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裁减“闲人”不能手软——对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几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平[1](2018)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今年正好是40周年。40年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坚持严格管党治党,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从严治党,加强自身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代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毛泽东党建思想为理论基础,借鉴吸收其他政党治党经验,基于改革开放后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基础,提出从严治党的思想,不断进行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的十六大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个阶段和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正孕育新的变革,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与周边、世界主要力量的关系的复杂化。在国内,党提出了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使命;改革进入了新阶段,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党面临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和市场经济的执政环境,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挑战,面临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执政安全的挑战;党内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党组织力量不强,领导干部管理仍需加强,治党责任落实不扎实,作风转变不彻底、腐败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度治党还有待加强,从严治党有待深化和拓展。党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内外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使命、新的任务,要求必须开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新时代从严治党,必须从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树立政治理想,严格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提高政治能力;必须从思想上全面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把好“总开关”,创新思想教育理念和方式;必须从组织上从严治党,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选好管好干部,严肃党内生活,加强基层组织;必须从作风上全面从严治党,大兴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行作风整治,加强作风制度建设;必须从纪律建设全面上从严治党,严格纪律约束,增强全党纪律意识,强化执纪问责;必须从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机制;必须从制度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制度的科学有效性,建立从严治党制度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为新时代从严治党提供了基本经验、探索的启示,全党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齐凯君[2](2014)在《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民进城” ——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1949-1985)》文中研究说明“农民进城”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伴生的现象,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中一个贯穿性的问题。只有将“农民进城”置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研究框架中审视,才能理清其发展演变的轨迹,挖掘其表象后的深层原因,为现实提供借鉴和启示。天津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具备研究的典型意义,同时区域史的考察可以使“农民进城”的整体研究更加深入具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政府主导的,以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赶超型现代化战略。赶超型现代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追求高速度的特点,给“农民进城”打上鲜明的体制烙印和时代特征。“农民进城”随着现代化的探索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在1949-1957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农民进城”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相对自由到逐渐受到规范和限制;1958-1976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农民进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探索,表现出“大进大出”的特点,并且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逐渐受到严格地禁止;1977-1985年,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农民进城”也开始日趋活跃,进城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从迁入地、迁出地和进城农民个人三个维度,分析不同时期“农民进城”的动力机制、进城渠道和进城后的职业流向与生活处境,纵向地梳理现代化战略与“农民进城”的关系,可以了解“农民进城”与现代化探索,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农民进城”相关政策的演变服务于工业化需要的特点。“农民进城”是现代化的产物,同时又对现代化产生多元复杂的影响:从农民的迁入地看,进城农民是工业生产的后备军和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加速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促进了城市文明的多元化;同时“农民进城”也可能对城市的秩序造成冲击,给城市的管理带来挑战。就迁出地而言,“农民进城”可以缓解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变迁;但也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造成农村优秀人才的流失,导致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后继无人,发展乏力。最后,“农民进城”规模的持续扩大,也促使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不断走向现代化。“农民进城”在对社会现代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自身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工人自上而下的教育,工业的生产方式对农民工人的塑造,以及城市生活的熏陶,都促进了农民传统性的嬗变和现代性的生长。在分析农民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寻推动农民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首先需要消除制度的区隔和排斥,这是促进农民现代化的前提;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是农民现代化的关键;输入地和输出地密切配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的权益,是促进农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进城农民的自身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双向互动,互相促进的。通过对赶超型现代化时期的“农民进城”的纵向地考察和横向地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启示:包括统购统销制度、户籍制度、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等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制度体系是影响赶超型现代化时期“农民进城”的关键因素,积极主动消解制度性的障碍因素,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前提;赶超型现代化时期,国家政权在“农民进城”中发挥了主导和控制作用,虽然保证了工业化目标的实现,但是也遏制了农民在迁移和流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实现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尊重农民主体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保证;农业现代化在“农民进城”问题上具有基础性地位,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重点;赶超型现代化时期,工业化超前而城镇化滞后的脱节现象,影响了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接受和吸纳,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是农村劳动力顺利有序转移的关键。最后,人是现代化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目的和归宿,农民的现代化对中国整体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进城”是促进农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尹建华[3](2014)在《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下,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决定着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因此,开展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研究,无论是对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还是对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基于研究命题的基本概念界析,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开展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研究,首要而又基础性的工作是在对历史演进中的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其特征和规律,凝练和概括其核心行政文化,分析其存在的挑战,并尝试对其进行现代建构。基于此认知,论文按照如下的思路对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展开论述: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行政思想、列宁的行政思想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进行总结和概括;接着,从党和行政关系、行政组织思想、行政人格思想、行政行为思想和行政价值观五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前夕和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行政文化进行梳理。最后,在对历史演进中的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现代建构。研究发现,历史演进中的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总体呈现出从新民主主义性质向社会主义性质转化的阶段性发展特征;遵循了继承了马列主义行政思想、吸收和借鉴了外国先进的行政经验及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精华和实事求是地根据形势进行变通或创新三大基本规律;形成了以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党对行政的领导、民主集中制、人民公仆意识、廉洁高效和民主行政和行政为民为主要的核心行政文化;在进一步现代化中将面临着难于摆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惯性、传统行政文化糟粕的内涵型影响依然存在和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行政经验将使其“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两大基本特性面临变异危险的三重挑战。基于上述发现,论文最后认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灵魂,将行政的本质属性回归公共性,将行政为民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将廉洁行政和高效行政作为永恒的信条,将民主、法治和科学作为行政的基本准则。
徐嘉第[4](2014)在《我国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研究》文中提出在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中,编制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可以促进政府规模的合理化,还可以促进政府管理与社会需求保持动态平衡,完善政府管理结构。因此,适度的政府规模与编制管理日趋成为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在这一领域中,政府与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合理划分问题受到各方关注。与之相适应,建设适度规模且卓有效能的政府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潮流和目标。同时,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不够透彻,人事编制管理工作不够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发展步伐,也成为机构人事编制管理中问题重重的主要原因。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地方政府人事编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并引出国内外相关联的资料文献;第二部分,总结阐述了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针对研究对象提出了核心概念,包括机构编制管理及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相关内容;第四部分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即总结了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第六部分,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唐瑜[5](2011)在《地方政府人员编制控制研究 ——以龙泉驿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人员编制进行过多次的精简,但是都由于被旧体制束缚而走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如今,我国政府的管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不断增加的行政成本也成为让我国政府头疼的一大问题。政府管理体制得以运行的载体是政府机构,而政府职能得以施行、政府机构得以运转的基础是政府人员编制。行政成本中人头费的有增无减、编制和实有政府人员的严重脱节就成为了政府加强自我建设需求的一大绊脚石,也阻碍了我国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步伐。我国的行政区域跨度不一,各地情况也相对复杂,历史沿革变化也是各有特色,各省、市、区在我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处的地位也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笼统的去研究政府人员编制的问题,这样较为缺乏针对性。四川省是我国西部欠发达的省份,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其财政能力相对较弱,有限的行政财力有很大一部份都花费于行政成本中的人头费,也即都拿来“养人”。本论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个案,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之上,剖析我国区县级地方的政府人员编制管理,探索我国政府人员编制设置的影响因素,总结地方政府人员编制调整的价值,力图寻找我国区县级地方政府人员编制调整的科学化、合理化道路,从而实现政府职能优化,达到最合理的资源配置状态,使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从全国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入手,提出减少行政成本应该从最基本的降低人头费来进行研究,从而引出了科学规划政府人员编制的问题,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我国国内对政府人员编制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列举了国外政府人员编制改革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二部分介绍人员编制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了人员编制的历史、定义、分类等,为研究人员超编的问题做好理论准备。第三部分回顾了我国人员编制的历史沿革以及现有的政府人员编制状况,总结我国历年来改革中的得与失,并从中吸取教训,学习经验第四部分剖析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人员编制现状,通过对政府机构规模的演变情况、人员数量的演变情况、财政支出的演变情况加以分析,然后加以总结。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的研究基础上,探索出龙泉驿当前政府人员编制的不足,并分析各中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办法和相应的对策,规纳由适合社会经济等发展情况和龙泉驿区相似的区县级地方政府人员编制管理的统一原则和方法,使区县级地方政府人员编制制度进一步的规范化。
仵云锐[6](2010)在《中西方公务员队伍构成的比较及启示》文中认为2006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中国的公务员队伍由党的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机关人员等七大类人员构成。这种规定无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因其考虑了中国政治制度和干部管理的现状,照顾了历史形成的国家治理结构。然而这种构成却是存有争议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执政党、参政党派、司法机关的机关人员是否应当列入公务员队伍;二是公务员队伍总体规模是否过大。本文探讨了中国公务员队伍的现实和历史原因,论证了我国公务员队伍总体规模过大及其社会影响问题。从范围界定入手,通过比较对以下三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第一,在公务员队伍数量上,在多方资料和数据的支持下,对比得出我国公务员队伍总体规模过大。这不仅加重了我国的财政负担,而且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对我国公务员的行政效能产生不小的影响。第二,在社会地位方面,我国公务员的队伍构成助长的官本位思想。第三,在公务员队伍构成效能上,国外公务员队伍基本可以达到单一、高效,且可以实施较有力的行政监督,而我国公务员队伍却存在一定效能问题,且在行政监督方面更是没有独立性。综合以上比较,最终得出我我国公务员在队伍构成上是存在问题的。最后,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公务员队伍构成的设想。第一,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改善公务员构成设置。建议理顺党政关系,减少党务干部在公务员队伍中的数量、强化人大的权力、政协与民主党派退出公务员队伍等。第二,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精干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议减少政府层级、严格公务员考试、加速财政改革等。第三,在法律方面加强建设,依法控制公务员队伍规模。
徐永强[7](2009)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三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证明,农村基层政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农村基层政权的组织制度建设还存在一定缺陷;乡镇人民政府履职过程中存在职能缺位、失位和违法行政;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和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大量搜集和全面占有相关材料,并深入农村基层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大力推进村委会与乡镇人大建设;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并建立依法行政的服务型政府;培训和培育新型农民等一系列对策。笔者试图对乡镇人大制度建设提出新构思,探讨如何将乡镇人民政府建成真正完整职能意义上的一级政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有所借鉴,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孔祥振[8](2006)在《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事业单位是我国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公共部门之一,承担着提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职责。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变迁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领域既引入了“市场化”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创新趋向,同时又在总体体制上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部分特征和运作模式。市场化因素和传统体制的独特结合,导致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复杂现状。本论文在概括事业单位传统体制特征和弊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产品的性质及其供给模式,提出了建立现代事业单位体制的思路。论文由导论、正文(共分六章)和结束语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介绍了研究方法,并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事实论证部分。在第一章里,详细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深入考察了事业单位体制的传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重点剖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二章以国际比较的视角简要概述西方国家公共服务事业的体制及其变革,为我国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确立一个多元的参照系。先从静态角度论述了西方国家的公共实体机构、非营利组织和营利性企业三类公共服务提供机构的组织架构及其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然后从动态角度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公共服务事业改革浪潮,重点阐述了经合组织国家、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第三章是理论基础部分。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对我国事业产品的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界定,在比较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我国传统的“政府生产、政府提供”模式的困境,探讨了非营利组织、营利性企业在事业产品供给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参与模式。第四章是在前面事实论证和理论分析的前提下,提出并探讨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一般问题。主要论述了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事业单位体制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以及体制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策部分,分别探讨了事业单位宏观体制和微观体制的创
杨丽萍[9](2006)在《从非单位到单位 ——上海非单位人群组织化研究(1949-1962)》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引入单位研究中的社会调控理论,以宏观和微观两种视野对1949—1962年发生在上海非单位人群身上以单位化为特点的组织变迁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以阐明社会调控体系重构过程中,人、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建设时期。如何把离散的社会重新纳入到新的政治体系之中,防止体系外的力量构成对新政权的威胁,阻碍新的现代化战略的推行,成为新政府执政的要义。为此,上海市政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基层社会进行了单位化的重新组织,重构了社会调控体系。在城市,组织化的结果是产生了两种基层组织制度,即单位制度和街居制度。街居组织实际上是一种单位的变体,它以居住场所为基点,把非单位人口纳入到统一的街道、里弄组织内部。借助这一体制,非单位人口也实现了单位化的管理,从而使整个城市形成了高度同一化的单位社会。街居制度全面确立以后,新政府的社会调控体系也就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了。 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国家和民众的两种视野下对组织化进行了关注。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内容,一是对基层社会重组过程中形成的非单位人群概况,包括这一群体的形成、总数及其变化特点、社会构成及群体特征进行论述,指出非单位人群自身的特征——可控性差是政府对其施行组织化的重要原因。二是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化理念、重构社会调控体系必要性,以及基层社会单位化组织倾向产生的根源及其对此后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主要是对非单位人组织化建构的过程及其各阶段的特点进行历时性的描述,并对基于此而形成的社会调控体系及其部分社会整合活动,即游民的收容与改造、摊贩的整顿以及家庭妇女的组织化进行图景式考察。其中,第二章着重论述基层管理体制由保甲制度向街居制度嬗变的历程,并对这一阶段形成的基层管理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了这一时期居委会组织的性质。又以游民的收容与改造为例,论述国家通过社会调控体系对非单位人异质性的消解。第三章的内容是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巩固。由于居委会建立之后,国家并没有获得如期的政治沟通,为此,国家在1954年对基层组织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与整顿。通过这次整顿,原存于国家与居民之间的基层统治权威被全面清理。基层管理体制巩固以后,社会调控体系得以全面建立。当面对一些反组织行为的时候,社会调控体系已经表现出强大的调控效能。第四章是对基层管理体制的一种非正常状态——城市人民公社进行分析。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组织建构之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已经较为完善,公社对街居组织单位化程度的“跃进”式提升,反而产生了过犹不及的效果,最终引起了失控。尽管
王海涛[10](2004)在《山东省物价局电子政务建设》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国家对电子政务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大张旗鼓提倡电子政务,甚至出现了一股建设、宣传和研究电子政务热。一些大的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纷纷立项和上马,各级政府和机构的政府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关于电子政务的投资更是巨幅增长。与此同时,盲目性建设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风险也令人担忧。本文综合运用了系统分析法和比较法,从山东省物价局的职能、业务流程及行业特征着手,对其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对山东省物价局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体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山东省物价局电子政务建设过程是目前很多地方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过程。区别在于,山东省物价局能够洞察电子政务本质,结合自身有利条件,按照客观实际情况,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不懈、按部就班地执行电子政务战略,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裁减“闲人”不能手软——对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几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裁减“闲人”不能手软——对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
1.2.2 国外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从严治党的基本理论 |
2.1 从严治党的概念界定 |
2.1.1 从严治党的提出及发展 |
2.1.2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含义 |
2.1.3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
2.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严格加强党的建设理论 |
2.2.2 毛泽东严格加强党的建设思想 |
2.2.3 世界政党治党经验的借鉴 |
2.3 从严治党的现实基础 |
2.3.1 从严治党是世情发展的需要 |
2.3.2 从严治党是国情发展的需要 |
2.3.3 从严治党是党情发展的需要 |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程 |
3.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3.2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3.3 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3.4 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4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4.1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4.1.1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
4.1.2 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经验 |
4.1.3 党的思想建设的原则和方针 |
4.1.4 当前思想建设的状况 |
4.2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4.2.1 筑牢理想信念这个灵魂 |
4.2.2 强固理论武装这个根本 |
4.2.3 抓住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
4.2.4 夯实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
4.2.5 弘扬民族的“根”和“魂” |
4.3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
4.3.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4.3.2 加强党的理论武装 |
4.3.3 以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 |
4.3.4 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
4.3.5 建立思想教育的制度机制 |
4.3.6 探索思想建设的新方式 |
5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5.1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5.1.1 马克思主义建党的重要内容 |
5.1.2 党保持先进和纯洁的必然要求 |
5.1.3 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基础 |
5.1.4 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组织保障 |
5.2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5.2.1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组织原则 |
5.2.2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
5.2.3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
5.2.4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 |
5.3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制度 |
5.3.1 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 |
5.3.2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 |
5.3.3 严格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党内组织生活会 |
6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6.1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6.1.1 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 |
6.1.2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
6.1.3 党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6.1.4 党的作风建设的目标与核心 |
6.1.5 党的作风建设的特点与思路 |
6.2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
6.2.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
6.2.3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 |
6.2.4 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
6.2.5 保持纯洁高尚的生活作风和优良家风 |
6.2.6 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
6.2.7 发扬“两个务必”的作风 |
6.3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
6.3.1 开展作风专项整治 |
6.3.2 增强作风思想教育 |
6.3.3 完善作风制度建设 |
6.3.4 加强作风的监督 |
6.3.5 严格作风的考评 |
6.3.6 加大作风检查问责 |
6.3.7 发挥领导干部模范作用 |
7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 |
7.1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7.1.1 腐败的内涵与危害 |
7.1.2 反腐的内涵与意义 |
7.1.3 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
7.1.4 反腐败历史发展与主要经验 |
7.2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7.2.1 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 |
7.2.2 严格执行反腐倡廉责任制 |
7.2.3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惩治腐败 |
7.2.4 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 |
7.2.5 创新和完善巡视方式和机制 |
7.2.6 扎实推进反腐斗争法治化 |
7.2.7 建立反腐严格的纪律预警 |
7.2.8 加强反腐廉政文化建设 |
7.3 构建新形势下反腐的有效机制 |
7.3.1 构筑不想腐的思想机制 |
7.3.2 强化不敢腐的惩处机制 |
7.3.3 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
8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8.1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8.1.1 制度和党的制度的基本理论 |
8.1.2 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
8.1.3 党的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
8.1.4 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
8.2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8.2.1 科学的整体设计 |
8.2.2 完善科学严格的制度体系 |
8.2.3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
8.2.4 树立制度权威意识 |
8.3 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 |
8.3.1 建立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
8.3.2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
8.3.3 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8.3.4 建立制度执行检查机制 |
8.3.5 健全和强化问责制度 |
8.3.6 建立制度科学化评价体系 |
9 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9.1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9.1.1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
9.1.2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9.1.3 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路径 |
9.2 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9.2.1 守纪律讲规矩的特殊意义 |
9.2.2 严格依规管党治党 |
9.2.3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
10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10.1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 |
10.1.1 始终对从严治党保持清醒认识 |
10.1.2 以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为目标 |
10.1.3 以党的主题主线为中心 |
10.1.4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
10.1.5 以管好领导干部为关键 |
10.1.6 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保证 |
10.1.7 以自身力量和群众监督解决存在的问题 |
10.1.8 以强化纪律和制度约束为重点 |
10.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启示 |
10.2.1 严字当头构建从严治党新常态 |
10.2.2 重点在治确保从严治党在状态 |
10.2.3 内外结合开辟从严治党的新思维 |
10.2.4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促进从严治党上水平 |
10.2.5 问题为导向形成治党与发展统一的新格局 |
10.2.6 改革创新探索从严治党的新规律 |
10.2.7 持之以恒务求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
结语 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民进城” ——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1949-198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
四、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城门渐关:1949-1957年的“农民进城” |
第一节 新中国工业化的启动与“农民进城” |
1.1.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农民自由进城 |
1.1.2 吸纳与排斥并存:“一五”时期的“农民进城” |
1.1.3 规范与限制共生:计划经济体制与“农民进城” |
1.1.4 工业化减负前行的保证:动员进城农民还乡 |
第二节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农民进城” |
1.2.1 推动“农民进城”的自然因素分析 |
1.2.2 影响“农民进城”的社会因素分析 |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之间:“农民进城”的目的和渠道 |
1.3.1 比较利益触动下的劳动型迁移 |
1.3.2 为实现家庭团聚的随靠型迁移 |
1.3.3 传统进城渠道的延续:社会关系网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门紧闭:1958-1976年的“农民进城”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与“农民进城”的潮起潮落 |
2.1.1 “大跃进”的起落与“农民进城”的顿挫 |
2.1.2 举步维艰:城乡二元壁垒下的“农民进城” |
2.1.3 农村合同工:工业化的“候补部队”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与规范 |
2.2.1 “以粮为纲”、“劳力归田”: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导向 |
2.2.2 “以农补工”的关键:人民公社对“农民进城”的规范 |
第三节 城乡二元壁垒下“农民进城”的目的与渠道分析 |
2.3.1 执着前行:劳动型迁移进城 |
2.3.2 阻碍重重:生活型迁移进城 |
2.3.3 屡禁不止:社会关系网络渠道进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门初开:1977-1985年的“农民进城” |
第一节 转折与解冻:“农民进城”的日趋活跃 |
3.1.1 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增强 |
3.1.2 选择性和有限性:城市对进城农民的接纳 |
3.1.3 户籍制度的局部调整与“农民进城” |
第二节 推力与引力并存:农村改革与“农民进城” |
3.2.1 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民进城”的推动 |
3.2.2 改革的深化:统购制度的解体与农民进城经商的活跃 |
3.2.3 改革的创举:社队工业对“农民进城”的分流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进城的原因和渠道分析 |
3.3.1 进城脚步的坚定:城乡差距的明显化和清晰化 |
3.3.2 “农民进城”渠道的拓宽和途径的多样化 |
3.3.3 “农民进城”社会关系网络的规范和现代意义的探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进城”与社会现代化 |
第一节 “农民进城”与城市社会的发展 |
4.1.1 “农民进城”对城市现代化的推动 |
4.1.2 “农民进城”对城市现代化的冲击 |
4.1.3 “农民进城”对城市人口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农民进城”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
4.2.1 “农民进城”对农村发展的积极影响 |
4.2.2 “农民进城”与农村空心化 |
4.2.3 农村的“半边户”与留守现象 |
第三节 “农民进城”与社会管理现代化 |
4.3.1 拆除进城藩篱:户籍制度的破冰与改革 |
4.3.2 消解制度排斥:收容制度的沿革与废止 |
4.3.3 消除就业歧视: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变迁 |
4.3.4 流动人口社会管理的特征分析和改革方向 |
第五章 “进城”与农民自身的现代化 |
第一节 进城农民传统性的嬗变与现代性的生成 |
5.1.1 有形的塑造: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工人的教育 |
5.1.2 无声的教育:“工厂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 |
5.1.3 城市的熏陶:进城农民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
第二节 进城农民的生存境遇与认同困境 |
5.2.1 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的优势和阻碍 |
5.2.2 进城农民对乡村的归属与疏离 |
5.2.3 兼业对农民现代性的影响 |
第三节 促进农民自身现代化的途径 |
5.3.1 农民现代化的前提:消除区隔性的制度障碍 |
5.3.2 农民现代化的动力:提高农民的素质 |
5.3.3 农民现代化的保障:“组织起来” |
结语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 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
(二) 有助于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三) 有助于行政作风的好转及行政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 |
(四) 有助于弥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缺位” |
二、 理论前提: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行政文化的研究现状述评 |
(二) 国内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的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研究命题的基本概念界析 |
(一) 行政 |
(二) 文化 |
(三) 行政文化 |
四、 基本思路、论文框架及主要研究方法 |
(一) 基本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的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行政思想 |
(一) 行政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执行 |
(二) 卑劣化、官僚化和集权化是旧行政的三大基本特征 |
(三)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行政的新图景 |
二、 列宁的行政思想 |
(一)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
(二) 践行议行合一,实现人民管理 |
(三) 贯彻民主集中制,反对官僚主义 |
(四) 将经济管理作为行政的首要职能 |
(五) 把国家机关革新为廉价高效、民主公开的机关 |
(六) 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格 |
三、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华 |
第三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
一、 从建苏维埃政府到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民政府的行政组织心理 |
二、 从不准党员“做官”到主动参政的党政关系心理 |
三、 关注民生的行政价值取向 |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
一、 在继承列宁的党政关系思想的基础上积极主张党政分开 |
二、 效仿苏俄建立行政组织制度 |
(一) 建立“议行合一”的行政组织体系 |
(二) 将组织性质定位为工农民主专政 |
(三) 将民主集中制确立为行政组织原则 |
三、 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的行政人格思想 |
(一) 干部工人化 |
(二)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行政规格意识 |
(三) 勤政廉政的行政品格 |
四、 初步形成了廉洁、高效、民主和依法的行政意识 |
(一) 继承马列主义的廉价政府理念,大力推行廉洁行政 |
(二) 为实现高效行政,科学调整区划和划分央、地职能,大兴调查研究 |
(三) 落实选民的罢免权,强化民主监督,推进民主行政 |
(四) 依法行政思想的萌芽 |
五、 形成了一切为了工农的行政价值观 |
(一) 大幅提高工农地位 |
(二) 努力改善工农生活 |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
一、 在党和行政的关系上主张在党政分开前提下确立党的一元化领导 |
二、 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建立适合抗战需要的政权组织制度 |
(一) 将议会民主制下的政府(行政)委员会作为政权的组织形式 |
(二) 及时地将政权的性质调整为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
(三) 在议会民主制的外表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
三、 树立了以是否抗日为基础的行政人格思想 |
(一) 将是否抗日作为选任政府工作人员的首要标准 |
(二) 确立“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干部规格意识 |
(三) 政府工作人员应具备“德才兼备”的品格 |
四、 廉洁、高效、民主、依法的行政行为意识逐步增强 |
(一) 精兵简政,反腐倡廉,确保政府廉洁运行 |
(二) 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高效运转 |
(三) 民主行政意识的逐步增强 |
(四) 继续推行依法行政 |
五、 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行政价值观 |
(一) 充分保障人民权利 |
(二) “给人们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
(三) 努力改善民生 |
第六章 建国前夕与初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
一、 党政关系经历了从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到以党代政的转变 |
(一) 强化党一元化领导,尤其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主张在党政分开的前提下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府的领导 |
(三) 以党代政局面的初步形成 |
二、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基于国情逐步建立中国特色行政组织制度 |
(一) 组织形式实现了从协商民主的政府委员会到人大会制政府的转变 |
(二) 组织性质定位经历了从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转变 |
(三) 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组织原则 |
三、 社会主义行政人格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 选人的首要标准经历了从回归基于阶级出身到基于才能的转变 |
(二) 旗帜鲜明地反对干部特权化 |
(三) 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而且还要具备文化业务素质 |
四、 廉洁、民主和依法的行政行为意识进一步增强 |
(一) 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廉洁行政 |
(二) 发动人民参与,反对官僚主义,促进民主行政 |
(三) 依法行政意识在废除旧法制和确立新法制进程中得以进一步增强 |
五、 行政价值观经历了从行政为民到效率至上的转变 |
(一) 从满足农民土地需求到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化道路 |
(二) 从劳资两利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三) 从团结改造知识分子到“双百方针”的确立 |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
一、 以党代政的继续发展导致了党政合一的体制最终形成 |
二、 逐步“左”倾的行政组织思想 |
(一) 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逐渐被革委会取代 |
(二) 组织性质定位从人民民主专政“左”倾为无产阶级专政 |
(三) 宪法上得以确认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在实践中遭到严重破坏 |
三、 略显“左”倾的行政人格思想 |
(一) 选拔干部的首要标准从基于才能逐步过渡到基于政治素质与态度 |
(二) 反对干部特权化,防止“形成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
(三) 干部的品格要求从“又红又专”发展到只重“红” |
四、 廉洁和民主的行政行为意识继续发展,依法行政意识逐渐断裂 |
(一) 精简机构,倡导节约,禁建楼堂馆舍,推进廉洁行政 |
(二) 在反对官僚主义中强化人民监督与参与,促进民主行政 |
(三) 依法行政因逐渐被依政策、文件行政所替代而出现断裂 |
五、 行政价值观经历了从效率至上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转变 |
(一) 效率至上 |
(二)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
一、 在党政分开的改革进程中强化和改善党对政府的领导 |
二、 逐步恢复和完善中国特色行政组织制度 |
(一) 组织体系逐步从四级革委会发展为五级人民政府 |
(二) 组织性质定位从无产阶级专政恢复到人民民主专政 |
(三) 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进一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
(四) 推进政府职能由全能管治型政府向有限服务型政府转变 |
三、 社会主义现代行政人格思想逐步形成 |
(一) 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标准选任干部 |
(二) 坚定不移地继续反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特权化 |
(三) 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四化”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
四、 廉洁、民主和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科学行政意识已经生成 |
(一) 精简政府机构,倡导廉洁,严惩腐败,大力推进廉洁行政 |
(二) 强化民主监督,加强与人民联系,扩大人民参与,促进民主行政 |
(三) 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动下,依法行政正逐步向法治行政迈进 |
(四) 科学行政意识已经生成 |
五、 行政价值观经历了从民生为本、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的转变 |
(一) 民生为本 |
(二) 效率优先 |
(三) 更加注重公平 |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总结、反思与现代建构 |
一、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总结与反思 |
(一)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具有阶段性演进特征 |
(二)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呈现四大演进规律 |
(三) 中国共产党核心行政文化已经形成 |
(四)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现代化面临三重挑战 |
二、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现代建构 |
(一) 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灵魂 |
(二) 将行政的本质属性回归公共性 |
(三) 将行政为民作为核心价值取向 |
(四) 将廉洁、高效确立为永恒信条 |
(五) 将民主、法治和科学确立为基本准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我国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2. 研究方法 |
一、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概述 |
(一) 机构编制管理内涵解析 |
1. 机构编制管理的定义 |
2. 机构编制管理的对象 |
3. 机构编制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的内涵 |
1.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的定义 |
2.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的目的 |
3.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的原则 |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梳理 |
(四) 我国人员编制管理体制 |
1. 人员编制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内容 |
2. 地方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核定的主要依据 |
3. 我国人员编制的分类和现行管理体制 |
二、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的理论依据 |
(一) 行政生态学理论 |
(二) 系统理论 |
(三)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四) 政府组织法规 |
三、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的主要问题及归因 |
(一)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的存在的问题 |
1. 缺乏编制管理意识 |
2. 编制膨胀趋势明显 |
3. 不同编制乱占用 |
4. 机构职责不明确 |
5. 监督机制不健全 |
6. 编制立法落后 |
(二)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现存问题的原因 |
1. 体制方面的缺失 |
2. 机构编制增设权过大 |
3. 不同编制管理权责失调 |
4. 政府职能转变不完全 |
5. 行政监督主体不到位 |
6. 法制建设针对性不强 |
四、 国外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
(一) 日本的实践与经验 |
(二) 印度的实践与经验 |
(三) 美国的实践与经验 |
(四) 新西兰的实践与经验 |
(五) 英国的实践与经验 |
五、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对策及建议 |
(一)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策略 |
1. 进一步完善编制管理制度 |
2. 加强机构编制的法制化建设 |
3. 调整现有机构编制管理模式 |
4.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 |
5. 引入专业人才,促进机构与编制管理科学化 |
(二) 创新地方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途径的探索 |
1. 要由“局部”向“全局”转变 |
2. 要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
3. 要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地方政府人员编制控制研究 ——以龙泉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1.2 编制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对编制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1 编制管理的理论基础 |
1.2.2 规划政府人员编制的必要性 |
1.2.3 精简政府和控制人员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
1.2.4 精简政府,控制人员编制的方法 |
1.3 国外政府行政改革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
1.3.1 日本 |
1.3.2 印度 |
1.3.3 美国 |
1.3.4 新西兰 |
1.3.5 英国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2、人员编制的相关理论介绍 |
2.1 人员编制理论的历史发展 |
2.2 人员编制的定义 |
2.3 人员编制的分类 |
2.4 人员编制的原则 |
2.6 人员编制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内容 |
3、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及对区县级地方政府的影响 |
4、龙泉驿区的总体情况 |
4.1 龙泉驿区的情况简介 |
4.2 近年来龙泉驿区行政管理费用和财政收支情况 |
4.3 龙泉驿区区政府机构设置现状 |
4.4 龙泉驿区所经历的政府机构改革 |
5、龙泉驿区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缺陷 |
5.1 观念层面上的缺失 |
5.2 体制方面的缺失 |
5.3 机制层面的缺失 |
5.4 人员编制管理实践中其他方面的缺陷 |
6、龙泉驿政府精简和人员编制控制建议 |
6.1 观念上的根本转变 |
6.2 完善人员编制的监督检察机制 |
6.3 加强机构编制部门、人事部门以及财政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
6.4 进一步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规范对编外人员的管理 |
6.5 引入专业人才,加强编制部门的业务建设,使编制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
7、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中西方公务员队伍构成的比较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公务员队伍构成释义及构成模式对社会的影响 |
(一) 公务员队伍构成的释义 |
(二) 公务员队伍构成模式对社会的影响 |
1. 公务员队伍构成决定公务员数量,影响公民负担 |
2. 公务员队伍构成影响行政效能 |
3. 公务员队伍构成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 |
二、各国公务员构成范围的界定及政治制度的决定作用 |
(一) 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及构成范围界定 |
1. 英国的公务员制度及构成范围的界定 |
2. 美国的文官改革法及构成范围的界定 |
3. 日本的公务员法及构成范围的界定 |
4. 中国的公务员构成范围的界定 |
(二) 政治制度对公务员制度设计的决定作用 |
1.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
2.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 |
3. 确定我国实行公务员队伍构成的政治因素 |
4. 我国公务员构成的现实考虑 |
三、公务员队伍构成影响结果的中西方比较 |
(一) 中西方公务员数量比较 |
1. 中西方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例 |
2. 我国公务员数量过多的危害性 |
(二) 中西方公务员社会地位的比较 |
1. 西方公务员的社会地位 |
2. 我国公务员的社会地位 |
3. 公务员制对"官本位"的助长作用 |
(三) 中西方公务员行政效能比较 |
1. 西方公务员的行政效能 |
2. 我国公务员的行政效能 |
四、改善我国公务员队伍构成的设想 |
(一)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改善公务员构成设置 |
1. 理顺党政关系,减少党务干部公务员数量 |
2. 强化人大的权力,严控公务员队伍的规模 |
3. 政协与民主党派退出公务员队伍 |
(二)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干我国公务员队伍 |
1. 减少政府层级 |
2. 严格考试录用和奖惩、退出制度 |
3. 加速财政改革,用预算控制公务员队伍的膨胀 |
(三)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控制公务员队伍规模 |
1. 立法的保障 |
2.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推行依法行政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背景与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政权的关系 |
1.1 农村基层政权的基本内涵 |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政权的关系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回顾 |
2.1 建国初至1954 年的乡、行政村时期 |
2.2 1954 年至1958 年的乡、镇时期 |
2.3 1958 年至1983 年的人民公社时期 |
2.4 1983 年至1987 年乡镇政权重建时期 |
2.5 1987 年至今农村税费改革直至取消农业税时期 |
第3章 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2 乡镇人民政府职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3 农村“村两委”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4章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几点思考 |
4.1 以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
4.2 以培训和培育新型农民为着力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4.3 以换届选举环节为总抓手,完善村委会与乡镇人大建设 |
4.4 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依托,建立依法行政的服务型政府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及创新 |
第一章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的特点及其发展 |
一、事业单位体制的一般分析 |
(一) 事业单位的概念界定 |
(二) 事业单位的特征 |
(三) 事业单位体制的谱系 |
二、对传统事业单位体制的考察 |
(一) 传统事业单位体制的基本特征 |
(二) 传统事业单位体制的弊端 |
(三) 传统事业单位体制的成因探析 |
三、80 年代以来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实践 |
(一)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
(二) 前期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成效评价 |
(三) 当前事业单位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二章 国外公共服务事业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一、国外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的概况 |
(一) 公共实体型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 |
(二)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体制 |
(三) 私营部门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 |
二、国际公共服务事业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一) 经合组织国家的经验 |
(二) 转轨国家的经验教训 |
(三)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
第三章 我国事业产品的性质界定及其供给模式选择 |
一、事业产品的性质 |
(一) 三种产品的理论划分 |
(二) 我国事业产品的性质界定 |
二、社会产品三种生产机制的比较 |
(一) 市场机制的优势与缺陷 |
(二) 政府机制的优势与缺陷 |
(三) 社会机制的优势与缺陷 |
(四) 对事业产品的生产与提供的区分 |
三、我国事业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 |
(一) 传统公共生产-公共提供模式的困境分析 |
(二) 营利性企业在事业产品供给中的作用 |
(三) 非营利组织提供事业产品的优势 |
(四) 我国事业产品的多元供给模式探析 |
第四章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可行性和总体目标 |
一、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可行性 |
(一) 体制创新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
(二) 体制创新可行性的现实分析 |
二、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准则 |
(一) 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
(二) 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基本准则 |
三、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
(一) 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基本导向 |
(二) 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具体目标 |
(三) 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事业单位宏观体制的创新 |
一、创新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制度 |
(一) 事业单位传统分类方式的弊端 |
(二) 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 |
(三) 以分类为基础推进创新 |
二、创新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 |
(一) 我国事业单位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 推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战略重组,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
三、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制度 |
(一)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
(二) 创新编制管理制度的设想 |
四、创新事业单位监管体系 |
(一) 事业单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及引入监管概念的必要性 |
(二) 我国事业单位监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
(三) 事业单位监管体系创新的方向和行动计划 |
第六章 事业单位微观体制的创新 |
一、创新事业单位用人机制 |
(一) 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二) 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创新的路径 |
二、创新事业单位分配激励机制 |
(一) 事业单位分配激励机制的现状 |
(二) 事业单位分配激励机制中的主要问题 |
(三) 创新事业单位分配激励机制的思路 |
三、创新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机制 |
(一) 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机制的形成及改革 |
(二) 目前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机制创新的原则和路径 |
四、创新事业单位后勤服务机制 |
(一) 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的重大意义及其可行性 |
(二) 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的创新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从非单位到单位 ——上海非单位人群组织化研究(1949-196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非单位人群组织化的兴起 |
第一节 非单位人群概况 |
一、非单位人群的形成 |
二、非单位人的总数及其变化特点 |
三、非单位人群的社会构成 |
四、群体特点 |
第二节 组织化的缘起和发展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化”理念 |
二、共产党在新时期的任务及1950年代的中国政治、经济环境 |
三、组织化过程中的单位化倾向探讨 |
小结 |
第二章 传统基层管理制度的废弃与街居制的初立(1949-1954) |
第一节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与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 |
一、上海地区保甲制度的沿革及其废除 |
二、社会中间组织:功能的萎顿与消脱 |
第二节 街居制的创设 |
一、街居制创立的历史背景 |
二、基层群众组织的发育 |
三、居民委员会的建立 |
四、街居制的确立 |
第三节 关于基层居民组织的性质:以部分居民委员会的调查为例 |
一、社会概况 |
二、居民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
三、关于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
第四节 组织化对异质性的消解:透过游民收容与改造的分析 |
一、游民的概念 |
二、游民及其异质性 |
三、游民收容:从私到公、由乱得治 |
四、游民阶层异质性的消解 |
小结 |
第三章 基层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巩固(1954-1958) |
第一节 基层里弄整顿工作的展开 |
一、缘起 |
二、清理整顿工作的过程 |
三、清理整顿的特点 |
第二节 组织化的另一种情境:群众运动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群众运动 |
二、组织化的另一种情境:上海的贯彻婚姻法运动 |
三、社会调控体系的调控结构 |
第三节 组织生态的再造:从建国初期上海对摊贩的整顿谈起 |
一、上海摊贩的概况 |
二、摊贩问题的由来 |
三、摊贩组织生态的再造 |
四、摊贩整顿工作的特点 |
小结 |
第四章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非常态(1958-1962) |
第一节 城市人民公社: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单位化跃进 |
一、城市人民公社一般特征及其成因 |
二、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关于过度调控的探讨:以家庭妇女的组织化为例 |
一、上海家庭妇女的历史现状 |
二、家庭妇女组织化的动因 |
三、组织的发动 |
四、组织化的建构 |
五、过度调控与反失控措施 |
六、家庭妇女组织工作的社会效应 |
小结 |
第五章 组织化情境下的基层社会生活变迁 |
第一节 制度化的组织安排—从失业安置看非单位人的组织化 |
一、上海失业问题历史现状 |
二、失业安置 |
三、失业安置的特点 |
第二节 组织化的社会生活:城市生活变奏 |
一、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轨迹 |
二、消费习俗:由奢入简 |
三、业余生活:“休而不闲” |
小结 |
第六章 从社会到单位:社会调控体系的重构 |
第一节 社会调控体系的重构 |
一、基层社会控制网络的清除 |
二、基层社会的单位化组织 |
三、社会调控的体制支撑 |
第二节 社会调控体系的有效性:以动员力为中心的考察 |
一、动员:中国式革命和建政的道路 |
二、政治动员中的三个关健环节 |
三、动员的特点 |
四、动员的效果 |
第三节 整合力的考察:1950年代上海市民的翻身感 |
一、翻身对于上海城市社会及政权建设的意义 |
二、翻身感的获得 |
三、翻身及其效应:意志整合的实现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主要文献目录 |
后记 |
(10)山东省物价局电子政务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述 |
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
1.2 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结构 |
1.3 电子政务的由来 |
1.4 电子政务的目标 |
1.5 电子政务的内容 |
1.6 电子政务的意义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2.1 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 |
2.1.1 国外发达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
2.1.2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向 |
2.2 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 |
2.2.1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
2.2.2 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 |
2.3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策略 |
2.4 山东省电子政务的建设 |
2.5 电子政务的技术结构 |
第三章 山东省物价局电子政务的设计与实施 |
3.1 山东省物价局简述 |
3.2 电子政务建设的调研工作 |
3.3 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分析 |
3.4 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方案 |
3.5 电子政务建设的工程实施 |
3.6 电子政务系统的培训和管理 |
第四章 山东省物价局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4.1 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2 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 |
5.1 山东省物价局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 |
5.2 电子政务的服务和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裁减“闲人”不能手软——对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几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D]. 陈国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2]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民进城” ——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1949-1985)[D]. 齐凯君. 南开大学, 2014(04)
- [3]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历史考察[D]. 尹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4]我国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研究[D]. 徐嘉第. 吉林财经大学, 2014(03)
- [5]地方政府人员编制控制研究 ——以龙泉驿区为例[D]. 唐瑜.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6]中西方公务员队伍构成的比较及启示[D]. 仵云锐. 长春工业大学, 2010(02)
- [7]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思考[D]. 徐永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8]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研究[D]. 孔祥振.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9]从非单位到单位 ——上海非单位人群组织化研究(1949-1962)[D]. 杨丽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山东省物价局电子政务建设[D]. 王海涛. 天津大学, 2004(04)
标签:农民论文; 从严治党论文;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