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云[1](2015)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民族团结教育”因与社会政治议题存在密切关联,通常被狭隘地理解为权力再生产的工具、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实质上,民族团结教育及其模式,是在时代需要的背景下和复杂环境的孕育中,由政治话语的建构、历史主体的实践、制度伦理的规范等多重环境要素共同作用而生成与建构的概念、行动和运行方式。其宗旨是教青年和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以及地球共同体中所有个体所具有的相似性与彼此关联的命运。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但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鉴于人们的文化符号、文化归属认同以及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不平等、歧视、分离主义、极端势力”等破坏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力量在学校和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事实性存在,威胁着个体的生存、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秩序。同时受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因素的影响,各族人民在交流、交换和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传统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或持续存在或转换为经济纠纷、文化差异等产生的新的矛盾与冲突。为了个体与他者的共同安危,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用平等、民主、正义与和谐的教育理念、实践方法,培养青年及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以消除民族歧视、抵制破坏、修复分离主义导致的情感裂痕、避免暴力冲突引致的伤害,以维护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平等地位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秩序。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理念、方式、过程、效果”等5个要素纳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范畴,从历史、政策、实践和理论反思的层面,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秉持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考察民族团结教育现象,及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并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建构。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之缘由、意义、内容与方法,从多学科和中外比较的视野审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从多学科视角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意义。其中主要是从人类学视野中的族群认同理论、民族学中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民族政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社会学中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以及象征人类学中的象征理论等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新的阐释,理解和反思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概念,从政治论、利益论、工具论、价值论等不同的论说,以及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再审视,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交迭与差异,确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即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正当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工具论和价值论两个维度阐释了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价值。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基本样态。历史地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和目标,分别简述了主体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两者民族团结教育理念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文化相互交融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理念。虽然我国民族团结的理念早已蕴藏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但作为教育实践却是近代之事。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生阶段(18401949年);伴生阶段(1949—-1978年);独立阶段(1978—至今),不同阶段,其目标、主体、方式、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为避免研究的主观偏见,对广西、北京和湖南的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由此形成了第五章内容,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坚持主位研究,主要以团结模范省区的广西作为研究背景,对南宁市五所中学的143名教师和7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百色市、来宾市等各地民宗局、民委的民族教育管理者,那良镇中心小学、滩散小学、新兴民族学校等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及对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等进行深度访谈。在使用调查资料时,尽量做到价值中立,以还原民族团结教育的“真实”,并呈现了广西生态视阈下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状况,包括各族师生等不同主体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对象、课程教学、教材、师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总结了广西整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经验。第六章对我国与以色列、马来西亚、美国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描述性总结。各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教育所采取的具体理念、目标和行动方式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国家统一、消除民族歧视和促进社会民主、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我国与外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在理念、制度和实践上具有相同之处,在目标、方式和实践上有一定差异,从总结的经验来看,民族团结教育需要注重理念上的包容性和实践上的灵活性。第七章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遭遇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主体认识、实践过程、方式选择、质量效果和评价等存在认识上和操作层面的困惑,尤其是不同范式主导下人们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的偏差较大。第八章探讨了如何解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中关于理念、主体等要素的认识困境,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的方法探讨和路径分析。根据广西、北京、西藏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可以将经验归纳为课程、活动、文化、情感等四种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第九章从人类学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理论反思。根据民族团结教育形式特点,将民族团结教育分成权力、理性和文化支配等三种类型。不同民族团结教育类型各有优劣,其中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是最适合当下社会所需要的类型。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应将学校视为一个类社会的公共场域,充分利用学校的民族文化符号,挖掘其象征意义,通过精心的教育选择,为各族学生建构一个富有中华民族文化隐喻的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公共领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塑各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情怀,促进彼此的尊重、理解和沟通,达至民族团结与和谐的理想。
薛文杰[2](2013)在《中国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崛起是国人的百年梦想。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及经济崛起、制度崛起、文明崛起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促进中国更快地和平崛起,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应对外部和内部挑战。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崛起的汉朝、唐朝、明朝的崛起过程以及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对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又存在很多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服务,为中国经济崛起服务,为中国制度崛起服务,为中国文明崛起服务。中国和平崛起是经济崛起、制度崛起、文明崛起等的全面崛起。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中国梦。
刘雪飞[3](2020)在《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中美两国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两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美两国在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上既存在共性,又具有差异性。本文以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比较教育学的相关原理,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总结美国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上的成功经验,在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基础上,吸收和采纳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经验,有效地应用到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
唐霞[4](2011)在《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研究尚处在自发状态,本文旨在对不同国家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研究,为我国政治教育提供借鉴。本文比较了我国与美国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分析了可资借鉴的美国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创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些理论支撑。本文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首先,对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以及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分析两国在此历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其次,在分析两国爱国主义教育地位作用、内容形式的基础上归纳了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再次,通过分析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共性和差异,来反思两国所蕴含的体制、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论文分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导论及各章内容如下:导论分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的研究现状,论文难点及创新点,以及论文写作所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释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本文所指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形成的最深厚的感情和对符合历史发展的国家的热爱、拥护,以及在这种感情支配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体系和社会实践行为。这一概念是广义爱国主义与狭义爱国主义的结合。爱国主义具有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等特性。本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中美爱国主义教育大事述评。首先,对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大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进行了评价。五四运动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中国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爱国主义跨入一个新的阶段;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充分结合。其次对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大事进行了详细论述,也进行了评价。独立战争以来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如下特点: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伴随较强的扩张性;贯穿着争取自由的精神。第三章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主要从地位和作用;目标、内容和形式;经验和教训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助于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意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始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重视马列主义的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训:生动形象不够;联系现实不够;家庭、学校、社会配合不够。第四章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同样从以上三方面进行阐释。爱国主义教育在美国的地位和作用:引导主流政治文化;增强国民凝聚力。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培养美国精神及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历史教育、国旗教育、公民教育和国情国防教育。同样同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从孩子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注重渗透式教育;有效借助宗教力量。教训:推行霸权主义危害本国和世界;具有狭隘的种族主义倾向;宗教化具有误导性;民族沙文主义。第五章即现状分析之后的对比,分析了两国爱国主义教育在地位和作用,目标、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并分析共性与差异产生的原因。其中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国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美国是移民国家;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不同以及价值观不同。第六章即对比之后的借鉴与创新,借鉴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先进经验,创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借鉴必须遵循以我为主、实事求是的原则,借鉴的途径主要有加强公民教育;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加强国旗、国歌、国徽教育;从孩子做起;加强渗透式教育等。创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是创新与继承相结合,创新与借鉴相结合。创新的途径主要有培养开放的爱国情怀,增强“全球意识”教育;加强理性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丁美丽[5](2019)在《中美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形成的最深厚的感情,是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对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中美作为世界两个大国,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教育成效;在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教育途径、内涵和特点。比较分析中美两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能帮助我们清楚认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借鉴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教训。论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历史和现实的梳理,认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历史文化教育以及大众传媒等。而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是具有美国特点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性教育,其中包括利用其公民教育以及宗教信仰等途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分别对中美两国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历史文化教育途径的共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认为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学校教育制度不同以及价值观不同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比较与分析,论文认为我国在继承发扬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同时,适当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在处理好国家及个人利益关系方面还可以借鉴美国提升个人纳税意识的措施;在吸取美国教训方面,我们要防止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对我国辩证唯物的爱国主义教育影响,避免霸权主义思想对我国爱好和平的爱国主义教育影响;在比较创新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方面,我们须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提升人民的全球化意识,我们须在综合国力提升的背景下加强理性爱国认识教育。借鉴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能帮助我们寻求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进而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冰[6](2016)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自建国以来一直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加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理应“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①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内容以促进其长远的发展。美国迄今建国200多年,虽然时间短暂,但其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教育等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与美国在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无疑两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我们可以对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经验理性借鉴,在吸收其有益经验基础上,益以创新,开阔我们的眼界,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以及当前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等。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理论,旨在系统的了解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各个方面。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对我国的启示,得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不断丰富。第三部分阐释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分析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得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将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主要阐述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得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注重利用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赵轩[7](2019)在《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均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国民爱国主义情感和观念的主要方式,并力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本国的民族精神。一直以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始终高度重视,并结合世势国情不断丰富和完善爱国主义内涵,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理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遵循法则和重要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创新发展的爱国主义思想,对爱国主义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2015年12月30日)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着重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表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永恒意义的事情,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必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党中央的政治要求,也是社会现实提出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的过程中,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必然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基础;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多元价值冲突问题,与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国家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腐朽错误思潮的斗争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境内外环境中的种种政治图谋,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恰当应对,也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广大中华儿女扞卫自身权益,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可以说,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价值最主要的依靠途径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把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也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入手,从实践的视角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实现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本文就是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入手,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展开的新探索。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理论前提部分,第三、四、五章为理论研究主体部分。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前提。“实践论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是针对抽象化的“知识论思维方式”具有革命性变革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从其本身来说的核心观念主要有三个:从实践出发的问题意识;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具体意识;从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的整体意识。“实践论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本文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理论前提。第二章,立足实践重释爱国主义相关概念并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相关前提性理论问题。本章首先从实践出发重释与爱国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即“爱”“国”“主义”和“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作出相应的理论铺垫;其次,对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相关学科——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爱国主义理论中的侧重点及成因进行研究,明确这些学科从不同的实践关系出发反映出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不同实践视角,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汲取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的理论成果提供尽量丰富理论参考;最后,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比较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特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以及从实践出发能够整合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学科地位,从而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应具有丰富的实践视野以及本文贯穿实践论思维方式,立足教育实践的理论体系。第三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强调贯彻“现实的人”观念。本章首先以实践的视角考察爱国主义的主体理论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相关理论,从而确定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中应有的核心地位。其次,以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现实的人”观念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对象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不同维度的内在规定性,并以“现实的人”的自然成长历程对全部属性予以体现生成性的整合,为爱国主义教育阶段性和群体性的划分奠定基础。最后,进一步贯彻实践论思维方式,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对爱国主义教育对象作以更加深入的考察,以把握更加具体化的教育对象。由此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就应当以教育对象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规定为主,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和群体,开展相应的教育。第四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强调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根基。“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体现出自身整体性、具体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对于“现实的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其“现实生活世界”中确定教育内容。一是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确立与爱国主义客体、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二是以“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合第二章的相关理论,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与“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相结合。在对象性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爱国主义客体理论的整体性,即要包含自然、人民、文化和政治四个方面;在生活化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现实生活世界”整体中的具体性,即要注重与“现实的人”在客观实践中的相关要素相结合;在教育内容结构化方面既要涵盖“现实生活世界”自身以“历史、现实、未来”为主的层次规律,也要满足社会关系需要的相应规律,还要体现以教育对象“情、知、意”为主的精神发展规律;三是在更加具体化的层面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自然维度、人民维度、文化维度和政治维度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展开,并探讨各维度教育内容逻辑的现实依据和要求。第五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具体化理论。本章针对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理论上研究对于不同教育群体如何进行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策略和方式的具体化原则,体现合规律性。一是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实施主体,即教育主体的具体化作以相应的讨论;二是针对学前教育、小学至大学教育、社会教育中所包含的主要教育群体,对其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设定原则进行了论述;三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方式运用原则,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具体化的基本路向。这些实践原则的探讨,能够指导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针对不同教育群体运用相应的教育策略与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在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策略以及教育方式都从具体化的方向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阐释为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李梦圆[8](2013)在《“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9·11”后美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此后美国政府实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趋势,旨在剖析美国面对“9·11”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国内认同感不降反增的原因;总结后“9·11”时代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从而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启示和借鉴。“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及其自信心带来了沉重打击,灾难和创伤面前美国民众空前团结和爱国,这不仅得益于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绪,更离不开美国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教育。“9·11”后美国政府对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政府迅速反应,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目的是重塑美国霸权地位、强化民众价值认同、培养爱国责任公民;其主要内容包括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三方面;采用强制爱国主义的手段,颁布爱国法令,命令媒体和学校全力配合,坚决打击异议者;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民族主义化的倾向。美国在“9·11”后实施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其国内迅速凝聚,效果明显,给我国的启示既有经验借鉴也有重要警示。一方面,中国应该学习美国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理直气壮、高度自信的态度;学习其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中国应该避免出现类似美国的民族主义化倾向,倡导理性爱国。本文认为,“9·11”后美国实施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成功的,因为它在国家危难关头维持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它也是失败的,因为其出现了民族主义化倾向,致使美国深陷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无法自拔。必须承认的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有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形成了完整高效的体系,支撑这一体系的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美国对其意识形态、核心价值、制度体系的高度自信。
吉聪聪[9](2019)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多元文化的发展潮流中,现代民族国家如何协调好文化多样性与政治一体化、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把“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二者结合起来,既尊重多元文化又兼顾政治上的统一,实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民主化、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典型的多元文化国家,其民族、种族的多样性使得美国社会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的多元性特征极为突出。但阿波斯特托莱德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欧美18个发达国家中最强,也最愿意为保卫他们的国家而战。可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本研究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旨在通过对美国,这个具有世界上最复杂族群成分的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梳理,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五点经验:第一,“培育美国精神,强化国家认同”贯穿于多元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第二,目标明确具体,注重培养多元文化共处能力的合格公民;第三,内容丰富多元,重视共同历史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第四,方法灵活多样,轻灌输,重探究;第五,途径多元,课内外衔接,凸显全方位渗透式特点;最后保障充分具体,重视历史教学项目和社会科教师培养。目前我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存在教育目标时代性特征不明显;教育内容不够形象生动,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教育方法重灌输,忽略学生主体性;途径多元但重形式轻内容,渗透性不足;实施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不足的现状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将“中国精神”纳入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第二,明确教育目标,重视主导意识形态,尊重文化多样性;第三,丰富教育内容和方法,统筹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第四,拓宽途径,多措并举;第五,完善保障机制,构建中学思政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本研究致力于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并为我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具有浓厚爱国意识、理性爱国行为、积极爱国行动的合格公民提供参考和借鉴。
郝开心[10](2017)在《当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凝聚和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共同奋斗。青年学生群体通过在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对于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当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系统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概括总结了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涵,并对研究对象青年学生进行了明确界定,分析了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以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当前我国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着重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简要概述美国、俄罗斯、韩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从中吸收和借鉴他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第五部分,针对当前我国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个体经验:关于民族教育的体验与认知 |
二、理论反思: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现象的疑惑 |
三、实践困惑:关于民族团结教育可能性的思考 |
第二节 意义阐释 |
一、正本清源: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
二、知中谋道:探求民族团结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
三、理想建构:追寻民族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和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多学科视野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 |
二、中观分析框架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综合研究 |
三、与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相关领域的研究 |
四、外国民族团结与教育策略研究 |
五、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支点:民族团结教育的多学科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民族认同论:各民族情感共通的纽带与基础 |
一、民族认同的基本观点 |
二、民族认同的结构 |
三、民族认同与民族团结教育 |
第二节 一体多元: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选择 |
一、费孝通先生及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与民族团结教育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平等团结教育观 |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观 |
二、领导集体的民族平等团结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观与民族团结教育 |
第四节 象征人类学:文化符号、意义象征与公共生活教育建构 |
一、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文化与象征意味 |
二、象征人类学中的民族团结理念 |
三、象征人类学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启迪 |
第五节 社会团结: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不同价值论 |
一、涂尔干与社会团结 |
二、各民族有机与机械团结教育 |
小结 |
第三章 认知自己: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生成逻辑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一、民族、团结与民族团结 |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 |
一、民族团结教育缘何生成:正当性解析 |
二、民族团结教育何以生成:可能性分析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意义:价值阐释 |
一、工具论 |
二、价值论 |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之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样态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价值理念 |
一、主体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
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过程 |
一、萌生阶段(1840—1949年):民族团结教育的萌发 |
二、伴生阶段(1949—1978年):民族团结教育的专门化 |
三、独立阶段(1978—至今):民族团结教育的系统化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特点 |
一、目标阐释 |
二、主体范畴 |
三、实践方式 |
四、政策保障 |
小结 |
第五章 实地调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模范场域中广西民族团结实践 |
一、广西民族结构 |
二、广西各民族关系 |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主位研究:学生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三、主位研究:教师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广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经验 |
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政策 |
二、课程建设:建构地方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
三、文化建设: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推动民族认同教育 |
四、师资建设:通过培训基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他者之镜:外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照 |
第一节 以色列吉瓦特·哈维瓦(Givat Haviva)项目的实践模式 |
一、以色列的民族结构及民族关系 |
二、吉瓦特·哈维瓦的身份与使命 |
三、吉瓦特·哈维瓦的策略与方法 |
四、吉瓦特·哈维瓦的具体教育计划 |
第二节 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马来西亚民族文化状况 |
二、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过程 |
三、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效果 |
第三节 美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同化主义主导的文化同化教育策略 |
二、语言霸权主义主导下的语言剥夺教育策略 |
三、隔离但平等观念主导下的隔离教育模式 |
四、文化多元主义主导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
第四节 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特点的比较 |
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状况 |
二、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较 |
小结 |
第七章 路在何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运行中的困境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困惑 |
一、理念的政治化、单一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教育理念的悖论 |
三、后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 |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带来新的挑战 |
五、流动人口的增长与城镇化带来的挑战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困惑 |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主导者与教育者 |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受教育者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的困惑 |
一、“领导重视”与“学校行动”的逻辑 |
二、政策执行的低效度 |
三、实施目标标准化与操作化的两难 |
第四节 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窘境 |
一、课程的必要性:专门化还是学科渗透 |
二、课程的有效性:设想与实际之间的距离 |
第五节 民族团结教育质量的疑虑 |
一、“原本就很团结”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
二、“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 |
三、评价体系的缺失 |
小结 |
第八章 迷途之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与重构 |
第一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 |
一、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丰富与主体认识纠偏 |
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与方式的选择 |
三、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方法选择 |
四、民族团结教育质量与评价的设想 |
五、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空间 |
第二节 四种典型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以课程为主渠的认知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二、以文化为载体的浸没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三、以活动为规训的体验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四、以情感沟通为桥梁的感化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小结 |
第九章 反思之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理想类型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三种类型 |
一、权力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
二、理性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
三、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
四、三种民族团结教育类型的比较 |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想建构与人类学反思 |
一、想象之于民族共同体和谐的人类学阐释 |
二、教育场域中共享的文化符号系统之于民族共同体的和谐 |
三、文化符号的想象与教育选择之于和谐的民族共同体建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中国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
一、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及主要内涵 |
(一)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 |
(二)和平崛起理念的探索、形成与发展 |
(三)和平崛起理念的主要内涵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爱国主义的阐释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 |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
三、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
(一)和平崛起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更好地和平崛起 |
(三)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
第三章 历史上崛起的朝代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汉朝的崛起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汉朝的崛起 |
(二)汉朝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
二、唐朝的崛起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唐朝的崛起 |
(二)唐朝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三、明朝的崛起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明朝的崛起 |
(二)明朝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
四、历史上崛起的朝代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 |
(二)坚持制度创新和树立适应时代的价值观 |
(三)坚持重视教育和尊重人才 |
(四)坚持强大的国防建设 |
(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进 |
第四章 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
一、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挑战 |
(一)外部挑战 |
(二)内部挑战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
(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
第五章 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理念和方法 |
一、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理念 |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服务 |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的经济崛起服务 |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的制度崛起服务 |
(四)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的文明崛起服务 |
二、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一)比较的方法 |
(二)灌输与疏导相结合 |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四)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 |
(五)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
(六)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
第六章 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
一、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教育 |
(一)批驳“中国威胁论”教育 |
(二)周边安全与领土纠纷教育 |
(三)和平统一与民族团结教育 |
(四)国际观教育 |
二、中国经济崛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教育 |
(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教育 |
(三)中国经济崛起教育 |
三、中国制度崛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教育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育 |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育 |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育 |
四、中国文明崛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
2.1 爱国主义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爱国主义 |
2.1.2 爱国主义教育 |
2.1.3 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
2.2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
2.2.1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程 |
2.2.2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
3 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卷调查分析 |
3.1 调查情况与问卷设计 |
3.1.1 调查情况 |
3.1.2 问卷设计 |
3.2 调查数据分析和现状总结 |
3.2.1 调查数据分析 |
3.2.2 调查现状总结 |
4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 |
4.1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
4.1.1 社会教育 |
4.1.2 学校教育 |
4.1.3 家庭教育 |
4.2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
4.2.1 社会教育 |
4.2.2 学校教育 |
4.2.3 家庭教育 |
5 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比较分析 |
5.1 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共性 |
5.1.1 典型教育法 |
5.1.2 自我教育法 |
5.1.3 激励感染教育法 |
5.2 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差异性 |
5.2.1 理论教育法的差异 |
5.2.2 疏导教育法的差异 |
5.2.3 实践教育法的差异 |
6 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差异的因素 |
6.1 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共性的因素 |
6.2 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差异性的因素 |
6.2.1 历史文化 |
6.2.2 政治制度 |
6.2.3 经济体制 |
6.2.4 社会价值观 |
6.2.5 外交关系 |
7 美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7.1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7.1.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7.1.2 加强理论教育,强化实践育人 |
7.1.3 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提高公众参与度 |
7.1.4 弘扬民族精神,强化国家制度认同感 |
7.2 新时代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创新 |
7.2.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 |
7.2.2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问卷调查 |
Appendix2:Questionnaire survey(Americ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论文难点及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 |
第一节 爱国主义 |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 |
第二章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大事述评 |
第一节 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大事 |
一、大事 |
二、评论 |
第二节 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大事 |
一、大事 |
二、评论 |
第三章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一、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
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三、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 |
一、目标 |
二、内容 |
三、形式 |
第三节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四章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一、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主流政治文化 |
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民凝聚力 |
第二节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 |
一、目标 |
二、内容 |
三、形式 |
第三节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五章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 |
第一节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之共性及原因分析 |
一、共性 |
二、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之差异及原因分析 |
一、差异 |
二、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借鉴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 |
第一节 借鉴美国爱国主义教育 |
一、借鉴原则 |
二、借鉴途径 |
第二节 创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 |
一、创新原则 |
二、创新途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美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3.1 重点 |
1.3.2 难点 |
1.3.3 创新之处 |
2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历史考察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爱国主义的界定 |
2.1.2 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界定 |
2.2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发展 |
2.2.1 古代时期 |
2.2.2 近现代时期 |
2.2.3 新中国成立以后 |
2.3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发展 |
2.3.1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
2.3.2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
2.3.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 |
3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
3.1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途径 |
3.1.1 家庭教育是基础 |
3.1.2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 |
3.1.3 历史文化教育是重要形式 |
3.1.4 大众传媒传播是新形式 |
3.2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
3.2.1 家庭教育 |
3.2.2 学校教育 |
3.2.3 社会性教育 |
4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比较分析 |
4.1 家庭教育比较 |
4.1.1 中美家庭教育的共性 |
4.1.2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
4.2 学校教育比较 |
4.2.1 .中美学校教育的共性 |
4.2.2 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 |
4.3 历史文化教育比较 |
4.3.1 中美历史文化教育的共性 |
4.3.2 中美历史文化教育的差异 |
4.4 异同原因分析 |
4.4.1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比较共性原因分析 |
4.4.2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比较差异原因分析 |
5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对我国的启示 |
5.1 避免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不足 |
5.1.1 推行霸权主义的危害 |
5.1.2 爱国主义教育宗教化具有误导性 |
5.2 借鉴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优点 |
5.2.1 加强公民教育 |
5.2.2 增强纳税意识教育 |
5.3 创新途径 |
5.3.1 加强理性教育,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 |
5.3.2 增强全球意识教育 |
5.3.3 加强历史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比较研究法 |
0.4 本文的创新点 |
0.4.1 选题新颖 |
0.4.2 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方法 |
1 爱国主义与美国爱国主义教育 |
1.1 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 |
1.1.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
1.1.2 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 |
1.2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 |
1.2.1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
1.2.2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
1.2.3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
1.2.4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2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对我国的启示 |
2.1 重视历史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
2.1.1 加强历史和时事教育 |
2.1.2 加强传统民俗教育 |
2.2 加强公民教育 |
2.2.1 注重培养公民的爱国精神 |
2.2.2 注重全球公民意识的培育 |
3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对我国的启示 |
3.1 重视家庭教育 |
3.1.1 有意识培养子女的责任意识 |
3.1.2 营造宽容民主的家庭氛围 |
3.2 增强社会参与程度 |
3.2.1 利用节假日及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教育 |
3.2.2 建立志愿服务体系 |
3.3 注重学校教育的课内外结合 |
3.3.1 巩固课堂教育 |
3.3.2 重视课外实践活动 |
4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
4.1 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4.1.1 重视公共环境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 |
4.1.2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 |
4.1.3 重视大众传媒宣传主流文化价值观 |
4.2 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要多样化 |
4.2.1 充分发挥国旗国歌及榜样的力量 |
4.2.2 高度重视各种展馆的作用 |
4.2.3 利用影视节目宣传爱国主义教育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文件 |
(三)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研究 |
(四)爱国主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实践论路向 |
一、反思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 |
(一)思维方式及其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
(二)“知识论思维方式”的体现及其超越 |
二、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及其理论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提出 |
(二)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新理路 |
(一)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前提的实践论整合 |
一、实践论维度的爱国主义相关概念 |
(一)爱: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二)国:祖国与国家的统一 |
(三)主义: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四)精神:情、知、意的统一 |
二、实践论视域中的多学科爱国主义理论研究 |
(一)伦理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二)政治学中的爱国主义 |
(三)法学中的爱国主义 |
(四)哲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追求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爱国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地位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重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
第三章 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实践论解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及其在理论建构中的地位 |
(一)从爱国主义主体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
二、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从“现实的人”的属性维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基本结构 |
(三)从人的成长历程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不同属性 |
三、把握具体化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理论借鉴 |
(一)自然属性维度的“动机理论” |
(二)社会属性维度的几种社会理论 |
(三)精神属性维度的“认知发展理论” |
(四)从整体把握“现实的人”属性结构的“人格动力学理论” |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阐释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架构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客体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根基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二)“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阐释 |
(三)“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梳理 |
(一)自然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二)人民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文化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四)政治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五)“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具体逻辑 |
第五章 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实践论探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反思 |
(一)爱国主义的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的具体化逻辑 |
(一)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具体化 |
(二)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具体化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原则 |
(一)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指导意义 |
(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基本原则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具体化方向 |
结语走向新实践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关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献研究 |
1.2.2 国外关于“9·11”后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献研究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追溯 |
2.1 不同历史阶段美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
2.1.1 建国初期——对新制度的认可 |
2.1.2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对国家荣誉的崇拜 |
2.1.3 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较量 |
2.2 重大灾难与战争对爱国主义的激发 |
2.2.1 灾难与战争是爱国主义的催化剂 |
2.2.2 美国政府刻意操控的反恐战争 |
第3章 “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构建与实施 |
3.1 “9·11”对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
3.2 “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 |
3.2.1 确保国家安全,重塑美国认同,培养责任公民 |
3.2.2 强制爱国主义与民主爱国主义 |
3.3 “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 |
3.3.1 政府主导,多方配合 |
3.3.2 软硬兼施,无孔不入 |
第4章 “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及趋势 |
4.1 “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
4.1.1 目标明确:重塑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 |
4.1.2 多管齐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并重 |
4.1.3 爱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化倾向 |
4.2 “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趋势 |
4.2.1 势头有增无减 |
4.2.2 逐步回归理性 |
第5章 “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5.1 理直气壮、高度自信的教育态度 |
5.2 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 |
5.3 坚持理性爱国,避免民族主义化倾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道德教育理论 |
2.2 政治社会化理论 |
2.3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2.4 多元文化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
3.1 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 |
3.2 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
4.1 核心价值观教育:塑造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 |
4.2 历史教育:树立国家观念和美利坚民族意识 |
4.3 多元文化教育:塑造多元文化意识和族群文化认同 |
4.4 政治教育:培养公民意识,强化国家意识 |
第五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 |
5.1 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途径 |
5.2 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5.3 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保障 |
第六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6.1 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 |
6.2 对我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当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
2.1 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 |
2.1.1 爱国主义的内涵 |
2.1.2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
2.2 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
2.2.1 青年学生的界定 |
2.2.2 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
3 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 |
3.1 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 |
3.1.1 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
3.1.2 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得到积极开展 |
3.1.3 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初见成效 |
3.2 当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3.2.1 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不良的社会环境 |
3.2.2 爱国主义教育缺乏系统性 |
3.2.3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时代性 |
3.2.4 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缺乏多样性 |
3.2.5 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缺乏创新 |
4 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借鉴 |
4.1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
4.1.1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
4.1.2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
4.1.3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4.2 俄罗斯的爱国主义教育 |
4.2.1 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
4.2.2 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4.3 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
4.3.1 韩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
4.3.2 韩国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5 加强我国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对策 |
5.1 优化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环境 |
5.1.1 正视全球化的冲击,维护民族文化安全 |
5.1.2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纠正社会不正之风 |
5.1.3 净化我国的网络环境 |
5.2 构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 |
5.2.1 重视家庭的爱国主义教育 |
5.2.2 牢牢把握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
5.2.3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 |
5.3 完善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
5.3.1 合理有效地划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5.3.2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时俱进 |
5.4 改进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5.4.1 理论灌输法 |
5.4.2 实践锻炼法 |
5.4.3 榜样示范法 |
5.4.4 隐性渗透法 |
5.5 拓宽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
5.5.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5.5.2 活动载体 |
5.5.3 大众传播载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 刘子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2]中国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薛文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3]中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比较研究[D]. 刘雪飞.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 唐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5]中美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比较研究[D]. 丁美丽.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2)
- [6]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李冰. 辽宁大学, 2016(02)
- [7]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 赵轩.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9·11”后美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李梦圆. 清华大学, 2013(03)
- [9]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吉聪聪. 延边大学, 2019(01)
- [10]当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郝开心. 中北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