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盆骨折及其并发症(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珍[1](2021)在《照顾老年盆骨骨折患者的子女同步教育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对照顾老年盆骨骨折患者的子女进行同步教育, 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盆骨骨折患者及其主要子女照顾者(每例患者对应1名子女照顾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70对。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 女31例, 年龄(67.84±6.9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8例, 女32例, 年龄(67.87±6.93)岁。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女照顾者同步教育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情况。结果实施子女照顾者同步教育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5.71%(67/70)比82.86%(58/70)], 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43%(8/70)比24.39%(17/70)], 康复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85.71%(60/70)比70.00%(49/7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照顾老年盆骨骨折患者的子女进行同步教育干预后, 可显着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其康复效果,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王琦,周东生,于震,李琳[2](2020)在《骨盆骨折大出血骨盆填塞与血管造影栓塞的临床急救进展》文中指出高能量创伤所致的骨盆骨折大出血常造成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迅速、有效地控制骨盆骨折患者大出血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尚缺乏公认的临床诊疗规范。随着骨盆填塞和血管造影栓塞等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其病死率仍徘徊在30%~50%。本文就骨盆骨折大出血的骨盆填塞和血管造影栓塞的临床急救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面对骨盆骨折大出血时选择止血方法提供一定借鉴。
刘敦玉,蒋静,刘艳[3](2020)在《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精细化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精细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60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分析组与参照组。在两组患者接受急救期间,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分析组患者进行精细化急救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急救处理的时间、接受急救期间的输血量、失血量、住院的时间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急救处理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其接受急救期间的输血量、失血量均少于参照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精细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显着,可有效地减少其输血量和失血量,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
武建超,师政伟,周建伟,潘奕欣,李邵平,汪玉良[4](2020)在《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提高对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的认识。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的相关文献,从微创治疗的复位及固定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骨盆复位架可能是骨盆微创复位的有效辅助手段,骨盆前环的固定方法有螺钉固定技术、支架固定技术和钢板固定技术。结论一种固定方式不能适用于所有骨盆前环骨折类型,应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固定方式,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刘欢[5](2020)在《髂结节-髋臼轴位和坐骨支撑柱轴位投照角度测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成年人CT重建影像的测量来确定髂结节-髋臼轴位和坐骨支撑柱轴位的具体投照角度,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招募34名健康成年人行骨盆CT,将所得影像数据传输至Mimics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骨盆三维重建,于重建图像上测量出髂结节-髋臼轴位和坐骨支撑柱轴位的三维投照角度以及沿新投照角度置入螺钉的安全直径(螺钉不穿出骨皮质的最大直径)。结果:1.髂结节-髋臼轴位与冠状面夹角为33.38-57.42°(均值47.51°),与水平面夹角为3.12-31.31°(均值15.05°),与矢状面夹角为24.41-46.42°(均值38.06°)。经此角度置入螺钉的安全直径为3.5-6.2 mm(均值4.96 mm)。2.坐骨支撑柱轴位与冠状面夹角为10.24-36.29°(均值23.12°),与水平面夹角为37.47-58.41°(均值49.51°),与矢状面夹角为23.65-38.75°(均值30.68°)。经此角度置入螺钉的安全直径为7.0-12.2mm(均值9.98 mm)。结论:髂结节-髋臼轴位和坐骨支撑柱轴位投照角度的测量结果对骨盆前环外固定架Schanz针置入和INFIX髂前下棘螺钉置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志昂[6](2020)在《腹腔镜技术观察中国女性腰小肌的形态及发生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腰小肌起自胸12椎体和腰1椎体横突,穿过腹股沟韧带止于髂耻隆起,主要解剖作用为紧张髂筋膜,使腰椎前屈。参考现有文献资料,其发生率约为50%,且发生率因人种的不同而变化,然而并没有针对黄种人中腰小肌的发生率而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通过我院现有实验研究及临床经验发现,腰小肌在髋臼骨折内固定中对于螺钉植入的安全区域有重要参考作用。本次研究试图通过妇科盆腔淋巴结清扫时腹腔镜下探查,了解腰小肌在黄种人中的发生率。该研究有助于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对髋臼骨折的手术技巧的提高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罹患妇科癌症需要行腹腔镜盆腔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跟踪观察。观察并记录进行髂外淋巴结清扫过程中,是否出现腰小肌这一解剖结构,及其向远端走行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妇科肿瘤患者40例,术中观察双侧没有腰小肌的患者11人,为总人数27.5%;仅左侧有腰小肌的患者2人,为总人数5.0%;仅右侧有腰小肌的患者11人,为总人数27.5%;双侧都有腰小肌的患者16人,为总人数40.0%。由上可知,可观察到腰小肌的患者(包括仅单侧和双侧)为20人,为总人数的72.5%。结论:黄种人中,腰小肌在成年女性中的发生率为56.3%。
贾明明[7](2020)在《LC-Ⅱ型骨盆骨折通道螺钉的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MIMICS软件重建正常骨盆的三维模型,模拟螺钉植入骨盆模型分析LC-Ⅱ螺钉通道及通道各项参数,为临床螺钉植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正常骨盆三维CT数据(DICOM格式),排除骨盆骨折、肿瘤、先天性畸形等疾病、年龄<18岁的数据资料。男28例。女21例。将数据导入MIMICS 20软件中,重建骨盆三维模型,以髂前下棘外侧缘中点为进针点(标记为“O”)向髂后上棘方向模拟螺钉置入,所有螺钉的进钉点保持一致,将螺钉直径设置为6.5mm,将穿出髂骨皮质、进入关节的螺钉排除,保留在髂骨皮质内所有螺钉,调整螺钉的长度使螺钉尾部正好与髂骨后缘相切而不穿出皮质。螺钉围成的区域即是该螺钉通道。找出临界螺钉(OA,OB,OC)即与骨皮质相切但未穿出皮质且位于通道的转折处,观察螺钉通道的特点。然后将骨盆模型及模拟螺钉导入3-matic 12软件中,分别测量三枚螺钉的长度、与矢状面及横断面的夹角。结果:将所有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相关数据后,可以发现该螺钉通道近似于四面体,其中螺钉OA的长度在男性中(139.73±7.48)mm,女性中(134.23±7.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OB的长度在男性中(114.43±6.38)mm,女性中(109.46±7.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OC的长度在男性中(83.96±7.82)mm,女性中(87.26±8.6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OA与矢状面的夹角在男性中(21.38±3.09)°,在女性中(18.9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OB与矢状面的夹角在男性中(26.30±3.84)°,在女性中(25.75±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OC与矢状面的夹角在男性中(35.01±4.52)°,在女性中(32.0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OA与横断面的夹角在男性中(37.31±6.40)°,在女性中(41.95±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OB与横断面的夹角在男性中(16.28±4.98)°,在女性中(22.36±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OC与矢状面的夹角在男性中(22.89±4.77)°,在女性中(29.00±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进钉点固定于髂前下棘外侧缘中点时,置入螺钉的安全范围大致行成一四面体的骨性通道,内下螺钉长度较其余各处明显较短,与矢状面的角度也较大,所以置钉时与矢状面的角度尽量处于25-30°之间,与横断面的夹角也尽量处于25-30°之间较为安全。
熊树鸿,宋志会,刘翠婷,陈进,袁健冰,马俊昌[8](2019)在《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接受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骨科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分析两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并发症、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接受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意义重大。
范云鹏,祖罡,庞瑶,边振宇,何帆,朱六龙[9](2019)在《骨盆前环骨折中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的应用: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回顾近年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anterior subcutaneous internal fixation,INFIX)技术相关文献,对其的整体预后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 通过PubMed、万方、Google Scholar文献检索平台检索相关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两名成员独立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包括人口统计学和手术信息、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对筛选出的文章中大量的数据总结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项研究,包含567例患者。6篇文献通过Majeed标准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其中5篇文献具体描述了优良及一般预后人数,共185例,通过meta分析得到预后优良91%(95%CI,0.8~1.03),预后一般9%(95%CI,0.03~0.14)。并发症:股外侧皮神经损害表现及异位骨化发生率较高,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均<5%。涉及异位性骨化并发症的文献共13篇,其中1篇并未提及发生无症状异位骨化的具体人数,其余12篇包括424例,包括132例异位骨化,异位骨化发生率26%(95%CI,0.11~0.40)。567例中155例有明显股外侧皮神经损害表现,占25%(95%CI,0.17~0.32),暂时性神经损害表现共124例,亚组分析后暂时性激惹发生率为21%(95%CI,0.14~0.28)。5篇提及术后有股神经损害表现10例,发生率为3%(95%CI,-0.01~0.06)。明确报道手术部位相关感染共18篇文献,包括534例中感染15例,感染率为3%(95%CI,0.02~0.04)。19篇文献明确报道INIFX手术后内固定失败,包括32例由于不同的原因需要再次手术复位固定,内固定失败3%(95%CI,0.02~0.04)。报道骨折不预后数据14篇文献,共585例,其中治愈473例,3例发生骨不连接,分析得到发生骨折不愈合率为3%(95%CI,0.01~0.05)。结论 经INFIX骨盆手术后,通过对患者临床随访预后评分及影像学观察发现术后恢复较好,并且该新技术同时避免了许多传统骨盆外固定技术带来的不便及术后并发症,但也发现股外侧皮神经损害表现及异位性骨化表现发生率也较高。
盛忠琴,陈天飞,程婧[10](2019)在《差异化护理用于严重骨盆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情况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差异化护理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以期提高患者预后水平。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差异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运动功能(FM)评分及Majeed骨盆骨折评价、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与F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试验组的SF-36评分与FM评分显着提升,并且试验组的骨盆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最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11);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短。结论差异化护理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
二、骨盆骨折及其并发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盆骨折及其并发症(论文提纲范文)
(3)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精细化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接受急救处理的时间、接受急救期间的输血量、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
3 讨论 |
(5)髂结节-髋臼轴位和坐骨支撑柱轴位投照角度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骨盆CT影像纳入与排除标准 |
2. 一般资料 |
3. 在骨盆CT三维重建模型上进行投照角度的相关测量 |
结果 |
讨论 |
1. 新投照位置与骨盆外固定 |
2. 新投照位置与骨盆微创内固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盆骨折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 一般情况 |
二、 个人经历 |
三、 发表论文 |
四、获奖情况 |
五、承担或主研课题情况 |
(6)腹腔镜技术观察中国女性腰小肌的形态及发生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盆环骨折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LC-Ⅱ型骨盆骨折通道螺钉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10)差异化护理用于严重骨盆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3个月后的SF-36评分、FM评分比较 |
2.2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Majeed骨盆骨折评价情况比较 |
2.3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比较 |
2.4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四、骨盆骨折及其并发症(论文参考文献)
- [1]照顾老年盆骨骨折患者的子女同步教育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J]. 刘艳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17)
- [2]骨盆骨折大出血骨盆填塞与血管造影栓塞的临床急救进展[J]. 王琦,周东生,于震,李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0(06)
- [3]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精细化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J]. 刘敦玉,蒋静,刘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8)
- [4]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研究进展[J]. 武建超,师政伟,周建伟,潘奕欣,李邵平,汪玉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0(04)
- [5]髂结节-髋臼轴位和坐骨支撑柱轴位投照角度测量研究[D]. 刘欢.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6]腹腔镜技术观察中国女性腰小肌的形态及发生率[D]. 张志昂.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LC-Ⅱ型骨盆骨折通道螺钉的影像学研究[D]. 贾明明.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熊树鸿,宋志会,刘翠婷,陈进,袁健冰,马俊昌. 中国医药科学, 2019(22)
- [9]骨盆前环骨折中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的应用:meta分析[J]. 范云鹏,祖罡,庞瑶,边振宇,何帆,朱六龙. 中华骨科杂志, 2019(22)
- [10]差异化护理用于严重骨盆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情况分析[J]. 盛忠琴,陈天飞,程婧. 中外医疗,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