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炼油厂裂化气体的吸收和脱吸两种流程的计算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车建鹏[1](2014)在《延安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腐蚀监测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原油采油技术的进步,原油的质量也随之下降,原油的含硫量和含酸量变高。这些会加大炼油化工设备的腐蚀。设备腐蚀会产生安全隐患、减少设备寿命、增加装置非计划检修。为了保证炼油设备正常生产、安全长周期运行,对炼油设备的腐蚀监测变得尤为重要。腐蚀监测技术在预防事故发生、预测设备寿命、分析设备腐蚀原因、改善设备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延长集团延安炼油厂200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为对象,完成了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系统各种参数信息的收集,参考国内石化企业催化腐蚀案例,评价国内外在线腐蚀监测系统在延安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应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分析了200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设备重点腐蚀部位、腐蚀原因以及腐蚀类型,确定了腐蚀监测部位。研究了现在国内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腐蚀监测技术,选取了适合于催化裂化装置的腐蚀检测方法,最后根据安装部位、仪器的性能、寿命以及经济型,选取腐蚀监测设备,完成了催化裂化装置腐蚀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最终达到了催化裂化装置腐蚀的监测的目的,保证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安全工作。对全面认识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系统各种腐蚀参数信息,确定在线腐蚀监测应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腐蚀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有一定的意义。
许学旺[2](1993)在《催化裂化吸收稳定装置调查报告》文中指出介绍国内12套催化裂化吸收稳定装置的调查情况,对吸收脱吸流程、吸收塔和脱吸塔的操作、汽油深度稳定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申作华[3](2018)在《重油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及吸收稳定系统的模拟优化》文中指出当今社会,能源问题仍是各国关注的焦点,能源占有量才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但伴随着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大量浪费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的出现,社会对此高度重视。而在炼厂中,催化裂化装置的能耗较大,一般占炼厂总能耗的七分之一左右,占比较大。因此降低催化裂化装置的能耗,对于炼厂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利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重油催化裂化的分馏部分和吸收稳定部分进行流程模拟,并对吸收稳定部分进行优化分析。运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重油催化裂化的分馏部分和吸收稳定进行流程模拟,分馏部分选用BK10物性方法,吸收稳定部分采用SRK物性方法,建立模型。所建分馏以及吸收稳定的模型,无论是装置的还是产物的模拟数值都与标定值十分接近,建立了合理的模型。本文还对吸收稳定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从稳定塔回流比、补充吸收剂的流量以及解吸塔进料温度三个方面对解吸塔、稳定塔负荷的影响和产品干气、液化气质量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并画出关系图,得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际生产以及产品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回流比、补充吸收剂的流量和解吸塔进料温度等参数。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下,优化稳定塔回流比和补充吸收剂流量,解吸塔再沸器负荷降低了515 kw,稳定塔再沸器负荷降低了737 kw,稳定塔再沸器负荷降低了1104 kw。
刘旭红[4](2009)在《基于催化裂化装置的HAZOP分析量化研究》文中提出HAZOP分析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作为定性的风险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立法强制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必要也有条件对HAZOP定量分析进行研究。本文以中石油某炼油厂为研究背景,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HAZOP分析,找到该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为催化裂化装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在对该装置进行HAZOP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HAZOP分析作为纯定性的风险分析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HAZOP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偏差,如“流量过高”、“温度过低”等都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分析结果的针对性较差,不能明确指出评价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等级。这些因素都大大降低了HAZOP技术对现场安全工作的指导作用,HAZOP定量分析已成为HAZOP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现有的HAZOP定量分析方法,论证了HAZOP定量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总结国外专家对HAZOP进行量化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对HAZOP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HAZOP分析偏差的量化,将HAZOP分析与化工过程模拟相结合,模拟不同程度的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对HAZOP分析偏差进行量化分级;二是对HAZOP分析结果的量化,将HAZOP分析结果转换成事故树模式,根据事故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得到事故后果的风险等级。文章中以吸收稳定系统为研究背景,对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黄孟旗,余龙红[5](2020)在《组合吸收法回收炼油厂干气中碳二的工艺技术》文中认为简要介绍了炼油厂不同加工工艺产生干气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借鉴现有催化裂化吸收稳定干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分离原理,开发了组合吸收法回收炼油厂干气中碳二的工艺技术,采用混合碳四或混合碳五作为吸收剂来分离甲烷和碳二。系统地介绍了组合吸收法工艺的流程、分离原理及和现有吸收稳定的不同点,并通过结合t-x-y相图详细阐述吸收剂的选择,并对主要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经过详细的模拟计算可知,该工艺具有高碳二回收率、高乙烯纯度、工艺流程合理、操作条件缓和、综合能耗低等优势,对于炼油厂干气中碳二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综合研究所807组[6](1977)在《催化裂化吸收脱吸的工艺计算(Ⅰ)》文中研究指明 催化裂化装置的气体回收系统是分离干气、回收液态烃和汽油的主要过程。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对增产石油化工原料气体及提高其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1973年石油化工部在长岭炼油厂召开的催化裂化
石油化工部炼油设计院,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设计院[7](1976)在《吸收脱吸》文中研究指明《炼油设备工艺设计参考资料》吸收脱吸部分已编写完毕,为了满足需要,在此刊登(本刊有删改),供设计参考。
张瑞[8](2016)在《催化裂化装置吸收—解吸系统节能优化》文中提出延长石油10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吸收-解吸系统流程比较落后,能耗较大。为降低能耗,对流程进行了优化,同时对设备进行了设计。流程改进的主要地方包括:(1)将补充吸收剂冷却介质由循环水改为深冷水;(2)将吸收塔的吸收介质由原来的轻柴油改为分馏塔顶循环回流;(3)富吸收油由原来直接进入解吸塔改为与压缩富气和解吸气混合后,经过凝缩油罐最后进入解吸塔;(4)进料方式是原来是单股热进料改为二级冷凝进料方式;(5)在解吸塔的中间设计了一个中间再沸器。主要从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着手,计算了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改进后节能效益。通过对解吸塔顶再沸器的优化,考察中间再沸器投用运行情况,对解吸塔三种运行方式效益评估,得到中间再沸器优化设计直接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其投资少,经济效益明显,是值得应用的一项节能技术。
石油化学工业卩炼油设计院[9](1978)在《武汉石油化工厂60万吨/年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设计总结》文中指出 一、概况我院负责设计的武汉石油化工厂60万吨/年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包括反应再生、分溜、吸收稳定和液态烃、干气脱硫化氢部分。采用Y型分子筛催化剂,处理原料为九二三油的减一、减二线溜分油。在设计中为使新工艺落实可俈,在两器结构方面吸取了国内原有催化裂化装置的优点,玉门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改造提升管后的试验成果和操作经验及参考国外同类型装置的
闫成波[10](2014)在《催化裂化装置的节能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催化裂化装置能源消耗较大的问题,以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2#催化裂化及其相关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准能耗与装置实际能耗相比较的方法,分析催化裂化装置具体设备或工艺系统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找出节能降耗的潜力所在,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来解决这些导致装置能耗高的因素。结合高桥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实际工况以及在整个炼油区域的上下游工艺和能源利用情况,提出了热联合、低温热利用、余热锅炉和汽轮机改造四个改进方案。在实际实施中,四个方案可以独立分项实施,在能源消耗上可以独立核算,但在操作运行中互相影响,因此提出的改进方案统筹考虑了工艺流程的改动和实际操作数据的变化,不但对装置的总能耗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装置的操作方法也有较大的改变。其中热联合和低温热利用方案的基础主要是分馏系统存在多余的不同品质的热量,从而经过严格计算,优化流程,使各种能量充分利用。余热锅炉和汽轮机改造方案主要是对装置的关键产能和耗能设备之间的匹配进行改进,从而达到优化用能的目的。
二、炼油厂裂化气体的吸收和脱吸两种流程的计算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油厂裂化气体的吸收和脱吸两种流程的计算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腐蚀监测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炼油厂设备腐蚀及监测概述 |
1.1 炼油装置腐蚀概况 |
1.2 延安炼油厂炼油设备腐蚀监测的意义 |
1.3 国内外腐蚀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
1.4 腐蚀监测的分类及常用检测方法 |
1.4.1 腐蚀监测的分类 |
1.4.2 腐蚀的离线监测方法 |
1.4.3 腐蚀的在线监测方法 |
1.4.4 炼油厂腐蚀监测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延安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概述 |
2.1 装置流程概述 |
2.1.1 反应再生系统 |
2.1.2 催化分馏系统 |
2.1.3 吸收和稳定系统 |
2.1.4 其他系统 |
2.3 重油催化裂化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腐蚀 |
2.3.1 高温部位的化学腐蚀类型 |
2.3.2 低温部位的化学腐蚀类型(≤120℃) |
第三章 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腐蚀实例分析 |
3.1 分馏塔系统腐蚀实例分析 |
3.2 吸收稳定系统腐蚀实例分析 |
第四章 在线监测系统硬件选择 |
4.1 腐蚀在线监测原理 |
4.1.1 电阻探针测量原理 |
4.1.2 电感探针测量原理 |
4.1.3 电化学探针 |
4.2 几种探针的的特性 |
4.3 各种探针的技术指标 |
第五章 延炼催化装置主要设备参数及腐蚀分析 |
5.1 分馏塔系统 |
5.2 吸收稳定系统 |
5.3 循环水系统 |
第六章 延炼催化装置监测点的设计 |
6.1 分馏塔顶空冷器入口管路 |
6.2 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 |
6.3 富气压缩机出口管路 |
6.4 稳定塔顶空冷器入口管路 |
6.5 分馏塔—中回流入口处 |
第七章 催化裂化腐蚀监测系统 |
7.1 腐蚀在线监测网络 |
7.2 数据管理与监测软件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3)重油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及吸收稳定系统的模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0 能源利用与消耗 |
1.1 催化裂化技术 |
1.1.1 催化裂化技术发展史 |
1.1.2 催化裂化新工艺 |
1.1.3 催化裂化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 |
1.2 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及产品 |
1.2.1 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及其特点 |
1.2.2 催化裂化产品 |
1.3 用能分析法 |
1.3.1 夹点分析法 |
1.3.2 三环节模型 |
1.4 节能措施 |
1.4.1 减低工艺总用能 |
1.4.2 降低能量的利用环节 |
1.4.3 提高能量的回收环节 |
1.5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 |
1.5.1 发展与应用概述 |
1.5.2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1.5.3 Aspen Plus的在催化模拟中的应用 |
1.6 研究现状 |
1.7 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及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 |
2.1 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流程简介 |
2.1.1 反应—再生系统 |
2.1.2 分馏系统 |
2.1.3 吸收稳定系统 |
2.1.4 烟气脱硫脱硝 |
2.1.5 能量回收系统 |
2.2 催化裂化装置原料及催化剂性质 |
2.2.1 催化装置的原料性质 |
2.2.2 催化剂及添加剂性质 |
2.3 分馏系统的流程模拟 |
2.3.1 分馏系统的模拟策略 |
2.3.2 流程模拟结果及分析 |
2.4 吸收稳定系统的流程模拟 |
2.4.1 吸收稳定系统的模拟策略 |
2.4.2 流程模拟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吸收稳定系统的优化分析 |
3.1 补充吸收剂流量对系统的影响 |
3.1.1 解吸塔塔负荷的影响 |
3.1.2 解吸塔塔底温度的影响 |
3.1.3 稳定塔冷凝器与再沸器负荷的影响 |
3.1.4 干气中C3及C3+含量的影响 |
3.2 稳定塔回流比对系统的影响 |
3.2.1 稳定塔全塔负荷的影响 |
3.2.2 液化气中C5 含量的影响 |
3.3 解吸塔进料温度对系统的影响 |
3.3.1 解吸塔再沸器的影响 |
3.3.2 稳定塔冷凝器与再沸器负荷的影响 |
3.3.3 干气中C3及C3+含量的影响 |
3.4 解吸塔和稳定塔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催化裂化装置的HAZOP分析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HAZOP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HAZOP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HAZOP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催化裂化装置的HAZOP分析 |
2.1 催化裂化装置概况 |
2.1.1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
2.2.2 危险化学品辨识 |
2.2.3 事故统计 |
2.2 HAZOP技术简介 |
2.2.1 HAZOP方法定义 |
2.2.2 HAZOP分析流程 |
2.2.3 HAZOP分析的优点 |
2.3 催化裂化装置的HAZOP分析 |
2.3.1 分析对象 |
2.3.2 节点划分 |
2.3.3 辅助分析软件 |
2.3.4 HAZOP分析报告 |
2.4 分析结论及建议 |
2.4.1 HAZOP分析结论 |
2.4.2 建议 |
2.5 小结 |
第三章 HAZOP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
3.1 HAZOP定量分析的必要性 |
3.1.1 HAZOP定性分析的不足 |
3.1.2 HAZOP定量分析的趋势 |
3.2 HAZOP定量分析的可行性 |
3.3 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方法 |
3.3.1 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方法的提出 |
3.3.2 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的原理 |
3.3.3 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的流程 |
3.4 HAZOP分析偏差的量化 |
3.4.1 HAZOP分析偏差量化的方法 |
3.4.2 HAZOP与过程模拟相结合的可行性 |
3.5 HAZOP分析后果的量化 |
3.5.1 HAZOP分析与事故树相结合的可行性 |
3.5.2 HAZOP分析后果量化的步骤 |
3.5.3 事故发生概率的数学模型 |
3.5.4 事故严重度的数学模型 |
3.6 小结 |
第四章 吸收稳定系统的过程模拟 |
4.1 吸收稳定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物性的计算 |
4.1.2 模拟算法的确定 |
4.2 吸收稳定系统简介 |
4.2.1 吸收稳定系统的工艺流程简介 |
4.2.2 吸收稳定系统的基础数据 |
4.3 吸收稳定系统的模拟 |
4.3.1 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 |
4.3.2 系统模拟准确性检验 |
4.4 结论 |
第五章 吸收稳定系统的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 |
5.1 吸收稳定系统HAZOP分析偏差的量化 |
5.1.1 HAZOP分析偏差 |
5.1.2 偏差量化的步骤 |
5.1.3 HAZOP分析偏差的量化 |
5.2 HAZOP分析结果的量化 |
5.3 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报告 |
5.4 小结 |
5.4.1 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的优点 |
5.4.2 HAZOP过程模拟定量分析的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催化裂化装置关键节点的HAZOP风险评价 |
附录B 吸收稳定系统模拟数据 |
附录C 风险评价等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组合吸收法回收炼油厂干气中碳二的工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炼油厂干气回收 |
2 组合吸收法回收碳二流程的开发 |
2.1 工艺流程设置 |
2.2 碳二吸收剂的选择 |
2.2.1 吸收剂的要求 |
2.2.2 吸收剂性质及t-x-y相图 |
3 工艺模拟计算举例及分析 |
3.1 干气性质 |
3.2 流程模拟简图 |
3.3 主要模拟结果 |
3.4 模拟计算小结及讨论 |
(1)吸收剂。 |
(2) |
(3)模拟中,干气中C+3体积分数达9.5%。 |
(4)补充混合碳四。 |
(5)能耗。 |
(6)干气脱杂质。 |
5 结 论 |
(8)催化裂化装置吸收—解吸系统节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催化裂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1.1 催化裂化面临的问题 |
1.1.2 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1.3 国外催化裂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2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介绍 |
1.2.1 吸收稳定系统炼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2 吸收稳定系统催化裂化工艺重要的装置 |
1.2.3 吸收稳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延长石油100万吨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简介 |
2.1 装置规模及组成 |
2.2 吸收稳定系统主要设备型号和工作原理 |
2.3 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 |
第三章 吸收稳定系统流程分析与改进 |
3.1 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比较 |
3.2 目前吸收稳定系统典型流程介绍 |
3.3 延长石油1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介绍 |
3.3.1 吸收稳定系统流程介绍 |
3.3.2 该装置能耗计算 |
3.3.3 流程的改进与原因 |
3.3.4 改进后的流程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解吸塔中间再沸器的优化设计 |
4.1 再沸器优化设计方案的确定 |
4.2 中间再沸器投用运行情况 |
4.3 解吸塔三种运行方式效益评估 |
第五章 吸收稳定系统工艺计算 |
5.1 解吸塔的物料衡算 |
5.1.1 富气质量流量的计算 |
5.1.2 脱乙烷汽油质量流量的计算 |
5.1.3 解吸气质量流量的计算 |
5.1.4 压缩富气质量流量的计算 |
5.1.5 压缩富气各组分质量流量的计算 |
5.1.6 C_5~C_(11)质量流量的计算 |
5.1.7 C_3和C_4质量流量的计算 |
5.2 解吸塔设备能量衡算 |
5.2.1 解吸塔底再沸器能量衡算 |
5.2.2 解吸塔中间再沸器能量衡算 |
5.2.3 解吸塔能量衡算 |
第六章 经济分析评价 |
6.1 冷能耗节能计算 |
6.1.1 吸收塔中段冷却器的冷负荷节能计算 |
6.1.2 吸收塔中段冷却器的冷负荷节能计算 |
6.2 热能耗节能计算 |
6.2.1 解吸塔底再沸器的热负荷节能计算 |
6.3 改进后总效益计算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催化裂化装置的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国内外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
1.1.1 催化裂化研究历史回顾 |
1.1.2 催化裂化发展现状 |
1.1.3 中国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 |
1.1.4 催化裂化技术发展趋势 |
1.2 催化裂化装置能耗构成及基本水平状况 |
1.3 降低能耗的技术措施及计算机软件技术 |
第2章 2~#催化装置介绍及能耗分析 |
2.1 催化裂化装置及能耗情况介绍 |
2.2 基准能耗 |
2.3 标定能耗及分析 |
第3章 装置余热锅炉改造方案 |
3.1 现状及背景 |
3.2 技术方案分析 |
3.2.1 改造目的 |
3.2.2 改造原则 |
3.2.3 方案说明 |
3.3 流程简述 |
3.4 研究结果 |
第4章 热供料与热联合改造方案 |
4.1 现状及背景 |
4.1.1 炼油区域现状 |
4.1.2 催化装置进料现状 |
4.2 技术方案分析 |
4.2.1 优化原理 |
4.2.2 改造方案 |
4.3 流程简述 |
4.4 研究结果 |
第5章 低温热利用方案 |
5.1 现状及背景 |
5.2 技术方案分析 |
5.2.1 热源部分 |
5.2.2 热阱部分 |
5.2.3 低温热水系统 |
5.3 流程简述 |
5.4 研究结果 |
第6章 气压机组改造方案 |
6.1 现状及背景 |
6.2 技术方案分析 |
6.3 流程简述 |
6.4 研究结果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炼油厂裂化气体的吸收和脱吸两种流程的计算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腐蚀监测系统应用研究[D]. 车建鹏.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 [2]催化裂化吸收稳定装置调查报告[J]. 许学旺. 炼油设计, 1993(02)
- [3]重油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及吸收稳定系统的模拟优化[D]. 申作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基于催化裂化装置的HAZOP分析量化研究[D]. 刘旭红.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5]组合吸收法回收炼油厂干气中碳二的工艺技术[J]. 黄孟旗,余龙红.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0(03)
- [6]催化裂化吸收脱吸的工艺计算(Ⅰ)[J].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综合研究所807组.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77(01)
- [7]吸收脱吸[J]. 石油化工部炼油设计院,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设计院. 炼油设计, 1976(04)
- [8]催化裂化装置吸收—解吸系统节能优化[D]. 张瑞.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6)
- [9]武汉石油化工厂60万吨/年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设计总结[J]. 石油化学工业卩炼油设计院. 炼油设计, 1978(03)
- [10]催化裂化装置的节能优化研究[D]. 闫成波.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