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竹地下茎对创伤的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田恬[1](2009)在《绞股蓝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条件优化》文中认为绞股监(Gynostemm apentaphyllum(Thunb) Makino)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绞股蓝属Gynostemma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绞股监主要含有绞股蓝皂甙、黄酮、多糖、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绞股蓝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有效保护心、脑、血管和肝脏、调节免疫和抗诱变等;绞股蓝在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和消除自由基的同时,还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抗溃疡、抑制胆结石形成和调节内分泌活动,市场需求量较大。在药用植物研究领域中,利用诱导培养毛状根的方式进行培育新品种、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实验主要分析了农杆菌类型、外植体类型、菌液浓度、浸染时间、预(共)培养时间、AS的浓度和除菌培养基的种类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还分析了培养基类型和培养基中碳源对毛状根生长量的影响,建立了绞股蓝毛状根的诱导体系,同时对毛状根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为绞股蓝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实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A4和R1601进行试验,根据毛状根诱导率高低,得出诱导绞股蓝毛状根较适合的农杆菌是A4菌株。对外植体(叶片、叶柄、茎段)进行筛选,得出幼嫩的,较成熟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比较合适。2.菌液浓度的高低对绞股蓝毛状根的诱导影响很大。通过对A4农杆菌的OD600的值为0.2、0.4、0.6、0.8、1.0进行实验,得出毛状根诱导率最高的是OD600为0.8,其诱导率为75%。3.通过预培养天数、共培养天数、浸染时间进行实验,得出最适合绞股蓝诱导毛状根的条什是:绞股监不经过预培养,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8.4%;最佳共培养天数为2天、浸染外植体的最佳时间为10min。4.乙酰丁香酮(AS)对植物毛状根的诱导影响很大。但是不同的植物,在共培养基中和浸染时添加AS的最适浓度不一致。本实验结果表明,毛状根的诱导率随着AS的浓度的增加早先逐渐增加后减小的趋势。AS浓度为100umol/L时,其诱导率最高,为79.7%。AS浓度为400umol/L时,比不加AS的毛状根诱导率高,但浓度太高对外植体叶片的伤害较大,后期外植体很容易褐化,使毛状根的诱导率相对降低。5.经过共培养后的受体叶片在MS+500mg/L头孢噻腭钠(Cef)培养基中培养的效果不如在MS+300mg/L羧苄青霉素(Cab)中培养。在Cab中培养出根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而在Cef中则要11天左右,比在Cab中培养出根时间晚4天左右。三周后在Cab中毛状根的诱导率高达85%左右,而在Cef中仅有51.72%。因此,更合适的除菌培养基是MS+300mg/L羧苄青霉素。6.PCR检测结果证明,Ri质粒的T-DNA已整合到绞股蓝毛状根基因组中。7.在不同培养基类型中培养,绞股蓝毛状根的生长情况差异较大。从总体上来看,MS、1/2MS培养基较有利于绞股蓝毛状根的生长。其中1/2MS培养基是几种培养基中鲜重增加倍数最多的一种,增加了9.71倍。8.在1/2MS培养基的基础上,改变碳源种类,添加的质量不变,30g/L,结果表明,糖类为蔗糖,毛状根的生长最好,毛状根的鲜重可以增加约10.62倍。
吴涛[2](2008)在《金丝慈竹(Bambusa emeiensis ‘viridiflavus’)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丝慈竹是一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绿化竹种。本文重点对其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各阶段进行研究,并针对愈伤组织发生、发育及分化的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适合愈伤组织培养的基本条件为:MS培养基,蔗糖浓度30g·L-1,无菌丛生芽体系繁育出的无菌幼芽作为外植体,100mg·L-1抗坏血酸作为抗褐化剂。②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配方为MS+2,4-D5mg·L-1+BA1mg·L-1。根据结果分析,以无菌幼嫩芽体作为原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时,愈伤组织由顶端分生组织衍生出的位于原形成层外围的初生分生组织在活跃的分裂过程中产生。诱导阶段结束后可以得到以下三种类型的愈伤组织:I型愈伤组织,浅黄色或浅黄绿色,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密集的颗粒状,含水率低。显微观察显示,其细胞排列紧密,多数为圆形或近圆形,细胞壁薄,通常有很大的细胞核,细胞质浓厚,含有丰富的胞间质。II型愈伤组织,灰白色或者浅褐色,质地柔软,粘性,易褐化,含水率高。显微观察显示,其细胞排列松散,多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细胞核不明显,基本偏于细胞的一侧,细胞质较稀薄,有大液泡,少量的胞间质。III型愈伤组织,白色或者半透明,含水率极高,柔软分散。体视镜下观测,此类愈伤组织多数由发亮的葡萄状的细胞团组成。③对健康的I型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培养,筛选出其最优的增殖培养激素配比:MS+2,4-D3mg·L-1+BA0.2mg·L-1+NAA0.5mg·L-1。增殖后的I型愈伤组织,细胞壁非常薄,细胞质浓厚,细胞器含量丰富,细胞内无大液泡,只有分散的小液泡。④诱导I型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优配方为:MS+6-BA5mg·L-1+NAA0.2mg·L-1。⑤再生植株生根的最优配方为:MS+6-BA0.5mg·L-1+NAA1mg·L-1+IBA0.1mg·L-1。
于芬[3](2005)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韧皮部结”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光学显微技术、电镜技术及细胞化学研究方法,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 H.de Lehaie)“韧皮部结”发育解剖学、细胞化学及其主要生理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在光镜下观察,“韧皮部结”位于节部韧皮部分叉处,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并以此为据将“韧皮部结”的发育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形成期、发育期和成熟期。 在“韧皮部结”发育分化过程中,大部分“韧皮部结”细胞的液泡破裂,细胞质选择性自溶,细胞核消失,“韧皮部结”中成熟细胞内仅剩部分线粒体、质体和内质网等沿细胞壁边缘化分布;具有珠光壁结构,胞间连丝存在分枝现象,且在胞间连丝孔口的周围有胼胝质的沉积。这些变化与筛管分子的相似,但成熟的“韧皮部结”中仍存在正在分化和具分生特点的细胞,并且细胞间胞间连丝的频率增加,胞间连丝直径介于筛孔和一般胞间连丝之间。所以“韧皮部结”由大量变形的筛管分子叠生而成。细胞化学研究表明:随着“韧皮部结”的发育,细胞钙库由胞外向胞内转移,Ca2+启动了“韧皮部结”细胞的分化,并起到调节“韧皮部结”功能的作用;在“韧皮部结”分化过程中,“韧皮部结”细胞的质膜、细胞核及胞间连丝上始终都具有较高的Ca2+-ATP酶活性,表明“韧皮部结”频繁的胞间共质体运输和活跃的代谢功能;“韧皮部结”发育过程中始终只存在可溶性多糖,是有机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根据“韧皮部结”发育解剖学和细胞化学变化,“韧皮部结”可能是韧皮部在物质运输中的中转泵动结构,主要进行分流、短距离运输,并在物质运输中起到贮蓄池和压力泵的作用。
田兵[4](2002)在《芦荟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利用DEAE-cellulose 52和SephedexG 75层析法结合凝集活性检测从三种主要药用芦荟中分离提取了能够强烈凝集兔红细胞的凝集素Lec1、Lec2和Lec3。SDS-PAGE电泳分析并经过糖蛋白显色反应鉴定为为单体糖蛋白,分子量分别为23kDa,26kDa和23kDa。其中库拉索凝集素和中华芦荟凝集素的凝集作用较强,相对活性为204.8(HA/mg)。芦荟凝集素对A型红细胞具有相对明显的凝集作用,对B型和AB型红细胞的凝集作用较弱,对O型红细胞均没有凝集作用。这种特异性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糖基的不同有关。研究表明三种凝集素的糖基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构成,Lec3糖基中还含有部分岩藻糖。糖抑制实验表明只有Lec3能够被麦芽糖抑制,其他两种凝集素的活性均不能被各种测试糖所抑制,Lec3为首次报道的凝集活性能被麦芽糖抑制的芦荟凝集素。三种凝集素在pH2~8的范围及40℃以下比较稳定。而且芦荟凝集素的活性不需要二价金属离子的存在。利用体外动物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实验研究了芦荟凝集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凝集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K562的生长,Lec3的抑瘤活性(IC50值为1.418mg/ml)高于Lec1(IC50值为4.193mg/ml)和Lec2(IC50值为2.305mg/ml),而对体细胞成纤维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动物体内实验和病理组织切片分析表明芦荟凝集素能够显着抑制腹水癌Hca-f实体瘤,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芦荟凝集素抗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芦荟凝集素通过对肿瘤细胞表面受体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限制肿瘤组织的侵袭和转移。同时作用于与肿瘤细胞的芦荟凝集素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活性,通过自体免疫功能来抵御肿瘤细胞的侵入。 本研究利用分别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化学模型体系研究比较了不同品种芦荟提取物的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进一步利用硅胶柱结合薄层层析法和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从短叶芦荟叶子中首次分离了具有较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6.01%和38.98%)的成分FA,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质谱等仪器分析结果推断出该活性成分的分子结构为8-C-吡喃葡萄糖-2-[2-羟基]-丙基-5-甲基-7-羟基对氧萘酮,它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芦荟大黄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并根据分子结构推测了FA清除自由基的可能机制是通过萘酮环上的7位酚羟基、2位上的醇羟基可与自由基分子发生抽氢作用,形成较稳定的自由基;C2-3位上的双键同羟基自由基反应产生加合物,直接清除羟自由基。通过体外红细胞氧化模型探讨了FA对自由基诱导的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利用不同生长阶段的大鼠体内实验研究了FA对机体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的FA能够抑制细胞膜的芦斧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过氧化损伤(半抑制量ICS。为o.856m岁ml,ICS。是指对红细胞溶血抑制率达到50%时所需的样品浓度,浓度越小表示抑制能力越强),对细胞的保护作用高于vc(IC50为l.4lm留ml)和芦荟大黄素(ICS。为1.57mg/ml);FA能够降低老龄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MDA)并且防止体内抗氧化酶(S OD和CPx)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恢复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时实验结果表明,FA对正常体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 用琼脂扩散法对不同品种芦荟的不同组织(叶皮和叶肉组织)提取物进行了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皮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程度的抑菌活性并与葱醒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性,而叶肉提取物则几乎没有抑菌效果。其中,皂质芦荟,短叶芦荟,木立芦荟和三角芦荟的叶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较强,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抗性。叶皮中的主要葱醒类成分芦荟普具有较强抗菌活性。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芦荟普对菌体的作用,它的作用是直接作用于菌体细胞,破坏菌体形态和结构。
丁雨龙,Gudrun Weiner,Walter Liese[5](1997)在《毛竹地下茎对创伤的反应》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在中国最为广泛栽培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t.)H.de Lehaie)的地下茎的创伤反应。创伤后的第1天,在伤口附近没有明显反应;2d之后,创口附近可以观察到生理反应的代谢物,在后生木质部的导管中以及在基本组织细胞的胞间隙出现粘状物质,这些粘状物质具有果胶特性;创伤后1周,创口附近的筛管及基本组织中的短细胞的细胞壁变成木质化。同时,基本组织中的长细胞的内壁出现新的次生壁的沉积;2周后,创伤反应的组织与未受创伤的组织之间的区别变得更加明显;4周后,一些导管完全充满了粘性物质,但没有观察到侵填体。由于细胞壁的木质化及酚类物质的填充,筛管完全失去了功能。对创伤后6周的材料进行观察的结果表明,其创伤反应的范围不再扩展,在创伤组织与未受伤组织之间的基本组织的细胞壁变得相当厚,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道屏障。毛竹地下茎的这种创伤反应与毛竹竹竿的创伤反应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略有不同。
二、毛竹地下茎对创伤的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竹地下茎对创伤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绞股蓝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药用植物绞股蓝的研究概况 |
1.1.1 绞股蓝的资源研究及生物学特性 |
1.1.2 绞股蓝的化学成分 |
1.1.3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 |
1.2 植物的遗传转化 |
1.2.1 植物的遗传转化的概述 |
1.2.3 发根农杆菌诱导毛状根形成的机制和转化方法 |
1.2.4 影响农杆菌转化的因素 |
1.2.5 影响毛状根生长和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因素 |
1.3 毛状根培养的应用 |
1.3.1 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
1.3.2 毛状根的扩大培养 |
1.3.3 利用毛状根培育新品种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种的保存与活化方法 |
3.2.2 培养基和试剂配制的方法 |
3.2.3 毛状根诱导的方法 |
3.2.4 毛状根扩大培养方法 |
3.2.5 毛状根PCR检测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发根农杆菌对绞股蓝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2 不同外植体毛状根诱导率的比较 |
4.3 预培养时间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4 菌液浓度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5 浸染时间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6 共培养时间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7 AS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8 除菌培养基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9 毛状根的PCR检测结果 |
4.10 绞股蓝毛状根生长曲线图绘制 |
4.11 不同的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4.12 不同碳源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5.1 不同发根农杆菌对绞股蓝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5.2 不同外植体毛状根诱导率的比较 |
5.3 预培养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5.4 菌液浓度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5.5 浸染时间长短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5.6 共培养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5.7 AS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5.8 除菌培养基种类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5.9 毛状根PCR检测讨论 |
5.10 毛状根扩大培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2)金丝慈竹(Bambusa emeiensis ‘viridiflavus’)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竹类植物的研究及利用 |
1.1 竹类植物的价值 |
1.2 竹类植物的研究现状 |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 |
2.1 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内容 |
2.2 通过组织培养实现植物细胞的脱分化与再分化 |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作用 |
2.4 组织培养技术在竹类研究上的应用 |
3 植物脱分化及再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学研究 |
3.1 关于植物脱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学研究 |
3.2 竹类植物相关的细胞学研究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
1 实验内容 |
1.1 培养条件 |
1.2 实验方案 |
1.2.1 预备条件的选择 |
1.2.2 最适宜激素配比的选择 |
1.2.3 实验结果观测 |
1.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预备条件的选择 |
2.1.1 不同外植体的选择结果 |
2.1.2 培养基成分的选择结果 |
2.1.3 培养基中不同浓度蔗糖含量的选择结果 |
2.1.4 不同浓度的各抗褐化剂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程度 |
2.2 激素种类及配比的选择 |
2.2.1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 |
2.2.2 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激素配比 |
2.2.3 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激素配比 |
2.2.4 已分化植株体生根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 |
2.2.5 移栽 |
3 小结 |
3.1 愈伤组织培养预条件的选择 |
3.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3.3 愈伤组织的增殖 |
3.4 愈伤组织的分化 |
3.5 生根及移栽 |
第三章 细胞脱分化及再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学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石蜡切片的制作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样品制作 |
2.2 透射电镜制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样品制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愈伤组织形成过程 |
3.1.1 愈伤组织形成过程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 |
3.1.2 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的显微观察 |
3.2 愈伤组织增殖过程 |
3.2.1 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 |
3.2.2 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的显微观察 |
3.2.3 增殖后 I 型愈伤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3.3 愈伤组织分化过程 |
3.3.1 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 |
3.3.2 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的显微观察 |
4 小结 |
4.1 愈伤组织形成阶段 |
4.1.1 愈伤组织的起源 |
4.1.2 愈伤组织的类型 |
4.2 愈伤组织增殖阶段 |
4.3 愈伤组织的分化阶段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1 结论 |
2 不足之处 |
3 展望 |
附录与图版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3)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韧皮部结”的发育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研究进展 |
1. 竹类结构研究进展 |
1.1 竹秆的结构 |
1.1.1 节间的结构 |
1.1.2 竹秆节部的结构 |
1.2 地下茎结构 |
1.3 根部结构 |
1.4 叶的结构 |
1.5 竹类的生长发育 |
2. 韧皮部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毛竹“韧皮部结”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光镜材料 |
1.1.2 电镜材料 |
1.2 方法 |
1.2.1 光镜制片 |
1.2.2 材料的离析处理 |
1.2.3 透射电镜制片 |
2. 观察结果 |
2.1 光学显微结构特征 |
2.1.1 “韧皮部结”形成期 |
2.1.2 “韧皮部结”发育期 |
2.1.3 “韧皮部结”成熟期 |
2.2 “韧皮部结”发育的超微结构特征 |
2.2.1 “韧皮部结”形成期 |
2.2.2 “韧皮部结”发育期 |
2.2.3 “韧皮部结”成熟期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原生质体的变化 |
3.2 胞间连丝的变化 |
3.3 细胞壁的变化 |
3.4 “韧皮部结”由大量变形的筛管分子组成 |
第三章 毛竹“韧皮部结”的细胞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电镜细胞化学研究材料 |
1.1.2 光镜细胞化学研究材料 |
1.2 方法 |
1.2.1 Ca~(2+)的研究方法 |
1.2.2 Ca~(2+)-ATP酶研究方法 |
1.2.3 多糖的研究方法 |
2. 观察结果 |
2.1 Ca~(2+)在“韧皮部结”发育过程中的分布 |
2.1.1 形成期Ca~(2+)的分布 |
2.1.2 发育期Ca~(2+)的分布 |
2.1.3 成熟期Ca~(2+)的分布 |
2.2 “韧皮部结”发育过程中Ca~(2+)-ATP酶活性 |
2.2.1 形成期Ca~(2+)-ATP酶活性 |
2.2.2 发育期Ca~(2+)-ATP酶活性 |
2.2.3 成熟期Ca~(2+)-ATP酶活性 |
2.3 多糖变化 |
3. 讨论与结论 |
3.1 Ca~(2+)启动了“韧皮部结”的分化 |
3.2 Ca~(2+)是“韧皮部结”功能的调节者 |
3.3 “韧皮部结”活跃的代谢状态 |
3.4 “韧皮部结”与有机物质的运输密切相关 |
第四章 小结 |
1. 研究结论 |
1.1 “韧皮部结”是由大量变形的筛管分子叠生而成的纺锤体结构 |
1.2 “韧皮部结”细胞活跃的生理代谢过程 |
1.3 “韧皮部结”主要进行物质的分流和短距离运输,并起到贮蓄池和压力泵的作用 |
2. 问题与展望 |
2.1 问题 |
2.2 展望 |
图版 |
参考文献 |
(4)芦荟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芦荟的分类、分布状况、形态结构及生态习性 |
1.2 芦荟传统上的应用价值和主要药用品种 |
1.3 芦荟的生物活性成分 |
1.4 芦荟生物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芦荟凝集素的分离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芦荟材料 |
2.1.2 血液样品 |
2.1.3 主要仪器与其他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芦荟凝集素的提取与纯化 |
2.2.2 凝集素的检出及凝集效价的测定方法 |
2.2.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 |
2.2.4 凝集素糖蛋白的定性 |
2.2.5 分子量的测定 |
2.2.6 糖基组成的分析 |
2.2.7 糖抑制专一性试验 |
2.2.8 凝集素热稳定性的测定 |
2.2.9 凝集素酸碱度稳定性的测定 |
2.2.10 二价阳离子对凝集活性的的影响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芦荟凝集素的分离提取与检出 |
2.3.2 芦荟凝集素的纯度鉴定 |
2.3.3 分子量的测定 |
2.3.4 不同芦荟凝集素中糖、蛋白成分的含量分析 |
2.3.5 凝集活性的比较及对不同血型人红细胞的凝集作用 |
2.3.6 芦荟凝集素糖基组成的分析 |
2.3.7 芦荟凝集素的糖抑制试验与糖基结合特异性 |
2.3.8 芦荟凝集素的热稳定性 |
2.3.9 芦荟凝集素的酸碱稳定性 |
2.3.10 阳离子对凝集活性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芦荟凝集素的抗肿瘤的药理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1.1 芦荟凝集素样品 |
3.1.2 动物及动物细胞系 |
3.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体外动物细胞培养 |
3.2.2 芦荟凝集素对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生长的影响 |
3.2.3 芦荟凝集素对小鼠腹水癌Hca-f抑制作用的体内实验 |
3.2.4 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分析 |
3.2.5 荷瘤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芦荟凝集素对体外动物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 |
3.3.2 芦荟凝集素对小鼠腹水癌Hca-f抑制作用的体内实验 |
3.3.3 芦荟凝集素抑瘤作用的肿瘤组织切片分析 |
3.3.4 芦荟凝集素对荷瘤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芦荟抗氧化作用及活性成分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芦荟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4.2.2 芦荟提取物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的测定 |
4.2.3 芦荟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4.2.4 芦荟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纯度分析 |
4.2.5 芦荟活性成分的结构研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芦荟提取物的制备 |
4.3.2 芦荟提取物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比较 |
4.3.3 芦荟提取物对.OH的清除作用 |
4.3.4 短叶芦荟(A.brevifolia)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纯化和检出 |
4.3.5 芦荟有效成分纯度的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
4.3.6 芦荟抗氧化活性成分FA的结构定性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芦荟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 |
5.1 材料 |
5.1.1 试剂材料 |
5.1.2 主要仪器 |
5.1.3 实验方法 |
5.1.3.1 体外动物细胞培养 |
5.1.3.2 有效成分FA的细胞毒性作用分析 |
5.1.3.3 由AAPH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测定 |
5.1.3.4 芦荟有效成分体内抗氧化作用动物实验 |
5.1.3.5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有效成分FA的细胞毒性 |
5.2.2 对AAPH诱导的红细胞氧化的保护功能 |
5.2.3 FA对实验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芦荟抗菌作用和有效成分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6.1.1 植物材料 |
6.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6.2 实验方法 |
6.2.1 芦荟提取物的制备 |
6.2.2 蒽醌化合物含量分析 |
6.2.3 抗菌作用的分析方法 |
6.2.4 抗菌作用的电镜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芦荟叶皮和叶肉组织的蒽醌含量比较 |
6.3.2 不同芦荟叶皮组织和叶肉组织的抗菌作用 |
6.3.3 芦荟主要活性成分的抗菌作用分析 |
6.3.4 芦荟苷(aloin)抗菌作用的扫描电镜分析 |
6.4 讨论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附录: 博士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毛竹地下茎对创伤的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绞股蓝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条件优化[D]. 田恬. 西南大学, 2009(10)
- [2]金丝慈竹(Bambusa emeiensis ‘viridiflavus’)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D]. 吴涛.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3]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韧皮部结”的发育生物学研究[D]. 于芬.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3)
- [4]芦荟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的研究[D]. 田兵.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1)
- [5]毛竹地下茎对创伤的反应[J]. 丁雨龙,Gudrun Weiner,Walter Liese.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