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波与人的感觉(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05)在《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前半部探讨了张衡地动仪功能测试的背景,并分析了历来主要各家对张衡地动仪的评述。后半部分,对张衡地动仪的感震原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对地面层P、S、R三类地震波循序演变的新认识。此外,还评述了我国近60年某些复原张衡地动仪的论文。从而肯定了张衡作为世界地震仪的最早发明者的崇高地位。又指出:某些人不吃透张衡地动仪设计思路,贸然提出任意增添部件的设想,却以“复原张衡地动仪”为名,发表论文,有损张衡声誉。
刘梦渝[2](2019)在《基于TMD的人行桥多振型减振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在某些区域人流量较大,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保证行人安全,修建了大量的人行桥。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人行桥已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因此诞生了许多时尚、美观但轻质、大跨、纤柔的人行桥,这些人行桥的频率较低,当自振频率接近人行走频率范围时,会降低桥梁的舒适度,甚至可能会发生人桥共振现象引发安全事故。为了解决人行桥振动过大的问题,国内外采用的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是在人行桥上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本文首先介绍了TMD的参数优化理论,然后分别以某人行拱桥和某人行悬索桥为例,设计TMD并进行减振分析,最后分析前述设计的TMD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TMD的参数优化理论。首先介绍目前应用最广的TMD参数优化理论,包括定点理论及扩展定点理论、STMD参数优化理论和MTMD参数优化理论。然后介绍多自由度主振动系统的模态分析。最后简单介绍桥梁舒适度的评价方法和人行荷载模式。(2)某人行拱桥及某人行悬索桥的减振分析。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确定需要控制的振型,设计TMD。然后在定点简谐力作用下,分析加入TMD后人行桥的动力响应规律,确定合适的TMD质量比范围。最后对比分析理论与实际TMD布置的减振效果,分析多种人行荷载模式下TMD的减振效果,以及TMD总质量一定时如何分配控制两阶振型的TMD的质量。(3)某人行拱桥及某人行悬索桥的减震分析。加入前述根据人行荷载设计的TMD,分析在地震作用下人行桥的动力响应,确定TMD的减震效果。
张梦妹[3](2017)在《温压战斗部爆炸场地震波测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温压战斗部的毁伤威力评估中,热辐射效应、冲击波毁伤、破片毁伤和窒息效应是非常常见的重要指标,而对其爆炸产生的地震效应的评估较为少见。大当量的战斗部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对周围地面上的房屋建筑、目标前行装甲,以及地面下的掩体和工事内的设备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毁伤。因此要全面的评估战斗部的毁伤威力,有必要对战斗部爆炸产生的地震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温压战斗部的测试、时频域特性和毁伤威力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在探讨了地震波的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选定了爆炸场地震波的测试量及测试传感器,并根据测试现场的实际状况,设计了合适的传感器安装方式。为了处理数据的高效方便,设计了基于MATLAB GUI的爆炸场地震波数据处理软件。利用振动台对传感器进行校准,获取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幅频特性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现场传感器校准方案,设计出可用于现场校准的装置。进行野外爆炸实验,对测试系统加以检验,获取有效数据。分析温压战斗部爆炸场地震波的时频域特征,根据时域波形特征,研究其产生方式、随时间距离的变化特征、传播速度等。根据实测信号,分析比较小波分析和HHT分析方法的优缺点,采用改进的HHT分析方法对温压战斗部爆炸场地震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取了温压战斗部爆炸场地震波的频域特征,并与TNT的爆炸场地震波特征进行比较。探讨地震波的威力评价方法,提出采用改进的峰值速度——主频率评价方法,评价温压战斗部爆炸场地震波对建筑物和人的影响。
陈永麟[4](2017)在《基于人体振动舒适度的爆破振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人对爆破振动的响应非常敏感,其所能承受的振动限值也远小于建(构)筑物所能承受的限值,以往爆破施工中投诉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爆破震的人心慌、震得人要犯病,有些也确实造成了对人的极大惊吓和危害。因此,建立基于人体振动舒适度的爆破振动安全判据,控制爆破振动危害效应,对指导爆破工程施工和减少因爆破引起的民事纠纷和诉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现有的环境振动评价标准,给出了基于人体振动舒适度的爆破振动安全判据:加速度白天限值0.315-2m?s,夜间限值为0.5-2m?s;速度限值在特别强调舒适度的环境(如:住宅区夜间、医院等),爆破振动要尽量控制在10.5cm s-?以下,其他环境中可以适当提高,但尽量不要超过11.5cm s-?。同时借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受距离20m基坑爆破的振动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的距爆源最近点的地表振速和实测振速比较吻合;进一步分析了建筑结构不同楼层的振动规律,表明建筑结构整体的垂直向振动速度响应大于水平方向速度响应,20层的高层建筑结构随着楼层高度增加,在1-6楼出现了振动速度局部放大现象。在对爆破振动进行安全和舒适度监测时应将测点从以往的楼外移至楼内,注意高层建筑结构对爆破振动的放大效应。同时,要将测点尽可能的布置在人活动的区域。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爆破振动的时效分析,得出在城市复杂环境进行爆破施工时,应以人对爆破振动的接受度作为爆破振动的安全判据。并对两类减振手段做了现场试验,发现采用两分段装药的孔内微差爆破,爆破振动降低率为15.1%~22.3%;采用在爆源与被保护物之间开挖减振沟的方法,爆破振动降低率在26.2%~35.9%之间。以人的舒适度为爆破安全判据,进行了爆破安全设计与校核,在医院环境,爆破振动的安全允许值应控制1.21cm s-?以下,在充分告知情况下,爆破所产生振动危害一般能被接受,基本不会引起投诉;爆破振动监测必须在楼内布点。
徐彩彩[5](2011)在《地震作用下有砟轨道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作为自然灾害中最为突发又危害严重的灾种,对作为“生命线”的铁路带来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广泛铺设的有砟轨道,地震作用下由于路基、桥梁等下部基础的变形损坏,或者下部基础没有损坏,轨道本身将受到地震波引起的轴压力作用而失稳压屈,从而产生很大的变形,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和铁路的畅通运营。因此,针对地震作用下轨道基础无明显损坏,轨道本身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求解有砟轨道地震响应弹性支承上的交叉梁系模型,提出采用具有界限滑移力的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道床横向阻力,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对模型进行离散,提出了轨道在地震过程中的累积变形计算分析方法。确定分析计算中采用的地震波和轨道结构参数,通过计算确定出了有砟轨道模型的长度。建立简化的轨道质量-弹簧模型,对有砟轨道地震响应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地震作用下,导致轨道弯曲变形的最不利地震波方向与线路垂直,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建筑场地、地震烈度、道床横向阻力、扣件横向刚度、线路曲线半径及轨枕类型对普通线路有砟轨道弯曲变形的影响。针对夏冬季节交替,无缝线路中往往存在温度力的情况,分析确定钢轨温升产生轴压力时,有砟轨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弯曲变形特点。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有砟轨道抗震措施,为轨道震后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刘禹初[6](2014)在《地震作用下1000kV特高压输电铁塔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本目的旨在了解地震作用下特高压钢管塔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提高特高压钢管塔在不同场地条件下抵抗地震和环境荷载灾害性破坏的能力。在特高压输电线路飞速发展的今天,1000kV特高压输电塔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单纯使用角钢的输电塔已经满足不了1000kV输电铁塔的设计要求,因此引入了钢管材质,和角钢相比,钢管的所占面积更小、截面性能更好、所受的极限承载力也变得相对较高。同时特高压输电铁塔与普通输电塔相比,塔体结构更高、塔间跨距更大、柔性更强,当地震等灾害来临时,其反应尤为敏感,特别是在强地震的情况下,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塔身局部容易受到破坏,严重者甚至会使整塔倒塌,因此特高压钢管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主要针对抗震烈度为8度时特高压钢管塔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地震作用下钢管塔有限元模型相关分析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地震波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对有限元模型的影响。其次以1000kV的特高压同塔双回钢管塔为原型,采用导线质点简化模型,通过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前12阶频率及振型,再次对建立好的有限元模型输入地震波实测数据进行地震模拟,将地震波按三种不同场地土划分,每类场地土选用一种典型地震波,分别输入同一地震波的单向、双向和三向振动,研究地震动对钢管塔的影响形式。之后将每条地震波通过调整加速度峰值的方法分别探究了特高压钢管塔在8度基本设防烈度和8度罕遇地震烈度的作用下的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特高压钢管塔受到导线简化模型非线性振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了地震动作用下特高压钢管塔的顶点位移、内力以及应力等动态响应,从而掌握在8度烈度下钢管塔的动态特性变化,为特高压钢管塔的抗震研究提供依据。
胡国忠[7](2005)在《城市地下工程爆破的地面爆破震动效应及其震动强度预测》文中指出随着道路、城市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地铁、隧道的修筑,浅埋地下结构的开挖爆破,由此而导致的爆破振动对地面设施,特别是对城市地面建筑的危害效应越来越显着。由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地点多在城市中心地带,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地区,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周围建(构)筑物密集,在实际的爆破工程中,使得施工难度增大,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可能危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简述了爆破振动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并以万松岭隧道开挖爆破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爆破的爆破振动对地表建筑及地下工程施工的影响进行了监测,获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结合采集到的大量爆破振动现场实测数据,并应用地震波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该地下工程开挖爆破的地面爆破振动特性及爆破振动对地面建(构)筑物的影响;应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得出该地下工程开挖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衰减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距离下的地面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近距离条件下爆破地震波的垂直方向分量衰减最慢,远距离条件下垂直方向分量衰减最快,远距离的爆破地震波的垂直方向分量和水平径向分量的衰减指数均要比近距离相应的爆破地震波衰减指数要大。基于以上分析,从爆破器材、爆破参数、地形地貌条件、爆破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爆破震动控制方法和安全防护技术。并且,以爆破现场的实测数据为样本,采用基于爆破震动强度先验知识的前馈网络神经模型、回归分析法及经验公式法分别对爆破震动强度进行了预测研究,为爆破施工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技术依据,确保整个爆破工程顺利安全进行,并对这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分析表明,三种预测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精度相差甚大,从检验样本值与预测结果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可以看出,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的结果较其他方法更接近于实际值,回归分析预测法的精度又要高于经验公式预测法。
高少华[8](2013)在《基于爆破作用的桥梁安全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爆破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程领域中,或多或少地对邻近结构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或者是损坏。以前,技术规范多是对建筑物在爆破作用下的安全评估,而对桥梁的安全评估却是微乎其微。然而,桥梁是交通枢纽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建设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桥梁结构的安全评估凸显了其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本文详细研究了爆破地震波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传统连续梁桥与矮塔斜拉桥之间的异同,其次全面地分析了结构的受力情况,得到并检验了结构的平衡构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在大小爆破强度下对两桥进行动力分析并加以比较,提出了一种新颖合理的安全评估方法,为以后爆破的设计工作和桥梁的安全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1、从振动参数、传播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爆破地震波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并与天然地震进行了比较,阐述了两者的异同。介绍了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公式,重点研究了反应谱法的原理和应用。2、根据实际工程图纸资料,运用ANSYS, Midas/civil软件对矮塔斜拉桥以及连续梁桥进行有限元模拟,并对两桥进行模态分析,对其自振特性进行了比较。3、采用选定的实地爆破反应谱曲线以及天然地震反应谱曲线对模型进行激励输入,并分析比较了桥梁在天然地震以及小强度爆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指出了传统安全评估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依照爆破地震波的强度分别进行安全评估的方法。4、在大强度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对两桥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分析,做出了安全评估,研究了两桥评估方案之间的参照性,同时弥补了爆破规程在桥梁安全评估方面的空白。
张利[9](2010)在《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隔震技术的发展,基础隔震结构已经广泛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已经正式编入了关于基础隔震结构设计的条文。在工程的实际应用中,发现规范中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主要内容如下:对基础隔震结构在设计计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针对规范对隔震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取值的规定,结合PKPM软件的特点,提出了在PKPM软件中基础隔震结构设计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的取值;针对附加偏心距取值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基础隔震结构受力计算时附加偏心距的计算方法;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基础隔震结构的特点,提出了时程分析时基础隔震结构地震波选择的原则;基础隔震结构的偏心扭转是不能忽视的,提出了用位移比和周期比两个指标来控制基础隔震结构的偏心扭转;通过分析隔震结构地下室的实际受力情况,探讨分析了规范对基础隔震结构地下室设计的规定;根据基础隔震建筑的结构特点,对隔震结构中剪力墙的竖向不连续进行了讨论。对基础隔震建筑的细部构造提出了一些处理方法。根据基础隔震建筑的结构特点,提出基础隔震结构中电梯井应采取避让框架柱的构造措施;通过分析基础隔震结构的温度应力,提出基础隔震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可以加大;对隔震层不在同一标高的隔震结构,提出了可采用加强结构连接的处理措施;探讨了规范对隔震墙下隔震支座间距不宜大于2.0m的规定,提出了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墙下隔震支座间距不宜有最大间距的限制。在对国内外有关抗震设防水准和设防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对基础隔震结构性能水准进行了划分,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的多级性能设防水准和设防目标,并提出了量化指标,即采用层间位移角和结构楼层加速度来评价隔震结构的性能目标。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基础隔震结构设计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和工程应用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童其中[10](2019)在《建筑结构弹性时程分析及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震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建筑结构的抗震问题一直都是结构设计师们所面临的最直接和根本的问题。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是通过合理地增大结构构件的截面积,改变结构构件的配筋率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来达到预期的抗震效果。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不能充分地发挥结构以及构件的延性作用。基于此,人们提出通过在结构中安装耗能减震装置——阻尼器来减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阻尼器在结构中的优化布置及其减震效果分析,为结构减震设计提供建议。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在减震结构中布置阻尼器,结构层位移、层间位移、楼层剪力会得到优化,,关于减震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时程分析,首先要明确减震控制结构中阻尼器在其不同楼层处优化布置的问题。分析研究了结构减震效果和地震作用的影响效应。阻尼器的参数的合理取值的问题。提出了阻尼器的最大内力与该楼层处结构构件的最大剪力比值参数,在已知减震控制结构的楼层剪力时,考虑其在结构构件和阻尼器之间的分配问题。减震控制结构的计算方法也参考了底部剪力法的计算思路。2.介绍了人工地震波的合成原理以及地震波的频谱分析的概念。地震波的频谱有多种主要包括金井谱,峰值谱,概率密度谱,傅里叶谱,功率谱。每个地震波谱的功能是不同的,它反映了地震波的各种参数的分布的问题。在文章附录部分,给出了对应的由MATLAB编写的计算程序。3.对几种阻尼器的特点、原理和设计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地震作用下,对无阻尼器主原结构和附加阻尼器结构系统的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对相关参数数据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为选择合适的阻尼器提出了设置原则。
二、地震波与人的感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波与人的感觉(论文提纲范文)
(1)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的分析 |
1.1 张衡地动仪的性状 |
1.2 张衡地动仪示震方向的局限性 |
1.3 张衡地动仪的测试 |
1.4 《后汉书·五行志》的地震部分, 为何未记录张衡地动仪的测试结果?其后地动仪原件为何不能世代传承下来? |
1.5 张衡对地动仪感应地震的认识有局限性 |
1.6 张衡地动仪结构设计的惊人关键设施 |
2 历来主要各家对张衡地动仪评述的分析 |
2.1 周密和何琇 |
2.2 阮元 |
2.3 竺可桢、范文澜 |
2.4 李约瑟 |
2.5 赵冠峰 |
3 张衡地动仪感震原理 |
3.1 地震波新认识:地面层三类地震波循序演变理论 |
3.2 区别地震波和地震现象 |
3.3 张衡地动仪的感应部分 |
3.4 地震波振动能与行进能的不同作用 |
3.5 严格按照张衡地动仪设计思路的重要性 |
3.6 吃透感震后的地动仪的各部件的作用及设计 |
3.6.1 直立杆 |
3.6.2 八道 |
3.6.3 牙机Y |
3.6.4 龙口 |
3.6.5 蟾蜍 |
3.6.6 铜丸 |
3.6.7 铜尊 |
3.6.8 尊盖 |
4 对近年来我国某些复原地动仪论文的评述 |
4.1 冯锐、武玉霞撰《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 |
4.2 李志超撰《三议候风地动仪》 |
5 对于出现“怀疑张衡地动仪思想”的反思 |
6 结束语 |
(2)基于TMD的人行桥多振型减振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人行荷载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
1.2.2 舒适度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
1.2.3 TMD和MTMD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TMD的人行桥减振相关理论 |
2.1 引言 |
2.2 TMD参数优化设计 |
2.2.1 定点理论 |
2.2.2 扩展定点理论 |
2.3 STMD参数优化设计 |
2.3.1 不考虑主振动系统阻尼的STMD参数优化设计 |
2.3.2 考虑主振动系统阻尼的STMD参数优化设计 |
2.4 MTMD参数优化设计 |
2.5 多自由度主振动系统的模态分析 |
2.6 人行桥舒适度评价标准 |
2.7 人群荷载模式 |
2.7.1 单人步行荷载 |
2.7.2 人群步行荷载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TMD的人行拱桥多振型减振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工程背景及有限元模型 |
3.2.1 工程背景 |
3.2.2 有限元模型 |
3.3 单一人群荷载激励下的减振分析 |
3.3.1 未加TMD时的动力响应分析 |
3.3.2 TMD质量比取值范围分析 |
3.3.3 理论与实际TMD减振效果的对比分析 |
3.4 多种人群荷载模式下的减振分析 |
3.5 两阶TMD质量分配优化 |
3.6 地震作用下的减震分析 |
3.6.1 采用反应谱理论的减震分析 |
3.6.2 采用地震动时程的减震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TMD的悬索桥多振型减振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工程背景及有限元模型 |
4.2.1 工程背景 |
4.2.2 有限元模型 |
4.3 单一人群荷载激励下的减振分析 |
4.3.1 未加TMD时的动力响应分析 |
4.3.2 TMD质量比取值范围分析 |
4.3.3 理论与实际TMD减振效果的对比分析 |
4.4 多种人群荷载模式下的减振分析 |
4.5 两阶TMD质量分配优化 |
4.6 地震作用下的减震分析 |
4.6.1 采用反应谱理论的减震分析 |
4.6.2 采用地震动时程的减震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温压战斗部爆炸场地震波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压战斗部毁伤威力研究 |
1.2.2 地震波的测试方法及传感器校准方法研究 |
1.2.3 地震波的时频域特性研究 |
1.2.4 地震波威力评价方法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爆炸场地震波特性分析及测试系统设计 |
2.1 爆炸场地震波特性分析 |
2.1.1 爆炸地震波的基本类型 |
2.1.2 波动方程 |
2.2 测试系统设计 |
2.2.1 测试系统设计要求分析 |
2.2.2 测试量的选择 |
2.2.3 传感器的选择及安装方式设计 |
2.2.4 测试方案及原理 |
2.2.5 数据处理软件平台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传感器校准及爆炸场地震波测试 |
3.1 利用振动台校准振动速度传感器 |
3.1.1 比较法振动台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
3.1.2 校准实验 |
3.2 传感器现场校准方法设计 |
3.2.1 校准装置的设计 |
3.2.2 校准方案设计 |
3.3 爆炸场地震波测试及系统概况 |
3.3.1 现场布置 |
3.3.2 测试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爆炸场地震波时频域特征分析 |
4.1 时域特征分析 |
4.1.1 随时间变化特征 |
4.1.2 随距离衰减特征 |
4.1.3 爆炸场地震波传播速度 |
4.2 地震波频域特征分析 |
4.2.1 信号频域分析方法 |
4.2.2 HHT方法分析爆炸场地震波 |
4.3 本章小结 |
5 爆炸场地震波毁伤威力评价 |
5.1 地震波威力评价方法 |
5.2 温压战斗部爆炸场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 |
5.3 温压战斗部爆炸场地震波对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人体振动舒适度的爆破振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破振动对人影响 |
1.2.2 爆破振动的数值模拟 |
1.2.3 爆破振动危害的控制方法与技术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以人为本”的爆破振动安全判据研究 |
2.1 影响人体感受的振动因素分析 |
2.1.1 振动频率 |
2.1.2 振动强度 |
2.1.3 暴露时间 |
2.1.4 身体接触方式 |
2.2 人体振动舒适度的加速度指标 |
2.2.1 人体舒适度评价的ISO2631标准 |
2.2.2 我国振动对人体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标准 |
2.2.3 基于加速度振级的舒适度评价 |
2.3 人体振动舒适度的速度指标 |
2.4 基于人体舒适度的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环境结构爆破振动的响应特性 |
3.1 爆破地震波的相关理论 |
3.1.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分类、传播及衰减特性 |
3.1.2 爆破地震波三要素 |
3.2 建筑结构对爆破地震波的响应特征 |
3.2.1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结构的高层放大效应 |
3.2.2 建筑物预制楼板振动 |
3.2.3 不同尺寸建筑物对爆破地震波的响应 |
3.3 爆破振动监测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框架结构楼房爆破振动响应的数值模拟 |
4.1 框架结构模态分析 |
4.1.1 框架结构模态分析计算模型 |
4.1.2 边界条件 |
4.1.3 计算结果分析 |
4.2 爆破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振动特性数值模拟 |
4.2.1 框架结构三维计算模型 |
4.2.2 爆破荷载在数值模拟中的简化分析 |
4.2.3 材料模型 |
4.2.4 计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
5.1 爆破振动危害控制的主要方法 |
5.1.1 爆破参数的优化选择 |
5.1.2 创造临空面和开挖减振沟槽 |
5.1.3 干扰减振法 |
5.2 孔内微差爆破降振技术 |
5.3 工程应用实例 |
5.3.1 爆破振动的实效分析 |
5.3.2 爆破振动控制 |
5.3.3 爆破振动监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地震作用下有砟轨道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地震特性 |
1.2.1 地震波 |
1.2.2 地震震级与烈度 |
1.3 地震对铁路轨道的破坏作用 |
1.3.1 唐山大地震中轨道结构的破坏 |
1.3.2 汶川地震中轨道结构的破坏 |
1.3.3 列车脱轨造成轨道破坏 |
1.4 铁路工程抗震的发展状况 |
1.4.1 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 |
1.4.2 我国铁路工程抗震的发展 |
1.4.3 日本对地震时的轨道的研究 |
1.5 本文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及思路 |
第2章 有砟轨道地震反应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及模型 |
2.1 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法 |
2.1.1 地震作用下多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 |
2.1.2 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程的求解方法 |
2.2 有砟轨道地震反应计算模型 |
2.2.1 有砟轨道地震反应的力学模型 |
2.2.2 有砟轨道地震反应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2.3 COMBIN40单元用于有砟轨道地震反应的可行性 |
2.3.1 Combin40单元介绍 |
2.3.2 Combin40单元模拟结构累积变形的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计算参数及响应特性研究 |
3.1 地震波输入的研究和选取 |
3.1.1 地震波输入的特性 |
3.1.2 地震波输入的时程曲线 |
3.2 计算参数 |
3.3 有砟轨道地震响应算法测试 |
3.3.1 不考虑竖向地震波作用 |
3.3.2 考虑竖向地震波作用 |
3.3.3 有砟轨道地震反应模型长度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通线路有砟轨道地震作用下弯曲变形分析 |
4.1 最不利地震波方向的确定 |
4.2 地震作用下轨道弯曲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
4.2.1 道床横向阻力对轨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
4.2.2 地震烈度对轨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
4.2.3 线路曲线半径对轨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
4.2.4 场地对轨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
4.2.5 扣件横向刚度对轨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
4.2.6 Ⅲ型枕轨道地震作用下弯曲变形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缝线路有砟轨道震后弯曲变形分析 |
5.1 地震作用下温度对轨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
5.2 温升情况下轨道弯曲变形分析 |
5.2.1 曲线半径对轨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
5.2.2 道床横向阻力对轨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
5.2.3 Ⅲ型枕轨道地震作用下弯曲变形分析 |
5.2.4 轨道位移时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地震作用下1000kV特高压输电铁塔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模型简化与改进 |
1.2.2 影响地震分析的空间效应 |
1.2.3 基础与塔相互作用研究 |
1.2.4 结构非线性及稳定性的数据分析处理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论文内容 |
1.3.2 所做工作 |
第2章 地震波的选择 |
2.1 地震及地震波 |
2.1.1 地震分类 |
2.1.2 地震烈度的划分 |
2.1.3 地震波及影响参数 |
2.2 场地土的划分 |
2.3 地震波的选择 |
2.3.1 地震波的选择要求 |
2.3.2 不同场地土地震波汇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NSYS 铁塔建模及模态分析 |
3.1 特高压钢管塔有限元模型 |
3.1.1 模型建立前提条件 |
3.1.2 单塔模型建立 |
3.1.3 导线集中质点简化模型 |
3.2 特高压钢管塔模态分析 |
3.2.1 单塔模态分析 |
3.2.2 考虑导线影响的铁塔模态分析 |
3.3 特高压钢管塔瞬态动力学初步分析 |
3.3.1 瞬态分析前初始条件设置 |
3.3.2 地震波的导入与求解 |
3.3.3 实测地震作用下钢管塔时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地震作用下钢管塔动态特性研究 |
4.1 抗震规范设防烈度划分及峰值调整 |
4.2 地震波输入方向对钢管塔动态特性的影响 |
4.2.1 各向地震波选择及峰值调整 |
4.2.2 不同方向地震波作用下顶点位移对比 |
4.2.3 不同向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 |
4.3 单塔模型与附加导线质量模型的受震分析 |
4.4 基本设防烈度下各类场地土地震作用分析 |
4.4.1 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顶点位移对比 |
4.4.2 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 |
4.4.3 杆件拉(压)应力计算 |
4.5 罕遇地震烈度下不同地震响应分析 |
4.5.1 罕遇地震烈度下结构顶点位移 |
4.5.2 罕遇地震烈度下结构内力分析 |
4.5.3 杆件拉(压)应力计算 |
4.6 不同地震烈度下钢管塔动态特性关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城市地下工程爆破的地面爆破震动效应及其震动强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破地震波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1.2.2 爆破地震效应研究现状 |
1.2.3 爆破振动监测研究现状 |
1.2.4 城市地下工程爆破震动强度预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技术路线 |
2 爆破震动效应的基本理论及其爆破振动监测系统 |
2.1 引言 |
2.2 爆破震动效应理论 |
2.2.1 爆破地震波的分类 |
2.2.2 波的折射和反射规律 |
2.2.3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及特征 |
2.2.4 爆破震动的破坏判据 |
2.3 爆破振动监测 |
2.3.1 监测物理量的选择 |
2.3.2 监测内容及方法 |
2.3.3 监测仪器 |
2.3.4 监测技术的应用及监测结果 |
3 城市地下工程爆破的地面爆破振动特性分析 |
3.1 爆破地震波的振动特征分析 |
3.1.1 爆破地震波的时域分析 |
3.1.2 爆破地震波的频谱分析 |
3.2 爆破震动对地面建(构)筑物的影响 |
4 城市地下工程爆破的地面爆破震动效应 |
4.1 城市地下工程爆破的地面爆破震动的衰减规律 |
4.1.1 爆破震动强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4.1.2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衰减规律 |
4.2 爆破震动的安全距离 |
4.3 爆破震动对人的心理作用 |
4.4 爆破震动的控制方法和防护措施 |
5 城市地下工程爆破震动强度预测 |
5.1 爆破震动强度的预测方法 |
5.1.1 回归分析与经验公式预测法 |
5.1.2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 |
5.2 基于爆破震动强度先验知识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及学习算法 |
5.2.1 有关爆破震动强度预测方面的先验知识 |
5.2.2 基于爆破震动强度先验知识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 |
5.2.3 基于爆破震动强度先验知识的前馈神经网络方法的计算步骤 |
5.3 爆破震动强度预测 |
5.3.1 爆破震动强度预测 |
5.3.2 三种预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爆破作用的桥梁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目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爆破地震波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理论的爆破地震波研究 |
1.2.2 爆破地震波下结构动力响应的研究 |
1.3 安全评估的现状 |
1.3.1 桥梁结构的安全评估及评估系统 |
1.3.2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安全评估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第二章 爆破地震波概述 |
2.1 爆破地震波相关理论 |
2.1.1 爆破地震波产生机理 |
2.1.2 爆破地震波的分类和传播规律 |
2.2 爆破地震波的相关参数及概念 |
2.2.1 爆破地震波的三个基本参数 |
2.2.2 爆破地震波的影响因素及其衰减特征 |
2.3 爆破地震与天然地震的异同 |
2.4 爆破振动的破坏理论及机理 |
2.4.1 波动机理 |
2.4.2 震动机理 |
2.5 爆破震动信号的提取及分析处理 |
2.5.1 测试的目的及内容 |
2.5.2 测试系统 |
2.5.3 信号的后处理 |
2.6 爆破震动的预测 |
2.6.1 经验公式法 |
2.6.2 单孔波形线性叠加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爆破地震波的结构动力分析 |
3.1 爆破地震的理论 |
3.1.1 静力法理论 |
3.1.2 定函数分析法理论 |
3.1.3 反应谱算法理论 |
3.1.4 时程分析法理论 |
3.2 爆破地震波的模拟 |
3.2.1 爆破地震波功率谱的模拟 |
3.2.2 爆破震动振幅的模拟 |
3.2.3 爆破地震波加速度幅值包络函数的选取 |
3.3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理论 |
3.3.1 单自由度系统的力学模型与运动方程 |
3.3.2 多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 |
3.4 反应谱在多自由度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桥梁的安全评估 |
4.1 桥梁安全评估的意义 |
4.2 桥梁安全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
4.2.1 桥梁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 |
4.2.2 桥梁安全评估的一般方法 |
4.2.3 桥梁抗震的安全评估 |
4.3 爆破地震波破坏桥梁的特点及形式 |
4.4 爆破震动安全评估方法及相关标准 |
4.4.1 基于爆破安全规程的峰值速度评价法 |
4.4.2 爆破地震的烈度法 |
4.5 基于爆破作用的桥梁安全评估 |
4.5.1 一般爆破震动评估法应用于桥梁结构的弊端 |
4.5.2 基于爆破强度的桥梁结构安全评估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与爆破波作用的连续梁桥与矮塔斜拉桥的安全评估 |
5.1 连续梁桥与矮塔斜拉桥的概述 |
5.2 两桥的概述 |
5.2.1 桥梁设计概况 |
5.2.2 结构的计算模型 |
5.3 空间静力分析 |
5.3.1 ANSYS 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2 最大双“T”形结构应力分析 |
5.3.3 成桥状态下结构应力分析 |
5.3.4 PSC 相关验算 |
5.4 模态分析 |
5.5 结构基于爆破震动的反应谱分析 |
5.5.1 反应谱曲线及其参数选取 |
5.5.2 小强度爆破下的动力分析 |
5.5.3 大强度爆破下的动力分析 |
5.6 两桥的安全评估 |
5.6.1 参照《爆破安全规程》的安全评估 |
5.6.2 小强度爆破下的安全评估 |
5.6.3 大强度爆破下的安全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
1.1.1 地震的危害 |
1.1.2 传统抗震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
1.2 基础隔震结构概述 |
1.2.1 隔震的概念 |
1.2.2 结构隔震的基本原理 |
1.2.3 结构隔震的特点 |
1.2.4 结构隔震的分类 |
1.3 国内外隔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3.1 国外隔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3.2 国内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1.4 国内外的隔震规范 |
1.5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隔震结构设计计算的研究和改进建议 |
2.1 引言 |
2.2 竖向地震作用在PKPM软件中取值的讨论 |
2.2.1 隔震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规范取值 |
2.2.2 荷载组合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的讨论 |
2.3 隔震结构受力计算时附加弯矩偏心距的取值 |
2.3.1 实际工程应用中附加偏心距取值存在的的问题 |
2.3.2 本文建议偏心距的取值方法 |
2.3.3 几点讨论 |
2.4 基础隔震设计地震波的选择 |
2.4.1 国内外规范地震动选取的比较 |
2.4.2 工程应用中地震波选择的方法 |
2.4.3 地震波选用问题的讨论 |
2.4.4 隔震结构地震波的选用 |
2.4.5 隔震结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的讨论 |
2.5 基础隔震设计对结构偏心扭转的限制 |
2.5.1 基础隔震结构偏心扭转的研究概况 |
2.5.2 基础隔震设计对结构偏心扭转限制的讨论 |
2.6 隔震结构地下室设计的讨论 |
2.7 9度区隔震结构剪力墙连续性的讨论 |
2.7.1 剪力墙在隔震结构中不能竖向连续布置 |
2.7.2 隔震结构剪力墙不连续的处理方法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隔震建筑的部分细部构造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础隔震结构中电梯井的布置 |
3.3 基础隔震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讨论 |
3.3.1 温度和收缩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
3.3.2 基础隔震结构伸缩缝间距加大的原理 |
3.3.3 基础隔震结构伸缩缝间距的讨论 |
3.4 隔震层标高不同的处理方法 |
3.5 剪力墙隔震支座间距的限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隔震结构设计的性能目标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
4.2.1 基于性能抗震理论的提出 |
4.2.2 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实现方法 |
4.2.3 隔震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 |
4.3 国内外规范性能水准和设防目标的比较 |
4.3.1 建筑性能水准的比较 |
4.3.2 地震作用水准的确定 |
4.3.3 抗震设防目标 |
4.4 基础隔震结构的建议性能水准和设防目标 |
4.4.1 基础隔震结构性能水准的建议划分 |
4.4.2 基础隔震结构性能目标的建议划分 |
4.5 基础隔震结构性能设防目标的建议量化值 |
4.5.1 层间位移角指标 |
4.5.2 结构楼层加速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隔震设计征求意见稿的讨论 |
5.1 隔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扩大 |
5.2 水平向减震系数的相关规定 |
5.3 隔震设计的条文更加明确、合理 |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留待解决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建议及留待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推荐用于I、II、III、IV类场地的 隔震结构的设计地震动 |
(10)建筑结构弹性时程分析及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2 阻尼器的本构模型及其在结构中的优化布置 |
2.1 消能减震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
2.1.1 消能减震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2 消能阻尼器的类型 |
2.2 减震结构的设计原理及其程序编制 |
2.2.1 消能减震结构计算程序原理 |
2.2.2 单自由结构体系计算分析 |
2.3 关于阻尼的的本构模型简介 |
2.3.1 Maxwell模型 |
2.3.2 Kelvin模型 |
2.3.3 标准线性固体模型 |
2.4 阻尼器在结构中的布置优化分析 |
2.4.1 单一阻尼器在结构中的优化布置分析 |
2.4.2 多个阻尼器在结构中的优化布置分析 |
2.4.3 阻尼器在结构中均匀布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弹性时程的减震效果分析 |
3.1 斜向型布置方式减震分析 |
3.1.1 减震效果分析 |
3.1.3 滞回曲线分析 |
3.2 人字型布置方式减震分析 |
3.2.1 减震效果分析 |
3.2.2 滞回曲线分析 |
3.3 楼层剪力的分配研究 |
3.3.1 多层建筑结构分析 |
3.3.2 中高层建筑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减震性能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 |
4.1 软钢摩擦阻尼器 |
4.2 粘滞阻尼器 |
4.3 参数的等效线性化 |
4.3.1 等效线性阻尼理论公式 |
4.3.2 粘滞阻尼器的等效阻尼比 |
4.4 减震性能曲线在工程实例的应用 |
4.4.1 减震性能曲线分析 |
4.4.2 减震效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地震波合成原理及其频谱分析 |
5.1 人工地震波的合成原理 |
5.2 地震波的频谱分析 |
5.2.1 金井谱 |
5.2.2 峰值谱 |
5.2.3 概率密度谱 |
5.2.4 傅里叶谱 |
5.2.5 功率谱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地震波与人的感觉(论文参考文献)
- [1]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J]. 王鹏飞.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5(04)
- [2]基于TMD的人行桥多振型减振控制研究[D]. 刘梦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温压战斗部爆炸场地震波测试方法研究[D]. 张梦妹.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4]基于人体振动舒适度的爆破振动控制研究[D]. 陈永麟.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5]地震作用下有砟轨道变形特性研究[D]. 徐彩彩.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5)
- [6]地震作用下1000kV特高压输电铁塔动态特性研究[D]. 刘禹初.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7]城市地下工程爆破的地面爆破震动效应及其震动强度预测[D]. 胡国忠. 重庆大学, 2005(12)
- [8]基于爆破作用的桥梁安全评估[D]. 高少华.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3)
- [9]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D]. 张利.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10]建筑结构弹性时程分析及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震设计研究[D]. 童其中.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