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黄河三角洲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论文文献综述)
刘烨[1](2021)在《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特征及水适应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发展黄河流域与乡村振兴计划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研究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可为黄河流域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因黄河多次改道,黄河三角洲流域的地形地貌地质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变,其村落的产生与发展随之也拥有了多样性变化。黄河三角洲的村落呈现出受黄河改道影响的分布特征,村落沿河道或支流分布密集、地域特征鲜明,这些特征在流域村落研究中具有代表性。村落空间形态记录了村落的历史信息,体现了传统村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特征,是研究村落价值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村落选址分布、村落空间结构、村水格局等角度对黄河三角洲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展开研究,总结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分析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特征,探究地域环境对村落空间形态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分析,研究黄河对村落空间形态结构、特征的影响机制,总结归纳这种影响下的水适应性策略。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流域内的24个典型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宏观整体分布到中微观的村落形态等进行描述分析,对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的空间形态类型及特征,研究村落空间形态的产生机制与策略,提出村落格局在保护及发展中应的建设策略。对未来黄河三角洲流域传统村落及其他流域村落的研究、保护和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张凤娜[2](2021)在《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文中研究说明1855年黄河北徙后,由于清廷无暇顾及,新河道长期溃决横流,这在打破黄泛区生态平衡的同时,也在重塑着新的区域环境。自黄河北徙夺占大清河河道,大清河原有的河流景观被奔腾汹涌的黄水所替代,两岸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也深受冲击。这在山东惠民县有着深刻体现。惠民县在清代为武定府的附郭县,位于大清河北岸,在1855年黄河北徙山东之前,自然及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改道后,长期频繁的黄水漫淹破坏了该县既有的生态平衡。县境内的徒骇河、沙河等河流支渠屡被淤垫,原本围绕河流支渠的社会秩序亦被打破。在黄水漫淹之下,居民生存环境为之一变。为适应已然改变的生存环境,惠民县官绅民修守黄河,经理徒骇、沙河等河渠,调解淤塞和疏浚所带来的各种纠纷,以确立新的生存秩序。惠民县官绅民在应对区域内水文变化的同时,还因应黄水漫淹淤垫给住所、交通、土地等造成的破坏,不断调适,改变房屋建筑样式,调整作物耕种,寻求土地改良之法,甚至改变谋生方式。汹涌横冲的黄河水患不仅给惠民县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还给他们的心理与记忆烙上了深刻印痕,进而重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从河神信仰来看,惠民县官绅民不仅大力修建河神庙,设坛致祭,以祈求河神庇佑,获得精神寄托。可以说,惠民县官绅民凭借自身已有的经验、技术对已然变化了的生存资源进行了整合,从而构建起新的生存环境。进言之,沿河民众与河患环境下诸要素的动态互动推动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变迁。以惠民县为代表的山东沿黄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合系统,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又受区域社会韧性的影响。在这一系统中,沿河地方民众适应环境的能动性行为,国家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参与,与区域自然环境动态互动,并协同演进,形成了新的区域环境。这一互动过程既是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变迁的过程,亦是黄河从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突如其来的外在因素”逐渐内化到区域生态系统中的过程。
邓祥征,张帆,刘刚[3](2020)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下,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都处于动态演化过程中,揭示两者之间的耦合机制是维系两个系统韧性并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社会经济、资源要素、生态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是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人类活动复杂的区域,也是开展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耦合研究的理想场所之一。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总结了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态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耦合驱动机制,述评了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耦合机制和演化路径研究成果,提出了黄河下游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耦合研究应关注的内容,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杨滨键[4](2020)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指出,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13.5%。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我国种植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料高投入、产量与效益偏低、资源过度利用、生态退化、农村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山东省是我国的种植业大省,种植业经济发展良好,外向度较高,据山东省海关统计,自2001年起山东省对外农产品进出口额连续18年位居我国第一,其稳定发展,一方面,对我国种植业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碳排放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美国碳排放量的两倍,但是需要肯定的是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为全球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种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对土壤与水资源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更加大了种植业碳源的排放量。鉴于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与国内种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业低碳的研究是顺应时代潮流所需的必然前进方向。种植业低碳绩效能够很好的衡量与评价种植业低碳的发展程度,但如何去测度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影响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因素是什么?制定减排政策如何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减排政策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显而易见的是,只有以上问题得到解答,才能促进种植业的低碳发展。所以本文将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为其走低碳发展之路构建减排政策体系,这将对种植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低碳农业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理论进行了总结与界定,以确保研究理论根基扎实;第二,对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的现状、生产投入现状以及农业低碳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与碳汇量进行了科学的测算,并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其发展趋势、结构、密度以及强度的变化与地区差异。接着在种植业碳排放与碳汇测度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同时,进行了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由此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山东省碳排放、碳汇的时间与空间发展规律以及区域差异,一方面,为减排政策体系构建指出了任务细分方向,完善了政策体系构建的成本模块,另一方面,为接下来进行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DEA-Malmquist模型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进行了测度,接着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开展了分析与评价,并对种植业低碳绩效与种植业传统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为后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第四,为了研究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在时空存在差异的原因,本部分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空间效应研究,首先运用了全域自相关性检验和局域自相关性检验,对山东省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局域空间自相关性的时空跃迁路径进行刻画和分析。接着运用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EM)估计,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规模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出发分析了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通过本部分研究,系统的掌握了各因素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影响效应,使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第五,本部分运用了 PVAR模型研究了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动态影响效应。首先通过GMM参数估计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作用,接着运用脉冲函数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的发展趋势变化,并且通过方差分解测算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贡献度。该部分的研究为减排政策体系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第六,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现有情景仿真分析,接着设定了低碳政策情景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对低碳政策开展了决策评价分析。最后,综合了前文研究结论,系统的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推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刘佳凯[5](2020)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及其对植被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水文连通是滨海湿地影响生态-水文过程的基础要素之一,在有效参数化水文连通的基础上揭示其对植被结构的影响,不仅对湿地水文连通及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还能为湿地恢复与保护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在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潮上带、河滨带和生态补水区设置1m2,100 m2和106 m2的小尺度、中尺度和大尺度样地,对土壤、水文和植物进行了样方调查,并基于野外调查和无人机航拍数据,结合图论理论与网络模型分别在三个尺度构建了水文连通的参数化方法,分析了植物种群、群落和景观特征及空间结构,并量化了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及尺度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四个区域小尺度基于土壤含水量和图论理论构建的点连通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162,0.495,0.610和1.217,中心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7.871,5.340,7.977和4.172。在中尺度,结合土壤水分含量、微地形以及图论理论构建的中尺度水文连通指数在四个区域的平均值分别为0.871,0.551,0.483和1.531。在大尺度,结合地形、土壤含水量和网络模型构建的水文连通网络的参数估计可知,四个区域80%的结点中心度数指数分别为2.496,0.969,0.829和1.814。三个尺度上结果都显示生态补水区和潮间区的水文连通较强,而潮上区和河滨区相对较弱,而不同尺度上的差异主要源于参数化方法对水文过程的敏感性和水文过程的不同。对植被结构而言,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种群的平均地径和生物量会随水文连通的增强而增加,而种群密度则会随着水文连通的增强而减少;水文连通对种群空间结构没有显着影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在没有水文连通的样地中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均显着高于连通的样地;而种群空间结构复杂性低于连通的样地;在连通的样地中,随着水文连通的增强,种群空间结构间的复杂性和紧密性都会下降。水文连通指数和土壤盐度是不同群落中差异最显着的两个环境因子,土壤盐度主要决定了群落的分布,而水文连通则对各个群落的特征和空间结构有显着影响;尤其对于盐度较高区域的盐地碱蓬群落,水文连通与其生物量、覆盖率和群落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紧密性和连接性均呈显着正相关。对植被景观而言,在水文连通较强的区域,植被景观斑块的平均面积较大,但同时面积方差也较大;而在空间结构上植被斑块的空间结构紧密性更强,空间结构的连接性更高,结点的平均连接数也越高。在盐度较低的区域,植被斑块所占面积比例更大,斑块面积中位数更大,斑块形状更加规则;而空间结构的密度更高,且结点相对位置更加中心化。尺度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水文连通较强的区域水文连通的变异性主要来源于水文连通较强的点,反之则主要来源于水文连通较弱的点。此外,在水文连通性较弱的区域,水文连通对生物量和植被覆盖率影响的变异性主要来源于误差较小的拟合点,在连通性较强的区域则来自于误差较大的点。对于植被空间结构而言,三个尺度上水文连通对结构复杂性影响的变异性来源较为均匀,而大尺度和小尺度上水文连通对紧密性影响的变异性主要来源于误差小的点,中尺度误差来源相对较为均匀;大尺度水文连通对结构连通度的影响变异性来源较为均匀,而中尺度主要来源于误差较大的点。本研究的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和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结果可用于黄河三角洲潜在及易损湿地斑块的识别,并为以植被恢复为目的的湿地恢复提供理论指导。
游智越[6](2020)在《清代苏北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泥沙含量巨大,入海口滩地为黄水入海受潮水顶托沉积而成,具有不断向外延伸的特点。自黄河南泛夺淮以降,由于泥沙沉积,滩地淤生,苏北黄河入海口经历了一段陆地持续向海发育的演变过程。其中清代是黄河口三角洲向海发育的高速发展期,海口迅速东移,滩地大规模淤生,这为清代进行大规模的海口滩地开发活动奠定了生态基础。海口滩地繁茂生长的芦苇,是重要的河工物料。而滩地经脱盐、开垦等亦可逐渐向熟田演化,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珍贵的耕地资源。清代国家与民众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滩地开发活动。清初总河靳辅大举治河的同时,即已开始重视入海口滩地开发。康熙三十八年,更是设立苇荡营作为管理黄河口苇滩开发的专门机构,这是黄河口生态环境与清政府河工大政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苇荡营的滩地开发实践,呈现出云梯关外环境变迁、国家政策、苇荡营滩地开发与民众开垦活动诸因素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苇荡营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为治河工程服务,其采割苇柴与民众的垦荒活动都是对海口特殊生态的有效利用,人类活动与生态呈现一种动态的适应共存。而芦苇养护与垦种活动,又对黄河出水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海口淤垫,黄河入海口出水环境恶化,人类活动与生态间的平衡被打破,冲突加剧,最终随着黄河北徙区域生态社会发生巨变。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雍正九年新设阜宁县,是黄河海口滩地淤生发育与人类开发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明后期到清初,黄河口已经淤生了大片滩地,其中部分经漫长的发育过程逐渐满足垦种条件,并形成了适合人类久居的土地。而一直到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前,清代苏北黄河口始终呈现持续淤生滩地的生态特征,这意味着不断从海里生成新的土地。在此生态基础上,清代苇荡营与阜宁县民众的滩地开发活动,共同推动了黄河海口地方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黄河口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清代该地区土地具有强烈的发育性,滩地的持续淤生使得该地区新增了大片土地资源。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清政府通过苇荡营采割苇柴的形式进行滩地开发,为治河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物料保障;另一方面,滩地逐渐发育成为肥沃的耕地资源,海口滩地垦殖活动亦随之而逐渐发展,土地增广,人口繁衍,并进而推动地方社会的发展。黄河海口滩地生态演化与滩地开发共同构成该区域政区创设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机制。清代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优先服务于清代河政,包括海口治理与河工物料,开发过程以国家为主导。其次,入海口滩地开发亦推动区域社会发展。土地是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资料,黄河入海口提供了大量的新生土地资源,对民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土地面积的增长,人口的汇聚,推动了陆地疆域的向海发展。滩地开发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生态在冲突与调和中曲折发展的动态过程。
董程[7](2020)在《黄河三角洲潮滩动力地貌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黄河三角洲形成于1855年黄河自南黄海重新流入渤海,160年来黄河入海口曾经发生多次变迁,最近一次入海变迁是1976年5月由刁口河改至清水沟,期间又于1996年在清八汊人工出汊使入海口向北摆动。在黄河巨量泥沙入海堆积的背景下,不到50年的时间就堆积形成了大型的河口三角洲,并发育有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其潮间滩涂宽广平坦,同时黄河三角洲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仍然在扩张的三角洲。黄河自向北改道清八汊后河口继续向海扩展延伸,但是原清水沟河口沙嘴在失去泥沙供应之后呈显着侵蚀、后退趋势,这表明现行河口-亚三角洲和废弃-亚三角洲潮滩海岸的动力性质存在显着差异。本文主要基于Delft3D数值模拟软件,利用水动力模型、波浪模型、沉积动力模型,对不同入海水沙组合条件下的海洋动力,以及相应条件下的地貌演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且根据悬沙浓度差异值对新旧河口的潮滩动力地貌演变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现行与废弃河口地貌演化差异现行河口在枯水期侵蚀趋势明显,在平水期与洪水期时淤积趋势明显,现行河口地貌淤积强度与入海水沙量成正比;在潮流作用下现行河口存在显着的淤积趋势,在波流耦合动力条件下虽然主要趋势仍为淤积,但局部地区也存在侵蚀现象。废弃河口在不同入海水沙量与不同动力条件下均为侵蚀趋势,但是波流耦合下的受侵蚀区域更加趋向连片分布。(2)现行与废弃河口悬沙浓度差异分析现行河口与废弃河口处的悬沙浓度均较高,波流耦合动力条件下的悬沙浓度普遍高于潮流动力条件。黄河现行河口处为目前主要的黄河入海口,大量泥沙入海除部分会沉积在河口附近,因此现行河口处的高悬沙来源为黄河的注入。黄河废弃河口无泥沙汇入,但是依然为高悬沙浓度分布区,其原因为废弃河口的突出加剧了潮流与波浪运动,波浪使得大量泥沙再悬浮,潮流会将再悬浮泥沙向离岸方向搬运,因此废弃河口处的高悬沙浓度主要为波浪引起的再悬浮以及潮流对再悬浮泥沙的横向输移。(3)动力差异机制分析在黄河入海泥沙减少背景下,现行河口的地貌演变动力以潮流作用明显,废弃河口地貌演变动力主要以波浪为主。现行河口的入海水沙量与河口地貌演变关系密切,输入的泥沙在潮流作用下以横向输移为主,大部分沉积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这使得黄河现行河口的水深趋浅、淤积趋势明显,波浪在由外海传入现行河口近岸过程中,虽然河口突出加剧了波浪运动,但是其波能随水深逐渐减小,且黄河径流进入海洋后会抵消部分波能,因此大部分情况下的波浪对现行河口近岸地貌影响较小。废弃河口处无河流径流与泥沙的输入,且河口的突出加剧了波浪运动,因此波浪会直接作用在废弃河口近岸,引起该地底层泥沙再悬浮使悬沙浓度增加,同时再悬浮泥沙会随沿岸流或潮流进行横向输移而离开原地,久之废弃河口处水深增加、趋向侵蚀。
袁秀,孙燕燕,王计平,于莉莉[8](2020)在《基于水鸟栖息地恢复的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综合利用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三角洲是国际重要水鸟停歇地,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水鸟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通过引用淡水对栖息地进行恢复,能大大提高水鸟的生境质量,增加水鸟的多样性。然而该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大,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淡水、海水和废水资源,发挥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净化环境的功能成为水鸟栖息地恢复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的水鸟多样性及其生境需求,归纳了水资源的应用现状。在淡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使用淡水、海水和废水3种不同水源补给湿地时,水鸟及其栖息地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结合水鸟迁徙、黄河来水的时间特征、水鸟栖息地斑块尺度和区域尺度需求特征、不同水源的用水现状、恢复效果及空间分布特征等要素,提出了综合利用海水、淡水和废水对区域和斑块尺度的生境类型进行配置的生态补水恢复模式,建议斑块尺度重点考虑水深及水面植被比例,区域尺度重点考虑水资源分布及自然和人工不同类型湿地的空间优化配置,最后从多样性维持以及不同水资源综合有效利用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结果旨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和水鸟生物多样性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孙晓月[9](2018)在《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土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多种复合因子组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直接决定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人类对土地资源日渐强烈的高强度甚至是不合理的开发行为,改变了土地覆被格局,土地利用强度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土地的可承载能力,加重了土地利用的不可持续性和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恶化的程度,土地生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系统保持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对区域资源能否合理利用、生态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社会经济能够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土地生态安全理论、人地系统协调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及其各县区的土地资源数量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变动进行详细研究,并分析人口扩展、产业结构变化和城镇化扩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总结研究区目前存在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并根据黄河三角洲区域特点,分别从自然生态子系统、经济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生态子系统选取适合研究区土地资源特点的共20个指标,构建基于“自然-经济-社会”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准确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对黄河三角洲2005-2015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水平进行时间序列上的评价研究,根据土地生态安全评级标准,对全区各县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级,分析全区土地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全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提出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和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2005、2010、2017年三幅遥感影像图相比较,12年来的总体性趋势呈现以下状况:研究区陆地总面积总体的趋势在减小,2005年陆地面积为264.71×104 hm2,2017年陆地面积为263.67×104hm2。从县级区域来看,各县区普遍呈现陆地面积缩小的趋势,河口区、垦利区和沾化区面积缩小最大,分别为12792.1 hm2、12722.4 hm2和10446 hm2,其他县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只有寒亭区和寿光市的陆地面积有所增加,分别增加32997.69 hm2和18970.7 hm2。(2)2005-2017年,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耕地和建设用地,其次是水域和未利用地,林地和草地变化不明显。其中耕地、未利用地和草地面积呈减小趋势,比重下降;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面积呈扩张趋势,比重上升。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域、林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草地和耕地,全区土地利用系统整体无序性较高,并且这种无序性呈扩大趋势发展。各县区中,德州市和潍坊市辖区及莱州市和高青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黄河三角洲整体变化情况保持一致,用地结构变化不大,东营市整体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相对较快,而滨州市整体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非常显着,用地结构产生较大改变。河口区、垦利区和东营区的信息熵指数值最高,土地利用结构分散。(3)土地自然生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易发生自然灾害、土壤盐碱化严重、植被单一结构简单、海岸侵蚀土地面积减小几个方面;土地经济生态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石油工业开发和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质量下降;土地社会生态安全问题存在于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导致土地压力越来越大、城镇用地不断扩张,开发强度过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4)2000-2015年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现波动型上升趋势,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在逐渐改善,全区土地生态安全在2010年处于处于较安全状态,其他年份均处于临界安全状态。15年间,黄河三角洲19个县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均在0.4到0.8之间,安全等级处于第Ⅱ级到第Ⅳ级之间,且处于较不安全和临界安全状态的县区较多,只有莱州市土地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状态。且大部分县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不断升高,生态安全等级也从Ⅱ级上升到Ⅲ级,土地生态安全状态不断好转,但河口区、垦利区、寒亭区、寿光市、滨城区和沾化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则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呈现恶化的迹象。(5)将影响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影响因素概括为自然元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三类,并据此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对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减小土地污染程度;统筹土地利用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用地管制,提高土地生产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树立全民可持续意识;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预警系统,推进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全区及其各县区为研究对象,将从卫星遥感影响中提取的卫星遥感数据和统计年鉴中整理的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分别进行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分析,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进行了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两方面的分析,更为准确地衡量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进行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时,由于研究区域较大,未能获得连续年份遥感影像,只选取2005年、2010年、2017年的遥感影响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遥感解译部分存在人为误差,解译的数据难免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不能准确反映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缺少对未来土地利用情况的预测;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对土地生态安全指标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还需完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不具备强代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采用更好的技术提高遥感解译的精度,收集更多更细致的资料,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利用更准确的数据,在充分分析研究区土地系统当前状态的基础上,对未来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完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更加科学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得出更加合理科的结果和分析。
厉彦玲[10](2018)在《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是资源环境动态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及土地资源的退化问题严重,土壤质量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土壤盐渍化现象普遍。探明该区域土壤质量的退化特征,查清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退化的影响,对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三角洲东营市垦利区为研究区,以2007年、2013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和两期020 cm的土壤表层采样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全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遥感提取方法,监测其时空动态变化。利用2013年Landsat8 OLI多光谱影像和HJ-1A HSI高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5种模型,探索了土壤盐碱退化信息的遥感反演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插值方法系统分析了土壤肥力质量的主要指标,探明其时空分布规律与变异特征。进而,构建了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在GIS支持下,用综合指数法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并重点定量评估了中西部典型区的土壤质量退化状况。最后,定量分析了中西部典型区的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利用两组不同成像时间的2007和2013两时相遥感数据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研究表明:遥感影像成像时间对分类结果有一定影响,研究区地类复杂,为便于区分不同地类应尽量采用早春时节的遥感影像;机器学习方法分类效果优于经典的最大似然法,而机器学习方法中支持向量机分类又优于神经网络分类。基于两个时相的分类结果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监测,全区范围内主要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有:盐碱地—水域、林草地—盐碱地、耕地—盐碱地、盐碱地—耕地和盐碱地—建设用地。2)土壤质量退化评估与遥感反演(1)多光谱遥感影像与高光谱遥感影像融合的土壤盐分反演。将Landsat8 OLI多光谱影像和HJ-1A HSI高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在建立经典统计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的典型算法建立反演模型,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表明:融合影像兼有多光谱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影像的高光谱分辨率,反演精度优于高光谱影像,高光谱影像反演精度又优于多光谱影像;机器学习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土壤盐分与影像特征之间存在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优于统计分析模型;适当的数据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反演精度。(2)土壤质量指标时空分析。选择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有机质(SOM)、pH值和盐分含量六个土壤质量指标用于评价土壤肥力质量。分析表明:2007年研究区土壤AN呈正态分布,AP、AK呈对数正态分布,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和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变程、变异系数和基底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AP、AK、AN。变异函数以指数和球状模型拟合效果较好,Moran’s I是衡量土壤养分空间自相关性的稳健有效的方法。研究区土壤AN高含量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部耕地、中南部水田和北部沿黄区耕地;AP高含量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耕地和北部耕地,AK高含量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南部和沿黄区耕地。研究区SOM含量不高,而pH值与土壤含盐量较高,大部分地区土壤呈碱性,盐碱化严重。2013年田间采样数据虽少于第一期,但采用IDW法可有效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两期数据具有可比性。由两期数据的比较看出:研究区AN含量明显降低,AP含量显着下降,AK含量显着提高,SOM含量略有下降,pH值上升,土壤含盐量明显升高。综合分析各土壤质量指标,初步判断研究区耕地质量整体有下降趋势,特别是盐渍化程度明显加重。同时,对空间插值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索。基于AN数据设计了离散、随机、聚集三种空间分布模式不同样本量的数据,利用各模型的自动优化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插值方法在土壤养分空间预测中的自适应性,探索其精度规律。研究表明,样本量、空间分布模式、空间自相关性和和空间聚集程度均影响插值精度。(3)土壤质量评价及退化评估。利用综合指数法对两时相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中西部典型区的土壤质量退化状况。研究表明,从2007年到2013年,研究区土壤质量退化明显。土壤质量退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兴隆街道、垦利街道、永安镇和黄河口镇局部。土壤质量改善的区域很少,零星分布于西南部郝家镇、董集镇、胜坨镇和垦利街道的局部。其它区域无显着变化。3)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定量分析了中西部典型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质量退化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不同LUCC类型与土壤质量退化的关系,研究显示:土壤质量退化地区对应的LUCC类型主要有盐碱地—耕地、耕地—盐碱地、林草地—耕地、林草地—盐碱地、耕地—林草地。林草地毁坏、弃耕、不合理的开垦都可能导致土壤质量退化。进而,建模分析了5种LUCC类型与土壤质量变化等级的关系,函数拟合度普遍较高。其中,耕地—盐碱地、林草地—盐碱地2种转换类型的贡献率与土壤质量变化呈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即其贡献越大,土壤质量退化的程度越高。盐碱地—耕地、林草地—耕地、耕地—林草地3种转换类型与土壤质量变化等级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抛物线函数。当LUCC导致土壤退化时,其贡献越大,土壤质量退化程度越重;当有助于土壤改善时,其贡献越大,土壤质量越可能改善。综上,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研究黄河三角洲垦利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和中西部典型区土壤质量退化状况,并探索土壤质量退化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定量分析了二者的关系,为黄河三角洲土地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了依据,对促进该区资源环境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二、为黄河三角洲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黄河三角洲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特征及水适应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黄河流域与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 |
1.1.2 流域特定区段研究的学术价值 |
1.1.3 黄河三角洲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解读 |
1.4.1 村落 |
1.4.2 村落空间形态 |
1.4.3 生态适应性下村落空间形态水适应性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相关研究 |
1.5.2 国外相关研究 |
1.5.3 文献述评与进一步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水适应性的流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村落形态的建筑学领域研究 |
2.1.2 村落形态的生态学、环境学领域研究 |
2.1.3 村落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
2.1.4 村落的水适应性特征与策略研究 |
2.2 流域村落形态研究重点 |
2.2.1 流域村落的研究意义 |
2.2.2 流域村落研究的重点与必要性 |
2.3 流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特征及水适应性策略研究方法 |
2.3.1 研究理论确定与“五水共适”理论提出 |
2.3.2 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总结 |
2.3.3 流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具像与提炼 |
2.3.4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量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河三角洲流域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及特征研究 |
3.1 黄河三角洲概况及黄河三角洲村落形成背景 |
3.1.1 黄河三角洲概况 |
3.1.2 黄河三角洲河流水文概况 |
3.1.3 1855年黄河改道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
3.2 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地域类型划分 |
3.3 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3.3.1 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总体分布概况 |
3.3.2 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分布影响因素 |
3.4 黄河三角洲流域典型村落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分析 |
3.4.1 典型村落基本信息统计 |
3.4.2 黄河三角洲流域典型村落定性分析 |
3.4.3 黄河三角洲流域典型村落定量分析 |
3.5 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特征总结 |
3.5.1 带状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5.2 团状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5.3 指状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空间形态水适应性策略分析 |
4.1 黄河三角洲流域典型村落空间形态中水适应性策略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
4.2 宏观流域层面村落空间分布与选址策略 |
4.2.1 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总体分布策略 |
4.2.2 黄河三角洲流域村落分布研究 |
4.3 中观村域层面村水格局水适应性策略形成机制 |
4.3.1 典型村落空间格局分析 |
4.3.2 黄河三角洲样本村落的水适应性特征分析 |
4.3.3 村落格局影响机制分析 |
4.4 微观构筑物层面村落水适应性策略 |
4.4.1 流域村落微观水适应性体系 |
4.4.2 流域村落传统水策略总结 |
4.5 村落空间形态适应性分析 |
4.5.1 轴线适应性村落 |
4.5.2 边界适应性村落 |
4.5.3 基底适应性村落 |
4.6 黄河三角洲流域典型村落空间形态水适应策略总结 |
第5 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铜瓦厢改道前惠民县环境概况 |
第一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社会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及治理 |
第一节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 |
第二节 黄河水患治理 |
第三节 其他波及河流的整治 |
第四节 河患治理的自然与社会效应 |
小结 |
第三章 惠民县官绅民的环境调适 |
第一节 河患环境下地方交通的调整 |
第二节 河患环境下村庄的迁立 |
第三节 河患环境下的土地、农业与民生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世界的调适:以河神信仰为中心 |
第一节 黄河北徙之前山东河神信仰与祭祀 |
第二节 黄河北徙山东后河神信仰的变化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2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
3 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耦合研究进展 |
4 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耦合研究展望 |
(4)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种植业碳排放 |
2.1.2 种植业碳汇 |
2.1.3 低碳种植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低碳经济理论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现状 |
3.1.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实践 |
3.1.2 制约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难题 |
3.2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时空特征分析 |
3.2.1 种植业发展时序特征分析 |
3.2.2 种植业发展空间特征分析 |
3.3 山东省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的分析 |
3.3.1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时序特征分析 |
3.3.2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空间特征分析 |
3.4 山东省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 |
3.4.1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时序特征分析 |
3.4.2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空间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碳汇测算与特征分析 |
4.1 种植业碳排放测算 |
4.1.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
4.1.2 种植业碳排放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4.1.3 种植业碳排放区域比较分析 |
4.2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测度 |
4.2.1 理论方法 |
4.2.2 模型构建 |
4.2.3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结果分析 |
4.3 种植业碳汇的测算 |
4.3.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
4.3.2 种植业碳汇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4.3.3 种植业碳汇区域比较分析 |
4.4 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评价 |
5.1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研究方法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模型设定 |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5.2.1 种植业投入变量 |
5.2.2 种植业产出变量 |
5.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
5.3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时空比较分析 |
5.3.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时序特征分析 |
5.3.2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差异分析 |
5.3.3 种植业低碳绩效与传统绩效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
6.1 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检验 |
6.1.1 空间效应理论 |
6.1.2 空间自相关检验理论 |
6.2 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效应检验 |
6.2.1 全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2.2 局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6.3.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介绍 |
6.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4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4.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6.4.2 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
6.4.3 实证结论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低碳驱动与约束动态影响效应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
7.1.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7.1.2 变量选取 |
7.2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
7.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7.2.2 滞后阶数确定 |
7.2.3 GMM参数估计及稳定性检验 |
7.3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7.3.1 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
7.3.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7.3.3 方差分解分析 |
7.3.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政策情景仿真分析 |
8.1 山东省种植业现有情景仿真分析 |
8.1.1 系统动力学介绍与分析 |
8.1.2 系统的边界和变量 |
8.1.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8.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8.1.5 现有情景仿真模拟分析结果 |
8.2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与仿真分析 |
8.2.1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 |
8.2.2 不同政策情景下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仿真结果分析 |
8.3 政策可行评估分析 |
8.3.1 内联指数决策法介绍 |
8.3.2 数据预处理 |
8.3.3 IDMI值计算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构建 |
9.1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框架构建 |
9.1.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9.1.2 减排政策工具 |
9.1.3 减排体系构建思路 |
9.2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制度构建 |
9.2.1 区域减排任务细分制度构建 |
9.2.2 政策落实监督制度构建 |
9.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减排政策 |
9.3.1 制定种植业低碳法律法规 |
9.3.2 聚力提升种植业经济发展水平 |
9.3.3 财政支农助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
9.3.4 确立科研核心战略地位 |
9.3.5 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环境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及其对植被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文连通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文连通理论发展 |
1.2.2 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 |
1.2.3 水文连通的应用 |
1.3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 |
1.3.1 水文连通对植物种群的影响 |
1.3.2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1.3.3 水文连通对植被景观的影响 |
1.3.4 水文连通对生态系统的其他影响 |
1.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2.1 地质特征 |
2.2.2 地貌特征 |
2.3 气候条件 |
2.4 土壤特征 |
2.5 水文条件 |
2.5.1 河流及其水文状况 |
2.5.2 地下水 |
2.5.3 海岸及浅海水文 |
2.6 植被特征 |
2.7 动物资源 |
2.8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构建 |
3.2.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分析 |
3.2.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结构分析 |
3.2.4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 |
3.2.5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影响的尺度效应 |
3.3 实验方案 |
3.3.1 样地设置 |
3.3.2 土壤指标测定 |
3.3.3 植被样方记录 |
3.3.4 微地形数据记录 |
3.3.5 正射影响获取及处理 |
3.4 数据分析 |
3.4.1 图论理论 |
3.4.2 网络模型 |
3.4.3 数据分析 |
3.4.4 统计学分析 |
3.5 技术路线 |
4 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及分析 |
4.1 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构建 |
4.1.1 小尺度水文连通参数化 |
4.1.2 中尺度水文连通参数化 |
4.1.3 大尺度水文连通参数化 |
4.2 水文连通量化分析 |
4.2.1 小尺度水文连通分析 |
4.2.2 中尺度水文连通量化分析 |
4.2.3 大尺度水文连通 |
4.3 讨论 |
4.3.1 水文连通变异性分析 |
4.3.2 变异性来源分析 |
4.3.3 尺度差异原因分析 |
4.3.4 参数化方法的水文学意义及应用 |
4.4 小结 |
5 水文连通对优势种群结构的影响 |
5.1 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
5.1.1 盐地碱蓬种群特征分析 |
5.1.2 芦苇种群特征分析 |
5.2 优势种群空间结构分析 |
5.2.1 盐地碱蓬种群空间结构特征 |
5.2.2 芦苇种群空间结构特征 |
5.3 水文连通的影响分析 |
5.3.1 水文连通对盐地碱蓬种群特征的影响 |
5.3.2 水文连通对盐地碱蓬种群空间结构的影响 |
5.3.3 水文连通对芦苇种群特征的影响 |
5.3.4 水文连通对芦苇种群空间结构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种群特征和空间结构变异性 |
5.4.2 水文连通对盐地碱蓬的影响 |
5.4.3 水文连通对芦苇的影响 |
5.5 小结 |
6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1 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6.1.1 植物群落划分与分布 |
6.1.2 植物群落特征比较 |
6.2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分析 |
6.2.1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参数化方法 |
6.2.2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表达 |
6.2.3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分析 |
6.3 水文连通的影响分析 |
6.3.1 群落环境因子比较 |
6.3.2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分布影响 |
6.3.3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 |
6.3.4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的影响因子 |
6.4.2 植物群落特征的响因子 |
6.4.3 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 |
6.4.4 群落生物量与覆盖率的变异性 |
6.4.5 群落空间结构的变异性 |
6.5 小结 |
7 水文连通对植被景观结构的影响 |
7.1 植被景观格局分析 |
7.1.1 景观结构指数选取 |
7.1.2 各区域总体景观格局分析 |
7.1.3 植被斑块格局分析 |
7.2 植被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7.2.1 植被空间结构参数化 |
7.2.2 植被空间结构分析 |
7.2.3 各区域植被空间结构对比 |
7.3 水文连通的影响分析 |
7.3.1 水文连通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
7.3.2 水文连通对植被空间结构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景观格局的影响因子 |
7.4.2 景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 |
7.4.3 植被斑块面积的变异性 |
7.4.4 植被空间结构的变异性 |
7.5 小结 |
8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影响的尺度效应 |
8.1 水文连通对生物量影响的尺度效应 |
8.2 水文连通对植被覆盖率影响的尺度效应 |
8.3 水文连通对植被空间结构影响的尺度效应 |
8.3.1 空间结构复杂性 |
8.3.2 空间结构紧密性 |
8.3.3 空间结构连接性 |
8.4 讨论 |
8.4.1 尺度效应原因分析 |
8.4.2 尺度转化 |
8.5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 |
9.1.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优势种群结构 |
9.1.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 |
9.1.4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景观结构 |
9.1.5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 |
9.1.6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影响的尺度效应 |
9.2 不确定性分析 |
9.2.1 水文连通的季节异质性 |
9.2.2 水文连通参数化的普适性 |
9.2.3 水文连通-植被相互关系 |
9.3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
9.4 展望 |
9.4.1 应用前景 |
9.4.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清代苏北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黄河南泛夺淮以降入海口的发育及自然环境概况 |
第一节 黄河南泛夺淮以降入海口的发育 |
第二节 黄河入海口自然环境概况 |
第三节 清代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物料供应与滩地垦种:江南苇荡营的滩地开发实践 |
第一节 “采割苇柴”与“慎重海疆”:康雍年间苇荡营设与复设的双重考虑 |
第二节 “以重工料”:乾隆时期苇荡营物料供应职能的强化 |
第三节 海口淤高:嘉道时期苇荡营滩地开发的困境与调适 |
第四节 操防地方:晚清苇荡营的职能转换 |
小结 |
第三章 滩地垦种:阜宁县的设置及其海口开发实践 |
第一节 阜宁县建置沿革概况 |
第二节 阜宁县滩地开发 |
第三节 滩地开发与阜宁县社会发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黄河三角洲潮滩动力地貌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河流入海泥沙变化的河口海岸地貌效应 |
1.2.2 潮滩地貌演变的动力过程 |
1.2.3 黄河河口-三角洲海岸动力地貌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设计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
2.1 区域背景 |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2.1 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 |
2.2.2 气象数据获取与处理 |
2.2.3 河流与海洋水文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4 其他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Delft3D水动力-沉积物模型 |
3.1.1 水动力方程 |
3.1.2 沉积物输运与地貌模拟方程 |
3.2 莱州湾数值模型与参数设置 |
3.2.1 模型计算网格 |
3.2.2 模型水深设置 |
3.2.3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
3.2.4 模型具体输入参数 |
3.2.5 模型情景设置 |
3.3 模型验证 |
3.3.1 水动力验证 |
3.3.2 黄河口外悬沙浓度验证 |
第4章 黄河入海水沙量变化对潮流场的影响 |
4.1 黄河枯水期潮流场时空变化 |
4.2 黄河平水期潮流场时空变化 |
4.3 黄河洪水期下潮流场时空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黄河三角洲河口悬沙浓度时空变化分析 |
5.1 不同入海水沙量与海洋动力下的悬沙浓度分布特征 |
5.1.1 枯水期下悬沙浓度变化特征 |
5.1.2 平水期下悬沙浓度变化特征 |
5.1.3 洪水期下悬沙浓度变化特征 |
5.2 不同入海水沙下的Di值时空分布 |
5.2.1 枯水期Di值时空变化 |
5.2.2 平水期Di值时空变化 |
5.2.3 洪水期Di值时空变化 |
5.3 小结 |
第6章 黄河三角洲河口地貌演变分析 |
6.1 不同水沙量组合下的地貌形态演化 |
6.1.1 枯水期下的黄河三角洲潮滩地貌演变分析 |
6.1.2 平水期下黄河三角洲潮滩地貌演变分析 |
6.1.3 洪水期下黄河三角洲潮滩地貌演变分析 |
6.2 小结 |
第7章 讨论与分析 |
7.1 黄河三角洲潮滩地貌演变与悬浮泥沙分布差异 |
7.2 现行与废弃河口地貌与悬沙差异机理分析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基于水鸟栖息地恢复的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综合利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黄河三角洲水鸟多样性及生境需求 |
2.1 河海交汇作用下的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 |
2.2 黄河三角洲水鸟及群落特征 |
2.3 黄河三角洲水鸟及其生境 |
2.4 黄河三角洲水鸟栖息地面临多重威胁 |
3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现状与挑战 |
3.1 淡水资源短缺 |
3.2 生态用水缺乏保障 |
3.3 水污染日益严重 |
4 综合利用多水源恢复重建水鸟栖息地 |
4.1 利用淡水恢复重建水鸟栖息地 |
4.1.1 淡水水源特征与恢复措施 |
4.1.2 淡水恢复效果与面临的挑战 |
4.2 利用废水恢复重建水鸟栖息地 |
4.2.1 废水水源特征与恢复措施 |
4.2.2 废水恢复效果与面临的挑战 |
4.3 利用海水恢复重建水鸟栖息地 |
4.3.1 海水水源特征与恢复措施 |
4.3.2 海水恢复效果与面临的挑战 |
5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5.1 结论与建议 |
5.2 研究展望 |
(9)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1.4.1.1 国外研究进展 |
1.4.1.2 国内研究进展 |
1.4.2 土地可持续利用国内外研究 |
1.4.2.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2 国内研究进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土地安全 |
2.1.2 土地生态安全 |
2.1.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2.1.4 土地可持续利用 |
2.1.5 土地生态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2 土地生态理论 |
2.2.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4 生态安全理论 |
3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土地生态问题分析 |
3.1 黄河三角洲范围及概况 |
3.2 黄河三角洲土地数量变化分析 |
3.2.1 黄河三角洲总面积数量变化 |
3.2.2 黄河三角洲各县区土地数量变化 |
3.3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变动分析 |
3.3.1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变动分析 |
3.3.2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3.3.3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转换分析 |
3.3.4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变动稳定性分析 |
3.3.4.1 土地利用结构面积稳定度分析 |
3.3.4.2 土地利用结构有序化分析 |
3.4 影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的因素分析 |
3.4.1 人口增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3.4.2 产业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3.4.3 城镇化扩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3.5 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3.5.1 土地自然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3.5.2 土地经济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3.5.3 土地社会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4 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4.1 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思路 |
4.2 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4.2.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来源 |
4.2.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建立及计算 |
4.2.3.1 基准值确定 |
4.2.3.2 指标安全指数计算 |
4.2.3.3 指标权重确定 |
4.2.3.4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计算 |
4.2.4 土地生态安全评级标准 |
4.3 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3.1 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
4.3.2 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变动分析 |
5 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因素 |
5.2 经济因素 |
5.3 社会因素 |
6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对策 |
6.1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
6.2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7.3.1 存在不足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 |
1.2.2 土壤质量退化及其定量遥感 |
1.2.3 土壤质量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关系 |
1.2.4 问题分析 |
1.2.5 总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 |
1.3.2 土壤质量退化评估与遥感反演 |
1.3.3 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整体技术路线 |
1.4.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技术路线 |
1.4.3 土壤质量退化评估与遥感反演技术路线 |
1.4.4 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技术路线 |
1.4.5 主要研究方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 |
2.1.2 地形 |
2.1.3 水文与水资源 |
2.1.4 土壤 |
2.1.5 矿产及生物资源 |
2.1.6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 |
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 |
2.2.1 数据源及预处理 |
2.2.2 研究方法 |
2.3 基于遥感的土壤盐碱退化状况估测与反演 |
2.3.1 数据源 |
2.3.2 研究方法 |
2.4 基于GIS的土壤质量指标分析与预测 |
2.4.1 数据来源 |
2.4.2 研究方法 |
2.4.3 不同插值方法的自适应性比较 |
2.5 基于GIS的土壤质量退化评价 |
2.5.1 数据来源 |
2.5.2 研究方法 |
2.6 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
2.6.1 数据来源 |
2.6.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 |
3.1.1 影像分类结果 |
3.1.2 变化检测结果 |
3.2 基于遥感的土壤盐碱退化状况估测与反演 |
3.2.1 盐渍土光谱特征分析 |
3.2.2 特征波段选择 |
3.2.3 建模结果 |
3.2.4 反演结果图像 |
3.3 基于GIS的土壤质量指标分析与预测 |
3.3.1 土壤质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土壤质量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 |
3.3.3 土壤质量指标的空间预测精度分析 |
3.3.4 土壤质量指标预测 |
3.3.5 土壤质量指标变化分析 |
3.3.6 不同插值方法的自适应性比较 |
3.4 基于GIS的土壤质量退化评价 |
3.4.1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 |
3.4.2 土壤质量退化分析 |
3.5 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
3.5.1 中西部典型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类型与面积 |
3.5.2 土壤质量退化及其相应的LUCC |
3.5.3 LUCC与土壤质量变化关系的定量分析 |
4 讨论 |
4.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 |
4.2 基于遥感的土壤盐碱退化状况估测与反演 |
4.3 基于GIS的土壤质量指标分析与预测 |
4.4 基于GIS的土壤质量退化评价 |
4.5 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为黄河三角洲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特征及水适应性策略研究[D]. 刘烨.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D]. 张凤娜. 山东大学, 2021(02)
- [3]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邓祥征,张帆,刘刚. 人民黄河, 2020(09)
- [4]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D]. 杨滨键.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5]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及其对植被结构的影响[D]. 刘佳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6]清代苏北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研究[D]. 游智越. 山东大学, 2020(12)
- [7]黄河三角洲潮滩动力地貌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D]. 董程. 鲁东大学, 2020(01)
- [8]基于水鸟栖息地恢复的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综合利用策略[J]. 袁秀,孙燕燕,王计平,于莉莉. 资源科学, 2020(01)
- [9]黄河三角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 孙晓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10]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研究[D]. 厉彦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