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测绘局制定首个35米量钢标准

河北省测绘局制定首个35米量钢标准

一、河北省测绘局制成第一座35米测量钢标(论文文献综述)

赵里萌[1](2019)在《中国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东北地区辽金元时期的城址,全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以往考古发现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以往工作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针对城址出土陶瓷遗存提出分期标准。主要运用陶瓷考古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城址调查,摸清以城址为中心的辽、金、元各时期陶瓷遗存的时代特征和组合面貌,并以此作为城址断代的依据。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主体。根据以往的调查和发掘材料,结合笔者对70余座城址的调查新材料,系统的介绍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城址的基本情况,对这些城址的周长、结构、平面形态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并对城址出土和采集的遗物进行重新审视,对一些城址进行重新断代。第六章是对城址的总体分布、选址及各时期分布情况进行讨论。首先对城址的总体分布情况进行密度分析,将这些城址划分成18个城址群,对各城址群的形成过程逐一讨论,并对城址的选址和朝向进行分析。还分别探讨了辽代城址群的形成过程以及辽国的东部边界问题、元代城址及遗址的分布问题。第七章是对城址的规模和平面形态的探索。通过对600余座城址的周长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城址规模、行政级别以及时代三者之间的关系,继而对城址的平面形态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对各级规模城址中各类型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和分析,还对不同平面类型的流行时代和地域进行了讨论。第八章是对城址的结构和布局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城门、瓮城、城墙、城壕、马面、角台、道路等设施的营建工艺、平面形态、布局规律、等级规模等问题。并利用区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城址的布局进行宏观的探讨,揭示出十字街与开放街巷式的布局特点,并对城址内各类型建筑址和手工业遗迹的分布进行了讨论,还对城址兴缩变化的规律以及动因进行了探讨。第九章是对相关城市历史地理问题的考证。主要包括对辽代信州、辽代后期黄龙府属州、辽代前期黄龙府、金代宜春及曲江两县、元代肇州的地望进行新的考证,对松嫩平原地区辽金元时期的历史地理格局进行了更新与修正。第十章是结语,对本文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

李小明[2](2019)在《考古学视野下明代北部边防设施遗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北部边防体系的构建经历由军事据点——军事防线——军事聚落的形成过程,构筑东起鸭绿江西岸的沿江台,西北至卯来堡西南红泉墩一个浩大的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明代北部长城沿边共设立以十三军镇,蓟辽保定总督下辖辽东镇、山海镇、蓟州镇、昌平镇、保定镇,宣大山西总督下辖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陕西三边总督下辖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临洮镇、甘肃镇。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以长城、墩台、军堡、仓储相关附属设施的具体形制,以及长城墙体、敌台和烽火台台体、军堡与附属设施配置在不同区域的具体形制及差异表现,拟对明代北部边防设施体具体形制进行完整的而又真实的复原,本文分为六章进行研究分析。第一章,系统的梳理明代北部军事聚落的形成,军事据点构筑的变化经历三个时期。明早期在北部修筑了大量的军事据点,以军事据点为主,长城修筑为辅。靖难之役后,至宣德年间明朝北部防线内缩,失去长城以北的军事据点;明中期,军事据点、边墙的修筑重心暂时从东北、中部的辽、蓟、山、昌、保、宣府镇、向西北部的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临洮镇、甘肃镇构筑了大量的军事据点;明末军堡的修筑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章,重点对明长城墙体遗存及附属设施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明长城遗址主要以土墙、砖墙、石墙、铲山墙、山险、河险为主,木障墙在全境未发现考古遗存,砖墙遗址主要集中在蓟镇地区。对壕沟、品坑的分布、形制与功能进行分析。长城墙体的主要修筑方式为夯筑、堆筑、垒筑、砖石包砌、挑掘、增筑六种形式。分析明长城墙体的附属设施垛墙、女墙、射孔、排水设施、礌石孔、敌台、马面、暗门、障墙、马道、登台步道、登台踏步、水门的具体形制。第三章,首先通过文献、碑刻资料解析墩台的形制、附属设施的配置、职能。敌台是明长城墙体上重要的附属防御设施,与长城的位置关系为依附于长城墙体上向内凸出、向外凸出、骑墙而建。空心敌台据其内部结构分为七类十五型,敌台及附属设施组合关系分为八个类别,平面形态以矩形居多。烽火台的平面形状矩形居多,烽火台与附属设施的配置分为十七种组合关系。敌台、烽火台台体以夯筑、砖石包砌为主。火池为蓟镇长城烽火台的辅助设施。第四章,剖析明代北部边防屯兵设施。屯兵设施主要以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关城为主,多为黄土夯筑、石块垒砌、外包砖石三种形制,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平面形态多以矩形为主。军堡的附属设施主要有马面、角楼、瓮城、壕沟、护城墩、水门、马道等,据军堡与附属设施的配置关系组合分为十四个类别,城堡依其分布的地理位置分为城堡与山、河流、湖泊、泉水、荒滩沙漠五大类。第五章,梳理明代北部长城沿线铺舍、居址考古遗存分布,并对其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天津市居址遗存主要以石块干垒为主,宁夏为黄土夯筑的窑洞式砖室,按其与附属设施的配置关系分为六个类别。水窖遗存主要分布于天津市、水窖壁石块干垒,水井遗存主要分布于天津市、河北省、宁夏、陕西四省市。第六章,归纳总结明朝北部边防设施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北部防线不断内缩,军堡数量增多,长城墙体的规模不断扩大,附属设施配置逐步完备,辽东镇与蓟镇、昌镇、山海镇、真保镇在长城与军堡的规模、分布密度、材质、附属设施配置有显着差异;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与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临洮镇、甘肃镇在军堡、长城规模及附属设施配置存在差异。政治、经济、军事、民族、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气候变迁、地震等因素共同影响明代北部边防设施的空间分布、形制、附属设施的配置。通过本专题考古学研究,真实完整再现明代北部边防设施的形制,与附属设施配置组合类型等基本情况,分析其在明代北部边防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长城防御体系不仅仅是一条军事防线,更是农牧民族的分界线。本专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考古学手段展现明代北部长城、军堡等防御设施的构造与形制,并分析不同区域防御设施形制差异的原因,期以对今天北部边防设施的兴筑有借鉴意义。

解丹[3](2012)在《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长城作为中国第二条万里长城,其研究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无论从历史、考古等研究成果还是遗址保护的重视程度来看,它与秦汉长城和明长城都相形见绌。以往对金长城的研究多针对文献挖掘和遗址考古,重视研究界壕构造与军事聚落层级中边堡一级的中小型军堡,对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整体性与层级性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导致2006年国家遗产保护组织才将金长城认定为中国长城的一部分,金长城从此走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金(1115-1234)在其统治的120年内,主要贯彻北防南侵的战略,由此产生了在金西北疆域上以防御为主的大型军事防御体系——金长城。金长城的综合防御能力主要依赖于自身军事防御体系的整体性和层级性。作为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不仅包括军事防御工程,还必须拥有长期戍防军队以及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机构和资源供给机制。本文以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整体性为研究重点,对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各组成部分、金长城军事管理制度及其机构与职能、长城戍边军队构成与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文中从整体规划布局的角度出发,对金长城空间规划布局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动态阶段性形成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空间规划布局的防御格局、规律与防御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与研究;深入探讨了金长城的界壕与军事聚落防御工程的发展形成、时空分布规律、层次与规模、防御性特征及其相应的军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了历时性的纵向比较和共时性的横向比较;通过数据的统计、对比分析以及数据的空间转化,将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各阶段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图示化并对比分析,完成“金长城界壕与军堡空间分布图”的绘制;同时,综合考古调查结果,对长城全线军堡归纳总结,依据长城军事聚落中的层级性,将各级军堡的城池规模、空间布局、防御特征等进行比较与归纳。金长城在整个长城发展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较前代长城,它防御工程更为严密,军事管理更为完备,资源供给机制更为灵活,很多特征均被后世所继承,历史意义深远。

段清波[4](2007)在《秦始皇帝陵园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始皇帝陵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帝王陵园之一,它不仅是因为其壮观的规模、巍峨的建筑、丰富的埋藏品称着于世,更因其蕴含着巨大综合价值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秦始皇帝陵考古是中国现代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成就。本文旨在根据秦始皇帝陵最近十年来的考古资料,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借鉴环境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将秦陵考古资料置于先秦与秦汉社会的时间与文化变迁的结合点上,通过纵向资料的类比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寄希望于主要通过对秦始皇帝陵园设计理念的探讨,进而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状况,尤其是秦始皇本人的精神文化追求。该文通过对秦始皇帝陵的建造时间周期、文物遗存分布和环境互动关系、封土建筑、三出阙、外藏系统、排水工程、地宫水银、墓道结构、设计理念等涉及秦始皇帝陵陵寝制度方面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得出了如下的创造性成果或重要见解:秦始皇帝陵园的所有遗存,为李斯担任丞相后建造的,前后只有十年左右,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是近四十年建造的成果;秦陵文物遗址的布局与水文环境有着强烈的互动关系;秦陵封土的实际高度和文献记载之间差距很大,其原因是秦末农民战争的发生导致陵墓建设突然停工造成的,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因为测点或文献记载差错造成的;匪夷所思的封土下高出地面30米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及附属建筑,是供皇帝灵魂出游使用的;秦陵发现中国古代时间最早的三出阙,揭示了秦帝国时期具有最高等级建筑物标志的规模及形状,它是构成秦帝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在整合西周以来阙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的建筑形式,影响古代两千多年;前所未有的181座陪葬坑构成了秦始皇帝陵的外藏系统,该系统是皇帝集权专制下政治体制下中央政府官署机构和皇宫管理机构在地下的模拟再现;考古发现的秦陵地宫阻排水系统是文献中的“穿三泉”和“下锢三泉”工程,其研究成果改变了两千年来人们对此的种种误判;地宫中以水银来展示秦帝国的山川江河大海,是秦帝国及帝国皇帝理念下的产物,是秦始皇帝本人对未来世界追求的非同寻常的标志;西汉初以来的舆论宣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妖化后的秦始皇,新的考古发现显示了秦帝国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生活,秦始皇帝陵园是崭新的皇帝理念下的产物,是帝国政治体制的理想化再现。

本刊通讯员[5](1976)在《河北省测绘局制成第一座35米测量钢标》文中认为在欢呼中共中央两项英明决议,庆祝回击右倾翻案风取得伟大胜利,深入批判邓小平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热潮中,河北省测绘局所属的测绘器材厂,于四月十八日,胜利地完成了生产和安装测绘系统自己

二、河北省测绘局制成第一座35米测量钢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测绘局制成第一座35米测量钢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发现与研究回顾
        一、1949年以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1949年至1980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1980年至2000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2000年之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问题、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城址出土陶瓷遗存的分期
    第一节 城址地表陶瓷遗存的调查
    第二节 以城址为中心的各时期陶瓷遗存的时代特点
第三章 黑龙江地区的城址
    第一节 黑龙江东部地区
        一、鹤岗地区
        二、佳木斯地区
        三、七台河地区
        四、鸡西地区
        五、牡丹江地区
    第二节 黑龙江中部地区
        一、绥化地区
        二、哈尔滨地区
    第三节 黑龙江西部地区
        一、黑河地区
        二、齐齐哈尔地区
        三、大庆地区
第四章 吉林地区的城址
    第一节 吉林西部地区
        一、白城地区
        二、松原地区
    第二节 吉林中部地区
        一、长春地区
        二、吉林地区
        三、四平地区
        四、辽源地区
    第三节 吉林东部地区
        一、延边地区
        二、通化地区
第五章 辽宁地区的城址
    第一节 辽宁地区重要城址举例
    第二节 辽宁地区的辽金元时期城址列表
第六章 城址的分布与分期
    第一节 城址的总体分布与选址分析
        一、总体分布
        二、选址分析
        三、聚落城池化的探索
    第二节 辽代城址及遗址的分布
        一、辽代城址及遗址的确定
        二、辽代城址的分期与分布
    第三节 元代城址及遗址的分布
        一、东北地区元代城址的旧识与新知
        二、东北地区元代遗址的发现与再认识
        三、东北地区元代城址与遗址的分布情况和分布规律
第七章 城址的规模与平面形态
    第一节 城址的规模
        一、城址周长的统计分析
        二、城址规模与行政级别的关系
    第二节 城址的平面形态
        一、类型学研究
        二、各类型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三、各类型城址的时代特征和空间分布
第八章 城址的结构和布局
    第一节 城址的结构
        一、城门
        二、城墙
        三、城壕
        四、马面
        五、角台
        六、道路
        七、其他设施
    第二节 基于区域系统调查的城市布局探索
        一、城址区域系统调查个案研究
        二、街区布局的规律
        三、城址内、外重要建筑的分布规律
        四、城市手工业的分布规律
        五、城市规模兴缩变化的考古学观察
第九章 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第一节 辽代城址的历史地理研究
        一、辽代信州治所考
        二、辽代后期黄龙府所辖安远、清、雍三州考
        三、辽代早期黄龙府兼渤海扶余府地望考
    第二节 金代城址的历史地理研究
        一、对五国头城及金代胡里改路治所的思考
        二、金代宜春、曲江县地望考
        三、移里闵斡鲁浑猛安的位置
    第三节 元代城址的历史地理研究
        一、元代肇州地望考
        二、元代泰宁路治所考
        三、元代开元路治所考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件

(2)考古学视野下明代北部边防设施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明代北部边防设施的构建过程
    第一节 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4)
        一、洪武年间的新建
        二、建文至永乐年间的构建
        三、宣德中的建设
    第二节 正统至隆庆年间(1434—1572)
        一、正统至天顺的兴筑
        二、成化至正德年间的创建
        三、嘉靖至隆庆年间的持续构建
    第三节 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
        一、万历中的增建
        二、天启至崇祯年间的尾声余韵
    小结
第二章 明代长城墙体形制的考古学分析
    第一节 明代长城的地理分布与墙体类型
        一、东北地区明长城地理分布与墙体类型
        二、华北地区明长城地理分布与墙体类型
        三、西北地区明长城分布与墙体类型
    第二节 明长城形制的考古学分析
        一、城墙
        二、壕堑
        三、品字形坑
        四、修筑方式
    第三节 明长城城墙附属设施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一、长城附属设施的遗存
        二、长城外侧附属设施的遗存
        三、长城墙体的等级与考古年代学分析
    小结
第三章 明代墩台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第一节 文献与碑刻记载中墩台的形制与功能
        一、文献所记载墩台的形制
        二、碑刻所载敌台戍守人员、器械的配置
        三、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第二节 明长城敌台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一、空心敌台的类别
        二、敌台及附属设施的组合关系
    第三节 烽火台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一、烽火台及附属设施的类别
        二、火池的遗存
    小结
第四章 明朝北疆屯兵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第一节 北部驻防城堡的层级与形制
        一、镇城
        二、路城
        三、卫城、所城
        四、堡寨
        五、关城
    第二节 驻防城堡及附属设施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一、驻防城堡的平面形制
        二、城堡与附属设施的配置
    第三节 城堡所处地理环境与位置的考古学分析
        一、城堡与山岭的组合关系
        二、城堡与泉水的组合关系
        三、城堡与河流的组合关系
        四、城堡与湖泊的位置关系
        五、城堡与荒漠滩地的位置关系
    小结
第五章 明朝北疆戍卒生活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第一节 明长城沿线铺舍、居址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一、今天津市境明代铺舍遗存
        二、今宁夏境明代铺舍遗存
    第二节 明朝北疆地带水井、水窖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一、明代北疆水窖遗存
        二、明代北疆水井遗存
    小结
第六章 明朝北疆边防遗存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明代北疆边防设施时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防线总体内缩
        二、驻军城堡增加
        三、长城长度增加
        四、修缮的常态化
        五、防御设施的多元化
    第二节 明代北疆边防设施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辽东镇与蓟、昌、山、保四镇的长城形制差异
        二、宣、大、山西三镇与陕西五镇的形制差异
    第三节 明代北疆边防设施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军事因素
        四、民族因素
        五、生态因素
        六、气候因素
        七、地质因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表格
    附录二图版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国内相关研究
        1.1.1.1 清前相关研究
        1.1.1.2 近现代相关研究
        1.1.1.3 当代相关研究
        1.1.2 国外相关研究
        1.1.2.1 苏联
        1.1.2.2 日本
        1.1.2.3 欧美国家
    1.2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缘起
        1.2.2 选题意义
        1.2.2.1 正视金长城在中国长城史中的重要地位
        1.2.2.2 突破原有金长城研究方法的局限
        1.2.2.3 还原金长城对金西北边疆的实际作用与意义
        1.2.2.4 对金长城整体性遗产保护的积极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1.1 史料文献论证与今人研究成果并重
        1.3.1.2 历史演进(时间)与地理分布(空间)相结合
        1.3.1.3 数据的量化比较与空间化综合分析
        1.3.2 创新成果
        1.3.2.1 首次针对金长城全线研究,填补金代长城整体性研究的缺环
        1.3.2.2 通过空间规划布局研究,揭示金长城阶段性形成过程
        1.3.2.3 数据化呈现金长城界壕与军事聚落的空间分布规律,绘制分布地图
        1.3.2.4 提出“界壕”产生原因,揭示金长城防御思想与实际作用
    1.4 论文框架
    1.5 研究内容的相关释义与界定
        1.5.1 长城
        1.5.1.1 长城的渊源
        1.5.1.2 长城的内涵
        1.5.2 金长城
        1.5.2.1 金长城概况与位置
        1.5.2.2 金长城与金界壕的定义辩论
        1.5.3 女真族概况
        1.5.3.1 女真族
        1.5.3.2 女真早期聚落的特点
        1.5.3.3 女真早期的生产组织——猛安谋克
        1.5.3.4 女真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
        1.5.4 相关问题的说明
        1.5.4.1 关于本文涉及到的时间段和疆域范围
        1.5.4.2 金北部疆域范围与军事区划的变化因素
        1.5.4.3 辽金古城的延续性
        1.5.4.4 关于金岭北长城
第二章 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研究
    2.1 “壕”的渊源
        2.1.1 “壕”的出现与发展
        2.1.1.1 “壕”的出现
        2.1.1.2 壕垣相伴
        2.1.2 “壕”在聚落与长城中的防御区别
        2.1.3 长城中的“壕”
        2.1.3.1 前朝长城对壕的使用情况
        2.1.3.2 金长城中“界壕”形制的理解与必然性
    2.2 金长城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2.2.1 金长城界壕防御工程
        2.2.1.1 壕堑与壕墙
        2.2.1.2 马面与女墙
        2.2.1.3 关口
        2.2.2 金长城军事聚落防御工程
        2.2.2.1 边堡
        2.2.2.2 屯兵堡
        2.2.2.3 指挥城堡
        2.2.3 金长城信息传递工程
        2.2.3.1 烽燧
        2.2.3.2 驿铺
    2.3 金长城的军事管理
        2.3.1 金西北疆域行政区划
        2.3.1.1 金的“京”与“路”
        2.3.1.2 金长城与西北疆域政区城市发展的同步性
        2.3.2 金代军事管理制度与机构
        2.3.2.1 中央辅政勃极烈制
        2.3.2.2 都元帅府
        2.3.2.3 枢密院
        2.3.3 金长城的军事管理机构
        2.3.3.1 金初军区设置——都统司、统军司、都统府
        2.3.3.2 金中期的军区设置变化——招讨司
        2.3.3.3 都总管府
        2.3.3.4 猛安谋克
        2.3.4 金长城军事管理职能
        2.3.4.1 招讨司的军事职能
        2.3.4.2 招讨司的民事职能
        2.3.4.3 金长城军事管理的消极作用
    2.4 金长城的军需供应
        2.4.1 粮草的供应
        2.4.2 马匹的供应
        2.4.3 军器的供应
        2.4.4 金军需供应对战争的影响
    2.5 金长城的戍防军
        2.5.1 金朝军队构成总体概况
        2.5.2 金长城戍防军编制
        2.5.3 金长城戍防军构成
        2.5.4 金长城戍防军的组织特点
        2.5.5 金长城戍防军的社会阶层性
第三章 金长城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3.1 金长城整体规划布局的动态形成过程
        3.1.1 “延边长城”——女真人的第一条长城
        3.1.1.1 延边长城的初建
        3.1.1.2 延边长城的增建
        3.1.1.3 延边长城形制
        3.1.1.4 延边长城的实际防御作用
        3.1.2 以上京会宁府为防御中心的建设时期
        3.1.2.1 岭北长城
        3.1.2.2 岭南北线长城
        3.1.3 以金中都为防御中心的建设时期
        3.1.3.1 岭南中线长城
        3.1.3.2 岭南长城中线位置与形制
        3.1.3.3 岭南长城南线
        3.1.3.4 岭南长城南线位置与形制
        3.1.4 支线的修筑与最后的修补
        3.1.4.1 岭南长城南线支线
        3.1.4.2 战争的号角
        3.1.4.3 金长城最后的修补——乌沙堡与乌月营
    3.2 金长城整体规划布局的空间防御特征
        3.2.1 整体规划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2.1.1 金边境的地理形胜
        3.2.1.2 金长城的总体规划中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利用
        3.2.2 整体规划布局的阶段性及其防御格局
        3.2.2.1 以上京会宁府为中心形成的防御格局
        3.2.2.2 以中都大兴府为中心形成的防御格局
        3.2.3 整体规划布局的游牧特征表现
    3.3 金长城整体规划布局的建造特点
        3.3.1 对原有人工防御工程的利用与改造
        3.3.2 各个阶段的工程构筑特征
        3.3.3 金对长城的勘查
        3.3.3.1 金边境的地图绘制
        3.3.3.2 金军事测绘的管理
    3.4 金长城整体规划布局的防御特点
        3.4.1 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多层、网状布局
        3.4.2 界壕的线性防御与军堡的纵深防御相结合
        3.4.3 全线戍守,重点突出
第四章 金长城军事聚落层级性与空间分布研究
    4.1 金长城军事聚落形成阶段特征
        4.1.1 第一阶段——点状防御时期
        4.1.2 第二阶段——线状层次防御时期
        4.1.3 第三阶段——面状层次防御时期
    4.2 不同防御阶段下的长城军事管理
        4.2.1 以金上京为防御中心的阶段
        4.2.2 以金中都为防御中心阶段的重要转变时期
        4.2.3 以金中都为防御中心阶段的完善时期
    4.3 金长城军事聚落的层级性
        4.3.1 军事聚落与管理制度的关系
        4.3.2 军事聚落管理的层级性
        4.3.3 军事聚落分布的层级性
    4.4 金长城军事聚落的空间分布研究
        4.4.1 东北路
        4.4.1.1 界壕范围与军堡空间分布
        4.4.1.2 指挥中心与驻地
        4.4.1.3 各级军堡数量之比较
        4.4.2 临潢府路
        4.4.2.1 界壕范围与边堡分布图
        4.4.2.2 指挥中心与驻地
        4.4.2.3 各级军堡数量之比较
        4.4.3 西北路
        4.4.3.1 界壕范围与边堡分布图
        4.4.3.2 指挥中心与驻地
        4.4.3.3 各级军堡数量之比较
        4.4.4 西南路
        4.4.4.1 界壕范围与边堡分布图
        4.4.4.2 指挥中心与驻地
        4.4.4.3 各级军堡数量之比较
第五章 金长城军堡建筑与其防御特征研究
    5.1 金长城各层级军堡城池规模特征及相关例举
        5.1.1 指挥堡城
        5.1.1.1 指挥堡的特征
        5.1.1.2 路级指挥堡
        5.1.1.3 州级指挥堡
        5.1.2 屯兵堡寨
        5.1.2.1 屯兵堡寨的特征
        5.1.2.2 一般屯兵堡寨(谋克堡寨)
        5.1.2.3 重要屯兵堡寨(猛安堡寨)
        5.1.3 边堡
        5.1.3.1 边堡的特征
        5.1.3.2 障堡
        5.1.3.3 戍堡
    5.2 金长城军堡的量化统计分析
        5.2.1 军堡在各个路级下的数量比较
        5.2.2 军堡在不同界壕距离范围内的数量比较
        5.2.3 军堡空间分布密度比较
    5.3 金长城军堡的防御特征
        5.3.1 军堡的空间分布特征
        5.3.2 军堡的防御性布局特征
结语
附录目录
    附录一 金代帝王年号列表
    附录二 金代大事年表
    附录三 金代战争大事件与长城大事件对比表
    附录四 金北疆行政区划列表
    附录五 金辽行政区划比较表
    附录六《金史》中有关金长城修筑事件汇总
    附录七 东北地区金古城规模分类表
    附录八 金长城军堡分段列表
    附图一金长城在金长城疆域中的位置与布局
    附图二金长城界壕与军堡空间分布图
    附图三金长城在现行政区划内的走势与分布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秦始皇帝陵园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简史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主要发现
        一、建筑遗址
        二、陪葬坑发现概况
        三、陵区墓葬发现概况
        四、其它遗存发现概况
    第四节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概况
    第五节 本选题研究的思路、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秦始皇帝陵区自然环境与文化遗存分布关系
    第一节 秦始皇帝陵区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概况
    第二节 秦始皇帝陵区文物遗存的分布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遗址布局与河道、台源的关系
        二、防洪大坝与陵园的关系
        三、秦陵地宫和地下潜水的关系
        四、K0007陪葬坑和鱼池水系的关系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秦陵地区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关于秦始皇帝陵选址问题的探讨
第三章 秦始皇帝陵建造时间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陵墓的位置与“旁行三百丈”问题
        一、既往关于“旁行三百丈”的解释
        二、上陈村重力异常反映的问题
    第二节 从陵园的设计建造过程看建陵的时间
        一、李斯与陵园的设计
        二、李斯与陵园的建造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遗存反映的时代特征
        一、地宫反映的时代特征
        二、礼制建筑反映的时代特征
        三、陶文内容反映的建筑时间
        四、陶俑制作工艺反映的时代特征
        五、陪葬坑建造方式反映的时代特征
        六、陵园陶窑形状反映的时代特征
第四章 秦始皇帝陵封土研究
    第一节 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度
        一、文献记录与实测封土高度的比较
        二、关于封土高度的测点问题
        三、两千年来水土流失对封土高度影响
        四、关于封土的设计高度与实际建造高度问题
    第二节 封土建筑
        一、秦陵封土礼制建筑问题研究现状
        二、秦陵封土礼制建筑形式
        三、台阶式墙状夯土台及木构建筑的功能
        四、秦始皇帝陵封土建筑形式来源推测
第五章 秦陵地宫水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文献记载与科学测试
        一、关于文献记载
        二、秦陵地宫水银的科学测试
    第二节 汞的发现与应用
        一、水银的一般性能
        二、辰砂在古代的应用
        三、水银在古代的应用
    第三节 水银、外丹黄白术与道教
        一、外丹黄白术
        二、秦汉之际的外丹术
        三、水银与古代墓葬防盗、尸体防腐
    第四节 秦代水银的制造及秦陵地宫水银的问题
        一、秦代水银炼制方法
        二、汞矿分布状况及秦陵地宫水银的来源
        三、秦代水银的产量
        四、秦陵地宫中水银的象征意义
第六章 秦始皇帝陵墓道研究
    第一节 从晋侯“请隧”说起
    第二节 古代墓道发展过程
        一、与墓道相关的概念
        二、墓道发展过程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墓道研究
        一、秦陵墓道名称及陵墓建设过程推测
        二、秦始皇帝陵墓扩
        三、秦陵墓道的数量及位置
        四、秦陵羡道结构推测
第七章 秦始皇帝陵园三出阙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秦始皇帝陵园的三出阙
        一、内外城的城门建筑
        二、内外城之间的三出阙建筑
    第二节 阙、观研究现状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阙与观
        一、先秦时期的阙
        二、先秦时期的观
        三、先秦时期的阙和观的功能
    第四节 秦代阙制对两汉的影响
    第五节 古代阙制演变轨迹
第八章 秦始皇帝陵园的外藏系统
    第一节 先秦陵寝外藏现象的肇始
        一、外藏系统概念的由来
        二、外藏现象的肇始
    第二节 秦始皇帝陵园外藏系统的构成
        一、秦始皇帝陵园陪葬坑的考古发现
        二、秦始皇帝陵园陪葬坑的层次分布及外藏系统的构成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外藏系统的性质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外藏系统对后世的影响
        一、西汉帝陵的外藏系统的构成
        二、西汉诸侯王陵外藏系统的构成
        三、外藏系统的式微
第九章 秦始皇帝陵园排、阻水工程研究
    第一节 地表排水系统
        一、水文环境概况
        二、防洪堤—五岭遗址
        三、引流管道
    第二节 秦始皇帝陵地宫阻排水系统
        一、“穿三泉”与地宫建设研究回顾
        二、陵地宫地下阻排水系统的发现
        三、阻排水系统功能分析
        四、地下阻排水系统与秦代工程技术的发展
        五、阻排水系统的成效
第十章 皇帝理念下的秦始皇帝陵园
    第一节 既往研究概况
    第二节 陵园设计理念的探讨
        一、皇帝概念的产生
        二、皇帝心目中的帝国蓝图
        三、秦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第三节 陵园设计理念的体现
        一、宫中以水银摸拟帝国的疆域版图
        二、封土显示了天下独尊的皇帝气概
        三、陵园城垣象征帝国的都城
        四、礼制建筑反映了最高等级
        五、外藏系统显示的是帝国的管理机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河北省测绘局制成第一座35米测量钢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考古学研究[D]. 赵里萌. 吉林大学, 2019(03)
  • [2]考古学视野下明代北部边防设施遗存研究[D]. 李小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D]. 解丹. 天津大学, 2012(08)
  • [4]秦始皇帝陵园相关问题研究[D]. 段清波. 西北大学, 2007(05)
  • [5]河北省测绘局制成第一座35米测量钢标[J]. 本刊通讯员. 测绘通报, 1976(01)

标签:;  ;  ;  ;  ;  

河北省测绘局制定首个35米量钢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