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论文文献综述)
刘福平[1](2011)在《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大约为260万,约占总死亡比例的45%。了解心脑血管的发病病因,通过采取避免外源性刺激因素、合理膳食、持续规律的有氧运动、戒烟戒酒、保持良好情绪、定时体检等几个方面对心脑血管的疾病进行共同预防。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罗辉[2](2019)在《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的发布,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因此,近10年来采用该标准开展临床研究所发表的文献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对于认识体质和疾病的关系,促进体质在中医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于现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全面系统研究。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如何?研究的重点病种和体质有哪些?各研究在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有哪些发现?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如何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文献对临床实践的价值?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系统评价、理论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1研究目的(1)通过对《标准》发布以来的所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体病关系结果、研究质量等,以期为读者了解体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历程、现状以及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的病种(代谢综合征),检索、纳入所有研究该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中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该疾病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获得基于更大人群的体病关系结果,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今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及时总结和应用提供示范。(3)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方法学挑战,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并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和应用。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研究一):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检索期限从2009年4月1日(《标准》的颁布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关联性的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计量学特征、内容、结果、方法学要点等内容。采用横断面研究AHRQ标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研究(研究二):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为例,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开展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研究,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与MS发病有关的危险体质因素。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研究类型、质量评价方法同研究一。采用R 3.5.2软件对各研究报告的MS患者人群中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比较MS患者和一般人群中各体质的分布差异,并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方法学研究(研究三):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和理论研究、访谈循证医学和中医体质学专家等方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特殊性,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质量评价和报告方面提出提高研究质量的相关建议。3研究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441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样本量总数达858271例。研究地域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区、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研究病种313个,覆盖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19个疾病类别,研究较多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失眠、痛经、乳腺癌、乙肝、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300篇(90.2%),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有81篇和60篇。各体质的疾病谱分布:(1)气虚质在糖尿病、脑梗死、艾滋病、慢阻肺、冠心病、亚健康、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乙肝、乳腺癌等疾病中分布较高。(2)阳虚质在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流产等疾病中分布较高。(3)阴虚质在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干眼症、肺癌、复发性脑卒中、失眠等疾病中分布较高。(4)痰湿质在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超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中分布较高。(5)湿热质在痤疮、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少弱畸形精子症、湿疹、乙肝、便秘、胆石症、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6)气郁质在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卵巢早衰、偏头痛、青光眼、不孕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中分布较高。(7)血瘀质在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脑卒中等疾病中分布较高。(8)特禀质在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各体质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1)气虚质发生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的风险较高。(2)阳虚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肥胖、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3)阴虚质发生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4)痰湿质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5)湿热质发生便秘、高血压等的风险较高。(6)气郁质发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焦虑、乳腺癌、乳腺增生、痛经等的风险较高。(7)血瘀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风险较高。(8)特禀质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横断面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4.6%、90.8%和4.6%;病例对照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7.2%、51.9%和21.0%;队列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8.3%、58.3%和13.3%。各研究在体质测量的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因素、应答率等条目的报告较差。研究二:共纳入23项研究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总样本量21239例,其中MS患者13393例,对照组人群7846例。按研究设计分类,病例对照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20项,无队列研究。MS患者体质类型比例最高的3种依次为痰湿质[30%(22%-39%)]、气虚质[20%(15%-26%)]和湿热质[14%(11%-18%)]。痰湿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75(95%CI:1.17-2.62),校正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3.46(95%CI:2.14-5.59)。气虚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39(95%CI:1.04-1.85)。男性患者的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19和2.10倍,女性患者的气虚质比例是男性的1.32倍。45岁以下MS患者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为最高。2项横断面研究属于高质量文献;20项横断面研究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各文献向周围分散,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和研究异质性的存在。研究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开展高质量研究面临各种方法学挑战:一是观察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少,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二是体病关系的研究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且体质对疾病的影响贯穿从发病到预后的全过程;三是体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包括体质的主观性对量表调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不利于长周期研究的开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各有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对揭示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或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也有差异,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设计类型。研究实施阶段,受试者纳入尽可能选择典型体质的新发病例,并报告样本量估算依据;基线资料信息的采集做到全面、定量;体质测量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统计分析应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谨慎客观地作出体病关系的结论。观察性研究国际公认的现有标准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大部分条目适用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评价和报告。本研究根据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尝试在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条目进行完善,为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实施和报告规范提供参考。4研究结论《标准》发布10年来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体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发现各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存在的密切关联,为体质辨识在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分析,提供体病关系的更高级别证据,并为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提供参考。开展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在遵循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体质研究的特殊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设计类型,研究实施全过程均应重视质量控制,降低偏倚,研究的报告应遵循相关的报告规范,并体现中医体质的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研究的开展和发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在疾病治疗和治未病中的应用。
李文俊[3](2020)在《云南石林彝族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调查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调查研究云南石林地区彝族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和各诊断组分的检出率,探讨、寻找其相关因素及预测指标,为云南石林地区彝族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早期预防、临床治疗等提供新思路。[方法]1.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石林县长湖镇彝族中老年人386例进行调查研究,剔除缺失数据后共340例,年龄43~103岁。其中男性111例、女性229例。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测量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指标诊断代谢综合征;2.问卷调查:收集受试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体力活动强度、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史、饮茶史及相关病史等),进行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测定;3.体格检查:测量受试者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小腿围等;4.实验室检查:汇总受试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尿酸(Uric acid,UA)等。[结 果]1.根据CDS标准,云南石林长湖地区彝族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9.4%,MS各诊断组分中,高血压检出率66.5%,血脂紊乱检出率43.2%,超重/肥胖检出率31.5%,高血糖检出率10.0%。2.各个年龄组比较,患病高峰为50~59岁组;MS各诊断组分中高血压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超重检出率在50~59岁组、60~69岁、70~79岁间有差异,年龄越大超重检出率越低。3.MS与年龄、FPG、TG、TC、HDL-C、UA、SBP、DBP、BMI、身高、体重、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小腿围、腰围、臀围、认知功能分数等指标密切相关。4.云南石林长湖彝族中老年人至少有1种诊断组分异常的人占83.5%,代谢综合征4种诊断组分的不同组合中“超重+高血压+血脂紊乱”所占比例最高,为12.9%。5.MS与FPG、UA、DBP、BMI、HDL等指标密切相关,HDL为MS的保护因素;UA预测MS的ROC曲线分析得出截断值为289.5μmol/L,较高的准确性,UA可作为MS的预测指标之一。[结论]1.云南石林长湖地区彝族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偏高,MS在该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比较普遍,同时高血压、血脂紊乱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重视。2.50岁以上的石林长湖地区彝族中老年人是MS的重点干预人群,对一些可控的危险因素应该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高尿酸等基础疾病、提倡戒烟限酒、加强运动锻炼,保持正常体重,加强对其健康宣教。3.应重点加强对“超重+高血压+血脂紊乱”为组合形式的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预防和干预;只要存在代谢组分异常(1种及以上)的人群都应进行早期干预。4.MS与FPG、UA、DBP、BMI、HDL等指标密切相关,HDL为MS的保护因素;UA对预测MS有较高的准确性,UA可作为MS的预测指标之一。
梁新蓉,马爱国,卿凤玲[4](2011)在《2011年柳州市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现况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柳州市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现况,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基础性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柳州市区1000名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为9.54%,心脑血管病患病率与年龄、性别、高脂饮食、杂粮饮食、高血压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膳食制度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杨建民[5](2007)在《山东省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也已成为我国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虽然这些疾病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已十分明确,但是各因素对冠心病、脑卒中及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强度及各因素在不同年龄段作用的差异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高血压为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共识。目前已知高血压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类具有共同遗传背景的多基因疾病。目前多数研究局限于单个基因的研究,多个基因联合分析的研究较少,但是在原发性高血压中,两个或多个基因对高血压的联合作用不能简单的描述为单个基因作用的总和。目的①探讨人群脉压(pulse pressure,PP)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②探讨P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对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价值的差异③探讨不同血压指标对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预测价值的差异④探讨山东省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因素⑤探讨济南城乡3564岁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⑥探讨济南城乡3564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⑦探讨山东汉族人群G蛋白β3亚单位(GNB3)C825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第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多态性单独及联合作用对山东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①对15 752例年龄≥40岁的高血压普查人群进行血压测量和登记,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P与脑卒中的相关性。②对10 867例年龄≥40岁无脑卒中史的人群进行基线调查,随访8年,应用Cox回归分析PP、MAP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③对11 008例年龄≥40岁的人群进行基线调查,随访8年,应用Cox回归分析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PP、MAP对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及各危险因素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④对济南城乡4041例35~64岁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代谢综合征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⑤选择104个高血压家系中的366例先证者及家族成员进行GNB3 C825T、ACE I/D、AGT M23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结果①脉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7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此后女性脉压较为平稳,男性脉压则略有下降。调整血压以外的其他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冠心病史、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后,随PP水平的增高,中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也随之增加。调整血压以外的其他因素后,脉压每增加10 mmHg(1mmHg=0.133kPa),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分别增加76.0%、44.8%。进一步校正收缩压后,脉压与中年人脑卒中呈显着负相关(B=-0.482,OR=0.618,P<0.01),与老年人脑卒中则无显着相关性;进一步校正舒张压后,中老年人脉压与脑卒中仍显着正相关。②PP、MAP均为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子。校正其他因素及舒张压后,中年人PP、MAP每增加10mmHg,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分别增加32.4%和100.8%,且MAP与脑卒中发病危险独立于收缩压;老年人PP每增加10mmHg,脑卒中的危险增加9.1%,但不独立于SBP。③在校正其他因素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中老年人四个血压指标每升高1个SD,其发生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的相对危险度由高到低分别为:(1)中年组:MAP(1.837),SBP(1.782),DBP(1.775),PP(1.750);(2)老年组: SBP(1.345),MAP(1.343),DBP(1.219),PP(1.215)。SBP与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均显着正相关,且独立于DBP。PP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显着正相关,但不独立于SBP;而DBP与中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则无显着相关性。校正DBP后,MAP、PP与中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均呈显着正相关,但均不独立于SBP。④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的发生与脑卒中史、吸烟、收缩压、舒张压、年龄有关。40~59岁人群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脑卒中史(4.903),舒张压每增加10 mm Hg(1.366),吸烟(1.157),年龄每增加1岁(1.098)。60~74岁人群分别为:脑卒中史(2.405),吸烟(1.231),收缩压每增加10 mm Hg(1.201),体重指数每增加1(1.141),年龄每增加1岁(1.095)。≥75岁人群:仅年龄每增加1岁(1.068)有统计学意义。⑤本调查人群共检出代谢综合征患者603人,粗患病率为14.9%,经2000年全国人口标准化后,代谢综合征标化患病率为14.6%,城区为17.4%,高于农村12.1%,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女性标化患病率(12.5%)显着低于男性(16.6%)(P<0.05)⑥该人群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为126,占6.4%;女性44例,占2.1%。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显示高甘油三酯血症(OR 6.155)、高胆固醇血症(OR 2.853)、男性(OR 2.749)、高血压(OR 1.884)、腹型肥胖(OR 1.834)与高尿酸血症危险升高相关,农村(OR 0.266)则与高尿酸血症危险降低相关。⑦单基因分析显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及血压水平无显着相关性;男性ACE基因DD纯合子基因型者收缩压水平(131.7±18.7)mm Hg显着高于II基因型者(121.6±18.9)mm Hg;与其他基因型相比,AGT基因TT纯合子收缩压水平显着升高。⑧GNB3基因TT基因型与ACE基因DD基因型、ACE基因DD基因型与AGT基因TT基因型共存时,对血压升高及发生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有协同作用(OR值分别为1.82、3.15)。结论①中老年人群脑卒中的患病率随脉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中年人应首先重视舒张压的控制;老年人应在降低总体血压的同时,尽量降低脉压水平。②PP、MAP均为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子。MAP对中年人脑卒中的预测作用大于PP,且独立于收缩压。PP能在MAP、舒张压水平上提供额外的危险分层信息,但不独立于收缩压。③4个血压指标对心脑血管死亡事件的预测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中年人应着重于总体血压的控制,老年人应首先控制SBP。④各因素对心脑血管病死亡的预测价值在不同年龄段是不同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侧重于不同的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⑤济南市城乡居民代谢综合征尽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有相当比例的个体患有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显着增加冠心病与脑卒中发病的危险。⑥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男性、高血压、腹型肥胖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农村可能为保护因素。⑦单基因分析显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及血压水平无显着相关性;男性ACE基因DD纯合子基因型者收缩压水平的显着高于II基因型者;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主要通过影响收缩压的水平来促进高血压的发生,该基因多态性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无性别差异。⑧GNB3基因TT基因型与ACE基因DD基因型、ACE基因DD基因型与AGT基因TT基因型共存时,对血压升高及发生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有协同作用。单个基因对血压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多个基因的联合作用可能对血压的影响达到一定水平而使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增加。
李配瑶[6](2018)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主要心脑血管病死亡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了解中国人群主要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水平,描述4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和地区差异,结合行为危险因素数据,开展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初步探讨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在不同地区的死亡率差异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我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病提供有效依据。资料与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死因监测系统、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以及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了 2015年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病死亡水平,以及2010至2015年4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同时,建立多水平负二项回归模型,将城镇化率、代谢因素、行为危险因素依次加入回归模型,分析了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数据资料整理采用Excel 2007,应用MLwiN2.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结果:2015年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273.17/10万,每年约造成380万人死亡(男性209万人,女性171万人),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为108.74/10万,约死亡151万人,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39.74%;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36.40/10万,约死亡190万人,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50.00%。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与2010年相比,整体下降了 8.47%,其中,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下降了 16.74%,这种下降在男性、城市、东部人群中更为显着;而缺血性心脏病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增加了 5.51%,这种上升在女性、农村、西部人群中更为显着。多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呈现出显着的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总体来讲,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中部最高,缺血性心脏病还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研究地区间死亡率差异与代谢、经济、行为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城镇化率与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率均呈负相关,RR 分别为 0.728(95%CI:0.631,0.840),0.506(95%CI:0.446,0.575);无医保比例较高的人群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显着较高(RR= 1.218;95%CI:1.007,1.473),而较高的家庭收入水平与脑血管病死亡呈负相关,RR为0.854(95%CI:0.737,0.989)。BMI和SBP(收缩压)平均水平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正相关,HDL(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负相关。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如当前吸烟率,红肉摄入过多率和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率对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由于数据可能出现的偏差,平均静坐时间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负相关关系还不能定论。结论: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呈现上升趋势,脑血管病呈现下降趋势。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现出显着的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城镇化率的提高对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收缩压(SBP)平均水平、超重/肥胖(BMI)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保护因素;较高的医保比例及家庭收入水平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低。
路方红,杨建民,赵颖馨,刘振东,金世宽,孙尚文,王舒健[7](2007)在《血压的各种指标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老年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对远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预测价值的差异。方法对中老年人群10786例进行基线调查,随访8年,应用Cox回归分析4个血压指标对远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预测价值的差异。结果校正其他因素后,MAP和SBP分别为中、老年人最强烈的预测远期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危险程度的血压指标。中老年人4个血压指标每升高1个标准差(SD),其发生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的相对危险度(RR)由高到低分别为:(1)中年组:MAP(1.837),SBP(1.782),DBP(1.775),PP(1.750);(2)老年组:SBP(1.345),MAP(1.343),DBP(1.219),PP(1.215)。结论4个血压指标对心脑血管死亡事件的预测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中年人应着重于总体血压的控制,老年人应首先控制SBP。
徐路[8](2020)在《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临床上常用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长期应用会出现不同概率、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草药的降脂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黄连、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和吴茱萸碱1:1配伍可显着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轻高脂模型大鼠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情况,通过作用于Leptin-AMPK通路、Leptin-Jak2-Stat3通路调节脂代谢,影响SREBP2、HMGCR、PPARα、LXRα、CYP7A1、NPC1L1、SR-BI、ABCG5、ABCG8等基因的表达,以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以及抑制小肠胆固醇吸收。胆汁酸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重要形式,对于维持胆固醇的稳态和防止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有毒代谢物的积累以及肝脏和其他器官的损伤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进一步阐明黄连吴茱萸配伍的降脂机制,我们提出连萸配伍是否会影响这一重要过程。研究目的:以高脂血症模型小鼠为研究载体,以胆汁酸代谢为切入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胆汁酸代谢负反馈调节通路FXR/FGF15/FGFR4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用色谱-质谱分析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探讨黄连吴茱萸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动物分组及给药48只雄性C57BL/6小鼠,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3天,称小鼠体重并记录,禁食12h,每只小鼠尾静脉取血约0.5ml,35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根据测得血清总胆固醇值及小鼠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n=8)、模型组(n=8)、阿托伐他汀组(n=8)、连萸低剂量组(n=8)、连萸中剂量组(n=8)、连萸高剂量组(n=8),使组间初始总胆固醇值及体重值无差异。空白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其余各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自由采食和饮水。制备好中药煎剂,每日根据各组动物体重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体积为1ml/100g,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频率为1次/天,连续灌胃给药8周。2.血清脂质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检测采用酶化学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介素6、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清脂质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3.肝脏病理形态观察采用HE染色镜下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4.FXR/FGF15/FGFR4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黄连吴茱萸配伍对FXR、FGF15、FGFR4、CYP7A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5.FXR/FGF15/FGFR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黄连吴茱萸配伍对FXR、FGF15、FGFR4、CYP7A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6.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检测采用色谱-质谱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研究结果:1.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2.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指数及病理形态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脂肪变性,见脂肪空泡,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表现,其中连萸低、中、高剂量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3.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P<0.01),白介素10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介素6水平降低(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P<0.01);连萸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0.01)。4.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FXR/FGF15/FGFR4通路靶基因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回肠FXR、回肠FGF15、肝脏FGFR4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肝脏CYP7A1、肝脏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GF15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FGFR4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1);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CYP7A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连萸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5.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FXR/FGF15/FGFR4通路靶蛋白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回肠FXR、回肠FGF15、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1,P<0.05),肝脏CYP7A1、肝脏FX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XR、FGF1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连萸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CYP7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FX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P<0.01)。6.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1)从胆汁酸的分类来看: 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空白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42.39%,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7.61%。模型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32.90%,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67.10%。连萸中剂量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46.92%,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3.08%。 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空白组小鼠游离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7.39%,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2.61%。模型组小鼠游离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8.34%,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1.66%。连萸中剂量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4.15%,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85%。(2)从差异胆汁酸来看,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粪便胆汁酸12-KLCA、GDCA、HDCA、Apo CA、CDCA、DCA、Iso LCA、LCA表达上调(p<0.05),TMCA、TUDCA、TCDCA、α-MCA表达下调(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中剂量组小鼠粪便胆汁酸7-KDCA、UDCA、CA、GCA上调(p<0.05),12-KLCA、Apo CA、Iso LCA下调(p<0.05)。结论:1.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相对复杂,脾胃升降失常是其关键病机,治当辛开苦降,升清降浊。黄连、吴茱萸配伍作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具有明显的调脂、抗炎作用。2.黄连、吴茱萸配伍通过抑制FXR/FGF15/FGFR4通路,上调CYP7A1的表达,促进胆汁酸的合成,影响胆汁酸代谢发挥调脂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9](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表明
林黎明[10](2017)在《理想心血管行为和因素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入选参加2006-2007职工查体,随后两年一次,分别于2008-2009、2010-2011年度参加了随后两次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对每次参加体检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完整后参加体格检查,后进行抽血化验等其他实验室检查,要求每两年完成一次随访。有下列其一者予以排除,即原有心肌梗死、脑卒中病史者、三次查体期间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者、三次查体中任意一次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信息、指标缺失者,最终资料完整的观察对象被纳入统计分析。按评分情况将基线人群分为四组,分析心血管健康行为因素基线评分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按评分轨迹分组,分析评分轨迹对全因死亡及心血管、脑血管事件的影响。使用SAS Proc Traj程序建立CHS轨迹模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HS轨迹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采用似然比检验观察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1、最终纳入基线评分分析的研究对象92136例,73198例为男性(占总人群的79.4%),18938例为女性(占21.6%)。平均年龄为51.04±12.35(18-97)岁。以CHS为依据,将观察对象基线评分按以下方式为四组:第一分位组(基线CHS<7分)、第二分位组(7分≤基线CHS<9分)、第三分位组(9分≤基线CHS<11分)、第四分位组(基线CHS≥11分)。与第一分位组进行比较,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下降,分别为28%、52%和69%,相应的HR值(95%CI)分别为0.72(0.660.78)、0.48(0.440.52)和0.31(0.270.35);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下降15%、27%和35%,相应的HR值(95%CI)分别为0.85(0.790.92)、0.73(0.680.79)和0.65(0.580.74)。2、最终45143例研究对象纳入评分轨迹分析,其结果显示,(51.85±11.73)岁为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34698例为男性,10445例为女性。在平均4.96±0.54年(心脑血管事件)和4.95±0.56年(全因死亡)的随访期间内,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004例,250例心肌梗死事件,761例脑卒中事件(7例合并心肌梗死),1144例全因死亡。根据三次体检的CHS确定4组不同轨迹组:低稳定轨迹组(2233例,占6.3%)、中-稳定轨迹组(13024例,占29.2%)、中高-稳定轨迹组(21427例,占43.5%)、高-稳定轨迹组(8459例,占21.0%)。3、总人群心肌梗死事件、脑卒中事件、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事件累积发生率随着CHS轨迹分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不同评分轨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影响终点事件的多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校正资料中各种相关混杂因素,低-稳定轨迹组相与下列组别分别进行比较,中-稳定轨迹组、中高-稳定轨迹组、高-稳定轨迹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值(95%CI)分别为0.71(0.570.90)、0.52(0.400.67)和0.31(0.210.45),发生脑卒中事件的HR值(95%CI)分别为0.72(0.550.95)、0.53(0.390.71)和0.30(0.190.47)。与低稳定轨迹平分组比较,中高-稳定轨迹组、高-稳定轨迹组发生心肌梗死事件风险低,其HR值(95%CI)分别为0.47(0.280.78)和0.28(0.130.60),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HR值(95%CI)分别为0.67(0.500.91)和0.51(0.350.74)。在男性、年龄≥60岁、年龄<60岁人群中CHS轨迹分组升高与终点事件发病风险间仍可见上述等级负相关关系,而在女性人群中这种趋势不明显。对理想心血管行为与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4、在研究理想心血管行为因素影响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对单次基线评分法、平均评分法与评分轨迹方法进行了似然比检验,结果表明CHS轨迹、CHS均值所在方程的拟合度均优于基线CHS2010所在方程,而CHS轨迹、CHS均值二者所在模型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1、单次基线评分与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2、CHS轨迹分组升高与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病风险呈等级负相关关系。CHS轨迹分组升高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的保护性因素。3、CHS轨迹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可能优于单次基线CHS。
二、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论文提纲范文)
(1)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 |
1.1 年龄因素 |
1.2 家族遗传史 |
1.3 不良生活习惯 |
2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
2.1 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
2.2 避免外源性刺激因素 |
2.3 合理膳食 |
2.3.1 增加膳食纤维, 降低血清胆固醇 |
2.3.2 摄取鱼油, 调节血脂 |
2.4 有氧运动, 持续规律 |
2.5 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 |
2.6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 |
3 合理治疗 |
4 总结 |
(2)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综述 |
1 体病相关理论的渊源 |
2 体病相关理论的内涵 |
综述二 体病相关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背景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 |
综述三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
1 适用于研究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概述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设计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现状 |
前言 |
第二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研究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文献计量学特征 |
2.3 研究设计基本信息 |
2.4 各体质类型的疾病谱分布 |
2.5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 |
2.6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低的疾病 |
2.7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8 纳入研究的体质测量方法信息 |
3 讨论 |
3.1 近10 年来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
3.2 各体质与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意义 |
3.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
3.4 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
3.5 对今后体病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以代谢综合征为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 |
2.4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一般人群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
2.5 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比较 |
2.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2.7 倒漏斗图分析 |
3 讨论 |
3.1 代谢综合征与体质的关联性分析 |
3.2 纳入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
3.3 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
1.1 中医药领域观察性研究应用和方法学的相对滞后 |
1.2 体病关系的全过程均易受到混杂因素影响 |
1.3 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病关系研究的影响 |
1.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其他观察性研究的优势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
2.1 研究设计类型的选择与比较 |
2.2 受试者纳入和基线资料采集 |
2.3 体质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
2.4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
3.1 现有标准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
3.2 根据现有标准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
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
4.1 现有报告规范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报告的适用性分析 |
4.2 在STROBE声明基础上完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报告质量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云南石林彝族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调查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2011年柳州市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现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调查指标及标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心脑血管病与年龄的关系 |
2.2 心脑血管病与性别的关系 |
2.3 心脑血管病与高脂饮食的关系 |
2.4 心脑血管病与杂粮饮食的关系 |
2.5 心脑血管病与钠盐饮食的关系 |
2.6 心脑血管与高血压的关系 |
3 讨 论 |
(5)山东省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山东省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表 |
附图 |
结论 |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山东汉族人群 GN83 C825T、ACE I/D、AGT M235T 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表 |
附图 |
结论 |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心血管疾病非传统遗传性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研究生导师 |
课题指导小组 |
(6)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主要心脑血管病死亡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严重性 |
1.2 心脑血管病影响因素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多水平统计模型的应用及研究 |
1.3.1 多水平统计模型及优点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资料与方法 |
3.1 资料来源 |
3.1.1 人口资料 |
3.1.2 死亡资料 |
3.1.3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 |
3.1.4 其他数据 |
3.2 前期数据准备和处理 |
3.2.1 垃圾编码分配 |
3.2.2 漏报率 |
3.2.3 死亡率,性别、年龄别、死因别死亡率 |
3.2.4 校正死亡率 |
3.2.5 标化死亡率 |
3.2.6 死因ICD-10编码范围 |
3.2.7 地理分布 |
3.3 统计分析 |
3.3.1 多水平负二项回归模型 |
3.3.2 建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多水平负二项回归模型 |
3.4 分析软件 |
3.5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2010-2015年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病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 |
4.1.1 2010-2015年中国人群主要心脑血管病粗死亡率水平 |
4.1.2 2010-2015年中国人群主要心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水平和趋势 |
4.2 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
4.2.1 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病粗死亡率水平 |
4.2.2 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 |
4.3 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
4.3.1 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水平 |
4.3.2 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 |
4.4 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变化的多水平分析 |
4.5 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
4.5.1 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脑血管病粗死亡率水平 |
4.5.2 2010-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 |
4.6 中国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变化的多水平分析 |
5 讨论 |
5.1 中国人群主要心脑血管病的危害 |
5.2 中国人群主要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变化趋势 |
5.3 主要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5.3.1 城镇化促进了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降低 |
5.3.2 代谢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关联密切 |
5.3.3 扩大医保比例、家庭收入水平高有利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降低 |
5.3.4 膳食及其他行为因素和心脑血管病死亡无相关 |
5.4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5.4.1 创新性 |
5.4.2 局限性 |
6 结论 |
7 建议 |
缩略词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录 |
(8)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研究 |
1.2 高脂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高脂血症的治疗 |
1.3.1 饮食运动治疗 |
1.3.2 药物治疗 |
1.4 胆汁酸代谢 |
1.4.1 胆汁酸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途径 |
1.4.2 胆汁酸代谢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 |
1.4.3 FXR/FGF15/FGFR4 是控制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通路 |
2 中医学对血脂的认识 |
2.1 膏脂的含义 |
2.2 膏脂为人体所必需的精微物质 |
2.3 膏脂的化生与脾胃关系密切 |
2.4 膏脂转输失常形成高脂血症 |
3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3.1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名的认识 |
3.2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的认识 |
3.2.1 过食肥甘厚味 |
3.2.2 过逸少劳 |
3.2.3 体质因素 |
3.2.4 情志因素 |
3.3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机的认识 |
3.3.1 脾运失健 |
3.3.2 脾胃气虚 |
3.3.3 肝失疏泄 |
3.3.4 肾失气化 |
3.3.5 肝肾阴虚 |
3.3.6 痰瘀互结 |
3.4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 |
3.5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 |
3.5.1 饮食疗法 |
3.5.2 适量运动 |
3.5.3 针灸治疗 |
3.5.4 中药复方 |
3.5.5 其他 |
4 从脾胃论治高脂血症的依据 |
4.1 理论基础 |
4.2 临床经验 |
4.3 实验研究 |
5 辛开苦降法为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治法 |
5.1 辛开苦降法的含义 |
5.2 辛开苦降法调节脾胃气机升降 |
5.2.1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
5.2.2 脾胃病以寒热错杂证多见 |
5.3 历代医家对辛开苦降法的运用 |
6 黄连吴茱萸配伍为辛开苦降法的体现 |
6.1 黄连吴茱萸配伍的概述 |
6.2 古代医家对黄连吴茱萸的运用 |
6.3 黄连吴茱萸药理作用研究 |
6.3.1 黄连的药理作用 |
6.3.2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
6.3.3 黄连吴茱萸配伍的药理作用 |
6.4 黄连吴茱萸的临床研究 |
6.4.1 黄连吴茱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
6.4.2 黄连吴茱萸配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中药煎剂制备 |
2.2 高脂饲料制备 |
2.3 动物分组 |
2.4 给药方法 |
2.5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6 观察指标及检测指标 |
2.6.1 行为体征观察 |
2.6.2 血浆检测 |
2.6.3 肝指数(Hepatic index,HI) |
2.6.4 肝脏组织病理切片及HE染色 |
2.6.5 肝脏及回肠组织中相关基因检测 |
2.6.6 肝脏及回肠组织中相关蛋白检测 |
2.6.7 胆汁酸谱检测 |
2.7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
3.2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饲料消耗量的影响 |
3.3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
3.4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3.5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指数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
3.5.1 对高脂模型小鼠HI的影响 |
3.5.2 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形态的影响 |
3.5.3 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6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3.7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3.7.1 总RNA质量检测 |
3.7.2 溶解曲线 |
3.7.3 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CYP7A1、FGFR4、FXR基因表达的影响 |
3.7.4 对高脂血症小鼠回肠FXR、FGF1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3.8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8.1 肝、肠组织蛋白浓度 |
3.8.2 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CYP7A1、FGFR4、FXR蛋白表达的影响 |
3.8.3 对高脂血症小鼠回肠FXR、FGF15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9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组学的影响 |
3.9.1 代谢物标准品XIC图 |
3.9.2 质控样本评价 |
3.9.3 胆汁酸成分 |
3.9.4 标准曲线结果 |
3.9.5 对胆汁酸谱不同种类的影响 |
3.9.6 差异胆汁酸 |
讨论 |
1 高脂血症模型评价 |
1.1 高脂血症模型选择 |
1.1.1 高脂饲料喂养法 |
1.1.2 脂肪乳剂灌胃法 |
1.1.3 复合因素造模法 |
1.2 高脂血症模型评价 |
2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
2.1 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
2.2 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肝脏脂肪变的作用 |
3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的抗炎作用 |
3.1 对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 水平的影响 |
3.2 对血清抗炎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 |
4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
4.1 对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 |
4.1.1 对胆汁酸谱不同种类的影响 |
4.1.2 差异胆汁酸 |
4.2 对胆汁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
4.2.1 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 |
4.2.2 FXR/FGF15/FGFR4 通路 |
4.3 肝脏FXR |
5 黄连吴茱萸配伍治疗高脂血症作用探讨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中医治疗高血脂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10)理想心血管行为和因素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理想心血管行为和因素评分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观察对象 |
1.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1.1.3 调查问卷 |
1.1.4 人体学指标的测量方法(见已发表的文献) |
1.1.5 健康指标 |
1.1.6 研究人群分组依据 |
1.1.7 观察随访和终点事件 |
1.1.8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 |
1.2.2 不同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组终点事件情况 |
1.2.3 CHS对终点事件发病风险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
1.2.4 CHS四分位分组对终点事件发病风险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
1.2.5 去除一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后影响终点事件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轨迹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观察对象 |
2.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2.1.3 调查问卷 |
2.1.4 人体学指标的测量方法 |
2.1.5 健康指标 |
2.1.6 研究人群分组依据 |
2.1.7 观察随访和终点事件 |
2.1.8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 |
2.2.2 不同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轨迹组终点事件情况 |
2.2.3 影响终点事件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
2.2.4 影响不同研究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
2.2.5 去除一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后影响终点事件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
2.2.6 回归模型的拟合情况 |
2.2.7 敏感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 刘福平. 当代医学, 2011(25)
- [2]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D]. 罗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云南石林彝族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调查及临床研究[D]. 李文俊.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4]2011年柳州市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现况调查分析[J]. 梁新蓉,马爱国,卿凤玲.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05)
- [5]山东省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研究[D]. 杨建民.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2007(04)
- [6]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主要心脑血管病死亡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配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7]血压的各种指标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J]. 路方红,杨建民,赵颖馨,刘振东,金世宽,孙尚文,王舒健.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7(05)
- [8]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D]. 徐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10]理想心血管行为和因素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D]. 林黎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