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馏塔中的振动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孙乐乐[1](2021)在《绿色介质耦合汽爆处理秸秆及其高固酶解发酵乙醇的研究》文中认为利用木质纤维素转化为燃料乙醇是生物质能源工业发展的热点,但目前木质纤维素乙醇经济性较差,仍需围绕木质纤维素转化乙醇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本论文以过程强化的角度入手,开发绿色介质耦合汽爆新工艺,降低汽爆强度并减少酶解发酵抑制物;研究了微量酶预混合的限制性问题,开发周期振动预混合工艺;建立化学-生物法耦合的酶解新方法,利用芬顿试剂预酶解以降低用酶量;开发氮气周期脉动为核心的固态发酵乙醇工艺,以实现运动发酵单胞菌的高强度乙醇固态发酵。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当前汽爆预处理中汽爆强度大、抑制物浓度高等问题,发明了绿色介质耦合汽爆的预处理新方法。绿色介质的耦合可有效强化汽爆对木质素和乙酰基的脱除,同时减少汽爆过程中的抑制物生成。其中,以尿素为代表的绿色介质耦合汽爆预处理不仅可实现29.10%木质素及94.96%乙酰基的脱除,还在最优条件下降低了 67.95%的5-羟甲基糠醛且不产糠醛。此外,添加尿素或芬顿试剂等绿色介质可强化汽爆对底物的撕裂效果,同时还可降低秸秆预处理所需的汽爆强度。在低汽爆强度(0.8MPa,30min)下,尿素或芬顿试剂等绿色介质耦合汽爆预处理后的秸秆的高固酶解葡萄糖浓度比无绿色介质耦合的高强度汽爆(1.1 MPa,30 min)后秸秆分别高出 4.87%和 9.57%。(2)针对微量(0.50%,w/w)纤维素酶在高固环境中预混合困难而影响高固酶解效率的问题,论文从混合过程切入,认知预混合过程中酶混合度变化,提出强化高固酶解效率的周期振动预混合手段。结果揭示了微量酶的高固预混合具有先快后缓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在20%固形物含量下,相比空白组,预混合组在酶解72 h后提高了 63.96%的葡聚糖转化率,且在相似酶解效率下降低87.5%的用酶量。开发了周期振动预混合工艺,在30%固形物含量下,相比较摇床预混合,酶解72 h后葡聚糖转化率提高了 55.75%。此外,通过水分状态和酶解过程证明了周期振动预混合可有效强化酶在孔尺度的传质过程。(3)针对高固酶解用酶量大、用酶成本高等问题,建立了芬顿试剂预酶解强化汽爆秸秆高固酶解新方法。结果揭示了芬顿试剂以预酶解的作用形式可有效强化高固酶解过程。基于芬顿试剂构成、预酶解温度等关键参数探究,酶解96h后葡聚糖转化率相比空白组提高了 25.57%,可实现76.19%用酶量的降低。通过水分状态和比表面积分析,芬顿试剂预酶解可促进底物中束缚水的释放,并可将比表面积从1.0920 m2/g提高到1.6499 m2/g,从而提高了汽爆秸秆的高固酶解效率。(4)针对运动发酵单胞菌对氧气敏感,难以实现乙醇固态发酵而致使乙醇浓度低的问题,发明了氮气周期脉动为核心的运动发酵单胞菌高强度乙醇固态发酵工艺。结果揭示了运动发酵单胞菌固态发酵中的氧气抑制效应。通过氮气周期脉动强化的乙醇固态发酵工艺,可提高30.38%乙醇产量、17.64%生物量,同时降低84.56%乙酸和58.76%甘油等副产物生成。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乙醇浓度,通过耦合氮气周期脉动、周期蠕动酶解以及分批补料操作,乙醇发酵浓度达到55.06 g/L,相比较空白组提高了 62.90%。(5)基于秸秆乙醇生产过程建模,利用SuperPro Designer对汽爆秸秆酶解发酵技术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以指导和评价乙醇生产强化工艺。结果表明用酶成本和搅拌能耗在乙醇生产的操作成本中占比最高,分别为34.07%和12.96%。将乙醇的经济性与关键过程参数进行有机关联,分析出突破乙醇经济性的工艺参数临界点为:用酶量降低至5.74FPU/g DM,酶解搅拌功率降低至0.335kW/m3,乙醇转化率达到90.66%等。最后,基于现有经济模型,评价了论文中所研究的工艺,证明了现有工艺的开发可以实现吨乙醇成本的降低。
康雪婷[2](2021)在《面向氧氮分离的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氧气(O2)和氮气(N2)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食品保鲜等行业,如何经济、高效地分离空气以制取O2和N2,一直是化工分离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与传统的低温蒸馏、变压吸附法等能源密集型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氧氮分离领域显示了突出优势。磁性膜是通过在聚合物膜中添加纳米磁性粒子构建而成,借助氧氮分子在膜内受到的附加反向磁性力作用,可同时提高O2渗透率和O2/N2选择性,是解决传统聚合物膜渗透率和选择性权衡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磁性粒子与聚合物基体间较差的相容性导致高磁性粒子添加量下磁性膜力学性能严重劣化,从而使分离性能与力学性能之间产生博弈关系;并且聚合物基体对粒子磁性具有屏蔽作用,导致磁性膜的O2/N2分离性能提高程度有限。鉴于此,本文从改善界面相容性和优化膜结构的角度出发,以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为聚合物基体,以Fe3O4为磁性粒子,通过表面活性剂改性、离子液体(IL)共混和磁场诱导,制备了三种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研究表面活性剂种类、IL添加量、膜结构和外加磁场对磁性膜界面结构、力学性能和O2/N2分离性能的影响。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分别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对Fe3O4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Fe3O4添加到PEBA基体中制备表面活性剂改性PEBA/Fe3O4磁性膜,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改性Fe3O4与PEBA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以及改性Fe3O4添加量对磁性膜的理化结构和O2/N2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riton X-100改性明显改善了Fe3O4与PEBA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增强了磁性膜的力学性能。与SDS或CTAB改性磁性膜相比,Triton X-100改性磁性膜(PEBA/Fe3O4@TX100)具有较好的O2/N2分离性能,当外加磁场强度为60 mT时,Fe3O4添加量为10 wt%的PEBA/Fe3O4@TX100(10)磁性膜的O2渗透系数为35.36 Barrer,O2/N2选择性为4.3。同时,在高Fe3O4添加量下,PEBA/Fe3O4@TX100磁性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分离性能,当外加磁场强度为60 mT,改性Fe3O4添加量为15 wt%时,PEBA/Fe3O4@TX100(15)磁性膜的O2渗透系数为45.44 Barrer,O2/N2选择性为5.44,与纯PEBA膜相比分别提高了116.69%和89.55%。(2)选择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添加剂,将其与Fe3O4一起共混加入到PEBA中制备PEBA/Fe3O4/IL磁性膜。研究IL添加量对PEBA/Fe3O4/IL磁性膜理化性质和O2/N2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L改善了Fe3O4与PEBA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增强了PEBA/Fe3O4/IL磁性膜的磁感应强度。随着IL添加量的增加,PEBA/Fe3O4/IL磁性膜的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Fe3O4添加量为10 wt%,IL添加量为5 wt%时,所制备的PEBA/Fe3O4(10)/IL(5)磁性膜的饱和磁化强度与PEBA/Fe3O4(10)磁性膜相比提高了12%。同时,随着IL添加量的增加,PEBA/Fe3O4/IL磁性膜的O2渗透系数先增加后趋于平缓,O2/N2选择性先增加后降低。当外加磁场强度为60 mT,IL添加量为5wt%时,PEBA/Fe3O4(10)/IL(5)磁性膜获得最优异的O2/N2分离性能,其中O2渗透系数为47.82Barrer,O2/N2选择性为4.67,与PEBA/Fe3O4(10)磁性膜相比分别提高了52.10%和23.54%。(3)在溶剂挥发成膜过程中借助磁场诱导作用促使Fe3O4粒子向膜表面迁移并富集,构建具有非均质结构的PEBA/Fe3O4磁性膜(Ani-PEBA/Fe3O4)。研究非均质结构和Fe3O4添加量对Ani-PEBA/Fe3O4磁性膜的理化结构和O2/N2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借助磁场诱导作用成功制备了非均质结构磁性膜,Fe3O4粒子在聚合物膜表面富集,减弱了PEBA对Fe3O4粒子的磁性屏蔽,增加了非均质磁性膜的磁感应强度,当Fe3O4添加量为10 wt%时,Ani-PEBA/Fe3O4(10)磁性膜的饱和磁化强度与PEBA/Fe3O4(10)磁性膜相比提高了53%。同时,非均质结构提高了磁性膜的O2/N2分离性能,当外加磁场强度为60 mT时,Ani-PEBA/Fe3O4(10)磁性膜的O2渗透系数为36.84 Barrer,O2/N2选择性为4.55,与PEBA/Fe3O4(10)磁性膜相比分别提升了17.18%和20.37%,与纯PEBA膜相比分别提高了75.68%和58.54%。
马洪林[3](2021)在《含丙酮高氟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聚醚醚酮精制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纯水作溶剂,因此会产生相应数量的工业废水。废水中包括较高浓度的丙酮、氟化钠及微量的聚醚醚酮、二苯砜等。这些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尤其丙酮及氟化钠浓度远高于10000 mg/L,不允许直接排放,故需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COD(主要是丙酮)要小于80 mg/L,氟离子浓度小于10 mg/L。根据废水组成及温度,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确定了相应的实验方法。通过分子蒸馏,回收大部分丙酮,使水中COD浓度降低到原浓度的2.5%左右;加入氯化钙,再经过板框过滤,使水中F-浓度降到10 mg/L以下;经过羟基氧化使水中COD进一步降低;最后经过活性炭吸附COD降到80 mg/L以下,氟离子浓度小于8 mg/L,根据实验过程及处理的连续性,确定了水处理工艺及主要设备分子蒸馏塔的结构。分子蒸馏过程主要考察了进料温度、进料量、蒸发器温度、刮膜速度及不同蒸馏次数对COD脱除率的影响。在进料温度32℃,进料量600 ml/h,蒸发器温度33℃,刮膜速度160 r/min,蒸馏次数为四次时,丙酮总回收率为97.7%。分子蒸馏后的水加入氯化钙生成氟化钙沉淀,用板框过滤机过滤,结果是氟离子浓度平均降至7.8 mg/L,F-离子脱除率达99%。滤饼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微量固体有机物聚醚醚酮、二苯砜得到脱除。扫描电镜检测显示,滤饼结构致密,形态规则,形成致密滤层,更有利于微小颗粒的截留。通过热重分析,滤饼失重3.9%,确定主要为结合水与有机物失重。电羟基氧化主要考察了反应时间、电流密度、p H及电势差对COD脱除率的影响,在p H=6,氧气通入量1 L/min,电流密度11.4 m A/cm2,处理时间80 min时,COD脱除率为80%。利用活性炭吸附羟基氧化处理的废水,加盐废水与未加盐废水经过90 min后达到吸附平衡,COD脱除率为98%,剩余COD为4 mg/L左右,当吸附时间为30 min时,COD浓度低于80 mg/L。活性炭用热水解吸,120 min后达到解吸平衡。活性炭再生后,重新进行吸附,COD脱除率为96%。活性炭对丙酮吸附动力学过程与准一级吸附模型拟合度较高,说明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根据实验过程及结果,设计出了此废水处理工艺,并根据分子蒸馏次数及来水状况设计出分子精馏塔,使设备结构更合理,工艺过程更紧凑。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回收了大量丙酮;获得了可二次利用的氟化钙;大大缩短了水处理时间。
裴梓博[4](2021)在《碳钢大气环境腐蚀大数据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作用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大气环境的多样性,影响大气腐蚀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辐照度、氯离子浓度、盐度、污染物等在宏微观环境下的分布与作用显着不同,在不同腐蚀时段的影响强弱也不尽相同。认识碳钢大气腐蚀的规律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多样性,以及腐蚀行为随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规律。基于对大气腐蚀行为的动态认识,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实现了碳钢腐蚀电流、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连续监测,数据采集频率为1分钟/次,对任意监测点的收集数据总量达50万条/年;并利用该系统开展了碳钢大气腐蚀大数据研究。根据实时采集到的碳钢腐蚀数据,探究了影响大气腐蚀的主要环境因素,揭示了锈层在户外环境下对腐蚀临界湿度的作用规律;同时,针对具有动态特性的大气腐蚀数据集,采用不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碳钢大气腐蚀的预测,筛选出了最佳腐蚀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表面腐蚀产物与电偶加速效应不会对传感器的性能产生实质影响,同时段下传感器表面碳钢的腐蚀状态与腐蚀挂片结果一致。腐蚀传感器的实时输出电流、累计输出电量和腐蚀挂片质量损失存在一个经验公式转换关系,该公式不仅适用于碳钢,还适用于快速评估耐候钢在C2级别及以上大气环境的耐蚀性,说明本研究提出的腐蚀连续监测技术有潜力替代腐蚀挂片方法,进行低合金钢的大气腐蚀研究。户外的环境腐蚀性具有高度动态变化的特点,在1年的监测周期内,环境腐蚀性遍布C1级至CX级。碳钢处于大气腐蚀初期时,除了干旱地区,降雨是促进腐蚀最明显的环境因素;相对湿度的影响小于降雨,且作用时段主要集中在夜间;温度的加速反应效应和大气环境污染物在城市环境的作用影响不大,是影响大气腐蚀的次要因素。大气腐蚀过程中锈层的生长对腐蚀影响极大,其吸湿效应进一步加速腐蚀反应。经过1年的长期大气腐蚀后,城市海洋环境下对影响大气腐蚀的前5位腐蚀因子排序分别是锈层、风速、降雨率、相对湿度和氯离子,其中风速的重要性逐渐减弱,锈层和氯化物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分析多维碳钢腐蚀大数据时,随机森林算法能够正确解析出各种腐蚀因子对碳钢的量化影响,并建立碳钢大气腐蚀的高精度预测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在随机森林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到锈蚀不断增长的动态影响,建立了囊括锈层生长过程的随机森林迭代模型,提高了碳钢大气腐蚀的预测精度。碳钢大气腐蚀临界湿度是指发生大气腐蚀时的相对湿度,锈层的厚度和物相结构对其影响十分明显。锈层结构不变时,腐蚀临界湿度在统计的范围内均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对非降雨状态下的大气腐蚀均起到了的促进作用。统计的四种锈层结构中,外层、中层、内层均以γ-FeOOH为主相的结构对非降雨状态下的大气腐蚀促进作用最强,外层以γ-FeOOH为主相,同时中层、内层以α-FeOOH为主相的锈层结构促进作用最弱。最后,分析了锈层物相结构的转变对提升耐候钢耐蚀性能的关键作用,锈层内α-FeOOH含量上升可以有效地将氯离子屏蔽在外锈层,防止腐蚀临界湿度的下降。通过与腐蚀挂片方法进行比较,证明了该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可以有效缩短耐蚀材料的评估周期。
郑晓明[5](2020)在《Sn-Beta分子筛的制备及其环己酮氧化反应性能研究》文中提出ε-己内酯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生产聚己内酯(PCL),后者可合成可降解塑料。己内酯也可用于生产聚己内酯多元醇和己内酰胺,并可作为聚氨酯树脂等难溶树脂的溶剂。我国ε-己内酯市场需求量大,但主要依赖进口。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酮反应是目前正在开发的生产ε-己内酯绿色化学路线。Sn-Beta分子筛是催化该反应的最具潜力的催化剂。所以,本论文围绕着脱铝Beta分子筛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Sn-Beta分子筛和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酮反应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本文采用硅铝比为25的H-Beta分子筛为母体,通过13 mol/L的硝酸溶液脱铝得到了硅铝比690的脱铝Beta分子筛。然后采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了硅锡比分别为80、60和30三种Sn-Beta分子筛。通过催化剂表征发现,在所制备的Sn-Beta分子筛中,骨架四配位锡物种的含量以及Lewis酸量都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环己酮氧化反应中,催化剂的环己酮转化率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初步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过氧化氢用量、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种类及用量对环己酮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4-二氧六环是该反应的最佳溶剂。反应时间是影响催化剂选择性的重要因素,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ε-己内酯因水解副反应而降低选择性。在反应温度90℃、催化剂用量为0.5 g、n(环己酮/H2O2)=2、1,4-二氧六环溶剂与环己酮的质量比为40和反应时间为2 h的适宜条件下,硅锡比30的Sn-Beta分子筛催化剂在环己酮氧化反应中的环己酮转化率达到32.43%,ε-己内酯选择性达到88.15%,过氧化氢有效利用率达到72.15%。最后,本文还研究了不同浓度NaOH、NH3·H2O和TEAOH溶液后处理改性对Sn-Beta分子筛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碱液改性都没有达到提高催化剂反应活性的目的。这可能与碱液后改性过程中骨架锡流失有关。因此,有必要探索先对脱铝Beta分子筛进行碱处理再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Sn-Beta分子筛的可行性。
余澄澄[6](2020)在《《了不起的身边物质》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篇报告以《了不起的身边物质》的汉译为例,探讨交际翻译理论在儿童科普书籍的翻译中的应用。本次翻译实践所选的译本是笔者独立翻译的儿童科普书籍《了不起的身边物质》,该书已于2020年4月出版。松下幸之助创建的PHP研究所专为儿童编着了一套快乐学习系列百科知识丛书,该丛书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引进并主持编译出版。笔者负责翻译的《了不起的身边物质》便是这套丛书中的一册,该书主要介绍了常见物质的构成、特征、用途、制造方法、辨别方法和回收利用等知识,语言简单,知识面广,适合少年儿童课外阅读。儿童科普书籍主要以广大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须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向读者传达科学技术知识。好的儿童科普书籍不仅能传输知识,更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然而目前国内儿童科普书籍翻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尚有不足,研究成果也较少。科普翻译的相关论着,仅有郭建中的《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2004)一书。儿童的认知阅读能力与思维方式都与成年人有着质的区别,对儿童科普书籍进行翻译时需要特别重视儿童这一特殊的读者群体。因此本篇报告以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探讨儿童科普书籍翻译的策略和具体方法。该理论重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感受,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本报告主要以《了不起的身边物质》的翻译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交际翻译理论在此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总结基于交际翻译理论对儿童科普书籍进行翻译的有效方法和其翻译过程,希望本文的尝试能给儿童科普书籍翻译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篇报告共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了不起的身边物质》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作品特征,第二章介绍了交际翻译理论的概要,并分析了该理论在这次翻译实践中的适用性。该章首先分析了儿童科普书籍的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再活用彼得·纽马克的文本分类理论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通过具体译例分析了如何运用交际翻译理论对《了不起的身边物质》进行翻译,该章详细分析了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如何活用增译、减译、重组、同化等翻译技巧对儿童科普书籍进行翻译。本篇报告最终得出的结论有:一、交际翻译理论在儿童科普书籍的翻译中具有较强指导作用;二、在儿童科普书籍的翻译中,有必要活用增译、减译、重组、同化等翻译技巧进行翻译;三、儿童科普书籍的目标读者较为特殊,对于儿童科普书籍的翻译应更倾向于同化翻译。
侯小露[7](2019)在《复合催化膜用于苯甲醇催化氧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苯甲醛通常采用甲苯氯化水解法生产,产品中含有氯化物或氢离子,在医药和香料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无氯苯甲醛”可通过甲苯氧化法、芳香酯酸催化加氢法等反应生成,通常存在原料贵、生产成本高、产率低,易造成试剂消耗和环境污染等缺陷。本论文拟设计和研制一种复合膜用于促进苯甲醇的液相氧化速率,同时提高生成苯甲醛产物的选择性,为苯甲醛绿色制备产业化升级提供新的材料和思路,同时为液-液界面反应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意义。1. 双层催化复合膜的制备。首先,通过蒸馏-沉淀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PMAA)微球,将PMAA微球与PVDF粉末共混刮制成膜,经碱处理、原位还原等方法将Pd纳米粒子固定于膜内,最后将半互穿网络聚合物涂覆于其表面得到具有催化性能的复合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将复合催化膜置于双室反应器中研究其对苯甲醇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当复合膜的IPN涂层致孔剂含量为5%、料液流速为82.5 m L/min、温度为90℃,催化剂负载量为35.637 mg/g时催化性能最优,苯甲醇的转化率为48.5%,苯甲醛的选择性为82.5%。2. Sandwich-Janus催化复合膜的制备。首先,在第一章制备的催化复合膜的基础上,在复合膜的另外一侧涂覆上PVDF涂层,制备一种双亲性的催化复合膜,通过调控两侧涂层的膜孔结构来增强传质。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ATR-FTIR)光谱分析复合膜组成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膜表面的形貌、孔道结构以及Pd纳米粒子负载情况。同样将制备的膜置于两室反应器中,研究其对苯甲醇催化氧化性能。研究表明:复合膜两侧的亲油层和亲水层可以阻止水相和油相发生渗漏、混合;当膜两侧涂层中致孔剂含量为5%,以30%H2O2作为氧化剂,反应温度为90℃、料液流速为82.5 m L/min,催化剂负载量为30.213mg/g时复合催化膜的催化活性最高,苯甲醇的转化率为30.25%、苯甲醛的选择性为80.04%。
吉骊[8](2019)在《工业纤维多糖原料高效预处理与利用过程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生物乙醇作为汽油燃料的替代品,是目前最有应用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工业纤维多糖原料(糠醛渣、木薯渣及毛竹)是生物乙醇规模化生产的潜在原料。将纤维多糖原料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糖是生物乙醇转化过程的关键步骤,但纤维原料结构的顽抗性和木质素对底物酶水解的抑制作用阻碍了纤维素的高效转化。生物质原料有效预处理方式以及原料耦合技术的开发对提高生物乙醇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拓宽糖平台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包括:采用绿液-过氧化氢对糠醛渣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糠醛渣与木薯渣耦合共发酵生产乙醇,比较了木质素脱除强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以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副产物甘油为毛竹预处理溶剂,探讨了分离甘油的不同后处理方式对后续酶解发酵的影响;开发了毛竹苯酚-二氧六环预处理体系,实现了毛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高效分离和有效利用;以预处理毛竹酶解液或木薯渣糖化液为碳源,采用木醋杆菌原位合成了功能性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主要结果如下。糠醛渣经soda绿液-过氧化氢预处理,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预处理后底物固体得率随过氧化氢浓度的提高而下降,木质素含量也相应降低。当H202添加量0.6 g/g-底物、绿液用量2 mL/g-底物、预处理温度80℃时,木质素的脱除率达到42.0%。木质素在绿液-过氧化氢预处理过程中被分解为低分子量的可溶物进而被脱除;而绿液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含量低于一般碱性溶液,因此最大程度提高了预处理过程中纤维素的保留率。利用混合底物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当木薯渣与糠醛渣混合底物浓度12%、混合质量比1:1时,发酵液乙醇浓度为39.9 g/L,乙醇得率达到理论值的93.6%。木薯渣为同步糖化发酵过程提供了氮源,同时糠醛渣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中的纤维素酶促进了木薯渣的纤维乙醇转化,二者耦合转化发酵可相互促进,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化学品使用量。添加无患子皂素表面活性剂不仅降低了纤维素酶用量,还可延迟和降低副产物乳酸的形成。使用不同来源的工业粗甘油分别在150、160℃下预处理毛竹3 h。采用生物柴油生产副产物碱性甘油预处理毛竹,木质素脱除率达到39.2%,预处理毛竹酶解葡萄糖得率为理论值的95.0%,同步糖化发乙醇得率达到理论值的73.1%。在预处理过程中,脂肪酸皂与木质素形成乳浊液,可减少木质素的沉积。通过压滤法分离甘油,固体底物残留的脂肪酸皂有效阻止了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无效吸附,提高了酶解和发酵效率。采用酸性1,4-二氧六环预处理体系高效分离毛竹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预处理及分离过程中,半纤维素发生解聚形成糠醛,糠醛得率可达理论值的93.5%。在80℃下,酸性二氧六环体系中添加25%苯酚(wt%,底物)预处理毛竹2 h,木质素的提取率为51.9%;通过二维核磁分析,毛竹木质素G6和H2,6键消失,Cα电子云发生偏移,苯酚与木质素发生加成反应并生成了酚化木质素,酚化木质素在苯酚-甲醛反应中可作为低成本的苯酚替代品。甘油预处理毛竹酶解液(BBC)以及木薯渣糖化液(CBC)可作为木醋杆菌的碳源,生产细菌纤维素。通过添加1.5%透明质酸(HA)或0.5%海藻酸(AA)得到HA-BBC、HA-CBC及AA-BBC、AA-CBC复合水凝胶。复合水凝胶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其中HA-CBC的热稳定性最高。AA-CBC具有良好的载药及药物缓释性能,可将牛血清蛋白药物释放时间延长至60 h,所载牛血清蛋白的最终释放率可达95.0%。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产物与Hela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用于给药系统。
尚洪坤[9](2019)在《大跨度装配整体式H型钢空间网格盒式结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耕地的减少和城市用地的短缺,对多高层大跨度建筑的需求急剧增加。楼盖的结构形式会影响建筑的整体高度,采用新型楼盖结构来降低建筑层高是建筑结构发展的一个趋势。一般来说,梁的高度会随着跨度的增大而增加,传统结构梁的高度已经无法满足大跨度结构的需求。大跨度空间钢网格结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良好途径,这种新型结构的经济性指标优于传统结构,结构高度小,用钢量少,结构采用装配整体式,可以灵活划分拼装单元,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可以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大跨度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是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形式,适用于多高层大跨度工业与公共建筑。钢网格楼盖由钢空腹梁交叉组成正交正放与正交斜放空腹网格板。钢网格的上、下肋采用型钢,中间由方钢管剪力键连接,钢筋混凝土楼板现场浇筑。剪力键连接着空间钢网格的上、下肋,使结构整体协同受力,其长宽比接近,以承受剪力为主。楼盖结构的力学模型为空间板,具有三维受力特性,钢网格空腹后,结构自重轻,刚度大,舒适度好,钢网格中间空腹部分可以穿越各种管线,节约建筑空间,降低工程造价。本文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跨度H型钢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楼盖进行了静力分析、模态分析、舒适度分析、爆炸冲击分析。结合实际工程,对一榀钢网格墙架进行了滞回试验研究。在纯剪切状态下,对两组剪力键试件进行了实物模型试验研究。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连续化拟夹层板分析方法和等代刚度法,对矩形平面周边简支空腹夹层板进行了求解,推导出表层混凝土板、上肋H型钢梁、下肋H型钢梁的内力计算公式,通过采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通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连续化推导具有较高精度。(2)对实际工程中一榀框架墙进行了1:1仿真模型滞回试验,墙架结构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能,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结构延性较好。(3)对正交正放H型钢空间楼盖在人致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楼盖具有优良的抗振性能,舒适度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由于楼盖的基本自振频率较低,应考虑隔墙等活荷载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合理的结构布置,可以使结构的空间受力特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结构的抗振能力,当平面长、短边之比(27)1.5时,适合采用正交正放空腹网格;当平面长、短边之比≥1.5时,适合采用正交斜放空腹网格。(4)对正交斜放H型钢空间钢网格屋盖进行了抗爆设计,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对屋盖的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正交斜放H型钢空间钢网格屋盖的竖向峰值位移响应点出现在低阶振型中心附近,屋盖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经济性指标优于传统结构。(5)模拟试件在纯剪切状态下的受荷条件,对设置和未设置竖向加劲板的两组剪力键试件进行了加载试验,研究表明在纯剪切受力状态下,竖向加劲板使构件的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剪力键以剪切变形为主。竖向加劲板可以显着提高剪力键节点域的刚度和承载范围,试件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由于竖向加劲板的设置,剪力键上下肋型钢与方钢管整体协同工作,剪力键节点域的受力更加均匀,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6)结合某实际工程,介绍了装配整体式H型钢楼盖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关键节点的构造措施,并对楼盖的静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
刘云轩[10](2019)在《酸改性HZSM-5催化环己烯水合制备环己醇研究》文中提出环己醇是生产己内酰胺、己二酸、聚酰胺等有机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环己烷氧化法、苯酚加氢法、环己烯水合等方法,但目前大部分工业生产环己醇采用环己烷氧化法。该方法虽然技术比较成熟,但仍存在环己烷单程转化率低、醇酮选择性不高以及安全和环保等缺点。随着绿色化工的兴起与发展,环己烯水合法制备环己醇越来越受研究者们的关注。由于该反应是在水相中进行,且环己烯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催化剂活性不高等原因,水合反应转化率较低,环己醇的收率不高。因此,亟待发展一种新的水合工艺,提高这一过程的效率。本文针对现有的水合HZSM-5(Si/Al=38)分子筛催化剂进行改性,探索了新的水合工艺条件,提高了环己烯转化率和环己醇的收率。具体研究结论如下:本文首先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分子筛以及一些酸性催化剂对环己烯水合反应的影响,发现水热稳定性较好的HZSM-5对该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硅铝比的HZSM-5对水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铝比为38的HZSM-5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接着以硅铝比为38的HZSM-5为催化剂,探索最优反应条件,并在最优反应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的最优反应条件是:温度130℃,反应时间3 h,反应压力0.5 MPa,催化剂用量20%,烯水比2:5(v:v),转速900 rpm,此时环己烯的转化率为9.0%,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9.5%,且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XRD、SEM、BET、Py-FTIR、NH3-TPD、FT-IR、TG-DTG等表征手段揭示了HZSM-5的微观结构特征,同时还推导了可能的水合反应机理。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此过程的反应效率,对催化性能较好的HZSM-5(Si/Al=38)进行改性,重点考察了不同酸及酸浓度对分子筛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NO3改性后的催化剂效果较好;同时,采用HNO3对不同类型的分子筛以及不同硅铝比的HZSM-5进行改性对比,发现硅铝比为38的HZSM-5展示了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并进一步考察了改性条件(如HNO3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等)对HZSM-5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HZSM-5展示了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4 h,烯水体积比为2:5,催化剂用量20%,转速900 rpm,反应压力为0.5 MPa的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可达12.2%,环己醇的选择性接近100%,且催化剂稳定性好。并通过XRD、SEM、BET、Py-FTIR、NH3-TPD、FT-IR、TG-DTG等一系列表征,证实了硝酸改性后的HZSM-5微观结构基本保持完整。该法提高了环己醇收率,对于实现以苯为原料合成己内酰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二、蒸馏塔中的振动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馏塔中的振动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介质耦合汽爆处理秸秆及其高固酶解发酵乙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木质纤维素乙醇产业发展背景 |
1.1.1 木质纤维素乙醇产业前景 |
1.1.2 木质纤维素乙醇生产的关键问题 |
1.2 木质纤维素乙醇转化的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
1.2.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特性 |
1.2.2 木质纤维素乙醇的高固转化的趋势 |
1.2.3 木质纤维素乙醇高固转化过程所面临的挑战 |
1.3 木质纤维素乙醇转化过程强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酶制剂复配技术研究现状 |
1.3.3 高固酶解传质强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4 乙醇固态发酵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绿色介质耦合汽爆预处理秸秆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2 绿色介质耦合汽爆预处理 |
2.2.3 汽爆玉米秸秆酶解过程 |
2.2.4 产物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绿色介质耦合汽爆预处理玉米秸秆组分变化规律 |
2.3.2 绿色介质耦合汽爆预处理对聚糖收率的影响 |
2.3.3 绿色介质耦合汽爆预处理的抑制物生成规律 |
2.3.4 绿色介质耦合汽爆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机械特性分析 |
2.3.5 绿色介质耦合汽爆预处理玉米秸轩高固酶解效率 |
2.4 小结 |
第3章 汽爆秸秆高固酶解预混合特性及其强化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3.2.2 玉米秸秆汽爆预处理 |
3.2.3 纤维素酶的预混合及汽爆玉米秸秆酶解过程 |
3.2.4 产物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汽爆秸秆的高固预混合过程特性 |
3.3.2 预混合对汽爆玉米秸秆高固酶解过程的影响 |
3.3.3 预混合过程强化工艺及机理初步探究 |
3.4 小结 |
第4章 汽爆秸秆高固酶解过程预酶解强化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玉米秸秆的汽爆预处理 |
4.2.2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4.2.3 汽爆秸秆的预酶解及酶解操作 |
4.2.4 成分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芬顿试剂与纤维素酶的协同模式对汽爆秸秆高固酶解过程的影响 |
4.3.2 芬顿试剂预酶解的条件对汽爆秸秆高固酶解的影响 |
4.3.3 芬顿试剂预酶解强化汽爆秸秆高固酶解机理的研究 |
4.3.4 芬顿试剂预酶解汽爆秸秆对用酶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运动发酵单胞菌的汽爆秸秆固态发酵乙醇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5.2.2 微生物和培养基 |
5.2.3 玉米秸秆的汽爆预处理 |
5.2.4 汽爆玉米秸秆的预糖化和分批补料 |
5.2.5 氮气周期脉动强化运动发酵单胞菌固态发酵 |
5.2.6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运动发酵单胞菌固态发酵乙醇的抑制作用分析 |
5.3.2 氮气周期脉动对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的影响 |
5.3.3 氮气周期脉动耦合分批补料、周期蠕动技术强化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固态发酵 |
5.4 小结 |
第6章 秸秆制乙醇关键技术强化的经济性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技术经济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秸秆制乙醇生产过程成本分析 |
6.3.2 秸秆高固体系转化产乙醇模型建立 |
6.3.3 预处理酶解发酵关键参数对秸秆乙醇经济性的影响 |
6.3.4 秸秆乙醇生产中芬顿试剂预酶解技术经济分析 |
6.3.5 秸秆乙醇生产中周期振动预混合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6.3.6 秸秆乙醇生产中氮气周期脉动固态发酵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中部分原始数据 |
附录B 论文中所使用的标准曲线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面向氧氮分离的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O_2/N_2 分离的背景意义 |
1.2 O_2/N_2 分离的主要方法 |
1.2.1 低温蒸馏法 |
1.2.2 变压吸附法 |
1.2.3 膜分离法 |
1.3 O_2/N_2 分离膜技术 |
1.3.1 O_2/N_2 分离膜的传质机理 |
1.3.2 O_2/N_2 分离膜材料 |
1.4 O_2/N_2分离膜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1.4.1 无机O_2/N_2 分离膜 |
1.4.2 聚合物O_2/N_2 分离膜 |
1.4.3 混合基质膜 |
1.5 磁性O_2/N_2 分离膜 |
1.5.1 物质的磁性 |
1.5.2 气体磁分离的研究 |
1.5.3 磁性O_2/N_2分离膜的传质机理 |
1.5.4 磁性O_2/N_2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
1.6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提出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的制备 |
2.3.1 PEBA/Fe_3O_4 磁性膜的制备 |
2.3.2 表面活性剂改性PEBA/Fe_3O_4磁性膜的制备 |
2.3.3 离子液体共混PEBA/Fe_3O_4磁性膜的制备 |
2.3.4 非均质结构PEBA/Fe_3O_4磁性膜的制备 |
2.4 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的表征方法 |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EDX) |
2.4.3 磁性能(VSM) |
2.4.4 X-射线衍射(XRD) |
2.4.5 热重分析(TGA) |
2.4.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4.7 密度与自由体积 |
2.4.8 机械性能 |
2.5 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的O_2/N_2分离性能测试 |
2.5.1 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的O_2/N_2分离性能评价装置 |
2.5.2 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的O_2/N_2分离性能参数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改性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及其O_2/N_2分离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磁性Fe_3O_4 粒子的表征 |
3.3 表面活性剂改性 Fe_3O_4的分散性 |
3.4 表面活性剂改性磁性膜的表征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3.4.2 扫描电镜分析 |
3.4.3 磁性能分析 |
3.4.4 X-射线衍射分析 |
3.4.5 热重分析 |
3.4.6 热性能分析 |
3.4.7 机械性能分析 |
3.5 表面活性剂改性磁性膜的O_2/N_2分离性能研究 |
3.5.1 表面活性剂类型对改性磁性膜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3.5.2 改性Fe_3O_4添加量对改性磁性膜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3.5.3 不同表面活性剂改性磁性膜的O_2/N_2分离性能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液体共混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及其O_2/N_2分离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PEBA/Fe_3O_4/IL磁性膜的表征 |
4.2.1 红外光谱分析 |
4.2.2 扫描电镜分析 |
4.2.3 磁性能分析 |
4.2.4 X-射线衍射分析 |
4.2.5 热重分析 |
4.2.6 热性能分析 |
4.2.7 密度与自由体积分析 |
4.2.8 机械性能分析 |
4.3 PEBA/Fe_3O_4/IL磁性膜的O_2/N_2分离性能研究 |
4.3.1 IL对 PEBA/Fe_3O_4磁性膜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4.3.2 IL添加量对PEBA/Fe_3O_4/IL磁性膜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4.3.3 磁场强度对PEBA/Fe_3O_4/IL磁性膜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4.3.4 PEBA/Fe_3O_4/IL磁性膜的O_2/N_2分离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场诱导制备非均质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及其O_2/N_2分离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非均质磁性膜的表征 |
5.2.1 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分析 |
5.2.2 磁性能分析 |
5.2.3 X-射线衍射分析 |
5.2.4 热重分析 |
5.2.5 密度与自由体积分析 |
5.2.6 机械性能分析 |
5.3 非均质磁性膜的O_2/N_2分离性能研究 |
5.3.1 Fe_3O_4添加量对非均质磁性膜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5.3.2 非均质结构对磁性膜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5.3.3 磁场强度对非均质磁性膜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5.3.4 非均质磁性膜的O_2/N_2分离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含丙酮高氟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丙酮废水水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丙酮的使用价值及危害 |
1.2.2 物理法 |
1.2.3 化学方法 |
1.2.4 生物处理法 |
1.3 吸附法的研究现状 |
1.4 分子蒸馏技术现状 |
1.5 电芬顿(EF)法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用水 |
2.1.2 丙酮(COD)回收药品及仪器 |
2.1.3 氟离子脱除药品及仪器 |
2.1.4 羟基氧化药品及仪器 |
2.1.5 活性炭吸附药品及仪器 |
2.2 实验装置 |
2.2.1 过滤实验装置 |
2.2.2 丙酮回收-分子蒸馏装置 |
2.2.3 板框过滤装置 |
2.2.4 羟基氧化实验装置 |
2.2.5 吸附实验装置 |
2.2.6 分析用蒸馏装置 |
2.3 表征及分析检测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过滤 |
2.4.2 丙酮(COD)脱除实验方法 |
2.4.3 氟离子脱除 |
2.4.4 羟基氧化 |
2.4.5 活性炭吸附实验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分子蒸馏脱除废水中丙酮 |
3.1.1 蒸发器温度对丙酮脱除率的影响 |
3.1.2 进料量对丙酮脱除的实验 |
3.1.3 刮膜速度对丙酮脱除的影响 |
3.1.4 进料温度对丙酮脱除率的影响 |
3.1.5 多次处理对丙酮脱除的影响 |
3.2 氟离子脱除 |
3.2.1 板框过滤 |
3.2.2 红外检测 |
3.2.3 热失重 |
3.2.4 扫描电镜检测 |
3.3 羟基氧化 |
3.3.1 反应时间对COD脱除及水浊度的影响 |
3.3.2 电流密度对COD脱除及水浊度的实验 |
3.3.3 pH对COD脱除及浊度的影响 |
3.3.4 电势差对COD去除的影响 |
3.4 吸附 |
3.4.1 静态吸附 |
3.4.2 动态吸附 |
第4章 水处理工艺确定及分子蒸馏塔设计 |
4.1 水处理工艺设计 |
4.2 分子精馏塔设计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碳钢大气环境腐蚀大数据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作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大气腐蚀概述 |
2.2 碳钢的大气腐蚀研究方法 |
2.2.1 碳钢的大气腐蚀试验方法 |
2.2.2 碳钢的腐蚀试验分析方法 |
2.2.3 大气腐蚀监测的研究进展 |
2.3 腐蚀研究中当前应用的数据挖掘方法 |
2.3.1 多元线性回归 |
2.3.2 人工神经网络 |
2.3.3 支持向量机和支持向量回归 |
2.3.4 马尔科夫链 |
2.3.5 宏观尺度的蒙特卡洛模拟 |
2.3.6 灰色关联性分析与灰色预测 |
2.3.7 贝叶斯信念网络 |
2.3.8 随机森林 |
2.4 碳钢锈层在大气环境中的演化 |
2.4.1 锈层形成的电化学机理 |
2.4.2 锈层的保护性能 |
2.5 研究路线 |
3 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
3.1 引言 |
3.2 新型腐蚀连续监测传感器 |
3.2.1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2.2 电偶面积比对传感器电流的影响 |
3.2.3 电偶间距对传感器电流的影响 |
3.2.4 实验室环境下的性能测试 |
3.2.5 户外环境下的性能测试 |
3.3 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硬件技术 |
3.3.1 腐蚀微电流监测仪器的研制 |
3.3.2 腐蚀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集成 |
3.4 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软件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4 室内模拟环境因素对传感器的腐蚀行为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腐蚀连续监测技术 |
4.2.3 喷雾试验 |
4.2.4 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温度的影响 |
4.3.2 氯离子的影响 |
4.3.3 亚硫酸氢根离子的影响 |
4.3.4 复合离子污染物的影响 |
4.3.5 表面腐蚀产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户外监测腐蚀因子对碳钢大气腐蚀的初期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腐蚀连续监测技术 |
5.2.3 暴露测试 |
5.2.4 机器学习模型 |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各地点的腐蚀初期连续监测结果 |
5.3.2 统计分析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
5.3.3 统计分析降雨的影响 |
5.3.4 机器学习分析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
5.3.5 机器学习分析锈层生长的影响 |
5.3.6 室内外腐蚀因子作用规律的相关性讨论 |
5.3.7 碳钢户外腐蚀初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6 户外监测腐蚀因子对碳钢大气腐蚀的长期影响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腐蚀连续监测技术 |
6.2.3 暴露测试 |
6.2.4 电化学试验 |
6.2.5 随机森林模型 |
6.3 试验结果和讨论 |
6.3.1 各地点的腐蚀长期连续监测结果 |
6.3.2 腐蚀连续监测数据的解析 |
6.3.3 机器学习分析不同腐蚀因子的静态影响 |
6.3.4 机器学习分析不同腐蚀因子的动态影响 |
6.3.5 碳钢户外腐蚀长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碳钢与耐候钢锈层对户外腐蚀临界湿度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试验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腐蚀连续监测技术 |
7.2.3 暴露测试 |
7.2.4 分析方法 |
7.3 试验结果和讨论 |
7.3.1 各地点大气腐蚀临界湿度的变化 |
7.3.2 锈层厚度与物相结构对腐蚀临界湿度的影响 |
7.3.3 基于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的耐候钢耐蚀性能快速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Sn-Beta分子筛的制备及其环己酮氧化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ε-己内酯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 ε-己内酯的用途及其合成方法 |
1.2.1 ε-己内酯的用途和市场供求情况 |
1.2.2 环己酮氧化法合成ε-己内酯的生产技术现状 |
1.2.3 过氧化氢直接氧化环己酮的研究现状 |
1.2.4 其它合成途径 |
1.3 Sn-Beta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
1.3.1 Beta分子筛的结构特征 |
1.3.2 杂原子Beta分子筛的制备和应用 |
1.3.3 Sn-Beta分子筛的水热合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
1.3.4 Sn-Beta分子筛的后合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
1.3.5 不同方法制备的Sn-Beta分子筛在环己酮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1.4 Sn-Beta分子筛的表征 |
1.5 Sn-Beta分子筛在其它反应中的应用 |
1.6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Sn-Beta分子筛的制备 |
2.3 Sn-Beta分子筛的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2 元素组成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法) |
2.3.3 N_2物理吸附 |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 Sn-Beta分子筛的催化性能评价 |
2.4.1 评价装置 |
2.4.2 色谱分析方法 |
3 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的Sn-Beta分子筛对环己酮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锡源对Sn-Beta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
3.2.2 不同锡含量对Sn-Beta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3 与水热合成法、气相沉积法制备的Sn-Beta分子筛催化活性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反应条件对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的Sn-Beta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讨论 |
4.2.1 反应时间对(30)Sn-Beta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2 反应温度对(30)Sn-Beta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3 过氧化氢含量对(30)Sn-Beta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4 催化剂用量对(30)Sn-Beta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5 溶剂种类对(30)Sn-Beta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6 溶剂用量对(30)Sn-Beta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7 碱金属盐对(30)Sn-Beta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用碱液处理调节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的Sn-Beta分子筛催化性能 |
5.1 引言 |
5.2 结果讨论 |
5.2.1 NaOH溶液处理对Sn-Beta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
5.2.2 NH_3·H_2O溶液处理对Sn-Beta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
5.2.3 TEAOH溶液处理对Sn-Beta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了不起的身边物质》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中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はじめに |
一、起点テキストについて |
1.1 起点テキストの内容 |
1.2 起点テキストのジャンル:科学読み物 |
二、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重视の翻訳理论について |
2.1 ニューマークのテキスト机能分类説 |
2.2 意味重视の翻訳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重视の翻訳 |
2.3 『身近な物质の秘密』の中国语訳への适用性 |
三、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重视の翻訳理论の実例応用 |
3.1 増补 |
3.2 削除 |
3.3 再编成 |
3.4 同化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付録:原文と訳文 |
(7)复合催化膜用于苯甲醇催化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苯甲醛的基本物化性质及主要用途 |
1.2 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
1.2.1 甲苯氧化法 |
1.2.2 甲苯氯化水解法 |
1.2.3 苯甲酸(酯)还原法 |
1.2.4 苯乙烯氧化法 |
1.2.5 苯甲醇氧化法 |
1.3 膜的定义和分类 |
1.3.1 膜的定义 |
1.3.2 膜的分类 |
1.4 膜催化技术 |
1.4.1 膜催化技术的特点 |
1.4.2 膜催化技术的应用 |
1.4.3 高分子催化膜的制备 |
1.5 催化膜在苯甲醇选择性氧化中的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层复合催化膜用于苯甲醇催化氧化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2.1 聚丙烯酸甲酯(PMAA)微球的制备 |
2.2.2 PVDF/PMAA基膜的制备 |
2.2.3 半互穿网络聚合物(semi-IPN)的制备 |
2.2.4 PVDF/PMAA@Pd催化膜的制备 |
2.2.5 PVDF/Pd/semi-IPN复合膜的制备 |
2.3 膜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3.3 膜中钯含量的测定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5 动态接触角 |
2.3.6 吸水(油)性测定 |
2.3.7 机械性能表征 |
2.3.8 膜的孔隙率 |
2.3.9 膜孔径测试 |
2.3.10 复合膜的耐溶剂性能 |
2.4 复合膜催化性能测试 |
2.5 产物的分析方法与计算 |
2.5.1 分析条件 |
2.5.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3 产物分析及计算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傅立叶红外光谱图(FTIR)分析 |
2.6.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6.3 复合膜的耐溶剂性能 |
2.6.4 膜形貌及结构分析 |
2.6.5 膜的接触角分析 |
2.7 PVDF-PMAA-Pd/IPN复合膜催化氧化性能 |
2.7.1 IPN涂层中致孔剂含量对反应的影响 |
2.7.2 复合膜安装朝向对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2.7.3 双氧水浓度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2.7.4 料液流速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2.7.5 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2.7.6 苯甲醇初始量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2.7.7 金属纳米粒子负载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2.8 反应机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andwich-Janus复合膜用于苯甲醇催化氧化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所用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所用仪器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聚甲基丙烯酸(PMAA)微球的制备 |
3.2.2 PVDF/PMAA基膜的制备 |
3.2.3 IPN的制备 |
3.2.4 催化剂的负载 |
3.2.5 双亲性催化复合膜的制备 |
3.3 膜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复合膜中钯含量的测定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4 接触角的测定 |
3.3.5 机械性能表征 |
3.3.6 吸水(油)性测定 |
3.3.7 膜的孔隙率 |
3.3.8 膜孔径测试 |
3.3.9 复合膜的耐溶剂性能 |
3.4 复合膜催化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2 膜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3.5.3 复合膜的耐溶剂性能 |
3.5.4 膜的亲水性、亲油性(接触角) |
3.5.5 PVDF涂层中致孔剂含量对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3.5.6 复合膜安装方向对苯甲醇催化反应的影响 |
3.5.7 过氧化氢浓度对苯甲醇催化氧化的影响 |
3.5.8 料液流速对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3.5.9 温度对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3.5.10 苯甲醇初始量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3.5.11 催化剂的负载量对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工业纤维多糖原料高效预处理与利用过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乙醇转化过程 |
1.2.1 生物乙醇的汽化生产过程 |
1.2.2 碳水化合物转变成乙醇过程 |
1.2.3 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生物乙醇 |
1.2.4 木质纤维素原料转化乙醇的生物过程 |
1.2.5 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纤维乙醇瓶颈 |
1.3 纤维多糖原料的预处理 |
1.3.1 生物预处理 |
1.3.2 化学预处理 |
1.3.2.1 碱法预处理 |
1.3.2.2 氧化脱木质素预处理 |
1.3.2.3 绿液预处理 |
1.3.2.4 溶剂预处理 |
1.3.3 物理机械预处理 |
1.3.4 物理化学预处理 |
1.4 生物乙醇生产模式 |
1.4.1 分步糖化发酵 |
1.4.2 同步糖化发酵 |
1.4.3 原料耦合模式 |
1.4.4 联合生物处理技术 |
1.4.5 生物乙醇纯化 |
1.5 纤维多糖原料 |
1.6 细菌纤维素 |
1.7 生物炼制前景 |
1.8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8.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糠醛渣与木薯渣原料耦合利用共发酵转化乙醇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酵母的活化 |
2.3.2 淀粉双酶法糖化 |
2.3.3 同步糖化发酵 |
2.3.4 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糠醛渣单独发酵转化乙醇 |
2.4.1.1 原料组分分析 |
2.4.1.2 底物浓度及皂素对转化过程的影响 |
2.4.1.2.1 底物浓度对乙醇转化过程的影响 |
2.4.1.2.2 酶用量及酵母接种量对乙醇转化过程的影响 |
2.4.1.2.3 添加无患子皂素对乙醇转化过程的影响 |
2.4.1.3 纤维素酶用量对转化过程的影响 |
2.4.2 木薯渣单独发酵转化乙醇 |
2.4.2.1 纤维素酶用量对转化过程的影响 |
2.4.2.2 木薯渣底物浓度对转化过程的影响 |
2.4.2.3 加酶量对发酵过程中副产物甘油的影响 |
2.4.2.4 不同底物浓度对发酵过程中副产物甘油的影响 |
2.4.3 糠醛渣与木薯渣耦合发酵转化乙醇 |
2.4.3.1 不同酶对木薯渣转化葡萄糖的影响 |
2.4.3.2 木薯渣/糠醛渣混合质量比对乙醇发酵的影响 |
2.4.3.3 木薯渣/糠醛渣底物浓度对乙醇发酵的影响 |
2.4.3.4 木薯渣/糠醛渣质量比对副产物甘油的影响 |
2.4.3.5 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中酵母细胞数及酵母细胞死亡率的变化情况 |
2.5 小结 |
3. 绿液-过氧化氢预处理提高糠醛渣与木薯渣耦合发酵效率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淀粉双酶法糖化 |
3.3.2 绿液-过氧化氢预处理 |
3.3.3 乙醇同步糖化发酵实验 |
3.3.4 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原料预处理及组分分析 |
3.4.2 预处理糠醛渣与木薯渣质量比对同步糖化发酵过程的影响 |
3.4.3 预处理糠醛渣与木薯渣质量比对发酵过程中副产物的影响 |
3.4.4 总底物浓度对同步糖化发酵过程的影响 |
3.4.5 无患子皂素对同步糖化发酵过程的影响 |
3.4.6 同步糖化发酵对副产物的影响 |
3.4.6.1 酶用量及表面活性剂对副产物甘油的影响 |
3.4.6.2 酶用量及表面活性剂对乳酸的影响 |
3.7 小结 |
4. 甘油预处理毛竹酶水解及其耦合发酵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甘油预处理 |
4.3.2 表面活性剂预处理 |
4.3.3 原料及甘油预处理毛竹的纤维素酶解实验 |
4.3.4 淀粉双酶法糖化 |
4.3.5 同步糖化发酵 |
4.3.6 分析方法 |
4.3.6.1 原料组分分析 |
4.3.6.2 接触角测量 |
4.3.6.3 元素分析 |
4.3.6.4 表面张力测量 |
4.3.6.5 酶活测定方法 |
4.3.6.6 结构表征 |
4.3.6.7 反应产物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预处理条件对毛竹样品化学成分的影响 |
4.4.2 甘油预处理毛竹酶解过程 |
4.4.2.1 粗甘油来源对酶解的影响 |
4.4.2.2 残余甘油的去除方式对酶解的影响 |
4.4.2.3 油酸钾对酶解过程的影响 |
4.4.3 乙醇生产中预处理固体的发酵性能 |
4.4.4 油酸钾在毛竹酶水解过程的作用机制 |
4.4.4.1 预处理毛竹的表面性质和形态变化 |
4.4.4.2 酶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
4.4.5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毛竹预处理及同步糖化发酵过程的影响 |
4.4.5.1 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毛竹预处理底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
4.4.5.2 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毛竹预处理底物同步糖化发酵的影响 |
4.5 小结 |
5. 苯酚-二氧六环预处理毛竹及全组分利用过程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毛竹预处理及三大组分的分离过程 |
5.3.2 预处理毛竹木质纤维素的酶解过程 |
5.3.3 分析方法 |
5.3.3.1 毛竹成分分析 |
5.3.3.2 酶活测定方法 |
5.3.3.3 木质素产品的分子量测定 |
5.3.3.4 木质素Ⅰ、木质素Ⅱ的结构特性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预处理条件对毛竹样品化学成分的影响 |
5.4.2 预处理条件对糠醛生产的影响 |
5.4.3 预处理条件对毛竹酶解过程的影响 |
5.4.4 预处理条件对酶解过程中酶活的影响 |
5.4.5 毛竹三大组分的分离过程研究 |
5.4.5.1 1,4-二氧六环添加量对分离过程的影响 |
5.4.5.2 苯酚添加量对分离过程的影响 |
5.4.6 预处理后毛竹底物的化学表征 |
5.4.6.1 分子量分析 |
5.4.6.2 红外光谱分析 |
5.4.6.3 二维核磁分析 |
5.4.7 质量平衡分析 |
5.5 小结 |
6. 纤维多糖酶解液复合大分子制备细菌纤维素水凝胶及性能比较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料 |
6.3 实验方法 |
6.3.1 甘油预处理 |
6.3.2 原料及甘油预处理毛竹的纤维素酶解实验 |
6.3.3 木薯渣淀粉双酶法糖化 |
6.3.4 HS培养基配制 |
6.3.5 木醋杆菌菌株活化与培养 |
6.3.6 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原位合成及纯化 |
6.3.7 分析方法 |
6.3.7.1 溶胀率测定 |
6.3.7.2 拉伸强度测定 |
6.3.7.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6.3.7.4 X射线衍射测试(XRD)分析 |
6.3.7.5 热重分析(TGA) |
6.3.7.6 载药性能分析 |
6.3.7.7 体外药物缓释性能分析 |
6.3.7.8 细胞毒性评价检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原位合成过程 |
6.4.2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形态分析 |
6.4.2.1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形貌 |
6.4.2.2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SEM图像 |
6.4.3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FT-IR谱图分析 |
6.4.4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溶胀效果 |
6.4.5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拉伸强度 |
6.4.6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XRD谱图分析 |
6.4.7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热性能分析 |
6.4.8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药物缓释性能分析 |
6.4.9 复合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细胞毒性检测 |
6.5 小结 |
7. 结论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大跨度装配整体式H型钢空间网格盒式结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多层大跨度结构的常用形式和特点 |
1.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1.2.2 钢骨混凝土结构 |
1.2.3 钢筋混凝土密肋井字梁结构 |
1.2.4 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 |
1.2.5 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结构 |
1.2.6 U型钢-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结构[17] |
1.3 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体系 |
1.3.1 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盒式结构的提出 |
1.3.2 正交正放H型钢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 |
1.3.3 正交斜放H型钢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 |
1.4 多层大跨度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H型钢组合空腹夹层板基本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H型钢空腹夹层板楼盖连续化分析 |
2.2.1 连续化分析的基本方程 |
2.2.2 矩形平面周边简支钢空腹夹层板的求解 |
2.2.3 表层混凝土板及上肋H型钢梁的内力 |
2.2.4 下肋H型钢梁的内力 |
2.3 算例分析 |
2.3.1 算例模型 |
2.3.2 两种分析方法的对比 |
2.3.3 正交斜放H型钢空间钢网格屋盖的静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钢网格墙架抗侧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钢网格框架墙构造 |
3.3 钢网格框架墙抗侧刚度分析 |
3.3.1 钢网格框架墙作用机理 |
3.3.2 钢网格墙架剪切变形计算[60] |
3.3.3 钢框架整体弯曲变形计算 |
3.4 钢网格框架墙试验研究 |
3.4.1 钢网格框架墙试验模型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4.3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交正放H型钢网格楼盖在人致荷载下的振动研究与参数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楼盖舒适度振动概述 |
4.2.1 振动微分方程 |
4.2.2 单人行走激励模型 |
4.2.3 多人随机行走激励模型 |
4.2.4 连续跳跃激励模型 |
4.2.5 起立荷载激励模型 |
4.3 楼盖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 |
4.3.1 挠度控制标准 |
4.3.2 楼盖自振频率控制标准 |
4.3.3 楼盖竖向加速度控制标准 |
4.4 正交正放H型钢空间钢网格楼盖舒适度分析 |
4.4.1 工程简介 |
4.4.2 计算模型 |
4.4.3 荷载激励 |
4.5 人致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分析 |
4.5.1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4.5.2 人致荷载时程分析 |
4.6 自振特性参数化分析 |
4.6.1 分析参数选取 |
4.6.2 参数化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交斜放H型钢空间钢网格屋盖的抗爆设计与动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石油化工建筑抗爆设计规范 |
5.3 抗爆屋盖结构设计 |
5.3.1 工程概况 |
5.3.2 传统钢桁架抗爆屋盖设计 |
5.3.3 正交斜放H型钢空间钢网格屋盖设计 |
5.3.4 爆炸冲击荷载的选取 |
5.3.5 计算模型 |
5.4 爆炸荷载动力时程分析 |
5.4.1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5.4.2 时程分析 |
5.5 自振特性与振动响应的参数化分析 |
5.5.1 模型参数选取 |
5.5.2 参数化分析 |
5.6 经济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型钢空间钢网格剪力键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
6.1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6.2 试验方案 |
6.2.1 加载方案 |
6.2.2 试件尺寸 |
6.2.3 测点布置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3.1 试验现象 |
6.3.2 实测荷载-位移曲线 |
6.3.3 强屈比和延性系数 |
6.3.4 实测荷载-应力曲线 |
6.4 有限元分析 |
6.4.1 有限元建模参数 |
6.4.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6.4.3 破坏模式分析 |
6.5 竖向加劲板的参数化分析 |
6.5.1 参数选取 |
6.5.2 参数化分析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H型钢空间钢网格楼盖工程实践 |
7.1 引言 |
7.2 装配整体式盒式结构的设计与构造要求 |
7.2.1 空间钢网格楼盖布置的一般原则 |
7.2.2 钢网格墙架布置的一般原则 |
7.2.3 H型钢空腹夹层板的构造要求 |
7.3 H型钢空间钢网格楼盖工程实践 |
7.3.1 工程概况 |
7.3.2 荷载取值 |
7.3.3 楼盖结构布置 |
7.3.4 结构静力分析和设计 |
7.4 施工设计 |
7.4.1 装配单元竖向支撑的设置 |
7.4.2 拼装单元的安装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酸改性HZSM-5催化环己烯水合制备环己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环己醇合成工艺简介 |
1.2.1 苯酚加氢法 |
1.2.2 环己烷氧化法 |
1.2.3 环己烯水合法 |
1.3 环己烯水合反应催化剂简介 |
1.3.1 均相催化剂 |
1.3.2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
1.3.3 沸石催化剂 |
1.3.4 其他催化剂 |
1.4 ZSM-5 分子筛的改性研究 |
1.4.1 ZSM-5 分子筛的脱铝脱硅改性 |
1.4.2 ZSM-5 分子筛的离子交换改性 |
1.4.3 ZSM-5 分子筛的覆硅改性 |
1.5 环己烯水合反应的机理 |
1.6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 |
1.6.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内容 |
2.2.1 催化剂改性 |
2.2.2 催化剂的表征 |
2.2.3 催化反应的反应装置 |
2.2.4 环己烯水合反应具体实验过程 |
2.3 分析方法 |
2.3.1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2.3.2 定性分析 |
2.3.3 定量分析 |
2.3.4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3章 HZSM-5 分子筛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筛选 |
3.2.1 考察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3.2.2 考察不同硅铝比的H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3.3 HZSM-5(Si/Al=38)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条件的考察 |
3.3.1 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2 考察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3.3 考察烯水体积比对反应的影响 |
3.3.4 考察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3.5 考察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3.3.6 考察转速对反应的影响 |
3.3.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3.4 HZSM-5 催化剂表征 |
3.4.1 XRD表征 |
3.4.2 SEM表征 |
3.4.3 BET表征 |
3.4.4 Py-FTIR表征 |
3.4.5 NH_3-TPD表征 |
3.4.6 FT-IR表征 |
3.4.7 TG-DTG表征 |
3.5 催化反应机理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HNO_3改性HZSM-5 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研究 |
4.1 前言 |
4.2 HZSM-5 分子筛的改性处理 |
4.3 酸处理HZSM-5 的研究结果与讨论 |
4.3.1 考察不同类型酸改性HZSM-5 的催化性能 |
4.3.2 考察HNO_3 改性对不同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 HNO_3 改性HZSM-5 的条件优化 |
4.4.1 HNO_3 处理浓度对HZSM-5 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2 HNO_3 处理温度对HZSM-5 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3 HNO_3 处理时间对HZSM-5 催化性能的影响 |
4.5 HNO_3 改性HZSM-5 的实验条件优化 |
4.5.1 考察反应温度的影响 |
4.5.2 考察反应时间的影响 |
4.5.3 考察烯水体积比的影响 |
4.5.4 考察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5.5 考察搅拌速度的影响 |
4.5.6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
4.6 HNO_3 改性HZSM-5 催化剂的表征 |
4.6.1 XRD表征 |
4.6.2 SEM表征 |
4.6.3 BET表征 |
4.6.4 Py-FTIR表征 |
4.6.5 NH_3-TPD表征 |
4.6.6 FT-IR表征 |
4.6.7 TG-DTG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拟发表的研究成果 |
四、蒸馏塔中的振动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介质耦合汽爆处理秸秆及其高固酶解发酵乙醇的研究[D]. 孙乐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2]面向氧氮分离的聚醚嵌段聚酰胺磁性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 康雪婷. 江南大学, 2021(01)
- [3]含丙酮高氟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 马洪林.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碳钢大气环境腐蚀大数据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作用规律[D]. 裴梓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Sn-Beta分子筛的制备及其环己酮氧化反应性能研究[D]. 郑晓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了不起的身边物质》翻译实践报告[D]. 余澄澄. 南京大学, 2020(04)
- [7]复合催化膜用于苯甲醇催化氧化研究[D]. 侯小露.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 [8]工业纤维多糖原料高效预处理与利用过程及机理研究[D]. 吉骊.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9]大跨度装配整体式H型钢空间网格盒式结构研究与应用[D]. 尚洪坤. 贵州大学, 2019(09)
- [10]酸改性HZSM-5催化环己烯水合制备环己醇研究[D]. 刘云轩. 湘潭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