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电子货币流通的系统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遵法,许桂琴[1](1993)在《论我国电子货币流通的系统化》文中研究表明所谓“电子货币流通系统”,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库、电子化自动金融机具和商业机具为基础的,把自动化银行、自动化消费场所和单位工资代发系统等联结起来,以电子信息转帐的形式来取代传统的货币流通方式的货币流通系统。它是适应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化的货币流通方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必然要求为其提供越来越完善、高效的金融服务。为适应这种客观要求,我国的金融部门和有关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实现我国电子货币流通系统化的问题。下面就如何实现的问题谈我们的一点看法:
余雪扬[2](2021)在《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文中指出制度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一起,从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渐进的制度演化过程。西奥多·舒尔茨(1968)曾说,货币即制度。货币是一种古老的制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产品或服务让渡,伴随着这种让渡的是同等数量价值的反方向转移。无论货币以何种外在形式呈现,都是天然承载这种价值转移的载体。从原始的物物交换、简单的商品经济到发达的市场经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货币与之相伴。货币的本质内涵是一种权利,即获得社会普遍接受的未来价值索取权,历经千年延续下来,一以贯之未曾改变。期间,生产力的发展催生新的需求,技术迭代推动货币从实物、金属、纸币向电子货币形态演变,以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消费者福利。从货币及其延伸形态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内在逻辑看,每一次技术革命背后都蕴含着货币形态变革的现实。21世纪后,互联网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数字化、社会生活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同时,金融科技等对货币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货币形态及其流通模式也日趋数字化和网络化,催生出一种新形态的货币: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登上历史舞台,引发巨大关注,构成对传统货币流通与经济规则的重塑与革新。作为其中重要类别的法定数字货币将构建新的货币前景,同时也使得传统货币理论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语”,需要新的理论支持和解释逻辑。从法经济学角度,法定数字货币是由法律授权中央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基于密码学技术、完全依赖数字信息形态存储和支付交易、具有加密货币形式和功能、在发行国内普遍使用和具有法偿力的法定支付工具和价值凭证。科斯(1937,1960)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内在关系的理论表明,在给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创生或选择某种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导致一些市场制度的出现和改变。货币体系同样如此。理想的法定数字货币具备不可重复花费性、可控匿名性、不可伪造性、系统无关性、安全性、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分性、可编程性、公平性等诸多特性。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将与现行货币体系中的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相互竞争、动态博弈。法定数字货币具备的诸多特点与功能,将有效改进信用现钞的缺陷,又能够兼具电子货币的优点,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增加价值效用。因此,法定数字货币的整体竞争绩效将强于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能够有效提升货币体系的安全与效率。尽管信用现钞、电子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名义价值相等,但是法定数字货币竞争优势强,将使其在社会公众认可中的实际价值更高,接受度及使用率也将更高,有较大概率成为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及流通范围的扩大,法定数字货币对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的价值改进势必在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货币政策实施以及支付体系运行方面产生影响,带来效益。首先,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将改变当前货币体系结构,使得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为主的二元货币结构中增加法定数字货币形成三元货币结构。当前的货币流通运行中除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这种电子形式的法定货币外,绝大多数是存款货币、预付货币这些电子货币,这削弱了法定货币的地位,减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及流通势必替代部分电子货币,从而能够减轻电子货币对信用现钞的替代效应。同时,法定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来说是可控可追踪的,这样可以提升中央银行对整体货币体系的控制力。其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优化货币政策实施。在社会全面流通而非封闭场景下,法定数字货币可测性、可追踪性、可控性强,其发行与流通可以使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可测量度有所提升,大数据分析基础更为扎实,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更加精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数字货币利率,来调控银行存款利率,进而传导至银行贷款利率,这有助于提升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对中长期信贷利率的传导,改善我国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不畅的状况。通过对法定数字货币计负利率,或者酌情对法定数字货币钱包收取保管费,实质上等同于实施负利率政策,由此打破零利率下限约束,释放货币政策空间。法定数字货币可以优化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以及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困境。最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完善支付体系运行。由于信用现钞支付功能不足,中央银行“不得不”向私人部门让渡货币发行权,由私人部门提供补充的支付服务,但同时造成社会支付链条不断延长,部分支付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后,中央银行可以摒弃“私人部门提供支付服务,中央银行给以价值担保”的传统模式。法定数字货币具有的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编程性等技术特点,使得任何支付行为均可以被追踪,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增加支付透明度,增强监管穿透性,也能够减轻中央银行监管负担以及对私人部门的价值担保。在支付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信用级别上高于电子货币,同时还是密码货币,安全性上更好。在跨境支付方面,信用现钞的印制、发行、携带、调运、存储事无巨细,纷繁复杂,不适合跨境支付,已经长期妨碍了货币的国际流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将丰富和强化人民币跨境支付功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毫无疑问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着较大的现实需求,他更将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一方面,因其具有与信用现钞不同的功能特点将带来行为主体之间行为模式的差异,产生传统法定货币所没有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只有在既有的法律制度下,才能对特定的可转移产权做出是否构成货币的判断,法定数字货币要履行法定货币职能需要货币法授权与规定。按照制度安排的供需理论分析框架,考察我国现行货币制度规则供给状况,尚且不能完全满足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一是现行货币发行规则无法完全适用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调拨、清点、核对、流通及销毁均依赖于网络系统,原先信用现钞发行、调拨、清分、销毁、回笼等以地域、实体库为载体的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再适用。二是现行货币运行规则未包含法定货币互换的内容。法定数字货币一旦发行,我国法定货币体系中将出现多种类型的法定货币,势必出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这是传统货币制度没有也无法提前规定的。三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中央银行与持币人直接联系的规范。持币人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价值转移效果需要由中央银行最终确认,持币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等需要登记及管理在中央银行系统中,这均将直接产生相应的权利义务内容。四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可控匿名的规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可控匿名性有助于查证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但如何界定有权机关的权力边界,这需要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并做好持币人隐私保护与打击违法犯罪之间的利益平衡。围绕着法定数字货币治理的诸多方面,现行货币制度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不适宜之处不仅以上这些,缺乏适宜的制度规则将成为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的重大障碍。法定数字货币并非简单的货币技术升级,而是深刻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亟待在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制度框架内运作,亟待补充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则供给。对于新制度与旧制度的关系,就好比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绳索论”,每一截新的绳索与前一截可能并不相同,但却相互联系着,构成一种“家族相似”性。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也是如此,应当以一种历史与当下联系的发展思维加以对待。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架构,提出以下制度供给思路和立法模式建议。首先,需要将法定数字货币纳入人民币范畴,明确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和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赋予法定数字货币强制法偿性,这是法定数字货币法律属性的起点。其次,从五个方面提出制度供给的具体思路,即明确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基本架构和制度规则,完善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中支付结算体系规范,创新法定数字货币洗钱和违法犯罪预防和查证体系,完善法定数字货币信息安全保护规则,创新法定数字货币的监管规则。第三,短期内,建议先单独将可能涉及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分别修改,或者进行扩大解释,将法定数字货币涵盖其中,尽量满足短期内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及运行的规则需要。长期来看,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货币基本法来做好顶层设计的原则性立法,明确法定货币与代币票券的具体含义与具体效力;将信用现钞与法定数字货币一同纳入货币基本法规制范围内,统一明确法定货币的基本制度规则;做好与民事、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规范中有关货币条款衔接与互动的原则性规定,减少法律冲突。在货币基本法下再由其下位规则予以阐释和具化,逐步建立以货币基本法为统领,“由上而下、上略下详”,体系完备的货币制度规范体系。在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的整体架构下,首要的是进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制度构建,主要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和流通管理机制,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一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在赞同间接发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法定数字货币的四点发行目标、五项发行原则,确立双层货币发行架构,即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来完成,坚持“中心化”管理模式,利用现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投放和回收。这样,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投放与回笼即为法定数字货币在数字货币账户或用户端的数字钱包、中央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库、商业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银行库,这三个关键元素之间转移与交互的过程,也是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流动、清点核对及消亡的过程。二是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机制。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流通环境建设中,需要建立法定数字货币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并存的二元账户体系,开发商业银行内部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满足数字货币钱包开立及维护、数字货币钱包与银行存款账户绑定及维护、数字货币账户存取现金、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兑换等各类功能。此时货币体系存在两种法定货币,货币的运行与流通也会相应地分隔为“信用现钞流通体系”、信用现钞的映射--“电子货币流通体系”和“法定数字货币流通体系”,明确了三类流通体系的货币转换规则。同时,要完善大额现金管理制度等流通配套管理制度。三是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在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过程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将产生与信用现钞不同的直接的法律关系。社会公众的法定数字货币权利,也将在普通法定货币权利基础上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的货币选择权、货币兑换权、支付确认权和赔偿请求权上。如此以来,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的权利义务与信用现钞情景下的权利义务既有一定的重叠也有明显的差异,进而具体配置了各参与主体的主要权利结构和义务结构。总之,从技术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技术日新月异;从法律和经济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还十分年轻。法定数字货币研究与实践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之中,现阶段,必须注重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三个层次的协调统一,才能构建出兼具安全性与灵活性、简明高效、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定数字货币制度规则体系。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他是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新生事物,谁都难以预计他将以怎样的速度发展,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薛涵予[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陈景华[4](2019)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经济运行将处于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当供求失衡时,生产受到抑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严重的供求失衡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理论界都将供求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思想家已经就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供求理论。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学者们分别从市场价值与价格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研究供给和需求问题,但尚未将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因此,本文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经济思想的发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传承与发展,并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总结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供给和需求的思想,他们为马克思建立科学供求理论提供了思想源头和理论素材。然后,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考察马克思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微观供求理论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市场供求、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供求理论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总供求平衡、总供求失衡及其调控等内容,微观部分是宏观部分的基础,宏观部分是微观部分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而,本文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并与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立场和时代价值。再而,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于供求问题的论述,可见其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最后,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当前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本文尝试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学者关于供求理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马克思供求理论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理论形成之路,这对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深化供求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从政策指导的角度,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环境与科学依据,解读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求作用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导,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
刘亚军[5](2020)在《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李富春为共产党工作50余年,其中将近35年从事财政、工业、计划工作,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他是共产党经济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计划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经济建设一线的指挥员,又是共产党不可多得的经济理论家。在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李富春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确评价李富春的经济思想,继承他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对于再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过程,丰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丰富和完善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对于总结和吸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有一定意义。最重要的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记录和总结,纠正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独立性较差的错误认识,肯定其历史价值与功劳。本论文研究采取纵横结合的结构,以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形成的四个时期为经,三大主要经济思想的内容和贡献为纬对其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论述。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包括政策措施、理论和哲学理论逻辑三个部分。其经济思想既有其长期深耕经济一线的实践总结与升华,也有对他人经济思想的借鉴与发展,兼容并蓄形成了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与主导,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以及围绕核心与两翼展开的其它经济思想的思想体系。论文写作思路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理论为其提供依据,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提供思想渊源。其次,以纵向思维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萌芽、确立、发展与经受考验曲折发展和成熟四大时期的过程,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其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的依据是其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思想精髓的发展过程,而其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是李富春所有经济思想中的主体,这一思想是李富春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二部分以横向思维系统地对三大主要经济思想进行理论阐释和分析,这三大主要经济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第三部分对李富春经济思想进行综合述评。首先,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其特点在内容上包括: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其特点在方法上包括:李富春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重视实践性,强调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五个方面。其次,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包括综合平衡的辩证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勤俭节约的方法论。第三,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同时,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即经济理论体系性不强,一些经济思想没有充分展开论述。第四,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对其经济思想当代价值进行理论思考包括: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要正确把握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贯彻三条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分别是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本论文在研究时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分析与综合方法。
张燕[6](2009)在《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关系 ——基于资本市场视角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速膨胀起来的金融资产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活力。虚拟经济作为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和实体经济这两种经济形态构成了现代经济体系的新格局。虚拟经济在聚集社会资金、分散企业经营风险、扩大国民经济规模、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虚拟经济这柄双刃剑一方面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配置,促进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它的内在不稳定性又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它的过度发展不仅会扭曲资源配置方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可能会演变成泡沫经济甚至酿成金融危机,历史上数次金融经济危机(比如远至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货币危机等)即是证明。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规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健康、平稳、快速的发展将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在关系,希望能以此为政策层面调控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方向。一、本文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立足于我国资本市场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最主要的组织形态,它涵盖了虚拟经济所有的主要特征,是虚拟经济系统中发展最为成熟的部分,也是其它虚拟经济形态运行的基础。二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主导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带动虚拟经济步入发展阶段、推动虚拟经济高速增长、规定虚拟经济未来发展方向都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二、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然后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主要特色。第二章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理论概述。界定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涵、虚拟经济的特征;从能动性以及内在联系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为论文的核心内容,共分四个部分。首先对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其次,对两者在总量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再次,从部门构成也即是两者的结构方面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最后,利用虚拟经济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货币循环流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重新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第四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部分。在前面三部分论述的基础上,从扩展层面具体论述促进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途径和战略选择。第五章是全文的结束语。主要是从研究结论、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梳理。三、本文的特色笔者认为本文的特色在于:第一,与以往仅仅立足于股票市场来研究虚拟经济的分析视角不同的是,本文是基于整个资本市场展开研究。在刻画虚、实经济的关系时,综合考虑了股市、债市、期市等,从而比单独考虑股市来衡量虚拟经济发展情况更为完善和准确。第二,通过在以往对两者发展规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为研究两者之间内部构成之间的关系,即本文讨论了虚拟经济各部门(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以及实体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分离出了对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影响最为重要的部门。从而更深入地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避免了已有研究中仅仅利用几个宏观经济指标来衡量两者关系的不足。同时,根据耦合协调理论计算出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为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路。第三,在虚拟经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加入虚拟经济以后的货币循环流模型,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重新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协调性做了进一步分析。四、本文的主要结论1、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总量上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两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但两者之间的影响是非对称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要比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大。实证结果尚不能支持虚拟经济偏离实体经济是一种常态的观点,而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互动中增长。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出现了偏离。虚拟经济有害论观点站不住脚,虚拟经济的增长并未对实体经济造成破坏性扰动,相反,虚拟经济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2、总体上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结构方面的关联性较强。从虚拟经济结构方面考察,股票、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优于基金、外汇市场。从实体经济结构方面考察,工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业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比较显着。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联度波动频繁,大部分位于0.65至0.89之间。其次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耦合的强度存在差异。1998年到2000年关联度是缓慢下降的,2001年到2002年关联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3年到2008年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3、基于货币循环流模型对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性检验表明,第一,我国虚拟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高于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除1993、2000-2001和2006—2008年外,其余年度Vspt/Vpt比值均大于1。第二,当我国股市行情越好时,虚拟资产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增加,虚拟资产价格也随之上升,表现在图形中即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量化指标βt值与市盈率与股价指数的变动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几乎是同步变化。第三,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在1994—1999,2005—2007年间处于基本正常的发展状态。而在1993、2000-2004和2007-2008年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性发展欠佳,其主要表现在股市资金大进大出,给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虚实经济的协调发展带来了不利冲击。
周秀娟,陈斐[7](2019)在《二维码支付的法律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以微信、支付宝支付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的付款方式逐渐普及,便捷的支付方式给交易带来消费便利的同时,也对二维码支付交易中的风险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二维码支付的法律风险日益凸显,其中,以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格式条款泛滥、二维码支付欺诈为表现形式的二维码支付微观风险和以货币调控政策失灵、交易平台规制缺失为表现形式的二维码支付宏观风险为主要的法律风险外化表现。通过阐释二维码支付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二维码支付的风险成因,厘清我国对二维码支付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从健全监管法律、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等方面提高我国二维码支付法律监管的实效,从而为市场经济新兴支付方式开辟健康、积极的发展路径。
徐建卫[8](2015)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货币流通速度函数的不稳定,给货币调控带来挑战。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决策层和研究界的关注。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性,理论上不同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差异会对其货币供需均衡以及货币的产出效率形成影响,最终使得各地区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差异性。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然而现有文献对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的研究,往往以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而忽略了对一国内不同区域的研究。本文基于大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异质性背景,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改革开放后,货币流通速度在不同区域的变动规律。在对长期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判断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区域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以及货币的产出效率三个方面,深入探究了相关因素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突破已有研究的总量思维,基于严格的计量方法,从区域视角展开结构分析,得到更为细致和具有政策意义的结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我国面临着整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区域间差异明显的双重问题,表现为东部地区货币流通速度较小,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大。货币流通速度还有一个下降周期,且西部地区有更长的收敛时间。第二,区域货币供应非均衡测算表明,东部地区整体呈现货币过剩,中部地区整体不足,西部地区不足的程度较弱,且不同省份之间差异明显。第三,发行渠道的内生性使得基础货币投放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货币乘数和资金流动的双重作用使得货币供应区域不平衡的程度进一步放大,而冲销操作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第四,不同地区货币需求函数差异明显。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保持了更高的货币需求增长,对非均衡分布的货币提供吸纳机制。机会成本变量的变动并没有对这种需求差异起到理论上的调节作用。第五,东部地区货币供应增长对产出的影响力要弱于中西部地区,货币的产出效率呈现出中、西、东递减规律。第六,正是货币供应量呈现东、西、中逐渐减少的趋势,货币对产出的贡献呈现出东、西、中逐渐增大的趋势,收入型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高的现象。因此应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区域差异性的客观事实,实施差异化政策措施,以加快货币流通,提高货币区域配置效率。
李敏[9](2008)在《电子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货币的出现与支付制度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电子货币提供了广泛的应用领域。在人类利用技术进步不断追求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手段和交易方式的驱动下,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的电子货币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断发展起来。电子货币的出现被认为是货币形式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是零售支付方式的重要创新。现阶段主要应用于零售支付方式的电子货币是电子货币发展的主流,它不仅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中央银行具体职能的履行。随着电子货币不断发展,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主要发达国家,如十国集团的高度重视,各国也采取了一些审慎措施。我国电子货币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促进电子货币的健康发展,防范和消除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已成为我国中央银行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篇论文着重分析了电子货币的流通与使用现状,它对我国货币发行机制和金融支付体系的影响以及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社会对电子货币监管方面的已有做法和成功经验,对实现我国电子货币的有效监管,分别从基本原则、监管主体、发行条件、发行程序四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作为本文的一个创新亮点,笔者针对我国近几年迅速发展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网络虚拟货币,从其起源、本质属性判定出发,对这一新兴的电子货币形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做了一个小范围的市场调查。最后本文对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提出了几个方面的监管措施建议,以求能够积极有效的引导网络虚拟货币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李增晖[10](2010)在《电子货币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货币作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在给人类经济、生活带来便利和效益的同时也必然地会产生现有制度无法规制的风险和问题。随着电子货币交易额的飞速增长,电子货币运行系统中各方主体乃至整个社会都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国内目前的监管状况体现为监管制度不完善、不系统的特点,因此,有必要系统化地完善对货币运行系统的法律规制。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电子货币概念、运行系统模型、主体间法律关系、面临的法律风险与问题、监管体系与制度的完善五方面对电子货币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本论文正文部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比较分析法,为电子电子货币的概念做了重新界定,并总结了电子货币的法律特征,从而确定了研究对象的外延与内涵。进而介绍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发展趋势,对电子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进行了辨析。通过电子货币及相关概念的对比分析,明确了电子货币及与虚拟货币、网络货币的联系与区别,并概述了与电子货币运行系统相关的电子支付结算系统、第三方支付概念,为后续研究做好基础工作。第二部分,主要将电子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运行过程,结合实践进行了模型分析。按照电子货币的价值实现的基础,对电子货币进行了有效地分类,并将整个过程分为发行环节与支付环节,分别确定了发行方式、支付方式和电子货币运行系统中的参与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并得到抽象的系统运行模型,为进一步分析主体间法律关系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对电子货币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本部分根据第二部分中分析得出的电子货币运行方式、参与主体及法律行为为基础,分析了发行与支付环节中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第四部分,主要对电子货币目前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与风险分析。以电子货币运行系统中的市场环境、货币流动性与发行权、系统与操作、机构内部管理、主体信用、电子货币犯罪、回赎机制、兑换机制为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风险与问题。第五部分,确定了完善监管制度需要考虑的因素与原则,结合电子货币运行模型、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存在的风险与问题,提出了“电子货币中央监管系统”的概念电子货币运行系统模型,增加行业协会与公众监督机制。在监管体系、主体监管制度、保障与救济制度、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市场相关法律制度五方面提出了完善机制与立法建议。
二、论我国电子货币流通的系统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电子货币流通的系统化(论文提纲范文)
(2)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核心名词辨析和界定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诸“货币”形态关系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内涵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 |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规制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框架 |
三、主要创新 |
第二章 货币本质和货币形态演进基本规律 |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主要理论 |
一、货币的内涵和本质理论 |
二、货币的职能和理论发展 |
三、货币的社会和法律属性 |
第二节 货币形态演进及其规律 |
一、货币形态演化进程和经济特征 |
二、货币形态演化的经济科技基础 |
三、货币形态演化的法经济学规律 |
第三节 新科技与数字货币发展 |
一、数字货币产生的经济科技基础 |
二、货币数字化和数字货币的产生 |
三、数字货币基本特征和价值改进 |
第三章 法定数字货币基本理论和逻辑基础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及其基本理论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内涵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属性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特征 |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新挑战 |
第二节 数字形式“货币”的差异比较 |
一、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 |
二、法定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 |
三、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 |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的绩效和价值 |
一、货币竞争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
二、现行货币竞争的绩效与不足 |
三、法定数字货币价值功能改进 |
第四章 国内外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开发 |
第一节 国外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推进 |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政策和监管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实践 |
第二节 国际组织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 |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取向和监管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观点 |
第三节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开发 |
一、法定数字货币理论和政策取向 |
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开发实践 |
三、法定数字货币科技和金融路径 |
第五章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机制的影响和效益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机制的影响 |
一、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供应的变化 |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变化 |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控制的提升 |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一、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理论及其实践 |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调控机制的优化 |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传导机制的改进 |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影响 |
一、我国现行支付体系及其运营模式 |
二、我国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完善 |
第六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与需求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需求和供给 |
一、现行法定货币的制度规则及评析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和创新 |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和架构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思路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七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制度架构 |
一、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经济目标 |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 |
三、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 |
一、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体系和基础 |
二、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机制 |
三、法定数字货币流通的配套制度 |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权责义务及配置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要法律关系 |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权责配置 |
三、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权责分配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四)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
一、货币基础理论 |
二、信用理论 |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
四、货币均衡论 |
五、货币政策理论 |
六、开放金融理论 |
七、金融危机理论 |
八、金融创新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供求问题的研究历史 |
二、关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
三、关于中国经济供求问题的研究动态 |
四、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 |
第一节 前古典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二、古罗马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供求思想 |
四、重商主义的供求思想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
一、重农主义回归生产 |
二、亚当·斯密对供求理论的系统概括 |
三、萨伊、李嘉图的供给决定论 |
四、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的需求决定论 |
五、穆勒对两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特点 |
二、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缺陷 |
三、马克思对之前供求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
第二章 马克思的微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
一、供给的界定及其特点 |
二、需求的界定及其特点 |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第二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 |
一、市场供求不决定市场价值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值 |
第三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 |
一、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格 |
三、市场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
第四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
一、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价值的形成和转化 |
二、市场价值与市场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互动 |
第五节 马克思微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宏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
一、社会总产品供求和单个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总供求平衡 |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
一、总供求平衡的内容 |
二、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机制 |
第四节 市场供求失衡与经济危机 |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
二、供求失衡的调控 |
第五节 马克思宏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
一、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 |
二、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 |
三、供求均衡决定商品价格 |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一、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
二、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 |
一、供给学派的概况 |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
三、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 |
第四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相同之处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内容区别 |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毛泽东的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市场调节供求理论 |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市场调节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江泽民的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 |
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形势剧变 |
二、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新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二、“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习近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一、新时代我国市场供求情况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六节 对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二、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与马克思供求理论是一脉相承 |
三、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是在传承中发展 |
第六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供求发展 |
一、中国经济总供给的发展情况 |
二、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解读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评判分析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解析 |
第三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指导 |
一、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供求总量不平衡 |
二、部门结构优化消除供求结构不平衡 |
三、生产进步推动供求平稳发展 |
四、生产与流通衔接促进产业资本循环 |
第四节 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消除体制弊端,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主导作用 |
二、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供求平衡弹性 |
四、优化流通环节,促进生产和消费相匹配 |
第五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的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理论缘起 |
(二)实践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际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历史分析方法 |
(三)比较分析方法 |
(四)分析与综合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 |
(二)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理论依据 |
(一)毛泽东经济思想 |
(二)党的其他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 |
(三)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思想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古代重视民生的思想 |
(二)中国古代重视轻重之术的思想 |
(三)中国古代重视义利观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与确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 |
(二)经济思想的确立 |
二、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一)经济思想的发展 |
(二)经济思想的曲折发展 |
(三)经济思想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富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 |
(一)产业发展及相互关系 |
(二)“公私合作、公私两利”的方针 |
(三)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 |
(四)依靠科技发展生产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特点 |
(一)注重市场经济规律 |
(二)以农业为基础 |
(三)具备前瞻性与战略眼光 |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原则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群众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富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发展思想 |
(一)农业生产与建设 |
(二)工业建设与布局 |
(三)产业之间相互关系 |
二、计划工作的思想 |
(一)计划工作部门的建设 |
(二)计划工作管理制度 |
(三)正确认识计划工作中的几大重要关系 |
(四)计划工作遵循的方针与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
(五)李富春对计划经济思想的科学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 |
一、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来源 |
(一)李富春对“大跃进”影响的思考 |
(二)李富春对“大跃进”教训的反思 |
二、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内容 |
(一)农业调整思想 |
(二)工业调整思想 |
(三)商业调整思想 |
(四)工作方法调整思想 |
(五)计划工作调整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与精髓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 |
(一)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 |
(二)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方法特点 |
(一)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 |
(二)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
(三)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
(四)极具实践性的经济理论 |
(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 |
(一)综合平衡的辩证法 |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三)勤俭节约的方法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当代价值的理论思考 |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基石 |
(二)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基石 |
(三)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基石 |
(四)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基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关系 ——基于资本市场视角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本文的特色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特色 |
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理论概述 |
2.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
2.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涵 |
2.1.2 虚拟经济的特征 |
2.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关系的定性分析 |
2.2.1 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在联系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
2.2.2 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能动性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
3.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
3.1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统计分析 |
3.1.1 以金融工具交易额衡量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规模 |
3.1.2 以马歇尔K值衡量我国经济虚拟化水平 |
3.1.3 以金融相关率衡量我国虚实经济之间的偏离关系 |
3.1.4 从外汇交易与出口总额角度考察我国虚实经济之间的偏离关系 |
3.1.5 小结 |
3.2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计量分析 |
3.2.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3.2.2 协整及Granger因果检验 |
3.2.3 回归分析模型建立及推导 |
3.2.4 回归分析结论及解释 |
3.3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 |
3.3.1 方法选取及解释 |
3.3.2 灰色关联分析过程 |
3.3.3 灰色关联分析结论及解释 |
3.4 基于货币循环模型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性进行检验 |
3.4.1 模型介绍 |
3.4.2 考虑虚拟经济以后货币流通速度的重新测算 |
3.4.3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性的量化分析 |
3.4.4 小结 |
4. 实现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 |
4.1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积极的虚拟经济发展观 |
4.2 努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虚拟经济运行的基础 |
4.3 优化和完善虚拟经济结构 |
4.4 不断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防范和化解泡沫经济风险 |
4.5 把握虚拟经济运行规律,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
5.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综述 |
2.1 货币需求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
2.1.1 经典货币需求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
2.1.2 货币需求框架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
2.2 货币供给理论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
2.2.1 货币供给理论梳理 |
2.2.2 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讨论 |
2.2.3 货币供给框架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
2.3 货币的产出效应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
2.3.1 货币中性及非中性讨论 |
2.3.2 货币流通速度与产出关系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区域差异的特征事实 |
3.1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特征事实 |
3.1.1 货币流通速度的整体下降 |
3.1.2 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 |
3.1.3 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比较 |
3.2 区域划分与分析方法 |
3.2.1 研究区域划分 |
3.2.2 敛散性分析方法 |
3.3 区域货币流通速度收敛性分析 |
3.3.1σ-收敛分析 |
3.3.2β-收敛分析 |
3.3.3 俱乐部收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币需求框架下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1.1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的理论关联 |
4.1.2 货币需求函数的再推导 |
4.1.3 区域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 |
4.2 实证分析 |
4.2.1 指标选取及设计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模型设定与估计 |
4.2.4 结果分析 |
4.3 对资产市场的进一步考察 |
4.3.1 资产市场与货币需求的理论考察 |
4.3.2 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
4.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货币供给框架下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区域非均衡 |
5.1.1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
5.1.2 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空间表现:区域供应不平衡 |
5.2 货币供应区域不平衡来源的理论分析 |
5.2.1 信贷投放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
5.2.2 财政收支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
5.2.3 国际收支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
5.2.4 货币冲销操作的区域效应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5.3.2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3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分析 |
5.3.4 货币资金区域间流动性测算 |
5.4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5.4.1 基础货币投放区域差异讨论 |
5.4.2 货币乘数的区域差异性讨论 |
5.4.3 区域间货币流动分析 |
5.4.4 冲销操作区域效应讨论 |
5.4.5 货币供给区域差异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货币冲击对产出作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
6.1 分析思路及研究方法 |
6.1.1 分析思路 |
6.1.2 研究方法(VAR与SVAR) |
6.2 基础货币冲击对不同区域货币供给的脉冲分析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滞后期确定与系统稳定性检验 |
6.2.3 SVAR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6.2.4 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6.3 货币冲击对区域产出增长的影响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模型建立 |
6.3.3 脉冲响应分析 |
6.3.4 方差分解分析 |
6.4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6.4.1 对以上两个非对称过程的逻辑梳理 |
6.4.2 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差异性的一个综合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电子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电子货币概述 |
2.1 电子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
2.2 电子货币的定义、本质与特性 |
2.2.1 电子货币的界定 |
2.2.2 电子货币的本质 |
2.2.3 电子货币的特性 |
2.3 电子货币的类型与职能 |
2.3.1 电子货币的分类 |
2.3.2 电子货币的职能 |
2.4 网络虚拟货币概述 |
2.4.1 网络虚拟货币的兴起与发展 |
2.4.2 网络虚拟货币的特征及本质属性 |
第三章 电子货币的流通现状与趋势 |
3.1 电子货币的现实流通与使用状况 |
3.1.1 电子货币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
3.1.2 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3.2 电子货币的发展趋势 |
3.2.1 “卡型”电子货币的发展趋势 |
3.2.2 “数型”电子货币的发展趋势 |
3.3 网络虚拟货币的流通现状调查 |
3.3.1 调查方式及样本的选取 |
3.3.2 调查结果及初步分析 |
3.3.3 调查总结 |
第四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发行机制及金融支付体系的影响 |
4.1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地位的影响 |
4.1.1 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的影响 |
4.1.2 对中央银行铸币税收入的影响 |
4.2 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
4.2.1 对商业银行存款结构的影响 |
4.2.2 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及经营能力的影响 |
4.3 电子货币对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影响 |
4.3.1 电子货币在金融支付清算系统方面的主要创新 |
4.3.2 对金融支付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第五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理论及货币政策影响 |
5.1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理论的影响 |
5.1.1 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影响 |
5.1.2 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影响 |
5.2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5.2.1 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
5.2.2 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
5.2.3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
5.3 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供给及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对我国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2 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我国电子货币的监管研究 |
6.1 电子货币监管的法律价值与基本原则 |
6.1.1 电子货币监管的法律价值 |
6.1.2 电子货币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
6.2 国际社会电子货币监管模式研究 |
6.2.1 监管模式的主要类型 |
6.2.2 欧盟的电子货币监管模式 |
6.3 我国电子货币的监管模式设计 |
6.3.1 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监管 |
6.3.2 电子货币发行条件的研究 |
6.3.3 电子货币发行程序的设计 |
6.3.4 对网络虚拟货币的监管建议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10)电子货币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电子货币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第一节 电子货币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 |
二、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
三、电子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辨析 |
四、电子货币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电子支付结算系统 |
一、产生背景 |
二、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 |
三、支付结算系统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概述 |
一、产生与现状 |
二、法律性质 |
第二章 电子货币运行系统模型分析 |
第一节 国内电子货币发行模型分析 |
一、国内电子货币发行方式 |
二、国内电子货币发行模型 |
第二节 国内电子货币支付模型分析 |
一、国内电子货币支付方式 |
二、国内电子货币支付模型 |
第三章 电子货币相关法律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发行环节法律关系分析 |
一、电子货币发行人与持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二、电子货币发行人与特约商户间的法律关系 |
三、电子货币发行人与资金存管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二节 支付环节法律关系分析 |
一、电子货币发行人与持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二、电子货币发行人与资金存管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 |
三、电子货币持有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 |
四、电子货币发行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 |
五、电子货币发行人与特约商户之间的法律关系 |
六、第三方支付机构与特约商户之间的法律关系 |
七、电子货币持有人与特约商户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四章 电子货币相关法律风险与问题 |
第一节 市场风险与问题 |
一、由金融市场因素产生的风险 |
二、由市场竞争关系产生的风险 |
三、由市场交易关系产生的风险 |
第二节 传统通货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
一、电子货币对传统通货流动性的影响 |
二、流动性增强带来的风险与问题 |
三、削弱人民银行货币发行权 |
第三节 系统与操作风险 |
一、系统性风险 |
二、机构内部管理风险 |
三、操作风险 |
第四节 其他风险与问题 |
一、为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便利 |
二、回赎机制不健全 |
三、信用机制不健全 |
四、虚拟货币流通问题与电子货币间兑换问题 |
第五章 完善电子货币运行体系及相关法律制度 |
第一节 电子货币监管体系的完善 |
一、确立监管制度需考虑的因素 |
二、确立监管制度需遵循的原则 |
三、电子货币运行系统的改善 |
四、设立常设专门机构进行监管 |
五、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机制的完善 |
六、完善后的电子货币运行系统发行环节 |
七、完善后的电子货币运行系统支付环节 |
第二节 主体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明确被监管对象主体范围 |
二、市场准入机制的完善 |
三、主体信用机制的完善 |
第三节 保障与救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回赎制度 |
二、备付金管理制度 |
第四节 机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 |
一、完善主体组织机构 |
二、完善安全防范机制 |
三、完善数据恢复机制 |
第五节 市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完善实名制交易制度 |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完善 |
三、电子货币竞争法制度的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论我国电子货币流通的系统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我国电子货币流通的系统化[J]. 李遵法,许桂琴.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3(04)
- [2]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D]. 余雪扬.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4]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景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D]. 刘亚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关系 ——基于资本市场视角的实证研究[D]. 张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 [7]二维码支付的法律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J]. 周秀娟,陈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06)
- [8]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徐建卫. 兰州大学, 2015(03)
- [9]电子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监管研究[D]. 李敏.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10]电子货币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 李增晖. 中国政法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