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甲胺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甲胺产业发展趋势

一、我国甲胺工业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罗曼[2](2020)在《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初步了解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NDMA)的分布特征。2.以集中式供水单位(饮用水处理厂)为研究单位,分析NDMA成因及影响因素。3.对NDMA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方法:1.在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沿岸上游、中游、下游的3省市区(县)内共选择29家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调查员利用问卷和现场勘察形式获取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水厂基本信息和水源周边污染情况等内容。2.按照给定的NDMA采样方法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采集水源水、各水处理单元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检测NDMA,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的方法检测其他指标。3.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将收集的水质数据与供水单位问卷调查表录入数据库;采用ArcGis10.5绘制地图和空间分析;采用Excel、SPSS24.0和SAS9.2对水质检测数据及供水单位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运用Oracle CrystalBall软件对NDMA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的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检测出NDMA。不同水域NDMA的污染程度不同,其中上游地区的污染浓度较高。2.29个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水、各水处理单元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NDMA的浓度范围ND~98.40 ng/L,中位数为9.37 ng/L,四分位数间距为4.12~15.68 ng/L,NDMA的检出率为95.3%。3.水源水中NDMA的浓度范围为1.55~96.70 ng/L,中位数为14.51 ng/L,四分位数间距为6.04~19.85 ng/L,检出率为100%。空间上,NDMA污染程度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4.出厂水中NDMA的浓度范围为ND~74.40ng/L,中位数为9.90ng/L,四分位数间距为5.54~14.99 ng/L,检出率为94.8%。所有出厂水样本中NDMA值均未超出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第四版,限值为100 ng/L);参照加拿大安大略省区域性限值(9 ng/L),超标率51.7%;参照美国麻省和加州区域性限值(10ng/L),超标率44.8%。空间上,NDMA污染程度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5.各水处理单元中NDMA在各处理工艺之间小幅波动,呈下降趋势。预处理措施的去除率为20%-26%,过滤措施的去除率为25%-33%,深度处理措施的去除率为30%-78%。6.出厂水中其他消毒副产物指标三氯甲烷、三溴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浓度范围分别为ND~0.0448mg/L、ND~9.8800mg/L、ND~0.0110 mg/L、ND~0.0053 mg/L、ND~0.0078 mg/L、ND~0.6000 mg/L和ND~2.0900mg/L。其中三溴甲烷超标率16.67%,氯酸盐超标率16.67%。空间上,三氯甲烷、三溴甲烷和二氯甲烷浓度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浓度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增高。7.水源水中pH值与NDMA关系较好(R2=0.321)。除pH外,水源水中NDMA含量与典型水质参数相关性较弱。8.出厂水中NDMA与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在0.05水平上显着相关,与三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在0.01水平上显着相关。9.LASSO回归模型:出厂水中NDMA值=1.434077枯水期+0.146765城市管网型水厂+7.550449水源水质Ⅲ类+1.764057无混合池+1.688239无网格絮凝设施+3.796930有机械絮凝设施+3.545623无平流沉淀设施+5.829542有重力式无阀过滤设施+1.301881液氯消毒-0.034224水源水浊度-0.063643水源水亚硝酸盐氮含量。R2=0.906,拟合方程较好。10.出厂水NDMA的个人年致癌风险值总和的范围为1.06×10-5~3.87×10-4/年,其平均值为9.84×10-5/年。最高浓度NDMA经口途径摄入的危险值为2.76×10-5/年,经皮肤途径摄入的风险值为3.59×10-4/年,总风险值为3.87×10-4/年,经口途径暴露时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确定性为98.11%,各参数对评估结果的敏感性分别在0~38.4%及0~-34.4%之间。其中体重和饮水率是影响评估结果确定性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1.本次研究地区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NDMA污染,总体处于可接受水平,但局部地区的NDMA水平偏高。2.长江沿岸研究地区饮用水中NDMA浓度主要受水源水质类型、水处理设施、季节性和消毒剂种类的影响。3.长江沿岸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中NDMA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值,应予以关注。

文隆佳[3](2020)在《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卤代硝基甲烷的研究》文中认为卤代硝基甲烷(HNMs)是一种典型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由于它的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远高于其它的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HNMs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包括HNMs的前体物识别、生成机理和控制方法等。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传统的氯消毒或氯胺消毒,而对新兴的紫外/氯消毒研究较少。同时,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三氯硝基甲烷(TCNM),而对HNMs的整体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其中毒性更高的溴代硝基甲烷(Br-HNMs)。因此,本文以胺类物质为前体物,研究了其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规律及反应途径,同时探究了二溴硝基甲烷(DBNM)和二溴一氯硝基甲烷(DBCNM)在低压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的光降解规律和反应途径。本论文成果可为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控制HNMs的生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本文首先研究了HNMs在紫外光下的光降解特性。实验以DBNM和DBCN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初始浓度、紫外光照强度、p H值、自由氯、溴离子对其光降解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光降解动力学规律和反应途径。实验结果表明:DBNM和DBCNM的光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光降解效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光照强度和p H值增加而增加;溴离子能够略微促进两者的光降解速率;自由氯的参与显着加快了两者的光降解速率,并且在降解的过程中能够生成其它种类的HNMs。其次研究了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规律和机理。实验选择甲胺、二甲胺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这三种胺类物质作为前体物,探讨了光照时间、自由氯浓度、溴离子浓度、p H值、光照强度和前体物浓度等因子对HNMs生成的影响,分析了反应过程中自由氯、结合氯、总氯、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变化,并根据实验结果和相关文献,推导了胺类物质生成HNMs的反应途径。实验结果表明:溴离子存在时,甲胺和二甲胺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均具有生成HNMs的潜能,生成HNMs的潜能大小顺序为甲胺>二甲胺>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且它们生成HNMs的量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溴离子浓度的增加,氯代硝基甲烷(Cl-HNMs)的生成量会不断减少,氯-溴硝基甲烷(Cl(Br)-HNMs)的生成量会先增加后减少,Br-HNMs的生成量不断增加;随着自由氯浓度的增加,Br-HNMs的生成量会先增加后减少,而Cl-HNMs和Cl(Br)-HNMs的生成量会不断增加。此外,9种HNMs的生成量均随光照强度和前体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p H值的增加而减少。最后选取污水厂和给水厂消毒前的水样,研究了实际水样以及加入胺类物质后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水样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变化趋势与在实验室中以胺类物质为前体物时的生成HNMs的趋势相似;胺类物质在实际水样和超纯水中生成HNMs的规律基本相同,但由于实际水样中成分复杂,HNMs生成量的大小、最大生成量出现的时间点和最后的剩余量都有差别。

魏睿元[4](2020)在《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文中提出马匹耐力赛是历史悠久的人和动物合作的运动娱乐项目,蒙古马是我国本土特有马种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草原上以半饲牧半野放方式选育,因此蒙古马具有优良的抗受力和耐力。本文对6匹蒙古马、6匹杂交马进行了两个月,各单次15km和30km负荷耐力运动训练后的代谢组进行了研究,分别在训练前后和休息45min三个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在训练前后采集肌肉样本,利用1H-NMR技术对血浆、肌肉样本代谢物进行检测,使用Chenomx NMR suit软件数据库对代谢物进行归属分类,通过PLS-DA和一维方差对代谢模式和显着变化的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再进行功能富集和KEGG Pathway分析,找到训练前后发生显着变化的代谢通路及相关代谢物,得到训练前后差异代谢物的互作网络关系图,分析耐力运动期间及休息恢复中机体的物质、能量代谢方式以及潜在的代谢异常风险。经过实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蒙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调控及分子机制。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15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蒙古马更偏向于无氧代谢的方式为机体供能,乳酸能和糖代谢更活跃,运动后机体脂肪供能增加。30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蒙古马更偏向于脂肪有氧代谢的方式供能,但糖异生的过程也加强,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物质,如肉碱、泛酸、甜菜碱的消耗都显着增加,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压力明显增加。提示,脂肪储备,乳酸的生成和清除对于蒙古马耐力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2.研究杂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调控及分子机制。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15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杂交马更偏向于无氧代谢的方式为机体供能,乳酸能和糖代谢更活跃,运动后糖酵解依然持续供能。30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杂交马更偏向于糖酵解和脂肪有氧代谢混合的方式为机体供能,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压力明显增加。两次耐力负荷期间糖酵解途径均比较活跃,且运动后杂交马机体表现出迅速的清除乳酸的能力。提示,乳酸的生成和清除对于杂交马耐力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3.比较蒙古马与杂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差异。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运动前杂交马糖代谢表现的更活跃,而蒙古马组脂肪酸的代谢供能的占比更多。运动中蒙古马脂肪动员的能力更显着,对于耐力运动来说具有更大的优势,爆发力也更有潜质,但是杂交马表现出更好的乳酸耐受和代谢能力,对于短距离的比赛或许更有优势。提示,以蒙古马为基础培育耐力赛马是可行的。4.代谢通路和病症富集的分析。结果显示,15km负荷期间差异代谢物显着关联代谢通路,蒙古马组血浆样本18条、肌肉样本6条,杂交马组血浆样本5条、肌肉样本15条。30km负荷期间差异代谢物显着关联代谢通路,蒙古马组血浆样本9条、肌肉样本19条,杂交马血浆样本7条、肌肉样本13条。其中主要涉及糖酵解或糖异生、酮体的合成与降解、柠檬酸盐循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牛磺酸和牛磺酸的代谢、甲烷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等途径。运动后两组马都有发生机体物质代谢异常、机体氧化应激、各种不适症、炎症性疾病、肌肉溶解、神经紊乱症、线粒体-脑病-乳酸-中风、厌氧症、心脏衰竭、心肌梗塞、心肌损伤、窒息、严重惊厥或心源性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病症的可能,提示,运动后物质补充和机体调整是必要的。

汪晶[5](2020)在《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垃圾产量持续增长,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问题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城镇垃圾集中处理处置最直接、简单的处置方式是卫生填埋,其具有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同时,其二次污染问题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填埋场气体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也是倍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目前西藏高原地区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产排现状及影响方面研究鲜见报道,相关污染防控缺乏数据支持。拉萨市垃圾填埋场是长期以来拉萨市及周边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主要去向,至今已有十六年运行时间。是目前西藏规模最大、运行时间最久的垃圾填埋场。拉萨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填埋气体作为垃圾填埋场不可避免二次污染物,将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环境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和危害,是拉萨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做好环境污染防控工作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本论文以拉萨市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分析测试了填埋场主要恶臭污染物,并对照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对填埋场恶臭污染物排放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对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排放现状进行监测,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及综合指数法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污染物排放污染源恶臭气体理论臭气浓度及其贡献率进行分析,并对垃圾卫生填埋场甲烷气的产量进行预测,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减排潜能及其效益,为垃圾填埋场填埋场气体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取得的成果主要有:1.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厂界、周边敏感点及污染源中氨(NH3)、三甲胺(C3H9N)、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甲硫醚(CH3)2S、二甲二硫醚(C2H6S2)、二硫化碳(CS2)、苯乙烯(C8H8)、臭气浓度9项指标进行监测,厂界及敏感点硫化氢均不超出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其余指标均未检出。2.对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源进行理论恶臭浓度、臭气强度及其贡献率的计算,在14:00时的恶臭浓度最高,日均浓度贡献率最大的含硫化合物是三甲胺、硫化氢;污染源处硫化氢的恶臭强度达到“明显臭味”的水平,臭气强度大,需要跟踪关注硫化氢的产排情况。3.对拉萨市垃圾填埋场甲烷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发现甲烷产量较低。对拉萨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甲烷减排途径及其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发电效益较低。考虑到设备成本较高,填埋气甲烷发电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建议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对排放的甲烷气体进行火炬燃烧处理,防止随意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李慧[6](2020)在《活性炭对有机废气中乙酸丁酯及三甲胺吸附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乙酸丁酯是工业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三甲胺是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的重要原料,二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有机废气。随着国内外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两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提上日程。分别对六种常用作有机废气处理的活性炭进行了扫描电镜、N2低温物理吸脱附、Boehm滴定等分析表征,结合乙酸丁酯及三甲胺废气动态吸脱附结果,分别选择了适用于乙酸丁酯废气和三甲胺废气的吸附剂。并对两种活性炭吸附剂分别进行了氧化改性、高温改性和水热改性,研究了改性方法及改性条件对乙酸丁酯和三甲胺废气吸脱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升高,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含量升高,氧化剂浓度过高导致活性炭骨架坍塌;N2氛围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表面含氧基团分解;水热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羧基和内酯基含量降低,酚羟基含量升高。经240℃水热改性后的活性炭适用于乙酸丁酯废气吸脱附,经5%硝酸改性后的活性炭适用于三甲胺废气吸脱附。对乙酸丁酯废气吸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在温度25℃,入口浓度5.5 mg/L,空塔气速0.2 m/s的条件下,采用干燥的活性炭吸附湿度为0的废气时,饱和吸附量最大,可达32.32%(wt%)。对吸附平衡关系及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Langmuir吸附等温式能更好地描述吸附平衡关系,准一阶和Bangham方程能更好的描述吸附过程的动力学,说明乙酸丁酯吸附过程主要是孔道内的物理吸附过程。对乙酸丁酯脱附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热空气为脱附剂的分段脱附再生工艺。在节省能耗的前提下,乙酸丁酯脱附率达99.81%,回收率达89.51%。在最优吸脱附工艺条件下,活性炭可重复使用十次以上。对三甲胺废气吸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在温度25℃,入口浓度8 mg/L,空塔气速0.2 m/s的条件下,采用干燥活性炭进行吸附时,饱和吸附量最大,可达44.51%。并在此条件下研究了三甲胺与苯胺的竞争吸附关系,结果表明,苯胺浓度过高时,三甲胺可置换已吸附的苯胺废气。为保证活性炭对二者均有较理想的吸附,混合废气中三甲胺与苯胺的比例不应超过2:1。

廖依[7](2019)在《典型恶臭污染物一甲胺暴露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民众生活素质的提升,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中的恶臭污染物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恶臭污染物具有嗅阈值低、毒性大等特点,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是一种潜在的滋扰,长期暴露于恶臭气体环境下会加重患有哮喘或过敏人群的症状,导致丧失嗅觉功能,消化能力减退,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紊乱,并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毒害。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研究恶臭污染物的控制与处理,以及恶臭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工作。有研究表明,恶臭气体在高浓度下会对呼吸系统造成相当明显的不良效应,但在环境相关水平的恶臭气体对呼吸系统方面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设计,将重点放在其环境浓度下毒性效应上。恶臭污染物中的一甲胺是最简单的典型的有机胺污染物,其应用范围广、排放量大,但其对人体呼吸系统方面的相关毒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人体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为研究受体,在不同浓度点(0、6.44、12.88、19.32、25.76、32.20、38.64 m M)及不同时间点(12、24 h)的恶臭气体一甲胺水溶液刺激下,从细胞活性、细胞膜的损伤状况、细胞内活性氧物种(ROSs)水平、酶活水平以及炎症反应等几个方面对细胞毒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动物病理学实验来初步阐述和验证一甲胺对呼吸道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一甲胺的刺激浓度对16HBE的细胞毒性有显着影响,一甲胺浓度越高,对应的细胞毒性越大,细胞膜的破损越严重,细胞活力越低,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同时发现一甲胺可能会影响细胞因子相关的基因表达,其中,本研究发现一甲胺暴露会影响16HBE细胞内p53,STAT3,Bcl2,c-myc,细胞周期蛋白D,Hes1,Mcl-1,TGF-β2等基因的异常表达,而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过表达则是致细胞死亡以及诱导肿瘤发生的常见毒性机制。进一步对16HBE细胞内抗氧化酶活力水平的研究发现,一甲胺刺激会影响细胞内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并且一甲胺对细胞内ROSs水平也有较大的影响,一甲胺刺激组与空白组的单位荧光强度比例高达30倍,线粒体内的单位荧光强度比例也达到8倍,并且在加入抗氧化剂后,一甲胺刺激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削弱,细胞内ROSs的荧光强度也明显降低,表明一甲胺刺激下16HBE细胞内产生大量ROSs,甚至攻击线粒体,引发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是细胞毒性的重要贡献部分。在研究一甲胺对细胞内炎性因子的诱导时发现,一甲胺刺激导致炎性因子如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上调,并会对NF-κB蛋白的表达产生影响从而激活细胞转录因子蛋白家族(NF-κB)信号通路,在分别加入抗氧化剂以及NF-κB抑制剂后,其细胞炎性因子分泌水平显着降低,表明ROSs的产生同时会诱导炎症反应发生,激活NF-κB信号通路,并且影响炎性因子分泌。而进一步动物病理学实验更是直观地反应出一甲胺刺激大鼠后,大鼠肺部出现肺泡结构改变、泡壁增生、组织细胞脱落等显着变化,表明一甲胺对肺组织有着明显的毒性作用。总体而言,本研究阐明了恶臭废气一甲胺对呼吸道有显着的毒性效应,揭示了一甲胺可以诱导氧化应激,并且在吸入一甲胺后显示人气道细胞中潜在的炎症作用,为一甲胺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以及动物病理研究提供了科学数据。

张忠祥[8](2019)在《K2FeO4预氧化控制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生成DBPs的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库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近年来蓝藻水华时有爆发,给饮用水处理带来诸多挑战。藻细胞难于被常规处理工艺去除,且藻类有机物(AOM)比天然有机物(NOM)中含有更多有机氮,易于生成毒性更强的含氮消毒副产物,威胁饮用水供水安全。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绿色水处理药剂,同时具有氧化、消毒、吸附、助凝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特性进行表征,建立高灵敏度测定多种消毒副产物(DBPs)的检测方法,并探究了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特性与氯/氯胺消毒副产物生成规律之间的关系;考察了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特性的影响及控制后续氯/氯胺消毒过程中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效能,探究了高铁酸钾预氧化控制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机理,并与广泛应用的臭氧预氧化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建立了高灵敏度同步测定15种卤代挥发性消毒副产物和9种亚硝胺的检测方法。对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特性进行表征,其荧光响应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和微生物代谢物区域,特征有机物中氨基酸、脂肪胺、蛋白质等有机氮和醛酮含量高于天然有机物,而多糖含量和比吸光系数(SUVA)值低于NOM。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高有机氮含量的特性使其在氯消毒过程中,比NOM生成了更多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和亚硝胺类副产物。与氯消毒相比,氯胺与前体物反应活性弱,破藻效能低,细胞结构阻碍了消毒剂与胞内有机物的充分反应,且藻类有机物中含氮前体物充足,通常不需要氯胺提供额外的氮源。因此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在氯胺消毒过程中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和N-DBPs的生成都明显下降,表明氯胺消毒可以作为控制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生DBPs的技术措施。但氯胺消毒促进了亚硝胺的生成,尤其是亚硝基二甲胺(NDMA),应注意进行监测。经高铁酸钾预氧化后胞内有机物荧光响应下降,脂肪胺、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机氮含量下降,醛酮含量上升。臭氧预氧化与高铁酸钾预氧化后胞内有机物荧光响应和特征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影响更加显着,表明臭氧能够将更多生物大分子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此外高铁酸钾可以将更多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高铁酸钾预氧化胞内有机物(IOM)在氯消毒过程中仅对亚硝胺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在氯胺消毒过程中,能够抑制C-DBPs和亚硝胺的生成。而臭氧预氧化后无论氯和氯胺消毒都显着增加了C-DBPs和亚硝胺的生成。说明高铁酸钾预氧化降低了胞内有机物与消毒剂的反应活性,尤其是氯胺,而臭氧预氧化提高了胞内有机物与消毒剂的反应活性。两种预氧化方式在氯/氯胺消毒过程中对IOM生成N-DBPs的影响不明显,此外高铁酸钾和臭氧预氧化都能够抑制总有机卤(TOX)的生成。高铁酸钾破藻速率介于24.66 M-1s-1到118.95 M-1s-1(1-10 mg/L高铁酸钾),并可以同步降解藻细胞破裂释放的藻毒素MC-LR。水处理中常见氧化剂的破藻效能臭氧>高铁酸钾>氯>一氯胺>高锰酸钾(30 min)。高铁酸钾预氧化后胞内有机物逐渐释放,并被充分氧化生成低反应活性物质,如无机氮等。而臭氧预氧化后藻细胞剧烈破坏,大量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和特征有机物释放,且被转化为腐殖酸和富里酸类物质,并进一步氧化生成小分子有机物,与消毒剂反应活性增强。高铁酸钾预氧化后,藻细胞在氯消毒过程中仅促进了亚硝胺的生成;在氯胺消毒过程中由于高铁酸钾对释放有机物的氧化作用,导致藻细胞生成各种DBPs的含量明显下降。对于溶解性有机物,在氯消毒过程中,DBPs的生成由胞内有机物释放主导,生成量逐渐增加;氯胺消毒过程中,在胞内有机物释放和高铁酸钾氧化降低其反应活性的共同作用下,DBPs随高铁酸钾投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臭氧预氧化后由于胞内有机物的大量释放和对释放有机物反应活性的提高,显着促进了藻细胞和溶解性有机物在氯/氯胺消毒过程中各种DBPs的生成。因此,高铁酸钾预氧化可以有效控制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氯胺消毒过程中DBPs的生成。在混凝过程中,高铁酸钾预氧化改变了藻细胞表面特性,分解产生的纳米铁氧化物吸附在藻细胞表面,提高了Zeta电位,增加了细胞比重,促进了藻细胞与混凝剂的絮凝,使絮体粒径上升,d(0.5)达到288.9μm,且没有藻细胞剩余。高铁酸钾预氧化后,混凝除藻率从37.3%增加到93.6%(7 mg/L高铁酸钾),有效的去除了藻类前体物,显着地降低了后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谈思颖[9](2019)在《胺类有机絮凝剂在氯胺消毒中生成亚硝胺类副产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N-亚硝胺是一种新型的含氮消毒副产物,其潜在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水处理中使用的胺类有机絮(助)凝剂,聚胺(polyamine)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按(polyDADMAC)已被确认是生成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重要前体物。另一大类在水处理和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胺类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也被发现生成了包括NDMA在内的多种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鉴于N-亚硝胺的高致癌风险性以及胺类有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广泛使用,研究相关水处理过程中影响N-亚硝胺产生的主要因素和解析N-亚硝胺的生成机制,对控制N-亚硝胺的生成和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来评价N-亚硝胺的生成潜能,并分别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对N-亚硝胺和二甲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再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计算Mulliken布局分布,对生成N-亚硝胺的机制进行解析,最后模拟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过程来评价胺类有机絮凝剂N-亚硝胺的生成风险。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①研究了在氯胺消毒过程中影响polyamine和polyDADMAC生成NDMA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NDMA生成的显着性从大到小依次是:pH值、溴离子浓度、腐殖质浓度、氨氮浓度和一氯胺的投加量。Polyamine和polyDADMAC在pH为7~8时的NDMA生成潜能最大。在含有溴离子的氯胺溶液中,polyamine和polyDADMAC的NDMA生成潜能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生成了电负性更强的一氯溴胺。在整个反应过程中,polyamine和polyDADMAC可能通过溴化偏二甲肼路径生成NDMA。而溶液中存在的腐殖质会与polyamine或polyDADMAC溶液中的二甲胺竞争氧化剂,降低了 polyamine和polyDADMAC的NDMA生成潜能。此外,次氯酸可与氨氮反应生成二氯胺,使得NDMA的生成潜能大幅度提高。根据因素研究结果,建议在采用polyamine和polyDADMAC作为絮凝剂的水处理工艺中,尽量在消毒之前去除水中的溴离子,并且在富含氨氮的水体中避免氯消毒剂的使用。②探究了包括电荷态、分子质量、阳离子单体种类和离子度在内的化学结构对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生成N-亚硝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在消毒过程中与氯胺反应生成了包括NDMA在内的5种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CPAM的分子质量和阳离子的种类虽然与N-亚硝胺的生成潜能之间并未发现明显相关性,但阳离子单体和丙烯酰胺单体的N-亚硝胺生成潜能均高于其对应的CPAM的N-亚硝胺的生成潜能。CPAM的N-亚硝胺的生成潜能随着阳离子度的升高而升高,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发现,CPAM的酰胺基团和季铵基团均能与氯胺反应,其中,季铵基团比酰胺基团更易与氯胺发生反应。因此,如果未来在饮用水处理中使用CPAM,需进一步评估实际应用中N-亚硝胺生成情况,并尽量选择离子度较低的CPAM。③基于单体和CPAM的Mulliken布局分布解析了 CPAM的N-亚硝胺生成机制。结果表明,考察的三种阳离子单体相比于CPAM聚合物更易生成除NDMA以外的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当阳离子单体与丙烯酰胺聚合后,二甲胺官能团所带的电荷增强,以及与二甲胺官能团相连的N—C键变长,因此,N—C键更易断开,CPAM中的季铵基团更易降解,导致CPAM比阳离子单体生成更多的NDMA。另外,随着阳离子度的增加,CPAM中二甲胺官能团所带的电荷增加,使其更易受到亲核试剂的攻击,导致CPAM的NDMA生成潜能增加。④系统地研究了常用的胺类有机絮凝剂与氯胺反应的NDMA生成潜能。其NDMA生成潜能从大到小依次是:曼尼奇聚丙烯酰胺>>polyamine>polyDADMAC>CPAM>非离子聚丙烯酰胺(N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此规律主要与絮凝剂溶液中的初始的二甲胺浓度、聚合物释放的二甲胺浓度以及聚合物本身的分子结构有关。基于絮凝剂本身的毒性以及N-亚硝胺的生成风险,建议在饮用水处理中选择polyDADMAC、NPAM和APAM作为助凝剂使用。⑤基于Mulliken布局分布解析了胺类有机絮凝剂聚合物本身的分子结构影响生成NDMA的机制。结果表明絮凝剂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二甲胺官能团所带电荷的绝对值和连接二甲胺官能团的N—C共价键的键长。所带电荷的绝对值越高,理论上更易与氯胺发生反应;连接二甲胺官能团的N—C键的键长越长,越易断裂进而降解为更低级的胺。⑥基于配制水样与胺类有机絮凝剂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过程的模拟,评价了胺类有机絮凝剂的N-亚硝胺生成风险:当polyamine和polyDADMAC投加量较低时,其NDMA生成潜能远低于目前国外水质标准中的NDMA规定值。但是,在水中存在溴离子或polyamine和polyDADMAC的投加量增加的条件下,NDMA的生成量临近目前水质标准中的规定值。此外,CPAM和NPAM与管网中的余氯经过数天时间的反应,仍然可能生成过量的NDMA,因此,并不能完全排除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NDMA生成风险。论文通过研究胺类有机絮凝剂在氯胺消毒过程中影响生成N-亚硝胺的主要因素、生成风险和生成机制的解析,为控制N-亚硝胺的生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公众健康具有科学意义。

朱君妍[10](2019)在《苏州太湖饮用水中亚硝胺及其前体物检测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N-DBPs)是一类具有强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形性等特性的“三致”物质,且在饮用水中发现了N-亚硝基化合物(NNC)的存在,其中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检出频率最高,浓度较大,且在极低的浓度(0.7ng/L)下就会致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已将其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在其所有前质中,二甲胺(DMA)是最直接的前体物。我国至今尚未制定饮用水中N-DBPs及其前体物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但是鉴于亚硝胺类物质相关研究不足,本课题拟以NDMA及其前体物DMA为代表性物质,以苏州市太湖水源水饮用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检测分析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建立一种适合苏州市饮用水中N-DBPs的含量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为制定N-DBPs的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对NDMA和DMA的检测分析技术进行对比,分别优选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检测饮用水中NDMA的含量;顶空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HS-GC/MS)和衍化气质联用法(衍化-GC/MS)检测饮用水中DMA的含量。使用SPME-GC/MS和SPE-HPLC对水样进行NDMA的含量检测及线性分析,SPME-GC/MS将水样pH调为7,添加0.4 g/mL NaCl,在60℃条件下顶空萃取30 min,使用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样,选择特征离子m/z为42,74;SPE-HPLC使用椰壳活性炭萃取柱对NDMA进行萃取,以甲醇/水(5/9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通过VenusilMp-C18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28 nm,进样100μL。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别在20 ng/L200 ng/L和1.0μg/L50.0μg/L、100.0μg/L200.0μg/L区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达0.9996和0.9982、0.9998,RSD分别达2.05%2.34%和2.05%4.75%,定量限分别为20 ng/L和1.0μg/L,检出限分别为0.7 ng/L和1.1 ng/L,回收率分别为97.3%101.4%和94.0%101.0%。实际水体中NDMA含量未超过国际标准,且冬季含量比夏季多,水源水中多次检测精密度分别为3.93%和6.99%,出厂水中未检测出NDMA物质;管网水中多次检测精密度为6.85%和10.84%,回收率分别为95.4%102.0%和89.6%100.01%。使用HS-GC/MS和衍化-GC/MS对水样中进行DMA的含量检测及线性分析,HS-GC/MS设置萃取温度为80℃,定量环温度为90℃,传输线温度为150℃,萃取时间为30 min,使用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样,选择特征离子m/z为44.1和45.1;衍化-GC/MS采用苯磺酰胺衍生法衍化DMA,选择特征离子m/z为77.1、141.0和185.0,按照HS-GC/MS的试验条件对水样中DM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别在0.5μg/L200μg/L和100.0 pg/L1000.0 pg/L、1.0 ng/L100.0 ng/L区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达0.9987和0.9998、0.9997,RSD分别达1.38%6.22%和2.61%10.40%,定量限分别为0.5μg/L和0.1μg/L,检出限分别为4.9 ng/L和0.01ng/L,回收率分别为86.8%100.6%和99.5%112.0%。实际水体中DMA含量未超过国际限值,且冬季含量比夏季多,水源水中多次检测精密度为10.48%和0.52%,出厂水中未检测出DMA物质,管网水中多次检测精密度为12.67%和2.27%,回收率分别为86.4%95.3%和91.8%100.1%。通过对检测技术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定量限、检出限、回收率等参数进行方法学和实际应用对比,发现SPME-GC/MS和衍生-GC/MS分别更适合快速、准确检测苏州市太湖水源地饮用水中亚硝胺和前体物的含量。

二、我国甲胺工业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甲胺工业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二甲基亚硝胺及其健康影响
        1.1.1 NDMA的理化性质
        1.1.2 NDMA的来源
        1.1.3 NDMA的污染现状
        1.1.4 NDMA的生物学效应
    1.2 长江流域水环境特征
    1.3 研究意义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区域内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现场调查
        3.3.2 NDMA及其他水质指标实验室检测
    3.4 资料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3.5 健康风险评估
        3.5.1 暴露评估
        3.5.2 风险表征
        3.5.3 敏感度和不确定性分析
    3.6 质量控制
    3.7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
    4.1 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基本情况
        4.1.1 水厂基本情况
        4.1.2 水厂消毒处理工艺情况
    4.2 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样中NDMA的检出及分布
        4.2.1 长江流域NDMA总体检出情况
        4.2.2 水源水中NDMA的检出及分布
        4.2.3 出厂水中NDMA的检出及分布
        4.2.4 水处理单元中NDMA的检出
    4.3 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样中其他水质指标的检测
        4.3.1 水源水特性概述
        4.3.2 出厂水
    4.4 饮用水中NDMA的产生及来源分析
        4.4.1 水源水中NDMA和基本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4.4.2 出厂水中NDMA和其他消毒副产物的相关性分析
        4.4.3 饮用水中NDMA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4.5 NDMA的健康风险评估
5. 讨论
    5.1 饮用水中NDMA的污染特征
        5.1.1 水源水中NDMA的污染现状和特征
        5.1.2 出厂水中NDMA的污染现状和特征
        5.1.3 水处理单元中NDMA的污染现状和特征
    5.2 出厂水中其他消毒副产物指标的污染特征
    5.3 饮用水中NDMA的产生及来源分析
        5.3.1 水源水中NDMA和基本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3.2 出厂水中NDMA和其他消毒副产物的相关性分析
        5.3.3 饮用水中NDMA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5.4 NDMA的健康风险评估
6. 结论
7. 创新点
8.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的污染状况及其健康危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集中式供水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2 项目省(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总体情况调查表
附录3 水质分析项目及结果报告表

(3)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卤代硝基甲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消毒副产物
        1.1.2 紫外/氯消毒技术
    1.2 HNMs的研究进展
        1.2.1 HNMs的理化性质及分布
        1.2.2 HNMs的毒性效应
        1.2.3 HNMs的前体物
        1.2.4 HNMs的生成机理
        1.2.5 HNMs生成的影响因素
    1.3 胺类物质生成HNMs的研究进展
        1.3.1 胺类物质的来源及用途
        1.3.2 胺类物质生成HNMs的机理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装置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装置
    2.2 检测方法
        2.2.1 HNMs的测定
        2.2.2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2.2.3 总氮、氨氮及硝态氮的测定
    2.3 实验方法
        2.3.1 DBNM和 DBCNM的光降解实验
        2.3.2 甲胺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实验
        2.3.3 二甲胺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实验
        2.3.4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在紫外/氯过程中生成HNMs的实验
        2.3.5 实际水样在紫外/氯消毒过程生成HNMs的实验
第三章 DBNM和 DBCNM在紫外光条件下的光降解研究
    3.1 DBNM在紫外光条件下的光降解研究
        3.1.1 初始浓度对DBNM光降解的影响
        3.1.2 光照强度对DBNM光降解的影响
        3.1.3 pH值对DBNM光降解的影响
        3.1.4 自由氯浓度对DBNM光降解的影响
        3.1.5 溴离子浓度对DBNM光降解的影响
    3.2 DBCNM在紫外光条件下的光降解研究
        3.2.1 初始浓度对DBCNM光降解的影响
        3.2.2 光照强度对DBCNM光降解的影响
        3.2.3 pH值对DBCNM光降解的影响
        3.2.4 自由氯对DBCNM光降解的影响
        3.2.5 溴离子对DBCNM光降解的影响
    3.3 DBNM和 DBCNM的光降解途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研究
    4.1 自由氯浓度对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影响
        4.1.1 自由氯浓度对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1.2 自由氯浓度对二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1.3 自由氯浓度对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生成HNMs的影响
    4.2 溴离子浓度对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影响
        4.2.1 溴离子浓度对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2.2 溴离子浓度对二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2.3 溴离子浓度对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生成HNMs的影响
    4.3 pH值对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影响
        4.3.1 pH值对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3.2 pH值对二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3.3 pH值对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生成HNMs的影响
    4.4 光照强度对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影响
        4.4.1 光照强度对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4.2 光照强度对二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4.3 光照强度对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生成HNMs的影响
    4.5 前体物浓度对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影响
        4.5.1 前体物浓度对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5.2 前体物浓度对二甲胺生成HNMs的影响
        4.5.3 前体物浓度对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生成HNMs的影响
    4.6 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对不同形态氯的影响
        4.6.1 甲胺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对不同形态氯的影响
        4.6.2 二甲胺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对不同形态氯的影响
        4.6.3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对不同形态氯的影响
    4.7 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对不同形态氮的影响
    4.8 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途径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水样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研究
    5.1 污水厂水样在紫外/氯消毒过程生成HNMs的研究
        5.1.1 污水厂水样的水质参数
        5.1.2 污水厂水样在氯化及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规律
        5.1.3 溴离子对污水厂水样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影响
        5.1.4 胺类物质对污水厂水样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影响
    5.2 给水厂水样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研究
        5.2.1 给水厂水样的水质参数
        5.2.2 给水厂水样在氯化及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规律
        5.2.3 溴离子对给水厂水样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HNMs的影响
        5.2.4 胺类物质在给水厂水样中生成HNMs的规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马术耐力赛概述
        1.1.1 国际马术联合会(FEI)简述
        1.1.2 耐力赛(Endurance)简述
        1.1.3 国内外耐力赛展况
    1.2 耐力赛用马
        1.2.1 国外的马术耐力赛马品种
        1.2.2 国内的马术耐力赛马品种
    1.3 代谢组学应用
        1.3.1 代谢组学概述
        1.3.2 运动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
        1.3.3 马运动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4 马运动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一 蒙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比较分析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2.1.3 试验地区概况
        2.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2.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2.1.6 核磁检测血浆肌肉样品处理
        2.1.7 1H-NMR谱图采集
        2.1.8 数据处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蒙古马基础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2.2.2 蒙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1H-NMR图谱
        2.2.3 蒙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分析
        2.2.4 蒙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分析
    2.3 讨论
        2.3.1 耐力负荷对蒙古马心率及呼吸的影响
        2.3.2 蒙古马磷酸原代谢的变化
        2.3.3 蒙古马糖代谢的变化
        2.3.4 蒙古马脂肪代谢的变化
        2.3.5 蒙古马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2.3.6 蒙古马核苷酸代谢的变化
        2.3.7 蒙古马机体氧化应激的发生
        2.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二 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比较分析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3.1.3 试验地区概况
        3.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3.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3.1.6 核磁检测血浆肌肉样品处理
        3.1.7 1H-NMR谱图采集
        3.1.8 数据处理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马基础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3.2.2 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1H-NMR图谱
        3.2.3 杂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分析
        3.2.4 杂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分析
    3.3 讨论
        3.3.1 耐力负荷对杂交马心率及呼吸的影响
        3.3.2 杂交马磷酸原代谢的变化
        3.3.3 杂交马糖代谢的变化
        3.3.4 杂交马脂肪代谢的变化
        3.3.5 杂交马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3.3.6 杂交马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变化
        3.3.7 杂交马机体氧化应激的发生
        3.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三 蒙古马与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的差异比较分析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
        4.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4.1.3 试验地区概况
        4.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4.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4.1.6 核磁检测样品处理
        4.1.7 1H-NMR谱图采集
        4.1.8 数据处理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蒙古马与杂交马基础生理指标比较分析
        4.2.2 两组马耐力运动训练血浆和肌肉代谢核磁图谱比较
        4.2.3 两组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的比较分析
        4.2.4 两组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比较分析
    4.3 讨论
        4.3.1 耐力负荷对两组马心率及呼吸影响的比较
        4.3.2 两组马磷酸原系统代谢的比较
        4.3.3 两组马无氧供能系统代谢变化的比较
        4.3.4 两组马有氧供能系统代谢的比较
        4.3.5 两组马氨基酸代谢变化的比较
        4.3.6 两组马嘌呤核苷酸代谢变化的比较
        4.3.7 两组马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比较
        4.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四 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生物信息学及关联性分析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及分析
        5.1.2 分析用网站数据库
        5.1.3 分析软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蒙古马组差异代谢物通路与富集分析
        5.2.2 杂交马组差异代谢物通路与富集分析
        5.2.3 差异代谢物间的关联性分析
    5.3 讨论
6 结论
7 创新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填埋气体概述
        1.2.1 恶臭气体概念及特点
        1.2.2 温室气体概念及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填埋场恶臭气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填埋场甲烷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拉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采样分析
    2.1 拉萨市垃圾填埋场概况
    2.2 监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2.2.1 相关标准
        2.2.2 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拉萨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现状
    3.1 恶臭气体浓度
        3.1.1 拉萨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厂界浓度
        3.1.2 拉萨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下风向区域
        3.1.3 填埋场环境敏感点恶臭气体
        3.1.4 拉萨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污染源
    3.2 评价方法
    3.3 恶臭污染现状
        3.3.1 填埋场厂界周边恶臭气体
        3.3.2 填埋场厂界下风向区域恶臭气体
        3.3.3 填埋场周边敏感点
        3.3.4 恶臭污染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拉萨垃圾填埋场甲烷释放量分析及评价
    4.1 甲烷释放量预测及评价
    4.2 甲烷的减排途径及其效益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活性炭对有机废气中乙酸丁酯及三甲胺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VOCS及其处理方法
        1.2.1 VOCs定义与来源
        1.2.2 VOCs的处理方法
    1.3 吸附法处理VOCS
        1.3.1 吸附理论
        1.3.2 吸附剂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2.活性炭筛选与改性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活性炭表征
        2.2.2 活性炭筛选
        2.2.3 活性炭改性
        2.2.4 改性活性炭吸脱附性能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活性炭分析表征结果
        2.3.2 原始活性炭吸脱附性能
        2.3.3 活性炭改性结果分析
        2.3.4 改性后活性炭吸脱附性能
    2.4 本章小结
3.乙酸丁酯吸脱附行为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3.2.1 乙酸丁酯吸附实验步骤
        3.2.2 乙酸丁酯脱附实验步骤
        3.2.3 取样与分析实验步骤
        3.2.4 注意事项
    3.3 乙酸丁酯吸附实验结果
        3.3.1 入口浓度的影响
        3.3.2 空塔气速的影响
        3.3.3 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
        3.3.4 湿度对吸附的影响
        3.3.5 吸附动力学研究
    3.4 乙酸丁酯脱附实验结果
        3.4.1 气体流速的影响
        3.4.2 脱附时间的影响
        3.4.3 脱附温度的影响
    3.5 吸附稳定性实验结果
    3.6 本章小结
4.三甲胺吸脱附行为研究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4.2.1 单组分吸附实验步骤
        4.2.2 混合气体吸附实验步骤
        4.2.3 取样与分析实验步骤
        4.2.4 注意事项
    4.3 纯组分气体吸附实验结果
        4.3.1 入口浓度对三甲胺吸附的影响
        4.3.2 空塔气速对三甲胺吸附的影响
        4.3.3 活性炭含水量对三甲胺吸附的影响
        4.3.4 入口浓度对苯胺吸附的影响
    4.4 混合气体吸附实验结果
        4.4.1 三甲胺:苯胺=1:1
        4.4.2 三甲胺:苯胺=2:1
        4.4.3 三甲胺:苯胺=4:1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典型恶臭污染物一甲胺暴露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恶臭污染物概述
        1.1.1 恶臭污染物的产生
        1.1.2 恶臭污染物的污染现状
    1.2 一甲胺概述
        1.2.1 一甲胺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1.2.2 一甲胺的毒性效应研究现状
    1.3 呼吸系统毒性效应概述
        1.3.1 呼吸系统疾病
        1.3.2 呼吸系统损伤反应
        1.3.3 体外暴露研究细胞毒性
    1.4 课题思路的提出与设计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与实验流程图
第二章 一甲胺的细胞毒性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器材
        2.1.2 实验试剂
    2.2 细胞培养及染毒
    2.3 细胞损伤与凋亡
        2.3.1 细胞活性检测
        2.3.2 乳酸脱氢酶检测
        2.3.3 细胞凋亡检测
    2.4 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
        2.4.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检测
        2.4.2 过氧化氢酶活力检测
        2.4.3 脂质过氧化程度检测
        2.4.4 挽救实验
        2.4.5 细胞内ROSs检测
    2.5 细胞内炎症反应
        2.5.1 细胞内炎症因子检测
        2.5.2 免疫荧光实验
        2.5.3 蛋白定量检测
    2.6 基因表达
第三章 一甲胺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引言
    3.2 细胞损伤与凋亡
        3.2.1 细胞形态变化
        3.2.2 细胞活性检测
        3.2.3 乳酸脱氢酶浓度检测
        3.2.4 细胞凋亡检测
    3.3 细胞内氧化应激
        3.3.1 细胞内SOD酶活、CAT酶活、MDA含量检测
        3.3.2 挽救实验
        3.3.3 细胞内ROSs检测
    3.4 细胞内炎症反应
        3.4.1 细胞内炎症因子检测
        3.4.2 免疫荧光实验
        3.4.3 蛋白定量检测
    3.5 基因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甲胺的动物毒理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器材
        4.2.2 实验动物及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一甲胺的动物毒理效应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创新之处及研究展望
    5.1 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论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致谢

(8)K2FeO4预氧化控制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生成DBPs的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危害
        1.1.2 消毒与消毒副产物
    1.2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对供水安全的危害
        1.2.1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对水质的影响
        1.2.2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对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影响
    1.3 除藻技术研究现状
        1.3.1 生物除藻方法
        1.3.2 物理除藻方法
        1.3.3 化学除藻方法
        1.3.4 各种除藻方法的对比
    1.4 高铁酸钾预氧化技术
        1.4.1 高铁酸钾的物理化学性质
        1.4.2 高铁酸钾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
        1.4.3 高铁酸钾预氧化提高混凝除污染效能
        1.4.4 高铁酸钾预氧化控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1.5 消毒与消毒副产物研究现状
        1.5.1 消毒技术研究进展
        1.5.2 消毒副产物研究进展
        1.5.3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藻细胞的培养与观测
        2.2.1 藻细胞培养
        2.2.2 藻细胞计数
        2.2.3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溶液配制
    2.3 消毒剂与消毒副产物分析
        2.3.1 消毒剂测定
        2.3.2 卤乙酸测定
        2.3.3 卤代挥发性消毒副产物测定
        2.3.4 亚硝胺测定
        2.3.5 总有机卤测定
    2.4 藻细胞与藻类有机物分析与表征
        2.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2.4.2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2.4.3 特征有机物测定
        2.4.4 氮转化分析
        2.4.5 Zeta电位测定
        2.4.6 表面形貌分析
        2.4.7 破藻率分析
        2.4.8 藻细胞粒径分布分析
    2.5 实验设计与过程
        2.5.1 亚硝胺降解实验
        2.5.2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的分析与表征
        2.5.3 高铁酸钾预氧化藻细胞/藻类有机物实验
        2.5.4 混凝实验
        2.5.5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实验
第3章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特性表征及消毒副产物生成规律
    3.1 引言
    3.2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的特性
        3.2.1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的基本特性
        3.2.2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
        3.2.3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的荧光特性
        3.2.4 藻类有机物中特征有机物的含量
    3.3 消毒副产物测定方法研究
        3.3.1 卤代挥发性消毒副产物的同步测定
        3.3.2 痕量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高灵敏度同步测定
    3.4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3.4.1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氯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3.4.2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氯胺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3.5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特性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关系
    3.6 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因素
        3.6.1 藻种类对藻细胞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3.6.2 生长期对藻细胞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3.6.3 氨氮对藻细胞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3.6.4 卤素离子对胞内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铁酸钾预氧化控制胞内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效能与机理
    4.1 引言
    4.2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胞内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4.2.1 高铁酸钾在实验条件下的自分解特性
        4.2.2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胞内有机物氯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4.2.3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胞内有机物氯胺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4.3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胞内有机物特性的影响
        4.3.1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胞内有机物荧光特性的影响
        4.3.2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胞内有机物中特征有机物的影响
        4.3.3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胞内有机物中有机氮向无机氮的转化
    4.4 卤素离子对高铁酸钾预氧化胞内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4.4.1 溴离子对高铁酸钾预氧化胞内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4.4.2 碘离子对高铁酸钾预氧化胞内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4.4.3 卤素离子的取代效应
    4.5 高铁酸钾预氧化控制胞内有机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机理探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铁酸钾预氧化控制藻细胞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效能与机理
    5.1 引言
    5.2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藻细胞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5.2.1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藻细胞氯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5.2.2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藻细胞氯胺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5.3 高铁酸钾预氧化破藻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5.3.1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藻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
        5.3.2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藻细胞的破坏及其影响因素
    5.4 高铁酸钾预氧化藻细胞胞内有机物的释放及其特性变化
        5.4.1 高铁酸钾预氧化藻细胞的破裂与胞内有机物释放
        5.4.2 高铁酸钾预氧化藻细胞释放胞内有机物的荧光特性
        5.4.3 高铁酸钾预氧化藻细胞特征有机物的释放
    5.5 高铁酸钾预氧化控制藻细胞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机理探讨
    5.6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混凝过程中藻细胞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5.6.1 高铁酸钾预氧化对混凝除藻效能的影响
        5.6.2 高铁酸钾预氧化控制混凝过程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5.6.3 高铁酸钾预氧化控制混凝过程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的机理探讨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胺类有机絮凝剂在氯胺消毒中生成亚硝胺类副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饮用水消毒技术
        1.1.2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1.2 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N-亚硝胺的理化性质
        1.2.2 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
        1.2.3 N-亚硝胺的生成路径
        1.2.4 影响N-亚硝胺生成的因素
        1.2.5 N-亚硝胺的控制去除方法
        1.2.6 N-亚硝胺的前体物
    1.3 胺类有机絮凝剂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胺类有机絮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1.3.2 胺类有机絮凝剂生成N-亚硝胺的研究进展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的意义、目的与内容
2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N-亚硝胺生成潜能实验
        2.2.3 CPAM制备与合成
        2.2.4 絮凝剂的提纯
        2.2.5 红外光谱实验
        2.2.6 絮凝实验
        2.2.7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实验
        2.2.8 预氯化实验
    2.3 分析方法
        2.3.1 氯以及氯胺的检测
        2.3.2 N-亚硝胺的检测
        2.3.3 DMA的检测方法
    2.4 Mulliken布局分布的计算方法
3 PolyDADMAC生成N-亚硝基二甲胺的因素研究
    3.1 引言
    3.2 反应时间对NDMA生成潜能影响
    3.3 絮凝剂投加量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3.4 氧化剂的浓度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3.5 pH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3.6 溴离子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以及生成机理推测
        3.6.1 溴离子单独对polyDADMAC生成NDMA的影响
        3.6.2 溴离子和pH共同对polyDADMAC生成NDMA的影响
    3.7 NOM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3.8 氨氮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3.9 影响NDMA生成潜能的主要因素显着性研究
        3.9.1 试验设计
        3.9.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10 本章小结
4 Polyamine生成N-亚硝基二甲胺的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反应时间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4.3 絮凝剂投加量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4.4 消毒剂的投加量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4.5 pH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4.6 溴离子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4.7 NOM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4.8 氨氮对NDMA生成潜能的影响
    4.9 影响NDMA生成潜能的主要因素显着性研究
        4.9.1 试验设计
        4.9.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4.10 本章小结
5 CPAM的化学结构对生成9种N-亚硝胺的影响和机制解析
    5.1 引言
    5.2 电荷态对N-亚硝胺生成潜能的影响
    5.3 分子质量对N-亚硝胺生成潜能的影响
    5.4 阳离子种类对N-亚硝胺生成潜能的影响
    5.5 阳离子度对N-亚硝胺生成潜能的影响
    5.6 基于Mulliken布局分布的CPAM和单体生成N-亚硝胺的机制解析
        5.6.1 基于Mulliken布局分布的单体生成N-亚硝胺的机制解析
        5.6.2 基于Mulliken布局分布的CPAM生成N-亚硝胺的机制解析
    5.7 本章小结
6 胺类有机絮凝剂在模拟水样中生成N-亚硝胺的机制解析以及风险评价
    6.1 引言
    6.2 胺类有机絮凝剂的N-亚硝胺生成潜能
        6.2.1 氯消毒
        6.2.2 氯胺消毒
    6.3 基于Mulliken布局分布的胺类有机絮凝剂生成NDMA的机制解析
    6.4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的N-亚硝胺生成风险评价
        6.4.1 模拟水样中polyamine和polyDADMAC的NDMA生成量
        6.4.2 溴离子的影响
        6.4.3 预氯化的影响
        6.4.4 模拟水样中CPAM的N-亚硝胺生成风险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英文缩略表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苏州太湖饮用水中亚硝胺及其前体物检测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饮用水安全问题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1.3 亚硝胺及其前体物在饮用水中的存在
        1.3.1 NDMA生成机理
        1.3.2 DMA的来源与存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4.1 NDMA检测分析
        1.4.2 DMA检测分析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仪器试剂及检测分析技术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耗材
    2.2 NDMA检测技术
        2.2.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
        2.2.2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2.3 DMA检测技术
        2.3.1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
        2.3.2 衍化-气质联用检测法
    2.4 精密度及回收率分析
    2.5 检出限计算
第三章 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检测及分析
    3.1 引言
    3.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
        3.2.1 保留时间的确定
        3.2.2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的选择
        3.2.3 实验数据及标准曲线分析
        3.2.4 方法的精密度及回收率
        3.2.5 饮用水中NDMA检测
    3.3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3.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3.3.2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3.3.3 流动相的选择
        3.3.4 实验数据及标准曲线分析
        3.3.5 方法的精密度及回收率
        3.3.6 饮用水中NDMA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甲胺(DMA)的检测及分析
    4.1 引言
    4.2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
        4.2.1 保留时间的确定
        4.2.2 顶空条件的选择
        4.2.3 实验数据及标准曲线分析
        4.2.4 方法的精密度及精密度
        4.2.5 饮用水中DMA检测
    4.3 衍生-气质联用检测法
        4.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4.3.2 衍生温度的选择
        4.3.3 衍生时间的选择
        4.3.4 pH值的选择
        4.3.5 萃取剂用量的选择
        4.3.6 实验数据及标准曲线分析
        4.3.7 方法的精密度及回收率
        4.3.8 饮用水中DMA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环境中亚硝胺及其前体物检测技术比较优选
    5.1 引言
    5.2 研究区域概况
        5.2.1 研究区范围
        5.2.2 气象水文
        5.2.3 研究区水资源现状
    5.3 材料与方法
        5.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3.2 实验方法
        5.3.3 实际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5.4 结果对比与分析
        5.4.1 方法学比较
        5.4.2 实际水体检测
    5.5 水厂可实施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我国甲胺工业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D]. 罗曼.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3]胺类物质在紫外/氯消毒过程中生成卤代硝基甲烷的研究[D]. 文隆佳. 东南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D]. 魏睿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D]. 汪晶. 西藏大学, 2020(02)
  • [6]活性炭对有机废气中乙酸丁酯及三甲胺吸附性能的研究[D]. 李慧.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典型恶臭污染物一甲胺暴露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研究[D]. 廖依.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6)
  • [8]K2FeO4预氧化控制藻细胞和藻类有机物生成DBPs的效能研究[D]. 张忠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胺类有机絮凝剂在氯胺消毒中生成亚硝胺类副产物研究[D]. 谈思颖. 重庆大学, 2019(11)
  • [10]苏州太湖饮用水中亚硝胺及其前体物检测方法研究与实践[D]. 朱君妍.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我国甲胺产业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