩散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泥质软岩普遍存在于矿山、水利、隧道、地铁等岩土工程中,具有遇水易膨胀、泥化、崩解等特点,严重威胁工程的安全稳定性。针对泥质软岩巷道的掘进与支护难题,本文从淮北矿区涡北矿81煤底板泥岩矿组成分、细微观形态、孔隙结构、纳米型浆材硅溶胶的注浆特性等基础参数测试出发,分析了泥质软岩软化及困难防渗加固原因,对比了纳米型浆液硅溶胶与水泥基材料的可注性差异。通过高分辨三维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扫描了泥岩样品,重构得出了泥岩的真实三维孔裂隙结构,并进行了数字岩心物理实验。将泥岩的真实三维孔裂隙结构导入了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硅溶胶注浆浆液扩散规律并通过人造岩心注浆实验进行了验证。提出了泥质软岩巷道分区多粒度注浆防渗加固方法,并针对具体泥岩巷道,进行了防渗加固与注浆效果监测方案的设计,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淮北81煤底板泥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和粘土矿物高岭石、伊利石,泥岩样品孔隙度为2.2%,表面微裂隙发育,微纳米级孔裂隙的存在是泥质软岩巷道难以防渗加固的症结之一。硅溶胶在泥岩中理论最小可注宽度为188.01 nm,其理论上可注入47.68%的泥岩孔裂隙中,可注性能远高于水泥基材料。(2)使用矩量保持法确定了泥岩CT图像的阈值并对样品进行了分割,提取出了孔裂隙。泥岩样品中多为长条片状的裂隙和零星分布的小孔裂隙,具有明显非均质性和空间异质性,局部孔隙连通性和渗透率相差较大。(3)浆液流动首先选择孔隙半径大、距离出口较短的途径。不同注浆速度下,浆液的流动半径基本相同,均在截面缩小的似圆管状的两裂隙处停止流动,但随着注浆速度的提高,入口处浆液压力不断提高,当注浆速度高于0.05 mm/s,浆液压力成直线上升,会给工程现场注浆设备带来严重负担。人造岩心的注浆扩散过程表明,注入端会存在滤饼效应,注入过程存在浆液滞留效应,由于滤饼的存在,硅溶胶被堵塞在注入端,且注浆压力越大越易形成滤饼,低压慢渗注入低渗透岩石中具备一定可行性。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泥质软岩巷道注浆防渗加固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巷道开挖后表面及时喷射混凝土,复喷硅溶胶,浅孔注水泥浆,深孔低压注硅溶胶。从而在巷道表面、巷道围岩深部形成两层防渗层及浅部水泥浆加固层,理论上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泥质软岩巷道软化流变大变形支护难题。该论文有图55幅,表6个,参考文献97篇。
黄云镜[2](2018)在《TiO2分离膜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氧化钛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酸碱腐蚀的特性,在无机陶瓷分离膜方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窄分散TiO2微纳米粒子,然后以ɑ-Al2O3为支撑体,采用浸渍法涂膜,经高温焙烧后得到性能优良的膜管。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单分散TiO2亚微米粒子及窄分散纳米粒子。在亚微米粒子的制备中,以KCl为稳定剂,成功合成粒径在110300 nm的单分散TiO2粒子。研究了水钛摩尔比、搅拌时间、KCl浓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钛摩尔比增加,粒子粒径先增加后下降,单分散性变差;随KCl浓度增加,粒子粒径逐渐减小;随着搅拌时间延长,粒子粒径逐渐增大,单分散性变差。在纳米粒子的制备中,以硝酸为稳定剂,成功合成粒径在1.7565 nm范围内的窄分散溶胶粒子。过程中研究了H+浓度、水钛摩尔比等因素对溶胶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钛摩尔比增加,粒子粒径逐渐增加,并在水钛摩尔比为9时形成凝胶。以制得的TiO2亚微米粒子为涂膜原料,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通过浸渍涂膜制备TiO2分离膜。研究TiO2粒子添加量、涂膜次数、焙烧温度、支撑体孔径、SiO2粒子添加量等条件对膜管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子添加量增加,膜管渗透通量逐渐降低,短时间内截留率显着提高;支撑体孔径为200 nm时,膜管性能较好;涂膜次数为2次时,膜管通量较高,分离性能较好;SiO2粒子能够提高膜管的亲水性,添加量为3%时膜管性能最佳。以制得的TiO2纳米粒子为涂膜原料,通过浸渍涂膜制备TiO2分离膜。过程中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膜,并对两种制膜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及优化,确定较好制膜过程。研究涂膜时间、焙烧温度、涂膜次数等因素对膜管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涂膜时间延长,膜管纯水通量逐渐降低,涂膜时间为10 min时膜管截留率最高;随着涂膜次数增加,分离膜纯水通量逐渐降低,涂膜次数为三次时分离膜截留率最高,达到100%。
潘世明[3](2018)在《超亲水性二氧化硅溶胶及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溶胶-凝胶法和超亲水表面形成的基本原理,制备了两种二氧化硅溶胶及超亲水性二氧化硅涂层,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两类改性的杂化溶胶及超亲水杂化涂层,并对所制得溶胶和涂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以正硅酸四甲酯(TMOS)、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以氨水(NH3·H20)为催化剂,经水解-缩合后制备出不同粒径、室温稳定期可达30天的二氧化硅溶胶,采用旋涂成膜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水接触角(WCA)低至5.0°且超亲水性维持30天的二氧化硅涂层。所得涂层均具有较高的透明性,表面有裂纹,硬度不低于B级,与玻璃等基底表面的附着力不高于2级。2.通过引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表面活性剂SDS对上述二氧化硅溶胶进行改性,得到不同颗粒尺寸、稳定期最高近30天的改性二氧化硅杂化溶胶与混合杂化溶胶。在玻璃表面采用旋涂成膜技术,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制得了水接触角(WCA)在5 s内趋近于0°且可保持超亲水效果达60天的超亲水杂化涂层。所得涂层均具有较高的透明性,表面无裂纹,涂层的硬度不高于2B级,与玻璃等基底的附着力均为2级。两种杂化涂层相对于改性前,硬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由混合杂化溶胶得到的杂化涂层硬度为3B级。3.通过引入一种功能性聚硅氧烷Di-10对上述二氧化硅溶胶进行改性,得到不同颗粒尺寸、稳定期可达60天的改性二氧化硅杂化溶胶与混合杂化溶胶。在玻璃表面采用旋涂成膜技术,在室温条件下得到水接触角(WCA)可低至5.0°且超亲水效果可维持30天的超亲水杂化涂层。所得涂层透明性均较高,表面无裂纹,涂层硬度不高于2B级,附着力均为2级。与改性前相比较,两种杂化涂层均显出较高的柔韧性,由混合杂化溶胶得到的杂化涂层硬度为3B级。本文通过粒径、WCA、UV-Vis、FT-IR、SEM和涂层硬度及附着力测试等分析技术分别对上述二氧化硅溶胶和改性杂化溶胶的粒径、稳定性、透光性及相应涂层的化学成份、表面形貌、亲水性和涂层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溶胶(包括改性溶胶)及相应的超亲水涂层的性能,功能性聚硅氧烷改性溶胶及其超亲水涂层的优势较明显,是一种在光学、生物及日常生活等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的超亲水涂层。
宋国城[4](2019)在《酚酞聚醚砜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构筑及亲水改性研究》文中认为日趋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水体污染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因此水污染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在水污染处理技术中,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易操作等优点而迅速发展起来。纳米纤维膜作为分离膜众多种类中的一员,由于其高孔隙率,均匀致密的结构以及轻质轻量等优点在制备高性能的分离膜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已被广泛用于水处理相关领域。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纳米纤维制备技术—溶液喷射纺丝法,因其具有操作安全简单,高效低能耗,原料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酚酞聚醚砜(PES-C)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是较为理想的膜分离材料,其优异的溶解性和加工性使其具备通过溶液喷射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理论基础。膜污染问题,作为制约膜分离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难题,不仅会降低分离效率,增加运行成本,同时也会影响膜的使用寿命,因此提高分离膜抗污染性能是目前膜改性研究的主要方向。通过改善膜的亲水性,通常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抗污染能力。因此本文在通过溶液喷射纺丝法制备PES-C纳米纤维膜,确定最佳纺丝工艺后,将其应用到过滤领域并进行了亲水改性研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展开:一,直接在PES-C纺丝液中添加亲水性物质或在PES-C纳米纤维表面涂覆亲水性物质,从而制备得到纳米纤维复合膜;二,以PES-C纳米纤维膜为支撑层,在膜的表面构筑完整的亲水性皮层,从而制备得到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溶液喷射纺丝法制备PES-C纳米纤维膜,并对纺丝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不同纺丝液浓度,牵伸风压,接收距离及进液速度对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确定了相对最优的工艺条件。随后利用响应曲面法讨论纺丝工艺对纳米纤维平均直径的影响,建立了纺丝工艺参数和纤维平均直径的响应面模型,并将其与实际纺丝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将不同比例的酚酞添加到聚砜中,制备得到不同酚酞含量的改性聚砜聚合物,并将其通过溶液喷射纺丝法制备成为纳米纤维膜。为了提高膜的亲水性,在PES-C纺丝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两性离子改性的酚酞聚醚砜(PES-CB),制备了PES-C/PES-CB纳米纤维复合膜。对上述所得的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纺丝液浓度25 wt%,牵伸风压0.1 MPa,进液速度4 ml/h时,内管突出距离10 mm,接收距离25 cm时,制备得到的PES-C纳米纤维平均直径在490 nm左右,纤维形貌相对光滑均匀,出丝量大,纺丝过程较稳定,是较为理想的纺丝条件。以PES-C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为响应值所建的响应面回归模型相对准确合理,对实际纺丝过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不同酚酞含量的改性聚砜通过溶液喷射纺丝法制备成为纳米纤维膜后,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酚酞含量的增加,纳米纤维膜的耐热性不断得到提高。聚砜(PSF)纳米纤维膜的5 wt%热失重温度约为415℃,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为195℃,而PES-C纳米纤维膜的5 wt%热失重温度达到495℃,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到270℃左右。另外综合PES-C/PES-CB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形貌和润湿性来看,PES-CB添加含量为30 wt%时是相对最合适的。在对淀粉悬浊液的过滤测试中,发现PES-C及改性聚砜纳米纤维膜的抗污染性均较差(水通量恢复率(FRR)55%),而PES-C/PES-CB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抗污染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当PES-CB添加量30 wt%时,纳米纤维复合膜的FRR提高到80%左右。在对油水混合溶液的分离测试中,发现PES-C和改性聚砜纳米纤维膜的FRR仅为25%左右,而PES-C/PES-CB纳米纤维复合膜的FRR提升到60%左右。(2)通过将不同含量的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和硅溶胶分别添加到PES-C纺丝液中制备PES-C/SiO2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耐热性能得到了轻微的提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相同的纺丝工艺条件下,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纳米纤维复合膜的表面纳米颗粒聚集较严重,而添加乙二醇硅溶胶时,二氧化硅在纤维表面分散相对均匀,纤维形貌光滑。在后续的淀粉悬浊液过滤测试中,轻微加压时,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抗污染性能更好,其中添加乙二醇硅溶胶的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抗污染性能(FRR>70%)改善要优于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纳米纤维复合膜(FRR≈60%)。在油水混合溶液过滤测试中,添加乙二醇硅溶胶的纳米纤维复合膜的FRR在40%左右,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纳米纤维复合膜的FRR在30%左右。综合来看,添加5 wt%硅溶胶所得的纳米纤维复合膜过滤效果相对最好。(3)通过将PES-C纳米纤维膜置于一定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液中,将交联PVP(PVPP)沉积在PES-C纳米纤维的表面制备得到PES-C/PVPP纳米纤维复合膜,同时作为对比在PES-C纺丝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PVP制备PES-C/PVP纳米纤维复合膜。结果表明PVPP或PVP对纳米纤维复合膜的亲水性改善都非常明显,当PVPP沉积度达到10.5 wt%左右或PVP添加量为5 wt%时,所得的两种纳米纤维复合膜都是超亲水性的。在后续的淀粉悬浊液过滤实验中,轻微加压5 kPa时,PES-C/PVP纳米纤维复合膜(5 wt%PVP)的FRR达到了90%左右,PES-C/PVPP复合膜的FRR也达到了88%(沉积度≥10.5 wt%),其总通量衰减率(TFR)在60%左右。循环过滤测试结果表明PES-C/PVPP纳米纤维复合膜的重复利用性好,每次循环过滤稳定时的水通量基本在1500 L/m2·h左右。在油水混合溶液过滤测试中,PES-C/PVP纳米纤维复合膜(5 wt%PVP)的FRR高达90%左右,而PES-C/PVPP纳米纤维复合膜(沉积度≈10.5 wt%)的FRR也达到了85%。结果表明,在PES-C纳米纤维表面涂覆一层超薄PVPP层得到的纳米纤维复合膜抗污染能力强,持久耐用,工艺操作简单,适合应用到实际工业化生产中。(4)通过溶液喷射纺丝装置将PVPP溶液喷涂到PES-C纳米纤维膜表面,然后热压处理得到以PES-C纳米纤维膜为支撑层的PES-C/PVPP复合滤膜。结果表明当PVPP溶液挤出速度4 ml/h,喷涂时间达到1.5 h时,能够在纤维膜表面得到一层完整的PVPP阻隔层。随后通过单层沉积法在PVPP表面沉积一层聚多巴胺(PDA)纳米颗粒,确定了相对合适的沉积时间,并在PDA表面接枝了3-[N-[三(羟甲基)甲基]氨基]丙磺酸钠(TAPS-NA)。在后续的蛋白溶液过滤测试中表明,以PVPP为阻隔层的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能够被应用到超滤领域,其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截留率和FRR都达到了75%以上。沉积了PDA和TAPS-NA后,由于超亲水性及静电排斥作用,复合滤膜对BSA溶液的截留率和FRR都达到了80%以上,TFR减小到45%左右。在后续的油水乳化溶液分离测试中,沉积PDA后的几种复合滤膜在过滤过程中可以保持较大的通量(平均水通量Jp≈240 L/m2·h,0.05 MPa),且对油滴粒子的截留率和FRR也都高于80%,TFR降低到37%左右。在BSA溶液和油水乳液的循环过滤测试中,复合滤膜每次循环过滤的水通量衰减程度逐渐减小,有利于其长期重复利用。结果表明,利用溶液喷射纺丝装置在纳米纤维膜表面构筑超薄亲水阻隔层所得到的复合滤膜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且能够实现对过滤液的快速高效分离。(5)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在PES-C纳米纤维膜表面沉积一层海藻酸钠(SA),然后再进行交联处理,从而得到以PES-C纳米纤维膜为支撑层,SA为亲水阻隔层的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讨论了在纤维膜表面沉积不同含量的SA对阻隔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A的理论沉积度(TDD)达到2.5 mg/cm2时,在纳米纤维膜表面能够形成一层相对完整的超薄SA亲水皮层。随着沉积量增加,复合滤膜的亲水性不断增加,同时其机械强度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随后的BSA溶液过滤测试中,由于电荷排斥效应,复合滤膜(TDD=5mg/cm2)对BSA的截留率能达到88.7%以上,FRR达到85%以上,TFR减小到30%左右。在溶菌酶(Lys)溶液过滤实验中,由于静电吸引作用,Lys更容易吸附在膜表面,导致水通量衰减程度较严重,TFR都在50%以上,说明其抗Lys污染能力相对较弱。在油水乳液分离测试中,当TDD≥4 mg/cm2时,复合滤膜的FRR大于80%,且其对油滴粒子的截留率在85%以上。综合来看,真空抽滤法制备的超亲水PES-C/SA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工艺简单,抗污染能力强,过滤分离效率高,是一种可以被应用到超滤领域的分离膜。上述研究内容表明,通过溶液喷射纺丝技术,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能够将PES-C制备成为纳米纤维膜,通过进一步的亲水改性得到的复合分离膜具有低压高渗透,抗污染性强及重复利用性好等特点,能够快速有效的分离过滤介质。文中采用的改性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够实现制备过程的连续性,具备规模工业化应用前景。
吕嵩楠[5](2012)在《一种超纯硅胶基质色谱填料的合成方法》文中指出本文通过两步方法合成了超纯、单分散硅胶色谱柱填料。首先以单质硅粉作为硅源,氨水和处理后的大孔离子树脂作为催化剂,制备了超纯、单分散的纳米级二氧化硅水溶胶。其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单质硅粉、氨水和大孔树脂的用量比为31.89g/320mL/20g,反应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1000r/min,反应时间为9h,产率达到了95.0%,硅溶胶固含量为3035%,平均粒径为29nm。然后利用复相乳液法,以聚苯乙烯为膜材料与硅溶胶形成油水混合相,通过溶剂蒸发、溶胶凝胶化、高温去除聚苯乙烯膜等步骤,制备出超纯、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具体反应条件是:硅溶胶与聚苯乙烯的乙酸乙酯溶液体系的体积比为1:20,硅溶胶是固含量为30%的硅水溶胶,亲水保护性胶体溶液中聚乙烯醇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300,机械搅拌速度为800r/min,在80℃温度下去除溶剂、洗涤、馏脱等过程,再通过程序升温烧结处理聚苯乙烯/SiO2微球制备出了超纯、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BET等手段对实验各个阶段所制备的产物进行了形貌、纯度、孔结构等方面的表征。单分散、超纯二氧化硅微球的平均粒径为3um,比表面为168.44m2/g,平均孔径为10.19nm,平均孔容为0.42cm3/g。
战兴晓[6](2020)在《带锈涂装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腐蚀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因此,开发环保、高效、施工简便的金属防护涂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机硅酸盐富锌涂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候性、防腐性及自我修复性能,在金属防腐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能,但传统硅酸盐富锌涂料存在着基料流动性大、锌粉含量高、施工要求高等问题,因此限制了该类涂料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分别从硅酸盐基料和锌粉填料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并实现带锈涂装,简化施工过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研究了硅酸盐成膜体系的组成及性能。以硅酸钾、硅酸锂混合物为成膜物质,通过观察法及粒度分析等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模数及硅溶胶滴加速度对于合成基料黏度、稳定性、耐水性及胶团粒度等方面的影响,优化了高模数基料的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作为偶联剂,控制反应温度50℃,并以4 mL/min滴加同等质量的硅溶胶所制备的基料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2)研究了水性有机乳液对硅酸盐涂料改性的作用,采用盐雾试验(NNS)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手段研究了水性乳液添加量对涂料防腐性能及施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水性有机乳液能显着提高涂层耐腐蚀性能,并可简化施工程序,实现带锈涂装。相比于未改性涂层,在3.5%NaCl浸泡50天后,掺杂0.5 g/30 g水性有机乳液改性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310 mV,自腐蚀电流下降2.83 × 10-4 mA,涂层耐腐蚀性能显着提高,并实现了涂料的带锈涂装。(3)研究了改性锌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合成法在锌粉表面合成了NO3-,VO3-,MoO42-插层锌铝水滑石(LDH),利用扫描电镜、高倍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对改性锌粉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改性锌粉与基料混合后制备了多种改性硅酸盐富锌涂层,利用交流阻抗技术比较了不同改性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水滑石在锌粉表面呈规则片状结构,该结构可显着延缓腐蚀离子的渗透速率,在金属防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ZnAl-VO3-/LDH改性涂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与未改性涂层相比较,在3.5%NaCl溶液中浸泡30天后,涂层自腐蚀电位正移29 mV,自腐蚀电流下降2.190× 10-3mA。
朱志高[7](2019)在《超选择润湿性膜界面的构筑及含油高盐废水处理研究》文中认为含油高盐废水因油含量高和盐浓度大致使其处理困难。膜法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油高盐废水处理,但纯水的回收率仅为50-60%且较大的操作压力致使膜污染严重。相比于高压驱动的膜分离技术,超选择润湿性膜可在重力/低压下实现含油高盐废水中油与盐水的分离以及在一定温差下实现盐与水的高效分离,即油/盐水分离和膜蒸馏脱盐两步工艺。但分离膜在除油和脱盐过程中膜的稳定性、耐污染特性以及耐润湿特性是分离膜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从自然界生物体如荷叶(超疏水)、鱼鳞(耐油污)、贻贝(高粘附性)等受到启发,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高孔隙率和低曲折度纤维膜为基础,并结合仿生和表面改性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润湿特性的三维通孔纤维膜,通过两步膜分离工艺,实现了含油高盐废水处理过程中膜的耐污染和耐润湿特性的集成并保证膜的高通量和高分离效率。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针对含油高盐废水中油性物质的物理特性不同,首先设计了两种不同润湿特性的纤维膜以对含油高盐废水中的油与盐水进行分离处理。在本实验中,以具有热稳定性和耐酸碱稳定性的芳砜纶(PSA)为基材,通过调节纺丝液中PSA和聚丙烯腈(PAN)的质量比和浓度等,制备了直径均一、孔径分布窄、力学强度高的超细PSA/PAN复合纤维膜。通过原位冷冻扫描电镜分析乳液成份,明析高强度PSA/PAN纤维成型机理。同时根据后期分离过程中所需复合纤维膜表面润湿特性的不同,利用水热法在PSA/PAN纤维表面构造微纳米多级粗糙结构并选择性地接枝低表面能疏水剂,实现了超疏水/超亲油(疏水角156°/亲油角0°)和超亲水/水下超疏油(亲水角0°/水下疏油角155°)PSA/PAN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并对含油高盐废水中不同物理特性的油与盐水进行高效分离。其对亲水性有机物强化的油包水型乳化物和水包油型乳化物的分离通量分别达7300 L m-2 h-1和3200 L m-2 h-1且分离效率在99.90%左右。超选择润湿性纤维膜处理后的高盐废水中的油含量一般在几到几十毫克每升之间。在膜蒸馏脱盐过程中,由于水下强烈的疏水-疏水相互作用,盐水中残留的油性物质势必会对疏水膜造成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静电纺丝与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具有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复合纤维蒸馏膜。该膜以疏水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膜为蒸馏基膜,然后在疏水基膜表面喷涂一层微纳米结构的二氧化硅@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SiO2@PVDF-HFP/PS)超疏水层以提高蒸馏膜的稳定性能,该超疏水层的水接触角为164°。最后,在超疏水蒸馏膜表面喷涂一层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该超亲水保护层在水下展现了优异的超疏油特性(水下油接触角为166°);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运行过程中,具有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的复合纤维蒸馏膜在处理含油高盐废水时,其不仅展现了优异的跨膜通量(28 L m-2 h-1),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100%)和热稳定性。含油高盐废水中除了含有油性物质以外,往往还含有少量的亲水性有机污染物。由于亲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表面能比疏水性蒸馏膜的表面能要低得多,亲水性有机污染物会附着于疏水蒸馏膜的表面而使膜蒸馏失效。因此,制备同时具有耐污染和耐润湿特性的高通量蒸馏膜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含油高盐废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双重生物仿生技术实现了纤维膜表面微纳米多级结构的构筑并利用17链的氟硅烷(17-FAS)降低膜表面自由能,制备了具有耐润湿特性的多憎纤维膜,该膜对一切低表面张力物质均具有很好的排斥作用。在处理含有亲水性有机污染的含油高盐废水时,其展现了优异的耐润湿特性;其次,利用静电纺丝与静电喷雾技术实现了超亲水保护层与多憎纤维膜的耦合。通过调控纺丝液的组成和浓度等,制备了具有自粗糙结构的多憎PVDF纤维膜,在空气中该膜对水和油滴的接触角分别为159°和145°;随后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具有串珠结构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酸(PVA/PAA)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最后通过热处理技术实现了超亲水耐油污PVA/PAA保护层(水下油接触角为156°)与多憎PVDF纤维膜的耦合。该超亲水/多憎复合纤维蒸馏膜在处理复杂含油高盐废水时其水通量高达27 L m-2 h-1且脱盐率接近100%。以上研究表明,以静电纺丝作为加工手段制备的低曲折度三维通孔纤维膜并结合生物仿生技术解决了含油高盐废水中油与盐水和盐与水的高效分离。同时,在膜蒸馏脱盐过程中,通过构筑超选择润湿性蒸馏膜界面实现了蒸馏膜通量、膜润湿和膜污染难以协调的技术难题。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膜的物理性质,如膜孔结构,膜厚度等进一步实现结构和性能于一体化的复合纤维蒸馏膜。
薛婷婷[8](2019)在《新型微纳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与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高速、高效、高灵敏度,其已成为分离科学中最为强大的技术之一,在化学化工、医药学、环境、生物、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色谱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关键,而色谱柱的分离性能、保留机制、柱效均受色谱固定相的影响,因此合理的设计高性能的色谱柱填料成为色谱研究的重点。本论文结合无机基质与有机基质固定相各自的优势,分别对多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的制备及功能化和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及功能化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将制备的新型色谱固定相应用于色谱分离领域,主要工作如下:采用改进的两步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约为7.4μm的单分散多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以聚烯丙基胺为桥梁,将4-溴甲基苯硼酸修饰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表面,形成了新型的液相色谱固定相。兼顾可逆吸附、静电吸附和相似相溶多种分离机制,以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样品,探究了该新型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分离性能,并进一步探究了该色谱固定相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采用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制备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微球,通过改变甲醛/尿素的含量可控制Si O2微球粒径在3-5.5μm之间。以粒径为5.5μm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为色谱填料基质,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对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表面进行功能化改性,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引入共价键合的疏水性基团,作为色谱柱固定相,从而实现了在液相色谱中分离苯的同系物。宫颈癌发病逐渐年轻化。传统的化疗药物药物副作用高,生物利用率低。如何设计纳米药物使它们不仅能够有效地靶向到肿瘤组织,而且还能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是开发具有高治疗效果的新一代纳米药物的关键。目前,将抗癌药物共价连接到水溶性聚合物上正迅速成为向特定肿瘤组织递送抗癌药物的最通用方法之一。聚合物-药物共聚物可克服化疗药物低溶解度和稳定性,体循环时间短,毒副作用大,疗效低的缺点。利用肿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聚合物-药物共聚物可以被动地靶向到肿瘤细胞。Hela细胞是宫颈癌细胞的一种,其高表达酯酶,而NIH 3T3细胞几乎不表达酯酶。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聚乙二醇单甲醚(m PEG)的嵌段共聚物,并将二氯乙酸通过酯键负载到骨架上。通过原子转移自由聚合(ATRP)法,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修饰到m PEG上,便于进行高效的二氯乙酸负载。通过羧酸酯键和抗癌药物二氯乙酸的组合,制备了一种酯酶响应的二氯乙酸前药载体体系。并将制备的前药载体自组装成为胶束,通过药物释放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研究了酯酶条件下二氯乙酸的缓慢释放,实验表明我们所设计的纳米前药载体可以很好的实现药物负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癌症治疗。
卜思敏[9](2016)在《纳米硅溶胶固化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其固化机理》文中认为纳米硅溶胶是溶胶粒径为纳米级的胶体溶液,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分散度、高吸附性等优点,其广泛运用于纤维、纺织、橡胶、涂料、陶瓷等行业中,但将纳米硅溶胶用做土壤固化剂的研究较少。将新型纳米材料用作土壤固化剂能克服其它化学固化剂渗透性差、对环境有害等缺点。本文进行纳米硅溶胶溶液固化黄土的配比和机理研究,采用三种不同粒径的纳米硅溶胶进行黄土固化,对固化样进行液塑限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扫描电镜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和物理吸附试验,研究固化黄土的稠度特征、力学性质物相特征、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变化,分析纳米硅溶胶固化黄土的固化机理。(1)三种不同粒径(10.7nm、29nm、100.1nm)的纳米硅溶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明显提高,且纳米硅掺量越高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纳米硅溶胶固化样的早期强度较高,在养护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养护龄期对其影响不大。在相同掺量下粒径越小的硅溶胶固化样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固化效果最佳。(2)随着纳米硅含量的增加,10.7nm和29nm纳米硅固化黄土的液塑限都增大,而100.1nm纳米硅固化黄土的液塑限都略有下降。纳米硅固化土的衍射谱图与压实黄土的基本匹配,纳米硅固化黄土的谱图出现了密集、低矮的非晶相物质峰群,没有新的晶体物质形成。纳米硅固化黄土以粒状架空和镶嵌接触结构为主,但颗粒表面被凝胶薄膜吸附或包裹,形态变为次圆棱状,颗粒边缘粗糙不清,接触面积变大。纳米硅含量相同时,随着纳米硅颗粒粒径的减小,比表面积和纳米级孔隙都增大;同一纳米硅粒径时,随着纳米硅含量的增加,比表面积和纳米级孔隙都增大,其中10.7nm和29nm粒径纳米硅固化黄土中形成了大量介孔孔隙。(3)纳米硅溶胶固化黄土的作用主要为纳米颗粒的高表面能引起的细颗粒团聚填充作用和凝胶胶结作用,固化过程改善了固化土结构强度和孔隙分布,减少了大孔隙,提高了试样比表面积和介孔孔容。纳米硅粒径越小,细颗粒团聚填充效果越明显,尤其对于小于5μm的颗粒体的团聚作用显着。
靳洪允[10](2009)在《氧气—乙炔火焰法制备高纯度球形硅微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作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领域的关键材料——高纯度球形硅微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分别以天然石英和稻壳为原料,结合氧气-乙炔火焰法制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要求的高纯度球形石英粉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要求的低放射性球形硅微粉。具体工作包括:第一,提出了机械-化学方法相结合的石英提纯新工艺,提纯的同时实现石英超细粉碎和颗粒预整形,制备了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高纯度石英微粉;第二,利用我国丰富的稻壳为原料,利用碱溶液法制备水玻璃、通过离子交换法交换去除Na+、K+、Al3+、Fe3+、Cl-等离子制备高纯度硅溶胶、对硅溶胶进行喷雾造粒制得类球形氧化硅微粉、焙烧后得到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焙烧造粒氧化硅微粉;第三,开发新的氧气-乙炔火焰法球形化工艺,研制氧气-乙炔火焰法球形化专用设备:超细微粉送粉器、火焰燃烧器、球形化炉,设计配套微粉冷却和收集装置;第四,分别以上述制备的高纯度石英微粉和类球形的造粒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对其进行球形化处理,制备了两种球形硅微粉;最后,将制备的球形硅微粉分别与E-51型环氧树脂复合,对SiO2/E-51环氧塑封料的热膨胀性能、热稳定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开发了球磨结合复配酸的机械-化学石英提纯新工艺。通过对脉石英原料的矿物组成、矿物的赋存状态、化学成分等进行研究,在传统复配酸提纯石英的基础上,开发了球磨结合复配酸的机械-化学石英提纯新工艺。对比复配酸提纯方法,该新工艺大大减少了酸的处理时间,并且石英微粉的品质更高:SiO2含量99.98%、Al2O3含量下降到20×10-6g/g以下、Fe2O3含量降到5×10-6g/g,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都低于1×10--6g/g。并且,而且在机械-化学提纯的过程中实现了石英的超细粉碎和颗粒预整形,因而石英微粉的流动性能更好,满足了氧气-乙炔火焰法制备球形石英粉对石英微粉的纯度和流动性能的要求。2、研制成功了反应烧结碳化硅球形化炉,改进了沸腾式超细微粉送粉器、火焰燃烧器,开发了氧气-乙炔火焰法球形SiO2生产新工艺和专用设备。研究了传统送粉器的微粉输送机理,对制约其输送超细微粉所要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团聚和流动性差是超细微粉无法输送的关键原因。通过改进粉斗结构、送粉拾取轴、重新设计载气气路,将传统的载气式微粉送粉器改造成沸腾式微粉送粉器,将传统的载气式微粉送粉器改造成沸腾式微粉送粉器。利用空气震动、微粉自身的重力、载气和粉斗内气体的压力差实现了10μm以细的石英微粉和造粒氧化硅微粉的连续、稳定输送。该送粉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可送微粉粒度范围为5~50μm,送粉速率为15~200g/min。以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为原料,采用实心注浆成型、结合真空烧结工艺制造了球形化炉。对比传统的水冷式夹层不锈钢球形化炉,该球形化炉耐温度更高、并且该设计有效的延长了氧气-乙炔火焰的高温区,整个球形化炉内形成2000K以上的稳定温度场,为获得高球形化率的球形硅微粉提供了保障。对火焰燃烧器的送粉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了微粉与氧气-乙炔焰流方向一致的轴向内送粉模式;对比传统的垂直送粉、倾斜送粉等方式,减少了微粉的浪费,并且提高了球形化的效率;通过对喷嘴尺寸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氧气-乙炔焰流速度,轴向内送粉和较低的焰流速度有利于延长微粉在球形化炉内的飞行时间,因而提高了石英微粉的球形化率。氧气-乙炔火焰法球形化工艺中采用O2作为石英微粉输送时的载气,这部分O2同样参与助燃,以O2为载气不会像用其它气体如N2、Ar一样因为大量冷载气的引入而降低球形化炉的温度。因此,以O2为载气有效的保持了炉温,有利于提高石英微粉的球形化率。3、建立了石英微粉球形化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石英微粉球形化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火焰与石英颗粒热交换、石英颗粒温度变化、石英颗粒速度变化、石英颗粒球形化需要的能量等进行研究,建立了石英微粉球形化的时间模型:式中,t为石英微粉球形化需要的时间,p为石英粉密度,dp为颗粒直径,Hm为石英的热焓,λp表示热火焰燃烧气体的热导率,Tg表示气体的温度,Tp表示颗粒表面的温度,Nu努赛尔数,ε石英的反射率,σ是Stefan Boltzmann常数。研究了氧气-乙炔火焰法球形化石英微粉的实验条件,包括送粉速率、燃气及助燃气的流量、石英微粉的粒度及粒度分布、石英微粉的形貌等因素对微粉球形化率的影响,确定了石英微粉球形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以中径为10μm的石英微粉为原料进行球形化实验,助燃气O2 20L/min、载气O2 5L/min、C2H2 10L/min、送粉速率为60g/min,制备的球形石英球形化率可达95%、微粉纯度>99.9%、松装密度0.87g/cm3、流动度为(67-70)s/50g。石英微粉球形化后平均粒度变大、松装密度变大、流动性能更佳。在氧气-乙炔火焰法球形化石英微粉过程中,低温石英迅速被加热成低温石英的过热晶体,一直保持到1600℃直接熔融为过冷的SiO2高温熔体,熔体骤冷形成熔融球形石英粉。以氧气-乙炔工艺制备的球形石英粉指标满足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的要求,且该工艺制造成本较低,适合于大规模产业化。4、通过实验确定了稻壳为原料制备低放射性球形硅微粉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将稻壳在600℃下充分热解得到稻壳灰,利用碱溶液法制备水玻璃,通过优化实验条件,稻壳灰中SiO2的溶出率为95.74%;以浓度为10%的水玻璃为原料,利用大孔型的D001阳离子交换树脂和D201阴离子树脂交替对其进行交换吸附,制得的硅溶胶的胶粒粒径分布在20~30nm之间、硅溶胶中Na+含量为5×10-6g/g;对固含量为30%的硅溶胶在10mL·min-1的进料速度下进行喷雾造粒;然后将造粒氧化硅微粉在1000℃下焙烧1h。对上述经焙烧的造粒氧化硅微粉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进行火焰球形化处理,可以制得球形化率>95%、颗粒粒度主要分布在1~4μm之间、纯度>99.99%、放射性元素U含量为0.05×10-9g/g的低放射性球形硅微粉。这种以稻壳为原料制备的低放射性球形硅微粉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的要求。5、利用球形石英粉、低放射性球形硅微粉、普通石英粉三种硅微粉分别填充E-51环氧树脂,其中尤以球形石英粉对E-51的填充量最大,并且制备的球形石英粉/E-51环氧塑封料的热膨胀性能、热稳定性能及力学性能也最优,低放射性球形硅微粉次之。但是,低放射性球形硅微粉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中更有优势。当球形石英粉的添加量为80%时,环氧塑封料的弯曲强度为146Mpa、环氧塑封料的膨胀系数达到8.5×10-6K-1、环氧塑封料的玻璃化温度提高了34℃。采用DSC方法对环氧树脂反应的动力学进行分析,得出SiO2/E-51/MeTHPA/DMP-30体系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78.52kJ·mol-1,固化反应级数n=0.917。对比射频等离子球形化法、直流电弧等离子球形化法、碳极电弧加热等高温球形化方法、高温熔融喷射球形化法等制备球形硅微粉的方法,氧气-乙炔火焰法球形化工艺更加简化、控制更加容易、能源消耗更少、适于产业化;对比目前正硅酸乙脂或者四氯化硅水解等制备球形硅微粉的化学方法,以稻壳为原料的化学-物理方法结合的工艺简单、产率更高、原料成本更低、可产业化且无污染。因此,氧气-乙炔火焰法制备球形硅微粉更易实现大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更低、更具发展潜力。
二、扫描电镜测定硅溶胶的粒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扫描电镜测定硅溶胶的粒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煤系泥岩孔裂隙三维表征的纳米型浆液扩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煤系泥岩及硅溶胶基本性质实验 |
2.1 煤系泥岩基本性质测试 |
2.2 硅溶胶基本性能测试分析 |
2.3 本章小节 |
3 煤系泥岩孔裂隙三维表征 |
3.1 高分辨三维X射线显微成像 |
3.2 煤系泥岩三维重构 |
3.3 数字岩石物理实验 |
3.4 本章小节 |
4 硅溶胶注浆泥岩浆液扩散规律 |
4.1 硅溶胶注浆扩散模拟 |
4.2 硅溶胶注浆渗流实验 |
4.3 本章小节 |
5 泥质软岩巷道分区多粒度的注浆防渗加固方法 |
5.1 方法概述 |
5.2 具体方法 |
5.3 可行性分析 |
5.4 泥质软岩巷道防渗加固设计与监测方案 |
5.5 本章小节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TiO2分离膜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绪论 |
1.2 膜分离技术及无机膜简介 |
1.2.1 膜与膜分离技术 |
1.2.2 无机膜 |
1.3 无机分离膜类型及结构 |
1.3.1 无机膜类型 |
1.3.2 无机分离膜结构 |
1.4 无机分离膜分离机理及分离过程现象 |
1.4.1 微滤和超滤膜分离机理 |
1.4.2 纳滤膜分离机理 |
1.4.3 反渗透膜分离机理 |
1.4.4 浓差极化及膜污染现象 |
1.5 无机膜制备方法 |
1.5.1 溶胶-凝胶法 |
1.5.2 固态粒子烧结法 |
1.5.3 薄膜沉积法 |
1.5.4 阳极氧化法 |
1.6 无机膜的应用 |
1.6.1 气体分离领域 |
1.6.2 无机膜催化领域 |
1.6.3 液体分离领域 |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TiO_2 微纳米粒子的合成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表征方法 |
2.2.1 马尔文激光纳米粒度仪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 TiO_2 微纳米粒子的制备 |
2.3.1 TiO_2 亚微米粒子制备过程 |
2.3.2 TiO_2 纳米粒子制备过程 |
2.4 TiO_2 亚微米粒子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
2.4.1 水钛摩尔比对粒径的影响 |
2.4.2 KCl溶液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
2.4.3 搅拌时间对粒径的影响 |
2.4.4 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
2.5 TiO_2 纳米粒子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
2.5.1 水钛摩尔比对溶胶粒径的影响 |
2.5.2 氢离子浓度对溶胶粒径的影响 |
2.6 微纳米粒子表征 |
2.6.1 TiO_2 亚微米粒子扫描电镜(SEM)分析 |
2.6.2 TiO_2 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分析 |
2.7 小结 |
第三章 TiO_2 亚微米粒子制备分离膜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2.1 TiO_2 分离膜的制备 |
3.2.2 TiO_2 分离膜水处理性能的测定 |
3.2.3 渗透通量及截留率公式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TiO_2 粒子添加量的影响 |
3.3.2 焙烧温度的影响 |
3.3.3 支撑体孔径的影响 |
3.3.4 涂膜次数的影响 |
3.3.5 SiO_2 粒子添加量的影响 |
3.4 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 |
3.4.1 扫描电镜分析 |
3.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TiO_2 纳米粒子制备分离膜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TiO_2 纳米粒子制备分离膜方法的选择及改进 |
4.2.1 TiO_2 纳米粒子制备分离膜 |
4.2.2 膜性能分析 |
4.2.3 TiO_2 纳米粒子膜管制备方法改进 |
4.2.4 改进后分离膜性能分析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涂膜时间的影响 |
4.3.2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3.3 涂膜次数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超亲水性二氧化硅溶胶及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0.1 材料表面的润湿性 |
0.1.1 亲水性表面 |
0.1.2 疏水性表面 |
0.1.3 超亲水性表面 |
0.2 超亲水二氧化硅溶胶与涂层 |
0.2.1 制备方法 |
0.2.2 性能与表征 |
0.2.3 应用 |
0.3 立题依据、研究思想及创新点 |
0.3.1 立题依据 |
0.3.2 研究思路 |
0.3.3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超亲水性二氧化硅溶胶及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
前言 |
1.1 实验部分 |
1.1.1 原料和仪器 |
1.1.2 实验步骤 |
1.1.3 测试与表征 |
1.2 结果与讨论 |
1.2.1 超亲水性二氧化硅溶胶及涂层的制备 |
1.2.2 二氧化硅溶胶的性质 |
1.2.3 超亲水性二氧化硅涂层的性质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硅氧烷改性超亲水二氧化硅溶胶及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
前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和仪器 |
2.1.2 改性超亲水二氧化硅溶胶与涂层的制备 |
2.1.3 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改性超亲水二氧化硅溶胶与涂层的制备 |
2.2.2 改性二氧化硅溶胶的性质 |
2.2.3 改性超亲水性二氧化硅涂层的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功能性聚硅氧烷改性的超亲水二氧化硅溶胶及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
前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与仪器 |
3.1.2 功能性聚硅氧烷改性的超亲水二氧化硅溶胶及涂层的制备 |
3.1.3 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改性超亲水二氧化硅溶胶及涂层的制备 |
3.2.2 改性二氧化硅溶胶的性质 |
3.2.3 改性超亲水性二氧化硅涂层的性质 |
3.3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酚酞聚醚砜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构筑及亲水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纤维概述 |
1.1.1 纳米纤维简介 |
1.1.2 纳米纤维特点 |
1.2 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1.2.1 熔喷纺丝法 |
1.2.2 激光拉伸法 |
1.2.3 双组份复合纺丝法 |
1.2.4 静电纺丝法 |
1.2.5 溶液喷射纺丝法 |
1.2.6 纳米纤维的应用 |
1.3 分离膜简介 |
1.3.1 分离膜的种类 |
1.3.2 分离膜的分离原理 |
1.3.3 纳米纤维复合分离膜的制备 |
1.3.4 纳米纤维复合分离膜的抗污染改性研究进展 |
1.3.5 PES-C分离膜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改性聚砜纳米纤维膜及PES-C/PES-CB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PES-C的制备 |
2.2.4 PES-C纺丝液的制备 |
2.2.5 溶液喷射纺丝的实验装置 |
2.2.6 PES-C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2.2.7 响应面实验设计与统计 |
2.2.8 改性聚砜的制备 |
2.2.9 改性聚砜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2.2.10 PES-CB的制备 |
2.2.11 PES-C/PES-CB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
2.2.12 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
2.2.13 纳米纤维膜的抗污染性能测试 |
2.2.14 仪器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改性聚砜特性粘数分析 |
2.3.2 PES-C纺丝液粘度分析 |
2.3.3 纺丝工艺对纺丝过程及纤维形貌的影响 |
2.3.4 Box-Behnken结果分析 |
2.3.5 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与性能分析 |
2.3.6 纳米纤维膜的淀粉悬浊液过滤及抗污染性能分析 |
2.3.7 纳米纤维膜的油水溶液过滤及抗污染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ES-C/SiO_2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PES-C/SiO_2 纺丝液的制备 |
3.2.4 PES-C/SiO_2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
3.2.5 PES-C/SiO_2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过滤和抗污染性能测试 |
3.2.6 仪器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SiO_2含量对纺丝液粘度的影响 |
3.3.2 PES-C/SiO_2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形貌分析 |
3.3.3 PES-C/SiO_2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3.3.4 PES-C/SiO_2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淀粉悬浊液过滤和抗污染性能分析 |
3.3.5 PES-C/SiO_2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油水溶液过滤和抗污染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ES-C/PVPP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PES-C/PVPP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
4.2.4 PES-C/PVP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
4.2.5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耐水性实验 |
4.2.6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过滤和抗污染性能测试 |
4.2.7 仪器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VPP沉积时间对沉积度影响分析 |
4.3.2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形貌分析 |
4.3.3 PES-C/PVP纺丝液表面张力及流变性能分析 |
4.3.4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4.3.5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淀粉悬浊液过滤及抗污染性能分析 |
4.3.6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油水溶液过滤及抗污染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溶液喷射法制备PES-C/PVPP-PDA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PES-C/PVPP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制备 |
5.2.4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表面沉积PDA的制备 |
5.2.5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表面沉积TAPS-NA和 CHSB的制备 |
5.2.6 蛋白静态吸附实验 |
5.2.7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过滤及抗污染性能测试 |
5.2.8 仪器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喷涂不同时间PVPP的复合滤膜的形貌分析 |
5.3.2 PDA不同沉积时间的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形貌分析 |
5.3.3 沉积TAPS-NA与 CHSB的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形貌分析 |
5.3.4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5.3.5 蛋白静态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5.3.6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蛋白溶液过滤及抗污染性能分析 |
5.3.7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油水乳液过滤及抗污染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真空抽滤法制备PES-C/SA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及其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PES-C/SA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制备 |
6.2.4 蛋白静态吸附实验 |
6.2.5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过滤及抗污染性能测试 |
6.2.6 仪器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真空抽滤SA沉积度结果分析 |
6.3.2 PES-C/SA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形貌分析 |
6.3.3 PES-C/SA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6.3.4 蛋白静态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6.3.5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蛋白溶液过滤及抗污染能力分析 |
6.3.6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的油水乳液过滤及抗污染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一种超纯硅胶基质色谱填料的合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色谱柱填料的分类 |
1.2.1 无机基质色谱柱填料 |
1.2.1.1 硅胶基质色谱柱填料 |
1.2.1.2 硅胶基质以外的无机基质填料 |
1.2.2 有机高分子基质色谱柱填料 |
1.3 硅胶基质的制备方法 |
1.3.1 喷雾干燥法 |
1.3.2 生物微囊法 |
1.3.3 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PICA) |
1.3.4 溶胶—凝胶法(SOL GEL) |
1.4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水溶胶 |
1.4.1 硅溶胶 |
1.4.2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水溶胶的制备 |
1.5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超纯、单分散硅溶胶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氨水作为单一催化剂制备超纯、单分散硅溶胶 |
2.2.1 实验准备 |
2.2.1.1 硅源及催化剂 |
2.2.1.2 主要装置及检测设备 |
2.2.2 实验思路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过程图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条件对形貌和产率的影响 |
2.3.1.1 反应温度对形貌和产率的影响 |
2.3.1.2 反应时间对形貌和产率的影响 |
2.3.1.3 搅拌速度对形貌和产率的影响 |
2.3.1.4 氨水和硅粉比例对形貌和产率的影响 |
2.3.2 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 |
2.3.3 硅溶胶纯度的测定 |
2.3.4 小结 |
2.4 以氨水和大孔离子型树脂为催化剂对硅粉水解进行产率优化的探索 |
2.4.1 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介绍 |
2.4.2 实验准备 |
2.4.3 实验思路 |
2.4.4 大孔离子型树脂的预处理和实验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单因素条件对形貌和产率的影响 |
2.5.1.1 反应温度对形貌和产率的影响 |
2.5.1.2 反应时间对形貌和产率的影响 |
2.5.1.3 树脂用量对形貌和产率的影响 |
2.5.2 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 |
2.5.3 硅溶胶的纯度测定和粒度分析 |
2.5.3.1 硅溶胶纯度的测定 |
2.5.3.2 硅溶胶粒度的测定 |
2.5.4 小结 |
2.6 结论 |
第三章 超纯、单分散硅胶微球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准备 |
3.2.1.1 实验药品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流程图 |
3.2.3 实验原理 |
3.2.4 实验方法 |
3.2.4.1 聚苯乙烯的乙酸乙酯溶液的制备 |
3.2.4.2 亲水保护性胶体的配置 |
3.2.4.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影响聚苯乙烯/SiO_2成球条件的探索 |
3.3.1.1 聚苯乙烯的乙酸乙酯溶液与硅溶胶的比例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
3.3.1.2 硅溶胶的固含量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
3.3.1.3 初始液体的乳化方式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
3.3.1.4 亲水保护性胶体浓度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
3.3.1.5 小结 |
3.3.2 复合微球的DSC/TG分析测定 |
3.3.3 BET 分析 |
3.3.4 色谱性能评价 |
3.3.5 简单应用 |
3.4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带锈涂装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腐蚀与防护 |
1.1.1 金属腐蚀危害 |
1.1.2 金属腐蚀类型 |
1.2 防腐涂料简介 |
1.2.1 有机涂料 |
1.2.2 无机涂料 |
1.2.3 有机涂料与无机涂料比较 |
1.3 无机硅酸盐富锌涂料概述 |
1.3.1 成膜物质 |
1.3.2 填料 |
1.3.3 偶联固化剂 |
1.3.4 防腐机理 |
1.3.5 无机富锌涂料研究进展 |
1.4 该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高模数硅酸盐基料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
2.1.2 高模数硅酸盐基料的合成 |
2.1.3 耐水性实验 |
2.1.4 胶团粒度分析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硅烷偶联剂种类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2.2 硅烷偶联剂用量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2.3 反应温度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2.4 模数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2.5 硅溶胶滴加速度对基料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性有机乳液改性对硅酸盐富锌涂料防腐性能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
3.1.2 水性有机乳液改性高模数硅酸盐基料的合成 |
3.1.3 乳液改性硅酸盐富锌涂层的制备 |
3.1.4 涂层性能测试及表征 |
3.1.4.1 涂料密度测试 |
3.1.4.2 涂层表干及实干时间测试 |
3.1.4.3 涂层硬度测试 |
3.1.4.4 涂层厚度测试 |
3.1.4.5 涂层附着力测试 |
3.1.4.6 涂层耐冲击力测试 |
3.1.4.7 涂层耐盐水性测试 |
3.1.4.8 涂层耐盐雾测试 |
3.1.4.9 SEM表征 |
3.1.4.10 XRD表征 |
3.1.4.11 电化学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涂层SEM形貌 |
3.2.2 涂层NSS结果 |
3.2.3 涂层表面SEM及腐蚀产物的XRD鉴定 |
3.2.4 乳液掺杂涂层耐腐蚀性能的电化学测试结果 |
3.2.4.1 涂层LSV分析 |
3.2.4.2 涂层EIS分析 |
3.2.4.3 电路拟 结果 |
3.2.5 涂层性能指标测试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锌粉表面水滑石的合成及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4.1.2 锌粉表面ZnAl/LDH的合成 |
4.1.3 缓蚀阴离子插层LDH的制备 |
4.1.4 水滑石硅酸盐富锌涂层的制备 |
4.1.5 改性锌粉的测试及表征 |
4.1.5.1 改性锌粉的X射线衍射(XRD)表征 |
4.1.5.2 改性锌粉的扫描电镜(SEM)表征 |
4.1.5.3 改性锌粉的透射电镜(TEM)表征 |
4.1.5.4 改性锌粉的电化学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改性锌粉的XRD谱图 |
4.2.2 改性锌粉的SEM形貌 |
4.2.3 改性锌粉的HRTEM结构形貌 |
4.2.4 阴离子改性锌粉的XRD谱图 |
4.2.5 涂层电化学测试结果 |
4.2.5.1 涂层LSV分析 |
4.2.5.2 涂层EIS分析 |
4.2.6 改性涂层物理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超选择润湿性膜界面的构筑及含油高盐废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含油高盐废水概述 |
1.2.1 含油高盐废水的来源 |
1.2.2 含油高盐废水的特点 |
1.2.3 含油高盐废水的危害 |
1.3 含油高盐废水常见处理方法 |
1.3.1 常见除油技术 |
1.3.2 常见脱盐技术 |
1.4 基于超选择润湿性膜界面分离的除油、脱盐技术 |
1.4.1 表面润湿理论 |
1.4.2 超润湿性膜界面的构筑 |
1.4.3 基于超选择润湿性膜界面分离的除油、脱盐技术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品 |
2.1.2 仪器和设备 |
2.2 膜材料表征方法 |
2.2.1 微观形貌分析 |
2.2.2 表面特性分析 |
2.2.3 晶体结构分析 |
2.2.4 比表面积分析 |
2.2.5 孔径分析 |
2.2.6 粗糙度分析 |
2.2.7 热稳定性分析 |
2.2.8 力学性能分析 |
2.2.9 防水透气性能分析 |
2.2.10 表面润湿性分析 |
2.3 膜材料制备方法 |
2.3.1 超选择润湿性除油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
2.3.2 超选择润湿性脱盐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
2.4 模拟含油高盐废水的配制及检测 |
2.4.1 含油高盐废水的配制 |
2.4.2 水质分析方法 |
第3章 超选择润湿性膜界面对油/高盐废水分离特性 |
3.1 引言 |
3.2 高强度有机/无机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物理特性 |
3.2.1 纺丝液的优化 |
3.2.2 高强纤维成型机理 |
3.2.3 热稳定性能分析 |
3.2.4 力学性能分析 |
3.3 超选择润湿性膜界面的构筑及物性表征 |
3.3.1 超选择润湿性膜界面的构筑 |
3.3.2 晶体结构分析 |
3.3.3 比表面积分析 |
3.3.4 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
3.4 油和水在超选择润湿性纤维膜表面的润湿行为及机制 |
3.4.1 超疏水纤维膜 |
3.4.2 超亲水纤维膜 |
3.5 超选择润湿性膜界面对油/高盐废水分离效能 |
3.5.1 高密度油/盐水混合物分离效能 |
3.5.2 高密度油/盐水乳化物分离效能 |
3.5.3 低密度油/盐水混合物分离效能 |
3.5.4 低密度油/盐水乳化物分离效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纤维蒸馏膜的设计及脱盐研究 |
4.1 引言 |
4.2 具有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纤维蒸馏膜的制备 |
4.2.1 超疏水膜的制备 |
4.2.2 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的制备 |
4.3 具有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纤维蒸馏膜的物性表征 |
4.3.1 表面和断面结构分析 |
4.3.2 孔结构分析 |
4.3.3 力学性能分析 |
4.4 油和水在具有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纤维蒸馏膜表面的润湿行为及机制 |
4.4.1 超疏水膜表面润湿性分析 |
4.4.2 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表面润湿性分析 |
4.4.3 油和水在复合纤维蒸馏膜表面动态润湿性分析 |
4.4.4 不同水质对复合纤维蒸馏膜表面润湿性分析 |
4.5 具有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纤维蒸馏膜的脱盐特性 |
4.5.1 温度差对膜水通量影响 |
4.5.2 盐浓度对膜水通量影响 |
4.5.3 稳定性分析 |
4.5.4 耐污染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亲水/多憎复合纤维蒸馏膜的制备及膜污染与膜润湿同步控制 |
5.1 引言 |
5.2 超亲水/多憎复合纤维蒸馏膜的耦合制备 |
5.2.1 多憎纤维蒸馏膜的制备 |
5.2.2 超亲水耐油污纤维保护层的制备 |
5.2.3 超亲水/多憎纤维蒸馏膜的制备 |
5.3 超亲水/多憎复合纤维蒸馏膜的物性表征 |
5.3.1 孔结构分析 |
5.3.2 力学性能分析 |
5.3.3 透气性和耐水压分析 |
5.4 超亲水/多憎复合纤维蒸馏膜的表面润湿性分析 |
5.4.1 NH_3·H_2O浓度对膜表面润湿性影响 |
5.4.2 疏水剂浓度对膜表面润湿性影响 |
5.4.3 多憎纤维膜表面润湿性分析 |
5.4.4 纺丝液浓度对超亲水耐油污保护层表面润湿性影响 |
5.4.5 超亲水/多憎复合纤维蒸馏膜对不同水质润湿性分析 |
5.5 超亲水/多憎复合纤维蒸馏膜的耐污染和耐润湿特性分析 |
5.5.1 多憎纤维蒸馏膜耐润湿特性分析 |
5.5.2 超亲水/多憎复合纤维蒸馏膜的耐污染及耐润湿特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新型微纳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与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效液相色谱简介 |
1.2 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
1.2.1 正相色谱固定相 |
1.2.2 反相色谱固定相 |
1.2.3 离子色谱固定相 |
1.2.4 手性色谱固定相 |
1.3 高效液相色谱基质材料 |
1.3.1 无机基质 |
1.3.2 有机聚合物基质 |
1.4 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方法 |
1.4.1 溶胶-凝胶法 |
1.4.2 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 |
1.4.3 模板法 |
1.4.4 微乳液法 |
1.5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1.5.1 分散聚合法 |
1.5.2 悬浮聚合法 |
1.5.3 乳液聚合法 |
1.5.4 种子溶胀聚合法 |
1.5.5 沉淀聚合法 |
1.6 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 |
1.6.1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 |
1.6.2 纳米医用抗癌药物输送过程:CAPIR级联 |
1.6.3 酯酶响应载体应用于药物输送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GMA-DVB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核苷酸分离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聚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合成 |
2.2.3 多孔交联PGMA-DVB颗粒的合成 |
2.2.4 用PAH修饰PGMA-DVB |
2.2.5 用BPA修饰PGMA-DVB-PAH |
2.2.6 婴儿配方奶粉样品的预处理 |
2.2.7 色谱填柱实验及色谱分离 |
2.2.8 表征手段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分散PS种子微球和PGMA-DVB微球的表面形态 |
2.3.2 固定相的结构表征 |
2.3.3 PGMA-DVB-PAH-BPA色谱柱柱压 |
2.3.4 使用PGMA-DVB-PAH-BPA色谱柱分离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 |
2.3.5 PGMA-DVB-PAH-BPA色谱柱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2.3.6 婴儿配方奶粉提取物中核苷酸的分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溶胶 |
3.2.3 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制备SiO_2微球 |
3.2.4 SiO_2 微球的后处理 |
3.2.5 C18 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
3.2.6 色谱填柱实验 |
3.2.7 表征手段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溶胶 |
3.3.2 PICA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形貌 |
3.3.3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化学结构特征 |
3.3.4 PICA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3.3.5 SiO_2-C18 色谱柱柱压 |
3.3.6 使用SiO_2-C18 色谱柱分离苯的同系物 |
3.3.7 SiO_2-C18 色谱柱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氯乙酸酯酶响应前药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mPEG-Br的制备 |
4.2.3 mPEG-b-PHEMA的制备 |
4.2.4 mPEG-b-P(HEMA-DCA)的制备 |
4.2.5 mPEG-b-P(HEMA-DCA)胶束的制备 |
4.2.6 mPEG-b-P(HEMA-DCA)胶束的药物释放 |
4.2.7 MTT法测定DCA和mPEG-b-P(HEMA-DCA)对Hela细胞和NIH3T3细胞的毒性实验 |
4.2.8 表征手段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氯乙酸酯酶响应前药载体的设计与合成 |
4.3.2 mPEG-b-P(HEMA-DCA)的分子量分布 |
4.3.3 mPEG-b-P(HEMA-DCA)胶束的形貌及粒径 |
4.3.4 mPEG-b-P(HEMA-DCA)胶束的体外释放 |
4.3.5 MTT法测定DCA和mPEG-b-P(HEMA-DCA)对Hela细胞和NIH3T3细胞的毒性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称-缩写对应表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纳米硅溶胶固化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其固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提纲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材料 |
2.2.1 黄土 |
2.2.2 纳米硅溶胶 |
2.3 试样制备与养护 |
2.4 试验方法及原理 |
2.4.1 液塑限试验 |
2.4.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4.3 X射线衍射试验 |
2.4.4 扫描电镜试验 |
2.4.5 FTIR试验 |
2.4.6 物理吸附试验 |
第三章 纳米硅固化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3.1 液塑限试验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抗压强度分析 |
3.2.3 应力应变分析 |
第四章 纳米硅溶胶固化黄土固化机理 |
4.1 X射线衍射分析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扫描电镜分析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测试 |
4.3.1 试验设计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物理吸附试验 |
4.4.1 试验设计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三种粒径的纳米硅溶胶综合比较及机理分析 |
5.2 主要结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氧气—乙炔火焰法制备高纯度球形硅微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石英、稻壳资源介绍及其利用 |
1.2.1 石英资源介绍及其利用 |
1.2.2 稻壳资源介绍及其利用 |
1.3 高纯度球形硅微粉研究现状 |
1.3.1 石英提纯研究 |
1.3.2 高纯度硅溶胶制备及其造粒研究 |
1.3.3 硅微粉高温球形化研究 |
1.4 环氧塑封料研究现状 |
1.4.1 塑封料力学性能研究 |
1.4.2 塑封料热学性能研究 |
1.4.3 塑封料电学性能研究 |
1.5 本研究的主导思想、研究内容及特色 |
1.5.1 主导思想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关键技术与特色 |
第二章 高纯度石英微粉制备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设备 |
2.1.4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精细化学工艺除铁 |
2.2.2 精细化学工艺除铝 |
2.2.3 机械-化学工艺提纯石英 |
2.2.4 推荐工艺 |
2.3 相关机理分析 |
2.3.1 酸溶提纯的基础理论和酸溶提纯过程的影响因素 |
2.3.2 复配酸工艺去除石英中含铁、含铝杂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英微粉球形化关键设备研究 |
3.1 载气式超细微粉送粉器改进 |
3.1.1 传统送粉器分析 |
3.1.2 沸腾式超细微粉送粉器研究的必要性 |
3.1.3 沸腾式超细微粉送粉器拟解决关键问题 |
3.1.4 沸腾式超细微粉送粉器主要结构设计 |
3.2 火焰燃烧器改进 |
3.2.1 氧气-乙炔火焰温度理论计算 |
3.2.2 氧气、乙炔流量比例研究 |
3.2.3 氧气-乙炔火焰轴向温度分布 |
3.3 球形化炉设计 |
3.3.1 传统球形化炉分析 |
3.3.2 球形化炉设计 |
3.4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英微粉球形化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球形石英粉制备 |
4.1.2 球形石英粉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石英微粉球形化前后形貌、物相变化 |
4.2.2 石英微粉球形化数学模型 |
4.2.3 石英微粉球形化影响因素 |
4.2.4 石英微粉球形化过程中的相变 |
4.2.5 石英微粉球形化结果 |
4.2.6 氧气-乙炔法制备球形石英粉效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稻壳制备低放射性球形硅微粉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步骤 |
5.1.3 样品表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稻壳灰的制备 |
5.2.2 稻壳灰制备水玻璃 |
5.2.3 离子交换法制备高纯度硅溶胶 |
5.2.4 高纯度硅溶胶喷雾造粒 |
5.2.5 造粒氧化硅的焙烧制度 |
5.2.6 造粒氧化硅球形化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硅微粉/环氧树脂塑封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原料 |
6.1.2 实验设备 |
6.1.3 实验步骤 |
6.1.4 环氧塑封料表征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硅微粉添加量对硅微粉/环氧树脂体系粘度的影响 |
6.2.2 球形石英粉添加量对环氧塑封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6.2.3 球形石英粉添加量对环氧塑封料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
6.2.4 硅微粉添加量对环氧塑封料膨胀系数的影响 |
6.2.5 硅微粉添加量对环氧塑封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
6.2.6 环氧塑封料断面微观形貌分析 |
6.2.7 环氧树脂固化反应机理 |
6.2.8 SiO_2/E-51/MeTHPA/DMP-30体系固化过程动力学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扫描电镜测定硅溶胶的粒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煤系泥岩孔裂隙三维表征的纳米型浆液扩散规律研究[D]. 张成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2]TiO2分离膜的制备[D]. 黄云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超亲水性二氧化硅溶胶及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潘世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4]酚酞聚醚砜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构筑及亲水改性研究[D]. 宋国城. 东华大学, 2019(03)
- [5]一种超纯硅胶基质色谱填料的合成方法[D]. 吕嵩楠. 北京化工大学, 2012(10)
- [6]带锈涂装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战兴晓.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超选择润湿性膜界面的构筑及含油高盐废水处理研究[D]. 朱志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新型微纳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与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D]. 薛婷婷. 青岛大学, 2019
- [9]纳米硅溶胶固化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其固化机理[D]. 卜思敏. 兰州大学, 2016(11)
- [10]氧气—乙炔火焰法制备高纯度球形硅微粉技术研究[D]. 靳洪允. 中国地质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