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人格因素在宋庆龄思想转变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峰,王宏[1](1996)在《试论人格因素在宋庆龄思想转变中的作用》文中指出试论人格因素在宋庆龄思想转变中的作用王玉峰,王宏宋庆龄同志七十年如一日,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做出了无可取代的特殊贡献。这与她的政治思想的伟大转变是分不开的。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她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超人的勇气和智慧、坚定独立的行为方式、善恶分明的...
王冬雪[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吕晶[3](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朱蓉蓉[4](2010)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民间外交源自于近代国民思想的兴起与民族国家观念的更新,既是“外邦逼之、异种残之”的产物,又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它伴随着西方人民主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于清末输入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间外交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发挥着政府外交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清末到民初,我国民间外交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外交受挫,促进了民间外交的复兴,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民间外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悬殊,迫使中国政府必须积极争取外国的同情与援助。国际形势的恶化以及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困难重重,使得民间外交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外交形式,促使了抗战时期民间外交高潮的到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支持,我国各界纷纷开展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举国一致、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全国各界上下齐心、奋力争取国际社会援华制日,民间外交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后中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形成其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中共积极调整其外交策略,以适应战时外交之需,并对民间外交的开展作出具体指示。战时中共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友人、国际组织、国外新闻界以及美国政府等的交往。作为中共民间外交前沿的长江局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南方局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民间外交窗口的延安,也在中共民间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时中共民间外交虽困难重重,但对中共扩大对外交往、逐步走上国际舞台起到积极作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对战时政府外交的艰难,改变了其外交策略,采用官方斡旋与民间外交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利用舆论宣传的力量,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另一方面,派遣以宋美龄为代表的高层人物以私人身份访美,积极从事外交斡旋。此外,还利用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等半官方社团积极从事民间外交活动。国民政府的民间外交活动,是对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有力地配合了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开展,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事业的同情与支持。在国际形势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名流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利用自己手中的人脉资源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广泛开展民间外交。以宋庆龄、陶行知、张彭春等为代表的社会名流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主张,吁请各国政府和民众共同抵制法西斯的侵略,体现了社会精英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侨界、红十字会、宗教界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在政府外交受挫的时候,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团体优势,在海外开展主题鲜明的民间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为帮助政府争取海外援助和支持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外交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力地弥补了官方外交的不足,为祖国的抗战争取了大量的援助,同时还加深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民间外交的作用愈益凸显。作为我国整体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外交必将呈现空前活跃、多彩纷呈的崭新局面。
宋敏[5](2018)在《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戏剧具有提升儿童审美能力、塑造儿童优良品格的功能。中国儿童戏剧近百年的发展史能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1919年至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纵轴上以1919——2010年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探索对象,力图用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近百年的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本论文由绪论与九个章节组成。绪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儿童戏剧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什么是儿童剧?本文的定义为:专门为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艺术。其内涵有三:一是以儿童为对象,也就是儿童为主要观众群体;二是演出内容与演出方式要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是演出主体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或者两者共同演出。在上述定位之下,可以将儿童戏剧的涵盖范围扩大到:只要其出发点是为儿童服务,那么一切反映儿童生活并为儿童所接受和欣赏的都可称为儿童戏剧,如戏曲、歌舞剧、童话剧、课本剧等。儿童戏剧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游戏性等艺术特征。第二章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儿童观念中,儿童是父母的所属品,是缩小的成人,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1915年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将儿童从父母的从属地位中解救出来,儿童作为独立的人被尊重,确立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新的儿童观。在这种儿童观的观照下,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陈伯吹等有识之士开始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戏剧研究或创作。第三章中国儿童歌舞剧鼻祖——黎锦晖及其创作。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共计12部,在作品中宣扬爱的教育、美的追求,呈现唯美主义与平民主义两种审美特征,影响广泛。除此之外,黎锦晖对国语运动的推行及演艺人才的培养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四章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数量众多的儿童剧团是战争时期儿童戏剧创作与传播的主要载体,本时期的儿童戏剧内容主要以宣传民众、鼓动抗战、配合政治任务为主要目的,对发动民众、宣传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此时期多数剧作制作粗糙,思想传达的急迫感压倒了对艺术表达的追求,内容政治化、概念化、标语化、公式化,尽管剧目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者无几。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此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剧作,作品内容多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重建新生活的理想以及对新生活投入的热情为主,凸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剧作叙事技巧较战争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完善。由于政治标准第一的影响,剧作存在时代烙印明显,人物僵化、题材狭窄等缺陷。老舍的童话剧《青蛙骑手》、《宝船》,刘厚明的《小雁齐飞》、王镇的《枪》是此时期代表作。第六章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任德耀的创作代表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创作的《马兰花》、《魔鬼面壳》等儿童剧是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影响深远。其剧作内容在展现真善美的同时注重思辨内涵。任德耀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特质影响了一批后来的儿童剧作者,欧阳逸冰的《闪烁吧,繁星》、《红蜻蜓》及秦培春的《雁奴莎莎》、《白马飞飞》等都是在其影响下而创作的优秀剧作。第七章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戏剧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叙事内容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传统与变革、城市与乡村、伟大与平凡等多重“二元”化格局。教师与学生的对立促成新教师形象的诞生;传统与变革的对立折射出新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呈现出剧作家对乡村儿童的关注,折射出这时期的“以全体儿童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关怀。伟大与平凡的对立促成了“伟人”题材的平视视角,开创了以儿童戏剧的样式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道路。第八章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香港、澳门、台湾的儿童戏剧是中国儿童戏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十分重视儿童戏剧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中小学戏剧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广泛。港澳台地区受欧美教育戏剧理念影响较大,儿童戏剧的民间剧团十分活跃,他们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培训和巡演;学校戏剧节、戏剧比赛、中小学开设戏剧课、中小学戏剧师资的培训等等都为港澳台地区的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第九章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蓬勃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演出十分频繁。互动剧增多。儿童剧剧场的表现形式被高度重视,呈现规模化、多样化、娱乐化特征。但同时,原创剧本较为贫弱,儿童戏剧的经济消费性质更趋明显,文学性被忽略,娱乐性被强化,教育性被忽略。
于晓洋[6](2016)在《宋庆龄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庆龄是我国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杰出领袖,更是最早探索妇女解放道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宋庆龄一生提出过许多关于妇女解放、保护妇女权益的宝贵思想和理论,她用毕生践行着她的信念,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通过不懈的努力将妇女解放理论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活动,推动着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撰写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以宋庆龄的妇女解放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她的妇女解放思想的产生原因、理论来源,归纳总结出她的妇女解放思想主要内容,以此阐明她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事业的思想。第三部分以宋庆龄开展有关妇女解放的具体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对二次护法及北伐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她所从事的妇女工作进行梳理,阐明她在践行其妇女解放思想的同时如何具体推动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不断发展。第四部分则是重点论述宋庆龄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宋庆龄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为中国的妇女事业付出了一切,做了大量的妇女解放工作,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成为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宋庆龄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她的妇女工作经验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决妇女问题提供借鉴,她宝贵的妇女解放思想应该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陈怡[7](2019)在《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以语文学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拥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国家,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的重心。人本身具有创新的本性,但是由于外在条件不适合,人创新的本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中段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期,所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一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凭借学科优势,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但由于各方面的不足,至今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教育问题。本研究试图在先前学者有关创新思维培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获取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发现在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偏向学生聚敛思维的养成、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内容限制学生思维扩展、教师课堂评价妨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四大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倾向低层次认知目标、情意目标不受重视;教学方法单一化、课堂讨论形式化、情景创设无趣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内容局限化;教师否定性评价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生成、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反馈不到位。经过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认识不到位、教师自身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针对以上问题及其成因,本研究对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以下改进策略:端正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认识;教师提高自身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增加教学目标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比重;采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养成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载体;增强教学评价科学性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沈亮[8](2016)在《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文中指出黎照寰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其人生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相继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常务次长、交通大学校长、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会长、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董事长、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协副主席,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位值得纪念与研究的风云人物。黎照寰的一生历经坎坷,精彩纷呈。他早年接触进步思想,在清政府无故取消其留学资格后,与之坚决斗争,此后远渡重洋,参加革命;他曾撰写《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中国国民党政策》等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在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任职,但无意发展仕途,转而投身教育事业;他在担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兼容并包,锐意改革,一手开创了建国前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时代精英特有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参与了当时社会的多个重要团体组织,在近代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服务、宗教慈善等方面都有所作为;晚年的黎照寰选择留在新中国,通过在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努力实现其爱国理想;他的人生经历是近代历史人物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黎照寰的个人成长背景,之后结合时代特征阐述其参加革命与从政的活动,分析其革命思想,并将其着作与戴季陶的着作进行比较。黎照寰是建国前交通大学“黄金时期”的缔造者,自1929年来到交通大学后,他连续14年执掌交大,这段校长生涯是其人生的巅峰时刻,他的教育思想理念成熟,成绩斐然,且具有抗日爱国情怀。黎照寰热衷民国社会活动,曾担任多项重要的社会职务,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思想和主张。1949年政权鼎革之际,黎照寰选择走向新中国,积极参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政协工作,继续弘扬传承孙中山的精神。黎照寰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与诚挚的社会主义者,同时他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这些特质使得黎照寰能在中国近代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敏锐地把握时代机遇,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施展才华,虽不时受到时局的困扰,却依然与时俱进,奋勇前行。黎照寰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人生轨迹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精英活动的一个缩影,他的兴奋与激进、彷徨与无奈都是时代的反映。
董慧[9](2016)在《抗战动员视野下女性主体意识的研究》文中提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一场滔天浩劫。这场战争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国人纷纷起来扞卫国土,妇女也不例外,她们以自己的方式,投身抗日救亡洪流之中,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倾尽全力。抗日战争,唤醒了妇女们的家国意识,为挽救民族,中国妇女们自觉地发挥社会主人翁精神,直接参与和支援抗战。在全民动员下,各界妇女或自主创办各种支援抗战的组织和刊物,或踊跃参战,或做救助支援工作。她们以女性的方式,尽自己的力量,参与这场救亡战争,形成全民抗战的局而。为更好地动员妇女参加抗战,同时也回应妇女界进步人士要求给予妇女们以各种权利的主张,各级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种政策规章,给予妇女政治、经济、文教和婚姻等方面的自主权,实现男女平等,以解放妇女,激发她们的抗战积极性。随着实施工作和宣传的逐步深入,妇女们的权利意识得到觉醒和加强,敢于同侵犯她们权利的行为作斗争,坚决扞卫她们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中国女性在抗战动员中女性主体意识逐步觉醒,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抗战动员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女性主体意识如何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而兴起;其次,精英女性的主体意识在抗战中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再次,普通女性的主体意识在抗战动员中逐步觉醒,焕发出抗日救亡的高涨热情;最后,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特点、进步意义及局限性。中国的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唤醒,民族意识和权利意识在逐步加强,她们在主体意识的作用下解放了国家的同时也在解放自身,在促进自身进步的同时为民族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只是,受时代和传统的影响,女性社会角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并不尽如人意。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得到发展。
赵小波[10](2012)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程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是指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妇女问题的实践过程;第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还指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解决中国妇女问题进程中形成的新理论和新经验。因此,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具体实践又包括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其中国化提供了基础。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了较早的宣传。但其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且对马克思妇女观的介绍极其零散,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甚微。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入中国,加之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接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分析、探讨中国的妇女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政党的名义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决议》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削和压迫妇女的本质,明确提出了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才能真正解放妇女,发出了“妇女解放要在社会主义的社会,才得完全实现”的呐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妇女解放思想的遵循,是在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分析中国的妇女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确立。从建党初期到大革命失败的几年间,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一,找到了妇女运动的主体力量,即广大的劳动妇女;第二,找到了妇女运动最现实的途径,即动员妇女参加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将其发展,促进其本土化、中国化。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解放谁?靠什么解放?担负什么角色?在“解放谁”这个问题上,发现了妇女运动新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中国受压迫最深的群体——农妇。在“靠什么解放”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最好的政权形式——苏维埃。苏维埃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来保障妇女权益,使广大农村妇女走出了家庭,走入了革命、走向了解放。苏维埃成为了解放妇女的利器。在“担负什么角色”的问题上,农村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表明:妇女已经成为决定革命胜败的力量。实践已经证明了让妇女走出家庭、走向革命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而让妇女回到家庭,回去充当“贤妻良母”则只能是倒退。抗日战争时期,只有求得民族解放,妇女才能得到解放是妇女运动的核心思想。国共两党在此问题上一度达成共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妇女组织的建立,形成了妇女运动的合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参加社会生产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的思想。广大妇女在生产的过程中去求得男女的平等。生产求平等,既是对封建传统的颠覆,更是对妇女“回家论”的否定。反击妇女“回家论”的过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任务,自然少不了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妇女干部培养思想的系统化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民主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应有题中之义。在苏区、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一部分妇女曾享受过民主带来的喜悦。但这毕竟是一部分妇女的、一定区域内的“小民主”。在民族解放已经完成的背景下,中国妇女呼唤实现真正的“大民主”。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妇女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来争取和平和民主。而在解放区,妇女不仅享有民主,更为重要的是,她们用行动回答了“女人能干什么”。解放区妇女在土地改革中发挥了自己的巨大作用,再次证明了妇女作为“人”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她们为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奋斗着,继续回答着“该干什么”的问题。
二、试论人格因素在宋庆龄思想转变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人格因素在宋庆龄思想转变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及相关文献资料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民间外交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抗战前民间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
一、清末民间外交的开启 |
二、民初民间外交的发展 |
第二节 局部抗战时期的民间外交 |
一、政府外交的受挫 |
二、民间外交的复兴 |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内环境的变化 |
二、国际环境的演变 |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活动 |
第一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 |
一、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
二、美英对华政策的转变 |
三、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 |
第二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重要阵地 |
一、民间外交的前沿 |
二、民间外交的窗口 |
第三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的主要活动 |
一、与国际友人的往来 |
二、与国际民间组织的联络 |
三、对国外新闻界的争取 |
四、与美军观察组的交往 |
五、对在华日人的统战工作 |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导的民间外交活动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 |
第二节 战时的国际宣传 |
一、战时对外广播宣传 |
二、国际宣传处与战时国际宣传 |
三、驻外使馆与战时国际宣传 |
第三节 "夫人外交"的成功开展 |
一、宋美龄的对外广播宣传 |
二、宋美龄对美政府的民间外交 |
三、宋美龄对美民众的民间外交 |
第四节 半官方社团的民间外交 |
一、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
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
三、中缅文化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时期社会名流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 |
第一节 宋庆龄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呼吁国际联合,支持中国抗战 |
二、建立"保盟",争取国际援助 |
第二节 陶行知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参加国际会议,谴责日本侵略 |
二、多方奔走宣传,呼吁援华制日 |
三、号召侨界团结,支持祖国抗战 |
第三节 张彭春等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张彭春的民间外交活动 |
二、其他人士的民间外交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战时期民间团体开展的外交活动 |
第一节 华侨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积极募捐,为抗战提供经济支援 |
二、开展爱国外交,促成国际援华运动 |
第二节 红十字会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争取国际红十字会和海外侨胞经济援助 |
二、联系国际援华医疗队,共同开展救助 |
第三节 宗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回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二、天主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三、佛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儿童戏剧的定义 |
第二节 儿童戏剧的特征 |
第三节 儿童戏剧的功能 |
第二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儿童剧 |
第二节 从“儿童”的发现到新的儿童观确立 |
第三节 筚路蓝缕的拓荒者 |
第四节 时代特征 |
第三章 黎锦辉与儿童歌舞剧 |
第一节 黎锦晖与他的儿童事业 |
第二节 儿童歌舞剧的开创 |
第三节 黎锦晖的贡献 |
第四章 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 |
第一节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运动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一节 新时代主旋律儿童剧的崛起 |
第二节 老舍的《宝船》和《青蛙骑手》 |
第三节 刘厚明和《小雁齐飞》 |
第四节 王镇和《枪》 |
第六章 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 |
第一节 任德耀生平及其创作 |
第二节 任德耀剧作的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
第三节 任德耀的影响 |
第七章 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 |
第一节 新时期儿童戏剧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现实生活题材剧的新形象 |
第三节 童话剧中的新境界 |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新视角 |
第五节 从儿童戏剧到儿童电影 |
第八章 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澳门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台湾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九章 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 |
第一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略 |
余论 |
附录一:1919年—2010年儿童戏剧剧目一览表 |
附录二:1919 年—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理论专着书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宋庆龄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宋庆龄的妇女解放思想 |
2.1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产生的条件 |
2.1.1 时代背景 |
2.1.2 个人成长经历 |
2.2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女权主义 |
2.2.2 三民主义 |
2.2.3 马克思列宁主义 |
2.3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
2.3.1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一部分” |
2.3.2 “妇女必须自己争取解放” |
2.3.3 “妇女应有世界眼光” |
2.3.4 “妇女要广泛的参加社会生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宋庆龄推动妇女解放的主要实践活动 |
3.1 宋庆龄在第二次护法及北伐时期的妇女解放实践活动 |
3.1.1 组织女界“出征军人慰劳会” |
3.1.2 敦促国民政府重视任用女职员 |
3.1.3 成立“国民党红十字会” |
3.1.4 创办各类妇女培训班 |
3.2 宋庆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解放实践活动 |
3.2.1 创建“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 |
3.2.2 设立“保卫中国同盟妇女促进会” |
3.2.3 成立“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 |
3.2.4 组织召开中外妇女联合会议 |
3.2.5 发起组织香港中国妇女慰劳分会 |
3.3 宋庆龄在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妇女解放实践活动 |
3.3.1 积极推进妇女儿童福利事业 |
3.3.2 支持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
3.3.3 致力亚洲妇女解放事业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宋庆龄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当代启示 |
4.1 宋庆龄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 |
4.1.1 加强了妇女解放思想的启蒙 |
4.1.2 促进了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 |
4.1.3 推动了民族革命的历史进程 |
4.2 宋庆龄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当代启示 |
4.2.1 号召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
4.2.2 坚持贯彻男女平等政策 |
4.2.3 增强妇女保护执法力度 |
4.2.4 积极发挥妇女组织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以语文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小学生创新思维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与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关联 |
第三节 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相关理论依据 |
第二章 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研究 |
第二节 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凸显的问题 |
第三章 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认识不到位 |
第二节 教师自身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
第三节 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有待提高 |
第四章 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端正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认识 |
第二节 教师提高自身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 |
第三节 增加教学目标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比重 |
第四节 采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养成的教学方法 |
第五节 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载体 |
第六节 增强教学评价科学性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革命与从政 |
第一节 投身革命的原因 |
一、家庭背景 |
二、启蒙教育 |
三、留学经历 |
四、孙中山的引领 |
第二节 海内外的革命斗争 |
一、在美国的斗争 |
二、革命金融家 |
三、东江遇险 |
第三节 黎照寰的革命思想 |
一、黎照寰着书的历史背景 |
二、黎照寰书中的革命观 |
三、与戴季陶主义的比较 |
第四节 铁道部的从政经历 |
一、重返政坛的原因 |
二、履职实绩 |
三、时局制约下的转行 |
第二章 开创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 |
第一节 黎照寰的治校理念 |
一、交通大学的早期历史 |
二、治校理念 |
三、现实的困境 |
第二节 黎照寰的改革措施 |
一、行政管理改革 |
二、院系学科改革 |
三、招生教学改革 |
四、基础设施的扩充 |
第三节 黎照寰的创新举措 |
一、提高声誉:顶尖学者访校 |
二、扩大影响:举办重要会展 |
三、国际知名:拓展海外交流 |
四、培养精英:德、智、体全面发展 |
第四节 抗日救亡中的斗争与无奈 |
一、组织抗日斗争 |
二、理智研判与应对 |
三、“孤岛”治校的艰辛 |
第五节 黎照寰的教育思想 |
一、黎照寰的治校成就 |
二、“教育强国”的理念 |
三、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
四、“振兴国家”的责任 |
第三章 黎照寰的社会活动 |
第一节 筹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
一、筹建同盟的背景 |
二、筹建同盟的活动 |
第二节 在上海社会的救亡活动 |
一、上海市地方协会的活动 |
二、国际问题研究会的斡旋 |
三、黎照寰的外交观 |
第三节 黎照寰的文化活动 |
一、创立中山文化教育馆 |
二、主持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 |
三、黎照寰的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黎照寰的宗教事业 |
一、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 |
二、宗教事业的国际交流 |
三、黎照寰的宗教观 |
第四章 建国后的活动与思想 |
第一节 留在大陆的原因 |
一、与旧政权的决裂 |
二、主观因素 |
三、客观因素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活动 |
一、执掌之江大学 |
二、支持“抗美援朝” |
三、推进公私合营 |
四、参与“三自”爱国运动 |
五、加入中苏友好协会 |
第三节 在人民政协的工作 |
一、亲力亲为,尽心履职 |
二、科学分析与研判 |
三、对政协工作的思考 |
第四节 传承孙中山的精神 |
一、与宋庆龄并肩协作 |
二、怀念与感悟 |
第五节 晚年的思想转变 |
一、自身思想的转变 |
二、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
三、期待与无奈 |
第六节 黎照寰与竺可桢之比较 |
一、黎照寰与竺可桢的交集 |
二、影响人生的求学历程 |
三、功勋卓着的治校业绩 |
四、殊途同归的爱国信念 |
结语 |
附录 黎照寰生平及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报纸资料 |
三、期刊杂志 |
四、着作 |
五、研究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抗战动员视野下女性主体意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相关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抗战动员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兴起 |
一、传统社会中中国女性的地位 |
二、近代民族危机下的苦难遭遇 |
三、抗战动员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唤醒 |
(一) 政府层面对抗战动员女性主体意识的认识与鼓励 |
(二) 精英人士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认识与行动 |
(三) 普通民众对女性主体意识的理解与响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抗战动员与精英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 |
一、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的构建和运行 |
(一) 全国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 |
(二)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
(三) 中苏文化协会妇女委员会 |
二、妇女报刊的创办 |
(一) 《中国妇女》 |
(二) 《妇女生活》 |
(三) 《现代妇女》 |
三、中国女性的国际形象 |
(一) 宋庆龄与保盟 |
(二) 宋美龄访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战动员与普通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
一、妇女参政 |
二、妇女就业 |
三、妇女教育 |
四、妇女婚姻自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战动员视野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评析 |
一、抗战动员视野下女性主体意识的特点 |
二、抗战动员视野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进步性 |
三、抗战动员视野下女性主体意识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程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初渐中国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妇女问题的关注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妇女问题的基本观点 |
2.1.2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妇女解放的主要观点 |
2.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2.2.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条件 |
2.2.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 |
2.2.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途径 |
2.3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观 |
2.3.1 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 |
2.3.2 妇女解放运动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 |
2.3.3 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行无产阶级革命 |
2.3.4 妇女解放的主体力量是广大劳动妇女 |
小结 |
第3章 建党初期及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
3.1 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 |
3.1.1 中共成立初期对妇女问题的研判及实践活动 |
3.1.2 中共对女权运动及基督教妇女运动之把握 |
3.2 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的先锋和基础 |
3.2.1 行动的年代:劳动妇女运动的勃兴 |
3.2.2 理论的认识: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的先锋和基础 |
3.3 国民革命是妇女唯一的生路 |
3.3.1 妇女与国民革命:国共两党的共识 |
3.3.2 妇女与国民革命:社会各界的认识 |
3.3.3 妇女与北伐战争:妇女获取生路的尝试 |
小结 |
第4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
4.1 农妇乃最积极的革命参加者 |
4.1.1 发现农妇:早期农妇运动的贡献 |
4.1.2 解放农妇:中共农妇运动方针的演变 |
4.1.3 剖析农妇:毛泽东对农妇运动的贡献 |
4.2 苏维埃政权是解放妇女的利器 |
4.2.1 苏区妇女地位的改变 |
4.2.2 妇女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 |
4.3 妇女应到社会中去 |
4.3.1 妇女“回家论”沉渣泛起 |
4.3.2 围绕妇女“回家”与“离家”的论战 |
4.3.3 论战的意义 |
小结 |
第5章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
5.1 只有求得社会解放与民族解放,妇女才能得到解放 |
5.1.1 基本保障:建立妇女统一战线 |
5.1.2 重要条件:改善妇女生活 |
5.2 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
5.2.1 顺流:动员妇女参加生产事业 |
5.2.2 逆流:鼓吹妇女回到家庭中去 |
5.3 没有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要开展妇女运动是不可能的 |
5.3.1 妇女干部培养的途径 |
5.3.2 妇女干部培养的内容 |
5.3.3 妇女干部培养的目标 |
小结 |
第6章 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
6.1 没有民主的政治,就得不到真正的妇女解放 |
6.1.1 民主是妇女解放的题中应有之义 |
6.1.2 民主是争取来的 |
6.2 妇女在反封建的土地改革中是一个重要力量 |
6.2.1 动员:中共发动妇女参加土地改革 |
6.2.2 行动:妇女在土地改革中的伟大作用 |
6.2.3 变迁:妇女通过土地改革获得一定解放 |
6.3 建设新中国,应是今后中国妇女运动的中心任务 |
6.3.1 妇女在复兴与建设富强新中国过程中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
6.3.2 妇女迎接新中国的建设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试论人格因素在宋庆龄思想转变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人格因素在宋庆龄思想转变中的作用[J]. 王玉峰,王宏. 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4]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 朱蓉蓉. 苏州大学, 2010(06)
- [5]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D]. 宋敏. 上海大学, 2018(02)
- [6]宋庆龄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活动研究[D]. 于晓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7]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以语文学科为例[D]. 陈怡. 聊城大学, 2019(01)
- [8]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D]. 沈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9]抗战动员视野下女性主体意识的研究[D]. 董慧. 安徽大学, 2016(10)
- [10]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程研究(1921-1949)[D]. 赵小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